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理学的作用十篇法理学的作用十篇

法理学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43

法理学的作用篇1

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介入司法领域已经有了150多年的历史。在我们国家,运用心理学开展与司法活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时至今日,正如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心理学已经成为司法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工具。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及其精神过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它是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心理学首先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学问,与其他同样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如哲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相比较,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以人的行为及其精神过程等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它是我们人类心理活动的外部过程,我们对其他人内心的了解也常常是通过外部可观察的行动去进行的揣测或分析: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是我们通过肉眼无法看到的,它主要包括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等内容。如果说心理现象的内部过程包含了我们怎么想、怎么看,外部过程就意味着我们怎么做。心理学的魅力也正在于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那些我们无法观察到的心理内容。

当然,对人类心理现象的观察与解释远不是心理学的目的,它的目的在于归纳和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描述行为――是什么;解释行为一一为什么:预测将要发生的行为――如果怎样可能怎样:控制行为――希望怎样。去获得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规律性、标准性的通识性解释。

目前,就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情况看,心理学在司法领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关于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心理规律的理论指导。在一般意义上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和经验,以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并进行可能性概括。并且理解不同类型的个体,解释是什么使我们每个人显得与众不同:二是运用心理学较成熟的认识、预测、影响人的方法,打造有助于提升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专门性技术。由于心理学对司法的介入更多地服务于刑事司法领域,具有“重刑轻民”的传统倾向,刑事司法心理学的发展水平明显优于民事与行政司法心理学。

纵观司法心理学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发展状况,对司法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推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研究司法中的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所以对人的研究与解释一直是心理学的长项。

从事司法工作是一种特殊职业角色的扮演,心理学首先研究司法人员本身的心理特点,并据此提出有助于认识与改善司法人员心理水平的各类建议,如人员选拔问题。司法活动是一项专门性工作,有着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具体的岗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胜任的。开展以心理测评为指导的人员选拔与职业匹配就具有了意义。什么类型的人适合干什么工作,某一工作适合那种类型的人从事都可以通过心理选拔而得以实现,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心理特点,提高工作效率:再如人员素质的提升。不同岗位的司法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有何种认知、情绪、加工方式与决策、沟通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专门性培训得到提升:又如司法人员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这是在各国司法心理学研究中都相对重视的领域,在我国的公安、监狱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运用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成熟的技术防止与减少司法人员的情绪波动、职业倦怠、抑郁,压力、焦虑,传授个体或群体心理调节、疏导、咨询、治疗的方法对于司法队伍本身的建设意义重大。就心理健康维护得到充分关注的监狱系统而言,全国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大约十二万人,其中近四万人是监狱干警。

其次,研究各类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等等。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案件、不同诉讼类型的诉讼参与人心理特点的分析与解释,总结与预测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可能具有的行为反应与心理反映,并据此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司法活动的效率。

二、调解的心理学方法

如何与人沟通是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的专门性研究,已经形成了较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司法活动本身说到底也是在做人的工作,掌握沟通、说服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方法也就势必成为每一个司法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以调解工作为例,它是在第三方主持、调停下,促成纠纷当事人自愿参加、互动协商并达成合意。进而解决纠纷的程序与过程。纠纷是人际之间的冲突,它是纠纷各方权益冲突、认知冲突、情绪冲突及目的冲突的综合表现。

化解纠纷的第一要素是在心理学指导下实现的调解人员选拔与培训,从事该类工作的司法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移情能力、倾听能力、说服能力,同时也要有很高的情绪控制和自我排解能力:第二要素是对纠纷各方的情绪化解。如何使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在较短的时间里心平气和,完全依赖调解人的沟通与说服,根据对当事人动机、目的、挫折的判断组织调解活动需要心理知识的帮助:第三要素是用外周与内周说服的方法实现纠纷各方的态度转变:第四要素是调解员影响力的培养,通过提升亲和力,获得纠纷各方的尊敬与认可。

三、和人质危机谈判

处理突发事件要根据当事人心理特点和现场情境及时、果断地进行决策。国外,以和人质危机为代表的突发性事件解决中一直有心理学的参与。比如称职的谈判专家必须有较深的心理学知识背景,熟悉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善于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

在各种学科中,心理学对的研究开展的最早,认为是由事件刺激,挫折唤醒,人群聚集,情绪激发,气氛强化而导致的共同行动。在具体情境中往往由众从行为引起,出现大规模的从众。失个化、匿名性、群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效应在中表现的相当明显。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群的接触与磨擦,相互情绪感染导致的群体激动往往会引发难以控制的群体行动。解决的方法除平缓情绪、定义诉求、信息公开外,还应特别注意公众期待的转移。

四、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和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痕迹是从犯罪现场的物理痕迹和相关人员记忆中所提取的,能反映作案人动机、目的、能力、情感、情绪、性格、气质、手段、习惯等心理状态与特点的综合性信息。从现场及知情人口中采集的信息仅仅属于零散的感觉信息或单维的知觉与判断,需要从相互关系和相互印证的层面进行编码和加工,进而形成侦查人员自己对案情的知觉和判断。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是任何一起刑事案件侦查中都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

侦查人员建构假设的基础。表面上案件侦查是对行为的分析,实质上是对作案人心理的分析。

犯罪心理画像已经成为一项专门性技术,在个别系列案件、变态心理犯罪案件中得到推广。它是根据案件中反映出的犯罪心理痕迹。结合其他证据材料,对作案人的性格、气质、职业、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犯罪经历、活动区域等信息提出的假设。该技术的使用在提高司法效率方面价值卓著。

五、审讯的心理学方法

在审讯过程中使用心理学方法是减少刑讯逼供的有效途径。在审讯中,如果被审讯对象有主动陈述的动机,或者执法或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材料,都能够减轻审讯的难度。当以上两个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时,审讯就势必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审讯人员利用有效并合法的技巧开展。任何审讯都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产生心理影响的过程,心理学对人的规律性认识,对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分析可以帮助审讯人员制定有效的审讯策略,实现审讯目的。目前,国外较有影响的“九步讯问法”、“认知讯问法”,国内正在探索的“认知改变法”、“情感触动法”、“结果分析法”都具很强的实战效果。

六、测谎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俗称测谎是许多国家在各类案件调查中所使用的专门性技术。它依据个体生理反应与心理具有必然联系的原理,通过对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综合,编制问题并提出,引起被测相应的生理反应。运用心理测试仪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所采集的生理数据进行分析,扫描被测是否存在对案件的认知与记忆,进而判断被测是否为案件知情人或作案人的方法。该类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了解被测试对象对案件的感知(思维、记忆)程度,具有较好的排除无辜,提高司法公正的效率。

