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艺美术的作用十篇工艺美术的作用十篇

工艺美术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16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1

一、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相通之处

(一)产品设计思想的同向性。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都是具有创新性的活动,针对的物质都是产品。工业设计比工艺美术针对的范围要更广阔一些。工业设计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等。其中还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工艺设计囊括了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相关联的所有设计类型。工艺美术针对的产品是其中的类型,也是能够独立成为一体的类型。工艺美术运用了艺术化的手段,而工业设计也是运用设计的手段进行产品创新。

(二)设计工艺与艺术性的融合。

工业设计针对的是不同的产品,工业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从机械设备到普通的日用品,都属于工业设计的类别。在现代经济中,工业设计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例如摄影、色彩学等。工业设计涉及产品的本身,也涉及产品本身带来的影响。工业设计在现代物质的发展中,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工艺美术能够在艺术性上与工业设计有本质的联系,能够给予工业设计更加现实的需求。

(三)多种资源的集中整合。

工业设计要求对资源有明确的使用要求,而工艺美术能够把资源更好地进行融合。工业设计中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设计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这就要求设计的总体过程,就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多种资源整合后,产品就会出现特殊的变化,就会把产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实现工业产品和工艺美术设计的优质结合。

二、工艺美术对工业设计的促进作用

(一)工艺美术把工业设计变得更加丰富。

工艺美术是艺术性的创作,运用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工业设计中,需要把硬性的物质变得软化些,这就需要艺术性的加工。工艺美术具有的技术特点,能够成功将工业设计变得更加具有人文理念,以设计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加深工业设计对于产品本身的质量提升。工艺美术对于工业设计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工业设计转变传统方式的体验,也是工业设计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二)工业设计以工艺美术为技术升级标准。

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中必要的技术手段,工业设计决定了工业产品的类型和性能。工业设计注重产品的使用性和规范性。工艺美术如果成为工业设计的技术标准,那么,工业设计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例如工艺美术美化的工业产品的外形,工艺美术将丰富的色彩设计应用在产品外观上,工艺美术将心理需求思想应用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等。工艺美术是工业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良好应用,是工业设计发挥技术优势与设计优势的体现。

(三)工艺美术延展了工业设计的理念。

工业设计是批量生产的产品,批量生产就会发生设计形态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而现代人喜欢的产品则是具有个性化要求的,这就要求工业设计必须要建立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工业设计理论创新是最为重要的尝试,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无法实现本质性的改变。工艺美术的优势就是在理念上有更加细致的要求,能够给予工业设计更加全面的技术帮助,工艺美术的优势将会在工业设计上逐步延展。工艺美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技术升级,通过采用新材料和新方法,更新传统的工艺,使工艺美术在产品设计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工艺美术对于新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展示出工艺美术对工业设计的优势互补。

三、结语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2

关键词:工艺美术;美术纪念品;旅游纪念品

0引言

闽南地区(厦漳泉)拥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港口及民俗旅游资源,闽南地区旅游开发已经成为全国代表旅游品牌之一。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充分反映了闽南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和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同时,闽南人杰地灵,孕育着众多传统的工艺美术技艺,它们如同瑰宝般隐藏在顽石中,等待人们的开发和挖掘。这些艺术品上至隋朝并延续至今,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独特的人文情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只要略施粉黛,它们将更有资格成为人们以物寄情、记录游历的特殊纪念品。而且,福建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历来与工艺美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政府如何利用这些本土资源,发展具有闽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传统工艺美术纪念品的开发是与旅游业的繁荣相伴而生的。根据2015年全国旅游市场工作会议的数据,2014年我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出现回暖,达2636万人次,同比增长0.27%;出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1.07亿人次,同比增长19.49%,全年旅游总收入高达3.38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同时,我国旅游业已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迅速转变,即旅游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社会就业的带动性、经济的拉动性,以及对文化的传播、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这一转变表明旅游纪念品畅销为工艺美术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

1当前闽南地区工艺美术纪念品发展概况

闽南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闽南民间工艺美术涉及:闽南建筑木雕、鲟埔女服饰、砖雕、剪粘、泥塑、面塑、泉漳木偶头雕刻、漳州木版年画、漳州棉花画、漳浦剪纸、漳浦刺绣、泉州灯彩、泉州刻纸、泉州竹编、惠安石雕、惠安女服饰、永春纸织画、安溪蓝印花布、厦门漆线雕、厦门皮影、厦门彩扎、厦门珠绣以及制陶、制瓷等数十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可谓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在当前大力提倡环保理念的背景下,学者乌伊恒[1]等提出将环保工艺应用于当代旅游纪念品设计中,从环保的设计风格、环保的设计材料出发,为市场提供更加环保的旅游纪念品。叶萃萃[2]针对武夷山旅游纪念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设计理念的开发途径,开辟新的纪念品供给突破口。田河、谭丛[3]通过研究福建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形象推广,提出个性特征、文化内涵、外在包装形象的品牌形象策略。

福建大部分地区旅游纪念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还处于非常落后阶段,文艺精品力作少,创意产业薄弱,文化旅游产品单调,开发与销售还未形成较大规模。另外,对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与设计开发方法,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区域文化特点不够,专门的设计开发人才匮乏,很多旅游景区的旅游纪念商品均为舶来品,产品雷同没有特色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其主要问题是产品设计开发对的区域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工艺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区域文化在旅游纪念商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和融合应用缺乏清楚的认识和科学的开发路经。旅游纪念产品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它的价值应该体现在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精美的工艺制作与产品应用的融合上。综上,诸多问题影响着闽南民间工艺美术发展。

2政府支持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发展的举措分析

虽然闽南民间工艺美术纪念品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厦门作为闽南海旅游城市,又是第一批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产业自然成为厦门市政府发展的重点之一,政府在推动厦门市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工业美术纪念品发展上作出大量努力与支持。

2.1旅游纪念品市场及企业调研

厦门市旅游局多次组织旅游局市场,促进处、亚太旅游发展中心等相关单位,到厦门大胤旅游策划有限公司、厦门旅游集团无限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厦门华亿传媒有限公司等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战略规划及其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在设计、研发、行销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为制定和出台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产业政策、帮助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企业解决发展过程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2.2组织开展推介活动

根据调研情况,厦门市旅游局制订了“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的措施,通过向国内单位或个人应征(借用),以观赏性工艺品、装饰类工艺品、文化类旅游宣传制品、地方土特产品等四个类别的旅游纪念品(商品),成功举办了“2014厦门旅游纪念品征集展示暨旅游商品展销活动”。不仅迅速吸引了全国人民关注厦门旅游和旅游纪念品的“眼球”,而且汇集各种各样精美的纪念品,为厦门旅游纪念品再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此外,还激发了厦门市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组织赴南昌、长沙、武汉、重庆中部4市开展旅游促销活动,过推介会的平台,与中部四市旅行商就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纪念品研发等进行深入交流,并展示了“最厦门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厦门旅游护照》《鼓浪屿的歌》等画册,为厦门市旅游纪念品“走出去”开辟了一条通道。

