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十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十篇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8:13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1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丰富高校的教育内涵

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包含了少数民族在各个时期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包罗万象,又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思想与精神,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高校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主要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所包含的历史内涵与文化特色正是高校音乐教育中所缺少的。

(二)少数民族文化可以陶冶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能深刻体会到各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产生文化认同感。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性格

通过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中蕴含的勇敢、坚强的精神,从而激发民族荣誉感,培养坚韧的性格。

(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蕴含着各自不同的音乐特色,欣赏音乐可以体验到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化、情感、风格。欣赏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就如同观赏千姿百态的艺术画卷,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给自身带来美的享受。

二、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改革措施

新疆的民族音乐与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在高校音乐教学课程中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并获得了学生的广泛推崇,但是如果要进一步发展与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在日常课程的学习当中,老师可以选取一部分流行音乐进行赏析,使学生明白流行音乐也来源于少数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音乐创作的基石,脱离民族音乐基础而创作出的流行音乐是难以得到广泛传播的。

(二)加强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学生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传承者,所以高校不仅应加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还要使学生从根本上接受民族音乐文化,并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认同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感情教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民族音乐文化当中去,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高校要定期举办民族乐器演奏会、民族歌舞比赛、民族歌唱大赛等活动让真正学生融入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中。

(三)拓展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资源

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应该将教学与实际应用相互贯通,教师应真正了解学生的喜好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乐趣,并使教材逐渐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避免在异文化的基础上讲解本民族文化,同时也应加强对本土音乐文化教材的编写,将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带到课堂上。

(四)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能力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2

[摘要]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从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调查问卷研究,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9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安全少数民族认同感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5%。因而,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份。经过50多年的努力,云南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文盲半文盲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少数民族参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能力,增加了其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可能。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又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因此,本文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出发,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化安全与民族认同

文化安全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来讲,其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灯等)的独立性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或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特质以及价值观不会消失或是退化的一种安全感。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共性的认同,即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在主流文化中找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主流文化,并成为该文化的一份子。二是对差异性的认同,即把自身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民族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但最主要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在长期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因而一些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表征,如共同的、语言、文字以及风俗等。石中英在文章中也指出,正是因为这些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质维系着国家内各个不同的民族,使他们产生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反过来又成为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往来的关系纽带,成为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2004年3月。]1。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将民族文化认同分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文化安全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问卷设计

民族认同包括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民族认同感来表示,除了这两者对于文化安全存在影响之外,我们还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民族教育、就业政策、旅游业、民族同化及其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7个方面与文化安全也有一定的联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体现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高民族认同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的,不会产生违背文化安全的因素,低民族认同感就表示影响是不和谐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民族同化的现象。此外,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也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一个民族的现状及其民族认同的状况。因此,调查问卷是以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指标与文化安全的联系进行设计的,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题项均为选择题,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个部分一共有20个小题,第3、4、5、7、8、11、16、19小题的设计欲从侧面调查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第1小题则侧重于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其本民族存在影响的看法;第9小题欲调查科技的发展对其民族文化是否有影响;第2、6、14小题是关于民族融合问题,即上述民族认同的两个方面;第17、20小题欲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有的民族教育是否满意;第15、18小题提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第12小题从侧面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在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业的态度;第13小题涉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的问题;第10小题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的认知。

三、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收回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卷为90份,问卷有效率为98.9%。调查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其中男生20人,占22.2%,女生70人,占77.8%。年龄分布在20岁~25岁区间,文化程度均为在读本科生。

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对题项表述的态度),“5”表示非常赞成,“4”表示赞成,“3”表示不确定,“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调查内容涉及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等,调研结果采用软件spss18.0处理,主要采用了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分析。

为方便分析,将题项的按内容大致划分为九个类型,每个类型为一个分量表,有的分量表又划分若干个层次,其中“a民族认同感”可以作为文化安全的主要标志,属内在性因素;其余可以看作是影响文化安全的因子,属外在性因素。

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

为方便量化统计,将各题选项依次进行赋值:

很不符合――1;不太符合――2;不确定――3;比较符合――4;很符合――5。

根据描述性统计中各题项得分均值,将得分区间划分为5个层次:

分值区间5个层次的划分

由于各类型和层次的概括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先对各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对各类型综合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根据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

1.各题项得分都分布在“中等”、“较高”、“很高”三个等级,并且得分“中等”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大,说明该层次各个样本选项差异较大,而得分“很高”的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小,说明该层次各样本选项差异较小。

2.民族认同感中,民族艺术认知、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民族节庆参与度、历史传统认知得分达到“中等”,民族内部团结程度达到“较高”,而民族宗教认知、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得分均达到了“很高”,说明除了当前民族认同感主要集中在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上,除了认知外,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都不高,民族传统文化有被遗忘的危险。

3.在各分量表中,旅游业负面影响得分最低为“中等”级别,民族融合得分最高为“很高”级别,其他分量表得分均为“较高”级别。说明旅游也的负面影响在被调查者的认知中是不确定的,而对当前民族融合的现状持普遍的认同。

各题项得分均值与标准差统计(按均值由小到大排列)

各因子之间的积差相关性分析中,第一层pearsonCorrelation为积差相关系数,第二层Sig.(2-tailed)为相关系数的双尾显著性检验,如果此值小于0.01则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如果此值小于0.05,则表示比较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

由相关性分析表可知:

1.民族认同感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225、0.226、0.408,其解释变异量(又称决定系数,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为0.135、0.051、0.051、0.166。说明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不仅不会弱化民族认同感,反而会强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院校建设,让更多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国家和社会都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强化,从而有利于保护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2.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民族认同感、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0.453、0.217、0.366、0.289,和民族同化、旅游业负面影响不相关。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影响、现代教育的普及,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可以强化民族认同感,只要正确引导,就不会导致民族同化,更不会威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3.民族同化与社会经济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4,与旅游业负面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会带来民族同化,相反经济不发展,严重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反而更容易导致民族同化。

4.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旅游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民族同化,保护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

四、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主题,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力求通过更大的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其次,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财力上,要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优先安排民族地区项目资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2.增强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具有高度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2)传媒应该有针对性系统地宣传和普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3)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应该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3.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过度流失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省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和其他民族的同学融洽相处,即使产生一些矛盾,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此外,绝大多数人都不排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比较能体现民族融合的好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因此,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例如,可以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的宣传,唤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各乡镇、各民族村落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遗产知识”的培训;制作各民族文化音像制品等。

4.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民族融合与民族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显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人们经济水平、就业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们还缺乏很多民族教育人才,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欠缺导致了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并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骨干”等。

5.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和方式并加以政策扶持

由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均等,加之自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甚至有的收入还不如在家里干农活的同龄人。此外,在被调查的90名大学生中,就有78.89%的人认为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给予政策倾斜。因此,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业或旅游业的开发;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或是岗位条件的特殊待遇等。

6.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的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此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民族同化”现象、民族文化在传承与传播中变质等问题。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民族认同

族群是同一社会中共享文化的一群人[1],20世纪中叶依据我国族群实际情况进行的民族识别重要依据为“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借助民族识别的政治属性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属性[2],产生了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换言之,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文化的重构只有以不失本质为前提,才可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影响下重构频发。文化重构是对文化的重新建设,从解构到重构,通过对文化现象的加工与创新,重新认识与接纳文化。文化重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文化重构与文化自我创造一样,是人类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是对本民族成员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新挑战,作为族群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民族认同的内涵也由此发生变化[3]。

一、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民族认同系统

民族认同之于少数民族,是让民族成员确认相异于其他民族之处,具体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多元。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个体对所属文化产生归属感,便会将其价值体系内化,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对变化与重构语境下“我文化”认同成为个体的情感归属和价值取向,稳定了少数民族内部社会结构。民族认同的文化系统由民族情感和心理认同、民族意识认同、民族精神认同三个部分构成。

(一)民族心理认同。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有着特定的经济政治背景、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由此形成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是少数民族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民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均认为:民族心理是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民族心理认同可看作是一个民族长期的交往方式经过历史积淀所留下的共同心理特征。由于民族生境、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的差异,各民族的心理特征不尽相同,如藏族多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在文化多次重构之下,形成了隐忍、善良的心理特征;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傣族,文化重构之下形成了热情、奔放的民族心理特征。出于人类需求的共性,各民族在和平时期的心理特征也有和平、包容等许多相似之处,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构让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是民族认同行为发生的内部吸引。

