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学语言的特征十篇文学语言的特征十篇

文学语言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14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1

关键词:英语文学;俚语;社会语言学;特征

在汉语中,俚语(slang)被认为是粗俗的或是通行面极为狭窄的方言词,而在英语中,俚语则被认为是在非正式场合中常用的,通常被认为不属于标准英语部分常被故意使用,使之达到形象、生动或者新颖等效果的词或短语,或者是为表达某些词或短语的某些特定的意义。英语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中,俚语被广泛应用。在表达意义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揭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能有效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俚语,提高学生驾驭英语的能力。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主要表述如下:

一、以说话者为中心

1.群组限定特征

也就是指将说话者描述为社会上某一群体人的特征,由此,语言学家顺理成章地将俚语中的群组特征作为了最为常用的特征,对于某个特定的群体而言,俚语是其语言的变体,在这个群体中,俚语作为联系彼此的纽带,同时也隔绝了该群体的“外部入侵”。

2.口语化

俚语的基本特征在于口语话的特点,通常被当做口语使用,在被作为口语使用时,俚语尝尝用来打破说话氛围中的拘谨气氛,从而有效拉近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3.时间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俚语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某一时代或是某一阶段盛行的俚语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结束,由此,当前盛行的俚语,在将来的时间阶段上也将遭到质疑。

4.话题限制

英语文学中,俚语被作为是某一社会群体的专用语言,甚至是社会中某一阶级、职业或是某种活动中的专门用语,从而导致俚语被用于使用某些专门术语的一部分社会成员中,从而俚语也有了话题的限制。

5.和粗俗性

俚语是低于标准层面的语言,甚至可被作为口头语言、粗俗的语言以及下流的语言来使用。由此可知,俚语中包括了脏词,以及较多的在常人的认识中应避免使用的“禁忌”语言,这些“禁忌”语言的使用对听者而言是冒犯的。

6.非常规性

俚语的使用中,往往使用于说话者或是写作者想打破已经建立好的语言学常规场合中,由此,俚语在这个层面上具有社会反抗或是社会挑衅等的特征。

7.地方主义

俚语将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化。由此,英式英语中的俚语在美式英语或是其他英语语言国家不一定是俚语。由此,可通过对说话者俚语的判断,明确知道他所说的是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

8.私隐性

私隐性的俚语也可称为“行话”。是指在一种不让外人听明白的信息传达的手段,具有私隐性的俚语多在或是反文化的团体或者群体中盛行,例如:黑社会组织等。

二、以听者为目的

1.娱乐性

俚语的重要特征在于娱乐性,这也是俚语使用者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为了达到娱乐的目的,使用者常使用比喻或者修饰的手法,或者通过对常规规范语言的变化来达到有趣和好玩的氛围。

2.时效性和新颖性

俚语是使用是以语言的丰富以及对造词能力的过度使用为背景,从而容易吸引听众,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展现俚语的魅力。

3.夸张

夸张是使用夸大事实的方式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夸张的手法在俚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戏谑幽默性

俚语的应用中,幽默元素十分丰富,由此俚语的应用也被称为是幽默式的夸张。在一定程度上,俚语的应用较为明显,通常以暗示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产生的效果十分明显,并且能营造轻松的氛围。

5.深刻印象

俚语在一定程度上是说话者有意使用俚语引起听者的注意,引人发笑,使人震撼或者震惊,从而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下,某些俚语的使用可解释为讽刺而具有挑衅的,甚至是带有恶意的。

6.富于韵律

俚语的功能之一在于其能使说话者语言生动、形象以及有趣。俚语往往通过两个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词重叠产生较强的声韵效果以表达赞许、责备、幽默和强调等。好懂易记,读起来朗朗上口,从而大大丰富和加强了俚语的表现能力。

三、俚语的内在特征

俚语中还具有两个内在特征。其一,俚语不是常规的语法构词特征,在该特征下将产生新词,从而丰富语言的表达;其二,俚语的语义表达并不明确,从而将给现有的词汇带来某种新的语义,俚语的内在特征展示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明了词汇变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窦晶.浅析英语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J].教育探索,2011.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2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我国具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已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育队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正迈入向高水平民办高校发展的阶段。作为独立学院,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以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高水平发展。作为基础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学科特色建设和“适应社会需要”方面,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育出专业特色,才能提升专业竞争力,赢得发展先机。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模式及独立学院专业改革

(一)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模式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文科专业,在当前就业市场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个传统人文学科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性”应该围绕哪些因素建设起来?如何建设?在就业市场上,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思考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对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明确认识。以专业培养计划为参照,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类:一是重点院校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重点发展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主,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二是师范类院校以教育职业和知识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培养模式。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面为主,增加教育类专业课程,实现面向教育职业岗位的目标,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围绕职业走向排列,比较分散。三是高职类院校以窄知识、宽技能为指导的技能特色培养模式。

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置更多层面的学科应用型课程,比如文秘方向的课程,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围绕一些行业设置技能课程,比较单一。四是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以本科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既有本科层次办学的理论基础课,又突出应用型和有较强市场适应性的复合型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体现在知识面的杂多而非能力的全面发展。前三类培养计划在学分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不适合作为独立学院社会需求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摹本来借鉴,原因有三:

一是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服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性质上来说,独立学院是公办民营性质,其经费不是来自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在经费、学费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管理上也都是按照民办大学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院校,不具有品牌优势、层级优势、国家配套资金投入优势等,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看它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特色,从而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和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教学思想,甚至不能完全照搬国有院校的培养思路,必须有更加鲜明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特色,否则将会在就业市场中失去话语权。

二是学生群体素质落差大,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独立学院是介于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之间作为三本院校录取的,生源素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源的基础知识面和自主学习、综合创新能力处于中等,但单方面却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活跃的社会实践意愿,在动手实践方面有着相对优越的潜能。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不拘一格,有相对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支持。这些学生在具体的引导下,很容易在“知”向“能”转化方面快速提升。

三是专业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独立学院培养面向市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发展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充分发掘文科基础专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断改革思路,自主调整培养计划中各板块的比重,灵活主动地在人才管理上建设学科,大力发展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才能维持其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机会。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可能延续其他高校中此学科发展的模式和培养思路,必须找到面向市场的专业生长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发展。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近5届毕业生做了追踪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在教育、出版、传媒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文字写作工作的学生占85%以上。学生普遍反映写作能力仍然是这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文专业的市场需求,仍然是以熟练的技术性人才为主。市场需要熟练工,但许多学生却只能是合格工,不能在用人单位的具体工作中快速融入。汉语言专业教育中适应市场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比较薄弱,这对我们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个软肋。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目标指向

与此同时,近五年来的学生就业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实例,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目标指向。

其一,课外实践向专长能力发展,有效提升就业层次。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能力,这不是靠理论学习而是要大量集中的专长化训练才能提高。实践证明,专长集训这种做法效果良好。曾经有一位计算机专业选修《应用写作》课程的学生,选择了“人物采访”和“深度报导”两个写作方向,坚持两年课外写作训练,最终依靠过硬的写作基本功成功就职上海一家外企。一个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尚且能够从实践能力训练中获得良好的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高层次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何不可呢?如果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将这个学生的成功经验大面积推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类能力中获得长期的专门训练,这将会产生良好的集体效益,对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市场应对力大有裨益。

其二,应用性能力面向职业进行训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实践自觉性。比如,以前的课外实践环节,学生大都是自主实习,专业实践和实习活动有没有实效,效果如何,都比较模糊。如果我们能将课外实践规划起来,面向一定职业岗位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形成指导教师与学生单独结对的方式去管理,那会大大提升实践能力训练的实效性。我们有一位汉语言专业学生,在与很多重点大学学生同台竞技一家媒体记者职位时,以熟练的新闻编写技能脱颖而出,顺利签约。其之所以能有过硬的写作能力,得益于在老师引导下朝记者这个职业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写作训练。两年多时间,她从零学起到最终能独立完成记者的相关工作,得益于课外实践训练过程从未间断。这个实例说明,独立学院的三本学生,基础知识差并不是制约人才质量的原因,关键是学生的潜能有没有被明确的学习目标所激发,能不能持之以恒完成预定职业目标所必需的实践训练。能力训练需要有目标才会有持久的实践动力,有动力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的实践练习,这样,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才能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就业市场上,拥有非常熟练的职业能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专、精、尖的要求。所以,汉语言专业的特色建设一定要依靠点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环节中突出“目标性”和“职业性”这两个关键点,才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专,以能立身。#p#分页标题#e#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一)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

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明确意见:“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思路,也应该从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角度出发,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1.树立专才教育的理念,强化专业的应用性能力。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无法和综合类研究型院校的同类专业发展背景相比,学生知识面和综合素质相对比较弱,不可能在这样的生源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纵深发展,但却有足够的能力和基础实现学生在“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个别发展点上做到集中提高。质变源自于量变,比如学生可以在文学创作、文秘应用文写作、新闻文体写作、宣传编辑写作等具体的技能性写作领域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一个类别,集中精力将某些类别的写作知识和实践能力强化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作专长。专长教育,是短时期里集中学生自身的优势资源所可能达到的最有操作性的应用性能力培养途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高水平建设阶段能体现出专业特色的一个亮点。

