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十篇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十篇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9:50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1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旅游;亳州市;政府和市场;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从本质上讲,它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兴起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便是以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为目标,集旅游、度假、休憩、养生、保健、疗养、科普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1]中医药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而且符合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律。安徽省亳州市作为“药材故里,华佗之乡”,目前正在积极地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问题。

一、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亳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数百位驰名中外的历史人物。它是三朝古都,集史前文化、道家文化、曹魏文化、古商贸易文化、白酒文化等为一体。也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和中药材交易中心,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开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具有强有力的依托。

1.资源与产品

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课题组总结了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亳州市在加大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整合资源,围绕“药都”特色资源,开发了部分旅游产品,主要为中医药文化健康之旅与药酒养生文化保健品。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表1-1所示:

2.设施与服务

亳州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星级饭店、星级餐馆,以此引导社会餐饮业的规范发展,形成以品牌饭店为龙头、星级饭店为主体、其他特色饭店为补充的饭店业发展格局。截至2012年,亳州市有4星级以上3家,3星级以上9家,2星级以上21家。旅行社达到31家。另外,星级餐馆有7家,星级农家乐有14家,旅游购物店有23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态度不断改善。

3.市场前景

中国(亳州)中国药材中药材交易中心日上市量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中药材交易作为亳州既有全国意义又有地方特色的市场,其巨大的客商流量为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前景广阔。2011年,在中国(亳州)中医药博览会上,参会客商总量达16.5万人次,签约项目达73个,签约金额有187.95亿元。根据统计资料,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6.94亿元,国内旅游收入46.61亿元,旅游外汇497.77万美元,国内游客719.05万人次,入境游客15034人次。2011年亳州市文化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共接待游客513.73万人次。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带动了亳州市收入增长。

二、亳州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销售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发放、访谈等方式,从不同点总结了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资源与产品

1.1资源种类单一,吸引力不足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相关资源多为人文资源,其自然旅游资源相当匮乏,且人文景点中大部分又都是历史景点。故亳州市目前和中医药有关的景点观赏性和体验性不足,缺乏与游客的互动和交流,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1.2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不高

亳州市中医药旅游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首先,从数量上看,专门针对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的产品很少,中医药交易市场里交易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医药原材料而不是经过深层加工、包装精美的中医药旅游纪念品或者自用品。其次,企业趋利突出,轻医重药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民间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开发都集中在药材交易和流通上而忽视中医医疗服务的发展。[2]

1.3开发模式单一,特色性不足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于亳州市中医药旅游的形式大多偏向于养生型,观赏、购物、休闲型所占比例较小。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应侧重服务性和体验感。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亳州中医药旅游目前还处在旅游团队的观光游层面,而非深层意义上的康疗和连带购物。在对待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限于参观游览层面。亳州市中医药旅游尚未达到产品与市场的深层次结合水平,市场尚处在零散、不系统的状态,缺乏互动性,难以扩大规模,缺乏专业引导人们进行养生保健、强身延年的中医药机构。养生保健产业也呈现出自发的、混乱的、无序发展状态。配套和现代化设施的不足,开发模式单一,难以打造现代化的特色旅游区。[3]

2.服务与设施

旅游设施是指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业的人员向游客提供服务时依托的各项物质设施和设备。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指旅游从业人员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接待措施向游客提供的各种劳务。亳州市在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过程中,其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存在的问题如下:

2.1交通运输:交通不便,车辆管理不当

据介绍,2006年国家评比文明城市时曾规定:风景旅游城市标准每万人应拥有出租车50辆。截至2013年4月,课题组了解到亳州市现有出租车2700多辆(包括三县),班车400多辆,城区公交1200多辆,常驻人口485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每万人拥有仅5辆出租车,与国家规定的旅游城市标准差距很大。据统计,途经亳州市的火车班次共有61班(不包括临客)。调查显示,亳州周边地区及部分外省市的旅客到达亳州的交通并不太便利,尤其对散客和乘坐火车的游客而言。虽然亳州市的道路状况良好,但路面上三轮车偏多,车辆混杂,不利于方便出行。

2.2食宿接待:档次低,数量少

实地探访中,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相关景点附近餐馆、酒店的数目较少,档次低。在亳州市内,星级宾馆和快捷酒店数目不多。餐饮方面,小餐馆的数量较多,但高档酒店数量少。药膳是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产品,而亳州市的药膳馆很少,一些高档酒店也只提供数量不多的药膳。此外,特色小吃多以摊位形式出现,较分散,不利于统一组织与安排。

2.3游览娱乐:缺乏特色性项目

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附近均缺乏游览娱乐设施,如五禽馆,按摩馆,美容馆这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会馆。现存的足浴店规模小且不规范,难以吸引游客的消费。景点是最重要的游览设施,但亳州市的景点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对门票收入依赖性强,门票价格偏高。游乐设施缺乏及门票价格偏高不利于中医药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

2.4旅游购物:缺乏高质量正规商店

目前亳州缺乏旅游产品购物的正规地点,旅游纪念品商店不多,多数是私人经营的小店,商品比较繁杂,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具有亳州特色商品较少,并且质量不高,游客消费欲望不强。另外,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展览被作为吸引游客前来购物的依附产品,常常不被中医药商品经营者重视。景点、购物场所展览手段有限,仅停留在简单图板、相片展示及少量演示上,灵活性和趣味性低,不能对游客产生强烈吸引力。

2.5导游接待:导游专业性和服务意识低不高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售前服务发展十分缓慢,正处在发展成长期。其次,售中服务已处在发展的成长期。在问卷调查中,课题组发现游客对导游人员服务质量不太满意。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导游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导游的专业性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是必需的。

2.6其他设施

除了以上的设施,亳州市其他旅游服务设施也不尽如人意。在调查中,游客对亳州市旅游景区绿化的满意度并不高。除绿化面积外,各种引导设施也很缺乏,如旅游解说牌、指示牌并不多见,景区外的公共厕所也很难发现。咨询服务系统不完善,有些景点没有游客服务中心。在访谈过程中,不少游客表示对亳州市的整体卫生环境不满意,对亳州市的“养生亳州”的印象大打折扣。

3.市场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4]目前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市场存在问题有:

3.1产品服务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

在亳州旅游市场,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缺乏创新,产品以纪念品直接售卖为主,服务大多是导游和住宿、交通的常规服务。在旅游产品供给上,大多以古玩和食用特产为主,数量少,规模小,质量不高,大多是私人经营,店面和生活区连在一起,经营不规范,同质化严重,购物街都是一样的经营模式和内容。在服务上,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市场特色不鲜明,在模式上以参观游览为主,没有形成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产品服务一体化水平低。对于特色养生类服务项目,因为目前市场不成熟以及前期投资较多,尚未发展起来,与其他地市景区的个性化服务相比处于劣势地位。[5]

3.2产品和服务的管理协调缺失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亳州市目前在产品与服务管理与协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产品和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缺乏相应的设施和物质保证,缺乏相应策略。政府兴建的工程大多为街道和广场,虽然工程比较大,但在细节上未能为游客服务。比如休憩场所、旅游专项线路、垃圾箱的数量等的缺乏。

3.3旅游供给场所单一

大部分景点孤立开发,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旅游场所比较单一,除旅游旅游景点外,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连带的经济效益。对景点的开发停留在一般的保护和利用上,没有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主要以参观游览为主。

3.4消费者分析与针对性不足

一般来说,中医药文化旅游主体为中老年人。但课题组根据调查发现,年轻人对待养生的关注不逊于中老年人。在针对游客群体年轻化方面,亳州市准备不足。另外,中医药文化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方式,本来未被视为旅游主体的老弱病残也是潜在的旅游消费者,对此类人群的忽视,也是其存在的问题,亳州市未全面分析游客主体的广泛性,针对性不强。

