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十篇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十篇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13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1

1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而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

生物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人对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而生物学概念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在新课标理念里提出十大主题,由50个重要概念组成,这些概念构成了生物科学知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加强初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生物学概念意识的确立,是进行概念教学的前提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思维的产物,是人类对一个复杂过程和事物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经认为概念的教学就是概念知识的记忆,概念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使学生记忆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记忆固然重要,但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则更能体现生物作为一门科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概念意识,围绕重要概念来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最基本的概念的定义,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生物学概念,在生活中做出判断和决策。

3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1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以前备课只是要求教师写好教案,怎么教,教什么,而现在做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视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是落实在学生的成长上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程度,往往取决与课前的设计,做好教学设计是我们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标准以及规定的课程目标、标准确立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应确立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哪些重要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学科培训,了解学科的性质,认识学科的特征,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新教材在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其次,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学生。以往,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都会注重于这节课自己怎样去教,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就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所以,现在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研究学生,做好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认知障碍,确定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的目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再次,做教学设计侧重于“学”的设计。教师一堂课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那就是因为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教师的怎样教来设计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以“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课为例来说说我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这节课里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前者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的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累积;(4)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的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学前分析:通过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学生已经认识生物与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但是还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才能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呢?认识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它如何维持这个系统整体性?以这样的一条主线来进行展开,帮助学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概念。

3.2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2.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在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时,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是什么原因造成用网罩起的草生长不好?同时播放我国北方草原的牧场轮换放牧的前、后对比视屏,从而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这样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进一步进行有效情景的设计,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如:你的家乡在哪里?环境好吗?有哪些名胜古迹?我们的校园美丽吗?而它们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3.2.2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通过我们身边的某一个生态系统,如学校后山上的树林的森林生态系统,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得出这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含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快找到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这样的本质特征,掌握生态系统概念。

3.2.3设计好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在概念的学习中,应尽可能地列举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如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吗?校园呢?一滴小水滴呢?经过与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比对,它们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在分解者者中列举蘑菇、平菇这一特例,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不是植物,是菌类,是分解者,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概念。

3.2.4在练习题中加强对重要概念的辨析、应用和迁移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2

(浙江师范大学,321004)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的属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现行的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如下几个跨学科概念较为重要,它们分别是: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这些概念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通用课程的价值。

关键词:通用技术跨学科概念新课题

21世纪,知识的增长一日千里。要想在这个世纪更好地生存,人们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多,特别是科学和技术知识。人们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为此,在当今国际课程领域提出新的变革,那就是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Concepts)。跨学科知识整合有助于对事物整体属性的揭示和复杂性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已成为人类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在本文中跨学科概念是指一些可以在不同学科或相近学科与领域中都能应用的概念或概括性的理论等。

一、跨学科概念:国际科技课程改革的新主题

2009年,一个目的为确定学生在科学教育中应该接触到的核心概念的国际研讨会在英国邓斯召开,研讨会中提出了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这一术语。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选择考虑以下一些情况:能普遍应用;能通过不同的内容来展开;可以运用于新情况,使得大概念可以提供一些有力的工具,有效地应用于理解和解释改变着的世界。学过科技课程,学生应该能理解一些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能源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相互关系的大概念,也就是本文所使用的跨学科概念。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2011年7月正式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框架(aFrameworkforK-12scienceeducation:practice,CrosscuttingConcepts,andCoreideas)中写到“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1Concepts)是指那些能应用于所有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通用概念,它们都具有解释的价值”。主要包括7个,分别是:模式,原因和结果,尺度、比例和数量,系统和系统模型,能量和物质,结构和功能,稳定和变化。跨学科概念超越了科学中各分支学科间的界限,能培养学生以通用性的思维来思考科学和看待世界。

此外,国外日益流行的Stem教育更是包括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在Stem课程学习中显然也更需要跨学科概念的学习和使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Stem课程。跨学科概念已经成为了国际科学技术类课程改革的新主题。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多学科属性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的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拓展每一位高中生技术学习的经历。通用技术课程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体现未来走向,是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高中技术课程新架构。技术课程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各种学科资源的融会贯通和整合运用,注重在综合各个学科知识基础上的技术探究、技术设计和技术操作。

通用技术课程包括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技术的基础内容和发展关键,是所有技术的通用性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让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解决问题的前提。选修模块有七部分,分别是: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

从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通用技术课程是通识类的教育课程,具有多学科的属性。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中小学技术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发明、创造与使用中涉及的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越来越广泛。

三、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跨学科概念

跨学科概念能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技术的整体、连贯的认识,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现行的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如下几个跨学科概念较为重要,它们分别是: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