2.突出以写作能力为主的核心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可以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1]。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市场经济中要依靠实力和特色生存,人才培养理念就必须转到以质量提升求发展的思路上来,而质量的提升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专业基础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外,还要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专业发展的方向,以第一个基本核心能力为龙头,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上,以写作技能训练为抓手,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贯彻技能意识。教改项目也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指向实践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唤起,由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点的研究中。通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将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写作“熟练技能工”,主动适应市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操作性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以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实现人才的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创新能力提升。基础学科专业要真的适应“需求导向”的发展趋势,必须克服同质化倾向,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综合性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根本,探索具体的能力培养载体,使学生能立足本专业,熟悉其他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基础知识,打破知识边界,吸收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框架上的综合化培养。比如,目前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是孤立讲授的,知识能力培养体系是相对分散的,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以写作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为纽带,将相关课程联系起来,把文学理论和文史类课程知识,融合在对当代文艺现象的评论写作中,把文秘类知识和管理、新闻、法律等类似的课程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融合在新闻文体、法律文书和管理类应用文体的写作中,使课堂学习和课外能力提升紧密联系,每一个课程群落就能形成一类写作能力集训地,使原来独立的课程体系在主题明确的实践环节,得到融合和协同作用,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使能力培养过程有规划有目标的开展。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课外实践是自主实践,缺乏长久的动力和计划,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随意和短期的,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坚持下去,由于缺乏教师指导和制度规定,实践没有系统性,这样的个体自主实践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收效甚微。为了切实提高实践训练的效果,我们力求实践能力综合提升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与某些行业关联,形成实践环节管理制度,包括写作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容、考核目标、写作方向、教师指导制度等等,引导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课外实践有系统的认识。比如,我们根据就业需求和汉语言专业相对适合的一些行业,将写作实践的内容设置了文学创作、新闻传媒、文秘管理、编辑与宣传四个能力训练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版块,确定自己课外实践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引导学生在某个写作能力板块中,完成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校外实践的一系列锻炼,最后成为某个行业的技术熟练工。实践过程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活动组织和实施计划、实践能力训练的考核指标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束了以往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自主性、盲目性和短期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系统实践训练中集体提升。

(二)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在对以上专业发展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建设具体思路,那就是以写作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分流、专任教师负责带队为有效手段,以阶段性能力目标和长远职业目标考核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长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中,加大了写作技能训练的内容,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做到前后连贯,保证每个学生在至少一个领域的写作技能上,成为这个领域的能手、快手、老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当写作技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他们就可以在就业市场上凭借过硬的动手能力立足发展。

1.实践能力提升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重点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是“适应社会需要”,单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在就业市场上已面临萎缩,如果不能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实现质的突破,快速凝聚自己的专业特色,势必会影响其生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所以,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要在人才培养结构上有大的调整,只有整合资源,集中时间和所有教育资源在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点上,实现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才可能不被市场淘汰。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本质不是通才教育,而是专长教育,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和兴趣,然后帮助学生把这个兴趣无限放大,最终成就特长和专才。鉴于此,我们把写作实践训练的内容实行版块化设置,使能力“专长”面向“文学创作”、“新闻传播”、“文秘写作”、“编辑出版”四大就业领域,有的放矢的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的天分和兴趣不尽相同,我们通过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在最有可能成为专长的方向上多下点功夫,以点带面提高综合能力。比如“文学创作”这个版块,可引导学生进行各类文学体裁的创作,对于有相当文学创作经验和基础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在6个学期中,写作出或者发表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在国内文学刊物和其他媒体公开发表,并结集出版,既可积累实践教学的经验,又能在客观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通过鼓励一部分人先走出校门,依靠文学创作活动获取一定的社会收益,以点带面,从而激励一大批学生将课外时间用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上,全面带动学风、教风和教学研究活动。因此,通过实践内容版块化设置,巩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四个基本就业面,且整合了有限资源,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有效地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创新性和技能性以及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实践教学重点在于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独立学院作为三本招生,其生源相对其他本科院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且专业知识面相对较狭隘,如果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课外学习的目标就会比较迷惘,以至于实践训练很难有长久的动力,所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写作能力和某些行业、职业知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质量真正提高的关键。我们根据大学生课外实践的特点,采用导师负责制的指导方式,让学生摹拟就业领域为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面向社会行业的具体问题,踏踏实实进行一些锻炼,最终实现学校的实践指导与解决社会行业的实际问题联合起来的协同教育,在实践环节完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赋予学生走向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选择“新闻传播”版块的学生,可以在基本新闻从业能力训练成熟后,用一年或更长时间,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一些新闻或传媒机构挂职,实现其从基础能力到就业能力甚至是行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教学的职业化能力提升计划,让校内和校外协同教育,共同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高水平发展,反过来也促使专业教学内容面向市场的改革和扩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3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特征提取;语法;语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6-31112-03

FeatureSelectionResearchoftheChinesetechnologytextbasedon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

CHenpin

(automationDepartment,XiamenUniversity,Xiamen316005,China)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technologyandeconomy,Chinesetechnologytextsarefullofthewholenetintheformofelectronictext.So,Chinesetechnologytextclassificationresearchhasbecomeahotthemeintheinformationdomain.thispapersetupanewfeatureselectionmodelbasedon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andbasedonthismodel,analysesintermsofsyntax,semanticsandpragmatics.

Keywords: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FeatureSelection;Syntax;Semantics;pragmatics

1引言

从50年代的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研究开始,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简称nLp)已有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自然语言处理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和生成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目的在于建立起一种人与机器之间的密切而友好的关系,使之能进行高度的信息传递与认知活动。[1]

本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理论及方法[1][2],以及中文科技论文文本其自身较强的领域特征,建立了文本特征提取模型,并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来分析处理,同时也用于解决自然语言中的多义、同义和相关性问题。

2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特征提取模型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文科技论文文本,很自然会遇到自然语言的各种问题。因此构建一个优秀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3],是我们有效处理自然语言的关键所在,具有深刻的意义。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特征提取模型由词汇层特征向量输入、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和概念层特征向量输出等部分组成。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特征提取模型过程如下:首先输入词汇层特征是已经经过预处理后的词汇,包括词性标注、句子编号等等。然后对相同句子编号的词汇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进行语法分析,即组块分析。再是利用已经经过处理的语料库中的词汇建立领域概念树,并基于领域概念树进行概念语义分析。最后是语用分析,利用词间相似度和关联度进行语境分析。整个模型中,随着语法层面到语义层面再到语用层面,语言的处理程度逐步趋于细化,其精度也随之提高。

图1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特征提取模型

3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但仍然是一个瓶颈问题。因此目前通常采用“分而治之”的原则,来降低完全句法分析的难度,进行部分的句法分析,我们也称之为组块分析。因此,本文结合abney组块描述体系[4],定义汉语语法基本成分为各组块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性判断规则的组块分析策略,用于解决中文科技论文文本分类过程中的自然语言问题。

其中,组块标记集如表1所示。

表1组块标记集

词性标记集如表2所示。

表2词性标记集

在本论文中,我们分析组块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基于词性判断规则的组块分析策略(ChunkanalysisbaseonpartofspeechRule,简称CaBpos):

设组块标记(ChunkSign)记为CS;词性标记(posSign)记为pS;->表示前后标记符,如s->p表示主语组块在谓语组块前;每一个进行语法分析的句子(即词串),记为Seni=ti1ti2…tim,其中seni为第i个句子,tij为第i个句子中的第j个词汇;把每个句子等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分别记为ti1,ti2,ti3;关联词表为Rt。

判断规则如下:

4语义分析

目前,比较成熟的语义分析手段主要有格语法,语义网络,义素分析法,优选语义学和蒙塔格语法等等[6]。本文将结合中文科技论文文本的强领域特征在原有概念树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一个领域概念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概念语义分析。从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自然语言的同义现象和相关性问题,提高了文本分类的准确率。

4.1领域概念树

从语义角度上分析,中文科技论文文本往往具有强的领域特征。比如说,“禅宗”、“僧人”等词汇就明显地带有强烈的“人文科学-宗教-佛教”领域的词汇色彩;而“中超”、“切尔西”、“角球”等词汇就明显地带有浓郁的“人文科学-体育-足球”领域的词汇色彩。因此,本文在传统概念树基础上结合中文科技论文文本强领域特征构建一个新的语义模型――领域概念树。如图2所示。

图2领域概念树

4.2基于领域概念树模型的概念语义分析算法

向量空间模型是文本分类特征提取中用得最多的特征模型,因为它够简单,而且特征提取的效果也不错。那么在VSm中,如何才能把领域概念树中的概念反映到特征项中,我们是这样处理的。

在数学上,词汇层映射到概念层,可用下式表示:

(8)

式中,t0为词汇层特征向量,ts为概念特征向量,t可以用标题名B、作者情况Z、中文摘要w、关键词G、正文Zw和参考文献CK等替代。

基于领域概念树的概念语义分析算法主要包括下列操作:

设概念领域树中各概念词汇集,标记为CDS。

Step1输入词汇层特征向量:

(9)

式中Fi表示特征向量中的第i个特征项。该特征项函数主要变量是ti、wi和CS(ti),也可以包含其他特征项信息;其中ti是特征词汇;wi是特征词汇的权重,CS(ti)是词汇ti的组块标注。

Step2对词汇层特征向量中各特征词汇,通过领域概念路径以及组块标注归并属于同一概念层次的特征词汇。

式中t′i表示属于同一概念层次的词汇;ci表示归并后ti概念层次代码标记。

Step3计算属于同一概念层次的特征词汇t′i所对应的概念权重。

式中ρi表示同一概念层特征词汇t′i的概念权重。

Step4输出基于领域概念树的概念层特征向量:

由此可见,基于领域概念树模型的概念语义分析,如果特征项中参数词汇属于领域概念树中的某领域层的概念词汇,那么该词汇就能增强它在该领域层的权重系数,极大地解决了同义词等语义问题,提高了分类的精确度。

5语用分析

语用分析可以理解为词汇的上下文语境的分析。本文中,自然语言处理在语义、语用层面上所描述的词汇是基于领域概念树中的概念词汇。因此,本文基于词汇间相似度和关联度,提出了一种语境分析方法。

从数学角度上来分析,基于词汇间相似度和关联度的语境语用分析过程,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式中ts是概念语义分析后的特征向量,tr是语境语用分析后的特征向量,t可以用标题名B、作者情况Z、中文摘要w、关键词G、正文Zw和参考文献CK等替代;ξ是词汇间相似度的阈值;η是词汇间关联度的阈值。