3.5经营者积极性与公民城市意识不高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除了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经济外,作为主体的市民是最灵活的因素。通过对华祖庵和曹操地下运兵道等周边当地原居民商户的探访,课题组得知,他们认为目前旅游并不能带来很好收益,积极性不高,大多只是顺带销售。服务的态度与水平不高,普通话的掌握程度不高,着装随意,经营不规范。

三、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功能导向探讨

亳州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当地政府应履行其服务与监管职能,具体如下。

1.1提供公共产品服务职能

政府要推进自身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就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结合实际来看,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在基础设施上如交通运输、城市绿化等方面明显不足,而市场的自发力量没有充分条件发挥去兴建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此时政府的作用应凸显。只有建立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为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1.2监控市场运行职能

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缺陷,会导致市场失灵,所以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就十分有必要。政府既要和民间积极交流大众方针,又要致力于市场稳定和合法经营的维持,有效监督市场,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搭建良好的交易平台。亳州市政府应积极招商引资、运用民间资本来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6]

1.3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在目前的民主潮流的趋势之下,政府应由参与者转变为引导者。旅游作为一种以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为目的的非定居性旅行,不是政府能掌控的。此时民间资源尤为重要,如何积极调动民间资源与政府互补,促进亳州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怎样积极运用民间资本、行业协会,处理好政府和居民的关系,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能力的体现。

除了政府应发挥其作用,市场也应该通过供求机制及相应的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针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的特殊性,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市场的具体功能:

(1)传递反馈经济信息的职能

亳州中医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地经济的长期落后使得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信息调查,有关商家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导致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对信息的关注、敏感程度较低。此时行业协会虽然在法律上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行业中却有着极高的威望,有着非常广的渠道和人脉来搜集和传达信息,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2)合理有效配置资源职能

目前,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业很多景点的运作机制都是政府主导,但是政府调控有其一定的弊端。市场配置资源是指一些运作机制可以不受政府调节,通过政府招标或者承包的方式让当地或者外商转接,这样为其融入大量资金,从行政化经营转为商业化运作模式,企业自负盈亏,提高了运作效率。

(3)连接宏、微观经济个体中介职能

市场作为微观经济活动的场所和总体形式,可以成为连接宏、微观经济活动的中介。亳州政府根据供给情况调节各种中医药旅游产品的供应,通过市场发出信号,间接引导和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实现对经济活动全面有效的控制。当中医药文化旅游行业通过市场表现出价格和供应量的改变时,政府应接收信息采取相应政策来调节。

(4)对企业的直接导向职能

市场运用供求、价格等调节机制引导企业生产方向,企业也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决定生产种类和数量。企业要遵照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积极参与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同仁堂(亳州店)和华佗国药厂是两家知名度高口碑好的龙头企业,两家企业对于市场的反应程度是比较灵敏的,市场的导向功能在这里就比较明显。

2.具体对策探讨

2.1优化资源产品开发

2.1.1加大宣传力度

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多为人文资源,在打造“养生亳州”口号的同时应加大对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如中药材交易市场等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发放传单、网络宣传、导游推荐等方式,丰富宣传渠道与提升景点吸引力。另外,亳州市旅游景点分散且规模小,应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如:中药材大市场--博物馆--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花戏楼一日游,集休闲、养生、探秘于一体,让游客在有限时间能尽可能多的游览特色旅游景点。现有的中医药有关景点不能停留在观赏与简单介绍上,而应该发展成集知识型、体验性与康乐型为一体,建立游客互动交流平台。改变市场上药材浅层贸易的现状,销售相关特色中医药成品。培训相关从专业人士对中医药相关调理机制、养生配方等做详细说明,便于游客购买与体验。全面扩展旅游形式,多角度阐述中医药文化。

2.1.2丰富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种类

提高药业企业规模档次,推进药业企业认证工作。亳州市可在南部新区设立亳州药业产业园区,政府制定优惠的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一批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入驻园区。完善中药产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建设中药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依托企业加快旅游产品研发生产,掌握先进技术。提高中药饮片加工和中药提取规模与档次。引导饮片加工企业向精深差异高档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发单味小包装、颗粒饮片等新型产品。重点发展中药日化产品。依托康辉药业、国一堂药业、亳广药业等中药提取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生产一批中药日化产品。努力吸引省外知名企业来亳投资,加快保健洗液、保健膏霜、等化妆品及保健枕、保健香袋等保健日用品生产。大力培育中药保健食品、饮品品牌。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保健食品产业化项目,吸引外资投资,开发保健茶、保健酒、保健饮品、保健汤料、药膳、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

2.2设施服务双基并重

2.2.1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内外交通条件,提高出行便利程度。首先,应改善各地通往亳州的交通条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联合起来,增加亳州通往外地的列车班次、汽车客运班次。努力扩大交通辐射范围,改善通往亳州市交通不便的现状,加大交通运输力度。其次,应改善景点间交通的条件,交通管理部门要对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建立或增加景点间旅游公交线路,加大密集区出租车投放数量。另外,对景区的标识标牌进行系统完善,设立专门的路标和指示标牌。

2.2.2提升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增加亳州市的旅游景点附近酒店的数目,提升档次。建设更多高质量的酒店和宾馆,提供特色食谱,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提供特色药膳菜肴,提供药浴、足浴等服务。增设特色旅游产品、纪念品等商店,销售具有亳州地方中医药文化旅游特色商品。改善服务人员的态度,提供专业科学、价格合理的针灸、美容、护肤、减肥等服务,吸引游客购买道地药材、保健食品等特产。

除此之外,亳州市应安排组织相关旅游咨询服务,对于出境游客办好签证、货币兑换、保险服务等工作。旅游过程中,应提高旅行社、饭店等诚信意识,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导游人员学历与知识要求,定期进行培训。合理定位景区门票价格。完善办理离境手续、送机、托运行李、旅客委托代办服务及旅游者返家以后的跟踪服务等新型服务。[7]

2.2.3建立特色娱乐设施,宣传特色中医药文化

建立与扩大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亳州市可在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附近建立美容馆、按摩馆、足浴、药浴店等,加大娱乐设施规模建设力度,利用亳州市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来发展养生服务,景点配备详细生动的中医药知识解说,吸引游客以旅游来带动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2.4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扩大亳州市及景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内街道旁种植牡丹花、勺菊等草本植物并建立相关介绍牌。在美化城市环境还宣传亳州特色中医药品种。景区内应扩大绿化面积与规模,规范垃圾处理方式,营造舒适、怡人的旅游环境。

2.3旅游策略科学变革

2.3.1及时定位消费人群,科学制定营销策略

市场部门应适时开展调查,明确消费人群。近年来中医药文化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抓住年轻人群的潮流和现代化的特点,推出相应现代化的旅游服务和产品,继续巩固中老年和特殊群体的市场优势。抓住时机创新营销方式:如在举办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亳州养生旅游文化节时,利用其宣传亳州“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口号,开展相关中医药产品推介展销会,举办亳州特有的诸如药膳大赛等活动,推出药浴、药酒等特色养生产品等。

2.3.2科学规范市场管理,打造特色文化旅游

科学管理和规划中医药文化旅游景点,合理布局景点规划,统一协调管理,避免管理部门繁多冗杂,管理效率低下。政府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规划到位,保持政策连贯性与持续性,监督与规范大型养生场所如“中华药都养生园”的建设。亳州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公司应当打破各景点的孤立现状,形成特色的游览路线和产业链条,发挥规模效应。

3.2.3提升市民责任意识,打造美丽城市名片

城市公民作为城市主体是旅游城市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公民热情好客,文明有礼是最好的城市名片。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着装、语言等行为上突出亳州城市名片特征,并树立自身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群.我国中医药专项旅游开发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2]张群,张玉华.在养生中体验旅游――中医药旅游开发探讨[J].商业经济文萃,2006(4):29-30.

