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十篇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十篇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45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1

关键词:企业电算化会计问题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并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处理等功能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有别于传统的会计计算方法,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量会计方法的推陈出新,电算化在会计数据计算的精度、强度和准确度方面凸显了人脑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大大提高了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会计电算化在快速发展中或多或少所凸显出的种种问题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凸显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造整合后应运而生的一门新的符合现代信息社会化的综合性学科,目前企业各部门各行业的会计处理方式虽然存在差异,但却存在着相同的问题。

(一)管理思想不完善

会计管理功能和财务功能隐性脱节会计电算化是一个新型学科,很多管理思想正在逐步形成,不够系统完善,很难有效及时的推广给会计人员,再加上一些管理模块的控制性问题,会计规范性的操作在管理环节和报账环节差距较大。会计软件开发的适用性限制导致很多会计培训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二)过分依赖计算机

过分重视和依赖计算机的功能作用,忽视了人的巨大智慧,其实计算机是服务于会计人员更好的管理会计的,人才是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执行者,过分依赖计算机使得许多新的会计方法不能更新,出现新的财务问题时却无从解决,造成了企业信息投资的巨大浪费,而且更误导了会计队伍对电算化的核心理解,使得问题更加严重。

(三)人员分配不均衡

计算机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比例的失衡。许多企业过分看重掌握精湛技术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却对他们的财务素质疏于考察,其实应该加强财务人员对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不能人为地分离这些技能,这样才能形成竞争性优势。

(四)制约机制待建立

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在系统建设中没有完善的信息保密制约机制。规范化管理会计电算化行为需要控制各执行人员的职能,系统维修人员和记账人员、出纳要全责分明并形成一定的制度规章加以约束,减少差错和舞弊的发生率,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越性。

(五)从业人员技能低

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员较少,其中包括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知识的欠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可是由于对基本会计知识的精准掌握,使得许多管理方法不能对症下药,更可能走了弯路或者浪费了人力与金钱。企业中缺乏集电算化知识、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研发升级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企业在电算化信息方面滞后,也没有新型的电算化思想产生,缺乏既定的会计准则来规划电算化行为。

二、企业提高电算化的全面对策

上文我们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客观的认识。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的会计电算化才能改进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呢?下面本文将针对性的给出一些中肯的意见。

(一)重视管理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的管理功能和财务功能要实现并重,保持其协调。企业要对一些经常性的财务信息予以备份,对纸质财务证据进行妥善安置和保护,做到防潮防尘,完事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的稽核制度,同时财务方面也要做好自己的报账记账职能,最终实现电算化财务功能和管理功能的同发展。

(二)提高人才素质

在提高电算化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增强电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电算化的有力开展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对计算机优势方面的集成利用,然而,计算机人员要积极的学习心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专业素质,企业也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和督查,是会计电算化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技能。

(三)完善设施配备

完善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电算化运营提供良好的环境。会计科目的设置不仅满足对内容好人对外报表的需要,而且要规范的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对会计数据的准确度要靠日常审核复合工作的核对实现。不可忽视对手工输入下会计凭证与机内凭证的一致性进行督察,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人为失误的操作计算机,坚持对计算机病毒和本身故障的清查工作,防止会计数据的非法丢失和复制。

(四)做好企业信息的安全保密

提高对会计信息安全的保密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内部维修和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黑客的恶意攻击和电路突然中断造成数据破坏。另一方面也要对内部组织和会计人员加以控制,合理正确的保存文档资料,使用加密技术或者设置防火墙来保护数据信息意外丢失。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算化技术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金钥匙。钻研好电算化的各项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各个部门紧密有效的配合才能为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之路提供先进合理的指导思想,为企业的其他环节创造条件。使企业不断朝着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电子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路晶,赵宇.电算化下企业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2):59-60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2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践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在会计业务核算与会计实务管理工作中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实验性的模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将会计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学融合于一体的新学科。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总的目标是,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机知识,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财会工作者切实体会到会计领域重大变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会计学科形成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原因就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学习和考核中,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加强实践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模拟社会、企业的需要,成为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必要。