七、被害人心理研究

被害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在被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通过对不同类型被害人的归纳、分类、解释,能够获得诸如哪些人容易被害,具有较高的被害易感性:何种情境下我们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在被害过程中如何与加害者进行心理互动以减少损失等预防犯罪的方法。

八、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审查判断

心理学介入法律领域最初开展的是关于证人证言的研究。当下,证人证言可靠性研究仍然是全球法律心理学研究中成果最多、受关注程度最高的选项。在该领域中,较有标示性的研究有以下方面:一是证言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证人从感知事件到陈述的认知过程。证言的形成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信息加工过程的基础上。包括输入――感觉(零散、具象,以经验为判断);编码一一知觉(部分、符号,以分类与编码模型为判断);贮存――记忆(加工、过滤,以对象的重要性、个人记忆能力为选择);提取――回忆(恢复、呈现,以线索、符号、经验为基础);传递――陈述(对曾经验过的事实的描述)。二是证人作证的动机和意愿分析,以及如何说服证人作证和作实证的心理学技巧。三是证人证言是否可靠的判断方法。四是心理学专家证人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等。

九、法官决策

决策过程中不否认人类认知可以执行一些推理任务,同时也认为人类认知绝非完全按照逻辑的方式进行理性主义描述的决策过程是完全理性的,而是会使用各种捷径策略来得到合理的或者可行的解决方法。

法官的判断、判决是否符合事实,能否体现公平;法官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受到哪些内、外因素的影响是近年来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实验证明,法官在判决中必然受到情绪、身份、认知偏好、刻板印象、社会舆论、群体压力等诸多影响,如何排除干扰,实现公平公正是司法心理学追求的目标。

十、精神控制的原理

精神控制是用某种理念、机制、群体目标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实施约束,使你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和遵从。精神控制可以使人放弃原有的东西,产生观念、态度、行为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我们视之为“洗脑”的结果。精神控制虽然在结果上各有不同,但在手法上基本类似。都是依靠群体的力量实现。

由于“”、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中大多涉及精神控制,其过程充分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在精神控制作用下的态度转变,属于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心理学对该问题的研究及其解决方案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十一、罪犯心理矫正技术

以人性化为原则,以适应社会为目标,利用监管等手段对押犯的态度、行为进行调整,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是体现刑罚目的,实现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效果的司法过程。

法理学的作用篇2

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法学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是一定发展水平的经济基础的产物,法的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相适应,法律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条件所提供的范畴和结构。二是坚持统治阶级意志与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观点。法律是一个社会中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超然的、抽象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法律是统治阶级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立法者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最大限度地表达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立法的宗旨。三是坚持发展的观点。法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基于新的社会现实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是法律生命力的源泉。

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法具有多种社会作用。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把法的作用概括为“兴功惧暴、定分止争”。现代社会的法的作用显然不止于此。在政治领域,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法确立掌握政权的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国家政权的存在、结构和活动提供法律依据。“要立国,先立法”,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合法性。在国际法上,合法性表现为获得国际法上的主体资格,在国内法上,合法性表现为合宪性。在这里谈一谈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听到很多关于的讨论。的含义,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就是“限政”,就是“分权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理论认为,的核心是一部好宪法切实得到遵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必须成为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行为准则。对执政党来说,就是依宪执政。

法也是凝聚国民精神的政治符号。很多国家的学校要求学生向宪法致敬,公民进入法庭要对法律宣誓,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和领袖表示对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忠诚最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

第二,法确认和维护国家政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既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也包括经济制度。任何社会的立法者都把维护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作为重要任务。法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保障作用。通过设定权利和责任,鼓励、支持符合法定经济制度的行为,惩治违反和破坏法定经济制度的行为;(2)规范作用。通过制定公司法、合同法、税法、企业法等规范经济活动,将其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3)指导作用。通第三,确认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和不同成员的意志和利益是有差异的。把这些差异统一到统治阶级整体利益之下,规定他们的权利和责任,确定共同的行为准则,使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别主张服从统一意志,以维护统治阶级整体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的关系也需要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

第四,通过立、改、废为社会变革提供法制保障。改革通常被称为“变法”,其含义是对现有法律中阻碍改革和社会进步的规定及时修改或者废除,并且把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地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社会变革的条件下,法的制定、修改、补充经常是先通过政策指导的方式进行探索试验,取得经验,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大体定型化之后再制定法律。在政党政治中,把执政党的政策通过立法程序转化为法律是实现执政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现代国家立法的绝大部分以执政党的主张为背景或者是由执政党自己动议的。在我国,党的治国主张是集中了党和人民的智慧而形成的,通过立法程序,进一步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将其转化为法律,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宪法的四次修正分别是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之后,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把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决策宪法化的。

在这里谈一下法和政策的区别。(1)政策,顾名思义,是政治决策。政策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针对具体问题和特定人群的。法则是普遍的规则。只有那些成熟的、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意义的政策才需要上升为法律。(2)政策可以很具体,也可以比较原则,执行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导向性强,规范性弱,而法则具有明确的规范性。(3)现实生活中政策和法律经常配套使用,但二者的实施方式不同。在实施遇到障碍的情况下,法具有相应的制裁手段,而政策的执行则主要靠行政措施和纪律手段。(4)政策可以是探索性的,可以在一定时间、针对特定问题有效,法则调整稳定的、明确的社会关系。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看,某些重大的改革总是先通过政策来实施,有了必要的实践经验后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为制度。

法理学的作用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法;作用探析

一、引言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必须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物理学家们所提出来的理论是否正确,也必须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来检验。中学物理就其内容来讲主要是经典的物理学中最基本、最简单、与实际联系最密切的部分,其主要概念、规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实验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显性作用

(一)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是归纳物理规律的基础

中学物理中的内容虽然与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有密切的联系,但实际现象常常是复杂的,与许多因素有关。加之中学生尚缺乏有关的物理知识,往往不能深刻的感觉这些现象,更难以找出现象中反映的物理本质。而且有些物理现象似乎与日常生活中给学生的印象不一致。因此有必要通过演示实验把物理现象的特征突出地显示出来,使学生获得丰富、深刻、正确的感性知识例如光现象是大家熟悉的,对光的反射定律也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但是,学生对其严格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入射光、反射光和反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却无充分的感性认识。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用图1所示的实验进行演示,光线由e侧入射到平面镜m上,转动F平面直到显示出反射光,使学生看到反射光与入射光在同一平面上,且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相同。这样学生不仅容易记住结论,而且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物理图象。

