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十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十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16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1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参考书目]:[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素养主要指通过训练和实践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对于“媒介素养”的定义,认同度较高的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本文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甄别与运用、在网络社会的自我呈现、对网络资源的分享与利用以及通过网络行为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技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第一,对网络媒介的认识是否准确。教师是否了解网络媒介相关的知识,能否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居于何种地位、起到何种作用,能否将网络媒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进行有效探索与实践。第二,对网络媒介的运用是否熟练。教师能否适当并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媒体、社交平台、互联网客户端app等辅助教学,使网络平台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三,是否具备营造良好网络空间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媒介与受教育者紧密连接,然后,通过网络多方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动态及生活状况,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设置议题、发起讨论等方式,以网络媒介为工具、以网络空间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尽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改革建设和探索研究很多,如建设网络课程、搭建网络平台等,但因为人的个体差异,使得对于网络媒介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总体还不够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拘泥于使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对于微博、QQ、微信等学生热衷使用的新型社交媒体平台运用不够。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更新和系统界面、操作界面更新频率较低,不利于保持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有些教师不了解网络媒体、社交网站,通过网络媒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无从谈起;有些教师虽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但是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的交流甚少。第二,网络社交平台种类繁多,网络软件更新换代速度快,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网络词语被创造出来,网络载体和内容可谓瞬息万变,因而很容易出现“网络代沟”,即教师对于学生通过网络空间的信息存在解读困难和误读误解的情况,也使得教师产生不愿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的心态。第三,教师群体主动运用网络媒介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均衡。年轻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掌握能力较强,而年长的教师对于网络技术的学习与运用领会相对较慢。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主要平台。网络实名化使互联网中的交往与互动不再完全是虚拟的,在学生几乎“无人不网”的形势下,网络空间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牢牢抓住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因此,必须掌握网络应用技术,主动提高个人网络媒介素养,增强通过互联网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观,培养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养成科学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将网络媒介作为加强与学生联系的渠道、将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将熟练的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到网络媒介中,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质量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措施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媒介意识

强调,建设网络强国,就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学网、懂网、用网,主动应对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从教师个人角度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坚守课堂、讲授纪律的前提下,主动转变思维,培养树立互联网思维,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范围不断延伸,使之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扩展到网络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系统培训强化媒介意识,能运用网络媒介对学生进行高效、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抵御网络空间中的不良诱惑,帮助学生辨别真伪、去伪求真,进而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网络观等。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供智力与硬件支持

从学校角度讲,应该为高校教师提供智力与硬件支持。将网络媒介运用、数字化设备、交互式教学工具等的使用作为教师培训的必学内容,设置网络媒介技术培训课程,并在对教师的考核中,纳入网络媒介运用指标。鼓励和激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对教师运用网络媒介形成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认定,以此有效提高教师运用网络媒介的能力、辨别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创作网络作品的能力。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3

【关键词】青少年;新媒体;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一词是舶来品,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1933年英国学者李维斯及其学生汤普森,意指与读书、写作等紧密相关的一种能读会写的能力。学界较为公认的概念是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所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对青少年而言,媒介素养主要指信息生产素养和信息消费素养,具体包括能够正确使用新媒体获取所需信息,根据需要正确信息;学会辨别新媒体信息,抵制非法信息;利用新媒体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短视频、移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媒体格局和网络生态,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媒介环境的复杂,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青少年网民年龄小、阅历少,心智发展相对不成熟,但有着旺盛精力和强烈求知欲,喜欢追逐新鲜事物。部分青少年易被不良信息所迷惑。这些因素都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新媒体语境下,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青少年新媒体应用能力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居民互联网使用人数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其中10-19岁年龄群体占比13.5%,约为1.33亿人,网民职业机构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21%。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手机网民规模9.8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2020年12月的99.7%。”[1]这些数字表明,青少年使用网络新媒体人数众多,移动社交媒体成为青少年必备的沟通工具,青少年对新媒体具有“高接触”的态势。但“高接触”并不意味着“高素养”,青少年对网络新媒体信息的理解能力、甄别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新媒体应用面临“高接触”与“低素养”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协同多元主体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媒介信息知识和新媒体应用技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增强媒介认知能力,掌握新媒体基本知识,了解新媒体发展过程,了解常用网络系统和新媒体技术,了解新媒体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优化青少年网络知识结构。在能力层面,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媒体应用技能,青少年软件应用水平。提高媒介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信息甄别能力,保持网络理性、抵制不良信息侵扰。

(二)有利于青少年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网络信息来源多元化、网络法制不健全、网络监管体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网络环境日趋复杂。信息门槛的降低,使网民拥有了信息的权利。人人拥有麦克风,导致大量信息鱼龙混杂充斥网络空间,降低了主流信息的关注度。海量信息泥沙俱下、难辨真伪,影响了青少年的分析判断和理性选择。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点影响青少年认知结构的整体化发展。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更需要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时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心理迅猛发展,知识能力迅速提升,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渴望通过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由于生活经验缺乏、心智发展不成熟,逻辑思维发展不完全,理性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面对鱼龙混杂的新媒体信息时,缺乏辨别能力和理性定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新媒体认知能力、信息筛选能力、理性判断能力,有助于青少年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保持理性定力,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

(三)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社会化顺利发展青少年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教育、人际交往、个人感悟等途径,学习生存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则,从而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角色,逐步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成为青少年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增强青少年新媒体运用水平,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在大众媒体与自身社会化关系中不再被动化、消极化,而是能积极主动的应对,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协助他们在社会化的正常进程中抵制不良媒介环境或媒介信息,形成对媒介的自我免疫能力。”[2]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优势,青少年能便捷的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资源,个人意见,进一步获得了表达意见的权利和社会参与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成本,提高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新媒体充当了桥梁,联结了青少年的“学校人”角色和“社会人”角色。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中的组群,将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个体聚合在一起,增进交流,扩大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社会化能力,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发展。

二、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30日出版的《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从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自我信息控制”五个维度,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不高,网络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及格线以上,有待进一步提升。”[3]新时代背景下应该从提高青少年的网络能力素养、法律素养、安全素养、道德素养等方面着手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

(一)提高技能素养,增强媒介应用水平媒介技能素养是媒介素养的核心,主要包括媒介认知能力和媒介使用能力。要全面正确认识新媒体,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其娱乐作用,要认识到新媒体的工具性、发展性,更要认识到新媒体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要理性看待网红、大V等新生事物,客观理智看待新媒体的双刃剑作用。要提高新媒体认知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青少年增加网络新媒体知识,完善青少年网络知识结构,增进青少年对网络新媒体的认知与了解,了解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产生过程与传播特点。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培养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能力,即信息的生产能力和获取能力。要学会新媒体平台的操作,能熟练掌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是新媒体应用的前提。了解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常用搜索引擎的种类、功能和特点,要学会借助搜索引擎从新媒体平台获取所需信息,增强信息获取能力。学会信息,熟练掌握发帖、跟帖技能,增强利用新媒体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提高新媒体使用功效,增强信息生产能力,意见表达能力。

