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十篇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十篇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1:35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1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尽管教师在讲台上尽力的教学讲解,使用题海战术,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依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想要提升自己的化学水平就应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1高中化学学科特点

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包括抽象性、复杂性。抽象性,高中化学中包括了大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侧重于抽象思维,进而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来形成化学概念与规律。复杂性,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较为复杂、难度较高,涉及的元素与化学方程式较多。

2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2.1预习、听课与复习: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大致教学内容与难易程度,在预习过程中把握教材的整体思想。例如,在这一章节中主要教授什么物质,各种物质之间有何联系?重点物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明确。在预习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可以使用笔记本将其记录下来,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讲。课堂听课:课堂听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沿着教师教学的思路来学习,勤于思考。在预习中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略过,对于疑难点要仔细听。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课堂笔记,记录下概念、思路与疑难点。课后巩固:在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将自己课前、课堂中所接受的内容来进行整理,以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2.2掌握化学知识记忆方法:由于化学的知识点比较多,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记住的,因此应该灵活掌握化学知识记忆的方法。例如,比较法、归纳法、特殊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我们可以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总结成为记忆口诀,然后朗读背诵。

2.3注重化学知识的积累

2.3.1物理性质的记忆:物质的物理性质就是物体的颜色、大小、性状、形态、气味等。在记忆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根据实物来进行记忆。在看到某种物质的时候,同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和总结,将会很容易就记住。例如,记忆硫酸的物理性质,在看到硫酸的时候可以指导其为无色油状液体,硫酸不会挥发,而将浓硫酸与水互溶就难以分出硫酸与水,因此可以得知硫酸是融于水的。再用手触摸硫酸容器则会感受到热量的散发,因此硫溶解的时候会发出热量。通过上述情况进行重点总结就可以抓住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无气味、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2.3.2化学性质的记忆:通常物质的化学性质即为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在记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最好可以自己亲手来操作实验,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来对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归纳。在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后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性进行总结。例如,在对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记忆的时候,首先可以结合元素周期表对氧进行分析,氧元素是在第二周期的Via族,是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可以得住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气体,是化学行为中常用的氧化剂。并且,氧气可以助燃,但是无法自己燃烧。可以自行联想如果氧气可以燃烧那么地球有氧气的地方将会一直燃烧爆炸。

2.4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仅能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与动手能力,还能够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领悟。因此要学好高中化学必须对化学实验加以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要勤思考,多询问老师问题,常常思考为什么,进而实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实验现象结合起来,在观察实验的时候要勤思考,根据反应前、反应中以及反应后的顺序来进行观察。例如,在进行观察铜和锌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的现象的时候,要勤于思考为什么锌放入稀硫酸中会形成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没有气体产生。通过思考与探索可以将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升华,进而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锌的活动性要与氢更强,可以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与氢相比没有氢活泼,因此无法置换酸中的氢。另外,在使用化学实验仪器的时候,基本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设计都要认真操作,大胆实验求证。在设计试验段时候要秉持着合理可行的态度,装置简单便捷,操作步骤简易,程序合理,实验结果明显。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各种实验要细心观察,从感性的现象进行本质的认识,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以及关键点。

2.5关注化学反应过程与实质:反应过程:高中化学中涉及到一些半定量的反应,例如铝离子与naoH的反应为量变所引起质变的反应。量的关系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找出关键的临界点是十分重要的。反应实质:结构决定性质,在看到反应方程式的时候不要急于背诵,而是要仔细观察产物与反应物,在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当中去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周期律和电化学的时候写出反应物可以自己凭借着已学实施来推敲。

3结束语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2

关键词:唢呐;技巧;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30-01

唢呐是我国一件极具民族特色与魅力的双簧吹管乐器,在民间又称“喇叭”,小唢呐称作“海笛”。唢呐既有高亢明亮的个性,又有委婉细腻的特点,既有独特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又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总之唢呐是一件极具表现力的吹管乐器,深受大众的喜爱,特别是在民间,无论是社火节庆,还是婚丧嫁娶都能听到唢呐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甚至乐器制作技术的提高,在几代唢呐演奏家的不懈努力和传承下,使唢呐这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乐器走进了舞台的艺术行列,成为了我国民族器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唢呐也走进了各大音乐院校,唢呐的演奏方法、技巧及表现手法也逐步走向了正规化和系统化。因此,唢呐演奏技巧与二度创作无疑成为了我们学习与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唢呐演奏的过程即二度创作的过程,它与其他音乐表演艺术一样,是一种非常精确、细致、灵活,需要有高度表演技巧的创造行为。如果没有高度的表演技巧,无论多么好的音乐设计也不可能得以实现,从古至今,但凡有成就的唢呐演奏家,无一不具有高超的表演技巧。然而,唢呐演奏技巧作为唢呐表演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是唢呐二度创作必不可少的基础,从某种程度来讲,演奏技巧的水准也能代表一个人演奏水准的高低。但是,唢呐演奏技巧并不是决定唢呐演奏成功与否的唯一条件,技巧对唢呐演奏而言只是手段,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缺少艺术表现的技巧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从唢呐的作品来源渠道上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它与其它器乐创作一样,来自作曲者之手,另一方面它的许多作品则来自于民间。然而唢呐的民间乐曲在内容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些民间乐曲的不确定性无疑对我们唢呐的二度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对作品要有更准确的判断力,需要我们更精确的探究和把握作品的强弱、音色、速度、风格及技巧的应用等。要想使唢呐的演奏技巧得以创造性地运用,灵活地将其作用于艺术表现,进一步提高我们二度创作的能力,我认为,应该做到以几个方面:

一、加强基本演奏技术的掌握和训练

任何艺术表现都是通过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来达到的,没有技术技巧就没有艺术表现,就没有二度创作可言。唢呐演奏技巧是以对唢呐的基本演奏技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功的掌握为基础的。这些基本功,如气息控制、手指技巧、滑音技巧及一些色彩。这些基本功的掌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科学的训练方法和长年累月的练习巩固。谈到方法,必然是我们长期思考和多次尝试得到的经验总结,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和学习过程中要多想、多思、多试、多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掌握各种演奏技术,从而为我们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唢呐演奏技术的掌握和学习,又是一个需要长年累月、长期磨练的过程,有些技术甚至需要我们一生不间断的练习与巩固,那些存有侥幸心理,不愿付出艰苦练习的人终究是注定要失败的。

二、学习和掌握不同地域唢呐的演奏风格及音乐风格

由于唢呐的地域性较强,受地方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的影响较大,所以各个地方和地区的演奏手法和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为了增强我们的演奏能力,在掌握了唢呐基本演奏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学习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演奏手法与音乐风格,如:山东、东北、河南、陕北、新疆、内蒙、山西等地区的演奏风格与音乐风格。只有我们对乐曲的地方特色、音乐风格,节奏旋律特点得以掌握,我们才能更好的将各种技巧恰到好处的运用其中,将各个地区的特殊技巧及演奏手法得心应手的运用发挥,实现作品的创作意图,将音乐的真正内涵准确完美的展现给听众。

三、增强情感体验与自身文化修养

唢呐演奏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演奏来抒感和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任何艺术如果没有了情感的抒发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也就失去了灵魂,丧失了艺术的生命力。但是由于每个演奏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气质、文化修养、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每个人对乐曲的理解不同,从而造就了在二度创作中“个性化”的展示和追求。因此只有增强自身情感体验与文化修养,才能真正的提高我们二度创作的能力,体现二度创作的“个性化”,深刻的展示作品的情感内涵,,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3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钢琴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30-02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属于其核心部分,并且它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高校学习钢琴的学生一般都是对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所以这也给日后的钢琴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往的钢琴教学模式是“教育者在讲台上进行弹奏,学习者在台下学习”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钢琴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由于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高校钢琴教学难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与发展,所以,我们应将这种现象全面改变,以此提高高校钢琴教学效率。

一、充分的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高校钢琴教学课程之中

高校钢琴的教学要求是,受教育者应在钢琴教育者的指导之下,将指定的乐曲以及练习曲等钢琴作品有规律性的进行弹奏,其主要目标就是将学生演奏钢琴的技巧与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在音乐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一直以来,钢琴都被称之为是“音乐之王”,这就充分的说明钢琴所具有的音域、美妙的音色等方面是其他乐器无法与其相媲美的。另外,钢琴教学应将抽象化与纯理论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与形象化的知识,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的让学习者对钢琴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全面的了解。比如在对学习者进行基本的声乐与乐理教学过程中,钢琴教育者在对他们讲授和铉功能以及和铉的序进规律时,其在理论课上属于一种抽象化的理论,而在钢琴的实际演奏过程中,这些理论知识会瞬间的变成既有声又有形的音符,进而形成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再比如《车尔尼作品“777”之2》中的练习曲,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到,其将和铉的功能以及和铉的序进规律很自然的体现出来了,这完全与和声学的规律相符,主要使用了下属和铉、属七和铉以及主和弦这三个方面的功能,这对于钢琴教学持续不断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从上述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对相关练习曲进行演奏,在提高学习者的弹奏手法水平的同时,也让学习者对于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将钢琴弹奏具有的技巧融入到高校钢琴的教学之中

一直以来,钢琴教学都是以其高难度的技巧以及较为灵活的弹奏手法和技术方法将音乐内容进行科学的诠释。良好的钢琴弹奏技巧对于钢琴弹奏者与学习者而言,是他们表达音乐与诠释音乐的最好方式。但是,高校钢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了对学习者进行技巧性的教学,也忽视了他们的练习过程,要知道,钢琴技巧性教学与练习在钢琴的教学过程属于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及内容。对于部分钢琴教育者来说,他们通常有这么一种观念,那就是学习者已经全面了解了弹奏钢琴的手法以及技巧,并且他们的弹奏状态基本上已经定型,如果这个时候再对他们的钢琴技巧与技术方法进行教学,肯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堂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教育者们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从而在主导思想上形成了错误。所以,钢琴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技巧性方面的教材,如《车尔尼钢琴教材》、《哈农练指法》等,以此根据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并且还要对他们的音乐基本功进行不断的深化,这样他们就能够充分的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从而达到钢琴曲目的要求。

