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十篇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十篇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12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手工饰坊”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

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本科、研究生以上教育的注重培养人才的研究能力。与之相比,高职院校的并不m合培养研究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崭露头角,必须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而与岗位对接就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过硬。

在选择毕业生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最受欢迎,这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学生凭借动手能力强,就业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药学专业对应的药品生产岗位企业,对毕业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可以说,员工的动手能力是影响企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强人”乃企业核心能力之根本。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利于学生就业

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和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进行思考、推理、判断的劳动方式。大学生通过创业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就业心态,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普遍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也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企业在招聘时对求职者的创新能力更加看重。相比而言,很多高职学生只知埋头读书、认真考试,对未来思考不多,创业意识薄弱,创新能力欠缺。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象牙塔里走出的学生显然并不占优势。创业意识是影响创业者创业动力的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要素。而高职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职院校尚未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未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的总体规划。

三、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手工饰坊”的创业项目优势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健康科技产业园(中草药产学研基地)为“手工饰坊”创业项目提供了多种中药材,“手工饰坊”开发了一系列中药特色的产品:

中药泡脚包:可以强身健体,驱寒解乏,舒活经脉,预防感冒,美容减肥,改善失眠,消除亚健康,增强抵抗力。其中,由本项目组自主研发的治疗痛风的中药泡脚包已经申报发明专利。

中药绘画:使用各种类型的中药材,设计出具有中药特色的图片,可以进行装裱便于存放观赏,例如中药年画的制作,具有药学特色。

串珠饰品:顾名思义,即用各种类型质地的珠子,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心爱饰品。而我们主打的特色饰品主要提供以薏仁,红豆等串出的手链,甚至还可以组合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和形象逼真的水果图案。而且我们可以提供原品材料,让顾客买回去自己设计,去创造自己的时尚。

中药标本立体水晶制作:用胶罐在模块里做成水晶一样的透明块,可以保存各种药材,制成具有中药特色的吊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水晶制作将艺术创作、动手能力以及智力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等特点。

四、以“手工饰坊”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手工饰坊”的创业项目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的所有学生不断开拓创新,开发新产品,并且积极使用互联网微创业手段。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接受和利用新鲜事物,能够更快地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同时,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开放的多元化媒体为大学生微创业提供了契机。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投资额度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准,最低的只要3000元,平均都在2万至3万元,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

参考文献:

[1]丘磐.“强人”:企业核心能力之根本[J].新快报,2007(11).

[2]王群.多种物理实验方式的有效尝试[J].辽宁高职学报,2011(4):81-82.

[3]张武军.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3):175-177.

[4]杨晓明.高职大学生创新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辽东学院部分高职学生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09(10).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2

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现代人才;问题意识

一、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

1.提高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日益加速、知识剧增、技术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形势下,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人才必须具备学习、适应、创新和竞争的生存能力。因此,在这个竞争和发展的年代,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其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与前提。所以,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根本需要。

2.提高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早在1999年,我国就提出要“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由此可见,在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逐渐以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使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使人由一定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实体,使人走向自我完善。总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只有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其将来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当代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3.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人类的最高本性。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说:“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这种东西就是人的创新本性。”由此可见,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善于通过生产、活动、实践等获取经验与知识,从而发展自己、改造世界、不断进行创新。人总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以求得新的生存与发展。当代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创造力的竞争。因此,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成了时代对人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二、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与创新意识相适应的现代人才意识。①在现代教育中,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43年就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性教育观点。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这处处充满创造之力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创新、获实践,使其自身价值得以体现。从社会角度来看,创新与实践的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发展的体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从教育者角度来看,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创新素质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教师只有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各个不同方面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途径,探索其有效的培养方法,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根本任务,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②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是教育功能观念的重要体现。当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教师的根本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只有通过教学实践,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在现代教育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改变不适合时宜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思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效构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③树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在新时期的人才标准下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人们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认知与评价观念也实现了新的超越。尤其在创新教育模式上,注意保护和支持那些在学习上“爱钻牛角尖”和“爱耍小聪明”的学生,鼓励他们要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努力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学习品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要发展,教师要先行,客观上要求教师对教学要标新立异,采用目标教学、民主讨论、问题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一起实践、创新,实现教学相长。学校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的,不仅教学要创新,教学管理、决策也要创新,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决策机制。

