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十篇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十篇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49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1

对于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都非常认真的提前做了不少的工作。分工明确。组长给我的工作是记录当时考察和采访的内容。但是计划始终赶不上变化,由于下坂厝的负责人在采访时不允许我们录音摄像,所以在记录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烦恼。我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工作,就偷偷的把采访内容录了音。目前为止那个负责人还不知道呦,我为了这次工作可称的上是不择手段啊。遗憾的是当时的环境比较吵杂而且我离那负责人也比较远,所以录音效果不是特别好。

特别遗憾的是没能一睹十二木雕屏风的风采,据了解这屏风共十二扇,一色镏金,上部雕刻有花草虫鱼,中部雕刻有各种人物造型、历史典故,下部镂空,雕刻十二个字,分别是“福禄寿禧,桃熟李丰,筹添捌佰”,至今仍清晰可辨,据说这是陈用坦六十大寿之时,祝寿人贴在上面的的贺词,屏风融书法与雕刻于一体,雕工美轮美奂,展开时金光闪闪,富丽华贵,令人叹为观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幅屏风差点失窃,之后被主人封存在一口长约四米的大木箱里,XX年3月开箱时,从箱内填充的报纸日期推断,封存已有三十九年。在厝内,我们看到了这口被铁条焊在墙上的木箱,屏风就被锁在这口箱子里。据说后来有人出600万元人民币愿为收购,将其视为镇宅之宝的陈家子孙断然予以拒绝。

在探究下坂厝历史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们想采访下当地居民对下坂厝这一古名居的看法,一问才知道除了下坂厝的负责人对下坂厝的历史有所了解,其余的人都不是很了解而且也没有刻意的去了解有关的历史,这导致我们的采访任务很难进行。

于是我们为了完成任务,沿路询问当地人,在当地人的引导下我们打算去寻找下坂厝的村长,但考虑到路程太远的问题,我们放弃了这个想法。最后我们计划去寻找镇长,由于我们对路途不甚了解,在嵩口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了嵩口镇镇府,不幸的是我们到的时候偌大的镇政府竟空无一人,一上午奔波劳累的我们几近奔溃。无奈之下打通了文化主任张茂林的电话,由组长王倩灵进行了电话采访,经历了种种困难我们终于结束了这次的任务。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2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理论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对策

学困生问题是各国教育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努力探索、持续研究的重点难点。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研究的理论成果与个案分析种类繁多,却收效甚微。究其根源,学困生的个性品质、认知能力、心理状态、学习水平等内因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学困成因复杂,且短期难以内化、消除的不良局面。本文立足于习得性无助理论,通过对高校学困生的形成阶段、心理特征及形成内因等进行分析,提出相适应的转化对策,以期为学困生的教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学困生现状及成因分析

1.1群体形成关键阶段

学困生作为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首尾两极学生群体之一,其形成及表现呈现出较为突出的阶段性。

第一个转折点为大一下学期。学生在步入大学后,经过大一上学期的磨合,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但部分同学因为时间管理及自律自制等方面能力的缺失,未能很好地规划大量的课余时间,或过于关注学习以外的能力发展,导致学习成绩滑坡,陷入学习困境。以某高校电子类专业学生为例,图一集中反映了大一下学期较上学期,学分绩点在2.5―3.5区间(即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分在75―85分)的中等成绩学生数量锐减,小部分分流向更高端的区间,更多的流向2.0(70分)以下的低端区间,变化幅度较大,牵涉学生数量较多,学困生初步形成一定规模。

图一大一学期学分绩点分布

第二个转折点为大三上学期。大二整个学年的课程处于基础课与基础专业课的集中时期。学生的学习状态、课程压力基本延续大一下学期。但整个大二阶段基础专业课的学习是大三阶段全面开始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对基础专业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专业课学习方法的训练和理解程度,直接引发专业课学习情况的连锁反应。同样以上述电子类专业学生为例。下图是对整个大二学期与大三上学期末成绩分布的对比,反映出大二阶段,专业基础及专业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与积淀情况,最终较为集中地表现到大三的学习成绩上来。大三,随着专业课的深入,3.0―3.5区间(即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分在80―85分)的大部分群体呈现大面积的滑坡,中间成绩的人数再次锐减,2.0(70分)以下区间人数急剧增多。成绩低端人群出现第一个低潮,0.5―1.5区间人数情况突出。专业学习的连锁性与积累性极易导致专业信心的缺失,最终将导致这样一个群体绝对弱势。随之将引发高年级延长学制及学习困难的突发与高潮期。