三、将歌曲的即兴伴奏融入到钢琴教学之中

我们都知道,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通常会选择与自己大学时期专业对口的工作,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之中,需要对诸多的歌曲进行弹奏或者伴奏,有的是对教学服务,有的是为了自己参加的演出进行服务,有的则是因为自己喜爱音乐而从事弹奏工作的。由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不相同,因此,他们弹奏音乐的目标与目的以及出发点也都不相同;对于那些学习音乐专业出身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掌握钢琴即兴伴奏方面的技巧以及技术方法,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是很有帮助的。然而,当前高校钢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对于部分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来说,当他们面对各种简谱的各类调号时,就好像是面对敌人一样,更有甚者连那些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八度都弹奏不好,那么,笔者认为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不够全面、系统的,这与教育规律的实际要求是极其不符的,其应该是一种较为严峻的课题,可是,怎么才能真正的培养出钢琴演奏方面的全能人才呢?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各种演奏技能全面掌握,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钢琴即兴伴奏方面的培训,以及键盘和声理论知识等内容,以此加强对他们的学习与训练,同时,在使用钢琴教材时,应选择一些较为全面的多种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断更新。比如《高等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虽然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但是它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的技巧性训练方法,而车尔尼的所有作品虽然有一套全面的技巧性训练方法,但是其却缺乏趣味性。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优势互补,这样学习者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到最大的收获;例如,采用《车尔尼599》这篇作品中的大小调音阶段进行练习,从而使得学习者对于大小调音的音阶以及大小调音的和声功能能够全面的掌握,然后再采用《高等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中的歌曲伴奏凡例,比如《保卫黄河》、《我的太阳》等,这些作品中都运用了歌曲伴奏练习,那么,教育者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可以对和声序进规律、作曲知识等在钢琴伴奏中具有的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讲解,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他们钢琴即兴伴奏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在教学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钢琴教学中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其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可以将学生弹奏钢琴的技巧与手法全面提高,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韩绮丽.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2]陈光泉.高师钢琴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音乐探索,2002(2).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4

【关键词】技工院校;生产实习教学方法;生产实习指导教师

生产实习教学方法分为:一般的教学方法,生产实习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与方法,不同类型课题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校外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教学方法等内容。而最基本、最常用的是讲解、示范操作和指导练习三种方法。

一、生产实习教学方法与技能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生产实习教学方法,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生产实习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手段。生产实习课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课程,生产实习课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密切相关。

生产实习课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课程,在教学中,生产实习指导老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通过感知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技能、技巧。在教学初期,即学生刚开始接触生产实习时,以局部动作练习为主,教师着重于演示、指导,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模仿练习;而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后,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交替动作练习;可以布置综合性作业,或选择同等水平的多种操作训练,以初步掌握技能、技巧;到第二、三学期,学生已掌握基本功,就应该让他们进行综合训练和独立操作,教师除注重综合技能培养外,应把心智技能的培养作为重点。

技工教育与生产息息相关,技工院校的学生要掌握一定水平的生产技能、技巧。现代的生产与原始生产不同,要求有较高的技能、技巧,这种技能、技巧的养成,就是通过生产实习课教学来完成。一般应经过基本功训练、综合训练和独立操作训练三个阶段。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示范开始,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教师一步步进行指导纠正,然后经过反复练习,掌握动作要领,初步掌握生产技能;再通过生产实习后,经过动作的多次交替练习,最终达到动作的协调完善,可以独立完成生产任务。这种生产技能、技巧的形成过程,是由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采取适当的、必要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的,也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不熟到熟练,循序渐进进行的。最后形成多种多样的生产技能、技巧。

二、生产实习教学的一般方法

生产实习教学的一般方法,是指在生产实习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包括讲解法、示范操作法、指导操作训练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观察法、实习日志法、阅读指导法等。

(一)讲解法。讲解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课题的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教材,叙述事实,描述所讲课题,说明意义、任务和内容,并说明完成这些工作的次序、组织和操作要领等。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经常运用讲解法进行教学,在讲解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工艺过程的连贯是它内在的、固有的本质联系决定的,本身就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它不允许在讲解中丢掉任何一个必要的内容。

(二)示范操作法。示范操作法,是直观性的教学形式,也是生产实习教学的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在生产实习教学中,教师只讲不示范操作,学生是很难掌握生产操作技能的。示范操作可以使学生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可以清晰地把观察过的示范操作形象在头脑中重现,然后模仿练习。因此,示范操作法成为生产实习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经常采用的方法。

(三)指导操作训练法。指导操作训练法,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生产实习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反复地、多样地进行实际操作的方法。此法也是生产实习课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生产操作技能的主要方法,也是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占用时间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

生产实习课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把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和技巧。因此,指导操作训练方法是使学生形成感知技能、动作技能、心智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的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四)讨论法。收集本专业的典型实例,讨论前先发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作好充分准备,然后参加讨论,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心智技能水平。

(五)实验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实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观察事物表象的变化。学生在参与操作实验设备和观察中获得的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就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技巧。

(六)参观法。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有效地使教学和实际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产实习教学运用参观法,是根据生产实习目的,在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下,在企业中直观地学习工艺过程、操作过程、劳动组织等教学活动。通过参观,使学生懂得生产设备与工艺过程的相互关系,扩大视野,因此它是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七)观察法。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在冶金、化工、仪表等专业中,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以适应专业需要。

(八)实习日志法。实习日志法,是在实习期间写日记、生产实习记录等,这是参观、实验等法的具体运用。通过记日记,促使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并及时记下来以积累资料,提高技术水平。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式化简求值;技巧

在数学上,化简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一些复杂难辨的式子,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化简才能更简单快速地对它们求值成功。从教材和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数学中分式化简求值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和技巧。

一、把假分式化成正是和真分式之和

=--+

化简求值技巧:遇到这种题型不要直接通分计算,因为过于繁琐。可以将每个假分式化成整式和真分式之和的形式,之后再进行化简求和将会简便很多。

解:原式:=-

-+

=(2a+1)+-(a-3)+

-(3a+2)-+(2a-2)-

=(2a+1)-(a-3)-(3a+2)+(2a-2)