[3]王景明,王景和.对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思索与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0.

[4]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5]张蕾,等.亳州市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35.

[6]张艳丽.基于Swot分析的亳州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12.

[7]张春丽.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2

【关键词】新医改;合资医药企业;策略

2009年伊始,我国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即新医改方案和实施方案。新医改方案提出,将在2009至2011这3年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五项重点包括了医保、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新医改8500亿的巨型蛋糕使国内医药企业和外资医药企业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上。尽管到目前为止新医改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价格制度等方面。但它的推出和实施引发了中国整个医药行业新的思考。

一、合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医药领域的现状

医药是一个涉及我国国计民生和公共健康的特殊产业,在外资的进入中带来了利好和危机。具体表现为在有力带动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加快境外品牌产品的国产化进程的同时,也对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外资的市场控制率、股权控制率、技术控制率不断提升,新药市场基本为外资公司控制,同时占有中国医药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近年来跨国企业在中国医药领域的投资,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有合资和外资制药企业约1500多家,占我国制药企业总数的30%左右。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外资企业的销售额占了我国整个医药市场份额的27%左右;在大城市中,外资药和进口药已占据60%~65%的市场份额;在医疗器械市场中,80%左右的份额为“洋品牌”;有些特殊品种的市场几乎被外资产品所垄断。尽管如此,合资制药企业和广大本土产企业一样,同样面临新医改政策出台所带来的不可预知影响。

二、新医改将对合资医药企业产生的影响

新医改将对合资医药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落实到十七大报告所体现的卫生事业公益性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上。从今年年初的新医改方案的两条主干思路,即向“广覆盖、低水平”发展,就体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这一初衷和目标。“广覆盖”即各种保障项目都应尽可能地覆盖到该覆盖的全部人群。“低水平”即中国社会保障的性质必将定位在较低水平的“基本保障”上。新医改实施方案也必须体现市场化思路,否则无法实施。对医药企业包括合资企业而言,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整合将会加剧,长远看来医药企业就用药量增加这一点将面临两个机会:一方面医保覆盖面扩大和发展社区医疗将增加城镇居民用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将增加农村用药规模。

进一步分析,新医改将对合资医药企业产生近期影响。数据显示:目前,在以医院为销售终端的市场上,外资和合资类药品所占市场份额在一半以上,2008年这一比率还在上升,且销售和利润集中度很高,其对我国医院利润的实际贡献率已达到60%~70%,上海、北京、广州在内的一线市场,优势地位更为明显。2009年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主要精神是“普惠”,即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普惠”,普通老百姓得到用药买药价格的实惠,医药企业质优价廉药品推广的实惠。从第二个层面看,目前外资企业的药品价格相对高昂,“受惠”幅度不大,相对昂贵的药价无疑成为该药品进入各地医保目录的阻碍,这种情况,将是合资医药企业在未来可能遭遇的普遍情况,降低药价将合资医药企业成为现阶段必须提上思考议程的问题。

三、新医改下合资医药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投顾问公司的《2009~201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以下简称《预测报告》)指出:“新医改不但会使我国医药市场大洗牌,还会引发外资企业的一系列动作,不管是设立研发中心、进军流通领域还是向二、三线城市转移都无不说明了外资企业的动机:控制成本、拓展市场、建立合伙关系、控制当地销售网络,以便在新医改中获得好处”。从这一预测报告至今,不难发现,新医改环境下,合资医药企业可能加紧加快开展的工作会是这样的一种态势:竞相争夺非一线城市的主导权、加强渠道建设、拓展思路进军医药流通领域、加强研发、加大专利药品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环宇.美国行业营销经典案例:美式营销战[m].美国医药业营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8-01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3

关键词:医药物流配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77-02

引言

医药物流是通过一定的物流设施、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各个营销渠道的资源,优化医药供销配送环节中的作业过程。物流可以提高订单处理能力,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行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效益化。物流配送就是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配送点完成货物的分拣、加工和配货等作业后,将货物送交用户的过程。国外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送货上门,这是医药物流配送的初级方式;其次,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物流配送不仅影响到医药物流配送本身,还影响到了各个渠道体系,这是医药物流配送发展的第二阶段;最后,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医药物流配送的效率大大提高,迎来了医药物流配送发展的第三阶段。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国外的三个发展阶段来说,还处于第一阶段。自1956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始终没有确立清晰的医药物流配送体制模式,导致我国药品分销的集中度低、规模化程度低、物流配送水平低,现代药品物流配送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市场化改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内市场经济的完善,特别是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地位,不断采取降低医药物流配送成本的措施,与此同时,现代物流配送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关于国内的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方面,郁庆华和松林宪雄(2004)①、郑权(2005)②、徐君和邵蓉(2007)③,均对医药物流配送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国内外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以及国内研究动态,可以看出医药物流配送有其美好的发展前景,在医药物流配送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通过本文对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为提高医药物流配送的市场份额,最终促进医药物流配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程度具有参考价值的借鉴。

一、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1.“十二五”规划中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医药物流配送将重点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或重组,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有助于民生的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这正好迎合了“十二五”规划中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因此,对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内容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进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2.医药行业特点的要求。医药行业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支柱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行业和现代行业的结合体,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药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医药物流配送的研究迫在眉睫,加快发展医药物流配送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医药物流配送进行相关研究。

3.医药物流市场的要求。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有利于规范医药市场、物流市场以及医药物流配送的市场秩序,现代医药物流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对医药采用网上采购,较好地杜绝了采购中的各种弊端,比如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医药采购价格不公平现象。另外,市场对于医药物流配送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压力,为使医药物流配送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市场方面的挑战,我国对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4.医药流通成本的要求。医药物流是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高效服务,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起点和重点的,其中伴随着一定的医药物流配备、信息技术及购销存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相应地使得成本达到最优状态,也就使得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应用有利于降低医药流通中发生的成本,这也就为医药流通成本的节省提供了依据,因此,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是必然的。

5.医药物流自身发展的要求。医药物流企业通过了解医药物流配送情况,可以随时查看库存中所有医药以及采购、销售情况,并能及时通过市场情况,对库存药品进行品种、数量的调整,进而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进行补货计划,这有利于医药物流的持续发展,对于自身来说是一种利好状态,为提升医药物流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对医药物流配送进行相关的研究。

二、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三、针对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存在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我们应结合医药、物流、配送以及中国国情,对医药物流配送进行合理优化,提出适合我国具体背景的优化医药物流配送的建议,以提升医药物流配送的竞争力,增强其的市场地位,使其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具体分析如下:

1.改进医药物流配送先进技术方面的建议。按经济区域或城区等为中心建立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将经济区域内的医药物流配送密切联系起来,尽量减少不合理因素,实现物流配送的优化。以城市为中心来考虑其布局问题,对于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物流、商流和资金流分离的基础上建立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系统提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医药物流配送服务;另外,应配备现代化的高技术性能的设备及利用相关的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医药物流配送体系,以最终提高医药物流配送的经营效率。以上均对我国医药物流配送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和技术支持,总之,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体系,最终促进医药物流配送的优化发展。

