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环境治理重要性十篇水环境治理重要性十篇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45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1

【关键词】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环境审计

衡阳市位于湘江中游,流经市内的湘江是全市人民生活用水及工业农业生产的主要供应水源,因此湘江是衡阳人民的母亲河,也是生命之河。但随着湘江流域衡阳段附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衡阳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类水污染物不断涌入水体,湘江流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衡阳段重金属污染较为突出,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复合型污染特点,具有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而环境审计是审计学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延伸扩展,具有学科融合性、范围不确定性和对象特殊性等多重特点,是一种政府、社会和公众全方位多角度参与的审计,是协调社会、经济、人类以及环境和谐发展的纽带。因此,在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中开展环境审计,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湘江流域衡阳段经济的发展。

一、在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中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

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中环境审计是结合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水污染治理受托环境责任的有效履行而开展的,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展环境审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科学发展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发展课题,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在衡阳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湘江流域衡阳段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衡阳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严重,面临开发和保护的双重压力,水资源演变成了衡阳市发展的“瓶颈”资源。因而作为专职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有必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冲突矛盾,并通过审计监督及时揭露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通过加强环境审计监督,可以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开展环境审计有利于改善湘江流域衡阳段地区严峻的环境形势

流域水污染治理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最棘手最复杂的难点,因为具有流域整体性强、关联度高、区域内各要素联系紧密且关系复杂等特点,使得单纯的治污工艺和治理措施都难以解决湘江流域生态的根本问题,必须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进行融会综合。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季节性污染、水上餐饮污染等方面。衡阳是湖南省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也是省内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基地。目前湘江衡阳段的重金属污染面临污染源多、污染面广的状况。因此,探讨环境审计在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中的具体应用,着重从全流域的角度,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审计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将有利于改善湘江流域衡阳段地区严峻的环境形势。

3、开展环境审计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而作为社会重要监督机制的环境审计,将在评估企业水资源使用效率、监督企业最大化利用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企业承担必要的环境责任。此外,企业周围必定存在诸多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交易伙伴、政府部门、社会舆论以及自然环境等等。企业要持续经营,就必须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面临水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各利益相关者对作为水资源污染者之一的企业提出了为环境负责的要求,并通过各种方式对企业施加压力。企业要维持和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就必须尽量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环境审计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如何完整而全面地对企业环境责任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将其及时地传达给各利益相关者这一问题。

二、在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中开展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

政府审计机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情况开展环境审计。

1、环境政策法规的审计

在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中开展环境审计时,应注重对国家以及省市地方政府的环境法规体系的完善性、有效性以及执行环保政策及其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独立的评价。具体来说,包括审查环境政策法规的具体规定,审查执行环境政策法规措施的手段和目标是否合理可行等。通过加强环境政策法规相关情况的审计,使衡阳市的环境政策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推出关于规范环境审计行为的指导文件,利用管制手段和经济手段等执行手段来督促企业增强环保意识。

2、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

湘江流域衡阳段的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主要根据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对水污染防治资金的筹集、投入、管理、工程建设及设施运营、治理效果、责任等进行审计,即通过事前审计监督防治资金的落实到位,以及事中和事后一系列相贯彻统一的全程审计监督,来评价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的绩效情况,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对于水污染防治资金的审计还具体包括防治资金绩效审计,环境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因而加强这方面的审计有利于确保资金在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性、节约性、效率性。

3、饮用水安全审计

饮水安全是涉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衡阳市饮用水安全审计主要通过重点审查中央和地方对衡阳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以及配套资金的投入和运用情况,了解衡阳地区在饮水安全工作方面应用的相关措施和办法,评价其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在工作管理以及制度和机制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是政府审计的一个重要理念。因而审计机关对水资源的来源、供给和水环境的治理进行监督,关注水质的优劣、水价制定的合理性、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情况,将有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4、环境管理体系审计

环境管理体系的审计与检查主要包括检查环保部门本身的管理、监督体制的建立以及环境管理措施具体执行情况等。衡阳市环保部门本身体制建设上存在一定缺陷,管理不到位,然后又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较薄弱,产生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或经简单处理后就直接排入湘江,严重污染了水质环境。因而,应加强环境管理体系的审计,完善部门管理及监督机制,通过审查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统计和环境监测的执行情况以及治污效果等,督促企业提高环保意识,以达到改善和保护湘江衡阳段环境的目的。

三、在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中开展环境审计的建议

目前我国水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非常狭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关注水利资金的运用以及水环境治理等,我国审计机关应从总体上把握水资源链,突破重点,实现水资源环境审计的重大发展。

1、加快水资源环境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统一规划、指导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各类水资源环境审计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没有水资源环境审计的信息化就不能实现动态的以及远程的水资源环境审计,也就不能实现资源整合、数据交互,提高水环境审计质量,降低风险。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就要建立水环境审计信息化应用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安全系统,建立数据共享的办公和业务应用系统。另外,建立水资源环境审计的质量控制体系也很必要,这样可以解决好对环境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2、建立有效的水环境污染问责制度和环保督查、评估制度

建立水环境污染问责制度,需要对治理水污染的环保目标进行应用性分解,并控制消耗和污染的指标范围。另外,还应将水环境的治理指标纳入政府和企业管理者考核体系之中,建立跨部门跨流域的综合治理机制,建立全新的水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利用政府、社会和企业三重压力来遏制湘江水污染恶化的趋势。目前缺少足够的监察力量是湘江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加紧建立公众参与的环保督查和评估机制,强化监督机制,推动环境审计的深入进行。

3、加强环境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环境审计是一种特殊的审计,既涉及到财务审计,又涉及到绩效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其深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报表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干能力,还需要掌握大量关于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但这种人才目前在我国是比较缺乏的。而从审计人员的现状来看,其更是难以适应环境审计的发展要求,因而加快环境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水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重要条件。

4、加强地区、省市之间环境审计的交流沟通

湘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并不是单独一个地区的问题,其流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促使湘江流域各县、市必须要加强交流与互动,不能各自为政、不相统属,使得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缺乏协调与合作。因此,应通过加强各地区环境审计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相结合,进行更广泛的交叉研究和综合治理,以最大程度发挥环境审计的功能,尤其是在一些全局性的环保工程和项目上,这样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来推动环境审计的发展。

(注:本文为2012年部级及湖南省大学生研究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环境审计在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及实施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绪全:水环境审计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1(3).

[2]李成艾、孟祥霞、周学军:创新型水资源审计模式研究[J].财会研究,2011(7).

[3]罗文、李红伟:湘江流域衡阳段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李雨薇、唐洋:对企业环境审计内容与形式的探讨[J].会计师,2011(3).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2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治理逻辑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0-1993-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0.049

GovernmentDominanceandFarmers’participationinproceisofRuralwaterenvironmentGovernance

YUHui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Hohai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ruralsocialeconomy,ruralwaterenvironmenthasgraduallybecomeworseandworse,anditisaseriousobstacletothefurtherdevelopmentofruralsocialeconomy.“Do”typeuniversalruralwaterenvironmentgovernancepolicieshavegraduallyfaded,andwhichhavenosignificantresults,evenappearetheviciouscircle,whichconsistsof“governance,whilepollutionandbusydealingwith”.Basedonthepublicgoodsattributeoftheruralwaterenvironmentandthecurrentgovernancedilemmas,thispaperarguedthatonlybyoptimizingthegovernmentmobilizations,effectivelyguidedfarmerstoactivelyparticipatein,theformationofChina’s“goodgovernance”inthesenseofthewayof“governmentdominance,farmers’participation”,tobrokethroughthedilemmas,andmadetheruralwaterenvironmentinalargeextent,hadbeenimprovedtoacertainpossible,andimplementationcouldbe.

