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酸性土壤改良方案十篇酸性土壤改良方案十篇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2:07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1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种植设计

1土壤改良剂的发展及种类

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营养性改良剂;土壤结构改良剂;酸性土壤改良剂;碱性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的类型不同,对土壤的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酶的活性,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中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就利用天然有机物质如多糖、淀粉共聚物等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研究。这些物质分子量相对较小,活化单体比例高,施用后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且用量较大,因此未能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美国首先开发了商品名为Kriluim的合成类高分子土壤结构改良剂,之后人们对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包括水解聚丙烯睛(Hpan)、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沥青乳剂(aSp)及多种共聚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聚丙烯酰胺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土壤改良剂之一。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高聚物土壤改良剂达到研究和应用高潮,技术领先国家包括美国、前苏联、比利时等,其中以比利时的tC改良剂和印度的agri-CS改良剂最为成功。1982年,我国农牧渔业部从比利时引进聚丙烯酰胺和沥青乳剂,应用于渠道防渗、盐渍良、造林、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旱地增温、保墒等方面。近年来,商品化土壤改良剂在我国的种类和数量均呈增加趋势,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推广非常活跃。此外,国外一些应用较为成熟的产品也进入国内市场。来自农业部肥料登记公告信息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行政审批的土壤改良剂产品达到了40多个。这些土壤改良剂产品的主要功能包括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危害、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或修复污染土壤等;原料种类也比较繁杂,包包括了天然矿石(如蒙脱石、白云石、钾长石、磷矿石等)、天然活性物质(如生化黄腐酸)、工农业废弃物(如味精发酵尾液)、人工合成聚合物(如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聚马来酸等)。

改良剂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土壤砂粘比例,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保水持水能力,增加有效水供应;调节土壤pH值,降低或减少铝毒危害;改良盐碱土,调节土壤盐基饱和度和阳离子交换量;调理失衡的土壤养分体系,促进有效养分供应;修复污染土壤,重金属离子钝化作用;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保持土壤微生物环境良好。

2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与土方设计

在园林绿化的技术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地形、土壤、水文等详细技术资料,经过专业图纸会审、设计及施工交底后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在此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科学的土方施工方案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2.1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一般绿化土壤是在适当清理建筑垃圾的空地上回填一定厚度的回填土,因此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必须包含原土壤和回填土方2种类型。土壤理化指标中,土壤pH值和通气孔隙度2项指标较为重要。

2.1.1土壤pH值

土壤pH值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高低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根据当地几年来的检测结果,良好的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而混有建筑垃圾的种植土壤pH值一般在7.6以上。这样的碱性土壤严重影响铁、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活性,造成喜酸性植物生长不良或引发缺素症。

2.1.2土壤通气孔隙度

土壤通气孔隙度俗称土壤通透性,是指土壤具有通气、透水以及植物根系穿插的特性。土壤通透性指标直接影响土壤中的水、气、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

2.2绿化工程土方设计与施工方案

2.2.1地形地貌设计

按照园林绿化整体规划的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相关技术资料,充分考虑与建筑的协调性,设计相应的地形和地貌。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将其配置在特定的地形。

2.2.2现场渣土清理

在回填土方之前,施工现场特别是种植区域的渣土要进行彻底清理,这对植物今后的正常生长十分必要。按照土方施工方案,对现场土方进行清理,过筛后好坏土要分开存放,渣土集中外运。

2.2.3回填土方作业设计

根据植物根系生长需要回填符合要求的土方至设计标高,在回填中因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板结不可避免,所以回填土方后要对种植场地进行翻挖,配合实施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3植物生长特性对绿化土壤的要求

当地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可以满足大部分绿化植物的生长;喜酸性植物适宜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6.5,种植此类植物的土壤应该进行调酸处理,将土壤pH值改良至5~6。当地绿化土壤通透性略显不足,可以根据植物需要局部进行改良。一般树穴土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8%,一级草坪种植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45%。

4绿化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当地绿化种植土壤一般中性偏碱,土壤肥力较低,根据栽植管理以及特定植物的需要,参照相应标准,在种植前及种植后的养护管理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

4.1碱性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1.1酸性溶液灌根

结合抗旱,应用浓硫酸或磷酸6000~8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稀释后的酸性溶液pH值一般在2.6~3.0,可以快速降低土壤的碱性,但需要多次应用。浓硫酸属于化学危险品,腐蚀性强,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4.1.2土壤施用硫磺

硫磺在土壤微生物以及空气的作用下,缓慢发生硫化反应,形成硫酸根离子,逐步降低土壤碱性。施用硫磺粉2~3kg/m2,一年2次,可以使土壤pH值降低1.0~1.5。种植前改良可一次性施用硫磺粉5kg/m2,30d后可以栽植。操作中注意撒施均匀,在土壤表层5~10cm施用。

4.1.3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酸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主要种类有硫酸铵、氯化铵等。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针对喜酸性植物或弱碱性土壤,一定要适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4.2板结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2.1严重板结土壤的翻挖

因大型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严重板结,必须采用机械翻挖,翻挖深度:乔木不低于100cm,大型深根系乔木150~200cm,花灌木40~50cm,草坪30cm。翻松土壤过程中,往土壤中掺入腐叶土或有机肥等,增加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2.2栽培基质

在种植前,对于通透性不够理想的绿化土壤,可以采取局部改良措施,翻松土壤并往其中掺入腐熟秸秆、稻壳等多孔栽培基质,扩大种植穴范围,基质和土壤体积比为0.5~1.0∶1。

4.2.3施用有机肥料

在养护管理中发现有植物生长不良现象,要施用有机肥配合其他改良措施,施用量0.5~1.0kg/m2。严重的可在树冠正投影范围内扇形开挖,深度达到根系密集分布层,尽量不损伤主要根系,分3~4次改良根际土壤。

结语

园林绿化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重要的资源,而且越来越稀缺,合理利用好有限的土壤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园林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日益紧张的绿化种植土壤资源,对建筑垃圾、园林及其他废弃物进行处理,转变为可利用的园林资材,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具有相当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t340-2011绿化种植土壤[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2

关键词:盐碱地;危害;改良

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2202

1盐碱地的危害

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况下,土壤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盐碱地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育苗十多年,土壤已经严重盐渍化,胶凝土厚达25cm左右,育苗成活率极低,一般在40%~60%。为提高育苗成活率,必须对土壤进行改良,采取的措施首先为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即换土,其次应采取其他基本措施:即耕作、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改良剂等。

2盐碱地改良的具体措施

2.1改良物理性状

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好,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较好的育苗地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4%(指30cm深的耕作层),园林苗圃土壤容重即干重在0.9~1.2g/cm3为好。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除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外,主要用容土法,即沙土掺加适量的黏土、黏土掺加适量的沙土,小苗区改土深度在30cm以内,大苗养护区改土深度在40~50cm以内。具体到改良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的土壤物理性状,挖出胶凝土,换进红土、黑土,并拌入少量的腐殖土,将土壤调节为保水、保肥、通气和透水能力都很好的土壤,适合绝大多数树木品种的生长。

2.2改良土壤酸碱度

树种分类中有酸性土树木和碱性土树木,有些园林树种对土壤酸碱度要求比较敏感,一般树木适应中性偏酸或偏碱,对土壤盐碱性和酸性的改良措施具体如下。

(1)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高,可以增加土壤的酸碱缓冲能力,增加有机质,侧重施用有机肥,控制施用化肥,是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根本办法。

