首页范文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十篇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十篇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2:08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传媒人才;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9-02

人文素质课的课程体系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设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结构。教学科目设置不当,结构不合理,都不能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高校独立学院传媒类专业开设人文素质课已有多年了,但各高校大都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课程开设比较随意,有的开设几门,有的开设多门,科目繁多,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而且往往是重数量轻质量。要充分发挥人文素质课程的最大效应,就需要有很好的顶层设计:需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有效地整合课程内容,并辅之以良好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措施。

一、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性质及内容

制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必须始终围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一明确的目标来进行。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文知识,什么是人文素质,两者有何区别?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知识是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学、宗教等。我们让学生认识文学、接触文学,非常关健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倘若文学真有所谓的百种“功能”而我们必须选最重要的一种,那便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这就是文学跟艺术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哲学,犹如有一天,你在迷宫里找不到出口,待到晚上,抬头望天,满天星斗,借着星光,走出迷宫,如此神奇。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便是历史的价值。历史能让人清楚一个事件、一个现象,它在更大的坐标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否则就不敢对这个事情进行批判。广义的人文素质是指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生存和生活能力。素质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别。知识是可以量化,是材料、是工具、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当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进而渗透其生活、行为,才能称之为素质。说到底人文素质的终极关怀就是对“人”的关怀。离开了对“人”的关怀,绝不能算有了人文素质、人文素养,充其量只能说有了点人文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培养传媒类人才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传授,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开拓视野,为专业学习打好宽广、扎实的基础;二是提升人文境界,体现人文关怀;三是强化批判、质疑的科学态度,以此巩固新闻传媒的专业精神。终极目标是培养其在进行新闻采编及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判断能力,成为高素质的传媒人才。

三、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或两个载体进行,一是课程体系,二是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各项活动,全方位地营造校园人文氛围,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陶冶清操、拓展审美境界、塑造大写的我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甚至对其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也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所大学是否有文化底蕴,固然有很多因素构成,但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便是很好的体现,它也是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实,很多大学都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如以课程、专业、学科、社团等载体作为依托,开展读书活动、举办人文讲座、邀请名家名师进校园;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环节等,但这些活动相对来说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则充分体现其系统性、规范性、层次性,一般而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两个层面来进行:第一层面:学校层面。首先,学校应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本科教学顶层设计中把人文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人文素质”系列通识课程,并列为必修课程,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人文知识普及性教育。此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克服在课程设计和开设方面的随意性。第二层面:专业层面。根据独立学院新闻传媒类人才的培养定位,认真调研、精心设计课程模块,科学组合核心课程群,强调系统性和层次化。可从以下方面考虑: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核心课程群或模块选修课;面向优秀生开办辅修、双学位班甚至开办辅修专业;在各类实践、实习(初期实习、中期实习、毕业实习)中体现;以上两个层面,在具体设计课程时要体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学时安排、内容要求上有层次差别,适宜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独立学院传媒大类人文课程宜设定48学分,分三大类。公共必修课12分,周课时12课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专业必修课16分,周课时16课时:中国古代文学3学分,中国现当代文学2学分,外国文学2学分,中外新闻史3学分,普通话训练2学分,语法与修辞2学分,新闻采访写作2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其中:必选8学分:逻辑学2学分,社会学2学分,中西哲学精粹2学分,美学原理2学分。任选12学分:中国传统文化2学分,世界历史与文化2学分,传播与文化2学分,跨文化传播2学分,人际传播学2学分,影视文化文化2学分,创意产业概论2学分(以上任选6学分);文秘与公文写作2学分,大学语文2学分,时尚与潮流2学分,演讲与口才2学分(以上任选6学分)。

一般拟解决以下问题:开设哪几门课程?怎样讲授?谁来讲课?怎样找准定位?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组合?学分如何设定?怎样对这些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与评估?

四、构建传媒类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组织保障及评估体系

1.加强领导。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特别是在媒体时代,加强传媒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学校党政领导应有高度认识,应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调动各方要素,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要加强对人文社科师资的培养,更要重视对专业教师的人文知识结构的完善。

3.克服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呈现两极分化的模糊认识。本科阶段要咬住专业教育不放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应该过分用专业来限定学生的成长,要把目标锁定在培养“完整的人”(well-rounded)上面,从某种程度上说通才(generaleducation)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品质。它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承担社会责任,转移社会风气,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思考解决重大问题、复杂问题的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专家……能够研究原子弹的是科学家,能够在反核宣言上签字的是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是有人文素养的,而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工程师的区别吧。不管学生以后从事何事,掌握基本的写作、表达沟通能力,培养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品质,树立普世价值观,这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根本。因此,培养出“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的传媒人才,是高等学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社会的需求。

知识如果没有价值和伦理的制约,不一定能够造福社会。二战时期大量的德国科学家沦为纳粹的帮凶,给全世界的知识分子敲响警钟。新闻传媒工作者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守望者,更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需要强化人文关怀,因此,提高新闻传媒类学生的人文素质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2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转贴于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3

