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陶瓷艺术的意义十篇陶瓷艺术的意义十篇

陶瓷艺术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15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1

关键词:传统陶瓷艺术传统陶艺现代陶艺日用陶瓷设计

传统陶瓷艺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研究传统陶瓷艺术不能局限于我国,还要吸收和研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我们要学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将先人的艺术精髓转化为当代的形式,使陶瓷艺术的传统获得新生和发展。

一、从事传统陶艺的创作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对传统陶艺的认识有许多争议。笔者认为,传统陶艺指的是现代人创造出的具有传统艺术风格的陶瓷,它与传统陶瓷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传统陶瓷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的具有艺术价值的所有陶瓷作品的总称。

现当代仍有许多艺术家从事着传统陶艺的创作,在他们的创作历程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传统陶瓷艺术的影响。英国传统陶艺巨擎伯纳德.里奇的艺术成就与他对东方传统陶瓷艺术的研究密不可分。1878年出生于香港的伯纳德.里奇在日本接触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创作方式和装饰技艺,并尝试用乐烧烧制作品。后来,他在中国生活了3年,更加深了对东方陶瓷的热爱,并尤其推崇中国宋代的陶瓷。他想以宋代陶瓷为典范,建立起适用于现代工作室陶瓷发展的新标准。因为在他看来,宋瓷中体现出的简朴性和自发性,以及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非常完美的,值得后人学习的。他在《一位陶工的挑战》中,专门选用了宋代陶瓷为例,做出了十分细致的图解分析与注释。伯纳德.里奇曾在上世纪60年代对美国同行说过一段话,“谢天谢地我出身于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地域,我才意识到,我曾获得过多少无意识的支撑,这种支撑的元气,仍源源不断地从深植于久远土壤中的根系里输向今日,赋予现代艺术家和工艺师以理智、造型意识、图案和色彩。”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伯纳德.里奇对于传统陶瓷艺术研究的重视和认可。

二、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现代陶艺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而逐渐确立起来的。笔者认为,现代陶艺是艺术家运用陶瓷材料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搞现代陶艺不能完全割裂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搞现代陶艺也需要从传统陶瓷艺术中汲取养分,日本陶艺家八木一夫的成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八木一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是1954年创作的作品《萨姆萨先生的散步》。萨姆萨是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的主人公,一夜之间由人变成了昆虫。八木一夫的这件作品如同萨姆萨一样,原本以传统陶瓷艺术成形技法――拉坯制作出的环状器皿被大胆地加上了触角并站立起来,从而具有了雕塑般的造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在作品的制作工艺上他借鉴了日本传统陶瓷的施釉及烧成技法,为作品上了灰釉,又通过龙窑烧成,最终达了古雅、朴实的艺术效果。《萨姆萨先生的散步》不仅是日本现代陶艺的杰作,也是世界现代陶艺发展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它的出现将陶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犹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对美术史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是现代陶艺的创作,也离不开传统的滋养。

三、从事日用陶瓷的设计离不开研究传统陶瓷艺术

日用陶瓷设计是与普通大众接触最为广泛的一种陶瓷表现形式,它的设计强调以功能效用为基础,把艺术性的、心理性的、生理的、经济性的因素综合起来,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

日用陶瓷的设计虽然与工业化大生产联系紧密,但是在产品的造型和装饰上仍可从传统陶瓷艺术中汲取灵感。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1995年为日本nikko日光瓷器设计的一套咖啡杯碟,其造型式样是古典的西餐具样式,但纹样装饰来自于东方传统,他将清代陶瓷器皿上出现的仕女形象进行重新设计,散点式地放置在餐具的装饰面上,并配以别出心裁的钴蓝色釉搭配金色釉描边,使得整套杯碟既富有西式餐具的华丽感又别具东方传统美学韵味。

综上所述,研究传统陶瓷艺术并不是翻故纸堆,而是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将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精髓为现代所用,去设计和创造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陶瓷艺术作品,让传统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2

【关键词】新时期文化自信陶瓷艺术创作

一、新时代陶瓷艺术发展中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1.1创作方法的西方化

在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传统创作方法被摒弃,反而是西方创作方法大受青睐,创作方法的西方化发展趋势极为明显。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艺术以及历史条件的影响下,当前陶瓷艺术人才培养沿用的是西方美术训练体系,陶瓷人才所接触的主要是西方陶瓷创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青年陶瓷艺术创作者自然会习惯性地使用西方化的创作方法,并对传统创作方式有所轻视。

1.2轻传统陶瓷艺术、重西方陶艺的倾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陶瓷艺术出现了显著的衰退,西方陶瓷艺术成为世界陶瓷艺术新的引领者,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现代陶艺成为了世界陶瓷艺术的主流,导致一部分人丧失了对中国陶瓷艺术的自信心。再加上我国沿用西方美术训练体系,一代又一代陶艺创作者均接受了西方陶瓷艺术的熏陶,反而对传统陶瓷艺术了解不足,并形成了西方陶艺引领世界潮流的错误认知,对代表民族文化的优秀陶瓷艺术缺乏信心。实际上在当前的陶艺界,轻传统陶瓷艺术、重西方陶瓷艺术的倾向较为严重,是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二、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的内在含义

2.1报告中“文化自信”理论的内涵解读

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标志着深化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建设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目标。实际上,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同时也是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鉴定信心的表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文化自信已经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一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民族传承、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基于文化自信的陶瓷艺术创作与发展,则是实现中华民族陶瓷艺术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2.2科学认知是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

文化自信并非是一句盲目的口号,而是基于科学认知而形成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战略方针。在新时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渗透、融合与体现并非是传统文化的无意义堆砌,而是以科学认知和理解为基础的正确应用。实际上很长一段以来,传统陶瓷艺术难以和西方陶瓷艺术争锋,当代陶艺创作方法西方化倾向明显的原因,都是因为传统陶瓷艺术没有得到科学认知,而西方陶瓷艺术则已经从理论与实践层次得到显著发展。此消彼长下,传统陶瓷文化自然难以与西方陶瓷艺术抗衡。因而在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认知,才能将其应用在陶瓷艺术中。

2.3价值认同是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因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践行,反之价值认同是促进文化自信的核心目的。对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而言,文化自信的体现需要以科学认知为前提,同时也需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如果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需求不大,自然也不会对传统文化加以重视,那么也不特意强调传统陶瓷创作方法的应用。换言之,只有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与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才会对当前西方陶艺占主导的现状不满,探索传统陶艺的价值认同路径。2.4行动自觉是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现实力量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不但要得以充分体现,还需要得以充分实现。但是,文化自信本身是理论性较强内容,缺乏标准化的规定与指标,相应的实现标准也不够明确。在缺乏明确标准的情况下,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实现需要艺术创作者提高自身文化认知水平,通过自觉行动进行创作,深化文化自信在陶瓷艺术中的有效体现。