(2)施硫磺粉。增加酸度,降低碱度,并为土壤提供硫素营养,可改善喜酸苗木的生长环境,用法是施撒翻入土壤中,施用量大致是50~100kg/亩,此方法由于硫磺粉不溶于水,必须经微生物分解后才能里利用,因此效果较迟缓,但较持久,比较安全,不会引起烧苗等副作用。

(3)施石膏肥料。①生石膏,粉越细,效果越好。②含磷石膏,农业常用,降低土壤的碱度。

(4)施硫酸亚铁。可酸化土壤,且能供给植物铁元素,一般每亩使用40kg左右,用量过大宜引起烧苗。

(5)石灰质肥料。主要作用是中和土壤酸性和供应钙素,在强酸性土壤中石灰(一般用熟石灰)施用量为25~50kg/亩。

(6)有选择的施用化肥。化肥分为生理酸性和生理碱性两大类,对酸性土壤,施用碱性或生理碱性氮肥(石灰氮及硝酸钙为主)。在酸性条件下,植物也易吸收硝态氮。碱性土壤以施用硫酸铵、氯化铵为主。在碱性条件下,铵态氮也比较容易被植物吸收,常绿植物不宜施用氯化铵,防止氯离子毒害作用。

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更换过后的土壤经检测为偏酸性,且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酸碱度符合林场培育目的树种苗木的需求,因此只需改良有机质偏低的状况,可考虑培肥或种植绿肥。

2.3改良土壤盐分含量

土壤所含的可溶性盐分达到一定浓度后,会直接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盐分对树木的生长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含量、组成和不同树木的耐盐程度。就盐分而言,苏打盐分(碳酸钠、碳酸氢钠)对树木危害最大,氯化钠次之,硫酸钠较轻。

具体做法:①对某些对盐分反应较敏感的树种,如松类、云杉等应控制化肥使用,侧重施有机肥;②对苗圃应用的肥料结构进行调整,加大有机肥用量比例,淘汰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肥源,如人粪尿、城市生活垃圾等。

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更换过后的土壤经检测盐分偏低,无需改良,只需在培育苗木过程中注意侧重施用有机肥即可,保持土壤的盐分浓度,使之不继续偏高。

3结论

深厚肥沃的土壤是苗圃获取优质苗木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园林苗圃树木品种多,对土壤要求和适应性各不相同,因此,园林苗圃的土壤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最适宜的应是富含有机质的团粒结构较好的酸碱性适中的壤土。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苗圃土壤经改良后,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成活率基本控制在80%~90%,为曲靖市林业发展提供了优质苗木。

参考文献:

[1]张东林.园林苗圃育苗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R].昆明: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2006.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3

1试验设计与实施

试验为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共计18个小区,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333.5m2(10m×33.35m),试验小区总面积6003m2,各处理之间埋设隔离膜。试验以龟裂碱土淹水荒地为对照(CK),试验处理方案见表2。根据不同处理要求,于秋季耕翻时将脱硫废弃物及良剂施入耕层土壤。播种前,旋耕翻田地2次,耙2次,耱1次,灌水1次,使改良剂与表层土壤混合均匀,然后采用激光平地措施整平试验小区。施底肥尿素225kg/hm2、二铵112.5kg/hm2、复合肥6000kg/hm2。试验于4月23日灌水泡田,4月29日播种,播种方式为撒播,播种量375kg/hm2。其他管理同水稻常规栽培。1.4测定项目与方法采集试验处理前和水稻收获后0~20cm、20~40cm土样,在实验室进行土壤风干过筛处理,测定土壤机械组成、pH、水溶性盐、速效钾含量等;测定方法分别为比重计法、电位法、电导法、火焰光度计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土壤机械组成又称土壤质地,与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养分供给关系十分密切,土壤中各级颗粒组成比例适当,使土壤具有良好的结构性;土壤孔隙的数量和大小比例适中,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强,适于植物根系生长。由于土壤颗粒组成在剖面中的垂直分布及其在土体中的含量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说,土壤的形成就是粘粒的形成与机械组成的变化[6]。盐碱地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改良后种植水稻,使得土壤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由表3可知,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的处理,0~20cm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平均含量分别为57.7%、20.0%、23.0%,与未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的处理相比,砂粒含量下降了9.8%,而粉粒、粘粒含量分别增加了15.6%和23.0%;未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的处理与对照相比,颗粒组成基本相似,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盐碱地未施脱硫废弃物种植水稻,土壤机械组成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的处理,20~40cm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平均含量分别为42.1%、24.9%和33.3%,与未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的处理相比,砂粒含量增加了26.4%,而粉粒、粘粒含量减少了17.7%和15.5%,分析结果发现,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处理的深层土壤颗粒组成和表层土壤颗粒组成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

2.2不同处理土壤全盐含量的变化在严重碱化的裸碱地表面常形成一层盐壳,其中碱性盐类碳酸钠、重碳酸钠的积累是其明显的特性[7]。由图1可知,0~20cm土壤全盐含量除处理④、⑤较对照有所增加外,其他处理的均较对照有显著降低;20~40cm土壤全盐含量均较对照有很大程度降低。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的处理全盐含量均比未施的处理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脱硫废弃物本身含有的溶解性盐分含量高,带入到土壤中的盐分较多所致;20~40cm土壤全盐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是由于土壤施脱硫废弃物+改良剂后,土壤中的钠离子被钙、镁等离子置换出去,水稻生育期内持续的灌水、排水及灌水压盐使得土壤盐分含量降低。

2.3不同处理土壤pH的变化土壤pH是代表土壤酸碱状况的直观且极其重要的土壤指标,表征了土壤的活性酸强度,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pH可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和有效性,因此,土壤pH的高低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剂可以降低土壤的pH值,水稻收获后各处理土壤pH均有显著变化(图2)。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剂的处理土壤pH均较未施加脱废弃物+改良剂的处理有所降低,分别平均下降了1.0%、7.0%和8.0%;其中,处理③的pH降低最多,较对照平均下降了1.4%。但是,试验处理土壤的pH和水稻生长适宜的pH(6.0~7.0)相比,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后土壤pH还是较高,由此看出,盐碱地改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分析认为,pH下降主要是由于改良物质从盐碱土壤胶体中代换出交换性na+,改善了土壤的化学性质。另外,施加改良物质改变了盐碱土的物理结构,抑制了盐碱随水分上升,从而降低了土壤的pH。