(二)民族意识认同。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是分析民族意识认同较好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意识就是民族集体意识,与客观的民族生活相关,具有客观性。各民族的文化重构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相互融合的过程,传统的民族意识认同是通过民族特有方式教化而产生的民族共识,是民族群体对自我存在的无意识文化本能表达,是重构之后的民族意识在群体发展方向引导性的内部有机团结。在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在集体意识之中的体现更与现代元素相关,在体现民族群体的社会特征之余,更说明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民族融合成为民族文化重构的主要内容。民族意识在一定语境下即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

(三)民族精神认同。少数民族的形成有特定的血缘与地缘基础,也有特定的信仰和精神认同。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受气候、宗教、法律、施政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等的支配,民族精神涵盖以上所指。后现代语境下民族精神时常与时代精神相关,时代精神一般是民族精神重构的结果。文化哲学观点认为,民族成员对所属文化和族群的心理依附和情感归属即是民族认同。民族精神被称为民族文化之灵魂,是民族文化历史记载的主要内容,被广为传颂。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被蒙古族同胞广为传颂,与嘎达梅林相关的文化现象体现了蒙古族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信念。若将民族精神看做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能简单反映与直译民族自我意识,应全面反映民族集体意识、民族品格、审美情趣等。民族精神的相对稳定性不排斥民族文化的重构,相反只有精神传承与创新并重,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的民族认同困境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让民族文化从多元向一体转变,文化重构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变得模糊,当主流文化与母体文化有不同的价值标准之时,他文化的采借和我文化的模糊成为文化适应的必经过程。[4]

(一)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相对化下的民族认同困境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在民族社会最直接的体现是人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大场域,民族身份不再是最重要、也不是唯一的识别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多中之一的判断标准。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的无边界性,文化的表达出现了多渠道。借用社会学的角色扮演理论,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多重角色的集合,不再可能以简单的姓名、民族等标识来对一个人进行界定,也不再可能以职业、社会阶层来对社会成员进行区分。[5]吉登斯认为社会制度的多维度现代性导致了全球化,现代性忽略了空间,更重视社会体系和知识体系。少数民族的身份相对性可以解释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情境和约定下民族身份才有特定意义。经济发展和文化重构所致的民族身份相对化导致民族身份认同的场域更加复杂,各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也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反思。

(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加强下的民族认同困境

少数民族认同保留了文化对族群的原始表征,但是其可操作性必须存在于正在进行的对比之中———不是对自我文化的自说自话,是在与其他族往之中唤起自我觉察的民族自豪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引发社会文化交流加强的最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于主流物质文化的依赖。少数民族文化与他族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过程。社会学研究发现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呈现正关联,文化适应初期的民族认同模糊概率高于文化适应中后期。少数民族早期文化适应导致弥散民族认同困境———少数民族成员慢慢淡忘自己民族身份,对自己民族的事情不感兴趣。弥散民族认同导致少数民族群体被动接受主流文化,过度认可他族文化,造成对文化交流刻板印象的全盘接受和民族认同困境的无意识状态。民族学理论认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模糊与自我认同模糊是同一时间进行,所以通过民族认同的研究可以对民族群体的社会适应进行预测与调整,制定较好的民族发展政策与制度。传统乡土模式的民族认同基本依据地缘、血缘、族群等外在空间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族际流动也伴随社会流动不断加强,民族认同作为一个封闭和排他的情感过程被解构,因性别、民族、宗教所划分的社会阶层之间因为社会流动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为了体现个体的竞争力,少数民族社会成员在社会流动中渴望从摆脱乡土性的束缚,以国民性的标准自我要求,少数民族认同感在强烈的经济和政治权威约束下出现界限模糊、归属感散失。

(三)少数民族文化危机中的民族认同困境

文化危机是从文化功能角度提出的,少数民族文化危机是指主导性的文化由于转型或重构所导致的功能失效。多样化是少数民族文化重构的特点,文化因子、文化元素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完整替代,这些要素通过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方式慢慢发生变化。换言之,少数民族文化危机的发生是内源与外源合力作用之下导致各文化各元素之间的冲突,是保持文化本质的同时对文化功能失效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文化失范。面对当下主流文化的稳定性,少数民族文化危机还体现为对自身文化存在合理性的怀疑与民族自卑感。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沿用了许久,但是由于其生态破坏性与对现代法规违背,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纵观各民族生产方式改变的过程,是传统文化在危机背景下的转型。生活在云南大理山地的彝族以种植土豆、玉米为主,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退出经历了反对、偷偷进行、完全接受的过程。彝族将具有民族自在性的耕作方式作为文化元素进行转变是文化危机的表现之一,这一危机的解决是民族群体对主流耕作方式跨越性的接受。总之,文化危机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困境是少数民族群体对生存的深层精神维度的认同困惑,对长久以来稳定的文化模式变化的不安,对主流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民族制度的冲击所产生的群体紧张。

三、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民族认同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是对其内在规定性和外在表现方式的“我文化”及“他文化”的双重鉴定。历史上,少数民族因为文化结构的封闭性、滞后性制约其发展,于是适时的文化重构成为需求。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各种现代性因素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成为民族认同的前提。只有通过民族文化的重构,发展民族经济,激发民族自豪感,才能让民族认同成为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以文化重构促进经济发展,支持民族认同

自觉与自在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不是被抽象出来的,而是发生在特大的经济环境之中,因此也适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规律。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结构限于其经济发展程度,其功能单一与老化,传统的文化模式无法真正让民族成员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6]经济发展对文化重构最大的贡献是让其文化结构具有了更多的新方向和意义导向,更多从发展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生活现状为出发点。生活在云南元阳的哈尼人,以稻作文化为物质基础,世代努力才创造出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大田小田相间,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仅仅从耕作与收获的原功能来说,稻作文化之于元阳梯田不外乎是哈尼族居民基本解决温饱。但经过文化重构的元阳梯田文化从旅游文化、农耕文化、农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推介,让“梯田”成为元阳哈尼族民族识别的载体,通过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当地哈尼族居民经济条件不断改善,文化内核不再是不可触摸,集体认同变得有血有肉。总之,以安身立命为前提,文化重构所产生的技术和经济推动力的普遍性让民族认同变得更具说服力。

(二)以文化重构激发民族自豪感,推动民族认同

文化重构之后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不是简单的对文化原始性的标本式的保存和传承,而是在文化互动过程之中,结构发生解构与重构,文化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新的诠释。少数民族文化记载社会事实,同样也是民族的历史,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荣的情感过程称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卑感而相对存在。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种集体的共同心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文化重构将本民族的文化接受范围不再局限于本民族精英与传统,而用更加普世的方法让所有民族成员便于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构让一些集体性记忆不断再现[7],不断增强了本民族文化的亲近性。

(三)以文化重构增加理论支持,引导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文化重构过程常常遇到根基性与工具性的冲突,那些植根于少数民族原生生活之中的文化与现代性的工具之间的博弈体现在主流外部文化与族群传统的冲突。以少数民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民族学、人类学及多个交叉学科理论为我国少数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来源。民族认同的社会支持来自民族本身,也来自外部社会的经济、政治、理论等。民族理论的适用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典民族理论到中国特色的本土民族理论,我国民族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如今56个民族和谐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最新表达,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识别,民族区域制度确立、少数民族生存状况、语言、音乐、体育、艺术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指导。[8]多元民族文化的共存,不免有许多不一致的观点存在,小可影响小群体行为,大则破坏团结,解决的办法是利用理论指导,明辨是非,而不是粗涉与阻断,理论引导是解决民族偏见、民族歧视、民族刻板印象,指导民族工作的不二选择,理论指导从文化、心理层面使得民族认同成为民族成员的内在需求。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与反思性,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不是单枪匹马能完成,是众多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民族意识的启蒙,通过启蒙使民族成员正确理解当下的位置,不再盲目抱守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重构可结合时代精神,运用现代性的表达来振奋民族精神,让本民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诉求机制下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构是民族认同的载体,通过新文化形式对本民族文化的论证使民族成员产生认同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存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共生问题,其核心在于以公民认同为前提的各民族认同体系在中华民族语境下承认和支持各少数民族的自我民族认同。我国各民族认同是将超民族主义的“单一场域”和民族主义的“多场域”有机结合,以文化重构为基础的互补、共进的认同模式。

作者:孙丽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5]王明珂.过去、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的族群经验[a].中研院近代所.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C],1994,249-275.

