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域文化创意设计十篇地域文化创意设计十篇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3:11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1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91-02

1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已经十分成熟,许多国际一流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门店和网站,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其中商品特色鲜明品种丰富,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还有与著名品牌合作的产品,不仅局限于服务校内的顾客,更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游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播的完美融合。

国内目前发展较好的是台湾省,以台湾大学为例其拥有官方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网店,从产品类型到产品创意都不亚于欧美国家高校。并且除了高校官方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外,还有很多大学生自主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从创意设计、产品制作到最后的营销售卖都有大学生参与其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大陆的高校陆续认识到校园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许多大学纷纷开设了自己的校园纪念品店或网站等。像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的一些知名高校,也有了自己的文创研发团队、文创门店以及网站,发展的比较成熟。不过大部分大陆高校的文化创意产业才刚刚起步甚至还未起步,相比于欧美国内文化创意产品从设计研发、产品加工到营销环节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产品本身存在诸多问题:(1)类型单一、款式老旧无法满足现代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2)缺乏对文化元素的设计加工,设计手法过于简单;(3)受众人群范围局限,社会影响力小。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会影响校园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发展。

2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对于带动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2.1增强高校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高校的学生生源构成都是遍及全国的,也就意味着高校的大部分学生都不是高校本省或本地区的,因此他们对于学校的文化、学校所处地的地域文化都知之甚少。現在的大学生群体更多关注的是新的事物和国外的新鲜文化等,缺乏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而地域文化要想传承和发展好一定是需要年轻人的充分参与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学生们愿意购买且会经常使用到的,一些好的文创产品甚至成为学生们互相赠送的礼物,比起强硬直接的灌输地域文化,将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精美礼品中展示出地域文化风采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是更为有效地方式。在校园文创产品中注入地域文化的文化性可以让学生们在购买使用文化产品的同时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地域文化的兴趣。

2.2利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功能推广地域文化

校园文化产品除了具备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就是它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备纪念意义的,因此会有很多学生和教师把校园文创产品当做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校园文创产品里本身也会包含纪念品和礼品等。这些因素就使得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可以作为很好的文化传播载体。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中去可以让地域文化借助校园文创这个载体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范围。

3地域文化的融入对于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作用

3.1增强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目前国内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创新创意不足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设计者仅仅简单的考虑了高校本身的文化。第一,我们承认不同学校的文化是不同的,但很多综合类大学在校园文化上的区别并不明显;第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物品范畴,因此需要将抽象的文化转换成物质载体和元素符号载体来运用。一般而言高校的建筑、校园的景观、校训校徽等是设计文创产品中主要运用的元素,考虑到建筑的雷同、校园景观本身缺乏文化内涵以及重复性的运用校训校徽做简单设计会产生创意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发现仅仅从校园本身寻找设计要素是容易产生问题的。学校是依托城市发展建设的,学校在多年的发展中必定会受到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设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时候考虑地域的特殊文化包括独特的材料、独特的符号、独特的物品和独特的技艺等会使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更具创新性创意性,设计者也更加容易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更多更好地产品。

3.2扩大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受众人群和影响范围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旅游的热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受众群体逐渐从师生扩大到了全社会的范畴。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产品将会更加贴近旅游文化纪念品的范畴,因此会更加的受欢迎。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将不再仅仅是师生们赠送亲属朋友的良品,更会成为该地区人们节日庆典互赠亲友时争相选择购买的礼品,同时也会成为到该地区旅游的人们选择购买的纪念品,从而扩大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影响范围。在一些重大的校园活动中如:校庆、国际高校互访等活动中,我们需要一些具备一定品质和档次的纪念品或者礼品来赠送校友、师长和国际友人及伙伴高校。一般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或者礼品是根本无法满足品质和档次要求的,然而具备地域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要求,这类产品可由珍贵的当地材料打造,或用复杂的传统手艺制作,形制可以十分精美,高端上档次。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去拓展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服务范围和受众范围,使其具备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4地域文化传承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4.1校园文化元素与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

在进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校园文化元素与地域文化元素的结合。在这之前需要对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文化元素的提取。一般而言校园文化元素主要體现在校训、校歌以及该校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某些研究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知名的校友等抽象概念领域和学校教学楼、校园内风景、校园雕塑以及一些特色场景等具象要素。地域文化的元素提取包括对历史传说、宗教特色、民俗文化等抽象领域以及地域特产、标志性建筑、装饰符号等具象领域的归纳与总结。在准备好两类元素符号后,需要一定的设计逻辑将元素进行组合或重构形成新的元素符号形式。地域文化远比校园文化发展的更为悠久和丰富,因此可以提供给设计师足够多可运用的元素,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运用校园文化进行设计更能突出文化性的特点和形成更好地创意。

4.2地域性材料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是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地域性的,比如当我们看到桦树皮一类的纪念品就会知道这是北方文化元素的一个代表;看到竹子做的笔筒就会联想到南方的竹林等等。材料展现了一种色彩、肌理和触感,引导人们联想到它的环境及背后的意义。在进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时,要注意元素与材料的匹配关系,好的设计表达一定是要有适当的材料来依托的。打个比方同样是做一个笔记本,如果可以运用当地生产的纸张做出来的本将会比生产线下的本更有文化性意义;同样是做明信片,采用当地盛产的薄木板进行灼刻将会使它比卡纸彩印更具文化韵味和收藏价值。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适当性,不同的材料适合不同的产品形式,日常用品类就不适合过于易碎的材料,纪念品则就可以考虑较为珍贵的材料,最终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成本与售价等多方面的因素。

4.3地域民族技艺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借鉴意义

地域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是对民族技艺的传承,依托于民族技艺设计出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备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同时这种结合可以为传承民族技艺提供动力和发展条件,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模式。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更多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形式,民族技艺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的表达方式,在目的上两者是不谋而合的。举个例子来说剪纸活动是一种民族技艺,剪出来的内容却可以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做皮影和舞皮影唱皮影是一种技艺,但是皮影和皮影戏的内容却是一种文化;做陶罐烧陶罐是一种技艺,然而陶罐的形态、色彩、纹饰等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因此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完全可以借助地域民族技艺来打造和设计的。借助古老的民族技艺,表达当代的高校校园文化,一老一新碰撞出丰富的设计创意。这种校园文化产品既体现了校园的文化,又展现了地域民族技艺;既传播了校园文化又传承了民族技艺。这样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有文化性和创新性的。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2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

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

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④。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

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

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3

2.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跨界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一种设计手法,不是单纯的从以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跨越,更多的是通过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置换最终以达到将地区的抽象文化价值以及知识的原创产值转化为当地经济价值。本片论文综合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得出跨界设计对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起到的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意产业;跨界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76-02

一、跨界设计

跨界设计是近几年来创意产业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所谓跨界就是在产品的材料、技术、风格、外形甚至是企业原有生产产品的基础上跨领域整合设计。跨界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设计本身学科边缘性的不明确。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因为按照设计的大范畴来讲,任何一种行为都是设计。即使对单一产品的设计也不能只从产品本身领域考虑,还要考虑到与周围人机界面的结合、对其他产品的附加影响等,很难说对某个产品的设计就是归结于哪一个门类的。而这种多门类的设计思维就是一种跨界设计的早期原型。最初的商品销售是由商家衡量所生产的产品类型、数量等等,很少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现如今,在多元化市场下,商家对产品的设计往往是通过消费者的体验方式来改进设计方向的,会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由于消费者从各个角度对产品进行需求,使得企业就要从不同角度来迎合,这就为跨界设计提供了有利的现实土壤。现在的跨界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呈现出多企业的合作的态势,或者就某位设计师而言,自身在不同的领域间做设计。

跨界设计取得的成绩是瞩目的,一如我们所熟知的设计师、公司企业都在进行这种尝试,他们中的一些成为了跨界设计的领跑者。安迪・沃霍尔,是一位著名的美国艺术家20世纪波普艺术的倡导者,但同时又兼具电影制片人、作家等多个职位,被誉为最早的跨界教父。他的设计思维在多个领域扩展并获得很高的成就,其多重身份充分体现了不同设计领域间的互动性。另外香奈儿作为香水、皮包的品牌公司,它在跨界设计方面做出的跨度更大,目前打算推出一款概念跑车,首先为了不变香奈儿长久以来的品牌主题,所以在外观的色彩上使用原有的品牌标志。在造型上会使用动感而流畅的曲线美感来表现。这种设计就是一个传统设计产业在其他行业领域中跨界的典型案例。在我国,同样存在着优秀的跨界设计人才。譬如香港著名设计师刘小康,起初刘小康是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在一次设计中获得了“椅子戏”的新灵感,于是他带着这种灵感情绪将设计思维延伸到珠宝设计的范畴,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种转型、跨界使得商业艺术和纯艺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品牌效应,同时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发展。这些前沿的跨界设计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启示,没有任何一种学科是纯边缘的,越界不是超越而是通过相互交叉置换掉固有的思维模式产生新的艺术观点。从一种领域跨越到另一种领域,是通过不同设计语言的结合、多层次的思维重构,进而得到更多的设计灵感。

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并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多以参照外国相关行业的成功经验为参照。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等风潮的崛起和腾飞都是依托创意产业的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够给企业生存的生机和希望。因此,在这种“创意风”徐徐吹来我国之时,我们及时的抓住了这样的机遇。国家以重大社科基金项目扶持、规划对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发展项目、发展模式。在规划中,不是以往的单一资金支持,更多是在深刻分析了整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制定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以创意产业带的设计形式竭力打造本土的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品牌等软实力,进而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例如最著名的北京798艺术村,就是一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并获得丰硕果实的园区。它很好的诠释了地区长久以来所具备的文化价值通过创意产业的模式逐步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经济价值转型,同时又能够推动本地区的文化战略地位。