2.3评选厦门特色旅游纪念品

为了增进全国各地旅游者对厦门市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的认知,引导游客高效、满意地消费,厦门市先后举办了“旅游纪念品设计征集大赛”“最闽台伴手礼评选活动”“厦门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征集评选活动”,并评选出活动获奖作品名单(见表1)。

2.4征集与推介旅游纪念品目录

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作为商品自有其生命周期,旅游纪念品行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并自我更新。2015年,厦门市旅游局推出具有权威性的厦门特色旅游纪念品目录,每季度公布一次,在评选中获奖的伴手礼可直接进入目录。由于厦门特色旅游纪念品目录对入选企业设置了较高门槛,不仅提高了旅游纪念品企业创新积极性、激发全国各地游客对厦门旅游纪念品的购买需求,并一定程度解除了游客的购买疑虑。

2.5出台扶持纪念品发展政策

针对厦门市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发(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展状况,厦门市旅游局先后从政府层面上制定出台政策鼓励,扶持厦门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市场。例如,举办纪念品设计征集大赛、旅游纪念品资金扶持、评定政务/商务礼品、推荐厦门特色旅游纪念品名录、规范纪念品市场秩序、鼓励政府采购,逐步打通了厦门市旅游纪念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衔接问题或发展问题。从上可见,厦门市旅游业及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发展,离不开厦门市旅游局和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同时也可以看出,厦门市政府主管部门的各种支持行为举措,不仅促进厦门市传统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产业的发展与纪念品的供给,而且为游客提供了纪念品购买指导和购买便利性条件。从供需两端提升厦门市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层次和供需总量,有力推动了厦门市旅游纪念品市场营销水平发展和旅游纪念品产业的发展格局。

3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文化软实力依然有待加强。现代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不断交融,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我国很多传统文化正在渐渐被弱化。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的根和源。因此,在现代的背景下必须更加注重保护传统文化,要实现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传统文化传播。但闽南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浩如烟海,其传承和保护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不是任何个人和民间团体所能承担、胜任的。只有政府才能驾驭这样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并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纵观各国的传统工艺美术纪念品传承和发展历史经验,可以看出都是政府占主导,投入资金、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闽南传统工艺美术纪念品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

参考文献:

[1]乌伊恒,包荣华.环保工艺在当代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4):24.

[2]叶萃萃.关于武夷山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0(29).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中国原始先人的思维方式谈起,分析了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生及演绎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据。

一、引言

中国工艺美术发生的较为久远,在久远的年代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史前美术史上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原始先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其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而产生的作品来探讨艺术的演绎。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因为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必定受多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环境的影响,包括、、文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本文主要从思维、图腾、神话、阶层分类来探讨。

二、工艺美术的起源演绎概说

从起源来说,整个人类社会工艺美术的起源应该具有共通之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趟过的是同一条河流。整个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世界的远古洪荒时代,也许当我们的原始先人从树上走下来,打制第一块石器并用它来打击远方的飞禽走兽时,第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就产生了。不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维、审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这件作品都应该是属于工艺美术系列。“制造工具的行为打开了动物快感向人类美感转化的一系列过程的闸门,特别是对造型艺术来说,工具堪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艺术的基本萌芽”,[1]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工具的制造都是根据当时的劳动需要和能够驾御的物质材料制造出来的,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最为直接与方便的材料便是石头,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最早的工具设计就是石器设计。人们对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谈不上有的审美加工,但当时的人类确实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性能的蓝图,在千万遍反复实践中,对于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尖或者薄等形体概念和在具体砍砸时由这些形体产生的使用快感之间建立的思考,成为最早的对美的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2]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件可以利用并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艺美术品。

∽,小孔是灵魂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原始人的对生存的观念,在工艺美术的发展演绎中这种观念的影响是很大的。至于求全与求美的观念,我认为是中国人的吉祥与审美心理的体现。中国的工艺美术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式在发展,无不渗透着自己的这种观念。

三、工艺美术起源演绎的思维文化

远古时代,万物洪荒,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感到陌生和恐惧,日月星辰的变换,山崩地裂的灾难,生老病死的神秘,无一不给人类带来了障碍,人类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着自然,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本身;劳动在改变着人类的同时,也在锻炼着人的思维。由于对自然的不理解,原始人赋予自然万物灵性,试图以此亲近自然,于是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万物有灵”的观念自始至终贯穿在原始人的头脑之中,正如泰勒所说:“事实上,万物有灵是宗教哲学的基础,从野蛮人到文明人来说都是如此。虽然最初看来它提供的仅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赤裸裸的,贫乏的宗教定义,但随即我们就能发现她那种非凡的充实性。因为后来发展起来的枝叶无不根植于它。”原始人正是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阴阳观念,而阴阳观念无不贯穿在人类的工艺设计之中。

人的观念重视研究人的本身,中国常常思索:“人类从哪里来?”原始先人从男女交合诞生生命的现象得出结论,即“男女精构,万物化生”,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界两种彼此对立而又相互依赖而存亡的物质势力。

阴阳五行、八卦和图腾崇拜等观念的相互影响作用,是受原始的互渗思维作用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工艺美术的色彩来分析。人们从对自然的了解出自然界的五种基本色彩,即青、赤、黄、白、黑,并把这五种颜色视为正色。“通过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说,色彩的象征和比附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西、南、北、中)、五时(春、夏、秋、冬、长夏)、五性(仁、义、礼、智、信)、五声(呻、笑、呼、哭、歌)、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气(寒、热、风、燥、湿),成为一个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比附的整体系统”。[3]可见,中国人很善于将不同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而糅和在一起,各种事物意义的转换,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中国工艺美术自从起源以后,一直沿着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发展着,而工艺美术的创作设计,最根本的还是受设计思维的制约,设计思维更是受社会文化的限制。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渊远流长,经久不衰,是有自己的文化精髓置于其中的。而中国文化的互渗思维将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中国的器物造型及色彩配置等工艺美术的各要素分别具有更为深层的意义,也可以说,由于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工艺美术品有极强的象征性,而这种象征性已经随着的迈进慢慢渗入到人们的心里,所以说中国文化有很强的渗透性。

四、结语

凝聚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工艺美术,在过去和现在的国际性贸易和文化交流中,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传去了精美的丝织品,而且传去了蚕种和织造技术。陶瓷之路更是跨越中世纪东西世界的一条纽带。瓷器的外销不仅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转化为全人类的文明财富和世界性生产产业,而且影响了所到之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4