图二大二、大三学分绩点分布

1.2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学困生心理特征分析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最初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发现,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反复的失败与挫折后,面临困境时产生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习得性无助现象在学困生身上较为普遍,一般表现为认知、情感和动机的缺失状态,这种状态影响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个人行为。

1.2.1低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学困生往往缺乏恰当的目标,学习时漫不经心,遇到困难自暴自弃,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希望。

1.2.2低自我概念。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一些学困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认同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习被动、态度消极,易产生自卑、猜疑、羞怯、孤僻、悲观或暴躁、冲动等心理偏差。

1.2.3低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遇到挫折时,缺乏自信和拼搏意愿,表现出焦虑、紧张、不安、敏感等情绪。

1.2.4消极的定势。定势指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受个体先前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需要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先前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失败多于成功,受到的消极评价较多,从而逐渐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将自己认定为无可改变的失败者,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为人处世消极被动、缺少热情。

1.3高校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分析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渐变的过程,当学生在学习上长期经历失败而无法扭转局面时,他们会认为失败是无法控制的,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无能,继而产生无助感。了解学困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有的放矢。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类。

1.3.1不良的学习状态。学生不良的学习状态的长期延续,令他们一次次承受失败,逐渐产生了绝望、抑郁、意志消沉,导致他们自我认知产生偏差,认为自己天生愚笨,主动放弃了努力。同时因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伴的重视和赞扬,而丧失了自尊,形成了消极负面的心理。

1.3.2不当的评价方式。人的内心意愿是渴求进步和努力尝试的。只是当学困生屡次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时,便产生了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外部监管会加重学困生的焦虑情绪,增加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老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会强化学困生的行为模式和认识态度。

1.3.3消极的归因倾向。当学生认为造成他学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时,容易形成内疚、沮丧和自卑心理,认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难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降低学习动机,不愿做尝试性努力。这种错误归因是学困生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根源。

2.解决高校学困生问题的对策研究

2.1主要原则

在学困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审时度势,认真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2.1.1主体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困生并非异类,不应受到排斥和歧视,外界干预并非强行矫治而是引导管理。

2.1.2共情原则。深入学困生的主观世界,以其立场和视角来了解其感受,探寻产生学困的深层次原因,避免因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而陷入认知误区。

2.1.3全面原则。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大胆发言,达到全员参与,全心参与,全程参与。

2.1.4肯定原则。对于学困生取得的点滴成绩,给予大力肯定和热情鼓舞,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

2.1.5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困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畅想与追求,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求发展进步。

2.2具体措施

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2.2.1创造成功机会。给学困生制订一个合理且适度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总体目标,再将其细化分解为若干个难度呈梯状分布的子目标,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获得成功体验,依次实现层层目标,从而激发和重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树立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2.2.2树立成功典型。以学优生的标准来制约和要求学困生,只会加重他们的消极和逆反心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因此,需要从学困生群体中评优评奖、荣誉表彰等方式肯定和宣传学困生群体中的先进和典型,树立学习榜样,让他们从相似者的成功中感受正向刺激,通过比较,引发反思,产生自我效能,这能给其他学困生制定“最近发展区”,形成示范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2.2.3加强正面评价。每个个体都希望获得他人的信任,学困生尤其渴望被肯定、被赏识,师生对其表现的肯定性评价能加强其归属感和自尊心。因此,需要给予学习困难群体足够的理解和无限鼓励。通过定期谈话、走访课堂宿舍、了解师生评价、观察实际表现等途径,有意识地联系与认识学困生,肯定他们通过每一次努力取得的进步与克服的困难,从心理上消除他们与新集体、辅导员的距离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2.4加强归因认知。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学困生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我们在引导他们进行归因时,要肯定他们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帮助他们发现优势劣势,挖掘潜力机会,鼓励他们多着眼于主观可控方面加以改善,如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同时,可结合学困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现象和思想倾向,开展辩论等活动,通过学困生对目前现状的思考、辩论、梳理、澄清,引导学困生群体扬正风、去诟病,正视自身不足,放眼未来发展。