二、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材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缺乏系统、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大多是以学习编写会计核算程序为主要目标,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和不切实际的事,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另外,目前从事会计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没有系统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自然无法熟练应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

其次,实验及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脸、实训课时不足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中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践裸时。最后,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中职院校多数会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历。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没有亲身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对于出现在理论课中未涉及到的一些现实的具体问题就很难把握,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更不用说熟练运用操作技能解决处理问题了。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与实践教学对策

1.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实现教学计划的合理化和灵活性。在教学文件的制定中,要一改往日模式化、程式化做法,代之以非线性、灵活开放的方法。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可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明确每一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能力、相应的职业行为及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单元融专业知识学习和实验、实训、实习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整个课程设置不苛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适时”原则,即根据各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安排教学实践环节。另外,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另一因素,就是教学计划。合理而又灵活的教学计划,将有力地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在学完《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经济法》、《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后,再开设《会计电算化(应用型)》课程,且对中职学生来说应以会一种应用型会计软件的操作为主。

2.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来提高自身实际操作技能: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实训课,教师要备好实践课,首先,自身不能脱离实践,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实践,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然后,在教案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内容;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专业进修。与会计软件开发业的迅速发展相比,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因此,专业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3.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会计电算化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模拟实验中,这样可以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4.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实验应围绕前述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平时的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毕业实习则应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和专门化的强化训练模拟实训。另外,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建设,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基地。当然,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及提高职业能力。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从软、硬件系统、数据系统到运作过程,都全真模拟企业,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职能岗位,一定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全息林.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3

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内容复杂多样,需要将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熟练运用于一般的学校开发项目预算、学校账务审核、银行账务审核以及各部门账务管理审核等。但根据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技术、功能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纰漏等,会计电算化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应用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阻碍:

1.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落后

当前大部门学校采取的会计管理模式依然沿袭了过去的人工会计预算方法与核算模式,而在实际的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过程中,在过去的账户管理,账户控制,账户处理过程中加入了更多技术性的会计操作应用程序。而且,传统的人工计帐模式并不全面,单一地在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强调电算化方式的数据处理作用,忽略了电算化在账务管理方面的功能性,让学校的电算化账务管理模式局限于一般的账务数据预算、审核,没有对学校账务工作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针对目前这一形势,学校后期的账务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改革基本会计管理模式,推进财务会计制度的优化,促进学校会计电算化运用的高效、全面性。

2.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落后

虽然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已经在大多数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得到普遍性运用,但实际上学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与目前不断发展、优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较为落后,主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依然在使用老版本的信息管理系统,一定程度行导致了学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滞后性,会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繁琐且精确度低等等。

二、学校会计电算化账务管理工作的未来改进方向

学校为强化会计电算化账务管理模式在实际账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应专门针对校内会计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工作改革方案,根据当前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进行针对性地会计电算化账务管理改革。

1.优化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确定会计制度完备性

根据学校具体经营情况对财务管理中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地优化,强化会计制度对于学校财务信息的管控力度。同时,扩大会计电算化的财务管理范围,保证学校各部门财务管理实现多极化地完善,让所有财务数据实现有迹可循。

2.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高效性发展

在学校各部门财务管理单位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途径,搭建起即时、高速、高效的财务网络系统,以保证学校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实际财务管理应用过程中第一时间获取精确的财务处理信息,并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工作监管,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透明。

3.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优化学校财务管理

学校的会计工作应由具备相关财务管理知识以及财务项目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负责,旨在不违背相关财务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学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为满足学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实际需求,强化对财务管理方向上的人才引进与培养。

三、总结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4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课程教学

一、引言

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eRp上线后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再停留在以往的会计实务能力上,而更看重会计专业人才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为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然而,由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长期在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与教学实践,普遍缺少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尤其是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致使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普遍以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忽略了会计实务在电算化课程中的渗透教学。因此,如何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综合性会计专业人才,本文结合eRp上线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与实际,总结了近十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实现新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会计专业人才。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如前文所述,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普遍以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相应的教学内容为针对该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详尽的介绍与示范,教学中忽略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术语的解析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实务能力培养的渗透。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电算化的学习与操作实践中缺少基础概念与理论支持,更无法将会计实务实践迁移到电算化的应用上,只能照本操作,离开课本、离开课堂,真正上岗时即无从下手,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2.教材选用单一。

