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十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十篇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4:46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1

关键词实践;临床医学;必要性;对策

医学类专业中合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床实践操作学习是很关键的。临床实践是为了通过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学习、提升达到向高水平高层次的临床医师的跨越。增强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提升医学教师的培训、矫正医学生对实际操作过程的轻视、合理安排考研、实习与就业的矛盾、使用进步的临床教学方法,进而满足人类医学需求和推进国家医学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1.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问题

1.1缺乏对临床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不注重对医生职业道德、医生职责、临床实践工作关心,这是很多医学院学生的问题。这些医学生往往更专注于医学书本的学习和对资格考试的准备,思想中并没有以病人、救治工作为主要关注点。在医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认为等到未来进入医院参加工作接触患者再学习、总结经验,学习过程中的目标仅仅是拿到资格证书和毕业证。这种对医学实践过程的消极看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散漫自由的心态。

1.2医学生实践阶段压力较大

我国是在过去医学界工作者在研究和实践中总结规律安排预防医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锻炼,在这个阶段医学生往往还面对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准备考入更高等学府的医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把大量的实践花费在专业知识的复习上而准备就业的医学生在联系医院等工作单位。这样,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医学生的实习丧失了积极性[1]。

1.3医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医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对医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对病人体质、症状的分析和解决往往不知所措。在实践过程中脱离了老师的指点后缺乏思考或者在老师的指点下有盲目听从、过分依赖,不能独立地在遇到棘手问题时候自主地思考、解决问题。

2.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2.1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2001年中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指出临床医学生要多见识各种普通病种,对其原因和影响熟悉,而且应该熟练掌握医疗技能和熟记医学教育疾病等知识,把预防、治疗疾病做为最终的目的。爱丁堡宜认为“病人理当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仅仅治疗某些疾病”[2]。

2.2符合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需求

随着医疗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进步,我们国家医学事业的方向就是提升社区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预防医学生未来的方向是从事医疗服务事业,是集疾病的预防、诊疗为一体,同时肩负着传播医疗教育保健知识的传播重任。预防医学生是医疗教育事业实施的关键执行者也代表着国家的医疗事业水平,可以推动国家医疗卫生进步的速度。预防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将来的医疗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有很紧密的联系。

2.3拉近预防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

曾经非典病的传染证实了我们国家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脱离。大批的预防医学生没有前期预防和后期诊疗的水平,在治疗过程中显现出很多不足。而且,预防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多年来是脱离的,预防医学生通常在需要临床实践时表现出很多不足。对预防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可与拉近这两者之间的鸿沟,也有助于培育可靠地预防医学生。预防医学生只有在了预防医学中加强临床实习,才能够在未来的医疗工作者为社区医疗、为人类医疗事业做贡献。

3.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对策

3.1端正预防医学生的学习观念

医学教育过程需要预防医学生积累、学习和实践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生参加工作之后的工作态度、职责和水平的质量与医学生的实践过程有紧密联系。要从基础培养、端正预防医学生的观念和态度,让其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强烈的职业使命感。

3.2要树立崇高的医德

作为医疗工作者自身有对人类生命要有高尚的的救死扶伤的道德意识,要对病人、病情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医德水准是每一位预防医学生应有的基本职业准则。在预防医学生实践开始到走入工作岗位,崇高的原则性医德应该在其思想中树立。预防医学生从接触医疗专业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艰巨的任务,其本质就是要拯救生命于危难之间。

3.3合理安排考研、就业和实践

预防医学生毕业之际的考研、就业和实践都需要丰富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医疗水平,从本质上来讲是不充裕的。医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利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运用所学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既满足了考研需要复习的医学专业知识也为未来的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实践出真知,实践过程可以帮助医学生复习医学理论知识,并且促进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使用,可以发现自身技能水平的不足。

3.4培养预防医学生的临床思维

预防医学生的临床思维直接关系着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和表现。预防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论知识,根据对病人病情的了解、诊断,对病人进行分析下定论的思维方法,其需要多种临床思维因素的综合。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准可以通过对病房病人的接触、对特殊病例的研究、对医疗书籍的阅读、向高级的有经验医师的学习等方式提升[3]。

3.5注重临床操作技能经验

一位预防医学生能将课本专业理论和临床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并且成功地解决病人问题,相信其在日后医疗工作中是一位优秀的专业医师。预防医学的学科专业特点要求医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带入医疗工作中,让临床实践发挥诊疗和教育的作用。预防医学生要善于发现自身的操作弱点,多参加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教育中培育综合实力较高的合格的医师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艰难的一个环节。当前的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职业医师制度的全面推进,预防医学生在临床教学中的临床实践教育亟待完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晓方.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9(1):77-79.

[2]卢长艳.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成效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3.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2

一、高等医学专科教育必须面向农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农村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迅猛崛起,广大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提出了新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战略目标,我国政府对此已作出承诺。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12亿人口80%以上在农村。因此,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尽快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等医学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界面临的重要任务。

据调查,1985年九江地区乡级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师仅占医师总数的15%,全市每万农民仅有医师1.09名。由于医学本科教育培养周期长,毕业以后学生难以"下得去",下去以后也很难"留得住"。而医学专科教育具有培养周期短、投资相对较少、岗位针对性强等特点,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应当成为面向城乡基层、有别于本科医学教育、具有一定特色、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层次。

面对广大农村对医师的迫切需求,学校党委全面分析本省本校实际情况,坚定了为农村基层培养高等医学人才的办学方向,决心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医专教育新模式做贡献。这一意愿得到国家卫生部的赞赏和支持,1986年12月卫生部正式确定我校为全国医专联系点。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1988年1月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我校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方向,并强调指出办好医学专科教育对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人力问题都将提供有益的经验。

二、破除"本科压缩版",探索医专教育新模式

在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农村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传统医学专科教育的弊端主要是: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为"本科压缩版";忽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医学专科教育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改革意味着对旧事物的否定,它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10余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医学专科教育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推出和完善以"两加强一优化"为特色的医专教改模式

1.明确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通科医师。制定了人才规格四点要求和业务具体培养要求40条。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医药专科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医药专科人才。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担负着为农村基层培养普及型通科医师,以及为各级医院培养高级卫生辅助人才的双重任务。作为培养面向城乡基层医生的临床医学专业,在制定其培养目标时,我们考虑到:①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以农村为重点是党和政府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②迄今为止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③为县乡两级培养医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可能单靠本科教育来满足,应成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任务。而农村要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迫切需要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通科医师,这就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加强以临床技能为重点的能力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实施早期接触临床

一年级新生在学习基础课的同时,采取早期见习、病案讨论、讲授医学入门和临床医学导论(iCm)等形式,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增强学生从医的兴趣。

(2)进行以医院为基地的临床现场教学(基地教学)

学生学完内基、外总后,深入到彭泽、都昌、武宁、修水四个县医院,边上课、边讨论、边实践,进行为期6~12周的临床现场教学。

(3)建立临床技能实验中心

1991年3月,我校借鉴美国医学院校职业技能实验室的经验,考虑到基层医院的设备条件,在国内率先创建服务于培养目标、门类齐全、设备较先进的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它包含模拟诊察室、急救医学技能室、手术技能室、妇产科技能室、眼耳鼻喉科技能室、检体诊断技能室、护理技能室、临床检验诊断室、放射诊断室、心电诊断室、超声诊断室、手术闭路电视电化教室等12个实验室,极大地改善了临床技能教学条件。

(4)引进标准化病人(Sp)技术,强化诊断学基本技能训练

Sp技术是国外特别是美国医学院校广泛使用于临床技能教学与评估的先进方法。从1991年起,我们开始学习和引进Sp技术,用于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与评估,Sp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正常问诊与查体Sp,重点问诊与查体Sp,多站考试Sp。经过8年的初步实践,我校已在六届学生中使用Sp教学,九届学生中使用Sp评估。

1992年,我校将《诊断学》正式改为《临床诊断学》,学时增至216学时。改革后的临床诊断学涵盖了内、外、妇产、儿、神经、五官等临床各科的诊断学内容,将原来分散于诸学科的诊断学内容集中和系统化。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与本科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学生技能训练的规范化。

1995年,我校在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率先开展了临床技能毕业综合多站考试。五年的成功实践表明了这种临床技能评估方法的先进性,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形成临床医学专业全方位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

(1)设置《预防医学》课程,包括卫生统计、保护和促进健康、疾病预防、医疗卫生服务的策略和措施。

(2)新生入学时进行预防战略教育,其目的在于要求学一入校就明确自己是为促进人民健康而学习,明白自己将成为实施"三级预防"的主体。

(3)提高全校教师的预防战略思想,把预防战略教育贯彻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建立预防医学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参观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形成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全方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

(4)在毕业实习时,安排学生在县卫生防疫站实习预防医学三周。

(5)毕业理论考试改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综合考试。

4.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并相应编写了教材

在课程结构上实行"三·一"制,即一年基础课,一年临床课,一年临床实习。优化课程结构的主要途径是:

(1)精减

普通基础课(生物、物理、化学),与医学相关内容以讲座形式组织教学。

(2)融合

医学基础课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融合成为《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基础》融合为《人体功能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融合为《病原生物学》,加强了系统性和整体性。

(3)重组

为加强基础学科之间横向联系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纵向联系,组织若干课题的联组教学。达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压缩教学时数,又加强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

(4)增设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增设《急救医学》、《常用护理技术》、《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5.更新

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我们坚持以精减与高中阶段重复以及繁琐的内容,突出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内容,兼顾与医学进展相关的内容为指导原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如将《卫生学》改革为《预防医学》,《诊断学》改革为《临床诊断学》。

(二)深入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1994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我校从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分流30名学生,率先举办全科医学教改试点班,继续探索医专教育改革。全科医疗是一种社区定向的医疗服务。全科医生属于初级保健医生,他对个人、家庭和社区的所有健康问题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一体化、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全程医疗保健服务。我们在全科医学教改中采取如下措施:

