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闻传媒研究十篇新闻传媒研究十篇

新闻传媒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5:56

新闻传媒研究篇1

【关键词】全媒体;新媒体;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B

第十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2010年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本届年会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的来稿118篇,最终入选宣讲论文30篇。

2010年无疑是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一年,借着2010上海世博会的契机,报网互动、博客、微博、SnS、手机媒体、车载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等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媒体行业激烈的变革与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本次年会以“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为主题,特设学界和业界专家组成的高峰论坛,旨在推动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对于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相关研究的关注,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路。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受众研究

在全媒体的新闻传播环境中,参会的嘉宾和入选的论文首先关注的都是理论部分的新闻生产与受众研究。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原台湾铭传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杨志弘博士认为,数字信息传播的融合趋势包括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在人人都是导演、记者、专家的时代,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已经模糊,媒体已经走向公共理性,即由“中心控制”走向“协同服务”,由“同质竞争”走向“异质竞争”,由“利润最大化”走向“价值最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王云娜把关注点着眼于符号学原理及叙事系统上,通过《新闻调查》中的“网瘾之戒”的例子,进行微观样本分析。

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傅盛裕则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历史分期为时间规制,将深度报道作为分析对象,透过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野对深度报道由“启蒙”到“监督”再到“记录”的功能转型进行了宏观研究。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郑恩重点关注借由新媒体造势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在研究中提出,新媒体作为与传统媒体互补的媒介渠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首先提升“公共性空间”,强化“言论平台”。

同济大学传播学硕士生陈慧琳认为公民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传媒业本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公民科学正确地使用传媒,由此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有关媒介素养测量指标的测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其正确性。

山东大学传播学硕士生张夕从媒介环境入手,分析阐述了全媒体时代的受众特点、受众研究的核心以及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而得出了“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研究的最大成果,可能是颠覆‘受众’这个词本身”的结论。

二、全媒体时代:媒介报道与社会责任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使媒介报道与社会责任达到和谐统一,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全媒体时代中的媒介报道因其影响力增大,应当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阐释。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阐释了公民新闻的几种形式:新闻评论、另类编辑、事实核查、草根报道,并总结了公民新闻在“政治责任”“信息政治”“抗争政治”和“象征政治”等方面的独特创造和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董晨宇、黄彪文将关注点集中在了大众媒体在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叙事逻辑,并且试图利用叙事学视角解剖这一逻辑特点。他们发现,在新闻故事的叙述中,新闻文本偏爱寻求事件背后的“母题”,将某一社会冲突事件与公众熟悉的民生、民权、民族等故事母题相结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刘烨鑫和吴薇通过研究对比上海世博会的报道,看到了党性统一原则下不同媒体,由于地域不同、特色各异以及媒体级别的高低,地方媒体在报道中也会灵活处理,各有侧重,关注程度和新闻着眼点都有不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周豪从分析历史语境的角度,在还原提出“政治家办报”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其思想脉络和主要所指,沿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轨迹,赋予其时代创新元素和不同政治承载。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生王建磊运用框架理论对收集的公民视频新闻样本展开了试验设计,通过各种假设及实验,最终证明了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结构引起了受众信息接受量(认知层面)的变化;公民视频新闻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传播的价值观点能够引起受众态度和看法(心理层面)的改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生庄孜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交易成本、囚徒困境等理论框架,对新闻腐败现象原因及对策的问题展开研究,认为寻租方与新闻从业者间存在一种“合理”的交易成本,这种个人或集体的历史寻租的错误元行为,成为后期行为的依赖路径与行为惯性,并最终成为一种无效的锁定状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生卢江南把关注点放在了传媒与中国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上,认为根据社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经营体制,熟悉市场运作法则,更新报道理念,方能重塑党报在传播市场中的主流地位。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生樊中华对知识分子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上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考察了知识分子对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利用,发现了新媒体对知识分子独立性言论的扩散及影响力建设,以此呈现全媒体时代知识分子影响力的全生态景观。

三、全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与媒介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的发展是全媒体时代不变的规则,媒介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的媒介变革是全媒体时代的常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刘兆明认为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方面的种种探索,基本上都是以“报”为核心、为基础形态来展开的。他通过研究传统报业应对新媒体冲击下的不同数字化转型模式选择及其得失,探寻到了建立适应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的报业运作模式: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反周期出版、受众中心与个性化定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马海燕认为中国社会应当构建弱势群体话语权有效表达的诉求和保障机制,对特权阶层的话语权要进行必要限制以及扩大知识阶层的表达权,这样才能使媒体话语权做到更好地再分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单颖文从全媒体化情境下手机媒体所展示的特性出发,分析了手机媒体在全媒体中所承担的功能,主要包括了与传统媒体更有效融合以及使传者与受者间迅速进行了角色转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常惠惠、刘烨鑫、吴微、方兆玉选择了“世纪佳缘”这一交友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得出这类的交友网站主要是因其网络相亲特性、网站品牌服务、方便有针对性等优势吸引着单身男女,越来越成为婚恋市场上的主流。但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隐私信息的泄露、信息审核不够严密等。

四、全媒体时代:媒介呈现与大众文化

在全媒体时代,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的媒介图景,进而影响到不同的大众文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教授认为,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对应的社会空间分别的个人的、家庭的,而大屏幕将对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她以纽约时代广场、香港旺角商业区、上海五角场等拥有大屏幕的区域为例,归纳了大屏幕的私人表达、集体消费等功能,并尝试探索“新媒体技术对物理空间的重塑折射出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这一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邱悦通过分析《斗牛士》和《色,戒》这两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当代心理学对片中人物与情节设定进行初步的心理分析,力图探讨西方与东方视角下的这一共同主题的内涵及其异同点。对这两部成功先例的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想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比较《淹没》与《沿江而上》,从主题、视角、导演情感表达和镜头运用四个方面阐述两部影片的异同,考察中西方镜头里的中国样貌,并进一步探讨两位导演的拍摄动机、立场和身份意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生罗雪晴以《成都商报》、《湖南日报》、《羊城晚报》自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的所有报纸为样本框研究,认为媒体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议题呈现中的偏向以及一系列的媒体排斥行为,最终造成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在媒体的视野内被代言、被边缘化的社会处境。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刘金丽以《人民日报》对于政府形象的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十六大大以来的政府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考察在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的转型期,我国主流媒体如何构建政府形象,并揭示在宏大叙事和简单概括的理论背后,政府形象再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阴良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背景,以“人人网”为例,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得出孤独感和SnS使用之间是有正向相关关系,社会认同的某些方面和SnS的使用也是有关系的,而和“娱乐”、“搜集信息”等相比,“孤独”、“社会认同”能否被确定为网络使用动机的一种,还有待验证。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硕士生陆国静对准了在网络发展下不断壮大的同人女群体与耽美文化,运用了内斯特•鲍曼(ernestBormann)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对网络场域中的耽美文化进行观察和诠释。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许静波通过三十年代中期香港的《工商日报》,文本中存在着大量对于上海都市文明的描绘和想象,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趋向,指出一方面来自于《工商日报》管理层和编辑层自身对于上海文化的观感,另一方面则更深反映了香港社会凝聚过程中的“无根”状态及对都市化及其所引发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附加影响的复杂心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硕士生毕琳选取《申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认为不仅要关注媒体塑造了怎样的女性形象,还要探究媒介塑造出此种女性形象的影响和深层原因,论证大众传媒在两性平衡发展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做到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创造积极的舆论导向的作用。

五、全媒体时代:人际传播与健康传播

除了大众传播以外,人际传播和健康传播也是当下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热点,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论文的入围作者也把关注点投向了它们。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何睿、任德举认为寝室空间作为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等综合区间,对大学生人际传播以及心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董依明从人际传播学角度出发,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在web2.0时代,中国SnS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吸引用户眼球,不断提升用户对社交网络的粘着度与忠诚度,主要是因为它确保了虚拟交友网络的真实性,更新加强了人际互动,满足用户情感与心理需求以及其高效率的传播信息渠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怡认为人际传播是在培养与维持目标受众关系时,一种可控性强且双向对称的、利于达到树立组织形象以及危机管理目的的公共关系手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陈思认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迫使传者机构进行自身的调整,引入全新的媒介组合方式和信息的渠道,需要一个能包含数字化特质的研究模式。她采用aiSaS模型,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个评估,并对以高学历和较高社会地位人群为对象的战略传播策略提出了建议。

新闻传媒研究篇2

在全体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媒体整合”(mediaConvergence)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媒体整合?“整合”究竟是什么意思?来自学界的声音认为,教师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媒介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美国有些新闻传播院系正在本科生中间推行“多媒体新闻学教育”(multi-mediajournalismcurriculum)的实验,让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联合起来,共同创建一个每天更新的多媒体新闻网页。对新闻传播院系来说,建立一个多媒体新闻编辑室是容易的,但拥有充足、合格的师资是不容易的,因此,这种尝试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关于“媒体整合”,业界的实践更加前沿。《今日美国》媒体实验室的多媒体技术经理ScottCunningham介绍了正在开发的一份新型《今日美国》――网络是它的载体,但完全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纸质报纸的网络版。例如,网页的上半部分分为左右两大块,左上方是即时新闻播报(《今日美国》有自己的主持人),右上方是航空信息查询,网页的下半部分则是相关的广告。读者可以专心收看新闻,也可以边看新闻边查询航空信息、用信用卡购买机票。另一个新颖的设计是,他们创建了一个世界地图的页面,读者想看哪里的新闻,就点击哪个地方,关于那个地方的即时新闻播报的窗口就会自动弹出来。《今日美国》正在做相关的实验与研究,以期有朝一日正式推出。

早餐会的主题是“媒介在中东的合法性与避免政治混乱”(mediaLegitimacy&avertingpoliticalChaosinthemiddleeast)。几位来自业界的主讲者都认为,美国人民了解美国士兵在中东情况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媒体。但他们还是表达了一些忧虑:美国的记者怎么变成了美国的军队?把记者嵌入军队是否合适?国际新闻多来自于同一个新闻源,如果换一个角度,报道就会完全不同。那么,新闻究竟应该如何报道?美国新闻从业人员这种自我检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思考的同时,新闻是还要做的。为了让受众对即将到来的美伊战争有所了解,科罗拉多的地方报纸《落基山新闻》(Rockymountainnews)在4天里,每天随报夹送一张战争情况介绍(primingforwar),内容涉及伊拉克的历史、地理、经济情况、打击目标、萨达姆其人其事等,还有对美国最先进的武器的介绍,包括各种型号的战机、航母,以及如何在伊拉克进行巷战的演示图、对付伊拉克生化武器的设备、美国军备与伊拉克军备的对照等。运用了大量图表,让读者一目了然。

新闻传媒研究篇3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文章通过阐述新媒体与体育新闻涵义,分析新媒体传播特征,对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研究体育新闻传播有序健康发展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体育新闻传播发展趋势

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凭借其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等优势逐步渗透进社会生活、生活组织的各个领域中,进而使得体育由过去的业余行为不断朝商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1]。由此可见,对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与体育新闻概述

(一)新媒体

新媒体指的是基于现代技术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主要涵盖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数字报纸杂志、数字广播等。新媒体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还具备互动性强、精准度高、覆盖面广、媒体渠道广泛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新媒体在当代传媒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积极促进着全面媒体行业的发展。

(二)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指的是对体育运动中时下发生的事实进行相应的报道,涵盖体育竞技、体育训练、社会体育、校园体育等诸多领域各式各样新发生的事实。其中并以体育竞技为体育新闻报道主要内容,体育新闻传播以体育为主要对象,体育新闻是服务于大众开展新闻报道解答,传播竞赛的过程、结果[2]。