目前,为响应“普通高中有高考,中职教育有大赛”,适应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需求,各中职学校普遍热衷选用用友t3版的会计电算化教材,教学内容则以技能大赛的大纲为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适应各级专业技能竞赛,努力跻身在各级大赛的前沿。我校目前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电算化(用友t3版)》,虽然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强,较适合中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需要,但是,由于现行社会各企业选用的财务软件版本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仅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用友t3版软件明显不足以满足社会各企业对中等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中等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

3.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如前文所述,在中职学校中《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针对某一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详尽的介绍与示范,忽视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对会计电算化专用术语的解析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实务实践的渗透,教学形式单调,使学生将《会计电算化》与《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迁移。

4.缺少实践性教学。

随着各中职学校教学资源的不断配备与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立与完备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已能基本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求。但是,由于专业教师普遍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且缺少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尤其是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等,致使许多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并未能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此外,由于会计信息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等,在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延续性的实践性教学时常遇到一定的阻碍与矛盾,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弱,未能满足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创新《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1.适应社会实际,明确教学目标。

近年从各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能力的不足:①缺乏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常见的系统维护能力;②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足;③对其他会计软件的适应能力较差。

为适应企业对中等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标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对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该软件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指引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基于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后,自学掌握其他常用的财务软件。

2.充分发挥自编教材、自编《上机指导训练》的作用。

以本校为例,目前我校会计专业电算化课程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电算化(用友t3版)》及《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用友t3版)》,上述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强,较适合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但也存在不足:①教材详尽地介绍了用友t3财务软件总账、工资、固定资产等常用模块的应用,但却未考虑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其他系统模块学习的需求;②上机指导的实验设计能适应“教与学”的同步,也考虑到了阶段强化技能训练的需求,但却未能有效地与会计工作实际相结合,未能满足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的目标要求,使学生离开课本、离开课堂即无法适应、满足企业日常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的实际需求。

为使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能与企业会计工作实际需求有效接轨,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编电算化教材(补充出纳管理系统、往来帐管理系统、购销存管理系统等模块的应用知识;补充金蝶财务软件的基本应用知识等)、自编电算化上机指导训练(结合基础会计模拟实操教材、财务会计模拟实操教材及近年会计电算化省赛试题等,编写仿真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实训),弥补了学校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上的不足,既实现了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使学生较具体地体验仿真eRp上线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又能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使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实现理论迁移、技能拓展。

3.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班级授课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边讲演边练习”“先讲演后练习”“先练习后讲演”的具体教学方式等,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会计岗位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等。

电算化是一门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学科,“入门容易深刻难”,尤其是如何使学生能不仅熟练应用某一特定财务软件,更要能将其掌握的会计实务知识渗透应用到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中来,这些都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法、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习,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迁移,也利于技能的延伸与拓展,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4.因地制宜加强实践性教学。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中等职业技能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标准要求。近几年,省教育厅推行教师应深入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锻炼,联系工作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不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同时,应当结合会计工作实践,积极做好经验积累与总结,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与素材,更新教学案例,更新自编教材及上机指导训练,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同步更新,使会计教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及全面应用,《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甚至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领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因地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及教师的个人经历与发展而有所差异,如何创新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适应社会实际的需求,培养中等电算化专业人才,仍需电算化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使电算化的教学研究与电算化的全面深入应用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李志云,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李志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谢伟文.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2011,(5).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5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型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上机模拟实训;案例分析;深入企业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岗前实习;操作技能考核等。在目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型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不到50%,大部分学校几乎就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其结果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甚至拿到了毕业证,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一个用人单位招聘了一个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大专生,这位学生拥有包括毕业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电算化初级证书等在内的五个证书,但工作半个月后,主管领导惊讶地说:“在电脑上连个下料单都作不出来”。可以说,类似这样的现象绝非个别和偶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学习和考核中,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第二、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第三、具有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管理技能。象区域网的管理、数据库的管理。

