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十篇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十篇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4:50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1

*流行性脑膜炎

原因和症状

高烧过后的1至2日内产生痉挛并出现智力障碍,这种症状可能为流行性脑膜炎。检查时可发现脑部出现浮肿及坏死等症状。此病致死率高,可有手脚麻痹、智力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

治疗和家庭护理

孩子痉挛达10分钟以上并反复出现,必须叫急救车。在医院,一般施行消除脑部浮肿、抑止痉挛等对症疗法。这种病症虽然比较罕见,但近几年在婴幼儿中仍时有发病,因此容不得半点疏忽。此病延误治疗便会危及生命,所以即使孩子只是轻度痉挛,也建议送医院就诊,以保万无一失。

*支气管炎・肺炎

原因和症状

38℃以上的高烧持续不退,咳嗽伴痰,呼吸困难,可能为支气管炎。这是由病毒侵入或细菌的二次感染、导致支气管产生炎症的疾病。如果病况再加重,则肺泡产生炎症,可转化成肺炎。此外,高烧持续4日以上,咳嗽会进一步加重,并引起呼吸困难等。

治疗和家庭护理

假如宝宝持续咳嗽,建议送医院就诊。支气管炎使用诱痰、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如果原因在于细菌,则用抗生素治疗。根据发病的经过和诊断的结果,若疑为肺炎,必须拍X光片后再进行诊断。在家中,重要的一点,是让房间保持温暖,并让湿度保持在60%左右,以便宝宝把痰咳出来。同时请注意少量但经常性地给孩子补充水分。这种情况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急性中耳炎

原因和症状

宝宝哭闹不止,并且说耳朵痛,时常挠耳朵,讨厌别人碰他的耳朵,这种情况可疑为急性中耳炎。这是咽喉部感染的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引起炎症的一种疾病。一旦脓在中耳堆积,鼓膜所受压力增大,耳朵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炎症加重,鼓膜就会破裂,出现耳漏(耳朵流脓)。耳漏的出现虽然会使疼痛中止,但仍需就医,以免转为慢性疾病。

治疗和家庭护理

急性中耳炎是流行性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现宝宝耳朵疼痛,建议及时送到耳鼻喉科或小儿科就诊。医生通常使用抗生素和镇痛剂来抑制症状,但假如用药后疼痛或发烧仍未减轻,则需要在耳鼻喉科接受切开鼓膜的手术治疗。

患儿躺下时疼痛感会加剧,因此建议扶起孩子的身体,让他站立或坐着。假如伴有热度,水分的补充也很重要。此外,在给宝宝洗澡之前必须先问医生是否可行。

*痉挛

原因和症状

这是热度上升至38℃以上时发生的症状,表现为:手脚抽筋,全身肌肉僵硬,手脚战栗,暂时性休克,翻白眼,脸色差等。通常十几秒钟或2至3分钟后症状便会消失,不会危及生命,也不会留下后遗症。产生疾病的原因是:发烧这一刺激传达到尚未发育成熟的脑部,引发全身发生剧烈的反应。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2

子涵妈妈是一个正值哺乳期的新妈妈,女儿两个月大。她刚刚经历了一场感冒,最开始,因为担心服用药物对母乳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她一直硬抗,结果小病变大病,小小的感冒演变成发烧咳嗽,最后甚至差点变成肺炎。不得已去医院打了几天的点滴,暂停了几天的母乳。

很多妈妈都有和子涵妈妈同样的问题,我们看看专家的建议。

1 哺乳妈妈感冒了该怎么办?能继续哺乳吗?

有感冒症状也可以继续哺乳,事实上感冒时妈妈体内产生的抗体,可以经由乳汁带给宝宝,继续给宝宝以保护。如果感冒无并发症,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若有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哺乳期相对安全的如头孢类抗生素。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可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单一成分的退烧药,或吃儿童型的美林或泰诺林糖浆,换算成成人剂量。

2 哺乳妈妈可以吃“白加黑”这类感冒药吗?

不同感冒有不同症状,建议对症治疗,尽量选择单一成分的药品,不建议使用“自加黑”和“日夜百服宁”之类的多成分的复方感冒药。鼻塞流涕的话,建议选用海水鼻腔喷雾器护理鼻子,或者通过吸入热水蒸气的方式缓解鼻塞;止咳可以选用右美沙芬;头疼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也叫必理通或扑热息痛);嗓子疼可以用淡盐水漱口,如果症状仍得不到缓解,可以使用些含片,如枇杷糖等。

3 可以选择板蓝根、感冒冲剂这一类中药制剂吗?吃中药安全吗?

一般来说,板蓝根或感冒冲剂,哺乳妈妈可以服用,不会影响母乳。但是无论是中成药或是汤药,对哺乳期的妈妈和宝宝来说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安全性与药物中的每一味成分都密切相关,不能一概而论,建议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中医专家。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3

在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告诉我,自家的宝宝基本上2~3个月

>>全志a10芯片常见问题解答5大微软windows常见疑难问题解答加盟肯德基常见问题解答“走出去”常见问题解答水产养殖常见问题解答赴英签证常见问题解答劳动纠纷常见问题解答五种常见心理问题解答汽车常见问题解答冠心病诊治常见问题解答返乡农民养殖常见问题解答科学备孕常见问题解答投资菲律宾常见问题解答(下)投资菲律宾常见问题解答(一)投影机常见问题解答DVD刻录常见问题解答对一个常见的恒定电流问题解答的质疑《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常见问题解答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常见问题解答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农作物种植常见问题解答系统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医学>10大家长常见的感冒问题解答10大家长常见的感冒问题解答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为什么宝宝总爱感冒?是宝宝体质差吗?

在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告诉我,自家的宝宝基本上2~3个月就感冒一次,问我是不是宝宝体质差,需不需要做些检查。

其实,6个月至6岁大的孩子,一年之内感冒6~8次,即每2~3个月感冒1次(在易感的季节如冬季甚至每个月1次),多为正常现象,原因是宝宝所处的环境中随时都有可能接触病毒,再加上宝宝易感。所以不是宝宝体质差造成的,一般也不需要做什么检查。为什么宝宝在家里很少感冒,而去幼儿园后总是感冒呢?

在门诊中,也经常有家长告诉我,宝宝以前在家里带时很少感冒,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却总是感冒,甚至不敢送宝宝去幼儿园了。

其实,从上幼儿园开始,宝宝就进入了一个集体环境,因为宝宝之间会相互接触,其中任何一个宝宝感冒,都有可能传染给其他宝宝。再加上宝宝刚开始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精神紧张,喝水少等原因,就造成了宝宝反复感冒。宝宝感冒能吃感冒药吗?