Keywords:ruralwaterenvironment;governmentdominance;farmers’participation;governoncelogic

自20世o80年代以来,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中国在治理城市水环境问题上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针对农村水环境方面的法律规范却很不健全,仅有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及《环境保护法》等几部法律,均少有涉及到农村水环境的治理方面。由于针对农村水环境治理方面法律法规的缺失,政府对农村水环境保护投资的不足以及存在针对水环境治理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本可以“青山绿水”为优势和特色的农村环境面貌一去不返,甚至可以说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程度不亚于城市环境的污染程度。基于农村水环境的现实困境,传统型的管理手段急需改革,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

1中国农村水环境的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农村水环境治理存在着特殊的困境。一方面,农村水环境的典型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其治理过程中,有效的集体行动难以形成。投资大、见效慢,政绩不明显,政府部门不愿意承担治理责任;企业等市场机制由于现实的利益驱动使得投资积极性不大;农村居民因地域分散、涉及人员众多等“编外人”意识强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另一方面,国家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4)》可得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明显低于城市(表1),使得许多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得以出台,针对农村,出现了资源投资力度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权责不明确,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等问题,使得农村水环境污染“无人监管、治理不足”现象严重。

1.1农村水环境的基本属性

按照公共物品的理论,农村水环境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其在消费过程中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伴随着两个特征,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搭便车”等外部性问题的出现,从而使得收益的外溢或者成本的分散,形成社会受损,社会无效率的结果。正如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一书中介绍的三种模型:哈丁的公有地悲剧、囚徒困境及集体行动逻辑。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由于个人理性导致了集体行动的困境,相关的政策法规无法出台,即使出台也没有得以正确、有效地贯彻实施,甚至贯彻落实后,后续的监管保护工作也存在种种问题,最终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加剧,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均受损害。所以,由于农村水环境存在显著的外部性问题,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由于其本身的缺陷很难完全实现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内部化,或者说市场机制对于这类公共物品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低效率的。所以,在这样一种现实条件下,农村水环境的治理需要政府的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但传统的政府管控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农村水环境的保护工作,“边治理、边污染、忙应对”现象便是最好的说明。需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而真正实现农村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外部问题内部化。

1.2农村水环境的现实问题

中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正如陆学艺所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农业生产废水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过量地使用以及农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随意处置均严重威胁着农村环境生态。且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地规模化经营导致农业废水显著增多,集约化的养殖场布局不尽合理。其中,对农村水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约80%分布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比较发达的河湖周围,直接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加剧。这些涉及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重了“三农”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规划不科学,社会上农村社区建设轰轰烈烈,但是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新农村建设步伐,出现了环保配套设施与环境规划严重缺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并扩大了农村面源污染。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5)》可以看出,农用化肥、农膜和农药使用量逐渐增大(表2)。官方数据还显示,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农村每天产生近百万吨的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并随意排入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水域,导致农村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策略的变迁

建国后的中国农村可以说是“全能主义”(totalism)宏观政治社会的缩影,国家政权对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控制,突出体现在国家政权建构的基层管理体制对农村社会生活的绝对垄断,特别是对农村公共事务活动进行“大包大揽”式的干预控制。农村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典型的农村公共事务活动,无不例外地成为全能型政府的触手延伸的重要部分。同时,基于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放缓等现实原因,由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对农村水环境治理也提出“降低污染增量,减少污染存量”的口号,治理时间紧急,治理难度加大,在压力型体制的政府传统运作逻辑下,更进一步生成了农村水环境治理困境。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果,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在考虑并实现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配合,至此,针对农村水环境管理也试图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然而,农村水环境具有公共性,使得私人市场部门不愿意介入其中,与此同时,政府由于自身财政、治理能力以及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惯性等原因,无暇顾及或者没有重视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工作,随着农村的解体,原本能够调动起农民积极性的环境也消失了,这就导致了政府、市场及农民主体的“三失灵”。

2.1农村水环境治理策略的解构依据

传统的政府干预方式,在对农村水环境保护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尽管改革开放后引入市场机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国家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监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影响下,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政府始终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所有政策都是在政府强力动员下实行,在对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

1)政府部门横向职能交叉,管理不到位。目前农村水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很显然,农村水环境管理涉及到水务、住建、农业等多个部门单位,分工不明确,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

2)水管理法规不配套,技术规范体系不健全。现行的关于农村水环境的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漏洞,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只重视城市水环境的保护,长期忽视农村水环境的管理工作,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城乡差距逐步增大,农民面临巨大生存压力,无力顾及污染控制;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加大了面源污染控制难度;留在农村的农民环保意识较差以及农村环保人员和环境保护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6],使得农村水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3)对农村水环境的投资渠道不畅通。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水环境管理由中央投资直接下沉到基层,使得农村水环境投资愈发捉襟见肘,并且因长期集权化管理体制的影响,农村水环境保护长期缺乏合作的传统,针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尚未打通,吸引企业进行投融资的市场机制制度框架也没有建立起来,使得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局面很被动。

除此之外,由于农村公共事物不仅不能给乡镇基层政府带来效益和收入,财政还要付出,再加上上级政府没有对基层政府这方面的职责进行有效的考核,使得政府缺少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动力,将责任推给市场、塞给农民,集体行动困境的逻辑不可避免。

2.2农村水环境治理策略的建构逻辑

基于农村改革的推进及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旧的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现实,政府必须改变陈旧的管理手段,避免继续陷入“边治理、边污染、忙应对”的恶性循环,应紧紧把握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转型,寻找新的农村水环境治理逻辑,实现农村水环境治理从高度集权的单向化管理向以“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转变。

如果只是简单地引入多个治理主体,建立起农村水环境的合作治理机制,或者说只是摆脱以往单向的集权化“政府统管”模式转而趋向多主体的“合作治理”,没有形成更科学、高效的政府主导、其他主体的多元合作治理,那正如俞可平指出的那样,尽管治理机制能够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所导致的某些问题,但同时也存在“治理失效”以及其他问题[5]。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所以,为克服治理失效,俞可平[6]提出了“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基于中的社会现实,国家权力太过强大,市场发育及公民社会的培育相对滞后,所以简单地将市场机制引入农村水环境保护中,可能会出现企业等市场主体不能有效地加入其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当前农村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几乎真空现象,农村水环境治理这一公益性强的活动,不能满足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没有政府的主导,而是纯粹地增加市场主体不能实现对农村水环境污染困境的突破。并且,在农村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农民个体的积极性提升困难重重。农民是农村水环境的直接维护者、破坏者与受益者,是一个矛盾体。

一方面,农民个体作为“理性经济人”,不可能有很大热情主动治理农村公共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农民日常的生活离不开农村水环境,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也使得农民的利益受损。在中国无论是村民(社区)自治组织,还是民间组织、大众传播媒介,基本还处于国家的“怀抱”之中,其自主性和自治性的性质远没有体现出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糊不清。因此,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依靠农村基层社会内部的自主培育必不可少。政府应该看到,农村居民依然有着农村水h境的治理诉求,充分挖掘治理的有效性才是政府治道的价值所在。

3中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突破路径

针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集体困境,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有着独特的视角,她指出,一群相互依赖的群体可以把自已有效地组织起来,实现自主治理。因此,需立足中国政府的特殊性前提,有效发挥政府所具有的强大作用,并充分认识到农民对农村水环境的价值诉求,从治理农村水环境的外部、内部同时发力,构建起一个“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农村水环境治理新策略。

3.1“多元协同”式的竞争―合作策略

要实现“政府主导、官民协同”的多中心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必须增强以政府服务为基础的多元化社会容纳能力,从而构建与农户需求相匹配的协作服务格局。政府在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必须看到三点:

1)政府必须厘清自己的职能。传统的集权型农村水环境管理导致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转型,政府应该从那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领域退出,从而管那些应该由政府管且只有政府才能管好的事情。

2)认清农村水环境现实状况。当前农村水环境的投入资源显著偏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水环境逐步恶化,并且现存的水污染配套资源的管护工作也存在问题。

3)必须认识并重视到农民的现实需求。从当前来看,只有政府认识到现实情况,从自身做出根本性的转变,主动引入市场、社会等重要主体,培育起能够与政府实现竞争与合作的主体,才可以极大地扭转农村水环境治理中的消极影响,突破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逻辑困境。