以上这些实践技能是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那么,如何获得这些技能呢?我认为,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实训课。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但对于实验课,几乎普遍缺乏充分认真的备课过程。造成自己对软件操作不够熟练;对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做出确切的答复;最终造成实验、实训课程效率不高。教师要备好实践课,首先自身不能脱离实践,首先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实践,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然后,在备课本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内容。第二、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我们知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会计核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商品软件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以用友公司为例,从UCDoS下的帐务处理系统、报表处理系统到winDowS下的相应系统、从单机版,到网络版,从单一的核算系统到集核算、管理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到系统化的eRp系统、到独立性极强的小型管理系统,象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wFw员工管理系统,网络电话系统等。与会计软件开发业的迅速发展相比,电算化的教学却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其原因除了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不当等原因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太慢、实践技能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专业教师只有深入软件生产或营销公司,接受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案的组织和准备以及实践课程的操作和指导。第三、专业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象操作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那些问题?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那些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强化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会计电算化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模拟实验中。首先,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在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帐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实验,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且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其次,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再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会计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应遵循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原则。在案例的来源上,主要通过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初期帮助进行软件的初始设置,从而收集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第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第三、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象网上下载。第四、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

为了编制案例,有条件的教师可深入企、事业单位和会计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电算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6

   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把握电算化的各种操作技能。可是,综观现在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现状,却与此要求大相径庭。

   一、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设置较低,教学内容不完善

   据了解,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与学生是否能拿到会计上岗证直接挂钩,而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则是会计上岗证的其中一个考核内容,这导致老师们被动地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定为帮助学生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为考试而教学,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虽然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但却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走上岗位后适应能力较差,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2、教师能力制约电算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学,而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然而,会计与计算机毕竟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但很多学校却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由于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只是按部就班,一知半解,极大地阻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而由会计专业出身的老师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会计问题,却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遇到计算机问题时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业务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师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同行沟通,也没有渠道与已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沟通,也是造成教师知识面窄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学设施跟不上,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足够课时的上机实验环节,是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的。但是,不少中职院校由于经费、场地等问题,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而是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用计算机房,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实训。再者,财务软件用的是教材配送的教学版,稳定性实用性大打折扣,且与企业使用的软件存在差别,致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立即适应。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对策

   针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中职学校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1、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为考而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摒弃“为考证而教学”的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出发,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迎接会计工作而努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具体操作如下: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

   在案例的来源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并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案例。第二,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如:网上下载、或通过一些会计实训的教科书等。第三,多与兄弟学校交流,相互探讨教学案例,取长补短。

   2、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要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更新教学知识,主动学习,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系统操作技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熟悉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并解决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第二,要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并在日常中软件的维护。为实现此目的,学校可以派教师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如用友财务软件公司、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等举办的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班,以此来提高学校财会专业教师的电算化教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以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在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3、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中专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增加对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投入,做到全方位的模拟现代化的工作流程,保证学生每次的上机质量和数量,这样学生走出学校面对会计岗位的工作时才能淡定从容。为此,教师可以这样操作:先利用多媒体介绍本次教学内容的操作步骤,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说明如何操作,然后布置练习,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给予评分。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从做中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改进对策

一、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并且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加的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会计软件更新较快,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缺乏,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容易被看做边缘性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确,把会计电算化课看成软件培训课或者和程序编写课混为一谈。学生往往也会错误的看待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2)教学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

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单机为主,缺乏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师资力量较为落后,许多会计专业的年长教师对计算机并不精通,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很多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最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备的不足会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一定的障碍。大部分学校有着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但是却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问题成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3)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处理好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加强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般有着三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计算机语言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会计软件两个方面;各个专业将计算机引入专业的教学。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三个方面,计算机和专业课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的内控制度,计算机的审计。这些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当今的网络技术带来新的理论知识,并不断的充实和体现在会计软件设计上,比如网络财务软件,eRp软件,以及管理性质的财务软件等都吸收了业务流程,并体现除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思想。所以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前沿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跟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现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水平,这就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更新,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结合实际案例。

(3)加强实践的训练

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不能忽视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有层次的将理论知识讲授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然后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代表性业务实践

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要和时代相结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并要综合性强。案例内容设计内容要多,并且要做到类型全面,最好能够设计的环节较为广泛,让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同时,和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提出相应的措施做到会计电算化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举芝,王书果.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23—124.