(一)设计

设计是对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是指综合设计,它涉及广阔的领域。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在通用技术必修1模块中,技术设计是核心内容。关于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等。通过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设计这个概念的丰富含义,也可以了解到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课程中主要学习如何合理地处理人机关系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合理人机关系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信息交互等方面的问题。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使用和维护等阶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设计具有通用性强、适用面广、可迁移性大、实施条件灵活等特点。”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原则是设计这个跨学科概念学习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可以应用于技术上,还可以运用在一般的问题解决上。

(二)结构

结构是指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从通用技术角度来讲,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本质。结构不但在技术领域广泛使用,在文学、科学、工程、建筑等众多物质相关的学科中都是一个较为核心的概念。由此可见,结构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概念。

在通用技术课程必修2模块中,对结构这一跨学科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首先从力学角度对结构进行了分析,不同的结构其受力分析不同,不同的结构适应不同的力,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可以更好地根据设计需要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从力学架构与形态方面考虑,结构通常有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等基本类型。从技术设计中来考虑结构,主要是要学习如何设计结构使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强度。总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注意追求的是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

把握物质或产品的结构,使结构牢固、简约、美观等,是一种技术设计思想的体现。学习和掌握结构这个跨学科概念,有助于对其他具有一定抽象或者具体的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把在通用技术学科中学习过的结构的知识迁移应用到别的学科、领域和生活中去。

(三)流程

流程是指事物进行中的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发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处处都有流程,科学、合理地安排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在通用技术必修2模块中主要从流程的含义、流程与生活工作和流程的设计优化等方面对流程进行了阐述。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通过流程的学习,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和技术活动中工艺流程的安排提供了优化设计的可能。流程设计的改进通常以提高工作效率,或降低成本,或节约能源,或省力,或减少环境污染等为目的。流程的表达有多种方式,包括文字、表格、图示、模型等多种方式。流程的优化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目标可以安排确定不同的流程。

流程的设计根据不同的目标需要考虑许多不同的因素,流程需要根据具体事务的内在性质和本质特点进行安排。很显然,流程是一个跨学科概念。

(四)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通用技术必修2模块从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设计三个方面对技术中的系统进行了阐述。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

整体性是观察和分析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进行系统分析的步骤、原则和方法,学会对系统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效益。系统分析要坚持整体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原则,系统优化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系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在各学科、技术、工程领域中均可以应用。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教学“系统”这一跨学科概念,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把这一方法论和思想迁移应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

(五)控制

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控制的概念是很普遍的,工程技术中的调节、补偿、校正、操纵,社会过程中的领导、指挥、支配、管理、经营、教育、批评、制裁等,都是一定的控制行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范。

通用技术必修2模块主要从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对控制进行了阐述。过去人们对事物的控制主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自动控制。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需要对各种事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任何一个控制都需要若干个环节来共同实现,这些环节所涉及的装置就构成了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有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四、研究小结

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跨学科概念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概念,可以在各学科之间相互迁移使用,也可以迁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教学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跨学科概念为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形成和技术知识与思想的迁移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目前,尤其是广大通用技术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跨学科概念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意义。因此,通用技术跨学科概念的教学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和,张淳俊.基于跨学科概念图的跨学科知识整合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英】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韦钰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3]national/Research/Council.a/Framework/for/K-12/Science/education:practice,Crosscutting/Concepts,and/Core/ideas[m].washington,D.C.:the/national/academies/press,2011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3

关键词: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05-0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属理论物理课程,是高等院校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在修完《热学》课程之后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相关科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语言严谨但枯燥,包含大量的公式和推导,教学中容易忽视科学思维训练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学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后,对涉及到的概念、规律和处理方法都感觉比较模糊,实际应用困难。在教学方法上,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推导公式,学生听讲,使学生整体感觉模糊。热力学是一大堆偏微商,偏来偏去;统计物理是这分布那分布。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台下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如何实现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针对《热力与学统计物理》的现状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改革

1.深化物理概念。由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理论的堆积和繁杂的推导过程,而对课程中蕴含的思维训练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内容很少涉及,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推导公式上,忽视了应用人才的培养。在《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中,尽量做到从最普遍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导出实验规律,然后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论解决一些典型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强调对物理概念和意义、物理意义的理解,简化数学推导,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物理学图像。

