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十篇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十篇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1:38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1

关键词:民办大学;高等教育;发展

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民办教育立法列入九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历时近四年,于2002年6月至10月先后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从最近报导的审议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如何办好民办大学,谈一些我们的看法。

一、名称问题

用“民办”来命名非公有制的教育体系,概念不清,弊端颇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包含集体所有制和私有经济制的各种组成部分。教育体制改革也从原来政府包办教育的办学体制转变为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体制。经济结构中的民营企业的名称逐步称为私营企业。然而,对非公有制的学校校名始终忌讳“私立”的名称。1993年8月1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第二十二条特别指出:“民办高等学校校名要根据国家关于高等学校名称有关规定确定,一般应与其办学层次相符,同时须在校名前冠以‘民办’二字”。殊不知中央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是否须在校名前冠以“国办”或“省、市、自治区办”?校名应与其办学层次相符是正确的,而冠以“民办”二字,给人以“另类”的感觉。名称问题反映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地位问题。至今,民办高等学校没有像公办高等学校按其层次和性质有对口的领导部门。成立较早的“民办高等学校委员会”是个学术团体,不是直接属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而是下属于中国成人教育学会,据说发起者为此花费了很大口舌才得以批准。依我们看,“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但现实离此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由于“民办”的概念不清,导致了冠名的混乱,也导致了办学体制上的混淆,出现了“公办转制的民办学校”、“国立大学”设置的民办二级学院,甚至国营企业离开主营业而举办的各类“民办”学校。它们实际上是国有资产,也是各级政府财产的延伸。从十年来全日制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涵盖了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上市公司、社团乃至公民个人举办的高校,这给“民办”大学的界定上造成极大的混乱。在对外宣传上,“民办”的概念用“社会力量办学”、“非政府财政经费办学”,而极力避开国际通用的“私立”学校名称,造成了在国际交流中,对民办大学性质难以准确鉴别。

一些学者论证用“民办”较之于“私立”更确切、更科学、更广泛,并非仅仅是私人所办,私人所立,更非私有之意,这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私立学校”,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

所谓“公立”和“私立”,或者“公办”和“民办”是从资产的所有权来鉴别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私立高等学校在所有权上早已不再是个人所有者的称谓,而是从办学经费的来源区分,主要来自政府的学校叫“公立”学校,主要来自民间的学校叫“私立”学校。那些以创办人命名的私立学校,早已失去学校资产归于个人所有的概念,而是属于学校所有的社团法人——董事会,并建立“基金会”以实行对私立学校的资产管理。像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私立大学的名称仅仅具有一种历史的纪念意义,它们不是个人或家族的私人财产。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创办人大隈重信和庆应义塾大学创办人福泽谕吉的铜像树立在校园里,是表彰他们的历史功绩。拥有大学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的董事会(理事会)成员来自创办者、学校领导、社会名流、出资者、热心教育的各界人士,一般并非终身制,私立大学已成为社会教育资源。

美国最好的大学几乎全是私立大学,日本大学的78%是私立大学。私立大学强大的生命力不在于名称上,而在于办学的“自立性”和“公益性”。其“自立性”表现在依法办学,自筹资金、自行管理、自我发展,排除任何干扰,具有面向社会办学的活力。其“公益性”表现在不以营利为目的,多方集资充实财力,并逐步发展为能吸收顶尖的教师和录取优秀的学生,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

综上所述,在我国加入wto的今天,在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前提下,参照国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类私立学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我们建议将各类“民办”学校正式命名为“私立学校”,以克服各类所有制兴办的学校在“民办学校”概念下,出现上述混淆不清的状况,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管理,避免将“民办”学校作为牟利的手段,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二、教育的公益性问题

目前,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处于无序和混乱的状态。据说民办高等院校超过1300所,这在经费来源、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三方面是很难保证的。这些年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推动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涉及民办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不少同志主张“教育市场化”,应该允许“营利”和“回报”,以吸引企业界资金发展教育。我们认为,教育服务于国家的振兴,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公民,使他(她)们服务于国家,要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办事的公正性,因此教育界,特别是各类学历教育应该是公益性、非营利的。学校运行中“多渠道集资”盈余和增值,均应用于教育的发展和改善办学条件。我们还认为,教育应面向市场,引进企业管理中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政策意识和效率、效益(成本)意识,可不断改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服务于人民大众。而“教育市场化”的论点是混淆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市场“营利性”的本质区别,前者是非营利的机构,后者是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舆论导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什么群众个人储蓄的10%,甚至25%是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一可观的数字使不少资产者甚至上市公司,把资金投入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大学。大多数民办教育举办者希望拥有部分产权,并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们这里不评论根据我国的国情是否允许举办者从办学盈余中取得一定的回报,而是呼吁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制订《私立教育法》,按国际通常的做法,把私立大学根据“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不同的社会需求,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大学两类,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使得“非营利”高等学校按照公办高等学校同样的待遇合法办学,而“营利性”的高等学校主要服务于非学历教育,按照市场法则,缴纳税款,得到合法利润。这样才能使那些热心捐助教育,支持公益性私立大学的发展,不图个人回报的企业家和爱国人士,因国家的优惠政策而受到鼓舞,并得到社会的尊敬。在市场竞争的规则下,优胜劣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只有那些保证教育质量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私立高校,不断地将捐资和学校运行中的增值资金,继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科建设,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使学校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私立大学,才能体现教育“公益性”的理念。

三、认识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较多处在生源困难、资金不足、举步维艰的状况,发展并不乐观,急待国家的立法和各种政策支持。这里存在政府部门,学校举办者的认识问题。

首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不少同志对朱镕基总理“发展民间办学,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教育,才能实现大国办大教育。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不走多种形式办学的路子,别无选择”的论断在认识上还存在差距。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且国有经济占主体,不具备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条件;中国已经形成庞大的公立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公立高等学校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私立高等学校可有可无。因此,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私立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韩国1996年私立高校258所,占全部314所高校的82.2%左右。印度8000所学校中有三分之二以上为私立学校。印度尼西亚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私立大学,1990年关于高等教育的30号公法,确定了私立高等院校的合法地位,私立高等院校发展到1159所,而公立院校只200所。菲律宾1185所高校,其中私立高校950所,占到约80%泰国公立大学21所,私立大学为32所。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传统上是公立事业,70年代政府对私立高校的政策从严厉控制转变为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有控制发展,目前正制订更为合适的政策以取代限制政策。

从政府部门来说应该解决三个认识上的问题:

第一,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也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政府重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追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积极发展私立高等教育,避免将有资格上大学的人排斥在校门之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把人口众多的资源变成人才优势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的任务。

第二,在国家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尽快制订发展私立学校各类税收政策,甚至国家从证券业务中建立教育发展基金,扶植和支持民间集资和鼓励有识之士兴办私立学校,推动私立大学的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只要政策适当,私立高等教育就能健康发展。

第三,私立大学在竞争中发展,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保证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平竞争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其次,学校举办者正确的办学理念是民办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

现在,有一种错误认识,好像举办者就是投资者,我们认为举办者应包括出资者和创办者两部分,举办者的办学理念是私立大学的灵魂。

纵观世界著名私立大学的历史,创办人无不追求为社会造就人才。捐资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念,或者为办学者的精神所感动而慷慨解囊,没有一例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人回报。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建于1858年,创办人福泽谕吉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从西方列强的炮舰背后看到经济、科技的坚强后盾,决心创办学校,“教育救国”,研究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取人之长为己所用。他的“独立自尊”、“民主思想”是庆应义塾大学的传统,他的名著《劝学篇》在日本家喻户晓,他的务实精神成为庆应义塾大学办学的传统。

日本早稻田大学建于1882年,创办人大隈重信是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自由民权主义者。他所确定的建校宗旨为:“学问独立”、“学术自由”、“造就模范国民”。他倡导三个精神,即在野精神、进取精神和庶民精神。早稻田大学时刻准备通向创始人大隈重信的办学终极目标:世界的道路通向早稻田!

日本明治维新政府一贯的方针是国家办大学。在财政经费主要拨给国立大学的条件下,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被世界高等教育界视为日本私学“双雄”,百年不衰,其根本的原因是创办人崇高的办学理念。在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的熏陶下,他们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也得到了企业的支持和资助。而那些贪图眼前利益、以营利为目的私立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那是十分自然的。

以哈佛命名的哈佛大学并不属于私人所有,更不属于哈佛和其后代。成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的前身是剑桥学院,早期移居美洲的英国清教徒以崇尚实用、关心教育著称,由他们组建的马萨诸塞州议会决定拿出其当时税收的四分之一(400英镑)建立一所学院,以重视科学和实用的剑桥命名。1638年,移民中的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约翰·哈佛因病去世,临终遗嘱将其财产的一半约800英镑和全部图书400册捐赠给这所学院。为了纪念哈佛,1639年该校更名为哈佛学院,到1780年扩展为哈佛大学。这种通过政府拨款与民间集资相结合的方式兴办大学,后来成为美国的一种传统,但其性质仍然属私立。