在门诊中,会碰到家长告诉我宝宝感冒了,问我能给宝宝吃感冒药吗?

其实,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大多会自行痊愈,所以尽量不要给2岁以下的宝宝吃非处方感冒药和镇咳药,因为这些药都会有些副作用。另外,咳嗽是宝宝的一个自我防护机制,能够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没必要去刻意抑制咳嗽。美国FDa就规定不要给6岁以下的宝宝用感冒药,就算是6岁以上,也尽量少用。咳嗽需要吃止咳药吗?

其实,咳嗽是机体的一个保护机制,可以清除气道的异物,婴幼儿本身咳嗽反射就弱,如果吃止咳药抑制咳嗽反射,呼吸道内的痰液就更不容易排出。因此,一般不建议给宝宝吃镇咳药,特别是6岁以下的宝宝。但可以吃些化痰药。咳嗽会咳成肺炎吗?

很多宝宝都会咳嗽,有时咳得很厉害,很多家长担心会咳成肺炎。

其实,咳嗽本身是不会咳成肺炎的,但肺炎会引起咳嗽,咳嗽只是肺炎的一个表现而已。肺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宝宝感冒要吃抗生素吗?

在门诊中,会碰到一些家长告诉我,宝宝感冒很严重,问我要不要给宝宝吃抗生素。

其实,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不需要吃抗生素的,况且吃抗生素后还会造成过敏,以后宝宝耐药等不良反应。感冒会对宝宝造成严重后果吗?

在门诊中,会碰到家长告诉我,宝宝感冒了,心里十分紧张,担心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大多数感冒都是可以自行痊愈的,一般不会诱发更坏的疾病,所以家长不需要太过紧张。但也要注意感冒也会有些并发症,比如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所以也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必要的时候带宝宝看医生。家中有人感冒了,怎么预防宝宝被传染?

门诊中,也经常有家长问我,家里有人感冒了,如何防止宝宝被感染?其实,一个最重要的方法是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远离宝宝,最好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并用纸巾擦鼻涕。婴儿鼻塞是感冒吗?

小宝宝是经常出现鼻塞的,有时看医生可能会诊断宝宝是感冒或鼻炎。其实,婴儿鼻塞多不是感冒引起的,原因是母亲在怀孕的过程中会主动过给宝宝一部分抗体,称为储存的抗体,对较小的宝宝有保护作用,所以小宝宝是不容易感冒的。至于小宝宝为什么会鼻塞,严重时甚至影响吃奶,原因主要是小宝宝的鼻黏膜对冷空气和外界的过敏物质比较敏感,再加上2个月以下的宝宝单纯用嘴呼吸还不是很协调,鼻塞起来就更严重些。另外宝宝鼻塞也可能与遗传有关,如父母亲小的时候易鼻塞,那宝宝就更容易鼻塞。

家长在天气好的时候,尽量带宝宝外出以适应外界环境;如宝宝生活的环境比较干燥,建议在家中用加湿器,如宝宝鼻腔内有分泌物或鼻屎,可用生理盐水滴鼻,然后用吸鼻器吸出。但不用紧张的是,宝宝鼻塞的症状多在1周左右自行缓解。婴儿咳痰是肺炎吗?

门诊中很多妈妈会问,宝宝1至2个月大,为什么喉咙里会发出“咝儿咝儿”的响声?是宝宝有痰吗?宝宝是不是得了肺炎?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4

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扁桃体)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在我们儿科门诊及住院病儿中,大多为呼吸道疾病,包括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一个小孩平均每年可患4~6次呼吸道感染,可见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what:小儿为什么容易引起呼吸感染?

其主要原因有:

1.由于小儿呼吸器官娇嫩,发育尚未成熟,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鼻腔短小无鼻毛,且血管丰富,故感冒时易引起鼻塞流涕,且感染可通过耳咽管引起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粘膜干燥,纤毛运动能力差,则容易诱发病原体感染。

2.由于小儿体内抵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低(一般医学上称作免疫物质分泌型Siga),宝宝刚出生时血中缺乏iga,出生后3个月宝宝体内开始合成iga,到一岁时血中iga浓度只有大人的十分之一,一直要到10~12岁才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常容易得呼吸道感染,若在托幼机构小儿则容易交叉感染,即使是医务人员的孩子,在此年龄也是如此。

3.由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很多,其中有病毒,调查表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数由支原体或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引起;也可由霉菌混合感染。有的小儿病后尚未完全康复,家长又匆匆忙忙送孩子到托幼机或学校去,孩子可能会重新感染其他病原,而家长则误认为孩子的病一直拖延了几个月仍不见好。

How:如何护理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孩子?

1.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后,回家后必须按医生嘱咐用药,并坚持治疗。一般每次呼吸道感染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吃药就马上好。有些家长特别着急,在短时间内跑了好几家医院,为孩子配了一大堆药,但不知究竟吃哪些药好,而且多跑医院也会增加重新感染的机会。

2.孩子居住房向应保持整洁、安静,经常通风。有空调的家庭温度不要调得太高,一般室温宜保持在摄氏18℃~19℃即可。家中如有其他人感冒,可用食醋熏蒸以减少室内病原体。

3.对发热小儿除了用退热药物之外,应让孩子多饮水,宜用温盐水漱口,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和口腔卫生。

4.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给婴幼儿喂奶速度要慢,不要强迫孩子照常进食,应忌油腻、辛辣食物。

5.有咳嗽且痰多的孩子,因其主动排痰能力较差,家长应帮孩子多翻身,拍背,拍背时应五指稍内握呈半空拳状,并沿背自下而上,自外向内的顺序轻轻拍打,每次3~5分钟,每天3次。

How:如何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

1.在冬春季节或疾病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百货公司、商场等空气混浊的地方。

2.平时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每天进行体格锻炼,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应多到户外活动。

3.家中如有人患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一定要注意进行隔离,如做好戴口罩保护措施,抱孩子或给孩子喂食时,成人一定要先洗净双手。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5

孩子为什么易患肺炎

婴幼儿时期,小儿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易为粘液所阻塞;肺含气少,肺泡数量少,肺血管丰富,肺功能差,一旦上呼吸道(喉以上)有炎症,很易扩散,再加免疫功能、神经调节功能均未发育成熟,这些都是婴幼儿肺炎的内因。孩子周围环境中有着诸多的病原体,如呼吸道各种病毒、各种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原虫等,今年流行的SaRS病原冠状病毒也包括在内。在孩子抗力不佳时,病原体将乘虚而入,如有的孩子身体素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或其他慢性病,更较常儿易患肺炎且所得肺炎往往是重症。