2.4不同处理土壤盐基离子含量的变化从表4可以看出,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剂处理土壤中的阳离子比(na++K+/Ca2++mg2+)较对照及未施的各个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表层土壤中(0~20cm)阳离子比较对照平均下降了65.3%,较未施用的处理平均下降了89.1%;深层土壤中(20~40cm)阳离子比较对照平均下降了45.4%,较未施用的处理平均下降了65.7%。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剂处理的土壤中,二价阳离子(Ca2++mg2+)含量较未施用的处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表层土壤中的较对照约增加27.2%;20~40cm土壤中的较对照约增加188.9%。分析认为,由于脱硫废弃物中含有的Ca2+和mg2+将碱性土壤中的代换性na+置换出来,使得na+含量降低,Ca2+和mg2+含量增加。处理③表层土壤中na+含量下降最多,0~20cm土壤离子含量低于20~40cm土壤离子含量,仅相当于20~40cm土壤的45.5%。另外,随着脱硫废弃物和改良剂的加入,离子组成中Co32-、HCo3-的含量明显降低,而So42-和Ca2+含量明显增多,说明原以碳酸氢盐、碳酸盐为主的盐分类型随着脱硫废弃物施入后的改良逐渐向以硫酸盐为主的中性可溶性盐转化。水稻生育期内的灌水、排水,起到了洗盐压盐的作用,使土壤盐分降低。na+是碱化土壤中对作物生长有毒害的物质,而Ca2+、mg2+含量的提高,有利于交换出土壤中的交换性na+,从而降低na+的危害,有利于土粒由互相排斥到互相粘结及团粒的形成,进而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总孔隙度。na+被代换下来后形成的na2So4可随水移动排出土壤,进而降低土壤pH。同时,可溶态CaSo4与naHCo3反应生成CaCo3及na2So4也有利于土壤向中性转化。试验表明,施脱硫废弃物使土壤结构得到了优化,土壤化学性质状况有变好的趋势。这与吕二福良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结果与讨论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4

关键词:盐碱土;苗木选种;合理施肥;排盐层

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

1试验苗木配置方案

根据土质检验报告,圃地pH值基本都达到了重盐碱的标准(pH>8.5)。该土壤盐碱含量多,肥力低,地下水位较高,浅层水质不良,耕性和生产性都比较差,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

第一,试验田标注的耐盐碱乔木中法桐和合欢长势不良,法桐死亡率偏高,合欢病虫害严重,反而香花槐长势优良。

第二,小乔木中紫叶李、紫叶矮樱、山桃、榆叶梅、紫叶樱桃、樱花、丛生木槿、云杉属于不耐涝品种,需注意该地块的排水或抬高地形。

第三,绿篱中小龙柏和凤尾丝兰可以大面积间植于3年内不出圃的乔木中间。其余绿篱品种、月季由于出圃周期短,养护困难,不建议在苗圃栽植,或者盆栽以利于周转。

第四,地被植物从经济上看没必要在苗圃栽植。一些经济性比较差的小常绿,如小黑松、侧柏、蜀桧等,市场价格本身并不高,不建议在苗圃栽植。一些长势不良的大常绿建议除了做肥料处理外,再做排盐处理。试验田具体种植规划:苗圃总面积40000m2,苗木栽植面积约35000m2,大乔木间距3m×3m,小乔木及灌木间距2m×2m。道路系统分为主路和辅路,路面为素土夯实,主路4m宽,占地950m2,辅路2m宽,占地约3000m2。每隔20m设1条0.6m的排水沟,其余还需建设办公、仓库、宿舍等基础设施。

2土地整理方案

根据该地区的土壤检测报告可以在本地区实施的方案需遵循下面几种原则:(1)便于灌溉。各耕作地块高程必须低于水源出口,使圃地的每块耕地都能灌上水。(2)便于排水。苗圃整体高程设计应考虑排水的方向和出路,圃地各耕作区相对水平的情况下应用排水渠道进行连接。在雨季排涝时,各地块的水能顺利排出,不能形成个别地块内涝。(3)便于耕作。整理地形就是要求耕作地块相对平整,不要求整个圃地都相对在一个高程上。有些地块上的苗木如需带土坨出圃,下批苗木必然亏土,高程下降,这种情况需及时补土,为便于耕作,还应考虑机械作业的方便,如机械中耕,机械打药等,这些都不受地形的阻碍。根据以上3条原则,我们得到具体的土地整理方案应该为多样的,可以把苗圃划分为抬地区(即在原土地的基础上回填客土,使成活面高于本地的原始标高)、排盐区(即做排盐层,使排盐层下盐分不上反)、原土种植区和施肥区(即通过化学方法对原有土壤进行改良)。

3土地盐碱化改良方案

3.1客土栽植

对于成活率低的树种,客土是最常用的方法,用土质好的沙壤土替代盐碱性重的粘土。通常在土壤中还会加入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乔木换土深度1~1.2m,小乔木灌木换土深度0.6~0.8m,草皮地被换土深度0.3~0.4m。

3.2抬高地形

对于低洼种植地或者比较珍贵的大规格树种,根据地下水位抬高地面或砌树池控制返碱,一般抬高至地面40~50cm。

3.3苗木栽植时间的选择

在盐碱地栽植苗木,时间的选择尤为重要,要因树种而异,如杨、柳树宜早不宜晚,应在土壤化冻后立即栽植。香花、白蜡、法桐早栽不易发芽,不利成活,宜在树芽萌动时栽。柏类在雨季栽植,成活率也很高。落叶大树、松类在立冬前后栽植成活率高,因而苗圃的栽植工作应提前安排,合理规划。

3.4肥料的使用

苗木栽植时挖坑要相对大一些,坑底施入牛粪、鸡粪等有机肥,回填土最好能掺一些草炭土,能够很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中和盐碱,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3.5做隔离层排盐

用石屑、炉渣等颗粒较大的材料隔离下部盐碱土,阻断毛细管水的上升。隔盐层厚度一般要20~30cm,同时,埋入带孔的100mm的pVC螺纹管做透气管和检查管,如有积水也可以及时抽出。

3.6铺设排盐盲管

种植土下铺设20cm的石屑,在根系两侧每隔6m铺设1根50mm的pVC盲管,可控制高盐度的地下水位上升,防止土壤急剧返盐,同时,及时排除积水,促使土壤脱盐效果明显。盲管施工的关键是排水顺畅,各条管路向排水方向至少要保持3%以上的坡度。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5

关键词:大棚草莓;种植;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01.064

草莓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的栽培面积逐渐增多,其中大棚草莓占据了2/3。大棚具有稳定的固定性,但是在长期连作中会导致土壤中盐类成分增多,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土壤产生盐碱化与盐渍化现象。与此同时,土壤内的有机含量会不断降低,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细菌、真菌、放射菌的成长比例发生变化[1]。除此之外,在长期使用同一品种后,会导致品种退化,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因此,为从根本上改变大棚草莓种植现象,在根据草莓的生长特性以及施肥需求中,对大棚草莓提供系统施肥技术,从而促进大棚草莓的高产。

1系统施肥的具体方案

1.1田块的选择

草莓的根系比较浅,在选择田块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则质地松软、有机质多、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壤pH值保持在5~6之间的田块[2]。

1.2土壤的翻耕

一般而言,对草莓进行栽培时,会选择在6月份对土壤进行翻耕,将深度挖到50厘米左右,及时使用有机肥料或者禽畜粪便,以4000~5000公斤/亩为标准,尽可能的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并且要在间隔1米的地方挖掘30厘米左右的水沟,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对其进行灌溉,并以塑料薄膜覆盖。

1.3调土防病

在7月份掀开薄膜,在土壤中撒入生石灰粉,对于盐碱地而言,要喷灌稀释后的竹木醋液。生石灰不仅能够消毒,并且能够中和土壤酸性,竹木醋液对盐碱地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通常情况下,竹木醋液的总含量为3%,能够将积累的土壤中的盐碱成分进行溶解。在经过调土之后再一次覆盖薄膜,通过日晒,使地表温度保持在60℃以上,在两周之内便能够消灭杂草以及各种病菌。