2.2.5加强心理疏导。厌学甚至厌世是学困生的明显特征之一,对此,应当与他们加强沟通,关心其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举办“家长观察日”、“校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参与培优育人工作,在推动家校联动机制形成和全员育人工作开展的同时,全方面、全阶段、全身心加强学困生心理疏导,引导其正视学习、生活困难,帮助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方案奠定基础,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适合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引导其自我规划与自我帮助。

总之,消除学困生的习得性无助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从认知、动机、情绪及个性品质等多方面进行引导。要设立合理目标,提高学困生的成就期待,加强成功体验;树立学困生成功典型,使学困生恢复信心;对学困生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培养他们正确的归因认知能力;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林宇.“学困生”概念的厘定[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月第10卷第10期.

[2]张和云.浅谈大学“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J].教育长廊,2009年9月(中旬刊).

[3]王伟华.基于高校学困生抑郁倾向的若干思考,考试周刊[J].2009年第36期(上卷).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7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纷纷出台了各种措施。其中以英、美、法等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在各大、中、小学开展了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教学改革。同时,“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并在一些省市的普通中小学开始了有组织的研究性学习实验探讨,取得很好效果,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对研究性学习的反应却显得十分迟缓,有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微乎其微。但是,如果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高职院校比普通中小学更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也会获得更大的动力。

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仿照科学研究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笔者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既具有历史性,更具有时代特征。从培养目的看,指向于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它首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它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人的本性,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而非与个性破裂的存在,所以,个性健全发展是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学习内容上看,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而不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核心内容。从学习理念上,认为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程应遵循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研究性学习的最大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把学生从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解放出来,并在师生关系、对知识的理解、教育价值观和教师评价等方面实现了从观念到行为的革命性的变化。

2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职院校的需要

2.1研究性学习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各学校对贯彻素质教育显然都非常重视,而且也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实施措施,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已经根深蒂固,致使各种新的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总扰和扭曲。所以,要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必须用以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为突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代替传统的被动接受或学习,从而使教学实践的终端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助燃机。

2.2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丰富学习体验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研究性学习就是保持或发展人们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使它不会因后天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这是学生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同时,研究性学习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延长或深化学习过程,相对简约化的课堂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2.3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研究性学习立足于对学生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强化,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和共享的个性品质。

2.4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探究性学习是对知识的批判性考察,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知识学习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不仅如此,由于确立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类探究活动的展开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地位,因而可以增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研究性学习打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使学生汲取多学科的知识,获取更多新的信息。同时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科知识割裂整体知识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3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但是高职院校的需要,而且是其发展的力量源泉。高职院校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和高职生的来源和未来出路,使其更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可获得其自身发展的动力。

3.1研究性学习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具有教强的应用性和职业针对性。以研究性学习方式重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并且研究课题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又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使学生尽早形成专业意识和使其所学知识具有实用性。从激发学生、教师及教学管理者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发展的动力。

3.2研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研究性学习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早的接触职业世界和进入职业角色,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与用人单位联系或探索自己未来的创业方向。势必受到学生的欢迎,促进学院发展。

3.3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易于得到企事业单位的支持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200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由此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相关理论探讨不计其数,实践中教师们对研究性学习也已有所了解并在教育教学中尝试推行。然而,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遭遇研究性学习时不知所措,并对其心存疑虑。那么,究竟为什么需要研究性学习?如何对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诸多论述?这需要我们去追问、去求证。

追问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是什么?