[2]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9,(04):85—87.

作者简介:任姗姗,女,出生于(1980.08—),河北人,职称为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现任职于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并且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加的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会计软件更新较快,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缺乏,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容易被看做边缘性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确,把会计电算化课看成软件培训课或者和程序编写课混为一谈。学生往往也会错误的看待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2)教学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

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单机为主,缺乏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师资力量较为落后,许多会计专业的年长教师对计算机并不精通,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很多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最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备的不足会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一定的障碍。大部分学校有着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但是却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问题成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3)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处理好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加强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般有着三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计算机语言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会计软件两个方面;各个专业将计算机引入专业的教学。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三个方面,计算机和专业课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的内控制度,计算机的审计。这些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当今的网络技术带来新的理论知识,并不断的充实和体现在会计软件设计上,比如网络财务软件,eRp软件,以及管理性质的财务软件等都吸收了业务流程,并体现除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思想。所以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前沿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跟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现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水平,这就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更新,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结合实际案例。

(3)加强实践的训练

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不能忽视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有层次的将理论知识讲授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然后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代表性业务实践

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要和时代相结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并要综合性强。案例内容设计内容要多,并且要做到类型全面,最好能够设计的环节较为广泛,让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同时,和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提出相应的措施做到会计电算化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举芝,王书果.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23—124.

[2]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9,(04):85—87.

作者简介:任姗姗,女,出生于(1980.08—),河北人,职称为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现任职于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并且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加的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会计软件更新较快,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缺乏,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容易被看做边缘性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确,把会计电算化课看成软件培训课或者和程序编写课混为一谈。学生往往也会错误的看待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2)教学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

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单机为主,缺乏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师资力量较为落后,许多会计专业的年长教师对计算机并不精通,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很多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最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备的不足会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一定的障碍。大部分学校有着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但是却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问题成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3)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处理好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加强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般有着三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计算机语言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会计软件两个方面;各个专业将计算机引入专业的教学。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三个方面,计算机和专业课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的内控制度,计算机的审计。这些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当今的网络技术带来新的理论知识,并不断的充实和体现在会计软件设计上,比如网络财务软件,eRp软件,以及管理性质的财务软件等都吸收了业务流程,并体现除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思想。所以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前沿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跟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现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水平,这就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更新,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结合实际案例。

(3)加强实践的训练

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不能忽视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有层次的将理论知识讲授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然后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代表性业务实践

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要和时代相结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并要综合性强。案例内容设计内容要多,并且要做到类型全面,最好能够设计的环节较为广泛,让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同时,和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提出相应的措施做到会计电算化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举芝,王书果.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23—124.

[2]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9,(04):85—87.

作者简介:任姗姗,女,出生于(1980.08—),河北人,职称为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现任职于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并且会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专业更加的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会计软件更新较快,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缺乏,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因此,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容易被看做边缘性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确,把会计电算化课看成软件培训课或者和程序编写课混为一谈。学生往往也会错误的看待会计电算化的教学。

(2)教学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

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比如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单机为主,缺乏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师资力量较为落后,许多会计专业的年长教师对计算机并不精通,甚至有些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很多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最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备的不足会让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一定的障碍。大部分学校有着计算机等相关的设备,但是却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问题成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阻碍因素。

(3)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处理好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加强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是存在困难的。这就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一般有着三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以及计算机语言等;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会计软件两个方面;各个专业将计算机引入专业的教学。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三个方面,计算机和专业课不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对策

(1)加强理论知识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软件工程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的内控制度,计算机的审计。这些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当今的网络技术带来新的理论知识,并不断的充实和体现在会计软件设计上,比如网络财务软件,eRp软件,以及管理性质的财务软件等都吸收了业务流程,并体现除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思想。所以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前沿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跟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现在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水平,这就必须要将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更新,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要积极结合实际案例。

(3)加强实践的训练

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不能忽视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要有层次的将理论知识讲授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然后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代表性业务实践