1.4移栽前进行施肥

在8月份掀开薄膜,对土地进行深翻,在翻地的过程中施用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由于草莓在生长初期生长旺盛,生殖生长过慢,因此合理调配氮、磷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要将土壤耙细,为培垄做好准备。

1.5移栽后进行田间管理

草莓移栽成活之后的1周之后,要多次喷施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锌等各种肥料[3]。等到10月初,要对其施加尿素、磷酸二氢钾,根据草莓生长的植株情况而定,采取少量多施的方式。

在11月初,选择阳光充足,气温高的时间段喷施赤霉素,从而有效打破草莓的睡眠期,促进开花。在等到出现花芽的时候,要及时喷施硼酸等微量元素,并根据草莓的生长状况合理进行施肥,降低畸形果的出现几率。一般而言,草莓畸形果的形成与温度、光照、肥料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研究指出,在草莓生长阶段,如果缺少硼等元素,便会影响花期,导致雄蕊发育不良,雌蕊无法受精,进而产生畸形果。

等到草莓挂果之后,要将畸形果进行摘除,喷施能够促进果实发育的叶面肥,使果实在积温不足的情况下迅速发育。在采摘之前的2周,要配饰3次含甜叶菊苷的叶面肥,甜叶菊苷在主要作用是增加浆果的糖度,调节草莓的甜酸比例。

草莓在整个的生长过程中还要喷施液态硅肥,促进植株与果实细胞壁的生长,增加叶片的厚度,提高浆果的结实度,为果实采收之后的运输与保险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2系统施肥的田间试验

根据以上系统施肥方案,笔者在所在地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小区面积为25平方米,试验结果如下:

2.1系统施肥对草莓畸形果数量的影响

2.2系统施肥对草莓糖度的影响

通过系统施肥,草莓的糖度要比习惯施肥有所增加,其中,试验田a在习惯施肥之后草莓的糖度为9.0度、9.0度、9.5度,平均糖度为9.0度,试验田B的草莓糖度为11.0度、9.0度、9.0度,平均糖度为9.5度。而系统施肥后草莓的糖度为11.0度、12.0度、11.5度,平均糖度为11.5度。

3结语

系统施肥能够增加大棚草莓的产量,改变口味,降低草莓畸形果的出现几率,并且,在系统施肥的作用下,能够改善土壤中气体、固体以及液体之间的比例,将土壤微生物改良,充分发挥土壤功能,促进草莓高产。

参考文献

[1]陆若辉,边武英,娄烽,沈月,蔡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大棚草莓生产上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1,03:522-525.

[2]卜惠斐,陆若辉,娄烽,朱伟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减少草莓畸形果上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1,07:112.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6

一、土壤选择

茶树适宜生长的土壤是沙质酸性土壤;pH值为4.5~6.5。茶树主根可以伸入地下一米以上且四散分布侧根,茶树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除部分由叶从空气中吸收外,大部分都是从土壤中吸收。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场所,疏松的土壤,透气及排水性能良好,根系发达,枝繁叶茂,适合茶树生长;黏重土壤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导致树冠发育不良。因此,做好土壤的选择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1.土壤的质地

茶树对土壤的要求,一般是选择不含石灰或含量低于0.5%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具有良好的结构,通气性、透气性或蓄水性能好,地下水位在一米以下的,均为茶树生长的土壤条件。林州市太行山地土壤70%以上是褐土性土,黄黏土占绝大比例,这些土壤孔隙度小,粘粒含量高,通透性差,应尽可能选择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沙性土壤为好。

2.土壤的酸碱度

茶树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特别敏感,茶树是耐酸作物,以pH值4.5~6.5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适宜种植茶树,如果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会造成茶树生长不良,甚至不能成活的结果。建立茶园之前必须对茶园的土壤进行pH值测定,选择接近pH值6.5的土壤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减少土壤改良成本,实现提供茶树生长需要的条件。

3.土壤厚度

茶树根系发达,通常主根达1米以上,为了让茶树根系良好生长,要求土层深厚,底土松软,土层至少需要1米以上,熟化层和半熟化层应有0.5米,底土要有分化、松软多孔的母岩。

4.靠近水源

由于林州市范围内所有土地均属旱地或旱薄地,年平均降水量700~800毫米,且年际年内降水变幅大,年最大降水量1081毫米,最小降水量319.4毫米。

二、土壤改良

在选定的地块种植前,首先要对该地块取土化验,测定其pH值,然后制定适宜的土壤改良实施方案。碱性土壤改良的原则是:改良培肥同时进行。

1.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铵、过硫酸钙、磷酸二氢钾等,定向中和碱性。

2.多施农家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如施入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食用菌的土等,最好每公顷施腐熟肥37500~45000千克或厩肥75000千克,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通气透水性能,促进土壤熟化,为茶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好是8~9月份进行,以便泥土冬天分化。

3.整地方式茶园深翻施肥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首先将选择好的地块上的树木、杂草、石块等障碍物均要清除运出园外,土堆要推平,杂草刈割沤粪,石块可做修路之用;其次,根据地形(最后以东西向为主)每隔1米开一深0.6米、宽0.8米的槽沟(这一次工作最好在前一年冬季完成),来年春天以每667平方米施入3000千克腐熟肥或5000千克厩肥、20千克硫磺粉、70千克过硫酸钙和80千克硫酸亚铁以实折算施入,如有条件再加入深翻土量1/10的松针土。施肥方法以一层土、一层肥均匀搅拌填入沟内;施肥前应将肥料均匀拌入3%呋喃丹,每100千克拌入50千克,以防苗期地下害虫。填平后进行灌水(一般满灌2~3次),待水全部渗透踏实后,整畦待播。

三、茶树的引进、种植

1.引种的原则。

在茶树引种时,为了取得预想的效果,必须对引入的茶树良种的特性、所处的环境条件,良种产地与引入地区环境条件差异进行全面了解,选择同纬度或纬度接近的地区间引进茶籽播种更易成功。

2.引种的方法。

在引种前首先要明确引种的目的和要求,根据生产上需要来决定引入的品种。主要考虑引进品种能否适应新环境条件,同时考虑到茶类的适应性和产量。在引种过程中必须实行种苗的检疫,对挑选后的茶籽按种子重量的0.4%~0.6%福美双粉(pmiD)拌种消毒,以防止茶籽在调运时病虫害的发生。为了获得引种成功,必须根据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进行少量引种、多点试种、逐步推广的栽培试验进一步了解品种的经济价值与适应性,而后决定是否引种。

3.茶树种植

3.1种子处理

茶籽引进后,在播种前要妥善储藏,一般采用沙藏法,种子在储藏之前需进行50%多菌灵等光谱杀菌药剂消毒处理,种子数量少时可将种子在药液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晾干,混沙储藏;若种子量大时,可直接将药剂(50%多菌灵200倍)均匀拌种,混沙储藏,储藏时,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无积水处,挖一深80~100厘米,宽视种子数量而定的地槽,将最底层铺厚10~20厘米湿沙,然后将混沙子放入地槽内,厚度以50厘米为宜,然后上盖10厘米湿沙杂草,注意若种子数量大时,每隔50厘米埋一通风草把,注意通气,最上面盖10~20厘米土,使其高出地面,以免积水。