(二)提高法律素养,增强网络法律意识智能化的网络新媒体、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但青少年网民的法治能力和法律素养滞后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一些青少年网民法律知识缺乏、对自我隐私和财产信息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防诈骗能力欠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漏洞窃取青少年网民信息,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新媒体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给青少年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同时,青少年网络法律素养的缺失也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非正常行为提供了土壤。部分青少年网民面对网络不实信息时极容易冲动,盲目跟风,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以正义之名行偏激之实。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在不了解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盲目跟帖,形成倾向性的舆论,给司法人员造成压力,影响司法公正,形成所谓的“舆论审判”。通过法律素养教育,首先要让青少年提高网络法律意识,自觉履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义务,明白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是“绝对自由,不受法律约束”之地。其次,要求青少年有较高的法律知识,既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还要有互联网领域扩展延伸的法律法规知识。再次,要提高青少年网络用法能力,增强维护个人权利的能力,依法保障个人合法权益。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不轻易透漏个人信息,提高防诈骗能力。

(三)提高安全素养,增强信息甄别能力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一般由主流媒体,受到党和政府的有力管控。信息者的政治素养、从业素质较高,信息审核机制较完善,能较大程度上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意见的正确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来源构成极为复杂,信息门槛低,来源广泛,各种信息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进行全面理性认知极为困难,这就要求青少年具有较强的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失实。“媒体信息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真实,是由媒介构建出来的虚拟真实,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传播的偏向性。”[4]青少年年龄小、阅历少、易受暗示性的特点,使青少年在选择信息和解读信息时容易受到非主体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青少年在面对网络信息时不盲从,仔细分析信息的来源渠道、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倾向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是遇到一些观点倾向性比较明显的信息,要自觉与官方媒体信息进行比较参考。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青少年网民提高信息安全素养,增强信息甄别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防御能力,抵制不良信息侵蚀。

(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网络道德修养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虚拟性,淡化了现实空间的社会性,降低了对青少年的规则约束,增加了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随意性。即使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维护公序良俗,但如果违背道德、违反法律,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也是万万不可取的。一些青少年网民缺少网络理性,一切以自己的个人感受和个人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对网络事件和当事人进行“网络审判”,“在网络这块缺少制约,比较自由的环境里容易滋生道德个人主义,道德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毫无顾忌,将个人感觉视为自我网络行为的唯一判断标准。”[5]法律与道德是维护社会正义的两个翅膀。媒介的道德素养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在网络中的延伸,对于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作用。网络活动要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良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伦理。青少年要提高网络道德素养,提高个人网络修养,恪守社会道德底线,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抵制网络粗俗语言,不发虚假信息,相信主流媒体,坚定主流价值观。在享受网络带来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网络义务,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防范道德风险,不信谣不传谣,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三、协同多元主体推进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

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必须坚持“赋权”与“赋能”相结合,一方面要赋予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发展的权利,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生活,主动使用新媒体,尊重青少年的自由精神和探究本能。另一方面,要注重能力构建教育,提升青少年媒介应用水平,使青少年利用网络发展为“智慧网络人”。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重主体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协同推进。

(一)政府层面: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监管机制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媒体的引导作用,出台了相关的网络管理政策,规范新媒体行为,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媒介监督和保障体系,依法保障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2019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编撰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9)》面向社会。蓝皮书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网,重视网络安全,加大依法保护数据力度,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政府要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推动互联网治理进一步精准化和精细化,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强调新媒体报道人文价值,通过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防止出现信息娱乐化倾向。”[6]新形势下,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积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严格网络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落实执法责任,建设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网络执法队伍。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监管,及时回应网络热点信息,提高突发事件的网络应对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要抓好网络重点环节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加强网站备案登记、加强对网络平台的运行监管。深入开展网络低俗信息、非法信息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网络健康有序运行。

(二)社会层面:承担传媒责任,引导主流价值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媒体要加强自身建设,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主流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增强社会责任,坚持媒体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坚守主流意识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网络焦点事件,要坚持正面引导,发挥政治导向功能,坚持“引导不误导、鼓舞不鼓动、通俗不庸俗”的方针,切实履行媒体义务。新媒体运营平台要加强行业自律,要做好网络内容建设,权威、健康、正能量的信息,杜绝低俗、媚俗的不健康信息,坚决切断有害信息传播链,净化新媒体空间,减少娱乐信息的,改变泛娱乐化的倾向。新媒体公众人物、网络大V要自觉承担起培育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责任,关心青少年成长。公众人物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传媒形象,以积极、健康、正能量示人,要利用自己的网络影响力发挥示范效应,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遵守网络道德和公序良俗。理性认识网络现象,做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提高个人媒介素养,为青少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影响、相互监督、合理上网,发挥家风育人作用。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4

[关键词]新兴媒体网络技术统战工作

随着国家科技兴国方针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我国科技信息化产业技术获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以网络为代表的传播渠道异军突起,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在政府处理各类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社会发展变化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学者和政府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然而,有关网络媒体对政府统战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缺乏深入的探究。对网络统战工作的认识存在着盲区和误区。因此,我们需要与时俱进,认清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的优势、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何谓新兴媒体时代

伴随计算机硬件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信息社会。据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38亿。”在网络这一强大的媒介带动下,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和即时通信、论坛、博客、播客、微博等一系列新载体也随之涌出。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上述载体随时随地接收和信息。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极大的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给我们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这便是新媒体时代——一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时代,正使得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总书记曾经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二、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特色与优势

(1)新兴媒体的开放性与统战工作的民意性

开放性是新兴媒体与生俱来的特征。相比以前较为单一的交流方式,在这个新型的平台上,人们无须面对面,就可以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利用这一个平台,统战工作可以大大开拓信息收集的来源和渠道,加强自身工作的宣传,增强工作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鉴于新兴媒体的覆盖程度已经十分广泛,统战成员一般也不乏其网络参与度,而这一平台由于信息丰富、言论自由,不乏使得人们思想活跃程度提高、并呈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价值观上更加讲求实效,价值取向多元,参政意识有所提高,参政能力有所增强。统战部门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新兴媒体渠道,做到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民意,一方面可以推进统战工作的网络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对于统一统战人士思想、团结力量、提高凝聚力十分有益。

(2)新兴媒体的无界性与统战工作的民主性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新兴媒体可以超越传统交流方式以及空间障碍,具体而言具其客观特性:无地域界限、无身份界限、无领域界限,大众公民通过网络等渠道与国家领导人进行直接交流已不再天方夜谭,总书记、总理等国家领导人都与民众进行过网络互动,使网络成为参政议政的新方式和新途径。网络的无界性使得人们能够言论自由、天空行空、思想碰撞。若能借助好这一媒介,将使统战部门增添一个了解民情、征求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需的新平台。