在物理中有些概念、规律比较抽象,或表述较难理解。如楞次定律,在课本中是这样叙述的:“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里出现了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原磁场方向,原磁通量的变化等,学生很难理解。利用演示实验(如图2)把它们显示出来,并记录下来,使学生有了感性知识,楞次定律很涩的文字表述就会由于生动的物理图象而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了。

(二)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通过对演示实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不仅看到了实验现象,也学习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细致性。例如:利用鸡蛋做实验。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压强的实验。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2、做大气压实验。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

3、做物体的浮沉实验。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通过细致的观察,学生不仅认识了现象,而且提高了观察能力。

(三)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可以

得到好的学习效果。中学生持续注意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教师在上课时要采用多种叫方法,演示实验则是物理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学生做演示实验时,一些困倦的、平时注意不集中的学生都神长了脖子、兴趣盅然地观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普遍都很重视演示实验。在他们上的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演示实验。而且这些实验都是他们自己设计,所用器材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日本的物理教学也非常活跃,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较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渡过的。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趋势,即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三、实验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隐性作用

(一)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通过制做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演示浮力的大小,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等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二)实验使学生学会了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使学生学习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认真的观察,并动手操作,取得资料、数据,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取出结论(或验证规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训练实验技能,而且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认识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怎样研究物理;怎样学习物理。抓紧科学方法的教育,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加强物理实验决不能看成是为了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而采取的的手段,它在发展学生的能力方面,甚至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多做实验,且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亲自动手,是每个物理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法理学的作用篇4

一、案例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模式是源于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场景经过模拟或者重现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做到能够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融入到我们学习的案例所涉及的场景中,接着让学生们自己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或深入分析来进行每一个案例的学习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我们普遍应用在很多学科,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身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获取更多的经验,并且从通过案例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们通过亲身体会和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使自己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而在通过改革的新型的地理教科方式中也添加了案例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支持下老师们开始广泛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时,地理案例教学则是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加工与细心的选择,在一朝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目的为基准的,以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计和运用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们进入特定的实践情景中去,并而导致引发学生们自己主动的去引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远远不同于我们的传统的教学,只通过命令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怎么做,没有实际的内容,而且很难应用于实践,从且在这样的教师的指导下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最终导致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变得很低,但是在案例教学中没有任何人会告诉学生们怎么办,而是要求学生们去独立思考,去创造,从而是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互动,而且案例教学后阶段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与他人的法案综合后的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互动,是可以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流能力,可是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有情可原,但是长时间的落后失败,必然会引发学生们心底的那份不服气,那种奋发向上超过其他同学的动力,促使学生们再进取努力。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成绩并且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同时要注意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兼顾知识传授与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的合理应用方法及配合

合理的应用方法对于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模式中实施的重要性是不需要解释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聊好的改良与学习方法的创新一直都是新课程创新的主要内容。当然在案例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意合理的应用方法,以及全过程、高中地理基本知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必然离不开相应的案例的有效配合,高中地理老师们还需要注意通过基础知识的培养来让学生们的地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都要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案例教学的配合中还需要很多工作的有效支持,比如基本的知识教学。合理的应用方法、以及加强学科间的配合等,说到配合,我有必要提到一点就是加强学科间的配合也是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对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拥有更深刻的了解,懂得更多广泛的知识面,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学科间的配合,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资料和案例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等。而且在案例教学中,及时、恰当的学习评价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做到让学生们经过独立的思考,以及遇到问题自我解决的方法,我们老师要去对学生们选好相对的案例教学的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独立性以及可以促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结束语

法理学的作用篇5

在基于对儿科护理岗位的工作分析之后,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精选工作项目、分析工作要求序化工作任务、开发教学项目设计儿科护理的教学情境、承载能力目标;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使教学更符合职业成长规律;通过恰当的项目组合方式,确保教学内容能体现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并要做到项目数量确定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技能与方法由简单-复杂-综合。尽量做到每个项目完成后具有可检查、可评价的直观结果,如:记录、考核、照片、录像、知识卡片和项目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等。

二、项目化教学法的引入

项目化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2]。护理专业的项目化教学与一般工科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制作出某种"产品",只有抽象的、实实在在地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满足患者身心全面的需求。项目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项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完成,以学生做的结果为前提展开教学,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与修正”,都由学生自己负责,突出能力训练。通过某个项目的实施,促使学生理解和把握项目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和答疑的作用。第一次课即建立项目教学的情境即职业情境,转换师生身份,且对应儿科护理专业的职业岗位;无多重角色出现;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儿科护士、教师是护士长。

三、项目化教学实施

(一)学生情况评估和项目教学时机选择

我校3年制国际护理专业方向的高职护生,一般年龄在18.0~20.5周岁之间,已在校理论、技能学习1.5年,有一定的公共英语、护理英语基础,马上面临到临床为期1年的实习生活,对其理论知识、职业素质、技能要求都较高,但是她们的心智还略显幼稚、专业英语运用还不足。因此,这些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求知欲还需要提高。这个时期引入项目化教学对她们渗透专业外语教学和执业素质教育是最佳时期。

(二)教学资源评估

我校儿科护理是院级精品课程,有丰富的网上资源;学院为项目化课改引进专业参考资料;有专业的儿科护理实训室和英语训练语音室,先进的实训设备、充足的教具及适合开展临床儿科护理的模拟病区(护士站、治疗室、病房、手术室等)、床单位设备及教具模型等,完全能够满足开展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儿科护理专业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医院转岗到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对常用护理技术的常规教学驾轻就熟,对各项护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和管理能熟练驾驭。英语教师是护理英语教学中、高级职称教师。

(三)具体实施

1.学生分组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每组5~6人,推选1名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规范的学生任护士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收集资料、创设项目情境和制定项目计划,进行角色分工,每位学生有明确任务。

2.实施过程及英语渗透

每一个项目均提前告知学生,组长具体分工到每一位成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做ppt/知识卡片/操作步骤、角色扮演等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上课时首先由个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准备情况及实施步骤,要求汇报时必须有专业英语出现,体现英语能力在课堂的渗透;其他组成员提出不知的或需要修改之处,“护士长”点评,小组讨论并及时修改具体的实施方案,然后按照修改成熟的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护士长”在整个过程中只进行观看、照相、录像等,实施完成进行回放,“护士”自己找出错误或不足之处,进一步修改完善,必要时课外开放实训室,继续强化训练。

(四)考核方法

包括小组评分、组间评分、操作评分、教师评分及期末试卷考核等。其中小组评分、组间评分、操作评分、教师评分及期末试卷考核等。学生课程总成绩=项目过程性考核×30%+项目结果考核×30%+期末理论考核×40%涉及表格多,教师工作量增多了,但更能反应出学生在学习中哪个环节有薄弱、哪些知识点没掌握。有助于她们自己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充满了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求知欲的提高。这点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尤为重要,因为医学是一门需要终生学习的学科。

