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十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十篇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0:08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1

关键词:沈括;《梦溪笔谈》;设计;传统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00-01

一、引言

《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笔记体巨著,详细记录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文化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反映了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作者沈括在书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智慧,书中的艺术设计思想同样丰富多彩。它服饰、绘画鉴赏、铜器、乐器等方面彰显了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精美与高超。本文旨在研究《梦溪笔谈》中工艺美术方面的设计内容及思想,使我们更加了解一千多年前古人的制作工艺和审美观。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古人宝贵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精神。

二、《梦溪笔谈》里的服饰、书画鉴赏、铜制品设计思想

(一)服饰设计思想

服饰工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沈括注意到,中国官员的冠服从北齐开始采用少数民族的服装样式,例如窄袖口、短衣服、长筒靴,以及有蹀躞的腰带。胡服之所以盛行,是因为窄袖有利于骑射,短衣、长靴皆便于过草地。可见,服饰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同样,胡服对于汉族的军事征战与日常生活有很大的意义,“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以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有其环”(《梦溪笔谈》卷一)。唐武德、贞观年间的服饰就是如此,开元以后衣带比之前更宽,带钩仍然钩在带身的孔中。沈括认为宋朝的服饰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加以继承和革新,促进文化礼教的繁荣。

《梦溪笔谈》不仅考察日常生活中流行的服饰,还利用了地下的文物进行考证。济州金乡县发掘出一位汉朝大司徒之墓,墓道石壁上刻有人像、祭祀的器具等壁画。人像上所戴的帽子品种很多。这些汉代服饰与宋代非常相似。沈括从“人情”层面上进行了分析:“人情不相远,千余年前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亦有类今之食器者。”(《梦溪笔谈》卷十九)这说明服饰文化有历史传承性,一旦渗入民俗风情,它就会代代相传。

(二)书画鉴赏设计思想

书画鉴赏也是《梦溪笔谈》关注的重点。沈括指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梦溪笔谈》卷十七)张彦远在《画评》中说王维画景物时不讲究四季的区分,常把桃花、杏花、芙蓉花和莲花画在同一副画中,觉得这样违反自然规律。沈括却认为王维之所以这样做,这正是画家得心应手、意由心生的画法,因此王维的画才达到精妙的境界。

在绘画工艺方面,沈括青睐中国山水画中“以大观小”的特点。沈括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 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梦溪笔谈》 卷十七) 沈括在这里首肯了中国画散点透视法,中国古代画家视角不像西方画家那样从固定点透视自然对象,而是散点透视,观照自然美景,拟构艺术境界。

没骨画是一种中国画传统技法,沈括把它与徐熙父子联系在一起。徐熙父子绘画中的没骨渍染,显示了淡然清逸的风貌。 《梦溪笔谈》中没骨画的定义——“不用笔墨, 直以彩色图之”(《梦溪笔谈》卷十七),这种技法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早已有之。从远古的彩陶纹样到唐代壁画,没骨画已作为一种基本的技法被大量使用。

(三)铜制品设计思想

除了服饰工艺、书画工艺外,《梦溪笔谈》还叙述了铜镜工艺和乐器工艺等。关于铜镜工艺有透光镜,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它的外形与普通铜镜一样,但当光线照在镜面上,与镜面相对的墙上面会映出镜背花纹和铭文的影像。这种奇特的“透光”现象早在隋唐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铜镜为什么会透光,一直是个不解之谜。《梦溪笔谈》给出了一种科学的解释,即在铸镜时,镜薄处先冷,厚处后冷,而铜的收缩性大,使镜面各部分出现了镜背图文相对应的凸凹不平的曲率差异,从而造成了图文虽在背面,镜面却隐然有些迹象。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铜镜制作工艺多么高超精巧。

三、结语

《梦溪笔谈》是一个“聚宝盆”,它显示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创造性与审美性。英国的李约瑟教授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作者沈括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学贯各学科的通才,他对历史和考古,文学和艺术等都有较深的研究。他不随流俗,务实学问。在工艺思想上,对于一事一物的分析和见解,能够起到联系实际用途和技术的要求,求得合理认识。这种科学态度,出现在9个世纪之前是难能可贵的,在今天也不失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2

D:今年中央学术学院举办了造型学院教师作品展,是继去年《素描六十年》又一次大展。宋老师您作为策展人,能否谈一下本次展览的背景和您的构思。

宋晓霞:举办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师展,这个想法可谓由来已久。大概6年前,老院长靳尚谊先生就提出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双年展的设想。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馆落成之前,潘公凯院长也提出要在新馆举办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展。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教师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老美院的时代。其中既有《首届素描大展》、《油画人体大展》(1988年),《二十世纪・中国》(1992年)这样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大展,也有各系举办的带有同仁性质的系展,我还记得在老美院陈列馆,闻立鹏、潘世勋先生任油画系主任时举办的几次油画系展。

这次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搬入新址后的第一次教师展,参展者包括造型学院在职教师和学院的博导,有100余位。在整个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我们在展览学术委员会上争论最多的就是关于什么样的老师来参展的问题。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按照在编这样的身份来入选。苏新平老师从人事处拿了一份造型学院的名单,后来研究生处又补充了一份学院的博导名单,这就是造型展的参展名单。按照是否在编的身份来入选,说明展览没有回避所谓的体制性质或学院的性质,而是客观地、直接地面对这些情况。这个名单是一份文献,说明参展者都是学院中人,无论你的工作方向在当代艺术的坐标图上的定位和指向如何,都在中央美院的编制内,是其中的一分子。这个名单,也是一个观念。

D:请您谈一下展览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介绍一下此次参展作品的特色?