2.改进医药物流配送服务方面的建议。提高医药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建立医药物流配送服务机制实现,并据以做出医药物流配送服务决策;另外,应结合市场背景、竞争对手情况、医药特性以及成本和时间等情况,建立提高医药物流配送服务质量的机制,向顾客提供满意的医药物流服务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体制。最重要的是,医药物流配送本身要加强内部的服务质量管理,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服务标准,最终优化医药物流配送的服务,以提高医药物流配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改进医药物流配送人才方面的建议。医药物流配送需要综合素质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人才来予以支持,因此,应为医药物流配送配备具有高经营管理和科研能力、配送以及医药知识储备强势、计算机精通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以确保医药物流配送的高效运转,而且在人才引入之后,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对各方面的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并给予其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其最终为医药物流配送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促进医药物流配送内部的优化配置。

四、小结

医药物流配送易于开拓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医药物流配送可以从医药、物流和配送等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优化,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优化整合资源,并迎合“十二五”规划中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逐步使其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最终走向国际化,开创医药物流配送的美好发展前景。

注释:

①郁庆华,松林宪雄.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思考与建设[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6):60

②郑权.浅析我国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问题[J].海峡药学,2005.17(6).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4

喜迎政策“春风”

根据全球知名医疗咨询机构imSHealth的统计,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达到856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1%。其中,中国药品市场的增长贡献最大,当年达到32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5位,较上年增长23%。

根据imSHealth的最新预测,2013年中国医药市场将超越德国,排名全球第三。

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药品市场,中国医药工业又借“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的迎来了政策“春风”。根据上述规划,未来五年医药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分别为20%和16%;基本药物生产前二十位企业占到80%以上市场份额;原创药物达到30个以上;到2015年,销售额超500亿元的企业达5个以上。

华宝兴业医药生物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范红兵评价说,规划为医药行业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有利于产业优胜劣汰,促进创新,提高行业竞争力,长期来看将给医药行业发展带来利好。

范红兵分析认为,中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体现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收入增加、老龄化、城镇化、社保制度完善等方面。

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均保持稳定增长,人均GDp已达5541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一旦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医药消费将迎来拐点,实现快速增长。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上升到51.27%,城镇人口首度超过农村人口,发改委预测2020年该数字将超过60%。社会老龄化趋势也在拉动医药消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一半以上的药品由老龄人口消费。

另外,社保新政不断出台,2010年政府投入占整个卫生费用的比例从2006年的18.1%上涨到了28.6%。

成为资本市场“宠儿”

在资本市场上,医药行业一直以高成长性著称,并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数据显示,1989年至2011年,美国标普500医药指数上涨608%,近两倍于标普500指数364%的涨幅。1995年至2011年,日本医药指数上涨155%,同期日经225下跌近60%。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a股市场中。2005年至2012年1月11日,中证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累计收益率远远优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800指数。而在市场快速上涨和下跌的2007年和2008年,医药板块也体现出了“涨多跌少”的优良特性。

根据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分类,自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创出998点的盘中最低点以来,医药板块涨幅前13位个股上涨幅度全部超过1000%。

受医药行业快速增长、上市公司日益增加、市场对医药板块认可度提升等因素影响,a股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值占比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底,我国医药生物行业的流通市值约6868亿元,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4.20%,在各板块中排名第6。

范红兵认为,由于医药板块前期调整幅度较大,《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的政策因素可能刺激板块反弹,从而形成短期的主题性投资机会,推升部分中小市值公司股价。从长期来看,考虑到未来行业集中持续提升的预期,各子板块的龙头企业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长期投资机会获机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的投资价值一直受到机构的关注。来自招商证券的观点认为,如火如荼的商业并购、加速推进的药物创新,以及不断深化的国际化进程,将令a股市场的医药板块呈现出诸多个股机会。

国金证券也表示,在“十二五”规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将继续得到政策支持。与此同时,药品价格调整带来的行业整合,将使得行业内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研发创新型企业前景看好。

在内地公募基金市场,近年来已有多只医药行业主题基金相继亮相。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有望“加温”投资者对这一行业的投资热情。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5

[关键词]长白山北药旅游资源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中药有“南药”、“北药”之分。我国吉林省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长多种野生药材,是我国“北药”的自然生长地。很多中外游客在游览之余购买人参、天麻和五味子等药材,用来养生保健,馈赠亲朋好友。为拓展旅游资源,使游客在旅游观赏“北药”的同时,获得中医药知识,我们应当把长白山的“北药”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一、丰富的中药资源

长白山区域内森林茂密,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域,森林植被保持了原始生态系统。据最新的研究表明,长白山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063种,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61种,东北地道药材25种。分布在海拔450m~1000m的针阔混交林中。另外,长白山区还有药用矿物50多种,野生药用动物300多种。长白山药用资源蕴藏非常丰富,珍稀的品种较多。因此,长白山成为我国“北药”的资源宝库。

长白山名贵的中草药,人参、天麻、刺五加和草苁蓉等已成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在整个长白山地区,几乎所有的农贸市场都有地产中草药,很多是当日采摘的新鲜货,非常受游客的欢迎。在旅游区附近的市场,中草药的品种和数量就更多,新鲜的程度也更高。抚松县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抚松的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参类产品集散地。2010年市场年交易水参,干品人参,精品人参年交易总额达到56亿元。主要经营白参、红参、林下参等产品,“长白山人参”本身就是重要的医药保健品品牌。

“北药”的人工种植规模大,积累了许多在长白山自然环境下培植的成功经验。以红景天为例,上世纪的60年代,长白山人工栽培红景天获得成功。科研人员通过多年来对长白山红景天成长周期全面研究,总结出一套灌溉、施肥、栽培管理的经验,并且制定了高山红景天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目前,临江市是中国长白山红景天的主产区,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80%,临江市因此被称为“中国高山红景天之乡”。

在吉林省的“国家北药基地”初具规模。丰富的资源供应和政策扶持。社会向老龄化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中草药的认同度日益提高,国内外对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是吉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吉林省中药人工栽培和中药加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各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医药企业发展迅速成果卓著,成为中药知名企业,加之吉林省中药研发机构科研力量雄厚,这都为“北药”的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北药”的保健概念

长白山的中药材因质量优良,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珍稀品种人参、银杏、北冬虫夏草、红景天、天麻、五味子、黄芪等广为人知。在人们健康保健意识增强的今天,“北药”因其出自无污染的大自然,经过千百年验证的确切疗效而倍受人们推崇。

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召开期间,举行了中国“第四届长白山人参王评选活动”百年长白山野生人参夺金。该人参2009年7月出土,净重九两,是有记载以来最大的野山参。生长约三百年之久,是长白山原始品种。长白山野山参珍贵程度远超黄金,其稀有程度和保健价值之高可想而知。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中草药医病保健功效的高度肯定。

长白山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它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脑力与体力劳动的能力。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人们把人参入药医病,把人参加入食品中保健。

红景天免疫作用优于人参,抗缺氧、抗衰老、抗疲劳是世界已知补药中独有的。全球医药界喻为“黄金植物”,前苏联时期,红景天制剂被列为宇航员的保健品。这一珍稀药用植物被广泛地运用于医疗保健,是医药和保健品的原料资源。2006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告,对长白山红景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关于红景天的保健功效还有一段历史典故。清代新疆叛乱,康熙御驾亲征。由于环境恶劣,官兵长途跋涉,战斗力减弱,屡战屡败。在当地居民指点下采摘红景天给将士服用,很快体力迅速恢复,士气大振,打败叛军。康熙遂给红景天取名“仙赐草”。红景天的抗疲劳作用如此强大,竟被应用于战争决定胜负。

上述说明“北药”拓展为旅游文化概念,是有其长期历史形成的保健文化作为牢固基础的。“北药”的保健文化内涵,药用植物的可观赏性价值,现代的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对自然回归的渴望等诸多因素,都对“北药”旅游文化的概念形成有利影响。