三、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3.1使陶瓷艺术工作者正确认识传统陶瓷艺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陶瓷艺术工作者都存在轻传统陶艺,重西方陶艺的认知偏差,而且其创作方法西方化较为严重,是文化不自信的明显表现。在新时期背景下,结合提出的文化自信理论对陶瓷艺术创作进行科学指引,能够促使陶瓷艺术工作者正确认识传统陶瓷艺术。在文化自信的践行过程中,陶瓷艺术工作者能够对传统陶瓷艺术有更加科学的认知,从而准确把握传统陶艺与西方陶艺的差异所在,而非盲目地认为传统陶艺在各个方面比不过西方陶艺。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自信并非是文化自大,基于文化自信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并不会对西方陶瓷艺术进行毫无缘由的贬低,也不会盲目地对传统陶瓷艺术进行褒扬。如此一来,陶瓷艺术工作者能够准确把握传统陶瓷艺术的优缺点,并在实际创作中扬长避短,促进传统陶艺的创新进步和传承发展。

3.2使陶瓷艺术工作者增强中国陶瓷艺术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需要以价值认同作为内在动因,即以复兴并推广传统艺术与文化作为使命与任务,促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生辉。在这一背景下,陶瓷艺术工作者不但能够对传统陶瓷艺术有着更为科学的认知,还会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强化自身复兴传统陶瓷艺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积极实现创作方法的传统化过渡与发展,改变自身轻视传统陶艺的错误观念,依靠实际行动促进中国陶瓷艺术的伟大复兴。

3.3使陶瓷艺术符合报告精神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发展重心逐渐由物质建设向精神文明建设转移,相应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背景下,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进步与传承发展,是提高文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传统音乐、书画、陶瓷等艺术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文化。不过,传统文化在当代背景下已经很难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求,必须得到适当调整与优化。而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传统陶瓷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基于当代文化需求而形成的全新陶瓷艺术发展形式,与报告精神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一致,是推动传统陶瓷艺术在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发展的关键。

四、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发展策略

4.1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陶瓷艺术人才

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离不开高素质的优秀陶瓷艺术人才,尤其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自信。不过当前青年陶瓷艺术工作者普遍存在创作方法西方化,轻传统陶艺而重西方陶艺的问题,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不自信现象,难以充分胜任基于文化自信的陶瓷艺术创作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对陶瓷艺术人才的培养,重点增强其文化自信,促使其在创作中加强对传统陶艺的有效应用。对此,应当加强对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培训,引导其对传统陶艺及西方陶艺进行科学认知与合理对比,准确理解和把握二者的差异,并能根据实际创作需求科学应用传统陶艺创作方法,强化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体现。

4.2构建以传统陶瓷艺术为核心的创作方法

在新时期背景下,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陶瓷艺术创作不但要凸显传统文化,还要确保传统陶瓷艺术与当代陶瓷艺术的有机融合。实际上,传统陶艺创作方法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当代陶艺创作,要想直接对其加以应用明显不太现实,否则反而会影响陶瓷质量以及艺术表现,无法真正实现文化自信。对此,陶瓷艺术工作者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并构建以传统陶瓷艺术为核心的创作方法,实现传统陶艺与当代陶艺的有机结合。

4.3构建是否具有“文化自信”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文化自信本身理论性偏强,在实践中难以进行准确评价,因而构建是否具有“文化自信”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十分有必要,这是实现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毫无疑问,陶艺创作中的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陶瓷艺术,但并非是将传统陶瓷艺术相关元素进行堆砌就能体现文化自信。组织大量专家对陶瓷作品的文化自信体现标准进行合理确定,是判断文化自信是否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政府及行业人员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这一评价体系。

4.4对陶瓷艺术创作是否实施“文化自信”理论指引加强管理与监督

在新时期背景下,陶瓷艺术创作必然需要体现文化自信,这是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陶瓷艺术创作者对陶瓷艺术创走是否实施“文化自信”理论存在争议和偏见,而部分创作者则无法准确把握和体现文化自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陶瓷艺术创作的管理与监督,结合科学的文化自信评价标准,指导当代陶瓷艺术的创新进步与传承发展。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3

关键词:线条;陶瓷彩绘;作用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29-01

为了促进现代陶瓷彩绘设计的进一步完善,需要重新认识线条的作用,加强线条在陶瓷彩绘中的充分运用,使陶瓷彩绘能更长久的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线条是陶瓷彩绘的灵魂,是陶瓷彩绘的语言。加之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感情不同,往往赋予线条不同感情内涵,不同的线条表现形式,达到不同的艺术境界。对陶瓷彩绘中线条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让艺术家发现线条的精髓,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陶瓷彩绘的艺术效果。

一、线条意义的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线条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西方文化中,艺术家往往运用线条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感来体现事物的面和体积,特别是在绘画和雕塑中的应用,然而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艺术家往往对线条具有独特的理解,比如艺术家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中的线条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具有浓郁的意味,并通过程序化手法将原有的线条进行重新组合,实现新艺术的创造。因此,在陶瓷彩绘中绘画师傅通过大量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设计内涵。为了更利于在陶瓷上进行线条的勾画,陶瓷制作师傅往往会对坯体进行打磨。此外,陶瓷彩绘中运用的线条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抽象的线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抽象的线条往往作为连接陶瓷与外界的轮廓线;第二类是直观存在的线,通过真正存在的线直观体现陶瓷绘画的含义。直观存在的线往往是通过刻刀雕刻、釉面开片和颜料勾画等形式产生。虽然直观存在的线和抽象的线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并不意味着二者相互独立。在陶瓷彩绘中,两种线条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同时运用,不仅增加了陶瓷彩绘的创作形式,还丰富了陶瓷艺术的深层含义。可见,线条在陶瓷彩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线条的存在为陶瓷彩绘艺术增添了亮丽色彩。

二、线条在陶瓷彩绘中的作用分析

(一)线条作为陶瓷彩绘的基础

作为视觉艺术形态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线条不管在纸上还是在陶瓷彩绘上都得到了充分运用。线条不仅构成了陶瓷彩绘的骨架,更体现了陶瓷彩绘的精神。通过对陶瓷彩绘上的线条观察和当代美术中艺术理论的研究,线条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艺术家的独特眼光,表达了艺术家的精神内涵,阐明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内在联系。在用线条进行陶瓷彩绘时,艺术家往往采用移动的视角进行,通过“尽其精微”的手法展现陶瓷器物的形态和寓意。此外,通过对线条的线势变化、线性变化和墨韵变化赋予陶瓷空间感,使陶瓷彩绘的造型风格和特点展现出来。因此,线条作为陶瓷彩绘的基础,不仅体现了陶瓷彩绘的视觉表现力还概括了客观事物,让陶瓷彩绘不再是单纯的绘画形式,达到新的艺术境界。线条在陶瓷彩绘中既体现民族的文化特性,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二)线条作为陶瓷彩绘的艺术语言