3.2因地制宜地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

基于农村水环境的公共属性,政府权力下放的同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转型中,政府的角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政府既要有意识地下放或分散权力,同时又要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以制定“道路规则”并监督实施,从而实现对权力的整合一体化。

1)逐步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关注农村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加大对农村水环境治理资源的投资力度,实现城乡水污染同一力度治理。

2)进一步探索农村水环境保护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农村水环境保护工程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资源环境税收政策和消费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加入,收取企业排污费建立专项治污资金,利用专项款实施对企业的奖惩。

3)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推广农村水污染治理经验,重点防控农村水环境污染,并且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纳入政府管理考核,倒逼政府重视农村水污染监管工作,并建立地区间经验交流平台,推广经验。

例如浙江“五水共治”治水过程中,总结了对包干河道的断面水质达标、水环境改善负责的“河长”制;金融机构与省财政厅对接,采用股权基金模式提供融资;政府招标企业并引入第三方考核治污水;因水质反弹等被收回奖励的长效奖惩机制等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当然,政府主导作用的强弱也要因地制宜,对于东部等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较好,农民环保意识较强,政府可以加快培育民间环保组织等,为构建竞争―合作的农村水环境治理体系孕育充分的条件;针对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政府就应该强化主导作用,加大引导力度,利用现有的环保机构向农村延伸,并逐步向农村配备有技术、懂业务的环保人员,并积极开展环保教育等。

3.3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治理

进一步研究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发现,组织动员起农村居民也是农村水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困境的行动主体[11]。所以,要提高农村居民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应该保证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尽管农村水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农民个体不大可能主动采取行动实现集体利益,但是,农村水环境也具有特殊性,它涉及每个农村居民,并且水环境的污染会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这也是农民会考虑到的重要方面。

1)加大农村水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利用村民委员会及培育民间环保小组扩大宣传影响力,也可以开展环保文化进村进户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国家项目、财政等物质资源下乡的同时,环保意识等精神资源同步下乡。

2)保证农民的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中国公民社会是不成熟的,国家与社会的权力界限是不明晰的,以致于政府行为经常“越界”和政治权力的无节制运用,因此不成熟的社会自治组织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显然,确保农民的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增强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与政府开展竞争和合作,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有效治理。

3)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内部开展有序竞争。正如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说,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得在一定区域的农民能够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样自主治理也有可能实现,因此完善农村社会组织制度,真正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同时,基于奥尔森的集团分层理论,划分出小集团,提高实现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可利用现有的农民生产小组,治污到组到户,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有效竞争。

参考文献:

[1]范仓海.中国转型期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1-7.

[2]曹海林.农村水环境保护:监管困境及新行动策略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13-118.

[3]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4):2-3.

[4]徐理响.从动员式参与到自主式参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农民角色分析[J].学术界,2011(5):45-51.

[5]汪庆华,郭钢.俞可平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善治话语[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1):4.

[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杜焱强,苏时鹏,孙小霞.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非合作博弈均衡分析[J].资源与环境,2015,31(3):323.

[8]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7):26-33.

[9]陈浩天.资源下乡:农户需求治理与政府治道变革的服务转型[J].学术交流,2014(9):194.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3

关键词:鄱阳湖水污染;治理;资源环境审计

近年来,随着鄱阳湖周边工业化和城镇化脚步的加速发展,鄱阳湖湖区水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政府除了加强对水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之外,还应真正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展,从而创新水污染治理的思路,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的角度对水污染治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党的“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责任追究,这对鄱阳湖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鄱阳湖水污染及其治理情况

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千米,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根据国家环保部2014年最新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重要的31个大型淡水湖泊中,鄱阳湖已经属于轻度污染的湖泊,并且与前几年相比,鄱阳湖的水质整体呈下降趋势(王圣瑞等,2013)。湖泊水体污染,主要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针对鄱阳湖而言,面临的水污染根源主要有:一是工业结构性带来的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鄱阳湖相关产业如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炼油及化工产业、钢材深加工产业等工业废弃物及废水中含有的Cu、Zn、pb等随地表径流或重力沉降进入湖泊,是湖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农业面源污染。过去十几年,鄱阳湖湖区及周边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撑,湖区周围的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呈上升趋势。化肥施用后其中约60%~70%会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大量未被利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物,经暴雨径流冲刷等过程,相当一部分直接进入河湖中,导致水体氮、磷等物质增加,造成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三是城镇人口密度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环鄱阳湖区是江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现象严重。四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水污染治理和投入的滞后发展与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地方财政污水治理投入产出效率低有一定的关系(杨丹辉,2016),江西省在2009年-2015年的GDp增速分别为13.1%、14%、12.5%、11%、10.73%、9.7%、9.1%,整体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同时,鄱阳湖区环境基础设施滞后,防治速度不及污染速度,工业废水处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处理厂未到达相关标准,渗漏现象严重,导致鄱阳湖部分水域污染较重,水质下降。从表1的数据可以更加清楚看到,2004年到2014年的11年间,鄱阳湖水质状况整体呈下降趋势,水质类别已经从Ⅳ级下降为V级,水体营养程度从中营养化下降为轻度的富营养化。江西省政府面对着不容忽视的鄱阳湖水污染现状,也做出了治理工作安排和部署,如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并指出,保护鄱阳湖的水资源安全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要责任,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2015年12月江西省质监局联合省环保厅批准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6/852-2015),该标准规定了湖区内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力求保护鄱阳湖的“一湖清水”。但是根据上表数据显示,鄱阳湖水质没有明显改善,水污染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二、鄱阳湖水污染资源环境审计开展情况及面临的困境

(一)鄱阳湖水污染治理的资源环境审计开展情况

审计作为一种规制工具介入污染治理问题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以美国国家审计署(Gao)1969年对水体污染项目进行的审计以及1970年根据《清洁空气法》开展的大气污染项目审计为代表事件(黄溶冰,2010)。荷兰在80年代对中央政府及供水等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开展了环境常规审计、环境保护项目审计、联合审计等(贺桂珍,吕永龙等,2006)。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的环境审计工作组(workingGroupofenvironmentalaudit,wGea)于2004年了《水环境审计指南》(Brumbelow,K.&Linthicum,C.等)。相比之下,我国将资源环境审计运用到水污染治理的进程相对发达国家较缓慢,但水资源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最为关切的环境保护问题,也一直是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任务(李璐,张龙,2012;唐洋,何琪,2013)。江西省针对鄱阳湖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80年代初,江西省人民政府进行了“鄱阳湖区综合科学考察”,查清了鄱阳湖流域的水资源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为合理开发、保护、治理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鄢帮有,严玉平,2009)。2003年,江西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为鄱阳湖水资源环境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自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立以来,鄱阳湖水资源环境问题受到更为广泛关注,2011年江西省组织审计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环保专项资金和项目,宜春市审计局出台了《宜春市审计局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保护鄱阳湖的“一池清水”。

(二)鄱阳湖水污染治理中资源环境审计面对的困境

第一,鄱阳湖流域范围横跨多个行政区域,水污染治理与保护责任难以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涉及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抚州市等38各区县。对流域内水资源与环境的治理工作中,存在着各为其力、各自为战、注重眼前及局部利益的情况,各市县之间缺乏统一部署与综合管理。并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其资源环境目标具有很大差异性,加之地方利益的博弈,降低了审计效率,浪费了审计资源,影响鄱阳湖水污染资源环境审计的进程。第二,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涉及各级、多个政府部门,需协调进行。鄱阳湖水域的管理不仅涉及不同的行政区域,还涉及到财政、税收、环境保护、农业、水利等主管部门。同样,具体到项目执行中,还会涉及到省级、市级、县区级的政府部门。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鄱阳湖流域的资源环境审计如何协调各级和各个政府部门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第三,鄱阳湖水环境资源污染问题具有特殊性。鄱阳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包含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原因,具体涉及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多个污染源。特别是在水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社会利益的多方博弈,使得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难以统一,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也难以持续,影响鄱阳湖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第四,鄱阳湖水污染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因为鄱阳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特殊性,水环境问题成因复杂,有工业生产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由农业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有生活污水造成的有机物污染,这些经济发展过程的活动共同导致了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现状。这对流域资源环境审计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需要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性人才。目前,省级审计机关和流域各级审计机关的人员分布以财务人员居多,资源环境审计也以传统的环保项目资金审计为主(王本强,2004),使用的审计方法也较为传统,与开展水环境资源环境审计所需的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鄱阳湖水污染资源环境审计改进建议