+-+-=-+-

=+=

=

说明:是否能正确地将假分式写成整式与真分式之和的形式是本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对这种类型题目进行讲解过程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进行通分计算试一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直接通分,几乎上就是无从下手,然后再让学生对各个分式进行变形,化成整式和真分式之和,即可继续进行化简。这样学生在一拿到题目的时候,就不会先盲目的进行通分,就会先想一下有没有简便的方法,促使学生去学习一定的解题技巧。这一类型题目在解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是逆向思维,其也被称为是求异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已经司空见惯的、形成一定定论的事物或者是观点,从其相反方面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对平方差公式进行使用

+++++,求该分式当a=2时的值。

分式化简求值技巧:直接通分比较麻烦,先化简再求值的过程中注意平方差公式:a2-b2=(a+b)(a-b)。教师在讲题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平方差公式进行复习,然后在引导学生对公式和题目进行分析,尝试着自己进行解题,最后再由老师对这种类型题目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复习一次平方差公式,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类题型的记忆。

可以通过分步通分的方式对其通分,每一步只用对左边两项进行通分。

原式=+++++

=++++

=+++

=+++

=++

=+

=

=

三、巧妙使用“拆项消分”法

++

分式化简求值技巧:教师在进行讲题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其规律,每个分式都具有的一般形式,解题时可以将其拆成与两项,这样前后就可以有两个分式以相反数的形式被消掉,这种化简的方法就是“拆项消分”法,也是中学数学中化简比较常用的技巧。

原式=+

=(-)+(-)+(-)

=-

=

四、利用整体代入法

若x=,求分式的值。

化简求值技巧:将x=适当变形,化简分式后再求值,可以采取整体代入法,会使问题的求解过程简化很多。关于这种类型题目的讲解,则主要就是让学生对其题目中的条件和题目进行观察,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变形。

x=

=

=4-

所以,x-4=-,所以(x-4)2=3,即x2-8x+13=0.

原式分子=(x4-8x3+13x2)+(2x3-16x2+26x)+(x2-8x+13)+10

=x2(x2-8x+13)+2x(x2-8x+13)+(x2-8x+13)+10

=10

原式分母=(x2-8x+13)+2=2

所以,原式==5.

关于初中数学中分式化简求值的题型还有很多,本文主要列举了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及相应的化简求值技巧。学生在做题时必须要认真审题,根据不同类型的题型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同时在平常练习中,也要自己对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林西成.分式化简与求值的几个技巧[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2013(1):428-429

[2]庄亿农.分式求值新“试”点[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华师大版),2009(1):367-368

[3]朱家海.分式化简求值的若干方法[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0(18):60-61.

[4]饶敏.分式的化简及求值技巧[J].初中生辅导,2010(11):257-258

[5]邵伟.分式化简求值中的数学思想[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2):155-156.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技巧

英语教学日益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对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采用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改善和创新。笔者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着手,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当前,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而言,主要是教材、黑板、录音机,条件好的学校配备有多媒体,这些构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初中英语教学仍是以英语课本为主,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获得信息的最主要媒介还是教材、黑板、录音机。这种外在条件的匮乏,使学生缺少了自身交际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的条件。

另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语言的使用上,课堂语言多以汉语授课为主,英汉双语授课的教师占少数,全用英语授课的教师极少。初中英语教学应提倡双语授课。这比较符合学生的身体特征,合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应用能力是有好处的。

二、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缺憾

(1)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特点是“语言讲授为中心”与“教材中心”等,不能完整地体现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然,当前已经有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交际教学法的原则以及进行了交际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英语对话等语篇教学、信息处理学习活动,却远未形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初中英语教师勇于在教学中尝试实施交际教学法,重视交际教学法的作用。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形式单一,课堂沉闷。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方法和技巧明显不能满足当前新形势下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当然,目前初中学生英语素质多半偏低,学校教育包吉东入不足,加上初中英语教师业务素养有待提高,也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改善困难很多。

三、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改进的几点看法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讲授与语言交际应有机结合起来。语言知识讲授为主要目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认为,语言是人与人进行交往、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复杂的表意系统。它的学习与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了解所学语言的体系概念,熟练掌握该语言体系的语法规则和语法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正确地处理语言信息,理解语言的意义,其作用不容小看。人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不同的场合要所要表达的思想不同,使用语言表达方式也就不同。语言的形式只有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实际意义,才能让人理解其弦外之音。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机地平衡英语知识的教学活动与英语交际的教学活动。这两种教学活动,我们要使其有机融合,互为一体,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困难程度,投入相应的精力和时间,选择合适的教学程序,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使二者完美结合。

(2)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初中英语的课堂模式大致上是“语言讲授为主”的。“讲解”所起到的学习作用及其存在性不容否认。然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交际活动,我们不应该过多地讲解,而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采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最大程度上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使学生对所学语言进行分析、思索和归纳,发现英语使用的规则。因此,教师应缩短讲解时间,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研讨。“学习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一个信息量的“大传输”。通过多种方法和技巧(影像、音乐、对话、表演等)加大信息量输入,培养学生迅速处理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能力,这和紧紧围绕干枯的几段课文进行形式单一的讲解相比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有利。“学习为中心”的原则需要初中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采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好主导作用。实施“学习为中心”的原则绝不是说教师的责任减轻了,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自在没有约束。恰恰相反,“学习为中心”的实施使教师的工作更繁重,要求更细致。学生的思维该如何去启发,怎么样才能巧妙引导学生学习呢?什么形式的学习活动才最适合学生的情况呢?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传输呢?以什么方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恰当地监控呢?这些环节使得“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却是值得探索和付出实践的。