在追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出现和流行,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而要深刻理解这种现象,必须将其还原到既有社会情境中。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的兴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世纪之交的观念转型和社会变革。这是研究性学习得以在我国扎根生长的社会土壤,要理解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剖析社会变革带来的观念转型。

当今时代,综观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成为时展的主旋律。人类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日益深入;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新材料、新能源不断被发现;新兴学科得以壮大、新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真可谓“一日千里”,由此带动社会的各个领域加速变革。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意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人们由衷赞颂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显露,人们也更加理性地反思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理性主导下的社会发展观进行调整。这样,进入新世纪后新的社会发展观得以逐步确立,亦即迈向学习化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了回应社会变革的这种需求,我国也在调整社会发展的思路,由此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体现在四方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这四方面对新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新界定,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发展指针和规范。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必须接受科学发展观的规约,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由此导致教育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转型。我国变革时期的教育发展正在发生一场根本性的转型,即从基于工业文明的近代教育走向基于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教育。这就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做出改革和重构。而学校发展的根本转型最终必须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层面上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担当了实现新的教育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的重任。新课程改革高举“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旗帜,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观念转型和概念重建,力图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理想的重要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根本说,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体现在它回应了变革的社会提出的挑战,是新的教育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课程与教学,可以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教育形式上的支撑。“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这种价值说明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是人为的一种设想或“炒作”。

追问二:研究性学习的合理性基础是什么?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要经得起拷问,必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同样,合理性是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前提。我们至少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认识论的新发展三方面寻求研究性学习的合理性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和有意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头脑中的内部认知过程。它抛弃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看作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机械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新知识进入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意义的过程。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学生能否将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个体的内在认知在学习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重视个体先前知识和技能在整个学习历程中的重要性。”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明确提出,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学习的基础,积极的学习心向是学习效果的保证,它强调学习者主动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使外部知识转变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对我们的启发是,学习不能脱离认知主体的积极性,不能不考虑认知主体的经验和学习意向而进行知识的灌输。学习是人的本能,好奇心是认知的起点。无论是生活在远古石器时代的儿童,还是生活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儿童,当一颗流星带着耀眼的亮光划过天空继而消失在茫茫黑夜中时,这种现象对他们的心灵引起的震撼以及挑起的强烈求知欲都是一样的。从学习的这种最原初的意义上来说,学校教育应保护儿童学习的这种天性和好奇心,因为这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显然合乎人的学习的这种认知特征,能够使儿童学习的天性和好奇心得以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研究性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并有机会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在解决问题中综合运用知识,因此研究性学习更有可能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静态传授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知识是如何从一种动态的互动中形成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有助于主体对经验性世界的组织”。在建构主义视野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个体自己决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行为;要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强调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的引导,但是反对简单的直接的知识传递。

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探究定向的、内在驱动的学习,这种学习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主张。研究性学习是基于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正如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所指出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学习,只有建构性学习才最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力,最能促进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研究性学习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

(三)认识论的新发展

哲学认识论以揭示人的认识问题为己任,以人与知识的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因此,认识论的观点对认识人的学习具有重要启发价值。在传统认识论视野里,人与知识的关系是一种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知识被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客观”知识,是需要人去认识的对象,是需要儿童去占有的“对象物”,由此导致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灌输和机械记忆,儿童为占有知识而身心疲惫。

近年来哲学认识论也在发生新的转向,即在坚持知识的客观性和公共性的同时,承认知识具有主观性和私人性。这种转向可以从“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的研究中窥见其端倪。在传统认识论看来,知识是真理的“化身”,是人正确认识世界的结果。知识是显性的、理论化的,它可以被分享、被传递,因此,这种知识又被称为“公共知识”。对学校教育来说,其重要功能就是完成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也就是将这些公共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无论是教材中体现的制度性知识,还是教师讲授的知识,都属于“公共知识”范畴。随着认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开始探讨与“公共知识”相对的另一种知识,即“缄默知识”。默会知识是个人化的、实践性的知识,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以语言的方式加以传递和陈述,是与那些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等明确加以陈述的“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代表着人类知识总库中那些无法言传、不能明确地以概念、命题等陈述的知识。缄默知识的研究揭示了人的知识结构中还有大量实践性的、缄默的知识类型,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显性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这种缄默知识的积累和养成,因为缄默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和向导。而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从做中学”,是积累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无疑给学生积累缄默知识提供了机会。