基于词汇间相似度和关联度的语境分析算法主要包括下列操作:

Step1输入概念语义分析后的特征向量:

Step2对概念层中的词汇进行词间相似度计算,如公式(16)和(17):

Step3对概念层中的词汇进行词间关联度计算,如公式(18)-(20):

Step4通过实验获得词汇间相似度的阈值ξ和词汇间关联度的阈值η,取词汇间相似度Simlexical(ti,tj)>ξ和关联度Relaxical(ti,tj)>η的词作为新的特征项。

Step5输出经过语境语用分析后的特征向量:

此算法主要是通过词间相似度和关联度来判断同一概念层次上词汇间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自然语言处理过程的性能,来提高文本分类的准确率。

6举例

为了具体说明该方法,以某标题名来举例说明,如下所示:

标题名: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协同理论与法律对策

设t1="计算机",t2="病毒",t3="防治",t4="协同",t5="理论",t6="法律",t7="对策"。B0表示标题名原始特征向量;Bs表示标题名经过语义分析后的特征向量;Br表示标题名经过语境分析后的特征向量。

首先语法分析(组块分析):

表3组块分析结果

然后语义分析:

标题中词汇在领域概念树模型中所对应的概念,如表4所示。

表4

所以该标题名的原始特征向量B0为:

最后语用分析:

词间相似度关系(a=2),如表5所示。

表5词间相似度

词间关联度关系(K=4),如表6所示。

7结论

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构建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文本特征提取模型,并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分析,使自然语言的处理程度逐步深化。语法层面上,我们利用了基于词性判断规则进行组块分析;语义层面上,则结合中文科技论文文本的强领域特征创建了领域概念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概念语义分析;语用层面上,基于概念层上词汇间的相似度和关联度,进行了语境语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刘颖.计算语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春霞,郝天永.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现状与困难[J].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38-145.

[3]mladenicD,Grobelnikm.Featureselectionforunbalancedclassdistributionandna?veBayes[a].procof16thinterConfonmachineLearningiCmL-99[C].SanFrancisco,Ca:morganKaufmannpublishers,1999:258-267.

[4]王怡,盖杰,武港山等.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中文文本层次分类技术[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8:151-154.

[5]姚天顺.自然语言理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6]王晓龙.自然语言处理的若干问题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7]刘挺.语言模型.哈工大信息检索研究室,2004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4

关键词:语言表征母语二语习得

二语习得就是指第二语言的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好母语以后在课堂上、课堂外重视对另外的一门甚至两门甚至多门语言加强学习和掌握。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来,从西方开始拓展起来,二语学习研究的热点已经从最开始的二语教学逐渐转变为探讨二语的知识的大脑特征的系统和语言学习的机制等。伴随着科学研究规模的逐渐扩大,二语学习的研究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交叉的、多学科融合的、具有高度的知识完备系统的和研究方法的独立的一门科学。从理论上来讲,以二语习得的研究为参照,研究者多按照社会科学、心理科学、语言科学等众多的研究角度研究二语习得的语言学习过程,主要目的是弄清楚语言学习者在掌握英语语言后如何更好地学习语言,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表征,重视掌握英语学习者学语语言的详细过程,以及英语对二语学习的重要影响。

表征是指信息或者知识在心理活动中充分的表现和记载的行为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在有机体对外界的众多信息进行科学加工的过程中,要重视输入、编码、转换和存储、信息提取等工作,重视信息按照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加以详细的展现。比如就现实表征来说,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按照客观的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详细展现,值得重视的是,现实的表征和自在的客观世界的表征不一样,现实的表征是人们的客观存在的前提,服务于认知主体的人,当认知的主体将自己投身客观现实世界当中的时候,说话的瞬间就集中体现在要认真确定过去和未来,要让客观的世界有对过去和未来的理解和概念。让认知者确定按照自身为中心确定好三维空间关系以后,就要重视在现实世界中形成按照以人为中心的多元化的方位和格局的形成。

心理语言学重视二语习得者的语言研究,重视表征的理解,习得的过程和加工的过程三个重要的相互关联的方面,习得研究和加工过程的研究都和语言表征研究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缺少语言表征的研究,任何二语习得的研究过程都是不完备的。关于二语习得的过程,要重视对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把握,重视形成研究的理论分析,重视研究人员根据英语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类型和学习情况,根据语言的错误推断母语对二语学习的影响,而更加加深假设母语学习对二语语言学习存在着的记忆和储存的关系。因此,近年以来,虽然二语学习已经成为了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课程,但是二语语言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征都在引发人们的普遍重视和足够的理解。因此,对于二语语言学习者来说,二语的语言知识是怎样存储在记忆当中的呢?心理上又存在着哪些明显的特征呢?又是怎样通过语言的表征详细地展现这些特征的呢?

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表征重视以表征为单位概念的词语,重视按照表征为复杂概念的词组和句子,说话的人要通过语言的表征表达心理的表征,也就是按照人脑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内化,同时重视语言表征积极激活了人们在听话系统中形成的心理表征的系统,说话人经过语言能充分展示对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的理解和把握,也就是说在没有明确先行词语的过程中,也不能形成对听话人的理解。因此,二语习得者在语言表征上与心理表征存在着共同联系和区别。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人们所习得的语言是由形式和语言含义两个方面所组成的,共同存在于语言的记忆里,也重视着表征的形成。因此,语言的表征分为两个相对独立又共同联系的层次里,语言的形式表征有着词语和句子形式上的区别、结构上的差别和语义上的表征,重视概念、范围和命题的差别。语言的形式中有着通向语言含义的代码,就是作为语言主体的人,要经过语言的外在形式,进行对外部表征的理解和加工,重视实现对语言内部表征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语义上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二语的习得者,语言的母语和二语的习得是怎样进一步存储在记忆当中的呢?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就重视这个问题,进行深刻而全面的讨论和实验,对于双语者怎样实现语言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的转换给出具体的不同的结论,主要分为:同一表征的说法,认为两种语言有着共同的含义,有着共同的语义表征的系统,又有着各自形式上的表征的含义,独立分开说,认为两种语言有着各自独立的语言表征系统和形式上的表征系统,按照折中的观点理解,认为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系统一部分是同一的,一部分是独立存在的。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5

在语料库语言学兴起之前,描述语言系统的方式大多是传统的非实证方式,依赖语言学家的直觉。而近年来,基于语料库的研究通过对大型语料库中真实语言实例的分析,识别出大量以前被忽视的语言结构或过去认为不合语法的语言结构,对传统的语言系统描述进行了补充。语料库语言学善于揭示最典型的语言特征,发现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规律,反映语言的真实面貌。譬如,以英语为例,语料库能回答一些对于英语语言学至关重要的问题:英语中最常用的单词和短语是哪些?人们用得最多的时态是什么?用得最多的动词和名词是哪些?它们最常规的搭配是哪些词?人们如何使用情态动词?哪些词语用于非正式场合?人们进行日常对话所需的基本词汇量是多大?人们如何使用英语的语法结构?这些结构在不同语域的使用是更频繁还是更少?与这些语法结构共现的词语是否具有某种语义共性?语料库语言学所能揭示的这类语言特征和使用规律对外语教学极为重要,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外语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料库语言学揭示的语言不对称性分布规则

英语单词在语篇中的出现频率虽然很不平衡但是很有规律,通过频率统计,语料库语言学将语言的不对称性分布特征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大部分书面文章的95%由4000~5000个高频词构成,而其中前1000个高频词又占了文章的85%。在口语中,50个高频功能词就占据了文本的60%。根据研究显示,英语中词频最高的700个词占了英语语言使用的约70%。也就是说,人们日常听和说以及读和写所用到的英语70%是由这700个最常见的词构成的。当范围扩大到前1500个词时,所占语言使用的比例上升到76%,意味着增加800个词所占比例只增加了6%。到2500个词时,所占比例达到80%,即增加的1000个词所占比例只增加了4%。这组数据揭示了语言的不对称性特征,让语言界意识到区分典型性和非典型性语言特征的重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起,基于语料库对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进行描述的研究不断增加,解释了语言系统在多方面的典型性特征。同时通过语料库的调查可以清晰地描绘出词语搭配形式的高低频分布图,将常用的语言信息和非常用的语言信息区分开来,帮助人们从繁杂的语言现象中抽取出最具价值的信息。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语言特征的处理现状

语料库语言学揭示的语言不对称性特征,让语言学界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各种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是不是大多数英美人常用的语言?国外的大量研究发现,许多外语教材的内容和编排顺序与本民族实际使用的语言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研究对教材和语料库中的相关词汇或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有些教材重视不太常见的表达,却忽视重要的用法。这些研究包括Kenned(y1987)对数量和频率表达的调查、Hplmes(1988)的认知情态表达研究、Ljung(1990)的常用词汇表对比研究等等。所有这些研究都发现大学英语教材中描述的英语和实际使用的英语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并强调要利用语料库信息修改教材中对语言系统的描述,以使其真正呈现语言实际使用的全貌。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不能如实描述语言实际使用状况的教材会误导学习者,成为学习者错误产生的根源之一。这些研究的结论也表明,语料库信息应该用于指导大纲和教材编写,使得语言系统中的常见用法能比不常见的用法得到更多关注。