斯坦福大学,原名小李兰德·斯坦福大学。1885年参议员李兰德·斯坦福及其妻子珍妮创建这所大学,是为了纪念他们于1884年在欧洲因伤寒致死的独生子。斯坦福夫妇的儿子未达到上大学年龄就夭折,所以他们要建立一所大学,帮助有才华的青年通过学习获得成功,以此怀念爱子。斯坦福大学的创办人在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对所有学生敞开大门,只要他们符合入学资格。学校在1920年前不收学费,1920年开始收每人每年120美元的学费。今天,斯坦福大学的资金来源是:36.7%来自学费,22.1%来自捐赠,17.4%来自会议、项目基金,20.3%来自非政府拨款,另有3.6%来自联邦政府。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私立大学,主要是历经几代办学者以崇高的理念精神办学,他们的办学思想决定了学校的兴衰。哈佛大学组成教授会作为校长的咨询机构,不留自己人是哈佛选择教师的原则,毕业生必须离校,到有了真正的学术水平后和其他竞争者同样向哈佛大学申请教师职务,哈佛选择的各科教师的标准是这一领域的美国或世界上的领先人物。哈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子,他们是一批精英人才。三百多年来,哈佛培养3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2位普利策奖得主,6位美国总统和一大批知名的科学家、诗人、作家、评论家和新闻记者。哈佛成为世界顶尖大学与其优良的办学传统密切相关。

斯坦福大学教授中有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985年学校被评为全美大学的第一名。然而直到1920年,斯坦福大学不过是一所“乡村大学”,无法和东海岸的哈佛、普林斯顿大学相比。1920年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毕业生弗富德里克·特曼,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担任斯坦福大学的副校长,他认为大学不应该是一个象牙塔,而是一个研究开发中心。他和校长华莱士·斯德林决定把斯坦福的土地8800英亩的7.5%出租给高科技工厂,称为斯坦福工业园区,让土地变成金钱,通过高薪聘请名教授提高学校学术上的威望。到1960年,斯坦福的学术成就已名列前茅,它所培植的“硅谷”早已名闻世界。

综上所述,办好一所大学,出资者为学校创造了初步的物质基础,而创办者和办学者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永葆青春的保证。世代相传的办学特色,重视教育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是一所大学威望的源泉,雄厚的资金是提高三个水平的基础,而三个水平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因此,办好一所大学需要永无止境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三个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办好一所大学的规律。这一规律,也是我国为加快培养各类人才,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所必须遵循的。

四、办学资金问题

困扰我国民办大学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缺乏。国营企业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的责任人,企业的利润是国家的财富,企业负责人有权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无权用于民办教育。由于我国私营经济起步较晚,一般私营企业没有经济实力,或者没有相应的减免税政策而在举办公益事业上却步。而那些“富豪”怕给自己带来麻烦而“财不外露”。有些私营企业主把教育看成“商机”,以不多的资金期待再“回报”,利用政府扶植私营企业的政策,以公司方式运作,开办“民办大学”,同时吸收大量银行贷款以增添设备,建设校园,采取了收“赞助费”、“建校费”等名目,或者是降低录取分数扩大招生名额,增加学费,从而影响了民办大学的名声。民办大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知识界或社会团体发起创办的,较注重教育的公益性,大多缺少初期资金,只能靠收取学费来运作,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择优聘请离退休教授、副教授代教,靠精简机构、勤俭办学,争取积累办学资金,并在各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获得一点的银行贷款,购置土地和设备,兴建校舍,发展较缓慢。如所在省市民办大学数量较多,这类民办高校为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也不得不采取降低录取分数线来扩大招生,以增加学费收入。加上一些省市和地区的公办大学在扩大招生的同时,又以各种名目的“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这就使得民办大学的生存条件更加困难。

我们认为,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民办高等教育不宜发展过快,民办大学不宜太多。为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急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措施,根据其教育质量分类。对办得好的民办大学给予资助,对资金困难教育质量无法保证的劝其停办,对资金虽有困难,但认真办学,教育质量有保证的,用资金资助(如低息贷款或有偿提供搁置的教育资源等)的杠杆对专业相近的民办大学合并办学,增强实力。各国政府对私立大学资助的方式有非常规资助(如提供办学士地)、间接资助(税收优惠政策)、提供部分资助(图书、设备等)、提供固定资助(支付教师工资),我们可以参照。

同时,整顿办学层次,对公办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应该责成其提高办学水平,而不是降低办学层次,大批招收专科层次的学生与民办大学争生源。应该把普及的任务更多的让给民办大学担负,形成合理分工,既保证了名牌公办大学提高的任务,又使民办大学有较好的生源从而获得办学的资金。

我们赞成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公办大学也应该实行“优质优价”的原则,但是对于那些在公办大学下面设立所谓二级学院,用原有资产收取高额学费,甚至从二级学院的收费中提取比例的做法应明令禁止。它混淆了两种所有制的性质,又变相的加重了家长的负担,特别是未经评审,依托公办大学授予学位,使民办大学处于不公平的竞争中。民办大学本身应积极进取,锐意改革,行政机构和人员少而精,以诚信对待社会,以严谨的教学管理取信于社会,以提高教育质量回报社会,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有志于民办教育的专家、学者,吸引学生报考民办大学,吸引企业家捐资办学。只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锲而不舍的精神,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民办大学的资金缺乏的现象是会改变的。

五、教育质量问题

质量是民办大学的生命线,民办大学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业务质量和思想品德两个方面。

由于民办大学起步晚,资金不足,学费较高,办学条件不如公办大学等原因,目前生源还不能和公办大学相比。摆在民办大学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如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大步,在毕业时能在就业市场上和公办大学的毕业生竞争。

首先,要使新生进校后从各种思想的干扰下解脱出来,热爱所学的专业,热爱学校,激起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唯一的办法就是狠抓教育质量。

民办大学中的一部分新生,带着不得已的情绪进入民办大学。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聘请高水平的教师作为教师骨干。民办大学上课的老师大多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而又循循善诱的老教授。即使是年轻教师,也是通过好中选优聘任的,保证了师资质量。优质的师资使学生强烈感受到一种幸运,从而激起求知欲。这样稳定了他们的情绪,也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条件。

其次,民办大学的专业设置应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实用型为主,符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前途,热爱自己所学专业。

第三,民办大学应办出自己的特色,使社会有强烈的印象。上海杉达学院重视外语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办学的特色,给各专业的毕业生增加了就业市场竞争的优势,毕业生找到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

第四、教育质量还表现在国际大学承认民办大学的学分。上海衫达学院先后有几十名毕业生去加拿大尼亚加拉学院,美国美利坚大学、英国兰凯夏中央大学等校留学,直接攻读四年级课程。2000年,日本千叶商科大学在上海招收了35名本专科毕业生,其中5名杉达专科毕业生经一年学习后,在该校的成绩排序为第一、二、三、五、九名,给中国民办大学争得了荣誉。

教育质量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业务水平上,还表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上。上海杉达学院重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把人格教育视为教育的基础。学校班主任配合教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严格执行学生规则,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得到社会认可。杉达对毕业生做了一项跟踪调查,有95%的用人单位肯定毕业生工作认真、主动,事业心强,能较快适应工作,人际关系融洽。对五项综合素质的评估,95%的毕业生为好和较好,64%的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教育质量保证了毕业生的出路,得到了社会声誉,又保证了较好的生源。2001—2002年的招生计划中,杉达学院是上海唯一一所在规定录取分数线上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大学。

六、领导体制问题

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个变化颇多,争论颇多的问题。民办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和国际上私立大学相吻合的领导体制。如何协调“领导”和“负责”的关系,是保证民办大学健康发展的关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就能使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学校办成有活力的实体。团结、奋发的领导班子就能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使民办大学越办越好。

首先,建立有活力的学校董事会。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决策机构,由热心教育、懂得教育、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组成,其主要功能是:

1.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坚持办学“自主性”和“公益性”,保证民办大学的正确办学方向。

2.选好校长、常务副校长,聘任懂教育、会管理、有献身精神,能团结师生,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的党和行政领导班子。

3.筹措办学资金,扩大办学经费。依靠董事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和个人魅力,吸引热心教育的各界人士资助民办大学,为办好民办大学提供物质基础。

4.审核学校预算和决算,决定学校人员的工资待遇,使学校经费合理使用。

校长的负责主要表现在:

1.贯彻和执行董事会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教育平等权”,坚持“不谋取个人回报”。

2.聘任优秀教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

3.制订学校规划、规章、制度、严格学校管理,做到行政人员“少而精”,提高办学效益。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实现双语教育,把学校办成有特色有质量的国际认可的民办大学。

处理好董事会的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董事会不干预行政管理是实施校长负责制的保证。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中国民办大学有着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批有活力有质量的民办大学将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强连庆,张晓鹏,王留栓.中美日三国高等教育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2]杜作润.世界著名大学概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3]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亚太地区私立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6.

