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神经疾病的方法十篇神经疾病的方法十篇

神经疾病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3:31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1

关键词:精神卫生立法公共卫生重点与难点实践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7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一部确保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治疗、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精神疾病者快速康复的适用法律。

1精神疾病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精神疾病的属性是公共卫生属性,同时也是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呈现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公众患有不同精神疾病的概率高达17%;卫生部最新估计,我国目前患有不同精神疾病的患者超过1600万人。

第二,国际最大的公共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统计,我国由于精神疾病导致的家庭疾病经济负担在所有疾病经济负担的占比为14%,其中作为抑郁症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在单病种疾病经济负担的排列第二。

第三,精神疾病容易引发患者自杀、意外、暴力甚至吸毒酗酒。国外约有九成的自杀人群患有精神疾病。在我国,约有60%的自杀死亡人群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引发的交通事故、伤害事件、死亡、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有蔓延的趋势。

第四,精神疾病对于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形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社会负担。绝大部分的精神疾病外在表现的病程是慢性的,精神疾病患者自己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需要长期治疗及专人照顾。假设我国每一家的人口数为3.1个人,则重度精神疾病会直接影响到5000万个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及看护要耗费家庭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务。

第五,精神疾病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精神疾病经由影响神经内分泌、降低免疫力等方式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人相比,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极有可能伴有冠心病,且影响寿命。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充分考虑了精神疾病的公共卫生属性,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与社会在预防精神疾病、治疗精神疾病及满足精神病人的生存条件等方面的重要责任。

2精神疾病以预防为主

一直以来,精神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为主也是我国开展卫生工作、促进全民健康的主要方针。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不断建立并健全了疾病预防、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体系,但这一体系中并不包括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预防通常包括三类预防,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三级预防。其中一级预防的预防目标是减少不同种类的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二级预防的主要预防目标则是降低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三级预防的主要预防目标则是减少精神疾病患者的致残率,降低精神疾病发生严重后果(如自杀、意外、暴力等行为)的发生率,并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精神疾病防治和监测负有责任。同时还强调:心理健康关系每人、每家,企业、学校、社区及家庭均要密切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为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3公共卫生视角的精神卫生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公共卫生视角的精神卫生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一是对精神疾病患者开展的救治或救助的水平不高,精神疾病预防、精神疾病治疗及精神疾病康复服务体系均不完善,无法有效、系统地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缺乏科学的管理与监督,造成精神疾病患者引发严重事故的事件屡禁不止;三是强制收留、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程序不健全,个别地方在强制收治患者时甚至会引起其亲属的质疑,“被精神病”时常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4公共卫生视角的严重精神疾病发病报告制度

国家通过此次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严格推行严重精神疾病发病报告制度。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能够依法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因为贫困,可由政府资助其参加基本的医疗保险,并优先得到医疗救助;符合相关条件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享有最低生活保障。

精神卫生法中的“严重精神疾病”是指精神疾病的症状比较严重,造成患者无法适应社会,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健康状况、无法完整认识客观现实的精神疾病。国家要提供给这些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以基本的公共卫生救助服务,如建立健康档案、评估健康情况、定期健康随访、调整药物剂量、对症治疗及生活技能培训等康复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在部分已经开展医疗救助或试点的地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可向民政部门申请相关的医疗救助。

5结语

精神卫生作为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同时也是广大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出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现今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产生的诸多出问题,确保精神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确保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管理,减少人他们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通过精神卫生法,可以更有效地关爱精神疾病患者,促进患者及时、积极就医,避免病情延误或加重,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早日康复,保障患者基本的人身权利与医疗救治。

参考文献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2

关键词:神经内科心理障碍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63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21-02

神经内科属于独立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性疾病等,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治。近年来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以及生活压力增大,神经内科中并发心理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多,本文就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我院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患有心理障碍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51例,年龄16~87岁,平均年龄45.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有关心理障碍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程2~11年不等,平均5.6年,且所有患者中均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严重精神性疾病等患者。