1.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增设《全科医学概论》、《精神医学》、《康复医学》等,把以诊疗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旧学科改为面向社区强调预防保健的课程,如《社区内科学》、《社区外科学》、《社区妇幼保健》等。

2.改革教学方法入学后每隔一周安排一次社区卫生实践活动,将基础学科的机能实验课改为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小组讨论;选择和设计病案,开展临床病例讨论式教学。

3.建立社区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参观社区卫生机构,进行社区人群健康检查和疾病筛选,建立家庭成员健康档案等活动。

4.选建全科医学实习基地,安排一个月全科医学实习和三个月选修。

(三)实施以医院为基地的临床教育改革

根据国内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改革现状和我校10年教改的经验与教训,如何在基础课和临床前期课(如内基、外总)改革的基础上,深化专科生的临床教育改革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在"两加强一优化"成果的基础上,我校于1996年秋实施了以医院为基地的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新方案(简称'96教改新方案)。该方案的特点如下:

1.在校三年学习分为两个一年半,分别在学校和医院进行

在校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前期课程;在医院学习阶段,主要完成临床各主干学科课程和毕业生产实习。

2.在医学基础课教学期间,增加100学时的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跨学科的综合讨论和机能学科的联组实验

这种教学在基础各学科的教学中期和后期进行,旨在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促使他们将基础知识运用到临床,以及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

3.在医院学习阶段,实行临床各种轮转

上午参加查房、病案讨论、见习手术、心电图、化验、放射检查等临床活动,模拟住院医师,并组织开展一些临床常见问题的小讲课。下午进行临床各学科的系统理论教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病案为基础的临床学科教学。

4.在毕业临床实习阶段,安排两个月时间由学生选修各临床学科实习

该项改革首届试点班临床教学基地为附属医院,学生今年已毕业。第二届试点班将临床教学基地定为修水县医院,使教学活动与农村基层社区卫生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改革招生制度和分配办法,逐步推行和完善"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制度

1986年我校为适应边远山区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采取招收老区班的形式,适当降低分数线,毕业后回到所在乡卫生院工作。1987年开始,对九江市所属县(区)考生全部采取定向招生,毕业后除少数分配到部队、厂矿基层医院外,绝大多数回到所在县乡工作。据调查,九江市所属10个县临床医学专业1987-1992年六届招生共641人,毕业生仍在当地县乡医院工作的407人,占63.49%,其中乡级317人,占在县乡工作人数的77.8%。不少已担任县乡医院领导职务,如首届教改班毕业生张景明,毕业后安心在农村工作,不到三年就担任乡中心卫生院院长。经过10年的努力九江地区1998年每个乡中心卫生院平均拥有医师9.4人(1985年为3.2人),乡卫生院平均拥有医师4.2人(1985年仅0.6人),基本上能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农村急需专业人才

由于医学专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地区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宽窄并存。我校1958年创办时只有临床医学专业,1986年以来,我校主动适应卫生人力需求先后开设了骨创伤、儿科、血防、检验、麻醉、影像、护理、药学等专业。近年来又根据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后期进行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专业分流培训,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三、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前途广阔

处在世纪之交,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仍然具有广泛发展的前景。这是因为尽管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将逐步过渡到要求医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是专科层次人才仍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一)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承担为农村基层培养普及型通科医生和为各级医院培养辅助卫生人才的双重使命

就前者来说,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尤其老少边穷地区对专科毕业生还是迫切需要的。全国农村现有2067个县医院,51 277个区乡卫生院,10.2万个厂矿企业医疗机构,100余万所大中小学医务室以及部队团营卫生所都需要专科层次的医生。尤其是卫生部明确提出逐步停办中专医士类专业,因此,以培养医生为目标的医学专科教育临床医学类专业仍有较大量的社会需求。假如以本科医学教育取而代之,一是短时期内从培养能力和规模上无法满足需求,二是本科生在农村基层工作还存在着不适应、留不住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急需护理、药剂、检验、放射等高级辅助卫生人才

这些岗位主要被中专生和无医科学历人员所占据。随着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大量应用,中专生的知识和技能已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急需培养和补充高级辅助卫生人员。我国的医学专科教育应顺应趋势,主动承担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培养高级辅助卫生人才,并且在专业设置和人才类型上办出特色。这正是高等医学专科教育生命力之所在。高等护理专科教育10余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已有50余所高校举办护理专科教育。但从全国来看,现有护理队伍116.26万人(1996),90%以上为中专学历,医护比仅为1∶0.60。在今后一个时期,培养大专护理人才应成为医学专科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目前我国卫生技术人员相当大量的是中专学历甚至无医学专业学历,因此成人高等医学专科教育的任务比较繁重

据卫生部1992年抽样调查,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无医科学历者占33.76%,师级人员不具备专科以上学历者,高达73.06%。1996年全国仅西医士就有37.54万人,他们迫切需要提高到大专学历。另据江西省卫生厅1996年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省现有卫技人员191878人,其中本科学历占9.7%,专科学历14.18%,中专学历41.90%,无学历34.22%。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3

论文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质量;思考

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要求培养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全方位医学人才。西医医学模式要求一名合格的医师不仅要完成治疗疾病的任务,而且还要能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成为“既懂治、又懂防”的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尽管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已将预防医学作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在重视程度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拟结合我校预防医学教学的实际,对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制约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索进行分析以期对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1我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时数少,时间安排不合理我校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专业主要有临床、妇幼、护理、针推和卫生检验专业,各专业教学时数、教学形式与时间安排,由表1可见

临床、妇幼、护理、针推专业的教学时数少。预防医学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食物因素与健康和医学统计学方法、流行病学方法等几大方面的内容,教学面广,内容较多,在学时少的情况下,教学无法做到深入细致,难以突出重点,很多重要内容也只能一带而过,因此学生掌握的知识少而肤浅。另一方面,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授课时间大多安排在基础阶段进行,如临床与妇幼专业安排在新生入校时。鉴于学生在此阶段尚未接触到临床医学的内容,学生还不具备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论教学与实习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学用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1.2领导与学生预防观念淡薄,不够重视预防医学

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持有临床医学优于预防医学的观点。尽管在高校开展了预防医学教育,但实际,不论是在卫生工作实践或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仍未被摆在适当的位置。医学专科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问短,学习任务重,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偏重临床专业知识,轻预防医学教学,使预防医学教学课时少,教学设施不齐全,很多实践内容无法开展,难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预防观点淡薄,觉得与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关系不大,没有多大用途,加之课程内容繁杂,难学、难记,学了就忘,因而不重视,不感兴趣,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来上课,考试则主要是应付及格。

1.3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很多高职高专医学院校

预防医学专业教师少,师资水平不高。目前,我校只有3名专职教师和1名兼职教师上课(其中1名副教授,3名讲师),教师少课时多,该教研室承担的上课任务重,课程种类繁多,包括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监督学、社区卫生服务、口腔预防医学、临床营养学、卫生理化检验等课程,平均每位老师上4门课程。另外,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护理与临床、妇幼专业约有两千多学生,且预防医学上课内容都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教师上课任务繁重,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也没有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难以提高教学整体水平。

1.4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陈旧现在我校大

多数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只是简单的powerpoint演示,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内容也多以教材为主,以老师为主体,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没有重视实践教学,实习课很少。少量实习课也只是两个简单的理化实验、部分统计学练习、食物中毒和职业病案例分析。其他实验课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学生没有到社区、防疫部门及其他工矿企业参观实践的机会,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1.5考核方法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毕业生不仅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者,还应当是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的应用者、社区保健的支持者和卫生保健的提供者。但目前我校预防医学考核仍沿袭单一的书面考试方式,结合平时表现及课堂实习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没有实践基地实习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体现和重视。

2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我校预防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现结合本人从事该门课程教学几年来的亲身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希望能引起广大医学高等院校领导及老师的重视,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2.1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预防医学教育的地位

SaRS与禽流感的流行,让我们看到预防医学教育对保护健康、提高全体人群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强化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重在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讲好绪论课是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通过绪论课教学让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个总体的初步认识,了解其性质、任务、地位,掌握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基本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次,教学中始终贯穿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大卫生观念,使他们懂得在服务内容上由治疗扩大到预防服务,由病理扩大到生理、心理服务,由院内扩大到院外服务,掌握促进群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基本技能,逐步认识医学功能的整体化、综合化、社会化。为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在非预防医学专业中加强预防医学的教学地位,对于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首先是管理者、决策者要端正预防医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形成培养预防保健型新型医学人才的目标意识。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必须从管理机制上确保培养和造就一支能胜任培养跨世纪医学人才的教授专家群体和素质优良的基础医学研究教师队伍,早实现学术队伍“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总体目标。目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等影响,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陆续调离学校,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因此,迅速改善预防医学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加强在职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是稳定教师队伍、搞好预防医学教学的关键所在。

2.3适当增加教学课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

鉴于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杂、知识面广,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该门课程是很困难的,教师也因为授课时数少,上课很难做到重点突出、讲解深透。尤其是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多,又比较抽象难懂,且没有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实践的机会,学习起来更是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因此,建议学校适当增加预防医学授课学时。

也有学者认为鉴于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作为方法学学科,对临床医学的教学、科研、医疗具有重要意义,宜将其单独作为一门或两门课程设置,卫生学则应与社会医学进行有机的组合。另外,建议学校将临床与妇幼专业的预防医学安排在第二个学期上,在学生懂得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与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后再来学习该门课程,让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与该门课程联系起来,更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与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4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预防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要采用电教、多媒体和现场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如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习新内容之前,先安排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找出难以理解的地方,上课时再提问,由老师有针对性地解答,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多举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比如讲解食物中毒时,可以联系我国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中毒事件”,在讲解职业中毒时可联系私企“苯中毒”如白沟事件等,讲解环境污染时可联系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病、痛痛病等生动活泼的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现在各大医学院校都在实施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问题式教学模式,现已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强调从问题提出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评判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其直观、简捷、效果明显,目前已在国外很多大学广为应用。我们应该以pBL教学模式为主,以传统模式的教学为辅,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整个预防医学教学。