(3)新兴媒体的多样性与统战工作的时效性

新兴媒体不仅仅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目前流行的媒体形式已多达30多种: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门户网站、微博等等。以上众多的媒介渠道,可以丰富交流方式,拓展交流渠道。统战工作中如果学会利用好这些渠道,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工作手段,拓展工作渠道。使得工作形式变得生动活泼,拉近与统战成员之间的距离,增强工作效果,使得统战工作能够做到时效强、周期短、效果好。

三、尽快实现运用新兴媒体做统战工作的多方转变

(1)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1.建立与完善统战工作信息化平台

①统战宣传交流平台的建立与完善。目前,各级统战部门多数已经建有自己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下一步工作是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管理,增强技术支撑、完善后台服务,使网站发挥更具时效性的统战宣传功能,树立统战部门的社会形象。在网站内容方面,应按照统战工作中“大团结、大联合、稳定和正面”为主的宣传方针,提高大家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除门户网站外,各级统战部门还可以开展其他信息化交流平台,与时俱进。例如,创设QQ、mSn等即时交流群;建立博客、微博这类日具影响力的网络民意交流途径。通过及时统战新闻动态,整合共享统战系统资源,及时让成员了解到相关情况。统战部门建立博客有利于让统战对象随时登录了解相关情况,一个好的博客建设在彰显部门或个人精神风采的同时,也会树立统战部门亲民、忧民的良好形象。

②统战信息反馈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在及时的信息之后,交流反馈的重要性亦不可小视。通过实现和推动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通过网络,对一些时事热点和重大政策问题通过网络和手机平台等开展民意调查,营造一种广开言路、各抒己见的民主和谐气氛。

2.完善网络监管队伍建设

首先掌握网络信息搜集的主动权。通过网络加大对各大网络论坛进行实时搜索,对论坛中反应出来的有关热点问题和民意趋向进行多方位收集,及时了解涉及统一战线突发事件的潜在信息预兆,获取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并以此作为媒体预警监测、及时将有重要价值的舆情信息提供给各级党委政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必要依据。其次,从技术层面讲,人才是保障技术实现和后台运转的支撑前提。当前广大统战干部队伍中精通信息网络知识、熟练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人数不多。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广大统战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统战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自主学习提高信息网络技术,重视本系统下的信息化建设,推广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建立透明化信息公开平台;另一方面,统战部门要深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快统战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造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开拓创新的人才队伍,为交流的新型平台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保证。

(2)增强新兴媒体时代下统战干部的舆情引导能力

网络舆情是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如何正确的应对网络舆情并加以引导,是统战工作面对的一大挑战。

1.要摆正心态,从容应对网络舆情

新兴媒体的开放性、无界性、多样性一方面极大促进了统战对象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潜在的问题,由于人人都可以信息,人人都可以发表评论,网络舆情往往呈多样化态势。面对这一新的形势,要学会摆正心态,如果将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一旦来临便不知所措,则使工作容易处于被动之地。要学会培养阳光的心态、以发展的眼光面对网络舆情,在承认其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懂得充分发挥其方便、快捷、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等优势,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让网络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对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做到不回避、不排斥,坦然地面对舆论,坦诚地与网民交流,则会使得工作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开始。

2.坚持原则,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从网络统战的机制建设来看,在把握好原则的基础上,要加强舆论导向,对出现的网络舆情,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认真的调查核实,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将具有正确舆论导向的信息占据主导,使虚假新闻和无效信息在传播通道中所占据的百分比尽可能降低,从而最大限度地让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引领网络舆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热点话题,要以敏锐的政治视觉、专业的语言、客观的分析态度,引导网民辨明是非,冷静分析,理智作出判断。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准确地统战部门的权威信息,对不实传言予以第一时间澄清,让公众尽快了解事件的真相,而不是沉浸在谣言的包围圈里,即使在事件发生初期不能确切、全面地掌握情况,也应及时客观地信息,使谣言止于事实。从而牢牢把握引导网络舆情的主动权,避免出现错误的舆论导向。

将网络联系群众作为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统战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网民署名反映的与统战工作有关的情况应予以重视。具体而言:对投诉一类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处理,调查核实,妥善处置和留档分析;对建议一类的问题,要做到虚心接受,分析论证,视实采纳。即期以透明的姿态、务实的作风赢得网民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和完善新网络时代下的统战工作。

(3)提升面对新兴媒体、驾驭新兴媒体的工作水平

1.善于运用新兴媒体

新兴媒体的普及,使得新的文化和思潮也随着网络渗透影响着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统战工作者要重视提高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运用新兴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实现这一要求,统战工作人员首先要学会坦诚地面对媒体,以诚恳感激的心态接受网络监督;其次,要学会利用虚拟空间实现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一方面加强宣传国家统战工作方针、新动向、新问题,另一方面从网民方收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这样,通过运用新兴媒体准确的把握舆情走向,实现新媒体和公众意识有效的融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推动统战工作的新发展。

2.善于监管新兴媒体

实现新媒体和公众民意的有效融合还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监督管理,引导舆论新格局的构建。进一步完善舆情监管机构的建设,引导健康的大众舆论。同时,除完善新兴媒体监控机制外,统战工作者还应重视研究新兴媒体受众的心理契合方式和接受习惯,探索出符合新媒体特点的舆情管理新模式。

四、结论

网络统战目前来说尚是一个很新的话题。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统战工作需要运用好新兴媒体,这不仅是一个权宜之计,更是一个长久之策。

参考文献:

[1]周忆.充分运用网络信息优势进一步增强统战工作影响力[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59-61

[2]米广弘.统战干部应善于运用和把握新兴媒体[J].中国统一战线,2010(11):19-20

[3]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对新时期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研究和探索[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13(1):93-96

[4]昌庆钟,康泰,李振安.新兴媒体与统一战线[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7(1):34-37

[5]重庆市委统战部.重庆市委统战部长翁杰明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做好统战工作[J].中国统一战线,2010(6):16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5

[关键词]传播模式;网络新闻;双向流动

【中图分类号】G2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6-010-3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新事物也在不断涌现,网络也随之发展成人们必不可缺的一项获取信息的手段,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新闻的获取自然也必然依赖于网络,因为网络新闻比传统新闻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也比较及时,相关工作人员对网络新闻的传播也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具有的一些特点是传统新闻无法具备的,包括数字化、多媒体等的特殊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和应用,信息量特别丰富,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来说,网络媒体顺应时展的潮流,普通百姓通过网络新闻,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当前我国的发展状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了解每日新闻,所以,网络新闻势必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对新闻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时,一些业界人士通过构建模式来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透过构建模式来了解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指的是研究者通过图形或程式的方式对其进行解释,而首次提出用模式来研究传播过程的学者是美国的H・拉斯韦尔,他的“5w模式”也称为“拉斯韦尔程式”。除此之外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申农-韦弗的数学模式也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几种模式。以上的这些模式能够保住研究学者正确认识和掌握传统大众媒体的特性,同时对于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模式是将要研究的对象简洁化的一种方法,也是对被研究事物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述,模式随着所表述的方式的差异被分为数学、言辞、文字等,通过模式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优势进行表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让大众可以直接、简明的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和交互性,把新闻传播这一无形的事物传达给大众,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理论有新的认识。因此,本文通过新闻传播的特征建立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平面媒体,包括杂志与报纸上的广告都是传统媒体的范畴。而传统媒体概念是针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提出的,它通过一些机械装置传播信息,而电视、报刊、广播被称为三大传统媒体,也就是所谓的“平面媒体”。