追问三: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作为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完全是新鲜事物,教育史上很多教育家和教育理论流派都阐述过类似于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譬如,孔子的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精神内核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注重引导和探问的“产婆术”;卢梭(J.J.Rousseau)的“发现教学论”;杜威(LDewey)的“活动教学”和“主动作业”;布鲁纳(J.Bruner)的“发现法”以及施瓦布(J.Schwab)的“科学探究”,等等。可以说,今天的研究性学习与这些先辈们终生捍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一脉相承,只不过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根据社会的不同要求对这些思想和方法做出了不同阐发而已。

那么,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它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同于接受式学习的如下特征:(1)经验性和体验性。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积累实践的经验,并在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种经验性和体验性显示出研究性学习与记忆书本知识的不同之处。(2)过程性和生成性。接受式学习是学生掌握既定的知识,但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3)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研究活动是自主进行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同时,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学习,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求结论。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文献中发现诸如“研究性(型)课程”、“探究性(型)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等术语呢?它们与研究性学习又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些术语的出现是人们将研究性学习看作一种课程形态的结果。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主导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被边缘化,甚至被人为取消。因而,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的传统中受到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严重挤压,几乎失去存在空间。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必要在课程计划中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让学生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这样,进入课程计划的研究性学习显然已经成为一种具体的课程形态。因此,上面所提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际上就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在这样的学习机会中,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体悟生活,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意。可见,上面提到的众多术语实际上都是一个含义,表达的无非就是作为课程形态的一种研究性学习而已。

追问四:研究性学习如何取得其合法地位?

进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所有课程形态,都应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合法地位。对于传统学科科目(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来说,它们的价值和合法地位很明确,没有人会质疑它们在课程体系中的合法性。但对于研究性学习,在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进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之后,总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这说明研究性学习要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尚存在一定的合法性危机。那么,研究性学习如何取得其合法地位呢?

第一,原有学科课程中有研究性学习的成分。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全新的,原有学科课程中早就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成分,只不过没有将其独立出来而已。如,科学中的实验与探究、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调查研究、文科课程中的拓展阅读以及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等。可以说,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成分是研究性学习独立开展的基础,也是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中获得合法性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还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呢?在学科林立、强调科目主义的传统课程设置中开辟一个领域,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学生发展兴趣和探究能力、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提供机会,是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发点。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独立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譬如,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阈;而相对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再有,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接受式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而相对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目的。在目前,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还是必要的。

第二,要消除研究性学习的合法性危机,还要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的关系。两者关系基本上可以表现为三方面:(1)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延伸、综合与重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供了机会;(2)研究性学习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通过学科领域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结果进行总结与提升;(3)在某些情况下,研究性学习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结论:对研究性学习的三点认识

第一,研究性学习只是众多教育形式中的一种,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在对待研究性学习时,也要考虑它的有效性问题,不能任意拔高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研究性学习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研究性学习有独特价值,但也存在相应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强调探究的过程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但操作困难、与之配套的社会环境(如教师的指导)尚待完善;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但往往使学习流于粗浅和表面化,容易与知识的学习相割裂,导致探究流于浅层、缺乏深度。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5

一、合作学习学做人,实践之中育心德

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性质,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1.合作学习重内涵。“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教学中,我本着务实发展的原则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工研究事项。这项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不仅明确了各自的研究目标,而且交流了研究的方法途径,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加强信息沟通等。这一活动让学生懂得合作是做人的基础要素。

2.研究学习自主化。我和学生一起将《品德与社会》研究学习的实践过程设计为:根据分工制订个人研究计划――自主与合作探究――整理资料,深化认识――汇报学习成果。

这一系列活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与总结研究学习成果的能力。探究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学生立足自身生活体验、网络、书籍及本土资源优势,结合具体的生活环境,依托学习的内容,在近似于“游玩”的过程中体会、掌握并运用研究学习的方法获得研究收获的体验。

学生实践活动坚持自主研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要让学生懂得:连接他们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活动的就是每个人的责任心。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获得研究学习的大成功。

二、展示成果再深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展示研究成果,是学生深化对所研究专题的认识,体验研究成就感的过程。