三、“北药”的旅游价值

“北药”的保健文化应用于旅游,就是要把“北药”的观赏性,药膳文化和中医药传统加工工艺结合,形成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许多长白山药用植物具有观赏性,这是“北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类似于观光农业的开发,旅客可以在旅游中观赏长白山药用植物,如人参、红景天等生长、开花、结果、收获等过程。条件允许可以游客亲自参加采摘活动,这会增加旅游的乐趣。

游客在旅游时想吃到当地的特色食品,很多“北药”就可以制作成药膳食品。游客在饮食的同时又得到了保健,内心自然会高兴。我国规定的89种药食同源食材,吉林省就占50余种。长白山的养生滋补药膳,其食材都来源于天然,安全保健。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北药”的加工和应用有很多讲究,旅游时获得医药知识这可能是在观赏和饮食之后的又一个收获。药材在收获、储藏、和加工时,为了保持药效会有很多讲究;在应用时面对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食用方法会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获得的使用知识。

“北药”作为旅游资源去开发,关键是要把“北药”适合旅游开发的各种因素加以认真研究分析,再制定出完整的开发策划,把现有的各种有利条件利用好,并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品牌效应是不能忽视的。借助于“北药”的医药文化品牌来创建“北药”旅游文化品牌这仅仅是一个构想。把“北药”的深刻的医药文化内涵,拓展到旅游上,会使以长白山“北药”旅游文化品牌也受到欢迎。

另一方面在一个嘈杂的大集市里去选购中药材,和在一个观赏植物美景,了解中药文化的安静环境中,心情会完全不同。把长白山的“北药”旅游资源开发好,努力构建成著名的“北药”旅游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6

[关键词]医药;销售;医药代表;学术推广;推销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015

1前言

医药销售有着自身的特点,也有着销售共同的本质。都是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实现盈利。随着中国医药销售多年的发展,销售手段也根据企业特点形成不同风格的营销模式,但这个行业受到医疗领域的政策法规和企业自身规范的极大影响,销售行为也发生着演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医药销售的变迁来一窥中国医药销售行为的变化和特点,以及讨论未来的方向。

在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使制药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药品的市场由供不应求逐渐向供大于求方向发展,因此药品市场的竞争开始激烈起来。由于药品不同于其他的消费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必须有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所以临床医生非常迫切需要不断更新药品的知识。在这种市场的背景下,就需要有人能够把药品的信息正确地传达给大家。因此,医药企业销售员,也成为医药代表的这种职业应运而生。在欧美医药市场,医药代表的职业已经很成熟了,广为医生与药剂师所接受

医药代表的产生已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欧美这些国家也经历了很多市场发展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比如不正当竞争、贿赂等。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在这些国家中逐渐建立了很多法律法规来规范医药市场。同时对于药品的市场推广,在无数个制药企业的荣辱兴衰中,许多药厂在市场定位及营销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的医药代表制度由外资药企引入中国,其实就严格意义上而言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是西安杨森。1918年礼来制药公司在上海开设了其海外的第一个办事处时,医药代表就已经出现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了。图1就是当时礼来制药上海办事处第一批医药代表的合影。

但随着战争的来临,药品作为管制商品,已经很难市场化自由流通,因此中国的医药代表直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逐步进入才又开始出现。

敢于跨入中国的外资制药企业基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产品,比如1985年进入中国的西安杨森、1989年进入中国的辉瑞等。这些大型国际制药企业的多数药物都是自己研发,并有严格的专利保护。这些原研药在进入临床之前,要经过漫长的药理学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当这些药物进入临床后,医药公司有两个市场需求:第一,从循证医学角度向医生群体介绍药物的功效,使用方法,以及及时反馈不良反应;第二,出于竞争性考虑,希望医生更多地使用自己公司生产的药物。现代医药代表,就是基于这两种需要产生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些外资企业开始招聘医药代表,这些外资企业招聘医药代表的条件比较高,要么是有临床经验的医生,要么是药学专业的从业人员,能够和一线医生进行专业沟通。我的多任老板在90年代加入辉瑞前都是医学院、药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医院里工作的医生和药剂师。外企的医药代表培训比较完善,也是非常严格的。在2003年我加入公司,熟悉市场2个月后就飞到北京开始为期两周的一期代表培训,包括专业领域知识,最新研究论文解读和医生沟通的技巧,学术幻灯片演讲演练等。除了常规的书面试卷考试外还有一对一考评、幻灯片演讲录像考试等,熬夜复习很常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长期的封闭使得中国的医疗系统、医疗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对国际主流医学的发展了解也不多。外企的医药代表进入中国市场,首先充当了中国医疗系统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桥梁。他们去医院主要是传递产品的核心信息,改变医生的处方习惯,收集医生对自己所负责品种的信息反馈,病例收集。除此之外,还会跟医生沟通这个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支持组织各种专业领域的学术会议。因此,当时医药代表到医院,是很受欢迎的。

记得笔者第一任老板分享他在1994年在苏南一家县级市的第一人民医院开药品推荐会,医院门诊楼挂着“欢迎辉瑞制药代表莅临指导工作”,而且还有当地电视台进行采访。现在分享给我们的年轻同事都觉得像听天书一般。所以那个时候进行药品销售的环境相当简单,做好推销工作其他的便是商业统计收款即可。这里的推销便是:介绍好产品特性、价格、适应症等。有药学和医学专业、能清楚表达很重要。

自2000年的开始外企的学术推广竞争进入白热化。那么在学术推广和专业支持上,效果是怎样的呢?Cam的医院监测推广数据显示,大约70%的拜访没有给医生留下特定的产品信息。大部分拜访后,医生只能记得是某公司的某药品的代表来找过我,这个药品是针对某疾病的。能够回忆起具体产品信息的较少。Cam数据显示,70%的拜访持续5~10分钟,12%的拜访小于5分钟。85%的拜访被医生认为是重复性的提示而已。当然,其中有些产品代表很出色,在传递信息质量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公司的。但大部分代表仍未能给医生留下印象,影响医生处方观念就更难了。CSD公司75个国家的调研报告显示可以将医生归纳成六类(图2),便于理解和应对。

各个外企的市场部、销售部针对不同类型的医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学术信息推广,归纳起来可能有这样几种(图3)。

90年代后期,大量中国本土药企开始成长,短时间国内涌现出几千家药厂,纷纷加入到药品竞争的行列。众所周知,虽然前药监局局长批了2万多国产新药,开了个国际玩笑,但是实际上国内药企基本没有原研药,多数都是仿制国外的产品。有所谓的新药也多是把国外的复方制剂进行重组配比,或者进行剂量和剂型上的调整,以此在招标中占“独家”“新型”的便宜。尽管一些有实力的内资企业开始纷纷组建医药代表制度,也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市场部、医学部,也组织一些学术会议。比如先声制药、天津天士力、恒瑞、豪森等。但对于一个缺乏研发能力的药企来讲,很难有能力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指导医生,更多的是把原研药的推广资料和信息进行复制。另一个是人才的瓶颈,早期外企的医药代表基本都有医学背景,但内资企业在人才上吸引力远远不及外资药企,同时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因此更多的是少量学术支持,更多的是关系和带金销售并行。除了这些有实力的内资企业外,大量没有实力建立销售队伍的小药厂怎么办?生产的产品如何推广?于是地区制应运而生,也就是俗Q的“大包后”,根本没有那么多医学背景的人供应。于是,各色人等都开始陆续加入这个行业。商的产品介绍彩页都是自己出钱从厂家购买的,外企一套的学术推广更是无从说起,能够说清楚产品适应症就不错了。那主要靠什么进行药品销售呢?任何行业做好销售都逃不过三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理论上不行就走客情和带金销售的路子。很多医药代表为处好客户关系,做好客情方面有时真的也是蛮拼的。这里外企的一套营销模式似乎就没有什么价值,以至于像前段时间一位因为裁员离开礼来的员工在网上发帖感慨的那样:“现在发现Fte、SwoRt、策略、imS数据、处方模型、科室地图、离开了品牌一切没什么用!”