你会早期识别小儿肺炎吗

小儿肺炎均从上呼吸道感染或气管炎蔓延而来。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咳嗽,就急不可待地赶去医院,当医生回答不是肺炎时,才一块石头落地。殊不知小儿的支气管与肺泡仅一墙(嗓)之隔,邻居起火是极易累及的,今天是支气管炎,明天甚至当晚就可能变成肺炎,要提高警惕。支气管炎和轻型肺炎的治疗护理完全相同。一般来说,二者共同点都有发烧、咳嗽、消化道症状、闹人等,但支气管炎症状较轻,不喘,而肺炎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鼻周围发青等症状,重症有三凹症(锁骨上凹、胸骨上下窝、肋骨下吸时凹陷。如有上述前两个症状,那孩子恐怕已患肺炎了,应迅速就医。

重症肺炎有多可怕

家长一听说还有个重症肺炎先就着急,担心自己的孩子也落入重症之列。其实重症肺炎发生率仅占肺炎的5%-10%,它指除了肺炎症状外,还有小儿衰竭、呼吸衰竭、脑病、休克、胃肠、肾脏甚至多个脏器功能障碍,6个月以下小婴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也应归属重症肺炎。得了重症肺炎必须住院治疗,立即急救,否则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今年全国流行SaRS病,儿童也未能幸免,虽然病情及传染性都较成人轻些,但由于其疾病规律尚未清楚,一旦发现均应作重症肺炎对待。

家长怎样护理肺炎患儿

这里讲的主要是针对大多数轻症肺炎患儿的护理。由于肺炎病原繁多,抗生素也各异,药物如果不对症,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要以为都是治发烧、咳嗽那么简单,医生能根据检查所见,结合经验,判断出不同病原,帮你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也有的家长不辨真伪,自行去一些药店买药,结果是假的,反而贻误病情。

在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时一定要遵循医嘱,按量按时服用。有的家长图方便,一天一次滴流,晚上不再吃药,这是不对的。实际上许多抗生素为保持杀菌、抑菌浓度,必须6-8个小时重复一次,一天一次的做法显然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因此,即使滴流,至少晚上需加服(或注射)1次同品种药物。

滴流,因其属于静脉用药,速度快,见效也快,往往成为家长的首选;另外滴流时也便于观察和适时增减药物,所以它也是医方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说实话,滴流对轻症肺炎患者并不适宜。不提因滴流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及过敏反应直接危及人生命的恶果,单说交叉感染一项就防不胜防。临床中有时能年到这种情况,一个最爱打滴流的人,一个月内能得几次肺炎,而且病源不同,这就是交叉感染的明证。

当病人处于轻型或病情恢复期时,口服药物称得上是所有治疗手段中最安全的。有的家长笃信滴流,甚至坚持一滴到底,打十多次,以为这样可以去根,永不再犯。这种想法不科学,也不实际,因为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你怎能保证他不再得病?

止咳药的选择

咳嗽是肺炎的主要症状,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射运动,即使痰液咽下也可由消化道排出,应选择含有化痰成分的中西药,不可选用含可待因类强烈镇咳药,否则将不利痰液排出。

环境的选择

室温以18-20℃为宜,湿度最好为60%左右,防止痰变干,不易咯出。冬天暖气上可放湿布或水槽,炉子上可放一壶水;夏天可在地上定期洒水,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常变换患儿或抱起坐起活动,以减少肺内瘀血。

食物的选择

应选择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勤喂水。

病总有一个过程,肺炎至少需3-4天才能好转,1-2周方痊愈,支原体、病毒肺炎及某些细菌肺炎病程更长。有的家长过于着急,刚得肺炎1-2天孩有发热、咳嗽、食欲不好等症状,但精神不错,就急着看医生,结果一家三代一天数次去医院,或一天去几富有医院,弄得患儿及家长都筋疲力尽,不但用药无所适从,还极易交叉感染,对患儿不利。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6

是不是有许多时候,面对不舒服的宝宝,您都会犹豫:到底应该去看西医呢,还是看中医呢?看西医吧,打针输液会不会副作用太大啊?看中医吧,煎汤熬药会不会太麻烦了?其实,中医和西医就像是您的左膀和右臂,可以一起帮助您来呵护宝宝哦!

带宝宝寻医的4个基本原则

当宝宝患病时,选择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常常让妈妈感到很纠结。在这里要告诉您,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并不矛盾,更不应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割裂开来。

就医第一基本原则: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患有某些急需手术的疾病/罹患感染性疾病的宝宝,首选西医就诊。

对于处于疾病急性期的宝宝而言,应当首选西医诊治,因为宝宝的年龄太小,身体羸弱,病情变化很快,西医直接用药,对症处理,能尽快缓解不适的症状。

内科疾病如心律紊乱;外科疾病如先天畸形、阑尾炎、肠套叠、骨折等,都应当选择西医治疗,因为西医可以采取介入消融、手术等手段,及时消除宝宝的危险,解除宝宝的痛苦。

同样,对于罹患感染性疾病的宝宝而言,选择西医是因为1929年划时代的发现――抗生素,迄今为止它已经挽救了太多的生命,当然前提是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

就医第二基本原则:疾病已经到了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得了某些慢性疾病/遭遇非感染性疾病困扰且已确诊的宝宝,选择中医就诊。

到了恢复期的疾病重在调养,还有什么比中医更善于追根溯源、辩证施治呢?而且现在中药制剂除了传统的汤剂、丸散膏丹之外,颗粒剂、微丸技术早已推广,适宜宝宝服用。

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中医能够驱邪扶正,除中药外,还可配合以针灸、按摩、熏蒸、药浴、推拿、敷贴、拔罐、刮痧等方法综合治疗,甚至还有药膳的方法呢。

非感染性疾病大多也属于病程缓慢、消耗较大的疾病,且与遗传、免疫、营养、内分泌等诸多因素相关,一旦确诊,特别适合中医施展拳脚。

就医第三基本原则:突然起病且病因不明/未明确是否真的是病态/遗传因素相关疾病的宝宝,需待西医确诊后视情况而定治疗方案。

有时候宝宝突发疾病,如昏迷、抽搐等,而病因并不明确,此时应当火速到西医医院就诊,务求尽快查明原因,这样才能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有的宝宝喘大气、或者自己叙述感到不舒服,却无法判断是真是假,此时也应当先到西医处就诊,通过必要的检查和化验来辨别真伪,看看是属于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病变。