(一)构建鄱阳湖水污染治理的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地方政府是鄱阳湖水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审计主体,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水资源相关政策、水污染治理条例,以及确保水资源开发以及水污染治理的财政资金筹措、使用真实、公允、有效的责任。2015年江西省的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中指明,省政府将采用年度考核法对各设区市政府水污染治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包括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水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两个方面。因此,本文将从水资源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构建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相关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责任评定、责任追究提供审计依据,顺应国家治理需要,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资源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的责任。指标体系详如表2所示。

(二)将资源环境审计向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延伸

(1)加强鄱阳湖水污染治理资源环境审计主体之间的协作,构建协同审计体系。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仍以政府审计为主导,是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及治理向各级环保部门以及审计环境治理与治理污染的企事业单位投入巨额资金,形成了与提供资金有关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国家各级审计机关有责任对国家投入的各项环保资金进行审计,并且在审计资源、人员构成及审计权威性方面来看,国家审计机关优势显著。但是鄱阳湖水环境资源的保护、生态文明的建设还需要除了国家审计部门以外,还应充分发掘社会审计的力量,将资源环境审计常规化,利用大数据、引进数据监控系统等(唐兵、杨旗,2013)。同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及流域内企业也应自觉重视环保工作,充分利用政府的绿色信贷、环保补贴等金融、税收政策,了解本企业的水污染治理情况,并在企业的年报中真实充分地披露环保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按水体污染区域划分鄱阳湖流域,明确污染区域内各区县政府职责。鄱阳湖上乘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下接长江,由于污染物会随着水体流动而逐渐迁移扩散至下游的所有流域,所以将可能产生污染物的区域划分为资源环境审计的大范围,再将污染物迁移沿线划分为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关注区域,流域内及沿线政府部门划分区域,明确职责,更好地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厦门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13),提高鄱阳湖水污染资源环境审计的效率与效果。2015年,党中央接连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等,将资源和环境保护责任切实落实到辖区内的地方领导肩上,强调对其资源环境管理责任的评价与界定。2015年底,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江西省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省水域全面实施“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全面推进河湖整治和管理,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改革方案的需求,将责任落实到地方主要领导人身上,加强地方领导对鄱阳湖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保护。(3)丰富鄱阳湖水污染治理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目前江西省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研究主要针对环保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对资金使用效果关注度不高,即在事前审计方面投入力度比较大,督促环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但是对环保资金使用的项目对协调,项目完成后进行生态环境恢复评价以及环保绩效审计并无太多关注。所以鄱阳湖水污染治理资源环境审计中,应该按照项目前监督、项目中协调、项目后评价全过程循环审计作为审计的基本主线。在综合分析财务收支审计中,深入挖掘水污染治理项目中的问题,有针对的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为资源环境审计在鄱阳湖水污染治理中提供依据,同时为日后领导干部责任界定、评价与追究提供依据。

(三)创新鄱阳湖水污染治理资源环境审计方法

基于鄱阳湖水污染的区域性、复杂性和累积性等特点,鄱阳湖水污染治理项目中环境审计方式可以借鉴采用大数据下的周期性审计或者周期内跟踪审计。以鄱阳湖环境大数据为中心、建立高速读取、高容量存储的鄱阳湖资源环境数据库(马志娟,梁思源,2015)。数据库内包含鄱阳湖水资源环境监测数据等标准化信息以及水资源环境保护标准、水资源环境治理规划等非标准化信息,对鄱阳湖水污染治理项目进行事中审计,并对鄱阳湖后期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事后跟踪审计。同时,流域内对人身危害比较重大的重污染企业,例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铜矿等有色金属制造业,在对其进行资源环境审计可以使用人力资本法,该法将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失分为医疗费、丧葬费等直接经济损失和护理费等间接经济损失,方便审计人员充分收集审计信息,为最终做出审计结论,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提供重要证据支持。

(四)加强管理培训,提高人员职业素质资源环境

审计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审计人员队伍急需补充多元化人才,并对原有的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丰富审计人员结构,培养适应审计技术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审计工作中通过联合审计的审计模式,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高等院校专家交流,开展座谈会、培训班等方式,将环境审计发展中最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能力,更使资源环境审计理论工作更具有实践操作性。此外,加强鄱阳湖流域地方区县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增加其参与性,促进流域内区县审计机关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为提高整体资源环境审计业务的水平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贺桂珍、吕永龙等:《荷兰的政府环境审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审计研究》2006年第1期。

[2]李璐、张龙平:《wGea的全球性环境审计调查结果:分析与借鉴》,《审计研究》2012年第1期。

[3]王圣瑞、舒俭民等:《鄱阳湖水污染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年第4期。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4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促进性

一、前言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业能源消耗大大增加,工业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量随之变大,导致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环境长期遭到严重破坏,不仅会带来诸多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后人的生存堪忧。在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背景之下,通过环境检测实施环境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二、环境治理中环境检测的必要性

温室效应、酸雨、土地荒漠化、水域富营养化、泥石流等现象都是由环境污染所导致的,而环境污染则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环境检测,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生物学科、环境学科、地质学科、化学学科等多种学科知识与常识,对环境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一个过程。[1]检测的对象包括水质、土质、气体、声音等各种介质,通过取样、实验、计算得出被检测对象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污染物质的比例。根据检测结果所得数据资料科学性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实现对环境当前破坏程度的准确评估,并为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实际上,在环境治理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依靠环境检测,也必须进行环境检测。因为只有通过环境检测才能了解污染物的成分及比例,进而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才能保证环境治理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最终实现环境保护目的。因而,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促进性作用

(一)促进治理设备科学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时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运作模式转变为以科技、先进设备运作为主的生产模式,将21世纪发展成为科技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环境检测设备作为高新技术产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断向着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不断促进环境治理设备趋于科学化,大大提高了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化与高效化。[2]环境检测依托于各种检测技术与相关实验器材,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行为规范性,提高检测数据精度,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不断对环境检测与治理设备进行改良创新,在继承传统设备优势基础上积极研发新的功能,克服传统设备局限。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悉心钻研,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设备的科学化水平取得了实质性提高,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促进检测系统智能化

环境检测系统是环境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所有环境治理设备正常稳定工作的保障,环境检测系统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近几年,我国在环境检测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一套标准规范的环境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治理设备的实时监控与实时检测,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操作与控制,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3]而环境检测系统的形成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环境治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都得益于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三)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与治理方案的制定,需要有真实、可靠、有效的数据做支撑和引导。这样才能避免治理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切实提高环境治理工作效率与治理决策的科学性。而环境检测通过对环境中各种对象污染物的检测,可以为环境治理方案制定与治理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提供所需数据支持。[4]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当前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历史检测数据和治理方法、治理成果为基础,通过分析、对比历史数据与新生数据,了解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污染物及其比例变化情况与污染程度,从而依据这一变化情况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测评估,制定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对策,为环境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四)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治理工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保护。而以开展技术性检测为核心的环境检测,无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如监测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5]这些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在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治理决策有效性、实用性的提高和检测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性作用。

四、结语

当前,环境的严峻形势与继续恶化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质量的提升,使得环境治理工作日益紧迫,治理任务日益繁重。为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做好环境检测工作,推动环境检测促进性作用全面发挥,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为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海妹.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177.

[2]程仁福,刘光辉.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144-145.