[6]戴晓东.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认同[J].欧洲研究,2006,(3):18-35.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4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教育;“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92-03

随着党的十会议的胜利召开,学习研究党的十精神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教育活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去,建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项重要任务。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社会新观念形成的主要力量。他们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与当代大学生一样拥有思想开放、人格独立、追求自由、文化多元等时代特征;同时又具有与当代大学生不同的特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多数人自幼受到民族传统道德、习俗和宗教等文化环境的熏陶。正是“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在身心发展、认知能力、思想状态、生活习惯、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多元开放的高校环境下产生了思想文化、价值和社会道德观念的碰撞与冲击。一方面,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了科学知识和社会新环境的活动,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塑造了他们的新社会观念,推动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观念又羁绊或阻碍了他们的人生梦想,使他们对未来人生产生焦虑、怀疑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把自己置于新旧文化传统的社会观念的抉择中。

基于此,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幸福的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一是有助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引导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处理和解决成才成长与人生幸福问题。二是幸福是需要教育的。教育能提供被教育者诸如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等必要知识的条件,使教育者通过自觉努力拥有人生幸福。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利用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干预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化解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不利因素;引导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态度与评价,集聚对社会的正面态度和认同的正能量。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幸福生活,而且也影响了新疆社会稳定和建设新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追求“个人梦”,而且也影响了“新疆梦”和“中国梦”。

现阶段,“国内高校教育状况是:一方面与教育任务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与现实生活的背离;多了一份物质化,少了一份人文关怀,异化了教育的目标”。高校对大学生关怀的缺失,导致“在教育上人们忽视了对学生幸福的关注,忽视了关注学生的幸福教育”。教育是人的关怀教育,是培养被教育者拥有人生幸福的教育。幸福教育对增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创新教育发展有现实意义。

1.民族地区社会新旧传统道德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阶段,社会的各种利益交错、思想道德观念多元,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的无序、纷扰、焦虑等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社会道德失范是人们产生信仰的缺失和精神需求的减少的诱因,也是人们寻求满足于物质感官刺激的诱因。在新疆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新疆传统的社会道德与以现代文化引领的新社会道德发生冲击、碰撞、包容和融合。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深刻地冲击着他们的传统思想、价值和道德观念,对构建现代的社会道德产生深远影响,甚至迟滞他们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和发展;另一方面,面对日益竞争的现代社会,其受制于自身整体能力素养的不足,造成其社会竞争力不强,容易产生降低未来生活预期的负效应。但是需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感受和生命价值的需求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失去了纠正的机会;相反,助长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生活和幸福理解的功利化、物质化。在这样的境遇下,社会道德失范和错位的教育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迫使他们做出对现实的道德准则与生活法则的选择。

2.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环境因素。高校环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价值关怀缺失。“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人的生命价值是身体和精神需求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知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生命教育;强调教育的政治性和整体性,忽视教育的个性和差异性。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压抑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其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缺乏有效引导。学校的多元文化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不适应。“文化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到民族的风俗差异、语言障碍、人际交往、心理体验、价值冲突等文化影响,让他们产生不适应,在交往中常以操相同或相似语言的同学为主,处在相对封闭、狭隘状态。“文化适应是人生过程,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文化的差异增加了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性困难、学业成就和行为能力降低、排斥和回避等心理现象。

3.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新疆民族家庭教育受到历史、道德、宗教和社会文化等影响,例如,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以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宗教文化为主要内容。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思想开始影响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教育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宗教文化,一方面增加了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民族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坚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现代文化为辅的双重教育模式,尤其是偏远的农村、牧区民族家庭表现尤为明显。学校教育是以教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青年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家庭教育方式接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有很大的差距,形成了他们在学校学习中出现的学业成绩不理想、生活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和睦等问题。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构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人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系统和价值体系。通过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感受幸福,能看到自己的未来,自觉成为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人。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的幸福观。幸福观是判断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正确的幸福观能指引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正当性。

(1)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为指导思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属性决定的。围绕“什么是幸福、如何创造幸福”主题,展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爱国爱家、诚信友爱和民族团结等社会新道德品质,自觉感悟和体验人生幸福。

(2)吸收民族传统文化中幸福理论的有益补充。两千多年的新疆历史是各部族、各民族迁徙、交往和融入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文化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吸收、挖掘新疆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幸福理论,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新媒体等方式,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内涵的自觉认识。

(3)新疆建立以现代文化引领的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新道德观念。在社会新道德观念的引导下,形成以社会主义道德为主的各民族文化多元文化为补充的局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正确看待传统与现代社会新观念具有正面效应。

(4)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现代文化的价值导向,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确立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基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提高他们正确对待人生价值意义,探索对崇高理想的向往追求,正确认识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当他们谈论幸福话题时,幸福的教育正融入他们的思想领域,正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例如,推出熟知的“民族名人”专栏,以感人的内容和丰富的形式,体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精神,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自觉与使命。

2.加强关怀教育的制度创新。高校人文关怀是影响大学生幸福的外在条件。“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做出高尚的事”。

(1)制度层面的人文关怀环境。“所谓‘制度关怀’,就是通过制定和推行富有‘制度关怀’精神的科学载体,并以此载体为根基来实现‘制度关怀’的一种制度”。把人文关怀寓于制度关怀之中,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载体。人文关怀形成制度化的行为,其确定的示范效应能产生社会正效应。接受救助的大学生能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成为其奋发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动力。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措施:政府高校助学金、学费住宿费补助、银行贷款等解决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的后顾之虑,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

(2)宽松的素质教育环境。新疆高校丰富的知识资源滋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不同角度省察生活、感受幸福。其一,学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专业和课程安排上创设新课程;允许学生申请调整专业和自主选修课程;自主地规划成长目标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发挥个人才能和潜能的体验中自由地成长和发展。其二,学校推行学分制。由于学生选课有了自由度,出现了“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状况,增强了不同民族学生的相互了解;在班级概念日趋弱化下学生的流动性增强,按照“寝室就近、关系就熟”原则,鼓励各民族学生间的交流、答疑、解惑以及了解和尊重。这些措施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自信、快乐、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幸福感受。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是多元文化的集聚地。面对与原文化生活环境有差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了文化适应问题。“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在诸如生活满意感、情感体验、社会取向、价值观、判断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一,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行为规范、精神感染的功能,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设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现代文化之美,提高文化适应的自觉,产生学习中我幸福、幸福中我成长、我的幸福来自和谐的校园文化。其二,校园文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空间。校园文化交流能加强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的了解,缓解文化差异的不适,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和谐人际关系中成长。

3.培育创造幸福能力的健康教育。幸福是人感受生活的能力。“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敏锐感到幸福之所在,在这种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能力的形成取决于人们是否拥有良好的身心健康,这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的。“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5

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居住地点、生活方式和历史习俗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又千姿百态,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各民族在主动和能动地创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将民族文化内化于自己的心灵,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体系。1957年,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通过理性和逻辑分析获得的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即“外显知识”;另一种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无意识获得的、不能系统反思和清晰陈述的知识,即“内隐知识”。现代心理学不仅通过实验证实这两种知识独立地存在于人的记忆系统中,而且发现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提取机制。外显知识的提取是一种控制化的、缓慢的信息串行过程,而内隐知识在提取时是一种快速的信息并行输出过程,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心理资源,不受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不需要意志努力。

因此,相对教育中获得的外显性观念,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更具有自动化和无意识的特点,容易被自动激活,是某一民族人们心理和行为最迅速、最直接的支配力量。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虽然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离开了一直浸染的民族文化环境,但原有民族文化观念并不会消失,而是以隐性的方式持续地发挥作用,自动地、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新观念的接受以及行为选择。首先,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在思想观念深处不自觉地留下印记。这些散布于头脑中的民族文化观念有些与新的文化观念相一致,有些则可能与之矛盾或相悖。当矛盾或相悖的情况出现时,由于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具有自发性特点,它会极大地阻碍和干扰新观念的接受。其次,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观念系统的践行。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新观点和新观念,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观念能够马上成为支配行为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内隐的文化观念具有极强的潜在性和稳定性,它不会因为新观念的出现而消失。在此阶段,就会导致内隐和外显“双重观念”的出现。与外显观念相比,内隐民族文化观念较少需要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所以在没有主观意志控制的情况下,作为一种积淀下来的无意识痕迹,它会首先被激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反应的最直接的支配力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忽视