2.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热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课程的关系,尽量减少与《热学》、《固体物理》等相应课程内容的重复。例如对于热力学中的内容(如平衡态、温度、物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功、热量与焓、理想气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卡诺定理等)和统计物理中的内容(如等概率原理、玻耳兹曼统计、能均分定理、麦克斯韦分布)与《热学》的重复率高,在教学时适量减少课时。例如德拜理论等内容可以放在《固体物理》中并且要重点讲授。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课程结构,缓解了授课学时和教学内容的矛盾,从而明确了课程的主线。

3.增加前沿知识。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增加前沿内容。例如讲解获得低温的方法时,增加介绍3He、4He稀释致冷和激光致冷;对于非线性不可逆过程热力学,重点介绍耗散结构的概念和应用;补充相变中朗道连续相变理论和临界点附近涨落与关联的理论;增加介绍统计物理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新进展;介绍朗之万方程在光学粘胶、多普勒致冷和磁光陷阱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增加前沿知识的学习和介绍,加深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

4.注重实践环节。在讲授理论知识课的同时,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由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往往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环节,这不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例如熵变的计算、铁磁—顺磁相变、粒子输运问题、平衡态的确定、半透薄等知识和问题,结合ising模型,郎之万方程,monteCarlo、Randomwalking等计算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实践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学过程、物理概念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从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1.对比法的应用。由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存在大量的物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物理规律和处理方法等,通过增加对比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的主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对于内能、自由能、吉布斯函数、焓的概念;麦氏关系;熵、自由能、焓、吉布斯、内能等的各种判据和条件;微正则分布、正则分布、巨正则分布;玻尔兹曼统计、玻色统计、费米统计等内容,教学时主要讲授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物理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比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感念、基本研究方法的理解,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和处理方法的讨论。例如讨论热力学温标和理想气体温标的异同点;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焦耳定律的独立性;讨论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分表达式和热力学基本微分关系的不同之处;讨论熵的概念以及不可逆过程中熵变的计算方法比较。根据熵增原理讨论了宇宙的起源、宇宙的形成、宇宙的未来和宇宙的演化等。在相变中除了物体的固、液、气三相变化,讨论自然界还存在许许多多的相变现象,例如物质从金属变成超导体的超导相变;液态氦从正常液体变成超流体的λ相变;磁铁在居里温度从铁磁性变成顺磁性等。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和一般处理方法等,并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参与意识、群体意识和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其他方面工作

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中我们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在考核方面,采用闭卷考试、一页开卷、课程设计、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为适应教学的需要,针对教学内容作了完整的习题解答和复习资料,并作为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保证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性,以及在精选内容时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制作了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课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VCD、DVD,教学软件、音像制品等这种直观的、形象化的演示,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四、结论

在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下,针对《热力与学统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和实践缓解了授课学时和教学内容的矛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自主实践课的空间,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林宗涵.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汪志诚.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苏汝铿.统计物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王竹溪.热力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梁希侠.统计热力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4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特点改革生物统计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遗传变异现象的数量特征的科学。试验设计是科研工作未进行之前对整个试验研究课题的设计,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二者相辅相成。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作为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该门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内容广、概念多、公式多。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加之大部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生怕学,教师怕教。针对课程特点,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一、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特点

1.章节内容关系紧密,连贯性强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的教学内容前后章节关系密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如本科教材中,常用统计术语、资料的整理、资料的统计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属于描述性统计部分,是理论基础;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回归与相关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内容,属于理论的应用部分;描述性统计与理论应用又为试验设计提供相应的原理和实验分析方法。如果学生对描述性统计部分尤其是常用概率分布内容理解不透的话,则后续章节中的假设检验部分将很难理解,进而导致学生越听越不懂,越听越没兴趣。

2.公式多,计算多,内容多,概念抽象,理解记忆难度大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以及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公式和计算等多而且难记,概念也抽象易混淆,导致学生兴趣不浓。如常用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t分布及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等,各种分布的特点不一,内容复杂难懂;基本统计量及三大显著性检验涉及大量的计算公式,多且难记;总体与样本、精确性与准确性、参数与统计量、自由度、秩次距等概念抽象易混淆,导致学生感到难懂、难记、难用。

3.以概率论和高等数学为基础,内容广,理论抽象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较好的概率论和高等数学为基础,涉及内容广泛。一些计算公式都是通过最小二乘法原理,运用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知识推导出来;一些原理,如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可加性原理、小概率原理、无效假设原理等理论抽象难懂,需要在一定的概率论与数学基础上理解,常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会灵活运用。

二、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的显著特点决定了它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教学模式传统,手段单一。该门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大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由于内容抽象,原理枯燥,计算繁琐,导致学生厌学,积极性不高。②教与学脱节,实践环节薄弱,该门课程公式多,概念多,理论抽象,在讲授过程中,虽然能结合一定的生产和科研实例,但仍显抽象,难理解,直接导致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懂,难记,不会灵活运用于生产实践。③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对试验设计、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等科研过程没有直观的认识和接触,直接导致学生认为该门课程不重要,学习也没用,萌生不爱学、不想学的思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科学,其课程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为了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和开拓创新型人才,只有认真分析课程的特点,针对教学现状,我们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赵云,田朋萍,张霞.《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2):82-83.