【关键词】新闻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近些年来,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形成了媒介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一个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面对新闻传播事业快速发展的新浪潮,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作为为传媒业界培养输送人才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如何顺应时展潮流,改革新闻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一、当代新闻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新闻教育始于1918年10月18日,此日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究会”,徐宝璜、邵飘萍为学子讲授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从那以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国新闻教育已走过近百年历史,其价值取向已呈现出多维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前,新闻教育主要受美国模式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受苏联模式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新闻教育反思过去新闻教育的不足,突破单向度思维模式,大胆推进新闻教育改革,新闻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告,1994年我国共有专业点66个,到1999年增加至124个,近三四年更是增加到800余个,分布在全国近400所高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校学生约有16万人。[1]毕业生数迅速增长的同时,毕业生就业率没有增加,相反,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有人调研发现,在2003年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约为70%,从2006年开始,这一比例已降到50%左右。[2]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供大于需”的矛盾,值得我们深思。这种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还是质量性的矛盾?我们认为,固然有因高校扩招所带来的结构性的矛盾,但是更多的因素,还是因为我们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胜任传媒业岗位的要求造成的。因伴随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新兴媒体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1]而且,目前企事业设置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专员等岗位,而这些方面人才较缺乏。同时,现在不少企业也纷纷创办内刊和企业网站,这些机构也急需新闻传播人才,可以说,“泛媒体”的大量出现,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不少新的就业机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受母体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模仿国内几所“985”高校或者“211”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教学内容更新不快。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新闻编辑学》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与新媒体相距甚远,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办好新闻专业,搞好新闻教育,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仪器设备较少,且有些已经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

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话道出了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一所大学的极端重要性,时至今日,仍然让人警醒。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杂家”的境界,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呼唤“双师型”教师,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加强一些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可根据学生意愿,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3]可见,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该校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推进特色办学,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1)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2)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以上,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4]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目前,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开门办学,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放羊”状态,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特别要严格考核,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与纯文科专业相比,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Cati)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效果,要以争创省级和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专业工作坊”,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好一所大学,教师是关键。面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师资队伍整体薄弱的现状,及时出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举措,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到国内名校甚至国外高校脱产进修,进修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提高学历,也可以是访学、单科进修、做博士后等。要鼓励教师在岗培训,到传媒机构参与传媒实践,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不断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努力培养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可以直接采用刚性或者柔性方式,引进媒体资深传媒人员担任教师,从事课堂教学。要重视聘请资深专家、名记者、名编辑、知名媒体从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开设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等,介绍业界前沿动态,分享其丰富的成功经验,补充和扩大课堂教学信息,促进学界与业界的良性互动。要扎实开展好相关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教案、课堂教学等竞赛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等科研活动,使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要勇于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做到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指导,鼓励专业理论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积极参与理论研究。

总之,推进新闻教育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呼唤,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传媒人才的新期待,身处媒介大变革时代的我们,要顺应时展潮流,遵循新闻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在新闻教育改革上、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有新突破、新成效。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2009年规划课题《新闻专业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黎妙娟,范以锦.新闻专业毕业生:除了媒体还可以去哪儿?[J],中国记者,2011(11).

[2]王天定.就业多元化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3]孙志伟.浅谈大新闻教育理念下的多元融合新闻教学[J].教育探索,2011(8).

[4]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创新[J].中国记者,2011(3).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131-02

由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科特点需要,课堂教学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及教师、讲台、黑板、学生组成的课堂,现在又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在这个模式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二则是实验课堂,即通过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这个模式里,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力图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新闻传播类专业是文科教学中较早开设实验课的专业之一。本文所指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是由以上两部分组成。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时代环境、传媒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的第一线——课堂更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创新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

一、创新的需求背景分析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新闻教育中应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第一,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即以老师为主体,以灌输知识信息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第二,在教学手段上,要调动多种辅助手段。当今教育界特别重视建构主义理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情境是便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情境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1]。因此,在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资料和工具创设情境是必要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行业的发展要求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后来居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行业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即需要既具备新闻业务也具备传播技术和前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但要求学生对新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有较深的认识,还要对新理论、新技术保持敏感的触觉,紧紧跟上传媒业发展的步伐。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高校更应该担负这一使命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超前的专业观念和高水平的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截止2011年底,全国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各级各类院校总计188所[3],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造力,满足高速发展的传媒行业的需求显得特别迫切。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传统教学课堂

1.“学”与“术”的楚河汉界融合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由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大分支构成。在长期的传统教学里,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新闻理论、史论教学如何与新闻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相结合是一个挑战,即“学”与“术”的楚河汉界难以融合。

2.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对接难。新闻是“易碎品”,时效性强,要求新闻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传统教学里,由于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的局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慢,难以跟上新闻业界快速变化的特点,造成了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对接难。

3.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在我国,传媒的分布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本土特色。这点在各所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院校制定的培养计划里都有体现,而实际的情况则不尽然。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用、教学理念、手段、方法上几乎雷同,培养的毕业生能力结构同质化,缺乏特色竞争力,与本土就业需求脱节,导致最后新闻专业人才的竞争演变为院校知名度的竞争。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是摆在新闻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堂

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在文科教学中较早开设实验课的专业之一,实验课教学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课程设置与评价等方面处在各自为阵的草创、摸索阶段,缺乏交流沟通和制度规范,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实验课教材匮乏。实验课教材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指南,然而,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材建设对这个板块不够关注,导致了各校的实验课教学教材五花八门,一般都是任课老师自己编写各种实验教材和讲义,而这些教学资料没有经过一定的审核和评价,它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质量。

2.实验过程及仪器使用方面和新闻业界难以对接。新闻传播专业目前开设的实验课有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电脑报纸编排等。其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采访机、编辑机甚至卫星转播车等,如果以现有的有一定水准的广播电视媒体的设备仪器来衡量,则高校很少有能达到如此专业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过程及其仪器设备的配置难以和时下的新闻业界对接,实验课的价值受到了挑战。

三、创新的思考

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做如下思考。

(一)打通新闻理论、历史、业务三大分支的关卡,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与“术”的融合