有许多染色体畸变、遗传代谢病等均属于目前的医疗手段很难予以根治的疾病,有的疾病甚至缺乏特别有效的救治手段,可以在西医确诊后尝试中医治疗。

就医第四基本原则:凡是那些不幸染上凶险的危重症/难治的疑难杂症/恶性肿瘤的宝宝,在诊疗时应当采取西医加中医的复合方式。

当病情危重时不能够只采取一种治疗方案或限于一种治疗手段,而是应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事实证明,西医和中医联手施治,对于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疑难杂症本身确诊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治疗呢!此时不应拘泥于西医或中医的界限,而是应当相互配合、相互支援,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加以治疗。

众所周知,肿瘤的救治是医学难题,西医有手术和放、化疗方法,但未必适合每位患者,且这些方法对机体的伤害都比较大,此时更应当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以提高生存率。

中医&西医,

aB角度帮您做个智慧妈妈

中医讲究辨证,偏重于慢性调养的治疗手段;西医则雷厉风行,更适合于快速诊断和救治。如果能分别以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去观察宝宝,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no.1食欲

小宝宝最擅长的“工作”是什么?一个字,吃!因为他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食欲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茁壮成长,同时还能反映出很多其他的问题哟,比如身体不适时宝宝往往就会表现得食欲欠佳。

常见问题举例:锌元素缺乏

锌是机体内10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并参加唾液蛋白的构成,所以缺锌宝宝会出现味觉迟钝的现象,当锌缺乏时可导致明显的食欲减退。

a中医角度:对于轻症缺锌的宝宝,中医建议饮食上注意粗细搭配,避免长期制食品,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包括红色肉类、动物肝脏等,大孩子可以进食牡蛎、鱿鱼。

B西医角度:一旦宝宝除食欲减退外还存在生长迟缓、异食癖和皮炎等情况,微量元素化验结果显示锌元素低于正常值,就应当给宝宝补充锌制剂了,且以生物锌制剂为佳。

no.2睡眠

除了吃之外,小宝宝还有一个拿手“绝活”,那就是睡。在睡眠中,宝宝的大脑会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在睡眠中分泌的生长激素又是促使宝宝长高的秘密,可见安稳的睡眠对于宝宝而言是多么重要了。

常见问题举例:维生素D缺乏

睡眠不好与“缺钙”有关?答案对了一半。因为人们常常听说的宝宝“缺钙”,其实那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造成体内钙磷代谢紊乱、钙的吸收和利用不力,这样的宝宝的确睡不安稳。

a中医角度:如缺钙不算严重,可用北山楂片10克,清水浸泡半小时后沥出;将土鸡蛋的壳一枚,洗净、碾碎,将碎皮和北山楂片一起用玻璃锅文火煮半小时。每次少量饮用即可起到效果。

B西医角度:严重缺钙会造成佝偻病,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存在喉痉挛、手足搐搦的危险,应及时予以补充钙剂,配合补充维生素a、D等方式加以治疗。

no.3体重

体重增长是否正常从侧面反映了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宝宝超重和体重偏轻都不是健康状态,前者与营养过剩、发育过早有关,后者又可能与营养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相关。过胖和过瘦都意味着宝宝可能患病了。

常见问题举例:肥胖症

体重失衡既包括超重,又含有过轻的意味,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即为肥胖症。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宝宝变得越来越多了。

a中医角度:对与生活习惯相关而引发肥胖的宝宝而言,最好采取综合干预的措施,包括心理疏导、体育锻炼、饮食控制,配合以针灸、药浴、按摩、推拿等方法施治效果尤佳。

B西医角度:肥胖不仅与基因有关,还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重因素相关,并可能是某些临床综合征的表现,因此应当先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no.4身高

宝宝的身高不仅是美观的问题,还蕴含着许多与健康相关的因素呢!有时候,长得过高或太矮都可能是一种病态,除了遗传因素、营养状况、运动等方面会影响到身高之外,骨骼肌肉、内分泌、先天代谢或肾脏等若干系统和器官也都与身高有关。

常见问题举例:矮小症

当宝宝的身长比正常同龄宝宝低30%,即可考虑存在身材矮小的问题。如果父母身高基本正常,宝宝的饮食、睡眠等习惯也没有异常,则更应积极查找病因。

a中医角度:中医认为宝宝身材过于矮小可能与父母气血不足、精血亏虚有关,宝宝可能存在脾胃虚弱、肝肾阴虚、肾阳不振、肾精亏虚、肺肾两虚等问题,应辨证施治。

B西医角度:西医发现一部分身材矮小的宝宝病因不明,但与遗传基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另一部分则继发于脑垂体周围组织的病变,包括炎症、肿瘤、外伤等,治疗因人而异。

no.5皮肤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其皮肤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比如刚出生的宝宝应当注意是否存在皮肤黄染(皮肤发黄色);几个月到几岁的宝宝则应注意面色是否红润、有无黏膜苍白;稍大一点的宝宝则应留意以皮疹为特征表现的疾病。

最常见问题:湿疹

湿疹俗称奶癣,容易出现在宝宝的头部、面部,四肢远端和手足等外露部位,此外,腋窝、、股部、周围等皮肤皱褶处出也经常会出现湿疹。

a中医角度:中医将湿疹分为湿热型、脾虚型、血燥型等几种,然后分别施以疏风、清热、利湿、健脾、养血、祛风等方法,同时配合饮食忌口、消除疲劳和紧张等手段治疗。

B西医角度:西医按照湿疹的不同表现将其划分为渗出型、干燥脱屑型、脂溢型三种,采取去除过敏因素、消除局部炎症、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痒感、缓解干燥等多重步骤干预。

no.6体温

许多妈妈都喜欢用额头或手去触摸宝宝来判断是否发热。相对于手而言,还是用额头去感觉比较准确,不过最好还是应当采用计量准确的温度计给宝宝测试体温,因为细微的温差是不易区别的!