由于陶瓷自身的特点,使其语言系统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线条作为陶瓷彩绘的语言,不仅展现了事物的形态,更展现了事物的内涵。在陶瓷彩绘过程中,艺术家利用线条进行事物的抽象表现,让陶瓷彩绘艺术具有抽象美。只有将抽象的线条美与立体美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线条的表现力,体现线条的最大价值。因此,将线条作为陶瓷彩绘艺术语言展现了陶瓷的形态自然特色,让自然规律在陶瓷彩绘中展现出个性特色和陶瓷艺术超越时空界限的艺术张力。线条的语言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可以运用不同线条展现不同的质感,展现事物的结构。比如用铁线的线条展示凝重的叶子;用中锋润笔线条描绘草本茎。此外,不同线条的运用可以暗示空间关系,比如用线条的疏密来展现事物的虚实和事物的远近。其中陶瓷彩绘中严谨的线条安排透漏着自由和开放,用线条的合理组合展现独特的艺术韵律,用线条形成的夹角空白描绘特定的艺术感。另外,陶瓷彩绘中的线条还展现出空间感,这种空间感并不等同于西方艺术中的焦点透视,而是通过“步随景移”的手法,在陶瓷彩绘中展现事物的前后关系、左右关系和上下关系,比如运用厚实的线条描绘近物,运用色浅的线条描绘远物。

三、结语

陶瓷彩绘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在陶瓷彩绘中线条的运用将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升华。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研究者要深入研究线条在陶瓷彩绘中的作用,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进行深化和创新,促进陶瓷彩绘事业的发展。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4

【关键词】陶瓷艺术装饰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在中国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比如国画大师在瓷器上作画,便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陶瓷上,成为艺术的装饰的体现,通过陶瓷艺术装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陶瓷艺术装饰

天下间的器皿,通常都会采用装饰。中国陶瓷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史,其装饰性和器物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陶瓷文化艺术风格。在现代,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陶瓷艺术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现代的陶瓷艺术装饰通过传统的陶瓷艺术装饰的传承和发展,不但体现了现代的新技术,新表现,新手法,更是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丰富的材料,高超的创意,现代的观点加上现代化的制作工艺相融合,形成了现代的陶瓷艺术装饰作品。现代陶瓷更强调人文,实用,传承。在某种意义上陶瓷艺术装饰是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传统陶瓷文化,陶艺,可分为传统陶瓷艺术,和现代陶艺。陶瓷和陶艺两概念应该区别开,前者是偏向于传统或者是继承古代陶瓷发展路线;而陶艺则是现代艺术范畴的概念,指通过与古代陶瓷一样的材质,但是却通过完全个性和创新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对于材质的使用局限和审美的颠覆,前者为工匠审美而后者为艺术家审美。陶瓷艺术装饰文化的研究、开发、制作对中国传统文化集传承、推广作用于一体,本着挖掘、创新的基本方针,为打造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新的发展平台。

二、陶瓷艺术装饰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借鉴他国的宝贵经验,我们的陶瓷艺术装饰工作会更有成效。要让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深入了解陶瓷艺术装饰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陶瓷艺术装饰文化。弘扬陶瓷艺术装饰文化不是复古,不是排外,而是认真对待古代的、外国的一切先进的东西,善于利用那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很多人在陶瓷艺术装饰上似乎只是学一些皮毛,甚至是学了糟粕。要经过比较和鉴别,抓住陶瓷艺术装饰的精髓,把对传统文化的爱与陶瓷艺术装饰统一结合起来。

我国经济步伐大步加快后,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有大量的国外新型陶瓷艺术装饰作品涌入我国,带来了不同风格的文化元素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为我国的陶瓷艺术装饰设计打开了“走出去”的大门,陶瓷艺术装饰发展也在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朴素平淡,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也充分体现在陶瓷艺术: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陶瓷艺术装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艺术表现而反应在陶瓷艺术装饰上,甚至成为一种时代记录,比如最能表达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制造唐朝的艺术记录和唐人生活人文的表现。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装饰发展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

三、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陶瓷艺术装饰不仅仅只是一个艺术展示,它还担负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向世界推介优秀的陶瓷艺术装饰文化成果。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深刻的、多层次的、有厚度的文化,不能只满足于速食文化,不能让公众忘记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说到陶瓷艺术,便可令世界想到中国,这是一种深远的文化影响,是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比如中国具备有名的陶瓷艺装饰文化相当的多,比如平定古窑张文亮刻花瓷制作精良,丰润饱满,拙朴厚重,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陶瓷艺术装饰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各种部级的国宝展示表明其不是凭空创造的,陶瓷艺术装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艺术装饰中具备代表性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陶瓷艺术装饰文化的发展和发扬,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陶瓷艺术装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只能在超越了单一艺术展示和结合传统才能存在,对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形成与巩固起了传承作用,因此陶瓷艺术装饰文化长期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精华。

结束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历经数次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依然生生不息.千百年来,质疑、反对、改造、甚至遏止,悉数上演,可结果呢?历史一直无声不停地大踏步前进,传统文化在奠定基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需要适应形势,需要发展,这就说到了创新.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先进的生命力,是基础之上的再发展.它需要传统做铺垫,需要从传统汲取营养,有r,还需要从传统摄取素材,而我们的陶瓷艺术装饰则更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当代中国陶瓷制作科技已不是优势,国际上一些新发明的陶瓷技术比我们更先进,而我们的优势在于传承下来的工艺,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合而为一,成为具备中国特色的陶瓷艺术装饰。陶瓷艺术装饰要想得到大力发展,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发扬,将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得到传承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菲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陶瓷艺术[J]艺术评论;2016(03).