(3)从整体看,教学质量的提高必然要进行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而教学法的发展必然要进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改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改善又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并非孤立地存在,它牵涉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共同重视。在这里,要特别提出初中英语教师要特别重视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众所周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这种情况在信息技术领导显得尤为明显。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在今天社会网络化的时代,如果英语学不好,就犹如独自一个人行走在漆黑的夜晚,处处碰壁。只有掌握了英语,人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才能接触、利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英语已经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与沟通最主要的桥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要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引领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技巧,要考虑课堂优化的问题。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要“小”要“精”,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即可,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不加考虑地利用多媒体,要避免多媒体喧宾夺主,这样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

四、结语

总之,研究适合于具体学校、具体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教学方法,需要长期不懈地认真探索。作为教师,我们应为此努力,力争走出一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曾慧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唐建萍,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何桂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7

关键词:语文导学;技巧;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86-01

1.导学模式的特点

导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些教师大胆探索,更新观念,勇于创新运用新课改的先进理念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教法。导学法构建的课堂策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导引启发教学为主导。它的有效载体为导学资料或导学提纲或导学活动单或导学案等形式。其较具影响力的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等等。这些教学模式虽名称各异,具体操作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不同的导学教学模式。

这种导学模式从学习观上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以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把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从教学观上变"教师"为"导师",变"灌输"为"探究",变"教师传授"为"师生互动"来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动态生成的特点。

2."临帖"导学模式误区分析

导学教学模式解放了学生,开放了课堂,改变了教法学法,提高了课堂效率,是教改的优秀成果。现在导学模式正在大力推广,许多学校不论是高中还是初中甚至小学也在竞相"临帖"名校的成功经验。但是在"临帖"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仅没能让课堂产生高效反而走入了导学的误区。

导学案编写的误区:导学案的编写忽视学情;导学目标宽泛不具体;导学环节没有重点;导学案变味成练习册;以导学案代替教材脱离文本;导学案容量超载;导学案问题设计没有梯度;导学案程式化没有体现层次性,忽视个体差异;导学案只设计了"学什么",而忽视了"怎么学"等等。组织导学的误区:学生自主学习放任自流;教师导学缺位;学习小组讨论杂乱无序;对学群学形式化;学生展示形式单一点评不到位;学生无序"互动"频繁,缺乏独立思考;没有回批导学案检查学习情况;没有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等等。

走入误区的主要原因分析:(1)没有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导学实践(2)对新课标缺乏理解(3)没有细心分析学情(4)对导学模式知之甚少;(5)忽视导学案编写的重要性(6)缺乏导学案编写的方法与技巧(7)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自主学习(8)缺乏驾驭导学课堂的经验9过分固守导学模式等等总之缺乏新课堂导学模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3.导学技巧探讨

怎样设计出高效的导学案?如何灵活运用导学模式进行高效导学?如何让导学富有情趣?在导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语文导学有语文味?情感在导学中如何体现?课堂生成性如何体现?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导学技巧的问题。笔者就课前导学案的设计,课堂导学的组织引导和课后积累反馈信息以及反思导学过程等三个环节来探讨导学的方法与技巧。

3.1导学案编写的技巧:所谓"导学案"顾名思义是"导案"与"学案"的合称,"导案"是教师的导学设计,"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精心设计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它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练"的作用,导学案编写质量的高低决定导学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因此要严肃认真编写导学案。

(1)导学案编写的前提:①教师要深研文本。②认真分析学情。

(2)导学案编写设计的要求:①导学案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明白导学案不是为教师的活动设计而是为学生活动设计的。②以学定教即每堂课必须确定学情来设计导学案。③导学案不仅要设计"学什么",更要设计"怎么学",如何学知识的方法要比直接讲解知识重要。④要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要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通过"问题"来体现教师"导"的思想策略和方法,通过"问题"来体现学生"学"的过程。⑤练习的设计要适中且有针对性。⑥结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使用说明、自学指导、学习内容、达标检测(相应练习分层设计,适当迁移拓展)、学习反思等八个环节(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⑦要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⑧要求一个课时一个导学案。

(3)导学案编写的质量保证:主张集体备课和个人的二次备课有机结合,确保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和个性化教学。首先集体备课形成导学"共案"。由备课组长组织,骨干教师引领,年级组教师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定稿,师生共用。教师的备课力求做到"五备"即备深教材、备透学情、备实流程、备好方法、备活作业;体现"五点"即吃透重点、化解难点、关注热点、明确知识点、突出能力训练点。其次个人备课形成导学"个案",克服教案化、作业化和共性化倾向。

3.2课堂组织导学的技巧。(1)教师课堂的导入要巧妙而富于情趣。教师的巧妙导入,创设出和谐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2)要重申学习目标。(3)要求学生遵照:看"导学案"――阅读教材――作"导学案"――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等程序学习,并预设好时间。(4)要求学生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在"导学案"空白处写"学后记"。(5)用黑笔做题用红笔修改。(6)语文课要体现出语文味,朗读要有情、积累要有量、表达要充分,听、说、读、写的能力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训练、落实到位。(7)检测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要能够真正检测出每个目标的达成度。(8)教师课堂导学的一般步骤:自学――互学――展示――点评――小结――测评。学生"自学"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问题,教师的"点评"要精准富有激情,"互学"教师善于倾听,在不影响正常学习时给予点拨。(9)合理安排学生座位。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