新闻学专业的三大分支:新闻理论、历史、业务表面看来相互独立,在实际中却形成了三大专业课程群,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陷入到只是关注基本概念、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人物、新闻历史事件和新闻经典作品的教学窠臼,一味地重“学”,使得课堂很“理论”化,而新闻业务课似乎又只是传授学生采写编播摄录的专业技能,一味地重“术”,使得课堂很“技术化”,这两种课堂似乎只能平行,也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于新闻专业人才的认知。作为教学主体,应力图打通三大分支的关卡,积极去寻求三大分支的重合点,通过教研活动、听课评教等方式加强各课程群任课老师的交流,深化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认识,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与“术”的融合,最终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密切关注新闻业界,实现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新闻时事的同步对接

新闻学专业要实现零距离授课,必须要密切关注新闻业界,实现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新闻时事的同步对接。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关注时事新闻,通过阅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手机报等多种渠道获取一周的信息,在上课时可设置5~10分钟新闻播报的环节,对学生掌握时事新闻的情况做考核;其次,作为专业课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关注时事,并选取热点新闻事件,和学生在课堂交流、评论,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训练新闻思维。

(三)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造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新闻课堂

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程。例如,本专业老师制作的《广播电视概论》多媒体课件于2009年11月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如演示案例及网络视频,这些资源丰富了新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广播电视概论》教学中,当介绍到民生类新闻时,笔者即选取了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新近制作的“雅培奶粉喝出半截”、“老酸奶是破皮鞋做的,可能吗?”等新闻节目视频进行课堂观摩,同学们零距离地接触新闻热点事件,之后进行交流,气氛异常热烈,且观点各异,实现了新闻课堂的生动化和立体化。这一教学经验与同行们分享之后很快有了联动效应,在《优秀新闻作品选读》、《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等课程中均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从细处着眼,凸显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

1.组织优质师资编写出版实验课教材,实现实验课教材的规范化。根据各专业课程群的特点,组织优质师资编写并出版实验课教材,为实验课教学开展提供保障,实现实验课教材的规范化。

2.使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成为常态。当今的传媒行业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要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就必须紧跟业界发展的步伐,在教学理念上即要使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成为常态,使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本专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具备和业界对接的能力。

(五)与当地媒体联手,实现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联动

高校与地方联合办学的模式已不鲜见,新闻传播类专业具有强实践的特点,因此,与当地媒体联手,已成为该专业办学的必然选择。第一,请新闻一线的名记者、名编辑进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精英的良好互动,为学生树立活样板;第二,将新闻课堂搬到媒体里,或是在演播室,或是在编辑室,或是在新闻现场采访,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新闻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这种办学模式使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更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近,更能满足本土化的需求,从而根本上解决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oL].省略/view/79065htm?fr=ala0_1.2010-08-02.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5

一、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现状

(一)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从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新闻系算起,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从“”刚结束时只有三五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到2013年中国有390多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短短35年的时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几乎是从零基础发展到了一个遍地开花的程度,这样快速的发展说明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即使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不景气的当前,根据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报告显示,新闻传播学类就业工作对口度高,起薪高,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明显,五年后收入高,综合满意度高。就业率达到了93.26%,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7位。同时也说明,目前高校培养出的高层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体系逐渐完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规模扩张更大、办学层次更丰富、学科外延继续扩大。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化状态,出现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为代表的传统名牌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学院的办学模式;师范、体育、财经、理工类等专业院校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民办大学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体系、层次较为全面的办学状态。

二、强化新闻传播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需求有增无减

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首先各类媒介和出版机构对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对于专业人才数量需求仍在增加。同时,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他们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以传统媒介广播电视为例,目前的从业人员超过75万,并以每年4%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新兴媒体从业人员更是大量需求,如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已达300多万。其次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宣传、公关类人才的需求,他们对于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提出了理论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要求。再次是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快速发展,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很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通过短期培训转过来的,因此急需此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水平人才。

(二)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1.全日制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培养新闻传播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全日制教育这种形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全面,专业素质较高。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人才培养周期长,少则两年(专科),多则七年(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二是进入门坎较高;三是数量较少,目前全国各类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在校生为23万,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本科以上层次的学生。

2.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目前来说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师资力量的好坏会影响到高校教育的好坏,在新闻传播教育中,随着新闻传播的持续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师资状况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拓展,导致了师资力量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然而,这些老师既没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也没有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的经历,只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复制”给学生,这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知识教学理论偏离了实践。

3.课程设置没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理论与文化课程较多,譬如,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概论、中外传播学史等。这些课程虽然都是新闻传播学的课程,但课程的设置都是理论知识,相对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一直给学生灌输着死板的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现在新闻媒体对引进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对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希望懂新闻业务,又要懂得媒介经营管理,然而现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是注重在记者和编辑这方面,这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上所需要的,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且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真正提

升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加强继续教育则是完善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相对于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培养对象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系统的理论学习效率更高。新闻传播教育要以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换而言之,就是说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实践为重。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培养环节中最弱的一环。对于继续教育的对象,即参加新闻媒介的专业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这些人员都已经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专业的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要强于在校大学生。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有着较高的学历、技术职称和对事业的责任感,对于他们所从事的新闻行业所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较为敏感,且又孜孜以求,目标明确。

2.继续教育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使本科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笼统而广泛,没有较强的针对性。而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将许多学科或技术分解或综合成若干个小单元来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继续教育的内容不再是纸上谈兵,往往会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以及教育对象的实际经验,使得理论教育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深入全面。已经从事于新闻传播的媒体人对自己今后是专攻于新闻媒体工作加强自己的技术专业水平还是想要从事于媒介管理的方向,这些“媒体人”对于自己今后的方向都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会朝着自己的专业目标而努力,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个专业,对于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都没有明确,对于课堂、课本之外的知识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只是被动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3.继续教育周期短,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快速达到培养的目的。继续教育的学制以短期为主,短周期的学制给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继续教育对象的职称经历,专业素质层次不同,他们有不同的需要,继续教育的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像普通大学教育那么“死板”,媒体人员在继续教育中,通过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汲取精华,取长补短,使自身的才能得到了升华。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自己的目标都非常的明确,所以在通过高水平的讲授课程和短时期的培训中,参与者很快的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继续教育这种短周期的培训效率高,见效快。