[4]华中一.硅谷夜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2

[关键词] 影视 通识教育问题发展策略

通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在大学阶段是指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人所共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1]高等学校影视教育包括影视艺术的鉴赏、创作、文化分析的教育,它包含有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和影视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教育、对普通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素质教育等任务,其中对普通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素质教育明显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换句话说,目前我国高校影视教育总体看有两个层面一是影视专业教育,主要承担着培养影视专门人才的重任,二是影视通识教育(或称影视普及教育),由于其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素质教育,故受教育者是一支数目相当庞大的队伍。本文正是将研究的视角指向高校影视教育的第二个层次,即影视通识教育。

一、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严格来说,白80年代初开始,影视通识教育已在部分高校开展起来,如八十年代初,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等先后开设了《电影艺术概论》、《电影文学基础》等影视教育课程。只是由于开展影视教育的高校数量较少,且仅面向部分的系科和专业的学生,故没有形成规模。1985年4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明确指出要“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严重落后的情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中文系,应当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这个文件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强烈反响,对各类型的大专院校普遍开设影视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年,开设影视课的大学由1983年的16所增至52所,影视通识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初具规模。之后的二十年,经过广大从事影视研究和教育的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影视教育的学科优势,高校影视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全国1000多所高等院校中,接近四分之一的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艺术鉴赏》、《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鉴赏》或其他相近影视选修课程。当然,在影视通识教育在许多高校蓬勃开展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随之而来。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通识教育的师资匮乏且良莠不齐

在普通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当中。影视科班出身的可以说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全国影视专业的高校以前只有2所(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近几年尽管陆续有几所重点综合大学开设了影视教育专业,但由于这类专业每年毕业的人数不多,而社会需求量又较大,一般难以分到普通高校。正因为如此,现有教师多是对影视艺术感兴趣的“半路出家”者,其学科和知识背景异常复杂,有来自文学的、美学的、教育技术学以及管理学的等等。因此,师资是当前普通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

2、影视通识教育的课程及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

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其自身的目标、内容及内在规律性,影视教育也不例外。当前的影视通识教育,由于全国各普通高校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法,致使许多高校在教材的遴选、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完全是由影视课教师凭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存有较大的随意性,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

3、影视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教学当中,“观影”模式仍然作为影视教育的主导模式。许多学生选修影视教育课程的唯一理由是在课堂上可以看免费的电影。许多影视课教师也是投学生所好,把看片当作唯一的授课方式。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很少和学生展开思想和观点上的探讨。学生的“观看”往往是盲目和随意的,以致于大多数学生评价影视教育课程优劣的标准就仅仅是教师是否给他们观看了他们认为“好看”的影片。事实上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各人喜好不一,“好看”的标准似乎过于众口难调和模糊不定。教师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也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合作的双向交流,这是教育实践的大忌。既不符合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要求,也违背了影视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4、影视通识教育的观念陈旧

影视教育是高校学科教育的重要分支。影视艺术是影视教育的重要表现方式。影视艺术诉诸于人的听觉和视觉,兼容其他艺术样式的特点,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有机交融,把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相结合,在审美和教育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价值。“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形形人的心理情态,各种各样缠绕的关系,又充分地显示着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了百科全书一样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2]但是一些开设影视教育的学校对于影视教育的课程性质认识不清。他们大多抱着八十年代的影视教育观念不变,以为高校非专业的影视教育无非就是组织学生看看片子,写个观后感之类,没有正确看待影视教育在信息社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有些高校的影视教育课流于形式,大多以无关紧要的选修课面貌出现,学校也疏于管理,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视听思维极为不利,更不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开发。

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

1、对影视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及价值进行准确定位

在人类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的现实中,以审美和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审美教育已成为一个关系人才的全面发展、生存质量和“终极关怀”的重大课题,影视则以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科学技术综合的优势赢得了青年的青睐而成为最年轻最富于活力的新兴艺术。艺术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他们的人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影学博士何春耕副教授认为在当今影像文化时代,影视传媒成了强势媒体,是一种最具影响的文化载体。谈人文素质教育回避不了影视文化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等一批年轻人来说,电影文化的普及与提高是关系到全民族文化水平提高的问题。因此,影视通识教育在大学美育和艺术教育中,也就是说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应有它的一席之地。

过去,我们对影视通识教育更为宽泛的人文价值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在高校中多数院校仍将影视课程定位于艺术鉴赏类课程的一支,将授课目的定位于提高大学生艺术欣赏水平上并没有将它看作是通识性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在影视通识教育理念中,我们一贯偏重于审美,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方面的教育观念。当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与网络时代时,不能不承认,面向一个信息化、数码化、网络化时代,我们仅仅把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来看待,视野还是狭窄了。新的思维形态、新的文化观念、新的信息获取方式等都促使我们需要我们拓宽影视通识教育的价值定位,要把影视通识教育看成是新的思维形态教育、新的文化方式(素质教育应当包含其中)教育、新的知识结构教育。

2、完善影视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影视通识教育中,几乎所有的高校一般都开设1―2门课,所以如何让这1―2门课较好地完成影视通识教育的任务是各个高校面临的个难点。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当前的影视通识教育。由于全国各普通高校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法,致使许多高校在教材的遴选、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完全是由影视课教师凭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存有较大的随意性,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在对影视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及价值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完善影视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按照我们对影视通识教育的价值定位,我们认为影视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应在现有课程内容(影视基础知识与影视鉴赏)的基础上,考虑到影视通识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与课时数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应加强有关影视方法的教育,具体包括掌握影视知识的方法、应用影视知识的方法、创造知识的方法等。

3、丰富影视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与方法

前文我们提到,在当前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教学当中,“观影”模式仍然作为影视教育的主导模式。如何使我们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与方法手段更加丰富和现代化,同样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在今后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坚决反对将“观影”模式简单化并作为唯一的授课方式。我们应该充分鼓励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选题、设计相关问题、共同观影、互动评价、双向拓展提升、得出分析论证结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合作。当然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发挥高校影视教育注重理论探索和影片鉴赏等方面的优势,多方开发课程资源,积极主动地和地方企业实体、广电传媒单位以及社会影视制作公司合作,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富有创造性的影视教育新模式。另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校园网,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加影片观摩的模式,在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联网络双向交互式传输方式。建立起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同时适合影视课程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3

论文摘要: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工作的定性与定位问题,放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宏观大背景下,从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别,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与独立成人高校的区别,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加以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不应属于成人高等教育范畴,而应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开放式办学范畴。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姓“普”不姓“成”

(一)从定义角度看

成人教育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是将所有非正规学校教育模式、面向成年人的办学和教育模式(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独立的夜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干部管理学院等)都归入成人教育范畴。在这种广义的成人教育定义中,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归入其范畴亦无不可。但如果根据狭义定义,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就无法划归成人教育领域。2002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开辟教育培训的新途径,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建立覆盖全国的教育培训信息网,形成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机制。”在这里,成人教育是与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形式并列的一种教育形式。这说明,中央在使用“成人教育”概念时是采用狭义定义的。在这种狭义定义中,普通高校中的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我们看到,“成人教育”这一概念也是在狭义定义层面上使用的:“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作用,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在这里,“成人高等学校”是与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学校并列的,同时又与普通高校并列。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也是无法划归成人高等教育范畴的。

(二)从办学主体的角度看

从招生对象和学习方式层面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与独立成人高校显而易见存在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从学校主体和学校功能层面看,二者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

从办学主体层面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并不是独立的办学主体,其工作只是普通高校办学工作内容之一,而其机构则只是隶属于普通高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如同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许多独立成人高校都广泛采用脱产、全日制教学形式而将其认定为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也不能因为采用了与成人高校相同或相似的业余教学形式,就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认定为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二者的根本标志是学校主体的性质,而不应该是学校采用的局部办学形式。

从办学功能层面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除在教学形式层面和办学方式层面与一般独立成人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相似或相同功能外,还具有与一般成人高等教育不同的功能。那就是具有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基本平台的功能,是普通高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重要渠道。如果把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功能简单归结为独立成人高校的办学功能,那就等于剥夺了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权利,让普通高校永远走封闭式办学的道路。因此,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从成人高等教育范畴划归普通高等教育范畴,显然要比放在成人高等教育范畴更合适。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工作的好坏,证明的并不是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好坏,而是它所依附的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成功与否。

普通高校开展的成人教育,其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创收而把手伸进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去分一杯羹,而是为了开放式办学,搭建连接社会、服务社会的平台。二者在内容上虽有一定交集,但性质其实是不同的。因此,重新审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的定性问题,不仅是为了解决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姓“成”还是姓“普”的问题,更应该注意到它作为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基本平台的价值。从学科研究分类角度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也应该属于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这一研究范畴,而不应归入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范畴。

(三)从成人教育的两个区别标志看

按照现有成人高等教育的公认定义,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两个基本标志是学生的“年龄”和“就业与否”。但现在的状况是,在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包括普通高校中成人教育)之间,这两个区别特征都已经不复存在。

从2002年开始,根据终身教育理念,教育部取消了普通高校报考时的考生年龄、婚否和就业情况的限制。虽然在招生实践中,非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比例还很小,但至少已从理论上消除了普通高校学生与成人高校学生之间的年龄差别,使得年龄不再是成人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的区别标志;同时,教育部近年来所采取的一些政策,也使得普通高校学生在“就业与否”的问题上打开了口子。一是鼓励在校学生创业,允许中途休学,保留学籍,以后还可以回校继续读书;二是鼓励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两年后再报考研究生。这些措施的采取,都使得普通高校在突破以往单纯的“就业前教育”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再看成人高等教育,近几年来也在迅速放弃以上两个区别标志。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成人高等教育近年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比例显著上升。仅以浙江省为例,近三年(2005~2007)来的成教新生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平均已占新生总数的63%,25岁以上的仅占5%。这说明,低龄化和就业前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整个成人教育领域(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主流。因此,就教育对象而言,不论是普通高校朝着打破年龄和就业与否界限方向的努力看,还是从成人高校的学生朝着“低龄化”和“就业前教育”方向的转变看,“年龄”和“就业与否”都已不再是区别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标志了。同时,在理论研究中过于强调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区别,实际上是在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人为地砌起了一道高墙,不符合高等教育向综合性发展的总体趋向。需要说明的是,普通高校教育对象发生的变化,显而易见是朝着终身化教育方向发展的可喜变化;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生的变化,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还必须通过办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让事实去验证。

二、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是其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