既然民族文化观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先在性生成因素,并持续隐性地产生影响,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无视民族文化的存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民族文化”或“超越民族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民族文化成了教育过程中的被忽视的无关变量,这极大地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标准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为所有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测量问卷基本上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我们并没有对其局限性和文化适应性进行足够的反思和认识。受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西方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一种独立在主体之外的类似于“客观存在”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反映,并确定科学化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孤立的,它从几个孤立的方面来认识人的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个标准是静止的,它从某段静止的时间来认识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待;这个标准是普适性的,它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而忽视心理的文化相对性。心理异常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于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特定文化契合性。健康、常态的心理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有着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行为表现。受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遇到困扰时,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从科学的、普适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忽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文化性和独特性认知。目前许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情绪波动、消极悲观、缺乏自信、人际敏感、强迫倾向等。这种标准化、表面化的测试无法深入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失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更糟糕的是容易夸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师源性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以追求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方法和手段为目的,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疾病的治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的社会背景和少数民族学生所经历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成了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忽略的无关变量。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科学化的、标准化的、去文化的。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潜意识”、“认知失调”和“真实自我”等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只不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人的一种理解而已。所以,这些理论具有文化适用性。当把这些理论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因为缺少特定的文化土壤,可能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效用。当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和咨询中简单地搬用那些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那些让人倍感“神秘”的概念和令人“困惑”的推理时,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同时,当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科学化的面目出现时,那些非主流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似乎就变成了非科学的,这无形当中会给各族学生带来一种压迫感。目前,在我国的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愿望不强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助意愿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校内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仅占5%,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倾向“内省”、“感悟”和“自我解脱”,而不喜欢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求援。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些所谓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缺乏契合性,那些冷漠的分析和冰冷的结论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望而却步,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失去必要的信任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那么这一目的就无法实现,其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保持民族文化敏感

文化心理学家阿克逊和苏(Sue)等人说过:“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助人过程,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文化敏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意。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能力,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从纵深的民族文化视角解读学生,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宽容、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其教育对象有着独特的、多元的文化背景。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共性的科学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固然重要,但仅用这些理论来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必然存在着许多相似的普遍共性,但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所以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从纵深的、民族文化的脉络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建立深入的共情关系,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之基础。正如建构主义所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或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知识,应当是有着显著差异的活生生、具体鲜活的关于个体和个别事物的知识。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因此知识的要义不在于找到事物的共性,相反,而是应发现其个性。”[5]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发现个性,深入地理解学生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心理咨询教师不可能对每个民族文化都能完全了解。因此,文化心理学一贯秉承的开放、宽容的态度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开放、宽容的前提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承认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抛开既有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学生,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民族文化保持一种探索的兴趣。在宽容、开放的理念下,心理咨询教师通过详细的倾听了解各族学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特有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参照体系出发,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建构发展目标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等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站在权力一方,不再是独立于学生的观察者、判断者,而是学生的密切伙伴、参与性的观察者。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深入的信任关系,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二)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生态哲学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一个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系统整体功能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不断向内部与外部平衡统一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平衡,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的某个部分功能的缺失或者某个部分发展的暂时滞后并不一定意味会破坏整体功能。因此“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因为当心理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时,整体发展趋势自然会对部分进行调整或修复,从而使得整体的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这要求我们在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的某个部分的健康状况进行界定,而必须有整体层次的把握,对心理整体机能的状态加以评定。同时,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审慎地对待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可轻易做出“心理不健康”的结论。其次,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取决于心理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评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由于多灾多难的历史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苗族人养成了封闭收敛的心理定势,形成了自律内敛的性格特征。而蒙古族由于一直过着游牧生活,草原部落游牧的生活习俗已经扎根于蒙古族人民的心理,蒙古人具有开放、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不同民族性格的人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会有所不同。如果不从民族文化背景来考量,只用静止、孤立、统一的标准来认识和衡量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极其有害的。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6

4月8日,来自台湾少数民族14个族群的部落头目长老出席了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的开幕式,并在开幕式上用各自族群的传统习俗,为重庆人民的幸福平安祈福、为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祈福、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祈福、为两岸人民的福祉祈福。面对隆重的开幕仪式,面对热情的重庆市民,来自宝岛各族群的头目长老们感慨不已。

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到开幕式现场,头目长老都兴奋异常。原来,的名声早就传扬岛内,在之前与重庆市张轩副书记的会见中,台湾少数民族头目长老的代表汪念月就在发言中道出大家的心声:期盼书记能参加次日的开幕仪式。所以当看到薄书记真的亲临开幕现场,头目长老们都很激动。

与在场的台湾少数民族14个族群的长老头目代表一一握手致意,当他来到满头白发的泰雅头目罗进发面前,亲切地询问罗头目的年龄,在得知已83岁高龄还能每天上山打猎时,薄书记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好,好,非常好!他祝福罗头目健康长寿,祝福部落百姓生活进步幸福。

花莲丰滨乡的噶玛兰头目李文盛在文化展开幕式上祈福时激动地流下眼泪。李头目曾参加过在北京举办的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谈及第二次到大陆参展的感受时,李头目说:“在台湾岛内,从来都没有这样的展示,我希望展览能拿到台湾去展出,相信一定会增进台湾社会对不同族群之间的相互了解。在重庆,我感受到市府和市民对我们相当的好,相当的亲切,我感到非常兴奋。”

台湾苗栗县狮潭乡的赛夏长老豆鼎发说,出席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看到主办单位、重庆市民对台湾朋友如此热心和关心,他内心非常感慨:“我们台湾的诚意如果能做到像你们这样,哪怕只有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我不知道两岸关系会是怎么样了?”

台湾邹人头目汪念月称,此次是继北京之后第二次在大陆展出,有助于让更多大陆朋友了解认识台湾少数民族,也有利于两岸少数民族问的交往交流。

本次展览的总策划、台湾少数民族头目长老团团长根志优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薄书记会到现场来,”他谈起开幕情景时十分激动,“其实我们在台湾通过许多媒体报章,知道重庆建设得非常好。这次来到重庆,身临其境,感受非常深刻。这个城市不仅进步繁荣,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市民的素质都特别地高。薄书记能到展览开幕现场来,我非常非常感动。”

感慨渝台交流的必要性

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会见40名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头目长老时,不仅对头目长老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她还向这些台湾的少数民族部落头目长老们介绍了重庆近年来的发展。她说,重庆正在大力打造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台湾的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电脑厂商均在重庆设有工厂。同时,重庆还建有“台湾工业园”、“台湾农业园”等专门对台湾企业及工商业者开放的园区,渝台两地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张轩说,与台湾相似,重庆也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人口较多的主要是苗族和土家族,该市共有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她希望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头目长老的重庆之行顺利愉快。

长老团获悉重庆和台湾有如此多的合作项目时,感慨到有很多信息让身在台湾的他们都不了解,纷纷表示一定要都走走看看,增加对重庆的认识。邹人头目汪念月说,很高兴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能在重庆举办,这样的文化展在台湾当地都没有举办过,相信会让更多的重庆市民了解认识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助于推动两地少数民族的交流。

感受陕西的历史底蕴

在长老团的行程中,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参访是很多人的愿望。4月11日,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并得到陕西省委副书记王侠的会见,她还在西安金花饭店宴请了全体团员。

王侠副书记说,陕西区位优势明显,矿产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科教实力雄厚。近年来,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陕台交流交往日趋活跃,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更加广泛,台湾每年来陕西旅游观光的人数已经超过10万,目前西安直飞台湾的航班增至每周3班。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台湾少数民族历史上是中华民族尊严的坚定捍卫者,现在是联络两岸、密切两岸交流交往的促进者。此次各位长老头目来访,一定会增进两地少数民族的了解,促进陕台更多的交流交往。她希望头目长老多组织部落乡亲来陕走走看看,并特别邀请更多的台湾同胞参观即将开幕的西安世园会,推动陕台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赛夏人头目根志优代表长老团首先用所属民族的语言向在座的每个人致意。他说,台湾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14个族群的语言甚至多达44种。各自有自己的服饰,从服饰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等级,比如头上的羽毛数量也是不可以乱插的。希望大陆朋友多多了解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希望来少数民族部落旅游,最重要的是让大陆的朋友看见最美丽的风光;希望两岸和平发展,共创两岸人民福祉。

访问团在陕活动期间,与陕西少数民族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法门寺等名胜古迹,品尝了陕西风味饮食,体会了繁荣热闹回民街景等。