关键词:工艺美术;茶包装;工艺美术发展瓶颈;应用作用及影响

工艺美术这一名词是在20世纪初期因为抵制洋货和发展民族经济而由中国的有识之士从日本引进的工艺产品设计概念,当时,有识之士将其称之为“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意思是指采用设计的方法改良制品,与现代设计同义,是今天普遍使用的“设计”、“现代设计”、“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等诸多概念的早期名称[1]。不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工艺美术由艺术设计的代名词发展成为了手工艺术的专称。本文所研究的工艺美术也沿用这一观点,特指传统手工艺术。每一个爱国之士都希望蕴含丰富本国文化的工艺美术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然而当工艺美术自身的局限性碰上了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便有了发展瓶颈。

1工艺美术的发展瓶颈

工艺美术在信息时代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在了解其发展瓶颈的基础上具体问题以具体策略解决,而笔者所调查到的工艺美术发展瓶颈共有以下几点:

1.1手工业发展基础难以跟上大机器时代之步伐

如今的时代,是大机器生产时代,又可称之为“信息时代”[2],而工艺美术是由以我国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手工业发展而来的。与手工业时代相比,如今的大机器生产时代的生产方式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了、各国文化交流的频率大幅度增加了、平面设计的思路也变广了,重要的是,这些快速发展的事物状态仍然在持续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的转型变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但是工艺美术是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其特点有着手工业时代的局限性,发展轨迹也没有跟上大机器时展的步伐,所以处于转型中的工艺美术虽然也部分反映了社会转型的特征,但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使得工艺美术的自身逻辑性个性分明,而且发展速度也难以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比拟,因此工艺美术的发展很难跟上大机器时代之步伐,这也是阻挡工艺美术发展的原因之一。

1.2作用单一,难以大范围普及

工艺美术这一词语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由平面设计的同义词变成了单纯地指工艺美术这一类传统手工业而言了,从这一层面上讲,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环境与生活用品的造型艺术。这一工艺详细划分又能够分为陈设工艺与日用工艺两大类。虽然这一工艺的存在在不同的时代也为中国创造出了很多实用性的物品,如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成果在商周时期生产出来的就是具有实用(祭祀)价值的物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领导人也曾大力提倡工艺美术,并将工艺美术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往国外,出口创汇,然而总体说来,工艺美术发展至今仍然没能与平面设计相结合,创作过程也仍然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主要是为了在促进实用的基础上加强商品的审美性,没有更多的诸如传播信息等作用,虽然很受大众欢迎,但这一技术难以大范围普及,传承起来较为困难。

1.3学习困难,继承人越来越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美术显然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手工艺,而是必须与大机器工业相结合,继续承担着自己把实用品艺术化、或把艺术品实用化的责任。然而,工艺美术行业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把实用品艺术化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把艺术品实用化却不那么容易,很多时候经历了很多人的努力创新仍然没有能够成功。而且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不是所有人仅仅凭借自己的兴趣通过一定的历练就能成为工艺美术的继承人的。工艺美术包括特种工艺、艺用纺织、工艺绘画、民间工艺、编织工艺、图书装帧、工艺篆刻等多种类型,每一大类下又分为许多小类,而每一种工艺美术的造型的完成都不能仅仅凭借设计者的艺术构思,还要有丰富的阅历和高质量的审美水平。因此而造成了工艺美术学习困难,继承人越来越少,严重阻碍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2工艺美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工艺美术虽然有发展瓶颈,然而也不是不可突破的,只要有创新思维,就能够通过努力推陈出新促进时代的发展。而工艺美术应用于茶包装设计,就是一件增多工艺美术作用并扩大其影响的好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促进工艺美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1利用工艺美术增强茶包装设计的审美性

工艺美术造型一直讲究严谨、韵律与气势,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崇尚流畅大方、稳定和谐。工艺美术工作者们普遍认为在造型时要遵守“站七、坐五、盘三、跪四”的原则,而且如果工艺美术设计中涉及到人体姿态,造型也要非常讲究,人物形态造型要揭示肌肉运动和内心情感流露的联系。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也可以将这些原则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在这里茶叶平面包装的时候为受众创造一个匀称、和谐、生动的整体,促进茶叶包装的被接受,促进茶叶包装要传递信息的传播速度。

2.2在设计精美茶叶包装时增强实用性

上文已经提到,如今的工艺美术主要偏重于让实用性物品艺术化。而让艺术产品实用化则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了传承工艺美术,促进工艺美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发挥,在设计精美茶叶包装时应增强产品的实用功能。不能认为工艺美术主要是为了美化实用型产品就仅仅为了让茶包装美观而将其设计得非常美观,还要在茶包装中加入广告元素和科普内容,让受众的接受茶包装广告作用的同时记住生活常识或在乐意了解生活常识的前提下记住茶叶包装的广告,用广告促进茶叶经济的激活,用科普常识促进人们对广告的接受和茶文化的传播,增强茶叶包装的实用性,也促进工艺美术的传承。

2.3促进工艺美术和大机器的结合

我国的工艺美术虽然在技术手段上更注重手工技艺,但是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工艺美术不能排斥机械化大生产。所以为了促进茶叶包装的广泛生产,以精美包装的生产促进茶叶的销售继而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在设计和生产茶包装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在融入工艺美术生产技术和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促进茶包装的生产与大机械生产的结合。毕竟工艺美术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当时的高新科技和先进生产工艺,而茶包装的设计在每一个时代都要紧跟时代潮流,只有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被世人接受,才能促进当时经济的发展。

3工艺美术在茶包装设计中应用的作用及影响

工艺美术和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研究者们一时性起提出来的,是以时展的要求和二者结合的有利影响为理论支撑而提出策略的。

3.1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如今的名人画作坊、名画专卖店、手工制品专卖店、传统工艺品专卖店越来越多,传统工艺也越受到大众的推崇。工艺品的热销势必会带来工艺美术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景德镇陶瓷从业者有近10万人,而从事陶瓷绘画创作的占到了2万多人,即超过五分之一,“瓷都”几乎成了“画都”[3]。因此,将工艺美术应用于茶包装设计中,肯定也能够引起一部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之人对茶文化的追捧,并因此而吸引更多人投身于茶包装设计研究和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因而衍生出新的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增加一部分人的收入,从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2能为工艺美术进步发展继承人

中国工艺产品的创作历史悠久,工艺产品包含范围广泛,仅以工艺产品中的青铜器作为例子来说,青铜器工艺开始于公元两千多年前,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从殷商、西周达到鼎盛开始算起,至今已经经历了十五个世纪的辉煌。然而,虽然青铜器在使用的时候能达到装饰精美、提升文化内涵、表达文化创意、传递文化信息的作用,专业为青铜器创作进行工艺美术创作的人员却越来越少了。举一端而可以窥全貌,如今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如果工艺美术能够和茶包装设计相结合就一定能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吸引一批人来为了传播茶文化、为了进行茶包装设计而学习工艺美术,从而为工艺美术进步发展更多的继承人。