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要和时代相结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案例,并要综合性强。案例内容设计内容要多,并且要做到类型全面,最好能够设计的环节较为广泛,让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同时,和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提出相应的措施做到会计电算化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举芝,王书果.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23—124.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运用问题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发展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简称。它主要是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代替人工会计核算,实现财务数据分析和判断是我计算机处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应用发展,会计工作从手工账本时代已逐渐转变到计算机账套时代,会计电算化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我国各企业中。就实际应用来看,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主要是集中在会计核算系统这一模块,是将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才正式启动,1988年中国会计学会在吉林长春市召开了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讨论会,就会计化的通用化和规范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同年12月,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6月10日,财政部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该规范对个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如何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如何替代手工记账,如何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企业会计电算的实行提供了操作指导。

由于会计电算化独有的特点,深受各大中小型企业的青睐,尽管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企业的电算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不仅利用会计电算化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记账,在对财务模型的建立、数据的分析上都有很广泛的利用,特别是在一些大的集团公司里。另一方面是通用财务软件的发达。自1988年第一个财务软件公司――“用友”成立以来,至今全国已有专业的财务软件公司数百个,全国各地服务于企业财务软件的专门机构更是数以千记。各种通用的财务软件层出不穷,如用友、金蝶、管家婆、三门等等。这些财务软件操作简单、个性化设置灵活、功能齐全、价格逐渐走低。会计电算化独有的新颖、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及分析

1.电算化会计人才缺乏

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会计电算化的关键问题,会计电算化不仅需要专业的会计知识,更需要有足够的计算机知识。在中小城市大多数会计会人员基本上都不会操作计算机,更谈不上对会计软件维护、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也谈不上独立排除计算机的常见故障。虽然有企业内部组织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个人精力、基础工作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是通过财务软件来实现的,经过培训,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问题一般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如今的操作简单,智能程度较高。操作财务软件并不表示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能力就强,会计人员工作的计算机保养维护、财务软件的系统信息的设置、维护也非常重要,而其事实上每当遇到电脑故障或是软件系统设置故障时会计人员一般都无法独立的排解故障,轻则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重则造成会计信息数据的遗失。如果这些问题动辄请专业的计算机人员来处理,不仅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财务信息的安全。

2.会计电算化给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带来了不利的因素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的速度加快,准确性也有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机制核算的死板也易给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传统意义上的审批手续部分被省略,增加了错误产生的风险。相关审核监督环节的减少,给企业会计信息的错敝带来了更多的可能。而在传统的手工帐下,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层层复核、道道把关,具有严格的审核和复查机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电算化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使得某些人员既可以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以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3.会计电算化给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本身就是依赖计算机平台建立的会计工作方式,而计算机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计算机安全事件的报道不断涌现。目前流行的几种财务软件工作方式,一是网络版、二是单机版,这两种方式都安全隐患。网络版财务软件实现了会计资源的共享,对一些分支机构较多的集团企业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网络安全风险之中,容易遭受病毒袭击和黑客侵袭。在一些中小企业,较多的采用的为单机版财务软件。这类软件本身就在保密设计上不是很好,没有设置操作密码的强制要求,不设密码也能登陆操作使用,这就给了财务软件被其他人员操作的机会,同时单机版的账套备份文件也是保存在该电脑之中,在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中,其它的办公室的电脑可以登陆到会计人员的电脑中移动,账套备份文件。在会计电算化中,一些计算机操作人员对整个局域网系统及控制措施比较了解,系统内部人员彼此也相互熟悉,往往不能严格执行一些安全保密措施,使得会计人员的计算机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之中,财务信息也会受到安全威胁。

4.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还处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水平,电算化还不是完整意义的电算化。因为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核算,也要包括企业财务管理,而目前我国的企业通常理解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仅停留在会计账务处理这一层面,没有认识到账务处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全面电算化。企业应在实现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逐步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解决财务管理手工操作难的问题,真正实现电算化软件的会计核算功能、财务管理功能和控制、决策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应用发展的建议

