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十篇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十篇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3:33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1

【关键词】农村家校合作;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方法;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关注的焦点。立足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素质,也成了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的心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其它课程基础的语文教学,要承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就必须充分认识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农村实际和学科特点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

笔者结合长期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植根农村沃土,训练听、说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听”通常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要培养真正的听的能力,就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从课堂到课外,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去听,在听中获取信息、体验情感、总结方法,最终为说和写打好基础。我认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从听中获取信息

要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教师上课就一定得生动、有趣,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语文课上导入环节的多样化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家庭生活中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听的氛围,多交流一些孩子喜欢听的话题,让孩子感觉听得轻松、听得愉悦,觉得“有听头”。当然,这个过程也离不开家校合作,教师要联系家长确定阶段性的“听”的话题,让家庭谈话内容有意识地往这方面靠拢,效果自然会更好。

2.养成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从听中体验情感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用期待、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微笑、赞许的表情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特别在家庭谈话中更应如此,因为农村家庭谈话内容大多为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类的小事,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也可能存在夹七夹八、里嗦的情况,这就要求孩子要更加认真、耐心地倾听,在听中感受父母真挚朴素的情感,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3.教给科学的听的方法,在听中积累知识

听话时要集中精力,力求做到听得全、听得准;梳理出对方说话的头绪,把握主要内容,自觉形成整体观念;听话还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听,听清重点、听清关键,并能及时做出心理反应和认知反馈;听话还要有思考、会联系,针对所表述的话题,主动唤起相关的知识、概念、情感和想象,形成与这个话题有关的互动,在听中获得知识。

当然,听和说往往是难以割裂的。教学上的说,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技能。光听不说,那听永远是被动的,听到的内容也不可能会有很大价值。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家校合作这块平台,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创造条件。为此,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让学生充当家校间的传话筒

我经常要求学生把我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要求与思考转述给家长,同时也把家长的建议和困惑转达给我。为了了解学生听和说的准确性,我也会和家长互通电话求证。这样一来,学生们都对听说非常重视,听说能力也不断提高。

2.让学生扮演家校间的翻译官

农村地区交流以方言为主,为了提高说的能力,我要求学生在转达家长的意思时使用普通话,于是学生们就要努力把家长的方言做一番“翻译”,这样一来,他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正确流利的朗读能力。

3.让学生成为家庭中的小老师

我也经常会选择一些短小精悍、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让学生讲给家人听,要求他们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讲授方式,力求让家人能听得明白,然后将听后的反应反馈给我。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评判他们的讲授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意见建议。渐渐地,我发现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辨能力都得到了加强,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再那么单一了。

二、结合生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告诫家长不要溺爱孩子,要让他们参加必要的劳动锻炼,这肯定对他们的成长大有好处。因此,在语文课上,我总会结合农村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确定不同的综合实践主题,告知家长帮助孩子完成实践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磨练他们的意志,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基础。

如在教学《观刈麦》时,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收割麦子,在劳动中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组织学生在班上踊跃交流。起初大多数同学并不能真正体会“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心情,只到亲眼目睹家长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抢着收割挥汗如雨的情形,亲身体验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感受,对诗歌蕴涵的深意和强烈的情感才有了真实而深刻的理解与体悟,同时,对如同父母一般辛劳的农民们的同情与崇敬之情也就更加真实而强烈了。这样在阅读中渗透德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写作能力

“文章源于生活”,只有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才能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生活感悟,获得写作灵感,最终写出好作品。因此,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努力做到:

1.积极投身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事物、了解社会,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经验与方法,让他们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记录和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明确作文的真正意义,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注重日常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的写作技能再好,如果没有必要的生活积累,肯定写不出好作品。教师要利用好农村这一独特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流传于老百姓口头上的好词佳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感悟,都应及时记录下来,积累多了,写作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也会使作文内容充实生动,意蕴深刻。

3.深入感悟生活,提高写作能力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2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的进程,立足校本,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二、培训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学科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深入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念与操作的结合上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4、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分层培训的方法。

三、培训对象

校本培训的对象为本校的教师,但根据校本培训的特点,培训必须分层次进行。

1、组建一支实施校本培训的核心队伍,校长必须是核心队伍成员。这支队伍(大约占全校教师10%)应该接受过较高层次的培训,或者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龙头。

2、培养一支大约占全校教师30%以上、各学科兼有的骨干队伍。这批队伍将是课程改革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推广新课程的师资“校本培训”的主要“师资”队伍。

3、面向全体,采取多种形式,自上而下的逐级培训与自下而上的“问题研究”策略结合。通过培训活动与互动参与,以及问题、课题探究活动等,达到在研究与实践中建设优质师资队伍的目标。

四、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重在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因此,内容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1、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和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在接受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之符合性课程的教育要求。

2、课标解读。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性质、类型、内容、形式与手段。强化目标意识,重视目标研究,是教师尽快熟悉新课程,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因此,各学科以课程标准为主的校本培训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3、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工作的落脚点。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能力,都必须落实、融化在教师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之中。因此,实践操作为主的策略研究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的培训包括教学案例分析、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问题研究、经验交流等等。

4、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该学会针对某些实际问题改变教学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教师的这种教学与研究技能的获得与提高,唯有在自己的课堂教学里亲身参与研究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校本培训要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做到“教与研”紧密结合,研究与行动合而为一,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共同发展。这样,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素质提高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教学的外部行为上,而且能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五、培训形式

1、专家讲座。以理念与通识学习为主的培训采用专家讲座的形式。

专家讲座——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重在转变教师观念。

2、骨干教师讲座。理论如何与本校、本学科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共同性的问题,以骨干教师讲座的方式集中授课。

骨干教师讲座——将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起来结合,重在指导实践。

3、教学示范(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教师展示自己课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渗透、落实新课程理念,组织观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4、案例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供教师研究、交流。

案例分析与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有利于学科课程的专题组织研究,重在探讨理论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

5、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开展以校本为主的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6、问题沙龙。提炼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展开针对性的探究。

课题研究、问题沙龙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重在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对“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点”、“一年级刚入学学生能否组织有效活动,如何组织”、“统一要求与关注个体——课堂教学管理”、“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参与”、“语文课如何落实面向全体”、“艺术课如何实施小组合作”等问题展开探讨。

此外,还可以通过经验交流、读书活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六、培训时间

1、集中培训——可以利用开学前的准备周,每周安排一个单位时间。

2、教研组研讨——合理安排课程,按照学科组每周安排一个半天的空课时间,专门用于校本培训。

3、课题组研讨——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课题,不定时进行。

4、中心组探讨——组建学校教科研中心组,开展“问题攻关”,每个月不少于一个单位时间。

5、校园网传输——力争建起校园网,让大家在校园网上及时信息进行交流。

七、资源开发

1、师资队伍建设

(1)请进专家培训。有条件可以请专家到校进行培训;条件不足可以购买专家讲座光盘,通过观看专家讲座进行培训。

(2)外派骨干培训

选派一定量的骨干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市级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理念更新的前卫一族,是最佳的校本培训资源。他们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带头、示范;承担相应教育科研任务。

(3)利用资源培训

利用各种培训机会(观摩活动、竞赛活动、培训活动)、利用各种教育刊物、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学习、培训。

(4)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

2、硬件资源开发

确保经费投入。

(1)购买课改学习资料,尽量做到人手一份;