(一)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80年代复兴呈现的高速发展、火爆繁荣状态为参照坐标,所以造成了过高的自我定位认知。

由于十年动乱期间高校基本陷于停办状态,造成了一大批适龄青年错过了参加高考读大学的年龄。而恢复高考后,由于当时高校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招生数额极为有限,所以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进入普通高校读书,而大多数人无法进入普通高校读书的局面;同时由于人才的青黄不接,导致国家在当时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而那些不能进入普通高校而又迫切渴望学习的人便只能一拥而入,挤进成人高校;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不可再现、也不可持续的现象。而当时的成教理论界却把这种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空前绝后的特殊繁荣状态当作常态,并依此得出了对于包括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由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十分火爆的状态,因此这一定位过高的认知缺陷一直被繁荣的景象所掩盖着。而这种过高的定位认知又导致了对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产生错觉。正因为如此,所以近年来当成人高教的报名人数逐年下降而不再火爆时,一些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人(包括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就大呼出现滑坡,认为是陷入了困境,并因此而产生明显的悲观情绪;而另一部分人随着成人教育火爆局面的逐渐冷却,回归正常状态,已经开始逐渐清醒,意识到这一自我认知定位过高的问题,但基于种种原因而迟迟不愿承认这一点。

对此,笔者认为,这是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在内)由特殊状态向正常状态的回归。这种回归对于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今后的健康发展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对于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而言,虽然从创收的角度看将暂时步入相对的低谷,但从未来的发展看,从回归普通高校、成为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平台的角度看,这种回归或许意味着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因为它的前途不再隶属于成人高等教育范畴,而是与普通高校的未来紧密相连。

(二)自认为将成为国家最新提出的“终身教育”发展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主要实践者,这也是造成自我认知定位过高的原因之一

“终身教育”的提出,确实为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打开了更多的机遇空间,但如果因此而将自己定位于“终身教育”的主力军,那却是背离实际的认知错觉。

在国家有关发展终身教育的文件中,从未有过将“成人教育”定位于“终身教育”主力军的表述,这只不过是成人教育领域里的认知错觉。其依据是认为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更符合未来终身教育的教育对象需求。从教学形式层面来看,这一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但从办学层面看,这种看似符合教育对象需求的教学形式,未必与“终身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需求相吻合。因为这一认知忽视了一个决定学校成败与否和能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在学校办学工作背后起决定性支撑作用的是教育资源,是办学主体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的优劣和多寡。

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并没有独立的教育资源,即便是独立型成人高校在这方面也无法同普通高校相比。一个学校能否发挥出预想的办学功能,关键不是取决于它采取何种教学形式,而是取决于现有以及未来可能拥有的教育资源状况。所以,在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如何建设中国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一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加以“优化整合”并“综合运用”来实现。从中央的这一指导思想看,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决定因素。而“成人教育主力军说”恰恰忽视了这一关键因素。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恰恰是成人教育的弱项所在。目前,为成人高等教育大幅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不但会造成普通高校现有已经开始出现富余的教育资源的进一步过剩,而且对成人教育自身也是一种两难选择。对于单一办学模式的成人高校来说,教育资源的缺乏固然制约其发展,但如果拥有如同普通高校相同的教育资源,又会出现教育资源利用严重不足的情况。除非它走综合性办学道路。因此,从中央“优化整合”“综合运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指导思想来看,未来充当“终身教育”主力军角色的将不可能是成人高校,而非普通高校莫属。

目前,从教育资源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教育资源紧缺型发展阶段进入到教育资源平衡型发展阶段,并开始向教育资源剩余化阶段过渡;从生源的角度看,高校虽然每年的招生数仍在增长,但生源实际上是在不断缩小,招生数额的不断增加是以不断降低入学门槛为代价的。这一点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竞争日趋白热化早已显露端倪。办学层次总体提高,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必然压缩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空间和办学空间,学历教育“一招鲜”已经难以为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还将进一步凸显。据报道,台湾2007年已经出现了高考录取率高达90%以上的情况。虽然大陆高等教育暂时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正朝着这个趋势发展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如何充分利用已经开始出现富余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摆在普通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不管愿意不愿意,走开放式办学综合性发展道路,都是其必然的选择。

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在定性问题上姓“普”不姓“成”;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是普通高校未来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是其解决日趋明显的教育资源过剩的唯一抉择。

在理论上定性和定位不准,必然导致在办学实践中的行为迷失。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定性与定位,所以才会出现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将自己主动排除在普通高校工作之外,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如何多招生和多创收,很少去考虑如何为所属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服务,如何在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综合性发展过程中发挥平台作用的不正常情况。而且,这一错误的定性和定位,甚至影响到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和普通高校的领导,一度出现了普通高校不把学校的成人教育当作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仅仅将其视为学校的创收手段的错误态度。这就在客观上作茧自缚,自我封闭了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通道。

当然,要想成为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以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目前状态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承担起这一使命,还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需要普通高校走出原有的认识误区,对这项工作的定性和定位加以重新界定,并将其真正纳入学校办学工作的有机体中;二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工作也应该尽快从现有对自身的认知误区中挣脱出来,尽快立足于正确的定性和定位,重新开始自己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4

论文摘要: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工作的定性与定位问题,放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宏观大背景下,从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别,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与独立成人高校的区别,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加以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不应属于成人高等教育范畴,而应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开放式办学范畴。???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姓“普”不姓“成”?

(一)从定义角度看?

成人教育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是将所有非正规学校教育模式、面向成年人的办学和教育模式(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独立的夜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干部管理学院等)都归入成人教育范畴。在这种广义的成人教育定义中,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归入其范畴亦无不可。但如果根据狭义定义,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就无法划归成人教育领域。2002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开辟教育培训的新途径,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建立覆盖全国的教育培训信息网,形成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机制。”在这里,成人教育是与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形式并列的一种教育形式。这说明,中央在使用“成人教育”概念时是采用狭义定义的。在这种狭义定义中,普通高校中的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我们看到,“成人教育”这一概念也是在狭义定义层面上使用的:“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作用,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在这里,“成人高等学校”是与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学校并列的,同时又与普通高校并列。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也是无法划归成人高等教育范畴的。?

(二)从办学主体的角度看?

从招生对象和学习方式层面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与独立成人高校显而易见存在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从学校主体和学校功能层面看,二者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

从办学主体层面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并不是独立的办学主体,其工作只是普通高校办学工作内容之一,而其机构则只是隶属于普通高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如同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许多独立成人高校都广泛采用脱产、全日制教学形式而将其认定为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也不能因为采用了与成人高校相同或相似的业余教学形式,就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认定为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二者的根本标志是学校主体的性质,而不应该是学校采用的局部办学形式。?

从办学功能层面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除在教学形式层面和办学方式层面与一般独立成人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相似或相同功能外,还具有与一般成人高等教育不同的功能。那就是具有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基本平台的功能,是普通高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重要渠道。如果把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功能简单归结为独立成人高校的办学功能,那就等于剥夺了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权利,让普通高校永远走封闭式办学的道路。因此,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从成人高等教育范畴划归普通高等教育范畴,显然要比放在成人高等教育范畴更合适。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工作的好坏,证明的并不是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好坏,而是它所依附的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成功与否。

普通高校开展的成人教育,其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创收而把手伸进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去分一杯羹,而是为了开放式办学,搭建连接社会、服务社会的平台。二者在内容上虽有一定交集,但性质其实是不同的。因此,重新审视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的定性问题,不仅是为了解决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姓“成”还是姓“普”的问题,更应该注意到它作为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基本平台的价值。从学科研究分类角度看,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也应该属于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这一研究范畴,而不应归入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范畴。?

(三)从成人教育的两个区别标志看?

按照现有成人高等教育的公认定义,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两个基本标志是学生的“年龄”和“就业与否”。但现在的状况是,在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包括普通高校中成人教育)之间,这两个区别特征都已经不复存在。?

从2002年开始,根据终身教育理念,教育部取消了普通高校报考时的考生年龄、婚否和就业情况的限制。虽然在招生实践中,非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比例还很小,但至少已从理论上消除了普通高校学生与成人高校学生之间的年龄差别,使得年龄不再是成人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的区别标志;同时,教育部近年来所采取的一些政策,也使得普通高校学生在“就业与否”的问题上打开了口子。一是鼓励在校学生创业,允许中途休学,保留学籍,以后还可以回校继续读书;二是鼓励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两年后再报考研究生。这些措施的采取,都使得普通高校在突破以往单纯的“就业前教育”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再看成人高等教育,近几年来也在迅速放弃以上两个区别标志。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成人高等教育近年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比例显著上升。仅以浙江省为例,近三年(2005~2007)来的成教新生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平均已占新生总数的63%,25岁以上的仅占5%。这说明,低龄化和就业前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整个成人教育领域(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主流。因此,就教育对象而言,不论是普通高校朝着打破年龄和就业与否界限方向的努力看,还是从成人高校的学生朝着“低龄化”和“就业前教育”方向的转变看,“年龄”和“就业与否”都已不再是区别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标志了。同时,在理论研究中过于强调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区别,实际上是在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人为地砌起了一道高墙,不符合高等教育向综合性发展的总体趋向。需要说明的是,普通高校教育对象发生的变化,显而易见是朝着终身化教育方向发展的可喜变化;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生的变化,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还必须通过办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让事实去验证。?

二、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是其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

(一)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80年代复兴呈现的高速发展、火爆繁荣状态为参照坐标,所以造成了过高的自我定位认知。?