2.5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预防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各校应组织教师自编《预防医学实习指导》,并适当加大实习课比例。适时安排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牛奶厂、工矿企业、社区医疗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充分了解预防医学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另外,也可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善预防医学实验室条件,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议成立一个统计学实验室,让学生有条件学习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所收集来的资料,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重视预防医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近年来,广州医学院等兄弟院校在加强和改革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习基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应尽快改变临床医学专业没有预防医学实习基地的状况,将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办学指导思想等实际情况,与预防保健机构健全、技术力量较强的城市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和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正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实践教学提供可靠的保障。将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作为临床专业毕业实习的部分内容。毕业实习中除内、外、妇、儿科以外,还应增加预防医学实习内容。每名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控中心实习2—4周,增强预防、保健、康复服务观念。

2.7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向

多形式的考试。增加试卷中解决问题型考题的比例,增加实践考试所占的比例,毕业实习增加预防医学内容,并作为预防医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等。

2.8建立完善的教学考评体系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4

[关键词]早期接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

1“早期接触临床”是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

目前,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采用基础、专业加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该教育模式强调循序渐进式教学,以确保医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应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教育模式已独领风骚百余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该模式的主要缺点也凸现出来,即它忽略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分科过渡精细化,存在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缺陷。学生不能尽早体会医生角色和了解自己今后的职业特性与职业需求,接触临床太晚,临床实践机会太少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导致其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无法达成新时代高素质医学的人才要求。因此,打破基础课程—临床专业课程—毕业实习的三段式医学教育,为临床医学生开设早期接触课程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率先开始医学生的早期接触教育,并有各自的特点。他们成功的经验均显示开展早期接触课程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从业基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动机、树立为所有患者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的伦理观念,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打破以学科为界限的课程模式,提倡跨学科跨系统的整合课程;早期专门开设心理健康学、医学社会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从1994年开始,其后中国医科大学[2]、中山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4]等部分医学院校开始致力于给医学生开设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试点与改革实践,通过对医学生一般在第一学期就开始走进社区走进医院接触临床,使医学生亲身感受、感知医学,了解医生工作场所和工作责任,了解民情、社情和国情,了解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等,经过实践后回到学校通过交流汇报演讲等方式分享实践心得与感悟,实现接触临床、感受临床、实践临床和服务临床的目标。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中,明确提出并自2012年起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其根本是实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主要任务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5]。

2“早期接触预防医学”迫在眉睫

在国内外医学院校轰轰烈烈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课程中,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预防医学的教学地位和重要性没有突显出来。21世纪的医生不仅应是技术上的好医生而且是好的人文医生;应当明确,患者是服务对象,但是更重要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医学要从研究疾病发展到研究健康,要求医生应当有宏观的公共卫生背景知识[6]。这其中就包括有一定程度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医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时,必须将早期接触预防医学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世纪初,世界范围包括我国在内,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显著变化,再燃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持续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现井喷式增长,特别是2003年SaRS的暴发和肆虐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使得中国成为21世纪第一次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主角,虽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依靠科学防治、众志成城,最终成功地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却动人心魄的保卫战。但是,这场危机暴露出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不足和缺陷[7],特别是医疗卫生人员的预防意识欠缺、应急处理不当、群众疾病防治意识淡漠以及茫然无措,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软肋”。现实迫使我们对过去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行认真全面的反思,其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及其预防医学教育尤为引发社会的极大关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陈竺部长提出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明确指出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实现关口前移[8];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9]。预防医学朝着促进全民健康、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宏伟目标前进,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融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早期接触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与实施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5

[关键词]大卫生观念;医学教育;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R-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6?0059?03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一项民生工程,“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其具体体现。这对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卫生人力资源的种类、素质等是关键。目前,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培养情况,正如陈竺部长所言,“我国现在仍然存在医防脱节的情况,部分临床医师公共卫生预防知识不足,重治疗轻预防。另一方面,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也不关注临床的进展,只会防,不懂治”[1],使得卫生服务系统出现医防脱节、医疗费用不断上升而卫生服务效益却下降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卫生服务与医学教育脱节,未能及时加强医学生大卫生观念的培养。

所谓大卫生观念是一种现代卫生观念,是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普遍联系和普遍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着眼于卫生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强调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科学的协调管理,使系统的运动与目标达到一致;即将卫生事业和卫生责任社会化和全民化[2]。它的培养和普及有助于实现卫生公平。本文将基于21世纪国际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theCommissionontheeducationofHealthprofessionalsforthe21stCentury)提出的“系统”理论[3],分析为什么要加强医学生大卫生观念培养,以及探讨如何加强大卫生观念的培养。

一、系统理论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对于卫生行业来说,卫生系统由卫生服务系统、医学教育系统组成。21世纪国际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描绘出了卫生系统各部分的互动关系,也是第三阶段医学教育改革的指导理论框架,见图1。委员会认为,在这个系统中,人群的需求是根本,卫生服务系统应从人群的卫生需求出发,确定卫生人力的种类、数量、质量上的储备,并通过卫生人力需求市场向医学教育系统传递相关信息;而医学教育系统则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和人群的需求,培养相应的医学人才,以满足卫生服务系统和人群的需求[3]。总之,医学教育系统、卫生服务系统均应以人群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卫生人力市场积极沟通,保持动态平衡。

二、加强医学生大卫生观念的培养的必要性

(一)卫生形势改变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乃至全球的卫生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了从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大病的流行病学模式转变趋势,以及卫生人力资源匮乏与饱和并存的现象。

首先是疾病谱改变。近几十年,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重要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85%居民死于慢性疾病[3]。慢性病波及范围广泛,已经开始由城市逐渐向农村蔓延,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4]。这意味着我国进入了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同时,突发、新生的传染性疾病也不容忽视,且容易造成社会的恐慌;环境污染、职业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进一步凸显。

其次是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尽管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心进一步下移,在地市州举办高等医学教育,使得高等医学教育更贴近民间;我国政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医学毕业生下基层;但是,近期的调查仍然显示[5,6],偏远地区或农村缺少卫生人力资源、其整体素质不高;现有乡村医生年龄趋向老化,且后继乏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流动性大,出现在编不在岗的现象。而大城市却出现医学人才过饱和现象。

(二)大卫生观念培养存在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就呼吁要培养医学生的大卫生观念。至今,医学教育系统虽有动作,可还存在不少问题——重临床医学,轻预防医学;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

首先是专业结构调整不够。由于我国某些种类卫生人力资源的储备不足,如全科医生缺乏。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自1999年始,全科医学专业办学逐步展开[7];此外,不少医学院校也开设了社区医学专业。但是,目前为止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基层的需求。

其次是“三大教学体系”融合不够。我国传统医学教育为“基础—桥梁—临床”三段式教育,期间贯穿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三大教学体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目前传统医学教育中,这三大教学体系各自为阵,导致各学科知识联系脱节。更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很多高校在本科医学教育中增加了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将预防医学教学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但由于观念更新不及时,且各学科知识激增,教师、医学生对开设预防医学体系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8];理论教学面广,内容复杂,学时少,授课方式单一[9,10];实践教学环节也常被忽视,实习时间短,实践基地少且不够成熟。

三、加强大卫生观念培养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积极应对严峻的卫生形势,加强医学生的大卫生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加强大卫生观念培养。

(一)树立“系统”的观念

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它的内部任一子系统均可在任何时候发生变化,可以是“微调”,也可能是“巨变”。为了保证其均衡发展,卫生系统内的任一子系统都应处于开放状态,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如定期召开的“两部会议”,促进各子系统及时变革;创新机制、创造途径,加强内部合作,如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教育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等进行合作交流,共享优势资源。即系统每位“成员”与时俱进,以保证系统和谐发展。

(二)优化专业结构

卫生形势的变化,对卫生人力资源的种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对专业进行优化设置。

首先,根据调查数据,优化专业设置。一是观察全国的卫生形势变化,以便更好地掌控其对最终的人才结构的影响。这样,学校更能灵活的驾驭各种变化对专业设置方面的影响。二是加强“两部”交流合作,公布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情况,确定新增加卫生人力资源种类的培养途径,是建立对口专业还是对原有专业进行调整。三是加强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间的沟通,优化原有专业的培养方案,如摈弃原有专业设置中的无价值课程,添加与卫生服务相适应的知识。其次建立定期优化专业的制度。一次有效的优化并不代表终身性,因为形势依旧在变;而调整中也难免会出现在设置之初未考虑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医学教育系统长期、定期捕捉卫生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根据该信息优化专业设置,并将该措施制度化。

(三)构建“综合化”教学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医学领域也是日新月异,学科之间也不断交叉,出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构建“综合化”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整合知识,编写“综合化”教材。众所周知,教材是培养人才过程中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将“大卫生观念”渗透到教材建设中,打破学科界限,由各学科学者组成教材编委会成员,共同努力合作,开发包含“未病、欲病、已病”相关知识的综合化教材,以便“明天”的医学工作者更加适应“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四位一体的新卫生服务模式。

其次是建设“综合化”的师资队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长期以来,学科间各自为阵,各学科教师,包括基础教师、临床教师、预防教师等,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愈来愈少,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交流。这造成了各学科知识联系脱节。因此,加强各学科教师交流与合作,建设“综合化”的师资队伍,将有助于培养“大卫生观念”。各学科教师应树立“大卫生观念”,认识到其培养的学生应能适应复杂的卫生形势,才能由被动合作转变为主动合作;突破学科壁垒,由来自不同学科(如基础、临床、预防等)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综合化内容的教学;克服距离障碍,大家共聚一堂,或借助于网络等科学技术,进行视频会议等,来集体备课,从不同视角发表见解,促进大家反思、改变。