2.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类:一是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学生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前者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后者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由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当前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任务之一。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教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当代教育者深入研究、实现创新课堂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②改变教学方法,掌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的指导者,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形成与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影响,由此,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素质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改变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的培养。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在教学模式上,请有科研经验的导师、教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研成果,讲授创造思想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激情,逐步形成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启发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的原则,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掌握所学内容,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智力开发,进而创造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使其智力活动呈现多样化、丰富化的要求,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积极进取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

3.要努力营造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环境。①必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则首先要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抛弃教死书、死教书,整天拘泥于陈旧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教学观念。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已任,这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和角色的新定位。②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主导者的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要为学生禀赋和潜力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学生只有具备热情奔放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③营造学校的创新环境。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机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乐园。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高校培育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学校体现时代要求的品位和格调,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营造一种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在教学中,就应不断更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创造空间、引导学生想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④营造有利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环境。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4.要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建设。①建立健全创新与实践的规章体制。合理的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除了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要进一步依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机制,这样有利于实现教的创新与学的创新的有机统一,学科创新与活动创新的有机统一,校内创新与校外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②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要创立有效的奖励机制,逐渐形成鼓励创新、参与创新、发扬创新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给予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及导师专业辅导提供经费保障,以使创新融于教育教学当中,使二者有效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和实习环节。校企合作能产生共赢,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由此,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从制度上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制订出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采取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和企业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为教师真正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④建立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教学运行机制是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创新,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效能的保障、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其实现以人为本,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管理目标,为教学管理服务。由此,建立完善的教学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营造良好的、宽松的育人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任务。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创新、实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总会有一种适合于学校、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2]张飞.“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Z].2009.

[3]郑金洲.审视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3,(3).

[4]吕卫.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

[5]王义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9,(1).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宝贵契机。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其重要。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就业对大学的导向性作用更强劲,学生的个性化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强烈。这些因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在客观上滋养了一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负面影响,功利性的学习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高等教育,大学的培养观念和方式面临着挑战。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

教育因素。我国高校存在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诸多因素。除了传统教育的以书本中心、以课堂中心、以教师中心的影响之外,新形势下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高校急功近利的倾向明显,比高楼、比规模、比指标成为一些高校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仅忽视了学生德育、智育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推进。另外,随着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一些高校和不少学生,热衷于研究生考试、各种业务考证,以另一种方式陷于应试教育。为此,高校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解决新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生自身因素。自主创新心理主要由创新欲望与创新情感两个部分构成。创新欲望是一种求索进取、探寻新知的内在渴求和需要,它的最大特点是求新求异,厌弃陈腐观念,充满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中未知领域的巨大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情感是创新主体对创新活动的主观体验,它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当前国内高校部分学生缺乏大胆求新的精神,局限于书本知识所教授的定理规律而不思破旧立新、深层次探索,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其一,大学生要注重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在大学生学习、实践、生活的过程中自觉形成,体现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之中。

知识、能力水平是影响自主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知识因素不但指知识的量,还包括知识的质,没有较深厚的知识文化底蕴,以及对知识的获得欲望,要在较高层次的水平上创新是难以实现的。但只有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辨别、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实际能力在创新意识形成中,往往比知识更重要。

思维方式是创新活动的工具,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创新意识的形成。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给人们留下了守成、稳健的心理积淀,冒险、开拓、创新精神不足。这种客观环境养成了复古、唯书、崇尚权威的思维,失却了质疑、反思和批判思维。自主创新要有开放性思维而不是封闭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复制性思维、人文性思维而不是经验性思维。

个性特征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气质、性格、智力、情感、兴趣等方面。一般说来,个性特征直接影响创造性,个性特点鲜明的人富有创造性,而个性平淡的人,则缺乏创造性。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都需要大学生自觉学习、锻炼,没有主观因素的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将难以形成。

其二,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4

关键词:创新能力意义现状培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异、经济发展逐步趋于全球化。面对社会进步的新挑战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潜质的必然结晶,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特点。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等。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时展的需要。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尤其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的规格取决于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面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求大学生成为既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每一个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全方位更新观念,落实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使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1.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给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往往仅满足于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或是考取研究生,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的激发。

2.缺乏创新技法的能力

我国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具有很大的优势,有创新的灵感,但在动手能力与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方面却远远弱于外国学生。