3.3课后反思导学过程的技巧。(1)收集导学案进行查阅,了解学习情况,了解反馈信息。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2)督促学生注意"导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3)课后对导学各环节要进行批判式的问课。(4)总结导学过程,探索规律。(5)教学有模式但不能拘泥于模式化。

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适当的导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切勿机械照搬、一成不变。编写导学案使用导学案是一门艺术,导学技巧也是千变万化,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探索,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导学过程,形成自己优良的导学风格,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不断地去丰富去更新这种导学模式,为真正打造高效课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与热。

参考文献: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8

器乐表演技能教学科学化

器乐表演技能的教学,要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综合《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文献的观点,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艺术性与技巧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直观性与概念性相结合,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循序渐进与合理的飞跃相结合,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与恰当的指导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等。音乐教学主要应用的方法是: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欣赏法等。

一、技巧原理——普遍规律与灵活性的辩证法

运动生理学认为,人体各种活动有它的自然状态,有它的完善的可能性,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果顺应其客观规律,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人的能力将是令人惊异的。以乐器学习为例,乐器构造、形态的确立不仅与其物理的、声学的品质有关,而且还以与演奏有关的人体器官的生理结构特点为根据。演奏技巧方法及其体系的形成发展,又以乐器构造、人体生理结构和音乐结构的一般规律为转移。对它们的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了解得愈透彻、愈深刻,对演奏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就愈全面、愈翔实,对具体技巧要领的解释也就愈准确、愈合理。以大指在钢琴演奏中的功能为例:大指粗短有力,与其余四指相对而立,在日常活动中抓握物体时独当一面,无可替代,足见其结构之恰到好处。正是因为它短而侧立,才能方便自如地从其他较长的手指下穿梭运行,游刃有余。假如它和其他手指长得一模一样,我们就不可能那么轻松地演奏快速的音阶和琶音了。但粗短和侧向的结构又使它在触键中显得略为笨重,为了扬其所长,避其所短,通常在指法安排上有意让其弹重音,而尽量不去按黑键,必要时还让其单独按双音……推而广之,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认识小指、手腕、整个手臂,认识各种演奏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性。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纵观全局,高屋建瓴,融会贯通,胸有成竹,才不会以其昏昏,而欲使人昭昭。

真理是具体的,所以不可能找到一切情况下均可套用的惟一正确的方法。器乐演奏技能的普遍规律性首先应被看做对基本演奏方式根本机制的科学认识,而不是不可逾越的军事。不依规范,盲目尝试固然不可救药,但坐井观天、囿于一孔之见亦会贻笑大方。诸如触键前“像缍子般地抬起每一个手指”之类的方法,作为一种训练方法和技巧类型也许是无可非议的,但一经扩大化便会走向谬误。再如,对于演奏手型,有一些众所周知的规范,手指关节塌陷等通常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手指的形状直一些好还是弯一些好,这就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的。试验表明,手指较弯曲时控制加强,力点集中,声音的颗粒性增加,但跨度变短,灵活性降低,紧张性加大;而手指较直时灵活性提高,指间跨度增大,发音柔和细膩,但力点分散,控制削弱。它们显然互为利弊,各有短长,谁也不能取代谁。从一些名家(如霍洛维兹、古尔德等)的录像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在演奏不同风格的乐曲时,而且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手指也并不是始终保持一种弯度。各个演奏家的基本演奏手型更是彼此有别,不一而足。因此,比较全面的表述应该是,在基本手型确立的前提下,弹奏时手指该直则直,该弯则弯,完全视个人手的条件和音乐表现的需要而定。

二、练习方法——能力与目标的有机结合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学生练习过程的最优化,器乐表演技能教学的科学化就只能是一座空中楼阁。不会正确地练习,是学生特别是初学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教师上课时看到的只是学生练习的结果,也只是对此结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因而对学生练习的过程往往难以全面了解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技巧要领,具体的弹奏方法,恰当地演奏音乐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练琴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琴方法,与教会正确的技巧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学习者在选择练琴方法时,一是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要以对自身反应能力、接受能力的客观认识为基础。例如,一个演奏者的视奏能力,远远低于他已经达到的对熟练乐曲的绝对演奏能力,基础训练越不扎实的演奏者,这种反差就越大。这说明一个演奏者的初级反应水平是十分有限的。只是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而实现熟练化、自动化之后,演奏者才可能胜任较为复杂的乐曲或技巧。许多初学者对此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明智的态度,仅凭着良好的意愿和对乐曲最终效果的印象,刚拿到一首曲目就盲目地进行快速的练习,虽然经过大量练习也可以硬磨出几首较为像样的曲子,但其根基却是不扎实的。廖乃雄先生认为:“绝不能单凭听学生弹少数几首经过长期死练的、完全依赖老师的指导而硬磨出来的乐曲去衡量和判断他真正的演奏技能和水平。”“一个钢琴学生应当有这样的演奏能力:能随时随地演奏出一定数量的、和他的程度相当的乐曲,并演奏得比较好;能比较迅速地学会演奏一首新的乐曲,并且主要地通过自学而不必全部依赖老师的指导。”