会计电算化的存在和发展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但也产生了上述所述的一些问题。要使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更大提高,必须结合当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际,认真分析,找出问题,找到突破问题的对策。

1.加大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针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必须要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电算化会计人员。培训要立足企业实际,以企业现有的会计人员为基础。大致思路有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从现有的会计人员中挑选电算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且上进好学的人员,将其选派至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进修。或联合通用财务软件的服务商,对其进行有重点的财务软件的维护设计学习培训,在学习时间、培训强度上要有保证。让这部分人迅速成长起来,能够熟练掌握电算化的日常操作和系统维护设计的技能,成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中坚力量。第二步,就是用先进带动后进,充分发挥第一部分成长起来的会计人员的帮扶作用,帮助其他会计人员先掌握基本的财务软件的系统维护处理,再教授一些计算机的故障排除技能使企业所有会计人员都能掌握财务软件的账务处理、报表处理、系统维护与设置、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技能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的提高,进而能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2.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

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录入,二是重视会计电算化操作中不同操作员之间的权限监督。对使用计算机的数据输入人员加以控制,包括初始化设置和日常的经济业务的录入。系统初始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初始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日后会计工作的处理效率和水平。初始化设置要指定会计人员中电算化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负责实施,初始化方案应由全体会计人员共同讨论,以确保初始化工作最大的有力于日后的会计工作实施。录入的经济业务由计算机处理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和审批,从而防止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减少应会计信息错敝的出现。

在财务软件中对不同的会计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非常重要,然而实际工作的疏忽特别是在一些管理欠规范的中小企业操作权限往往没有得到重视,所有操作员都具有相同的全部或部分权限。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以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如将业务审核与经济业务的录入相分离、数据输入与的数据输出相分离、会计档案的保管与财务数据的录入、输出相分离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企业管理层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3.加强会计电算化的财务信息安全管理

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问题更易受到威胁,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安全是能够保障的。具体说来要从两个方面来实施安全防护。

一是加强对财务软件的信息安全管理,主要是财务软件的操作上严格实施程序,严防数据的丢失。在日常操作中,财务信息的输出要有专人负责,设置单独的权限,账套数据的保管应及时备份,集中由专人保存。各相关操作员必须单独设置账号密码,账号密码的不得相互借用。若财务电算化是在单独的局域网中进行,还要指派诚实可靠的会计主管人员专人维护服务器,确保服务器的安全运行。二是最好会计电算化相关环境的安全工作,如计算机的安全。大致包括计算机的保管好计算机的账号密码,做好计算机的病毒防护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小婷: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22卷第6期

[2]付丽:网络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商业会计,2008.07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159-01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一、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行会计电算化,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还处于生长期。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急需解决。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与之适应,才能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各级各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如下:①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汇总等;②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具备“甩账”条件;③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④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⑤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展缓慢。总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明显与现实不符,存在漏洞;优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尽;会计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致使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频繁升级,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无法满足会计数据保密性的要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未充分应用,商品化软件开发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会计制度的修改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从记账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企业只加强了软件的运用,忽略了会计制度的建设。

(2)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隐患,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在传输过程就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此外,由于会计数据主要是保存在计算机的磁盘或U盘,一旦磁介质受热、受潮、折损等原因出现损坏,保存的会计数据将会丢失,势必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会计工作。

(3)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考虑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而我国财务软件还不具备多国语言、多种货币处理能力,而且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还有更深层次的会计文化问题,使得我国会计软件不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

(4)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

(5)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制度没有作相应的修改。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从账户设置、账户登记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系统设计、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由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大多数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软件使用上,财务会计制度的滞后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6)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政策。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同时,对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

(2)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保养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要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3)会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会计电算化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会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由于目前实施电算化还属初级阶段,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立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对用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针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从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我国许多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积极对社会当前形势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科学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仿真性与实践性,如何结合企业实际账务与实务工作环境融入其教学中,已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缺乏实践性的教学