1.2研究方法。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情况,包括性别所占比例、病情程度、基础疾病、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情况等。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分析资料,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一般资料。在所选取的80例心理障碍患者中,男性比例占36.3%,女性比例占63.7%,男女比例约为1∶1.8,女性比例多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基础疾病。在80例心理障碍患者中,34例患者伴有神经内科基础疾病,占42.5%,其中高血压患者10例(12.5%),糖尿病患者9例(11.3%),脑血管疾病患者8例(10.0%),肿瘤疾病4例(0.25%),红斑狼疮3例(0.375%),各基础疾病所占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3临床症状。患者的就诊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睡眠障碍以及肢体麻木等,其中以头痛为主诉患者30例,占37.5%,以头晕为主诉患者28例,占35.0%,睡眠障碍8例,占10.0%,肢体麻木6例,占7.5%,乏力、恶心5例,占6.25%,其它3例,占3.75%。

2.4就诊病种。80例患者中,以神经症疾病为主,共39例患者,占48.75%,其次是情感障碍疾病患者23例,占28.75%,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9例,占11.25%,睡眠障碍患者4例,占5.0%,其它5例,占6.25%。

2.5治疗方法。在80例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中,以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使用比例最高,占90.0%(72/80),在SSRis药物的选择中,以帕罗西汀、氟西汀为主,分别占45%(36/80)、23.75%(19/80),其它药物应用包括黛力新、喹硫平等,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46例(57.5%)患者配合心理治疗,疗效显著。

3讨论

从本组资料结果可知,神经内科门诊中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一般多为中老年患者,且女性比例偏多,这可能与女性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较大有关[1]。且患者多伴有神经内科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而由于神经内科的特制性在确诊的过程中与心理障碍的部分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等症状一致,致使在临床的诊断中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因此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应加强对神经内科疾病和心理障碍疾病的区分,必要时可根据脑Ct、mRi等检查确定病变位置。

心理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内部信息传递与处理主要是由化学突触通过递质发挥作用进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人的心理活动与这些递质的功能密切相关,如单胺类精神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与思维和情绪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抑郁症与5-Ht相关,精神分裂症与Da相关[2]。

对于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应在专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等方面的治疗[3]。SSRis是临床中常用的抗抑郁症药物,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等,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5-Ht泵对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加5-Ht的浓度,增强5-Ht系统功能,起到抗抑郁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SSRis类抗抑郁药物具有提升血压的作用,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密切监测,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的密切监测以提高用药安全性。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应激反应随着时过境迁,应使之淡化、消除、而若应激反应不能随时间淡化、消除,并有应激持续下去的状态,此时应求助于心理医生,以得到医学上的有效帮助。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以女性居多,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以神经症疾病和情感障碍疾病居多,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后,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并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萍,毕晓莹,陆铮,等.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6(21):1837-1839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3

就其研究范围来说,神经外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复杂,加上人类大脑的机能的认识并不是十分清楚,而且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千差万别,同种、同部位的疾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同一种或同一部位的疾病,这给神经外科疾病、特别是颅内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对于昏迷的病人,可能是颅内疾病所致(如肿瘤、出血),也可能是颅外疾病所致(如水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疾病),其研究范围可能属于外科范围,也可能是属于内科疾病,因此,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面对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是否属于本学科的研究范围。然后才考虑治疗方案。

就其治疗方法上看,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涉及大脑及其病灶,面对着人类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的、复杂结构的、而且又是生命中枢所在的大脑,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必须决定,在什么部位、以何种方式进行手术,既达到治疗目的,又对大脑正常组织损伤最小的理想术式;在手术时,必须十分熟悉大脑的局部解剖,以娴熟的操作技巧,进行手术操作,才能做到既损伤小,又能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在手术后,采取何种有效的方法,促进病人的恢复,这一切,都对神经外科医生的理论水平及操作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颅脑损伤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就要求神经外科医生临危不乱,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判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治疗措施。因此,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也是神经外科的特点之一,而具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也是神经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㈡、实习方法

由于神经外科属于专科性强的科室,实习同学进入科室后,面对各种神经外科的疾病,常常感到疾病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实习的收获却与所用的时间不能成正比。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呢?怎样才能搞好神经外科的实习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实习前及实习中掌握有关神经外科的实习方法。