[2]郑芳.浅谈传统青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J]2007(04);.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5

【关键词】陶瓷;欣赏;要素;文化符号

1陶瓷欣析的普遍性

对于陶瓷欣赏首先确定陶瓷是一门艺术,所以陶瓷艺术欣赏并非特立独行与其他艺术门类,正是如此她也有着与其他艺术同样的欣赏基础和特性。所以弄清艺术的欣赏概况对于欣赏陶瓷亦是至关重要。

功能性。美学基本上包括着研究客观现实美,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美的一般规律。这种审美又并非真实的美与丑,善与恶,而是经过创作者处理过的关于事态之情感的艺术表现功能,主要是以创作者个人的内心感受为主。

认知性。这种认知性具有双层的概念,一层是出现在创作者的认知中也就会展现在作品中的形式,另一种是对于观众而言的全新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创作者在完成初次创作之后,到观众欣赏后再进行多次创作的一个过程。或是说使观众感受到更多的作者的内心情调,作者在企图与观众达到一种“知音”关系,而很难达到“共鸣”。

教育作用。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但所感受到的依然以作者个人的内心世界内心情怀和精神为主。

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一则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再则更多的还是作者自己的自娱自乐作用。正如董其昌所言,画之功能就是“自娱”、“以画为乐”、“寄画于乐”、“画中烟云供养”、“多寿”等,也就是通过绘画已达到自娱和健身之作用。

符号性。任何艺术仅是属于一种关于形式的符号。然而这种符号又并不是真实世界里面所呈现的任何事物,仅是通过作者先天学习而后天感官和经验及长期思考而得来的某种符号形式的表现。

2陶瓷作为工艺美术的赏析

那么当陶瓷又作为一种工艺的美术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还应该怎样对陶瓷进行全面的欣赏?除上述心里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几个概念。首先是工艺,工艺是指将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a法,技术等。工艺美术,是指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由此可以粗略的理解为陶瓷是将未成形的泥土经过加工才成型,正由于其加工过程的繁杂故而陶瓷可以说是火的艺术,泥的艺术,釉的艺术。然后才是美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的美术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造型的设计,造型的美感与欣赏,另一个是装饰的艺术。或许在一定情况下陶瓷与中国画是同源,陶瓷从泥经过加温成型的过程相当于造纸的过程,只是造纸没有像陶瓷一样要呈现出明显的形状也就是美,而这也可以说是陶瓷欣赏与国画欣赏的一个最大的不同。

首先便是了解其艺术表现技术。艺术技术即是艺术手法是创作者将精神美转化成物质美的纽带,一件优秀的作品如果没有优秀的艺术表现手法便不能将好的情感意境和情趣表现得淋漓直至。所以对于艺术技术手法的评价和欣赏便是在欣赏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对于陶瓷便会首先对于其材料(泥土的品性,形式等)进行评价。不同的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形式,所以了解泥性也就是原材料的形式是欣赏瓷器的一个条件。第二个便是对于陶瓷工艺的技术进行了解,在这里便是指其成型之前的技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成型,用怎样的形式塑造,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很难实现好的造型,即使有了很好的情趣而没有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也很难实现“梦想成真”。综合此两点便可以体会出创作者在初期的艺术意图和艺术期望。

陶瓷的特性便是火的艺术,火是艺术家与成型作品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除去了解材料和手法,还需要了解火对于陶瓷这种工艺美术的重要意义。不同气候下的作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形象,所以对于温度的控制,窑位的摆放,烧制的方法等火的艺术对于陶瓷的欣赏至关重要。

造型设计也是在这一环节中应该去注意的,那么在设计中技术和意义也便产生了。每件艺术品都有着她特殊的意义,有的先从联想而来,有的从生活实践中而来,有的则是从文学或者是音乐等因素中而来。对于陶瓷,虽不像中国画一样受到某些形式的限制,但她毕竟有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例如古彩这种陶瓷艺术形式,名五彩,后也叫做古彩,必定有着他的特殊性意义,是否古彩与五彩的意义不同,还是当时是对于五彩的一种期望,希望它能展现出古意,或者有更新的形式出现。现在很多的学者认为古彩应该有古意,虽不尽然,但这是对于陶瓷的某种欣赏意义的评价。

对于装饰的了解。或者可以把这个观念归纳成为一个“绘瓷学”。最为明显的有两种装饰手法,一则是中国画式样的水墨装饰(对于此手法表现于陶瓷尚待讨论)二则是综合式的纯装饰手法。究竟怎样的装饰形式才表现才好,是否应该适应时代的特性和趋势,还是保留传统的绘画形式和法则便是对于陶瓷“绘画学”一个评价和欣赏角度。

还有一点是陶瓷与很多艺术形式的最大的不同,便是对于装饰和造型的结合是否完美这一欣赏要素。因为陶瓷是这两个方面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简而言之,当你的艺术形式装饰手法与陶瓷的器型和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是最佳状态,如同事物的两面,他们是缺一不可的,或许在轻重程度上略有不同,有人更加注重形式美,有人更加注重造型美,她是一种物质方面审美和精神方面审美共同的产物;然而当你的造型脱离的装饰或者说装饰不符合造型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不和谐的环境,所以对于画面感和形式感以及器型的美感的要求被不断地提高了,所以说陶瓷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复杂和综合的考察,考察的是创作者对于不同的器物去创造不同的美感的一个挑战,更是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不同层次的审美的考验,艺术世界便在这三者中不断地被扩大再缩小在扩大的重复。

3总结

对于陶瓷的欣赏是一个及其繁杂的过程,需要掌握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众多,故而在某一个时期他的受众面和理解面很难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比较,更难以被大众所充分欣赏,这需要作品和创作者以及欣赏者共同的进步和理解。在此略谈陶瓷欣赏,希望可以更多的靠近欣赏者的思路,或者改变一些对于陶瓷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6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演变,我国当代陶瓷艺术格局极具特色,多元互补、异彩缤纷等,但不如传统陶艺更注重意境的表达。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浪潮中,陶瓷综合装饰应运而生,是我国陶艺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新时期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多角度分析了陶瓷综合装饰的表现形式,多层次探讨了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综合装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综合装饰;艺术魅力;分析

就我国而言,陶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彩陶时期各类艺术作品的出现为我国陶瓷文化艺术综合装饰奠定了基础,对陶瓷各阶段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就陶瓷综合装饰来说,是陶瓷艺术中一种新产物,多种陶瓷锈蚀手法相融合,比如,彩绘、雕刻,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极具魅力。

一、陶瓷综合装饰表现形式

“多元互补、异彩纷呈”是现代陶瓷艺术的基本格局,在现代艺术发展中,陶瓷综合装饰应运而生,集彩绘、雕刻等多种装饰于一身,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鲜明的艺术特色、较强的感染力。综合装饰中灵活应用了各种工艺装饰手段,比如,刻、填,采用了多种彩绘技法,比如,泥料、彩料,应用其中的彩绘技法也特别多,比如,釉上、釉下,促使多样化的装饰工艺、技术二者巧妙融合,具有较好的综合艺术效果,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应用非常广泛。就表现形式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