说到文化创意产业,不得不提到创意产业园,它是产业聚集的载体,由文化创意设计企业提供高新的技术支持以方便企业的设计发展,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共同构成。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不在是某个设计师个人或某个企业单位自身的行为,而是需要企业间在地理位置上的集聚所形成的良好的互动性关系。在园区内,不仅有创意企业群也有生产企业群,设计师通过多方聚集,迸发新的设计思绪、技术并通过相关的生产企业进行研发与加工。用一个项目带动整个园区的发展。不仅节约了占地资源、解决了原材料的运输问题,同时也为产品的设计过程监督起到了良好保障。在产业园区内,各个企业只需对原有厂房稍作装修和修饰,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就形成了一个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公司实体。例如佛山的创意产业园,现在已完成了各休闲场所、多功能展厅、国际交流平台等多元化的创意文化厂,为国家创造了空前盛大的文化产值。

三、跨界设计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成为一种新的推进城镇发展的运行模式。它的建立是国家在对其地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所规划的设计项目,本身就带有着浓郁的地区文化特色,所以是以优势实力发展优势项目,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在具有多年文化积淀的土地上进行跨界设计使得跨界成果更为本土化、个性化,更能够协调产品与地区特色的关系。这种具有传统地区文化风格的跨界设计能够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记忆,促进了城市印象的提升,体现了一种回归传统的文化主张。例如西安地区,其地理优势就是文物和自然景观的遗留,在跨界产生之前,其资源利用方式单一趋同,无非是对景观旅游行业进行改造,甚至于将历史遗留城市打造成为商业型的都市。这种发展不仅缺乏动力、造成地区经济增值困难的窘境,而且还会导致大量的遗址文化流失。但是有了跨界设计的融入使得产品能够作为旧有文化遗产的载体延续传承。我国地区普遍问题是地区产业布局分散,资源不能够有效利用,导致地区经济落后。但是有了跨界设计的引导,它带来了地区性地理位置的优化配置、科技教育及优势产业的等无形资产特色的支撑帮助,使得长期以来单极化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突破。对这类文化产品设计的核心价值是其产品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即内容。这些形式各异、内涵多样文化的跨界设计产品因其土生土长的内容所赋予的浓厚的文化底蕴价值,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这种跨界设计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不同领域的知识相结合融会重铸,产生了新的创意产业,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并赋予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内涵。通过跨界设计的方式带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能力的发展是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能够传承地区文化历史理念。

跨界设计不是简单的从以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跨越,更多的是通过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置换,使得设计固有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从而开辟一条新的艺术观点,实现对某一产品的跨越性颠覆设计,这需要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互动。作为一名设计师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不完全来自于本专业,他可以到处借鉴设计思维技巧,并将多种设计思维方式作为跨界设计的基本要素,使得这些思维方式在同一个产品中发挥协同效应,经过整合后的新的设计思路作用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跨界设计的完美转型。创意产业所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横向联系性,这是跨界设计的基础。跨界设计的产品创意性提高了,其企业的品牌形象就建立了,再根据不同跨界需要,进行整体规划,这为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强大的企业品牌协同效应。这被称为“产业集群”现象,如此的跨界设计能使一个行业盈利的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由跨界设计为手段,多文化创意产业构成的一系列产业链条结构,形成了一个辅助产业的强有力支持,进而产生互惠互利的作用,从而加速经济进程的发展。跨界设计是寻求并突破各种限制、最终达到成功设计目的的手段,它使得产品更具有原创性,能够给创意产业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四、总论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科技相互融合发展的具有辉煌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可以极大地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跨界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一种创作手法,是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的产业,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种跨界设计对设计领域发展的带动性。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类型,正如火如荼的在我国土地上发展。它所兼具其多样性、开放性成为设计独具魅力的场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将跨界设计这种设计潮流的创意方式引领其中。二者珠联璧合定能给我国的设计领域带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谢成霞.跨界设计.省略/html/201012/design

20101229151637.shtml.2012.2.12.

[2]沈国梁,卢嘉.跨界战[J].机械工业出版社.宁姗.2010.5.1.

[3]newwebpick编辑小组.跨界设计[J].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2.22.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影响;吸纳;融合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078-03

1、引言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建筑文化是人们的观念形态在建筑上的反映或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建筑具有时空性、地域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出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中,与当地文化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民族性建筑文化与世界性建筑文化的渗透。

2、地域文化与建筑

2.1地域文化的创作思潮起源。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的不同,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建筑作为一个地区的产物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建筑的地域性就表现在地区的人文历史的环境之中,形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所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轰动一时、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withoutarchitects)的展览并展出了同时出版的著作《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以后,被人们忽略的地域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

2.2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孕育和形成的,主要包括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的特征一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域性不仅是方位和区域的概念,而是包括了气候、土壤、植被、资源等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文精神,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二是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各地的文化形态是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并延续下来长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三是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地域文化并非狭隘的排他主义,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提取文化中更本质的东西,致力于把当地文化用先进的理念表达出来,一定条件下能主动与外来文化共生、融合。

2.3地域文化与地域性建筑。地域性的建筑来源于人们适应了当地气候、环境、地形、材料等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的地域特色孕育着不同的建筑文化,而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影响着不同的地域特色。比如,我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满足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的需要;黄土高原及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湖南西部地区气候潮湿,盛产竹子,所以最典型的民间建筑是以竹子为材料的吊脚楼。这些地域性建筑因受到当时当地的地理、气候、交通、经济及政治等条件的制约,在建造时依山就势,就地取材,建筑形式不拘一格,很好地融入大自然之中,显示了一定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生态性。

3、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缺失现象与应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巨大的建设量和建筑设计团队,并没有改变建筑品质的滞后现象。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弱化,我国旧的城市建筑个性特色在不断丧失,新城面貌越来越缺乏独特的艺术魅力,空间结构混杂而繁乱,环境缺少新意。当下,我国建筑设计出现了两种弊病,第一种是对西方现代建筑形象的生搬硬套,既不讲求民族和地方固有的文化内容的表现,也不讲求在与周围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文脉继承协调下的创造,更愿意接受一种流行的、由建筑师个人的喜好而定的某种形式的支配,浅薄地追求某些时髦的手法,建筑创作成了不能表达语义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近年来,在建筑设计方案的评选中追求“崇洋”、“攀高斗富”、“稀奇古怪”、“高档气派”的风气愈演愈烈。以北京为首的“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等设计方案均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究其原因从整体上看,一方面是我们的设计水平和国外建筑师比,特别是执业精神确实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不自信,建筑创作缺乏地域文化的支撑,因而缺少了创造的源泉。反过来,某些西方文化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的潮流,西式风格建筑被当成了一种文化产品不断的进行着复制和传播。第二种是对中国古典建筑形象的简单模仿,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丰富性和它的卓越成就缺乏深入的甚至基本的了解,独立创造的意识和超越的意识淡薄,虽然喊着“民族化”的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以及传统如何与现代相结合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针对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中国的建筑师们应该深刻反思,一要积极应对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勇于探索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既要自觉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又要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正确把握外来文化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要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体现地方个性,整合自然环境中的建筑语汇,设计出能延续人文传统特征的建筑空间和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三要自觉吸收地域文化优秀传统,深刻领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比如,对于中国古典建筑,孤立的单体建筑一般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的组合序列未取得;中国建筑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建筑物质性、功能性的形体本身,更多的是建筑所蕴含和传承的民族的、国家的思想、情感、观念、意识等精神性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4、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原则

4.1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现代建筑设计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应该借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理念,充分考虑各个地域、各种文化背景、各个层次人群在空间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处理好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因地制宜强调的是建筑与场所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实现建筑内外空间的和谐统一。建筑师应选择来自于传统民间建筑中具有民俗意味的空间形态、建筑形态、构造方式、及细部等方面的形式或构思未进行创作,在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表现地域特色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2承载人文精神、体现民族文化。人文精神源于深厚的地域文化,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宗教、积淀成的习俗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建筑发展的一种本质力量――人文精神。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成为我们探索现代建筑设计民族化、地域化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体现设计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基础。建筑师应关注地域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髓,探索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汇点,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人性化设计进行有机融合,以此表达人文精神。

4.3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地域性对建筑的影响是一个建筑与环境不断推进、优化的探索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相推动向前发展,只有主动适应时代需求和不断地创新,地域性建筑文化才能长久的延续和发展下去。因此,现代建筑创作应植根于本土文化,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并使其共生、共融,让设计作品充分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特色,增强创造性。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在地域性建筑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从中激发新的创造性,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

5、地域文化的发展

5.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一些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的现象,传统文化受到严峻考验。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内容及形式十分丰富。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在现代建筑创作当中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又必须在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因此,建筑师应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按现代建筑的功能要求,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促进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和而不同”。一方面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为原则,使建筑既简洁、明朗、注重功能、强调环保、减少污染、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将传统设计因素加以提炼和简化,让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因素更加完美的结合,创造出体现中国形象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

传统建筑风格的当代表达最突显的案例当属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见图1)。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梁柱结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也兼顾了现代建筑科学,简约化的装饰线条,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东方之冠”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有创新,又有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的美学价值,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5.2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不同的建筑模式总是与不同的文化模式相对应,在中国“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等传统观念影响下,建筑讲究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侧重以群体组合塑造空间;而传统西方文化则以理性、和谐、秩序为美,突出单体建筑的形体美,追求规则的几何形和标准的尺度。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西式的建筑风格已经成为当今的流行趋势,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正逐步被边缘化。为此,当代建筑师有责任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强调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非排斥外域的优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要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吸收它的科技性,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借鉴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可在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夯实基础;在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吸收养分;在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中不断探索;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观念拓展建筑创作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有时代感和民族性的崭新的现代建筑。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见图2)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金茂大厦塔楼平面双轴对称,提炼中国“塔”的形意,外形柔和的阶梯韵律,勾勒出刚劲有力的轮廓线。设计并没有简单复制中国古代密檐塔的建筑形式,而是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结合当代的审美需要与技术要求,把密檐塔建筑形式以元素符号形式加以创新和重新组合,从传统中提取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结构,从更深层的文化美学上去寻找交融点,用吸收与借鉴的理念以及精良的做工和完美的尺度未表现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