首先,熟悉掌握有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是本学科实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进入神经外科实习前,就应该复习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入科后还应根据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对照复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其次,要选择好自己实习的立足点,明确实习的重点。由于神经外科的专业性相对较强,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专科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员和专科医生热衷于研究的疾病并不一定是同学需要掌握的重点疾病,同学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自己需要掌握重点内容,然后制订适合于自己的实习计划,而不应好高鹜远,片面追求专业性太强的有关知识和内容。

第三,临床实习的目的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神经外科疾病,特别是神经外科急症疾病(如头皮外伤、各型颅脑损伤、脑疝等)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临床工作程序等方面,这样才能及时正确地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判断,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4

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老年性痴呆和抑郁、药品滥用、自杀和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原则精神卫生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突出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努力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二、工作目标按照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年达到3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年降到12%;精神分裂症治疗率20**年达到50%,**年达到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20**年达到4亿人,**年达到8亿人。三、组织领导(一)落实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根据本地区实际,提出精神卫生工作目标,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研究制订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二)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卫生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向和重点,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并及时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公安机关要了解掌握本地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安康医院负责做好治疗工作;没有安康医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建立。司法部门要结合监管场所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好被监管人员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三)营造社会氛围。大力开展经常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围绕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积极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四、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一)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二)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三)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四)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加快制订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患病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五)开展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根据被监管人员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五、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一)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要按照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原则,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尚未建立精神卫生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建立,各市(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综合医院承担本地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二)加强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工作。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的优势,与卫生部门共同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完善医疗转诊制度,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三)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要采取措施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与康复服务。加强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和供给工作,积极开展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不断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查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和定期随访。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把精神疾病患者中的贫困人群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六、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步伐(一)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建立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执业资格制度,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教育,上岗后要保证必要的专业进修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要加强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现有精神专科和非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医学伦理学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改善精神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促进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的发展。七、加强精神卫生科研和疾病监测工作重视和支持精神卫生的科学研究,积极鼓励把科研成果应用于防治工作实践,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人员交流与科研合作,提高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八、依法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加快精神卫生国家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规。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权,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的合法权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或方式侵害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要经过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对精神疾病患者责任能力进行评估后,按照法律程序处理需强制住院患者的有关问题或有关案件的问题,加强对经鉴定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和治疗工作。鉴定工作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鉴定科学、公正,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化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行政执法监督,禁止各种形式的非法执业活动。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5

关键词:神经科;iCD-10编码;准确性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和日新月异,社会各界对病案信息管理工作和医院统计信息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疾病分类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医院统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优劣。如何根据神经科的专科特点,正确应用iCD-10疾病分类系统进行疾病编码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对神经科疾病编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

1临床医生的病案书写直接影响iCD-10编码的准确性。

疾病名称的书写是否规范,主要诊断的选择是否准确,医学术语的使用是否确切,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病案编码的质量。

1.1疾病名称书写不规范例如:疾病诊断的名称只写"颈椎病",而不是确切地写出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还是"颈椎骨质增生",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编码员仔细阅读Ct报告或mRi报告,因为有部分颈椎病在影像上没有明显骨赘,如果只有颈椎间盘突出,没有骨赘和椎间隙变窄,不管是否压迫脊髓及神经根,都应分类在m50类目(颈椎间盘疾患),而不是分类到m47类目(脊椎关节强硬)。

1.2没有恰当使用合并诊断有部分其他诊断被记录为主要诊断,而主要诊断反被记录为其他诊断,而主要诊断又是其他诊断相关的并发症,应选择合并编码作为主要编码,不能将其分开编码。如:主要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它诊断为颈椎病,合并编码为椎动脉型颈椎病m47.02G99.2*。除非病案记录中对其他诊断的性质没有更为具体的描述或相关检查也没有相关的资料时,才将其分开编码[1]。

1.3临床医师对iCD-10疾病分类知识有待进一步了解由于临床医师没有接受过iCD-10国际疾病分类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了解iCD-10国际疾病分类的基本原则,不了解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要诊断的准确选择,如果编码员只是按照病案首页上医师所填写的诊断的先后顺序进行编码,势必会影响编码的准确性。

2编码员的专业素质亦直接影响iCD-10编码的准确性。

2.1编码员对iCD-10疾病分类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由于iCD-10国际疾病分类系统是一个复杂、全面的分类系统,而神经科疾病部分更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所以编码员要认真细致地学习掌握神经科章节的编码特点及注意事项。例如:脊椎关节强硬伴有脊髓病,这个诊断的编码在索引中有两种查找结果,如下:

查:脊椎关节强硬;-伴有;--脊髓病neCm47.-G55.2*;-神经根病m47.2;若查:脊髓病;-脊椎源性neCm47.1G99.2*

核对卷一时发现,m47.1的标题为其他脊椎关节强硬伴有脊髓病,G99.2*也没有不包括的指示,完全符合本疾病的情况。而再核对G55.2*时发现是由于椎关节强硬引起的神经根和神经丛压迫的编码。从临床对疾病的认识,脊椎关节强硬是侵犯脊椎、椎间盘、周围韧带与结缔组织的退行性关节病,由于脊神经根受压迫,有时有向下放射到臀部的感觉异常,其编码是m47.2G55.2*。此病不能以脊髓病作为主导词,否则容易导致编码错误。

2.2编码员对神经科疾病的专科知识掌握不足神经科专科知识深奥晦涩,编码员需要及时翻阅相关书籍,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对神经科疾病的特点、病因、病理、解剖部位、临床表现及转归熟练掌握。编码时不但要详细阅读病例内容,对有疑问的疾病诊断或概念模糊的疾病要及时查询、搜索、学习。比如:瓦伦贝格综合征(wallenberg'syndrome),经查询,是延髓外侧综合征,此病为小脑下动脉闭塞所致。

2.3编码员接受的iCD-10疾病分类专业知识培训不足由于很多医院的编码员都是从临床医生、护士中转职的,没有接受过有关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知识的系统学习,而疾病编码又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果编码员没有掌握神经科疾病的相关知识,没有全面了解iCD-10国际疾病分类系统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查询步骤、注意事项,那么,势必会影响神经科疾病编码的准确性。

2.4编码员要养成仔细阅读病案的好习惯例如,看到"神经源性休克",经查阅书籍,知道神经源性休克可由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麻醉意外等引起。由于神经作用使周围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相对减少所致。神经源性休克在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中查不到编码,此类型休克的编码应根据其病因所导致的休克归类,如创伤导致的应归类于创伤性休克,编码为t79.4.由于麻醉原因导致的休克,应编码为t88.2。

3建议与措施

3.1医院要重视编码员的岗前培训编码员在正式上岗之前有必要接受正式的岗前培训,从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到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重要意义,树立职业自豪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充实自己,才能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3.2支持编码员定期参加有关iCD-10国际疾病分类的专业培训编码人员不断进行专业培训是提高编码准确率的唯一途径。编码员要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不断学习病案编码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时俱进,了解医学新进展,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神经科疾病编码的准确率。

3.3编码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积累相关知识例如:韦斯特综合征编码G40.405,穆尔综合征(腹型癫痫)G40.8,伦诺克斯・加斯托综合征(小儿癫痫性脑病)G40.401,拉福拉病(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G40.310。这些疾病如果用"综合征"或"病"作为主导词按iCD-10国际疾病编码的查找方法查找,只能检索出"癫痫综合征"G40.9,所以转换主导词,可用"人名"为主导词检索。所以,编码员要不断积累相关知识,专业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3.4编码员要加强与相关科室医师的沟通,虚心请教在疾病编码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不常见的诊断名称,编码员要认真阅读病案,了解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仍然无法归类的要及时向临床医生请教或及时查找相关书籍,切不可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进行疾病归类。如:HH综合征,是偏侧抽搐偏瘫综合征,编码为G40.0;大田原综合征,是早期婴儿癫痫性脑病伴有爆发抑制脑电图,编码是G40.5。

3.5做好病案质量的监控工作尽管神经科的工作十分繁忙,但也不能因此放松住院期间病例书写的环节质控和出院后的终末质控的监控力度。切实实行三级质控制度,严格执行质控程序,科室质控员首审,科主任再审,以期及时发现、指出并纠正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病案科聘请资深专家专门负责审核终末病案的书写质量、主要诊断的选择是否正确及iCD-10病案编码的准确率。

总之,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到医院相关的统计数据的可信度,进而会影响到医学临床数据的准确性、病例资料科研的可用程度、医疗质量的评价效果、国际间医学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医保付费的精确度等。编码员和临床医师应持续学习、不断探索、精诚合作,为不断提高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率而竭力前行,为医疗、科研和教学病案的检索、管理信息的有效提取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6