最常见问题:发热

体温异常升高可是宝宝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排除了吃奶、哭闹等其他干扰体温的因素后,宝宝的腋下温度一旦超过37.3℃,就可以考虑存在发热的可能性了。

a中医角度:中医对不同发热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建议使用温水浴的方法物理降温:以毛巾蘸温热的水反复擦拭手心、足心、腋下、腹股沟、窝、肘窝、头部等部位。

B西医角度:西医将发热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对温度在38.5℃以下且无发热抽搐病史的宝宝主张积极对症处理,高热或有热厥史的宝宝则建议使用解热镇痛药退烧。

4个症状,

向左走――中医,向右走――西医

宝宝患病时有一些常见的症状会令妈妈担忧不已。如果妈妈能够针对这些症状分别掌握一些中医和西医的诊疗思路,那么对于生病的宝宝而言自然会受益良多啊!

top4黄疸

足月的新生宝宝一般会在出生后2到3天出现黄染现象,4到6天达到高峰。正常情况下,大多在7至10天消退。早产宝宝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消退的时限也有所延迟。

潜在危险――核黄疸

倘若新生宝宝在生后7天之内黄疸严重,胆红素迅速升高,一旦沉积在大脑的基底神经节、脑干神经核,就会引起脑损害,造成核黄疸。此症分为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可终生听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手足徐动、智力落后,故而黄疸宝宝务求及时就诊!

西医:确诊为主,积极防控

取血化验胆红素数值,针对溶血症、感染、先天发育畸形等黄疸的可能诱因完善检查,查找病因。对轻症黄疸者采用光照法消退肌肤黄染,口服葡萄糖水,辅以肝酶诱导剂治疗;重症者给予白蛋白治疗,必要时可实行换血疗法。

中医:活用中药,辅助退黄

中医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阴黄以寒湿阻遏、淤血停滞、脾虚血亏为特征;阳黄以湿热蕴蒸、肝胆郁热、热毒炽盛为特点,分别采取温中健胃、活血化瘀、健脾温中和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方法加以治疗、退黄。

top3腹泻

宝宝腹泻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表现,可以简单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情况。感染可不仅仅限于胃肠道,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等;非感染性腹泻则与喂养不当、受凉等因素有关。

潜在危险――并发症

腹泻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肠套叠等症。严重的脱水、酸中毒可以引发循环衰竭、危及到生命;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钾可以造成抽搐、肌肉无力、心跳骤停;肠套叠发现不及时可导致肠坏死、肠穿孔!

西医:化验粪便,口服补液

对一个小时之内、没有混合尿液的新鲜粪便进行化验,有助于区分腹泻的性质,必要时还应做便培养等特殊化验助诊;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强调要给宝宝服用口服补液盐以防发生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使用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药物;感染性腹泻酌情应用抗生素。

中医: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中医将宝宝腹泻分为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面对腹泻,中医的中药、穴位敷贴、艾灸、体针、捏脊都有很好的疗效。此时偏方也有大用场,比如取小米50克,炒黄至飘香,研成细末,每次2至3克,每日2至3次服用即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top2咳喘

咳嗽、喘息是宝宝呼吸道患病时最为常见的症状了,可分别出现或同时存在。中医对此有着非常明确的描述,“咳”指有声无痰,“嗽”指有痰无声,“喘”指呼吸急促、伴有鸣音。

潜在危险――呼吸困难

咳喘可分别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症、气管异物等诸多疾病,可以根据频率不同、声音不同、深度不同、发作特征不同而加以区分。一旦呼吸道发生梗阻、肺发生实质性病变,就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危及到生命!

西医:适当止咳,及时平喘

西医推荐及时平喘,对于咳嗽,则认为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故不建议过分镇咳。只有当咳嗽影响到宝宝吃奶、睡觉时才建议积极处理。又因为有的止咳药具有耐受性、成瘾性,用量过大可造成过度兴奋、惊厥,因此必须慎用。

中医:细分种类,术有专攻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外感咳嗽包括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内伤咳嗽包括痰湿雍肺、肝火犯肺、肺虚咳嗽、痰热郁肺。

喘分为实喘和虚喘。实喘包括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浊阻肺、气郁伤肺;虚喘包括肺虚、肾虚等情况,其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top1发热

宝宝的年龄越小,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就越差,同时,宝宝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而且温度的高低并不一定和病情的轻重成正比,因此更需要妈妈的特别关注与呵护。

潜在危险――抽搐

高热对宝宝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体温每升高1℃,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就会升高13%,同时消化功能受损,宝宝可出现腹泻、脱水等现象;发热还可造成呼吸加快,心律增快,体温每升高1℃,心跳加快15次/分;高热还可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或受到抑制,出现抽搐、昏迷!

西医:查找病因,药物退热

西医对于发热超过24小时的宝宝会取血进行化验,协助判断发热是否与感染因素相关,并进一步判断可能感染的病原体,同时力求发现感染的部位,一起有的放矢加以治疗,必要时可以先使用一些相对温和、副作用较小的解热镇痛剂对症退热处理。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7

它是预防针还是致病针?

打预防针就只是两三秒的事情?

今天,我们和专家一起探讨:打针那事儿!

何时接种疫苗?

由于婴幼儿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抗原(所有疫苗都是抗原)刺激的反应性不同,因此,孩子进行各种疫苗预防接种的开始时间不同。

计划外疫苗也可留意

一、肺炎疫苗

肺炎疫苗能够有效地控制儿童因患肺炎住院接受治疗的几率。专家们建议,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在2岁以内接种此种疫苗,接种疫苗的时间最迟不应超过5岁。据医生观察,正常健康儿童接种肺炎疫苗后2~3周抗体上升,可持续数年,4~6年后再接种一次可达到良好保护作用。

二、水痘疫苗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方法,小儿满周岁时即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在接种1次后,体内血清抗体的转阳率可达98.6%并可维持2年。疫苗必须单独注射,不能与其他疫苗混合在同一针管中注射,接种疫苗一个月后有效。美国儿科学学会在2006年就推荐,打第一针水痘疫苗时间最好在孩子12~18个月时,4~6岁补打第二针。

疫苗接种后护理

Keyword饮食

每次打完预防针后,给孩子喂点糖水(在温开水中加入一小勺糖),这杯糖水不会对将来的血糖和体重造成任何影响,却能有效地增加婴幼儿体内自然的止痛因子,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降低孩子对预防针的恐惧和父母的焦虑情绪。

!接种疫苗后一周多吃些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类等食物,增加制造免疫力的原料,增加接种疫苗疗效。

Keyword不良反应

在多数情况下,接种疫苗的24小时内,孩子可能因受刺激有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1)晕厥,俗称晕针。预防注射时或注后15分内,患儿突然晕厥,表现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出汁多,手足发凉,甚至不省人事,呼之不应。此时应立刻将患儿平卧,,头部放低,喂些糖开水,一会儿可恢复。(2)全身反应。在24小时发低烧(测量体温≤37。5~38。5℃),这些正常反应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多数与该疫苗的副作用有关,不必处理可自行恢复。更不必使用退烧药。能引起发烧的疫苗有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等。因此,每天应测量体温2~3次。(3)局部反应。接种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发痒、溃疡等现象,一般不需处理。