其三是开发“综合化”教学场所。传统的医学教育,其教学场所基本局限于课堂、学校、三级医院。近年来,部分高校纳入了初级卫生保健机构,但因社区实习时间短、社区保健机构欠完善等原因,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这一教学场所形同虚设。因此应严格遴选基层教学基地;通过培训、双向师资交流互动,提高基层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规范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规范和技能,保证带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以积极建设社区、农村等基层教学场所,促使医学教学深入到社区、基层,乃至全社会。同时,越来越多医院承担了预防功能,如开设了儿童保健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老年康复中心等,这些也可列为临床实习轮转科室。

(四)合理使用与管理卫生人才

由于地域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城乡差异,卫生人才的分布也不均衡,甚至出现“浪费”与“不足”并存的局面。因此,采取措施,合理使用、管理卫生人才也是关键。

首先从政策上,营造良好的基层卫生服务“环境”,吸引卫生人才。为了留住现有卫生人才,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特别支持,政策向他们倾斜,如提高待遇,给与养老保障等,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做好就业教育,加强宣传,引导卫生人才流向基层。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和高校都要进行理性引导,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加强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激励医学毕业生下基层。同时开展科研,促进卫生部、教育部、人事部等多部门合作,共同致力于卫生人才开发、使用、管理等环节的完善,并将有效措施升华为政策。

进入21世纪,如何确保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已成为世界难题。这不单单是卫生服务系统的烫手山芋,也是医学教育系统面临的考验。为此,很多国家先后启动第三阶段医学教育改革——基于系统需求的医学教育改革。我们要树立“系统培养理念”,多系统、多部门共同努力,共享优势资源,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大卫生观念的培养,逐步解决这一世界难题。

参考文献:

[1]仇逸.新形势使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DB/oL].,2012-04-15.

[5]郭清,毛晨佳,姜稚心,等.临床医学本科生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意愿的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12):814-817.

[6]伍德娥,林莉萍.预防医学教育递进式模型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1,4(4):281-282.

[7]唐玉平,刘静,郭爱民,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进行预防医学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468-469.

[8]王武林,周伯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战略思想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45-4146.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6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谱与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行为职业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的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取代传染性疾病,居于我国疾病死亡谱的前列。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加之伤害已被公认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应地,医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群体一预防~社区保健的治疗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今后一个时期,预防医学乃至整个医学将在传染病、慢性病及伤害这三条战线上捍卫人类健康。作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医生主要服务对象是基层和社区,工作范畴主要涉及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妇女儿童与老年人和残疾人保健等工作。预防医学尤显重要,因而加强医学专科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较强的临床技能,又具有相应的临床预防知识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医学发展的要求。

1认识预防医学的战略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医学分为三个学科,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而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广泛,与临床医学相比,有比较显著的特点:如工作贯穿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工作对象侧重与健康人群,研究中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仅要求能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精于医术,同时应能够胜任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服务的工作,尤其是当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临床医学人才,对于《预防医学》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先决条件。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疾病预防意识,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向家人、朋友宣传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为进入临床为患者服务奠定基础。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换为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形象、生动、贴切的表达方式,使教学过程简单、清晰、准确,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而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适合在教学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下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如环境污染的经典事例,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与健康等,触目惊心的画面信息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教学内容充实而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信息量大、可高度共享、迅速搜索、快速传播等特点,成为教师利用国内外广泛资源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进行学科交叉及渗透的重要方法。有益于教师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进一步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潜能。其方法是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预防医学中的一些问题,如食物中毒、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等,进行小组研究讨论。对于在研究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该教学方法具有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特征,并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7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战略部署在卫生与健康领域进一步细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特制定《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工作基础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在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保障健康作用不断增强。

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在干细胞、基因组测序、疫苗设计、结构生物学、肿瘤免疫治疗等国际生物前沿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疾病作用机制、新靶点发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疾病防控领域,制定并推广了艾滋病、肝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150余项疾病的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防控策略;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重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完善了出生缺陷防控适宜技术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病原检测和监测体系,对未知病原体的鉴定和确诊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入境人员中首次检测出输入性黄热病、裂谷热病例,并进行基因组测序。在新药创制领域,药物大品种改造研究成效显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体系不断完善,药物临床前评价、新型疫苗和抗体制备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分子靶向治疗、新型抗体、肿瘤免疫治疗等214个前沿创新产品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西达本胺、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戊肝疫苗等24个i类创新药物获批生产,伊马替尼、替加环素等50多个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了国产化。在医疗器械领域,脑起搏器、骨科机器人、组织工程皮肤、128排Ct、3.0t磁共振、pet-Ct、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等一批关键生物医用材料和先进医疗设备开始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在预防康复领域,环境与健康、健康风险因素干预、健康科普等研究不断深入,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初见成效,康复辅具研究和开发取得进展。在中医药现代化领域,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内涵的科学认识不断深入,中医防治重大疾病水平不断提升,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麝香、沉香、肉苁蓉等一批名贵中药材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一批临床价值大、市场价值高的中药大品种得到二次开发,中药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在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11个疾病领域的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部级转化医学中心,初步构建了多个疾病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

(二)战略需求

1.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科技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加重,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传染病威胁仍不容忽视,新发突发传染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等疾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对出生缺陷防控带来新压力,医疗资源瓶颈问题更加凸显。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要为解决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引领健康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健康产业是保障卫生与健康的重要基础条件。健康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条长、增长空间大,是最具开发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在技术驱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下,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以科技为引领,大力发展健康科技产业群和服务新业态,对于打造未来竞争优势,抢占新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推动供给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健康中国至关重要。

3.推进科技强国建设迫切需要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创新突破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战略布局中,继续将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优先领域进行布局,不断强化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并陆续推出脑科学、精准医学、抗癌登月等计划,医学科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很多重大疾病、难治性疾病防控呈现革命性突破的端倪,系统化集成、多要素协同、规模化组织成为引领全球医学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稳定、可持续性投入缺乏,医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够,科研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之间存在两张皮问题,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仍需提高,原创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缺乏,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学科领域研究薄弱,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有待提高,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能力不强,由疾病诊疗向提升健康的战略转变亟待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医疗器械等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薄弱,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推进不够,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引领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在健康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高疗效、保障健康、惠及民生为目标,着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和领域特点的协同高效科技创新体系,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供给质量,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发展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攻克一批前沿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攻克重大疑难疾病防控难题。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民生保障需求,突出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简便、价廉、优效、安全的卫生与健康技术及产品,强化健康保障能力,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引领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开放整合。强化医研企各主体研究力量协同创新,加强创新网络建设,推动科研数据、科技资源、实验设施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开放创新,推动卫生与健康科技国际交流合作。

机制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导向机制,以新机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创新活力更强、临床转化效率更高、产业化与普惠化更紧密衔接的创新体系。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部分重点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控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健康保障模式转型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1.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精准医学、再生医学、协同医疗、智慧医疗、整合医学等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

2.创新基地平台不断完善

在明确定位、分类整合的基础上,优化布局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统筹布局国家医学大数据及样本资源库等平台基地,建成覆盖100万健康人群和10个重点疾病的大型人群队列,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医学科技辅助创新平台、中医药科技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部门和地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

3.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优势企业等转化主体的作用,针对重大疾病和重大健康问题形成100项左右诊疗规范、技术标准、临床路径和防控策略,构建系统化、机制化的普及推广网络,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适宜技术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新技术,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50万人次。

4.支撑健康产业发展

突破新药发现、高端医疗器械、个性化健康干预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制20-30种创新药物,开发一批新型医疗器械、康复辅具、可穿戴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等健康产品,形成20-3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企业集群,引领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推动新型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四、重点任务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总体部署,通过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与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实施,加强基础研究和医学前沿技术研究,组织重大疾病防治、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和健康风险控制技术研发,研制新型药物和医疗器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卫生与健康科技保障示范。

(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聚焦个体发育、衰老调控、免疫、代谢、脑科学、环境与健康、心理健康、人体微生态、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中医药等方面的关键医学问题,加强部署基础研究,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基础。

专栏1:应用基础研究

1.个体发育基础研究。围绕胚胎-胎儿-儿童个体发育分化的重要阶段,研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常见出生缺陷疾病的遗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等。

2.衰老调控机制研究。研究衰老过程中的营养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衰老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器官衰老的新靶标,开展生殖系统衰老与调控研究,提出延缓衰老过程的新策略。

3.医学免疫学研究。研究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与功能调控机制,免疫识别、免疫记忆的分子机理和本质特征,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相关的急慢性炎症的免疫学基础。

4.人体代谢基础研究。研究人体代谢功能稳态维持及失调机制,重点关注疾病代谢模型建立、人体代谢组学研究、糖脂代谢异常调控、消化道内分泌功能调节、营养与代谢、微量元素的作用及稳态调节等研究。

5.脑认知与相关脑疾病研究。开展感知觉、学习和记忆、注意和抉择、意识和语言等脑认知功能研究,发现幼年期发育性脑疾病、中青年期精神类疾病、老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异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开发神经活动检查、操控、基因调控以及功能成像等新技术。

6.环境与健康相关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大气污染、高寒缺氧等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

7.心理健康相关基础研究。针对环境、基因、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临床诊疗改进、认知康复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为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个体化干预等提供理论依据。

8.人体微生态研究。结合现代生命组学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华民族典型人群的健康与疾病微生物组标准数据库和菌种库,开展微生态菌群对免疫、代谢等系统的作用以及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9.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开展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规模化培养等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控性为导向实现组织与器官再生,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10.中医药基础研究。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多学科高新技术,开展脏腑经络理论、证候与辨证论治、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单方或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中医康复养生理论等研究,阐释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其生物学基础,阐明其系统思维模式,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11.运动与健康基础研究。开展运动对各器官结构、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疾病防治基础研究,探索力、声、光、电、磁等刺激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开展运动对中青年抑郁症的防治基础研究以及运动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研究。

(二)推动前沿技术创新

把握生物、信息、工程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快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攻克一批急需突破的先进临床诊治关键技术。重点部署生命组学、基因操作、精准医学、医学人工智能、疾病早期发现、新型检测与成像、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提升我国医学前沿领域原创水平,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加快前沿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