5.3地域性文化的挖掘与提炼。有意识地保留地域性文化传统,将使得建筑设计更富有民族的地方的风格。传承地域性文化不是简单地就设计中的形式、色彩和空间形式等方面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模仿,而是要研究和认识形式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真正理解地域文化的本质内涵,结合现代材料和地方特色材料,构建一个体现民族地域特色的空间,创造出既有地域文化底蕴,又有时代感的建筑和空间环境。建筑师在设计中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环境、资源等因素,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创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好环境;二要对各地不同民俗文化、地域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文化遗迹、建筑进行整理,提炼出独具特色的造型。三要对地域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加以凝练,将某种形式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吸收和消化,并进行一定的夸张和变形,使设计给人以新感受。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见图3)获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就是他寻找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要素,并把它们提炼、整合,与现代建筑有机融合成为贝氏特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香山饭店试图利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贝聿铭先生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运用空间序列的连续性,又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庭院深深的美学表现,表达出一位当代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之路的思考。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5

一、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

面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全球化的大背景,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却不能满足艺术设计发展的需求。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归根到底,原因在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较快、普及较广学校跟风形式严重,没有经过长期的规划与发展,对于艺术教育的模式完全是毫无判断的拿来主义。尽管对地域文化教育也不乏一些思考的呼声,但实在微乎其微,少之又少;观念没有更新,行动难以实现,研究内容远远不够,很难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当下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经典主题之一就是如何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地域文化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艺术设计则是集美学、文化学、实用性、技术性于一体的思维实践活动。这种艺术活动正应该为传承发展地域文化发挥出自身潜在功效。对今天的教育而言,培养传承地域文化的专业性艺术人才是时代所需。

二、长白旅游产品设计的地域文化性

鲜明的历史、独特地域风格构成丁东北特有的区域形象。长白山作为东北地标性文化,一直被世人所关注。所谓长白文化,是以长白山为标志的东北特色文化。长白文化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引领着游客探寻它神秘的地域特色。

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中》提出开发建设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聚焦区,大力推动发展长白旅游文化,目的是将长白文化推向世界。而如何推进,如何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乃至未来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以高校教育推动长白旅游产品设可持续发展

探寻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艺术教育发展至今的仍面临的问题。纵观其发展过程,具体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仍旧停留在理论和争论中,课程设置与建设、学科方向与特色皆不够鲜明。全国性的借鉴与模仿下逐渐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模式。但这种发展模式背离了实际情况,不利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凸显地域特色,明确教育的地域性特点才是完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渠道,才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带有民族情感和地域特色的设计作品才能立足于国际设计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并最终形成中国印记。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各地的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地域差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产生了不可评估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鲁迅先生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完好地体现了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长白旅游文化的出现,不仅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展现地域文化的窗口、名片;对于教育而言,是契机、是动力、是方向。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势必对艺术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深知,在我们迈向国际化的同时,地域性元素同等重要,我们不能无视、舍弃;有选择地、循序渐进地除旧布新才是长白旅游产品设计的正确道路。

(一)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地域课程建设

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建设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模糊专业间的划分,拓宽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空间性,以地域精品实践课程为核心,细化课程名称,以扩展知识内容和社会实践为基点,通过实践完善知识结构,加大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以大量的地域选修课程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地域情感性。在教学中开展全新地域文化教育课程,开设“中国美术史”“中国设计史”等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课程;注入地域特色,融入地方文化,为实践课程的延续打下良好基础。

长白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形成了风情各异的民俗,从民俗信仰、宗教、地域植被、动物、衣食住行到内在精神文化都散发着特有的民俗、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地域性为长白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意源泉。在必选课中加入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的史论文化理论课程,使学生们了解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形态及发展;在专业课“图形创意”“字体设计”“书籍装帧”等课程中,注重研究开发地方民族字体、图形的再挖掘、再创造。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当地周边资源,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对地域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重新整合、重置、设计、创新。设计领域中,传统、现代、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之于艺术设计教育方式与方法的更迭是永恒的,此间蕴含的精神实质同样也是不变的。充分运用地方色彩民族元素于现代设计之中,是重建艺术设计特色课程的关键。

(二)建立特色导师工作室,以地域文化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通过导师工作室制度,进行地域文化与本土化设计的实践研究,将一些实际项目与相关实践类课程结合,建立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工作室基地,将基础课的学习引入实践课中,会起到更好的研究应用作用。有研究表明,地域文化对学生的意义在于:尊重地方地域文化,有利于创造思维的习惯养成,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地域文化性格的建立。师生工作室平台下的实际项目可针对不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例如,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体,着重锻炼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类似于长白文化这类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项目在以导师工作室为主要平台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应以导师为主要负责人。导师负责出题,学生进行选题或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任务,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另一方面,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其设计思维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地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教育,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尝试,增加学生与地域文化的亲密与信心,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工作室制度的吸引力与权威性,提高地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懂得注重民族文化,开发地域特色设计,开阔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思路,为校企合作做好准备。

(三)创立校企联合,实现地域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产品设计单一、雷同,具有特色感、新鲜感产品较少,包装毫无美感;大批量、机械化是这些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更是严重缺失。纪念产品研发生产企业较少,产品无设计感、企业无规模性。长白旅游产品设计要吸取教训,看到不足,挖掘创作富有民族本质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产品包装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由设计公司来完成,设计人员往往缺少地域理论实践基础,设计出的产品包装缺少文化底蕴及民族特色,只注重物质功能,忽略了精神需求,遏制了地域的文化性。与当地高校合作,“因地制宜”地开发产品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以每年为一周期,周期性择选作品,做好社会不同人群的市场调查,通过销售反馈信息更新完善,保留销售力强、口碑较好的产品,择优除劣。独具匠心、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坊式的研发是长白旅游纪念品的特色价值所在。手工制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理中对虚拟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期待,对作品产生认同感和满足感,这种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艺术院校的学生和工作室也正能满足这一需求。同时,学生在大学时期正处于学习的巅峰,对艺术创作充满了热爱,用作品实践证明自己不仅起到了教育延续性和传递性,这种文化的延续还会形成教育的一种习惯、一种自信。这种循环性、可持续性的教育之路将会不断对长白旅游产品设计起到锦上添花、欣欣向荣的推广作用。这样的旅游产品设计才会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前进。

四、结语

正如韩美林先生所说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就没趣了”。教育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又制约着教育的活动过程。用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使地域文化介入艺术教育教学,在各高校还属于新鲜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创造具有全新艺术形态的现代旅游,不论是对教育还是对地域文化都显得十分必要,走特色鲜明的差异化办学之路是教育改革的必行之路。

项目名称:以满族旅游产品设计推动“长白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6]第352号。以民俗文化教育推动长吉图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8303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6

[关键词]室内设计地域性文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34

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便捷,光纤和无线通讯技术将人们联系在一个更紧密的空间,从而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大大地拉近了,地域间的距离被大大地缩短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全球化的文化趋同现象,这对地域和民族性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地域性与民族性文化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吸取民族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的设计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探索出富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室内设计,并使其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文化产品而被世界认同和接受。

一、文化全球化与地域性文化

“全球化”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奥尔多•拉维特(theodreLevitt)在1985年发表的《市场全球化》一文中出现,其本意是用“全球化”一词来说明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有所不同,指各民族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带着各自的伦理道德,带着各自的价值观念走到一起来。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存在都鲜明地打着自然、地域、民族的印记。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一个民族永远留着他乡土的痕迹。”[2]也就是说:任何文化本身都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离开了本土性也就无所谓文化。所谓“文化全球化”,只能是在地域性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异域文化的跨国交流和融合。

地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但作为地域文化之地域性特征却绝非仅有空间的含义,而是一种在时间的历史中形成的空间形态。换言之,一种在地理上属于世界某一区域的文化,是在其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的文化积累而形成的。因此,地域文化的概念也就含有表层的空间和深层的时间两种维度,就其本质而言,地域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在时间这一维度上展开自身延续性的。另一方面,空间形态则是在时间的维度之中随着文化的流传和变迁从而形成的相对稳固的群体集合,由其在世界各地分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究其根本则仍是不同的历史文化相对独立发展而形成的差异性形态。

二、地域文化的主要层次

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人们往往只停留在文化表面的浅层理解。学者庞朴先生在《文化结构与现代中国》一文中提出文化的“物、心物、心”三个层次说,他认为文化结构包含三个层面:外层是物,即人类的物质产品,是可见的;中层是心、物结合的部分,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如机器的原理、雕象的意蕴之类;核心层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相当于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等。[3]台湾学者余英时把文化交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第二个是制度;第三个层次是风俗习惯;第四个层次是思想与价值。与庞朴先生的见解有许多相似之处。[4]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其它国家各不相同,地域性文化在设计中体现主要是指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也有以下三个层次:

1.外层文化

“外层文化”指物,指一些具象的东西。建筑室内设计中主要指形式和做法,如传统建筑的屋顶曲线、木构架样式、斗拱、围廊、门窗、装饰纹样等等。外层地域文化的传承主要指布局方式、形态的运用。由于许多极具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品均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狭隘性或专属性,并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譬如中国传统的建筑的月洞门,梁柱、斗拱与屋顶等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域空间形体元素。“外层文化”的沿用是选择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符号的直接运用,例如“大屋顶”、“大台阶”、“红柱子”等地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直接运用,它们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采用了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居中升起、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两者的空间设计虽然简单,仅局部运用有代表性的传统符号,但足以引发顾客对中国地域文化的深远联想。