(二)全面加强继续教育,全方位提高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水平

1.政府要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实现学历补偿、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毕竟时间较短,全日制教育体制尚不健全,继续教育更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只有一些老牌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依托新闻学院开展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新闻传播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研究把握此类人才继续教育的科学规律,明确目标任务,根据社会发展调整人才培养观念,不断满足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要进一步强化统筹,积极调动高校、广电、报社、培训机构等各方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统筹好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重点做好短期业务培训和高层次专业硕士的继续教育。要进一步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设置,培养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好互联网、各种网络通讯软件等平台,扩大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高校要依托现有资源,根据行业特点加强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发展。目前来说,高校仍然承担着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些发展时间较长的专业,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已比较完备,包含了函授、夜大、自考、全日制助学班、地方学历班、专业证书和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而新闻传播专业继续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本专科的传统教育方式,如成人高考、函授、自考等。高校应当依托发展较快的全日制新闻传播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分层次、分水平、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机制。当今社会对于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在传统媒体中,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就业市场已基本饱和,高校应当在传统媒介专业硕士、在职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新的媒体岗位产生,如信息数据编辑、互动编辑等。而传统媒体岗位也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如“了解互联网的技术和工具、社交媒体的特性和平台“对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软件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高校要及时了解社会动向和行业特点,进而调整或增加教育内容,使继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6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

关于媒介融合的界定,并没有在学理上形成共识。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媒介融合,从宏观来看,由于当前技术更为多样、复杂,它促进新闻生产更加细化、专业分工更为明显,同时可能导致在新闻通道与平台上形成新的力量对比,从而带动多样化的合作模式的形成。①我国新闻教育机构发展迅速,已经有36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或者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的教学点(即专业点)已经达到650个,②这些教育机构每年培养了大量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而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业界对于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为人才的“多能”,甚至“全能”,他们需将媒介融合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理念,只有样样精通、业务技术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成为当前新闻传播产业的宠儿,中国的高校作为媒介融合理念的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改革亟待开展。

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的新闻院系已经构成一套课程体系框架。高等教育的学科架构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其具体内容则落实在学科专业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安排上。

处理好同一学科框架下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间的关系。新闻传播学科作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在本科阶段具体的专业主要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以及出版等,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首先要处理好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间的关系,其实质则是涉及对通才与特色关系的理解问题。笔者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重基础、宽口径”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其中的“口径”,则要体现在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间的交叉和融合上。

处理好专业课程体系内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关系。对于专业课程体系内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问题,美国的新闻教育界也一直有争论,产生了两种培养模式:一是以语言文字等人文学科为基础,强调采写编评方面的技能课程;二是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③新闻人才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并不矛盾,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在沿袭美国学院式新闻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寻求与职业训练模式之间的平衡。笔者对长三角地区几所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作了考察,各校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公共基础课程约占40%;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实践等课程约占60%。笔者认为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公共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程的比例,扩大专业课程比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知识的涉及面。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动态化。当前很多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对不同课程的课时数整齐划一,但是媒介融合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传播理念和模式、新的传播技术不断出现,因此高校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注意动态化,实现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是主干课程的适应性调整,主干课程应该是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通用课程,既要突出技能型,又要在理论上注意与研究生阶段的衔接;其次是对非主干专业课程的调整,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对专业模块的课程设置加以定期的调整,加强跨媒体类的课程建设,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特定媒体类型。

致力于提升新闻传播的专业地位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在某种意义上来看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传播平台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同时新闻从业人员对媒介融合技术的依赖性也逐渐加强。那么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如何体现其专业性?如何在有效驾驭媒介融合技术的同时又不沦为媒介的奴隶?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在新闻人才培养时,应致力于提升新闻传播的专业地位。

加强职业理想教育。2005年11月,国际新闻教育界的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明确地认定和描述了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④在这一共识下,高校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培养其追求真相的执著精神,增强其法治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充分认识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他们应该是社会舆论的先导,是社会正义的坚定守望者,是教育人民的先生。

不断夯实基本的新闻专业素质。中国近代新闻教育的先行者黄远生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笔者认为这一要求在媒介融合的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能凸显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性。因此在新闻人才培养上,应该不断夯实基本的新闻专业素质,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能力摆在专业教育的重要位置,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加以体现。

着力培育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灵敏的新闻嗅觉源于其优秀的思辨能力,这样不仅能善于发现新闻,更能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履行社会的守望者的职业使命。在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史论结合,一方面必须以“理想”的姿态传授新闻理论,让新闻学生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抱负;另一方面还需以“质疑”、“批判”的精神,让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对社会抱有清醒的认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新闻学学生的专业视域,从而让学生获得深度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质。⑤

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和研究相应的“硬体”建设

与媒介融合教学和研究相应的“硬体”建设,是媒介融合理念下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基础保障。国内新闻院系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基本上都是基于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建设起来的,其理念与运作已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⑥我国高校在推进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整合各方资源,灵活多样地展开。