3.缺乏坚持创新的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四、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注重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要有创新能力,就应具备独立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靠教师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和学生本人有意识的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向学生说明自学能力对工作和成才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把讲课和自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设计竞赛、与教师一起做课题,学习教师的分析过程和操作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小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3.注重创造意识和人格的培养

激发学生对创新设计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有利条件、捕捉机遇、探索事物的本质,努力实现创新目标。给学生营造一个开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的宽松环境。所谓创造人格体现在兴趣广泛、勇于探索、意志坚强、有自信心和责任心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4.注重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不是一种单独的能力,而是一种多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它与情绪、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紧密相关。非智力因素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非智力因素,充分开发与调动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积极性,使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钻研、认真实践,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地认识尚未认识的客观世界,主动去探求新的真理,不断去开创新的领域。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来提高他们的创新力。

5.注重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

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配合的过程,因为创造过程是对原有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创造过程。所以从大学生本身来说,他们应该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汲取知识,积累素材,为从事创造性活动作准备。同时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其教育方式可以是多角度、多方位的,如技能竞赛、开展第二课堂、结合生产实践进行教学等,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创造思维的良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细致、艰苦的工作,需要高校教师的高度责任心、渊博的知识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踏踏实实地体现到教学工作当中,那么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必将得到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施.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2).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

人类已跨入21世纪的门槛,进入了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成为国际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它对未来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未来的人才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间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培养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

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也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时代,它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适应新时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意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育教、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求真、求新,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要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不拘泥于某些权威的既定论断,善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动手实践,使自己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

荣膺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现任美国能源部长的朱棣文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过多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注重书面应试能力,而在激励学生创新方面则明显不足,其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是更重要的。这正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感到迷惑不解的:我们中国的学生在各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夺金夺银,使我们每个人兴奋不已,而在每年的最高国际荣誉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却难觅中国人的身影,令国人惋惜。也许朱棣文教授高屋建瓴的精辟之论值得我们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每位教师深思。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核心

人类的思维方式一般指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既是对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娴熟和灵活运用,又是一种常规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多向、发散、比较的思维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在可能发生的事情中,预料到不可能,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的途径。通俗地说,凡是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思维活动,都可以称之谓创造性思维。凡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都敢于标新立异、多思善问和具有批判精神;喜欢博采众长、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创造性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1.培养学生善问多思的习惯。善问多思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事生于虑而成于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即使是错误的,甚至是可笑的,然而这正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发明家的创造正是从质疑到解疑开始的:从锯子的发明到司马光砸缸;从质疑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到相对论的创立;从飞机上天到飞船登月,从“工农武装割据”到“一国两制”的提出,这无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转贴于

2.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教育学生要终生学习。创新精神呼唤人的自主意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远距离教学、现代化电教设施教学,以及计算机网络在进行中的运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正趋于多样化。为此,还要要求学生坚持终生学习,接受终身教育。

四、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形成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要吸纳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知识的使用价值,结构越合理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在现代社会,知识的半衰期已经缩短到五年以下,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许多知识等到走上社会就已经陈旧了。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生有限而知识无穷”的矛盾,终生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因此,教师只能“授人与渔,”而不能只“授人于鱼;”要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和走上社会后,都能适应科技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使学生通过终生学习获得新知识、新技能。

五、创新教育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首要问题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了解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新科技革命的高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去如何学习,如何在今后社会中生存。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源泉。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奋斗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通过终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调整知识结构。站在履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努力使自身在人格魅力、思想品德、知识能力、计算机使用的技能和技巧、教育技能和技巧等各个方面适应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需求。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82-02

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2005计划”),并指出,“实施‘2005计划’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1]。

201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2]。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现阶段各个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有很多,前沿知识的掌握不足、思维固化、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硬件学习设施落后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漠不关心等因素都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创新意识的缺乏也是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3]。在整个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问题,并将已有的知识通过总结与分析,从而得出新的知识成果。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以后,仍然延续着高中时期的被动式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做到真正记住和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并且在课后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查询和补充与课堂上讲授知识相关的内容,学习效果大受影响。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在课后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形成在自我学习方面的动力。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个体生活发展过程中,产生创造新事物的愿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创新的过程中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尝试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即使最终不能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或者研究成果是失败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扩充,培养了学生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考虑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想法、敢于创新,令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整个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二、制约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因素