由于期间高校基本陷于停办状态,造成了一大批适龄青年错过了参加高考读大学的年龄。而恢复高考后,由于当时高校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招生数额极为有限,所以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进入普通高校读书,而大多数人无法进入普通高校读书的局面;同时由于人才的青黄不接,导致国家在当时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而那些不能进入普通高校而又迫切渴望学习的人便只能一拥而入,挤进成人高校;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不可再现、也不可持续的现象。而当时的成教理论界却把这种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空前绝后的特殊繁荣状态当作常态,并依此得出了对于包括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由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十分火爆的状态,因此这一定位过高的认知缺陷一直被繁荣的景象所掩盖着。而这种过高的定位认知又导致了对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产生错觉。

正因为如此,所以近年来当成人高教的报名人数逐年下降而不再火爆时,一些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人(包括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就大呼出现滑坡,认为是陷入了困境,并因此而产生明显的悲观情绪;而另一部分人随着成人教育火爆局面的逐渐冷却,回归正常状态,已经开始逐渐清醒,意识到这一自我认知定位过高的问题,但基于种种原因而迟迟不愿承认这一点。?

对此,笔者认为,这是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在内)由特殊状态向正常状态的回归。这种回归对于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今后的健康发展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对于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而言,虽然从创收的角度看将暂时步入相对的低谷,但从未来的发展看,从回归普通高校、成为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平台的角度看,这种回归或许意味着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因为它的前途不再隶属于成人高等教育范畴,而是与普通高校的未来紧密相连。?

(二)自认为将成为国家最新提出的“终身教育”发展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主要实践者,这也是造成自我认知定位过高的原因之一?

“终身教育”的提出,确实为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打开了更多的机遇空间,但如果因此而将自己定位于“终身教育”的主力军,那却是背离实际的认知错觉。?

在国家有关发展终身教育的文件中,从未有过将“成人教育”定位于“终身教育”主力军的表述,这只不过是成人教育领域里的认知错觉。其依据是认为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更符合未来终身教育的教育对象需求。从教学形式层面来看,这一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但从办学层面看,这种看似符合教育对象需求的教学形式,未必与“终身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需求相吻合。因为这一认知忽视了一个决定学校成败与否和能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在学校办学工作背后起决定性支撑作用的是教育资源,是办学主体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的优劣和多寡。?

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并没有独立的教育资源,即便是独立型成人高校在这方面也无法同普通高校相比。一个学校能否发挥出预想的办学功能,关键不是取决于它采取何种教学形式,而是取决于现有以及未来可能拥有的教育资源状况。所以,在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如何建设中国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一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加以“优化整合”并“综合运用”来实现。从中央的这一指导思想看,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决定因素。而“成人教育主力军说”恰恰忽视了这一关键因素。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恰恰是成人教育的弱项所在。目前,为成人高等教育大幅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不但会造成普通高校现有已经开始出现富余的教育资源的进一步过剩,而且对成人教育自身也是一种两难选择。对于单一办学模式的成人高校来说,教育资源的缺乏固然制约其发展,但如果拥有如同普通高校相同的教育资源,又会出现教育资源利用严重不足的情况。除非它走综合性办学道路。因此,从中央“优化整合”“综合运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指导思想来看,未来充当“终身教育”主力军角色的将不可能是成人高校,而非普通高校莫属。?

目前,从教育资源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教育资源紧缺型发展阶段进入到教育资源平衡型发展阶段,并开始向教育资源剩余化阶段过渡;从生源的角度看,高校虽然每年的招生数仍在增长,但生源实际上是在不断缩小,招生数额的不断增加是以不断降低入学门槛为代价的。这一点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竞争日趋白热化早已显露端倪。办学层次总体提高,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必然压缩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空间和办学空间,学历教育“一招鲜”已经难以为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还将进一步凸显。据报道,台湾2007年已经出现了高考录取率高达90%以上的情况。虽然大陆高等教育暂时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正朝着这个趋势发展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如何充分利用已经开始出现富余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摆在普通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不管愿意不愿意,走开放式办学综合性发展道路,都是其必然的选择。?

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在定性问题上姓“普”不姓“成”;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是普通高校未来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是其解决日趋明显的教育资源过剩的唯一抉择。?

在理论上定性和定位不准,必然导致在办学实践中的行为迷失。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定性与定位,所以才会出现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将自己主动排除在普通高校工作之外,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如何多招生和多创收,很少去考虑如何为所属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服务,如何在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综合性发展过程中发挥平台作用的不正常情况。而且,这一错误的定性和定位,甚至影响到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和普通高校的领导,一度出现了普通高校不把学校的成人教育当作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仅仅将其视为学校的创收手段的错误态度。这就在客观上作茧自缚,自我封闭了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通道。?

当然,要想成为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以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目前状态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承担起这一使命,还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需要普通高校走出原有的认识误区,对这项工作的定性和定位加以重新界定,并将其真正纳入学校办学工作的有机体中;二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工作也应该尽快从现有对自身的认知误区中挣脱出来,尽快立足于正确的定性和定位,重新开始自己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5

[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本;人文发展;缓解贫困

一、人力资本视角下教育的缓解贫困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看作为减少贫困的重要手段。按照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上的投资会导致人力资本的形成,这是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要素。教育以及培训能传授技能和生产知识,把人改造成更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如舒尔茨所言,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构成人力资本。教育通过传授技能和生产性知识提高了人的生产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收入。简单地说,在人力资本方法下,教育和收入之间被认为存在一种牢固的线性关系,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收入也上升。这种关系的普遍性被认为是无可怀疑的。

在人力资本框架下,经济学家通过分析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以及教育投资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从个体层面和宏观层面上考察了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他们要么利用明塞尔的收入挣得函数,要么利用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估计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人力资本的边际效率把教育的成本与教育的终生收益联系了起来。对许多国家教育回报率的估计已经表明,与其他可供选择的投资相比,无论是在个体层面上,还是在社会层面上,教育都产生了诱人的投资回报率。同样,经济学家利用增长核算方程,以及新近的新增长理论的方程,证明了教育对增长有积极影响。即使在生产函数中引入其他的经济的、职业的变量,都不会显著地削弱教育提高收入的重要作用。

从微观层面上看,收入贫困与教育贫困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教育贫困的特征包括:失学率高、继续受教育率低、教学质量差,以及部分人最终从教育中被排除出去等等。教育贫困的这些方面都与收入贫困密切相关。收入贫困使人们无力克服教育贫困,反过来,教育贫困又是加重收入贫困的重要因素。

经济困难是许多贫困家庭的儿童远离教育的重要原因。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当教育由国家免费提供时,经济上的贫困也会迫使儿童辍学,从而被剥夺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家庭的经济困难不允许它们对子女教育进行足够的投资。支付教育的直接成本,并承担教育的机会成本,对贫困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重担。贫困家庭的孩子大多要参加能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农忙时帮忙在自家田地上干农活,而且要承担许多家务活。结果,贫困家庭的儿童很少去上学,即使已经上学,也有很大一部分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许多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贫困,或教育剥夺,通常受两组因素的影响。第一组因素与学校设施――精神的和物质的――的质量差有关,例如,学校数量少、缺乏足够的教师、距离学校远,以及教学质量低,等等,都是贫困家庭的父母让子女辍学的重要原因。第二组是经济因素。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与教育相关的直接成本,以及贫困家庭的低收入水平是儿童不上学的重要因素。

收入贫困是教育贫困的重要原因。反过来,缺乏教育和低水平的教育参与也是导致收入贫困的主要因素。教育在减少贫困和相对收入不平等中的作用是很显著的。教育能够赋予穷人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收入,缓解贫困。因此,投资于教育能使一个家庭摆脱贫困陷阱,并逐步迈向富足。正因为如此,教育被看作减少贫困重要的,或许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缓解收入贫困而言,甚至有人把教育看作是比其他措施――土地分配、就业、公共分配体制,等等――更为有效的手段。

大多数对教育和贫困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人力资本框架下的研究中,教育作为减少贫困的有效手段的重要性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在发展中国家,收入贫困的发生率在不识字的家庭中最高,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在不识字人口中比较常见,而受过教育的家庭中贫困现象则较少见,即使有,也是短期的。

一些经验研究证明了教育与贫困之间的这种反向关系。根据对圭亚那Conalkry地区的1725个家庭调查的数据,Glick和Sahn(1997)考察了教育对不同就业方式劳动收入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在三种就业方式(自我雇佣、私人工资性就业、公共工资性就业)中,教育都提高了男女劳动力的工资。甚至在低收入的城镇地区,教育的收益也是很明显的;(2)在非洲,非正式部门(小企业和自我雇佣部门)是就业增加的一个重要根源。而且,在这些非正式部门,工资收入也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例如,对自我雇佣的妇女来说,读完小学可以使企业利润提高30%。

都阳(2003)等人1997年和2000年在中国西部4个贫困县所做的农户调查表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不同,其流动的频率也不同,总的趋势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其流动的频率也较高。而劳动力流动是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比如,1997年和2000年,就男性劳动力而言,如果其受教育年限为0~6年,其流动频率分别为21.4%和25.3%,若教育年限为7~9年,流动频率分别为37.3%和47.9%;女劳动力也表现出与男性劳动力相同的趋势。李伟(2001)利用1990年中国23个贫困县的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教育、健康对农户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教育水平的农户,其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差别。从总体上说,平均受教育年限3~6年和6年以上的农户,其劳动生产率要比平均受教育年限为0~3年的农户分别高11%和27%。