(五)评价

1.问卷调查

学期结束后请学生如实填写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用100分制分别对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进行评分。共发放问卷44(该班只有44人)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为100%。从效果评价可以看出,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多项评分优于传统教学法,主要反应在资料查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辩解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项目报告的质量等方面,最终结论是喜欢上这样的课。

2.学生技能考核成绩

每项操作按百分制计分,将44名学生实施项目化教学后考核成绩与传统教学班级(同是国际护理专业方向)相比。实施项目化教学后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实施传统教学法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相比,项目化教学班级明显提高,全班平均分比实施传统教学法班级高出2.35分,差异明显。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贯穿在整个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制定的计划以及实施情况对每组学生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师利用自备数码相机、录像机等,将学生操作的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学生操作结束后立即与全班学生共同观看,一起分析讨论不足及差错原因,同时给每位学生现场打分,并找出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四、讨论

(一)项目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执业能力

符合现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论的要求。对于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来说,项目化教学法强调从护理专业的职业实际出发,选择典型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病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共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学生的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3]。因此,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适用于现代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面向海外就业,提高了她们的就业面,为今后更好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项目化教学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授课前教师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因此,该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全科护理理论知识,精湛、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教师本人也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及人文科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哲学、文学等)等知识,转变观念和不断提高。

法理学的作用篇6

--一个疑问和重述

一般认为,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是研究法律现象中带有普遍性质的问题(比如法律的性质、基本特征、法律的起源),以及在宏观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彼此关系的问题(比如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理论范式的框架,提供一个可以客观描述的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图景。这样一种看法大体占据着我国目前法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①。

从学术历史谱系上看,这种看法深受近代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近代自然科学的强劲发展刺激了法理学研究观念的实证转向。人们感觉,法理学研究可以而且应该像近代自然科学那样客观中立地研究社会中的法律现象,可以而且应该建构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法律科学"②。

这种看法的一个预设前提是:法理学研究主体可以站在一个不受自己"前见"和价值判断影响的立场上,客观中立地观察法律现象。这种看法当然不排斥法理学研究主体可以而且应该提出实践色彩的"规范性质"(normative)的价值观念(比如主张社会应该建构何种法律秩序),但是,它显然认为,"规范性质"的价值观念可以和"描述性质"(descriptive)的观察观念相脱离③。换言之,观察判断可以和价值判断分为不同的阶段,而且,观察判断独自得出的结论可以是超越具体时空或曰具体社会语境的。

我认为,法理学参照近代自然科学而来的这种"科学主义",可能是有问题的,甚至误导了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

阐释学的研究④已经大体表明,法理学研究不可能不受研究主体的"前见"的影响。在说明、描述、解释研究对象时,研究主体已经是在依赖自己以往获得的"理论预设"、"历史经验感受"等等。换言之,这种"理论预设"、"历史经验感受"之类的"前见"的内容,总在制约着研究主体的观察和分析⑤。法理学研究者所以成为一名法理学研究者,正在于他(她)已具有了一定的习得而来的"法理学知识",以及具有了一定的"人们称之为法律现象"的历史经验感受。当然,研究者可以反省自己的"前见"。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反省同样依赖另外一种"前见"。因为,研究者进行理论推论的时候必须而且只能依赖另外一部分理论。这就如同研究者描述一个语词时必须而且只能依赖另外一些语词。科学哲学的研究从另一角度表明,自然科学的研究实际上存在"观察渗透理论"的特征,自然科学的研究不会也不可能不在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下展开和推进⑥。自然科学尚且如此,遑论作为社会科学的法理学?这意味着,应该坦承法理学研究中的因"前见"而产生的"偏见"(这里不含贬义)。这种"偏见"不是也不可能是超越他者的绝对真理。因为,"前见"也是历史形成的,是社会语境化的(这是说,它也是受另外的"前见"而形成的偏见的影响)。这决定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判断"研究是历史的、社会语境化的,而不可能超越时空从而放之四海而皆准。

法理学中的"科学主义"时常具有一种学术策略:汇集所有人们用"法律"一词加以描述的社会对象,对之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研究法律现象的客观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法律概念"或"法律基本特征"的描述理论⑦。自然,对于"科学主义"意念极为浓重的法理学而言,这个出发点是十分必要的,失其便不能开辟法理学的学科进路,建构法理学的理论大厦。然而,这种策略忽视了一个重要现象,即社会中时常存在着"法律争议"。这种争议不仅发生在研究者之间的理论争论中(这是次要的),而且还存在于广泛的社会实践主体的实践中(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社会资源的相对稀缺,也因为人们政治道德价值观念的差异,"法律争议"难以避免。"法律争议"的存在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尤其是法律实践中,不可能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法律"一词⑧。比如,在具体案件中,有人会主张"法律"一词所指的内容包括了"立法者意图",而有人则会坚持"法律"一词仅指正式文字化的权威规则。而这两种看法包含的法律观念则显然是不同的。事实上,实践主体自然倾向于站在自己的实践立场、政治道德立场赋予"法律"一词不同的意义。即便"法律科学"宣布找到了人们最为常用的"法律"一词的用法,实践中的主体依然会坚持自己的"法律偏见"。

法律争议的存在,对"科学主义"的学术策略,意味着两方面的潜层颠覆。其一,争议时常"破坏"了所谓的法律语词的通常用法,使其处于变动不居之中。其二,变动不居使法律语词的通常用法会发生范式的变化,即一个时期一个地方会有一种用法,另一时期另一地方甚至同一地方会有不同用法。接下来,这两方面又左右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视域"⑨。进而言之,这又意味着法理学研究者建立的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语境化,即受当下社会存在(人们使用法律一词的方式)的影响。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判断"研究的内容与结论,是历史的,社会语境化的,而且在价值观念意义上也是不可能客观中立的。