四、语料库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的不对称性特征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区别对待语言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特征,重视高频词、词语的高频语义和搭配形式、高频语法结构等。从统计学的观点看,频率较高的语言项目一般都是学习者在语言使用中最有可能遇到和需要学习的语言项目。语言学家很早就提出:应该首先学习出现频率较高的语言项目以减轻学习负担和避免混淆。因为本族语的学习者接触和学习目标语的精力和时间较为有限,终其一生所学也可能仅为沧海一粟,所以把典型的语言规律作为教学的中心常常至关重要。这种做法与均衡对待不同语言现象相比,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目前为止,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设计多数还是依靠建立在有限预料基础上的传统语言描述,主要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来认定语言特征和词汇的难度、重要性和学习顺序。这种依靠有限经验设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往往不够精准。词库的研究发现和频率信息应该广泛地应用到大纲设计、教材编写和课堂应用等重要的外语教学领域。目前语言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的是,在初级和中级阶段,在教材内容、大纲顺序和教学重点上,高频语言特征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而不是难度较高的语言特征。因此,从均衡对待语言特征到重视典型语言特征的思想转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师也应该具有语言现象有高低频之分的意识,并切实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彻有重点地对待典型语言现象的原则。出现频率较高的语言项目应是教学的重点并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重视。这一原则在测试和练习中也应得到相应的体现,避免命出过难过偏、脱离语言使用实际的题和考查较为生僻的词、语言现象和表达法。会使学生因为失败感和挫败感而丧失对语言学习的信心。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协助学生树立词频、语义频等语言现象的频率概念,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因此,语料库语言学对于教师和语言学习者是很重要的手段。在过去几十年里,语料库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资源都能给教学大纲设计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信息,选择能反映目标语典型特征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及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

五、结束语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6

[论文摘要]本研究以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来源,使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英国的女性主义语言学家詹妮弗?柯茨提出的女性用话语建构友谊的五大策略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女性朋友间的谈话特征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验证了五大策略分析法对于电视剧语言的适用性和文学语言作为语料对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可行性。

一、引言

在女性意识普遍觉醒和社会语言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很多研究者对女性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经过对前人研究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作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可归为三大类:(1)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的语言特征,比如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会话层面等等;(2)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从父权社会的影响上分析这些特征形成的深层原因,(3)从男性与女性语言特征的对比角度来研究性别对于语言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些研究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第一,前人使用的语料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前人或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女性友谊问题,或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女性语言问题,很少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会话分析的角度出发,对电视剧中女性朋友之间对话的文体特征进行研究,并揭示促使她们形成这些特征的深层原因。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本文以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来源,以英国的女性主义语言学家詹妮弗?柯茨(1996)在《女士交谈——建构女性友谊的话语》中提出的女性用话语建构友谊的五大策略为理论框架,分析女性朋友的谈话特征,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女性朋友间交谈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②这些特征形成的深层原因都有哪些?詹妮弗?柯茨的女性用话语建构友谊的五大策略对于中国语言研究的适用性如何?

(2)研究语料。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是由刘心刚导演的都市爱情片,故事围绕四个大龄未婚的死党闺密在感情历程上分享着彼此的爱恋,安慰着彼此的伤痛,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故事。剧中每集都有一个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故事,剧中处处充满了四个闺密坐在咖啡厅、家中客厅、美容院、高档餐厅、聚会犄角等场合的密切交谈的场景。因此,作为研究女性朋友间谈话特征的语料,它是比较好的素材来源,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3)研究方法。本研究从这部36集电视连续剧的dvd版中任意选取6集中的四人交谈对话场景,共12例,使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詹妮弗?柯茨的交谈资料文本改写规则,转写并标注出这些谈话的基本内容和要素,如意群、停顿、重叠、话轮、音调、省略、语气等,然后利用詹妮弗?柯茨的五大策略作为分析框架,解析了女性朋友之间对话的五大特征。

三、研究发现

通过对转写材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女性朋友间的谈话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女谈话题的内部结构。女性朋友间的谈话话题非常的生活化、随意化,但大部分都直接来源于女性的个人经历,尤其是家庭、情感和生活琐事,并且她们善于非常连贯的从一个话题转入另一个话题,这体现了女性朋友在谈话中能够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中的相关分则,且其中各个话题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采用了(故事+故事+…+讨论)或者(故事+讨论)的形式,但有时也会出现(纯故事)或者(纯讨论)作为一个话题的现象,但并不很多。

(2)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本研究发现,女性朋友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方面,统计结果与詹妮弗?柯茨的结论稍有出入,总体说来数量不多,这可能是与模糊限制语容易拉大谈话者之间的距离有关,也可能和电视剧语言注重欣赏性和简练性有关,但它们往往也可以表达多种功能。

(3)重复现象的频繁出现。重复是女性朋友交谈的基本特征,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女性谈话中的重复现象,体现在单个词语、语义,句子语法结构、主题等几个方面,建构了文本的连贯,又表明了女性朋友的对话坚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及她们之间和谐、一致、亲密的关系特征。这也证明,在交谈中适当的重复别人的话语有助于培养亲密无间的友谊关系。

(4)合作话语。在分析中我们发现,话轮往往在各个交谈参与者之间平均分配,各个交谈者不仅自身贡献话语,而且还会积极的思考参与,帮助对方共建话语,甚至在谈话中出现异口同声的语言重叠现象,这都说明了女性朋友之间的平等关系和积极的交流心态,以及在交谈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话语的特征。

四、特征形成的深层原因

女性朋友间的谈话特征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历史、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四个方面探讨其形成的深层原因:首先,从历史根源上说,男女的生理差异导致他们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的劳动分工,男主外女主内,逐渐形成了男性主导的父权社会,女性成为附属的第二性,长期的较低的社会地位使得他们在说话的方式上更加注重合作和礼貌。其次,从社会的影响方面来说,社会对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角色要求和性别期待,从出生开始他们就受到不同的教育,受到长辈们不同性别期待的严重影响。最后,从心理的角度来说,社会地位越低就越倾向于遵守社会规范。女性作为社会的第二性,从心理上来说,社会安全感相对来说较低。另外,作为下一代的教育者,为了给孩子更多正面的教育和影响,她们的话语也会更加的礼貌,这都导致她们往往也会主动遵守社会规约。

五、结论和启示

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分析了女性朋友间谈话的五大特征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而且验证了詹妮弗?柯茨的五大策略分析法对于电视剧语言的适用性和文学语言作为语料对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可行性。该研究将会对学校教学、家庭教育、女性研究以及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都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詹妮弗·柯茨(2006),女士交谈一建构女性友谊的话语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7

【关键词】英汉语言;整体差异;翻译研究

一、引言

比较是研究语言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英汉语言本质及其异同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去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比较研究,弄清楚英汉两种语言在总体上存在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哲学背景不同

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颇受儒教、道教、佛教思想的影响,从而成为了一种悟性语言,它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慢慢地领悟。相反,英语是起源于日耳曼北欧碑文,脱胎于公元前3000腓尼基文字,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前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由于受到亚里士多德严密逻辑语言形式的影响,英语成为了一种相对理性的语言。众所周知,文字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的反应。据考证,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定型中国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文字又是表音文字,迄今为止,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其实最早研究语义学的人就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他的著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究其实质,属于语义学范畴。从语系类属上看,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的西部语支,英国本土的语言原是凯尔特语。

随着盎格鲁萨克逊人入侵,属于西日尔曼语支的萨克逊语词汇就形成了古英语词汇的主体。后来诺曼征服并统治英国几百年,法语和拉丁语词汇就被大量引进。直到15世纪以后,由于与法国在政治,外交,文化上的交流,法语仍源源不断的流入英语。又经过此后文艺复兴时期继续大量引进的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词汇,英语走向了世界,同时反过来又吸收了世界各国的新词汇。这样就形成了构成复杂、吸纳能力极强的英语语言。

三、英汉两种语言对人思维模式的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持有这样一种观点: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因此,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汉语和英语分属于汉藏和印欧两大语系,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属于意合语言,相对更看重意义,较看轻形式,同时汉语方框字的特点也尤其特别,这些注定了汉语螺旋式思维模式,属于一种人治语言,也因此汉语文章要形散而神不散。英语是由字母构成的语言,相对更注重形合。英语的线性思维特征更加明显突出,这也就形成了讲英语国家人比较遵守规则的线性思维模式,他们比较直接了当的性格特征都源于英语属于一种法制语言,也因此,英语文章通常都比较注重逻辑而不能写的太散。

四、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

1.汉语的直觉性、形象性特征与英语的抽象性特征

汉语这种悟性语言通常习惯于用比较直觉性、形象性的词语来表抽象性的意义,汉语的词汇当中,形象性词汇往往多于抽象性词汇。比如“山”给人一种直觉性和形象性,看到这个词我们就仿佛看到了一座大山巍然于我们眼前。汉语中的好多成语也是在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意义,如:“土崩瓦解”、“水融”、“血浓于水”等。还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谚语,都反映出了汉语的直觉性和抽象性的特征。相反,英语这种理性语言通常习惯于用比较抽象性的词语来表达意义,英语中的抽象词汇往往多于直观性词汇,比如:arrogance,tension都是比较抽象的,表达的是一种难以揣摩的情绪。

2.汉语的主观性特征与英语的客观性特征

通过对大量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发现汉语具有主观性的特征。通常情况下,汉语不会去考虑读者感受和体会,会在语言当中冠以类似“重大”、“突出”、“显著”等具有主观性的词。与之相反,英语语言则具有客观性。使用英语语言当中就会发现,英语通常都是以一种客观的方式讲述客观事物或者描写事实,被动句和无人称句相对而言就比较多一些。

五、汉语的意合性与英语的形合性特征

通过长时间的对比研究,我们得知汉语是并列关系的意合法并且汉语句子关系往往是并列平行的,各个意群、成分之间通过内在的逻辑关系连接,较少用关系词,而是以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排列。与之相反,英语语言则主从形合法,英语语言在衔接手段上通常可以通过连接词、关系词、介词和分词、动名词等来表明相互关系。

六、汉语的模糊性特征和英语的确定性

研究表明汉语具有模糊性和整体性特征,常常运用一些具有模糊性词和句,采用排比句、对偶句等并追求音节对称。例如:救火,一匹马骑两人,一锅饭吃十个人等,。而英语则具有确定性和条理性特征,因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英语语言则歧义现象相对较少并强调突出主题,注重推理。

七、小结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整体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会对英汉翻译造成障碍,这就要求针对这些特点恰当地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得译文更切合目的语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译文的尺度以创造出高质量的译文,有效的促进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

[2]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8.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8

关键词:通感意象;诗学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建构

abstract:Synaesthesiaisalinguisticandalsoapsychologicalphenomenon.thesynaestheticimagesresultingfromtheactionmechanismofexperienceofmingledsensationsembodytheindividualperceptionsofmatters.also,thestudyonsynaestheticimagesthrowsaestheticandevenpoeticlightonthelanguageresearch.inthecognitivedomain,thesynaestheticimageinvolvesthemappingofimagefromalowermodalityontoahigheronemorefrequentlythanitsinverse,themappingfromthemoreaccessiblepropertiesofthesourceimagetothelessaccessibleoneofthetargetimage.intheaestheticdomain,thesynaestheticimage,asanovelmetaphoricalimage,providesmuchfoodforthesubject'saestheticexperience.meanwhile,intheliterarydomain,theimagerevealsitspoeticfunctioninnarration.andthedeconstructionoflinguisticpatternsrelatedtosynaestheticimagesmayfacilitatetheunderstandingofsynaesthesiafrommulti-perspectives.