(一)被动式的学习习惯仍占主导地位

我国学生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接受的是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答案唯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使学生养成了一种被动学习的惯性。进入大学后依然沿袭被动式的学习方法,不能够批判性地去看待问题,只是被动式地单纯记忆。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小学基础教育不同之处在于,教育者本身起到的是一种教育以及引导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更为灵活、宽松。但是,被动式学习习惯,使学生不能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动力,被动式的学习习惯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二)教育者自身水平参差不齐

根据教育部2013年教师人数统计数据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已经达到了1392676人,而其士学历、硕士学历、本科以及本科以下学历分别为227400、488373、655118、21785人。从学历上看,教育者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一样的,并且在这么多教育者中,部分教育者自身就不具有创新意识,进而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缺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想法和方法。教育者自身的世界观对所教的学生也有影响,教育者要具备国际性视野,能够及时把握世界热点,并将所知道的热点话题通过课堂教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这样才能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提供基础,然而现实却是,并不是所有教育者都具备这些素质。

(三)家长传统教育方式的负面作用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教育对学生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传统中国家庭教育理念中,“听话”的孩子是大部分家长所希望培养的,但这种“听话”牺牲的往往就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种发散性思维是破坏性的,也就是家长通常所认为的“胡思乱想”,正是这种“胡思乱想”往往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探究性的行为和想法,采用打压式的教育方法,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不能够批判性地去看待问题。

三、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路径

(一)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弥补基础教育的缺失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模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近些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为很多人所诟病,包括学生的道德素养不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以及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不强等等方面,但这些现象的产生并不都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后果。在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这种人才选拔方式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与家庭的财富、地位、权力无关,考验的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这种选拔方式下,到了大学阶段,高校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延续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要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在其兴趣基础之上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地引导,不能利用教师的权威性,对这些想法进行简单的全盘否定。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教育者自身应具备创新的精神和意识。高校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有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好奇心和独创精神,然后才能用创新精神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用自身的创新人格魅力去感染、带动学生进行创新”[4]。教育者不仅需要具备创新精神,还应具备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令学生逐渐地形成创新意识。

2.完善考核机制。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考核应逐步地从单纯考虑论文的发表数量向着重考虑论文的发表质量转化,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为衡量标准,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散了在课堂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在改变考核标准的同时也要建立教师的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薪金满意度,尽量减少兼职现象的发生,促使教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生的培养上。

(三)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

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建立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组织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会议,促进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制订学生交流计划,让学生参与到学术交流当中,使学生能够吸收到不同的观点和知识。有条件的高校要尽可能地与国际名校建立学生交换机制,增加出国交换的名额。出国进行学术交流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国际性的视野,接受新鲜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增进校企合作,达到“产学研”三位一体

培养创新人才是“2011计划”的目标之一,“由于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科研阅历和实践经验,他们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将增加教学中科研含量与实践成分,为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和环境”[5]。以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不仅为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园区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机会,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园区企业积极接纳高校大学生实习与就业,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经历,并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实质上的支持。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和愿望,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帮助。

(五)注重辅导员与家长间的沟通,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只占其中一部分,陶行知先生认为,“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6]。学生学校外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有时候要比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课余生活的状况,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使家长具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确保学生家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杜绝“家长权威”和“打骂”式的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教育的环境下才有利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为学生创新愿望的产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5.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2012.

[3]孙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耿利敏.关于阻碍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2,(26).

[5]陈昌贵,曾小军.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高教,2013,(1).

[6]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106―03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和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展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自身素养的反思总结和提高。通过实践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发展,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基本的实践能力是学生从业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应用,就必须侧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阶段,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以及在技术应用性层面上有一定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看作学生职业发展中基本的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和求职能力,以发展的视角、过程的眼界来审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

实践是创造性的来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都要体现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产生创新想法,并不断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创新想法最终形成创新成果。一方面,实践活动中林林总总不断变化的情景,有助于激发创新的欲望,是创新意识产生的来源;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是检验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唯一途径。

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包含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从创新意识到创新成果,需要通过实践能力作为桥梁来转化;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创新意识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于,创新意识有助于避免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模拟性和重复性实践活动,有助于运用新方法高效能地完成具体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发现探索新知的过程;既是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知识结构改造的过程。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应当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素质发展的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创新实践型人才,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既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也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