2.中层文化

中层文化是心与物的结合,指具体的方法、程式和规律,例如几何与自然形态的互补、空间的互动、人的行为模式与空间设计的契合、园林空间组织手法等等。中层地域文化的体现主要体现在空间处理与流线组织上。

“中层文化”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表现为运用封闭空间与开敞空间在同一个环境中相互共存,空间互动,在现代设计别强调这种虚中有实的空间的互动性与空间形式的变化,从而使空间变得流畅而有活力。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虚实相渗,内外流畅,引景入室等这种些功能模糊的空间形态,具有空间交融的特性,使空间模式充满了人情味道,表现出一种朴素、平和、和谐的美。传统的中式室内空间相当讲究“隔断”,但落地罩屏风、博古架等这些隔断的目的并不是把空间阻隔,而是“隔而不断”。它们是一个空间的过渡、一种装饰、一个指示。如宜兴国际大酒店大堂的室内空间就采用这种“隔断”的围合方式。透空的装饰木门扇把大堂与自助餐厅区分开来,镂空的处理给人似隔非隔的视觉效果,视线不受阻碍,流线得以梳理,整个空间的设计充分强调了空间的流动性。又如,有些园林式酒店根据空间的主从关系、客户行为和流程秩序来设计空间路径。在空间组织中巧妙的运用一些曲折的“游廊”创造出曲折迂回、景物多变的空间环境,使得步移景异,旅客在观赏精心设计的景观节点的愉悦感中不知不觉的到达目的地。这些设计将传统建筑空间形式的布局概括提炼后,并创新改造,与现代设计功能及物质技术条件相结合,以联想、隐喻等方法再现传统;或是用现代的材料诠释传统的平面布局、空间形式、造型外观,以传达传统地域文化。

3.深层文化

深层文化则属于精神文化,包括宗教思想、民族性格等。如老子的空间说,“天人合一”思想,“共生”、“重生”、“中庸”、“阴阳”、“五行”和“风水”思想等等。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临摹图像、图形,构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空间的构成、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

“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的运用广泛,居室、住宅、庭院,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人与空间、人与环境之间良好的关系,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5]。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成为古人建筑思维意念上的一种共识,是伴随着天人合一思想自身的发展和成熟而实现的,而它对传统建筑文化具有统摄作用,[6]一件好的室内设计作品,应该人与空间环境、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在传统设计中“因景互借”,就是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例如世博会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外墙设计极富中国气韵,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国家馆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展现了中国文化、东方哲学对理想人居社会环境的憧憬。这里超越对传统建筑外现形象的追求,以现代方法研究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以及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标准、哲学思想等,充分表现了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这种空间组织形式是值得提倡的。

三、建筑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途径

设计的地域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地域性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狭隘性或专属性。[7]如何继承传统,首先必须认清楚传统与现代设计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把传统设计思想用于现代设计创造中,找到正确的设计途径,力戒简单的照搬照抄。传统地域文化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表达主要有三种途径,“形”的提取与衍生;“意”的沿用与延伸;“神”的把握与传承。

1.“形”的提取与衍生――生境

“生境”是最表层的文化表达,是把传统、地方建筑的基本构筑和形式形式保持下来,加以强化处理,删除琐碎的细节,突显当地的文化特色。这只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形象的简单复制。在室内设计中的主要体现在传统建筑木结构外形的延续;挂落、藻井、彩画、字画玩器及家具等陈设品的设置;或者直接采用传统的装饰图案、字画元素应用于空间立面设计中;这种“生境”的手法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份古朴,典雅,在气氛的渲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这仅仅是对传统元素的罗列,只是简单的继承,这种对传统的继承方式并不是最佳的方式。

2.“意”的沿用与延伸――画境

文化的核心是传统哲学,而传统哲学的本质是传统的思维方式,“画境”正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通过提取传统、地域艺术的典型符号并运用在室内设计中,不仅仅是生搬硬套来强调民族传统、地域特色。不同于第一种类型的简单复制,这种手法比较注重传统元素的符合性和象征性。传统建筑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不可完全照搬,全面复制,落于俗套,应探索符号背后隐藏的文化精神加以提炼概括,解其意,取其精,延其神。结合时代精神、新材质,新技术及现代设计手段加以重组创新,以适应现代多元的审美要求。例如,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打散、变形、提炼、重构后运用,这种符号的重构创新,提供了解认识地域文化的桥梁,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有利于室内空间环境的文化品位的提升,创造出具有当地“情调”、地域特征与时代气息的室内空间环境。[8]

3.“神”的把握与传承――意境

意境,是指某种意思或理想的表达。地域文化中的气势、魄力、疏旷、雄浑、朴茂等基本都与意境有关,所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没有意境就没有感染人的力量,意境是建筑室内设计的灵魂。在文化向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秉承传统的建筑创作已不再是对传统形式的简单拷贝,建筑室内设计中强调地域文化内涵,不是靠借用几个传统装饰符号就有地域文化性。而是试图通过建筑室内来表达出传统意义。体现意境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将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及符号通过提炼及抽象化来强调民族性及地域性。运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展现和具有传统意境的元素符号来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具有传统的文化气息的建筑室内空间。这种方式突破了前两者对于形的追求,而是表达出更有新意的传统文化意境。这种方式对所谓的传统的继承,从本质上说是对传统意象的继承,这种方式强调的是对传统的“神似”,强调的是那份“感觉”,那份“意”。目前在一些茶馆、餐饮空间的室内设计与当地的地域风情相结合,很好地传承了地域性文化特征。设计过程是一个感悟的过程,对待地域文化依然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意境”则是“悟”所寻求的结果。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也是中华民族美学的精髓。

四、地域性文化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表达

联合国组织各国出巨资保护世界各地文化遗产,目的是提倡在现代文化创作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保持地域文化的特点。贝聿铭先生曾说过“现代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就好比是一棵树,必须起源于土壤之中,互传花粉需要时间,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当代室内设计语言。设计师要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重新用理性的眼光去寻找那被久久淡忘的传统文化,认识到任何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都不能够以淡忘历史、忘却传统为代价,“现代化”应该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现代化。芬兰的一位女建筑师说:“下一届的国际式是文化与地区的特色”,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地域性是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室内设计中通过“形”的提取与衍生;“意”的沿用与延伸;“神”的把握与传承。借鉴传统文化,强调地域性,用全新的设计语言表达传统的建筑语汇,是建筑室内设计的一个较好创新途径。建筑室内设计既要有时代感,又要兼有民族性,要以独特的眼光进行创意性的设计。室内设计能够反映出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是时尚感和民族化在室内设计发展中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地域性建筑室内设计,惟有将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元素抽象,提炼出来,将民族的,传统的,地方的那份“感觉”用现代化的建筑语言表述出来,才能区别于西方,区别于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建筑特色,并使其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文化产品而被世界认同和接受。在设计中强调地域性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室内设计中的亮点话题,强调地域性与民族风格也就是通达设计的世界性。

参考文献

[1]陈新生.《室内设计的地域特色分析》[J].装饰,2006(2)

[2]丹纳.《艺术哲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7

[3]庞朴.文化结构与现代中国,见《良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季羡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季羡林自选集》.[m].华艺出版社,2008.10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中华书局,1983.71页.

[6]徐清泉.《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J].新疆大学学报,1995.2:80-84

[7]蔡丽芬.《浅议新技术背景下酒店空间设计的地域性》[J].山西建筑,2009(9):20-21

[8]托娅.《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亲和力特质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对应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作者简介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7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创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35-02

城市景观设计一向都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往的大多数景观设计往往局限于解决功能等理性问题,而忽略了城市景观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力。为了达到城市设计的最终目标,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形体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城市景观设计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关系

城市设计可以认为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它以阐明城镇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

从空间层次上,城市设计跨越了从城市总体规划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广泛领域。从实际情况大体上可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地段城市设计两个层次。

整体城市设计研究城市空间整体布局,建立长远的城市可视形象的总体目标,以形成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与人文活动框架。

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包含着一个广阔的领域,总的来说,它是城市总体形态的外在表象,是城市实体给人的直接视觉感受,是人对城市最直观的认识途径,人们依靠视觉来认知环境,正是城市具体的形态通过人们对它的体验、记忆向我们传达出城市内在的文化、历史品质,对我们心理上产生复杂的影响,我们由所感受到的城市视觉体验而激发起对城市环境的情感,继而才能对所处城市产生认同。从这一点而言,城市景观是人及其自身周围环境的心理与物质构架,它直接影响着人的知觉和空间定位,城市一系列的连续景观构成了人对城市环境的知觉空间。因而,城市景观体系在城市空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衡量我们生活标准的重要指标,是形成我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归属感的源泉。

二、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设计中的意义

城市景观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无论是城市内的居民,还是外来的观光游客,都要通过一些城市景观来感知、领晤和熟悉城市。从某种意义讲,城市的景观甚至能代表着一座城市,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忆和联想。

城市景观可以向人们提供了各种有趣的场所与空间。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舒适地生活,可以拥有属于个人和集体的领域、从事私密和公开的活动、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扩展自己、结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从中获得乐趣。具有可识别性的、并能够参与其中的环境,这样的城市环境反映了他才门的生活方式,行为心理和价值观念。

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不单纯是外表,而且还有内在;不仅有静态,还要注意动态。它既高度地反映了城市建设者和广大居民所共同创造的物质高度文明,而且更蕴藏着长期以来该城市精神文明的积累,也高度地反映出精神文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受地域性、文化性、可持续性整体的概念下进行的。地域性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品位,可持续性体现城市设计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域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域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可持续性正是地域特性、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应该很好地理解和综合运用城市设计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