1.“三级”展示多体验。研究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为个人、小组、班级三级进行。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相互启发,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体验活动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信心、保持研究兴趣的最好办法。

最后的成果展示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过程中,各小组采用多样化的展示方法:有的借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ppt课件展示;有的将成果按文献资料、图像照片、实地调查、个人感受等进行归类,然后用文字、绘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看后让人对本课的内容有了深刻全面的把握;有的将自己在研究中的收获及真实感受,用小品、情景表演、诗歌朗诵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

2.文化丰富自信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每个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都会有所增长。心灵丰富了,自信心也不断增强。五年级一班的辛语在《圆明园在控诉》研究性学习后写下这样的日记:

从小我就是一个胆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女孩。在每次的《品德与社会》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老师都鼓励我积极参加讨论。通过多次……逐渐克服了不善“交际”的缺点。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6

一、关于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概括起来看,当前的数学学习研究遵循着两条途径。一条是从一般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对数学学习的具体问题作解释与分析;另一条是尽可能从数学学习具体过程出发,研究学生学习的真实心理活动,分析其认知过程、机制及心智变化,由下至上构建理论。

而就目前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大多数专著和论文看,采用第一种研究途径的仍不在少数。上述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处理好一般学习理论与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应充分肯定一般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研究的普遍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这种运用中表现出的简单化或贴标签式的倾向,特别反对把数学教育心理研究等同于“一般教育心理学加上数学例子”的作法。

事实上,教育心理学理论要有效地运用于数学学习研究,须经历一个理论与数学学习具体实践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概括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粘贴”过程。由此可见,问题的实质还不在于选择哪一条途径,而在于无论选择哪一条途径都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真正有机的结合,其价值也是双向的,即运用理论有效地解决数学学习问题,同时,通过具体数学学习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数学学习理论及一般学习理论。此外,在研究方式上同样需要在某种对分中寻求平衡关系的还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处理、逻辑论析与实证研究、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以及观察的与实验的、问卷的与访谈的、统计的与个案的、自省的与它析的、过程式的与结论式的等等。

二、建构主义对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启示

1.建构主义提供的是关于数学学习认识论的分析。

相对于学习心理的实证而言,学习认识论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更为根本的,它体现了一种基本的教学立场及观念。事实上,认识论的分析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建构主义在现代的兴起,可以视为从认识论的高度对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的直接成果”

2.建构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

建构主义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维度,在建构主义的旗帜下事实上也包含着诸多不同的观点,因此,为避免盲从或追求某种“时髦”,需要对建构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轨迹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应对其t多观点进行鉴别、再认、选择,甚至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加以整合。

3.不同的建构主义立场将对数学学习研究产生不同影响。

一方面,建构主义的立场可以影响研究者的工作方向(如个人建构主义对个体认知活动的特殊性感兴趣,而社会建构主义更重视合作学习、语言交流、学习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不同的认识论立场为数学学习心理的具体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框架。正因为如此,更应该把“探幽入微”的具体研究与宏观的认识论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4.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时应特别关注其特殊性。

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应该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入手,探究其学习的特征。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于,数学的对象是一种思维对象,是人类经过一定的抽象活动所构造出来的心理上的对象。按照这样的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建构实际上可视为建构的“建构”,这正是建构主义的数学观与数学学习观本质关联的核心所在,也是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今后仍应深入探讨之处。

三、应对数学学习心理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

即使是对一般学习心理研究而言,对于处在“生长期”的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来说,更是存在着若干开放性环节和发展空间,这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对数学学习心理除了从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外,如下角度值得进一步重视。

1.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

“任何一种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都是建立在明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对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必然涉及到“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认识规律与思维方法”等问题,这正是数学哲学及数学教育哲学需要回答的问题。

2.思维科学与数学思维论。

由钱学森先生所倡导的思维科学研究已获得长足进展,数学思维论立足于数学思维规律的概括与研究也已取得诸多成果,而将数学思维研究与相应的学习心理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国际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特色具体体现于对数学学习过程中各种实际数学思维活动机制的深入研究。