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把握规律性

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类大学生人才培养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客体,要满足主体的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的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和形成是在自身需要的激励和驱动下进行的,就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构成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得以进行,首先要有内在的需求,然后才能推动培养过程的进行。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了解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开始,从把握规律着手,从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的实际状况出发,寻找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深入了解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大学生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客观地对待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多样性和过程性。

(二)增强协调性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取得实效,是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注重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调整、整合,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无缝连接,实现课堂与车间、校园与企业有机结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实现,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协调配合,产生的是一种综合效应。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确保持续性和有效性,就需要研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消除对立及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地优化配置各方面的资源:一方面,需要保持学校内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树立教育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另一方面,需要与社会和企业等外部环境相适应,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等方面资源的优化组合。

(三)激发主体性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和影响。内因决定外因,这种外在的形式是否具有有效性,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接受教育程度。大学生自愿地参与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和实践锻炼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思想。因此,只有将让我培养转化为我想培养,教育者所教授的知识和推行的思想才能由内而外转变为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职业技能,不断地建构学生的自身素养,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建设水平。通过实际的实践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自身被动接受信息的教育缺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帮助下自主发展。

(四)坚持开放性

学生在实践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需要经过加工提炼,才能升华为理性知识。自由辩论和科学的引导,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多练习,在教师指导点拨下探索、交流,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和实践。人才培养要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自我理解、解读、质疑,尊重学生感受与个人见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对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充分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

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反思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创新,创新和实践是人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实践和创新活动是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实践能力作为一种素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影响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最终的结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发展的动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然而,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组合,是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能力,能力通过实践推动创新。知识、能力和创新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学习的目的既是积累知识,也是探索新知、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质疑,这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问题,也是个人素养和责任感的问题,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毅力、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既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创新的先决条件。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动态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首先,体现学习的多样性,这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也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其次,体现学习的反思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问质疑是反思学习的主要表现,探究是反思学习的基本特征。而好问质疑探究都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在学习中敢于把外在的知识和事件与自己切身经验结合起来进行认真思考,既用自己的经验来思考知识与事件,又用知识与事件来思考自己的经验,不断地交换位置和方向,达到理解和重新理解知识、事件和经验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回顾、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最终实现自我发展与提高。最后,体现学习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不仅是个体差异性的要求,也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需要,学生个体在感知、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符合自身兴趣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在的财富》说:“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其根本是创新教育观念的深化和实践。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思想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即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是学生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学生去吸收,而是使学生的本能得以生长。这种教育思想包含着以追求生活适应、强调教育切合需要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以追求学业优异、强调学术教育质量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思想。两者互相结合,齐头共进。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其人才观是“承认个性差异,鼓励最大限度完善自我”;教师观是“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引导学生就业的教练”;学校观是“立足于职业,着眼于发展,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获得前途和职业”;教育观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改造生活”;目标观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归根结底,学校与教师奉行的是一种教育的实践主义,主张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这其中充分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在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深入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内心深处,更深入到社会教育发展理念、社会发展理念的深处。不仅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学生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更要把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看作民族腾飞和兴旺发达的基础,看作提高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看作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和动力,看作民族进步的灵魂和核心,把树立创新与实践贯彻于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教育创新的角度,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看作学生个人素养的最高体现,看作学生反思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体现,不仅认识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智力因素的体现,更是学生精神和人格的体现。作为教师,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己任的教育信念,充分认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创新教育观念,拓展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责任。

(三)做好职业规划,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

职业规划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责任素质和能力实践效果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做好职业规划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在职业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正人才观、质量观、知识观和教育观,进一步地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探索自身的发展潜能,从职业发展角度,了解自身的需求,促进自我认识,建立和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评价标准。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客观认知,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创新实践欲望,端正自身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注重创新实践品质的培养,注重对自身特殊才能和兴趣的重点培养。同时,做好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仅是期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提高,更希望学生在学习观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发现、分析、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李桂丽.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张敬.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0(2):25-26.