1、釉上和釉下的彩绘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釉上和釉下的彩绘属于综合装饰形式,是指同时对作品进行釉上和釉下的彩绘工艺,建立在传统“斗彩”基础上。在现代“斗彩”中,陶瓷综合装饰手法更加多样化,常见的集中手法较多,比如,青花斗彩、釉下五彩斗釉上彩,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以陶瓷的形式呈现出来,其艺术效果明显不同,进一步增强了陶瓷整体艺术感的表现力。

2、雕刻和彩绘相融合

就雕刻来说,装饰陶瓷土坯的重要手法,可以使陶瓷作品更具特色。在现代玻璃器皿中,艺术者长借助雕刻手段来装饰,也可以借助该手段来装饰陶瓷表面,雕刻的花纹、彩绘二者相融合将使陶瓷极其特色,属于特别常见的陶瓷综合装饰手法,多元性、两重性是其显著特征,釉与彩绘、釉与坯等也具有其特点。就彩与坯来说,借助陶瓷综合装饰手法,可以更好地将陶瓷的质地、颜色等呈现出来,比如,紫砂镶嵌、泥胎新彩,雕刻陶瓷上的泥坯,可以更好地展现陶瓷的材质。

3、肌理和刻、彩绘

就陶瓷而言,肌理主要指陶瓷材质质感,比如,陶泥、紫砂泥,各具特点,以陶泥为例,在制作过程中,易塑性特别好,但定型难度大,而白瓷泥或者紫砂泥并不具备较好的塑性,但极易被定型,烧制过程中也不易变形。在风干之后,各种材质泥的肌理各不相同,自然肌理、人工肌理是其组成要素,木纹、叶纹属于前者,刀纹、墨迹等属于人工肌理,借助陶瓷肌理,进行艺术装饰,会有较好的艺术效果,促使作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综合装饰的艺术魅力

1、创意美

就陶瓷作品来说,想要使其达到精美的程度,创作者必须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完善制作手法、装饰手法,将创新元素巧妙融入其中。综合装饰的创意具有装饰艺术的“独创性、新颖性、奇妙性”等,就艺术来说,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美呈现出来。就现代陶瓷装饰艺术来说,传统技术、传统风格被融入其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创作者的个性、文化内涵等。在陶瓷综合装饰方式作用下,多样化信息相结合,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创意美,可以让观赏者更好地感受陶瓷作品的意蕴。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根据陶瓷作品主题,巧妙利用相关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到陶瓷作品中,促使观赏者在观赏陶瓷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感受创作者的人生观、审美观等,准确理解陶瓷作品内涵,和创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不同的艺术境界,更好地体会各类陶瓷作品所蕴含的创意美。

2、和谐美

在陶瓷综合装饰手法作用下,“和谐美”是对陶瓷作品的客观评价之一,这是因为釉下青花釉上色彩交相辉映,促使陶瓷作品极具吸引力,拥有釉下彩的沉稳内敛、清新雅致,釉上彩的鲜艳亮丽、活波生动,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统一”。在欣赏陶瓷作品中,观赏者可以借助装饰,寻找特别的情趣、韵味,获取不同的快乐。

3、工巧美

在欣赏一件陶瓷作品中,观赏者可以借助陶瓷作品的综合装饰技巧、技法,不断探索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他们驾驭材料、因材施艺中的能力以及气质,深刻感受其“工巧美”。就“工巧美”来说,是指创作者巧妙利用综合装饰工艺表现手段、表现技巧等创作陶瓷作品,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就陶瓷来说,具有多样化的装饰手法,比如,彩绘,创作者可以巧妙利用刻画形式来装饰。在欣赏陶瓷作品过程中,观赏者极易被陶瓷作品“精巧、光泽”等感染,也就是说如果刻画等各类技巧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也会惊奇于陶瓷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工巧美,可以根据陶瓷上面的花纹、图形等,去感受陶瓷作品背后的故事、意义,技术、表现巧妙融合,可以使创作出的陶瓷作品成为正在意义上的艺术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陶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综合装饰作用下,陶瓷可以将各类信息传递出来,给人以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感受到陶瓷作品蕴含的文化。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我国陶瓷艺术有着深远的传承以及创新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坚持相关原则,以陶瓷作品主题为基点,巧妙利用不同类型的综合装饰手法,要将各种装饰要素融合起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更好地呈现出来,充分展现陶瓷作品的艺术魅力。以此,促使现代陶瓷艺术进一步发展,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促使我国陶瓷文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国民,毛了.当代陶瓷艺术创新发展及综合装饰的魅力[J].景德镇陶瓷,2011,06:33.

[2]张宝青,郑丰银.试论陶瓷综合装饰的艺术特质[J].大舞台,2012,12:286-287.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7

关键词:近代陶瓷;传承;现代陶艺;创新;当代陶艺;观念

今天全世界范围的人们和以往一样无不对东方China怀着崇敬的心情高度赞扬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艺术陶瓷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生生不息,哪怕朝代更迭,从未间断,忠实地记录中国人的生存智慧。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原始陶艺的记录年代不断再向远古推移。原始艺术是一种混合状态的艺术。正因为艺术的混合状态也就使得原始人在利用媒介时处于一种生动状态。自然物、人工物品、人体本身、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运动的等等媒介都尽可为其所用。很显然,原始艺术在选择媒介上具有一种自发、混沌状态的广阔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总理倡导下,以国营的性质迅速在全国各瓷区召集熟练手艺的技术师傅恢复工艺生产。钧窑1955年,轻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陶瓷会议,决定恢复传统工艺瓷生产。神后第一陶瓷生产合作社主任刘保平根据会议精神和专家的建议,从外地请回钧瓷老艺人,试验钧瓷。1955年10月到1956年10月,经过180多次试验,终于试烧钧瓷成功,并通过上海、广州、天津、青岛等口岸,销往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这是建国后神后钧瓷第一次出口。由于党的重视和色釉技艺人员的努力钻研,钧红烧成率提高了原质量也远远超过了历史水平。在失传八百多年后的宋代汝窑,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又获得了新生。建国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遵照总理“恢复汝瓷”的指示,经过几十年科技人员的奋力攻关,对汝窑遗址反复勘察。又经过多年试验,终于使汝瓷重放异彩。建国后,官窑醴陵瓷业生产逐步恢复,1954年醴陵瓷器公司成立,釉下五彩瓷恢复生产并且发展迅速。即后人所称“红色官窑”瓷,而进入鼎盛期。德化瓷在明代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解放后,德化瓷业生产获得新生,全县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石湾公仔”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此时涌现出大批的陶塑名家,如黄炳、黄古珍、陈祖、陈渭岩、冯秩来、刘佐朝、潘玉书、霍津、廖作民、廖坚、区乾、刘传等。为石湾陶业创出了一片新开地。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得以迅速恢复,并在继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涌现出庄稼、刘泽棉、曾良、廖洪标、等一大批传统陶艺大师。