作为传统媒体,它是以图像、文字和声音向大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娱乐信息,下面是电视、报刊、广播三大主流传媒所共有的一些特征:(1)传受关系明确;(2)接受者对于新闻信息是互相孤立的,很难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和评价;(3)报纸、广播、电视等只能将新闻信息单方面的传给大众,而大众对于新闻的反馈很难逆向传播回者。通过以上三点可以得出此三大主流传媒往往掌握着“话语权”,信息完全由传播媒体所控制,大众只能被动地成为接受者,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普通大众对信息的理解,其他人之间只能是通过交谈的方式传达信息,不能以媒介的形式传播新闻信息。其中报纸采用的是文字的方式传播新闻,而记者对于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做抽象的文字总结,在写作的时候难免与时间的真实性有所差距。虽然如今的一些电台和电视相继开设了“听众热线”等环节,但还是不能让大众广泛传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存在着信息的延迟性,这一缺点就决定着其很难在当代网络普及的社会生存,因为它无形中在大众与媒体之间树立了一堵“墙”。

当代社会传统新闻所面临的挑战:传统的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传播者传播出的新闻和信息,而现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通过自行制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如何保证自己提供的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面对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如何保证自己能从营销中获得更多收入。

传统传媒面临的市场冲击及其发展状况:根据调查统计,大约有1/3的在线电子读者不愿再去接受传统的媒体形式,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使传统媒体面临很大的创伤,与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不能为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很好的交流媒介,新闻者也不能及时的掌握信息获取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和理解,更无法进行相互交流,而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这也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

二、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采用的是超链接或者超文本的形式进行信息和新闻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属于比较新型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连接,信息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地方传到想传达的地方。超文本超链接使网络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信息是网状的,大众可以通过查询方式筛选出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也就是说网络媒体的检索功能比较强,而且他的编辑窗口也比较多。所以,网络媒介的功能比较强大。

综上所述,网络媒介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采用一系列音频、文字等方法为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并实现自己的商业行为的一种传播媒介。

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进行分析,要同时考虑到技术层面和使用层面两点:

技术层面的特征: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与接收都不是固定的,接受者也会成为新的传播者和者,所以界定不太明显,也就是说网络的传播可以看做无数像蜘蛛似的网,从一个点出发,向外不断扩散,并形成新的网,者和接受者都是网中的一点,不断向外扩散。因此,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多对多的结构形式,整个覆盖面不断向外扩张。者通过电脑或者信息交换设备与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换,者和接受者同时扮演了“发”和“接”的角色。

实用层面的特征: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较传统信息传播最大的优势就是双向流动性和交互性。社会不断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获取到的信息也在不断的进行反馈,而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接受者也是通过网络传播进行反馈,这也是传统传播无法取代的一个优势。网络传播的用户还能与其他的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信息,继而再向外通过网络传播。在传播时,可以以真实身份出现,也可以匿名传播,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掌握话语权。

三、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模式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技术上的变革和飞跃对网络信息的传播也是一次革命。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千变万化,可以说文字形式、语音形式、视频录像、flas等等,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也更加多元化,通过网络,可以不用准时准点的守在电视机旁等待节目的播出。所以,信息的获取者可以自由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网络新闻通过安排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结构使新闻信息达到最好的状态,这有利于新闻阅读者清晰明了的深刻了解新闻信息。而双向流动性也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一大优势。

(一)构建模式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通过模式构建可以清楚的对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技术和实用层面的特征分析,在进行模式构建时,首先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对于新闻的者和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对问题的意见和反馈、讨论如何处理。这也是对如何将论坛、校园BBS等的内容很好的表达出来,实现互动的一种考验。网络新闻实际是一种虚拟的新闻传播途径,通过虚拟的网络使信息实现双向流动。

网络新闻的传播是多交流和沟通反馈的,者占主导地位,而接受者又带有自主性,所以要让接受者接受,就要研究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她们的心理活动,接收者与者通过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双向流动。

把握网络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我们在构建结构模式时,首先要考虑新闻者与接受者的个体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在整个社会环境下进行考虑。

(二)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

大众对于一些比较新颖或奇特的新闻题目会更容易产生兴趣并点击阅览,而对于像《最新播报》等兴趣不大,如果新闻题目比较奇特那么点击的人数也会大幅增加,阅览者之间也会在网页上互相交流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如果对新闻没多大兴趣自然不会查看更多关于此类新闻的链接和报道,更不会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对于新闻的要首先充分考虑大众的心理,设法吸引大众点击查看子页的内容。

对于网络新闻的接受者而言,都会对看到的每条新闻做出自己的反馈,感兴趣的点击浏览、与者或浏览者自己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没有反馈等几种情况。比如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获得成功时人们都在关注此类信息,而时隔几个月后,有些大众还是对此事比较兴趣,想再查看相关新闻,而报纸或电视就很难看到相关报道,而在网上,比如凤凰网或新华网上,读者就可以查看到相关信息,还可以进入论坛进行互动交流并点击之前的一些资料,比如关船的一些报道,基本所有想要的资料都可以阅览到。但同时,大众选择了此类信息,就自然忽略了对其他新闻的查看,也就是无实际反馈,其实也是大众在浏览时对新闻信息已经有了心理排序,哪条新闻最关注最想了解,就是先点击查看,并可能进行互动交流,而有些可看可不看的就会最后去阅读,也就是新闻接受者的选择――交流――反馈。

网络新闻传播的双向流动性符合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些特征:一是体现了当前新闻或信息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网络这一重要因素。网络新闻传播受大众和媒体的喜爱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能方便快捷的为大众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大众之间可以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于某条新闻的看法,发表评论,而这些都是以网络作为中介的。二是是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的媒体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双向流动性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表现了出来。三是当代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整体性以及社会性。

(三)网络新闻传播双向流动性的特点

海量性:网络新闻提供的信息量特别多,对于传统新闻来说,报纸或电视提供的只是有限的几个重要新闻,成千上万的大众面对的只是这几个新闻,而网络新闻传播更具有社会性,传播方式也比较多元化一些,所有的信息都是对外开放的,大众可以阅读、听音频,也可以查看视频。