专栏2:前沿技术创新

1.生命组学技术。基于生命组学技术发展新型疾病诊治技术与产品,重点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其他分子诊断技术,建立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数据库,发现可用于疾病诊断、预测、预警和疗效评价的标志物。

2.基因操作技术。开展基因编辑及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探索新技术在模拟人类疾病、异种器官移植、提高细胞对病毒的免疫力、赋予细胞抗癌能力、加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进程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3.精准医学技术。建立百万健康人群和重点疾病人群的前瞻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靶向药物治疗、靶向外科手术、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解决方案和支撑技术。

4.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医学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研究,开发集中式智能和分布式智能等多种技术方案,重点支持机器智能辅助个性化诊断、精准治疗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康复和照看等研究,支撑智慧医疗发展。

5.新型检测与成像技术。开展高分辨医学成像、功能与分子影像、无创生化指标检测等技术研究,发展生物标志物高灵敏检测、液体活检、即时检测、病理组织快速分析、全自动快速病原微生物鉴定、传染病溯源鉴定等技术,加快检测与成像技术突破。

6.疾病早期发现技术。加强慢病筛查预警技术及传染病溯源鉴定技术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7.生物治疗技术。加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生物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创新治疗技术,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8.微创/无创治疗技术。运用影像技术与设备、机器人以及微创手术器械、分子靶向外科术中导航等创新成果,开展介入治疗、内窥镜辅助治疗、新型物理治疗、肿瘤切缘识别等研究,减轻患者痛苦、减小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9.康复辅助技术。研究功能障碍患者运动、行为、生理与心理特征,突破康复辅具普适与个性化适配技术、运动意图识别、感知增强与控制、神经-机器接口等关键技术,探索康复训练模式与效果评估方法,研发新型肢体康复机器人、虚拟康复训练系统等产品。

(三)提升疾病防控水平

聚焦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医疗新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疾病防控策略,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专栏3:疾病防控研究

1.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和肾脏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慢病,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研发30-50项先进诊疗技术和50-80项基层适宜技术,建立10-20个区域重大慢病临床大数据中心和流行病学监测大数据中心,建成包括至少300家市级医院和800家县级医院的覆盖全国、运行高效的研究协作网络,有效控制重大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2.重要传染病防控研究。继续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聚焦降低三病两率和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的科技瓶颈问题,以创新性的技术、方法、策略、产品为主要攻关方向,着力发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者向肝癌转归的新技术和新策略,进一步发展适合我国人群的艾滋病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预防与干预技术,着力开发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实现突破。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网络体系建设,形成聚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平台和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水平。加强细菌耐药风险评估、新型抗生素及替代品、疫苗、临床耐药菌感染诊断、治疗与控制等相关技术和产品研究。

3.常见多发病防控研究。围绕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眼耳鼻喉疾病、口腔疾病、皮肤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妇儿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等常见多发病,突破一批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筛选80-100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适宜技术,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提高常见多发病防控水平。

4.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针对我国出生缺陷防控、不孕不育和避孕节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覆盖全国的育龄人口和出生人口队列,建立覆盖全国的生物信息和样本资源库,研发4-5种避孕节育、防治不孕不育的适宜技术,7-8种新产品及标准规范,保障育龄人口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研究。研发包虫病疫苗、防治药品与检测试剂,开展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系统评价。加速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监测预警、快速诊断等技术和防治药品研究,研制消除血吸虫病技术规范。研究疟疾病例追踪溯源、检测筛查、媒介和药物抗性监测以及输入性传染源传播风险评估等技术。开展碘缺乏、水源性高碘危害、地方性氟(砷)中毒等地方病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适宜的防治技术,建立防治技术转化示范点并逐步推广应用。

6.重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针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罕见病,开展规范的流行病学研究,结合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以及重点疾病大型队列的建立,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的疾病谱变化情况,为发病机制、疾病防治等研究提供证据。

7.临床医学检验标准研究。开展我国各年龄段人群生理指标标准值研究,制定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相关检验医学实用准则,推动临床检验金标准的建立和标准物质的研制以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实施。

8.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选择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病毒性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精神心理与心身疾病等疾病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临床评价、疗效机制等研究,形成诊疗指南,切实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服务能力。

(四)保障重点人群健康

围绕儿童、青少年、妇女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加强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儿童疾病预防技术和健康评价工具、妇女重点疾病防治技术和保健服务模式、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共病、伤害防治及综合防治技术、智能康复技术与产品等研究。

专栏4:重点人群健康保障

1.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发育源性疾病、罕见病、生长发育不平衡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及其成年疾病早发风险的影响,加快研发营养缺乏与过剩的干预技术,开发儿童青少年体格、机能、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度发育量表及共享应用的适宜技术。

2.妇女健康。围绕女性恶性肿瘤、生殖系统感染、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妇女重点疾病开展早期预警及干预技术研究,建立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探索更年期等妇女特殊时期的新型保健服务模式。

3.老年健康。开展大型队列研究,判定与预测老年健康的指标、标准与方法,研发可穿戴老年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探索老年综合征和共病的发病过程与规律,研发综合防治适宜技术、指南和规范,构建老年健康管理网络。

4.残障人群健康。重点开展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认知康复、中医康复等技术研究,开发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实施互联网+科技助残行动。

(五)开发医药健康产品

加快临床急需药物研发,开发创新药物,强化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推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减少进口依赖,降低医疗成本;开发健康监测产品,实现个体化健康干预和持续改进。

专栏5:医药健康产品

1.药物研发。继续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研制完成30个左右创新性强、防治重大疾病、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重大疾病防治或突发疫情等用药需求,研制完成20-30个临床急需和具有市场潜力的重大品种,并切实解决产业化技术瓶颈问题;推动自主创新药物和高端制剂在发达国家完成临床试验或药品注册;依托重大品种研制,突破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新药创制的科技制高点;提升已建核心平台的服务水平、辐射带动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申请/授权专利1000项以上,持续推进专项品种和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化水平。

2.医疗器械研发。重点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新型植入装置、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家庭医疗监测和健康装备、可穿戴设备、中医医疗器械、基层适宜的诊疗设备、移动医疗等产品。推动适宜、高性价比通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协同推进医疗器械技术及装备升级,完善设备标准体系,加强医疗器械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应用。

3.康复辅具研发。重点发展老年人护理照料、残疾人生活、教育和就业辅助、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领域的产品,加快人机智能交互、照护机器人、3D打印、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康复辅具中的集成应用。

4.健康监测产品研发。基于可穿戴设备和移动通信等获取的健康相关数据,构建以不同人群健康状况为基础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产品。

5.医药健康产品评价研究。开展健康产品应用、疾病防治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功能评价与性能测评方法研究,科学、安全、有效地引导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逐步建立相关评价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完善技术管理和市场管理;建立健康与疾病防治技术的质量保证技术平台,开展卫生与健康领域创新技术应用的质量保证技术研究。

(六)发展新型健康服务技术

加强整合医学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重点发展个性化健康服务、协同医疗、智慧医疗、医学应急救援等新型健康服务技术,创新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专栏6:新型健康服务技术

1.整合医学研究。整合临床各学科力量,打破学科壁垒,建立来自临床各科室、中医与西医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实现多学科协作、整体优化的诊疗模式;加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推进慢病健康教育、风险评估、高危人群早诊早治,推动晚期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早期健康促进模式;利用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整合相关专业和相应学科的研究成果,绘制重大慢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图谱,明确影响慢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开发重大慢病防控的集成策略,实现对重大慢病的全因素、全过程、全人群的综合管理;开展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疾病预警研究,提供连续性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推动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发展。

2.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研究。建立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连续性疾病管理模式,提供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健康评价、疾病预警以及主动式干预,强化健康促进。

3.协同医疗技术研究。研究互联网医疗、疾病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协同医疗相关技术,推进数字化医疗和移动医疗的发展,研究建立疾病评估及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以均等化为方向的协同医疗服务发展;加强不同地区间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和远程医疗网络的整合,开展区域化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和远程医疗网络研究,构建覆盖全国的慢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4.智慧医疗技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医疗健康与大数据分析的紧密融合,推动健康风险和疾病预警、预测、诊断、治疗与康复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发展,发展自动诊断、临床决策、手术规划、智能康复、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新模式,推动以智慧化为方向的智慧医疗服务发展。

5.医学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展新型重症监护和战创伤救治等技术研究,集成多学科急救技术,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优化医学应急救援链,提高我国应对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件、放射性污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武装冲突等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处置能力和创伤救治水平,推动以高效救治为方向的医学应急救援服务发展。

(七)强化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以增进健康为导向,推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提升为中心转变,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科学健身、环境与健康等研究,重点开发健康促进、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生物安全保障等技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制定和优化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提高健康水平。

专栏7: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1.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健康研究。系统加强吸烟、饮酒、营养、睡眠、心理、微生态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健康干预方案,使健康风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发生率。

2.环境与健康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索气象环境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研发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3.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推进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探索早期职业健康损害和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开展尘肺病、职业肿瘤等重点职业病的致病机制、早期诊断、临床诊疗及健康监护关键技术研究,加强职业病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价和职业病危险因素控制和消减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重点职业病的工程防治、防护用品及快速检测等技术装备,开展职业健康损害的疾病负担研究。

4.健康促进关键技术研究。以定量监测、精准干预为方向,围绕健康状态辨识、健康风险预警、健康自主干预等环节,重点攻克无创检测、穿戴式监测、生物传感、健康物联网、健康风险因素干预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健康大数据云平台,研发数字化、个性化的行为/心理干预、能量/营养平衡、功能代偿/增进等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加快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突破和健康管理服务研究。

5.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研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规律、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等基础研究,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监测评估、过程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研究,加强食品药品标准研制,建设食品药品安全防控技术体系,通过转化、应用、集成研究,针对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过程安全控制、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保障、网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发展和监管支撑两个维度研究提出食品药品安全解决方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6.生物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开展生物威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检测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生物安全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开展动物模型创制及动物实验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建立生物安全相关的信息和实体资源库,构建高度整合的国家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推进互联网+卫生检疫,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智能监测预警、精准检疫的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分布合理、地域覆盖全面的现场、区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防护级别高的口岸智能监测平台,切实防止国际重大烈性传染病传入我国。