[2]叶子弘,崔海峰,陈春.生物统计学课程“能力素质培养计划”的构建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268-6269.

[3]章元明.生物统计学在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2.12(138):68-69.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5

一、经济学收益与会计收益

1、经济学收益概念。严格说来,收益并不是经济学所研究、关注的主要对象。但在一般意义上,收益概念又起源于经济学。亚当・斯密1890年在《国富论》中将收益最早定义为“不侵蚀资本的可消费额”。后来,其他一些经济学论著也不同程度地提到“收益”概念,并进行了适当阐述。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第一次提出真实收益的概念,他认为,经济学的收益具有三方面的涵义:得到心理满足的“精神”收益;获得服务的“真实”收益;受到现金的“货币”收益。精神收益因主观性极强而无法进行计量,货币收益因只考虑货币价值而成为一个静态概念。相对而言,约翰・希克斯的收益定义更容易被会计界所认可。1946年他在其《价值与资本》一书中提出,收益是一个人在期末与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的情况下所可能消费的最高数额,而非可能支出的最高数额。这种表述引入了资本保全的概念,即期末资本维持在期初水准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收益。

2、会计学收益概念。早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并没有明确的收益概念,也没有完整的收益确定方法。确定盈利的一个较简便方法是将两期期末财产进行对比,差额就是盈利。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随着股份公司形式的逐渐普及,收益是企业支付股利的前提已众所周知。人们对收益越来越关注,对收益概念的论述也就变得丰富起来。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假定企业处于一个静态、完全封闭的外部经济环境之中,在这个环境下,物价是绝对稳定的,不存在任何价格变动因素;任何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物价变动现象也不存在;任何交易完成后,风险与报酬也就完全转移了,没有任何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此外,企业也不需要考虑各种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素。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主要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通常是指来自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会计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它指的是某一特定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会计收益有赖与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

比较一下两种收益概念,可发现由于具体的会计确认原则运用和计量模式不同导致了两种收益之间的“量差”。经济收益概念包括的内容要比会计收益概念更为真实。它力图计量企业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收益。经济收益是建立在实物资本保持基础之上的,其计价以预测为基础,考虑了时间因素,因此经济收益更为全面,且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更为相关。但由于其主观性较强,可靠性较低,限制了其在会计中的应用。

二、传统会计收益面临的问题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比较剧烈。按照传统会计收益概念提供的财务报表越来越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带来了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

1、按照公认会计准则,会计收益的计算未考虑所有资本的成本,仅仅解释了债务资本的成长,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众所周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本来源,一般由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部分组成,权益资本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要素,也具有机会成本。因此,不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实质上是虚增了利润,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2、传统会计收益的确定坚守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优点,但传统会计收益不包括持产损益。因此,反映的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而且传统会计收益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使得成本未能得到真正的回收,会计期末账面资产价值虽不比期初减少,但并不能从实物形态或使用效能上保证资本的完整,从而必然产生虚盈实亏的现象,使得收益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成为一种程序,而没有什么经济意义。

3、传统的收益确定模式是历史成本,历史成本计量的重要前提是物价稳定不变,这种情况下,传统收益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下,所确定的最终收益将高于其真实财富的净增长。如果按照这种虚假的收益上缴税收、分配股利,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自我清算,最终会丧失市场竞争、甚至持续经营的能力;对投资者而言,以这种虚假的收益信息为依据进行投资决策,最终必将蒙受损失。由此可看出,历史成本不能对物价变动做出恰当反映,严重影响了传统收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外,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移,以及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多变,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复杂,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受到猛烈冲击,而会计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提高,也成为传统会计收益概念的一个巨大挑战。

三、如何报告更为“真实”的收益

受经济学收益概念的影响,再加上会计理论研究中对收益的重视(实际上,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报告更为‘真实’的收益”),会计界逐步改进传统的收益概念,提出一些介于传统收益概念与经济学收益概念之间的新的收益概念。本文着重介绍的就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0年首次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即: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一切变动。