二、新媒体传播特征

(一)传播方式双向化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受众仅仅是信息被动接受者,为新媒体下受众获取了一定的主动性,受众可一方面可通过电脑、手机对相关赛事直播进行收看,一方面受众可凭自身爱好,与他人开展实时互动,去发表自身的观点看法。自该层面而言,新媒体使受众转变成新闻信息的传播者。

(二)传播行为个性化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方式,使人们转变成信息者,可对自身观点进行自由表达,传播自身关注的信息。传播形式、传播内容等完全是由自己一手掌控。传播行为个性化,一方面使人们感受到表达自身观点,彰显自身个性的,一方面也使得个人隐私遭受极大威胁,各式各样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还对受众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三)传播速度实时化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使新媒体实时传播成为可能,无需再开展一系列繁冗复杂的剪辑制作,技术高效快捷确保信息可于全球范围内达成实时传播。该项新媒体传播特征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如今各式各样门户网站、手机应用等均已实现了声音、视频的实时传播,时空距离得以进一步缩小。

三、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一)体育新闻不断朝交互式传播方向发展

作为新媒体所特有的的一种发展形式,交互式传播可使体育新闻获取源自不同受众的提问信息、反馈信息,通过对新闻传播方式予以调整再回过头来反馈给受众。在新媒体传播期间,受众可基于体育新闻传播平台,有序地开展信息反馈,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为信息反馈提供了越来越大的便利。交互式发展在体育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同样属于新媒体、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发展形式。

(二)体育新闻不断与手机app开展融合

新媒体发展,为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继而app的推出使体育新闻逐步走进人们视野,人们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可通过手机了解体育新闻,手机客户端的进步使体育信息即时传播成为现实,传播模式越来越高效、快捷,体育新闻依托手机客户端,对一系列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确保受众可及时了解体育新闻。

(三)新媒体下体育新闻受众地位逐步转变

新媒体下,体育新闻不断与其开展融合,使受众地位不断发展转变。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地位由如今的信息层面逐步取代了以往的新闻接受层面,受众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均可对新闻展开、评论等,而不再是单方面被动地接收信息,体育新闻一方面被受众接受,一方面被受众传播,新媒体下体育新闻受众地位逐步发生转变。

(四)新媒体下体育新闻传播速度逐步提升

新媒体发展以自身传播速度为重要依据,伴随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下体育新闻传播速度逐步提升,使受众可于第一时间获取到体育新闻,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与新媒体实现了发展融合,依托新媒体发展力量,提升了自身传播速度,实现了自身传播形式的转变[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发展推进了体育新闻传播的转变,推进了体育新闻不断朝交互式传播方向发展,推进了体育新闻不断与手机app开展融合,推进了体育新闻受众地位的逐步转变,推进了体育新闻传播速度的逐步提升。基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清楚认识新媒体与体育新闻涵义,全面分析新媒体传播特征,强化对新媒体的科学应用,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积极促进研究体育新闻传播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晓楠.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02):47-49.

[2]杨剑锋,雷海平.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新格局[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01):127-130.

[3]孙斌.新的媒介生态环境背景下视体育新闻传播格局的改变――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发展[J].才智.2013,(15):163-164.

新闻传媒研究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背景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

中图分类号:G2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085-01

前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在大好的经济发展形式下,为我国的各行各业也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对于媒体行业的影响最为巨大,促进了我国新媒体的不断产生和发展,方便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收集效率,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和渠道。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化、数字化越来越明显。随着信息技术化和科学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媒体行业也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些新型的媒体形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新型媒体的不断产生和发展,新型的媒体传播形式和我国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进行极大的碰撞和融合,新型媒体传播形式,对于我国传统的媒体行业带来极大冲击。面对这种形式,传统的媒介要想长远发展,首先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对于传统媒介传播形式中的新闻媒体编辑环节,给予更多的重视。因为新闻媒体编辑只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关键环节[1]。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于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发展的冲击

在当前发展的形式下,信息化技术广泛被应用,我国的媒体行业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一些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产生,例如互联网,移动通信设备的产生等等。这些科学技术产品的产生和应用,对于我国的传统媒体发展带来极强的发展压力。新型媒体的产生,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导致众多的传统媒体追随人群导向新型媒体的群体,面对这种情形,传统媒介只有进行改革和创新,与科学技术新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完善自身发展的不足,才不会走向没落的严重后果。尽管当下形式新型媒体把传统媒体的用户吸引去,但是为了创业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媒体组成。开始渐渐和新型媒体进行性整合发展,在整合的过程中,自身的传播形式和效率已经极大改善。因此在这种改革和创新的形式下,对于我国的传统媒体关注人员的转型工作也带来重要影响[2]。

由于我国的编辑组成主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传统编辑的工作内容主旨也聚义极大不同性。但是随着新型媒体的产生,对于传统的媒体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主旨也带来极大的变化性影响。例如,针对传统的报纸媒体工作人员来说,日常的工作主要是依据当下发生的中重要信息和信息,进行撰写记录和整理。但是在新媒介的影响下,传统的报纸编辑的工作内容就被赋予了新的任务。例如,新型媒体的产生,要求报纸编辑在以往撰写文字的基础上,还要求编辑配备相应的图片等不同形式的新闻元素。其次,新型媒体的运作活动中,传统的报纸编辑还要真掌握新型媒体设备的操作能力。例如对打印机,扫描器等等设备的应用能力的具备。对于我国传统的新闻编辑来说,新闻广播和稿件就是其主要关注内容。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对于传统的新闻编辑的工作活动中,又增加了表独立播报的工作环节,者对于传统的新闻工作者也是以巨大挑战。而且,传统新闻编辑在工作活动中吧,也要掌握新型媒体带来的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力。例如对于通讯设备、摄像设备、远距离媒体传送等等能力的具备。随着新媒体的产生,我国传统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复杂性明显增强[3]。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有效转型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形式下,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来说,主要充当着协调和分析人的角色。在我国的传统媒体形式中,媒体编辑对于信息的整合,主要是从栏目的实际需求出发,和新闻发展的现象入手工作的。但是在新型媒体的影响下,新闻媒体编辑要改变以往的单一信息的选择方式,增加信息悬着的灵活度,等价具体和专业的进行信息的悬着活动,促进自身的转型工作有效进行,进而增加我国传统媒体的竞争能力[4]。

2.满足新型的阅读形式

新闻工作者使新闻的关键筛选人员,因此自身的知识储备必须身后,进而擦岂能将丰富的新闻信息展现给大众。但是传统编辑对于自身知识学习,经济今年是单一的依靠阅读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这种储备方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新型媒体的应用形式下,传统的新闻编辑要创新知识的获取方式,对新型的阅读形式良好的掌握。其次,传统的编辑工作人员,也要注意建立积极的受众观念,在工作活动中,全方面考虑受众的信息。对于人们细纹乐见的关注信息,新闻编辑要给予足够重视,便于为受众提供更为感兴趣的素材。其次传统的新闻编辑,也要注意受众的建议和及时的互动,及时的掌握受众全体的兴趣和关注点,增加受众的人员数量,建立传统媒体的新形式,增加传统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影响[5]。

结论:在媒体活动中,新闻工作者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它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收集者,也是新闻文字的撰稿者,更是新闻资源传播的主要运作者。由此可见新闻工作者对于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应用,尤其是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工作来说,传统编辑更是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传统媒体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自身,对自身进行及时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孟宪国.浅谈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202.

[2]李晓静.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研究[J].新闻传播,2014,15:73.

[3]姚晓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研究[J].科技传播,2016,05:66+73.

[4]鹿梅.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06:197.

新闻传媒研究篇5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行业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它对我国新闻传媒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前些时候,我让我的硕士生们集中地思考了笔谈论题所示的问题。他们每人选取自己相对熟悉和颇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汇集起来就成了这样既各自独立又形成整体的一组笔谈稿。希望他们对论题的探讨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丁柏铨

(1)金融危机报道之中外比较

崔元磊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了超过一年的时间。而面对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关度越来越密切,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的大趋势,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现在,无论你是翻开报纸,还是打开电视,或者是登录互联网,金融危机方面的报道肯定是媒体进行报道的重点。面对这样一个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受众肯定是无法完全通过自己生活中的接触和感受来了解的。所以媒体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议程设置”和“拟态环境”

传播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媒体逐渐变成了我们人类的感觉器官。成为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并且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对不同的社会话题进行有区隔的报道,这样也同时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拟态环境”,使得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非常依赖这些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这样一种受众和媒体的互动关系充分表明:受众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甚至是在现实世界中的决策和行动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影响;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媒体之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同质媒体与同质媒体、与非同质媒体之间的较量和自身的发展也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要和受众的接受程度,并且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媒体的报道往往还要受到宣传主管部门的影响。本文试图比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外主流媒体对之进行的报道以及金融危机及其具体的表现特征在媒体上的呈现。

有关金融危机报道的“平衡性”

金融危机由于其自身影响的广泛性以及其带有一定“危机”意识的性质,所以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如何做到?一方面。把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所带来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如实反映给受众,使得受众对这场金融危机有一个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把握金融危机发展的最新动向:而另一方面,又需要注意到受众对个人以及国家经济生活的信心问题,因为毕竟金融危机影响再大,也还是要通过一个个的经济个体所体现出来,并且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流言的产生和蔓延,这个在危机公关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媒体在进行报道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

“主体身份”与“旁观身份”

笔者在平时关注新闻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从中英文不同媒体的角度去关注同样一个新闻事件,所以经常浏览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网站等,其中就包括美国的《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和英国的《经济学家》(《thee-conomist》)。总体看来,首先从整体的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报道情况来看。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加全面,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而中国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大部分局限于对基本情况的介绍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其中绝大部分是西方国家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场金融危机起源就是在美国,并且严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所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西方国家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失也更加严重,西方民众在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失也更直接,所以他们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关注度很高,既关注广度,也关注深度。西方社会一直对自身的社会经济制度有着非常强烈的优越感,所以面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打击,必然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根本上来化解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西方媒体关于金融危机的报道中,更多体现的是以主体身份的参与。以《纽约时报》为例,每天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包括美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损失、美国政府救市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美国社会失业率的增加,以及经济学家对金融危机的评论等,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专栏,每次只要更新,就必然会成为《纽约时报》网站上浏览最多的网页。从中国对整个金融危机的反应来看,媒体更多地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待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对于金融危机。能做到以较为平衡和中立的态度来进行报道,但是从报道手法上看。更多地是关注宏观层面的内容,议题的设置方面比较固定,没有西方媒体报道有非常清晰的发展变化过程。

“政策解读”与“舆论引导”

针对另外一个话题,即金融危机在中国,或者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上来看,中外媒体在报道中又体现出了不同点。

在这次金融危机的报道过程中,中国成为西方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是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增强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相关的。同时,西方也非常依赖于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中国的GDp已经连续数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是处在世界第一位的。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所以西方媒体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也更加迫切需要获得中国方面的信息,它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不仅仅是之前从中国的官方媒体,现在更多地也会关注《环球时报》、《南方周末》上面出现过的话题,甚至中国网民在网络环境中讨论得非常热烈的话题,有时候也能够出现在报道中,比如网络热词“革泥马”,就有thegrass-mudhorse:adirtypuntweaksChina’sonlinecensors,在《纽约时报》的march12,2009上的报道。