推进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实验室应具备多功能、可扩展、融合性的特点。当前很多高校的新闻学院都已建成新闻专业实验室,规模不一而足,但是很多都停留在媒介技术设备的堆砌上。笔者认为,在推进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中,不能盲目地求大求全,应立足于自身教学研究的需要,首先要增强其教学效果的体验性,满足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内容,课后学生就能在实验室里转换成自己的成果,刺激其学习热情和实践感知。其次也要满足教师的科研需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研究设备、研究对象和研究素材。此外,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之余,不应束之高阁,还应该大胆地“走出去”,与行业积极接轨,采用租用等方式,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推进传媒业界实训基地建设。当前新闻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危机,就是在毕业生的市场评价方面,颇多用人单位对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的实用性提出质疑。要使刚离校的新闻专业学生快速上手相关业务,需要高校和传媒业界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其主要方式就是积极推进传媒业界实训基地的建设。业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这个平台使得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比较容易地接触和深入了解行业,既有技术层面,更有产业经营理念层面。同时对于业界来说,提供实训基地,不仅是自身社会责任的体现,还能优先发掘优秀的新闻人才。笔者建议,对于处在传媒业较为发达地区的一些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应该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先行一步,积累宝贵经验。

推进校内专业实训项目建设。除了媒介融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新闻传播教育机构还必须积极推进校内专业实训项目建设。特别是对于处在传媒产业不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应该充分利用校园自有各类媒介资源和媒介设备,整合新闻传播类专业优势,开展新闻传播实训项目。专业实训项目在实行的时候,要注意与业界接轨,参照产业实际进行架构,其具体的开展形式则可以多样化。这类实训项目可以是模拟化的,也可以由学校牵头,面向校内的传播业务进行实体化运作。

多种途径促进师资结构的优化

当前媒介融合师资匮乏的矛盾比较突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熊忠辉等曾指出:当前的许多新闻传播专业,师资队伍在新闻传播学养和实践方面的积蓄不丰厚,许多教师是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的,有的专业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新闻学历教育或从事过新闻实践的教学人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师资结构的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让专业教师“走出去”。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队伍必须树立起终生学习的工作态度,在知识扩充的过程中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积极地“走出去”。“走出去”既包括与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外出进修,又包括到业界加强实践经验方面的积累。对于前者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界已然成常态,而后者目前也已有不少高校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地处苏北的几所高校的新闻院系,轮流把专业教师派到当地电视台等媒体挂职锻炼,为期一年到两年不等,获得了极好的反响,其教学效果更是得到巨大的提高。

把业界人才“引进来”。高校资源的不均衡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那些资源较为丰富的高校,在面向业界人才引进时可以兼顾专业学养和业务技能。而对于资源相对缺乏的高校来说,还是应以突出其媒介业务能力为主。现阶段新闻院系在从业界引进人才的时候,还面临一些体制上的障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实务型师资的来源是新闻业界,而业界和高校对人的考评标准完全不兼容。即使是平移过来的教授要想在高校站住脚,适应高校的考评体系,也要经过艰难的转型。”⑦这些体制,对引进业界人才是相当不利的,急需相关机构加以解决。

专家讲座常态化。经常性地邀请活跃于新闻传播业界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举办专业讲座,是对新闻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媒介融合背景下,讲座的内容必须多元化,既具备充实课程的前沿性,又要有很强的实用性,应该尽可能地把这类讲座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逐渐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

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媒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介融合的进程也将超乎人们的想象,其也必将对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只有以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姿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勇于变革,把媒介融合内化于我们的教学科研理念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作出贡献。

注释:

①彭兰:《新一代互联网再次改写的新闻传播景观》,《传媒》,2005(12)。

②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5(7)。

③陈昌凤、叶铁桥:《美国新闻教育的传统与现代之争》,《中国记者》,2005(6)。

④曹波、潘宏伟:《中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论坛人大开幕会议达成五项“北京共识”》,2010年10月25日,人大新闻网,

⑤陈长松:《论思辨能力在新闻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新闻界》,2010(2)。

⑥张昆:《媒介转型对新闻教育的挑战》,《今传媒》,2010(9)。

⑦杜骏飞:《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1)。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7

初识庐山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主要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四个专业。近年来,被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牛”的专业。

就其能够“牛”的原因,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看:一是工作性质。“无冕之王”的美誉令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指数很高,该职业所链接的专业也随之凝聚更多的人气。二是就业范围。毕业生既可去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又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三是就业前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具体来说,新闻学专业担负着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任,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媒学等。

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客观规律为研究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统上以哲学、文学为基础,离不开撰稿和文字编辑,所以要求具备广泛的社会人文知识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它的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

商品流通的日趋频繁,促进了我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很多院校在中文系或新闻系都设有广告学专业,也有少数院校设立了广告学院。广告学的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等。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探讨传播的学科,一般设在传播系,也有少数院校设在中文系。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美学等。

别有洞天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新闻单位,如报社、电视台等,或省、市级新闻单位,也可在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信息咨询或文秘工作。如果对时事政治很感兴趣,对新闻热点比较敏感,同时文笔又很好,且善于交际,可以考虑选报本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为各级各类电视台和电视制作机构培养电视新闻、电视编辑、记者及电视栏目策划等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新闻单位从事编辑、记者、新闻评论等工作。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非艺术类招生,分数线较高,报考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很激烈。

广告学专业文理科分开招生,理科生招收的较少,大约是所招文科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招生范围并不覆盖全国,在各地区招生名额不同。广告学属于非艺术类专业,其中的广告设计方向属于艺术类专业。广告学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及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都急需从事广告策划、制作、设计、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告专业人才。因为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难度很小。广告学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编辑出版学专业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分五大类:文学文化类、写作类、编辑类、出版及文化经营类、现代传播技术类。毕业生既可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还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

淘金地带

【综合性院校】国内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力量较强的综合性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近几年也在迅速发展。此外像河南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北华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大学、济南大学、渤海大学、三峡大学、西南大学等也值得报考。

【师范院校】很多师范院校像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也都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8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新闻传播专业 教学理念 实践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4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二批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本科一批重点大学注重理论基础,又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笔者曾了解过河北日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据报社的某领导称,过去我们是要学中文的,后来发现学新闻的上手快,就改为要学新闻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新闻的后劲不足,现在又改为要学中文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上手快,尽快独当一面。作为毕业生来说,也是先就业,再择业。鉴于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动手能力强,不能只是坐而论道。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9