就价值观念意义上是否可能客观中立而言,法理学研究者可以宣称,自己在研究时决不牵涉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等价值内容。但是,研究者这类"自觉"依然不等于也无法决定研究出来的理论内容,没有价值判断的内容。如下分析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实践中的社会争议角色提出的"法律意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有关"具体法律观念"的,另一部分是有关"一般法律观念"的。"具体"是指法律的具体内容,比如法律在合同、婚姻、继承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一般"是指法律的一般概括性观念,比如认为法律的一般概念是什么。实际上,主张具体法律内容是什么以及在哪里,已经意味主张了一个一般法律观念。例如,认为应该在《合同法》的规定中寻找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便是认为《合同法》一类的文字规定是法律(这是一般法律观念)。与此不同,认为不仅应该在《合同法》的文字中,而且应该依据民间的商业惯例中,来确定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便是认为不仅《合同法》的文字而且民间的商业惯例,都是法律。这两种一般法律观念是不同的,所以不同,恰是时常因为利益愿望以及政治道德观念的不同。从政治道德观念上看,坚持《合同法》文字的法律效力意义,是因为认为"文字法律"的价值意义不可忽视,认为它可以带来规则的明确性和可预测性,从而更好地使人们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行为计划。而坚持民间的商业惯例也具有法律效力的意义,是因为认为法律规则应该和民众自然形成的规则行为相契相合,认为商业惯例有益于市场经济的运作,而市场经济会带来更多的效率和效益。

能够发现(这是十分关键的),社会争议角色提出的这样一类"一般法律观念"放在法理学研究的领域内,正是法律理论。他(她)们的"一般法律观念"和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观念",其内在肌理和纹路是一致的。只是一个没有清晰地用理论表达出来,一个表达出来而已。因此,认定受制于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影响的实践者的"一般法律观念"带有价值内容,也就意味着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理论"潜在地受染了价值色彩。我们毕竟可以看出,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理论"实际上是实践中社会争议角色的"一般法律观念"的系统化和学理化。

因此,无论法理学研究者如何宣称自己的研究过程可以摆脱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等价值内容,其所建构的法学理论的内容依然包含了价值立场。

由此观之,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不在于、不可能在于而且也不应该在于建立一个客观中立的超越具体历史社会语境的抽象理论。实际上,其基本使命和作用正在于在具体历史的社会语境中建立一个适时适势的表达当下普遍较为有益的价值姿态(这些价值是会发生变化的)的法律理论模式。它具有实践性,而且是法律实践的话语推动器,其目的应该在于建立一个具体社会语境中大多数人希望的法律秩序。

从反向来说,如果认为法理学研究可以建立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普遍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那么,无形中就会在价值气氛极为浓重的政治法律领域内建立一个值得怀疑的"霸权话语",并通过法学渗入实践的方式,在法律实践中压抑其他可能具有同样存在资格的法律观念及法律价值的意义,破坏法理学推动法律观念及法律价值对话的机制,破坏具体社会语境中的法律依赖民主的政治基础。

②参见英国学者DennisLlyod,theideaofLaw,newYork:Vikingpenguininc.,1981.pp.105-108.

④这里指一般性的哲学阐释学,尤其是德国学者伽达默尔的理论。这种阐释学认为:对文本(文本不仅指文字文本,而且包括了诸如社会现象等等之类的阅读对象)的解释,必然会受阐释者的"前见"影响,这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合理的。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页678。

⑤最明显的例子是在英美国家语境中,"法院判例是法律的一部分"成为法理学学者研究的"理论预设"和"历史经验感受"之一,而在中国语境中没有成为。

⑦中国学者一般没有这样的明确表述,但是他(她)们都赞同了实证方法的必要性,从而暗含了这样的学术策略。参见目前主要的法理学教科书以及有关的一般性研究论文。另英国学者HerbertHart和美籍奥地利学者汉斯·凯尔森明确认为,研究法律的基点正是"法律"一词的通常用法以及该词所指的对象。参见HerbertHart:theConceptofLaw,oxford:Clarendonpress,1961.preface;汉斯·凯尔森:《法律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页4。

⑧参见美国学者RonaldDworkin:Law'sempire,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6.pp.4-44.

法理学的作用篇7

(一)心理疏导是通过解释、信任、支持、关爱等,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帮助小学生改善与改变对抵触的人群、事件的认知与态度,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狭义的心理疏导是指建立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专家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关技术和理论,对求助者进行帮助,以缓解或消除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以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

(二)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小学生在学校及家庭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抑郁、恐慌及其他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小学生非适用行为,促进小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压力友好交流。

二、心理疏导营造和谐、爱的德育氛围

(一)营造爱的氛围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老师用一颗爱心投入教育工作,让学生能自觉接受教育和管理。这种充满爱的心理疏导方式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现代化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和谐无间的情谊教师应融入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一直和他们在一起,这样,学生会主动提升自己。

(三)以活动为载体,体现人文关怀活动是德育最生动的载体,在活动中育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意义的实践体验活动,在活动中,以人为本,关怀那些有心结的学生,打消他们的顾虑,改变其认知、情绪、行为,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团队精神,使小学生的孤独、郁闷、焦虑得到及时的化解。

(四)真诚、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以长者自居,应尊重学生,给其以反驳与批评,选择与放弃的权利和自由。这种平等的意识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三、心理疏导方法

(一)心理压力消除法1.换位思考。2.学会倾诉。3.接受友善的援助。4.生活标准降低。5.专注于一件事情。6.加强体育锻炼。

(二)释放疏导法要为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小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用合理的渠道宣泄积郁,使小学生恢复心理平衡。

(三)暗示疏导法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方式与小学生进行心理沟通,间接地让小学生领悟老师的观点、用意。

(四)平等疏导法人人平等,公平判断。学生应调整好心态,老师应持公平态度,让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中快乐竞争。

(五)友爱互助疏导法同龄学生多数时间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彼此更了解,更容易交流。老师提倡小学生友爱相处,互相帮助,并利用班会、团会的形式讨论学生的问题,教育学生在讨论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影响并共同进步。

(六)培养健康、向上、阳光的心态通过组织、学习,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们和睦相处,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态。

(七)和谐、快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集体在小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在日常生活中熏陶和感染着学生。因此,应营造和谐而良好的班级风气,形成向上的舆论环境,改善小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

(八)用宽容、耐心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品行帮助小学生克服过去由于说谎而产生的内疚感,使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个自尊、自信、自强的人。

四、心理疏导对策研究

(一)熟悉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加强价值观教育(二)教育小学生建立自尊观念(三)培养活跃的思维(四)陶冶积极的情感(五)锻炼坚强的意志(六)快乐友好地与人交往(七)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培养兴趣。

五、总结

法理学的作用篇8

【关键字】正态性χ2检验;偏度峰度检验法;标准差;难度系数

1成绩正态分布检验的意义

目前,成绩测试仍是对高校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检查与评定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对英语考试成绩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十分重要。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许多重要的考试质量评价指标的计算都以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为前提,在对考试成绩及试题参数的统计过程中,使用的均值、方差等主要统计参数的估计和检验,只适用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情况,因此在使用这些统计方法前,必须进行正态性检验。二是用于对考试成绩的解释,不同的成绩分布可以解释为试题的难度分布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在不同类型的考试中可以解释为教师的教学情况。研究证实自然人群中个体智力分布特征为处于中等智力附近的个体数量较多,由中间向两端(智力低下和智力超强)数量逐渐减少,从形态上看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分布曲线,该曲线符合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在正常教学情况下,学生成绩受智力影响较大,应服从正态分布。因此,英语成绩分布的正态性检验可为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行政部门改进教学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运用正态性检验法对大学英语测试进行评估