(2)订阅教育教学刊物;

(3)从电脑室网络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八、组织保障

立足校本的培训不同于外派培训,必须有组织机构,有相应的制度,才能保证校本培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机构。校本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由校长亲自抓。成立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各科组组长、骨干教师及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抓好培训的各项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如考评制度、奖励制度,把校本培训和教师的年终考评及岗位职务晋升结合起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校本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把校本培训与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更多地争取提供、推荐让教师展示自我的各种机会。

九、家长培训

我们认为,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家长学校的配合作用不可忽略。因此,应该把家长纳入校本培训的对象范围,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对他们进行培训:

1、家长学校分期、分批组织召开家长会,宣传课改,了解课改。

2、给家长发放资料,学习课改知识。

3、举办“开放日”,让家长体验课改、参与课改。

4、通过家长学校,组织收看课改专家讲座,研讨教子方法。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3

要开好大学生地区家长会,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和家长摆在中心位置,将家长会打造成一个展现学校整体面貌和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因此,每次家长会召开之前,精心准备和筹划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学生地区家长会模式。

1.工作队伍的组成。每次学生家长会工作队伍由学生处领导带队,包括就业指导办公室和各学院相关领导、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及学生辅导员近30人组成,都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了解学生思想、最熟知学生特点的一线工作人员。合理的工作队伍组成,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家长找到共同的话题,保证每次家长会上与家长的顺畅沟通。

2.家长会的内容与形式。本着“以最大限度满足家长的期望和需要”为目的,创设全面丰富的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形式,开好有特色的家长会。

注重学校情况介绍。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状况、学生总体特点、教育教学成果、学生管理工作等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讲解。重点介绍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如何进行教育管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哪些工作需要家长全面了解,哪些方面需要家长进行配合,等等。

注重就业工作的宣传。大学生就业是家长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学生家长介绍全国、省内及学校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情况,帮助学生家长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多元化就业,动员家长通过各方面关系、资源,帮助学生就业,实现学校、家长联手共同促进学生就业,也是历次家长会中重点宣传和介绍的内容。

注重心理教育的渗透。将家庭心理学教育课堂搬到学生家长会上是我校家长会的靓点。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事例形象生动地对家长进行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培训,传授如何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技巧,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如何与学校配合发挥教育的合力等,此项家长会内容引起了家长的高度关注。

互动交流与个别沟通。家长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家长最盼望的,就是与孩子辅导员老师的互动交流与沟通。每一次家长会之前,辅导员都会为每位学生制作一份在校综合情况表现表,包括学习成绩、综合评分、奖惩情况等,在交流中向每一位家长详细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既肯定学生的优点,也指出学生的不足,因人而异,突出学生个性特点。在互动交流中,辅导员有针对性地解答不同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家长调查问卷的设计,又让我们从中了解到更多有益于学校发展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了信息。

召开大学生地区家长会,不仅有利于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搭建起了互相衔接与沟通的桥梁,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学校了解掌握家长们对学校的建议与评价,发现自身教育因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改进学校的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链接

自发家长会从网络走向现实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4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抓好开学检查工作,县教体局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马xx同志为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兼任每个检查小组负责人),全体股室长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局基础教育股,具体负责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等工作。

二、检查时间:3月8日、3月9日两天

三、检查内容

(一)教育教学工作安排

1.计划制定情况。是否制定或修订好各项工作计划(含讨论稿),包括学校工作计划、处室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教师培训计划、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年级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等。

2.教师到位和任教安排情况。应到和实到人数各是多少,未到岗人员的主要原因,有无吃空饷教职工。教师是否做到专业对口、专职任教。

3.学生到校情况。与上学期对比,学生流失情况,流失的主要原因;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情况;学生回流(指原本在外校就读,本学期回来就读的学生)情况及回流主要原因;上学期已实施依法控辍(法院下发调解书)相关学生是否到校就读,为提高巩固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入学教育情况。3月4日开展入学教育活动情况。

5.3月5日按课表正式上课情况。按新课标要求,是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教育、书法教育、国学教育、特色教育、社团活动、小学科学(查看一年级是否已开课)、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情况。

(二)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1.安全检查情况。是否组织人员进行校园内外拉网式的安全排查,消除了哪些安全隐患,是否建立安全台帐。学校还存在哪些重大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得以解决。

2.制度建设情况。是否进一步完善了安全工作制度和各类安全预案。

3.安全保障情况。学校大门、围墙、食堂、寝室、电器设施、运动设施、实验器材、消防器材、施工场地、校车等重点项目(部位)的安全保障是否得到落实;学校聘请保安人员是否正常履职;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到位。

4.功能室保障情况。各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运动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

5.学生安全教育情况。是否利用开学初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否突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教育重点,是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6.结核病防治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结核病筛查、防治。

(三)落实收费及惠民政策

1.落实收费文件情况。是否按教育、财政、物价三家联合下发的收费文件收费,是否有违规乱收费现象。

2.收费公开情况。各种规费、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是否在学校醒目处(固定公示栏内)进行长时间公示,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是否坚持学生或学生家长自愿原则,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家长自愿申请代购(办)单”的回收情况。

3.票据规范情况。是否统一使用财政收费票据或其它正规票据(省市统一使用的相关收据),相关收费票据是否全部交到学生手中。

4.营养餐情况。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餐是否得到较好地落实。

5.经费管理情况。是否按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经费管理。

(四)精准扶贫工作进展

1.资料建档情况。“控辍保学”、“学生资助”和“学校扶贫工作综合管理”等资料是否按要求规范化地收集、整理、归档。

2.困难和问题分析。针对“国定贫困县脱贫”迎国检,还存在那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学校准备如何去解决。

3.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4.下步工作安排。围绕全县教育扶贫“迎国检”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学校拟采取那些工作举措。

(五)落实全县教育系统新学年开学工作会议精神

1.学校教学秩序情况。校园环境卫生状况如何,师生精神风貌如何,教学秩序是否良好。

2.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情况。是否充分应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加大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学校有哪些好的做法。

3.工作规划情况。学校是否组织班子成员和广大教师深入探讨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如何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何好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四、其它要求

1.检查方式以实地察看为主,结合查阅资料、听取汇报

和询问师生。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5

开发家长资源,这已成为越来越多校长的共识。但共同的困境是:如何操作?而最具挑战性的是如何激发家长的热情?设立家长学校,发放家校联系本(卡),每月开一次家长会,这就能让家长用心来参与吗?答案没那么简单。

下面两个例子能告诉我们,平台的建设是关键。当学校让家长感受到他们是在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时,他们就非常乐意在上面起舞了。有时,一个简单的名称就能改变家长的心理。无论是“舜友联合会”,还是“春茧中队”、“福娃中队”等各种卖萌的班级家委会昵称,它们都是家长在宣示:这是我们的家。

2010年8月11日至21日,“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专项培训会议”在日照、滨州、莱芜、泰安、济南五地市进行了巡回培训。济南舜耕小学的舜友会做为全省唯一的学校代表,承担了对五地市校长专项培训的工作。这份荣誉,是对他们在家长参与教育之路上的探索所做的最好嘉奖。

舜耕小学是济南市的一所普通小学,学校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契机,以建立健全以家长为主体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舜友联合会(即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舜友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家校融合、共同育人”的家校合作新路子。主要做法如下:

建立健全组织制度

为确保舜友会工作有序开展,舜友会在建立之初首先健全了组织机构。“舜友会”与学校共同研究制定《济南市舜耕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成立“舜友会”办公室,完善组织机构,实行家长代表大会和例会制度。家长自愿报名、学校推荐选拔,在有爱心、有教育理想、有奉献精神、有创新精神的原则指引下首先选出了第一任会长。然后自上而下选出了由各年级家长代表、学校老教协老教师、班主任代表、社区代表组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委会学校组织,而后在各个级部分别成立了舜友联合会分会,班级设立班级舜友联合会分会。由各班家长自愿报名,每班确定人员是4人,并设立一名负责人,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网络体系。

将家长资源全面融入学校工作

一是家长成为学校“客座教师”。“舜友会”组织有专业背景的家长担任学校“客座教师”,给学生讲授各种知识技能,开展环保、安全、法制教育等。其中以“琴棋书画茶食歌陶艺舞”为代表的校级选修课,成为学校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二是家长成为学校兼职管理人员。“舜友会”经常组织开展摄影比赛、“汉藏一家亲”、走进博物馆、科技馆、拓展基地、游学北京等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

2010年4月,舜友联合会在山东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了“济南市舜耕小学试验田”,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种植、采摘等活动,使同学们学习到了课堂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受到了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教育。

2010年暑假,在学校配合下,舜友联合会组织学生和家长50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赴北京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游学活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长城、故宫、颐和园……学生和家长们受益匪浅。泉城小义工、街头义卖、农耕体验、走进军营、牵手贫困生、环保宣传、社区劳动等多项活动,都有家长参与的身影,使学生受到了多元化的教育。

此外,结合节假日等,家委会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更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植树节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环保植树活动;清明节开展清明节扫墓、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活动;组织郊游活动,到110指挥中心、气象局等单位的参观活动;社区义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蕴藏着无限的教育契机,使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提升,得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是“家长护卫队”成为校园安全的重要屏障。2010年3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南平校园恶意伤害事件”,舜友会的家长们意识到孩子安全的重要性,考虑到学校人力有限,安全工作捉襟见肘,于是组建了一支以家长为主要力量的执勤队伍——“爸爸护卫队”,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家长天天到学校门口护送学生上下学,每天坚持义务执勤,帮助学校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安全,与学校、社会共同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依托“舜友会”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一是开展入校教育。组建“新生宣讲团”,对新生家长就“如何让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活”进行专题培训。二是普及教育常识。邀请专家向家长介绍教育规律,讲解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校长走上讲坛阐释学校办学理念;优秀毕业生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与心得;学校创办《舜韵报》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三是成立“爸爸俱乐部”。根据历次家长会的统计结果,女家长的到场率达到85%以上,而男家长到场率不足15%。这一数据,让舜友会意识到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父亲教育的薄弱与缺失。为此,舜友会成立了“爸爸俱乐部”,组织各类亲子活动,推动父亲回归教育角色,增进父子、父女的感情。

此外,“舜友会”还为家长之间的沟通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2009年6月,舜友会成员建立了舜友会博客和QQ群,及时活动动态。各个班的舜友会分会也积极行动起来,建立班级博客,及时公布班级动态,介绍育子经验,老师们也参与其中,撰写班级日志,交流教育思想,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有的放矢加强教育,提高了教育水平。

强化“舜友会”对学校监督评价

一是建立家长监督学校工作机制。“舜友会”定期收集家长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学校均积极采纳。二是建立家长协调学校工作机制。家委会常委会定期召开班级负责人会议,总结交流各班经验,汇集每月一期的《家校对对碰》中家长的意见,会同学校一起解决问题。三是建立家长评价学校工作机制。每学期家长对教师师德、业务能力、家校沟通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分值占教师考核总权重的30%。

热心在细节

2010年12月25日21:00~22:00,在深圳南油小学,家长委员会贺会长通过QQ群和家长们继续讨论独生子女“独生不独养”问题。这是群里第44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讨论了。

贺会长和大家分享了一学期家委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重视家校的配合,在学期初召集全校各班会长开会讨论每学期家长工作开展,然后各班再做本学期的家委工作计划(附许多精美的照片),然后家委会牵头召集家长来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那么,在南油小学,一个典型的家委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是什么样的呢?

南油小学“春茧中队”家委会工作小结

2011年第一学期是我们班的孩子们进入小学的第一学期,我们这些家委会的新兵们在学校的关心和班主任罗老师的帮助下,在全体家长们的理解支持下协助班级做了些力所能及而微不足道的事情,在这过程中我们所有家长也充分分享着孩子们成长的乐趣。

首先,我们协助罗老师对孩子们的学习做了一些帮助和辅导工作。

开学初不久,我们班的所有小同学都参加了深圳市“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课题研究的实验课程,在课余由罗老师指导学习识字。不少家委会成员和家长都积极协助罗老师,在班级需要时到学校帮孩子们进行识字过关测试。目前,班里的很多孩子已经通过了“识字大王”关,正在向“同步阅读10星”冲刺。通过罗老师的努力,这套识字教材让班上所有孩子的识字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学校读书节期间,我们班级在学校操场上组织了“亲子讲故事”比赛活动。全班分成了七个小组,每组由家长打分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并给得奖的孩子准备了铅笔盒、文件袋等礼品。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孩子和家长的团队气氛,也增加了孩子们对于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的兴趣。

其次,为了增加孩子们的技能,扩展孩子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加了他们对于生活和社会的认识。

我们班在课余由家委会牵头组建了足球兴趣班、舞蹈兴趣班、模特兴趣班、书法兴趣班、美术兴趣班、英语兴趣班等6个兴趣小组,所有孩子都参与了兴趣班的活动。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在接收新知识的同时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我们家委会还积极协助班级参加学校的2011年秋季趣味运动会。为了帮助班级在运动会中获得好成绩,不少家长自发在每天放学后陪孩子们训练,为孩子们摇绳、跑步计时等。在运动会时我们还给孩子们准备了面包、牛奶等以补充营养和体力,并组织了我们班的家长拉拉队前去给孩子们加油呐喊。在所有孩子们的努力下,我们班获得了团体接力第一、足球射门第一,以及所有项目第一和班级总分年级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为了给所有孩子和家长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我们家委会在网易上建立了“春茧中队”的班级博客,将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脚印都留在上面,亲子故事比赛、秋季运动会、孩子们入少先队、每期的主题板报等等都通过文字、照片留在网上,供大家回味、欣赏。

“春茧中队”在罗老师的带领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教导下、在所有同学的努力下,在学期末获得了优秀班级的光荣称号!