Keywords:synaestheticimage;poeticfunction;aestheticfunction;cognitivefunction;linguisticconstruction

在生活的经验中,人的眼、耳、鼻、舌、身诸种感官在特定的环境下往往是彼此相通的。这一点可以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得以证实。人的各种感官虽然各司其职,对各自的适宜刺激(adequatestimulus)经内导神经传到大脑的皮质,进入能够引起兴奋的相应区域。这种兴奋的“分化”使其他区域相对“抑制”,因而不同的区域刺激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出现个体(individual)感觉域的表现。但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间不是彼此孤立的、相互隔绝的,它们的边缘地带有许多“叠合区”,具有连接、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兴奋分化的同时,产生兴奋泛化,引起心理感觉的挪移,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幻觉,甚至是错觉。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了“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1]之说。在语言呈现的策略上,通感是用属于乙感官范畴的语义单位去组配属于甲感官范畴的语义单位,或用乙感官域的心理表征去描写甲感官域的心理表征,通过语言的表意功能将不同的官能感觉综合化,以创造新奇意境的积极修辞方式。这种艺术语言所唤起的通感意象较之一般意象更具有诗学、审美与认知的价值。有鉴于此,本文拟就通感意象的诗学、审美和认知功能及其语言的建构作进一步的考察与探讨。

一、意象与通感意象

意象是“语言借以映衬和匹配指称(referent)的融合了主体的主观感受的情感意味的心理表征(representation)”[2]。具象性与情感性是意象的显著特征。意象来源于经验,但它不同于来自经验的概念,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抽象,而是一种取象,它以具体表现一般,它凝聚着主体的心境、情绪等因素,因而是一种象和意之间的融合,是一种象征。意象成形的基础是人的心理想象,或者进一步说是文化心理想象。在文学作品中,意象是一种以语言单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意象的运用折射出修辞主体的观物能力、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独特的情感郁结方式。

意象具有多种存现形态,其一就是通感意象。通感首先是建立在生理的联觉上,进而上升到心理的联觉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建立在感觉的联觉上,建立在知觉的统觉(多维感知)上,建立在表象的综合性的基础上,而具有生理和心理联觉表现基础的通感意象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经验的筛选,渗透了特定的情感和意味。无论在文学艺术创作的活动中,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活动中,通感意象是一种塑造意境的实现手法。可见,通感意象是主体为了创造审美效果、表达心境,借用跨感官域之间的映射藉以言语呈现策略而营造的意象,是一种交感意象。

二、通感意象的功能:诗学、

审美与认知

感觉范畴中的联觉是初级的、简单的认识,带有普遍性,而修辞语言中呈现的通感意象则更复杂、更高级,是一种艺术性创造,它集文学性、审美与认知于一体。言其文学性,是因为它具有诗学功能,透视出叙事的文学性。言其审美,是发话主体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湛的语言技巧,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意象,使不同感觉共同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产生丰富的感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共通感[Zw(DY]共通感是指“将个人感受事物时所享受的愉快、崇高传达给他人的必然性心理规律”。参阅林同华:《美学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页。[Zw)]的观念、审美相似律和超时空的思维机制,接受主体就能够发挥想象力,模拟创造(发话)主体的审美定式,去审视、关照和感受通感意象,品味其真意,从而为之动容、为之生情。同时,从认知的角度看,通感意象又映现了发话主体认识客观现实、表达意念的思维方式。

[1.诗学功能

诗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艺术,其研究的范畴已超越传统的诗歌领域,涉足到整个文学领域。诗学语言的本质是语言的自指性,聚焦于自身的音响、词语、句法、修辞的审美意义。这样,在诗学的视野下考究文学语言的运用问题时,文学性就会凸显成为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定义,文学性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有关(自指性),指的是那些打破常规的变异的、反常的、前景化的表达方式。”[3]所谓的诗学功能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诗学观的一种发挥,是对诗学语言风格效用的一种认识。通感意象是变异的、陌生化的意象,是意象范畴中的非典型意象,具有标记性特征,即感觉的移借、沟通的表现特征,其诗学功能是构建前景效果。在语言结构上,通感意象能造成语言感受上的陌生感、新奇感,使语言表现具有诗学价值,让人体验到通感意象语言的多感性,语言意境的丰富性和完美性。如“青色的夜流荡在花荫如一张琴,香气是它飘散出的歌吟”(何其芳《祝福》)。视觉的“夜”、“一张琴”,动觉的“流荡”、嗅觉的“香气”和听觉的“歌吟”融合在一起,致使意象在多个感觉域间移动,由此构筑出新颖独特、无理而妙的意境。同样,下例所营造的诗学效果也跃然纸上。

(1)Herewillwesitandletthesoundsofmusic

Creepinourears:softstillnessandthenight

Becomethetouchesofsweetharmony.

(williamShakespeare,?themerchantofVenice?)

译文:我们就在这儿坐下来,让音乐的声音悄悄送进我们的耳边;柔和的静寂和夜色,是最足以衬托出音乐的甜美的。(朱生豪,译)

2.审美功能

通感意象的营造是审美的需要,它凝聚着取象的情状以及发话主体的“情”和“意”。它是发话主体从“以眼观物”发展到“以心观物”的心理产物。通感意象的潜在张力就在于人的感官体验的心理表征。发话主体对意义的传递不是靠语言线性组合律来实现,而是建构在对语言超常规组配所营造的跨感官域意象的感悟上。换言之,通感意象是从新颖的角度[CD2]跨感官域的视域[CD2]去把握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感受的相似性,来勾画、渲染取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唤起包含情感意味的拟态意象。这种意象是情感意念的外化形式,是客观“象”(实存“象”)的审美化。它可以超越其客观形质以寻求与情感的契合。在“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时,“立象”可以传达情意,那“象”与一般意象不同,其美的特质体现在把相异感觉域的情感色彩赋予核心意象上,使核心意象被追加了本身不具有的特征,而新特征的追加意味着对核心意象审美空间的扩大,由此便生成了像《荷马史诗》中那样绚丽多彩的通感意象:“Likeuntocicadasthatinaforestsituponatreeandpourforththeirlily-likevoice”(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似的声音)。诗人把百合花的视觉意象给了知了鸣叫声的听觉意象,同时又把“pourforth”(倾泻)的动觉赋予了听觉,使蝉鸣似乎有了色泽,有了动感。

发话主体借艺术语言营造的通感意象所遵循的理据(motivation)不是理性逻辑,而是情感逻辑。情感逻辑是“以情感为内趋力,调动感知、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推动心象思维的过程,本质化与个性化的交融统一”[4]。因而通感意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所创造的“陌生化现象”极富新意。如长于营造通感意象的唐代诗人李贺,在其笔下的“绿”就有寒绿、凝绿、颓绿、静绿;红,有笑红、冷红;雨,有红雨、香雨;风,有酸风;光,有冷光等。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受话主体对通感意象的接受是一种意象性的审美活动。在艺术语言的刺激下,受话主体在认知域中建构起审美意象,并对其进行意象性解读和关照,将其整合、充实成一个完美意象,即心理学上的格式塔完形[Zw(DY]“格式塔”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艾伦菲尔斯在《论格式塔性质》(1890)一文中提出,经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柯勒、考夫卡发展,于1912年正式创立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是对整体的感知。格式塔心理学最主要的美学代表是阿恩海姆,他强调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并把主体所具有的完形能力纳入审美活动的研究中。[Zw)],再通过审美判断以把握通感意象底蕴的情和意。这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既要依赖于外部输入的信息(语言语境),也要依赖于解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心理图式。

在审美的过程中,由于想象与联想、共通感等心理功能的作用,通感意象开拓了受话人的情感世界,使受话人可以感觉到通感意象的表情冲力。这两者是统一的[CD2]“表情”是在通感意象的可感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因此,对通感意象的解读就是对发话主体的情感流露、价值取向的重构。

可见,通感意象一方面使发话主体“情趣意象化”,另一方面使受话主体“意象情趣化”,它架构起审美主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审美的中介。例如:

(2)Softmusiclikeaperfumeandsweetlight

Goldenwithaudibleodoursexquisite

Swathemewithcerementsforeternity.