盛邀大陆游客体验“部落深度游”

展览期间,40名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头目长老还深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当地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开展交流活动,后又同陕西省少数民族座谈,对于大陆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民族保护政策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很多长老都感慨说,大陆少数民族发展的太好了,对台湾非常有借鉴意义。头目长老们普遍萌生盛情邀请大陆游客到台湾多交流的想法。

“少数民族不只有歌舞,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文化。”阿美头目林进福说,希望两岸多做一些深度的文化交流,“我们独特的民族风情,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林进福说,50多万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在台湾二分之一的土地上,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秀美的风光。但目前,这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也使得很多大陆游客没有机会领略台湾少数民族的风情。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7

[关键词]新形势;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23-03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学生只有将自己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地负起责任,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思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冲突和国内改革利益格局调整等对国家认同提出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实践中探索培育和增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对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边疆地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传承科学文化的主要载体,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不可避免地,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深受来自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被严重削弱。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2013级和2014级1700余名预科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主流是积极正面的,他们有较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他们热爱祖国,有着浓厚的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具体表现在国家至上理念强、国家责任感强、爱国意识趋于理性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问卷分析主要探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特殊性与紧迫性

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己民族宗教的角度观察问题、体验人生,甚至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再加上阅历少,与外界接触少等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脆弱,极易受到不法分子利用和挑拨,极易发生偏激行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没有离开居住地来到大学以前,由于周围人们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具有相似性或一致性,不会感到自身的不同,民族身份和民族意识没有刻意彰显,此时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处于平和状态,呈现隐蔽性特点。但是到了大学校园后,新环境、各种新思想相互碰撞,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民族身份,致使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强化,而国家认同意识相对淡漠。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是较高层次的认同,国家认同是维系一个国家的根基,国家认同程度如何关系到国家是否稳定统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阅历,而境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利用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同区域发展的差距、特别是民族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实际差距,利用宗教、民族问题,并通过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手段和教育文化开放的机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分化,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历史、客观地认识各民族间的差距,以及本民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容易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产生模糊认识,甚至否定。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更加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好民族问题。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综合型的民族院校,这里汇集了包括藏、彝、羌等55个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文选取的调查对象预科教育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比达到了99.5%。为了有效准确地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笔者拟制50道题,发放问卷涉及西南民族大学预科学院两年制新疆学生和一年制内地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共发放1700份问卷,有效回收1682份,有效率为98.9%。笔者收回问卷后,对每份问卷的回答情况,予以综合统计,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同时进行了座谈。

通过问卷分析了解到,预科大学生国家认同主流是积极正面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有着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极大的自信心。具体表现在国家至上理念强、国家责任感强、爱国意识趋于理性等方面。第一,国家至上理念强。问卷在问及“您认为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哪一个是第一位?”时,75%的大学生选择“国家”第一位,选择“社会”、“家庭”第一位的学生各占6.3%和15.5%,而选择“个人”第一位的学生仅占3.2%。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对爱国主义理解深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他们较为冷静地看待每一事件的本质,考虑事件带来的长远影响,这充分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发展和爱国意识日趋成熟。

部分学生狭隘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的存在,他们对待发生在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问题不是从事实真相出发,不问是非曲直,只要本民族的就同情,并被这种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所支配,导致在是非面前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部分大学生权利与义务、责任感存在偏差。回答“你认为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怎样?回答“没有完全照顾到少数民族利益”学生占13.3%。

通过调查发现西南民族大学预科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观总体上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但是总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自发地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朴素的世界观的支配下产生不稳定的,偏离方向的非理性的国家观。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在大学时代,大多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好初步形成,因此产生一些自发地形成一种朴素的、自发的世界观,这是很正常的。部分大学生的偏离方向、不稳定的国家观,大体表现为政治信仰弱,对政治持有冷漠的态度或逃避的态度,存在较高的偏激情绪的爱国情感等。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类矛盾更加突出,在这样一个矛盾凸显期,很多大学生容易迷失人生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驭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和提高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成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国家认同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办学方向,还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稳定、学校是否稳定;而学校是否稳定又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大局,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作为国家认同感教育的实施者,应当大力倡导团结教育,公民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国家认同教育教学中,积极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拓展教育途径,在当前,互联网不同程度的进入大学校园,不断影响着各个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中,首先占领网络这个阵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发挥网络社会所创造的条件来传播主流价值文化。如设立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网站,以丰富的内容吸引和感染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观意识,也可以借此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及法律法规。针对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多民族地区,接触面较窄,他们亟需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的实际情况,开辟民族语言的民族知识网站!鉴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网络接触越来越密切的情况,在国家认同教育中,开辟国家观教育网站的同时,还可设立网上的公开信箱,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流,影响不稳定的因素,培养国家认同意识。

(三)以人为本,情感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相交融,不断增进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因时、因地、因事灵活运用教育疏导、解决需要、谈心对话、激励吸引等方法,坚持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施之以爱”的情感艺术,引导学生树立热爱中华民族,建设家乡故土,尽快改变本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坚定志向。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情感影响的,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纯朴、特重情感的思想特征,只要热爱、理解、爱护、关心他们,以爱唤情,以理服人,他们就会真诚相待,情理交融,就会扩大教育效果。所以,高校要全心全意热爱少数民族大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回答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开思想和心理上的疙瘩,要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要深,理要透,以真诚的爱心、透彻的道理联结相互之间的感情,获得彼此的知心,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6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也考验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来自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家庭背景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现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从西部家乡来到中东部地区接受高等教育。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于、新疆等偏远西部地区,这些少数民族之间在居住环境、家庭收入和规模、文化背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居住环境。通过对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新疆地区生源和父母从事职业信息的统计分析,50%的藏族学生和70%的新疆籍学生都来自农村地区,父母职业也各有不同。表1是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环境的基本情况。

2.家庭收入和规模。从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情况来看,家庭收入和规模也有很大差异(见表2)。拉萨、乌鲁木齐等大城市的学生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工资,稳定且有一定存款,一般为3口之家;中小城镇的学生家庭收入比较灵活,个体收入来源或者固定薪金,经济情况也相对比较乐观,家庭人数在4口左右;边远农村地区的学生家庭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务农的收入要支撑5~6口之家,加上子女的教育费用、老人的赡养费等等,对整个家庭来说是比较艰难的。

3.文化背景。少数民族学生在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中成长,其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在校的心理状态等都会受到比较深刻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具有鲜明的特点,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展现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实现自我肯定和一定的归属感。虽然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在家庭经济条件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必然对他们的成长历程有着重大影响,所形成的人生观和心理特点都会不尽相同。

二、常见心理问题和特点

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既有少数民族的个性,也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要考察来自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对现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1.常见心理问题。①环境适应问题,来自西部地区的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居住环境、文化背景的改变,导致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这不仅仅意味着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生长的特殊文化背景下自然地接收本民族的、行为准则、家族模式上,由此形成的独特思维方式以及一系列约定俗成的心理体验的改变。我校这部分、新疆籍贫困大学生,自入校后首先面临着语言交流上的困难,无法与其他人顺利地展开交往交流。其次,他们在衣食住行上与非少数民族学生有很大不同,民族服装、饮食食材的偏好、课余兴趣爱好等都存在一定差异。再次,由于环境气候特点的巨大变迁,水土不服、空气条件等会使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出现各种健康状况,从而引发心理上的不适应。②专业学习问题,以我校外国语学院为例,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藏族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困大学生,原有英语基础就差,大部分都没有开口说英语的经历,以至于入学后对专业学习选择性地逃避,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这一系列的差距容易形成消极的心理体验,由此产生自卑心理。③集体生活问题,进入大学后,因为语言交际上的自我设限,他们有选择性地进行交际生活,集中表现在多与本民族的学生抱团,鲜少与非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交际圈。个性突出的学生之间会出现难以协调以致不能继续共同生活的局面。④情感表达问题,和新疆籍学生基本都有信奉宗教的传统,他们的思维模式、情感表达方式与内地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的表露大多是外向型的,热情爽朗、兴奋型居多。随着与内地文化接触的越来越多,对两种文化差异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这种差异感和陌生感使其情感表达上容易出现一种包含多种负面情感的心理不适应症。我院和新疆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校后在情感表达上比较容易出现外向热情和内向拘谨并存的现象。