7.科学健身研究。开展全民健身技术规范研究,建立健身物联网并开展示范推广研究,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系统支撑平台及相关技术研究,研制穿戴式等新型运动训练及大众健身器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健身技术方法研究。

(八)推动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公众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系统筛选,从源头保证科普知识的前沿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探索科技传播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新媒体技术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应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掌握健康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专栏8:科学技术普及

1.科普能力建设。加强健康科普基地建设,建立健康科普信息化平台,促进现代融媒体技术在健康普及传播领域的应用,探索科技传播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加强科普团队建设,形成权威专家领衔、凝聚专业技术骨干和广大志愿者的品牌科普团队。

2.科普资源开发。加快建立面向公众的健康知识和技术筛选评价体系,研究筛选一批适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的科普资源,重点加强慢性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控、医疗急救、食品药品安全、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科普,以及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科普资源开发。

3.科普宣传行动。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机制建设,丰富和完善科普宣传载体,继续实施公众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在充分利用好影视、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发展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办好科技大讲堂,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科学权威地促进健康知识普及。

(九)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传承创新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健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中医治未病技术与服务体系,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医药疗效水平和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率。

专栏9:中医药现代化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多学科协同创新,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古籍文献整理挖掘与数字化和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平台等,加强对中青年名中医的培养,提高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

2.中医药健康服务。围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开展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中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等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完善治未病理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方法、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完善重大疾病风险状态识别和风险预警模型,提高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康复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加快技术标准制定,构建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化发展。

3.中药资源保障与价值提升。针对中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创制及集成示范应用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及种质资源保护、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养殖、中药炮制及配方颗粒质量保证、中药循环利用和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利用研究,形成以中药资源为核心的大品种、大产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

4.中药研发技术和产品开发。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中药新药发现及评价技术研究、中药制剂临床标准化、中药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药新药创制及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中药及中药材大品种深度开发研究、减少抗生素应用及中药替代研究、中药高端制剂研究和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5.中医药标准化。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医疗服务与设备标准、中药标准、针灸标准以及中医临床技术标准应用评价研究等,建立系统完善、适应发展需求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提高中医临床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保障中医医疗安全与质量,充分发挥中医标准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把握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学标准制定中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6.中医药国际化。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实施规范、国际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证据循证评价等研究,结合国际医药合作重点需求并综合考虑科技合作总体布局,推动中医药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推动中药的国际化注册,进入欧美医药市场,促进中医药服务和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主流市场。

7.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开展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理论研究、民族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民族药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研究和民族药新药研究及健康产品开发,提高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与临床服务能力,保障民族药资源与生态安全,提升民族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十)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和能力建设

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统筹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研究领军人才及专业人才培养,整体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1.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系统组织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专栏10: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加强建设,合理布局。结合我国疾病谱,在目前已经部署的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和老年疾病共11个疾病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感染性疾病、儿童健康与疾病、出生缺陷与罕见病、骨科与运动康复、眼耳鼻喉疾病、免疫与皮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职业病、地方病、影像医学、医学检验、医学营养、急危重症、麻醉医学、病理诊断、放射与治疗等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试点建设一批中医类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根据疾病防控的实际需求,原则上各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建设1-3家中心,重大疾病领域建设3-5家中心。在新建中心的布局上注重不同区域的平衡,探索推进省部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引导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中心建立分中心。鼓励各地方建设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整合资源,加强攻关。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有效整合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优势力量,集成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打造覆盖主要疾病领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覆盖全国的协同创新网络,重点开展大规模临床循证研究、创新性转化应用研究、规模化应用推广研究及持续性防控战略研究等四类研究。开展20-30项万人以上规模的疾病人群队列研究,开发50-80项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水平的临床实践指南。

3.医研企协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依托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医研企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医药产品开发和临床评价研究,助力健康产业的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医药产品普及普惠,重点开展50-80项医药产品的开发和临床评价研究,助力摆脱高端药品和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

4.普及推广,提升基层水平。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创新网络,紧密围绕广大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先进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实时远程会诊和指导等网络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统筹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结合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研条件保障不同需求,统筹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等创新基地平台的建设。

专栏11: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1.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以建设医学科技强国为目标,聚焦医学科技发展最前沿,推进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开展引领性原创研究、共性技术或核心技术研发和联合攻关,加强面向以基因技术、脑科学、人体微生态、医学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健康前沿领域和引领产业变革技术的研究,催生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支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2.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重大疾病防控需求和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高端产品研发,为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技术产品、培育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支撑基础。

3.转化医学中心。推动并完成已建成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构建一批转化医学研究综合性平台,开展疾病发生发展、创新药物、先进诊疗技术等转化研究,显著提升转化医学研究质量和效益。

4.卫生与健康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研发系列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平台,解析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分子特征;整合现有医疗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协调的医疗信息系统,构建医疗健康大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共享平台,形成全国联通、信息共享的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建立记录生命全程的国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基于疾病临床大数据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就医模式向智慧医疗的方向发展;通过健康数据采集、健康状态评价和疾病预警干预,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疾病模式分析及健康辨识系统,对健康大数据进行多层面整合分析,支撑疾病预防、临床诊治及健康管理策略优化。建立从疾病发生、发展、诊治、转归到预后的全国联动、开放共享的重大疾病防治大型临床样本资源库平台,推动临床样本资源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实现医学研究资源整合,为疾病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药研发与评价提供支撑。

5.医学科技辅助创新平台。围绕制约我国卫生与健康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人类遗传资源库、药物中试化基地、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基地等重点协同创新科技平台,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同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深度合作,在基础学科、疾病防治、前沿技术或核心技术方面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区域开展医学科技改革,推动形成若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

6.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统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搭建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前沿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健康产业集群发展。

7.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平台。依托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卫生健康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平台,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战略研究,强化战略论证、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打造卫生健康高端智库,为卫生健康领域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8.加强医学科研院所能力建设。组织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在国家医学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集成转化应用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着力强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培养

加强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重点培养领军人才和医学研究专业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攻关创新主体。

专栏12:培养领军人才和团队

1.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对医学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支持聘请高端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持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领军人才,培养世界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培养医学研究专业人才。加强科研设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病例随访等临床研究专业人才的规范化培训,建立集中培训、统一考核、资质评价的培养模式,提高临床医学研究人员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协同作战,提升临床研究效率与质量。

(十一)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重点开展适宜技术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中医治未病、创新医疗器械、食品安全、科学健身等科技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医研企等各方面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积极性,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打造信息化、专业化的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产业化。

专栏13:成果转移转化

1.临床评价研究与卫生技术评估。依据循证医学理念,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构建临床评价体系,系统加强对已有临床治疗方案、药品、医疗器械以及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疗法等进行方法学、疗效学、经济学、疾病预后等评价研究。支持研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体系和机制,重点支持开展高质量卫生技术评估100项,研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在卫生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机制,促进卫生技术评估服务于卫生政策制定。

2.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示范基地,开展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诊断试剂、高端医疗装备以及医疗健康大数据等技术与产品的临床试验、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等,建设一支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队伍,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50万人次,直接受益人群超过5亿人。

3.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围绕常见病防治,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平台的作用,建设若干个部级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和转移转化机构,建立国家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目录,遴选实施一批技术可靠、适宜性强、能够提高基层诊疗能力的推广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创新技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4.互联网+医疗健康科技示范。利用移动诊疗技术、健康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可穿戴信息采集终端,加快推进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诊疗、医养结合、个性化健康保障、中医治未病等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建立医患直接沟通、诊断、干预的网络创新平台并开展多元化医疗服务模式示范,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构建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闭环持续性疾病管理模式。

5.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继续组织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在国产医疗器械创新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以三甲医院的引领性示范和基层医院的规模化应用为引导,组织开展临床效果评价研究并进行试点示范应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惠及千家万户。

6.食品安全科技示范。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科技示范,通过转化、应用、集成研究,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发展和监管支撑两个维度提出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发挥科技成果在服务产业发展和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重要作用。

7.科学健身示范。积极推进科学健身示范工程,紧密结合大众科学健身需求,通过转化应用先进技术和成果,从体质检测与评价、开具运动处方、进行健身指导、跟踪体质研究等各环节开展综合示范,发挥体育科技成果在科学健身和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8.健康科技扶贫行动。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力度,引导医药卫生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合理下沉,引进适合贫困地区的基层适宜技术,建立科技示范网络,组织开展科技推广和培训。针对地方病、特殊人群疾病等地区性重点疾病,在全国遴选100个县级行政区,推广一批基层适宜技术,建设3-5个健康科技扶贫示范区。

9.康复辅具应用示范。以促进康复辅具科技成果转化及共享应用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构建互联网+康复辅具的服务模式,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开展示范应用,实现康复辅具服务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使创新资源和要素得到有效汇聚和深度合作。

(十二)构建国际合作网络

充分利用医学科技公益性特点,针对重大疾病、公共卫生、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开放共享的理念,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以联合研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在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推动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大科学工程论证与实施,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等方面取得突破。

专栏14:国际合作网络

1.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将医学科技合作和共同创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联系纽带和驱动力,通过与沿线国家共建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强化传染病防控合作等方式,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技术共享和共同创新。

2.国际多边合作。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及全球基金会在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和重大科研项目,与全球共享医学科技发展的经验、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研究资源,提升我国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共享全球健康科技福祉。

3.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按照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国际领先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在基础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开发、重大疾病防控、新药、医疗器械创制及遏制抗生素耐药等领域,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的研究水平向国际领跑的方向发展。

4.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研究机构,重点加强在传染病防控、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医药传播以及临床诊疗服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部门协同机制建设