改革开放以来,1958年国家在原景德镇瓷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改革开放给陶艺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全国美术院校陆续有陶艺专业的系、科工作室的设立。30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等在现代陶艺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9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学院担起了“发扬传统开拓现代陶艺”的重任。在“中国办陶艺教育,必须研究和继承中国优秀的陶瓷艺术传统,不能因袭过去的教育方式,要学习研究和借鉴国外现代陶艺教育的先进经验。”除了资深教授姚永康以外。当时已攻读完成硕士研究生的吕品昌,已经走上了教师的岗位,他是现代陶艺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还有李见深他的硕士毕业答辩会精彩绝伦。这两位师出同门,珠联璧合,新思想新观念新作品轰动全院,深刻影响着后来者和全国其他艺术院校的师生,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进程。为当代陶艺的生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有在南方石湾的陶瓷艺术家曾鹏、曾力、梅文鼎、上海的罗小平、这些陶艺家都对传统陶瓷有深刻的了解,由衷的喜爱,在深厚传统艺术的土壤里吸收养份并开创新的样式,表现了现代陶艺的新生,具备了个人风格体现了艺术性、现代性、学术性。

这一代陶艺家受传统陶瓷的熏陶,从醇厚传统庄严中融合现代审美之情趣,手法多样,思路广阔,其陶塑之美,美在创作者的一切感到皆来自于内心的触发,更蕴含着丰富且多姿的生活历练。善于将个人的气质、趣味、情感融入陶泥之中,表现出稳重、清秀、蕴箱流畅。多从传统经典故事、古代历史和民间传说中取材,造型、手法和施釉屡屡别出心裁,但又保持传统神韵和民族特点。

中国的当代陶艺应是从属于现代陶瓷艺术文明的一支,但她更多的是在精神领域开展表达和批评。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多样化的形式及不同的展示,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当代陶艺是纯艺术形态。当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也不是仅仅“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的。它已经以其独特的诉求和表达能力参与到观念艺术运动中,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文化批判的利器。余洪斌的当代艺术陶艺作品《惑系列》具有代表性,看似惨烈的血腥味的作品在这里成为了被动的一种反视觉、反人性、反精神、状态下的暴力根生。而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也许具有两面性。其一是艺术家对社会状态认知的挪用或再造,其二是艺术家针对实事局势的投机心理。但是这里的残忍给予我们的是受难者为拯救国家人民所承受的苦难经历,艺术家所传递的是一种对抗至上强权的挣扎。它所反映的正义,适应于任何时代,任何文化,是真的艺术。面对今天的5.12地震.三露事件……等等等等的时势悲惨面,难道还要再创造新的恐怖和血腥以达到触目惊心的效果,畸形发展的审美让人不敢凝视。记忆深处的恐惧,不会是大家想要的真正伟大的艺术。艺术要披露,更要真实而不苟。但是艺术家自己首先要敢于自我正视。我们要反映的究竟是另人作呕的恐怖,还是芸芸众生所受到的不公正。我们要表达的是怯懦的无生的死亡?还是坚强生存争取自由的意义?

通过以上对中国陶瓷艺术所作的历时性描述、分析和阐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开启了继承与创新为主题的陶瓷艺术创作随着国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力量的需求铸锭陶瓷艺术成为历史上最繁荣时期。和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代表的陶瓷教育事业,在选择和改造陶艺语言方面是在传统工艺狭义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向广义媒介扩延。同时学术理论在选择和改造媒介上对艺术观念建构的意义,即不断扩延的物质媒介使得陶艺家的艺术观念、精神活动得以完整表达。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8

关键词:陶瓷壁画;环境艺术;当代陶艺

随心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城市化程度的加深,环境陶瓷艺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环境陶瓷艺术能较好地与外界环境相结合。因此,在我国的各大城市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与环境雕塑相结合,美化了城市外观。本文主要讨论了当前环境陶瓷艺术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原因,并对其如何更好地在室外空间布置给出了相关建议与意见。

1陶瓷材质在环境艺术(公共空间)中的优势

陶瓷艺术所选择的材料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陶瓷能更好地表现艺术家的想法,并且能很好地展现和谐社会,因此受到了艺术家的广泛青睐。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掌握了一定改造自然的能力。而随着二战之后人类社会经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社会,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物品出现在了人类社会当中。我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诸如合金、玻璃、化学物品构成的材料,工业文明的产物可谓是无处不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越来越缺乏人情味,长期在钢筋混凝土当中生活的我们已经忘记了如何品味生活。

社会发展到了这一地步,人类萌生了极强的环境意识。由于对环境的过度开发,环保的理念深入到了每个人的思想中。而环境艺术也受到了这种思想形式的影响,为了达到环保的目标,环境陶瓷艺术的发展也向更加绿色和谐靠拢。而陶瓷本身的特点确保了它能达到上述目标。陶瓷源于火焰的高温烘烤,是陶土在高温下形成的美丽结晶。在人类还处于蛮荒的时期,陶瓷就成了主要的工具之一。直到当今社会,陶瓷都是十分重要的物品,代表着人类特殊的情感。现代人通过陶瓷来感受艺术,并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艺术细胞。作为培育万物的基础,人类将泥土看作母亲,是养育自己的恩人。陶瓷来源于泥土,这种艺术形式很容易在人群中找到追求者,能唤醒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这正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

2陶瓷材质在环境艺术(公共空间)中表现的特征与形式

(1)所有事物产生于泥土,泥土自身形成的艺术品也有质朴的风格。地球是个由泥土与水构成的星球,因此地球上的大部分物质最初的来源都是泥土。陶瓷艺术品直接由泥土经过加工形成,因此与人类之间有更加深厚的情感联系,相较于玻璃、合金等其他材料,能更加有效的勾起人类对大自然的眷恋,表达的艺术思想也更加接地气,在城市美化当中使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并且由于泥土属于可塑性极强的材料,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构型,只需通过改造泥土的形状来实现。而玻璃、合金等材料可塑性差,要实现艺术思想的表达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途径,与泥土相比处于劣势,所以艺术家们偏好于通过泥土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构想。创作者通过泥土能充分体现自己的想象力,在对泥土的改造中提升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也是现代陶艺艺术的精髓所在――无拘无束,放浪形骸。