2.心理特征。①民族自尊特点,和新疆地区有着自身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受当地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本民族存在一种天然的自豪感;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也是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民族自尊的重要源泉。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特别是生活在偏远西部农村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意识到生活条件和基础教育状况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的客观差距,这些差距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一定的伤害。②情感封闭和情感依赖特点。以游牧业为主的西部少数民族以家庭为单位逐水草而居,团结协作、互通有无相对较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个体更倾向独立自主,难以屈从于群体,这种习惯性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后较易倾向于自我封闭。③同民族间亲密和不同民族间戒备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习俗的熏陶,在他们的情感中早已建立了与本民族文化背景相符的稳定因素,因而无论在学习或交往过程中,他们都会不自觉地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知结构为依据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进入内地高校后,他们身边遍地都是佼佼者,不管是家庭经济条件还是个人学习基础都会使之产生一定落差,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在与不同民族大学生交往时,总是担心被人瞧不起,存在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表现出较强的自尊维护欲,存在一定戒备心理。

三、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现状和特点既具有其特殊性,也具有大学生心理发展、心理矛盾的普遍规律性。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自身从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经验,积极想方设法,帮助、引导其心理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正确认识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做好适应性教育。在入学初,对这部分特殊学生就应该给予关注和指导。环境变迁后,他们的一系列不适应心理会凸显出来,作为专职辅导员老师,在学校管理和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沟通排查后做好适当的心理调适指导。重视民族学生的生活习俗,及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民族间的学生交流活动,主动让自己置身于各种社会环境,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

2.依据学生专业学习实际,开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我校外国语学院为例,针对他们的专业学习问题,特别是那部分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动力较弱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汉藏分班、配备专门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以促进他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为进一步促进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学院于去年开始实行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混班的教学模式,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参加各类相关专业的教学活动,希望他们在差距中互相追赶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机会获得学习奖学金,鼓励他们勇于学习,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重视民族学生的文化宗教习惯,开展多种特色活动。积极营造一定的民族文化生活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能感受到一个类似本土的文化生活环境。尊重他们的文化宗教习惯,支持他们通过过民族节日、穿民族服装、举办民族文化展览等形式创造一定的民族文化氛围,鼓励汉族学生参与进来共同体验,使来自边疆地区的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亲切感、归属感,逐步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开展多种特色活动展现民族风采,以此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同学间的亲近感,加强了各民族学生间的大团结。

4.帮助家庭经济经济困难的学生,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还存在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除了在环境适应、专业学习问题上同样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在生活条件上也不如其他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靠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以及各类校内外补助获得,这就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脆弱更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排斥与人接触交流。我们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物质资助和心理疏导,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在确保他们生活学习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帮助其提升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以实现自我肯定,从而更好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特征是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人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是实现教育公平、民族团结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了解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帮助这些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新的文化氛围,培养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云龙,赵建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分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1,(10).

[2]庄立臣,任成金.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9

近年来,少数民族创作舞蹈的繁荣和发展成为主流,各种少数民族舞蹈作品层出不穷。但在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方面,仍旧存在盲目创新、千舞一面、民族属性混乱等问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价值几何?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现状怎样?如何进行有效的少数民族舞蹈创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认真梳理和总结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围绕舞蹈的现状,探讨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并探寻应对的策略,以期寻求少数民族舞蹈应对当今开放世界的正确姿态。

一.多元并存的少数民族舞蹈

当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逐渐升温及各地民俗活动的盛行,少数民族舞蹈成为公众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少数民族舞蹈,是指由各少数民族自发创造传衍的,为某个民族所拥有,具有特定风格,并在相对稳定的地域流传的舞蹈形式。由于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多与各族民众的民俗活动相结合,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负载着人与社会、生活、风俗、情感等的多重关系。而当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概念是多元的,它包含了各少数民族自然传承的民间舞蹈,也包括了艺术家们在此基础上的提炼、加工和创作的舞台化舞蹈作品。少数民族舞蹈从民间走向专业舞蹈院校的学院式教育、旅游舞蹈及创作领域,这使得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与外延产生了多重形态的变迁。

从舞蹈的功能和目的来看,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全民参与性和自发性。而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创作型少数民族舞蹈有着不同的文化使命。它提倡表现形式的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涉及到对不同舞种和创作手法的借鉴,文化内涵的挖掘涉及到对不同地域环境、民族传统、现实生活的了解、学习与研究。正因为这样,才有了贾作光的《鄂尔多斯》、冷茂弘的《快乐的罗嗦》、杨丽萍的《雀之灵》、马跃的《奔腾》、王佳敏的《踩云彩》、李楠的《圈舞》等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作品。

创作型少数民族舞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舞蹈编导家们纷纷走向民间,他们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搬上舞台,少数民族舞蹈“风格展示”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创作思维,传统舞蹈是这一时期舞蹈创作的主要来源。贾作光的《鄂尔多斯舞》,李俊琛的《洗衣歌》,冷茂弘的《快乐的罗嗦》,章民新的《花儿与少年》,这些作品都是编导们经过解放运动与运动的洗礼,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深入体验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时代印记。

提到舞蹈风格的形成不得不谈“贾派舞蹈”的代表人贾作光,在经历了、反霸等民主革命运动与对牧民生活的长期深入体验的基础上,贾作光的舞蹈创作极具生活性,并在动作语言的塑造上借鉴民间和宗教的资源,创作出了《牧马舞》、《雁舞》、《挤奶员舞》、《鄂尔多斯舞》等舞蹈精品。在《牧马舞》中,内容情节的表现是作者的工作重心,编导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牧马经验来发展素材,根据放马行走的“踢踏踏”节奏,用“三步法”与节奏搭配,动作上以行走、奔驰、旋转为基础,发挥生活中的牧马造型如勒马、套马、下马、放马、追马,并有机地把每组动作巧妙地衔接起来。“贾派舞蹈”以他作品的独特性和鲜明的风格性在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大群众在艺术活动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人们在舞蹈作品中需要得到更多的信息,了解深层的民族文化。“风格展示”式的创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一需求,这样一种现实对我们的民族舞蹈艺术创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人文关怀”就成为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中的重要命题。作品的人文关怀不但是一个编导在艺术创作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反映一个编导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80年代至90年代的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人文关怀”成为重要命题。少数民族舞蹈已经从“风格展示”的创作阶段走出,很多少数民族舞蹈编导在作品中试图用本民族的舞蹈语言塑造出较为复杂的人物性格,同时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种“人文关怀”精神表明了我们的少数民族舞蹈编导开始更加成熟,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也开始有了历史性的进步。与此同时,舞蹈的文化意识逐渐在作品的表演与创作里显露锋芒。舞蹈创作不再拘泥于风格性展示,而是借用传统舞蹈的语言,利用一些艺术手段,表达一种民族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意识,并向着揭示和挖掘人物复杂而深层的内心情感与精神世界的主题开凿。

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希望》这个新生观念的作品倍受关注,作品中既没有特殊的象征性的舞蹈语言,又没有具有一定风格的舞蹈特征,仅仅通过表演者几近的肌肉线条以及身体部分的抽搐、颤动、收缩、展开来表现人物思想的情感冲动。舞者在舞台上一次次地高高跳起然后又一次次地跌倒在地,让我们感到希望既是遥不可及又是那么地触手可碰。编导借鉴西方现代舞的呼吸―收缩训练法与人体运动的方法,给表演者充分自由的表现尺度。这样一个现代舞的创作理念对于当时传统少数民族的舞蹈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启发了舞蹈艺术家们的创作思路。

80年代的两届全国舞蹈比赛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与表演的另一个高度,如傣族舞蹈《水》、《追鱼》、《雀之灵》,蒙古族舞蹈《鹰》、《奔腾》等,这些作品无论是编导的创作手法还是表演者对艺术美的把握都达到了“舞蹈美学”的新境界。刀美兰表演的《水》在传统傣族舞蹈的基础上创作,提炼傣族具有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叙述性地表现傣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劳动、梳妆、沐浴、洗发,整部作品流畅自然,清新典雅,表演者温柔端庄的面部表情,碧月纤柔的体态造型都使我们流连忘返,久久回味在傣族人民美丽的生活画卷当中。具有鲜明傣族舞蹈风格的《追鱼》,其动作语言仍以傣族象征性的动作语言为主导,整部作品通过渔翁与小鱼之间“追”与“逃”的嬉戏场景,结合傣族手腕的特殊造型成功地解决了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联系,编导所阐述的小的戏剧场景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之更具欣赏性与创造性。