[3]庄小青.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4(11):5-6.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5

关键词:城市内河;竹排冲;截污治污;思考与对策,南宁市

1前言

城市内河是城市的连续空间,但由于城市内河整治落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内河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目标和纳污的容器,使城市内河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破坏城市水环境,严重阻碍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和提升城市水环境,让城市居民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进行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当务之急,其中城市内河截污治污是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西南宁市竹排冲整治为例,对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内河水质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城市内河截污治污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力求为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建言献策,以达到提升城市水环境的目的。

2竹排冲整治概况

2.1竹排冲概况

广西南宁拥有一江两库六环十八条内河,竹排冲是十八条内河之一。竹排冲位于南宁市东部,邕江左岸,是南宁市规划城区内最长的一条内河,源于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六怀山和高峰岭,出河口位于葫芦顶大桥津头村附近,河长33.5km,流域面积117k。竹排冲主干流的流向由北向南,在茅桥附近进入市区,经市区江北片东侧,于葫芦顶大桥津头村附近汇入邕江,市区段长约9.5km。竹排冲河道整治前主要功能是行洪和接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2.2水体污染状况

2.2.1水质状况

整治前竹排冲河道中下游及上游河段大多已受到严重污染,河水乌黑,有漂浮泡沫,闻怪臭味。2001年南宁市环境保护局在《关于确定南宁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批复》中,明确确定南宁市各水体执行标准:竹排冲(包括上游即沙江河)水质执行GHZBi-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

根据2010年2月由广西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编制的《南宁市竹排冲河道污染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结论为沙江河、竹排冲水质属于地表水劣Ⅴ类,竹排冲干流与支流的水质均为重度污染,其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2012年1月由广西大学、广西益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的《南宁市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水质改善工程污染源调查报告》调查结论为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水质为劣Ⅴ类,污染级别为严重污染级,竹排冲上游植物园段已成为“纳污河”。其主要污染源为畜牧养殖污水,其次是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

2.2.2排污口状况

经过2004年至2007年间的竹排冲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其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排污口直接向竹排冲排入污水,导致竹排冲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再度遭受破坏。

根据实测资料,竹排冲中、下游北起茅桥湖,南至竹排冲入邕江口处,河道长约为9.5km,雨污水出水口共131个,其中51个雨水(合流口),80个污水口。上游植物园段从长路铁路桥至高峰水库,河道长为17.8km,主要排污口(沟)共有28个。

2.3整治目标

竹排冲是邕江重要支流,是南宁市东部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源,是南宁市东部地区生态防护景观带。为提升城市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南宁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决定,在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水城”的大环境下,对“水城”南湖――竹排冲核心环的建设等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和要求,于2009年启动了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该项目对竹排冲的截污治污总体目标为“控制污染,提高水质,改善水环境”,并按景观和河道行船的水体水质要求达到《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用水河道Ⅳ类标准。

2.4截污治污现状

早在2004年,南宁市已开展实施竹排冲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竹排冲河道沿线附近城市道路内均敷设了污水截流管,例如:竹溪大道、民族大道、怡宾路、悦宾路、青山路、茶花园路、贤宾路等12条路污水管设计。截至目前为止,该12条道路均已施工完毕,但由于某些原因该12条道路的污水截流管建设未能彻底实施,导致截污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9年12月启动的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了竹排冲截污工程,该截污工程建设主要是在2004年竹排冲综合整治工程基础上,在竹排冲河道两侧重新修建截污管道,对河道两侧的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截流,以达到有效控制污染。目前一期工程茶花园桥至汇春桥下游竹溪苑附近施工已告段落,污水截流效果明显,该段河道水体水质已得到极大改善,并与两岸景观改造相辅相成,形成一道优美的水体景观。但由于二期工程及竹排冲上游整治项目尚未及时实施,未经截留处理的污水仍然不断排入竹排冲,上游污染直接影响下游水质,造成已整治的河段水质改善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的观赏性景观用水河道Ⅳ类标准。

3思考与对策

竹排冲河道属于典型的城市内河,整治建设工作已进行多年,但多次整治却未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对这些年的截污治污工程进行反思,以供竹排冲后期建设及其他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借鉴。

3.1坚决彻底实施截污治污工程,保证工程有效性

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实施,必须从政策上强力推行,铁腕实施,尤其是截污治污工程,工程实施必须要有连贯性,不留后患,不留缺口,要坚决彻底完成工程目标,保证工程建设有效性。

3.2充分采取引水补水措施,保证水体循环自净能力

根据城市内河的具体情况,加强引水补水系统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取水、引水、蓄水、补水,促使城市内河水系的河道达到水体循环及水系联通,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同时保护水中植物,进一步提高水质。要设法创造活水源头,比如充分利用大型污水处理厂,把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活水源头,另外可考虑从其它江河湖泊或水库引水,为城市内河提供新的水源。

3.3建立长效的河道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持续效果

河道治理完成后,要加强管理,监督检查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禁止向河道内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垃圾,保持河水水质。开展连续水质监测,保证治理效果,防止突发事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开展生态修复评价,监测治理效果,系统评价工程有效性。

4结语

内河整治,治污先行。在城市内河治理中截污治污是根本改善水质的关键,把截污治污工程作为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来有效实施,才是真正达到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0.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6

因为水资源污染严重,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出现,不得不紧急采取措施来避免出现更多的问题。目前,我国解决这些问题大多都是由各级政府出面,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治理水资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治理就是在中央机关的帮助下,通过经济招标给地方政府来实施,但效果不明显。对水资源的管理包括治理和治污两方面,治理完成,污染现象再次发生,治标不治本。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水资源产权和监控体系存在问题。水资源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属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拥有一些相互依存、使用分散、联合作用的公共属性。为避免因水资源引起争端,应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解决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设立对应的管理机构,发挥市场主导资源的根本作用,最终达到对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2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2002年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已明确规定,我国的水资源隶属国家所有。虽然法律这样规定,但水资源却只归属国家政府机关,致使水资源所有者利益缺失。使每一份水系资源拥有真正的产权所有人,进行分级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水资源的国有资产公司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其中如何治理江河水污染、控制水资源环境的2次污染和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这种职责就是要实时监控水环境的变化,也要对已发生污染的水资源及时治理。公司可将这些治理情况实时到网上,让群众监督,也可以向市场拍卖税务污染治理项目。治理污染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是国家政府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由包揽水资源进行管理从而获取利益的水公司拨付。我国水资源的治理到现在都没有取得实质性成绩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调动群众积极性,如果有群众参与,一切事情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理水资源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全民有参与的必要性。可加大治理水资源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

3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市场化运营的意义

进行水资源污染治水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十分必要。一方面,中国国情造成独有的水资源特性,这种特性会模糊承担河流湖泊治理环境保护项目的责任,因为如今社会主义市场化的发展要求,会对水资源治理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采用合适的治水模式,达到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提高水资源用水率,让水资源真正循环利用,这便是水资源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市场化运营的意义所在。我国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水资源丰富,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而有些地方严重缺水,以至于生活用水都十分困难,这种水资源现状的差异让人们对水资源产生误解。因为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保护欠缺,节约水的潜力非常大,却很少有人有这种意识。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市场化运营的有效作用是:

1)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促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水资源污染环境保护和水资源治理,促进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7

关键词:水污染;管制;合作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057-04

长期以来,我国水污染防治以“命令―控制”型管制模式为基础,通过立法不断强化政府的环境行政权力。水资源作为一种典型的公众共用物,其使用涉及众多主体,单向的行政管制模式难以调动多元利益主体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2015年国务院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坚持政府与市场协同,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2016年出台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合作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2016年12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借《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之际,探讨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水污染合作治理模式,对于防治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可持续供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推行水污染合作治理模式的客观原因

政府作为水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管理者,通常被认为是进行水污染防治的最佳主体。然而,现实中水污染现象大量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政府管制为主导的水污染防治模式已陷入困境。