三、城市景观设计的创作思路

对城市景观的设计创作重在要解决好“源”与“流”的关系。“源”,是指一座城市的固有特点。如城市的山川形势、自然特点、历史文化背景,还有经济社会状况。是区别它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这才是“源”。城市设计就是要抓住这个“源”加以疏理。提炼保持并发扬,形成特色。而“流”则是指各种流派,即别人的特色,对这些我们要学习借鉴。因此“流”是一种比较和借鉴有没有这种借鉴是不一样的。但借鉴不等于照搬,对地域文化街道景观设计的延续、变异、整合与超越,若能以“表层化”、“变异化”、“隐性化”的观念和方法,定能开创地域个性化的多元共生之创作道路。

1.表面化。表面化是指与传统地域城市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的直接关联。它包括对传统城市景观设计视觉形象、结构布局关系和景观设计手法的认同。诚然,“表面化”是以“摹仿”为基础,但这种“摹仿”决不是被动式的延续,而是要对传统城市设计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具体地域的经济施工条件,对其进行简化和转换,达到“优化”目的。“表面化”一方面取决于建造环境是否处于地域城市景观设计传统构成的核心地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对作为模拟对象的地域传统城市景观设计表层形态的慎重选择,二者缺一不可。

2.变异化。所谓“变异化”则是指对地域传统城市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以及控制要素所包含一般原则、原理,通过“变异”的方法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创作。达到“似是而非”的视觉效果,使我们创造的城市景观设计不仅引发出抽象想象,而且能引发出符合于民众口味和情感的形式来。具体可通过以下手法进行创作:(1)变形:指对典型性的形象简化、抽象、分离、切割和夸张,以保持与城市景观设计原型的“同质”并产生新形式的情趣,达到“变异化”效果;(2)错位:即把视觉形象的特征元素,依据城市设计师或人了门的审美意识,移动、变换原有的位置而进行重组,从而打破习以为常的惯例,给州门以新形象的刺激;(3)逆转:则是对原型的图底关系实行反转,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达到新与旧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效果,耐人寻味在传统与时代之间;(4)显性符号:借鉴符号学的方法,对其突出的形象特征元素简化、提炼,升华为一种具有显性表征性的符号,这种显性表征性反映了译码的大众可读性。

3.隐性化。地域城市景观设计的“隐性化”法,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地域传统城市景观设计文化的深层把握,适拼中“深层”不是某些固定的外在格式,手法、形象等,而是一种内在精神;其二则是对地域传统城市景观设计的典型形象、结构和空间模式以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进行变异其具有原形的“隐性表征性”。因此,“隐性化”既可以在新功能、新技术、新载体的情况下,摆脱与此相悖的旧载体形式的羁绊,解放创作思想,又可以在深层领域取得与民族、地域传统精神的关联,开创高层次的城市景观设计。

四、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

城市景观创作在提炼城市文化方面注意追求意境、个险、文脉和哲理,把握深刻的创作意识,形成新的城市环境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不仅对于城市的影响,而且对于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外来人群的影响都是长远而深刻的。

1.城市特征感体现。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地域广大,南北不同,东西各异的状况古已有之。文化差别,客观存在,这种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也必然存在。

人们对事物的辨认都是通过事物间的差异性来进行认识理解的。一个城市只有具有明显的特点时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才会使人们有兴趣去了解。人们对城市旅游的好奇心是通过城市本身与其他城市的特征感的强弱对比来决定的。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就是要依靠其特有的对于文化内涵得到人们的欣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就是通过对景观的精心塑造、特色文化深刻挖掘从而满足人们对城市景观环境的视觉和心理要求进行设计的。

2.游客认同感加深。通过的景观的特色内涵的创造出人们喜爱的、令人们感到亲切骄傲的空间,使人们在此活动时连带出各种细腻感受,通过自我意识唤起各种记忆(包括人文地理及文化背景),让人们在行为中自然地导出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思绪。

城市景观是一部书,它不仅可以为今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空间和场所,还可以告诉人们过去和未来。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城市古老的街道去感知历史,求得认同。正是景观要素因人的联想而所被赋予的种种情感,通过设计师在作品中能够通过精心的构思,表达出其心中理想的概念,唤起人们的共鸣。

3.市民归属感改善。具有地域文化的城市景观被视为体现城市质量的积极因素,它们不仅有助于城市景观个性、地方性、历史延续性的形成,还对城市居民的心理与城市生活有整合作用。一个传统地区的环境景观得以保护和改善还会产生连锁效应,将带动邻近地区社会环境质量的稳定、改善,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

这种具有深层内涵的景观环境的价值也就在于人们透过它们所获得的心灵感应,强烈地传达为我们对环境的联想与意象,这种联想唤起了我们已失去的感觉,并通常附加了一些丰富性的历史文化内涵。

4.人民自豪感深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保存城市的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不仅要给人民创造满足生理需要的良好的物质环境,还要给人民创造满足精神需要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环境的心理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城市艺术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城市环境及其为人民所提供的美的城市景观也可以保证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地发展、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激发旺盛的精力和斗志、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以及激发人们建设家园的热情,都具有重大意义。

5.居民舒适感提高。现代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一个目的是为城市居住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开放性的游憩场所。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空间被越建越高的建筑物、立体交通占有,让人们重新居住到原始自然环境中己是不可能,人们在渴望得到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第二自然环境外,同时希望得到供人们交流、休息、游乐的活动场所,作为能满足这种愿望的唯一场所――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设计就备受人们的关注。

因此,一个为人设计的空间界面应该以人的行为为基本出发点,使人们在一系列韵律、节奏、速度和力量之间,传达出人体运动的经验和感受。以对空间美学评价和视觉心理舒适度的注重,使景观空间具有舒适性和场所感,并符合人的尺度要求。

参考文献:

[1]顾晓伟.试谈中国历史性城市的景观控制[J].南方建筑,1999,(4).

[2]赵士修.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98,(4).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8

1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背景

中国历史久远、地域广袤。历经了千百年的积淀与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地域文化如珍珠般闪耀,这些都已成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精神基石和情感基因。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文化+创意=财富”的产业类型,文化在创意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1]。文创产业需要有文创产品作为实体依托。从实现途径看,文化创意产品可以是源于文化背景的产品设计,也可以是在产品设计中引入文化作为重要考量依据。文创产品以文化为根基,以创意为法则,汇集了设计人的知识、智慧与感悟。在实现手法上,文化创意产品主要透过将文化蕴含的隐性因素转译为显性的设计要素,运用设计为文化因素寻求一种符合现代生活形态的新语言,探求使用产品后对人精神层面的满足[2]。随着社会进步、综合国力快速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意识日益提高。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大家对于基于文化背景的产品需求亦将愈发强烈。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居民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总消费在2008年时只占GDp总额的不到4%,依长期走势看,居民消费的绝对额虽然不断增长,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在过去10年间仍徘徊不前[3]。上述情况对设计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基于文化背景的产品设计及相关研究大有可为。

2文化产品设计策略

2.1以文化促创新文化被大家所热议。而大众更热衷于相对表象且浅显的表述——流行。流行并不是意味着肤浅,它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流行、趋势、大趋势这三者其实并无大的差异。当下大家的简单关注即是流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变化它持续扩散演变为趋势,更有甚者进一步变化为大趋势。大趋势持续发酵,造成同一时期全世界存在且受到综合性的影响,这种影响超越一时心血来潮并引发长期性的关注,那即是文化[4]。由此可见,文化具有克服世代差异的连续性,它需要时间沉淀与累积,其内涵亦会随着社会发展日久弥新。人们日常接触的生活用品看似平常,若不变革其功能技术,要想取得本质上的创新与飞跃,毫无疑问文化基因的植入尤为关键。这里所讲的“文化”,是一个特定时空内,一群人过着的一种生活方式[5]。传统器物与现代产品的差异是由时间和空间位移转换而形成的,现代人回不到以前是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情境改变。故不能直接以拿来主义的方式简单粗暴地表达人们对于文化的态度。在品牌中对于文化理念的阐述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回溯,从记忆中延续;另一种是针对当下的需求,来找寻文化的感觉[6]。原本其貌不扬的胶带纸造价低廉,因印有康熙皇帝的御批手迹“朕知道了”,便在热卖。2013年7月博物院推出文化创意产品“朕知道了”胶带,见图1,截至2013年8月销售额已近300万台币(约61万元人民币)[7]!“朕知道了”实际来源于大清康熙皇帝的御批手迹。按表述,此四个字缘起于“朕安”与“知道了”的合成。文案中“朕知道了”,大意为“你们所奏之事,朕知道了”。创意伊始,“安”字被减弱,也正好是此字去掉,让整个语意悄然变化。“朕知道了”这样的语言表述融入了当下生活的禅味,既显得通俗易懂,又让大家对帝王高高在上的敬畏之心转变为一种平易近人之情。“朕知道了”已成为销售最为火爆的纪念品,前来购买的人群络绎不绝。如此一来,文化赋予产品的高附加值能让平庸的胶带纸顿时焕然一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交融汇织。对于外来文化,人们往往盲目推崇而忽略了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嫁接于商品,商家通过提品来满足消费者使用功能需求及高层次精神需求。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一方面创意产业可以吸取传统及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另一方面文化元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发扬。如此一来,中国制造可转变为中国“智”造[8]。技术日益同质化的今天,要想在国际品牌的竞争中拔得头筹,作为增值手段,在产品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及地域特色显得尤为关键。对地域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不断挖掘正是产品设计创新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2.2以创新谋策略近些年以来,随着跨文化、跨领域、跨国界的交往,中国的设计面貌不断在各个舞台得以呈现。为彰显中国设计、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不少设计师在做产品设计时会有意或无意地“捎上”文化符号或贴以标签。然而,强扭的瓜不甜,这其实是一种不自信与不确定的表现。“中国风”胡乱刮、“文化符号”随意用,所谓高大上有内涵的“文化产品”比比皆是。传统元素及符号亦逐渐成为设计的一种“修辞”表象。对于文化元素植入产品设计,如今相当多的研究仍侧重于文化符号引用,而且这种引用是非常直接的。文化元素或符号不能仅作为产品设计的一种“表层皮肤”存在,其在产品设计中需要担负起除视觉效果之外更有意义的价值及作用[9]。在产品的横向比对尚不够紧密、纵向文化研究也欠深刻的前提背景下,对传统及地域文化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复制+粘贴的表面功夫上,必须反映出相应的文化内涵和特质。