下学期我们将继续组织各项活动,协助班级做好日常工作,全力搭建沟通、互动的桥梁和平台,我们一定要百倍努力,在学校的关怀和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呵护“春茧中队”这帮可爱的天使们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南油小学福娃中队家委会工作计划

伴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孩子们对校外活动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需要家长在密切关注孩子们发展变化的同时,单独或共同开展些能引导孩子们朝着更全面、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的校外活动,以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面与阅历,开展初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现阶段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尤其在奥运年,如何令“福娃中队”增强中国北京承办奥运会的自豪感,并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是家长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为配合学校提出的丰富班级活动的方向性要求,南油小学二(1)班家委会委员协商后,计划在二年级下学期为“福娃中队”开展如下活动:

1开学初期,召开家委会,与班主任一起总结上学期班级学习情况,审计班务费使用情况,安排本年度工作及活动计划;

2积极配合学校及班级的各项校内及校外活动(如英语节、艺术周、社团活动、六一儿童节、春游等),组织志愿者参与相关组织与服务工作。

34月中旬,在班内组织“我最喜爱的……”演讲活动。内容不限,但需积极向上,并需家长指导孩子完成素材收集、整理、写稿及演讲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自信。活动结束后,家委会将把所有文章编辑成册,印发给同学与老师,作为成长印迹留念。

4在5月份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工厂活动:

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书是怎么印刷出来的?或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是如何被再循环利用的?或参观垃圾再造工厂,了解垃圾是如何被再生产利用的(三选一,如有其他建议,可以分享)。要求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事先进行相关主题的了解与学习,在参观过程中进行对比。活动结束后,举行短短的“发现者活动”,让孩子们回忆与对比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讲出自己的发现,成为“发现者”。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6

2014年8月,在本文作者直接参与的某中部地区一所小学的研究实践中,针对是否将班额从46名扩大为50名,学校组织家长讨论。有家长明确反对学校的倾向性意见,坚持认为学校应该信守46名学生的班额承诺,并以积极的思维应对后续挑战。而该校有教师认为,家长并不懂教育,这就是家长在干涉学校的专业办学——绝不能再纵容这样的家长了!

这样的事例,在家校合作领域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家长进课堂听课、参与学校活动,还是依照教育部要求参与家委会建设、介入学校管理工作;而当前家校合作的极大障碍就来自教师对家长的“傲慢与偏见”。教师最大的“自信”,则源自对自己和学校的“专业性”的理解和认同。

本文所讨论的是如何重新认识、理解这一专业性,并认为家校合作将促成教师和学校专业性的重建,进而融入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

一、认识家长:教育专业性的视角

教师是有专业性的教育工作者,这可谓一个常识;而家长对于“教育”真的毫无专业性吗?

本文认为:只是专业性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是没有专业性的问题。“……因为家长是曾经的受教育者,是正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家长,更具有学习的潜能。上述三方面原因,促成了家长之教育专业性的自然生长。尽管他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或师范大学的专业教育,但是,他们同样具有教育的专业性,只不过是专业水平有差异而已。”更何况,随着现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的学历水平、综合素质一点都不比教师低。家长这一或强或弱的专业性,既体现在学校管理、学校与社会关系等领域,也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与活动开展领域。

如果我们尊重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就会进一步反思对家长教育专业性的否认。重视家庭教育的基本逻辑起点就在于:相信家长能够成为有“专业性”的家长。而且,有的家长确实是很出色,有很多家庭教育专家就是源于做家长这一人生经历;有些家长的专业性甚至会比有的教师还高,乃至于在当代中国也出现了“家庭学校”这一极度彰显家长教育专业性的事物。在直接参与的东部、中部地区学校改革研究中,在直接和家长的交往中,本文作者也认为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确实是合理的,甚至是超越普通教师水平的。

而且,在港澳台和西方国家,存在着不同于中国大陆的家长参与状态。《香港校园别样的精致》一文中谈到,“在香港校园里,常常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她们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为学生测量体温,观摩学校早会,协助管理图书,课余为学生讲故事,中午帮学生盛饭,甚至为学校编辑刊物,放学为低年级学生辅导作业,俨然是学校的正式教师,其实是家长义工。”这只是香港家长参与教育的一个点,通过它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家长参与的规范、有序,更是蕴含其中的家校合作文化、社会文化;在美国,家长参与已经由游离在学校教学、后勤等事务性活动的边缘,进入到学校管理、决策的中心,尽管存在地区差异,但其中的民主、开放令人深思。

实际上,正是甘于幕后的家长群体的存在,才凸显了教师专业性的领衔角色,成就了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反之,角色互换,学校“退后一步”能否为家长教育的专业性正名?不可否认,家长具有教育潜能,家长群体的教育影响力也不应止于家庭场域。

更进一步来思考,中国文化高度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投入,是欧美国家的父母难以比拟的。这一传统重视家长的言传身教,鼓励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文化能够保留至今,除了家长确有的教育影响力外,还有蕴含其中的、尊重家长教育专业性的文化遗产。

如果上述思考是合理的,如果我们认可普遍意义上家长的教育专业性,乃至于承认有的家长的专业性会高于有的教师的专业性,那么,二者可以互通有无,甚至相互促进吗?家长专业性的参与会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吗?

二、无可回避教师与家长的必然关系

1.教育教学是专业领域,家长参与是干涉吗?

家长的教育参与一定是一个新力量介入教师工作之中。家长群体具有多样性,不同特性的主体参与所带来的必然是多种“可能”,包括“干涉”的可能;但同样,更有发展的可能、共生的可能。将家长群体的教育参与所产生的复杂反应简单地定性为干涉,是思维方式的简单化。

家长全面参与学校是有其政策依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同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指导下履行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职责。”掩藏在文字背后的是政府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认可、支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行使正常的权力。

在实践领域,家长凭借其学习自觉亲自谱写着家校合作的新局面。例如在本文作者直接参与研究的上海学校中,家长不仅在校门口为孩子保驾护航,也参与到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家长进入最具专业性的教研活动中,在办学基础最为薄弱的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里.也创生了新的精彩。实践改革启示我们:家长参与不是洪水猛兽的到来,而是教师与学校发展资源的汇聚。

不可否认,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家长干预、干涉学校事务的事件,如部分家长从自身诉求出发要求变动学校的放学时间;为宣泄对教师的不满到校长办公室、教育局去告状,更有甚者在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大肆妄加评论教师对事件的处理等。然而,此类现象即便让教师很不满,教师也不能以拒绝的方式和简单化的思维来面对,而需要以自己的专业性,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机制去化解危机,乃至于通过和家长沟通而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中同样存在需要超越,乃至于杜绝的丑恶现象;而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迫切需要家长参与来捍卫学生的权利,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实上,家校合作的意义不应止于“专业性”的讨论,而更应源于对生命的敬畏——这是超越专业性的视角,尽管不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2.教师可以不和家长交往、合作吗?学校可以不和家庭沟通、合作吗?

为了避免家长粗暴的,甚至是明显错误的“干涉”,是否可以通过不合作而规避风险?

根本不可能,因为教师所教育的学生,就是家长的孩子——这是理解家校合作的最直接的前提。从影响孩子的关键人出发,没有谁能超越家长对孩子的爱;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会促使家长进入学校场域去关注、参与、追踪、推动孩子的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审度,学校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现在,这种分工已被人们批判,学校脱离社会也为人们所诟病,《学会生存》中指出:“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杜威也曾说:“我们的学校不再是脱离生活,专为学习功课的场所,而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群体。”“学校本身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形式,一个雏形的社会。”所以,以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基础,学校需要囊括构成社会的一切主体因素,家长当然是最关键的主体之一。这为家校合作提供了社会和理论根基。

从现实状态来看,教师是从事教育的职业工作者,通过家长了解孩子的相关信息形成班级孩子的信息库,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是微观的教育教学实践最重要的大数据库;教师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等,也是其专业性的体现;教师和家长交往、合作是工作所需,也是学校工作、学校生活得以进行的基础。

还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参与同样是家长所拥有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父母、或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法定监护人对儿童的养育和发展负有首要责任。儿童的最大利益将是他们主要关心的事。”我国《教育法》要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这些文件虽没有对家长参与实践做出具体要求、指示,但为家长参与教育、进入复杂微观的学校系统提供了法律保障;也要求学校为接受、甚至鼓励家长参与做好相应准备。美国的开端教育计划、家长教师联谊会、永远起航计划、阿旺斯计划等家校合作计划、项目,在无形中为家长参与提供了实践中介,更启示我们:家长参与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

三、重建专业性:学校与教师的再发展

1.引领家长发展,是教育使命的构成吗?