关键词:矫治教育责任监护责任

1问题的提出

精神疾病,是指大脑功能失调,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1]。精神疾病患者常有幻觉、妄想的临床症状,并且常常不承认自己的病态,而且容易出现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情形。相比较于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要严重得多,往往容易发生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情况。而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顾名思义,是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病的在校大学生。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数量近年来呈逐步上升趋势,相应地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也渐有上升,每年均有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自杀事件的报道。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患有精神疾病同时有兼有学习任务的大学生,谁应受托行使保护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各项权利?谁又应为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发生的伤害事件买单?此问题的详细解答,前提还在于对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法律能力进行辨析。

2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能力及其监护人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人,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人的同意。同时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人。[2]由此可见,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区别就在与是否能够辨认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如上所述,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指的是没有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仍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其应是对自己的行为具备一定程度的辨认控制能力的,其应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我国《民法通则》还做了规定,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朋友经其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同意的是为其监护人。[3]对于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其监护人应是其父母、近亲属。

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议时,其进行诉讼。

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与普通精神疾病患者的区别在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其既是精神疾病患者同时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既要完成学习任务又要进行疾病治疗,由此看来,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矫治过程中所牵涉的责任主体问题主要在于监护人的确定及其责任,该如何区分不同主体对于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伤害事件的责任?

3学校、医院、监护人对于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责任辨析

3.1学校在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矫治过程中发生伤害事件中的责任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造成伤害事件责任主体作出规定,但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则规定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此处的学校包括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的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4]《办法》同时规定,因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或学生自杀、自伤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若学校己履行了相应职责且行为并无不当的,则无需承担法律责任。[5]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6]

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教育责任而不是矫治责任、监护责任,亦即通过了解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为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在校学习提供适当的便利和帮助,使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能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此外,学校应将所掌握的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并可向监护人提出对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建议,若监护人同意对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矫治,则学校应在学习上提供可能的帮助性便利条件,若监护人不接受学生患有精神疾病的事实或不愿意对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矫治,则学校不应主动将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送往矫治,可根据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状态的严重程度、危险性、紧迫性建议监护人为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办理休学或退学;若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学生(包括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自身或因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而受伤的其他学生),并应及时告知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

3.2医院在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矫治过程中承担的责任

由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可知,医院并不是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不用承担监护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据此,我国学者对此产生了不同意见,认为监护责任可以依合同委托转移,被委托人不是监护人但负有监护职责,同时认为监护责任的转移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被监护人处于监护人有义务又可以监护的情况下时,监护职责的转移必须有明确的委托手续,需签订有书面委托合同才能成立,二是当被监护人处于监护人有监护义务,但却由于某种合同关系暂时脱离其监管,致使其无法履行监管义务的情况时,部分监护职责作为合同的附随义务就转移到了合同对方[7];而有学者则认为病人住院就自然将其监护权转给医院的话,医院就要行使监护的职责,这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行不通的[8]。

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矫治方法可分为住院治疗和非住院治疗,住院治疗又分为封闭式住院治疗和开放式住院治疗。因此,本人认为并不是只要有精神病人就会出现监护责任的转移,同时监护责任的转移也仅是部分的转移而不是全部转移。非住院治疗的情况下,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独自履行完整的监护责任,其负有保障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及规范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行为的责任,因此因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自身原因导致出现自伤、伤害他人的情形时均由其监护人承担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由此可知,开放式住院治疗中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自伤、伤害他人的情形时,医院仅在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工作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对监护人、被害人承担责任,责任产生的原则是过错责任而不是监护责任的不履行或不当履行。

封闭式住院治疗时,由于医院对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已将监护人与精神疾病患者隔离开来,使得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责任,同时监护人将精神疾病患者送往医院进行封闭式治疗时已与医院签订相关协议,此类协议即是将部分监护责任转移给医院、确立医院部分监护责任的依据,部分监护责任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至于“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议时,其进行诉讼”仍由监护人履行。因此,当医院违反了合同规定的义务,导致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伤害时,医院须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违约责任;当精神病患者对其他精神病患者或其他人造成伤害时,医院则须根据过错情况承担过错责任。