3.3多重文化结合,促进茶文化的传播

其实,工艺美术也是一种设计与工艺制作文化,而茶包装设计则与平面设计息息相关。这两者都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凝结了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工艺美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增强茶包装的审美性和实用性,茶包装设计如果利用工艺美术丰富其文化内涵,将会被更多人所接受,而既然是茶包装,其本身也就能够为传播茶文化而作出贡献。因此,将手工艺文化、茶文化、平面设计文化等多种文化互相结合,是时展的要求,也是茶叶包装推陈出新都必经之路。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愿意接受多元文化,因此,将这三种文化结合,一定也能促进茶文化的传播。

4结语

工艺美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工艺美术如果发展得当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如果将工艺美术和茶包装设计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笔者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这二者的结合以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社会转型下的工艺美术[J].特别策划(工艺美术),2014(5):26-29.

[2]唐克美.,传统技艺中的文化复兴[J].美术观察,2007(7):1-2.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5

1、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构思上的创新

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创新,所以,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具有创造力,尤其是在艺术构思方面,一定要具有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创作的水平。好的工艺美术设计,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激发设计者的灵感,要改变其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观念,还要体现人们对美化事物的追求。

在当代工艺美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要做到对艺术构思的创新,还需要对传统的设计知识以及理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工艺美术设计更好的发展。

当代工艺美术在设计时,一定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还要在设计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观。

工艺美术包括多项内容,需要将审美与性能有机的融合的一起,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且融合了不同的思想,所以,工艺美术在发展时,也需要将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提升工艺美化的设计理念,还需要融合现实,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

2、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要点

当代工艺美术设计需要紧跟时代潮流,需要与现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要将传统工艺文化与现代工艺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要掌握现代文化的潮流趋势,这样设计出的工艺品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审美眼光。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素质以及文化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只有把握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要点,才能提高设计的水平。在创作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有较大的不同,设计者要做到对不同文化以及理念的融合,要打破传统工艺美术的局限性,还要提高审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所以,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对工艺美术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还要与现代社会的时尚潮流结合起来,增加创新意识,提高艺术品的价值。

设计人员要具有一定创造力,这样才能促进当代工艺美术设计更好的提升。

现代工艺美术是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对其形式以及内容的改进,可以使工艺作品更具时代感。人们的审美眼光以及欣赏习惯在不断的改变,增加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创造性,可以更好的提升工艺品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要注入具有时代信息的创造性审美观念。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民族化就是在设计中将本民族的艺术和审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风格展现出来;第三,现代工艺美术设计非常注重以表现为主的抽象性风格,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审美意识中,不能有过多和过分的雕饰,要求产品应该要以简洁性或抽象性的特征为主。

如果要确保其成就能够顺利的实现,就要通过有效地创新思想来获取,只有这样才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进而提升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创造出更美的作品,使得艺术和美学之间也得以更好地相互完美融合在一起。

3、当代工艺美术在创新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工艺美术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软件都相继的开发出来,并且大部分都已经在当代工艺美术中开始应用,这一系列的软件对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简便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中的过程,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设计人员能够在作品的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信息技术在当代工艺美术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当代工艺美术的整体设计水平,简化了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充分的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对于设计人员在自身设计创造作品时的水平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在当代工艺美术中,想要更好的创作出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就必须掌握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正确方法,充分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对工艺美术作品进行改善,加强对作品的修改,使作品更加的完美。在当代工艺美术中,计算机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在创作过程中的设计创造,因为计算机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为创作者提供大量的材料,可以利用相关的工艺美术软件对创作出来的作品加强设计,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时,能够更好的将各类材料综合起来进行有效的利用,充分的掌握与创作作品相关的材料,加强创作作品自身的质量。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持续发展的机遇,面对国内外各种艺术思潮的涌现,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知识能力的有效创新,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当代工艺美术的作品质量。

4、结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这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水平的提升。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有着较大变化,而且对精神文化也有着不同的追求,所以,在工艺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创造性,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提高设计作品的时代感。在创新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可以是工艺品更具文化内涵。设计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观察事物,还要不断的积累素材,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灵感,可以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慧韬.西方美术史中人文内涵的变化[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李建平.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性成果转化研究[J].艺术教育,2012(7).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6

1工艺美术设计在作品构思上的创新

工艺美术设计,对要创作的作品进行艺术构思是最基础的一步。一个好的工艺美术作用在设计上就一定要体现出创造力,对于任何一个工艺美术设计者来说,在作品创作构思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不断提高创造力。这首先要创新构思理念,在创造的过程中激发新的灵感。工艺美术是人类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人们审美观念的反映,艺术构思离不开创新。

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在作品构思上的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构思创新也是工艺美术设计中能够使思维和想象保持良好状态的基本条件。当然,工艺美术设计者在发挥自身想象与创作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实际情况和环境为基础,与实际相结合,切不可与实际相脱离。工艺美术设计创作的特征设计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将工艺美术与现代审美、社会功能三大主要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我国文化艺术的飞速发展,大批不同文艺思想的陆续涌现,对当地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紧随文化思潮,在工艺美术设计中提高创新意识,重视构思理念上的创新,与当地工艺美术的发展动态保持同步。同时将创新思维理念与现实情况向结合,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特征,符合社会文化环境的作品。

2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要与时展相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考验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并不单纯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各项要素发展的综合性。各国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必然要走发展创新之路。创新不仅仅是科技的创新,更是思维、理念、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创新力。在此大背景下,现今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以往成功经验和先进内容的基础长,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将设计内容、设计技术以及设计水平都进一步提高。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够反映现有时代所具有典型特征和发展趋势。首先,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模仿,相较而言,工艺美术设计更有表现力,设计师设计的工艺美术作品要具有全新的时代感。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人力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都在不断提升,对工艺美术设计的作品的要求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工艺艺术中融入具有时代气息的创新性审美观念。其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作品要充分的展现出传统的民族风格和特殊,将中华民族的艺术气息和审美理念融入在作品中。再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具有明显的抽象性风格,在现代工艺美术的审美观念中,作品要不易过分繁琐,过度装饰,而是以简洁抽象的风格为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工艺美术的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要具有时代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对整体设计发挥辅助作用。

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创新水平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7

《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传统工艺美术,是指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手工工艺品种和技艺。”由此可见,成为传统工艺美术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传统性。传统工艺美术并非单指实物形态存在的某件传统工艺品,而是指某工艺品品种和技艺。该工艺品种应是百年以前即已存在,且完成该种工艺品的基本技艺在百年以前就已形成。悠久的历史是传统工艺美术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的体现,它的卓越品质被不同时代的人们认可,而得以世代相传。