深化科卫协同机制落实,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科技、卫生、产业、监管、人才、财政、税收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监管政策研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协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加强省部合作,深化军民融合,促进我国医学科技高质高效发展。建立与部门地方重大工程、新兴产业密切衔接的工作机制,联合部署创新示范试点。

(二)推进科技管理改革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等职能,优化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医学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发挥省市县等各级机构科学技术推广和普及的作用,探索科技惠民新思路,促进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快推进民生科技成果运用。

(三)构建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前沿性、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研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创业投资。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卫生与健康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推动竞争性支持和持续性投入相结合。

(四)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和基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尖子人才和培育青年英才,注重加强对高级研究技术人才及交叉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化科技管理队伍。发挥医疗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临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人员建立分类评价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五)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

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同发展,引导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做好与规划发展目标的衔接和重点任务的分解与落实。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8

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它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病和间歇跛行。它是全球性疾病,不仅是现今发达国家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一个系列过程。其上游是多重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的流行;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在其破裂基础上不同程度和不同特征的血栓形成,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St段抬高与不抬高的两种不同形式;在急性早期有效干预挽救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尔后发生的慢性心力衰竭成为严重而日益常见的问题。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我们需要形成五个层面防线:

1.防发病,即一级预防――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2.防事件――预防和减少脑卒中、ami等可能致残或致死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3.防后果――一旦发生ami等严重事件,应尽可能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4.防复发,即二级预防。

5.规范防治慢性心力衰竭

一、一级预防――防发病

近15年来,我们努力发展和推广普及了心血管疾病的介入与手术治疗,这是必要的,但它是针对发病后,甚至ami等严重事件发生后进行的干预和补救,仅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系统工程下游的一个局部和侧面。

我们应付出更大努力,抓好疾病防治的上游,即一级预防,注重治“未病”,主要措施是综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心血管专业学会应与糖尿病学会、神经科专业医生、肾脏病学会组成联盟,协同工作,齐抓共管,在共用的平台上同时治理多重危险因素,才可能事半功倍。心血管的专科医生需要与社区医生沟通,加强社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把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规范措施转变成社区卫生实践。

二、防事件

预防ami或其它类型事件发生,一是要注意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二是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有利于斑块稳定,在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接受支架治疗的病人,长期(1年)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优于仅术后用药4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可更有效抗血小板和抗栓。

三、防后果

一旦发生aCS,应及时正确干预,最大程度降低ami与死亡的风险。

如发生St段抬高的ami,应尽早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心肌,挽救生命3。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如有必要设备并可提供全天候服务,技术熟练,并可在从病人到达医院至球囊开始扩张的时间(timefromdoortoballoon)控制在60-90分钟以内,应开始直接pCi。如无以上条件,可开展静脉溶栓。即使溶栓,也要强调尽早实施,应把从病人到达医院至开始静脉推注药物的时间(timefromdoortoneedle)控制在30分钟内。缩短病人起病至到达医院的时间也至关重要,应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告知社会“有胸痛上医院”;教育社区与基层医务室医生及时转送病人;与急救系统联合,组建快捷有效开通血管救治病人的绿色通道。

对于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抗栓而不溶栓;应对这类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对高危病人应及早干预。抗栓应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4,对于高危病人,尤其需行pCi的高危病人,可用静脉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为了使抗血小板药物更快起作用,阿司匹林的首剂量不宜低于150mg,氯吡格雷首剂量不宜低于300mg。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至少与静脉肝素(监测aptt)等效,甚至疗效更好。人工合成的高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aRiXtRa(低聚糖)可能具有更为光明的应用前景。

早期“他汀”干预势在必行。“他汀”与pCi/CaBG合用,比二者单用更为有效。

高危病人应在主动脉内球囊泵(iaBp)的保护下行pCi或CaBG。

治疗性监测(体外的自动电复律除颤装置)可明显缩短除颤启动时间,更大程度挽救心脏骤停。

实施早期有效干预,需在急诊室组建胸痛中心(ChestpainCenter,CpC),开通“绿色通道”。干预的方式选择,一要根据证据,二要坚持病人第一的原则,个体化规范化选择pCi或CaBG,都需联合使用“他汀”等类药物。

四、防复发――二级预防

发生事件而得到挽救的病人应戒烟,坚持aBCDe的预防对策。

a―aspirin,aCe抑制剂5

B―β-blocker,Bloodpressurecontrol

C―Cholesterollowing(“他汀”)6,Cigarettequiting

D―Diabetescontrol,Diet

e―exercise,education

五、规范防治慢性心力衰竭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干预的成功,慢性心力衰竭日益成为常见的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重要问题。应根据临床试验的证据和指南,规范合理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阻断剂,尤其后两类药物。应改变目前以大医院为中心干预心力衰竭的传统模式,探索组建心力衰竭专病门诊,联合社区干预的新模式。慢性心力衰竭不但要治,而且要防,其一级预防需干预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一级预防干预的危险因素一致。

为了充分发挥预防性药物的作用,不但要使用β阻断剂、aCe抑制剂和他汀类等有效药物,而且要注意使用有效剂量。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理念与战略发生了重大改变,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从针对疾病下游发展药物、介入与外科技术,转向重视疾病上游的预防,综合治理多重危险因素,从青少年抓起,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从针对疾病转向针对健康。

2.从经验医学转向循证医学。

3.危险因素的干预从单一学科分别干预单一危险因素转为多个相关学科联盟,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控制。

4.从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

经过多年努力,大量的随机临床试验以获取充分的证据,以下四个方面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大作用:

1.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2.“他汀”革命

3.抗栓防栓

4.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

拮抗交感神经-阻断剂

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抗醛固酮药物。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发展冠心病的介入与外科治疗技术是必要的,它对于我国冠心病治疗的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仅仅是冠心病防治总体战略中一个方面。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是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一方面应特别注意科学规范化地使用这些技术,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控制并发症,另一方面要强调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六、学科的“重构”

为了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防线,需要加强学科建设,适应学术发展需要,进行学科重构。

1.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除必要的“纯”基础研究外,基础的多数人员应与临床结合或整合,受聘或兼职于临床的基础研究室(所)。要作好这一整合,应加大对临床相关基础的研究投入,项目负责人应有必要权限,支配与使用科研基金,包括用于保障受聘的基础研究人员的待遇,保持研究队伍的稳定。

2.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生的密切合作,组建临床试验中心。国家相关部门和药品器械生产厂家除了支持与自己有关的个别临床试验外,应以更大的力度培养我国临床药理的研究队伍,组建临床试验机构,形成我国临床试验的“生产流水线”。

3.组建心内外科一体的心脏中心,既有益保护病人利益,优化选择治疗手段,也有利于全面的学科发展。

七、抓好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构成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需要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地培养从事介入技术人才的历史与现状,需要改变。应注意培养血脂学、血栓学和慢性心力衰竭等方面的人才和专家。

“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医学院校毕业后的第一个10年,应努力学好内科和心内科,作一个临床水平高的医生;第二个10年应选择具体的突破目标,重点作好科研和创新的工作;第三个10年应重新走向宽阔,学会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成为出色的学科带头人。60岁后可用更多精力与时间著书立说。

在人才培养上,应走出单纯技术型培养的片面与误区,注重综合素质提高,尤其应加强人文教育,医德教育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八、模式/系统循证,模式/系统创新

循证医学原则不仅用以评价药物或医疗器械,也用于评价疾病的防治模式。没有承载现代技术应用的相应的现代模式与系统,就不能充分实现技术成就的价值。模式的创新同样可改变病人的预后。救治aCS的绿色通道和慢性心力衰竭以社区和家庭为中心的模式探索都是经典的例证。

抓好模式与系统的创新与循证,可能把医学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转换为防病治病的重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应得到充分重视与支持。

参考文献:

1.easternStrokeandCoronaryHeartDiseaseCollaborativeResearchGroup,Bloodpressure,Cholesterol,andStrokeineasternasia,Lancet,1998:1801-1807.

2.Fujishimam,KiyoharaY,Katoi,etal.Diabete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inaprospectivepopulationsurveyinJapan:theHisayamaStudy.Diabetes.1996;45(Suppl3):S14-S16.

3.VandewerfF,BaimDS.Reperfusionfor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anreviewofcurrenttreatmentoptions.Circulation.2002;105:2813-2816.

4.YusufS,ZhaoF,mehtaSR,etal.effectsofclopidogrelinadditiontoaspirin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swithoutSt-segmentelevation.theClopidogrelinUnstableanginatopreventRecurrenteventstrialinvestigators.nenglJmed2001;345:494-502.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9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一个系列过程。其上游是多重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的流行;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在其破裂基础上不同程度和不同特征的血栓形成,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St段抬高与不抬高的两种不同形式;在急性早期有效干预挽救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尔后发生的慢性心力衰竭成为严重而日益常见的问题。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我们需要形成五个层面防线:

1.防发病,即一级预防――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2.防事件――预防和减少脑卒中、ami等可能致残或致死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3.防后果――一旦发生ami等严重事件,应尽可能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4.防复发,即二级预防。

5.规范防治慢性心力衰竭

一、一级预防――防发病

近15年来,我们努力发展和推广普及了心血管疾病的介入与手术治疗,这是必要的,但它是针对发病后,甚至ami等严重事件发生后进行的干预和补救,仅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系统工程下游的一个局部和侧面。

我们应付出更大努力,抓好疾病防治的上游,即一级预防,注重治“未病”,主要措施是综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心血管专业学会应与糖尿病学会、神经科专业医生、肾脏病学会组成联盟,协同工作,齐抓共管,在共用的平台上同时治理多重危险因素,才可能事半功倍。心血管的专科医生需要与社区医生沟通,加强社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把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规范措施转变成社区卫生实践。

二、防事件

预防ami或其它类型事件发生,一是要注意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二是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有利于斑块稳定,在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接受支架治疗的病人,长期(1年)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优于仅术后用药4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可更有效抗血小板和抗栓。