宋晓霞:讨论这次造型展的特色,不能只从造型学院或中央美术学院谈起,需要从整个当代艺术谈起。

具体来说这个展览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尽可能自然朴素地呈现多元化的艺术探索,有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什么也不强说。第二个是力求融通。有分别、有隔阂才会有融,融是融合、融化。同在美院,可是大家在艺术创作上的工作方向其实各不相同,一朝集合在造型展上,彼此是竞相绽放,更是融会于一炉。这一点在三楼的展厅里比较明显。融通的“通”,是要“通古今之变”。我们有不少老师的创作,是努力将古文化传统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依据,比如在展厅一楼潘公凯和徐冰的作品,还有展厅四楼展望的作品《一小时等于一亿年》。展览的第三个特点,是在多元并置的条件下强调不同工作方向的对话和交往。比如展厅二层的主展厅内原有一个玻璃展柜,这里通常会展中国画作品。起初我们也想按照常规来做,希望能做成故宫那种经典的感觉。后来我们反其道而行,大胆地放了唐晖和武宏两位年轻老师的作品,还是纸制的,也还是绘画,可是他们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向与整个二楼的优秀作品形成了一个对话,这是绘画与绘画的对话。

从这个展览中,你可以感受到中央美院老师们的创作,原本就没有跟时代、社会和当代艺术割断,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之间可以有机地互动与交往,就像不同工作方向的老师,在美院的校园里会自然和自如地交往一样。也许这是学院的特质,当年穿长衫的齐白石与着西装的徐悲鸿、吴作人、李桦的那张合影给我印象很深。这种“美院经验”是值得深究的。

D:参展规模之大史无前例,请您谈谈如此庞大展览的策展难度?

宋晓霞:很有难度。我觉得最难的首先是认识上的难度。我自己首先要回答:造型艺术和当代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近一百年来,我们关于艺术的认识都无法脱离传统与现代这一对立所设立的意识形态框架。比如上个世纪初,我们会把传统水墨画看作西方艺术的对立物,从西方引进的油画雕塑就被当作新艺术的代表。与此相同,今天的绘画、雕塑似乎又成为观念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对立物。这个意识形态框架也决定了今天一些作品的艺术形式、材料、风格和内容。

做这个展览迫使我去反思自己所受制的这个意识形态框架。如果我只能简单地把学院对应传统,就会找到它的对立物――所谓当代艺术。倘若这样的话,我们不仅不能认识当代艺术的发展,也无从解释自己;我们不能解释自己个人的艺术,更不能解释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这个创作团队。我需要跳出这个框架来思考,来认识。一旦跳出这个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其实你很容易发现学院老师们的创作非常丰富,也非常多元。

通常人们以为美院主要是造型技艺高超,不错,去年底中央美院主办的素描六十年大展证明了这一点。可是素描锤炼的又是什么呢?造型艺术的根本就是认识世界,观察世界,就是表达世界,是使自己的认识、头脑、目光更加精准。我们很难把手上的功夫和头脑、认识剥离,如果你一定要使它们二元对立,就只能把它们剥离开,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做这个展览时尽可能地让自己脱离这个误区,对我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最初的工作中,我曾经根据自己的研究为展览建构出一套理论上有层次上的东西,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在具体做展览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必须转变,这个转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主动地“解构”自己刚刚建立的框架。因为“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才是最有力量的。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理念出发,才能造就展览整体的力量。所以,我从按照自己的认识构架“建立”展览的框架转变为“解构”这个框架,直接面对现实,按照我们老师们的创作实际来建构这个展览。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3

旅居国外的中国美声歌唱家的求学经历与生存状态如何?中国美声学派主流歌唱理念有何时代特征?如何引导尽可能多的歌唱家从技术角度畅谈美声问题?国外哪位美声歌唱家对当代中国美声教学影响最大?有效的回复这些问题,是一项繁杂而有益的工作。一方面,它需要回复者不但在声乐表演舞台与教学机构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而且在文艺团体与专业院校具有一定的管理经历和人脉关系。另一方面,它需要回复者不但在美声问题意识与价值观念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与文化倾向,而且还需要回复者具有较好的学科意识与持久的学术热情。可见,撰稿人身份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结论的有效性。

撰写并出版访谈性质的表演专著并非易事,因为提问者专业引导能力与回复者学术概括能力的差异,会直接引发学界对文本效应评价的巨大反差。由于访谈生成的文本,不但属于问答双方共同的研究成果,而且也成为双方专业情感的共同载体。这一载体学术观点的客观性、信息来源的丰富性与否,直接影响书评质量的高低。如果说一本好书能引发读者浮想联翩,进而产生文本移情效应,一位名家能吸引精英畅所欲言,进而诱发文化释怀情结,那么,对歌唱家群体的访谈,或能诱发访谈双方从文本移情走向文化释怀。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田玉斌在经历了数十年专业学习、实践、思考、交流与总结后,设计并整理了40余万字的访谈记录,于2011年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挑战性的任务。

田玉斌从黄伯春翻译的《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1]中萌生出访谈30位中国美声歌唱家的想法,继而又以个人独特的人脉资源与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历经14年断断续续的采访后,记录并整合了28位中国知名美声歌唱家和教育家的艺术经历、歌唱理念与文化情结等重要信息。使得这些原本散落于个体间、碎片化的学术信息,经过作者的巧妙设问与理性整合后,凝聚成一部管窥我国当代美声文化窗口性质的力作:《名家谈艺:田玉斌与名家谈美声歌唱》(以下简称《名家谈艺》)。此书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其重要影响,正在从该书良好的销售市场和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得到印证。

二、文本述评

《名家谈艺》在研究语境的中国化与研究内容的多元性、研究主题的指向性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研究目标的比较性与研究方法的专业性方面,具有其他相关访谈类文章难以具备的厚重感和责任感。田玉斌借助其宽泛的研究视野,核心的研究视角,呈现了29位被访谈者的形象。

(一)宽泛的研究视野

访谈录具有十分宽泛的研究视角。如果谈论只是从歌唱演员,或者声乐教师、院团管理层、社会评论家、报刊编辑中任何一个单一的角度开展研究,都难以保障成果必要的客观性。因为声乐研讨是一项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活动。它需要作者不但具备声乐专业的舞台实践经验,而且也具备艺术院团的业务管理经历,最好还具备声乐教研的文论撰写能力。

1.舞台实践的视野

作者具有精湛的声乐表演能力。196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田玉斌,曾担任原中央乐团独唱演员并兼任乐团独奏艺术家小组副组长,演唱了大量中外声乐作品,而且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作为独唱演员,他先后演唱了威尔第的《安魂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海顿的《创世纪》、亨德尔的《弥赛亚》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重要作品。他演唱的大量作品,被新加坡、香港影音集团、中央及地方电视台录制并出版发行。1991年参加全国“十大男中、低音歌唱家独唱音乐会”;在对外交流方面,不仅随“中国艺术家小组”先后到老挝、墨西哥、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朝鲜、韩国及港澳台地区访问演出和讲学,而且还随中国音协赴法国、意大利进行考察活动。