[4]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8

关键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能力;三维协同模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5;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01-02

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离不开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协同创新思想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与创新能力相比,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协同创新能力更强调大学生的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协同沟通能力等协同创新要素。

1.协同意识

协同理论认为,协同是指各参与者在整体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协同,表现为它们的有序运作。作为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人”,进行协同的前提是具有协同意识。同样,大学生要想具备协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具备协同意识。大学生的协同意识,主要体现在其对协同创新的认识上,大学生要认识到协同创新是各参与者之间协同合作的结果,每个参与者都要具有和其他参与者协同合作的意识。和普通的合作不同,协同合作强调与同伴的互动、沟通交流,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协同意识不仅仅是要求他们具有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强化他们和同伴互动、交流的意识,即协同意识。

2.角色定位能力

协同学创始人、德国物理学家哈肯认为,所谓协同,本质上就是指复杂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协同和作用,以实现个体所无法实现的组织目标和结果。可见,协同创新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各参与者需要在系统内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行创新活动,达到最终目标。大学生要想具备协同创新能力,必须对所处系统和自身有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找准自己在系统中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协同创新贡献自己的能量。因此,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要件是具备较强的角色定位能力,要能够将自己充分融入系统,在系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发挥相应作用。

3.协同沟通能力

协同创新必须建立良好的协同沟通机制,要求参与者能够进行顺畅互动和沟通,并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观点、意见、想法、资源等,最终达到观点的一致、想法的统一和资源的共享,达到协同创新的目的。构建协同沟通机制并使其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不仅仅是制度保障、管理创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人”具有较强的协同沟通能力。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获得,同样必须具备较强的协同沟通能力,体现为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互动意愿、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广博的互动知识。

二、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维协同模型

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的核心在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结构的优化,它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础条件;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教学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它是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它能够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从三个协同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看,虽然三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形成互相支持的三角关系。三种协同创新要素只有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才能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因此,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协同互动关系。

1.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协同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大学生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一方面,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是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的强化手段。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的提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校的教学管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推动力。大学生协同意识增强、创新素质提升等反映了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创新,如果没有大学生素质的提升,也就不能体现高校教学管理上的创新。

2.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和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会为国家教育制度创新创造条件,而国家教育制度创新又为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提供动力和保障。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对于促进国家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改革教育制度,根据时展要求进行改革,即注重国家教育制度的创新。与此同时,国家教育制度的创新必将创新教育思维、改善教育环境、完善教育条件、提升教育水平,给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大推动力。

3.国家教育制度创新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形成了相应的创新机制,解决了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动力问题。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高校内部师生员工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则来自外部的制度激励。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为高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规范的制度保障,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同时,国家教育制度创新离不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配合,离不开高校教育使命和管理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变革――国家教育制度创新提供了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发展的动力,是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制度基础,又通过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落实其成果。

三、基于三维协同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三维协同模型的构建,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厘清了思路。我们要从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三方面着手,三位一体,全面推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1.优化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

当代大学生追求上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开拓创新精神,但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合作意识弱化的问题。而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恰恰需要其拥有协同意识、合作观念和协同沟通能力等,因此,要通过优化大学生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大学生协同创新意识包括协同创新动机、协同创新兴趣和协同创新意志。其中协同创新动机是协同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协同创新兴趣能促进大学生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功,是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积极追求;协同创新意志是大学生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保障,是大学生心理成熟的体现。高校要有意识地激发大学生的协同创新动机,促使其建立协同创新兴趣,磨炼其协同创新意志。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坚持个性化原则,即要因材施教,注重大学生主动性、独创性的发挥和自主意识的培养,以帮助其形成独立的人格。二是坚持系统性原则,即要创造一个开放的,由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参与的教育系统让大学生在其中健康成长。三是坚持实践性原则,即要让大学生在深入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四是坚持协作性原则,即要让大学生通过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他人、参加集体活动等,充分发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第三,要培养协同创新骨干大学生。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求具有较强协同创新意识、协同创新能力大学生的参与,更需要具有战略眼光、跨专业研究能力和统筹、管理能力的骨干大学生的领导。因此,要从发掘、选拔、培养上下功夫,在具有协同创新能力大学生中培养骨干大学生,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2.教学管理创新,搭建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

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创新高校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拓宽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首先,搭建校内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要通过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形成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互动沟通机制,促使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要从教学、管理、科研三方面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教学上,通过搭建教学资源共享、经验分享平台,让高校教师通过平台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为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奠定基础;管理上,高校可通过整合校园网、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等校内资源,建立各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管理服务;科研上,高校应整合校内各专业、各学科资源,建立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协同创新平台,让大学生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研究,达到锻炼自身能力,提高协同创新素质的目的。其次,搭建校外协同创新平台,拓展大学生的锻炼空间。高校要紧抓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机遇,“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有效整合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创新力量和资源,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相融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通过同国际上高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开拓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3.教育制度创新,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国家教育制度的创新,来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必要的政策支持。首先,要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因时展以及人才培养类型不同而有其特殊内涵和要求。”要把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纳入高等教育目标,并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可以有效拓宽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其次,要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要按照高等教育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属性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重新厘定政府、社会、市场、高校之间关系,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使高校能够自主地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把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第三,要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具有协同创新意识、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大的学术自由,并构建更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让他们在自身专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