3.2茶树的种植密度。

①双行种植:在1.3米宽的畦内穴距和行距为0.2×0.3米。

②三行种植:在1.5米宽的畦内穴距和行距为0.15~0.2×0.3米。

3.3播种与间作。

①播种时间:一般3月下旬到4月上旬即可播种。播种前,应将冬藏的种子增温催芽,催芽时间可根据播种时间提前10~15天进行。具体方法:白天将沙藏种子上的土层和草去掉,每天翻动1~2次,使上下温度保持一致,夜间将草盖上,待种子萌动(扭嘴露白)30%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可提前播种,不需等待种子萌动。

②播种方法:以穴播为主,即每隔一定距离挖一,播3~5粒种子,其规格有双行和三行等,种子下地后上面覆土不易过厚,一般在2~3厘米左右,覆土过厚不利幼苗出土。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进行地膜覆盖,以防春旱和晚霜的侵袭。

③间作与管理。

春播的茶籽,从播种到出苗,用地膜覆盖的需30天左右即可出土,不用覆盖的须经45~60天方能出苗。茶树幼苗刚一出土,需进行遮阴,遮阴物采用带叶的树枝插在茶行的南边,或苗上直接覆盖松软的杂草并结合茶行间作高秆作物,如春玉米间大豆或花生等,与播种同时进行,间作玉米应单行双株,遮阴程度不可太实,以花荫为准,待立秋后20天立刻清除遮荫物。

3.4茶苗的移栽。

播种后,茶苗不一定能出齐,往往出现缺苗断垄现象,需要补植。茶苗最好是带原土,移栽前把主根和分支适当剪裁,30厘米以上的茶苗可以在根茎以上20厘米左右处剪除分枝,以减少地上部分的蒸发,移栽后易于成活。移栽后压实、浇水。

四、茶树的越冬管理。

1.对1、2龄幼苗的越冬保护,除采用小工棚保护外,还可采用土墙和土埋法两种形式。

土墙法:即在茶苗背面打30厘米高的土墙来代替柴草风帐,然后在茶行内铺盖碎草,用土压实,这样可以起到既要防风又保温的效果。

土埋法:即在茶行内部用树叶、杂草填充,然后培上细干土,有条件的可用羊粪拌细干土后再培茶行。这项措施可根据气候而定,盖草培土要分期分批进行,土墙高度可得幼苗高度的2/3左右。必须注意,到第二年春季要随着气温的回升,分期分批地将土扒掉,切忌一次扒光。另外,还可采用茶行上面盖膜和杂草的方法可起到同样效果。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7

关键词:羊粪;发酵;农家肥;制作技术

堆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作为施肥手段已经历时3000年以上,同时也是作为生活垃圾减量化和废物利用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为各国所重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于上世界80年代后期,由于采用混合垃圾收集方法,增加了物料的复杂性,严重地阻碍了堆肥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存在堆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近年来,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以每年8%到10%的速度递增。研究利用羊粪发酵生活垃圾制作农家生态有机肥对减轻生活垃圾和资源再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1土壤增施有机农家肥料的作用

土壤增施有机农家肥料,主要是这些肥料中含有的大量有机质在分解转化时,能形成各种腐植质。腐植质是一种亲水胶体,它的保水保肥能力比等量的粘土粒大十几倍到几十倍。当腐植质和土粒凝聚在一起的时候,能够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在团粒内部有小孔隙,团粒之间有比较大的孔隙。水通过大孔隙进入土壤内部,增强土壤的透水性能。水又能够被团粒内部的小孔隙所吸收贮存起来。因此,有团粒结构的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好。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土壤里,尽管天气干旱,表土干燥,下层土壤还是比较湿润的。

2制作和施肥技术方案、材料要素

该技术方案利用养分吸收量与产量平衡原理制作农作物最佳堆肥施肥方案,建立堆肥施肥量与产量效应函数方程,制定果蔬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施肥方案和最高产量施肥方案。建立不同土壤、作物对堆肥的允许负荷量数学模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卫生品质国家标准,确定堆肥的推荐总施用量。参考不同作物肥料分析式、结合有机生态农家肥制造方法,确定堆肥精加工成生态农家肥的配方和工艺。

其一,堆肥材料的选择与混配。用羊粪作为堆肥的原料,其共同特点为含养分高,碳氮比较低。羊粪含氮0.34%,碳氮比为21∶1。微生物体的碳氮比:细菌为25∶1,发酵材料的碳氮比过高使发酵慢而难,过低使发酵快,损失养分。堆肥材料不能仅用粪尿肥,必须配加碳氮比高的有机物料。其二,向堆肥接种有益微生物,特别是一些分解有机肥能力强的菌种,可以促进堆肥腐熟过程。其三,适当水分条件。水分调控直接影响到堆肥发酵速度和腐熟程度,还是好氧堆肥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四,堆肥需要酌情加入石灰。

3羊粪发酵制作农家生态有机肥关键技术

通过几年的实践经验,笔者找到一种利用原生态物质制作天然生态农家有机肥的方法。

3.1原料炼制后的天然红壤1500公斤,稻草、秸秆、垃圾150公斤。人粪尿或羊粪150公斤。

3.2沤制方法取天然红壤1500公斤,捣碎,取稻草或高粱、玉米的秸秆、山草或可燃垃圾150公斤,比例是10∶1,用草或垃圾把红壤烧成褐色。把烧好的红壤与草木灰搅拌后移进室内,边移动边浇上人粪尿或羊粪便150公斤,浇湿润为止,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堆。以后每两天浇上两担人粪尿,翻动后堆成一堆,连续25天后,再放置65天就可使用。经90天的沤制发酵,微生物分解后,褐色的粪土就变成了黑褐色,氮含量5.6%,五氧化二磷含量1.3%,氧化钾含量1.8%。酸碱度pH7.5,而且比较疏松,基本没有臭味。这样,有机肥便沤制成功,可以施用了。

3.3炼制红壤土不挖取现场耕作层的土壤,选择红壤,一是以免破坏耕地。二是红壤富含酸性,不含病害菌、昆虫卵等,不含其他不溶解于水的物质。焚烧后的红壤就成为氮磷钾肥的共生载体。总之,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生产天然有机肥料,取材容易,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有利于恢复大自然原生态平衡等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农家有机肥料加工工艺,选用未被水冲洗过的羊粪、炼制的红壤及水稻、玉米等桔杆为原料;按上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加入水搅拌混合,调节含水量60―65%后装入发酵池,发酵池盖覆上薄膜后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15―60℃,经过5―10天搅拌3―5次,沤制20天发酵即可。发酵后的固体搅拌、粉碎,输送筛分机至含水量为20%,即成有机肥料化肥,再经称重计量,最后包装,本技术羊粪经高温杀菌,发酵腐熟,脱臭无害化处理,结合微生物肥料发酵菌种等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克服了化学肥料和传统农家肥料的缺点。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8

关键词:高温处理;连作障碍;土壤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S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5-71-03

作物连作出现障碍的情况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作物减产、增加农业成本,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设施农业,这一情况尤为突出。消除农业生产中连作障碍,是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普遍关注的问题[1]。当前消除农业生产连作障碍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高温处理就是其中方法之一。它通过高温高压间歇灭菌[2]的方法、高温闷棚[3-4]的方法以及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的方法对土壤中的病害虫进行杀死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工作只重视了高温下对病害、虫害的防治效果,并没有考虑到高温处理后土壤的理化性能的改变情况,本文就此方面做了初步研究,探讨土壤经高温处理后,土壤理化性能的变化,为高温处理后的土壤修复和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1研究方法