3.社会学与文化学。

数学学习活动因其本质上是人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具有社会适应性、文化继承性及环境相关性等特征,只有将这些特征与数学学习心理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并把握其规律性。也是学习者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

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应特别重视数学学习与现实环境的关联,以及学习中的交互活动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与学校正规数学的关系及对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值得我们重视。

四、应加强对数学学习活动中具体问题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7

一、让学生深刻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意义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更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在于学习活动最终所得到的结论,学习最终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研究性学习将使学生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高。并将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精心做好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作为指导教师要认真制定计划,精心加以指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指导学生选择研究的课题

这一阶段指导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常是开设讲座。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难,课题选得不恰当,学生往往难于坚持开展下去或者开展得不理想。选择的课题要有一定的创造价值和社会价值,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去解决,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及相关物质条件,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去开展。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选题:社会生活实践方面,如中学生健康情况调查:热门问题,如按揭贷款购房问题、城镇规划问题;教材中提供的课题,新编的高中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六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2.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阶段的指导

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学生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使自身的数学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因此,研究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重点。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数学方面和非数学方面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设者。教师的指导切忌对学生的研究施加已有的结论,而应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数学公式、定理、数学结论以及非数学方面的)、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②教师要根据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相应的指导,如问卷调查表设计的指导、资料收集工作的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指导、形成结论方面的指导等等。确实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③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准确地记载研究性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④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个人身上的一些困难,教师要在技术上指导和帮助,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能力、个性和心理方面的发展,要在精神上给予适时的鼓励,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让学生坚持到底。⑤作为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一定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困难。教师要不怕困难,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指导学生做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总结

研究性学习的最后,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和口头报告材料。在总结时,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一些现象无法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析或论证),这时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帮助。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教学思维教学流程自主性学习方式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已正式列入课程计划。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自然和社会中选取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我在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转变观念入手转变教学思维

1.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要转变传统的培养人才的观念,认识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站在国家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仅是学校的事,而且是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建的立体教育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全社会人人有责。

研究性学习汲取了新课程理论,与传统课程相比特色鲜明:不同于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而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课程的内容不是专家编写的教材,而是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前人所发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的过程。这是一种注重知识自主建构过程的课程。教学离不开学生、教师和教材这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有机能动地决定着教学的思维。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思维的主要参与者。

2.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传授获得间接知识;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则是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研究性学习。

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和参与者。计算机网络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现。教师工作重点将不再是分发信息,那种教师“对”学生的师生关系将转换成教师“与”学生,甚至可能是“伙伴―伙伴”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还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更好地发挥个体创造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经历课题的选择、确定,资料的收集、分析,报告的撰写,成果的整理、展示等。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去操作,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二、注重教学流程的创设

1.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准备―组织实施―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规划准备阶段,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分成若干个小组,推选出负责人,并与指导教师共同研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确定研究课题及制订实施方案。在学生探索问题之前,教师应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以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之中。如指导学生从大家都十分关注的保护环境和生态问题入手,选定核心知识元“人与自然”。

组织实施阶段,可采取边学习边实施的做法。请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实施过程及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施,待实施过程结束后,共同开展研究工作。问题的设计必须有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需要迫切解决,但不能轻易就知道结论;要大小适度,即问题既不能一步就解决,又不能过于笼统,涉及面过大。

成果评价阶段,可由学校统一安排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分类、分层次进行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评价反思阶段,可与其他解释进行比较,总结学习结果及相关知识,反思探究过程和方法。可利用word、ppt、网页、概念关系图等表述学习结果。

2.注重过程的检查和督促。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督促检查不同于作业和课外练习的检查,其一般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①定期深入课题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或要求课题组定期汇报课题进展。

②定期举行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会,让课题组在交流会上展示他们的阶段性成果,教师作出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同时引入适度的组间竞争,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热情。

③进行组间互查,相互督促,相互启发。

④参与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帮助课题组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三、自主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导航作用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我选择了一个学生感兴趣同时又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主题后,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知识的获取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自主建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观察或调查对象,进行查询资料、操作与制作等活动,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

为解决好研究性学习方法上的问题,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1.教师首先要充分备课。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发展,教师应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选择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2.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作的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要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网络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