西方媒体对中国金融危机的报道,体现得更加微观。比如《纽约时报》在关注中国金融危机的具体状况时,谈到了在浙江和广东等地严重依赖出口订单生产的企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纷纷难以维持下去,很多出口加工企业倒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以及因此引发的大批农民工的返乡热潮。从这一点切入,有关报道还关注中国的失业率问题,指出农民工和大学生是中国就业中最庞大的群体。搜索所有《纽约时报》对于中国的报道,金融危机之后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报道内容向经济方面大幅度延伸,不像过去更多的是政治报道以及中国的一些负面题材。其中以《纽约时报》为例,具体的报道有april13,2009的ChinaSlowSpurchasesofU.S.andotherBonds,march24,2009刊登的Chinaurgesnewmoneyreservetore-placedollar,march19,2009所发表的文

章Chinausesvoucherstospurconsumerspending,march16,2009中的Chinalike―lvt0bestrongeraftercrisis,march5,2009报道Chinapromisesspending,but-imightnotbenew以及march4,2009中的CriticsdemandtansparencyinChi―nesebailout等,都充分体现了美国对中国经济状况的关注。

中国主流媒体针对金融危机在中国的表现,则更多地是从舆论引导的角度来展现。中国媒体主要是以中性的观点来报道金融危机,以积极的态度来引导人们对金融危机的看法。综观中国媒体的报道,笔者认为中国媒体在面对金融危机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还显得较为稚嫩,对财经类的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其规律。虽然中国媒体对此次危机也有大量的报道,但是从普通民众的具体实际来讲,报道内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似乎没有太大的联系,也没有提出个人更好的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而在政府政策的解读方面,也没有充分地做好沟通协调政府与受众之间的工作。

举例来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力图保证本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将影响降到最低。美国政府首先是通过7000亿美元来救市,然后又不断地追加具体的数额,以及后来的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的滑坡,比如具体的减税政策和注资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打击、面临破产的美国著名企业等。但是这些政策在出台的同时,并没有受到媒体“欢欣鼓舞”的待遇。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是在经过国会内部多次讨论之后才艰难获得通过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上也不断有声音参与其中。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一救市计划出台的当天,美国的股市仍然在下跌,市场的信心没有得到恢复。所以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民众的博弈过程中,媒体起到了很好的讨论平台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政府也同样出台了4万亿拉动内需的经济发展计划。而国内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基本上都进行了官方的报道,并且强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观点,试图积极引导人们来应对金融危机。但是针对这一“4万亿”计划的具体内容,比如资金的来源,资金的具体使用,资金使用的监督情况,哪些行业和领域能够获得国家的支持进一步发展,其中是否存在着片面追求稳定经济增长,死守“保八”经济增长策略的措施等没有具体的分析和报道,并且就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计划本身,国内媒体的解读也并不是做得非常到位,一些质疑的声音也仅仅是存在于一些专家学者在其博客中的只言片语,没有形成舆论。总体感觉国内财经类的报道缺乏专业性、缺乏贴近性、缺乏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独立性。

最后,笔者认为,中国媒体。尤其是在财经报道方面,通过与西方媒体之间的比较,自身需要提升的方面还是很多的,这也是新闻学界和业界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1308级硕士生)

编校:郑 艳

(2)金融危机对我国报业经营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徐徐

综观20世纪以来的媒体发展脉络,传媒领域的每一次变革始终与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动息息相关。当前,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全球蔓延,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传媒业,更使原本就已处于各类新媒体强势冲击下的报业经营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金融危机――对我国报业经营并非没有影响

笔者以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报业销售市场和内部运营两个方面。

一是广告收入面临挑战。

首先,从宏观上看,金融危机使我国报业产业整体的增长速度放缓,经济效益和利润率出现下滑趋势,这是由于报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投放量受经济形势影响而缩水。新闻与广告,是新闻传媒的两翼。与西方国家的传媒相比,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主要实行依靠广告收入为主、其他相关产业经营为辅的盈利模式,广告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西方。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低迷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必然会使企业压缩经营成本,减少广告投放量,从而严重影响报业的广告收入。数据显示,全国报业广告经营在2008年第三季度出现了很严重的下滑,从增幅角度看,同比和环比都是负增长。其中,同比下滑的幅度甚至达15%~20%,单季下滑幅度之大为报业市场所罕见。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侵袭,其对报业广告的负面影响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报业的广告主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零售及服务业等几个领域,这些行业一旦发生波动,对于其广告投入高度依赖的报纸必然首当其冲。与其他类型的媒体相比。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报业影响较大、表现较为显著,与报业广告经营中这种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不无关联。其中,房地产业是我国报业广告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大多数报纸排名第一的广告来源,而房地产业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这种影响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报业盈利模式单一的“硬伤”。

再次,企业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对广告的投放也会更加理性,将会更多地选择那些受众关注度高的媒体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2008年,国内报媒在与电视媒体的“广告拼抢战”中屡次落败,这一点在奥运会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8月份全国报业广告刊登额同比下降8%,广告版数减少16.55%。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报纸广告增长幅度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互联网广告却依然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

二是内部运营成本提升。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电视、网络媒体必会进一步蚕食报业的广告市场,传媒业内资源的争夺会更趋白热化,各报之间的竞争也必然会加剧。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报业还不得不面对内部运营成本提高所带来的压力。

先看生产环节。2008年,国内新闻纸价格3次大幅上涨。新闻纸作为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占据了报纸生产成本中的六至七成,而报纸一般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受众,新闻纸涨价必然使报纸本已有限的利润再度缩水。一般情况下,报纸为降低成本都会以减版、减少发行量来应对,而中国由于抗震救灾、奥运会等大事件,报纸非但不能减版,反而要增加印张。为应对日渐增加的压力,国内各级纸媒开始陆续提高零售价格。“其实,这显露出整个报纸行业的无奈,因为市场经验早就证明,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市场总量的萎缩,报纸也不例外。”

再看发行和相关产业的运营环节。金融危机使受众对于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预期的不确定心理加剧,进而导致消费市

场低迷,再加上报纸的零售价格受新闻纸价在上涨和回落之间交替反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受众自费订阅报纸的数量必会有所下滑,报纸发行的难度因此大于以往。而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利润空间的萎缩更直接导致报业产业资金链的紧张,再加上金融危机带来的股市震荡使得国内传媒上市公司股票大幅下挫,对一些正在筹划开发新媒体领域和跨行业经营的报社和报业集团来说,其在获得风险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方面的进程必会受到牵制。

“危”中存“机”――报业突围的内外环境分析

当前,金融危机的阴影仍在持续;然而,危机是把双刃剑,直面挑战的背后往往也酝酿着新的机遇。报业的经营者应当对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抓住其中的契机,进而走出危机,创造新的生机。

此次危机对报业的负面影响之大已是有目共睹,甚至有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报业已进入了“经营寒冬”。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整体的经济仍处于较稳定的增长态势,13亿的人口大国仍孕育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些无疑都为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以依赖的坚强后盾和内在的驱动力:随着中央政府推出的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的陆续出台和付诸实施。市场上的消费信心正逐步恢复,外部需求引力的拉动也必将使报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此外,金融危机带来的传媒业的重新洗牌会导致报业内部“马太效应”凸显,各竞争对手之间优胜劣汰的速度会加快,在此压力之下,各报会更加重视经营和管理的革新,加强专业的经营人才队伍的建设,各报之间也定会采取相应动作加快并购、整合的进程;同时。传媒经济的规模效应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使政府越来越重视传媒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出台更多的政策加大引导和管理的力度。可以预见,报业市场的发展将更趋成熟和理性,抗风险能力也会逐步提升。再者。随着传媒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开始松动,传媒市场正逐步开放,报业的跨区域、跨行业经营前景看好;尤其是对于那些已成功转型的报业集团和报社来说,此次危机也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融合其他媒体,扩大市场占有率,趁势做大做强的良机。

应对危机――实施科学的经营管理战略,实现报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是具有突发性和阶段性的,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它所折射出的却是传媒生态环境和发展格局的日趋复杂多变。报业只有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和把握其中的规律,构建科学的经营管理战略,创新经营思路,调整经营对策,转变经营方式,才能在变局中把握先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夯实报纸主业,走品牌化经营之路。传媒品牌不仅代表着一个媒体的形象和特色,更直接关系到受众对该媒体的忠诚度和价值认同。而品牌的铸就依托于媒体的内容价值。正如众多学者和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内容为王”始终是媒体发展的一条不变的“铁律”。对于报业来说,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报纸始终是报社的核心产业,新闻始终是报纸的核心产品。因此,要提高报纸的市场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广告来源、增加盈利,就必须首先把报纸办好,注重对新闻产品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以精品新闻立报。例如,《苏州日报》便是走新闻精品化之路的一个成功典型――连续7年获得10个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高居全国地市级党报之首。其精品战略不仅获得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可,更引发了全国新闻界的热评,甚至称之为“苏州日报现象”。

二要提升管理水平,走集约化经营之路。金融危机使报纸的运营成本提升,也由此暴露出了报业在内部管理方面的软肋。长期以来,我国的报纸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发行,采取在“量”上大规模扩张和扩版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报业要平稳地度过危机,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优化管理出效益。从短期来看,要采取措施开源节流、控制成本,统筹各项资源。提高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和发行中的无谓消耗;而长期则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运营机制,无论是新闻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还是人力资源的配置、激励机制以及发展规划等,都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进行考量,将其纳入集约化的科学管理轨道。机制体制的创新能够激活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不仅是解放和发展报业生产力、转变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要拓展盈利空间,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多元化的传媒格局需要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来应对,其实质是多方位地拓展报业经营的产业链。金融危机使报业单一盈利模式的弊端凸显。报业要逐步减少对广告收入的依赖性,赢得新的盈利空间,就必须进一步调整盈利结构、完善盈利模式,开辟新的增值领域。多元化经营包含两种模式:一是相关多元化,主要通过延伸报业产品的价值链条来实现,例如,《宁波日报》从开发高端动漫产业、启动早期教育培训项目、拓展商务印刷业务等5个方面拓宽经营领域,做大文化产业。二是非相关多元化,这种模式意味着报业多元经营逐步向更高水平和更广阔的领域跨越。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开始进军房地产业。集团总经理王义一认为:“要以资产的眼光发现存量资源的价值。除了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的内部产业链运作之外,进一步链接包括品牌、资金、人才、管理、机制和实体在内的外部资源,向有影响、高回报的领域进军;以股权投资为特色的资本运作要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资本运营推进主业建设。”

编校:郑 艳

(3)金融危机报道辨析

郭海燕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已经演变为60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新闻传媒亦是如此。从经营方面看,媒体行业面临更多危机挑战,为了生存,各媒体纷纷作出调整;从业务层面看,金融危机也为金融报道创新改革带来了机遇。就影响新闻报道层面而言,纵向看,我国金融危机报道在30余年的发展中日益进步,在指导现实生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金融危机推动媒体探索新型金融报道形式;横向看,国内外网媒、纸媒、电视广播等不同媒体的金融危机报道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进行一番系统的探究。而在这些探究开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危机报道的特质进行探究。从另一方面看,金融海啸的影响程度深、波及面广,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各媒体纷纷加强金融危机报道,不仅契合了民众的需求。也可借此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金融界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特殊经济领域。金融危机是发生在这个特殊领域的特殊事件。此事件本身注定了金融危机报道与一般新闻事件报道、与普通财经新闻报道、与其他类型的灾难性危机报道相比,会触及极多难点。肩负重大责任,面临着更为特殊的境地,本文将通过横向比较普通财经新闻报道、其他类型的灾难性危

机报道,对金融危机报道进行探索。

金融危机报道归属财经新闻。目前,传媒实务界对财经新闻的界定有两种看法:第一是以财政、金融、证券市场为主要报道范围的狭义的财经新闻:二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金融证券领域,以整个经济领域为报道范围,但是其视角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新闻有所不同的广义的财经新闻。俩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报道范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金融报道是根据行业和领域划分的,与工商新闻、农业新闻、财贸新闻等并列的一种财经报道类型。是集中于银行、证券、债券、保险等具有融资工具和融资功能的行业。涉及财政、税收及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用活动和投资行为的一种财经新闻报道。金融危机报道就金融危机事件的方方面面进行报道,自然也是财经新闻报道的一种,带有财经新闻报道政策性、专业性、实用性、服务性的特质:也具有财经新闻报道的功能,比如传达经济政令、传播经济信息、监督经济活动、指导经济生活。