1.1研究方案选定有连作效应的设施棚,硼的面积为50m2左右,按土壤采样原则,在棚内以S形选取5个采样点,分别在高温处理前后对每个样点的0~10cm、10~30cm、30~50cm3个层位上的土壤用带有刻度的钢制环刀取样,用以测定高温处理前后的土壤的容重。同时采取同层位土壤样品进行混合获得各相同层位的混合样,将取的5个土壤样品的环刀样的平行样品和各层位混合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相应测定项目的处理后,进行土壤样品各理化性能的测定。

1.2分析方法[5]土壤有机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全氮:凯氏蒸馏法;土壤有效磷:0.5mol/L碳酸氢钠溶液浸提,钼蓝比色法;土壤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土壤容重:环刀法;土壤pH:土液比1∶2.5,电位法。

2结果与分析

根据研究方案,对采取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得其结果如表1。

2.1高温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发生了改变,且依层位不同变化不同:0~10cm的土壤有机含量,高温处理后比处理前减少了2.67g/kg,而10~30cm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高温处理后却增加了1.62g/kg,30~50cm的土壤有机质减少了0.31g/kg,研究发现,虽然3个层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增有减,但如果把3个层位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统计,会发现其总量比处理前下降了1.36g/kg。因此高温处理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分析其原因:在用高温处理土壤的时候,土壤中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质,在高温下发生了灼烧,使得有机质发生了分解,这就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于没有处理前出现了下降。而10~30cm层位有机质出现升高的原因是高温处理机在高温灭毒的过程中,同时对土壤进行了翻耕,即将0~10cm层位的土壤翻到了10~30cm层位,10~30cm层位的翻到了0~10cm层位,所以0~10cm层位土壤有机质的减少,既有高温处理使有机质减少的原因,也有层位变化带来的影响,而10~30cm层有机质的增加,则是土壤层位翻转造成的结果。由图1可以发现,3个层位中有机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大是0~10cm层,下降幅度达11.04%,相对于上面的二层,30~50cm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也受到高温的影响,但影响不大,其下降的幅度1.61%,说明高温处理对土壤的有机质影响主要发生在0~30cm,也就是说与高温处理机对土壤深度的接触位置有关,有机质的降低与处理土壤的温度和接触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2.2高温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高温处理前后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与有机质的变化基本一致,0~10cm层位的全氮含量因有机态氮受高温灼烧挥发而损失,再加上层位翻转的原因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降幅达20.39%,10~30cm和30~50cm层位全氮含量比高温处理前有所提高,是因为土壤层位翻的作用。但3个层位总氮含量依然是高温处理后比处理前降低了,统计显示高温处理后比处理前降低了0.21g/kg,说明高温处理会对土壤全氮造成损失,而主要原因是在处理过程中有机质燃烧,其中的氮物质发生了分解,以气体的形式损失。也使得土壤氮素的肥力水平下降。

2.3高温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在高温处理后,呈现出0~10cm降低,10~30cm和30~50cm层位增加的现象,与氮素受高温处理影响有一样的规律。不过,有效磷在0~10cm降低的值很小,与处理前相比,只差了0.5mg/kg,变幅仅为0.9%。而其它2层的增加值却达到了7.1mg/kg。因此,总体来看,高温处理后,土壤有效磷是增加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土壤有机质被燃烧后,有机质中的磷素以可溶性灰分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增加了有效磷的含量;其次,高温或能对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晶相产生改变:因为高温可以使晶态的磷酸盐向非晶态的磷酸盐转化,提高了土壤中难溶磷酸盐的活化性,使得土壤中有效态的磷素增多。这其中哪种作用对土壤中有效磷增多的贡献大,从3个层位有效磷的变化幅度看(如图1),还是以有机质分解为主要原因,因为10~30cm增加的幅度最大,而此层位是处理前的0~10cm层位,有机质含量最高,当然这样的推测还需要日后更多的研究来确定。

2.4高温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土壤速效钾含量受高温处理的影响是是各层位的速效钾含量都出现了增加的现象,只是增加幅度不同,其中10~30cm增加的幅度最大。分析原因:高温处理使有机质分解后的钾素以可溶性灰分存在于土壤中,增加了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另外,高温使得土壤中的矿物态的钾和次生矿物态的含钾矿物分解加速,从而增加了土壤中钾的含量。由图1可以看出,钾素3个层位中增加的幅度最大的10~30cm层位,增幅达到了5.76%,0~10cm和30~50cm,则增加的幅度较小,分别为0.59%和1.98%,说明土壤中速效钾的增多,主要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其次也有土壤中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的贡献:因为10~20cm层位是由0~10cm翻转下去的,温度刚开始接触地面时温度最高,对原生和次生态的钾矿物的风化影响也最大。速效钾的增多,固然可以提高土壤中钾素的肥力水平,但是因为速效钾的可移动性和土壤中层状硅酸盐对钾的固结作用,使土壤中突然大量增加速效钾,减少了缓效钾的量,对钾素的合理利用有一定影响,需要特别注意。

2.5高温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高温处理前后土壤结构的影响通过土壤容重变化可以表现出来。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高温处理后的土壤容重3个层位都呈现增加的情况。主要是高温处理土壤引起土壤有机质灼烧,使得土壤有机质减少,破坏了土壤原有的结构及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矿质物质所占比例增大,土壤容重增加;高温机的压实作用,增加了土壤无效孔隙的量,也使得土壤容重增加。因此,高温处理土壤后,不但对某些土壤养分造成了影响,对土壤结构也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在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后应及时的补加有机肥,不但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还可以改善和修复土壤结构,使其尽快恢复原有状态。

2.6高温处理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土壤经高温处理后,其pH值都低于处理前。最低的在10~30cm处,降低了0.23个pH值。土壤pH的降低可能与金属离子的水解有关:与土壤有机质络合的金属离子,在高温处理时由于有机质的灼烧,使得其与有机质分离释放,进入到土壤水溶液中并进行水解。金属离子的水解使得土壤水溶液中的氢离子增多,因此土壤的酸碱度下降,pH变小。

3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经高温处理后对土其理化性质是有一定影响的,虽层位不同影响结果不同,但总体看来,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酸碱度下降;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和土壤容重增加。因此用高温处理连作障碍的土壤后要及时补充有机肥。可以通过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的方法进行补充,这样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但要适当的增施氮肥,以补充在高温处理土壤时造成的氮素损失。

参考文献

[1]马玉乾,刘裕岭.设施棚室连作障得土壤的修复改良[J].上海蔬菜,2014(2):68.

[2]胡繁荣.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调控措施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6):18-22.

[3]曹志强,金慧,许永华,等.老参地连续种参试验报告[J].中药材,2004,27(8):554-555.