从宏观层面上说,教育与贫困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教育水平越低,其收入贫困程度也越严重,反过来,一个国家越贫困,其教育发展水平也越差。也就说,教育贫困与收入贫困之间有负向的反馈机制。另一方面,教育状况的改善又能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有助于减轻贫困状况。即,教育水平的提高与贫困缓解之间有正向的反馈机制。

从宏观角度看,贫困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状态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负向反馈关系,即一个国家越贫困,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慢,而社会经济发展慢又加重了其贫困状态。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由于贫困使得贫困经济的积累率低,缺乏投资能力。其次,经济贫困会直接导致人文发展的落后,如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交通、通讯等事业的落后,从而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如果不能促进人文因素的大大改善,贫困地区将长期处于“贫困陷阱”之中。

在众多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中,为什么有的实现了经济起飞,很快摆脱了贫困状态,而有的则陷入了“低水平均衡陷阱”而不能自拔呢?贝克尔、墨菲和田村对此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贫困陷阱”之所以会出现,是由于存在着多

重经济增长均衡,一种是低产出、低人力资本投资和高生育率的稳态均衡,另一种是更高回报、更高水平投资、更快经济增长率和较低生育率的稳态均衡。而到底哪种均衡会出现则取决于一个国家初始的人力资本(如教育)存量。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就是由于缺乏能够超过临界值的人力资本存量,经济不能从低产出、低人力资本投资和高生育率的均衡状态向高产出、高人力资本投资、低生育率的均衡状态转化。

教育对减少宏观层面的贫困也有重要作用:(1)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经济增长又是减少贫困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近几十年一直受经济学家重视。新增长理论更是认为教育和培训在经济增长中处于关键地位。在新增长理论中,资本的传统概念已经被大大拓宽,包括了人力资本,即对教育、培训及其相关活动的投资。新增长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本对生产过程的贡献。首先,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对物质资本投资的增加,由于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使物质资本摆脱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从而物质资本的积累可以持续进行。其次,由于受过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人们能更有效地适应和吸引新技术,从而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再次,教育投资还具有外溢效应。教育的外溢效应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对一部分工人培训投资的增加会提高其他工人的生产率,提高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可以降低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等等。总之,教育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能为贫困的减少起重要作用。(2)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促进贫困地区的人文发展。让贫困人群通过受教育而获得文化知识,本身就是人文发展的重要体现。另外,教育水平的提高还会对其他人文指标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其次,更高的受教育水平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特别是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例如,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这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以及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人文发展视角下教育缓解贫困的作用

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收入贫困问题。但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进展,人们日益认识到贫困是极为复杂的多维现象,包括了收入、教育、营养、健康、风险、文化、政治权利等多方面的元素。这样,仅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考察教育与贫困的关系就远远不够了。为此,经济学家又提出了考察教育的“人文发展的方法”。“人文发展的方法”有三个不同但又紧密相关的视角,即基本需要的视角、人文发展的视角、可行能力的视角。

(一)基本需要的视角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基本需要的方法,把教育看作一种基本需要:“教育本身是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有权平等地使用教育服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是基本需要战略的重要因素。”与人力资本理论相似,基本需要战略也认为教育有助于实现其他的基本需要,如健康、营养,因而是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的一种基本需要。

在基本需要的方法中,教育对贫困的影响,通过其有助于实现其他基本需要的满足――如更好地利用健康设施、水和卫生设施等――体现出来。其他基本需要的实现,反过来,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率,并产生更高的收入,使人们有能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教育和其他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补充的,贫困和教育之间的这种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虽然基本需要的方法把教育本身看作一种基本需要,但是,它也关注教育的工具性作用。换句话说,虽然基本需要的方法不直接重视教育事实上能提高收入的作用,但是它也不仅仅把教育看作目的本身,而且也看作实现其他基本需要的手段。任何一种基本需要(营养、安全的饮用水、健康、住房和教育)的实现都有利于其他基本需要的实现,反过来,任何一种基本需要的缺乏都对其他基本需要的满足有不利影响。当然,在几种基本需要之中,教育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教育在基本需要框架中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是满足全部基本需要的基础。国际劳工组织甚至认为“缺乏使用教育的权利剥夺了许多人……充分地有意义地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机会”。

(二)人文发展的视角

在人文发展方法下,贫困不仅仅是低收入,它是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很少有机会获得教育和积累人力资本。受人力资本方法的影响,许多决策者仍然把注意力放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特别是放在教育投资上。把教育当作减少贫困的一种手段。但是,人文发展的方法则认为“发展不仅仅是收入和财富的增加,它的焦点必须是人”。

作为发展的一种替代范式,人文发展的视角在1990年之后支配了发展思想。人文发展被看作“扩大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虽然人文发展的概念是新提出来的,但把人看作“从来不仅是手段,同时在任何情形下看作是目的本身”早在18世纪就为康德所倡导。人力资本经济学家也认识到了人的发展的概念,但是更多地强调了教育对经济增长而不是对人的福利本身的贡献。而人文发展的方法不是把教育看作发展的工具或手段,而是看作发展本身,教育的缺乏不仅构成了贫困的原因,而且它本身就是贫困。在这个意义上,生活标准、生活质量、人文发展、人文贫困,等等,都可以用人口的受教育状况来衡量。

(三)人的可行能力的视角

阿马蒂亚・森进一步拓展了人文发展的视野,提出人的可行能力的方法。他认为,人的发展需要应该被看作是“扩展人的可行能力的过程”。可行能力的剥夺具有内在的重要性,而收入贫困只具有工具性的意义,收入的相对剥夺能导致能力的绝对剥夺。由此,森区分了收入贫困和可行能力的贫困,而且他认为后者更为重要。可行能力的贫困指的就是机会、选择和权利的剥夺。由于权利可以看作是人的自由的延伸,因此,森把发展看作是自由,而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能力,从而,平等地享受教育就是自由的具体表现。所以,在他看来,受教育权利的剥夺本身就是可行能力贫困,政府有责任投资于穷人教育,因为它能够减少可行能力的贫困。

从人的可行能力的角度来看,单是收入贫困的减少不可能是反贫困政策的最终目标。把贫困狭隘地看成收入贫困会导致目的和手段的混淆。通常人们把教育看成是消灭收入贫困的手段。但是,教育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人类自由和人的能力的组成部分。由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不可能有效率地提供基础教育,出于效率和公平的考虑,政府应当承担基础教育投资的责任,而且基础教育作为一项权利必须平等地提供给所有人。

三、结语

与人力资本理论方法不同,基本需要的方法、人文发展的方法和可行能力的方法,其共同的特点是关注人本身,而且它们之间有一种理论发展上的传承关系,所以笔者把它们统称为“人文发展的方法”。这样,上述考察教育的四种方法,可以归为两类:人力资本方法和人文发展方法。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教学服务

在经济学中,经济效益通常值得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所谓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实际上就是指基于高等教育事业投资与国家GDp增减之间的关系。要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加以衡量,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高等教育事业在GDp增减中所起到的作用,即高等教育教育服务提供是否为国民经济创造了间接产出,也就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否有效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要确定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对投资成本与间接产出进行比较。

一、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提升的因素

1.不合理的高等教育投资掌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合理有效的对高等教育投资进行控制是确保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所谓的投资,在教育经济学中指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投入,比如企业或者是个体单位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捐赠,这一投资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建设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发展,学校资金制度的构建越发完善,为促进学校科研及教育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保障。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由于各学校在教育投资方面的管理使用并不具备专业性,且无法实现对教育投资的合理掌控,使得学校的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调配与使用,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2.不合理的学生扩招。近年来,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普及我国各高等学校均对学生进行了扩招,就高等学校的学生来看,其人数相较于前几年出现了明显的增长。针对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完善学校内部的教学设施设备,才能使自身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学生扩招工作显然并不合理,学生人数明显超过学校的实际标准。一方面,学校的教职工人数无法适应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教职员工工作的压力,且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学生人数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导致学校的办学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3.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合理。就现阶段来看,我国高等学校所采用的管理方式无论表现为何种模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合理地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调整与配置。因此,针对学校教学资源的调整与配置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对提高学校的服务质量和促进学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然而就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来看,其中仍存在管理模式单一及思维固化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限制。除此之外,现阶段也有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的设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应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地对专业进行设置。但现阶段,有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忽视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导致自身经济效益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