金融危机报道非一般的财经报道。金融危机报道属于财经报道,这并不意味着可将之视同一般的财经报道,因为金融危机报道的话题敏感性远高于一般的财经报道,这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邓小平1991年春在视察上海期间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经济是现代社会的重心,金融又是国民经济的杠杆,被喻为百业之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大作用。金融报道自然而然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敏感话题,对经济运转、社会生活有着更强大的引导作用,稍有不慎,报道失当,就可能引发地区性、局部性甚至是全局性的金融混乱,带来程度不等的不良社会效应。二是金融界正处于危机期。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演化为世界性问题,在此特殊时期,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结构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部分,媒体对此报道得当与否,与国家经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2001年底,阿根廷受经济衰退及财政形势恶化的影响,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发生资本外逃和银行挤兑事件,金融当局决定限制民众从银行提款,政府了限制居民提款和限制资金外流的政策。此时,媒体报道将银行称为盗窃民众财产的贼,更激化了蓄势已久的社会矛盾,导致全国各地发生大规模骚乱、游行示威和流血事件,十数天内更换了三位总统,整个社会陷入经济恶化、政治混乱之中。在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内媒体对东莞一些企业倒闭的“想象”报道,导致了群体性讨薪事件,局部不稳定,给企业发展和政府管理带来了不便。

自由交易市场与全球化经济运作,经济行业屡出其他灾难性事件,而金融危机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传染力、破坏力,决定了金融危机报道与其他财经新闻报道包括突发性经济事件报道相比。影响更为深广。新闻媒体在海量信息中以此危机为报道对象,选择哪些内容进行报道、维持多大的报道量,需谨慎对待。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他国的金融危机爆发,难免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这是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必须正视的事实。此时新闻媒体进行相关的报道,是大众所需。然而新闻舆论对金融的安全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此次金融危机又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对我国经济社会还将会持续产生影响。新闻媒体不可将之视为普通新闻,应深刻认识到金融危机报道的敏感性,强化树立公众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安全的责任意识,在进行金融危机报道时,应结合大政方针,同时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承受力,做好新闻内容取舍,把握报道量度,不可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金融危机报道属灾难性新闻。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金融危机爆发,造成了全球性经济波动,极为严重地冲击了部分地区的发展。引发企业破产、内需不足、人员下岗等一连串消极事件,已经酿变为灾难性事件。故而金融危机报道也可视为灾难性报道,有着灾难性新闻负面性、冲突性、危害性等特征;兼具有灾难性新闻双重的传播功能,比如破坏社会、瓦解精神、腐蚀心灵、煽动情感的消极作用,认识世界、激励人心、发出警戒、平衡情绪等积极作用。

金融危机报道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灾难性报道。大部分金融危机报道有着灾难性新闻报道的特质与功能,而与其他类型的灾难性报道相比,金融危机报道也有特殊之处:

首先,金融危机报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更容易遭遇交流障碍。从媒体方看,准确地报道其他类型的灾难性事件,可在短期内完成对该方面的知识冲刺;在金融危机报道中,记者要对事件作出独立判断则需系统的、专业的知识储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报道由一事一报的零散报道走向整体、专业报道,但总的看来,记者的经济金融知识,对相关的政策法规和金融危机现象的理解能力还是不够,对金融危机一知半解,就容易传达失误,造成负面影响。从受众方面看,一般而言,人们是拥有足够的常识理解其他类型的灾难性事件的,而金融危机涉及的信息纷繁复杂,人们对金融危机报道的接受能力尚不强。因此,金融危机报道比起其他类型灾难性报道。更需要注意处理专业性与通俗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其次,受众对金融危机报道的心理需求不同于其他类型灾难性报道。其他类型灾难性事件事发前往往难以预测。一旦发生,则能较容易估算影响、采取应对措施;而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将形成的破坏不如其他灾难性事件来得可控、可感。其他灾难性事件往往是局部性的、影响是有限度的,对于许多人而言,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人们关注或是为吸取经验教训,或是希望促进事件良性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金融危机引发的不仅是金融体系本身的危机,还引发了与金融密切相关的股市、楼市等危机,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实体经济危机,影响人们就业、薪酬、消费等,人们阅读相关新闻报道,不管是探究金融危机发生根源,还是了解金融危机事态,最终目的还是希望从中能够较为准确地预估金融危机对于自身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多元化,追求利益最大化,及时、充分、可靠、有用的新闻信息对于政府、企业、家庭、个人意义重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人们作出决策更依赖于新闻报道所呈现的“气候”。媒体要看到金融危机报道被寄予的期待,在报道中实现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树立起人们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具体看来,记者要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要全面理解好国家大政方针:要准确地提供数据信息,要提供真实的事实报道,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尽力做到信息公开、防

止流言纷飞;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与信息需求,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针对大众疑点困惑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分析,多提供预测性报道、前瞻性信息,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

编校:郑 艳

(4)地方党报、都市报对金融危机报道的比较研究

肖艳艳

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已转化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势,如何进行报道和舆论引导,成为我国媒体一年来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党报和都市报在此次金融危机报道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各类报纸上关于这次危机的内容分布在财经报道、国际新闻、时政新闻等各个版面,比较一下地方党报和都市报的报道,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在我国,党报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使它拥有都市报无法比拟的权威性,而都市报作为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报纸,在新闻报道方面也有值得党报借鉴之处。

金融危机报道中地方党报和都市报呈现的共同点

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这次危机由美国波及世界各地,我国地方报纸在进行相关报道时,除把握住了国际和国内大的经济形势外,还对本地区的经济情况进行了一些相关报道,做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一方面“大处着眼,小处人手,在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与观照中透视经济生活”,另一方面“立足一行一业,放眼整体全局”。这样才能使报道更加吸引本地的受众,起到新闻应有的社会作用。比如《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会关注金融危机对江苏出口加工业的影响,《河南日报》和《大河报》会关注当地的农民返乡问题。这种源自外部世界的宏观经济问题,只有与当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唤起受众的阅读欲望,才能使受众不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审视这个问题,从而也为有力地应对危机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进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贴近性。“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体现了媒介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它表现出媒介日益强化的平民意识,不仅拓展了报道的空间,也使之更具亲和力。不管是地方党报还是都市报,在报道经济危机时都注意到了危机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实用性、服务性的信息。经济新闻“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典型经济人物的报道,二是关注普通百姓”。

注重深度报道和预测性报道,提升国人信心

危机事件中信息的获取对受众作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济危机也不例外。与突发事件不同,经济危机是经济运行中固有矛盾的周期波动。在突发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处理结果是媒体着墨最多的:而对于金融危机来说角度的选择尤其重要,事件的成因、未来走势是关乎全局的重要信息。对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媒体刊播了很多深度报道和预测性报道,使受众对这种突然而至的危机事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通过报道事件的成因来对政策进行解读,通过解读政策来预测未来,一环扣一环地做好金融危机报道的策划,提升人们战胜危机的信心,如果片面地报道危机带来的危害则会给受众带来一种挫败感。新闻媒体不是纯粹客观地报道新闻,而是要将观点隐含在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党报需要舆论引导,任何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都市报都应该以自己的观点为受众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

利用权威信息来源,做好释疑解惑。金融危机并不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使我国的媒体第一次面对国内的经济下滑之势。地方党报和都市报毕竟不是专业财经报纸,也少有媒体有驻外采写的实力。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和专业,在采写本地经济新闻时,它们都力图邀请专家、官员来解析经济形势并对政策进行解读:而在报道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事件的时候往往援引国内外权威媒体的报道。采用权威信息来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报社内部资源的不足,这不但没有削弱自己的权威性,反而会因它们为受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信息而赢得信任。

金融危机报道中党报和都市报呈现的不同点

笔者以为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报服务于工作,都市报服务于生活。金融危机发生在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也成为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地方党报上关于金融危机的报道多是从这方面切人的。由于党报承担着一定的宣传任务,因此各地党报需要通过对政策的解读来提高人们对危机的认识并提升人们的信心。这也恰恰是某些党报可读性不强的原因。

随着改革意识的增强。很多地方党报在金融危机的报道中除了坚持原有的宣传策略外,还增加了很多可读性很强的内容,比如《新华日报》。由于媒体生存机制的不同,都市报的权威性不是靠政治资源累积起来的,而是靠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服务性和亲和力塑造起来的。党报上虽然也有相关的民生报道,但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长远来看,面对知识结构日益更新的受众以及都市报的竞争,党报的经济报道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不能偏离经济这个本位。党报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既要对经济形势的整体状况有权威性的解读,同时又要加强其与普通市民生活的联系。党报和都市报的分工不是必然的而是在日常的媒介环境中形成的,因此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和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党报和都市报定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借鉴与交融模式,《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例子。

党报重政策解读,都市报重独家信息供给。地方党报、都市报在金融危机中都尽力发挥其信息功能:党报的新闻报道注重执政理念(如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新闻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各级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解读、经济工作会议报道和领导人视察经济建设的活动报道;而都市报则侧重为受众的生活提供相关的信息,除去转载的国际和全国性信息,都市报自己也采写金融危机下居民如何打理生活的小贴士。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软性新闻,从内容上来说,金融危机的概念贯穿在都市报的各个板块,以《扬子晚报》为例,经济、政治、文化、娱乐等均有体现。由此可见,都市报的厚报资源使它有更多的版面对金融危机加以报道,以为受众提供更多的话题,这也是媒介竞争的需要:而党报的版面有限。由于宣传的需要。党报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版面给金融危机,于是在指导性和信息性的双重要求下,自由余地有限,党报往往会因为可读性不强而输给其他媒体。

独家新闻是一个媒体生机与活力的体现。都市报的电子版起到了导读的作用,要想读到这些信息必须购买纸质的报纸,《大河报》在很多新闻的处理上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而党报却少有这种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新华日报》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着力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以系列报道、系列评论、政策解读等多种报道手段。深刻挖掘,重点

解剖,引领江苏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辩证处理好“危”与“机”、“热”与“冷”、“大”与“小”的关系,立足给企业发展鼓劲头增信心,精心发掘企业发展在整体不利因素中的积极因子,以更具贴近性的报道视角,显示了省级党报的强大舆论引导力,展示了江苏经济社会在逆境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和强者风采,这是值得其他地方党报学习的地方。

党报侧重于理性引导,都市报偏重感性应对。在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地方党报和都市报在人们树立信心方面有很大不同。地方党报注重理性引导,以党和政府的各种决策以及各种典型报道来说明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金融危机一定会过去,形成一种舆论导向。党报除去对危机的客观介绍和报道外,也有一些逻辑严谨的评论。但是大多是一些政策宣传,以政策的坚定性来坚定人们战胜危机的信念。

危机当前,都市报将它的服务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如前文所提到的,都市报利用它的版面优势对危机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解析。因此,在都市报上关于如何应对危机的文字大多是一些软性而感性的,少有政策口号,多是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民生报道和金融危机下如何持家理财的服务性报道,这样通过一些细节就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危机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战胜的。在都市报上,危机是可怕的,但是也是可以通过相应的对策来应对的。这种报道的思路也是一种间接的舆论引导。这是值得党报学习的宣传策略。