考试成绩是考生水平的反映,同时考试成绩分布是否正态分布反映了命题质量。根据正态分布曲线呈现的形态,可以进行考题相对难度分析。

2.1研究对象

本次论文选择一份英语期末考试试卷作为样本。期未英语考试的程序是:由英语教研室按照教学大纲对教科书的要求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严格将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控制在70分左右的原则,由专人负责出题。考卷的打印、密封、分发都做到了规范化。在整个考试过程中严格考试纪律、强化考试监督。老师阅卷评分统一标准、前后统一,以保证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2.2结果与分析

(1)考分的频数分布:将各个年级学生的英语考分按5分一个组段分组,然后列出每个组段的人数(频数)。算出每个组段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百分率。i:平均分70.8,标准差8.7,不及格率9.0%.(2)正态性检验:由于英语考试成绩总体是一个很特殊的总体,用ⅹ2拟合优度检验法对其进行正态检验时存在明显缺陷。例如,一组很低含有负值但有对称性的数据,经检验后也可被认为服从正态分布,但它作为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就不具有实际意义。所以,对考试成绩总体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时,仅按通常ⅹ2拟合优度检验是不够的。设试卷总分为,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成绩应该服从均值为w*70%,标准差为10%的正态分布。如果均值和标准差的值过低或过高,都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失误,此时进行正态性检验已失去应有的实际意义。为了能反映在正常教学条件下,教和学的具体情况,在对学生考试成绩这一特殊总体进行的拟合优度检验时,合理服从正态分布的成绩应满足以下条件:①X/w∈(0.5,0.8],其中X为学生平均成绩(样本均值)②根据概率论中的3D原则,标准差D∈[5,l5]③按通常峰值偏度检验法,检验学生成绩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为验证学生考分的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下面采用正态性检验法矩法对这两份英语试卷考分的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计算过程略),该法可分别对考分分布的偏度和峰度进行检验。该试卷的偏度系数G=0.0227,峰度系数g=-0.0748;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标准误差分为别为DG=0.1562,Dg=03111。对其分别进行u检验:U=G/DG=0.1450,U=g/Dg=-0.2405,查u界值表可知两者概率p均大于0.5。故无论就偏度和峰度而言,可认为试卷考分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3)讨论:正态分布(normaldistribution)又称Gauss分布(Gaussiandistribution),是数理统计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连续型分布。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对称性,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正态峰略呈钟形。用矩法对所研究的分布的偏度和峰度进行正态性检验,从其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两指标也可以帮助判断其与正态分布的异同:正态分布的分布曲线以平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此时g=0.如不对称即为偏态,当g>o时为正偏态.此情况表现为高峰偏于左侧.长尾向右侧伸延,即低分的人数较多;平均分偏向低分;g<0为负偏态,此情况表现为高峰偏于右侧,长尾向左伸延.即高分数的人较多.平均分偏向高分。正态峰时,g=o;当g>o时,峰态尖蛸而尾部伸展.两尾部曲线在正态分布曲线之上,此情况表现为平均分处人数较多,最高和最低分处人数也略多,而平均分两侧分数段的人相对较少;当g<0时,峰顶平阔而尾部短促,两尾部曲线在正态分布出线之下,此情况表现为最高和最低分处的人数较少,平均分周围组段人数相对而言较多。

3正态分布应用的结论

考题相对难度是指考题从整体上讲相对考生其难易程度的合理性。用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衡量考题相对难度应是合理、可行的。对于普通高中模块结业类型的考试,平均分数在80分附近时,考题相对难度是合适的。经过确定恰当的偏离度等级标准,对试题难度相对学生分为:①考题合理。②考题稍偏易或稍偏难。③考题较易或较难。④考题较易或较难。⑤考题难度不合理等5个等级指标判断。正态分布启示我们,要用整体的观点来看事物。“系统的整体观念或总体观念是系统概念的精髓。”正态分布曲线及面积分布图由基区、负区、正区三个区组成,各区比重不一样。用整体来看事物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来面貌,才能得出事物的根本特性。此外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分析各部分、各层次的基础上,还要从整体看事物,这是因为整体有不同于各部分的特点。

总之,正态分布论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工具之一,对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正态哲学认识世界,能更好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以正态哲学来改造世界,能更好的在尊重和利用客观规律,更有效的改造世界。

作者:张亚蒙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法理学的作用篇9

[关键词]心理学原理;心理学方法;案情分析;案犯刻画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8-056-2

一、心理学概念及其原理、方法

(一)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的心理是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

1.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愉快”、“满意”、“热爱”、“厌恶”、“欣慰”、“遗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作用。

(二)心理学的原理、特点

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是通过人脑的物质运动过程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发生和发展的。心理学在于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因此,心理活动是通过人脑的活动实现的。心理学的研究是基于生物学、物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之上的。正如俄国革命家列宁指出的,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这一结论科学地阐释了心理现象的原理和本质属性。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自然科学的发展阐明了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和脑长期演化的产物。每高一级生物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是在低一级生物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的水平上发展而来的。然而前者既达到了高一级水平所具有的新质的心理形式,又保留着后者低一级水平的心理形式。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包括仪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

1.观察法。观察法通常是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常常是在所研究的题目不适合于在实验室内,以人为方式控制条件下进行时使用的。观察的进行也要有严格的计划,尤其是对某一过程的变化情况的了解,或对心理某一方面的发展情况的研究,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之内,有计划地、连续地进行观察记录,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求得可靠的结果。观察法的优点在于保持了心理表现的自然性而不附加人为的影响,观察过程的进行一般不让被观察者知晓。因此,对观察过程的解释要避免观察者的主观推测或偏见,必须依赖科学研究的客观化原则来进行。

2.调查法。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3.测验法。测验法也是被广泛使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它常常是用来研究那些难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更多使用于复杂的犯罪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测验是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首先制订一个可供测量的量表或问卷。被试者按照量表或问卷上的项目或题目做出回答,可得到所研究问题的资料。测验法的优点在于,一个测验的量表一旦确立,就可在它所规定的问题上和所规定的人群范围内的大量人群中使用,成为了解这一人群在这个量表所规定的范围内的测量工具。