时效性:网络新闻可以及时快捷的将最新的新闻咨询传播给大众,将最新的消息及时出来,而作为大众可以在任意时段去点击查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现在是一个信息量及时的新闻时代。而且,新闻可以很快传播到全球各地,这也是新闻传播上的一个里程碑。

交互性:交互性能够让大众参与到其中,也就是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一个优势,而且它让大众更加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话语权,没有沟通的限制。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报道的只能是真实的新闻,及时监督其真实性,虚假的和骗人的新闻随时都能被大众揭穿。

(四)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

第一,对于网络新闻来说,由于其具有的双向流动性的特性,使得新闻能在民众之间快速传播,传播的对象相对是小众化的,不管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新闻传播还是现如今比较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新闻信息,让大众都能快速方便的接触到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网络新闻传播需要的网络资源比较强大,所以提供的信息量自然也就比较丰富,而新的计算机技术使信息的趣味性更加饱满,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

第二,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要求,政府也在积极的用新的网络媒体对其进行变革,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来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国家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也是网络新闻能够迅速发展的坚实后盾。

第三,随着现在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传播有了新的技术支持。通过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对其支持,网络媒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突破,而且新闻的传播方式在更加多元性,更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于信息量和互动交流的要求。

现在是网络社会的时代,是全民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立场的时代,民众的看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它能积极的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双向流动性。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能促进人们积极的去认识当代社会,甚至改变世界。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对于网络新闻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其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对网络新闻传播进行推广时,同时要重视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不能忽视了道德的自律作用,网络媒体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民众可以随时监督政府机关,在舆论的形成下促进网络新闻媒体的蓬勃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靖鸣,申雪凤.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的体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83.

[2]王胜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不足及完善建议[J].产业与科技坛,2008,(2):134.

[3]曾萍.网络信息资源浅析[J].当代经理人,2006,(6):279.

[4]杨保军.论网络新闻真实的特征[J].现代视听,2007,(11):6-8.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6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82-02

20世纪初期欧美将多媒体技术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促进了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同国外相比我国多媒体技术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多媒体技术领域有了较大发展。多媒体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一、多媒体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在网络课程中存在诸多优势,其中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具有优越性,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软件课程,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作为基础,从而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中的优越性完全发挥出来。在网络课程中,传统形式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完全无法满足该教学的需求,因此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应用到计算机网络课程当中,理论性内容作为教学的重心,不会太过依赖对计算机网络的操作,因此,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将概念性的知识内容与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内容与课件同步开展。

二、网络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最大的知识源泉是网络资源,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地位也应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不再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用的认知工具。网络教学应该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发展、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展开。

三、多媒体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1.课堂教学中应用。(1)调动学生兴趣。开展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重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感官来同时吸收知识内容,将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等诸多特色全部有效地融入到该项学习的环境当中。例如:讲授课程实验,可通过画出相关示意图,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告知学生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步骤。(2)培养学生能力。将实验教学的技能通过模拟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触到实验操作与真实生活中的关系、状态、情境以及重要性等,有效培养学生在操作方面的能力,同时加强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3)突出知识重点。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需提前准备好课件,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与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课件当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突出。例如:在对概念性的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课件中的相关重点内容可以将字体放大、加粗或者标红等,告知学生该项知识内容为重点或者难点,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重点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4)提高课堂质量。在课堂中采用相关课件进行讲解,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专心的听教师对内容进行讲解,并将知识点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消化,无需浪费大量的时间做笔记而没有听教师的讲解,在课后可将课件下载下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或者再对笔记进行记录,这样的上课方式将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提高。

2.实践教学中应用。(1)展示教学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按照不同的信息对其进行分类,在授课过程中只需进行检索就可寻出大量的相关教学素材。例如:在对实验操作进行教学时,教师可用客户端控制学生的网络计算机,并进行现场的操作,让学生看清楚每一个操作步骤。(2)了解学生情况。多媒体可以将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第一时间的汇总和统计,教师可根据统计出来的结果对不同掌握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多媒体网络课程的特征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还要考虑到由于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进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极大改变,通常多媒体网络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l)多媒体网络课程能够适应远程学习者需求,重视多媒体教学互动和学习支持服务。多媒体网络课程能够通过远程网络资源,实现教学互动,使老师和学生在时空分离,传递教学内容。(2)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3)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

四、多媒体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多媒体网络课程在教学应用方面,强调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网络课程学习资源逐步走向多样化、多媒体化、知识点细化和一体化,如利用通信工具协作学习模式,基于活动的学习模式,利用虚拟情境探究学习模式等的研究;在技术研究方面,网络课程强调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在开发平台方面,网络课程强调操作简便,学科特点突出,能提供开放性、协作式功能的开发平台的研制;在理论基础方面,多媒体网络课程强调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应用。

多媒体网络课程今后研究的热点仍然是精品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和网络课程的具体实践及研究成果的应用。在设计方面,多媒体网络课程新的教育理念、活动设计等新的学习设计思想将成为指导精品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而web2.0等多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也必将为网络课程平台的开发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因此,随着网络多媒体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精品课程在今后的教育中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东芳,马杰.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研究[J].软件导航,2013,(3):169-171.

[2]陈庚,丁新,袁松鹤,等.网络课程要素分析及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08,(6):73-78.

[3]张进宝,李松,等。网络课程内涵及其建设的核心要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61-63.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媒体教学条件下网络课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3)-JKGHC-0208。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7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73-02

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各种传播媒介不断整合,衍生出更多的新媒体。所谓的网络新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网络媒介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借助新的传播平台产生的新传播方式,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和手机使用平台,如:微博、飞信、博客、社交网站、手机电视、手机报纸、QQ群等即时信息交流工具等,这些新的传播媒介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是依靠新的媒体硬件支撑,有的则是依托新的媒体软件和信息服务方式。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大众传播向小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每一种新媒体所覆盖的受众群体会越来越少,但每一个受众接触的媒体数量和种类却越来越多,对于媒介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自由程度也越来越高。此外,人们也不再是简单的媒介信息接收者,而是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变成了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有机会变成“新闻发言人”,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网络新媒体正是以其迅速、便捷、互动式的传播方式逐渐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受众群体的主要媒介信息来源,逐渐和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融合在一起;同时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便携无网设备更是促使网络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根据该项统计显示,大学生等年轻群体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对象。

大众传播媒介由于其自身的商业属性会给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带来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传媒影响力的发挥,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特别是当下网络新媒体其超乎以往的快速性及不可控性,各种媒介信息鱼龙混杂,各种偏激、低俗的观念大量充斥其中,这给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个人情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教师不再掌握话语权和具有权威性,学生会利用新媒介的信息来表达质疑和反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体现时代性、把握教育规律性的创新工作,既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探索,总结经验。