一、适应新闻专业人才转型要求,确立人才培养新定位为了适应媒介融合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国内高校新闻专业必须调整既有的办学思路,确立人才培养新定位。

一方面,要由培养适用单一类别媒体的采编人才向培养适用融合媒体的采编人才转型。过去,我国高校新闻院系都是围绕单一形态的媒体进行专业设置的。从媒介融合发展的视角来看,其中最明显的症结就是新闻实务类课程过分细分,人为割裂了报纸、广电、网络等不同媒体业务技能的培养。例如,报媒专业主要按报社采编流程来规划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课程主要着眼于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业务能手。这种依媒介种类安排教学内容的做法,难以培养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传媒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这种按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2]相对于单一媒体,媒介融合发展意味着媒体从业人员的采编意识、知识架构、职业技能等方面要向“全媒体”拓展。“在媒介融合情况下,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记者与编辑、报纸媒体的从业人员与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等等这些概念将会被淡化,因为新闻从业人员将同时具备多项职能、扮演多种角色。”[3]因此,培养具备采、写、摄、录、编的综合业务素质,具备报纸、广电、网络等多种平台作业能力于一身的融合媒体新闻采编人才,是今后国内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走向。

另一方面,要由偏重培养“采编”类人才向培养“采编,’与“运营”兼备类人才转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主要侧重培养新闻采编人才。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这种单向度的人才培养取向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果说记者、编辑会影响到媒体内容的吸引力与特色,从而影响到媒体的兴盛与发展,那么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效的媒介平台管理者则可能直接关系到整个传媒行业的变革和兴衰。”[4]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传媒业的经营管理相对滞后,传媒领域迫切需要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在提供这类人才方面却存在着明显不足。此种情形下,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理当在人才培养取向上主动作出调整:由侧重培养“采编”类人才向培养“采编”与“运营”兼备类人才转型,以适应传媒业对采编与运营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实施学科基础宽厚、课程特色突出、具有前瞻性的“t”型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t”型人才,即学科基础相对宽厚,恰似“t”的—横,同时兼具专长与特色技能,宛如“t”的一竖。媒介的融合发展使传媒业今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新闻媒体在采编人员的选用上将很难再满足于能够胜任一般性的采编业务。知识面广博、学有专长、具备特色素质的“t”型新闻业务人才,将成为今后传媒界人才争夺的焦点。因此,高校新闻专业实施学科基础宽厚、课程特色突出、具有前瞻性的“t”型人才培养方案,已迫在眉睫。

(一)学科基础宽厚

实践表明,新闻工作者必须是个“杂家”,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素养,学科知识偏窄一般缺乏长远发展潜力。“传媒市场对人才的选择已经说明,仅仅具有新闻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多学科知识背景和跨媒体工作能力已经成为今天媒体选择人才的共同价值取向。,的确,当前新闻媒体普遍倾向于吸纳复合式人才。“复合式人才的培养,需要打通新闻专业教育、人文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阻隔,将多种知识融为一炉。”[6]因此,探索“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教育适应媒介融合发展形势改革培养方案的不二选择。除了要让学生学习新闻传播类课程外,还应将文、史、经、管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学科拓展课程以合理的比例“配方”后提供给学生选修,以培养他们宽厚的学科素养。

(二)课程特色突出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激烈的同业竞争将使新闻媒体在采编人员的选用上更加青睐学有专长、具备特色素质的人才。因此,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亟需探索普适性与特色性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特色新闻专业人才。近年来,国内部分新闻院系出于特色化办学的认识,尝试将人才培养定位特色化、对象化,如确立国际新闻、财经新闻、法制新闻等人才培养取向,以寻求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面对媒介融合发展形势,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依循此种特色型人才培养思路。“新闻院系通过市场调研,可以选定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然后集中力量以获得该市场的竞争优势。m高校新闻专业应根据学校区域环境和办学资源优势,确立可行性强的差异化办学定位,进而构建专业核心价值。

(三)具有前瞻性

今天的传媒业早已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格局,无论是传播平台、载体形态,还是内容呈现方式,都呈现出曰新月异的变化。因此,新闻专业在培养方案上保有适度的前瞻性,才能适应急速变革的媒介环境对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尤其是新闻实务课程要能及时容纳新的传播形态所带来的新的业务操作规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就根据新闻传播业界的变化情况,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在本科专业教学中尝试推出了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新媒体、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课程选修包等。不同的课程包根据其人才培养方向、侧重点和具体需要,设置一些相应的前瞻性实务课程,如“网络互动管理”、“视觉传播实务”、“品牌传播”等,供学生选择后深入学习,成效较好。

总之,实施“t”型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新闻院系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通过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来加以落实。这种课程体系,总体上应由通识性课程(学科拓展课程)、新闻传播主干课程、特色业务课程以及若干前瞻性专业延伸课程四类课程模块组合而成。

三、探索“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优化思路

媒介融合发展环境下所需要的全媒体型新闻专业人才,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办学资源将很难培养。“适任而充足的教师队伍,开放宽松的育人环境,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以及高水准的专业实践基地,是办好新闻传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8]因此,国内高校新闻院系应该积极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等形式,对师资力量、育才环境和实践平台进行全面优化、升级,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优化师资力量

与西方高校的新闻专业教师往往是来自于业界,具有丰富的传媒实践经验不同,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多数缺乏媒体就职经历,这已经成为现今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短板。“我们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素质提高、知识重构、技术提升、学养加深、能力再造的任务。,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业的优劣起着重要影响。因此,优化师资力量,是提高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可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做专职或者兼职新闻教师,以提升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特别是新闻实务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帮助校内缺乏新闻职业经历的新闻教师赴媒体开展观摩、交流乃至采编实践,增强对新闻实务的直观体验,深化对新闻业界发展现状的了解。此外,还可以与国外新闻院校开展对口交流,以拓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