2013年7月葛兰素史克事件对在华外企而言是个转折点,许多外企开始进入一个全面合规的阶段,主要措施有:①更为严格的合规政策、培训。②强化对市场活动的项目审核流程,确定医生的学术活动标准,尽可能从内部控制虚构活动的发生。③建立合规风控团队,对活动进行飞行检查、跟会。④设立医学事务代表(mSL),由医学部管理。这类代表身上没有销售指标,他们与医生的拜访、沟通与讨论,只谈学术及解决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临床问题,关注医学项目的推动与学术领袖的合作。

综上所述,药品销售的推广有外企模式和内资企业模式,而内资企业还分有自己销售队伍的和制的。外企更多侧重学术信息的推广,尤其是在葛兰素史克事件之后。内资企业则主要通过在客户关系、带金销售上进行运作,提升竞争力。

正如央视著名记者王志安所说的那样:①在一个成熟的医疗市场,原研药和手术器械在进入临床的过程中,的确需要来自厂商的学术推广和专业支持,与此同时,药品正常的商业推广也是医药代表的工作。但法律边界在于不得通过利益诱导医生的处方行为;②在中国,由于内资药企普遍缺乏学术基础,再加之监管不力,由此形成普遍的带金销售模式。医药代表逐渐沦为贿赂医生和医院管理人员的中介,这一体制至今仍然是医药市场的主流;③带金销售异化了医生的处方行为,扭曲了市场的报酬体系,最终恶化了医患关系。而运动式的整风对这一体制毫无触动。

2学术信息的推广

如今在中国反腐倡廉的大气候下,一方面外企合规大趋势的背景下,很多外企越来越极端。可以做的活动很有限,包括很多完全合理的活动比如第三方会议的支持、医生讲课、内部培训、患者教育等在有些外企都不能做的很多外企员工觉得自己手脚都被捆起来了。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大量医学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很多医学信息医生随手可得。靠传统的开科会、拿着产品单页进行拜访越来越难,效果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内资企业因为即⒖始的两票制,可能让90%以上的个人商消失和小药厂关门,有业界大佬甚至喊出一百万的医药代表将消失的话。加上2016年央视的曝光,很多医院完全不接受医药代表进入诊疗区,医药代表接触医生更加困难。那么出路在哪里呢?

2016年“长三角”抗感染论坛的365位医生参与的调研数据(图4)可能从一个侧面给大家一个参考。由此可见,医药企业的学术支持还是医生业务提升和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做好学术信息的推广呢?

21提升还原的思维

学术推广专业能力是老生常谈了,这是基础自然不必说。重要的是在前面提到过的对客户进行分类并进行针对性学术活动设计这些基础上,避免单一的推销信息,而是要有还原的思维,去还原医生看病的过程。这样一看就可以把医生的诊疗行为分解为“目标病人、诊断、方案选择、品牌选择、用法用量、依从性”这6步,每一步都可能有推广的机会。比如一个医生对糖尿病诊断标准观念过于落后和宽泛,进入治疗范围的病人即使是全使用你的产品也很难提升销量,那么针对这位医生你去推广品牌区分的信息就毫无意义,而是应该针对性的推广诊断标准的指南,扩大合理治疗的患者群。这样不仅让患者受益,同时也让你的销售受益。之前拜尔公司拜糖平对餐后血糖概念的宣传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22寻求医生、医院未满足需求建立合作平台

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疗机构和医生在目前在医疗服务上仍然有大量未满足的需求,比如在大输液方面有着技术优势的百特积极与医院合作建立静脉配置中心。辉瑞看到中国脑卒逐年高发与国际上逐年下降相背离的趋势,与协会和政府合作推动“拐点”项目,通过心血管疾病筛查和慢性病管理将自己与心脑血管医生紧密结合起来。

辉瑞同时看到抗菌药物管理是国际趋势,中国也是深受抗菌药物滥用之害,因此在此背景下和卫计委、医院合作推动一系列抗菌药物管理的领航项目的开展。为此还有很多医生和院长不理解一个卖抗生素的企业、被管控的对象难道不是希望管理越少越好,越放开越好吗?其实抗菌滥用的抗生素主要有两类:一是大多是国产劣质产品,大多也是前面提到的大包的产品,这些药物的滥用常常导致细菌的耐药和感染性疾病不能及时得到控制。二是碳青霉烯类和抗深部真菌的特殊级抗生素,这类产品抗菌谱广,对细菌感真菌染效果很明显,但正是因为如此更应该保护使用,所以国家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将其确定为特殊级使用,用于恰当的患者。而很多医生一方面出于解决问题,很多轻中度感染,完全可以使用非限制和限制级的抗生素的直接就上特殊级的,甚至还用来预防。另一方面是对其他方面因素的考虑,导致乱用。从而导致大量耐药菌的产生。基于这样的背景辉瑞推动细菌真菌诊治的感染医生培养项目,一方面配合政府做好抗菌药物管理的初衷,同时也推动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使自己的产品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扩大了市场份额。

23拥抱互联网,与医院、医生、药师等搭建“互联网+”的合作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推广如果还是恪守传统,将会很快与时代脱节。阿斯利康与春雨医生合作,共推医生发展项目,帮助医生建立互联网轻问诊渠道和平台,帮助提升医生价值。网络云会议系统已经在外企学术会议中大量广泛应用,很多医生足不出门即可完成在线学习和与专家、企业的互动,这也越来越受到医生的欢迎。甚至有很多医联体、医疗合作组织、医院分院之间还借助企业的云会议平台组织内部交流。辉瑞中国联合经纬中国、红杉资本、软银中国、弘晖资本、贝壳社、创业邦和医学界专家共同举办“创新e疗”创业大赛,从中取发掘未来与互联网合作的创新推广模式。

3结论

医药销售在中国近30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外资、内资和的推广格局和销售模式,学术推广、客情关系以及带金销售是推广中的主要特点。随着更为规范合规的行业发展趋势,学术推广、专业推广一定是未来医药销售的主流。如何做好学术推广是未来的关键,其中提升销售人员专业能力和还原意识,针对性推广、搭建共赢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创新推广模式建立都将助力企业学术推广,从而在未来竞争中超越对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imSimS:2016上半年医院用药10大品种[eB/oL].http://wwweyaoscom/news/mdetail/4515?owner=&weixinShare=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CHinet2015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srvQ0QtFa3ngSkpz53pwneFvYeFtv6iqzF_7ngtYkyeyd-Xl49r-2gaqmtG47cj462ajw32n5eo-u8iueJmpGRX0RBaDoo2KV1Qjk1RkFgK.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7

按照对行业新的增量等于政府投资的1倍计算,国泰君安认为,医药工业2010年的增量相当于2008年的10.5%,估计2009年医改增量对行业增速为4%左右。

八类企业受惠

招商证券将受惠于新医改实施方案中长期利好的企业列为类。相应地有8大投资主题。

受益于“中央政府承担对国家免疫规划、跨地区的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的政府采购疫苗的生产企业,如天坛生物、华兰生物。 “医保管办分开,医保支付改革”将有利于与进口药市场竞争、有性价比优势的专科药的公司,如恒瑞医药、通化东宝等。