高端的艺术经历,赋予访谈双方对等的专业认可心理基础。一方面,身份对等有利于知无不言。访谈对象中大部分都是与田玉斌很熟悉的人,有的甚至是几十年的好友。访谈气氛比较随便,无拘无束到可以争论,便于探讨专业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身份对等有利于言无不尽。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作为声乐工作者做起这件事(指访谈),比起不懂专业的人占有优势。比如在一些技术问题上我可以刨根问底,在大家关注的某些问题上可以‘穷追不舍’,尽量引导被采访者谈得更深入、更具体”。[2]

2.院团管理的视野

作者具有娴熟的业务管理经验。田玉斌曾任中央乐团党委副书记兼副团长、东方歌舞团团长、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现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曾多次被文化部、中国音协、中央电视台等部门聘请为全国声乐比赛、金钟奖、青歌赛等全国性声乐比赛美声组的评委,除此之外还曾经多次担任文化部文华奖、群星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艺术专业人员应聘资格考评委员会、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国家“五个一”工程等评审委员会的委员。

院团管理经历赋予作者特殊的研究身份。其一,它为本书访谈对象的选择提供了便利的人脉关系。如田玉斌所在单位形成的同事关系如魏启贤、吴琪辉、汪燕燕、田浩江、于吉星、孙家馨、张利娟;田玉斌私人空间形成的好友关系如赵登峰、杜纪纲、孙秀苇、王秀芬、申丹、迟颂、贺磊明、魏松、峦峰等;田玉斌参加部级专业赛事或学术活动形成评委关系的张立萍、吴雁泽、王秉锐、郭淑珍、施鸿鄂、石惟正、黑海涛、宋波、袁晨野、彭康亮等。其二,这些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交叉渐变为学友关系,进而影响到访谈录观点的后期整理工作,而且也为访谈内容的选定提供了自由的话题。如与张利娟讨论的青歌赛歌手普遍存在的作品偏大问题,声乐教师对专业学生的让贤问题等。其三,特殊身份还为访谈双方的知无不言提供了宽松的交流环境。如与张立萍探讨的咬字与声音的前后问题(田玉斌强调声音在后咬字在前,张立萍认为声音和咬字都在前面),与郭淑珍探讨的呼吸支点高低问题(田玉斌认为歌唱的呼吸支点都应该放在横膈膜,郭淑珍认为横膈膜作为支点偏高但在演唱高音区时可运用)。

3.理论研究的视野

作者具有丰硕的声乐研究成果。田玉斌在《人民音乐》、《音乐周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数十篇声乐论文,出版专著《谈美声歌唱艺术》,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连续讲座《什么是美声唱法》,从2004年开始,中央音乐学院多次聘请田玉斌为硕士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兼任《人民音乐》编委。

高质量的声乐研究经验为访谈录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其一,书中的部分采访录此前已在相关刊物发表。如与田浩江、黎信昌、郭淑珍、于吉星和张立萍的访谈录分别发表在《人民音乐》。这些成果不但显示出访谈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也大大缩短了该书的完成时间。其二,前期研究成果,奠定了完成访谈录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尤其是前期出版的专著《谈美声歌唱艺术》,为访谈录基本观点的表述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其三,完成北京电台的系列讲座,对于访谈录问题的设计提供了必备的预案平台。田玉斌的采访录都是在非常紧凑的时段完成的。许多话题由于有些采访对象的思维跳跃性和采访时间的有限性,不允许按部就班地进行采访。由于访谈口语化特征明显,而且也不必讲究语法,使得后期文字整理存在难度。这就需要作者不但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而且具有冷静而明晰的采访思路。

田玉斌宽泛的社会经历,赋予《名家访谈》良好的社会效应。由于作者兼具演员、教师、行政、学者、编辑、传媒等多维视角,使得该书的潜在读者至少包括声乐演员、声乐教师、声乐学员、院团领导、报刊编辑、媒体记者等。

(二)核心的研究视角

“呼吸支持、打开喉咙、面罩共鸣”是本书的核心视角。纵观全书,作者与28位歌唱家探讨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围绕这三个技术问题展开的。尽管访谈录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探讨文化、语言等专业问题,但是分量都相对较少。

1.呼吸支持的视角

呼吸支持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在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共同理念的基础上,对肋骨扩张和横膈膜支持所形成的深呼吸要求成为美声名家的共识。存在争议的主要表现为呼吸支点高低的个体感觉方面。绝大部分受访专家强调上腹(胃部)支持。如王秉锐坚称“气是绝对不可能吸到小肚子里的,上下腹应该以整体的形式支持歌唱”,魏松认为“两肋与喉结形成弹性三角形的支持感”,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呼吸的支点应该在小腹。如黎信昌认为“声音靠小腹支点的支持发出”,郭淑珍认为“唱歌要勾上底气,小腹会有动作,呼吸把支点放在胃部偏高,希望再低一点,唱高音时胃部会很有力量”。此外,腰部、背部、裆部也成为呼吸支持的重要部位。如吴雁泽认为要“一口气吸到后腰,同时小腹向后收”,彭康亮吸气到后背力图使气息立起来(类似京剧的“背功”),赵登峰更是将呼吸支点指向裆部附近。这些带有争议性质的学术观点,正是形成不同声乐表演与教学风格的起因。

2.打开喉咙的视角

打开喉咙是美声歌唱的关键。在采用放松喉头确保呼吸通畅的基础上,名家们一致认同低喉位歌唱的理念。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打开的尺度与深度。峦峰侧重打开喉咙的尺度。他认为意大利人的打开是有尺度的,尺度大小根据作品语言、演唱声区与生理结构等的需要而定,不能“一大遮百丑”。魏松侧重打开喉咙的深度。他认为喉头越低越好,喉头离气息越近越好。并形容声音在口腔是铁、低于口腔是铜、在喉咙处是银、在锁骨处是黄金、在胸部是钻石。于吉星提倡锻炼喉结向下穿胸膛的力量,赵登峰建议采用低一个声部演唱的方式解决喉咙紧的问题。也许喉咙打开的尺度差,正是抒情性与戏剧性音色差的成因之一。

3.面罩共鸣的视角

面罩共鸣是美声歌唱的效果。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回复了面罩共鸣问题。吴琪辉列举了斯苔方诺、莫纳柯、贝基、帕瓦罗蒂、贝尔贡齐等对面罩共鸣的推崇实例,并总结贝尔贡齐“就是声音坐在气息上,从面罩出来”,归纳美声唱法就是“哼哈唱法”,亦即贝基的“在哪儿哼就在哪儿唱”。黎信昌注重呼吸支持、喉咙打开与面罩共鸣的辩证关系,并强调通过掩盖获得头腔共鸣。郭淑珍反对换声区的训练,认为所有音高的头腔感觉应该统一。杜吉刚认为声音存在体外共鸣的现象。体外共鸣并不是推而是将声音送到体外某一焦点处。