(二)优化育才环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很方便地加入到新闻传播活动中。面对这类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出色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确立自身的独特价值。但是,在当前的办学格局下,要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就必须优化育才环境,使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得到合理的引导。一方面,积极请进媒体成功人士进校园,开讲座、做报告,与学生开展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分阶段、有步骤地安排学生赴新闻媒体观摩、实践。通过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人,从中得到良好熏陶,从而开阔视野,激发职业信仰,提振学习热情,涵育专业素养。

(三)优化实践平台

媒介的融合发展,对新闻人才的业务技能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新闻专业必须充分重视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采、写、编、摄、播等综合业务能力,所以,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优化学生的实践平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媒介资源(如校园广播台、校报、校园网站等),为学生构筑坚实的业务实训平台,为他们提供全天候的动手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立“高校+媒体”的校媒合作机制,积极利用社会媒体的相关资源服务于学生的新闻业务实践。例如,暨南大学从2007年开始,就与南方报业集团联合推出了“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有计划地安排大二学生赴南方报业集团参加实训。这样,学生可以尽早地接触到新闻媒体内部的采编业务情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新闻意识,夯实业务素质。

四、建构多元化的职业愿景,拓宽学生就业之路

新闻教育历来有着很强的职业导向,要在媒介融合时代求取生存和发展,必须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否则,就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社会变革对新闻教育的挑战主要反映在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和选择上。由于传媒业自身在吸纳新闻专业学生就业方面毕竟容量有限,因此,各高校新闻专业在学生的就业上,不能简单设限于去媒体做新闻这一狭窄出口,而应该引导学生建构多元化的职业愿景,拓宽就业之路。

首先,引导新闻专业学生合理设定职业目标,以促进就业时人员的合理分流。当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办学总量相对过剩,人才供需相对失衡。同时,各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低于业界预期,难以与业界人才需求有效对接。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在对《重庆日报》、华龙网、《扬子晚报》等几家媒体二十多位编辑记者所做的“媒体对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素质的评价与期盼”相关访谈及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两成的人认为在面向媒体求职时新闻专业毕业生比其他专业毕业生有明显优势,而近七成的人则认为优势不明显。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篇10

新闻院系的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院系究竟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传媒人才,学界众说纷纭。国家重点高校的新闻院系和一般高校的新闻院系,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目标定位是一回事,而执行的结果又是另外一回事。来自社会、来自业界的反馈信息表明,新闻传播专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的社会评价并不高。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大多眼高手低,业务能力较差。实际情况可能正是如此,不少高校的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主要由没有业界经验的学术型老师操刀,而且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实验设施简陋,不能满足业务技能课程的要求,其专业实践平台也比较低,绝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的专业实习都是就地安排,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二,一些学生思想太过活跃,甚至有自由化的倾向。大学是摄取知识,探求真理的地方,思想开放是前提,一切价值都要重新经过理性的审慎判断。大学生需要想象和创新的思维品质,敢于探索,敢持异见,坚持真理,毫不退让。但是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或进入媒体,其职业身份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持论不仅影响到个人,更影响到整个社会。一个过于自由的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可能会给社会造成困扰。其三,视野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开得很专、很深,而一些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与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科学领域,却很少纳入学生的必修或选修的课程范围。即便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范围内,专业之间的界限壁垒森严,学新闻的不了解广告,学广告的可能不了解广播电视,学网络的不了解出版。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无法立体透视,更难以触类旁通。其四,对中国国情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国情、不了解省情,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面对社会问题、重大事件,往往从西方历史、普世价值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在国际社会日益认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家底不甚了了。其五,责任意识淡漠。现代大学生不同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政治理想缺乏、责任意识淡漠。上个世纪80年代莘莘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肩负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丧失了对于政治的激情,虽然也要读书,但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至于国家、民族的前途,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很少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富有责任感和大局观的优秀传播人才。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责任感、大局观、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

大学生或职业传媒工作者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在2004年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的信中,专门论及了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认为,责任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理解,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只有对国家和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①

大学生或传媒从业者的大局观,体现在对国情的了解、对世界大势的洞悉,以及建立在历史洞察力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和政治判断。有大局观,才会知所进退,才会有轻重权衡,才会有优先次序,才会有行为底线。一个传媒人、一张报纸,如果没有大局观、大局意识,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失去审慎,缺乏节制,难免会给国家、社会造成困扰。

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这是新闻传播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标志。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应该具备新闻传播方面的系统知识,能够解析复杂的传播现象,理解并且善于利用传播规律;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媒体业务能力,适应媒体运作全流程各环节的岗位需求。在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综合素质中,虽然专业技能不是最重要的,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传媒职业之所以能够独立于其他行业,就在于这种专业技能的不可替代性。

总之,责任感、大局观、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是传媒工作者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责任与大局对接,决定了传媒从业者的行进方向;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则直接影响到传媒从业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怎样实现培养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既定的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的系统论述,是他们对传播现象与传播规律的全面解读。它是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闻宣传工作的行动指南。它不仅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而且直接影响到新闻工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境界。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必须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在学生中入脑入心。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秀的传媒人才必须有一个合理、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取决于课程体系的设计。新闻院系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业界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媒介传播技术发展不同的水平下,在不同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是大不一样的。当前世界传播发展的大趋势是媒体融合,所以新闻传播院系要根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顺应传媒业界新的人才需求,与时俱进,加大改革力度,在该做加法时做加法,该做减法时做减法,大刀阔斧,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之本,教师的水准决定了学生的水准。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生。教师队伍如果主要来源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系统地受过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教育,这等于是教师品质的重要保证。但即便是重点的一流大学,教师的来源也要尽可能地多元化,来自同一个学校、学院、学科的老师的数量要有控制,出身单一学校、学科的老师比例不能过高。除了来自高校的学术型师资外,还要有来自业界的、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的师资,要确立一个原则,即没有业界经验的老师不能担任传媒业务课程的教学。除此之外,师资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都要趋于合理。