二、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不足,当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素养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一个延伸,主要是指提高受众理解和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和有效地创造、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让受众在网络媒介中能通过合法和持理性批判态度的方式有效地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利用信息、信息。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因为其信息的良莠不齐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尤其在网络迈向web2.0时代后,大量网络新媒体迅速得到应用,在扩大受众范围和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放大了网络的负面效应。在国外,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革命、英国大骚乱、“占领华尔街”等事件当中,新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信息、鼓动与组织作用,各种现场信息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形成更大规模的围观,鼓动更多人加入,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在国内网络新媒体同样掀起信息革命,如微博的广泛应用,制造了如“郭美美”等网络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凸显出微博这类网络新媒体的力量,足以在短时间内造成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形成舆论围观,使人们思想上盲从和情绪的自由宣泄,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危害。但是面对这些网络新媒体,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其中的网络媒介素养却表现出较低层次的水平,在各种网络媒介信息的包围下,只会简单围观、偏激地发表个人意见、无端谩骂指责,特别是在一些网络谣言和错误观点的蛊惑下,容易将个人的情绪付诸行动,造成社会隐患,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明显开展不足。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是属于“舶来品”,但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介绍和实践探索,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开始设置媒介素养等相关内容,但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却是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尝试开展,并且授课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大部分是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新闻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或者是在通识选修课当中设置一部分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无论是在范围和深度上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明显不足。作为准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少年的特殊性,特别是当下的大学生已经是“90后”,个性较强,缺乏责任感,追求时尚,盲目崇拜,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让大学生处于“半社会化”状态,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都决定了培养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三、采取有效举措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网络新媒体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必须正视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现状,不要把它们视为洪水猛兽,在重视包括网络新媒体在内的媒介负面效应的同时,积极采取大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等有效措施来破解这个新课题。

1.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就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纲要提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深入和广泛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为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笔者认为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把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内容,在政治理论课上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相关内容,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受益群体范围,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信息,分析网络新媒介的特性,提出理性辨析真伪信息的可行性方法,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媒介的发展形势,自身要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学会使用网络新媒介,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介与大学生们建立沟通的平台,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工作时,也应当将媒介素养作为重要内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介适度地接触和使用,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这些网络新媒体,遵守我国相关法律,做一名合格的网络新媒介使用者。

2.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这些媒介资源包括:校园报纸、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这些传播媒介具有天然的贴近性,信息量也很大,辐射面较广,是校园内师生获得校园新闻的主要渠道,深受师生的喜爱,对于营造适合大学生们健康成长的舆论传播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校园媒介作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目前,国内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和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媒介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介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校园新媒介使用和管理当中去,通过管理和使用包括校园门户微博、校园BBS、手机信息平台等网络新媒体,掌握网络新媒介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对于虚假、敏感信息的识别能力,通过亲身参与,让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新媒体运行的全部过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3.依托社团主题活动和系列主题讲座等载体深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从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利用社团组织开展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主题活动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参与,诸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园记者团队、绿色环保协会等社团可以利用微博、QQ群、飞信等网络新媒体,宣传自己学校,推介自己社团活动等媒介行为;组织宣传公益事业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行动等,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社团的组织和活动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参与主题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媒介专家、学者、行业杰出者来校针对相关主题作专题讲座,围绕比较热点的新闻事件,特别是针对由网络新媒体引起的社会热点事件为大学生介绍媒介知识,分析事件发展变化的原因,揭示网络新媒介的作用,提示大学生理性看待各种热点事件,合理、合法使用网络新媒介,使网络新媒体变成促进学习、了解时事、关心社会生活、发表个人理性意见的有效平台。通过这些专题讲座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丰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衍生出更多种新形式的媒介,但无论传播形式如何演变,都不会改变传播活动的本质和目的,只要我们重视这些新的媒介,尽快研究出台对于这类网络新媒介的管理办法,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8

关键词:网络文化;新媒体;管理

abstract:thenetworkasanewmedia,themostimportantrepresentative,networkmediastrengthisgrowing,andissuedachallengetothetraditionalmedia,thenetworkmediadiscoursepower,forceincreasing.enhancingnetworkculture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givefullplaytotheroleoftheinternetinourcountrysocialistcultureconstructionintheimportantrole,toupgradetheideologicalandethicalqualitiesandscientificandculturalqualities,isconducivetotheexpansionofideologicalpropagandaworkpositions,isconducivetoenhanceChina'ssoftpower.itisalsobasedonthis,ourgovernmenthasalwaysadheredtotheinternetmanagement,committedtothenetworkenvironmentofahealthyandharmonious,iscommittedtobuildingisconduciveto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oftheinformationnetwork.

Keywords:networkculture;newmedia;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开启了公众表达的平台,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公民传播时代。新兴媒体对于政府政策行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新兴媒体发展现状

所谓“新兴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新兴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兴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兴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兴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兴媒体通常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兴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最主要的代表,网络媒体的力量正在日益增强,并向传统媒体发出了挑战,网络媒体的话语权、干预力在不断增强,它影响着社会舆论和信息传播的格局,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增强影响力。

(一)网络媒体产生的背景

一是世界正进入以层出不穷的高技术为推动力的信息社会。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成为这个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地球村的时代已经开始到来。

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凭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和文化优势,包括运用其强大的传播工具和手段,向全世界全力扩张。这一扩张还在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影响越来越大。

三是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正进入崭新的阶段。中国的国力逐步强大。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全面复兴。

四是互联网迅猛发展。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将对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进程产生巨大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

(二)我国网络媒体发展历程

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而发展的,以1997年1月1日人民网诞生为标志,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加快传播、发展,网络媒体开始出现。1998年搜狐、新浪网的出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网络媒体开始大展身手。

我国网络媒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大批知名的网络媒体,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传统媒体每天传播的信息量不及互联网的1/4,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带来了精神享受,新媒体的市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新媒体的市场逐年扩大,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光是手机的产量每年就超过10亿。

二、政府与新兴媒体的关系

(一)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意识形态宣传带来的挑战

1、以自上而下的宣传模式进行社会动员,传达党的声音的方式与传媒、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的多元信息渠道之间的不协调。

2、传统的话语方式与现代传媒的特点、需求之间的不协调。

传统的话语方式是通过报纸、杂志向大众传递声音,即使是报纸杂志建立了网站,也是报纸杂志内容的翻版,毫无新意。而现代媒体在形式变换方面、时效性、针对性、丰富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3、党统一思想步调,集中有效的调动社会资源进行国家建设的意志,与要求更多自由、减少更多束缚的民间愿望之间的不协调。我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原则与运行机制逐渐发育完善的趋势使社会朝着更加自发和自由的方向发展。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似乎只能走向“小政府、大社会”,而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国家统一管理才能取得更好地成效。

4、作为我们传统思想支柱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要求仍然不相适应。如何创造性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也是摆在意识形态工作面前的任务。

5、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传统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角色,与我们所希冀确立起来的更深层次的作为文明实体的文化形象之间仍然不相适应。

(二)对党和政府与媒体、公众关系的重新界定

1、媒体之于党和政府从执政的“喉舌”变成了执政的“通道”

“喉舌”只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单向的传达给民众,先决策,后传达,再执行。而媒体作为执政“通道”,不仅可以在决策之前就通达社情民意,将其作为决策的参照和依据,更可以从沟通和反馈本身获得人心的凝聚与认同,从而将信息沟通转化为政治动员力、组织力和执行力。

1948年,刘少奇对解放区华北记者团发表讲话,郑重提出:人民想和中央通通气,想和通通气,有所反映,有所要求,有所呼吁,但许多人不会写字,邮路不通,电报不通,见很难见到。本来天天见面就好了,可是办不到。所以需要你们记者到各地去,把人民的呼声反映上来。

在互联网时代,人民想和政府通通气,乃至天天见面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今年9月,总书记高兴地接受了腾讯员工赠送的QQ靓号后,网民又兴奋跟帖:“登录QQ,你可能与总书记同时在线!”