3.3监护人在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矫治过程中的监护职责履行

由上所述可知,学校、医院并不能代替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监护人在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在校学习期间仍应谨慎履行监护职责。

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学校告知的情况下才了解孩子的精神状况,却又难以理解甚至不予接受。事实上,精神疾病并不是疑难绝症无法治疗,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种病例的出现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因其承受沉重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而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亦不足为奇。对此,监护人亦应有清楚的前提认识,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与学校保持的密切联系。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因其精神状态的异常,常存在影响自身或他人学习进展、人身安全甚至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监护人应与学校相关教师、辅导员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最新情况,方便对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教育和治疗。

选择适当方式进行疾病治疗。当发现或了解到被监护人精神状态的异常时,不应强迫大学生继续进行全日制的在校学习,应及时将被监护人转移至专业医院进行检查,结合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被监护人的学习方式和适当的治疗方式和方案。

维护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正当权益。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在矫治过程中发生伤害他人或受伤害的情况时,监护人应及时、完全了解事件的情形,及时对被监护人或受伤害人员提供帮助,维护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正当权益。

4小结

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有着特殊的身份和任务,对于涉及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矫治过程的责任主体及具体责任的承担应严格区分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认定和处理,以维护大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坤玉,大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与心理健康的意义[J],才智,2008.15:112.

[2]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14条。

[3]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7条。

[4]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37条。

[5]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12条。

[6]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16条。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7

人类的疾病从心身因果关系看,病变实质有两大类:躯体疾患和精神疾患。躯体疾患中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中则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精衬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心身疾病,其发“病”的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发生冲突,而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转换。

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改变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疾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由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身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控制。

心身疾病不同于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例如肺炎、骨折、烧伤等,也不同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20世纪以来,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表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地球生物化学性地方病的减少,而现代文明病、心身疾病、癌症的增加,实际上主要是各种心身疾病的增加。

目前哪些疾病应该列入心身疾病呢?意见不一致。心身疾病研究者十分强调,心身疾病必须具有三个必不可少的临床特征:明确的心理因素致病性,一定的性格缺陷易患性和一定要发生的情绪障碍。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的代表性经典性疾病。以高血压病为例看心身疾病的三大临床表现。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因素、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三大临床表现又是紧密相连的。压抑、敌意、攻击、依赖的性格和焦虑、抑郁、强迫的素质,必然会产生心理矛盾和情绪障碍。矛盾的心理和情绪障碍又必定会加重性格缺陷。因此,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必须同时从心理因素、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三个方面着手,给予心身综合治疗,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冠心病、心律不齐、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厌食症、甲亢症、糖尿病、月经不调、肥胖症等;皮炎、瘙痒症、牛皮癣、痤疮、湿疹等多种皮肤病;青光眼、白内障等及癌症。在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1/3以上患心身疾病。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8

精神疾病的防治分为三级。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二级防治的目的是降低精神疾病的危害,三级防治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所致的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

一级预防主要是增强精神疾病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改善营养状况、改善住房条件、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减少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培养稳定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社区支持网络、减少成瘾物质的危害、防止暴力、进行灾难后心理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发展个人技能等。

二级防治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疾病,降低危害。为此,需要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为骨干、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三级防治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以减少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促进康复、防止疾病复发。为此,需要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康复工作。

采取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人保持和促进精神健康。

七、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精神疾病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一样,也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帮助。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对患者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

社区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

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精神残疾属于我国六类残疾中的一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保护。法律规定:保护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疾病经久未愈,患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功能受到明显损害,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有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的精神疾病患者,应实施救治。2006年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和城建城管监察部门负责将患者送到当地定点医院;卫生部门确定定点医院并负责患者救治;民政部门按照规定支付救治经费,其所属救助管理站在患者病情稳定或治愈后接回,或通过其他方式帮助患者离院。

在农村和城市已经开展医疗救助工作或试点工作的地方,符合条件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的《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和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对农村中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对城市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实行医疗救助。

八、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估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会出现精神或行为障碍;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五分之一有发育、情感或行为方面的问题,八分之一会出现精神疾病。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9

近年来有关并存疾病(comorbidity)的报道在国外各种精神病学期刊中层出不穷,而有关它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国内却很少有人提及,因而对此进行评述。