1.合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进行掌控。针对高等教育投资掌控不合理的问题,我国高等学校可通过如下的三种方式来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掌控的合理性。首先,合理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经费比例进行调控。就高等教育的经费投资来看其有着经常性和竞争性之分,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经费投资方面的现状,现阶段高等学校对经费投资的掌控应合理地对经常性的经费比例加以提高。其次,我国高等教育针对学校的经费投资还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单位为辅助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最后,学校要给予各专业教师的科研创新充足的鼓励,并以此为基础在学校构建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而使科研创新为促进学校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2.合理地实施学生扩招。基于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其经济效益除了教育经费之外,更多的还指的是其教育服务提供所创造的间接效益。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扩招而导致的对经济效益提升所造成的限制问题,我国高等学校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应不断对学校的管理进行强化并对学校的教学资源等进行合理调整与配置,确保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需求。首先,针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强化学校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学校应合理地对教职工的人数进行配置,针对数量不断上升的学生人数吸收更多的优秀师资资源。另一方面,学校还应给予教职工人员更多的深造机会,不断对其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强化。其次,针对学生人数的增长,学校针对教学资源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以为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3.采用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此,我国高等学校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首先就必须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作为学校教育管理领导者的校长,其决定对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创新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就要求学校的校长能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理念,针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定有效的制度规范。除此之外,针对学校专业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我国高等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还应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研,明确市场实际的人才需求,进而更加合理地对学校的专业进行配置以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服务来促进学校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的时代,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都离不开知识的推动。因此,作为知识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开始占据越发重要的位置。从本质上来看,高等教育并不能直接为国家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但其在知识型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却有着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且能创造间接的经济效益。对此,为切实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提升,就要求我国各高等学校能对制约其经济效益提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冉静.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素质;法制化;法治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student’sconsciousnessofsafeguardingtherights,pushingforwardmanagingtheschoolbythelaw,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illalteronidea,contents,activity,method;buildingupequalandnewrelationbetweenteacherandstudent;strength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ystudent’slawfulquality;thenormregulationlegalization;managingtheruleoflaw.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lawfulquality;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系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然而,从2003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得到加强,学生的维权意识也相对日渐增强,出现了学生状告学校的事件。大学生新的行为理念同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活动等发生冲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法律视角下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活动、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继出台。在学术界上,一般学者认为学校与学生的存在两种法律关系,其一是特别权力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对学生进行行政管理的特别权力,它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是不平等;学生具有服从义务。其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原因是高校实行学生缴费上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形式多样化,鼓励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然而随着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提高,高校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推进下,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我们还要在师生中还要建立一种平等的新型关系。高校在管理上具有一种特别的行政权力,但随着高校收费上学以来,在民事关系上,学生与学校是一个平等的主体,学生在实行义务时,还享受在校的权力。我们知道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纯粹是的“义务”型,是一种强迫式的教育,总是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接受什么样的思想。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往往会有一种逆反心理,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那种强迫服从的管制办法,向“权利型”的转变的理念,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特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一种新教育理念,也是作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种教育手段。法律素质同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当具有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做到守法、懂法并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观念。

从人才培养来看,法律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的大环境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主力军,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也依法治国方针的需要,更是培养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正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易接受新鲜事物与思想,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大学生容易接触社会,对社会上不公平的事情会产生情绪化,如社会上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权钱交易等现象;在这个时候如能因势利导,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应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保障,更是大学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法律的本质来看,法律规范不仅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而且应成为人们自律的一种行为准则。法是保护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是保护各种合法权益重要武器,但是法在大多数下是拥有合法权益主体主动寻求法律保护,正如中国诉讼法上有一条“不告不理”的原则,这样就要我们懂法,具有法律意识,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从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来看,大学生法律知识严重缺乏,大多数学生不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明知受害也是不了了知,没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如学生外出做家教、打暑期工、消费等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拿取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现象。因此,在现在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时代,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时,要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以便将来能正确运用法律知识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规范规章要法制化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一个国家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在大学生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情况下,在依法治校的大环境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要针对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不进行制度建设,就会很难科学、合理、规范地开展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依法修订。就目前大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来看,学校败诉的原因,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些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产生冲突,如果不对这些规章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必然面临更多的诉讼。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性的社会规范,并具有指导引、统一、评价、预测和教育作用。高校做事业单位,具有法律赋予的一种特别的行政管理权,但在法律的效力来看,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是不能以法律法规相冲突,效力是要低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高校依法治校的法应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法律、条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也要以法律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而享受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权利,同时保证学校的管理合法。如一些高校都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受到记过(或留校察看)以上处分就不能得到学位。这种规定显然与《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相冲突,是无效的。实践中的判例已经得到了证明。再从学生状告学校侵权诉讼案来看,很多是因为我们程序没有制度化,我们在对违规学生作出处罚时没有严格按法律程序实行,往往导致学校败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化,一方面能起到规范思想政治工作作者的职责。另一方面发挥规章制度约束学生行为的功能,不过在规定学生义务时,我们要明确规定学生权利,以便具有可操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规范法制化。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社会整体利益向人们提出的应当普遍遵循的行为善恶的准则,主要是依靠人们自觉行为来维持,法律规范主要是借助强制性来维持。高校的道德规范建设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补充作用。在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形势下,道德规范有时会失去原有的规范和教育作用,高校在实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时,道德规范制度必须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加强道德规范的法制化建设,同时德育教育还要依法实施,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等。

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管理法治化

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就是“法律治国”,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法制化与法治化是不相同的意义,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因此,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规范规章法制化后,我们依然还要实现管理治法,才能使我们的制度法制付以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内在管理,存在说服教育,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活动开放性与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原有的管理模式很难开展学生工作。如近年来,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增加,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受到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加快实现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因为,法治管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性,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在依法治校的观念下,法治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我们的德育教育的方法。法治化管理不能替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我们可以实行德法并治。

从建立的平等师生关系来看,现在学校在民事关系中,不在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这样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我们尊重大学生的权利,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管理者法律意识,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了解,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将导致更多的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7月17日

[2]靳诺主编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2004年9月

[3]周长春主编,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陈华洲、廖扬眉大学生维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年第1期

[5]吴秀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初探[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8

综合性学科说和学科群说这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学既包含很多内容,又不属于单纯的基础理论学科,又不完全属于应用学科,就连同它的母体学科教育学归为综合性学科,类同于海洋科学和空间科学。但与海洋科学和空间科学不同的是,对高等教育学作综合性学科的判断,还基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上,高等教育学如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它还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国外的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多采用多学科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多学科或综合性研究方法也不是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研究方法,因此,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所以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学及其研究方法的特点,但作为它的学科性质至少还不能象海洋科学和空间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那么具有说服力。近年来,,所以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学及其研究方法的特点,但作为它的学科性质至少还不能象海洋科学和空间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那么具有说服力。近年来,对高等教育学是一个学科群的说法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一个学科群,高等教育学包括了它的很多分支学科,所以它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哪一类学科而是一个学科群。这种观点实际上也不免落入俗套,从学科群观点来看,它类似于把高等教育学放到与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来考察其性质而得出的结论,而并没有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做出更深的理解和观点。综上几种观点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做出判断,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都不能对高等教育学有多么深刻适切的学科性质断定,与其如此,我们不如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高等教育是一项学术研究领域。二、高等教育是一项学术研究领域?对高等教育学科性质之所以存在这么多争论,不仅说明了研究者对这方面研究的兴趣和重视,还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了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不成熟性。这在中国或国外高等教育研究上都有体现,只不过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研究突现出明显的问题研究倾向,更倾向于把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项学术研究领域。为了分析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学术研究领域的形成历史和原因,从世界范围看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⑤:(一)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1、高等教育研究的萌芽阶段:从19世纪中期到二次大战前D-FamiLY:宋体;mso-bidi-font-size:10.5pt;mso-bidi-font-family:adobeSongStd-Light;mso-font-kerning:0pt">对高等教育的个别问题进行一些零散的研究,比较有代表的性的有英国牛曼的《大学的理想》(1852)、赫胥黎的《科学与教育》(1892)、怀特海的《教?FamiLY:宋体;mso-bidi-font-size:10.5pt;mso-bidi-font-family:adobeSongStd-Light;mso-font-kerning:0pt">对高等教育的个别问题进行一些零散的研究,比较有代表的性的有英国牛曼的《大学的理想》(1852)、赫胥黎的《科学与教育》(1892)、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1919)、俄国皮洛戈夫的《大学问题》(1895)、美国哈帕的《高等教育的倾向》(1905)和莫里什的《哈佛三百年史》(1930)等。这个时期,各国都没有专门高等教育的研究机构和组织,但从这些作者和著作来看,大多是大学校长和他们的任职经验总结,然而,这一阶段,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日渐广泛,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加,这些都为战后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高等教育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的初建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二战后,许多国家都把高等教育当作走向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这一阶段,各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与之相应的高等教育研究也扩大了范围,成立不少国际性的以研究高等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机构,相对于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既是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初建阶段,也是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国际性的和全国性的专门组织和机构建立起来,像教科文组织的分支机构高等教育局、欧洲高等教育中心等具有国际性质的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各国也纷纷成立高等教育协会组织,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但是这些组织或机构大多对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如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显示出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趋势和方向。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培养点,这些都说明高等教育研究已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9

关键词:法律教育素质教育关系;专业教育

一、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国家兴起素质教育之风,已经有十多年了,伴随这股“劲风”,国家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素质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在丰富学识的同时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各个关节都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全面实施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注重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得出,素质教育的四个内容分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文化素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国家需要法律规范行为。高等教育的法律专业就是为了向社会上输送高质量的法律人才,起到传承中国法治社会的作用。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全球经济席卷而来,社会对法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外,还需要法律人才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秉公执法维护法制社会的建设。

根据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中法律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认真学习素质教学,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以此成为优秀的高端法律人才。

二、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议

高等素|教育包括四个部分内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所以讨论法律专业教育与其的关系,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2.1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良药―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道德也有十分深刻的理解,提出“德者,国家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必需。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法制社会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公正执法造福社会。树立与法治社会相同的价值观、认同法律所起到的社会作用。

从这样的关系中看出,我国高等法律专业教育中,实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别是社会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以及法律专业思想道德素质。前者是依存于社会形态,后者则是针对法律专业进行。针对这两部分可通过树立道德理念、坚定法律意义、培养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等三个部分进行。