既然无法规避风险,为什么不能以教育的立场、以积极发展的思维来面对家校合作呢?更何况,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中,促成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不仅仅可以通过教育学生而实现,更可以通过家校合作而直接实现。这个使命,不应该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自觉践行的吗?

而且,从促进儿童发展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域,家长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状态;家长自身的发展,也是在为孩子发展打好底色。家长发展的关键助手之一必然是学校,因为他们二者在无形中已经是最直接的利益关联体。

2.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的专业品质,在家校合作中是得到增强,还是被降低?

在具体的合作中,教师和家长都是丰富的个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交往资源。而正是在这一交往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校的专业品质始终遇到挑战,得到锻炼。

家校合作客观上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场景;在这一场景中,蕴含着无限的教育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投入、开发,而教师定会在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得到发展。从复杂系统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具有伟大的创生力的,是应该主动迎接的挑战和把握的发展机遇。

具体到教师的专业能力,这是一个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品质、专业发展意识等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相对于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学校领导者的介入而言,通过与家长群体思想的碰撞、实践的合作,将直接地更新、完善教师的学生观、家长观、合作观、教学观、实践观以及教育观,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能力,稳固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定位。

没有家长参与,教师就会失去很多精彩的教育瞬间、错过无限的可能性;学校也将失去促进自身发展的新力量。

3.在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建设背景下,学校、教师的专业性该如何重新定义?

上述所有讨论,都还是在将学校视为拥有教育专业性的核心机构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在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所有的主体都在学习、都需要终身发展;而任何人、任何事都可能成为学习与发展的资源。

在此背景下,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告诉另一个人:你别干涉我的工作——我是专业的,你是非专业的!“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学会生存》)重新回归每个人的“学习者”角色,家校合作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基础与情境。以家校合作为路径之一,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基于此,主体的开放性品质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关门办学的状态已被打破。毫无疑问,学校应打开大门,家长应再次进入学校,双方以尊重、信任为根基,通过互动、生成而实现双赢。同时教育发挥功能的场域会超越学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将会形成一个全新的教育系统。家校合作会是这一新型教育形态的重要一环,学校的专业性也将在新的系统中获得新生。

4.谁来推动这一新内涵的再定义、新实践与新思维的具体实现?

无疑,家长、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推动者。在其中,教师、学校理应以自己的高度发育的专业性,成为其中最积极、最自觉的推动者。

在本文作者所参与的一所学校召开的有关家校联合调研的一次沙龙会议上,家长们针对微观的教学细节展开了讨论:

“老师上课时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感,具有亲和力,老师也经常俯身、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我觉得像这种细节应该制度化,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观摩课和日常课堂一致,不太存在表演的成分;我还想说一点就是希望学校多招些男教师,都是女教师,总觉得缺少点阳刚之气。”

“我觉得对不积极发言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值得老师思考并重视的问题;这节课只是讲的字,我觉得或许可以把组词考虑进来;应该注重沟通、交流。有些字、词不能省略,如果省略了,小孩子有可能听不懂。”

这就是2014年9月5日上午,家长们的发言内容。这种家长、教师面对面的交往、互动是有价值的。一个个这样的教育事件,正在实现着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性重建。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7

陈松信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校长办学成功还是失败,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大家都说好那才是真正的好。学生是学校办学成果的一面镜子,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成果最终都能通过学生的发展体现和展示出来,因此,校长任免让家长说话也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让家长参与校长的考核和任免的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密切家校联系。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关注,让家长参与校长的考核,就能够将家长和学校紧紧地捆绑在一块,使学校管理更加透明化和开放化,使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每一学期的工作计划,时刻掌握学校的工作动态,并适时向学校提出可行性建议或意见,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见证学校发展和师生的共同成长。另一方面,督促校长的办学行为。家长手中掌握着校长的前途和命运,校长不能放松自己,务必沉下心来搞教育,全身心投入学校发展工作,满足家长需求,关注师生生活,关注师生成长,从而使国家教育部门推行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并从根本上杜绝学校的“餐桌浪费”、开办补习班以及学校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费等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学校的规范办学、依法办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

“校长如何选”应依校情而定

龚清平

笔者认为新时代的中小学校长如何任命,要依校情而定。

一、行政聘任教育科研型校长。此种方式,一般适合出现在学生群体难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师资条件不稳定的薄弱学校。因为教育科研型校长,一般是科研型教育家,学校宏观管理模式上丰厚的理论底蕴、扎实的实践阅历支撑其有效管理,微观上又常常有系统的先进管理经验,尤其是针对薄弱学校如何化解教师存在的思想问题、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搭建教师职业成长平台,如何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管理学生,在细节中教会学生做人、求知、健体等疑难问题的方略。

如此背景下,以行政聘任的形式,利于产生“三合效应”:一利于缓解原始学校管理层干部可能存在的矛盾隐患,重新整合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促进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健康发展,有效地发挥干部的模范效应。常言道“干部带头,群众加油”,这样就会呈现“众人拾柴火焰高”欣欣向荣的景象。二利于及时让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性的管理制度融入原有的规章制度。以人文兼顾理性、科学性的制度激活教师职工、学生的管理,让师生飘逸鲜活且多姿多彩的舞台演绎美丽人生的旅程。三利于依托聘任的教育科研型校长的人脉,引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条件、有效提升教师队伍师资水平:可以凭借其教育科研成果,有效尝试新型管理模式,让师生在新的氛围中幸福成长、成人。

像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一主两翼”中的“一翼”江阴高中实验学校的前身春申中学,在当时江阴市全市排名倒数第几,正是在大胆高薪聘请了华东师大的于家太博士出任该校校长,借助其iSo9000的理念和方法盘活了一方教育。

因此,笔者呼唤像李镇西、魏书生等一样的教育科研型教育家办学,让我们的校长少点“官员化”、“官僚气”,多点“人文气”、“书生气”,为有效地化解现实教育的困境点燃希望的一盏明灯,让其成为教师、学生的幸福,百姓、国家的福音。

二、民主推荐原生态教育型校长。此种方式,一般适合稳定、和谐发展的优质校。因为,在优质名校的沃土原野,缘于百年优秀文化的底蕴、历经一代又一代优秀校长的推波助澜,优质校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制度早已根植,有效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亦教亦研型教师群体。从这群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中,随时间的推移脱颖而出一批有个性教学经验、有独到管理经验、有敏捷开拓精神的原生态教育者,构成了学校干部队伍的骨干。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8