田玉斌采用刨根问底的方式,不断向受访者追问声乐技术问题。使得很多各具特色的演唱感受在访谈录中得以呈现。这与诸多声乐文论隔靴搔痒、闭门造车的文风明显不同。该书将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担负起声乐教科书的重任。

(三)权威的文本主角

该书访谈对象都是我国美声界颇具影响力的歌唱家和教育家,兼有年龄和声部等综合考量,并顾及了海归派和海外学子。读者不仅从中了解到国内外美声表演与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名家们在声乐艺术方面的体会与成就,而且还会从他们的坎坷经历中领略到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必须提出的是,访谈录借助28位主角之口生成了一位隐性主角:吉诺·贝基。

1.显性的主角

28位受访者都是该书的显性主角。他们有的侧重声乐教育,如郭淑珍、黎信昌、王秉锐、郎毓秀、石惟正、吴琪辉、张利娟、张立萍、袁晨野、黑海涛、彭康亮等。有的侧重声乐表演,如汪燕燕、田浩江、吴雁泽、施鸿鄂、于吉星、孙家馨、申丹、杜纪刚、宋波、孙秀苇、贺磊明、魏松、王秀芬。有的侧重声乐语言,如迟颂。他们都是中国知名的歌唱家,许多还是享誉海外的艺术家。尽管由于采访和出版时间等主客观条件所限,加之优秀的年轻歌唱家不断涌现,作者未能将我国优秀歌唱家一网打尽(如周小燕、戴玉强、迪里拜尔、幺红等),然而,这些并不影响该书的价值。

笔者设计的小标题,凝练了每一位受访者的歌唱观念的精髓。就声乐教育而言,郭淑珍“特别赞成教书育人”,郎毓秀提醒“不能用一种方法解决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张利娟告诫“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黎信昌认为“练声只能解决基本技术问题”,王秉锐强调“在声乐教学上不能单打一”,黑海涛坚信“在声音训练上我们不会输给洋人”,就歌唱理念而言,田浩江和孙秀苇认为“唱歌到一定阶段就没有方法了”和“歌唱没那么复杂”,张立萍觉得“我们的音色与西方人不太一样”,宋波和袁晨野提倡“我们学的不是单项而是全能”和“做一个全面的歌唱家”,贺磊明感觉“面罩的功夫在声带上”,彭康亮强调“语言准确音乐就会准确”,魏松要求“学习歌唱要做减法”,峦峰提醒“学习声乐不能提速”。这些座右铭性质的歌唱理念,对于美声教学与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2.隐性的主角

吉诺·贝基(以下简称贝基)是《名家谈艺》唯一的隐性主角。在我国当代美声唱法发展的历程中,国外声乐表演家和教育家的影响,功不可没。其中,意大利著名歌剧艺术大师、声乐教育专家、男中音歌唱家贝基的学术地位尤为突出。田玉斌曾先后两次考入贝基来华举办的声乐大师班,其演唱水准深得贝基的赏识。《名家访谈》将贝基的美声教育观念作为最重要的话题,既凸显了作者长期研究贝基的惯性思维特征,也印证了贝基在中国美声学界的熟知程度。

主位看吉诺·贝基

该书以主位视角浅描了贝基在意大利本土的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访谈录可知,意大利使馆工作人员只需要看到贝基的签名就会给持有者直接办理签证手续。许多米兰人都十分崇拜贝基,他们常常委托贝基的学生捎带大师签名或唱片予以珍藏。很多佛罗伦萨人都直言“吉诺·贝基是佛罗伦萨人!”。主持神父一再在贝基的葬礼活动期间重复意大利政府授予吉诺·贝基“意大利的音乐大使”的称号。这些来自主位的对贝基的评价,清楚地表明贝基已化生为意大利文化的象征。

客位看吉诺·贝基

该书从客位视角深入挖掘了贝基在中国声乐界的专业影响与人格魅力。在访谈的28位歌唱家中,除作者本人外,还有汪燕燕、田浩江、于吉星、孙家馨、申丹、杜纪纲、贺磊明、吴琪辉、峦峰等都曾或长或短地跟随贝基学习过声乐的名家。此外,作者还与几乎所有受访者探讨了贝基的美声理念。可见,贝基对中国美声学界产生了普遍而持久的影响。

申丹、汪燕燕、峦峰等对贝基的教诲身怀感恩之情。曾应贝基邀请赴意大利免费跟随他学习声乐的申丹,被大师昵称为“小鸟”。当她在电视上看到贝基去世的消息时,觉得天塌下来了,并请双重假到佛罗伦莎参加贝基的葬礼。申丹认为“贝基作为艺术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作为导师,有着对学生犹如慈父般的关爱;作为一个外国人,那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同样是贝基学生的汪燕燕认为:“跟贝基先生学习是我一生的转折,他既是大师又像慈父。他给予学生的是艺术家的爱和一种无限的希望”。峦峰在荣获意大利“吉利”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时,亲手接过心中“真神”贝基的奖杯,并一直珍藏着贝基写给他的家庭电话号码。

更多的中国美声爱好者感恩贝基的无私奉献。吉诺·贝基先生来中国授课从来就是免费的。他那时得到的回报仅仅是每节课有成百上千的听众,他陶醉于人们把他尊为神。贝基先生逝世时,田玉斌代表中央乐团全体师生给他的夫人发了一封唁电,并在《人民音乐》发文对他四次来华讲学给予高度评价。如果说田玉斌在随后的专著《谈美声歌唱艺术》中还只是表述了“吉诺·贝基是中国声乐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的观点,那么《名家谈艺》则坦露了他对贝基的追忆之情,真正实现了从文本移情走向文化释怀。

三、结语

笔者在多次精读田玉斌先生的《名家谈艺》的同时,对相关歌唱家的艺术表演音频和视频也进行了同步赏析,倍感访谈录具有难得的指导性价值,也深知中国歌唱家由于文化、语言等差异在国外求学那份难言的艰辛,更为他们在国内外影响力的日增深感欣慰。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每一位受访者都无私地将求学所得和盘托出。也许这正是吉诺·贝基先生在我国无私授课精神的中国化延续。田玉斌先生的访谈录正是这种行为的典型代表。