开门办学,实现与业界的对接。新闻传播教育要开门办学,向业界开放,向社会开放,与业界接轨,与社会接轨,缩短与业界的距离。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离实际太远,离业界太远。学校不知业界前沿的动态,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学生毕业出来,才发现学校与业界的天壤之别。新闻教育界必须开通与业界连接的快速通道,一方面可以借助于业界的实践平台,开拓新的教学资源,补充学校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可以在服务业界的过程中,提升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实力,进而将此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资源。

强化第二课堂,增进学生对国情的了解。新闻教育要以第一课堂为主,但是不能忽视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系统的结构性缺陷,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增进对国情的认识,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业界规则的能力。

发展新闻教育的四点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开始于1983年,是进入80年代后中国传媒教育蓬勃发展的第一次浪潮的产物。28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从刚创办时的单一本科教育,不仅发展成为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条龙的全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而且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术的重镇,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成就,得到了学界、业界的认可。总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采取切实措施,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占领思想阵地,成为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华中科技大学不长的办学历史上,形成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统。学校有公共基础类课程大平台,其中有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共产党党史、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前置课程;学院有专业基础课,其中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原著导读等,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除此之外,还有新闻业务课程、新闻历史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等,其部分内容可能直接联系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某些具体的原理,如采访学课程中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及群众路线,写作评论课程中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史课程中的对唯物史观的坚持等,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力量。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第一批教材建设中,学院就有两名教授参与。2010年,学院又有两名教授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建设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新闻评论)。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20多年来,学院出版了几本专著,近百篇。

第二,以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体系。传媒教育要以传媒业界的需求为导向,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输送什么样的人才。新闻教育界也要坚持三个面向,即要面向业界、面向社会、面向国际,不能自以为是,自娱自乐。要把握业界演进的脉动,瞄准行业竞争的前沿,了解媒体变化的需求,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引入传媒精英,构建“双师”队伍。师资队伍结构应该多元化,但应以学术型教师与实务型教师两种基本类型为主体。学术型师资,应该重视学历的完整、全面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实务型教师不一定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但一定要有丰富的业界经历,他可以不写高深、抽象的学术论文,但一定要是传媒行业的行家里手,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要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开办以来,就一直重视从业界引进高端精英,第一任系主任汪新源就是来自湖北日报,时任湖北日报理论部主任。在世纪之交,学院又从业界引进了赵振宇教授、石长顺教授、何志武教授、孙发友教授,如今他们已是学院教学科研的顶梁柱。两种不同类型的师资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使之在大学生态环境中,彼此理解,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一起服务于传媒人才的培养。

第四,与业界结盟,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平台。学生的专业技能养成,首先要依赖于学校的业务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设施,但是要提高其专业能力,缩短与业界的距离,必须要到专业的权威媒体去实践。传媒行业是以高新传播技术装备起来的信息产业,传媒的竞争不仅是报道业务的竞争,也是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的竞争。所以,绝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及其平台建设,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差异,各个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资源千差万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长期以来一直把实习平台建设作为学院办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作为学院现任院长,曾多次带队到长沙、广州、深圳,拜访当地权威媒体,商谈双方合作;今年还专门到北京走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浪、搜狐、网易等媒体的高层领导,建设专业实习基地。有高水平的实习平台,学生就可能接近行业的最前沿,其专业能力的养成就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两点具体建议

发展与改善新闻传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需要来自社会、来自业界的支持。

第一,通过制度化安排,拓展、固化媒体与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关系。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大多与媒体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对新闻传播院系而言,媒体不仅是实习基地,更是就业的主要渠道;不仅是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专业师资的蓄水池。对媒体而言,新闻院系不仅是后备员工的主要来源地,而且还是员工继续教育的主要师资来源;不仅是人才培养基地,而且是媒介发展的主要智库。媒体与新闻传播院系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在产业链上也属于上下游的关系。但是客观地审视目前新闻传播院系与媒体的合作,大多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仅仅是建立实习基地,或者聘请媒体高管为院系的兼职教授(基本上是名义的)。这种合作基本上是单向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双方领导人的友情,没有落实在制度的层面上。一旦人事变更,一切又得从头开始。要提高媒体与新闻院系的合作层次,必须发掘彼此对对方资源的需求。新闻传播院系需要媒体,媒体也需要新闻传播院系。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媒体员工的继续教育、媒体委托的专项研究、媒体发展的战略规划等,都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两者互利合作,诚心以待,就可达到双赢的结局。

第二,设立新闻传播教育基金,资助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与科研。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大学的事业,而且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实际上媒体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媒体每年都要从新闻院系吸纳源源不断的新闻从业者,几乎无须付出任何代价。是家长、纳税者的资金投入,维持着新闻传播院系的运作,媒体只是在最后的阶段摘下成熟的果子。这是不合理的。媒体应该主动介入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并且应该提供最低限度的资源支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提取媒体广告收入的一定比例,比如一个百分点,设立新闻传播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当地的传播教育事业;或者政府对媒体支持、赞助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行为,可根据媒体赞助的额度在税收方面予以减免,以鼓励媒体继续支持新闻传播教育的行为。(本文为作者在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注释:

①:《致〈焦点访谈〉栏目组全体同志的信》,200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