全面收益除了现行会计上的净收益外,还包括在某一期间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具体有:企业与其业主以外的其他主体之间的交易和其他转让;企业的生产作业、物价变动、偶发事件以及企业与其周围经济、法律、社会、政治和物质环境交互作用的其他结果。但应当排除由于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引起的变动,避免业益混淆价值创造项目(全面收益)与价值分配项目(资本投入和股利分配)。全面收益的确认仍采用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同时,全面收益的定义采用了与传统收益确定――“收入费用观”不同的“资产负债观”。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净资产的增量,所以资产和负债计价被认为是收益确定的前提,只有在资产和负债计价真实的情况下,才能正确计算全面收益。另外,全面收益不再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计量属性,而将趋于以现行价值作为主要计量属性。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会计本质逻辑哲学研究思路

一、对“会计本质”存在不同见解的原因探析

第一,事物本质的特性。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与现象相比较而言,它具有内在性、一般性(共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同时,本质与现象又紧密相联系,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要通过现象来体现;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没有不与本质关联的纯粹现象,真相和假象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着本质。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又表明了认识事物(尤其是事物本质)的艰巨性。马克思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事物本质的这种特性,是我们在认识会计本质时存在困难、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第二,对“会计本质”这个概念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传统逻辑告诉我们,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重要逻辑特征,也是我们在把握一个概念时所应明确的两个基本方面。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来指称对象的,因而有其“所谓”,即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叫概念的内涵。它反映的是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回答“什么是”的问题。概念所包容的“所指”,即属于它指称的那些对象,被称为概念的外延。它反映事物量的方面,回答“哪些是”的问题。”并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变动关系:即内涵增加时,外延数量减少;内涵减少时,外延增加。

显然,“会计本质”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这就说明,要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会计本质这个概念,关键是把握会计概念内涵也即“什么是会计”的问题;但由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上述紧密联系,我们还必须明确“会计”概念的外延。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说的“会计”一词有着丰富多彩的所指,有时指会计工作人员,有时指会计学科,有时指会计实践活动,有时指会计方法……由此可见,会计概念的外延可谓包罗万象。

但人们在研究会计本质时,往往忽略了会计概念的外延,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如:“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的观点其实是将会计外延所包括的会计实践活动等同于会计的本质(也即会计的内涵);“会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点则至少将客观存在的会计实践活动排除在会计外延之外;而会计艺术论、会计方法论、会计技术论、会计工具论、会计受托责任论、会计契约论等观点也存在着会计概念外延模糊的缺陷。对会计概念外延的模糊认识必然导致对会计概念内涵的不正确认识,从而不能正确地把握住会计本质。

二、在阐述“会计本质”时应符合的三点要求

第一,要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即是对诸多会计现象共同的质的规定性的提炼和概括。如上文所述,会计本质一词所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也即反映会计这一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因此,在叙述会计本质时,必须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这是能称其为“会计本质”的首要条件。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例如,“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一阐述对会计的属性进行了界定(是“经济信息系统”),并且,“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提法也比较合理――既突出了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地位又没有排除提供其他信息的可能性;但我们如果仔细斟酌一下就会发现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它还是没有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确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目的、一个作用,但仅仅会计如此吗?实际并非如此,例如,统计、金融等活动(或者说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也主要是财务方面的吗?其次,在会计系统中,“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其实主要是会计管理实践,而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等其他属于会计领域的范畴则并非如此。因此,这种观点还是有些以偏概全。

第二,能够与会计概念的外延相照应,从而与之一起完整地反映“会计”这一指称对象。我们已经知道,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重要逻辑特征,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由此,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本质(会计概念的内涵)应该能够与会计概念的外延相照应,能够阐释会计在其发展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会计现象,也即能够囊括会计概念的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即要求,阐述会计本质时的表达具有足够大的容纳性。

第三,在表述上简明扼要。会计本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会计现象复杂多变,要想让大家在了解诸多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的同时把握住会计本质,我们必须用精简、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它。

三、本文的观点: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

第一,这一观点抓住了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反映和控制”这两大会计的基本职能。首先,会计职能与会计本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本质决定着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体现着会计本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它与“功能”、“作用”等概念均有不同,“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作用”则泛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既包括有利的影响又包括不利的影响)。由此可知,职能不是泛指(或特指)事物所产生影响的全部(或部分),而是强调事物应该具备的一定职责(义务);它关注的不是影响本身,而是该事物本身固有的某些特性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将“会计职能”理解为会计在社会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所应实现的职责、应起到的作用。而会计本质是指会计这一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事物诸多现象本身所固有的共性(共同特征)中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由此可见,会计本质决定着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体现着会计本质。其次,会计的反映和控制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方式之一。关于会计职能,界内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这一观点是主流。例如,郭道扬教授在《论会计职能》一文中论述道,“正是从现代会计所处的环境出发,从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所提出的要求出发,以及从市场经济下会计所担负的重大经济责任出发,我们认为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当归纳为反映和控制”。