!如有下列反应需要及时看医生:

(1)持续3个小时以上,难以安慰的哭泣或高声哭泣;

(2)睡眠过度或难以叫醒;

(3)发高烧,测量体温≥39℃或高热惊厥。

Keyword洗澡

24小时内保持接种部位的干燥、清洁,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接种部位发热、红肿、疼痛等都属于正常反应,一般1至2天后症状便可缓解。

打针Q&a

发热问题

Q:宝宝每次去接种疫苗时都会哭,体温就会立刻上升,超过正常体温,请问这样可以正常接种吗?

a:可以放心接种,前题是宝宝没有生病。第1~2次接种疫苗后往往会使宝宝疼痛难忍,故容易理解宝宝每次去接种疫苗时都会哭闹不安。

Q:我家宝宝接种后好像没有发烧现象,是不是表示没有种上疫苗?

a:你家宝宝这种情况也属于正常,,只要是按正规操作接种疫苗了,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某些疫苗(如脊髓灰质炎减毒丸活疫苗、乙肝疫苗等)接种后无特殊反应。

接种时机

Q:错过了疫苗接种时间是不是需要补?如何补?

a:接种疫苗的好处远远大于罹患疾病和疫苗本身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该打的预防针,一针也不少。在达到推荐年龄,没有进行疫苗接种的儿童应该在随后的检查时补种。错过了疫苗接种时间一定要补上。宝宝只有通过接种疫苗,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小儿传染病的侵害。一般来说,在错过了疫苗接种时间后一周内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上。

接种条件

Q:17个月的孩子曾是“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幼儿,使用青霉素过敏,不知道接种疫苗有无影响?

a:aBo溶血病时孕母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因a或B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孕妇在第一次怀孕前已a、B物质致敏,因此约有50%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本病绝大多数患儿病情轻,经及时救治预后良好。

孩子是母婴aBo血型不合所致同种免疫性溶血症患者,接种某些疫苗须慎重,因为他属于过敏体质,可能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建议在给他接种疫苗之前应向当地疾控中心专家或当地儿保医生咨询。至于孩子没有接种某些疫苗,他感染这些传染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值得注意防范。

超级链接——疫苗的一般禁忌症

患病。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和发热者。

过敏体质者。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等。

既往接种后有严重异常反应者。如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炎(或脑病)、非热性惊厥、过敏性紫癜等,以后不宜接种同种疫苗。

各类容易出现免疫缺陷症的人群。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类药物等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均应避免接种各类减毒活疫苗。

部分神经系统疾患者,如患有癫痫、癔病、脑炎后遗症、惊厥史等疾患者应慎种疫苗。

最近曾进行被动免疫者。例如最近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或其他被动免疫制剂者、接受输血等应推迟接种减毒活疫苗。

超级链接——用药与接种疫苗

*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治疗炎症、过敏、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常用。最好停用半年再接种疫苗。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8

嘴唇干裂、脸蛋脱皮、手脚生冻疮……天气一冷,这些皮肤上的“小麻烦”就会主动找上宝宝,让原本粉嫩的肌肤变得越来越干燥,甚至出现皲裂。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那如何才能让宝宝重现水嫩肌肤呢?

关注宝宝的

“缺水”信号

天气渐凉,很多妈妈都担心宝宝感冒而将室内温度调得较高,干燥的空气直接“侵袭”宝宝娇嫩的皮肤,并“带走”大量肌肤表层的水分;而室外的低温环境,也使宝宝肌肤分泌油脂的功能大打折扣。其实,宝宝的身体会“说话”,一旦当它陷入困境之中,就会本能地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唇干

如果看到宝宝嘴唇干裂或者经常用舌头舔嘴唇,那就说明皮肤已经缺水了。

尿少

仔细留意宝宝一天内的尿尿次数,正常宝宝每天的小便次数一般在6次以上,如果几天来宝宝的尿尿次数逐渐减少,而且尿液开始变黄,妈妈就需要注意了。

干便

水分不足的宝宝,胃肠道分泌的胃液会减少。不但会影响到宝宝食欲,还会使宝宝的便便变得干燥、硬结。

粉嫩宝宝补水法

多喝水

造成宝宝肌肤干燥的根本原因是缺水。秋冬季干燥的环境容易让宝宝口干,定时喂宝宝喝一些水会很重要。对不爱喝水的宝宝,可适当拖延吃饭时间,饥饿感会让宝宝有想要喝水的欲望。另外,多吃些水分多的水果也不错,如梨、苹果、菠萝、西瓜等。

宝宝食物尽量清淡一些,过多的盐分容易脱去宝宝体内水分。餐前可以让宝宝先喝一小碗清汤,用来稀释菜里的盐分,有助于宝宝保持体内水分。

润唇

准备一支宝宝专用的润唇膏或者用少许消毒后的植物油、鱼肝油,在早中晚饭后,先擦干宝宝嘴唇,然后涂一次润唇膏。临睡前可再涂一次,以保证宝宝整晚睡眠时的口唇健康。

润鼻

宝宝的鼻腔内黏膜血管丰富但较脆弱,一旦吸入干燥的空气就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建议宝宝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当感觉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清水擦拭鼻腔,清除结痂。若遇到宝宝鼻子流血,应马上让她坐下或者躺下,用消毒棉球或纸巾塞住宝宝的鼻腔,几分钟后,鼻血可止住。

银耳羹有预防经常性鼻子流血的功效。做法很简单:银耳泡开洗净后加水熬开,放入冰糖即可。很多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有挖鼻孔的习惯,这样做并不利于健康,妈妈需要及时纠正。

润肤

坚持每天给宝宝洗一个澡,洗澡时需使用宝宝专用沐浴露。因为成人用的沐浴露碱性较强,反而会加重宝宝皮肤的干燥程度。如果宝宝出现脱皮现象,可在浴盆中滴入几滴宝宝润肤油,并在洗完澡为宝宝全身涂擦润肤乳。

通便

精加工的食物可导致宝宝肠蠕动减慢,致使大便在肠中的停留时间过长,粪便中的水分又被肠子吸收,所以形成大便干燥。适当增加宝宝在室外活动的时间,不仅能增强宝宝自身的免疫力,还能促进宝宝的胃肠蠕动,预防宝宝大便干燥。

香蕉、蜂蜜水都有助于宝宝通便,另外蜂蜜还能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但不建议未满1岁的宝宝食用蜂蜜。