2.艺术性。手工艺本指具有高度艺术性、技巧性的手工。(注:王向峰:《文艺美学辞典》[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第7页。)虽然传统工艺美术(除珍品外)在关税法上并不作为艺术品对待,但《条例》要求其“技艺精湛”,并“在国内外享有声誉。”就决定了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手工艺品种中的精品,理应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非同一般工艺品所体现的美感。

3.民族性。鲜明的民族风格,即指传统工艺美术是对淳朴的民俗风情和多彩的民族生活的艺术概括和升华,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特有的艺术观念。而地方特色则是指,由作者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当地人们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所决定的,深蕴于传统工艺美术之中独特的风韵。

4.自然性。传统工艺美术应“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天然原材料是人工合成材料的对称。如,取之自然界的制作艺术陶瓷的陶土,用于玉石雕刻的玉石,刺绣制品所需丝、线等。原材料的天然性与手工制作相配,是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特色。

5.程序性。“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殊要求。工艺流程是工业品生产中,从原料到制成品各项工序安排的程序。(注: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页。)是完成传统工艺美术必经的特定的手工操作程序。许多工艺美术如根雕、盆景等便不符合这一要求。

从美术学的角度讲,传统工艺美术仅指利用某种珍贵或特殊的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巧的技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工艺品。如象牙、玉石制品、雕漆、景泰蓝等。(注:周之骐:《美术百科大辞典》[m],农材读物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由此我们可知,不论是法律还是美术理论,均将传统工艺美术限定在极为狭小的范围内,为传统工艺美术先于一般实用美术而受到法律特别保护提供了可能。

二、传统工艺美术与美术作品

美术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的。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在东方还涉及书法艺术等。(注:沈柔坚:《中国美术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而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没有把它们完全包括在“美术作品”中。《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七款对美术作品解释时,列举了“绘画、书法、雕塑、建筑”之后用了“等”字予以概括,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空间。于是,较权威著作认为“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暗示实用艺术品享有版权”。(注:郑成思:《版权法》(修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107、131、132页。)也有学者认为“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美术作品,应当包括实用美术作品”。(注:刘春田:《知识产权法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总之,较一致的观点是:我国著作权法并未明确将实用美术作品归入“美术作品”中,但根据我国是《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事实,以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美术作品”概括性陈述,可推知或已“暗示”实用美术作品是现行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1992年我国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例的规定》之前尚能成立,而在该规定生效后,不仅不能成立,还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为该规定第六条明确指出:“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为自该作品完成起二十五年”。依《伯尔尼公约》确定的国民待遇原则,我国国内实用艺术作品保护期只能是二十五年,而在《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并没有保护期为二十五年的规定。试图在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后五十年的“美术作品”中,寻找实用美术作品的影子,岂不是徒劳?

实用美术作品在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中将明确被加入美术作品行列,估计要成为现实。(注:郑成思:《版权法》(修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107、131、132页。)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著作权法》修改前,作为一个单行行政法规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在第二十条规定:“制作、出售假冒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署名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是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吗?显然不是。因为,凡是在自己的商品上假冒他人的名称或姓名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何必限定为冒美术大师之名呢?对照著作权法也许有些启示。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制作、出售假冒著作权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此处也肯定了不是竞争性质的行为。多数版权法学者认为:版权法中所管辖的冒名不是一般商品的假冒,假冒名作家之名发表低劣作品,多会模仿被冒者的作品,“至少把侵害的矛头指向被冒者作品的全部。”(注:参见郑成思:前引书,第145页。)两个“署名权”的保护目的是否相同呢?笔者持肯定观点。因为《条例》要求美术大师的作品必须“自成流派”,(注:《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第12条。)冒名者只有剽窃、摹仿大师的作品(表现为造型和美术图案的抄袭),方能“鱼目混珠”。故此处署名权的保护,也是为保护美术大师的作品。这充分说明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已经涉及到作品的保护。

《条例》对“署名权”的保护,也说明了传统工艺美术脱离了一般实用美术的范畴,而成为“纯美术”形式了。但传统工艺美术所受到的保护,又远远超过版权法对作品给予的保护。

首先,著作权法只保护美术作品中有独创性的造型或美术图案,而不保护实现这种造型和图案的技术与工艺手段。(注:参见刘春田:前引书,第45页。)而《条例》要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工艺美术技艺是在审美创造过程中,创作主体为达到艺术最佳表现目的所采用的合乎美的规律的操作技能,是创造艺术产品的诸多方式、手段的总和。(注:王向峰:《文艺美学辞典》[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第7页。)工艺美术作品中所包蕴的心态情感、思想意向等内容,以及具有生命意味的艺术形成,都靠技艺物化凝降于具体物质形态之中。因此,《条例》将技艺作为主要的保护对象,对窃取或者泄露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秘密的行为,给以法律制裁。

其次,《条例》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工艺美术品种既非单

纯的生产设备与产品,也非单纯的技艺,而必须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注:参见梁太鹤:《贵州传统工艺与旅游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第129页。)品种的延续靠技艺、原材料和艺人三个要素的支持。为此《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必要措施,发掘和抢救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征集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对制作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特需的宝石、玉石等珍稀矿种,国家依法加强保护,培养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

再次,传统工艺美术的文物价值保护。《条例》第十、十一条规定,对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进行征集、收购并由国家或地方的美术馆博物馆珍藏;珍品禁止出口。说明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也涉及部分实物保护。

三、传统工艺美术与民间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虽保护办法尚未出台,但在著作权法立法讨论中,就中国民间文学艺术领域只保护业已完成的“作品”形成了共识。(注:郑成思:《版权法》(修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107、131、132页。)根据《伯尔尼公约》第十五条第四款的规定,学者们认为:(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身份不明确,但可确信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社会群体创造;(2)“作品”已形成但未曾出版;(注:郑成思:前引书1990年版,第126页。)(3)著作权法主体为国家或某群体;(注:江建名:《著作权法导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23页。张广生:《试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法学》1992年第1期第45页。)(4)范围上包括民间的故事、诗歌、民歌、舞蹈、戏剧、服饰、建筑及立体造型艺术等文学艺术形式。(注:参见刘剑文、张里安:《现代中国知识产权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5页。)

传统工艺美术与民间文学艺术、实用美术之间界限的划定,是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办法及修订著作权法不可回避的问题。