第二,这一观点反映了会计的根本属性――“信息系统”,从而将会计概念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容纳在其中,并能够阐释会计发展史上丰富多彩的会计现象。当我们将会计视为一个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时,其构成要素有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会计工作者这三个。首先,“会计实践”要素包括两个要素项目:微观层面的会计反映和控制实践,以及宏观层面的会计管制实践。这两个要素项目即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会计活动”或“会计管理活动”;但是,两者的实践主体有所不同――前者是实行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各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也即各“会计主体”,后者则包括国家、各类统一会计规则的制定机构、会计工作监管机构等,它们对各会计主体的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控。其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要素与指向实践活动的“会计实践”要素不同,它在总体上、本质上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只不过“会计理论”强调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则强调了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会计理论又包括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再次,“会计工作者”要素,其具体所指不仅包括会计实践活动中的会计工作者,而且包括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会计工作者。最后,这三大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会计实践是会计系统中的主要构成要素,这是因为该要素不仅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另外两个要素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而所有会计工作者的共同目的在于通过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或应用来推动会计实践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会计工作者是会计系统中最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是联系“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的纽带,同时又是会计实践活动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主体。并且,该观点能够将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会计环境指包括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以及会计工作者在内的会计系统存在和运行所依赖的外在条件的总和。实际上,“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本身就暗含着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联系。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点:其一,它是个“信息”系统。首先,一切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其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信息的形成、处理及交换过程中必然会与会计环境发生联系,尤其当会计系统将它所形成的信息与系统外部的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交换时更是如此,因为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本身即是会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它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系统。经济活动本身总会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这种环境必然会同时是一个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所处的大环境。这即是说,随着经济活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等各方面)的变化,会计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会计系统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诸多会计现象就构成了会计的历史。例如,出现于原始社会的直观绘图记事(数)、简单刻记记事(数)以及我国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出现的“结绳记事”等现象和思想,其实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及人类认识能力等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系统,且主要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

第三,这一观点具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形式。“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不仅具有较大的容纳性从而将会计概念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散布于上述三大会计系统要素之中)容纳在其中,而且它还具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形式。这一点从其表述本身即可看出来。

四、以本文观点为基础构建的会计研究框架

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不仅有利于对会计本质形成一个合理的共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以该思想为基础构建一个合理的会计研究框架或者思路,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会计研究工作进而指导会计实践。该框架可用图1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修订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郭道扬:论会计职能[a];童道友: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6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3]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一卷[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7

一、从生活实例中引出概念——谚语法

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在一些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一山不容二虎”——生物的种内斗争。

“飞蛾投火”——生物的应激性。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从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概念——设疑法

设疑就是根据基本概念的“内涵”(即基本概念的本质)和“外延”(即基本概念的对象范围),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设计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现象回答,及时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的目的。结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可通过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这一基本概念。

设疑是我们在上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方法之一。设疑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但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并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不可面面俱到。让我们采取灵活、适度、明了、针对性强的设疑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想象,使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

三、相近的、易混淆的概念——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把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逐项的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来,以便明确其本质特征。通过对比法可以使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较清楚地加以区分。

通过前后对比,既可使学生加深对新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可对前面基本概念加以复习巩固,温故而知新。例如同样是光合作用的概念,也可以从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四个方面与已学的呼吸作用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既可准确掌握和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并释储存能量的过程;同时也可加深对呼吸作用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及两者的关系。

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将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

四、基本概念系统化——概念图法

我国学者裴新宁提出:“概念图作为学与教的工具,其强大的功能正日益显现出来。”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节点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概念图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编制概念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概念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促使自己进行有意义学习,能更好地组织自己所学的概念,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有效地降低自己的解题错误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8

1概念一:生态系统

1.1问题

生态系统的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学好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基础。在考试时,学生往往在具体实例分析时判断不准什么属于生态系统,什么属于群落。

1.2问题探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知道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但缺乏对其前概念的理解以及概念的外延理解,在具体实例分析判断时才容易出错。

1.3具体教学设计

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系统?”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可能回答不出。在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系统是指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成的整体。”然后教师用教材中问题探讨中土壤与生物的实例给予解释,学生很快会理解生态系统概念中“相互作用”的含义。接着再举教材中的实例提问: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这样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系统”这一概念的理解。