[4]古崇、晓笛.规避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良策――高温闷棚及其方法[J].科普天地(资讯版):2009,1:45-49.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9

1、东川区属酸雨污染污染区域;

2、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是导致东川区酸雨的主要致酸因子;

3、降雨量与酸雨的发生频率的相关性不显著,但降雨量大的强酸性酸雨发生频率明显小于中小雨;

4、铜冶炼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是东川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5、提出了东川区酸雨控制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东川、酸雨、酸雨成因、离子组成、防治措施

酸雨现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在1981年首次进行了全国性的酸雨普查,结果表明87%被普查的省、市、自治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酸雨,目前酸雨也成为我国严重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酸雨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酸雨的概述

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酸雨、雪、雾和露。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过去被大量引用“酸雨”的提法已逐渐被“酸沉降”所取代,酸性污染物以潮湿(湿沉降)干沉降两种形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球表面,一般将这个过程称为酸沉降。

2酸雨的危害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

(1)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同农作物类别对酸雨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水稻对酸雨的抗性较强,只有在较强酸雨的影响下才会危害其生长,大豆、烟叶对酸雨也不敏感,而油菜、小麦、大麦、番茄、芹菜、茄子、黄瓜等易受酸雨的影响造成减产。对酸雨抗性较强的还有青椒、甘蓝、小白菜、菠菜、胡萝卜等蔬菜作物「1。

(2)酸雨对土壤的影响酸雨可使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加速土壤矿物如硅、镁的风化、释放,使植物营养元素特别是钾、钠、钙、镁等产生淋失降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导致植物营养不良。酸雨还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毒有害元素活化,特别是富铝化壤,在酸雨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的活性铝,造成植物铝中毒。同时酸雨也会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2。

(3)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酸雨的污染下,土壤中的有毒金属(铝、铜、镉等)的溶解流动,会伤害到植物的根系、叶片等,或进入地下水与河湖中,在加拿大,受酸雨损害严重的地区,90%的树木已枯萎,30%以上的森林受影响,。

(4)酸雨对水体的影响酸化水体中鱼卵不能孵化或成长,食物减少或因有毒金属从土壤和底泥中溶出使鱼类减少,甚至灭绝。

(5)酸雨对各种材料的影响酸雨腐蚀材料(金属、石料、涂层),加速材料风化,酸雨对金属材料腐蚀严重,使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自然环境概况

东川区位于云南高原昆明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2°48′~103°19′,北纬25°47′~26°33′,东邻会泽,南倚寻甸,西与禄劝毗连,北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对峙,南北长84.6公里,东西宽51.2公里。

东川属高原山区,地形陡峻,南高北低,小江河谷将东川分为东西两部份,东以海拔4017.3米的牯牛山为中心,向南延伸进入寻甸增内,向北经会泽县的大海梁子至海拔695米的金沙江河谷。西部则以全区最高点海拔4344.1米的拱王山为中心,南延轿子山进入寻甸县、北经石将军至金沙江河谷。受金沙江和小江及其支流侵蚀切割的影响,形成山高陡峭,南高北低,(东西)两山夹一江,南北向排列的地貌。

受大气环流形势和地貌的影响,东川区气候具有垂直分带明显,降水集中等到特点。东川区所处纬度较低,其地带气候属亚势带季风气候,11月至次年4月主要受西南风支流控制,天气晴朗,日期照充足,降水少,降水仅占全年的12%左右,为干季;5至10月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雨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为雨季。雨季中又以6-8月降水更中,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达54-59%。「3

全区土壤受地势、气候、植被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由下而上有燥红土、红壤、黄红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带草甸土等土类,也有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形成的土类,如石灰土、紫色土、冲积土等。土壤的pH值在5.80~8.30之间。海拔1500米以下为燥红土,海拔1500-1700米为褐红壤,海拔1700-2200米为红壤,海拔2200-2550米为黄红壤,海拔2550-2900米为黄棕壤,海拔2900-3500米为棕壤、暗棕壤。「4

4东川区酸雨现状

4.1降雨监测

东川区共布设一个降雨监测点,监测点选在建城区中心东川区环境保护局大楼楼顶,按照GB/13580-1992《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开展降水常规监测。做到逢雨必测,监测项目包括电导率、pH、So42-、no3-、Ci-、F-、nH4+、K+、na+、Ca2+、mg2+和降雨量,雨量足够时进行全分析,采用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

pH采用雨量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

由以上表可看出,8年间So42-占阴离子68%,So42-与no3-浓度比值为3.39:1,So42-是影响东川区降水中酸度的的主要物质,东川区酸雨为硫酸性酸雨;So42-与no3-在逐步缩小,表明本地区硫酸型酸雨在逐渐减弱,no3-对酸雨的贡献作用在慢慢显现出来,阴阳离子比例从2009年起有逐渐减小趋势,pH均值从2007年起有逐步上升趋势,较2006年相比,酸雨污染有所减轻。

资料显示,So42-与no3-与降雨的pH值呈显著相关性,说明So42-与no3-阴离子是导致酸雨的最主要原因。

6东川川酸雨形成原因分析

酸雨的形成机制相当复杂,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它的形成与地形、气候、土壤的敏感度、工业结构、布局及能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另外,大气污染物的中运距离迁移输送,也是清洁区偶尔发生酸雨的原因之一,因此就某一地区而言,酸雨发生并产生危害有2个条件,(1)发生区域有高度的经济活动水平,广泛使用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2)发生区域的土壤、森林和水生生态系统缺少中和酸性污染物或对酸性污染物的影响比较敏感「4。东川区酸雨形成与环境背景、区域经济结构以及外源性污染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6.1土壤、地形、气候条件与酸雨的关系

东川区土壤共有10个土类,25个亚类,47个土属、62个土种,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差异不明显,垂直地带差异非常突出,呈酸性的红壤比重最大,是境内的最主要土类,但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2200米,监测点所在地海拔在1500米以下,属河谷区,土壤以燥红土为主,土壤偏碱性,这样的土壤对酸性降雨中和缓冲能力较强。另外,东川气候较为干燥,易产生地面扬尘,大气中的碱性颗粒物相应较多,但东川酸雨发生率低于平原地区,这可能与碱性颗粒物对降水酸度中和作用有关。

东川属高原山区,地形陡峻,南高北低,小江河谷将东川分为东西两部份,监测网点所在地位于三面环山的地势当中,这样特殊的地形条件易使得山脉高处的冷空气晚间易于沉积谷地,在低层容易出现逆温层,并且大都属于低层逆温,这一现象一年四季均出现过,冬季尤为明显,好在时间短,一般10-12点消失「。

逆温层会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呈现“空气停止现象”,使局部地区污染物浓度增高,当大气处于静风状态时,大气中的污染不易扩散,污染物笼罩在谷区,如遇降雨时,易出现酸性降雨。

东川气候具有垂直分带明显,降水集中等特点,盛行风向带为SSe风向带,平均风速为3.3m/s,最大平均风速达4.2m/s,每年11-5月风速较大,3-5月最大,6-10月风速较小,静风占30%。风大对大气湍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湍流强,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扩散和远距离输送开,实际上超着一系列的净化作用。一般来说,在风速适中,酸性物质输送、混全条件满足时,各种天气均可产生酸雨,据文献资料,酸性降水过程前期,在1500米上空,低空大气一般较稳定,近地层风速小,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较弱,对后期形成酸雨贡献较大,若地面风速大,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强,致使地面污染物浓度下降,这时地面风会抑制酸雨的形成,降水的pH值增高,不易形成酸雨。7东川区酸雨污染防治对策

酸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和渐进的过程,当大气环境容量被消耗殆尽时,酸雨造成的生态危害就会显现出来,这些特点决定了控制酸雨污染的对策必须采取预防为主、总量控制的政策。当前东川经济正处于由快速增长到平稳增长阶段,而酸雨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城区居民生活用能主要以电能、较为清洁的液化气,所以生活用能对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因此对东川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控制酸雨污染减轻酸雨的危害,保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1采取总量控制措施减少酸雨发生率