2.2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文化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对文化素质有多重定义,一是人生理上表现出的原本的特点,二是事物自身所具备的性质,三是人在进行或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本文中我们所讨论的文化素质,是指的第三种定义: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法律专业的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所具备的的能力。不同于专业知识,文化素质不仅仅是体现在专业技能,更多的还有在人文方面的素养,像是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等。通过学习这一类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通过语言表达、行为举止展现综合素质。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其主要的展现形式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看似独立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互融合。一般是对两者进行教育教学时,会运用到多种表现手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融合教学;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相互融合;将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结合。不论是哪一种表现方式都可以帮助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专业知识外,完善自身的文化素质。

2.3法律专业学生核心――专业素质

作为一个高等教育之下的法律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国非常重视培养法律专业学生,各大院校针对不同的法律类别也建立了诸多的专业,以此分门别类的进行针对性学生培养。高等教育中法律专业具有专业性以及目的职业性的特点。不论是那一个法律专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将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为目标,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该计划符合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施教的老师,再根据整体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细分,通过不同的课程教学以及活动教学,渗透法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

近年来,国家快速发展对法律社会的定义也在不断地深化,作为法律社会的监督者,从事法律的工作人员,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更加细化深入的了解法治社会。法律专业素质其主要内容,不仅仅指的是知识的积累,还有法律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看到现象,可以此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专业的法律知识,思维重建得出最终的具有法律效应的结果。按照这样的实践过程,就要求培养法律专业素质,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2.4法律专业学生的保护伞――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是指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因为在真实的执法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挑战专业技能和逻辑思维同时,对身心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锻炼。身心的健康是法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护伞。

因此,高等院校需要跟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对待现实社会的态度和认知能力。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明确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态对待事故,用坚强的意志力学会处理危险、困难的时期。

总结:法律专业实行素质教育是国家的社会形态决定的,素质教育包括的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我国高等教育设立法律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专业的法律人才,以此来传承法制国家的理念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平等。通过分析四部分内容,明确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日后的工作中可根据相应的方式进行法律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试论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法学家,2003,06:14-19.

[2]宋经同,文江涛.论法学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7-131.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篇10

我们这个国家,经过了漫长曲折的社会发展历史,有过以农耕文明为主题所诞生的耀眼辉煌,也有过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史。今天华夏民族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这样的发展机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要让国家走向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首先必须要有一整套相对科学合理的法律规范以及因此而设立的制度,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保障,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近现展的历程均证明了这样的事实。要想使我们这个国家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法律和制度体系,同时,必须使我们的国民法律素养达到一个基本的高度和要求。无疑培育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意识应当从青少年抓起,对青少年的宪法意识培育,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的宪法意识培育,不能强调对其理论的培育,更多应当是心理认知的培育,使他们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正确宪法心理。

二、我省青少年宪法意识现状分析

我省目前初中和小学的在校生人数近140万人,初中生近50万,小学生近90万。笔者今年自5月份到7月底,对我省澄迈县、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三亚市等县市的部分中小学的法治教育状况摸底调研,分别通过对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各年级进行问卷、随机抽样询问、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我国法律知识掌握的相关情况,同时,与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座谈了解法治课程开设、教学形式等。小学生知道我国有宪法的人数只占被调查人数的30%,初中学生知道我国有宪法的人数占60%,高中阶段的学生可占被调查对象的85%左右,同时,在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等问题时,能够回答上来的比率非常低,其状况也是由小学到高中比率递增,单就小学阶段而言,知道该问题的比率只有5%左右。在我们了解我省中小学法治课程的开设情况时,所有学校均回答是开设了。经过对调研材料的梳理,发现我省中小学的法治课程教育并没有专门的课程,通常采用的做法有:第一,由课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涉及法律问题作简单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常识,但是,这样做法的局限性很大,课任老师本身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当然就更谈不上给学生传授比较科学的专门宪法知识,同时,现在各个学校由于升学和考试压力,使得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法律基础素养的养成,即便是认识到了,很多情况下也是当做政治任务来完成。当下社会、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等也是以成绩来看待学校的办学质量。第二,近95%的学校有兼职法制副校长,其中绝大多数是基层政法战线的骨干,如派出所所长、法庭庭长、司法所长等,这些人通过自身的法律知识和工作经验为学生讲授相关法律知识,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兼职法制校长平时工作多,时间少,能够为学生上课的时间很少,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培育学生的法律基础素养。有些兼职法制校长其本身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就不是很多,他们给学生讲述的大多是一些办案和工作中遇到的实践现象。第三,在学校张贴相关的法制宣传图片,在图书室放置一些图书和宣传册。这样做法同样有积极作用,通过学生自己观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问题在于,学生主动观看的积极性有多高,看完之后又能够理解多少,学校本身也没相关的制度或与此关联的考核制度。综上分析,我省目前的中小学生宪法教育的形势还是相当严峻,如果在中小学阶段不能够很好培养相关法律意识,那么,这些孩子一旦步入社会就很可能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走上危害社会的道路,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中国人所愿意看到的事情,同时,也可能影响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我省国际旅游岛的社会声誉。

三、我省中小学阶段进行宪法教育的内容方式

1.中小学宪法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由于生理、心智和认知等问题,对中小学宪法教育的内容必须有一定选择,不能也没有必要进行特别理论、特别理性的教育,而是应当结合国情、省情乃至县情,结合学生、学校的实际进行有选择的宪法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宪法教育,以培育他们的宪法意识。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国民法治意识的教育和培育的历程来看,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培育,是整个国家的战略举措,通过中小学阶段的法律教育,在学生步入社会或进入更高一级的教育后,大多能够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这样无形之中减少了未来社会秩序被破坏的潜在压力,从而奠定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法治基础。其实,我们从其他知识教育就不难看出,从中小学开始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往往是终身的,法律知识并不比其他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更深奥难学,在中小学开展相对系统的法制教育同样是可行的。对我国宪法规定和宪法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我们认为中小学的宪法教育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宪法常识教育。这些宪法常识包括宪法内涵、地位、国旗、国歌、宪法日等常识性的宣传教育。宪法意识培育,必须让学生了解,至少基本了解什么是宪法,否则所有其他宪法知识教育均可能成为无本之木。宪法的地位,这是宪法教育中必需的基础,让学生们清楚明白宪法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可以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对宪法敬仰的心理。如国旗、国歌、宪法日等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培育爱国主义的心理同时,进一步强化宪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属性,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渐渐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如对国旗、国歌的崇敬等。第二,公民意识教育。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义务的规定,体现了宪法重要精神所在,现代法治其基本思路就是如何有效保障公民权利,甚至包括国家机构的设置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如我国人大设置和政府的设置就是基于广大人民能否更加有效行使宪法和其他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并且也是基于公民权利能否被有效保障和不被侵犯等角度去考虑和设置。所以,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公民意识宪法教育应当选择宪法中相关的权利义务内容,如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权利和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法律底线,进而培育基本的宪法意识,当然,中小学宪法教育的内容应当分开,同时保持必要的连续性,如小学阶段进行国旗、国歌、宪法内涵和相关故事等,中学阶段可以进行宪法权利和义务教育等。第三,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其实从宪法的深层来说,是要培育一个国家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换言之,就是让每一个公民都自觉意识到自身在这个国家的地位,真正感受到作为国家主人的荣誉感、自豪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国家付出自己,这样的素养或情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公民自觉承担起为社会服务、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规定和内容在宪法中也很多,关键就是教育者如何选择,同时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将这样的宪法规定和内容让学生接受并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意识。中小学阶段的宪法教育内容的选择是每一个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应当是每一个有良知法律人的责任,我们这里只是简要梳理说明,这既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当然,科学选择教育内容是进行良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方式的选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是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和保证。

2.中小学宪法教育的方式。

中小学阶段的其他教育学科在我国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应当说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如何培育中小学在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或法律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比较新的一个课题,因为,我国真正走法治化的道路毕竟还是很短的历史,同时,各国的国情、民情、文化等均存在着很大差异,虽然有些东西并不排除它们的共性,但是,人们无法忽略也不能忽略个性和特性,否则,效果就会与目的相去甚远。通过学者们研究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中小学学生心理和生理、接受事物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依托我国中小学成熟的教育经验,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建议中小学的宪法教育可以尝试采用下列几个方式方法。第一,故事教育法。从人的成长规律和心理接受等方面考虑,中小学阶段对故事的接受远高于一些理论说教,也很容易通过故事来认知其中的道理。如国旗设计的相关故事、国歌诞生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将宪法中为什么将五星红旗作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什么作为国歌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学生,相信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是持久的,也会让学生不会轻易忘却。第二,影视网络教育法。现在电视和电影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生活内容,根据中国舆情统计报告,当代中国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接近3个小时,美国人在2.8小时左右,统计还表明,中国人上网的时间从6年前的一小时,提高到近3小时,与看电视的时间基本持平。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在海南省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40.1%的学生周末时间安排首选看电视,在这场针对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中高居榜首。根据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完全有根据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我们认真创制出合适的宪法教育的影视和良好的宪法法律内容的信息,那么,将对我们的孩子宪法教育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学校老师再加以引导,其效果完全可以期待和乐观的。第三,现身说法和案例结合的宪法教育。可以通过现身说法和身边合适案例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方式虽然不如影视网络更为直观,但是,相对教育成本较低,也能够起到不错的教育效果,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在课堂讲述中进行适当的教育,其效果还是应当肯定的。第四,编写合适的宪法教育读本。这样的读本应当依托精心选择宪法内容、图片、漫画、故事等,进行必要的浅显法律说明和合理结构体系,免费发到中小学生手中,在学生随意地翻阅中就可以获得必要的宪法知识,相信也是通过实践证明能够起到相应的教育和培育效果的。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