一、并存疾病的概念

并存疾病的概念首先由Feinstein提出,是指一个正在研究中的索引病例在其治疗过程中出现另外一种不同的疾病[1]。以后逐渐演变为既包括同时(simultaneously)发病,所谓横向联系(cross-sectional),也包括先后发病(insuccession),所谓纵向联系(longitudinal)。目前并存疾病有代表性的定义有4种:(1)Campbell[2]精神病学词典:在同一病人同时存在或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2)Burker:同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患一种以上的特定的障碍[1]。(3)美国精神病学词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患同时存在,例如,精神分裂症和物质滥用,或酒依赖和抑郁症同时发生。这种联系可能反映一种障碍与另一种障碍之间的偶然联系,或者对两种障碍都有潜在的易感性,也可能这些疾患的临床表现与任何常见的病因或易感性无关[3]。(4)医学术语、俚语和专用语词典:在同一病人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状况或疾病,这种情况可能使住院治疗复杂化,在美国卫生保健工作中,在作出相关的一组诊断后,在合理地决定住院期限的长短时,并存疾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4]。

以上关于并存疾病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对并存疾病的认识:狭义概念强调两种疾病的同时存在,适用于临床工作;而广义概念强调并存疾病的前后联系,适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与并存疾病含义相近并经常使用的英文词还有coexistence和concurrent,这两个词都强调并存疾病必须是同时存在或同时发生。

二、研究并存疾病的意义

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DSm-iii)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制定过程中,人们对并存疾病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尽管使用了排除性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但在现场测试中却发现同一个患者存在一种以上的疾病。正因为如此,并存疾病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并存疾病有以下几点意义:(1)如果并存疾病普遍存在,那么排除性的诊断标准的正确性将受到挑战,可能引起诊断标准的改变;(2)几种相互独立的疾病如果能够经常同时存在,可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对研究发病机制有指导意义;(3)某些疾病治疗困难,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其原因可能是有并存疾病存在;(4)并存疾病的概念引起了治疗原则的改变,即多种疾病需同时治疗;(5)并存疾病的研究,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作用;(6)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可能是某些研究尽管方法相同而结果却不同的合理解释。

下面我们从并存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发病机制

并存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并存疾病种类繁多,原因也并非一致。目前认为并存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有4种:(1)一个人可因甲病引起乙病,接着又引起丙病,例如长期的焦虑引起抑郁,而后又产生物质依赖;(2)两种疾病可互为因果,如焦虑可引起抑郁,抑郁反过来也可引起焦虑;(3)一种关键的先决因素对不同的疾病有其特殊性,如某种人格障碍对形成多种精神障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关键先决因素都起作用。我们以惊恐障碍为例阐述并存疾病的发生模式:产生惊恐发作的先决条件有生物学的易感性、认知的易感性、分离性焦虑障碍、目前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境遇性的危险因素;并存疾病的产生过程可分为6个期:第1期产生惊恐发作;第2期产生生物学和认知行为的改变;第3期产生惊恐障碍;第4期由回避行为导致群聚恐怖;第5期情绪低落达到抑郁程度;第6期由于不适当的寻求帮助方式而导致物质滥用或依赖[1]。以上是从理论上对并存疾病假设的病因机制,也是今后研究的要点。

二、诊断

由于研究的方法不同,并存疾病的概念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这些研究方法在诊断概念、诊断范围、时间跨度、评价方法和设计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单独的诊断概念至少有5种:(1)认为并存疾病是特定时间内不同的描述性诊断间的联系;(2)强调并发(concurrence)即不同症状或综合征之间的横向联系;(3)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样本;(4)选用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亚临床或阈下症状为病例样本;(5)选用iCD-10和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提供的不同等级的诊断。在诊断范围方面也不尽一致,有的包括各种精神障碍和特定障碍内的亚型,也有的包括人格障碍或躯体障碍,还有的包括以上各种障碍所致的社会心理伤害和残疾程度。在时间选择上更是差别显著,以横向联系为主的研究,其时间多为2周、4周、6个月,而以纵向为主的研究,时间多选择1年、2年、3年,甚至终生。诊断工具的选择,也关系到并存疾病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经常使用的诊断工具有5种:(1)非定式的诊断标准;(2)松散的定式诊断标准;(3)定式的诊断会谈方法,如神经精神病学评定表(SCan),用于DSm-iii修订本的定式临床检查(SCiD);(4)标准化的诊断会谈方法,诊断会谈量表(DiS),复合式国际诊断会谈(CiDi);(5)特殊并存疾病的调查工具。