学生在理解了“系统”的概念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思考:“系统既然是一个整体,它应该有一个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多大呢?”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8页的下面一段有关内容,然后教师总结:“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对于生态系统的类型则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了解。

接着教师提问:“生态系统既然有边界,那么,在系统内部能不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呢?”学生思考片刻,教师引导:“如果把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看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话,冬天时我们呼吸的氧气都来自城市内部吗?”学生自然想到冬天城市中多数植物都落叶了不能进行大量的光合作用产生足够的氧气,得出氧气这种物质在系统内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循环利用。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与宇宙之间有没有物质的交换?”学生会回答:“几乎没有。”教师接着引导:“对于生物圈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来说,物质能不能实现物质循环利用而自给自足?”学生回答:“能”。教师总结:“地球上只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教师提问:“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比如光能)能不能循环利用?”学生自然想到:能量必须源源不断输入,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教师讲解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中的几个外延后,可以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巩固学生的理解。如: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树林里有一棵倒在地上的枯木,上边生长了蘑菇、木耳,还有以木材为食的蚂蚁等各种生物,这棵枯木构成了什么(生态系统)?枯木上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什么(群落)?

1.4教学反思

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学中,其前概念是“系统”,通过讲述以及举例让学生熟悉“系统”的概念是理解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的关键,然后引入生态系统范围、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等生态系统的概念的外延问题,最终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念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2.1问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很简单的内容,教师经常强调但学生总是忘记。为什么学生记不住呢?

2.2问题探讨

因为教师过于强调让学生记住这句话,而轻视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概念本身的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若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解了这个概念,学生自然就容易记住它所包含的内容了。

2.3具体教学设计

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结构?”学生思考半分钟,但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很难回答出来。然后教师逐步引导:“砖混结构的建筑物中包括有哪些组成部分?”学生容易回答出:“包括砖、沙子、水泥等”。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教师总结出结构的概念: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现代汉语词典)。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教师接着问:“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组成成分?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如何搭配和排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0页和91页,可以先提问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引导,然后总结:“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营养关系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式搭配和排列,这些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师再具体讲述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具体内容。

2.4教学反思

生态系统的结构概念的理解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结构”这一概念的含义,“结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前概念。只有通过例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了前概念,本概念也就容易理解,只要理解了概念所包含的含义,即:“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学生才能够牢固记住“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一本节的核心内容。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9

一、学生充分感知,建立清晰的表象

1.提供适当的教材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在学习新概念时,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或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或操作,让学生通过感官去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作为形成概念的基础。

2.重视概念引入方法的研究

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认真研究引入方法,以利于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建立清晰的表象。

3.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使其建立清晰的表象

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时,除了利用实物、图形外,还要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

小学生思维特点的形象性和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建立能突出事物共性的典型表象是形成概念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无论以什么方式引入概念,都应考虑如何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二、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掌握概念首先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中可用列举部分实例的方法说明概念的外延,用定义指出概念的内涵。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通过观察、比较,使概念教学的过程成了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成了一个逐步抽象、概括的简化过程。

2.适当运用变式,变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适当运用变式,能有效地突出材料的共同属性,从而掌握概念的内涵。

运用变式材料,揭示出概念的内涵,这个概念的外延也就明确了。

三、贯通概念间谍逻辑关系,形成相应的概念系统

孤立的东西容易遗忘,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记忆、迁移和运用。将概念系统化有助于学生了解所学概念与其他概念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个概念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中学习新知识,在概念的系统中掌握新概念。

因此,当学生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应帮助他们贯通概念间的联系,充分揭示知识发展的脉络,形成相应的概念系统。

四、注意概念的深化和发展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任意变更,外延也就相对地固定,这是概念确定性的一面。另外,由于客观事物不断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概念作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也就随着发展。

五、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既要细心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也不能忽略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使概念在思维中具体化,用以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物质的量前概念概念教学教学策略高中化学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没有正式学习前(含学习某一个概念之前)由日常经验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1];或者在学习过程中记住了科学概念的定义,但并没有理解其实质,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2]。研究表明,学生头脑中的许多前概念只是一种对事物和现象的非本质认识或是对以前所学科学概念的曲解,往往是肤浅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的[3]。“物质的量”概念系统与初中的质量系统相比,是一套全新的度量物质的“量”的多少的系统,在整个高中化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物质的量”是连接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的桥梁,贯穿于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始终。掌握这一化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定量表征化学反应,促进相关化学知识的系统化。