一、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苦练内功,勤于思考。

一名出色的学校领导,必须具备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扎实的专业技能、娴熟的学校管理方式方法、为教育事业孜孜以求的坚定信念。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和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修炼,才能够在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前提下,才能够把学校领导好、发展好,做的有效、做出特色。一年来,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广泛学习,提高自身的品味和素养。如通过参加上海市特级校长李海棠校长培训基地学习、到上海市实验学校、杭州市第二中学、上海市育才中学、陕西省西安中学等学校参观考察、听取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的《课程改革:传统经验与现念整合》的报告、山东聊城杜郎口镇中学校长崔其升的《校长的课堂建设力——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报告、江苏泰兴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的《校长素质与学校品牌建设》的报告、上海市首届“十佳”青年校长郑杰的《学校发展与发展学校》的报告、于漪老师的专题报告会、学习《现代学校管理变革》(郭景扬著)、《校本管理》(胡惠闵著)等专著,苦练内功,并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把所见所闻、心得感悟进行思考、提炼,先后完成了《弘扬长征精神打造教育品牌--长征中学教育发展特色研究》、《以基地为依托不断提升自我》、《高尚的品质是校长的最重要素质》等专题研究的文章,并有《课堂教学的重构:走向“生活化”》一文在《上海教育科研》(20__年第11期)上发表。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传承发展、充实提高)

无论是今年上半年在长征中学工作,还是本学期来到北海中学工作,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工作环境。每一所学校,无论其现在的发展水平、现状如何,都有着其自身发展的历史,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也即特殊的发展轨迹。一所学校所以发展到今天的这种状态,都是从过去一步一步走来、形成的,都是特殊的。来到了新的学校,要想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对这所学校的过去、发展的历史有清楚的了解,做到了如指掌。

基于这种思考,今年8月底我来到北海中学以后,就下定决心,采取三种方式对北海中学进行广泛、深入的了解:一是看,包括看学校的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看领导的工作方式、师生的行为举止、看学校的文书档案、师生的作品成果,看课堂、看学校的各项活动;二是听,采取参加学校各种会议、讨论、交流活动或个别访谈方式,听取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对学校的介绍、想法或建议、愿望,三是想,即把通过上述渠道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总、归类,形成理性的思考、规律性的认识,为下一步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铺垫。

有幸的是,来到北海中学以后,我有机会参加了两项涉及到学校全局的重要工作:一项是为迎接普陀区教育督导室来校督导,撰写《上海市北海中学发展性督导自评报告》;另一项是:进行20__年新一轮《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的申报,并设计制作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风采展示网站。这两项我来到学校之后就立刻全身心投入的重要工作,使我有充分的机会和条件接触到学校的各种文件、档案、制度规划、总结反思,使我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各方面情况,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两项工作一直进行到11月中旬。

第一:北海中学的发展历史,“两个轮子一起转”。

尤其了解到,学校自1965年创建以来,有许多骄人的成绩:首批“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多次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学校”,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学生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新一轮“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学校经历了“学校主动发展”、“学校持续发展”、“学生主动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基于网络的“有效管理”和“教育科研”两项办学经验,向全市推广。学校合唱队在市、区颇有影响,曾获得“20__年中国城市童声合唱比赛”金奖,多次获得“上海市布谷鸟音乐节合唱比赛”一等奖,等等。

第二:“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依靠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认真踏实,自觉规范,探索进取”的教风、“刻苦、奋发、主动、创造”

的学风。

现在,学校把“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健康成长”作为办学理念。这种理念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第三:学校领导、老师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校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矢志从教、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具有良好师德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和团结、奉献、开拓、进取、务实、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有现代管理意识和水平,学校向心力和凝聚力强。

虽然迄今为止我对学校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但是我总觉得,学校一定还有很多我没有了解到的东西,即使是我已经知道的,也很有可能仅仅是表面,我还必须在这方面用比较多的精力。

三、学生自主发展是德育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发挥众议,群策群力)

来北海之前我就听说,这是一所十分规范的学校。来了之后,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学校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学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等等。从德育工作的角度来说,现在学校的起点很高。那么,在现在已经很高的起点基础上,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如何使德育工作更具适切性和发展性?如何使德育工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贯彻“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等等,这些都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代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以人为本”,强调把学生作为人的本体的发展,因此,深度开发学生潜能,积极搭建学生主动探求、实践体验的平台,理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懈追求。

基于这种考虑,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1、完善以“五以”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工作目标体系。“五以”即:

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旨。通过自主管理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广泛的交际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使管理活动成为育人活动。

以学生为主人。所有自主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成才需要。

以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离不开教师指导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教师的管理在自主管理体系中更多的体现为方式、方法的指导,从传统的保姆型、警察型转变为顾问型。教师的工作更多体现在启发、培养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逐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以学校为主导。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应该是在学校整体改革框架下的学校管理模式探索。学生的自主管理活动理应得到学校中心课题的有力的支持,并努力实现目标一致,学校还应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来实现校内外全员管理,整体育人。

以活动为主线。学生的经验大多数来自主体体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满足学生交往,自我实现,精神调剂的需要。如进行“温馨教室”设计大赛、金秋歌会、学生运动会、足球联赛,本月还要进行跳踢比赛、拔河比赛、新年音乐会大型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形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可以更好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

2、进行岗位锻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行年级组长学生助理制。年级组长学生助理协助年级组长开展年级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年级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参与年级家长委员会的管理工作、参与对学生考评等工作。

进行学生大队委员改选,发挥大队干部参与大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活动,突出学生地位和自主管理能力。

3、开展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以“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科学等系列德育活动,增强学生艺术修养与行为规范教育密切结合。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教育主要有:庆祝教师节尊师爱师主题活动、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血脉亲两岸情,涉台教育主题活动、重阳节敬老爱老主题活动、“祖国与我同行,阳光体育主题活动”、“改革开放三十年歌声伴我快成长北海中学20__金秋歌会”等。如学校体育工作,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用、责任共担、荣誉共得”的体教结合工作原则,构建了以“健康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校本体魄健康系列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荣获“20__年普陀区涉台教育月活动先进集体”奖。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依据“促健康发展,育人文精神”的办学理念,把课外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按照“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原则,充分利用学校业已形成的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社区服务基地”三大板块横向交织、层次递进的校外教育基地网络,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提高学生是社会适应能力。

5、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全员育人的教育网络。

成立了新一届社区教育理事会。充分挖掘、利用社区优质教育资源,本学期成立了以街道、警署、居委会等单位为主的新一届社区教育理事会,以期达到校内外资源共享的目的,发挥其在学生教育中的协调、保障、指导作用。

成立了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各年级组建立了“年级组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委会在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参与管理与监督实施作用。学校还利用“

公告栏”、“告家长书”、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等形式,听取家长与社区群众的意见,形成教育合力。

开展家长满意率调查和社区满意率调查。我们树立起家长即顾客的观点。从大规模调查中获取有价信息,并以此作为学校改进工作,改善办学的重要参考。

6、加强育德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育德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我校十分重视以班主任、团队干部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并以德育队伍的专业化为主题,积极构建完善的学校德育保障体系。主要举措有:

通过完善专业引领下的德育校本研修制度,提高德育队伍培训的实效性。本学期主要通过班主任专业能力培训和中队辅导员专业能力培训两个层面,增强了德育队伍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通过实行班主任带教制度,以老带新,促进年轻班主任的健康成长。

通过采用班主任“精彩一刻”演讲的方式,为班主任搭建展现智慧的舞台。

通过“北海中学教育网志(blog)”网络交流平台的应用,促进育德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通过创建合作团队,营造同伴互助、成果共享的和谐氛围。