编校:郑 艳

(5)力度角度深度――我国媒体两次金融危机报道差异比较

钱 婷

2008年的金融海啸使得金融报道再次为业界广泛关注。回顾历史,我国的金融报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报道领域不断扩大,报道形式不断出新,报道水平不断提高,报道内涵也在加深。对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报道不难发现,此次金融危机报道在力度、角度和深度方面均有较大进步,成为我国金融报道发展的一个注脚。

报道力度:从投入不足到全力追踪

在网络新闻尚未普及,报刊及广播电视仍是主要传播方式的上世纪末,国内传媒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报道力度与西方新闻媒体尚有较大差距。泰铢贬值之初,新华社当天就了消息,有些报纸如《光明日报》等随后发表了新闻综述,《经济日报》7月11日刊出一个整版“泰国金融动荡”专题报道(该专版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奖一等奖)。但多数报纸一开始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事件的分量。

在危机逐渐加深和蔓延后,国内各大传媒方加大力量追踪这一事件,但中国传媒因受到各大传媒驻外机构的技术手段、人员素质及总部的专家队伍方面的限制,在及时报道金融动态、获得现场第一手材料、预测和报道危机走势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例如针对西方传媒把危机原因归结于1994年中国人民币贬值的嫁祸于人的报道,我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虽发表文章严厉驳斥。但这些批驳不够及时,有的甚至晚于其他外国传媒对这些不实报道的批驳。

事隔十余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传媒也不再是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而变成了抢先发言的竞争者。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赵凯教授指出的:“在金融海啸面前,我们的新闻媒体和国际同行在经济新闻传播方面也大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传统媒体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以电视媒体为例,2008年9月中旬,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随着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出现,CCtV-2于9月20日便迅速推出了《直击华尔街风暴》,“以中国人的视角看危机”的宗旨与各国媒体对话,从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节目编排等方面突出中国特色,努力发出响亮的声音,从而在与Cnn、路透社、法新社等世界强势媒体的竞争中抢占话语权。

网络媒体充分发挥整合优势。新兴的网络媒体的威力在这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显露无遗,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第一时间推出专题、独家策划,关注金融风暴中的每一个节点。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政府接管两房、欧洲银行危机、花旗大摩合并业务、G20峰会等专题为国内受众提供了风暴中心的海量信息,图表、视频、博客等技术手段的融合运用构建了新闻全息化的图景。以腾讯财经的专题策划“金融风暴横扫全球”为例,滚动新闻、市场行情、美股动态、评论文章、大行报告、相关专题、全球股指、Q&a板块对金融危机的最新动态和深层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网络大容量、多媒体、交互性等特征的充分发挥,使国内的新闻报道与国际同行相比毫不逊色。

报道角度:从“他者视角”到“以我为主”

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报道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的金融媒体数量较少,专业化水平不高。在综合性报纸的内部分工里,金融报道仅仅是从属于和工业、农业并列的财贸报道的一个分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传媒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报道策略较为被动,角度较为单一,主要形式是综合分析与专家访谈。在每一次重大波动后,由驻外记者发回报道,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视角上进行宏观的分析评论。新华社驻亚洲几个分社每遇大的波动就综述,驻东京、华盛顿、纽约的分社也经常推出有分量的分析报道。《人民日报》国际版开辟了“亚洲金融最新动态”专栏。《经济日报》在每一次大的波动之后均推出专题报道。其他没有驻外记者的报纸如《中国经济导报》、《深圳特区报》等,也纷纷组织专家访谈。

时至今日,经济新闻领域的开放度越来越大,讨论的角度也趋于多元。我国传媒开始“以我为主”,放眼全球。既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事务的最新动向,又立足我国现实,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本国受众。

全球视野。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直播能力大大增强。受美国众议院否决了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影响,2008年9月29日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历史性地狂跌近800点,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的跌幅则分别创下1987年和2000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崩盘当晚(北京时间凌晨2点),凤凰卫视便对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直播,使我国受众对获取信息的速度与世界同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则利用自己与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合作的资源优势,连续在“今日期市”、“今日汇市”、“公司与行业”中,及时、充分地报道次贷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危害,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国内受众展示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

受众本位。“站在家门口,心怀全世界”是读者对当今经济新闻记者的实际要求。面对汹涌而至的金融海啸,不少地方媒体积极参与新闻竞争,结合国内外形势,采取本地化的视角,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嘉兴日报》财经版推出“爬坡换挡36计”、“对话禾商”等栏目,通过本土

的具体案例反映金融风暴下企业如何渡过难关:浙江经视推出的“新闻深呼吸”栏目组建了包括资深媒体人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政府各部门决策顾问和特约新闻评论员在内的智囊团,并借此为市民提供智力支持和消费指南;《新民晚报》的强势报道栏目“坚定信心、直面危机”,注重政策与措施的“软硬结合”、国内与国外形势的“内外结合”、行业和政府措施实施的“上下结合”,实现了报道视角由“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转变。

报道深度:从“难读难懂”到生动务实

有学者对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金融报道有这样的概括:“除了新闻缺少五要素,一般化报道多,热点新闻少,从工作角度出发多,考虑读者需要少等弊端外,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报道的通病――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

可读性很差,感觉很难读。“专业”得又不够专业,让内行看笑话。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在当下的金融危机报道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传媒不仅广泛采用图表、图样、照片等形式,形象、生动、立体地报道金融动态,而且拓展报道深度,为受众提供更具接近性、解释性和前瞻性的信息。

小中见大,关注民生。体验式报道是一种“受众友好”的报道形式,既能深入报道行业的实际情况,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浙江日报》找出金融危机中的十个“民间样本”,报道如“超市货架上为何多了自造商品”、“民营企业为何无一员工丢饭碗”、“柑橘为何能换成家电”、“柚农从抱团贷款到抱团入市”等公众生活中的小事。从人性化的角度报道经济新闻,让受众在带着感情的阅读过程中,认清宏观经济形势。

释疑解惑,纠正误区。在经济波动期,宏观走势是社会关注焦点,政策效应是各方权衡重心,解读成为媒介最有价值和最有吸引力的内容产品之一。解释性报道关注危机中的机会,帮助受众正确认识和从容应对金融危机。《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刊登评论的方式解析当前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的效果,告知公众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激励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往往有较长的滞后期,这有助于公众理性地看待国家当前采取的各项保增长的经济举措,维护公众的市场信心。

高瞻远瞩,引导舆论。面对危机来临时的悲观情绪,《深圳晚报》推出“2009‘保增长’系列评论”:《中国信心,一枝独秀》、《国民财富的增长是硬指标》、《抢抓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发挥政策优势,做足特色文章》、《科学发展是保增长的前提》、《改革是增长的永恒动力》等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文章。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面对“投资热”中存在的浮躁心理,《新华日报》集中摘发了《为13亿人看好每分钱》、《防止求政绩舍民生》等4篇评论。之后,又陆续刊出《别误读了“出拳重”》、《我担心“萝卜快了不洗泥”》等出自高端的理性声音,取得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先机。

编校:郑 艳

(6)我国不同媒体的金融危机报道比较分析

郭元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世界各大媒体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突发性、极强的专业性。且又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议题,对不同媒介的相关报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今时代,新旧媒介形态并存,不同的媒体之间既相互竞争,也相互牵连:不同的媒介在功能上存在着分化与重叠,作为一种产业又存在着集团化的融合趋势。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公共事务都会有媒体的参与。它所传播的内容和其媒介本身都是研究当代社会时很有参考意义的部分。研究我国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是从一个兼具新闻性和重大社会、历史意义的议题出发,通过比较不同媒体在相关报道中的表现,希望能够窥探到透过媒介所折射的当今社会的一些时代特征与现实意义。

不同的媒体在对金融危机进行密集报道时,受各自不同的媒介形态、内容定位等所限,所提供的报道带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这次是中国媒体第一次面对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所以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共性。

纸质媒体(报纸、杂志等):对纸质媒体的分析,本文主要是选取三份富有代表性的报纸:《人民日报》(党报)、《现代快报》(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专业类报纸),选取雷曼兄弟破产后一周的时间,对三份报纸对金融危机的报道量做了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属性的报纸虽然在报道的数量上有差异,但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应很及时,都在第一时间就报道了雷曼兄弟行破产的消息,并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持续的关注。报纸媒体对金融危机反应的及时还表现在:在危机爆发的最初一周,报纸上不仅出现了对金融危机客观信息的报道。还包括对金融危机对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预测性、策略性的评论。2008年9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两篇关于经济危机的报道分别是《美国经济危机,我们如何应对》和《敲响风险的警钟》,都是针对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警与应对策略:这一点在专业性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该报对金融危机的报道数量较多,几乎在该报纸的各个版面都有相关的报道,既包括更为细化、翔实的客观事实信息。也有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危机所做的评论性报道;代表都市报的《现代快报》虽然主要报道客观内容。但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预测也有所涉及。

报纸的历史要久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而后两者的崛起与发展对报纸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报纸是通过印刷在纸面的文字进行传播的,在感官冲击力上无法与广播电视媒体“声色兼备”的传播优势相抗衡,也不能如网络媒体般便捷地为公众提供发表意见的区域,但文字的传播却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更具理性深度的剖析。金融危机是个专业性极强的议程,虽然危机在本质上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在解释危机的成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都需要理性层面的深度剖析,而报纸媒体在这一点上是占有优势的。不同的报纸也结合自身定位的不同组织不同层次的内容:《人民日报》这样的中央级党报主要是从全局性的眼光出发,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报道与分析;《现代快报》这类都市类报纸则侧重于结合市民的实际生活进行报道,报道更具贴近性:专业的财经报纸则从财经方面全方位解析危机,在专业深度和广度上均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广播电视媒体:电视媒体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伴随频道专业化而来的内容的专业性和特色化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有很多研究者都提到了中央电视台2套增播的栏目《直击华尔街风暴》,该栏目是2008年10月11日开始,CCtV-2每天

傍晚增播的,此外,该频道的常规资讯类栏目《第一时间》和《全球资讯榜》都将金融危机作为重要的报道内容。经济频道实现了全天四大时段密集编排播出,重要新闻不间断滚动,最新信息及时播报的播出状态。这一点是纸质媒体所不及的。“媒体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满足向公众提供金融危机零散的信息,还要随着势态的发展,能够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东西,经过信息的整合和编排,使得受众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更加清晰。”

电视媒体在这样的重大议题中显然并不满足于实时提供最新信息。一些针对金融危机的专题类节目已经向深度化发展且颇有成效,《直击华尔街风暴》每期都邀请到一位专家对当期话题进行解析,并且配以适当的图像,使电视观众更易理解。除了作为部级媒体的央视外,作为省级媒体的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也在其栏目《头脑风暴》中播出了关于金融危机的专题节目,邀请专家、财经记者、业内人士等进行问题的探讨。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文广集团利用自己与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合作的资源优势,连续在《今日期市》、《今日汇市》、《公司与行业》中,及时、充分报道次贷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危害。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为国内经济界人士准确把握危机进展提供了最及时、全面、权威的资讯”。

面对金融危机这样的新闻议程,电视媒体也以内容的专业性和理性深度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网络媒体:金融危机期间,虽然网络媒体上也充斥着关于危机的各种消息。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没有新闻的采访权,所以门户网站上的相关新闻、视频都是转载自报纸、杂志或是电视栏目,不具备新闻报道的原创性。作为新媒介的网络在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充当的更多是一个意见交流平台的功能。其对于金融危机报道的最大贡献主要在于一些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博客或论坛等网络社区)发表自己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感想,即为相关新闻信息的采集提供了直接的感性的资源,也提供了来自不同身份的网民个人对金融危机的各种观点。“一个名叫‘我叫粱山伯’的网友,发表了《东莞:‘风暴眼’中的世界工厂》网文报道(广东媒体的报道――笔者注)就是由此开始:显示报道此网文引发网络轰动这一感性事件,从而吸引读者关注东莞产业现状:然后。媒体跟进,通过政府官员和专家回应网文,进一步报道官方态度;接着,再跟进网友和读者议论,来完善报道。”