传统工艺美术与一般实用美术的区分,可着眼于考察用途上的区别,以及是否符合《条例》规定的前述构成条件。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实用美术作品的划分就比较复杂。服饰和其他民间立体造型艺术,都是实用美术,以主体是否具有群体性为标准划分两类作品,在理论上也行得通。不过,要认定一件作品是利用创作的民间素材完成的,还是利用了未出版但已形成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比较困难的。相比之下,区分传统工艺美术与民间文学艺术则容易得多,只要将传统工艺美术与民间工艺相区别即可。在工艺美术学上,民间工艺是指劳动人民为适应并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付诸手工生产的一种工艺美术。包括服装、服装之附件、食餐用具(如:陶、瓷、金银制品等)、织染绣品、各种家具、竹藤类编织物等。(注:吴山:前引书,第2页。)其强调的就是实用性,艺术性还谈不上,只能说具有观赏性,与传统工艺美术在范围上、用途上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

两者在法上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从权利主体来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没有明确的作者。有人认为依照《伯尔尼公约》和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所规定的原则,可以推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原始著作权,只能由国家享有,并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注:江建名:《著作权法导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23页。)也有人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必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出来的,因此,这个民族享有著作权的主体资格,国家可以规定由县以上文化主管部门代表该民族行使著作权。(注:张广生:《试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法学》1992年第1期第45页。)两种观点都说明了作品的作者不明确,否则权利主体就不会是国家或某个民族了。而传统工艺美术,从技艺归属的角度讲,家庭祖传绝艺应由家庭或某家庭成员享有,由某社会组织发掘研究并持有的,归该社会组织享有,而进入公有领域的应归国家。从版权角度讲,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只要作品造型和美术图案具独创性,应由具体作者享有版权。

其次,权利行使方式不同。依《伯尔尼公约》有关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可以指定主管当局代表该作者并有权维护和行使作者在本同盟成员国内之权利。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须经国家有关机关认定,才被实施法定的保密措施,但权利人行使权利无需他人代表或。

再次,权利内容不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主体,应享有复制权、翻译权、传播权和报酬请求权。(注:郑成思:《版权法》(修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107、131、132页。)另外还有改编权,至少改编者应当注明原作出处。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人、发掘者而言,有表明身份的权利,技艺的专有权以及作品中所包含的与“美术作品”作者相同的各项权利。

四、传统工艺美术与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对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其定义为: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其中的技术信息,有人解释为:技术秘诀、工艺流程、设计图纸、技术数据、化学配方、制造方法、技术资料、技术情报等技术科学方面的专有知识。(注:黄勤南:《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讲座》[m],改革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笔者认为,技术信息作为商业秘密的核心内容,应具备两个显著的特征即秘密性和营利性。秘密性,是指该技术信息只能为某主体掌握、并被其采取保密措施,没有公开。营利性,指技术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持有人凭借它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工艺美术也具有以上特征,技艺也包含有技术秘密。技艺的持有者可利用其特殊的技能完成工艺品种在一定程度上的“复制”,占领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当然,传统工艺品属文化产品,营利性并不能作为它的主要特征,艺术价值高才是政府予以特别保护的原因。

传统工艺美术与商业秘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所处的领域不同。传统工艺美术属文化艺术领域的智力成果。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技艺性很强,是机器无法代替手工完成制作的。加之其所需原材料(如玉石、宝石等)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使传统工艺品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复制”。运用技艺的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而商业秘密中的技术信息,作为一种技术科学方面的专有知识,它用于指导工业产品的开发、生产,这种专有知识的运用,一般依赖于机械设备或仪器传递到产品上。故商业秘密属于经济领域的智力成果。

第二,保护措施和保护范围不同。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受到双重保护,持有者和国家都应采取保密措施,而且国家有关机关要在确定密级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措施。但条件是传统工艺美术必须经国家有关机关的登记认定。而作为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只要为权利人掌握,无需经任何机关认定,便享有专有权,但权利人必须自己采取保密措施予以保护,一旦公开便失去独占价值。另外,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还包括部分实物保护,即珍品本身不允许私运出境。而商业秘密的保护不涉及利用它完成的产品。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条例》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交叉的领域,传统工艺美术中的智力成果,凝聚了所有人的智力和财力,他人窃取或泄露,是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对传统工艺美术法律属性的认识

传统工艺美术被认为是人类文化遗产。由上述分析可知,这项文化遗产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商业秘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都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财产。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条例》定义的“传统工艺美术”,它应是一项具有特殊性的财产。表现在:

第一,无形性。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是无形的,它是数代人科技知识与经验的结晶。品种是实物产品与技艺的结合,它的存在固然有赖于原材料、技艺、艺术工作者三个因素,但核心应是技艺。将传统工艺美术称为“无形财产”或“无形文物”的首推日本。日本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就提出“有形文化财”(当指文物、古迹等一本文作者注)与“无形文化财”的概念。无形文化财包括:“雅乐、能乐、文乐、歌舞伎、组踊、音乐、舞踊等艺能”,还包括“陶艺、染织、漆艺、金木、木竹工、人形、截金、拔镂等工艺技术。”(注:参见胡骏、逮家乡:《日本文化财保护的现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2年第4卷第2期。)显然,前者是我们所称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后者便是传统工艺美术。

第二,专有性。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人、发掘者对持有的技艺享有专有权,作者对工艺品的造型和美术图案享有专有权,对此不应有什么争议。依《条例》第九、十八条规定,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的持有者,以法定程序予以认定后,对工艺技术秘密实行保密;制作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企业应健全保密制度;从事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制作的人员,不得泄露在制作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过程中知悉的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秘密。既然是秘密就具有专有性。对国家采取保密措施如何理解呢?可否认为,凡经国家认定并确定秘级的技艺就属于国家专有呢?不能,因为传统工艺美术技艺除已进入公有领域的外,应有明确的持有人,而且对工艺的改进和提高,也是智力成果。若归国家所有,则无人再申请认定,不利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发展和提高,与《条例》的立法宗旨背道而驰。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8

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其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其民族文化表征最显著。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具有广泛的识别性和鲜明的个性。平面广告设计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间工艺美术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自发的,而不是主动、自觉的。这种被动与自发性主要体现在:或仅是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采取或选取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某一种形式,或在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受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影响而潜意识地体现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特征。事实上,作为现代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平面广告设计的一条最基本原则——易读性,即能准确传达信息,让受众清晰理解广告所表达的意思。把民间工艺美术的思维、理念、特殊表现手法、表现形式、造型特征运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更有利于为群众与广告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更有效地形成广告效应。尤其是品牌推广本身必须具有入乡随俗的特点,民间工艺美术为品牌推广的平面广告设计地域化、特色化提供了依据。平面广告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及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启示

(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研究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其研究主要从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间工艺美术、湘南民间石雕、湘南民间木雕等几个方面,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整理。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进行简要概括:

(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凤鸣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王铁著《2012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湘南民居印象》等。

(2)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课题与论文,如陆岚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理论研究》、论文《浅析蓝印花布的色彩观》等。

(3)湘南民间石雕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如何次贤的课题《湘南民间石雕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寻绎》《从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看中国民间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蕴》等。