2、媒体之于党和政府从“隔离带”和“井盖”变成了t望塔与安全阀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成为民众宣泄负面情绪的通道,这一貌似威胁社会稳定的地带事实上同时为维护稳定提供了社会学上的“安全阀”功能,只要引导得当,可以实现小牢骚,大认同,小宣泄,大凝聚,“隔离带”变成“缓冲带”,似失实得。

3、媒体之于党和政府从执政机器上的“零件”变成了“车间”

传统媒体从功能属性到机构组织都是党和政府执政机器的一个组成零件,而且并非最核心的神经中枢部分。而现代媒体的功能延伸使之逐渐从某个执政环节扩展到为整个执政环节,从而渗透到执政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执政的每个环节都经过媒体参与的浸润,使之变成锻造执政动力的“车间”。

以党和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为核心,最终在党政――媒体――公众之间建立起良性健康的关系:党和政府以媒体为平台,在公众中建立权威与信任的形象,同时汇集民智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达民意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疏解公众热点情绪;媒体在沟通政府与公众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与权威形象;公众在媒体搭建的公共参与平台上发言交流,建言献策,满足了自身主人翁的责任感与自豪感,也提高了民主参与的能力与素质。三者间形成了的共赢的良性局面。

三、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发展概况

文化一词涵盖范围广泛,网络文化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在这些途径中,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是最重要也是最迅速的。

1、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是指网络上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活动。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网络文化是一种虚拟的文化形式。在互联网中,一切活动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而在网络中运行的并不是现实的人或物,而是他们的数字化形式。

第二,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网点,只要输入网址,都能够了解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网络文化不仅具有开放性,还具有平等性。不管人们处于什么样的地理位置,拥有什么样的地位,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怎么样,都能以平等的身份,随时随地地参与其中,共同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信息服务。

第三,网络文化具有快捷性和即时性。近年来,互联网普及程度之所以越来越广,不仅因为网络科技日渐发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方便和快捷。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时事,通过信息检索系统,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想要自己想要的信息。

2、网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汤玛斯q弗里曼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从21世纪开始,世界完全“平”了,只要你有宽带,只要你有热情,你就永远不会被边缘化。一个人,一个个体,通过网络实现了和全世界的链接。

网络文化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1987年9月,我国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我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这些重大事件,标志着网络文化和网络宣传在我国的诞生与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和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它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它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巨大。

(二)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

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扩展,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等都因此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一般通信应用的基础上,表现出了更多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了传播信息功能、沟通交流功能、知识传承功能、娱乐消遣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社会动员功能、民意表达汇聚功能等。其中传媒功能、娱乐功能和民意表达汇聚功能在我国体现的尤为突出。在传播信息、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上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也正是基于此,我国各级政府始终坚持依法对互联网进行管理,致力于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谐,致力于构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网络。

1、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情况

近十年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对互联网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这标志中国共产党对互联网的认识进一步深化。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网络这“阵地”的重视与管理进入到新阶段。

2、网络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所以,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场和观点,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和国家建设发展的成就经验宣扬出去。构建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并且,在实际建设中,应当以建设和管理为基础,本着“积极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我国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

3、建设和谐健康网络文化的几项举措

首先加强网络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网络服务的供给能力,整合网络资源,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网络文化产业体系,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化、数字化,使网络文化更好的发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

其次,要弘扬先进文化,形成网上正面宣传强势;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上多样性的思想意识,遵循网络传播的规律,运用新技术,积极引导,为地方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再次,要增强法制观念,积极推进网络诚信建设。目前,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共计30多部,形成了专门立法和其他立法相结合、涵盖不同法律层级、覆盖互联网管理主要领域和主要环节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

最后,加强网民道德建设,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开展网络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积极引导,增强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自觉维护网络环境,为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创造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洪向华:《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中央党史出版社,2009。

2、任贤良:《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新华出版社。

3、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人民出版社。

4、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治理社交媒体传统媒体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从边缘媒体的角色,已经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6.88亿网民,6.20亿手机网民,使网络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汇聚平台,成为最喧哗、最庞杂的舆论场。在互联网媒体化、社交化的态势下,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和互动也在日趋紧密,社会的运转方式以及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准确掌握和及时研判舆情走势,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社交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舆情治理机制便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难点

网络舆情治理是指政府机构在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和消解进行干预与引导,发挥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降低和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由网民、政府、媒介等相关主体产生和推动。其发生过程是,与政府相关的舆情通过网络媒介产生、扩散,引发政府关注,政府根据舆情发展动态,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引导舆情,实现与网民的政治沟通。舆情治理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配合,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党的宣传阵地的传统媒体从不同角度推动引领着舆情的走向。然而,各个相关主体对于舆情的认识和应对方式由于体制、机制、资源以及意识等问题,使政府的舆情治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部门:新媒体平台作用甚微,被动应对成常态

目前政府对舆情的治理主要依托各职能部门的宣传部门和信息监管部门进行,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方式建立专属的新媒体信息渠道。这类新媒体平台在日常运营中担任政策政绩宣传和规章制度公示的角色,信息以单向传播为主,未能对的热点及时回应,度较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市、县一级政府人员尚未正确认识网络民意对于政府工作以及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社会负面情绪和矛盾,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通常采取“事后救火”的方式被动应对,表明出政府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政府部门缺少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规律和传播手段的科学认识。

(二)传统媒体:话语权消解,用户关注度有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有大量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内容生产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精心打造的正面宣传话语在互联网中迅速被消解,网络的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特征加剧了受众对于传统媒体宣传话语的不信任和抗拒。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的“受众”一跃成为新媒体的“用户”。受众流失,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下降,虽然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做过多种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影响力十分有限。纵观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尝试,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众多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究其根本来讲,仍是乏善可陈,尚未出现平台级的新媒体应用产品,其影响力的实现依赖于商业型互联网企业搭建的超大规模用户平台。