根据以上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报道的简要概述,比较不同媒体的报道特点,笔者认为,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不同媒体视角的差异性和舆论导向的一致性。对于同一个议题。不同媒体选择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报道,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如《人民日报》这类的中央级媒体虽然在金融危机初期报道篇幅不是很多,但主要是从社会全局出发,从国家宏观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等进行报道并提供整体性的指导意见:而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则利用与海外电视媒体合作的资源优势,对国外的金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报道,有助于普通观众以及经济界专业人士对金融危机的了解与把握。尽管在视角上存在差异,不同媒体在报道的舆论导向上却保持着较为统一的态度,侧重引导受众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2008年9月24日,总理在纽约提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这句话可看作是国内媒体报道金融危机的共同的舆论导向。

二是理性与深度成为共同的追求。专家意见的普遍介入。在不同媒体的报道中,对专家的访问与专家意见的引用成为突出的共同特征。金融危机一方面因为其专业性而不易为非专业人士所理解,另一方面也因其危害性而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心理恐慌。由于中国专业财经记者的缺乏,专家意见成为各个大众媒体在报道金融危机时加深报道深度的重要选择:同时,因为专家的专业性也提升了其意见对受众的说服力。专家的意见具有理性深度,可以帮助受众以更为理智、冷静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避免受众陷入盲目的恐慌状态。

新闻传媒研究篇6

一、困境描述:“共生”迷局及其新闻专业主义质疑

1、恐怖事件传播的争辩:“共生论”与“工具论”

“恐怖事件”有特指含义,即由恐怖分子制造的针对民众社会或公共设施的暴力和破坏活动。一直以来,学界对恐怖分子与媒体之关系有“共生论”和“工具论”两种倾向,“共生论”将媒体与恐怖分子视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一方面,恐怖事件为媒体报道输送广为关注的话题,恐怖事件制造的社会混乱和不安全感也增加了民众对媒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媒体报道为恐怖份子提供了信息输送网络。在西方社会,持“共生论”观点的研究者不在少数,美国学者鲍耶?贝尔认为,“就像媒体无法抵制恐怖事件那样,恐怖分子也离不开媒体。他们俩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中”。①“共生论”持有者在“恐怖分子需要媒体来帮助传递信息”这一论点上达成共识。“工具论”则认为媒体是反恐阵容的一把利刃,通过媒体报道,政府可以宣传反恐力度,疏导民众心理,管理社会秩序,从而降低恐怖事件风险。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繁荣,“共生论”与“工具论”进入一个全新视野。由于恐怖话题的敏感性,社交网络随时有可能成为恐怖扩散的温床,从而为“共生论”提供更多的现实依据。而“工具论”也在新媒体的土壤中生出新枝,特别是随着媒体“官微”的开启,以及媒体人和社会精英的网络参与,不仅抑制了社会恐惧感,而且对自救常识、防暴策略的宣传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二论”争辩中的新闻专业主义悖论

新闻专业主义职业理念是在20世纪初西方媒体煽情主义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存在着两种理解维度:“一种理解把新闻专业主义看作是新闻业的专业意识形态;而另一种理解则把新闻业看作是一种社会角色分工。”②实际上,这两种维度规划出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两种话语方式,其一是媒体作为独立行业所引申出的中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伦理话语,即专业意识形态,其二是社会或政治为了呼应这一独立的专业意识形态所实施规训的权力话语,促使其合理履行社会角色分工。“共生论”和“工具论”可看作是新闻专业主义两种话语方式的矛盾外化。“共生论”的潜在思维是媒体作为一种中立的社会公器,既可为反恐阵营所用,也可为恐怖分子所用,任何社会力量对媒体资源的争夺处于公平关系;“工具论”的潜在思维在于政治和社会对媒体的规训拥有绝对权力,媒体应该具备社会责任、行业道德和公共追求。

但是,以媒体人和社会精英个人名义开设的社交平台却让“工具论”陷入悖论:一方面,社会个体话语权的即时性和随意性,使权力对媒体的规训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因而社交媒体难以成为驯服的“工具”。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网络互议不仅在“规训”传统媒体自律,而且在各个领域督导政府行为,这种“反规训”颠覆了新闻专业主义中政治和社会对媒体的规训功能。

3、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在恐怖事件传播中的存疑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刨除了西方新闻理念中某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存留了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与现行制度的成份,“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③也可以说,“客观、独立、真实”是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集中体现。然而,在恐怖事件传播中,这三种专业秉性均受质疑。

客观性原则要求传播中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在态度上不带有主观情绪。在恐怖事件中,情感指向性异常明显,以昆明暴恐事件为例,大部分伤亡者为农民工及家眷,现场视觉冲击力无法让传播者完全处于一种“冷眼看世界”的理性客观之中;新闻独立性原则要求传播者处于被传播事件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之外。在恐怖势力与普通民众对峙的格局中,作为普通民众的传播者无法处身事外;真实性原则要求被传播事件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是符合实际的。在恐怖事件中,具体真实受到道德质疑,比如行凶时的残暴镜头和行凶后的血腥画面可能点燃社会复仇情绪,引起潜在恐怖势力竞相模仿,关于警方侦查计划的真实传播也将扰乱反恐布局。

二、案例分析:昆明暴恐事件中的媒介恐慌与新闻专业主义

1、新媒体与媒介恐慌

媒介恐慌论是“9?11”事件之后,国际大众传播研究学会(iamCR)于2002年提出的概念,其思想脉络承袭了“共生论”主要理论,承认了媒体对民众恐慌心理的制造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中,社会信息以幂计算的速度扩散,恐慌的传播速度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时,最早通过网络对外消息的是网名为“我要存钱买药”(9点25分)的网友:“为什么警察救护车还没来!”,这条微博引起了恐怖消息的井喷式爆发,信息中的恐惧信号也明显上升,9点31分网友“黄Y3欣-Dione”:“在餐厅吃饭,突然冲进一大堆人,然后看见一个穿着全身黑的,拿着两把长刀追着人砍,太恐怖。”当信息渐趋清晰之后,网络中的恐怖分子形象从“疯子”变为“维族人”。类似恐惧性信息之后,全民陷入恐慌。这种社会情绪蛰伏期很长,乃至事发半个月之后,全国多地发生了因“砍人谣言”而造成的大规模人群逃散。

2、昆明暴恐事件的媒介传播过程与专业主义演进

通过对昆明暴恐事件新媒体传播和传统媒体报道的研究发现,整个过程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舆论场,形成信息递进推力,给恐怖事件制造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了挑战。

在第一阶段,网友报料信息较为零散,散布的信息中蕴含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对恐怖分子的第一感觉是“疯子”,镇定之后的目击网友甚至开始对恐怖分子进行文学性描写:黑色蒙面人、统一的侠客着装、秘密组织的图腾、身手不凡的女杀手。这种信息刻画具有文学叙事情结,客观性和真实性元素稀缺;第二阶段,当晚10点钟之后,当地媒体开始介入调查,并公布了一些眼见或耳闻的表面信息,多数只追求“现象真实”。这一阶段的媒体尚处于兴奋期,传播血腥画面是一种媒介本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中当地媒体的官方微博体现了专业精神,快速、权威地传递了有效信息;第三阶段,媒体传递了中央及省市领导在现场的指示和表态,将事件升级至仪式化的政治高度;第四阶段,“人民日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等“官微”开始对歹徒动机、警方进展、伤者救治、死者人数等信息进行定期,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第五阶段,随着网络互议话题方向的多元化,专业主义出现分歧。

3、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介修正

随着事态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在“五阶段”循环中逐渐苏醒,媒介的社会功能也在“共生”和“工具”之间拉锯。在昆明暴恐事件中,媒体官微的新闻专业主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清理谣言,阻止媒介恐慌的蔓延。

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以下两方面更好地实现了专业主义理念:第一,时效性。现场的职业记者和公民记者都可以以个人名义通过网络随时、随地、随意信息,这是传统媒体不可能做到的;第二,解释性。新闻记者不可能精通包括政治、经济、刑侦、国际关系、少数民族历史在内的所有专业性知识,这些知识正是恐怖事件传播中“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所需的背景或因果,网络互议平台足以吸聚社会各方面的知识精英,参与事件评价,并对事件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这比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栏目邀请一两个专家现场解说更具有知识广泛性、深邃性和互动性。

三、路径研究:恐怖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重构与应用规范

1、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重构

伦理和权力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两种话语方式,前者要求传播具备客观性、独立性、真实性等职业理念,后者则暗指政治对媒体的权力规训。在恐怖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存在着诸多悖论,阻滞了恐怖事件的正常报道和理性传播。因此,在新旧媒体融合的环境之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建构理应有所突破。新闻专业主义应积极强调媒体的公共属性,在恐怖事件传播中,传播者与社会公众共同面对恐怖袭击这一巨大的现实,传播目的在于尽可能地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而非借机争夺眼球、讨好政治或资本权力。

在伦理话语中,传播者无法逃离伤害、死亡等一系列悲剧性语境和恐惧性阴霾,传播者让受众读懂了恐怖事件所带来的内心恐惧与悲伤;传播者更无法享受超脱的独立性,在传播之时,不仅需要受到来自法律的管制,同时需要承受社会和文化的制约,比如针对某一民族或宗教的挑战性、亵渎性传播,即使没有触犯法律,也应该受到制裁。在恐怖事件传播中,传播者本身处于反恐阵营,立场鲜明;真实性是一个逐渐显形的过程,上述的传播五阶段实际是现象真实向整体真实,具体真实向本质真实的转换过程。

新闻传媒研究篇7

1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优劣势分析

1.1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优势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专业的传媒组织机构,其具有广泛的信息采集渠道、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专业的机器设备,在多年的新闻传播实践中逐步形成既定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相较于个体或者非专业组织具有较高的受众认可度。特别是在深受争议的公共事件上,主流传统媒体的态度更具权威性,类似马航失联等跟踪报道、国际报道方面往往也只能由传统媒体才能实现,充分体现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资源优势地位。传统媒体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剖析和专业解读不断提升着自身的影响力,在信息生产传播上的严格把关,也使传统媒体在信息引导功能方面更为有效。

1.2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劣势

单向性是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最主要特点,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无法形成信息反馈机制。在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中,传受双方缺乏信息沟通,社会公众只能被动接受传播主体生产加工的新闻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意见和看法无法反馈给传播主体。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息更新速度慢、不及时的问题,例如报刊,从新闻采集、编辑到印刷出版要经过一套严格的流程,信息更新速度方面严重受阻,特别对于一些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信息报道必然滞后,电视、广播的信息传播速度相较而言要快一些,但是也会受到播出时间、播放载体的限制,无法及时向公众送达信息。

2新媒体新闻传播优劣势分析

2.1新媒体新闻传播优势

新媒体大众化的信息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变得更为主动和平凡。平民化、自主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借助网络开放性平台,社会公众可以自主的编辑新闻信息,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新媒体环境下,50%的新闻内容是由社会公众所提供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源和话语权的垄断,社会受众可以借助网络与新闻传播主体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此外还进一步增进受众间的横向互动,社会大众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转发、分享、评论加强交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和受体可能成为同一群体,他们经常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和兴趣偏好,生产出的新闻信息也更能满足社会公众的喜好和需求。新媒体还具有及时高效的特点,4G网络技术、通讯设备的发展让社会公众随时随地采集新闻信息,特别是在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上,新媒体避免了人员设备调度带来的延时问题,牢牢把握最佳新闻报道时机。