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致酸物质的排放,根据本区域大气中致酸物质的环境容量,评估污染物排放对于本区域降水的影响和环境对酸沉降的敏感程度,来确定本区域致酸物质的排放总量,并对不现消减方案进行经济技术较,筛选经济技术可行的削减方案,进而将其落实到主要污染源,以减少酸雨的发生率。

7.2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减少致酸物质的排放量

加强燃煤二氧化硫排放企业的监督管理,促使企业积极采取新技术,安装除污效果好的环保设施,对二氧化硫排放长期不达标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确保二氧化硫稳定达标。对新改、扩、建项目区环保局要严格把关,始终坚持“增产不增污、以新带老、总量控制”的原则,确保区域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允许指标范围内。

东川区二氧化硫大部份来源有色金属冶炼业,十二五”区间,东川区一方面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有效控制工业源烟尘排放,特别是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成效,2010年拆出了昆明金合矿业有限公司3.5平米鼓风炉一座,昆明市东川区骏明矿业有限公司和东川碧龙矿产有限公司冶炼厂各拆除1.6平米鼓风炉一座。2011年云南铜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10.5平米、4.5平米以及1.5平为鼓风炉3座,投入了3.8亿进行技术改造,项目于2012年1月竣工并通过验收。昆明金水铜冶炼有限公司技改项目于2013年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这一系例的整改项目的完成,使东川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东川区酸雨发生率也在逐步减少。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篇10

关键词:土壤;pH值;湿度;单片机

引言

土壤的酸碱度(pH)、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土壤的酸碱性将直接影响植物是否可以生长。获取土壤酸碱度是植物种植前重要的环节,土壤湿度是植物生长期间指示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酸碱度(pH)和温度测量仪的设计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对当前市场上常见土壤测量仪器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使用的土壤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比如测量误差大、操作麻烦、测量信息单一等不足。为此,提出改进的设计方案,并设计了相应控制系统的低功耗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最后对产品进行了测试验证,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测量设备可以改进市场上土壤测量仪器存在的一些不足,取得更高的测量精度、更好的稳定性和简便的校准。

1测量原理

1.1复合电极测量pH值

2系统设计

2.1系统整体机构

基于piC18F系列单片机的土壤酸碱度和湿度测量仪可以实现土壤酸碱度、湿度、温度的测量,通过LCD显示屏将采集的信息显示到屏幕。按键及其电路可以实现对单片机的操作,可以通过按键实现数据采集、保存、查看和删除、校准操作,也可以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到电脑上位机,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土壤酸碱度(pH)和温度测量仪系统框图如图1。

2.2硬件电路设计

2.2.1酸碱度信号采集电路

pH信号采集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字母pH代表pH传感器返回的电压信号,先经过了一个电压跟随器,电路的第二级是一个减法运算电路,将一个1V左右的信号与pH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相减,通过表1可知pH传感器的电压变化可正可负,而piC18F单片机的aD采样只能采集大于零的电压信号,经过二级电路时,当pH为0时pHout为0.6V左右,当pH为14时pHout为1.4V左右,传感器的信号经过图电路后信号整体被抬高到大于零,且pH与电压成正向关系,pHout输出范围为,aD可以正常采集此信号。电容C2用于消除输入端的干扰。电路如图2所示。

2.2.2湿度信号采集电路

湿度信号采集电路采用了分压的方式,单片机的aD直接采集电压变化。电路R1和R3起分压作用,R4和R5分压,C4起滤波作用,防止干扰信号的影响。电路如图3。

3pH和湿度标定

3.1pH标定

从表1可知pH与电压呈线性关系,在理想状态下线性方程符合公式(2),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通过二点标定法算出斜率和零点:

(1)在25摄氏度的室温下准备两种常用标定溶液混合磷酸盐

pH值为6.86pH、硼砂pH值为9.18pH。

(2)通过功能键将土壤pH和湿度测量仪调到校准功能,当

LCD上读取到CaL和6.86pH字样时,将测量仪在磷酸盐标定液中测量数次,继续按功能键从LCD上读取到CaL和9.18pH字样时,将测量仪在硼砂标定液中测量数次。

(3)按确认键单片机会自动计算两种溶液中读取到的电压平均值,算出斜率和零点保存在单片机中。

长时间使用该土壤pH和湿度测量仪时会造成pH传感器信号返回值漂移,所以需要定期对该产品进行重新标定。

3.2湿度标定

从室外田地取土若干,用烘干机烘烤6小时,然后用烘干的土配置含水量不同的土壤标本,使用单片机读取含水量不同时传感器返回的电压值,经过大量测试数据表明土壤含水量低于与18%时含水量越大aD采样电压值也越大,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含水量超过18%随含水量的增加aD采样电压值下降;当含水量超过25%时土壤稀释度就比较大,在实际土壤灌溉中没有意义。

通过上面结论具体研究了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与电压的关系:

(1)取10组土壤样本,放入烘干箱中烘烤6小时。

(2)将10组烘干的土壤称重记录,然后分别加入不同含量的

水,配制含水量不同的土壤。

(3)分别测量对应的电压关系,每组土壤隔2min记录一次,共记录4次,算出平均值,记录如表1。

对表中的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可得拟合曲线如图4。

4实验测试

为了测试本土壤酸碱度和湿度测量仪的准确性,进行了以下实验测量。在温度为25℃的实验室中配制了10组酸碱度和湿度不同的土壤样本,pH以pHS-3C型酸度计测量数值为准确值,本土壤酸碱度和湿度测量仪测量的pH值为测量值,湿度百分比以10组土壤样本烘干前后计算值为准确值,本土壤酸碱度和湿度测量仪测量的湿度值为测量值,将pHS-3C型酸度计和本土壤酸碱度和湿度测量仪分别插入10组样本中测量记录,然后将10组土壤样本烘干、天平称重,计算湿度并记录,记录如表2。

本次实验测量的土壤pH主要集中在4-10,湿度集中在3%-18%,在实际的农田中,土壤的酸碱度和湿度在上述区间内有实际的意义,通过实验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土壤的pH误差小于0.1pH,湿度误差小于0.5%,符合产品生产要求。

5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酸碱度(pH)和湿度测量仪,硬件上采用了运放电路和aD采样实现,分别通过二点标定法和线性回归获得pH和湿度相关曲线,软件上采用了温度补偿和两点校准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通过实验测试该酸碱度(pH)和湿度测量仪的pH测量误差小于0.1pH,湿度的测量误差小于0.5%,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综上所述该测量仪具有性能优良、可靠性高、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等优点,可以满足农田土壤酸碱度和湿度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邹应全,行鸿彦.高精度pH测量仪研究[J].测控技术,2010,29(9):1-4.

[2]王凤花,裘正军,介邓飞.农田土壤pH值和电导率采集仪设计与实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6):164-168.

[3]李民赞,王琦,汪懋华.一种土壤电导率实时分析仪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1):51-55.

[4]许国忠,饶连周.基于单片机aDuC845的pH计的设计[J].三明学院学报,2009,26(2):168-171.

[5]田思庆,史庆武,程佳生.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测试仪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5,V43(5):130-135.

[6]刁硕,王红旗,邱晨.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的差异研究与探讨[J].环境工程,2015,33(增刊):1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