译文:[HtK]柔软的音乐声飘逸着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

金光闪闪让人听来品味出极精美的味道,

包裹着我让我沉寂在永恒之中。

诗人西蒙斯听了肖邦的乐曲,情感涌动,官能相通,创造了艺术语言特有的境地。乐曲优美动听,诗人仿佛有了“soft”(触觉)、“perfume”(嗅觉)、“sweet”(味觉)、“light”(视觉)、“golden”(视觉)、“odour”(味觉)、“swathe”(触觉)所包含的官能体验。诗人内心的感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音乐之美也得到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由于读者呈象能力的存在,承载着通感意象的艺术语言便能激活读者的知识草案(script)与情景模型(situationalmodel)去体验诗人情感思维的运行过程。这就是通感意象的审美功能。

3.认知功能

通感意象的呈现向我们揭示了主体认识事物的一个新视角。它是把属于乙感官域的意象特征映射到甲感官域的意象上,使甲感官域的意象染上乙感官域的意象色彩。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是隐喻的一种特殊表现。无论是从认知路径、认知原则还是从认知功能来看,通感的认知性都可以从Lakoff和Johnson[5]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中得到启发性阐释。但通感毕竟不是普通的隐喻,其源域(sourcedomain)与目标域(targetdomain)的基点是感觉,即两域均为感觉域,这种感觉域的表现意象自然不同于一般隐喻意象。例如,我们把温觉映射到听觉,就会得到像“coolthesoundofthebrook”(让小溪的叮咚声冷凝下来)这样想象突兀新颖的通感意象句。

通感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相似性的心理联想,而不是简单的词义特征之间相似性的联想。这种相似性究其实质就是从不同感觉域的意象中所体验到的心理美感的相似性。由于这种心理基础的存在,在特定的语境、情感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以一种感觉域的意象特征去映射另一种感觉域的意象特征的认知方式,人类凭借这种认知方式来发展、丰富和升华其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心理美感的相似性为基础、情感为逻辑的感觉域之间的映射也透视出通感智能(intelligence)(包括意象的形成和感受相似性联想的流利性)[6]。例如韩愈《听颖师弹琴》对颖师所弹的琴声的描绘:

(3)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

这两句是把视觉映射到听觉。诗人写琴声的轻快、流畅,像无根的浮云、随风飘扬的柳絮。轻快、流畅的声音是听觉感知的,而这种感知在此境中类似视觉感知的状态:像无根的浮云,飘扬的柳絮那样。于是,两种感觉域中的意象就相通了。

在通感意象中,意象特征的映射方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感觉的移动方向主要表现为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由简单向较复杂的映射。对此,Ullmann[7]从共时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得到例证:他分析的2?000个通感例句中,有80%呈向上的等级分布(hierarchicaldistribution)。他将调查中的六种感官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在通感意象的运作中,由触觉域向听觉域映射的现象最为普遍,其次是由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映射。这是因为视觉域的语词比听觉域的语词丰富得多。据心理学的统计,正常人大脑贮藏的感觉信息,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因此相对视觉域的心理表征而言,听觉域的心理表征更多地诉诸于其他感官域特征的补充。此外,其他感官域中自下而上的映射现象也不乏其例。

(4)Howdoestheroomstrikeyou(你对这个房间的印象如何/这个房间给你的印象如何)?

(5)themustardishotenoughtobiteyourtongue(这辣椒辣得咬舌头)。

(6)theviolingaveasoursound(小提琴发出酸的(刺耳的)声音)。

(7)Sheflashedasweetsmile(她脸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8)a.aloudshirt(花哨的衬衫);b.quietcolors(朴素的颜色)。

(9)Hisvoicewasacenserthatscatteredstrangeperfume(他的嗓音好似香炉,散发着奇异的芳香)。

上述例句中,感官域的体验特征均呈现出从低级感官形式到高级感官形式的映射。例(4)中的“strike”是从触觉映射到视觉;例(5)中的“hot”是从温觉映射到味觉,而“bite”一词则是从触觉映射到味觉;例(6)中的“sour”是从味觉映射到听觉;例(7)中的“sweet”则是从味觉映射到视觉;例(8)中的“loud”与“quiet”是从听觉映射到视觉;例(9)中的感官的心理体验特征是从嗅觉映射到听觉。 

三、通感意象的语言建构

通感意象的语言呈现策略是,在情感逻辑的统摄下,突破语言规范,把隶属于不同感官域的词语组配在一起,使语法产生变格,或用一感官域的感觉去描述另一感官域的感觉,跳越了思维逻辑的常规性,使核心意象的语义兼容了相异感官域词语所特有的语义色彩或确切地称之为情感色彩,从而造成一种独具效果的“陌生化”意象。

在词语的层面上,任何一个词语都是伴随着其语义特征的存在而存在。尽管词语的语义特征存在模糊的边界,但仍具有相对的范畴稳定性。那些意义相关联的词构成一定的语义范围,即语义场(semanticfield)。这样,表示感官体验的词语依据其语义的心理表征不同可以归属为相应的感觉的语义场,例如视觉感知的色彩词就应属于视觉感的语义场。正常的语义搭配发生在同一义位汇聚下的语义关联域[CD2]语义场中。具有相同义位的词以其语义特征的相容性而能组合在一起,而不同义位的词往往存在着相斥性,这就是语言结构规约的结果,也就是语词之间构成的逻辑制约和语法规则。然而在语言的现实应用中,常规的语义组合在表达个体感受与体验时有时显得极为乏力,词作为选择的对象一下子陷入贫困之中,于是一种“陌生化”的语义组配形式就成为必要,这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在这样的修辞活动中,主体鲜活的感受得到升华,人们也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语言视野,语言本身也因此而意味隽永。通感意象生成的语言形式就是有意打破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把不同感觉语义场的语词组配在一起,造成语义结合上的“错位”,即语义特征的不相容性。从这一点上看,语义组合的“错位”是通感意象构成的灵魂。产生意义“错位”的词语类型可以分述如下。

1.名词型

多数名词可以独立唤起意象,构成名词性自足显像词。在相异感官域的超常规语义组合中,一个名词性自足显像词能把属于自身语义场的感觉特征映射到核心意象上,从而生成通感意象。例如:

(10)themusicbreathingfromher[ZZ(Z]face[ZZ)].

面庞的美丽本是一种视觉感知,是视觉意象的心理表征,它却产生了一种音乐美妙的听觉感受,这种听觉体验在特殊的情境下映射到了视觉域的心理表征上,由此生成的陌生化意象语句写尽了“她”那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

(11)Jean'sreallyquitea[ZZ(Z]dish[ZZ)],isn'tshe?

美貌女子的视觉形象本诉诸视觉,却以佳肴类比,顿有嗅觉和味觉的美感,视觉通达了嗅觉和味觉。在通感意象的营造中,名词“dish”触发的嗅觉和味觉的语义特征赋予了视觉域的感知上,从而在言语的呈现上就有了“秀色可餐”的通感语句。

2.动词型

运用与核心词语分属不同感觉语义场的动词,造成语义特征的映射关系,从而构成一种陌生化意象即通感意象。例如:

(12)thesamebrightfaceitastedinmysleep,

Smilingintheclearwell.myheartdidleap

throughthecooldepth...

(13)Hisnamestinks.

例(12)描写情人那张动人的脸,作者不是藉以视觉行为来表现,而是用味觉域的动词“tasted”(品尝),以味觉代替视觉,生成的意象别具一格,感情色彩显得更浓、更重,也更渗透着亲切感。例(13)运用了动词谓语“stinks”(发臭),使主语“name”(名声)似乎有了嗅觉域的行为意象特征。这是感官域中的感觉特征从嗅觉映射到听觉的语言呈现。

3.形容词型

形容词的运用基本涉及两种构造功能:一是充当定语,二是充当表语,两大功能依据形容词的语义分野或是描述对象的性质,或是表述对象的状态。在营造通感意象的语词范畴中,形容词是一个很活跃的词族。形容词型通感意象的成因是形容词超越其自身的感觉语义场与相异感觉语义场的词语配置在一起,造成语义结合上的“错位”,这样,形容词就把属于自身语义场的感觉色彩赋予核心词语,使其词义具有了某种超常属性。例如:

(14)Shealwaysflashedthatsweetsmile,evenwhenencounteringdifficulties.

(15)Hersweetvoicemademerelaxedattheverymoment.

(16)Hernameisfragrantwithgooddeeds.

例(14)、(15)中的修饰成分味觉“sweet”(甜蜜)分别转向视觉和听觉,使“smile”(微笑)和“voice”(声音)都有了甜蜜的特征,使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分别染上了味觉域表现的特征。例(16)以嗅觉“fragrant”(芳香的)修饰“name”,激活了嗅觉域的表现,使“名声”似乎有了芳香的特征。

4.副词型

在语义关系的构造中介入了来自不同感觉域的副词的语义特征,由此生成的通感意象也能产生奇特的意境美。例如:

(17)itisabitterlycoldnight.

天气的冷热程度本应诉诸感觉域的副词来修饰,这里却用了味觉域的副词“bitterly”,于是寒冷似乎有了苦涩,一种奇冷的感觉也随之而生。又如e.Spencer的名句“Sweetthames!Runsoftly,tilliendmysong”(?prothalamium?)句中“Runsoftly”的语义超常规共现使人感到流水潺[FK(w][tppz1,+3.4mm。3.5mm,Z][FK)],轻柔可触,视觉意象中顿生触觉的感受。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通感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手段,开拓了语言美学领域的新境,是语言美学领域的一朵奇葩。通感意象的语言营构形态可以超越语词范畴的单一类型或多级类型共现的界阈,达到较高层面的语言范畴,如句与段。文中例(3)便是一例,再引英文一例以窥一斑。

(18)thenagaintherewasaburstofsound,andaburstofbrilliantlight,themoonhadexplodedonthewater,andwasflyingasunderinflakesofwhiteanddangerousfire.Rapidly,likewhitebirds,thefiresallbrokenroseacrossthepond,fleeinginclamorousconfusion,battlingwiththeflockofdarkwavesthatwereforcingtheirwarin.thefurthestwavesoflight,fleeingout,seemedtobeclamouringagainsttheshoreforescape,thewavesofdarknesscameinheavily,runningundertowardsthecentre.(D.H.Lawrance,?womeninlove?)