1.行政分割的治理体制是造成水污染管制困局的制度性因素

流域内的水量、水质、地表水、地下水之间具有高度依存性,而传统水污染管制模式将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划归不同的地方政府管理,导致“多龙治水”的局面。另外,水污染管制模式片面强化政府的管制权力,而府际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博弈,政府层面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在水污染防治中进行互动、协同。具体而言:一是水污染问题属地化治理导致地方政府的自利化倾向。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政绩,对当地企业的排污要求往往比较宽松,甚至出台模糊性政策让排污企业在适用时可以有所变通。二是水污染问题属地化治理造成政府环境管制的权威性不足。在条块分割的“碎片化”管制模式下,地方政府难以对损害流域整体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惩处。

2.水污染防治权利配置的封闭性造成公众参与不足

公众既是水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水污染防治法律实施的监督者、参与者,更是水污染防治成果的直接受益者。长期以来,我国对水污染防治采取行政管制模式,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对权利的配置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相关法条围绕着对政府赋予各项行政管理权而展开,仅有少数条款规定了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权利。现实中公众往往是被动地参与水污染防治,存在明显的水污染防治依赖政府的思想,其作为水污染防治主体的责任意识严重不足。①2015年环境保护部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从程序上对公众参与水污染防治提供了保障,但该办法立法层级较低,相关规定较为原则,约束力有限。

3.水污染管制权力运行的单向性造成企业治污积极性不高

依据现行法律,水污染管制权力遵循命令―服从、违法―处罚的单向运行逻辑。但企业是理性经济人,其行为主要受经济利益驱使。在政府环境管制的威慑下,企业会“理性”地对待相关法律。②当水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且排污成本较低时,为了争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企业会积极采取排污措施,向外界展示防治水污染的决心和形象。在获得支持和良好声誉后,企业往往考虑经济利益而搁置治污措施。这种象征性地防治水污染的现象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力与政府环境管制的外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企业消极防治水污染的表现。

4.监督缺失导致水污染管制乏力

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缺乏对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仅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了规定。2015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的重点是如何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案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包括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在试点范围内。实际上,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才是督促政府规范行使环境行政权力、保护环境公益的主要司法途径。现阶段我国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集中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这导致对水污染问题的监督错位:司法机关和环保团体只能借助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企业等私主体的水污染行为进行监督,最应该接受监督的政府环境行政行为由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缺失而得以逃避监督。③监督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环境行政权力扩张甚至被滥用,削弱了水污染管制的效力。

上述分析表明,水污染管制模式已经陷入困境。近年来,国家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环境合作治理的新思路。合作治理是环境治理实践的现实要求,是破解水污染管制困局的新模式。

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法理基础

合作治理已成为一项公认的环境法原则,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这一原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诠释。如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合作原则是指,政府、人民、产业界等所有环境使用者为达成环境政策之目标应负的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讲,在环境保护领域,国家与所有社会力量必须共同合作。”④有学者提出,环境法应确立民主合作原则,行使管理嗔Φ墓家机关和分享公共利益的公众应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和实施影响环境质量的政策和措施,公众在识别和争取环境公共利益方面应与国家机关有平等的权利。⑤另有学者认为,遵循环境法合作原则,在制度设计上,应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导向,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化解环境管制失灵问题的方案,超越传统环境管制模式中公私角色的绝对划分,使利益相关者和公众都可以全过程地参与环境治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组织、协调和制度建设的作用。⑥还有一些学者对环境法合作原则的内容及其实施进行了具体阐述,指出这一原则包括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定环境政策等内容⑦,该原则的实施以个体认识到有主动保护环境的责任为基础,合作主体包括排污单位、环保团体、个人以及政府等,在政府内部和地方政府之间也须有环境合作治理,以使所有环保力量都发挥最大的环保效能。⑧

水污染防治不能仅依靠政府管制式的制度“输血”,还需要不同利益主体持续地自我“造血”。近年来,合作原则在水污染治理相关政策中有所体现。除了前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相关表述,2016年财政部的《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第10条提出,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展水污染项目的治理;同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提出,“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这些公共政策的推出,有利于将民主商谈、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机制贯穿水污染治理全过程,符合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利益诉求。以公共政策推动水污染治理实际上是以法律解释的方式论证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是以制度试错的方式为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法治化积累经验,这有利于推进水污染治理主体结构变革。从长远来看,环境法合作原则能为水污染治理的相关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提供全过程指导,对水污染合作治理模式建构起到根本性指导作用。

三、我国水污染合作治理的法治完善

我国水污染防治任务的艰巨性要求理论界和实务界另辟思路,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合作治理模式,实现水污染治理层级上的“上下协力”、主体上的“官民共治”、方式上的“刚柔并济”、司法监督上的“双管齐下”,形成环境行政权、环境司法权与社会自治权良性互动的治理网络。

1.以权责优化配置为导向重构水污染治理组织

水污染管制模式过于强调自上而下的压制式任务安排,抑制了制度创新的活力和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在水污染治理任务日趋繁重的条件下,应当更加关注政府、污染者、公众等治理主体的结构优化,形成水污染合作治理的三维模型。该模型保留管制模式的科层制内核,同时体现合作共治的民主化特性,通过构建政府、污染者与公众之间的聚合责任机制,增强公私合作的依赖性,实现水污染治理的“上下协力”。具体而言,一是以行政权力优化配置为导向,建立分级分区的水污染防治体制。“分级”主要解决纵向层面的中央与地方水污染防治权力划分问题,“分区”主要解决横向层面的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其职能部门之间的水污染防治责任一体化承担问题。中央要立足全局,着重于水的生态属性,对流域污染治理的初始事权在国务院及其水利部、环保部等中央机构层面进行分配,具体事权遵循分区域统筹安排的原则在省级区域内进行二次分配。二是以落实责任为导向,实行水生态功能的分区管理。通过“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层层划定水生态功能区,将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党政同责。三是以利益平衡为导向,拓展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的范围,强化水污染治理的民主性。在水污染治理领域,如何使公众通过个体行动的方式有效参与,或者形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自治组织“使民主运转起来”,是比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更为重要的事情。

2.以公众全过程参与为中心建构合作C制

水污染合作治理较之传统管制模式的明显优势是,通过促成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水污染治理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水污染治理的“官民共治”。发挥这一优势要做到两点:一是强化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决策的深度和广度。水污染治理主体结构民主化是相关决策具有合法性、正当性的基础,因此,在水污染治理决策环节,不仅要赋予公众程序性权利,如对水源地取水口水质、流域水质、流域内重点污染源等信息的知情权,还要赋予公众在水污染治理规则制定等方面的实体性权利,增强政策实施的可能性。二是建立对水污染执法权的制约监督机制。这需要政府部门为公众提供民主化、制度化参与途径,如吸收公众参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由公众监督当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是否符合当地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另外,政府要建立针对水污染行为的线索举报、证据收集机制,如通过环保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开展污染举报奖励活动,既发动公众监督企业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又防范的腐败现象发生。从根本上讲,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之所以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在于这种治理模式内含着对政治输出秩序的自愿性遵从。它“既体现为一种以权利、协商、自主和自治为关键词的社会行动,又体现为一种对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特别重视的治理机制与治理结构”⑨,从合法性、合理性两个层面使水污染治理法治化、民主化。

3.以环境契约为基础建构合作规则

水污染合作治理模式下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以刚性的法律规则对各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柔性手段将政府的环境管制权与公众的环境参与权进行统合,实现水污染治理方式上的“刚柔并济”,形成全民防治水污染的格局。具体可以考虑两条路径:一是以环境协议为基础架构公私合作的规范体系。对此,可以借鉴美国1990年《协商制定规则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反映主体间利益需求的协商性规则,指导政府、排污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环保团体、消费者等)进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讨论与协商。这种平等式合作并不意味着政府环境行政的权威性下降,而是从新的视角看待政府与各类私主体――个人、排污者、非政府组织等之间的关系。这种协商使不同主体在水污染治理中更具合作性和包容性,政府以促进环境公共利益为目标将治理成本和任务适当转移给私主体并与其共担治理责任,从而避免水污染管制模式中公私之间沟通、协调不足的弊端。⑩二是建立环境委托人制度,实现企业自我规制。对此,可以借鉴德国《水资源法》《联邦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要求排放污水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必须设立一个或数个水体保护委托人,该委托人独立于企业和行政机关。环境委托人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式工具,既包含委托人与排污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又包含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政府与企业通过契约达成一种合意:如果企业通过水体保护委托人进行自我规制,则可免除定期或不定期接受环境行政检查的义务。B11这种自我规制意味着排污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实现环境目标的手段,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要实现的环境目标。这种制度能激励排污企业自行设计、自愿实施比政府规制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在提高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同时降低守法成本。