2.2新媒体新闻传播劣势

新媒体使得人人都成为新闻报道的信息源,但同时也造成信息平台上海量数据的存在,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也使得信息传播主体身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新闻信息生产的随意性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问题。新媒体因传播主体的个体化导致传播信息的情绪化,缺乏权威性,社会公众易受片面化信息的影响,例如抢盐风波事件中,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的信息引发了社会民众的恐慌,导致了超市抢购食盐事件。同时,社会公众缺乏必要的新闻专业知识和素养,在新闻传播内容把关上存在一定难度,虚假不实的新闻报道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危害了社会和谐。

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互补性探究

3.1传播主体互补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由编辑、记者等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组成的新闻媒介组织。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更多的是社会普通民众,他们往往没有新闻专业知识背景,但其个体数量众多且分部广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主体上形成了互补,普通民众的加入壮大了新闻传播者的队伍,弥补了以往单一结构传播主体带来的信息源不足、视角局限的问题,更多隐匿的新闻信息被社会公众挖掘出来,他们以事件的亲历者或者旁观者的身份还原重塑新闻事件,新闻内容更具真实性,广泛的关注度进一步激发社会民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使新闻传播主体更加多元,有利于新闻业的发展。

3.2内容涵盖面互补

传统媒体传播的新闻内容是由新闻专业从业者采集、编辑、报道出的代表官方意见的信息,更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把握新闻事件的背景、内涵。新媒体传播的新闻内容大多是由非专业人士制作的,更多的夹杂个人情感,代表着个人的意见和观点,从微观的角度阐述事件过程。二者在新闻内容上形成互补,使得新闻事件的展示视角更为全面,同时也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3.3受众群体互补

新闻受众群体对新闻媒介载体的偏好经常会受到其年龄、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年龄较大的人对新兴电子产品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在了解新闻信息时更愿意通过阅读报纸、收听收看电视广播,而年轻人热衷于新鲜事物、赶潮流,不愿意阅读形式呆板的报纸、杂志,他们更愿意通过互动性较强的微博、微信等来获取新闻信息。媒介载体的多元化让新闻受众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增强影响力。

3.4传播效果互补

传统媒体在采编内容上的严格把关使得其在社会公众心中树立了权威,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但单向的传播方式导致互动性的缺乏和活跃度的降低,话语权的缺失引发公众的不满。新媒体刚好有效弥补了这一缺憾,超强的扩散性和互动性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表达意愿的平台,民众可以更有效的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但个体片面化的信息阐述和意见表达还需要由官方权威意见加以佐证。

新闻传媒研究篇8

关键词:网络传媒;新闻流俗;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47—02

网络传媒在信息化的社会肩负着对信息资源加工整合、高效传播的重任。但在网络新闻传媒中,一些网站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语言风格,这就使得网络新闻业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流俗化现象。

一、网络传媒的概念及其特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网络媒体这一新的新闻传播媒介也就应运而生。网络传媒是一种信息交流,它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承载主体,以图文、音频和视频等为传播形式。网络传媒尚无确切的概念,但在商界,它被定义为是以网络为载体、主题涵盖面广,包含有图文、音频和视频的一种表现模式,其目的是在教化人们的基础上创造出利润价值。

聊天、娱乐和看新闻是我国网民在上网时最常做的三件事情,这是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信息。网络传媒作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具有四个特点:个性化、互动性、网络性和时效性。较之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传媒还具备下列四个特征。首先,从网络传媒在大众传媒中的出现顺序来看,网络传媒被称之为“第四媒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认为,网络媒体兴起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故称之为第四媒体。其次,从网络传媒的传播形式来看,网络媒体属于全媒体。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或是其他机构,都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图文、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再次,从传播功能来看,网络媒体是一种超媒体。网络传媒不仅传播功能多样化、传播手段全面化,而且信息的传播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向受众提供了即时、全面、互动的信息资讯。最后,从信息的搜集方式来看,网络媒体又是自媒体。在计算机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下,普通的公民也能收集和新闻,这就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互联网精神[1]。

毋庸置疑的是,网络传媒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在我国网络传媒这一新闻媒介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度都不断增强的同时,网络传媒正面临着新闻流俗的严重问题。

二、网络传媒下的新闻流俗现象

网络传播的虚拟化和多元化特征决定了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且泥沙俱下。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某些网络传媒逐渐淡忘了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使得网络新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了流于俗媚的异化现象。总体而言,网络传媒下的新闻流俗现象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热衷暴力,无限猎奇的新闻流俗现象。网络传媒中以暴力、猎奇为主旋律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这些网络新闻的根本目的不是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人们引以为戒,而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眼球,赚取更高的浏览量,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些报道多以凶杀、抢劫为主题,往往采用醒目的标题、暴力血腥的图片,淋漓尽致地进行低俗化描写,以求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冲击[2]。

第二,漠视人性和道德的新闻流俗现象。在许多的网络新闻报道里,人的生命显得一文不值,许多的死亡事件都变成鸡毛蒜皮的小事。更甚者,有的网络新闻甚至故意用调侃娱乐的语调来报道死亡和苦难,这根本是思想颓废和人性沦丧的表现。此外,网络传媒又对金钱有着盲目的崇拜,对“××举行豪华婚宴”、“顶级别墅热”、“富二代”等新闻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第三,信息横行的新闻流俗现象。在网络传媒中,由于缺少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新闻肆意横行。许多的网络新闻盲目追求浏览量,以色情作为看点追求“眼球效应”,如某报刊发的新闻——《刘嘉玲不陪“大亨”过夜》,这则新闻实际上只是谈及刘嘉玲出演的电视剧《影城大亨》中女主角开出的不加夜班的工作条件,文与题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3]。

第四,恶意炒作、盲目夸大的新闻流俗现象。在名利当头、利欲熏心的某些个人和集体中,他们常采用炒作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网络新闻的炒作常雇许多网络专业水军和网络专业跟帖、转帖者,从而提高网络点击率和知名度,进而谋取经济利益。网络传媒的自由匿名性导致了新闻在炒作之后的严重失真性。

三、新闻流俗现象对网络传媒的影响

新闻流俗现象对我国的网络传媒有着两方面的消极作用。一方面,网民被动接受了大量的垃圾信息,此外,对于未成年网民来说,则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新闻流俗现象的产生势必会造成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下降,最终阻碍网络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传媒研究篇9

一、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新闻媒体所面临的困境

(一)发展观念落后

传统媒体之所以会面临很大的窘境,主要就是因为当前传统媒体工作人员的发展观念较为落后。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许多人并不能适应,或者不能完全认清形势,这样就无法促进观念转变,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些传统新闻媒体偏安一隅,不求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淘汰。尽管一些传统新闻媒体开设了新媒体平台,但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制。

(二)信息传递速度慢

信息传递速度慢也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一大硬伤。比起新媒体,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获取与制作都要遵循严格的流程,通过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后,再结合节目风格进行选择,这样必定会影响信息的传播。相比之下,新媒体主要基于互联网之上,具有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其传递信息速度很快,而且拥有海量信息,能够及时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很大,传递信息比较滞后。

(三)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目前,传统新闻媒体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并不如新媒体那般灵活。传统新闻媒体需要根据节目的定位与受众群体特征进行节目编排,其所推出的内容较为大众化,并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用户接受信息通常较为被动。不过,用户可以利用多种新媒体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选择范围更加广泛。由此可见,传统新闻媒体若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必然会陷入发展的困境。

(四)与用户之间缺乏良好互动

传统新闻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始终是单向新闻传播的方式,用户接受新闻十分被动,缺乏有效互动。而且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信息生成有严格的执行标准,这种标准也将大大限制媒体与用户的互动。新媒体却可以充分支持与用户的互动,这样就会积累更多用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微博,写博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传统新闻媒体所欠缺的。

(五)缺乏与时俱进的人才

传统新闻媒体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才,然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有许多人并不能很快适应新媒体融合的趋势与环境的改变,这样就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也会因此受限。一些新闻媒体人员对于传统新闻媒体传播规律十分了解,却不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这样必然会影响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

二、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新闻媒体发展路径

(一)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到媒体融合之中

传统新闻媒体若要实现转型,首先需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媒体融合所带来的意义,这样才能让充分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做到与时俱进,实现传统新闻媒体的转型。媒体融合关系到整个媒体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因此,传统新闻媒体要正确认识媒体融合,树立全心发展观念,了解互联网的优势,具备互联网思维,着眼于大局,积极与新媒体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并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只有从思想上改变,才能落实到行动之上,而这正是广大传统新闻媒体成功转型的关键。

(二)依托先进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时效性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时效性较差,而且新闻传播程序较为复杂,这样就不能保证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播给受众群体。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传统媒体要引进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简化新闻信息编辑的流程,提高信息生成的效率,依托互联网传播信息,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对于广大受众群体而言,及时有效的信息是吸引其眼球的第一步,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的传递则更需要加快速度,才能占据先机。

(三)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重视深度报道

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新媒体以其海量的信息博得广大受众群体的喜爱,还能够满足受众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尽管如此,信息量过大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新闻的深度却有待进一步挖掘。在这一点上,传统新闻媒体具有很强的优势。通常,传统新闻媒体的节目都是精心制作,根据受众群体的口味进行传播,因此,传统媒体要保持这种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新闻深度,进行深度报道,提高传播效果。要善于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从不同视角看待事件,从而获得更有质感的报道,增加新闻的感染力。重视深度报道的关键在于用心,在快节奏的今天,传统新闻媒体要以不变应万变,通过深度报道博得受众的认可。

(四)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增加传统新闻媒体影响力

传统新闻媒体要重视与受众的互动,不要将受众当做被动接受新闻和信息的容器,需要维护与受众的关系,加强互动环节。传统媒体要建立新媒体信息平台,与受众充分互动,吸取受众的建议,不断改进节目的不足。同时,传统媒体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开设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这样就可以提高传播效果,加强媒体的影响力。