演奏技巧的掌握,演奏能力的提高,是以充分的重复练习为前提的。没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扎实练习,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是完全不可能的。教师应帮助学生详细了解与其素质、能力、程度相关的个体反应水平,合理安排学习进度,指导学生遵循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性,掌握节约而有效的练习方法,这并不比教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更容易,但却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过程——理智与情感的交融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9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学技巧

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交际的的顺利进行有赖于语音的准确。使用一种语言,如果发音不准,很可能造成误解,甚至根本无法沟通。因此,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说,语音教学是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

既然语音教学如此重要,那么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灵活运用语音教学的技巧,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语音关,跨过汉语学习的第一道门槛。

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教授留学生汉语语音时的经验,总结出以下9种语音教学技巧:

一、模仿法

模仿法是第二语言语音教学中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技巧。其基本教学步骤为: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发音。

传统的不一定是不好的。虽然模仿法单调、死板且有时效果不佳,但这种技巧也有它的优点:它极易操作,而且使用范围广泛,所有的音都可以用这种技巧来教。因此,这一教学技巧至今仍广泛地运用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是最基本的教学技巧。

我们认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简单的音可以使用这一技巧教学。然而,对一些难发的音,尤其是学生模仿多遍仍然存在问题的音,就应该考虑使用其他的教学技巧了。

二、图示法

图示法是一种借助图画、图表、图示等手段讲解某个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教学技巧。

例如:我们可以用舌位唇形图来演示汉语每个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早在1963年,周殿福、吴宗济编著了《普通话发音图谱》。该书较为精确地绘制出了汉语各个辅音、元音的舌位唇形图,并且第一次把普通话全部辅音和元音的发音状况用X光照相和颚位照相的方法加以科学展示。这部著作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非凡的指导意义。直观性是图示法的突出特点,这种对口腔的直观图解有利于留学生掌握汉语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另外,在声调教学中,五度标记法也是图示法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范例。用板书的形式展现五度竖标,并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调值“55、35、214、51”分别在五度竖标上标示出来。学生便一目了然,轻松理解了汉语声调的起伏变化,而且印象深刻。

三、手势法

手势法就是教师用双手演示汉语语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教学技巧。运用手势法进行语音教学能够将复杂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简单化、直观化,使学生易于接受,事半功倍。

例如,大多数韩国留学生掌握不好汉语声母“r、l”的发音区别,我们便常常采用手势法教学:首先,把手伸平,手心向上,告诉学生把手看成舌头;然后将手指第二个关节向上翘起,这一过程显示的舌位变化是“r”的发音;再将翘起的手指重新伸平,这一过程显示的舌位变化是“l”的发音。

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讲解“z”和“zh”,“c”和“ch”,“s”和“sh”三组音发音时舌位的区别:手伸平,表示“z、c、s”三个音发音时的舌位;手指第二个关节翘起则是“zh、ch、sh”三个音发音时的舌位。

在声调教学中也可以使用手势法进行教学。可以请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抬起手臂,用手指画一条又高又平的线,代表55调值,练习阴平调;以45度角由低到高画一条线,代表35调值,练习阳平调;画一条类似“对勾”的折线,代表214调值,练习上声调;画一条由高到低的线,代表51调值,练习去声调。

四、带音法

带音法就是用学生母语中的音素,或一个已经学习过的音素,或一个容易发出的音素带出汉语中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与之相关的音素的教学技巧。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发出一个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音素,将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稍作调整,就可以把要学习的音素带出来。反复操练就可以较好地发出这个新学的音素。

例如:学习单韵母“e”时,可以先发已经学习过且较为简单的单韵母“o”,然后拖长“o”的音程,将嘴角咧开呈微笑状,便可发出“e”的音。

学习单韵母“ü”时,可以先发已经学习过且较为简单的单韵母“i”,拖长“i”的音程,将唇形拢圆,便可发出“ü”的音。

日本留学生容易将汉语单韵母“u”发成日语的“う”,我们在教授日本学生“u”音时,可以先发日语的“う”,拖长音程,将唇形拢圆,便可发出“u”的音。

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容易把汉语声母“sh”发成英语中的[?],我们在教授他们汉语声母“sh”时,便可以先发[?],拖长音程,并把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便可以发出“sh”的音。

五、夸张法

夸张法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发音、做发音示范时,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用适当的方法突出汉语某些音发音特点的教学技巧。

在语音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夸张法的教学技巧,扩大音与音、调与调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汉语发音。

例如:在示范单韵母“a”的发音时,汉语正音教师可以把嘴张得大一些,用这样夸张的口型帮助学生掌握单韵母“a”的开口度。

轻声的教学也可以使用夸张法教学,我们可以将轻声前的音节适当拉长,同时提高音高,并将轻声音节短而轻的特点适当放大,便可使学生更加明确轻声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模仿。

在儿化教学中,“ng”之后加儿化的音留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如:“肩膀儿(jiānbǎngr)、花瓶儿(huāpíngr)、蛋黄儿(dànhuángr)”等。他们普遍觉得“ng”后的儿化加与不加区别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在作语音示范时,可以将“ng”后儿化的卷舌适当夸张,学生便容易模仿和掌握。

在运用夸张法时,我们应该注意这种技巧是在学生初次学习某个音时使用的,在学生掌握了这个音的发音方法以后,就不应再夸大这些音的某些特点,而应该读出正确的、标准的读音。