《奔腾》是一个气势磅礴、热情奔放、充满着阳刚之美和浪漫色彩的蒙古族男子群舞。编导家马跃的特殊背景与蒙古族文化结缘,使这个作品的艺术表现征服了无数中外观众。作品自在全国比赛亮相以来,立即风靡全国,不同版本的《奔腾》在全国各地迅速上演,成为直至今日深受人们喜爱的舞蹈经典作品。《奔腾》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着人们,并引领了一代蒙古族的舞风。在风格上,马跃主张作品个性的张扬,体现出时代中人的精神追求与自由、飘逸的性格魅力。编导在舞台构图上有意通过舞台空间的前后拉伸营造了来自于马背民族的骑手形象――自由、奔放、活力四射,人物的表现更具蒙古族人民的草原性格与风格特征。舞蹈语言的衔接顺畅自如,使“牧马”与“牧民”的情感彼此交融在一起,编导给舞者一定空间的自由发挥,使个性情感的流露更加鲜明、透彻,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9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舞蹈创作呈现多元化的创作势态,舞蹈作品可以与音乐、戏剧、电影一样表现细腻、复杂的情感世界,这具体表现在创作题材、创作手段的多元尝试和应用上,构成了舞蹈作品在审美意识上的多元化格局。

从《黄土黄》、《一个扭秧歌的人》、《好大的风》,到《母亲》、《千手观音》,张继刚的这些作品清晰地折射出青年编导们怎样感受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在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不是一味地去追随时髦,而是竭力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不断探索和提高中国民间舞蹈的表现力。张继刚的《黄土黄》以一个单纯的鼓舞形式以及通过动作语言的“重复”、“再现”将黄土高原人民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渲染生命本质的刚劲、纯朴。作为一个具有黄土情结的艺术家,他不断地从舞蹈的角度“寻根”问底,即使是在21世纪面对挑剔的大众群体,他的作品依然被接受,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被《千手观音》所震撼。他的舞蹈作品深刻关注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意识。作品风格注重情节,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细腻,讲求戏剧的矛盾冲突,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不少舞蹈作品摆脱了过去的创作思维模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批题材新颖、技法讲究、内容深刻、表演精湛的民族舞蹈,如,彝族舞蹈《阿嫫惹妞》,黎族舞蹈《山兰女》,傣族舞蹈《萌动》,回族舞蹈《回之韵》等,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作品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觉,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彝族舞蹈《阿嫫惹妞》为我们讲述的是母亲和儿子的故事,从题材角度来讲并不新奇,但是编导马琳打破传统的写实手法,以群舞的形式将这一故事表现得生动感人。舞蹈是在一个母亲群体与儿子之间展开动作关系的,编导在充分运用构图变化的同时,提炼出一些典型的、精妙的彝族女子舞蹈的风格动作,巧妙利用“长裙”在舞动中产生的温柔微妙的动律,创造出一组组母亲群体与子或相互拱身抱腰、或拖着曳地长裙鱼贯缓步前行的动态形象,准确、形象地表现了20多位母亲像大地一样深厚的母爱,她们用柔情、鲜血和生命孕育滋养儿子,使人感受到伟大母爱所带来的灵魂深处的震撼。女编导从女性的角度表现母爱这样永恒的主题,手法细腻,刻画精微,短短七八分钟的舞蹈充分显示了编导创作观念的独特性,令观者回味无穷。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要不断撞击人们的灵魂深处,让人情不能已,心为之动,这是舞蹈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会演中,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团演出的女子群舞《回之韵》打破了回族舞蹈创作沉寂的局面。编导在舞蹈语言上大胆摒弃以往的套路,“解放”了舞步,打破了过去“背手摇头”、“踮步摇摆”等动作的局限,紧紧抓住回族女性的神韵,以开放式的舞姿,行云流水般的舞步和变化有致的构图表现面纱遮盖下的回族女子内心涌动着的情感,准确塑造了宗教生活陶冶下的回族女子的沉静、温柔和善良的性格特征。这是一次对回族伊斯兰文化的正确理解,是一次对回族女性神韵的准确把握和对她们生存状态的深层的人文关照,更是一次回族舞蹈创作观念的转变,这一创作思路对甘青宁地区的其他伊斯兰民族舞蹈的创作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民族属性淡化”的少数民族舞蹈创作

当前的少数民族舞蹈创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各种以少数民族歌舞为题材的晚会、演出、创作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民族属性淡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滋养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萎缩,造成传统少数民族舞蹈的数量剧减。20世纪50年代,广大舞蹈艺术工作者曾深入民间虚心采风,收集、整理民间艺术、体验民族传统、尊重民众智慧,他们的举措产生了积极良好的效应。但这样大规模的民间采访活动现在很难实现,许多传统舞蹈已经或者濒临消失;另一方面,许多编导在创作少数民族舞蹈作品时,往往视传统为旧物,盲目创新,致使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民族属性淡化、扭曲;此外,学院派的兴起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的规范训练和教学为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使许多民族舞蹈的创作手法趋于模式化。

我们会发现许多少数民族舞蹈的编导手法、舞蹈语言、动律、服装设计都很近似,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存在一种趋同化的现象。此外,还有很多作品打着少数民族舞蹈的旗帜,实际则是随手拈来几个似是而非的“民族舞动作元素”,生硬地嫁接一些时下流行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艺术家的这种人为加工变异,使舞蹈作品远离其固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也就不成其为“这一个”民族的舞蹈了。这些现象凸显出当下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民族属性淡化”问题。

不少作品在追求现代语汇与民间舞蹈的融合方面出现“失控”现象,造成舞蹈风格属性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民间舞蹈的原始基因,对民族舞蹈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有些民族的舞蹈语言、基本体态、造型,大众比较熟悉,例如蒙古族、藏族、朝鲜族、傣族、彝族。而有的民族的舞蹈元素、舞蹈语汇本身就很少,外界的认知程度低。例如云南布朗族、独龙族、德昂族等,当地的舞蹈工作者都很少接触这些舞种,外人就更少了解。在创作作品时,有的编导不深入当地挖掘,而是觉得都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舞蹈,在舞蹈元素上应该差不多,于是将各种动作造型信手拈来。对民族舞蹈语言的胡乱借鉴,最终会导致民族语汇的丧失和混乱。其实,只要真正深入观察就会发现,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的精髓和韵味。即使有的民族舞蹈语汇较少,也可以从民族性格、情感上去挖掘、发展。舞蹈作品能与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的力量,才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云南红河州歌舞团团长王佳敏,长期扎根于民族地区从事舞蹈创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她就跟随民间艺人学习歌舞,在采风过程中,垤施洛孟地区彝族人的踩荞舞的基本场景在她脑海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红河梯田上的云海奇观,彝族女孩在云海间行走的景象使她久久难以忘怀,由此创作了彝族舞蹈《踩云彩》。试图以踩荞舞中双腿的屈伸产生的柔韧起伏为基本舞步,表现一种彝族女子置身云海梯田的浪漫景象。该舞蹈重拍在下,动作连绵贯穿,脚下动作小巧灵活,整个舞姿轻盈飘逸。编导多年的生活经历与创作者思想的结合,使这个作品多次在全国性的舞蹈比赛中荣获了各类奖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通过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要想把握好一个民族的舞蹈风格特征和审美传统,就需要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这是一条永不过时的创作规律。

三.宗教题材的艺术表现问题

宗教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文化观念。这一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当中表现得尤为鲜明。近些年来,我国的舞台艺术作品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映宗教文化主要是少数民族宗教生活的剧目,并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广大艺术家们力图重新审视宗教的文化价值,试图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去揭示宗教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询宗教文化的奥秘和对生命的意义。但是,这些作品的艺术呈现大多并未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艺术家对宗教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信仰活动的认识还处于较低的层面上。

长期以来,我们的创作领域对民族文化现象的本质缺乏深入的理解,对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生活的认识更是处于浅表层次。例如对待少数民族的信仰活动,我们的编导往往将之理解为沉重压抑的题材,完全忽略了信仰者将之作为精神寄托的幸福感,未能体味信仰活动带给信仰者的快慰与内心的安宁。因此,他们只要表现活动,就使用沉重而压抑的音乐、五体投地式的膜拜、繁缛冗长的礼仪等,以至舞台气氛异常凝重,几乎使人窒息,以此来营造宗教文化的神圣性和神秘感。遗憾的是,这种艺术表现既不能感染观众,也不能震撼人的心灵,更没有让人得到审美的愉悦。相反,反而增加了人们对宗教文化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甚至产生猎奇心理。以此可以看出,许多此类题材的作品仅仅停留于对某种信仰活动表象的关注,以及对其外在形式的模拟,远远没有触及到这一文化现象的内在灵魂。对宗教文化的亲和力、内聚力也缺乏足够的理解。