二、心理学原理、方法与分析案情、刻画案犯的联系

(一)从性格来看

性格表现为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概括化与定型化的结果。虽然消极的性格并不一定产生犯罪,但性格上的弱点往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由于个性的稳定性特点,使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活动过程中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个性,即使是有意识地伪装、隐蔽,还是要在某些方面不由自主地暴露出来。作为一个犯罪主体,其连续进行的犯罪活动,必然地表现自身的同一性,如在同一个犯罪目的的指导下,实施相同的作案手段,追求相同的目标,因此形成所作的各起案件特点的一致性,从而与其它案件相区别。针对个性的稳定性特征,可以为侦查人员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二)从能力来看

一个人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方式和手段及其类型。通过对犯罪现场及作案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知识结构、经验、作案技巧及其他智能情况,从其作案的技术方法,熟练程度可以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特殊能力水平。由于人的动作技能水映了他的心理状态,因而我们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动作技能的分析,可以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验以及经历。

(三)从气质来看

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通常在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表现出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主要受人的先天因素影响较大,当犯罪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无论从其选择作案的目的、作案的手段、犯罪类型、作案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都会受到其气质的影响,通常选择那些既能满足自己的动机目的,又能顺利实施的犯罪类型、手段,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四)从习惯来看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人的习惯具有定型化的特点,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习惯中的动作与技巧一样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一些惯犯由于经常进行某种犯罪活动,往往在作案时间、对象、出入路线的选择、作案工具的使用、作案的手段、方法、对现场的破坏伪装等方面形成定型,从而在不同的案件中,留下相同或相似的痕迹特征。

(五)从动机与行为的目的来看

从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来看,犯罪动机是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犯罪活动是在犯罪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但在有的案件中,犯罪目的只有一个,动机却具有多样性和转化性,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现场中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找到什么人会有这种目的、动机,发现犯罪线索,明确侦查工作的方向,这对缩小侦查范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心理学原理、方法在分析案情、刻画案犯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揭露罪犯的伪装,正确确定侦查方向

作案人为逃避打击,作案后总会在心理支配下故意对现场造成各种各样的假象,以迷惑我们的侦查方向。作案人对现场的伪装虽然表面上显得“顺理成章”或者与其他的痕迹、物证一致的,但是由于其行为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局限性,这种行为必定会暴露出诸多的反常特性而无法掩盖,或顾此失彼,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些“多余”的或“缺少”的动作、物品、迹象等,使作案人在作案活动的前后过程中表现出自相矛盾的结果。透过这种反常性的特征,正确分析作案人作案时的心理特点,准确地对案件现场进行勘查,揭露作案人的伪装,确定侦查方向。

(二)有助于寻找规律,对案件进行并案侦查

心理学认为,犯罪人习惯作案手段是由习惯性思维决定的。习惯性思维指使用一种固定的思维程序、模式来处理同一类事情的心理倾向。这种习惯性的作案方式同样存在于心理痕迹之中,久而久之形成了既稳定又特殊的心理痕迹,这种稳定和特殊的心理痕迹是我们进行串并案的一个重要依据,尤其是对一些心理处于病态的作案人、累犯、惯犯及长期从事某一职业的罪犯所犯的案件,应用的效果更是明显。

(三)有助于确定侦查范围,对作案人进行分析画像

作案人的个性特点与作案时留下的心理痕迹之间存在着对应性和独特性,这种对应性和独特性具有某种“类”和“个体”的特点,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遗留物、现场的周围环境及其变化等正是它们之间连接的“桥梁”。在对作案人进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时,我们采用逆推的方法来为作案人进行分析画像,判断作案人的职业、地域范围、专业技能、身高体态、动作习惯、生理特征等。

参考文献:

[1]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梅传强.犯罪心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法理学的作用篇10

关键词:重力场强;学习进阶;科学方法;比较思想

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一直是科学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知识碎片理论,教学论专家们认为“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过程具有进阶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学习进阶”教学理论[1].目前“学习进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发展的路径;二是认知发展中用以“踏脚”的具体“脚踏点”.

重力作为中学阶段最常见的三大力之一,历来在力学的知识网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受力分析及后续学习重力势能、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其中,关于重力常量g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理解,由此构成了学生关于g的学习进阶.

一、重力常量g的三种理解层次

在实际教学中,G和g的关系共有三种表达形式,即G=mg、g=S/t2=G/m和G/m=g.显而易见,三种表达式间的区别并不是简单的数学变换,而是有着不同的物理含义.进一步,主导这三种表达式建立的科学方法也是大相径庭的(如表1所示).具体而言,G=mg由比例系数法得出,表明G与mg在数值上存在相等的关系,g只是一个意义不大的常数;g=S/t2=G/m实际上是算式a=S/t2=F/m的变种,依靠物理实验,利用留痕法、逐差法得到,g在其中代表了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在这两种表达式中“等号”只代表了“数值上的相等”;而G/m=g中“等号”的含义则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除了代表数值上的简单相等外,还有着“赋值于”的含义,即将g赋给比值式G/m.换句话说,G/m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是一个整体,并非表达简单的正反比例关系.类比电场强度公式F/q=e可以推知,g和e类似,也是代表着一种场的强弱,译为“重力场强”.

就目前教学而言,g的前两种含义(即重力常量与重力加速度)已得到明确显化,为学生熟练掌握,但对于后一种含义(即重力场强),由于各版本教科书均未能予以显化,故而导致重力场强不为广大学生(甚至包括一部分中学教师)所知晓.但是就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与整体性而言,重力场强的切入是必要且必需的.这是因为,力、场、能、熵作为基础物理教育中的四个核心概念[2],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涉及了三个,然而在力学、电学各知识结构的编排上却未能形成对应,有所差异.即电学完全囊括了三个核心概念,而力学则仅有两个,这一缺憾直接导致力学、电学在随后的比较教学中丧失了一个必要的融通门径,有碍于学生整体式认知风格的形成.

其实,上述窘境的出现主要源于两点,一是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知识有限,教师不便于讲解重力场强的概念;二是高三阶段教师迫于高考压力,大都无暇顾及此概念,悉心钻研其引入方式者寥寥无几,至多只是提一提名称而已.可想而知,这种隐晦的处理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对重力场强“一头雾水”,无法顺利完成重力常量g的学习进阶.历经思忖,我们认为破除这一问题的门径在于:为重力场强概念的引入选择恰当的时期,并安排合理的导入方式.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其心理机能在逐渐成熟,相应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此为学生彻底厘清g的概念,完成相关学习进阶提供了生理上的准备,同时高三阶段将对学生大脑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梳理、整合,使之系统化,而不断丰富的物理知识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重力场强的“脚踏点”.鉴于此,我们认为重力场强的概念放在高三复习时介入是比较合理的.