六、描述法

描述法是教师通过对某个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描述来教授语音的教学技巧。我们把描述法分成两种:科学描述法和形象描述法。

科学描述法就是对汉语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科学的描述,例如:在讲声母“b”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个音是一个双唇不送气的清塞音。这种教学技巧虽然注意了科学性,但是术语过多,留学生很难理解。在使用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进行科学描述,并应配合图示法,描述的同时展示所描述音的舌位唇形图。

相比于科学描述法,我们更提倡使用形象描述法。所谓形象描述法,就是教师将所要练习的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用比喻或比拟的方式进行描述的教学技巧。例如:在教单韵母“e”时,可以告诉学生,先做出微笑的表情,再发这个音,这个音便容易多了。这就是运用形象描述法将发音的唇形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情联系在了一起。再如:在教声母“c”的发音时,可以将“c”的发音比喻成漏气气球的声音,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这个音的发音特点。

七、对比法

对比法指的是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两个近似音之间的差别,从而发好这两个音的教学技巧。

我们通常所说的对比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1.汉语中近似音的对比

例如:声母“r”和“l”的对比;声母“z、c、s”和“zh、ch、sh”的对比;汉语中几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b、p,d、t,g、k,j、q,z、c,zh、ch”的对比;韵母“i、u、ü”的对比;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的对比等。

2.汉语和学生母语中近似音的对比。

例如:汉语声母[t?]和英语的[d?]的对比;汉语声母[?]和英语的[?]的对比;汉语声母[s]和英语的[θ]的对比;汉语韵母[a]和英语[?]、[a:]的对比;汉语韵母[u]和日语[?]、英语的[u]、[u:]的对比等等。

在使用对比法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和偏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练。

八、符号法

符号法就是利用一些符号辅助语音教学的一种教学技巧。

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一般都比较低,不宜用过多的语言尤其是术语进行解释。因此,符号法这一简洁明了的方法在很早以前就被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了。但是大多局限于词汇和语法教学中,语音教学中却很少使用,这是十分可惜的。我们应该努力将这种技巧运用到语音教学中来。

在此试举两例:在音变教学中,“一”和“不”变调的规则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符号法进行教学,板书:一+第一、二、三声时,一(yīyì);一+第四声时,一(yīyí)。不+第一、二、三声时,不(bù);不+第四声时,不(bùbú)。

在汉语语调教学中,使用符号法能很形象地表现出汉语四种语调的实际读法: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九、音节法

汉语中“y、w”的用法比较复杂,如果把这些复杂的规律一一讲给留学生,不但会使他们混淆其用法,而且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此外,汉语中的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和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i[?]也不容易发。所以我们借鉴国内幼儿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设计了音节法。即把含有y、w、-i[?]和-i[?]的音节组合整体教给学生,学生只要把这些固定的组合背下来就可以了,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也避免了这方面偏误的发生。

以上便是我们总结出的九种语音教学技巧。希望能为从事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同行提供一点参考。语音教学技巧肯定不止这九种,我们应该研究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技巧,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从而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语音。

参考文献:

[1]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

学出版社,2009.

[3]张和生.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篇10

一、准确定位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难点,这两方面教学效率低下往往会制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研究,他们都是建立在对汉语言文学精华进行深入感悟、内化和表达基础上的学习架构,深入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内心,感悟其方法技巧,而作文教学则是将内化的技能技巧表达出来。

二、创新理念,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融合

如果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分裂开来,是极不利于语文教学开展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重视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合语文教学整体目标,积极尝试将两者融为一体。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抓住四个方面,有效促进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融合。

1.在阅读教学中传授写作技巧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研究阅读,从阅读中感悟作者高超的写作激发,尤其是要将所感悟的技巧技法融入到自身的作文写作之中。在《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隐藏的情感线索,开展分析研究,并把握教材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的。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两方面写作特色的感悟,教学探究题中专门设置了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在全班开展交流。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对教材中高超的写作技法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可以内化吸收为自己的写作技巧。

2.运用仿段巩固课堂所学技巧

开展当堂阅读分析感悟之后,教师可以将所学习感悟的技能技巧在课后进行巩固,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借助于仿写的形式掌握和巩固。在课文分析总结之后,笔者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选取相类似的题材开展写作,在这一过程中活学活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笔者发现通过仿写活动可以实现两个方面的显著功能,一是可以巩固阅读分析中的写作技巧理解,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仿写能力的提高,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中实现仿写能力快速提升。

3.作前指导环节运用阅读引导方法

提高作前指导的生动形象程度,也是提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许多教师采取的范文示范法就是非常好的路径,笔者在教学中选取范文引导学生开展分析,分析的方法充分借鉴了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对范文进行分析研究,立足于文章的结构、表达手法、题材选择、详略安排以及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讨论研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自己的角度开展分析。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整体写作特色,这样的分析理解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深入的分析作为基础,接下来开展提纲撰写活动则会非常顺利,学生实现了能力的有效迁移。可见,阅读教学方法与作文教学方法也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

4.组织专题研究打通两者融合通道

阅读与写作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经验技巧交流,让好的做法在全班进行推广,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笔者组织学生对如何高效开展阅读、如何提高写作能力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交流,接下来组织学生分析阅读学习和作文学习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如何将两者融合起来。学生对此有着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对阅读学习中感悟写作技巧、作文创作中参考写作技巧方面具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进而在阅读学习与作文学习中做到游刃自如。

三、对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融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