[2]赵连根,谢秉衡.构建浦东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危机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9(07).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9

注重日常积累,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所提高。这里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多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课标下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渠道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注重积累,才能激发内心的创新思维,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学生本身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的日常积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任务不应只是提高学生的分数,更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鼓励教学为主,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时,教师一定给予学生称赞和鼓励,这样的肯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提高其自学能力。

点拨问题意识,鼓励社会实践

思想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了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之外,还要教师掌握合适的教学时机,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下学习,改变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放松心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当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提高。

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将这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程度,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下学习,潜移默化中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的提高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质疑的精神以及提问问题细心大胆等。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能力的引导,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鼓励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探究心理和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其中,鼓励学生创办关于思想品德的黑板报、论文、演讲、辩论赛等都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表现。通过不同方法使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激发其创新的激情,开拓创新思维。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注意将活动课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践课程中得到不一样的心得体会,创新自身的思维。科学迅猛发展,教师的授课方式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采用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因此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阵地是课堂。这就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合理的问题。通过问题贯穿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牢牢的禁锢在问题上,这样学生就会主动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在问题上,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篇10

关键词:创新地理教育生活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育的创新是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

地理教育是学生培养爱国情操重要途径之一,认识地理环境、培养地理技能和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基础。通过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学生能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培养环保意识。创新地理教育,能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使地理教学课堂更加活跃有生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能力素质的最高层次。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的前提是“双基”,对地理科学而言,“双基”是指基础地理知识和基本的地理技能。通过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技能的熟练掌握,提高创新能力,锻炼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三者互相交融、互相影响,构成了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在激发创新意识的同时,增强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锻炼创新思维;在培养创新思维的同时,激活创新意识。

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的渗透

1.教师“创新”性地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注意创新性的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良好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带着一种自觉主动的心理走近教学内容,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乡土素材导入课堂。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一提到家乡的地理知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迫切想知道这些奇特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种用乡土地理知识导入课堂的创新性导入,入情入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音乐导入课堂,不同的地域产生的音乐不同,不同的地域的音乐特色不同,地域独特的地貌、水文、气候、宗教、经济特色,在当地音乐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2.营造“创新”的课堂气氛。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引导作用的师生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创新气氛,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总结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地域自然规律,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把握知识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主干知识。在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地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从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新颖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地理知识,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新颖的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该节课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学生收集的课件,自己总结自己课件的内容,再通过课堂讨论,掌握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使用网络的能力及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育创新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

1.留心日常生活,收集教学素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各种地理现象,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运用这些现象组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长一双‘地理眼’,多观察生活,把看到的地理现象与地理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沉积作用形成的黄河三角洲、东营港口、黄河故道、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业都是身边宝贵的、鲜活的教材。如饮食:南甜北咸,东酸西辣;服饰:居民习惯穿藏胞;民居:北方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南方人习惯睡木床或竹床。还有,日本人爱吃鱼,中东的一些国家把旅馆建在了屋顶上,东非高原出了许多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等等,这些都有着地理方面的原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谚语: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云与降水的关系;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降水与冷锋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阵春风一阵暖――春季降水与暖锋之间的关系;春雨贵如油――我国春季降水少的特点。如成语:滴水穿石――流水的侵蚀作用;飞沙走石――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沧海桑田――地壳不断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使教学生活化。

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把地理课本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用处,从而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需要。

如在讲到《地图》一节时,教师可以买几张当地市区的交通图,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把几组学生分别带到不同的地方,让他们徒步走回学校并在地图上标出所走的路线,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地图三要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再如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体会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学生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除亲身体验、实地实践外,地理教学还有很多实践形式,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办手抄报、自制地理教具模型等,应多种形式并用。

参考文献:

[1]钟青兵.地理教育要面向学生生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2).

[2]沙秉祥.地理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尝试[J].中小学电教,2009,(8).

[3]谭成权.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