“名家访谈”作为声乐学术探讨的一种传统形式,有利于形成文本的真实性效应。无论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资深男低音歌唱家杰罗姆·汉斯采访40余位世界著名歌唱家,完成了力作《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也无论是田玉斌采访28位中国著名美声歌唱家,奉献出中国版的《名家谈艺》。其共同之处在于作者对声乐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对采访资源的充分挖掘。如果说黄伯春通过中译本开启了将国外歌唱家美声理念引入中国化系统之先河,那么田玉斌则通过访谈录开辟了国内歌唱家美声历程推介进入大众化系统之新路。随着国内外新老名家的不断呈现,学界将有理由期待在声乐领域诞生更多新的《名家谈艺》。

注释:

[1][美]杰罗姆.汉斯著,黄伯春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4

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曾说:“所谓方法就是逻辑程序的体系,没有它就不会有对学问的探讨。”[2]在美学研究方面,宗白华是十分重视方法的运用,他虽然没有很系统地阐述自己关于美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但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等文章中都谈到了美学研究的方法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美学。

在美学研究界,宗白华既是比较方法的实践者,又是比较方法的倡导者。他多次提出要在比较中总结中国美学的特色、规律,发现其与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在1961年的一个戏曲座谈会上,宗白华提出:“美学研究应该结合艺术进行,对各种艺术现象,应作比较研究。www.133229.com”[3]二十几年后,宗白华在《<美学向导>寄语》中再次指出:“研究中国美学不能只谈诗文,要把眼光放宽些,放远些,注意到音乐、建筑、舞蹈等等,探索它们是否有共同的趋向、特点,从中总结出中国自己民族艺术的共同规律来。”[4]可见,对各种艺术现象作比较研究,是宗白华一贯的主张。

宗白华的这一观点,是基于对中国各艺术门类、中国艺术发展史的特点全面、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宗白华谈到了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在宗白华看来,中国的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又有着各自的独特性,中国美学史、艺术史就是一部各艺术门类相互影响交流的互动发展史。

同时,宗白华的美学研究方法论体现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意识。他指出,艺术与哲学、技术等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中国美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艺术领域之中,要与哲学、技术等联系起来,结合哲学、文学等批评著作进行比较研究,这样,既可清晰地认识到它们各自的特性,又能发现它们相同或相通之处,这对把握中国艺术特性和发展规律无

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宗白华的这些认识是他研究美学的经验之谈。在跨学科的美学研究中,宗白华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写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如:《美学与艺术略谈》《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哲学与艺术——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近代技术底精神价值》[5]《技术与艺术——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演讲》[6]等等。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宗白华在美学研究中有着强烈的跨学科的比较意识,加之在音乐、美术、绘画、数学、建筑、诗歌、雕塑等方面的深厚修养,所以才在美学研究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宗白华的美学研究方法论不但体现出跨学科的文化意识,而且也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宗白华多次强调,研究中国美学,要与西方美学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中西美学的联系和区别,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中国美学,要在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1980年12月,宗白华在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上,作了《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提出的第一点意见就是“要从比较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宗白华认为:“中国美学有悠久的历史,材料丰富,成就很高,要很好地进行研究。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的美学。要在比较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7]在《<美学向导>寄语》中言:“研究中国美学,还要把中国的美学理论与欧洲、与印度的美学理论相比较,从比较中可以见出中国美学的特殊性。”[8]又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在美学研究中,一方面要开发中国美学的特质,另一方面也要同西方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9]此外,在《漫话中国美学》中,也提出要研究西方哲学、美学,找出中外美学思想之不同特点的看法。

美学研究既要有比较的意识,又要有进行比较的基础条件,这也是中西比较研究能否有真正突破的一个关键。为此,宗白华指出:“无论搞中国的还是搞西方文化的研究,都要认真学习外语,这是日后从事深入研究的舟楫。”[10]

宗白华提出对中外美学进行比较研究,是从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着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的事实,这决定了它们有同而不同的质素在内。宗白华曾言:“中国的艺术,如人体画方面,受到希腊艺术间接的影响,那是通过丝绸之路从印度、波斯等国传进来的。中国的石刻,也受到印度的影响。但中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重线条,古代画就用线条来勾画人物。在石刻中也如此,汉石刻,注意线条传神,不像希腊那样立体化。西洋的透视学在明代就传入中国,但在中国并不受重视,甚至受抵制。中国的画同书法、诗结合得尤为密切。中国的毛笔灵巧得很。这个工具,对于中国艺术与美学思想的发展来说,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中国所特有的。研究中国美学就不能不注意它和外国美学的区别。”[11]

其次,宗白华的这一主张也是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和中国美学研究实际的结果。宗白华曾说:“我留学前也写过一些有关中国美学的文章,但浮浅得很。后来学习了研究了西方哲学和美学,回过头来再搞中国的东西,似乎进展就快一点了。”[12]宗白华于1919年至1920年在德国留学,学习美学、哲学、历史,这种双重文化学术背景促成了宗白华跨文化的视野和比较的意识,也决定了他在研究中西方美学时,采用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在中国美学研究界,宗白华是较早地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西美学的人,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早在30年代,宗白华就写了《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和《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60年代,写了《中西戏剧比较及其它》《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等,这些文章对中西方的绘画、戏剧、哲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方法、视野及成果至今为学者们所称道。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学术界在中外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所以,宗白华提出“这方面的研究还要深入做下去”[13]。从自己的研究实践以及中国美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中,宗白华认识到比较对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性,所以大力提倡这种方法。宗白华重视中外美学的比较研究,这种理路体现出一种跨文化的学术视野,亦反映出其比较开放的学术研究思想,这对认识中国美学的特色,深入中国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宗白华不仅重视将古代各种文艺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而且亦大力提倡将这些理论的研究与主体对艺术品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与出土实物进行比对,理论修养和感性认识相结合。这是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的又一重要特点。

研究美学史的人,往往习惯于钻到历史资料堆里寻绎观点、理论,忽视对出土实物的研究,理论很丰富,但较少有感性的认识。宗白华提出:“美学研究不能脱离艺术,不能脱离

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不能脱离‘看’和‘听’。”[14]看来,研究美学,有理论武装之外,还要有感性认识,要在欣赏中领悟美的内蕴,在看和听的过程中体味美的意境。