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必须结合财务软件及会计业务核算,而当前许多高校仅仅是单纯的对财务软件操作进行教学。许多会计专业的教师演示相关课程资料后要求学生自行进行操作,这种教学与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不相匹配。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作为一名会计资料输入员,并不能掌握会计的实际操作,遇到会计核算业务与问题时无计可施。另外,许多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通常提供一个月的资料,造成学生难以掌握与理解会计核算的连续性,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任务集中在年末,而高校对这一方面的教学重点未得到有效的认识,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会计核算的综合处理,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实际企业的会计岗位。

(二)教学软件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软件的发展不断发展,当前财务软件有金蝶、用友、管家婆等。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当前许多企业主要使用的软件有金蝶与用友,学生对软件掌握必须是全面、多样性。而在许多高校中普遍存在软件单一甚至版本过低,会计教学软件未得到及时的更新,甚至在教学课本上的软件也是落后的版本,其软件使用与现今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不相吻合,导致高校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另外,高校学生在校所学习的理念知识与企业新会计的要求存在的差异,易使学生造成教学与核算的混淆。

(三)教学环境与企业实务环境的差异性

当前,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单机操作的情况。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由多个人员分完成。而在高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会计系统的初始化、输入、审核、编制报表等工作。许多企业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分工完成核算工作。高校所实施会计电算化难以使学生体会其工作流程模式,从而导致学生处理会计业务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模糊。

(四)师资力量薄弱

会计电算化结合了计算机应用及会计应用,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会计电算化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不仅要求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在教学当中能够系统性的维护与管理会计电算化软件,有效解决会计软件运行的问题,这对于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高校现有会计电算化教师中,严重缺乏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许多会计教师担任着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电算化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引进更加专业、系统性的电算化指导老师,从而导致电算化仿真教学课程中出现会计教师讲授的情况。

二、探索会计电算化的仿真教学路径

(一)提高教学内容与实践层次

针对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可通过以下几个路径进行改善。其一,增加账务月份。高校由原来1月份的账务核算增加到11、23及1、2月份,从而使学生在所学单月会计核算操作流程的同时,还能掌握跨年度的账务核算流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整年会计核算的直观理解,使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符合企业的实际核算。其二,引进多个财务教学。当前高校所使用的软件教学还是遵行财务链的教学,并未根据供应链进行教学。供应链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核算内容。随着当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融入信息技术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只有综合型人才能得到企业欣赏与重用。高校要在财务链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供应链教学内容,实现两者的结合,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会的实际流程与熟悉企业销的整个核算流程。

(二)实现分阶段教学

高校安排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中,还需增加课程教学的课时量,综合仿真实践教学与软件操作的阶段进行。在软件操作方面要学生熟练整个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通过仿真实践教学结合模拟实训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模拟企业的实务操作,通过多人一组核算会计财务工作,从使学生在校期间内了解企业的实际操作及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进一步促进学生提前融入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环境中。

(三)强化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校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其一,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师,自然要具备扎实的理念基础与软件应用基础。高校对教师开展电算化知识培训的过程中,可选派2至3名核心教师参加软件的培训及会议,有条件可通过财务软件进行合作,如参与eRp系统或大型财务信息系统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及软件操作应用水平。其二,利用暑假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不仅要定期开展教师知识水平的培训,还应要求教师在暑假节日到企业进行学习,充分了解的核算环境及相关要求,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校企合作

当前,随着高校教育逐渐走向职业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及提前熟练企业的工作环境等。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十分落后,与企业信息化管理要求的差距较大。要切实有效的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质量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最有效的路径是进行校企合作,依托于企业的实际要求建立起会计电算化实践基地。通过这种路径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仿真教学的教学资源,还能通过企业的资源将企业的综合型会计人员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指导。另外,高校可组织学生走近企业进行实地的观察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岗位,进一步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水平,减少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的差距,有效实现产学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社会上对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教学软件单一、教学环境与企业会计实务环境差异等。高校所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有效融入企业的实际会计操作流程与工作环境,导致许多学生转行现象增多,这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必加强会计电算化的仿真教学,如提高教学内容与实践层次、实现分阶段教学与加强校企使用的路径,从而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惠英.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2:177-179.

[2]陶迎春,王静.关于加强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的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3:124-125+46.

[3]祝红艳.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性和仿真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64-65.

[4]陈兴霞,曹军,费淋淇.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