译文:[HtK]突然,又传来一阵响声,接着是一道耀眼的光亮。月亮在池面上炸开了,白炽、凶险的光焰如碎片一样四处飞溅。完全破碎了的月光像白色的小鸟迅即在池内扩展开来,沸沸扬扬地四下乱窜,与强压过来的层层黑浪搏斗着。逃窜到最远处的粼粼波光喧嚣着,似乎在和池堤喋喋不休地进行争吵,企图逃到岸上去。黑暗的浊波汹涌地压过来,朝着池中翻腾。(李建,等译)

例(18)是用一种感觉去描写另一种感觉。在对月亮的描写中,作者创造出由视觉向听觉、触觉挪移的通感意象:月亮的视觉形象得到诸如“炸开”、“喧嚣”、“争吵”等听觉形象和“沉重”(heavily)触觉形象的渲染。这例通感意象的语言表现形态使人读之联想奇妙,产生一种视之有象、闻之有声、触之有物的复合性心灵感受。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9

关键词:山西高校大学生语言面貌

一、导言

山西方言作为山西人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媒介,其作用不容忽视。在当代大学生顺应普通话推广的大潮下,方言在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少,促进交流和传承地方文化的作用也进一步减弱。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以期引起社会对这一现象的重视。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山西籍的在校大学生。被调查人以本科生为主,也涉及部分专科生和博士生。根据侯精一、温端政等编著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中的分片理论,将山西方言分为大包片、五台片、并州片、吕梁片、汾河片、上党片(东北区广灵县不纳入此次调查范围)。调查地点为太原市内各大高校。

调查内容及数据统计分析:

此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37份,回收率为98.00%;有效问卷610份,有效率为95.76%。

有效问卷中,被调查人主要为18~21岁的本科在读阶段的大学生,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文理工等各学科兼顾,文科生所占比例略高于其他学科,但不影响样本的有效性。总体上做到了样本均衡。

(二)母语情况

被调查人母语为方言的占81.48%,母语为普通话的占16.99%,两者都有的占1.48%(不考虑少数民族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的特殊情况)。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其母语形成阶段接触的都是方言,即大部分被调查人在这一阶段都会说比较地道的方言。

为了分析被调查人在母语形成阶段的语言是否受到其父母语言情况的影响,本文还收集了被调查人父母的母语情况。调查分析得出:被调查人母语与父母都相同的占88.52%,与父母一方不同的占7.54%,与父母双方均不同的占4.26%。这说明在一个人的母语形成阶段,家庭语言环境对其语言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

(三)语言面貌

截至目前,我国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广普通话会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交际时的困难,但普通话的推广势必会对一个地区方言的保留产生影响,“不标准的普通话”和“不地道的方言”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高校大学生的语言面貌恰恰能反映出这一阶段的语言面貌。本文就从高校大学生的语言面貌等方面分析这一现象。

(四)语言使用场合和对象

本文根据被调查人针对不同场合和对象使用语言的情况,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几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0%的被调查人在大学所在地的公共场合选择使用普通话与人交谈;超过50%的被调查人在校园中会经常使用方言与老乡交谈,极少数同学会选择使用方言与非本方言区的同学交谈;有超过80%的大学生在家乡使用方言与亲友交谈,在家乡的公共场合也有超过70%的同学会使用方言与人交谈。这在一定程度表明:在母语环境中,更多的人倾向于使用方言进行交际;而在非母语环境中多数人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同时,大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存在方言与普通话同时使用的现象,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转换方言和普通话的灵活度较高,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场合选择使用方言或普通话进行交际。约四分之三的被调查人在网络聊天时会或多或少地使用方言与人交流,这说明在新媒体时代,方言仍然很有生命力。

(五)语言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87.05%的被调查人不知道普通话推广宣传周是九月的第三周;86.07%的人认为推广普通话和方言的发展并不矛盾,这表明许多大学生对方言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能接受在适应普通话推广大潮之下仍然保留自己的方言;关于下一代是否有必要学习方言,14.26%的人表示没有想过,说明人们对于方言作为交际语言的重要性的意识正在淡化。

(六)语言程度

本文分别从熟练程度、自我评价、个人期望三方面进行了数据收集。见表2:

由表2可知,大部分被调查人对自己的语言现状都比较满意,但仍然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对自己普通话水平的满意度略低,都倾向于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二、方言保留情况

本文结合《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对山西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各个片的语音、词汇的特征较有代表性,而语法特征不明显,所以调点侧重于语音、词汇两个方面。通过对各个方言片被调查人进行语音、词汇条目测试,可以了解到关于被调查人母语语音和词汇的保留情况。

(一)语音测试情况

语音测试部分分六个片进行,大包片的样本数为100,五台片为83,并州片为117,吕梁片为101,汾河片为106,上党片为103,基本做到取样均衡。本文针对六个方言片的语音特点,分别制订了7个测试条目,通过被调查人的发音做出判断。虽然每一个方言片所使用的测试条目、测试条目反映的语音特点不尽相同,数量也不相等,但是仍然可以从中窥见一些方言保留的面貌。(图中保留情况的百分比的计算方法:符合这一条目的样本数/样本总数)。如下:

数据表明,被调查人的方言基本上已经不是纯正的方言,他们的母语语音的保留情况并不平衡,但或多或少地都保留着本地区方言的语音特征。综合各片比较“入声分不分阴阳(湿和十)”的声调特征,“入声分阴阳”的大包片保留情况是60.82%,五台片是59.04%;“入声不分阴阳”的并州片保留情况是50.43%,吕梁片是57.84%,汾河片是68.87%,上党片是61.39%。各片的被调查人的这一语音特征都保留了近六成,其中汾河片最高,并州片最低。

从六个片的具体情况看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征分别说明如下:

大包片近90%的被调查人把“心”读成“星”,把“根”读成“庚”,说明鼻音韵尾合流的语音特征保留的最好;而符合“院=月”这一条目的被调查人只有不到50%,说明大包片韵母“üan、üe”不分的语音特征保留的最差。

五台片符合“奴”≠“炉”这一条目的占87.95%,说明这一语音特征保留的最好;而符合“钢”“光”韵母相同的只有不到20%,说明“钢”“光”韵母开合不分的语音特征保留最差。

并州片76%以上被调查人把“心”读成“星”,说明并州片这一语音特征保留的最好;而只有不到50%的被调查人把“婆姨”中的“婆”读成[p],说明并州片中古全浊平声字文白异读现象保留的最差。

吕梁片反映古全浊入声字白读声母送气语音特征的测试条目中,72.55%的被调查人“白的”读成“白[ph]的”,说明这个词的语音特征保留最好;而只有近30%的被调查人将“毒药”读成“毒[th]药”,说明这个词的语音特征保留的最差。

汾河片近80%的被调查人把“下来”读成“下[x]来”,说明汾河片晓组二等字读舌根音这一语音特征保留的最好;而只有不到40%的被调查人测试“拔=爬”,说明汾河片声母[p]、[ph]不分的语音特征保留的最差。

上党片符合分尖团的有黎城、潞城、平顺、壶关、陵川、阳城、高平7个方言点(该片共15点),而我们调查到的数据显示,被调查人中符合分尖团特征的比例在11.65%~18.45%之间,与该方言片的其他条目相比明显偏低,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上党方言分尖团这一语音特点已经不甚明显。

(二)词汇测试情况

本文制订了一个关于词汇测试评价的等级标准:a.熟知并流利说出其方言称呼;B.知道并能较准确说出其方言称呼;C.不太确定其方言称呼但能用方言读音读出;D.完全不知道其方言称呼,也不能用方言读音读出。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得到如下数据: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时间名词“昨天”“明天”“去年”的保留情况最好,其中“去年”略差;身体部位名词“头”“膝盖”的保留情况次之;“太阳”“月亮”的保留情况最差。在食物、动物、昆虫中,“土豆”“玉米”“辣椒”“麻雀”等保留情况略好,“蚂蚁”“老鼠”的略差;此外,在全部15个词汇测试条目中,D选项,即完全不会说方言词的占10%左右,这基本可以说明山西省籍的大学生中,十人就约有一人完全不会说方言词汇。

三、结论

此次调查历时8个月,样本比较全面地覆盖了山西省的各个方言片,并且在调查中设计了语音测试和词汇测试,基本上客观地对当代山西省大学生的语言面貌做出了合理的判断。

高校大学生方言调查针对的是大学生群体,由于大学生群体在校就读期间接触广泛,交际面广,社会活动丰富,其语言面貌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虽然此前已经有人对大学生的方言或普通话情况进行了调查,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关于山西省籍的大学生方言和普通话情况的调查还很少,而且对于大学生的母语保留情况方面的调查,更少之又少。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便捷的网络条件为此次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又一种可能性。尽管初次调查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在大学生群体的语音词汇测试方面,相信本文可以为未来的大学生方言调查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郭志刚,郝虹生,杜亚军,曲海波.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R].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3]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项目组,苏金智,李卫红,姚双喜,魏晖.江苏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2,(1).

[4]王洋.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调查与研究――以湖南女子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韩亚楠,刘棕.大学生普通话与方言使用现状的研究[J].科教纵横,2009,(6).