研究中国美学史,不但要掌握古代丰富的美学史料、理论,而且要与流传下来的工艺美术品等实物结合起来,要时时关注考古动态,研究出土文物。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宗白华说:“仅仅限于文字,我们对于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往往了解得不具体、不深刻,我们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例如,结合汉代壁画和古代建筑来理解汉朝人的赋,结合发掘出来的编钟来理解古代的乐律,结合楚墓中极其艳丽的图案来理解《楚辞》的美,等等。”[15]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也谈到这一点:“搞美学的尤其要重视实物研究,要有感性认识为基础。研究中国美学史如果同文物考古结合起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研究美学史离不开历史资料,尤其不能缺少考古发现。”[16]

宗白华阐述了这种结合的意义和必要性。他说:“大量的出土文物器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鲜的古代艺术形象,可以同原有的古代文献资料互相印证,启发或加深我们对原有文献资料的认识。”“这种结合研究之所以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工艺品时不单表现了高度技巧,而且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表现了工匠自己的美学思想)。像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另方面是因为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在表面上看来是多么虚幻(如庄子),但严格讲起来都是对当时现实社会、对当时的实际的工艺品、美术品的批评。因此脱离当时的工艺美术的实际材料,就很难透彻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17]

从宗白华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认识当时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出土的工艺品,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去考察,以此了解古代工匠的技艺。第二,从艺术品可直观古代人民的艺术构思,体察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世界观。第三,更具体、透彻地了解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等人的美学思想。众所周知,中国的文艺批评以感悟式为主,批评术语往往难以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准确理解批评者的思想,如果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证之以实物,增强感性认识,将史料和实物相印证,不但对古代批评术语的现代阐释有益,而且对古代审美思想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可以深化我们的理论研究。我们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国美感的特点、发展规律,发现中国美学的特点、美学发展史的规律。而将理论与实物结合起来研究,对达到这一研究目的是有推动作用的。此外,通过工艺美术品这些实物可以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古代的铜器、玉器、瓷器、漆器等都体现着中国人对美的感受,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方面。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中,宗白华说,铜器、玉器“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18]很显然,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谈美学研究。在宗白华看来,工艺美术品反映了社会文化百态,表现了方方面面的东西,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美学意蕴,从这些实物不但可以研究古代人民的审美意识,研究画家、哲人等的美学思想和理想,还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礼仪制度、民族意识、生命情调、政治权威、社会亲和力等多方面的情况。宗白华以物观人、观社会,体现出他浓厚的文化研究的意识。

宗白华不仅重视史料与实物的结合,而且还主张从表演艺术、艺人的艺术思想中,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特点。他说,研究中国美学史,“应当多多研究中国戏剧。……研究中国美学史的人应当打破过去的一些成见,而从中国极为丰富的艺术成就和艺人的艺术思想里,去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特点。这不仅是为了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学艺术遗产,同时也将对世界的美学探讨作出贡献。”[19]“研究戏曲只看书,单从理论出发不行,必须从艺术上,生活上一代代传下来才行,中间断了线就很麻烦。”[20]宗白华先生的这些意见,对美学研究的确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行为”的艺术,它积淀着中国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理想。而艺人、戏剧表演家,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亦有不少独特的美学观点,他们对戏剧美学的体验是那些满足于书本的美学理论研究者无法企及的。所以,要总结中国美学的特点,总结中国艺术发展规律,不研究戏剧,不研究艺人的思想,那是不全面的,有缺憾的美学研究。

此外,宗白华提出“搞美学的人应打开眼界,多看看,对各种流派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搞艺术批评的人要尽量宽容些。搞美学研究,也需要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要让作品

在社会上多经一些人看看。这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是会有好处的。”“中国美学的发展,也只有‘百家争鸣’,大家用认真的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联系实际,好好讨论、研究,才

可望取得更大的成果。”[21]这些意见,对美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某种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在根本上是对一种研究视点的确立,而这种确立又是一种美学观的反映。”[22]那么,方法论也应是一种研究视野、思维方式、美学观等反映。从我们对宗白华这些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宗白华是以总体性与综合性的眼光来审视美学研究的,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的认同,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视野的体现。

美学研究离不开艺术,而艺术是艺术家对世界感受的体现,这牵涉到人与世界,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哲学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人道与天道的关系。在这种意义上,美学研究必然与哲学发生关系。而中国哲学在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基本是“天人合一”,物我浑融的观点,体现出中国哲学的整体认知模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学、艺术及学术研究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诗书画互参互证的学术传统,即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映。现在,学术研究提倡文化的视野,提出跨学科的整合研究,这显然是对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宗白华主张将文艺批评与哲学、文学、各种工艺美术品等实物以及艺人等联系起来研究美学,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认同,也体现出开阔的研究视野。这些观点,对现代美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在传统美学研究与现代美学研究中,宗白华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宗白华的这些主张,体现出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特点。他提倡将各艺术门类、中外美学进行比较研究,从实质上讲就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度、跨历史的研究理路。把理论的研究与主体对艺术品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将历史文献资料与出土实物相比对,重视戏剧,研究艺术家美学思想等等这些研究方法,也体现出宗白华主张从多个角度来研究美学的意识。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意识,是其在美学研究方法论上的自觉,也是他建构科学、合理的美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现。

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与其研究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他在美学研究方面的许多成果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这也证明了他关于美学研究方法理论及其实践的正确性。“由于文艺学与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与复杂,方法问题显得格外重要。”[23]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他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美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范式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注释:

[1]杨存昌:《论美学研究的方法》,《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第57页。

[2]今道友信:《美学方法叙说》,《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377页。

[3]宗白华:《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8页。

[4][8][12][14][20]宗白华:《<美学向导>寄语》,《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8、379、379、378、378页。

[5][6]参见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第205、208页。

[7][10][11][13][21]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中国美学史论集》,第1、8、2、2、5~6页。

[9][16]宗白华:《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国美学史论集》,第7、7页。

[15][17]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32和33~34页。

[18]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艺境》,第206~207页。

[19]宗白华:《漫话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史论集》,第11页。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5

与锺经新小姐相识是在2010年台北艺术博览会的艺术论坛上。那次她同台湾很资深的画廊经理人耿桂英小姐同为嘉宾做讲座,现场不时有人提问,她们两位总是对答从容,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晃三年,大象艺术空间馆在业内的影响力也日渐高涨。坐在我面前的大象空间的主持人锺经新小姐一袭夏装,清秀雅致,面容似有些劳累,但庄重如器、谈笑风生,我们的对话就是从大象空间的几个展览开始的。