4.以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进路完善环境司法机制

在传统的水污染管制模式中,政府权力运行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特征,政府行为在有些情况下并不代表公益。我国亟须建立强有力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与现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双管齐下”,强化环境司法监督。具体制度设计是:拓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在肯定检察机关有权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同时,保障符合一定条件的环保组织及其他主体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政府环境行政行为的监督作用。可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出_立法解释或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的方式,将损害环境公益的行政行为纳入《环境保护法》第58条的规制范围,同时设置诉前程序,规定环保组织及其他主体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前,需督促环保部门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期限届满后环保部门仍未采取有效行动的,方可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另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污染产生机理分析、污染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等均需专业技术,法官难以独立完成,因而有必要建立“准环境法官”或环境陪审员制度。可在各级法院设立环境司法专家库,根据案件审判需要,随机抽取若干名专家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处理意见,必要时作为证人出庭作证。B12

注释

①参见李士林:《水资源危机:政府治理模式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9页。

②参见魏治勋:《法的“规范性稀薄化”及其历史谱系》,《法学评论》2012年第2期。

③参见王曦:《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顺序》,《清华法学》2016年第6期。

④陈慈阳:《环境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9页。

⑤参见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20―421页。

⑥参见[美]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毕洪海、陈标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6页。

⑦参见[德]施密特・阿斯曼:《秩序理念下的行政法体系建构》,林明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1页。

⑧参见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2―93页。

⑨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⑩参见戚建刚:《“第三代”行政程序的学理解读》,《环球法律评论》2013年第5期。

B11参见杜辉:《论环境私主体治理的法治进路与制度建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B12参见陈海嵩:《环境司法“三审合一”的检视与完善》,《中州学刊》2016年第4期。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8

关键词:地下管线探测水环境治理重点描述敏感点复核

一、前言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经济规模、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恶化越来越成为严重制约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深圳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境内无大江大河,地下水贫乏,水库水源有限,城市供水主要依靠境外引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水需求矛盾日益加大,为摆脱这一困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圳需要建设节水型社会,改善水环境,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水环境治理也是环保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水环境治理常用的手段包括污水截排、污水处理及回水利用、河道景观绿化的生态治理等,多年来,深圳市致力于水环境的治理与改善,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保证水环境治理的效果,往往会在原有雨污水管网的基础上,进行管道的铺设与改造、河道或渠涵的修葺与改造等。而在设计与施工时,由于对拟建场地地下管线现状的未知,导致施工时可能会对现状管线造成破坏(导致供水管道爆裂、排水管道爆裂、高压电缆断裂、燃气管道爆裂),或与现状管道垂直空间交叉导至施工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危及人员、设备安全等,造成巨大损失。在较少的成本下,有效的针对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的不同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地下管线探测,供不同阶段使用。解决了设计的盲目性、避免了施工的破坏性。

二、地下管线探测在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在河道治理、污水截排工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始终贯穿在整个项目之中的,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其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可行性研究阶段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应用

在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首先要重点了解指定区域(或流域)内的排水系统的现状,收集测区地下管线探测资料。而由于管网历经多年敷设、改造及新建等,收集管线资料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且随着项目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作业精度要求也日益提高,较早年的管线资料已不符合现在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因此,管线测量人员应充分了解拟进行项目的设计意图,对设计区域内所有地下管线进行全面的分析,撑握原有资料的作业精度。对重点点、线、面进行有目的实地核查,形成相对准确的管线点属性数据库和管线图纸。为水环境治理项目,特别是河道治理、污水截排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既是保证规划、调研结论准确度的基础资料,也是进行项目评估的重要参数。

2、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是在规划、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如:管网完善方案、确定拟改造的管道线路、新建管道具体方案、确定河道整治范围等。因此,为提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避免实际施工的不可操作性,必须首先为设计人员提供拟施工范围内准确的主要管线现状,以选择合适的线路、合适的空间,也只有在掌握了综合主干管线的空间分布,才能开展合理的设计。因此要求地下管线资料相对详实全面,并且应对管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重要管线种类和重点管线点的数据应进行详细描述,以便设计结果合理可行。

鉴于此阶段地下管线探测按普查要求进行,在可研阶段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地下管线野外进行修补测并对原有资料进行校核。因河道治理、污水截排项目工程区域大多为条形带状,为尽可能查明工程区域内主要管线,地下管线普查范围不能仅限于设计涵盖区域应适当加大探测范围。

目前由于地下管线探测仪器设备、技术方法的局限性,探测区域内部分管线点可能无法查明或探测误差较大,存在疑问的地方在综合管线图及管线点属性库中必需进行重点描述,交待清楚探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设计工作达到提醒目的。

3、水环境治理施工图阶段地下管线探测的应用

河道治理、污水截排工程施工图阶段包含施工图设计和现场施工两部分,此两项工作都必需在完全掌握现状地下管线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此阶段所依据的综合地下管线资料必须是详尽的、精度可靠的管线成果,否则就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突发事故,如拟建排水管道管底标高低于拟接主管道标高而导致水排不出去、拟建管道和其它管道交叉或重合而导致无空间铺设新建管道、施工时挖爆水管、燃气或挖断电缆等;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甚至危及人身、机具设备安全等,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地下管线探测成果资料必需详实准确的反映管线的埋设情况,同时也要详系的反映疑难管线的探测情况及可能存在的最大误差范围。

本阶段地下管线探测工作需结合初设阶段最终设计资料进行,首先要沿设计施工线路确定适当的探测范围,再结合前期管线资料开展详查工作。前期管线资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收集的原有资料,另一部分是为满足初步设计需进行的补充探测资料。

三、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问题解决

由于管网历经多年敷设、改造及新建导致城市地下管网密集、错综复杂,给后期的河道治理、污水截排、管道敷设项目寻找地下空间带来更大的困难。这就更要求提高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准确性和作业精度,同时又不局限于日常管线探测作业调查项目。

1、重点检查井、检修井的井内底高程调查

根据最终设计资料对重要的现状管线敏感点复核时不仅要复查所有日常调查项目,同时要调查检查井或检修井的井底高程和井的构筑物位置与设计管道的顶高程及平面位置进行比较,看是否会对施工造成影响。故的发生。

2、与设计施工管道距离较近的平行管道同样是复点

施工图阶段完成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后,需结合最终设计资料采用地质物探方法(如:采用地质雷达做断面扫描)沿设计施工线路进行复查。以减少漏探、错探事故的发生。需重点了解设计管道的施工措施,对距离较近的平行管道着重检查管线点间的直线段有没有漏测拐点。

3、地面以上管线的调绘

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基本上都涉及现状地下管线改迁,有时还涉及地面以上的临时性(不包含架空)管线。而地下管线探测常规作业一般只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因此有时会给管线改迁工作造成疏漏。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9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促进作用;研究分析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对三方面内容的监测:其一是物理目标的监测。在这一过程当中主要以检测水温、色度以及臭和味等指标为主。水温和水源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般来说,地下水温和地上水温相比较而言要更加稳定。因此在现场测试水温的过程当中,要做好对大气温度以及水体pH值的检测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借助倒置温度计法或者水温计法来进行测量。在检验原水以及处理水的过程当中,需要借助定性描绘法来检测臭,由于受到工业废水的影响,地面上水色会更加复杂,在检测的过程当中可借助分光光度法或者稀释倍数法来展开检测。其二是化学指标的监测。在这一过程当中主要以检测水样稀释以及生化需氧量BoD等指标。其三是生态监测。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借助化学技术和物理技术来密切监测生态系统当中的不同因素、生物、环境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生态系统的布局等各项工作,例如可以使用遥感影像翻译、遥感影像处置等方式来展开各项工作。