其他

室内空气不流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起宝宝皮肤干燥或其他病症。专家建议,在天气较冷的季节,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时间约为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也很重要,空气加湿器的使用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维生素a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和维护上皮组织的完整,并增加皮肤黏膜的抵抗力。妈妈可适当为宝宝补充一些维生素a,推荐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牛乳、胡萝卜、鱼肝油等。

需要重视的

“特别护理”

皮炎和湿疹

症状:首先会出现各种斑疹、丘疹,皮肤表面呈现粗糙感、发红,有脱皮现象,偶尔会有小水疱出现。1岁以下好发于脸颊;1~2岁时,这种现象会延伸到四肢外侧;2~3岁之后,则会出现在关节弯曲处。

对策:降低洗澡水温度,以不超过39℃为宜;穿着棉质衣物,以防止较硬衣料摩擦皮肤而受到刺激;增加空气湿度;清理宝宝指甲,避免宝宝用手搔抓发痒处而引起皮肤发炎甚至是细菌感染。

冻疮

症状:冻疮部位一开始充血发红,形成暗红色的斑,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尤其是一遇热时,感觉又痒又胀十分不舒服。严重者出现水疱。

对策:如果宝宝已经生有冻疮了,可用大葱的根部煮水擦洗患处,边洗边按摩,然后涂上冻疮膏,或用“十滴水”外擦,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一旦局部皮肤破溃,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皮肤科诊治并处理,以免发生感染。

皲裂

症状:一般表现为手、足、脸部皮肤干燥,增厚,并有脱皮的现象。宝宝的皮肤在顺皮纹的方向会出现一些裂口,其深浅、长短不一,伴随有出血和触痛,严重时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生活和运动。

对策:如果皲裂状况不严重,只要给宝宝涂上保湿的润肤霜就可以了。如果皲裂达到一定程度,建议妈妈将宝宝的手和脚浸泡在热水中10~20分钟,待角质层泡软后,再涂上一些脲素软膏或水杨酸软膏,并用保鲜膜制成的手套包裹1个小时,每晚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即可恢复。

《母子健康》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9

四川陈女士问:

今年春天我的宝宝来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现在我和宝宝又一起迎来了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天,一想到冬天的雪花和宝宝的纯真灿烂的笑容,我的心里涌现出的全是幸福和感动。在幸福之余,我又有着新手妈妈们普遍的彷徨心理:还没在冬天照顾过宝宝,不知道冬天该如何穿衣,才能既放心带宝宝外出,又不会让宝宝受凉。

陈女士:

我们一直主张冬天不要把宝宝束缚在家里,只要给宝宝穿好外出该穿的衣服,不要让宝宝着凉了,完全可以放心地带宝宝外出。下面我们给您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参考价值。

一定要穿贴身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不停地动会出很多汗,如果汗液把内衣弄湿,不如不穿,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殊不知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因此阻断了体热丢失,不易使宝宝受凉生病。

穿衣要适量

如果穿得太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这样会使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液流量增加,因此散热量加大。表现为宝宝出很多的汗,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由此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由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而散热多,但身体产热能力却不足,所以外出寒冷时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

穿一件轻薄的小棉服

一件轻薄的小棉服既挡风又保暖,要比多穿几件厚衣服都御寒,而且活动灵巧方便。因为小棉服内层与外层中间夹着膨松的棉花,它可以吸收很多空气,由皮肤体温散发的热量先穿透棉服内层,然后渗入中层的棉花中,由多层空气吸收并且围护在皮肤四周,而棉服外层则不易让冷空气入侵,因此有着良好的保暖作用。

绒衣绒裤不要贴身反穿

绒衣绒裤通常采用起绒针织布制作而成,反面柔软、蓬松,保暖性很好,有的妈妈给宝宝反穿。然而,如果反穿,这些绒毛很快会因汗液和皮脂的缘故,变得粘结、发硬,若是洗涤时再用力搓揉,就会使这种情况更为加重,保暖作用因此而减弱。

毛衣要选购儿童专用毛线

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它所含的羊毛与普通毛线中的羊毛不一样,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妈妈还须注意,不要选择含马海毛的毛线,因为容易脱毛,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会引起疾病。

保持宝宝的袜子干爽

袜子潮湿时就会使宝宝的脚底发凉,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易患上感冒。冬天应选用纯羊毛或纯棉质地,并对脚部皮肤有养护作用的袜子。

鞋子大小要合适

如果鞋子太大,它就会与脚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空隙,因此使得脚上的热量大量散失;鞋子太小,由于脚与鞋之间没有多少空隙,就会把鞋子和袜子的棉絮、纤维绒毛挤压结实,从而影响了鞋内静止空气的储存量而不能很好地保温。正确做法:鞋子稍稍宽松一些,质地为全棉,穿起来很柔软,这样,鞋子里就会储留较多的静止空气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要给宝宝头上戴帽子

戴上帽子可以维持体温恒定,因为小婴儿25%的热量是由头部散发的。帽子的厚度要随气温降低而加厚,但不要给宝宝选用有毛边的帽子,因为它会刺激宝宝皮肤。此外,患有奶癣(湿疹)的宝宝不要戴毛绒帽子,以免引起皮炎,应该戴软布做成的帽子。

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篇10

Q1:冬天的室温控制在多少度适合新生宝宝呢?

a1:温度应该保持在24℃左右为宜。如果温度过高,可能引致新生儿体温升高,出现发烧(脱水热)现象。此时应及时给婴儿补充水分。如果室温达不到20℃,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现鼻子发堵现象,更重的会出现“硬肿症”,就是小脸蛋红红的,但摸上去感觉特别硬。室温过低对新生儿的健康是不利的,此时应该设法使室内温度升高,并把暖水袋放在宝宝的棉被(或睡袋)外面,不要紧挨着宝宝,让小环境暖和起来就可以了。

Q2:冬天给宝宝穿什么样的衣服比较合适?

a2:宝宝的衣服应以保暖、柔软舒适、简单、厚薄适度为原则。要给新生儿柔软、宽松、不用纽扣的衣服,旧衣服可能会更好一点儿,但一定要洗干净。衣服不宜扎得过紧,以防损伤皮肤或妨碍新生儿呼吸。新生儿头部占体表面积大,经头颅散热量大,故寒冷季节建议婴儿应戴绒布帽。

一般来说,如果室温在24℃左右,宝宝穿着薄薄的棉衣,内有一件细薄的小棉毛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盖被子(或包裹着)都不要太紧太严,要宽松、适当。