世:在我印象中,大象艺术空间是从2007年开始创立的,可以谈谈您的想法和思路,是否和您在台湾东海大学的学习经历有关。

锺:是的,我在经营大象艺术空间馆之前一直就有收藏的嗜好,最初的主要方向是书法、篆刻及工笔画之类的。

世:您从传统转到我们大陆认为的所谓当代,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锺:2006年我考进东海大学美术研究所之前,先研修了半年的建筑学分班,在东海大学学习期间吸收了一些新观点,也接触了一些关键人士,开创了新思维同时结合了自己的创作,自然而然地就转到了当代艺术上了。

世:我也是从传统走到了当代艺术。我始终认为:传统艺术是经典意义上的典范,而当代艺术则反映了当下社会的许多侧面和探索,它更有朝气和活力。大象走过了这么多年确实很不容易。据我所知,您做过倪再沁、抽象艺术的东方响马霍刚、萧勤等许多重要的展览,在业界反响很大。

锺:自2007年以来大象每年要做7-12个展览,包括国际性的美术馆邀请展以及和美术馆及其它艺术机构的合作等。在台湾做过一些老辈艺术家的展览,也推广中青辈的艺术家,张羽即是我们推广的主力明星,他代表着中国艺术的未来。另外,台湾的东方响马的展览在台湾学术界获得尊重,因为这是近十年以来响马作品能够全员到齐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展览。还有台北当代艺术馆-媒体大亨倪再沁个展,那也是第一次为台湾艺术家办的个展,总之,我很高兴这么多重要的艺术家信任我们,并与我们保持着长期密切的合作。

世:非常钦佩您取得的成绩!您的大象空间确实做到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在国际高质量的艺术博览会上经常能见到您,感觉您的方向偏重于抽象艺术和比较前卫的一些艺术?

锺:是的,因为画廊开馆展作的就是抽象艺术,艺术家主要是台湾的。因为台湾的抽象艺术比大陆早了20年,刚开始的时侯大家对我也没有太大的信心,很多人都认为我是外行人做内行事,不一定能成功,但两年之后大家都慢慢理解并认同我的方式,而且在参考我的经营模式。

世:在2010年台北艺术博览会艺术论坛上,您和耿桂英小姐一起为嘉宾与人对谈,代表着台湾艺术界和整体艺术界对您的认可。

锺:谢谢大家的鼓励,我们画廊算是很年轻的,能够和前辈一起在台上,自然是感谢业内的肯定。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也需要更多的努力与自我的提升。

世:请您谈谈大象空间这个名字的来历好吗?

锺:是东海大学倪再沁老师帮我起的名字,取自老子《道德经》上的一句话,大象无形的意思,老子在言明「道之至高至极境界时,提及「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说。大象无形之意可理解成自然之大象是无形之形,大象是天象,亦可属于心灵的世界,只有用至真至诚的心灵才能体察,故而,无形世界中存有理解有形世界的真知。

世:特别好听的名字。这么多年来我看到您参加了许多国际重要的展览及艺术博览会,您所获得成就的方法及多年来辛苦工作的历程可以简单谈谈吗?

锺:我选择每个地区最优质的博览会参加。2009年参与了巴塞尔的博览会之后,再回到台湾时就有更多人认识大象了。2009年到2013年这几年之间我们一直参与国际一流的博览会,包括西班牙“拱”大展、新加坡artStage艺术博览会、artmiami迈阿密当代艺术博览会、瑞士巴塞尔、arttaipei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KiaF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aRtFaiRtoKYo东京艺术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等。每一次的出行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成长过程。

世:在台湾和业内,目前大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廊经营方向和宗旨,以抽象艺术和前卫艺术为主。可以回顾一下大象艺术空间馆发展的简单历程吗?

锺:好的,我把画廊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以学术性策展开创画廊风格:2008年规划了6檔不同领域的策展人档期,获得学术界的注意,以增加画廊的曝光率和建立资源网络。

2、参与国际优质艺术博览会奠基画廊定位:全球艺术博览会的参与开启大象艺术的国际知名度,并拓展了国际平台的交流机会。

3、与国内外美术馆合作型塑画廊高度:美术馆的学术定位提升画廊的学术价值,从2008年起至今,曾与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馆、关渡美术馆、国父纪念馆、广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韩国光州美术馆等机构进行合作。如此能提升艺术家的学术形象与艺术史定位。4、国际策略联盟与国际合作的推展:主要是与国际知名的画廊合作推介艺术家,利用双方的资源拓展市场。此策略从2011年开始,主要是以艺术家张羽为主,目前已在纽约、香港、摩纳哥进行了策略联盟,也获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且国际舞台的连结将启动了国际视野的增长。

世:我一直以为,画廊应当是以经营和利润来判断他的成就。您做为画廊的经营者,打破常规做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性展览,树立了在业内的地位,您是如何来协调画廊学术和经营之间关系的,这个比例是多少?大陆现在做画廊很难,拍卖公司本来是二级市场,但是现在他们却冲到了前边,让一些画廊很难做。但是在台湾历史比较悠久,经营比较规范,他们的第二代已经登台亮相。您做到现在也曾经遇到过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吧。

锺:画廊若想永续经营,利润的维持是必备的条件,不过我先将理想置于商业之前,并拉长回收期的设定。在台湾,画廊和艺术家之间有较规范的经纪合约制度,双方在合约的约束下,画廊能专心推展艺术家,艺术家也能专心创作,而且台湾的藏家也培养起在画廊购买艺术品的习惯,他们信任画廊的挑选眼光,并与老板成为好朋友,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虽然也有部分藏家会喜欢跟拍卖公司买卖画作,但毕竟不是多数。

世:现在艺术市场处于低谷时期,其实也是正常的发展,做任何行业坚持是最重要的,只要坚持做对的事,做好的展览,这也是您的风格,是否谈谈您的心境?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6

这次会议给艺术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鼓舞,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10月21日,在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的提议下,海淀区政协和海淀文联共同召集了海淀地区的各界艺术家,在至高美术馆召开了“海淀区政协文化艺术界专题座谈会”。艺术家们热情高涨,为海淀区和中关村的文艺发展建言献策,并说出了他们在艺术事业上的美好愿景。总政歌舞团青年歌手泽旺多吉则在会议现场用歌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海淀政协常委、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主持了座谈会。