(三)网络媒体平台:缺少行业自律,删帖行为推动舆情发酵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崛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移动新闻客户端强势发展,自媒体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巅峰。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公众话语权,公众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众声喧哗”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代名词,网络谣言泛滥,网络水军肆虐,加之社交网络去中心化、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各种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出口,极易出现舆论难以控制的局面。网络媒体平台在内容制作、、转载等环节较为随意、缺乏监管,在内容违规后采取删帖等简单的处理方式,使得舆情不断发酵,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还有一些网络媒体平台视商业利益为唯一追逐点,放任甚至炒作渲染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缺乏行业自律,有的利用法律监管的空白,通过技术手段营销不法和不实的信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置于不顾,给舆情的社会治理埋下各种隐患。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建议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常态化舆情预警机制

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建立了专属的信息渠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有序推进。政府通过门户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成为民众获取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是民意的重要体现,舆论引导工作事关整个决策体系,不能单单依赖各级宣传部、网信办等主管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都应该具备舆情预警意识,将网络舆情作为政府日常工作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现阶段从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舆情采集、监控、研判、预警等工作已经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分行业、分部门的舆情监督预警机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员参与,并进行常态化运行。

此外,为了建立更有效的舆情治理机制,可以从信息源头着手,考虑把舆论引导工作纳入公务员培训科目,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关舆情应对工作的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规律,自觉树立舆论引导的意识,强化舆情预警思维。

(二)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扩大对媒体的监管范围

新形势下,“媒体”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之前报社、电视台、杂志社等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享有绝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万众皆媒”的时代,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级应用崛起,自媒体野蛮生长,各类微信公众号、大V的传播力、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某些传媒组织。因此舆论监管范围应该延伸,凡是参与时政新闻和评论的各类组织及个人都应该纳入管理对象的范畴。

与传统媒体相比,商业性互联网公司搭建的新媒体平台起步早、发展快、用户基数大,网络新闻客户端随即也成为用户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无论是门户网站搭建的apps,如新浪、网易、腾讯等新闻客户端,还是具有媒体属性的技术公司,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都应该成为舆论监管的重点。

(三)传统媒体应利用技术手段和资本手段建立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机制

传统媒体一直承担着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任。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可以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舆情治理工作承载于新闻内容之中,而作为专业的新闻内容生产机构,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的革新,注重宣传方式的创新,当下流行的H5技术、VR技术、短视频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借助的手段。传统媒体应一改长篇累牍的通稿式宣传模式,化繁为简,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碎片化、移动化、重社交、重互动的媒介消费习惯。在分众化传播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必须针对用户的不同属性,建立更具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宣传信息自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地方传媒集团运用资本手段收购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社交平台、游戏平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以浙报传媒收购游戏平台边锋浩方为例,交易完成后,浙报传媒可以直接获取大量用户,在自家的平台上进行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更游刃有余,同时又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社交媒体平台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国内的社交应用市场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各类信息汇聚的综合类应用,如QQ空间、微博等;另一类是细分、专业、小众的垂直类社交应用,如职场社交、社区社交、视频社交等。现阶段这两类社交应用都聚集了大规模的用户。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应用更易出现“失控”状态。因此,这类平台应该成为舆情治理的重点。因此,舆情治理需要将社交平台纳入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舆论引导和管理的主要途径,督促社交平台履行职能,自觉建立舆情采集、研判的机制,可以设置关键词,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并将之常态化、日常化;重视排查有害信息、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并报备主管部门;强化网络平台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将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期能间接加强对内容服务提供者的引导,确保互联网上的良性生态。

三、结束语

作为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政府以及舆情传播的媒介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的走向,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无效化。为此,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媒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破解网络舆情治理的难题,增加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使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佳慧.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J].情报杂志,2015(5):20-22.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篇10

一、新媒介下网络时评的崛起

在互联网兴起带来信息快速膨胀的背景下,凭借着“传播的即时性、时空的穿透性、价值的多元性和内容的包容性”[1]等诸多优势,网络媒体开始踏入“时评”领域。网络时评“广泛的链接性、空前的传播速度、同步性、通达全球的覆盖面、不受中间环节干扰而直接展示信息原生态以及公众的自发参与等,都是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2],因此也可以这样理解,网络评论的兴起和互联网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新闻时评的回归与复兴。

二、非理性网络时评成因

非理性网络时评是在网络给平民阶层带来巨大传播优势和话语权的附属品,这是民间话语权与网络媒介畸形融合的产物[3]。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众对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抱有很高期待,而网络的匿名环境又为发表意见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障。当缺乏排解渠道的不满情绪遇到网络这个开放大平台,大量不负责任的言论随之出现,这些言论背离了从公共利益出发的舆论特质,还会在互联网环境中轻松进行批量复制,最终导致舆论监督的情绪化因素掩盖了理性因素。另一方面,许多网站对点击率和收益的过度追求,让具有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的时评在网络上肆意蔓延。

三、规避非理性网络时评,精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作为有效进行思想文化信息集散、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要手段,网络时评在舆论监督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正因如此,合理规避非理性网络时评,净化网络空间,才能更好发挥舆论引导监督作用,乃至助推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媒体首先应自律

作为传播网络信息的“门户”,互联网媒体是非理性时评的传播载体,因此也理所应当成为率先自律的典范。一方面互联网不应单纯为追求点击率和广告收益,而对非理性网络时评进行过度编辑策划,博得眼球;另一方面网络媒体要主动承担起规避网络非理性时评的职责,制定媒体内部责任明确、奖惩明晰的相应规范标准,构建完善的网络媒体自律体系。

(二)进一步提高网络媒体传播质量

网络媒体不应是一个被动方,而应强化主体意识,能动地引导舆论。互联网发声,应抓住多元与客观并重的基本原则,一方面要保留广纳百川、广开言路的优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注重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引领并驾驭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赢得传统媒体和网民的信任,形成更为规范化的网络传播渠道。另外网络空间内不应以提供情绪排解渠道为理由,一味纵容不理性情绪,更应拿出网络媒体应有的责任与态度,利用网络优势,用更为亲和视角,关注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过程与成效,以情感人、以理动人,对“非理性”问题进行巧妙真诚地“理性解决”,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中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价值主导作用。

(三)对非理性时评严防死守

网络媒体对自身的严格约束仍无法避免网民在网络这个公开平台中进行“自由施展”,在这个公众的意见市场中,必须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角色,进行去伪存真地有效工作,一方面保护和维护网民正常的舆论监督空间,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非理性时评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扼制不良势头,让更为真实客观的观点占领精神高地。这个角色不仅可以在幕后进行监督工作,更可以在台前发表权威意见,潜移默化中促进理性舆论监督氛围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当前网络舆论越来越真实的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只有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互联网媒体业务水平,并合理对网络非理性时评加以引导规范,网络舆论监督才会向更加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构建起更加健康、清新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

注释:

[1]周瑞金.十年网络评论打造“新意见阶层”[n].新华网,2009

[2]金光华.强化新闻时评提升话语主导权[J].视听纵横,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