舞蹈诗《阿姐鼓》展示了雪域高原藏族文化的独特风采,表现了藏传佛教文化的神秘与博大。舞蹈似乎要揭示生命的诞生与轮回这一命题,为了表现这一主题编导调动了一切可以施展的创作手法。但是,由于作品命题过大、过深、过于抽象,几乎超出了舞蹈自身所承载的能力,导致作品内容庞杂,头绪纷乱,舞台呈现不尽人意。肢体语言在面对如此深刻的命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类似的现象同样表现在舞蹈集《云南映像》结尾的藏族舞蹈部分,舞台的呈现过于具像,手法写实,只注重对凝重气氛下的仪式化行为的渲染,和模拟藏民族宗教生活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对他们内在世界的观照与体味,同时对具有典范的表演特征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审美价值、张扬雪域高原藏民族典型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卓”(又称“果卓”、“锅庄”)、“依”(又称“谐”、“弦子”)等民间舞蹈,则未能给于深入的发掘和精彩的展现,这一点也是令人感到遗憾和惋惜的。

在这方面,音乐与舞蹈存在着较大差异,宗教文化以音乐形式表现更能适宜于人的理解,因为音乐艺术的抽象性与空灵感,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更能引发人与神灵间的沟通与交流。何训田的乐曲《阿姐鼓》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何更好地表现宗教题材,依然是今天的舞蹈艺术所面临的重大创作课题之一。

四.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与文化责任

有人认为舞蹈创作是一种个人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创作的自由和空间,应该给艺术家充分的空间去发挥,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去限制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在我看来,创作型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舞台艺术,从表现内容、形式、方式肯定与传统少数民族舞蹈是有区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传统舞蹈的加工、提炼、创新是必然的。我们并不限制舞蹈编导依据自身的个性和审美选择,创作出各色品种、样式的舞蹈,也并非狭义地认为“民族性”必须依循特定的地域风格、传统形式,不可变通、借鉴、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论艺术家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加工和创作,既然我们还称其为少数民族舞蹈,那么它一定具有某一民族的特色,包含某一民族的特征。也就是说,少数民族舞蹈的基本特质始终不能离开“少数民族舞蹈”这个文化身份。而当下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创作显然在这一点上走得很远,有的舞蹈让人辨认不出其民族属性,有的创作甚至会肢解民族文化。能否较好地把握作品的民族性格,遵循民族的审美传统,是创作的关键问题。当我们去创作一个民族的舞蹈的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对这一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应有的尊重。

如果仅仅是个人行为的话,艺术家当然可以任意发挥,不受限制。但少数民族舞蹈创作并非简单的个人行为,它在舞蹈语言、风格、动律、题材等方面都体现着编导对这一民族的认识。不论是舞蹈教学、舞蹈创作,还是旅游舞蹈,作品一旦创作出来就会对大众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的个人行为必须是在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这个民族不是艺术家个人的私有财产。既然决定以这个民族的舞蹈为创作元素,艺术家的舞蹈创作就要跟这一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形象、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就要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具有责任感和文化自觉。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篇10

关键词:民族舞蹈;应用;幼儿舞蹈教学;融入

舞蹈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内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根据自己民族风俗特色编创出独特的舞蹈,并世代传承和发展。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欣赏价值较高,如果将民族舞蹈融入到幼儿舞蹈教学中,不仅能开阔幼儿视野,提升其艺术审美力,强化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幼儿了解到民族特色和传承民族文化,进而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因而,民族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重大。

一、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的价值

(一)民族舞蹈能够丰富幼儿舞蹈知识和增强民族感情

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能够激发幼儿想象,激发其舞蹈学习积极性。许多民族舞蹈中都内含着古老传说,在舞蹈教学中可以先向幼儿讲述传说,以此来激发幼儿想象力和调动其热情,提高幼儿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和认识。幼儿可以通过民族舞蹈来领略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并强化其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1]。幼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了解民族、认识民族和继承民族精神是幼儿的历史使命。由于幼儿活波爱动的天性,使得舞蹈深受幼儿喜爱,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加入民族舞蹈,能够使幼儿了解到民族舞蹈的美丽,感受其魅力,进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也深化其对民族舞蹈的认识。比如在舞蹈教学中融入筷子舞、骑马舞及傣族舞等少数民族的舞蹈,不仅能丰富舞蹈教学内容,还能强化幼儿对民族舞蹈独特魅力的领略,了解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等民族文化,激发其探知少数民族的欲望,进而增强其对少数民族的感情。

(二)培养幼儿对民族传统的尊敬感

民族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蕴含着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非常强烈[2]。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能够使幼儿体会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及生产,增强其探寻民族文化的欲望,进而萌生对民族文化的敬意。例如在舞蹈教学中融入傣族舞时,可以采用葫芦丝伴奏,让幼儿在此伴奏下翩翩起舞,以感受傣族民族风格和民俗氛围,利用锣声让幼儿感受拉祜族的民族生活;利用民族舞蹈中的独特服饰和民族音乐、风俗照片等让幼儿了解民族风情,了解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民族文化。

二、幼儿舞蹈教学中民族舞蹈的融入

(一)民族舞蹈氛围的营造

活波爱动是幼儿的天性,活波也是民族舞蹈的特点之一。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舞蹈,首先应营造活波的舞蹈氛围,以体现民族舞蹈的特点和贴合幼儿的天性,再选择欢快活波的民族舞蹈音乐,比如维吾尔族的《阿拉木汗》《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小黄马》等蒙古音乐,以此欢快的民族音乐来营造欢快、活波的民族舞蹈氛围,让幼儿在此氛围中去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将民族舞蹈同幼儿的日常游戏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积极学习民族舞蹈,以提高教学效果[3]。此外,将幼儿舞蹈教学分成舞蹈表演、舞蹈知识及舞蹈手工等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各不相同。舞蹈表演板块主要为幼儿提供少数民族服饰、道具及民族音乐,引导幼儿换上民族服饰表演民族舞蹈,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服务,满足幼儿的表现心理,以提高其学习民族舞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民族舞蹈知识板块中主要是帮助幼儿了解民族风情和舞蹈文化,以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其舞蹈知识。如傣族孔雀舞,向幼儿介绍孔雀的美丽和吉祥寓意,孔雀舞代表着傣族人民对幸福、善良和勤劳的追求及向往。民族舞蹈手工板块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搜集少数民族风俗照片、民族乐器及舞蹈服饰等资料,让幼儿对民族舞蹈知识及民族音乐进行充分了解,并制作相应的民族舞蹈服装及相关视频。比如傣族的孔雀舞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孔雀头饰、裙子等;制作维吾尔族的方帽、小马甲等。

(二)民族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及对教师的要求

由于民族舞蹈具有较为丰富的类型和内容,一些舞蹈虽然具有较高的欣赏性,但动作难度较大,不适宜幼儿学习和表演。加上幼儿接受能力的限制,动作难度过大,幼儿很难掌握其精髓,进而使其丧失学习信心和降低民族舞蹈的学习热情。因此,幼儿舞蹈教学中民族舞蹈的融入,应选择合适的民族舞蹈种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上应适合幼儿学习能力,以简单易学且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为宜,比如蒙古族的《骑马舞》、傣族的《孔雀舞》等。选择合适的民族舞蹈,不仅使幼儿体验到民族舞蹈的独特和优美,还能保障其掌握和理解舞蹈动作要求,以提高舞蹈教学效果。当然,合适舞蹈的选择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民族舞蹈技能和知识,且教学经验丰富。幼儿民族舞蹈是民族舞蹈的特殊表现形式,如果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则很难把握幼儿民族舞蹈同民族舞蹈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幼儿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和传承。可见,舞蹈教师应提升专业水平,不断学习民族舞蹈教学新理念。当然,幼儿园也应强化民族舞蹈教师的技能培训,规范教师行为和提高其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灵活应用各种方法,以提高民族舞蹈教学效果和效率。

总之,民族舞蹈是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学习激情和普及、传承民族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应贴合幼儿心理和天性,注重舞蹈文化的全面渗透,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唐媛姝.幼儿学习民族舞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3(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