(4)湘南民间木雕的研究论文,李曦《湘南民间家具的装饰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选用与木雕装饰》《湘南古民居木雕艺术》等。以上这些课题、论文、著作主要从研究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征入手,广泛收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阐述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系统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学特征,部分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对平面广告设计启示(艺术造型的直接借鉴)

1.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的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并为群众所熟知,平面广告首先得被广大群众认识、认同并接受,因此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既对民间工艺美术加以提炼与创新,又能让平面广告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先进的平面广告是国内学习和引进的主体,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传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正面临消亡的边际,将其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既为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延续寻找到新途径。

2.为郴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寻找到新的载体。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和消费群体大量进入城市务工,使得郴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正在加速消亡。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其生存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在传达给广告受众的同时,促进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再设计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从文化传承角度的考虑,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对其文化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完善。虽然郴州是中国的一个市,但其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对大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自然与纯真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所追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既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魅力的进一步挖掘,也将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从源头上分析,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可见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把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研究,因此,这属于尚未涉足的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中如何应用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1.情感的继承。平面广告设计者只有在真诚理解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并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艺术的一组同学,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缺乏对拼布艺术实物的真实美感的体验,在老师的建议下,联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走进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创作历程与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情感体验,接触与了解到真实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们满怀激情的研究进程ppt汇报,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也让班上所有同学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艺术绣,为后期拼布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面广告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虽然在思维方式、表现手段、传达载体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劳动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广告设计者在情感上的继承,也将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仅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增资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亲和力,拉近广告受众的距离,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润物细无声。

2.造型的借用与发展。郴州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既有表达吉祥幸福的人物、动物花卉、文字、云纹、回纹、几何抽象形态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组合。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平面广告设计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如:陈秀同学利用郴州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奥会欢迎您”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的借用与发展,既丰富了平面广告造型语言,又为广告主融入消费群体奠定基础。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既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经过提炼再设计,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载着广告主赋予的消费理念、价值引导、审美情趣等,是将造型特点、形式美感、大众识别性等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二)理念的创新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1.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不断消亡和流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就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延续指出,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精彩的创意设计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人文工艺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出现,重新建构审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对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地方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形势下,我院将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其主干课程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将本地的工艺美术资源请进课堂,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继承和延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寓意、造型特点、审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9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从20世纪初便开始兴起,建国之后更是在理论建设发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实用美术”观点、“工艺文化本元论”以及现代设计观念等观点纷纷出现,对我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现在研究工艺美术理论有着很好地借鉴意义。

一、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变迁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随着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带动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和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在借鉴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陈之佛、庞薰?、王朝闻等学者也纷纷对中国工艺美术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对以往的工艺美术观点进行兴革,形成了一批赋有时代特色的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分化,因此笔者将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史上一个整体阶段进行阐述。

(一)“实用美术”观点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众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关于工艺美术的定义、原则、本质、社会功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其中以陈之佛的“实用美术”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实用美术”观点强调实用与美的统一,要求工艺美术必须兼顾实用和美两方面的要求,工艺美术的落脚点必须放在真正服务于大众上。

长久以来,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宫廷工艺、文人工艺、宗教工艺、民间工艺四者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前进,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各具特色自成体系,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工艺美术却真正进入了低谷。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大机器生产的产工业品大量涌入,这些产品的物美价廉使得中国传统的工艺产品备受打击,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一落千丈。辛亥革命之后,宫廷工艺体系解体,文人工艺、宗教工艺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日趋衰微,这时的中国手工艺产业以民间工艺为主导,开始向西方学习,引入大机器生产,各种手工作坊兴起,但由于其在工艺形态等方面并无改观,因此中国的手工艺产品仍然没有实力与西方竞争。与此同时,发端于清末的关于手工艺是“奇技淫巧”的狭隘观念迅速发展并影响深远。建国初期,工艺美术更是被许多人错误地理解成“手工艺”,使得“工艺美术”一词一直受到许多非议。

“实用美术”观点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的代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以往狭隘工艺美术观点的纠正。人类的生存要求决定了人类最基本的造物观念是要优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衡量造物活动的最低标准便是是否能够实现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要求,即一件器物是否具有实用功能,在物质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审美――才会应运而生。在历史的发展中,尽管这种精神文化要求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不断提高,产生了以审美鉴赏为主的造物,但这种造物一旦脱离了实用要求的规范,那么它就失去了造物最基本的价值支撑,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失去动力,真正沦落为供少数人鉴赏把玩的“奇技淫巧”,其结果只能是消亡。“实用美术”观点将工艺美术从“奇技淫巧”中解放出来,对工艺美术造物的实用原则进行强调,把以往专注于审美的理念打破,将实用要求和审美要求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同时将工艺美术的受众由以往所认为的“皇室贵族”转变成普通大众,重新确立了工艺美术的地位与作用,对建国初期将工艺美术品与手工艺品或工业品相等同的简单划分进行驳斥,影响了中国现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态势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行进模式。

(二)与时俱进,顺应时展

建国初期,由于中国工艺美术产品体系发展不完善,因而市场受到西方产品的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西方工艺技术和审美观点被引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遭到强烈冲击。“实用美术”观点认为当时的中国工艺美术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面上,在引进国外的工艺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传统工艺技术的改良与开发,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艺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工艺美术产品的整体实力。“实用美术”观点在以往单纯重视产品“美”的基础上加入了“实用”的要求,并将二者的地位等同,这使得工艺美术真正融入大众的需要之中,确立了工艺美术服务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实用的造物原则,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用美术”观点提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把握传统的同时,按照现代市场要求对传统工艺形态进行改造。“实用美术”观点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相结合,在中国工艺美术衰微之际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标支着工艺自觉时代的到来。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我国一方面积极开发国内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经验,在这种大环境下,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逐渐分化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另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虽然两个方向立足点不同,但二者都注重工艺美术的宏观建构,探寻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完善了工艺美术理论体系与学科构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理论重要的发展成果。

(一)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

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以张道一先生提出的“工艺文化本元论”(该观点被收于张道一论文集《造物的艺术论》中)最有代表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工艺美术从十年浩劫中渐渐复苏,工艺美术产业渐渐兴起,但工艺美术理论亟待完善。当时社会上普遍注重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认为工艺美术是一门类似于绘画、雕塑的“纯艺术”,忽略其实用价值,使得工艺美术日渐脱离大众需求,工艺美术产品日趋落后于西方,更造成国内对西方工艺品的盲目崇拜和模仿。针对这种情况“工艺文化本元论”指出:人类文化都是由最初的一种综合的、一元的文化形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或分离,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型;工艺美术是一种带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本元文化,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造物艺术。