7、完善德育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随着学校教育的新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课题,要求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制定出新的规章制度,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修订以及正在修订的的规章制度有:《北海中学升旗仪式细则》、《北海中学大队辅导员工作职责》、《北海中学中队辅导员工作职责》、《北海中学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北海中学教室财产保管制度》。相关制度的修订,更好地促进了德育工作的规范化。

四、立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旋律。

“向科研要质量”是北海中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成功经验。把科研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独具北海特色的、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模式,是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一大创造。,同时也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仅在20__-20__年三年间,学校教师荣获论文奖多达26项,还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研究》、《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等多项上海市和部级课题。学校在科研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下一步学校的科研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如何更好地运用科研手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何使科研成为学校教师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并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把科研与聚焦课堂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及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使学习、思考、行动成为全校教师的习惯性动作、使“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基于上述的思考,从教师的成长起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问题的探讨入手,拉开了本学期教育科研的大幕。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自本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我们计划与全校的每一位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了解教师进一步发展的愿望和需求、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师进行了单独的交流,探讨了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心理辅导、课外活动、学生自主发展、同学交往与同伴互助、家校沟通、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大量富有价值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继续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现代教育的理论和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的学习,向学校领导和老师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2、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机制研究,加强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成长关系的研究,拓宽德育工作的渠道,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9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降低流失率

学生流失是当前所有职业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它极大地影响了职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其直接后果必然影响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个方面的因素。本文对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不做分析,仅从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如何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探讨如何降低职业学校学生的流失率。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贯通、联系并相辅相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重视家庭教育将为学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的必须环节也脱离不了家庭教育的理解、配合、参与和支持。而社会是检验、评价孩子的大舞台。学校、家庭也是大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在教育上,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1.构建学校、家庭教育联系平台,形成挽救流失生的合力

我国知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没有家庭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也说过:“若如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难以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1]

家庭教育具备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和孩子的“自我完善”相结合的显著特征。教育融于日常的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家人共同活动之中。为此,学校应当积极搭建家校合作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比如通信、家访或召开家长会等,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搭建学生成长的纽带,及时了解学生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需求,传递学校办学规划、就业行情信息,破除因学生或家庭原因造成的失学困境。通过家校之间的联合教育,学生的流失率会大大降低。

2.与社会有关机构共建教育联盟

大量事实表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比如与法院、检察院、派出所等联系,定期举行法制教育报告会,或参加法院庭审、参观少管所,让犯罪的同龄人员作悔恨教育等形式加强法制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预防学生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同时学校要对重点学生进行大力关注,减少学生的重大违纪事件的发生,避免因重大违纪而处理学生,进而减少学生流失。

3.学校应注重感恩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说:“学生出现的问题,常常与品德有关。品德教育是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积极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养,才能促使学生德才兼备。而学生一旦懂事明理,就会将精力用到学习上,主动性就会提高,厌学、打架斗殴的现象就会减少,学生流失现象也随之降低。懂得感恩、会感恩、有爱心最直接的表现是尊敬长辈、孝敬长辈。2011年我校从新生入学的一开始,就组织丰富多彩的爱心与感恩教育活动,主要做法是:(1)统一印制有关颂扬母爱和孝敬父母的格言、警句、古诗,分班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要求学生理解、背诵。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一颗感恩的心。(2)开展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征文与演讲比赛,倡导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爱”的故事,要求学生回家帮父母做家务。(3)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时代之声演讲团团长邹越做的主题为“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邹越老师的激情演讲,紧扣心弦,可谓感天动地,师生看后无不动容。调查家长普遍反映观看此演讲后孩子明显比以前懂事,顶撞父母的现象减少。以前职校生第一学期流失较多,经过一学期的爱心与感恩教育后,流失现象明显减少。

4.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中职生在心理上尚未成熟,其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受不良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极易产生辍学念头。对此,“我们要针对性地强化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如何去克服自卑和焦虑心理,帮助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育他们要勇敢面对压力,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3]面对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加以解决:第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校园心理咨询室或网站,开通校园心理咨询热线,形成适当比例的心理专家和教师队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降低因心理因素形成的学生流失。第二,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正确认识职业学校、学生本人、职业发展远景,是学生自尊水平高低的内因和决定因素。学生的低自尊水平不仅是学生流失的问题,长时间不能有效改变,还可能会固化为一种病态的人格特征。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①改变家长观念,给以恰当的成长期待;②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爱;③同学间建立支持型的同伴关系;④用行动引导意识的转变。“教师或家长积极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促使其产生成就感和价值感,逐步将自尊恢复到常态水平”。[4]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钱民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注 释:

[1]刘玉周.创办现代化的家长学校为每位学生铺就成才之路【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53

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篇10

现代教育是终身教育,基础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起始阶段。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学生究竟需要获得怎样的发展?学校应当给孩子怎样的基础?学生需要老师为他们思考什么?做些什么?这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更是我校全体教职工所思考和追求的理想目标。2001年,芮火才校长通过自己多年的探索,积淀了长久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教育就是服务”的崭新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是一切基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而教师与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仍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的,以此来推动全社会教育努力向前,并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一、紧抓细节管理,积极迎接教育督导评估。

我们一直认为,工作检查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在问题中改进思路与策略,在成功中优化措施的落实,而不应该是掩饰问题、回避问题。它如同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教育工作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必须一如既往地按计划落实好基本常规管理,尤其是要从管理与教育的细节入手,扎扎实实地在服务中体现教育者与管理者的价值。比如教师的一言一行、身先垂范,学校的环境与文化氛围的创设,管理者与教师如何为学生的发展而体现出恰当的尊重与服务。

10月24、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将组织评估组对我校近几年来的教育进行评估检查。其内容是对照《常州市小学督导评估细则(修订稿)》,从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学生发展水平和办学实绩等几方面来综合审视。评估组在进行听取专题汇报,观看升旗仪式,考察校容校貌、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及学生的课间活动,查阅系列的台帐资料,召集教师的个人座谈、师生的网上调查、家长的书面问卷,观摩课堂教学等一系列检查活动后,认为我校办学成果、办学实绩突出,办学经验丰富,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学生个性化教育等方面特色较为显著,服务措施与时俱进,服务实效切合于师生及学校的和谐发展需求。评估组还强调,我校的干部队伍开拓进取、追求执着、团结实干;教师素质好、业务强,是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优秀团体,好课率达95%,市“四类”优秀教师达50%以上,这在整个常州市也是罕见的;管理制度创新,构建了完整的三级课程体系。这是对我校多年来工作的充分肯定,它让我们发展的自信心更足了;同时我也意识到,这也是一份期望,它让我们发展的决心更强了。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以服务为核心、以细节为载体的常规管理,针对问题与希望,认真研究,积极改进,追求更具本色化与特色化的发展,更具实效的教育质量。

二、深刻反思探讨,全面总结三年发展目标。

2002年8月,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指导下,确定了学校三年内总体发展的六大目标:建设校本课程体系,形成较明显的办学特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行首席教师制;提高教科研水平,主课题研究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素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尝试进行双语教学;建造教学综合楼,改善办学条件。转眼间,已到了2005年。虽说实施的每一年我们都要在学期末召开总结大会,但着眼点往往是一个点或一个方面。在实施末期阶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与思考既是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5年6月,市教育局吕书记与督导室王主任等领导对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三年发展目标达成情况检查与分析,肯定了一些成功的做法,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学校作为省内的知名小学、溧阳市基础教育的老牌实验学校,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如何在全市范围内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更需要我们好好研究。