Q3:冬天给小宝宝洗澡应该注意什么?孩子会不会感冒呢?

a3:洗澡时,适当升高室内温度,动作要快,时间要短,水要准备多些,水温在40%上下(37℃~43℃),10分钟以内洗完,迅速擦干、迅速穿衣,一般孩子不会感冒的。

Q4:新生宝宝冬季皮肤还需要特别的护理吗?

a4:新生儿皮肤娇嫩,尤其皱褶部位容易出现糜烂、炎症,而炎症又容易导致败血症,所以不能马虎。即使不能保证洗澡,也应该给婴儿分上半身、下半身地擦身;特别是用尿不湿的婴儿,要及时洗屁股。清洗(或洗澡)后涂抹润肤油的正确做法是:妈妈把润肤油倒在手心里抹开,然后均匀地擦在宝宝的皱褶处或小屁股上。直接倒在宝宝的皮肤上是很难擦拭均匀的,况且冰凉的乳液也令宝宝非常不舒服。

Q5:冬天是不是要尽量关窗保温呢?

a5:不是这样的。冬季,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不要把母亲和婴儿居住的房间搞得“密不透风”。新鲜的空气对母亲和新生儿是很重要的。每天应定时开窗,只要避免对流风即可。否则,小环境的空气污浊对母婴健康不利。还有一点相当重要,烟气(如爸爸的香烟等)不要污染室内,否则容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Q6:冬天是母乳喂养比较好吗?

a6: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种疾病的多发时期,而母乳中含有的抗体能帮助婴儿减少生病的可能。有条件的妈妈,一定要坚持给宝宝哺喂母乳。

Q7:冬天孩子容易患肠炎吗?

a7:事实上,孩子患的很可能不是肠炎。新生儿排尿很勤,更换尿布次数较多,而大多数父母都是把尿布盖在孩子腹部,而尿布的温度明显低于孩子腹部温度,一天几十次更换尿布,孩子不断用他们的腹部暖凉尿布,孩子腹部受凉,出现腹泻、腹痛、消化不良、排绿色大便、腹胀等,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和医护人员往往忽视这个问题,按肠炎治疗,并不对症。

Q8:冬天需要特别补充什么营养吗?

a8:冬季是儿童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防寒保暖固然有一定的预防之功,但还不够,尚需在补充维生素方面下功夫。儿童保健专家告诫家长,冬季有两种维生素值得重视,一种是维生素a,另一种是维生素D。

研究表明,维生素a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维生素D可最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力。补充的首选方法是食补,即适当多安排一点富含这两种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柑橘、牛奶等。

Q9:冬季带宝宝出门需要给他戴口罩防风保暖吗?

a9:带6个月内的和体弱多病的宝宝外出时,戴口罩会降低宝宝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和对伤风、支气管炎等的抵抗力,厚厚的围巾长时间堵住宝宝的口鼻,影响了宝宝正常的换气,宝宝还容易将围巾中的灰尘、病菌乃至纤维吸入气管和肺部,易引发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Q10:冬天是不是也要带宝宝晒太阳呢?

a10:有时间的话,应该经常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的。因为日光浴不仅使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新陈代谢旺盛,而且最方便最有效的补钙方法,缺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晒太阳少。晒太阳时,应尽量让宝宝的脸、手、脚、屁股等处皮肤暴露,接触阳光。

二、冬季感冒护理

冬季是宝宝最容易感冒的季节,其实寒冷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感冒”,而是室内外温度差别大,导致宝宝的免疫能力下降,这时病毒、细菌就有可乘之机了!

那么,如果宝宝患了感冒,家长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家庭护理呢?

1 注意休息

宝宝年龄越小,越需休息及护理,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活动,以免病情反复。有发热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2 合理饮食

感冒发热的宝宝很容易出现食欲减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总体原则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强求宝宝进食,将导致宝宝胃肠负担重,对身体和疾病恢复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数可多些,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鲜橙汁等。发热消退和消化能力较好的宝宝饮食可稠一些。随着宝宝病情的好转,一般1周左右可逐渐恢复到平日饮食。

3 环境适宜

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对发热的宝宝,新鲜的空气有助皮肤有效出汗而降低体温。应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而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为宝宝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室内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尽可能增加宝宝的睡眠时间,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让宝宝躺在床上,给宝宝轻声讲故事或听音乐,帮助宝宝放松,会起到促进疾病康复的效果。

4 有效出汗

鼓励宝宝多饮水。水可以增加机体细胞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可以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

宝宝的衣服穿的不要过多过厚,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热。千万不能给发热宝宝穿过多衣服和盖过厚被褥,否则容易导致高热不退,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宝宝服用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衣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受凉而加重病情。

5 物理降温

宝宝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再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散热降温、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其中以局部散热降温法最简单易行,适合家庭常用。

三、皮肤护理

冬天气温低,宝宝出汗少,皮脂腺分泌也少,皮肤易变干粗糙,活动时易造成皮肤皲裂,尤其是指端、脚跟、嘴唇交界处很容易裂开。因此要保持宝宝皮肤的柔软,有弹性,清洁和滋润就非常重要。

1 皮肤滋润

宝宝皮肤厚度薄,含脂质少,极易流失水分,发生干燥爆裂,应注意防护。用清水给宝宝洗过脸后,要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有些时候宝宝吐奶或者流口水,也要马上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干。擦拭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力过大,要用毛巾轻轻按压,将水分吸干。然后别忘了给宝宝的小脸小手擦一些滋润而无刺激的润肤霜。宝宝护肤品的牌子最好不要经常更换,以免出现皮肤过敏等不适症状。

在北方地区,冬天室内可能会一天到晚开着暖气,这对宝宝的皮肤也是一种损伤。因为开暖气的房间空气难免干燥,有条件的话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房间一定湿度,或者在宝宝床边放一盆水,也可起到保湿作用。

2 口唇保湿

保湿是宝宝口唇护理的关键。如发现宝宝的口唇有干裂现象,可以先在宝宝嘴唇上敷一块湿热的小毛巾,让嘴唇黏膜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再涂搽一些润唇膏或香油。冬季要注意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也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2及维生素C。

3 褶皱部位

婴儿时期宝宝关节部位的皮肤褶皱多,易摩擦损伤,因此妈妈们应注意这些褶皱部位的清洗,尤其是脖子、腋窝、肘窝、大腿根等处。洗浴后,使用婴儿专用爽身粉涂于皮肤褶皱处,这样既可保持局部皮肤干爽,又可减少衣物和尿布对嫩薄皮肤的摩擦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