“工艺文化本元论”对造物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工艺文化本元论”在深刻探讨人类造物活动的实用因素以外,更强调物化过程中对于精神文化因素的理解。我们不能单纯从物质性或精神性上探讨人类的造物活动,造物的核心价值便是二者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致,造物活动必将随着社会需求而发生分化,产生所谓的“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当这种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又不可避免地回归本元,这种分化与回归的最终目的便是适应生活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我们要将工艺美术放到整个造物的脉络中把握,将其实用性和审美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摒弃以往认为工艺美术是由实用性和审美性简单“结合”的论断。

“工艺文化本元论”不但从哲学领域为我们认识工艺美术的双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将这个论断推广到整个艺术领域,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的产生发展规律进行归纳。与此同时,与工艺美术相关的领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同步的发展,如民间美术、艺术学等,工艺美术的发展对民间艺术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打开国门相西方学习,“设计”一词也被随之引入,在随后的发展中,“工业设计”作为与“设计”相对应的学科在中国渐渐确定下来。在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工业设计认为传统工艺美术观念过于老旧,阻碍了工业社会发展;认为工艺美术是一种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手工艺文化,“无法与工业文明、商品经济的外部环境协调”①;发展空间过于狭窄等。与对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其中以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最为典型(该观点被收于柳冠中论文集《苹果集:设计文化论》中)。

设计文化论对工业设计的概念、范畴、特征、目标等一系列要素都进行了阐释,认为“设计是协调诸矛盾因素的人类改造自然与自身的主动的创造行为”②,工业设计一切以人的需要为核心与出发点,是一种“创造合理的使用方式”的文化,柳冠中曾解释道:“合理的使用方式是工业设计的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见证,也是人类社会未来的雏形。它包括主宰――人;对象――物;目的――生存。人是主导因素。‘使用’是指人的行为过程;‘方式’是人类文明、文化的具体化;‘合理’是审美标准。因此将为人(或人类社会)作为目的的行为,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水平,又合乎时代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全部内容。”③

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开拓了空间,使得工业设计能够迅速在国内立足并发展起来,1997年国家正式用“设计艺术学”取代了“工艺美术学”使得设计学科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总体来看,当时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还是有失偏颇的,张道一先生曾经激烈地批判工业设计:“在理论上豪言壮语、大话连篇,诸如‘设计哲学’、‘国土设计’、‘生活方式设计’之类,实际上连‘设计’的概念都不熟悉,更谈不上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溢美之辞超过了本质性的分析;在历史问题上,割断了它与手工业的漫长联系,甚至把西方的‘设计运动一百年’当成了设计史的全部。”④通过对比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主要观点可以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可以把工业设计看做是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所谓的“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只不过是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对造物活动的不同称谓而已。

三、当代工艺美术理论深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艺美术理论也在产生着发展与深化,当代工艺美术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日趋注重专题性研究与大的理论框架下的子学科体系构建,同时工艺美术所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新兴学科被囊括其中,当代工艺美术理论也在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中不断深化拓展,促进着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的造物艺术的发展。

(一)设计理论的发轫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设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设计造物的哲学、文化学含义上,并在随后的20年中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当代设计理论发展与以往相比,出现了较大差异。当代设计理论较多集中在对具体的设计行为的分析,如设计者、产品受众、产品流通、人机互动、设计教育、设计管理等方面,利用调查、实验的方法从工程技术角度对设计进行量化分析,注重产品的感性意象与学科间的互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研究逐步开始由普遍向特殊发展,在大的学科体系中构建出更为细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子学科体系,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

笔者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必将与以下三点紧密相连: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造物与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利用普遍性规律指导与完善生活实践的同时,将在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引入理论的探讨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

第二,有计划地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将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保持理论建构能与科技同步发展。

第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发掘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与活力,将中国传统工艺理论与西方先进经验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文化理论体系,并将之介绍出去,促进理论的推广与传播。

第四,抓住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理论体系,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交流提高设计实践的效率与质量。

(二)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

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与学科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各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关于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多学科互动,田自秉先生曾在1991年发表的《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学已不只是单纯的美术创作活动的研究,而是一个与多学科相关联的交叉学科,它是一种围绕着物的美化和环境美化而进行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互相协调的综合体。这些学科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影响。”⑤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工艺美术表现形式的分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体”,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都囊括其中,任何社会需求或观念的变化都会在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体现,因此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必然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发展的,我们对工艺美术的研究也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展开。田自秉先生在《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还同时列举了当时工艺美术学涉及的学科种类,其中主要包括:“工艺创造学、工艺功能学、工艺美学、工艺科学、工艺经济学、工艺心理学、工艺信息学等。”⑥显然这个划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工艺美术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理论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其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围绕工艺造物的实用和审美原则,现代工艺美术所涉及的学科种类在以外基础上不断扩大,包括:哲学、美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方面,为我们研究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

注释:

①柳冠中.普罗米修斯――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页.

②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页.

③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页.

④张道一.不要亏待图案[J].设计艺术.2003(1).

工艺美术的作用篇10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广泛上指的是中国手工业发展中将艺术融入到手工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即所谓的将审美和实用结合在一起。传统工艺美术最大的特点是手工艺性较强并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品种繁多,受到中国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广泛喜爱。在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可谓是达到了巅峰,其中典型的代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就融合了很多的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容,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中能够看出中国历史的发展,及其时代特点。同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我国人民带了很大的经济财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的是体现工艺自然的美,真实的美,质朴的美。但是,随着大机器时代的到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工艺发展速度明显不如工业发展程度,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人们片面地追求工艺美术中的经济效益部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的生命力和创新整体表现不佳。对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合理化的措施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创新传统工艺美术,不断地为中国工艺美术融入新鲜的血液,实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健康发展。

2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生命力和现代创新

2.1正确认识传统工艺美术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手工工艺和美术结合长期发展的产物,蕴含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智慧,不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很高,对此应该正确认识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价值,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针对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同时对市场进行调研,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创新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规划。政府应该给予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2.2搞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业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逐渐地朝着现代工业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的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要想得到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同现代工业相结合,搞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业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工业发展的优势弥补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较慢的不足。这样不但能够实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代工业的发展中也融入了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优势,能够提高现代工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业的共同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2.3创建传统工艺美术社会服务平台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应该同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创建信息平台,完善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体系和服务体系,制造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点。如创建一批具有传统工艺特色的批发市场,同时国家的教育教学部门应该开设相关传统工艺美术课程,提高下一代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认识,培养下一代传统工艺美术观念,从而充分地引导和推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4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壮大传统工艺美术队伍

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继承中,始终要坚持人才第一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传统工艺美术队伍尚不健全,对此应该加大对工艺美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做到结构合理。同时教育部门加大对传统工艺美术老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有效的政策刺激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增加该专业方向老师的工资待遇。同时相关的部门应该对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创业进行扶持,进行资金支持,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刺激传统工艺美术的健康稳定发展。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