随后时间一直延续到这学期,我们一直多方面地组织人员探讨三年发展目标的得与失。因为我知道,当代的教育者与管理者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拨开云雾见天日”式的善于自我反思才是合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组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给教师、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及时了解发展目标达成情况;行政人员和校长室多次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充分地探讨使我们对三年发展目标的各阶段实施情况和总目标的达成有了深刻的认识。例如进一步发展了服务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了教师为本的队伍建设,落实了指向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改革,满足了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实行双语教学的办学体制。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诸如如何处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需求日益增长的关系,如何营造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促进教师素质的和谐发展,如何更好地实现校本发展,彰显学校特色,如何处理学生自由而健康的个性发展和一定的社会规范的关系,如何建立教育共同体,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等问题的存在,它们都将成为我们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新起点,也是学校05-07年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新方向。

三、贯彻服务理念,科学制定新三年发展规划。

伴随02-04年学校发展目标实施和达成的思考,迎面而来的就是新三年发展目标的确定。我首先思考的就是将目标改成规划,因为目标只是阐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而规划则包含了基本分析、发展方向、实施优势与弱势、实施措施和实施保障等许多方面。将计划该为规划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制定科学而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具体内容。我在如何制定的问题上作了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是如何制定,间言之就是制定人员的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与方法来产生规划草案;其二是制定如何,就是规划的基本内容,它既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也要体现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家长的基本需求。这两方面工作不是孑然分开的,不能用时间跨度来区别,它们是相互作用的有机整合体。

我知道,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不应该是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它需要集思广益,参与人员还要包含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附近的社区工作员,同时还要征求关心我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和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因此,我们多次组织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工作员的座谈会或调查问卷,在大家的参与下组织人员拿出草案,再组织畅所欲言的研讨,形成初步的修正稿,在征求社会人士与主管部门领导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出初步正稿,最后在学校教代会上审议,再次修改后形成正稿。经统计,我们对参与人员的座谈与问卷共归纳出借鉴意义较大的建议92条(其中叙述内容重复或相同的归纳成1条),其中提出学校发展现状问题的30条,提出发展基本目标的31条,提出实施措施的31条,这些意见或建议也成为我们制定05-07年发展规划的最重要基础与资源。实际上,这也是我思考“制定如何”的基本所在:从问题与困惑入手,强化优势,发展弱势,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发展与促进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四、强化师资建设,因人规划教师发展目标。

我在这一阶段,一直在思考教师队伍的整体促进与知名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于我校而言,虽然师资建设已成为一道风景,但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化素质发展和部分名教师的培养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师三年(2005年~2007年)发展规划意向表,内容涉及姓名、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学历、职称、所教学科、2002.8~2005.7基本情况(包括课题研究、公开课、发表或获奖论文、考核和主要综合荣誉)、情况分析(包括优势领域与弱势领域)、发展目标与措施、希望学校提供的服务等方面。并在填写上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如指出“优势领域”是指教师本人目前在职业道德、知识背景、业务水平、人际关系、科研能力等方面发展较为理想的或所擅长的、具有一定领先、超前地位的优势点。“弱势领域”是指教师在上述内容中发展不够理想的或暴露问题较多的薄弱点。

我们要求教师制定目标必须针对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提出,应该是在2005-2007三年间能实现的基本方向,特别是要能进一步强化优势,弥补不足,在弱势领域求得较为有效的发展。不要面面俱到,要紧扣重点抓突破。所采取的措施也应该是教师在达成个人三年发展目标中所能实现的基本策略、思路或一系列实施步骤。同时,我们也希望教师可以根据自我发展需要,在个人努力过程中,可以要求学校给予必要的指导或帮助,充分发挥集体的磁场作用。

评价教师目标规划的达成率时,我们不仅注重教师的个人评价和学校对其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化水平等基本素质的综合评价,还包含了捆绑式评价来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捆绑式评价的实质就是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重要目标的一项具体评价举措,其着眼点落实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教学质量,将学生学科学习质量纳入到教师的自我发展规划中来,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表现成果中来。当然,为避免学习成绩的片面追求,我们提出了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三大前提条件:一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个性;二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保持课程计划的严肃性;三是不得任意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严格遵守关于学生作业时间的有关规定。

五、凸显生命质量,安全教育工作长抓不懈。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是生命本身。生命是不能重复的,它需要我们尊重、呵护和爱惜,警醒我们要珍视现在,提高质量,尽可能地去探索生命的精彩而独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首先必须的就是为生命负责。为此,开学以来,我们在组织领导、制定规定、案例说法、应急训练、活动安全等几方面加强落实,长抓不懈。

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年级组长为组员。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常规和教育工作的指导和落实,各组员分工明确,合作协调,定时沟通。

制定规定:11月,我校出台了2005年第3号文件《安全工作若干规定》,分别从学生上学、放学安全,课间活动安全,课堂教学安全中午用餐安全,大型集会安全,外出实践活动安全,住宿安全等方面作了详细而具体的叙述,组织了全校教师的学习与研讨活动,逐一强化了规定的落实。

案例说法:学校每两周有一次的全体教师的集中学习和一次的各年级教师的集中学习,两次的集中学习我们都安排了案例说法环节。前者由校长室主持,主要针对全校内涌现出的守法与讲安全的先进做法,后者由年级组长主持,主要针对年级组内涌现出的守法与讲安全的先进做法。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身边的人和事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很受大家欢迎,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应急训练:学校一直很重视住宿学生的安全,如何防患于未然,也一直是我们所思考的。经过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讨论,我们组织了住宿学生进行了防火、防地震等逃生应急演习,用实战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也为学校打好安全工作战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应急预案。

活动安全:对学校而言,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是安全工作的核心。因此,学校开展了安全法规周的活动,邀请了市交警大队的专业人员来校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联合城中派出所举办了“珍惜生命,安全出行”图片展出,同时充分结合学校具体的教育活动加强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与全体教师签定安全责任状,由点及面,进一步落实了活动安全教育的达成性。

展望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学校将致力于学校05-07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教师发展规划的落实和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化上。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仅仅意味着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它的实施。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点来加以落实:第一,成立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目标分解。领导小组成员将作为各子目标的负责人,带领并指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实施。第二,每一学期组织各部门人员对三年发展目标规划作具体研究,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学期末根据发展情况、学校实际及上级发展政策文件精神进行调整,落实到位。第三,每一学年结束时学校先对目标规划进行自评,然后接受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的互动评议,最后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综合评估,并及时进行方向与策略上的微调。第四,实施目标规划的过程,要加强控制与反馈,要面向全体师生,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确保规划的良好实施,实现规划的真正价值。

教师个人的良好发展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将从学校规划中的要求出发,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及时梳理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意向,并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引导教师正视自我发展中优势与弱势,合理确定教师的发展定位,帮助教师制定自我发展的阶段工作计划。同时,作为每一位教师的坚强后盾,学校不仅将随时扮演好物质服务者的角色,更要教师的精神上给予必要的重视,做好监督、指导工作:跌倒了,扶上一把;灰心了,鼓励一下;得意了,警钟一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