三、防后果

一旦发生aCS,应及时正确干预,最大程度降低ami与死亡的风险。

如发生St段抬高的ami,应尽早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心肌,挽救生命3。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如有必要设备并可提供全天候服务,技术熟练,并可在从病人到达医院至球囊开始扩张的时间(timefromdoortoballoon)控制在60-90分钟以内,应开始直接pCi。如无以上条件,可开展静脉溶栓。即使溶栓,也要强调尽早实施,应把从病人到达医院至开始静脉推注药物的时间(timefromdoortoneedle)控制在30分钟内。缩短病人起病至到达医院的时间也至关重要,应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告知社会“有胸痛上医院”;教育社区与基层医务室医生及时转送病人;与急救系统联合,组建快捷有效开通血管救治病人的绿色通道。

对于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抗栓而不溶栓;应对这类病人进行危险分层;对高危病人应及早干预。抗栓应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4,对于高危病人,尤其需行pCi的高危病人,可用静脉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为了使抗血小板药物更快起作用,阿司匹林的首剂量不宜低于150mg,氯吡格雷首剂量不宜低于300mg。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至少与静脉肝素(监测aptt)等效,甚至疗效更好。人工合成的高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aRiXtRa(低聚糖)可能具有更为光明的应用前景。

早期“他汀”干预势在必行。“他汀”与pCi/CaBG合用,比二者单用更为有效。

高危病人应在主动脉内球囊泵(iaBp)的保护下行pCi或CaBG。

治疗性监测(体外的自动电复律除颤装置)可明显缩短除颤启动时间,更大程度挽救心脏骤停。

实施早期有效干预,需在急诊室组建胸痛中心(ChestpainCenter,CpC),开通“绿色通道”。干预的方式选择,一要根据证据,二要坚持病人第一的原则,个体化规范化选择pCi或CaBG,都需联合使用“他汀”等类药物。

四、防复发――二级预防

发生事件而得到挽救的病人应戒烟,坚持aBCDe的预防对策。

a―aspirin,aCe抑制剂5

B―β-blocker,Bloodpressurecontrol

C―Cholesterollowing(“他汀”)6,Cigarettequiting

D―Diabetescontrol,Diet

e―exercise,education

五、规范防治慢性心力衰竭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干预的成功,慢性心力衰竭日益成为常见的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重要问题。应根据临床试验的证据和指南,规范合理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阻断剂,尤其后两类药物。应改变目前以大医院为中心干预心力衰竭的传统模式,探索组建心力衰竭专病门诊,联合社区干预的新模式。慢性心力衰竭不但要治,而且要防,其一级预防需干预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一级预防干预的危险因素一致。

为了充分发挥预防性药物的作用,不但要使用β阻断剂、aCe抑制剂和他汀类等有效药物,而且要注意使用有效剂量。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理念与战略发生了重大改变,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从针对疾病下游发展药物、介入与外科技术,转向重视疾病上游的预防,综合治理多重危险因素,从青少年抓起,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从针对疾病转向针对健康。

2.从经验医学转向循证医学。

3.危险因素的干预从单一学科分别干预单一危险因素转为多个相关学科联盟,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控制。

4.从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

经过多年努力,大量的随机临床试验以获取充分的证据,以下四个方面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大作用:

1.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2.“他汀”革命

3.抗栓防栓

4.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

拮抗交感神经-阻断剂

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抗醛固酮药物。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发展冠心病的介入与外科治疗技术是必要的,它对于我国冠心病治疗的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仅仅是冠心病防治总体战略中一个方面。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是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一方面应特别注意科学规范化地使用这些技术,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控制并发症,另一方面要强调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六、学科的“重构”

为了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防线,需要加强学科建设,适应学术发展需要,进行学科重构。

1.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除必要的“纯”基础研究外,基础的多数人员应与临床结合或整合,受聘或兼职于临床的基础研究室(所)。要作好这一整合,应加大对临床相关基础的研究投入,项目负责人应有必要权限,支配与使用科研基金,包括用于保障受聘的基础研究人员的待遇,保持研究队伍的稳定。

2.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生的密切合作,组建临床试验中心。国家相关部门和药品器械生产厂家除了支持与自己有关的个别临床试验外,应以更大的力度培养我国临床药理的研究队伍,组建临床试验机构,形成我国临床试验的“生产流水线”。

3.组建心内外科一体的心脏中心,既有益保护病人利益,优化选择治疗手段,也有利于全面的学科发展。

七、抓好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构成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需要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地培养从事介入技术人才的历史与现状,需要改变。应注意培养血脂学、血栓学和慢性心力衰竭等方面的人才和专家。

“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医学院校毕业后的第一个10年,应努力学好内科和心内科,作一个临床水平高的医生;第二个10年应选择具体的突破目标,重点作好科研和创新的工作;第三个10年应重新走向宽阔,学会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成为出色的学科带头人。60岁后可用更多精力与时间著书立说。

在人才培养上,应走出单纯技术型培养的片面与误区,注重综合素质提高,尤其应加强人文教育,医德教育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八、模式/系统循证,模式/系统创新

循证医学原则不仅用以评价药物或医疗器械,也用于评价疾病的防治模式。没有承载现代技术应用的相应的现代模式与系统,就不能充分实现技术成就的价值。模式的创新同样可改变病人的预后。救治aCS的绿色通道和慢性心力衰竭以社区和家庭为中心的模式探索都是经典的例证。

抓好模式与系统的创新与循证,可能把医学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转换为防病治病的重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应得到充分重视与支持。

参考文献:

1.easternStrokeandCoronaryHeartDiseaseCollaborativeResearchGroup,Bloodpressure,Cholesterol,andStrokeineasternasia,Lancet,1998:1801-1807.

2.Fujishimam,KiyoharaY,Katoi,etal.Diabete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inaprospectivepopulationsurveyinJapan:theHisayamaStudy.Diabetes.1996;45(Suppl3):S14-S16.

3.VandewerfF,BaimDS.Reperfusionfor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anreviewofcurrenttreatmentoptions.Circulation.2002;105:2813-2816.

4.YusufS,ZhaoF,mehtaSR,etal.effectsofclopidogrelinadditiontoaspirin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swithoutSt-segmentelevation.theClopidogrelinUnstableanginatopreventRecurrenteventstrialinvestigators.nenglJmed2001;345:494-502.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篇10

1临床医师要树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预防为主思想

临床医生要重视“未病防病,已病防变”的理念,10个心肌梗死,有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有5个可被预防。防病如防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之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思想与孙子“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的理念是一致的。良医不仅要能治疗已病之病,更重要的是能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医院要通过健康体检、专家义诊、康复学校、咨询热线、健康讲座、媒体网络等,积极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工作,传授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承担起三甲医院的保健和宣教职责。继续开展送医送药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的工作,动员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医院要像学堂一样,给病人灌输预防保养知识,将预防的理念渗入到整个医疗过程当中。医学和医务人员要做到三个回归:“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临床医生要高举“公益、规范、预防和创新”这四面旗帜。要积极构建预防心血管病的五条防线:防发病: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防事件:保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和脑卒中等可能致残、致死的严重事件;防后果:发生aCS等严重事件后,要及早识别和预防,挽救心肌和生命;防复发:二级预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防治心力衰竭:用最小的代价、最高的服务质量去挽救更多的生命,让重病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2临床医师要坚持“慎战”、“非攻”的适度医疗理念

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首先要明确哪些不该做?再思考哪些该做?把应该做的认认真真做好。精心准备,把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尽可能事先预测,并加以积极防范。过度的治疗会导致不安全的医疗环境,从根源上导致医患的不和谐,也会导致心脏病学团队道德观和文化的沉沦,负面影响后代的年轻医生和医学生。打仗要用武器,诊疗疾病也需要用利器(手术刀、支架和起搏器),不重视和忽视武器和利器不对,但不能唯武器利器论,打仗也需仁义之师,也需要学哲学、用哲学,何况是作为仁爱之学的医学。选医如选将,“知其才智,以军付之,用将之道也;知其方技,以生付之,用医之道也”。用药如用兵,“药性刚烈,犹如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用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认为“胆大心小,智圆行方”是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在病情不明时要周密观察、谨慎判断,做到“知己知彼”,这种谨慎即为“心小”;一旦掌握病情,认清预后,就要果断决策,大胆用药或手术,这种果断即为“胆大”;树立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即为“行方”;用药和手术“知常知变,能神能明”即为“智圆”。

3临床医师要做到“认识的与不认识的一样看待”

医学是仁学,医术是仁术,医者父母心。东汉名医张仲景要求医生应“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而孙子则要求将帅应“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医学不是“Scienceofcure”,而是“Scienceofcare”。对我们所要面对的每一位患者,我们应该满怀同情和关爱,并合理、恰当地应用先进的诊疗技术。儒学的“仁爱”思想与医学的真谛和根本是一致的,“良医”尊奉“仁德”二字,应做到“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只有医术而少医德者不能冠之以“良医”,更不能称之为“名医”、“大医”和“儒医”。临床医生应更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地使用各种先进技术,转变观念和思路,“变由心生,推动转折”:从疾病终末期救治走向疾病早期预防;从经验医学走向循证医学;从以大医院为中心走向以社区农村为中心,从单学科独行走向多学科联合;从针对疾病走向重视健康。医院要始终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体现在医院管理的全过程中,落实到全院职工的行动上。先进的硬件设施只有与医务人员一丝不苟的诊疗态度、高超的学术技术水平、亲切自然的言语交流、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匹配,才能凸现医院高品质的医疗服务。通常流行的提法是“为病人服务”、“病人是上帝”、“待病人如亲人”,但这些提法太多感彩,反而淡化了医生的职责问题。从医生方面来说,应该带着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计地为病人治病,而从病人和家属方面来说,应该对医生和医学充满信任和信心。医院要不断完善、优化医疗工作流程,实行“门诊革命”,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改善服务态度,注重服务细节,倡导“认识的与不认识的一样看待”的服务理念,从病人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病人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减少医疗纠纷,逐步提升医院美誉度,构建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