2.3基于地域和传统文化的创新手法

2.3.1文化语言的符号化文化命题时常困扰着设计人,它让人想触及却又不易把握。因为这需要设计人自身知识积累、生活历练与思想修行。文化符号及标签化的泛滥主要是源于符号标签表意直截了当,能马上“看出效果”。时下做产品设计不加思考盗用、滥用文化的情况常有发生。广州美术学院张剑老师曾说过“:当你还没能力玩文化时,最好先别碰它。”类似涂抹中国红、张贴祥云纹一样,某些设计师的不负责任很容易导致假、大、空伪文化不假思索的传播。基于文化涵盖的广度和深度,在文化创作伊始设计师就需抱以敬畏之心、持审慎之态度,量力为之,切不可粗制滥造。符号化的设计方法大致有以下步骤:(1)细解读,尝试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将要抓取的文化归纳总结,用设计师的语言去理解,将其抽象为若干特定关键要素;(2)巧定格,尝试将关键要素定格在某个代表性的片段或画面;(3)找元素,将这种画面寻找合适的元素或符号;(4)活运用,合理地将元素运用于恰当的产品载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向大家很好地展示了中国文化。四大发明之一的纸由丝绸之路传播开来,人类文明亦随纸的出现得以传播。火炬设计语言取自传统中国纸卷轴,不仅传递给世人纸是中国人的伟大贡献,也寓意着纸对文化理念的传播,同理转译到火炬对于运动精神的传递与价值。作为装饰语言的祥云文化在中国历史久远,极具艺术观赏性与文化代表性。从符号语言来看,祥云、纸轴与载体火炬的关联是恰当的。符号带有高辨识度的信息,其本身已有寓意,即使设计师不去诠释,大众亦会解读。符号是精神及文化层面最浅显、最表象的外在形式,因此文化符号化的处理手法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效果得体;错用了即“失真”。

2.3.2文化语意的转译不同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文化代表着时间与地点的某一个截面或某个维度。因其表意不同,若直接将传统文化语意融入现代生活,使其自然而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那么容易。透过对传统材料、加工方式研究与理解,文化语意可并将其与现有产品相结合,并用当下人能感知的方式转译表述。传统杆秤用秤星即镶在秤杆上的金属小圆点进行计量,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的[10]。相传十六两制旧秤的秤星,其中每一颗星都代表一个星宿来标示刻度,用者依据秤砣在秤星的位置来读取物品的质量参数。随着社会发展,弹簧秤、电子称因其可读性和易用性,使用者愈来愈多。如今会看秤星的人越来越少,使用杆秤则更少之又少。杆秤虽不在,大家对刻度的认知还有,对杆秤的情怀还在。由笔者指导设计的《中木》香座台见图2,刻度借助传统秤杆的刻度来隐喻时间的流逝,虽不够电子计时精准,但亦在述说“时间在走,时空在变”,此作品获首届“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金奖。这种方式让人在细细体会生活的同时也很好地演绎了传统禅味。

2.3.3旧物的再设计旧物浓缩着人的生活情感。将原有的、日常的产品再升华、再创新,可以使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起居。材质语言依托形式和造型存在。借助材质这种特有的表情语言可反映产品的特征与情绪。由笔者指导设计的《竹香新语》,见图3,使用竹篾作为装饰材料,尝试浙江地区竹篾手艺人的手法将竹篾用混编的形式包裹素白茶具。材料的结合使用向大家呈现了设计与地区手工艺结合的可能性。在产品的功能实现方面,竹编部分的介入让冷色调的白色陶瓷有了纯朴的温暖感,非全包裹的风格起到了国画中留白的意境和效果,同时竹制材料也起到了充当陶瓷缓冲保护的作用。如此一来设计使得原有的、已保留的地域及传统文化不仅能看,还能使日常生活中的旧物焕然一新,真正走入百姓生活、让百姓用起来。

2.3.4文化的共生与促进每个区域都饱含地域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设计人应当充分理解地域文化,洞察当地人们已有生活方式,发现找寻新方向。地域的、传统的东西(包括实体物件也包含看不见的手艺与文化传承)不应是老旧、有地域局限的,也不应该静静地躺在博物馆或美术馆里供人念旧欣赏。品物流形基于对制作余杭纸伞的70多道工序进行了拆解,于地域手工艺里,又汲取了可用于当下设计的工艺、材料和灵感。“From余杭”,将余杭地域手工艺与余杭文化重新解构,融入当代设计中[11]。据悉品物流形为了深入了解,考察调研了余杭各大村落,耗时四年多时间,与余杭十多个传统手工艺师傅展开深度学习、合作,余杭纸的未来展览见图4,在米兰设计周闪亮登场,让人们深感中国设计的魅力与地域文化再设计理念。paperChair从余杭纸伞传统工艺(余杭纸伞的传统工艺是一种传统手艺,它需要将皮宣纸先抹上天然胶水,而后将宣纸一层层用心糊在伞骨上)中来,同时回到寻常百姓家生活中去。设计师大胆设想,尝试用纸伞工艺做椅子,paperChair既有宣纸韧性与细腻质感,产品又具备温暖的触感。看似柔弱的宣纸由于有余杭特有的纸伞工艺给椅凳提供完美的支撑,具备不亚于实木的牢固度。在整个设计实施过程中,安徽泾县宣纸作坊制作宣纸,糊纸工艺由糊伞师傅与设计师合力完成。“From余杭”将余杭的地域手工艺重新点燃、解构之后,又融入当代设计创作。这种实验性的尝试,不止限于伞、灯、家具(点)层面,亦是对相关家居产品(线)乃至对于整个余杭地区传统文化及手工艺的发展、地域及传统文化(面)的振兴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该项目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呈现了现代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共生关系。“共生”理念对余杭的文创产业亦是一个启发。从独特的文化对象中适当地提取设计元素并巧妙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提高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伴随着产品的使用,又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传播这些特有文化,实现了应用与传承文化的双重效果[12]。余杭区政府多年来花了很大精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亦通过各种展会平台,推广余杭区域的文创产业,与企业合作尝试一种城市形象推介新模式,建立起余杭的城市品牌。这种突破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从产品带动产品线,由产品线拉动产业,再由产业带动区域文化的整体提升。

3结语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9

关键词:闽台高校;创意设计合作;祈福文化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147-03

asthelinkofBlessingCulture,analyzingtheCooperationpathofCreativeDesignBetweenFujianandtaiwanUniversities

LVLin(theartsandDesignCollege,Xiamen,FuzhouUniversity,Xiamen361024,China)

abstract:Basedonthemutualandunique"BlessingCulture"inFujianandtaiwan,combinedwiththeexchangespracticeofdesigneducationbetweenFujianandtaiwanUniversities,itanalyzedthecooperationpathofcreativedesignbetweenFujianandtaiwanUniversities.itpointedoutthreeways.withtheblessingelementsoffolkartinFujianandtaiwanasthebreakthroughpointtodevelopthecross-straitsUniversityDesignexchanges.Fromtheexperienceoftaiwancreativeproductswhichusedblessingsymboltopromotecross-straitcooperationofcollegesandenterprises.Bytheuseofnewmediatechnologytobuildthesharingplatformofcross-straitdesigneducationresourcesbasedon"BlessingCulture".

Keywords:fujiananduniversities;thecooperationofcreativedesign;blessingculture

internet:.cn

当前,国内各大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工业设计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以应对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新需求。以福建省为例,将传统文化元素重新诠释融入现代设计,发展地域文化特色创意产品;借助“海峡文化圈”的桥梁作用,做好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为闽台工业设计教育创造更多合作的可能和空间,乃是福建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一大课题。高校文化环境是创意的土壤,借鉴台湾的经验并积极开展两岸设计教育交流合作,以加强两地高校设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祈福文化”作为闽台传统文化共有的组成部分,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融合了闽台地域文化特色。基于此,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结合的方法,促进以“祈福文化”为纽带的闽台高校文化创意合作。

一、闽台地区共有的祈福文化

福建与台湾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宗族观念和民间信仰,蕴含着闽台两地人们相同的信仰和祈愿。如闽台共同信奉的神祗祭拜:海神妈祖,护航救难;保生大帝,济世救人;财神关帝,祈福求财等。闽台丰富多样的美术形态,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纹样和色彩符号,传递着两岸人们的共同愿望,在节庆时令、婚丧嫁娶、寿诞庆典等民俗文化活动中,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繁衍、平安喜乐、团圆美满的心愿,这些美好的祈求和愿望融入不同的美术形态和装饰中。闽台民间美术中祈福寓意的展现,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溯源和结缘。

二、闽台高校设计教育的合作方式(以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交流实践为案例)

近年来,围绕闽台设计教育交流合作的课题逐渐受到各界关注。台湾高等工业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根植于台湾本土工业商业的发展需求与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构建了“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设计创新体制,在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能够向台湾设计产业提供更多素材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在两岸设计教育交流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和实践,归纳起来有三种方式:

(一)举办研修课程、选派交流生等方式加强设计学习互动

2014年4月,闽台工艺美术研究生进修班结业仪式在学院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学员进行了深度研究与探讨,借助学院的学科优势与学术环境,扩大两岸工艺美术的合作与交流;2011年,学院选派学生赴台湾东海大学交流学习1年,迈出了闽台高校学生交流重要一步。学院通过举办相关领域研修课程、以校际交流交换的形式赴台湾学习等方式,加强闽台高校师生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学习互动,进一步推进闽台高校设计教育合作。

(二)举办闽台高校文化创意会议、讲座、论坛、工作坊等推动设计学术交流

学院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等承办“2014国际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设计科学与知识创新研讨会”,探讨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设计学(博士班)研究所等承办“2014两岸工艺美术暨设计学博士学术研讨会”就传统工艺美术传承、文创聚落与创意城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在学院设立了博士实践基地;学院定期邀请台湾设计师和相关公司负责人为师生做相关讲座,如台湾设计名家、台湾师范大学林盘耸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吕坤和博士做关于“国际设计竞赛”和“闽台艺术”学术讲座。通过这些系列活动的举办,学院与台湾相关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两岸教育交流品牌,增进了两岸教育界间的情感融合。

(三)举办或参与闽台高校师生创意设计展览、竞赛等促进两岸设计教育成果交流

2013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两岸高校设计展”上,6所台湾高校与18所大陆高校共同展出海峡两岸新生代的创意设计作品,学院设立的“人人都是设计师”互动平台吸引了众多“设计人”参与;学院联合华侨大学、台湾亚洲大学举办的“相逢若旧--2014两岸三校毕业设计联展”代表了两岸学生的优秀水平,为设计学子的交流创造新的机会;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主题为“创意设计・智造生活”的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提升学生参与创意设计的热情及能力,增进两地创意设计人才交流。通过举办或组织参与设计展览、竞赛,搭建两岸大学生文化交流、展示的平台,为两岸青年学生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深化两岸高校设计成果的相互交流。

三、基于“祈福文化”的闽台高校创意设计合作新途径思考

福建与台湾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挖掘闽台地区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民情,启发学生富有民族特色的创新思维。“祈福文化”是闽台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受到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的同时又体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结合工艺美术学院关于闽台设计教育的交流实践,进行了基于“祈福文化”的闽台高校创意设计合作途径的几点思考:

(一)以闽台民间美术中祈福元素为切入点,开展两岸高校创意设计交流互动

闽台地域文化内涵丰富且特色鲜明,两地的民间美术形式相近又各显纷呈,最典型的就是传达祈福意愿的美术形态和装饰,体现在蕴含吉祥寓意的民间工艺品类型多样、制作相关工艺品的民营企业发达等优势,这不但为闽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文化背景和设计素材,也为学生创造了优质的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

在闽台高校合作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方面,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闽台吉祥文化考察与赏析、闽台吉祥图案应用设计、闽台形象吉祥物等课程,增强学生对闽台地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鼓励学生以闽台“祈福文化”为题材进行毕业创作,如祈福寓意文字和形态的应用、民俗民风的重新演绎及诗词典故与神话传说中祈福寓意的移植等等,并积极与当地企业联系;以“祈福文化”为主题开展两岸高校师生互动的创新论坛、设计工作坊等,进行主旨明确的创意交流,让学生把握富有民族吉祥韵味的现代设计定位;组建即时或长期的两岸高校合作的师生设计团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展览,以“祈福文化”为契机发掘“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创意元素,加强闽台地域文化资源的共享。借助闽台民间美术为两地高校文化创意设计合作创造的资源优势,促进“以形态、色彩、材料、技术为创意点”的现代设计与“以文化和技艺为特征”的传统工艺结合,加深两岸师生对地域文化的重新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借鉴台湾文创产品融入祈福符号的经验,促进两岸发展创意设计产学合作

闽台高校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立足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基础,地区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反过来也依靠学校培养的高级设计人才和推广力度。台湾地区的文创产品极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融合”,高校的设计教育也极为看重“传统文化的移植和创新”,办学过程中强调与企业联系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共赢,祈福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呈现多元化的、创意性的表达方式,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馈和经济利益。福建的文化创意产品多数从民间工艺品发展而来,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产品附加值较低,没有自己的品牌,如闽侯县城一带的漆器产业,泉州德化的陶瓷产业等,这一现状不仅是企业的问题,也与福建省工业设计实力和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一定关系。

由此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闽台高校设计教育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反映在校企合作需求上,不仅是福建高校与本土企业合作,也可以是两岸产学合作,即台湾高校与福建企业合作,或是福建高校与台湾企业合作,或是多层面多角度合作。例如厦门夏商文创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合作进行文创商品商品开发,以创意角度展现两岸菜市场生活之美,促进鼓浪屿民生进化和社区再造,借助一系列两岸文化产业交流的平台,促使两岸高校与两地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发挥青年学子的创意力量。以传统“祈福文化”在现代产品创意中的延伸和发展为契机,从台湾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寻找可资借鉴的资源,充分发挥两岸青年学子“创意与设计”的力量,借助展览、竞赛的机会推出有益民生福祉的创意产品。

(三)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势,搭建以“祈福文化”为基础的两岸创意设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福建文化产业初级文化产品较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规模和比重相对较小,普遍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在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面应关注前卫与传统的碰撞,培养年轻一代在“循旧”的同时也要“加新”,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与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基于闽台的地缘优势,台湾文创产业的成功经验,探索共同建设以“祈福文化”为基础的闽台创意数据库、资源信息库,建立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一方面,借助资源平台建立闽台高校师生创意交流的长效机制,分享闽台地域文化教学内容、设计案例,进行地域特色“祈福文化”的创新性两岸设计合作等等,使两岸高校无形的教育资源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创新性的沟通互动,发展福建的文化优势,借助资源共享平台让两岸青年学子充分发挥创造力,赋予老物件老技术更多新的生命,促进传统民间工艺尤其是蕴含吉祥寓意的民间工艺品进行现代设计转型。

四、结语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创意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智慧源;高校具有学科、品牌优势,为文化创意产业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平台。在2014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福州大学与台湾艺术大学签署了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协议;由福州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福建省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与福建省陶瓷树脂工艺品出口基地商会联合主办2014两岸“文化・创意・时尚”高峰论坛于11月14日至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这意味着两岸的高校文化创意交流日益常态化,发展文创产业的人才需求为闽台高校文化创意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和空间。在两岸高校合作助力文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福建与台湾的地缘优势及地域文化的相通、相融性,不断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设计进行创造性结合,通过观念、情感的传承与创新,利用多媒体技术、互动界面及装置艺术等现代表现手段,使两岸共有且特有的传统“祈福文化”在现代创意中得以延伸和发展,增进闽台高校设计群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福州大学闽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第二批研究项目(036348)

参考文献:

[1]李国祁.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2]王晶.台湾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大陆的启示[J].理论界,2011(11):39.

[3]吕琳.从“祈福观”视角看台湾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J].包装工程,2013(12):9.

地域文化创意设计篇10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徽州文化不仅是安徽三大文化板块之一,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内涵丰富,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与利用价值.由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州版画、徽州雕刻及徽州工艺汇聚而成的徽州艺术,可谓品类繁赜、形态多样.纵观世界各类建筑,最能实现存承文化、传播文化、研究文化功能的非博物馆莫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意、创新、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优秀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从剖析、解读徽州艺术的精神内核入手,寻求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明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徽州艺术博物馆;地域文化;环境设计;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57-03

1研究背景与现状

1.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时展的主课题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展现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以明显的地域环境烙印而独具特色.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其品类繁赜、内容广博、内涵深邃、系统性强、完整度高,全息包容了自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民间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标本,极具研究与发掘价值.

1.2博物馆是存承、研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空间

近年来,我国大力繁荣公共文化建设,传统博物馆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优化,一批更具公益性、专门性、地域性、概念性、实验性、前瞻性、互动性的各类各式博物馆顺利建成,在服务社会、传承文明、普及科学、拓展素质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例如:苏州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绩溪博物馆等,都是在融合传统文化精髓、展现时代精神等方面比较成功且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优秀案例,对这些优秀博物馆设计案例在此不做详细解读与剖析.

1.3当代研究现状综述

相关安徽地域文化和徽州文化艺术研究的专著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徽州文化》、《徽州建筑》、《徽州文化十二讲》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著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发展》等.相关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析》、《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苏州博物馆为例》等.硕士学位论文《福州地方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闽南人居环境设计中本土传统文化的延续》等.

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在学理意义上起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的作用,有的在实践意义上具有启示、借鉴、指导等方法论价值.但从总体而言,其研究规模小,研究态势离散,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和统合性.

2徽州文化解读

2.1徽州文化的衍生

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徽州,山水纵横,环境优美,黄山、齐云山横亘其间,新安江、青弋江、阊江、乐安江等水系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丰富的林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开发的雄厚基础,重教兴文、彬彬有礼的社会风气成就良好的人文生态.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徽州,孕育出传承有序的徽州文明.

2.2徽州文化的内容

由徽州六县先贤和广大民众共同建树、创造的徽州文化涉及徽州建筑、经济、文学、艺术、教育、学术、工艺、医学等学科领域,涉及艺术领域的有: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版画、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州工艺、徽剧等.

2.3辉煌的徽州艺术

集徽州山川之灵气,汇营造工艺之精华的徽派建筑(插图1),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且极具地域表征的古建筑流派代表,其布局合理,结构谨严,雕绘精湛,风格清丽.

除了建筑艺术,徽州还以绘画、篆刻、书法、版画等名扬海内,尤其是明末清初兴起的“新安画派”,更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作为对自清代以来中国山水画创作与评鉴的审美取向.