“利用药品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将有利于具备自主创新研发新药的企业,如恒瑞医药、天士力、华北制药等。

受益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品牌和疗效突出的基本药物生产的相关公司有东阿阿胶、天士力、云南白药、康美药业、千金药业、康缘药业、华北制药、同仁堂、金陵药业、天药股份、海正药业,以及复星医药旗下江苏万邦等。

具备现代物流配送和信息管理、药事服务能力的流通企业,将受益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药品经营许可分类分级管理、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相关公司有国药股份、华东医药、一致药业、南京医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等。

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受益公司有南京医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辽宁成大、广州药业等。

“加强对高风险品种生产的监管”,中药注射剂龙头企业将受益,包括天士力、康缘药业等。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受益公司有康美药业、金陵药业等。行业增长稳健

从医药行业增长来看,2009年前两个月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117.62亿元,同比增长18.96%,实现利润总额103.02亿元。同比增长19.86%。虽然两者增速相对于2008年同期明显放缓,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显示出稳健增长的特征。

截至3月25日,已有54家医药上市公司公布了年报。从这些年报及业绩快报来看,多数医药上市公司于2008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新和成、东北制药、天士力、仁和药业、恒瑞医药、国药股份、华兰生物、片仔癀、复星医药等较为抢眼。

业绩突出的公司主要有:一是受益于维生素原料药价格上涨的新和成、东北制药等;二是受益于主导产品销量增长、毛利率增长的恒瑞医药、康美药业、双鹭药业等;三是受益于经营改善费用率降低的海正药业、三九医药等:四是受益于投资收益增加的复星医药等。受投资收益拖累导致业绩增速下滑的公司主要有金陵药业等。精挑细选个股

对医药板块的短期走势,分析师存在一定分歧。

乐观的观点认为,年初以来,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医药板块表现落后于大盘。随着新医改方案公布,前期制约板块估值水平的不确定性消除,板块有全面补涨的可能性。

谨慎的观点认为,医药板块2009年动态市盈率在27倍附近,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医药板块对新医改方案的刺激已经有所反应。二季度医药板块的投资进入平衡期,细分领域的龙头股是攻守兼备的最好选择。建议投资者在短期控制配置的同时,关注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中金公司则建议,稳健配置恒瑞医药、国药股份、云南白药等优质公司。在稳定预期基础上寻求“超额收益”。投资者可从产业升级(华海药业、海正药业)、基本药物、资产整合(国药集团、上实集团、华润集团、中生集团)等几个思路寻找投资对象。民营中小板企业双鹭药业、鱼跃医疗、科华生物、恩华药业也值得长期关注。

部分医药股点评

康美药业高增长的龙头股

公司2009年将继续依靠中药饮片二期工程剩余产能投产带来的收益,中药材贸易额继续增加也将增厚公司业绩,将部分运营的康美中医院会给公司贡献持续的利润。渤海证券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09、2010年每股收益为0.56元和0.76元。

一致药业市场占有率提高

未来几年内,公司在华南地区分销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0%以上。公司是国控旗下华南区的重要商业平台,未来3年“外延扩张+内生增长”将进入收获期。渤海证券预计其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5元、0.88元、1.15元。维持“买人”评级。

华东医药有望恢复性增长

公司是医药工业和商业均衡发展、两翼齐飞的优质企业,医药商业在浙江省排名第一。广发证券预计。2009~2011年公司将实现每股收益0.562元、0.674元和0.785元。

双鹭药业具有高成长潜力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基因工程技术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制品及化学制剂行业龙头公司。公司具有高速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保守估计公司未来3年内年增长率将保持在30%以上。预计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1.14元、1.43元,对应的市盈率为29.12倍、23.22倍。方正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康缘药业新药将陆续上市

作为中药龙头企业,公司未来两年内将有新药陆续上市。方正证券预计。公司未来两年内将达到年均复合增长率30%,保守估计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0.69元、0.86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达到27.17倍、21.80倍。给予“增持”评级。

天坛生物疫苗行业大赢家

公司行业背景和地位独一无二,“全民防疫”概念是“全民医保”的前提,疫苗行业最先并已经开始受益于新医改。渤海证券认为,公司将成为中国疫苗行业黄金发展期的最大赢家,预计公司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6元、0.64元,给予“买人”的投资评级

复星医药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2009年加大研发的投入、积极拓展工业和商业的市场容量。方正证券保守估计公司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0.59元、0.62元,给予“增持”评级。

天士力发展前景明朗

作为医药龙头企业,公司发展前景是十分明确的,其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竞争优势也正在逐步显现,加之后续还有大量独家的重磅品种上市,渤海证券预计其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87元,维持长期“买人”的投资评级。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8

关键词:中药;创意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专家预言,文化创意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1]。除了药品,还包括中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农药、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中药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中药现代化已然成为提升中药产业的重要途径。

据目前市场发展来看,发展中药文化创意产业,走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新性发展路径,完全可以成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2]。虽然2014年中药市场出现了部分花茶店、玛咖店,中药保健市场悄然发展,成为众多商家的共识,中药市场已然迈出了可喜一步。但现今已是创意时代,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主要任务不是去开发新技术,而是利用世界上已有的众多技术,进行整合,赋予时尚设计。

创意中草药便是赋予了创新理念,使中草药不再是单一的药材而已,而是紧跟时代潮流,依据大众购买心理,制成相应健康产品,赋予美感、内涵、独特性、效用性,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大幅度增加人们的购买欲望。

发展创意中药健康产业,应从四个角度创新发展理念:(1)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提升中药健康产业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2)从创意产业的角度建设中药健康产业链,实现价值最大化;(3)从综合目标的角度创新中药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中药健康产品文化;(4)构建中药健康产业生产和市场的共生体,增强中药健康产业的持续动力。

中药创新创意产品商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保健食品:以中药为原料来源,根据中药配伍原则制成中药药茶或是健康食品,适用于大众日常饮食,既方便又能调节身体机能,提升免疫力。

②保健化妆品:根据药物功能,配制如面膜、霜膏,既天然又护肤。

③保健用品:将中草药与养生概念相结合,把中草药配伍做成防蚊虫叮咬的香袋,衣柜橱柜除臭除湿的香薰,促进睡眠的精美挂饰,安全保健还不失美感。

④文化礼品:根据中药材的形状、颜色、功能,与绘画、书法相结合,拼凑创作出相应的字画或图案,如山水,牡丹、梅花等,装裱成框,创意而有品味。

⑤特殊节日礼品:我国传统节日多,中药材制成节日礼品的市场前景可观。如:教师节将中药材装入漂流瓶中形成挂饰,配以中药标本贺卡送予教师;重阳节可将茱萸制作成标本送给长辈;儿童节可以将中草药压制拼成画册送给小朋友;情人节利用中药材制成保健香水作为爱心小礼物送给伴侣。

⑥休闲生活产品:将中草药栽培成花卉,特别是藤木类观赏植物,形成摆饰。

而中药创意文化产业化模式应以中医药文化为基础,以中药文化企业为先导,通过多种渠道整合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创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完善线上与线下销售一体化模式,使中药创意文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处于上升中的转型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对“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形成共识。因此,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中药创意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契机,挖掘中药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具有影响力的中药文化作品,打造中药文化新品牌,探索中医药现展的新路径成为新的历史选择。

参考文献: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9

【关键词】医药物流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48-01

一、医药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近二十年才从国外引进我国,对于我们来说,它是陌生的,是先进的。可以说物流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初期。各企业,地区都在研究着它。

医药物流对于我们来说是更新的词汇。医药物流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医药(主要指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诸环节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实现医药流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对于我国来说,医药物流正处于起步的阶段。