在确定重力场强引入的时机后,我们接下来的任务便是确立重力场强建立的教学路径.方法主线论代表人物赖格卢特曾说:教学设计应着力于教学过程的改进,最终找到能够达到最优目的的科学方法.故而诸如重力场强这类抽象的概念就要借助于合理的科学方法去引入,以便实现教学模式与学生认知路径的合理对接[3].

二、重力场强引入的教学路径研究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方法,这里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问题的提出者,该方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众所周知,力作为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概念的建立往往以分析受力、比较受力为切入点.因此,重力场强的介入就应立足于“比较”物体受力“大小”这种朴素的动机.

(一)渗透比较思想创设认知冲突

比较是重要的物理思想,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高屋建瓴地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4].比较思想统摄着两种思维方法,即对比和类比.其中,类比为异中求同,对比为同中求异.物理思想和思维方法均属于缄默知识,不能靠简单地口口传授为学生领悟与习得,须设法将其完美地融入到日常教学设计之中,通过积极地设问与训练,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鉴于高二期间学生已充分接触过电磁场的概念,在大脑中对“场”这种物质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于是为进一步促进“力场”概念的形成,教师可通过类比的方法,为学生指明:“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小磁针在磁场中也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这些作用实际上是通过‘场’这种物质来实现的,同样除了存在电磁场外,在地球周围还存在着一种重力场,不同位置的重力场强弱是不同的,如:两极的重力场就要强于赤道的.”并且借机发问:我们该如何判断物体所在位置重力场的强弱呢?进行受力分析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大家都知道,在场中的物体必然会受到力的作用,因此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比较物体在重力场中受力的大小,从而间接判断重力场的强弱呢?

对此,学生一般都会存有疑虑,但一时却难以用精准的语言进行表述,于是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归谬法进行反驳,如:在同一地点上,物体会因自身质量的不同而所受重力不同.进一步而言,在月球上100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有163n,而10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仅有98n,完全与人们平时的经验“地球的重力场强于月球”相悖.可见,单纯比较物体的自身重力是无法从定量的角度判断重力场强弱的,即直接比较物体所受重力的做法是不科学的!那么该怎样修改先前的假设呢?这就为下一步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针对谬误根源重新修改假设

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顺势启发学生去找寻谬误产生的根源,并尝试修改原先的比较方法.谬误的产生源于比较时没有选取相同的标准,即未能考虑到物体质量这一关键因素,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对物体的质量予以“控制”.汲取“物理遵循简洁之美”的特点,我们选用了除法这种数学工具来对物体的质量进行统一:用物体受到的重力G除以相应的质量m,得到“单位质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也就是用比值G/m的形式进行比较.

那么借助比值G/m进行比较能否得到我们期待的结果呢?以地球和月球的重力场为例,经计算可得:地球的G1/m1值等于9.8,而月球的G2/m2值则为1.63,正好与“地球的重力场更强”这一事实相吻合.但这种比较方式却与我们直接比较物体自身重力的初衷相悖,这个比值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又具有什么特点?由此整个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温故而知新诠释比值内涵

针对比值G/m内涵的诠释,教师应再次对学生进行点拨:这种用一个比值的形式来表述一个物理概念的做法,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早已有过广泛的接触,如:密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类比这些物理量的特点,我们想一想,能否进一步推理出比值G/m的意义呢?

借助这样的类比,学生便可轻松得出结论,比值G/m也是一个常数,和物体受到重力G的大小及物体自身质量m均无关系.它是重力场本身的一种属性,反映了重力场的强弱,该比值越大,重力场就越强.在此,我们将比值G/m称为重力场的“重力场强度”,简称“重力场强”,用字母g表示.由此从“场”的角度对g的物理意义做出了新的诠释,将学生对g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可见,学习物理并不是为了发现定律,建立概念,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待问题解决之后自然会获得新的知识.

回溯重力场强建立的整个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比值定义的方式犹如一条丝线,把知识点一一串接起来,形成了“一方多知”的教学链条(如图1所示),使学生在厘清比值式内涵的同时,充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把握教学契机实现力电融合

力、电专题的分科设置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知识的混淆,但亦造成了学科知识的割裂.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往往会看到学生由于不善于科间综合,而导致问题不能被顺利解决的情境.耗散结构理论就指出,一个系统若要有序,须先开放,即保有物质交换的通道.受此启发,物理学的各领域之间也势必要有所融通,要求物理教师帮助学生适时且及时地总结力、热、光、电各领域间暗含的普遍性联系.

据此,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趁热打铁”,以“场”作为力、电融通的契机,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这里可继续采用比较的方法,配合直观的图表(如表2所示),对电学与力学知识展开恰当的类比与对比,从而促进学生大脑中力学和电学知识的融通,达到消弭疏离对峙,冰释方枘圆凿的目的.

三、结语

理解核心概念中每一层次所需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学习进阶并不是由一个理解层次简单地跃迁到另一个理解层次,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路径去完成,但教学路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遍布荆棘的羊肠小径,有的是周道如砥的康庄大路,对教学路径选择的准确与否决定着学习进阶的成败.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集体经验的获取过程并不等同于个体经验的获取过程,物理知识是数百年来人类科学文化的结晶与积淀,需要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吸收并同化这些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铺设出获取知识的逻辑通道,这种逻辑主要靠特定的科学方法来表达.换言之,正如每一次知识、科技的革新都是技术、方法的革命一样,每一次知识的进阶、深化,也必须借助科学方法的演进去完成.因此,选择适当的科学方法作为学习进阶的教学路径,就可以使学生不必彷徨于“荆棘”之中,从而快速且高效地同化新知识,顺利完成学习进阶.具体而言,教师不能直接把重力场强的定义式硬生生地抛给学生,这样只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数学表达式,而不去关心知识间的联系,无法形成认知结构.而我们在重力场强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中,以揭示物理意义为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比较方法,合理创设认知冲突,巧妙串联新旧知识,最终圆满定义了重力场强这一物理量,并成功诠释了其含义.

综上所述,学习进阶不是简单地显化知识点的每一层含义,期间还涉及方法的更新以及思维的拓展.物理概念进阶的背后实质上是科学方法的进阶.科学方法有效消除了学生认知水平与物理概念自身难度间的剪刀差.在科学方法的辅助下,学生的思维便可拾级而上.

参考文献:

[1]翟小铭.构建学习进阶:本质问题与教学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2015,31(2):47-51.

[2]石尧.以科学方法的逻辑展开“磁感应强度”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J].湖南中学物理,20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