文学语言的特征篇10

张志公语文课程学科特征当代价值

由于语文课程“涉及的问题太多,太复杂。其中有教育观念问题,有课程结构问题,有教材内容问题,有教学方法问题,当然也有语文成绩的考评问题”[1],这就造成了我们常感喟的“语文实在是好学难教”。语文为何“难教”?认识和把握这一学科特征又有何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张志公先生对此问题的论述谈点浅见,就教于大家。

一、多样化的课程任务,造成语文课程有效实施的难度

语文之所以“好学难教”,是由于其具有多样化任务。一方面,语文课程在内容上具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之特征。这是由于语言也只有语言才能担负起反映人类认识、描述一定现象、表达一定思想、抒发一定情感、阐述一定理论等众多任务。正因如此,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文)时就必然会受到语言知识、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教育。事实上,世界上没有无思想的语言,也没有无语言的思想。所以,从语言(文)所承载的内容看,语文课程具有多样性。对此,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课本的课文有的是讲自然现象的,有的是讲地理、历史知识的,有的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有的是论述政治思想的议论文章”,且“所有这一切,都是作为语文学习的材料,要学生从这些材料中学到读书、作文的能力的”。[2]显然,学生正是通过学习承载着特定思想观点、知识情感等的语言运用的具体事例(文本)来学习语言(文)是如何运用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受到思想、情感、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是由于语言与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篇章结构具有密不可分性,学生必然也必须要通过具体的课文来学习词汇选择、成句规则、衔接方法、过渡技巧、呼应方式等。就是说,语文课程除必要的知识、思想、观点等教育任务外,同时还必须承担语言文字、结构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教育任务,这就使得语文在课程目标上具有多样性。对此,张志公先生也指出:“所谓语文能力,也有多方面的内容,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是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思维能力是理解(听和读)和表达(说和写)的重要基础。”[3]这里,他认为语文课程就要加强对学生组词成句、组句成章、组章成篇及表达修饰等多方面的训练,这也是语文课程目标之一,且这一目标具有综合性与多样性。

正是在看到语言(文)具有边际广泛、知识众多、表达(思维)多样、语言灵活等特征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强调语文要重视自身的综合性特征并依据这一特征来教学。譬如从语言(文)教育与思维训练、知识学习相联系的角度,他指出:“语言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一个幼儿刚刚学说话,大人就不停地教。这在实际上既是教他语言,教给他知识,同时也在教他观察,教他思维。”

学生正是在学语言时也学到了知识、在掌握知识时也学到了语言,在学语言时提高了思维、在锻炼思维时也发展了语言,这就是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多样化特征。正是由于这一课程特征,常常就造成语文课程的分散性、多样性:其既要有语文能力训练的基本教育,也要有思想情感的必要教育;其既要有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础教育,也要有衔接过渡、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逻辑教育。也正因语文课程在内容、任务上的多样化特征并使其客观上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就使得一些语文教师在施教之时或“眉毛胡子一把抓”,致使语文课程“泛化”;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致使语文课程“窄化”。就是说,语文课程任务的多样化,常是造成语文课程不能很好处理语文训练与其它训练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因。譬如在突出语言教育时,一些语文教师常忽视了其它任务,只把活生生的文章当成机械训练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单一训练”或“庖丁解牛”式分析,致使脍炙人口的作品失去了应有光泽。反之,在强调语文课程的思想情感时,一些语文教师为体现“人文性”,便处处寻找“人文话题”,把语文课上成了“人文课”。对现阶段语文课程中广泛存在的“泛语文”、“非语文”现象如做根源分析,显然与语文课程任务的多样化、综合性特质有密切关系。因此,重温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程多样化、综合性特征之论述,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认为语文课程是一语言运用、思想情感与思维方式的“统一体”,就其中心内容看应包括五大课程要素与四个领域――语文“双基”及读写听说与知识、能力、智力、育人。这些要素与领域,都是语文课程必须要承担的任务与必然要涉及的范围。但在这些众多要素与诸多领域中,须有一个课程主线与重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对此,张志公先生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这种工具不同于生产工具……我们可以说,忽视了语言教育,不仅仅是忽视了语言本身,而实际上是忽略了许多东西,诸如知识的传递、思想的陶冶、思维的训练等等。”[2]因此,他虽认为语文课程虽有多样化特征,但在实施中却须突出“语言训练”核心。

二、常见性的课程存在,造成语文课程有效实施的难度

由于语文课程是以母语学习、掌握与提高为基本对象,这一学习对象对学生来说具有习以为常并有随时可学、随处可见特征:学生自小就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步学会与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与规律,并在日常中随时随地用语言沟通信息、传递思想、说明问题等,还在数学、历史等课程的学习中时时处处学到语文……对此特征,张志公先生指出:“小学以上的语言教育有这样一些特点:培养语言能力是一个加工提高的过程,不像其他课程,基本上是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进了小学的学生已经会说很多的话,对他进行语言教育是在他原有的语言基础上继续加工提高。到了小学高年级、中学,更是如此……”[2]学生原有语文基础与新学习对象间的交互性、能力缓慢提高的客观性、学生靠自身努力就能基本解决学习中较多问题的平易性等,都较为典型地反映出语文课程常见性特征。于是在教师数量不足时,就出现了张志公先生所说的下面现象:

人们往往认为语文是最好教的一门课。中国话,人人会说;中国字,人人认得;教教语文,这有什么难处?分配给某地几位新老师,领导逐一了解:会物理的去教物理,会外语的去教外语,……什么都不会的,你去教语文吧!社会上呢,不懂点aBC就很难给外语提意见,不懂点X+Y=Z就很难给数学提意见。只有对语文,人人都有发言权,于是意见从多方面来。因而,受到“关心”最大,受到责难最多,或者说婆婆最多的是语文课[3]。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常见性或普遍性特质,也导致了语文课程有效实施的难度。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学习内容(对象)的常见性,就使得学生时时感到学习这门课程缺乏新鲜感。除小学低幼年级外,学生学语文不是零起点而是已有一定基础,因而语言规则、词汇运用、句子形式、篇章结构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观点理论对学生不具“陌生化”与“难度感”,这就使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时相比其它课程的难度就更大。第二,由于学习内容(对象)的常见性,也常使得一些语文教师在执教某一文章时或出于兴趣偏好或由于认识所限或由于专业素养不足,常会出现“任意而教”、“随意而教”现象。如教者对作者有详细了解,就可能会长篇幅地介绍评价作者及其作品;如教者对文章有一些独特体会,就可能会不遗余力地去阐述文章技巧;如教者对写作内容感兴趣,就可能会“得意忘言”而直接集中于对某一观点的评述……教者“任意而教”、“随意而教”,随之就造成了课程实施效果不佳并被学生不满意,从而造成语文课程有效实施的难度。第三,由于语文课程学习渠道的常见性――学生在日常生活、读书看报及其它课程学习中无时无刻都在学习、运用着语言,也常使得这些学习与有计划、有组织的语文学习难以明确划分开来,进而对教师的执教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显然,语文课程的常见性,就带来了语文课程实施的高难度,“英语难学好教,语文好学难教”之俗语就是这一认识的形象诠释。

三、随意性的课程评价,造成语文课程有效实施的难度

正是由于语文课程的常见性,随之就自然会出现人人对语文课程都有发言权的社会评价现象。笔者认为,对语文课程的众多社会评价有时虽有可取之处,但不少观点常是较为偏颇的,但这些偏颇观点却极大地影响着语文课程的有效实施。对此能提供佐证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中,《文学》教材中的古代作品在初中选文中的比例是三分之一、在高中选文中的比例是二分之一。对这一基本科学的文白比例,却在“”中被社会各界群起炮轰并被戴上“厚古薄今”帽子,以致教材编写者不得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具有“检讨”性质的文章[4]。在此影响下,文言文被大量削减,以致发展到“”用领袖语录来作语文教材的极致。第二例是在20世纪末轰动一时的语文教学大讨论:《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题,刊登一小学生家长、一中学语文教师、一大学教师的《女儿的作业》《中学语文教学手记》《文学教育的悲哀》,并于12月4日召开了“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研讨会。《文艺报》则在1997年12月13日发表会议综述,认为语文教学存在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学方法都大同小异、教师学生与命题者都围绕着考试打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利润而被垄断等问题。随后,《中国青年报》在“专题报道”栏目里选登了《北京文学》两篇文章,并对其标题作了改动――《对女儿那些毫无意义的作业,我们真是深恶痛绝》《中学语文教育实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随后,《中国青年报》专设“教育导刊”,进行了“语文,该怎样教”大讨论。再后,《中国青年报》在《误尽苍生》中提出高中语文课本及“教参”给人总的感觉是烦琐而荒唐,这不是误人子弟的问题,而是一件误尽天下苍生的大事。在讨论中,社会舆论对语文课程给予了极大关注,对学科高耗低效、呆板枯燥、简单繁琐、缺乏个性等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批评[5]。今天看来,这场讨论虽涉及到语文的一些弊端,但由于批评者多为“非语文”人士,其中一些观点就难免偏颇乃至过激。如一些论者把“语文教学”等同于“文学教学”,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审美教育、精神熏陶等任务放在第一位。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张志公先生早就指出,文学教育虽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对这场语文大讨论,有学者看出了其评价随意而导致的不良后果:1997年底发起这场大讨论的是《北京文学》等“圈外”报刊,同时最初发表批评意见最多的是作家、大学教师、记者、非语文报刊的编辑人员、学生家长等。直到“圈外”的人们热热闹闹地讨论了很长时间,才有较多的“圈内”人出来说话。大约讨论了一年多或更长的时间了,有些语文报刊才开始发表讨论文章[6]。显然,这场大讨论实际上反映出语文课程的常见性,且这一特征又导致了人们对语文课程可随意而评。

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程特征的论述,对弊端逐渐显现的语文新课程的现实指导意义表现在:第一,语文课程承担的多样化任务,要求课程标准编制者与语文教师既不能无视文化传承、情感熏陶、价值观形成与语言能力提高等多方面所应承担的任务,但同时又要突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泛语文”现象。第二,语文课程客观存在的常见性特征,一方面对学生语言能力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对语文课程的有效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并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语文课程不时受到外部的不甚科学的评价乃至责难,影响到语文研究者与语文教师对其特征、规律的认识、把握及实践。对这些已有和将有的各种观点乃至批评,语文工作者应有的态度为“择其善者而从之”。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请别全怪教师[n].江苏教育报,1998-3-10.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张毕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厚古薄今倾向[n].人民日报,1958-7-17.

[5]张宇.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大讨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