3.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行动在学生的前面:不仅要在知识与心理两方面都备好课,而且要提前搜索有关信息,扩大知识面,当好学生的导航者。

研究性学习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互补充的学习方式,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需要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科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现在,我就如何在数学课上开展探究性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1.弄清概念: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分清研究性学习与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异同。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即探索性学习。但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理解,因此两者不能等同起来,要看到它们的区别:(1)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基本上局限于课堂之内,并体现于课程教学的某个环节,而研究性学习则远远超出了课堂之外,并且探究的因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始终;(2)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多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索去发现已存在书本或教材中的预知结论,而研究性学习所要探寻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未知的;(3)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所要研究的问题一般是已知的、清楚的,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刚开始时并不十分清楚,问题随着研究的展开逐渐被暴露;(4)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所要研究的问题多为封闭的学业问题,而研究性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多为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人们所遇到的、所关注的问题。

只有正确地认识学科课程中探索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性学习才有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3.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角色的转变。(1)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学习的平等参与者。由于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视野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也就失去了对学生所要学习知识的权威。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是他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参与者,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无拘无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师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2)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传统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科学文化的传授者。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除在资料信息来源、思路点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外,还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协调者,创设轻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证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拓展探究方法,为探究性学习开启大门

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然而,我们在实际授课中认识到:高中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三、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学生的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

四、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教学,我们应当让学生自己体验和经历过程。因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有这么一句话: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多动手做数学。教师应多想办法、出点子,用数学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想学,自觉地去探究。

五、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欢乐

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英语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长足发展,研究性学习也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发展的新时代,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要学会自主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通过研究性学习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库,紧跟时代的步伐。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可以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即学习方式层面的研究性学习;狭义上仅指学生自主性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属于课程形态层面。依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及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研究性学习的立足点在于学生自主、自觉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兴趣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课堂灌输教学转向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

二、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它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主客体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伴随者,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初中英语研究性教学可采取以下这些策略。

1.学习内容的转变

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限制了学生的个体发展。而研究性学习是在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它要解决的是自然或社会中的真实问题,不再是理论上要回答的抽象问题。英语学习的最后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能够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字词句段的分析和讲解,注重语法知识的梳理和试题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但是也缺乏必要的英语听说和运用的能力,这样会导致学生会阅读和写作,但是发音不准确,从而导致交际能力比较差。研究性学习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个主题,或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收集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小组合作,最终解决问题,并用于实际生活中,比如角色扮演、英语辩论等,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方式的转变

它从单一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转变成师生多元化学习和共同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转变师生的角色和地位,突出学生的参与性,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在学生参与谈论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可经常让学生朗读英语单词、课文,分角色扮演课文,对课文进行复述等,在进行教学前可安排数名学生进行英文演讲,不必限定题目,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学习目标的转变

传统教学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掌握已有的知识或结论,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并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传统的英语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语法概念、规则、习惯用语等,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一个目标,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或调查问卷,然后经过小组讨论,全班演示,师生共同探究,再得出结论。

4.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研究性学习是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研究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担任着主导者的作用,也担负着学生的向导。只有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从旁指导、组织、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这就要改变传统教师高高在上的一言堂的模式。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怪想法,不要刻意去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很奇怪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应当注意的问题

1.研究性学习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旧模式的根深蒂固,面对这一全新的模式,学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他们不明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不知如何来计划安排这种形式的学习,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开始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内化知识,学会运用。比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选择学生最熟悉的题材,如何进行小组的分工、角色扮演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2.研究性学习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内容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评价以评价为主导的局面,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他们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很多时候学生是脱离老师的视野和指导的,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他们才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更好地完善评价体系,而且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从过分倚重学习成绩转向注重综合素质,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目标、条件和过程。评价的内容、角度多样化,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能得到肯定和表扬,这样就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模式和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英语角色扮演中,我们可以采用评价内容多样性,不仅从学生的语言的流畅性、规范性来评价,还可以从学生表演的技术方面来评价,看谁演得更像,或者从小组方面的配合来评价。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赞扬,这样就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