二、医药物流的现状

在讨论医药物流的现状之前,我们先浅谈下目前我国我国物流企业状况。

目前我国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状况可归纳为“小,少,弱,散”即: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货源结构单一且不稳定,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

医药企业的产品不同于其他的商品,它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它的假冒伪劣是非常有害于社会的。假冒伪劣药品不仅会带来各方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造成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生命危险。因此国家为确保药品安全,对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分别有Gmp和GSp的规定,对药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质量跟踪。

目前我国医药物流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药品缺乏统一标准编码,物流信息系统严重滞后,影响药品质量监管。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我国目前药品编码尚未实现标准化,各个领域分别制订了自己的物流编码,医药生产企业、商业批发企业生产、销售的药品没有一个合法的惟一的识别标志。其结果是不同领域之间情报不能传递,妨碍了系统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造成信息处理和流通效率低下。没有统一的标识编码,无法尽快确定某一药品的身份,在一些药店、医院经常碰到的买真退假,为假药、劣药查处带来极大的困难。

2、医药物流政策法制环境有待改进

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订滞后,跟不上医药物流发展的步伐。GSp、Gmp及其“实施细则”有关条款的设置应该与企业规模、活动类型、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相吻合,与企业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3、药品批发企业多而小,储存、运输中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全国有12000家左右的医药生产及批发企业中,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的小规模企业占了78.5%以上,由于物流量小,多数药品采取邮寄、铁路托运,周期长,运输环境、条件差,药品损坏、变质、污染严重。一项研究数据表明,流通企业中不合格药品中17.03%是在药品运输、搬运过程中造成的。

4、缺乏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

目前尽管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看好医药物流市场,如中邮物流,邦达物流等少数可以提供综合的医药物流服务,但大部分医药物流服务都是由医药企业所属物流公司承担的,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偏低,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性业务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三、医药物流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物流水平正处于起飞的状态,对于我国来说医药物流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药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药品供应的要求也会逐渐多样化。我国的药品市场在过去10年中已经增长了3倍,预计2012年药品市场价值将达到800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药品市场。

随着国内医药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正面临日益激烈的跨国竞争。过去,我国一直限制外资进入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医药流通企业普遍缺乏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能力和准备,在资本规模、经营方式、管理水平、营销经验等方面都无法与跨国大企业相比。从2003年起,跨国医药物流企业开始进入国内市场。2004年底,我国向外资全面放开医药分销业务,医药物流领域成为国际资本竞争的舞台。目前,已经有少数资本雄厚、营销策略先进、物流运作模式成熟的跨国医药物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跨国企业进入,国内医药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要想真正地使我国的医药物流稳定地发展,必须要有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的壮大发展。我国的政体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样在医药物流这一方面,先阶段必须要采取国家干预,制定政策来扶持。我国可以在完善医药物流产业政策,积极推进传统医药企业转型;作好医药物流中心总体规划;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医药监管能力,严格医药市场监管;这几方面人手。

对于医药企业来说,首先要根据自身企业的现状来决定物流方面在企业中的地位,考虑物流成本,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力,综合市场来看,该采取怎样的物流模式提升企业的利润。其次,要关注医药经济这一行业的动向,掌握最新消息,抢占先机赢取机会,当然要迎合国家的政策,规范生产,重要的是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是认品牌的,只有建立企业自己的品牌之后才会有长远的利益)。最后,是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像最近研究的RFiD技术在医药物流中的应用,RFiD这一技术主要是为了有效提供医药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也只有在技术创新之后才能在日益激烈的跨国竞争之中站稳,长远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俊.浅析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8)

[2]卜一珊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构建医疗机构药品物流系统2001

[3]詹学锋.龚时薇对我国医药物流管理发展的几点思考2007

生物医药的市场和前景篇10

关键词:药品招标制度;制药企业;经营;生产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药品招标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遏制医药市场存在的不良行为、控制医药价格、整理药物流通秩序。但是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人们对药品招标制印象主要是以市场操作为主,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制度的出现是医药行业由传统计划体制朝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标志,是一个转型的过程。药品招标制度的实施对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巨大的有利影响,有效规范了企业经营制度、促进医药行业良性发展。

一、药品招标制度分析

1.药品招标制度的制定背景。自上个世纪末期至今,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改革的同时,药品销售也由传统的商业包销转变为工业生产,自由销售。由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管理制度的欠缺,多数制药企业存在着资质低、技术落后、设备欠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力浪费严重的现象。同时,许多企业为了加大药物销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定点供应关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保证销量,继而导致药品销售费用的上升,这使得昂贵的药物价格变得更加离谱。尤其是在近年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传统药物销售方法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就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制度、新方法来打破僵局,降低药价、保证市场流通,药品招标制度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2.药物招标制度内容。药品招标采购是目前制药企业药品销售的主要方式,是政府单位、事业单位采购药物的主要方法。这种药物销售方式是通过以省政府采购中心为基础,参与的单位包含了药物生产企业、药物配送企业以及药物使用企业。通过分析,这一采购工作的持续时间较长,经常都是一两年不等,实施范围包含了医院、药房、政府等多个部门。在目前的药物招标制度中,常见的药物招标方式主要有:挂网采购、双信封采购等。

二、药物招标采购制度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1.药品招标目录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目前国内主要的药品采购方式,也是唯一的采购通道,在招标之前应当对各医疗机构、制药企业的药品名称、大概数量进行深入总结和统计。根据这些资料和内容制定出合理、科学、完善的药品招标目录。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药品招标目录是衡量制药企业是否具有参加招标的基准线,如果招标目录中没有该企业生产的药品,那么企业就无法参加此次招标,更不要说参与到其中进行销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都会千方百计的做好招标品种的目录增补工作,否则必然会导致1~2年的销量受到影响。这也是做好投标工作的基础环节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2.双信封招标制度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建立完善、科学、可靠的招投标制度是我国卫生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制度创新,它的出现旨在保障群众基本药品使用情况,避免药价变异。这种制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在实际实施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不够规范、工作效果不明显、药价虚高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等。

双信封作为药物招标制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是招标制度发展的高级阶段,实现了我国招标制度与国际招标制度接轨。就双信封招标制度分析,它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它在推动招投标制度的改革、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效的对药品市场进行了规范。在双信封招标制度中,商务招标的影响较大,它通常都是以最低价者的中标为基础,使得每一个投标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市场同类竞争提出最低报价,从而降低药物价格、提高药物质量。

双信封招标制度的落实有效的控制了药物价格,使得药价再一次的降低,百姓常用药物不断实惠的同时,药物质量还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大范围推广奠定了积极作用。

3.技术标对企业的影响。经过几年的应用实践得出,技术标对药物综合评价、药物质量检验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有着提高市场信誉度、提高企业排名的优势,使得药物市场的百分制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技术标的选用中,对企业的规模、信誉度要求严格,实行百分制积分制度对于企业药物质量的评价十分关键。经过工作实践分析,药品评价指标和药物质量息息相关,是技术标主要的考虑因素,同时也是企业规模、信誉度以及药物质量的综合体现。

4.商务标对企业的影响。商务标在药物招标采购制度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药物投标采购工作中,由于商务标过于注重价格,使得部分数企业的质量关无法达到预计要求,从而给用药企业经济造成损失。在药品评价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药品的质量和价格,而药物价格可谓是商务标的唯一参考因素,这也是影响企业生产和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要在药物价格上下苦功夫,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投入成本。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相关部门又对《工作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可以预见,未来的药品招标制度将更加合理,医药市场也将更加透明公平,制药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将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何芬华,力晓蓉.中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历程的文献研究:1999―20

10[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