(2)泥土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具有特有的肌理美感。这也是长期与大自然相接触所导致的后果,泥土来自于自然,因此泥土艺术品本身就带有自然的气息。在我国,泥土艺术品自古以来就是鉴赏家所把玩的宝玉,不同的艺术品之间有不同的收藏价值。一个陶瓷制品,其自身釉面的烧制方式,烧制质量都有可能成为判断陶艺作品收藏价值高低的因素。而釉面的厚度直接影响了泥土是否能表现出自然美感,所以有的收藏家并不把土陶等粗劣的泥土制品当作艺术品来收藏。而最近随着地球各个国家之间的快速统一化,人们已经开始反思以前对陶艺审美的态度,并开始重视表现泥土本身的肌理,涌现出了更多的陶土作品。

(3)由于陶制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烘制成形,因此火焰就成了环境陶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经过火焰的作用,泥土由原先可塑性高的物质变成了坚硬的物质,而有了其他化学原料的加入,陶器完全可能变成带有大量色彩的艺术品。陶器的色彩产生陶器本身所有的肌理,另一种方法可以产生于陶器被涂上的釉色。一般来说,我国的陶器烧制过程都会有釉面来调节颜色,釉面在烧制之前颜色并不突出,但是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反应,使最后得到的陶器有十分惊艳的色彩效果。最终成功的作品虽然效果较好,但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不是技术过关的工匠,就很难掌握釉面的涂抹,使整个作品毁于一旦。所以每一个环境陶艺作品都有其难以成功的原因。但正是由于釉面的色彩很难掌控,因此陶器作品就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也使许多陶器的没看起来浑然天成。

3陶瓷材质在环境艺术(公共空间)中表现的意蕴

一个艺术品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诱人的外表,还有内在美。对于陶器来说,时间过得越久,其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含义就多大,而这个陶器的内在美就越多。一个公共场所的艺术品,不光有其本身的意蕴,只要处于外部空间,就要被路人欣赏,其所处的公共空间不仅仅为其提供了被欣赏的舞台,欣赏者的定位也是不能忽略的。艺术是拿来供人欣赏的,欣赏着看到一个艺术品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艺术品的外在表现,然后再对这个艺术品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行理解。假若艺术品能与周围的环境较好的融合,就能最大化的表达出艺术品的含义。也能帮助人们对艺术品进行联想与理解。上述方法的使用在我国早有先例,西汉时霍去病的坟墓雕塑就恰当的表现了上述艺术构想。陶瓷与空间的结合使陶瓷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理念,而人们也能在这种方式当中理解文化更加深层的含义,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也正是当代环境陶瓷艺术所要追求的艺术目标。

所以,环境陶瓷应当被城市建设者所重视,并成为今后城市美化的重要发展对象之一。但是环境陶瓷的美化作用并不十分明显,需要结合当地的城市构造,放置地区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形态来实现。环境陶瓷的广泛运用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不仅需要艺术家的无私奉献,还要有建筑工程师来设计陶瓷艺术品的摆放,才能让其发挥最大的艺术效果。陶瓷艺术品的发展要与时代挂钩,要努力去适应在室外进行艺术创作的新形势,慢慢地普及环境陶瓷艺术,使之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表现方法。

参考文献:

[1]魏美丽.略谈陶瓷装饰中的材质运用[J].山东陶瓷,2013,36(3):4748.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9

一、什么是吉祥图案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晨、风雨雷电、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我们把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图案称之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为了方便地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人们根据各种标准,将其划分出不同的种类体系,其中较为普遍的分类标准有:依据吉祥图案的应用载体,可以分为建筑装饰图案、家具装饰、印染织绣图案、瓷器图案、漆器图案等。根据吉祥图案的题材可分为人物类、兽类、植物类、文字类、几何纹等组合类。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象征性,它是艺术表达的一种手法,是人类运用丰富的想象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的结果。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内容在一定经验条件下的某些联系或类似,从而使被象征内容得以更加强烈和更加集中的体现。象征性在陶瓷装饰中的体现如:八仙过海,年年有鱼,都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第二是装饰性,它是指图案所具备的人工美,即以活跃的、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为基础,按照形式美规律来重新组合形象,用以表达吉祥图案的意义和装饰性,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备特有的装饰特色。比如现代的陶瓷艺术当中,人们往往运用传统吉祥图案的特色与现代的构成形式结合产生现代意义的装饰。第三是艺术对载体强烈的依附性,这是中国传统工艺吉祥图案的鲜明特征,通过装饰器物或建筑,或其实用功能表现出来,其中吉祥图案在陶瓷中的体现也是极为普遍的,人们把各种表达吉祥如意的意念在陶瓷装饰中再现出来,形成各种各样的陶瓷文化特色。

二、吉祥图案在陶瓷装饰中的体现

吉祥图案是以象征和寓意来实现其价值的,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陶瓷装饰中尤为表现突出,丰富了吉祥图案的表现力,形成了画中有意,意传吉祥的普遍现象。陶瓷装饰,这个词是指修饰打扮之意,所谓的陶瓷装饰,是指根据装饰美的一般规律和表现形式,在限定的陶瓷器物上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运用装饰规律和美的法则去组织、安排陶瓷从器型到画面的组合,从而构建一个新的视觉艺术世界。陶瓷装饰简单的说就是对陶瓷器物进行修饰、打扮。它是通过釉色、文饰来美化陶瓷造型。

吉祥图案在东周时期瓦当上的应用

东周作为吉祥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至汉代已成为四神被装饰在瓦当上,象征四方顺达吉祥。圆瓦当上还有大量采用吉祥词语的汉字,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延年益寿、千秋万岁等文字装饰。东周时期的吉祥纹样,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

唐宋时期吉祥图案在陶瓷装饰中表现

唐代,人民生活安定,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给艺术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表现在装饰的造型完美、丰满、线条柔和优美。此时的吉祥如意题材众多,色彩华丽,气势雄厚典雅。牡丹一直具有百花之王的称号,又象征着富贵繁荣,唐代的武则天就特别喜欢牡丹,于是便有龙凤牡丹,凤穿牡丹的图案。展现在陶瓷上的牡丹纹样,姿态各异,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

宋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瓷窑遍布大江南北,有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磁州窑、吉州窑等等。宋代陶瓷造型优美,构图完整,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充分突出了它的雅致,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陶瓷装饰常表现一些吉庆内容的纹样,如:牡丹纹(代表着富贵),婴儿嬉戏等等。