1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分析

1.1有利于确定环境治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环境监测在环保治理工作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发现社会及生活中所存在的污染问题,并以数据的形式准确、全面地反应出区域污染及环境破坏程度,并对各项环境污染数据资料进行统计然后上传给环境监测部门,为接下来的治理工作提供有力参考。现阶段,我国环境治理工作主要以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治理为主,通过借助环境监测技术获得环境信息,能够更好地明确接下来环境治理工作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健全完善的环境污染治理对策,进而达到最佳的环境治理效果。

1.2增强环境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序性

现阶段,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污染源更加复杂,这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难度。环境监测是大范围检测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治理主要是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检测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明确导致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进而使得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除此之外,在环境治理的过程当中,借助环境监测技术能够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并能够及时掌握环境治理改善状况。

1.3为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费征收提供可靠依据

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却也日益突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导致环境受损严重。由于生态系统承载力非常有限,要想降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对于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国家投资和项目建设部门应重点做好环评审批工作,只有获得环评报告后方可保障项目顺利开展。借助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的相关要素,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不仅如此,通过征收排污费的方式,也能够有效降低污染源,进而达到改善自然环境的目的。在征收排污费用的过程当中,环境监测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获得污染数据,为排污费征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帮助。

1.4给污染环境罪提供定罪量刑标准

在环境治理的过程当中,要重点做好对所出现的环境污染行为的严厉打击工作。该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已经将环境污染罪纳入刑法,并出台落实了新环境保护法。但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应用,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重视起优化完善工作。在环境治理的过程当中,环境监测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污染行为,应在第一时间内制止并惩处,而环境监测数据,则成为污染环境罪的重要量刑标准。在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对污染物排放方式、种类以及排放次数来进行测定统计,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犯罪人员进行不同级别的处分,进而使得更多的企业提升环保意识。

1.5有利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污染物质进行准确监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剖析,逐渐从微观监测转变为宏观监测,环评工作也由生态管理逐渐发展为生态危害评价,这极大地提升了环保监测工作的正规化水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使得环境监测部门充分掌握生态污染的多样化,并能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2应用环境监测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2.1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

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提升环境治理效果的基础。在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区域环境污染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所使用的环境监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以及环境治理方案,才能使环境监测及治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

2.2遵循区域对待性原则

众所周知,各个地区污染源不同,环境污染类型也不同。因此在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区域对待性原则来展开各项工作。通过准确全面分析监测区域的实际污染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合理选择应用监测方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对策,促进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环境监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监测人员必须要明确检测重点、难点以及主次检测内容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做好对严重污染区的监测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环境治理方案和环保对策,有效控制污染源,避免环境污染。

2.3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合理开展

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至关重要,能够加快环境治理进程。在环境监测之前,首先要对监测区域的污染状况形成一定的认知,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方案,并严格遵循该方案展开布置各项监测工作,在确保其合理有序开展的同时,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

2.4针对人为污染进行重点监测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部分人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导致在生活中存在乱排乱放行为,其中主要以工业、生活废物为主,这些废物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生态平衡。部分企业受到经济利益、资金以及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乱排乱放行为,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如此,在农业发展中,很多农户过度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给水源及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环境监测部门要重点做好对人为污染行为的监测工作,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人为污染。通过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所发现的乱排乱放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使更多企业及个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升环保水平。

水环境治理重要性篇10

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城市的天然河流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作者就河流在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功能进行阐述,分析城市化给河流带来的影响,如何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提行可行性的见解,从环境保护学的角度认识、整治、保护河流的生态结构,从而实现河流整治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城市发展河流整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河流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加强河流生态维护,对城市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以及河流在城市中的生态价值,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意义。

2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河流赋予城市神韵,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依托,优美的河流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内涵。城市环境建设离不开河流与水面,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赋于城市生命与活力,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首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与热岛效应。使城市物种具有多样性,景观变得生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实现城、水一体的人文设计理念。在河流被城市广泛使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享受的同时,生态环境倍受考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城市河流的整治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

3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及整治

河流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正在受到建设者与居住者的关注,就我国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

河流在美化城市的同时,还承担着排涝、防洪之重任。首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开发都喜欢依山傍水。河道周围的土地开发与利,严重的损坏河床与河道。由于国民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在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水涌入河道,对河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次,大量的人工河道修建,破坏河流湿地生物生存空间,随着河道的降低,河床到河岸的延伸空间缩短,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阻断了水系与土系之间的联系,高筑的防洪大堤,石砌的护岸,破坏了河流的自然规律,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同时生物种群受到影响。最后,大量的人工河,造成河道蓄洪能力减弱,使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一下雨就涝的现象。

2)加强对城市河流的整治

城市化建设实现人文理念,对城市河流整治也要以人为本,对河流规划突破传统思路,引进先进的生态的环境设计理念,开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先,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持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与生物的多样性。自然河流对洪水具有一定的调节做用,在自然水流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曲流,浅滩等,能有效的缓解下游的洪水压力。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保持河流的曲折蜿蜒以及河流的多种形态,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保持了河流的原生态。其次,在对城市防洪的设计中,要把堵与疏相结合,蓄与泄并重的理念。增设河流过水断面,是现代防洪的新概念。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尊重河流自然演变规律,保留原有的河流,洼地,湖泊等。最后,河流护堤的整治,应按保持自然的国际治理准则,建设生态活堤,是今后城市河堤整治的发展趋势。把保护生物生存环境与创造生物生存环境做为首要任务,在考虑防洪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河堤生态效果,把河堤整治与水系,土系,生物链相结合,建造适合生物生长的,具有自然形态的河堤。

4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城市化建设对河流水域的污染,污染势头一发不可收拾;大面积的开挖,使得地面沉降,土地沙化,生物栖息地缩小,严重的损害了生物的多样性,由水资源引发的社会问题已严重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施实行政干预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水污染的防治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直以社会道德教育进行城市河流生态保护。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明文规定所有工业排放必须达标排放,否则就实行关停,整顿措施。从而增强了企业与各地方政府的责任心与紧迫感,推动了环境整治的脚步。

2)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实行国家补贴,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原则,实行多渠道积资政策,执行排水许可与排污收费政策。同时也可将污水处理进行市场化,根据污水处理需要,按标准收取污水处理费,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提供公平竟争的平台,实行全新的治理污水理念,减少城市河道的排污量。

3)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市政工程实行管网雨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量,把分离出的高浓度污水在污水厂进行处理。实现高效,节能,减少河道环境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与建设,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进行工艺改造。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增,加大城市的供水量与污水排放量,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总污水排放的40%,在大城市已达到70%。加大城市污水投入建设,既清洁了城市又保护了城市河流生态环境。

4)加强河道清理工作,消除河道内部污染源。河道内部污源多是产生在河道比较缓慢的区域,在水流平缓的河段一般都会累积污泥。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当水体的CoDmn含量达到15毫克每升时,就是最差水质的标准。当气温变化,温度升高时,底泥上翻融入水体是造成城市河流黑臭的主要原因。因此,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工作,是清除河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5)加强截污排污工作,禁止河道养殖。河道的污染源除了工业排放外,还有利用河道进行养殖的养殖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市政工程设计,把生活废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站,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对上游养殖基地进行政干预,禁止在城市上游进行放鸭,养鱼行为,把污染降息到最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5结束语

总之保护好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城市建设工程,保护好河流水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已。加强城市化建设,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曹梅英,王建华.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J].山西水利,2008,(1)

[2]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五)[J].河海水利,2009,(5)

[3]朱向宏,刘兴仕,王宗亮,等.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J].节水灌溉,2010,(1).

[4]沈清基.对城市河流的生态学认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