(五)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新闻传媒研究篇10

(一)研究主题有所拓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看,新世纪以来发表的新闻评论论文数量为133篇。按照新闻学研究由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构成的划分思路,本文将新闻评论研究也划分为理论研究、实务研究和历史研究三类,同时考虑到比较研究和新媒体研究为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它们按照独立类别的标准分述之。因此,本文将涉及新闻评论产制环节(包括采访、写作、版面等)的研究划为实务研究,将涉及新闻评论的定义、内涵、功能、价值、社会作用等总体性的研究看作理论研究,将关于新闻评论发展变化的历史分析划为历史研究,将从比较视野对不同国家间新闻评论发展状况进行的研究视为比较研究,而以新媒体评论为对象的研究归为新媒体评论研究。按此标准,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所发表的新闻评论研究的论文在各类别中的分布如图2所示。从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以实务研究为主,研究主题有所拓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关于网络和新媒体评论的研究上升较快,在新媒体评论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在新闻评论产制方面的应对、调整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也成为研究的主要焦点。从研究主题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评论实务研究集中讨论传统媒体评论如何在新媒体评论勃兴的语境下加强舆论引导力,强化社会整合力。就研究主题而言,除了评论标题、创作技巧等常规研究之外,一些更加细化的研究也引人注目,尤其是关于评论主体的研究。新闻评论主体通常包括职业主体、准职业化、有感而发的公民、专业话题发言的学者①。作为意见的者,新闻评论主体需要尊重其他评论者的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做到一事一议和就事论事①,通过发掘事实与话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选题立论②。这就要求新闻评论者要在思维训练和采访实践中树立独立的品格,从而“将采访和评论融为一体”③。因此,在评论主体多元化的时代,新闻媒体应当摆脱当前选题不来自评论者采集的第一手新闻事实之现象,着力建立“评论员首先是记者”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以应对新闻媒体的国际竞争以及来自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④。在个案研究上,研究者主要关注特定报纸评论版或栏目的特色和风格的研究、新闻评论者的具体创作技巧等⑤。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跨学科和实践角度对新闻评论的教学进行了研究。第二,以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评论是最受学界关注的主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新媒体评论的特点。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的栏目设置更加多样、传播和互动更加及时、形式更加灵活,但也面临着权威性和公信力不足的问题⑥。随着新闻评论形态的变化,新媒体言论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表现为“聚焦事件发展的全程和细节”和“对事件发展过程进行时空结合的全程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重价值观念和参与主体的深度交互⑦。其二,新媒体评论的影响。新媒体的崛起对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和形式造成了较大影响。新闻评论的“微博化”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地位、作用及其对传统媒体评论选题的渗透⑧,拓展了新闻评论的表现形态,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设议程⑨。因此,在推动新闻评论及其价值取向多元化过程中,新媒体评论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疏导消极、狭隘、非理性的思潮和情绪”,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话语体系”瑏瑠,发挥网络媒介在建构“公共领域”中丰富公众议程来源、建构公众讨论的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瑏瑡。由于传统媒体纷纷涉足网络经营,网络新闻评论拓展了传统媒体网络评论空间,形成了网报互动和网台互动格局瑏瑢。第三,新闻评论的理论研究以反思为主,形成了对新闻评论的内涵、特征、性质、功能、价值的再认识和再阐释。这方面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强调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的依赖。当前的新闻评论应“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突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等特征瑏瑣。其中,新闻事实是新闻评论的核心特征瑏瑤,因此,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论说形式瑏瑥。二是社会转型视野下对新闻评论功能的再认识。中国新闻评论功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功能的拓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的创新上瑏瑦。具体而言,转型期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以“整合”为核心,以利益表达、政治议题设置、社会舆论引导、“推动政治社会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等为实现路径瑏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闻评论本质上是观点信息的传播,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公众认识能力的作用瑏瑨,因此,新闻评论同时具有表达公共意见的时代功能。第四,新闻评论的历史研究主要涉及新闻评论的词源梳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近现代新闻评论的发展等方面①内容。其中,马少华②集中对近代新闻评论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对梁启超的新闻评论思想和影响进行了集中研究。第五,新闻评论的比较研究。不少学者对中美新闻评论的差别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两者的差别体现在:选题上的整体视角与个体视角,偏重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与关注生活、国际事务话题③;意识形态的分野造成表达方式上观点论证与行为批评、观念演绎与事件剖析、观点论证与事实判断、宏大叙事与细小叙事间的差别④。有研究认为,媒体性质的不同造成了中美评论关注点、思维方式、写作风格三个方面的差异,在中国媒体根本属性不变的情况下,中国新闻评论须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入手,“通过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树立媒体的独立品格⑤,以提升新闻评论的说服力。

(二)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渐趋多元新闻传播行为和现象本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仅仅凭借新闻学与传播学自身理论难以解释研究对象,因而,采用跨科学视野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者间的共识,这一趋势也在新闻评论研究中得到了体现。首先,新世纪以来,语言学被运用于新闻评论的实务研究中,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新闻评论的标题、语感、语篇、逻辑论证功能等;其次是法学相关概念被运用于讨论新闻评论权、新闻评论侵权等问题;第三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视野对社会转型背景下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社会舆论的整合能力等进行研究。此外,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也开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思辨式定性研究在传统新闻评论研究中占绝对优势,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而所谓思辨研究是以研究者自身的逻辑思考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往的新闻评论研究成果中,90%以上的论文均采用思辨研究的方式。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实证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新闻评论研究当中,如李秀芳对美国主流日报和中国主流英语日报言论版的实证研究、赵路平和许鑫对新浪、网易博客新闻评论的定量研究等,形成了渐趋多元的研究方法。(四)形成了以高校为主、媒体为辅的研究群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的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师队伍,其次是媒体从业人员,形成了以高校为核心的研究群体。其中,量较多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大学。从研究机构内部看,新闻评论研究已形成了以专家为核心的研究阵地,如以赵振宇、胡沈明、陈栋、邓辉林、焦俊波、顾建明等为核心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群,以马少华、刘保全、涂光晋等为核心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群,以及以喻季欣、谭天为主的暨南大学研究群。从整体上看,研究群体所发表的论文与分散研究者相比,质量相对较高,研究主题相对集中,对研究问题的阐释也更加深入,视角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而以媒体为主的研究群所发表的论文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新闻评论研究现状的解读

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研究成果的剧增与社会转型期对新闻评论言论整合功能的需要,以及媒体的市场化竞争、新媒体对新闻评论的介入等有直接关系。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舆论格局的形成是推动新闻评论研究论文数量剧增的社会因素社会转型导致总体性社会分化,社会思潮呈现多元状况,在社会层面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多元的价值观,而新媒体评论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单一舆论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舆论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改进舆论引导形式和艺术,实现舆论整合效应,塑造社会公众舆论表达平台,成为了学界较为关注的议题。这些关注催生了新闻评论研究论文数量的增加。其一,学界对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评论现状的解释。如:有研究者对民众的网络言论内容进行分析后认为,网民期待“在既有制度框架内解决现实问题”,因此,网络评论要弘扬主流价值并不意味着掩盖矛盾和冲突,政府应正视网民意见,“谨防制度性断裂”①。顾杨丽、吴飞对“温州动车事故”的研究表明,微博推进了“社会化互动信息生产模式”、“行进式实时移动表达模式”,实现了对碎片化信息的集聚②。其二,传统媒体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了评论形式和方式的调整,这种变化也引起了学界关注。以报纸评论的研究为例,研究者较为关注时评、新闻述评、心得、体会、感言、报纸言论和记者点评等新兴的评论形式③,多种评论形式并存的状况促使新闻评论的论题结构、题材等写作技巧的变化④。在电视媒体方面,研究者集中探讨当前电视新闻评论所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⑤。此外,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受众的知识需求呈现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新闻评论作用的发挥需要面向受众,细分受众需求,通过优化信息质量、“选题要体现与受众休戚相关的现实”、“立论要着眼于受众的实际”、完善和深化“受众直接参与评论机制”等方式加强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效果⑥。

(二)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对新闻评论异质化特征的青睐是激发研究者兴趣的直接动因媒体市场化改革导致媒体间竞争加剧,而新闻评论的异质化特征使其具有可替代性小的特点,从而使得新闻评论成为受媒体青睐的重要体裁。媒体对新闻评论的重视,是促使研究者对新闻评论研究兴趣与日俱增的直接原因。中国新闻媒体的管理模式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一模式导致媒体形成与行政管理相似的科层布局,在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竞争中形成倒金字塔形的竞争格局。除了这种科层式竞争关系之外,不同媒体类型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体现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以及传统媒体之间对广告资源的竞争。竞争促使跨级别、跨类型的媒体以及同一集团下的不同子媒体在进行节目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受众的接受需要,倾向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节目制作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评论形式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研究者对之进行解释。以党报的研究为例,随着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兴起,报业间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以及受众需求日趋多元化,各大党报、机关报以及都市报竞相推出报纸言论版参与竞争,言论版的办版思路、版面结构及意见整合方式呈现多元化格局⑦。研究者主要关注党报的突围路径⑧、经济言论找准自身定位⑨、地市级党报如何在多层面竞争压力下突出地方特色等问题瑏瑠。

(三)新媒体评论与传统新闻评论的互动是激发研究者兴趣的内在因素新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新媒体内容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新媒体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的舆论格局,尤其是微博评论的兴起,使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中的支配地位受到了较大冲击。因此,新媒体评论本身与传统媒体评论在表现形态、传播方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差异需要得到学界的理论解释。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竞争中对各自新闻评论特点的反思,促成了双方间的互动关系。这一变化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导致了研究数量的剧增。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并没有将新媒体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的研究置于二元对立关系中,而是置于互动的视野中。一方面,对传统媒体来说,如何应对新媒体评论的强势竞争,成为从业者和研究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应当提高报纸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以“第一时间评论”为要求,利用网络形成报纸新闻评论新局面,而在与新媒体竞争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避免公信力的缺失”和“僵化的写作模式”①,达到“化被动为主动”、“化说教为说理”、“化生硬为生动”、“化单向为双向”、“化互动为双赢”的效果②。电视媒体应着眼于调整评论节目的类型结构,强化节目的时效性,在评论队伍建设、增强节目互动性、简化节目制作流程方面下工夫③。传统主流媒体应借鉴微创作的理念和手段,形成具有颗粒小、原生态、播发快、传播广等特征的微内容,“在微时代继续巩固话语权、抢占报道和解释的双重制高点”④。另一方面,新媒体评论对现有新闻评论研究的影响以及传统媒体参与网络业务后对新闻评论所造成的影响,成为学界着力探讨的问题。新媒体的评论实践更新了学界对新闻评论写作技巧、性质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同时,由于传统媒体纷纷涉足网络经营,网络新闻评论拓展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空间,形成了网报互动和网台互动格局⑤。研究者认为,新媒体评论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将传统新闻评论纳入新媒体的传播流程,而是在评论的选题、表现形态、议程设置等方面拓宽新闻评论的研究视野。(四)多种因素助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从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的研究状况来看,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促使新闻评论的研究方法渐趋多元化:首先,计算机技术在研究者层面的普及,为定量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条件。其次,人文社会科学量化研究的兴起对新闻评论研究的影响。新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在跨学科研究潮流中被传播学界所采用,而新闻学本身过于注重实践经验研究的状况使其面临“新闻无学”的尴尬境地,在此背景下,新闻学研究者也开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第三,新闻评论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针对性和精确性,这要求研究者更新研究方法,从而催生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三、新闻评论研究的展望

从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对新闻评论的研究全面覆盖了新闻评论研究的基本范畴。但从总体水平来看,现有研究还存在研究过于微观、与实践脱节等几个方面的不足,亟须在今后研究中注重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结合。

(一)提升新闻评论整体研究水平,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现实性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多数属于对策性研究,这些研究并没有考虑到新闻评论与媒体制度、社会状况等宏观因素间的关联性,过于局限于新闻评论这一研究分支的界限内。这一趋势忽视了中国新闻评论生成的具体背景,使得研究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尤其是系统性、理论化的成果不多。同时,现有研究中一般采用“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模式,使得相当多的研究停留在见子打子的微观操作环节上,多讨论新闻媒体和新闻评论“应当如何”的问题,忽视了对策建议本身在中国具体媒介制度下是否可行的问题。因此,新闻评论研究应置于宏观社会结构背景下进行整体研究,强化研究的系统性和现实性,以增加研究的理论性和针对性,这也是新闻评论未来研究亟待注意的问题。

(二)拓展研究视野,增强新闻评论研究的理论深度新闻学研究一直备受“新闻无学论”的困扰,说明新闻学研究的理论深度确实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新闻传播现象并不是简单的社会现象,不可能在新闻传播学现有理论框架之内得到具有深度的阐释。从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来看,新闻学研究比较具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而形成的。因此,新闻评论现有研究总体水平不高,与研究的封闭性、研究视野过窄有相当大关系。具体表现为在引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时,基本上是被动运用以进行解释性研究,这导致新闻评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临时性和封闭性,无法与其他学科研究形成对话和交流。从研究主体来看,现有研究者多为新闻学学科内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以及新闻从业人员,而其他学科学者很少介入新闻评论乃至新闻学研究。单一的学科背景使得交叉研究停留在低层次水平,难以形成多角度、多视野的研究向度。因此,对于新闻评论研究来说,跨学科研究既是新闻学特殊的学科性质之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前学科交叉的大趋势,是新闻评论未来研究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