吉祥图案在明清时期陶瓷装饰上的发展

明代,陶瓷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许多新表现技法,出现了众多精美的产品。这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业中心,规模庞大,产品精致,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吉祥图案题材陶瓷装饰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装饰的主要内容,如:五谷丰登,平安如意,年年有余。吉祥题材的陶瓷,在构图上常采用分割装饰和满布到边的章法,在色彩上较富丽,设色浓郁,处理大都以对比强烈,重色多的方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称康乾盛世是我国制瓷工艺的历史高峰。烧造技术进一步提高,装饰形式丰富多样,造型推陈出新,颜色釉更是琳琅满目,使吉祥题材陶瓷装饰达到极高的地位。

三、吉祥图案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体现

陶瓷艺术的意义篇10

中国陶瓷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半坡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等远古时期,就出现了以陶瓷器物图案为标准的人类文明。中国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享誉海内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知道,陶瓷艺术的表现特征是其具赏用结合的器型,也是最贴近人类生活本质的物质和精神象征。尤其是出于自然般、如诗化的容器造型、装饰图画生发出的艺术魅力,让人感到合乎心象的意境美。

古今的陶瓷造型大都以圆器为主,圆器是通过拉坯、旋削而成的,看似非常简单的操作,但其中却饱含着从陶者聪颖的心智。

        一、陶瓷艺术的线性美

陶瓷器物造型,由于是旋削而成,其造型形体的外轮廓线一般都是富有韵味的自由曲线,极少用纯粹的直线造型。陶瓷艺术造型的轮廓线,如同中国画的中锋线饰,均匀对称、委婉曲折,刚柔相间、变化丰富。讲求的是造型的自然、饱满的意趣。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明清时期的彩瓷,可以感到古往今来许多形式优美、韵味十足、线性饱满的经典陶瓷造型。其型制依靠自身展露的线形、体态以及置于空间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以线性美感。

陶瓷艺术的诞生、发展,恰似一个生命姿态的流转,由里而外,继而由外及里,自然回复,包含着起而复始的线性美指向。

其纵横有象,随转起合的“线”体,蕴含着体量、空间与形象的相互作用。所以,线的感觉,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单线之词义,而是线所组合的形。线性美的意义即显于此。对“线性”的理解,是从陶者经过长期实践的自我积累和多方位的考量、研究以后反复提炼、体悟中自然萌生的,是从陶者内在意识对外在物质的独到表述。由于对线性美的理解程度不一,从陶者做出的造型,虽同是器物,却在陶瓷型体线性美上,则大相殊异,有凝炼古拙,有端庄雍容、有天然浑成等视觉感受。进而产生自然协调、呼应有致、轻重有变、气韵贯通的审美意识。优秀的陶瓷艺术品,以其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势与高雅的线体名垂千秋。

        二、陶瓷艺术造型的形体美

陶瓷艺术造型形体之美具有着广泛的含义。从器物功能上说,它应该从属人体工程学;从材料上说,它应符合材料成型、复制、烧成的特性;从造型上说,它应遵从力学原理及泥性。归根结底,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体,进而达到各得其所、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审美要求。

陶瓷艺术造型,无论单纯还是复杂,在形式处理上,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整体与局部之间,应取舍得当,使整体统一合理,符合内在和外在的视觉和心理的互相照应。使单纯造型不致乏味、复杂造型不致繁缛。有些陶瓷艺术器物造型虽然简单,但却富有韵味,形式感强。其实越简单的造型越具有其审美意趣的包容性,因为它的造型影象感是明确的,它以概括性很强的外在审美线性,推出让人赞美的器型。如我们熟知的元代将军罐造型。其外形非常简洁、明快。但能显示盖部厚实、有庄重势;肩部方圆,有上升势;腹部浑圆,有横展势;下腹挺拔,有崇高势。整个型体端庄、稳重,转折明确、方圆有度、起伏有致、自然天成。无论视觉还是触觉,都会使人感到清晰、明快、稳固的审美意趣。

        三、陶瓷艺术的釉色之美

釉色的丰富,自明清以来,丰富多彩。我们说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陶瓷釉色,凝聚着古往今来技艺人员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体现着火的艺术及人类审美的心智。漫长的陶瓷历史,岁月沧桑,积淀着陶瓷之路釉彩的辉煌。陶瓷釉色之美,以光、色、透、洁的审美特性令人遐思、心爱。光者,晶莹、闪亮、夺目生辉;色者,纯静瑰丽、内蕴丰富;透者,清澈如玉,貌如乳汁;洁者,平滑无瑕,蕴含内秀。陶瓷造型因釉而出光彩,被历代收藏家称为“类宝石”,倍受珍爱。

陶瓷釉彩之美,直接道出中国各窑场的风采。汝窑有“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之说,她像望门贵族、大家闺秀般端庄而有内涵;钧窑瑰丽如朝霞,官窑釉厚似凝脂,哥窑冰裂见神秘。不同的釉色,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平滑、光鲜、苦涩、凝重、阴冷、轻松、火热、温存等一切人的心理反映,都会因釉色观感而有所变化。艺术陶瓷釉色绚丽如诗般美丽,深深地打动着爱美人的心。

        四、陶瓷艺术装饰之美

进行陶瓷艺术造型装饰,首先要明确陶瓷装饰是依附陶瓷造型而存在的,是为美化造型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没有陶瓷造型就无从谈陶瓷装饰。陶瓷造型有的浑厚、有的轻巧,有的质朴、有的怪异。这就要求造型和装饰画面必须协调一致,更好地加强造型的内在美,反之,会破坏造型固有的美。画面装饰的到位,不但可以使造型锦上添花,更能充分显示艺术陶瓷器物的意境美。

写意青花气意的咨纵、流利,虽着笔不多,却意境深远。其线饰、分水敷染、点画、笔笔意到,形象率真,与造型留白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写意青花常常就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画面的艺术处理也是应造型而设,应造型而作。画者的意趣全在把玩、经营造型范围中的黑白灰、点线面的构成要素,达到抒发胸中意气之目的。与写意比肩的工笔瓷画(如粉彩、新彩、五彩、工笔青花)。精细是瓷画工笔的标志性特色。大到亭台楼阁,小到凤钗绮纹,都得描绘得精细入微,一丝不苟。以逼真地再现自然之物,现实之物。烘托一种人间情趣,这是优于其它画种的方面。当然,光有非常娴熟的绘画技巧是不够的。工笔画家还必须具有组织审美装饰的能力。艺术的个性就是装饰技艺应用的首要条件。不然,就会落入画匠之地,也就无法谈主动去装饰处理陶瓷器物了。艺术的审美也会因此而缺席。所以说,能画出具有艺术感染力,与观众进行交流,产生共鸣的艺术陶瓷装饰,必须是作者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有艺术冲动的创作意志,才能使作品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受到人们的喜爱,长存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