徽州民间工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技艺出神入化、巧夺天工.受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墨与歙砚制作等相关技艺影响的木雕、砖雕、石雕,统称“徽州三雕”(图2),“三雕”不仅作为建筑装饰部件存在,也是徽州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徽州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就本质而言,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儒家文化在徽州地区厚重积淀和现实实践的产物.其开拓创新的一面体现为“徽骆驼”精神.除了传承与弘扬儒家精神之外,徽州人还具有不畏艰难、坚忍不拔、任重致远、捕捉机遇、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3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心路历程

3.1题目由来

以“地域文化,遗风传承”为主题,所谓遗风传承是指文化的遗风和各种地域行为习惯在现代空间设计上的体现.作为安徽人,笔者曾多次前往黄山市以及歙县、绩溪、黟县、祁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收集了大量的图、文、影像资料和部分木雕、文房用品、民间工艺品及民俗杂项物品,资料收集较为充实.研究定位“地域的”、“具体的”和“局部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之徽州文化中的徽州艺术为展示对象,以环境设计中建筑艺术设计为载体,传承传统元素,凸显艺术创意,实现设计创新.确定《徽州艺术博物馆》为设计方向,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梳理考察资料,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同步整理设计过程材料,做好设计总结,确定围绕地域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这个主题,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进行研究.

3.2馆址选择

依据古徽州地域的概念,曾作为徽州府治所在地的歙县是可选目标地之一;从当前徽州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角度考虑,黄山市屯溪区是可选目标地之二.

歙县今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徽商、徽剧、徽墨、歙砚等徽州文化的发祥地,素有“中国徽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牌坊之乡”、“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文物之海”的称誉,气候宜人、民风儒雅、山清水丽、风光旖旎,徽文化积淀尤为厚重.

屯溪区是黄山的一个市辖区,交通顺畅.屯溪人杰地灵,文明久远.屯溪区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部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屯溪老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戴震纪念馆、程大伟珠算纪念馆、程氏三宅古民居、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览馆以及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等分布在城区各处,共同呈现出徽州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生态景观.

根据建筑体量与用地规模、交通、观众流量、遗址保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引力等选址原则综合比较后,得出结论,总体而言,黄山市屯溪区优于歙县县城的绩点多.本案最终确定选址黄山市屯溪区城郊部位.

3.3创意主线

通过对徽州文化和相关博物馆设计的实地考察,立足现有文献成果资料,形成调研结论,确定创意主题.从主题出发,借鉴传统徽派古村落建筑群体与个体以及各个体间的空间构成原理,推衍出博物馆方案的意象空间形态,包括实体与虚体、功能空间与辅助空间,并使其与展览内容模块相对应;吸收传统徽派建筑单体形态和主要界面的构造和衔接原理,深化博物馆方案单体建筑的基本形态、体量;提纯传统徽派建筑装饰艺术元素,根据现代构成设计原理,运用打散再构、空间变异等手法提纯出备用装饰形态;借鉴徽州传统庭院与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语素,结合目标馆址所在地的景观条件和资源,形成博物馆配套景观设计的基本构思草图;由传统徽州民居厅堂布局及艺术品陈设获得启发,结合展示需要,细化博物馆建筑内部构造;吸收传统徽派建筑材料运用原则和色彩组合特征,进一步确定博物馆外观色调和材质;结合时代精神,了解当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最前沿的观念、知识、材料、技术、手段,将之有效融入设计方案.

3.4量化方案

徽州艺术博物馆(图3)馆址总面积106000平方米,建筑用地约占4500平方米,建筑密度适中.建筑围合关系以徽州典型的三合屋、四合屋为创意基础,适度融入了北方四合院的组合意象;出于展览空间人流量大、观赏密度高等特点,进一步增加开放度.主要功能空间为:开放式主入口、“雕刻时光”四雕工艺展区、“新安画苑”美术品展区、“粉墙黛瓦”徽州建筑艺术展区、“山水之间”休闲文化区,“平流细石”与“小山芳树”组合的中央庭院共享空间,以及办公、停车等辅助空间.

开放式主入口居停车场与展区建筑物中间,以牌坊、下陷式休闲广场、大型照壁墙等构成横向次轴线.次轴线以南是停车场与绿化景观,以北为博物馆建筑群.为更好融入周边徽派建筑环境并与之体量相当,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地上2层、地下1层的高度规划.为最大限度停放交通工具,停车上也采取地上1层、地下1层且以地下为主的结构方式,地上多辅以绿植及景观设计.

博物馆总动线按照开放式入口服务中心免费取票“雕刻时光”“新安画苑”“粉墙黛瓦”“山水之间”出口序列设计.“雕刻时光”以人字斜坡顶单层平房呈现,南端山墙加马头墙处理,凸显徽派建筑表征,向南设一几何构成化的月门符合,体现现代设计意识.相对较小的四个室内展示空间各自独立,可使观众能得以近距离细品徽州雕刻工艺,所展示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工艺(含雕刻代表作、技艺展示、互动体验等内容),各室内小区,以檐廊串联.由“雕刻时光”入“新安画苑”展区,以短暂室外空间过渡,适当缓解观众观赏疲劳.“新安画苑”主要展出新安画派各代山水画精品,兼展部分花鸟、人物画作品.室内楼梯靠墙设立,最大限度地拓展有效展示界面.“新安画苑”与“粉墙黛瓦”展区间有室内连廊相通.为再次营造动游节奏,由“粉墙黛瓦”向“新安画苑”主建筑夹廊之间设一阳光休闲区,以现代灰色防腐钢架和透明钢化玻璃搭建,既实现动游缓冲,又能与整体建筑的徽派气质相映衬.“粉墙黛瓦”展区以传统徽派建筑为展示载体,兼而展示建筑装饰构件与题材、纹饰.在展墙、展柜、展架、展台设计上借鉴徽州建筑、家具、工艺美术等典型视觉造型符号,以使内容与形式、形象与内涵相统一.东部“山水之间”休闲区因与西部纯展示空间的功能差异性,在建筑布局上也同西部建筑体保持一定距离,以使动静分离.

建筑色调沿承徽派建筑色彩体系,以白为基色,局部建筑转折、线脚、节点与装饰构件作深浅灰色处理.为丰富材料质感,外墙白色涂装采用塑质弹性喷涂处理,局部装饰采用石材加工,内部结构以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主辅结合,在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力求呈现精密细致的结构细节.场馆中栽植的绿植花卉不仅是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同时也是丰富与调节博物馆整体色彩关系的有效手段.绿树白墙、漏窗修竹,荷风三面、柳浪闻莺.其形、其色、其影、其声,情景交融.

地面铺装以石材为主,局部铺设户外塑胶、沥青或草坪砖.为丰富空间层次,实现分区功能,入口中心广场空间地平面一下凹沉,形成领域暗示,其中又设花坛、树池凸出,下陷与浮出,于对比中实现平衡.景观植物以本土为主.因主入口在博物馆东南方位,故将高耸的云杉在博物馆西墙线和北墙线外单排列植,既使其成为建筑物的背景,又暗合地理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博物馆东侧与南侧行道树以四季常青的香樟为主,树下间以球形红叶石楠,长方体形金森女贞绿篱,嫩叶当花,红黄辉映、热烈奔放.地被草坪分可步入式或限定步入式两种,可步入草坪栽培密实有弹性的的马尼拉,限定步入式地被可选择宽叶书带草和矮化萱草等.

开放式主入口处牌坊同西边的照壁长墙,一大一小、一实一需,遥相呼应.二者使用性在次,主要传达的是传统徽派建筑最典型的符号化表征.博物馆北部建筑群围合而成的中央庭院,虽不开阔,但安置其中的庭院小景却起到磨转风水的点睛作用.小景虽小,却借鉴了徽州园林造景和私宅庭院造景的两种创意源.传承私宅庭院造景者:青石条凳,树桩盆景.传承园林造景者:“叠山”、“理水”;设计创新者:水作镜面浅池,卵石铺底,花岗岩折边;山以抽象叠积,简约至极.水底散养小鱼,共成一景,曰“平流细石游鱼可数”;石旁高置香橼,低栽南天竺,共成一景,曰“小山芳树珍禽时来”.所谓栽柳引蝉、叠石邀云.咫尺天地,气象万千.

3.5设计表达

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表达大致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出图.先根据成熟草图在CaD软件中生成准确的制图,含总体规划图、建筑布局图、景观布局图,以及建筑物的平立面与装饰细节图.然后将CaD制图导入3D建模软件生成模拟真实结构与材质的模型场景.接着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按要求排定图文板式,最后打印输出、装裱展板.这一环节中第二个环节是制作等比例立体实物模型,按照场景造型结构,结合模型材料规格,在计算机软件中生成分模型构件,利用数控雕刻机床刻制出来,再手工组拼出完整的模型成品.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本案选择以SketchUp软件虚拟建模,综合近年来尤其是以青年设计师或高校学生为创意主体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作品,SketchUp建出外观模型效果更能展现设计创意,且图形雅致、色调清新脱俗.需要特别说明的另一点是,在选择实物模型材质时,本人专门考察了建筑与装饰材料城的板材市场,最终选定3mm厚度的奥松板.原因之一是其厚度恰好适合模型组合,原因之二是其中性偏浅暖灰色调柔和淡雅、肃穆清新,与徽州文化气质相符.

3.6设计总结

本设计方案以传承徽州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主旨,以徽州艺术博物馆设计创新实践案例为平台,先后经历设计调研、资料分析、创意草案、方案定稿、设计表达、设计总结等工作流程,旨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系统认知,结合环境设计原理,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在本专业领域锐意创新,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能与时俱进,借助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创造环境艺术设计新成果.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陈进玉主编丛书;郭因,主编本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谭志明.博物馆设计与地域性的关系初探——论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设计[J].装饰,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