研究者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测查学生有关“物质的量”的前概念,找到学生错误的、模糊的看法或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中发现学生所具有的共性的错误认识,并分析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探索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最后运用概念转变理论对化学概念转变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

1.高一学生“物质的量”前概念的测查

1.1测查研究内容

(1)用自编问卷测试高一学生关于“物质的量”的概念理解情况。

(2)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归纳学习“物质的量”之前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有关“物质的量”的前科学概念,分析前科学概念的来源以及错误概念形成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

1.2测查样本选取。从笔者任教的高一四个平行班中随机抽取50人,进行开放题测试并结合日常的教学观察,分析高一学生的化学前概念产生的原因,并为制定教学对策提供依据。调查问题如下: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令纸”、“一打铅笔”这样的字眼,那么,你知道吗?比如一打铅笔有枝,一令纸有张。你认为直接使用“个”为单位来计量原子数目方便吗?

经调查,77%的学生作答不正确,不知道“一打”和“一令”的概念具体指代多少的数目,如有的同学认为“一打”是“10个”,有的同学认为“一令”是“100张”等等,但是在举例时部分同学可以举出相应的例子,如“一捆啤酒”、“一斗米”、“一包香烟”等数目集合体。对于计量原子数目采用什么方式,81%的同学可以想到用数目集合体的方式来进行计量比较方便。

(2)请你估计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目(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如1.0×1012)对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54.5%的同学估计到1010的数量级,而有40%左右的同学估计的数量级更高,但是极少同学估计到1023这一数量级别。可见,学生对微观粒子的“微”认识不足,对微观粒子的“巨”同样认识不足。因此,他们不能理解引进“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3)你知道哪些国际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什么?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质量?你认为一个C原子和一个o原子的质量相等吗?能否称量出来?

对初中已经学过的一些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90%以上的同学可以作答正确,但是对于国际基本物理量包括哪些,73%的同学都出现错误,把一些普通的物理量认为是国际基本物理量,如认为速度、体积等是国际基本物理量。58%的同学可以正确作答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即相对原子质量是任何一个原子的质量除以12C原子质量的1/12所得的相对数值,对于相对原子质量引入的意义,71%的同学认为是为了计量方便才引入的这个概念。所有的同学都认为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不相等的,但是95%的同学认为是不能称量出来的,只有5%的同学认为可以称量出来。

(4)根据你已经学过的知识,你怎样来判断溶液的浓稀?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吗?溶液中溶质变了吗?两种溶液相混合,体积能否相加?从一杯糖水中取出一小杯,其甜味变了吗?

在溶液浓度的判断方式上,93%的同学采用了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写出用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表示溶液质量分数的表达式。部分同学认为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直接加和,部分同学认为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大部分同学认为糖水中取出一小杯甜味是不变的。

(5)1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你认为固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

(),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可多选)

a.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B.微粒间距离的大小

C.构成物质的微粒数目的多少

关于物质的体积取决于哪些因素,84%的同学选择了a和C,即认为固体物质的体积取决于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和构成物质微粒数目的多少,88%的同学认为液体物质的体积也是取决于aC,即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和构成物质微粒数目的多少,56%的同学认为气体物质的体积取决于aC,即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和构成物质微粒数目的多少,另一部分约39%的同学选了aBC三个选项,即认为气体物质的体积取决于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微粒间距离的大小和构成物质微粒数目的多少。

2.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班级学习者已有的经验水平是概念学习的基础,多数时候学习者往往根据亲身情感或实践体验来理解概念。当然,对概念的学习会起积极作用的是那些合理因素占主导成分的概念;而不合理因素占主导成分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对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会起障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经验反而成为概念学习的阻碍因素。学生在学习“物质的量”概念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学生已经熟知长度、质量、时间等,掌握长度、质量、时间分别有米、千克、秒等单位,具有熟练运用能力,而且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一定分析能力,初步建立实验观察能力,能借助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进一步认识事物。

3.思考与建议

通过这次研究笔者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学对象是富有思想情感和不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人,教师无法控制每个学生“应该想什么”、或“不应该想什么”,也无法获悉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了解他们己有的知识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法改正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想法,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认识。奥苏贝尔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第二版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我们不能过多地把眼光停留在对学生的监督与惩戒上,而应更多地去触及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的心弦,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但仅了解学生所具有的想法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错误认识,必须了解、分析学生这些非科学认识形成的原因,探查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以及影响学生转变这些想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真正形成科学观念。

参考文献

[1]罗星凯,周中权.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研究[J].江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

[2]曲慧娴.化学“迷思概念”与学生学习困难[J].山东教育,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