目前,并存疾病最权威的研究是美国并存疾病的调查,他们对14种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和一年患病率的并存疾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2%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罹患过任何一种精神障碍,21%患有1种精神障碍,13%患有2种,14%患有3种以上。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只有21%的患者终生只有1种精神障碍,而且始终没有并存疾病发生,79%的患者有并存疾病[5]。这项研究使得Burker关于并存疾病的定义被广泛接受,表明并存疾病的研究既要包括横向联系也要包括纵向联系。例如研究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就是横向联系,而研究焦虑和抑郁导致自杀的发生率就是纵向联系。横向研究的时间跨度在12个月以内,而纵向研究则从3年到终生。根据研究目的诊断标准可以不同,最宽的范围应包括各种阈下症状和亚临床的诊断,以及社会功能障碍。检查工具越规范化越好,尽量使用SCan、CiDi、DiS和SCiD等,对研究各种障碍间的联系,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寻找病因和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三、治疗

并存疾病的概念已经带来了治疗的变革。临床医生不再以单一的诊断指导治疗,而是针对存在的多种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即以并存疾病指导治疗。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性精神药理学,要求对一个患者同时使用不同的精神药物。医生将开始实践一种多元的精神病理学的治疗方法,即针对具体目标及功能障碍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当遇到任何难治性病例,首先要考虑有没有并存疾病存在。例如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首先要考虑是否因为同时患有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及人格障碍而使治疗复杂化。如果存在并存疾病,联合用药的策略将事在必行。氯硝安定、抗精神病药、丁螺环酮、曲拉唑酮、锂盐、L-色氨酸和可乐宁等,在与抗强迫药物的联合应用中,均取得令人可喜的疗效,说明在并存疾病存在的情况下,针对多种症状的治疗是明智的选择[6]。

对并存疾病的研究可能导致诊断概念的变化,比如临床医生在同时治疗焦虑和抑郁时,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分清二者的概念,即焦虑和抑郁还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这就不能不对诊断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使治疗发生明显的改变。

四、预后

神经疾病的方法篇10

35843部队王建国

王建国同志:

心理疗法又称精神疗法,是医生通过语言、表情、行为、动作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和行为,促进病人机体的代尝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改善或消除病人的病理心理状态,从而减轻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人类的疾病有时不仅表现为机体的生理机能障碍,同时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即精神状态),如痛苦体验、内心矛盾、对疾病的忧虑、对周围环境的猜疑等。这些反应必须借助精神疗法,通过语言的作用,予以解释、说服、开导、劝慰,才能得以消除。因此,精神疗法不仅是精神疾病的基本疗法之一,同时也是躯体疾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措施。在临床医疗实践及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精神因素与身心健康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精神因素同样也可以导致疾病;不仅药物能治疗疾病,良好的精神因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躯体的或精神的疾病常常也能起到治疗或有助于康复的作用。

心理学及心理治疗学并非深奥难懂,它存在于我们的临床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只要我们去接触它、认识它,是完全可以掌握它的。常用的心理疗法有:

精神支持疗法:是通过医生对病人的指导、保证:劝解、培养兴趣、调整环境等方式,帮助病人认识发病的原因,解除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痛苦,促进健康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身心疾病、神经官能症及重型精神病的恢复期。

暗示疗法:是医生通过语言诱导病人的思想活动,使其不加批判地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巫医实际上是利用了病人的迷信心理、采用骗术来治病的,南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愚昧无知,相信巫医,有意或无意地接受了这种暗示,故也可使一些非器质性疾病和部分癔病患者获得治愈,这实质上是心理疗法的结果,只是被巫婆神汉利用了,并加上了迷信的色彩)。暗示疗法有语言行为暗示、药物效应暗示和催眠术暗示。暗示疗法必须在病人对施治者和医疗方法确信无疑的情况下才能奏效,主要用于各种癔病的转换症状,如癔瘫、癔哑、癔聋、癔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