海淀应该在“三山五园”之外寻找更多可能

米良(海淀区政协常委、北京至高美术馆馆长):

中国文化发展一路走来到今天,我用三个字来形容:不容易。就以我们海淀区的文化艺术发展来说,长时间以来,海淀的文化好像一直在谈“三山五园”。但我认为“三山五园”是历史的东西,今日的海淀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文化品牌。如果要让海淀的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定要重视和吸收文化人才。打造出有别于798、宋庄等艺术区的文化招牌。

我建议海淀未来的发展不要光围绕“三山五园”和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应该发散思维,寻找更多可能。

艺术创作不能“自娱自乐”,要接地气

雷达(北京市人大民族宗教华乔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多年来文艺的发展,特别是我较为熟悉的音乐界的发展中已经沾满了“铜臭气”。许多创作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作完就完了,作品再也得不到传播。我们要努力改变文学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价值观。为此,我有几点思考:

第一,我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怎么样形成一种信仰,深入到我们的骨髓里面去?这就要让我们经过各种各样的考验,思考文艺怎么样真正为人民服务。比如我们音乐界,很多作曲家以炫技作为自己的特征,把作品创作得很怪,普通百姓根本理解不了,也欣赏不了,这就成了音乐工作者的自娱自乐。

第二,我建议政府把海淀的各类文化,包括民间文化都进行一次统计,把一些好的文化拿出来,去申请北京市的文化发展项目资金,一旦申请成功,这些资金就可以支持我们做很多轰轰烈烈的事。

文艺工作者的骨子里应该有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朱定真(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

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消息传开后,我感觉到文化艺术的春风来了,我不知道这能不能叫一次文艺复兴,但这次座谈会的确给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以最大的鼓舞。

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速度飞快,经济文化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但是许多人对科学的认知还很浅薄,如果仅仅靠科学家来传播科学,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把科学融入我们的作品里。我们也应当设法奖励或者支持一些能够传播科学的文艺作品。我认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在创作理念上就有所转变,让自己的骨子里有这种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艺术创作应深入生活,充分展现生活与人性

孙晓材(海淀区美协副主席、北京林业大学艺术系教授):

谈艺术为什么人服务,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艺术是作为一种精神概念来对社会服务的。艺术家一定要深入生活,我就经常采风,而且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建了画室,这样方便我到各地落脚,采风是我艺术创作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也在法国呆了三年,就是为了学习西方的艺术,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

我从自己的一些实践中体会到,现在社会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艺术家其实也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很多画家不是真正去从人性的角度从事艺术工作和创作,没有把人性的东西表达出来,而是为了展览而展览,或者为了弄一个什么会员而创作,这种方向是错误的。怎么样来规范和调动起艺术家,特别是书画家的一些创作热情,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打造区域品牌艺术活动,让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亲密接触

马爱华(海淀区书协秘书长):

前两天我在中国美术馆参观了一次建国65周年的馆藏展览,看到了那些50、60年代的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过去都是我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现场观看,感觉非常震撼,每一幅作品都非常精彩,每一幅画都代表了那个年代。我那天早上9点过去的,直到下午2点才看完,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值得我们看。

我们能不能在海淀区,建立一个艺术园区,或者一个品牌的艺术活动?并以此为出口,将知名艺术家请来,让艺术院校的学生和艺术爱好者与之亲密接触,听艺术家的讲解。这不仅很接地气,而且对艺术教育会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艺术策展人是艺术传播和发展的杠杆

蔡群(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大圆圣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

我认为,在推动艺术发展方面,我们要借鉴西方的管理体系,不能让艺术家直接面对市场,我认为政府应该起到一定的桥梁和推动作用。

我们除了要鼓励和帮助艺术家外,还应该去关注一些拥有策展等多样才华的宏观性人才。目前这样的人才非常稀缺,我们海淀能否开个先例,出台一个激励这类宏观性人才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来尝试做这样的工作。他们是推动艺术传播和发展的有力杠杆。同时政府也可以做企业与艺术家或者策展人之间的桥梁,让企业家承担一些文化责任,可以用以企业家或者企业名称冠名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出资为艺术服务。

艺术家应该重视作品的文化内涵

卫汉青(海淀区政协常委、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协会员):

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百花齐放,这个事情不能否认,也充分地肯定了这一点。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在文艺作品中盛行,而且有的时候,这些内容还占据了主角。

在语言类的艺术中,小品和相声深受观众喜爱。尤其近年来,在春晚看赵本山的小品成了很多观众的期待。赵本山在改革开放后的小品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和贡献,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很多笑声。但是从《卖拐》之后,他的作品中有些并不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内容,例如“忽悠”在无形中被广为流传,现代的文艺作品宫廷戏太多沉酿于封建专制的东西,缺乏向前看和面向未来。

其实,越是在影响力大的媒体和关注度高的节目中,越应该重视文艺作品的内涵。同时,越是出名的艺术家也越应该注意创作内容为广大群众带来的影响。文艺作品应该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应该有一种感化人的作用,成为一个时代的旗帜。所以艺术家应该表现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民族中最积极的部分,这样才能让这些积极的精神被广泛传播。

用“音乐大篷车”给老百姓带来精神大餐

杨华(海淀区政协委员、军乐团演员):

我是一个军队的文艺工作者。2002年,我在中国剧院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之后,我把所有的收入捐给了动物园。去年,我又定制了咱们中国最大的“音乐大篷车”,并把它开到了海淀公园,在那里举办了一场我的个人独唱音乐会。当天自发来的老百姓达到七千多人,现场没有警察,也没有保安来,但秩序井然。这场音乐会完全是公益性的,我认为这是我在政协当委员以来给海淀做的一个贡献。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讲了好几次“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也觉得文艺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执着于“音乐大篷车”的初衷。

艺术工作者应“传递正能量,践行价值观”

刘俊京(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海淀书协副主席):

的讲话特别强调“正本清源”,艺术要传递正能量,要植根于人民。我最清楚书法界,这些年书法界跟风的现象特别严重,有人为了获奖而追风,还有人只会模仿。我的老师欧阳中石先生说过,中国书法要让人看得懂,要文以载道。欧阳先生的创作从来不随便抄一首诗,他写的都是自己做的诗,而且切题。在他的影响下,这些年我也一直坚持这么做。

艺术家应该“德艺双馨”。从艺多年,我有一个座右铭:“传递正能量,践行价值观”。以此与大家共勉。

我们应加强对基层文化、文物的保护意识

田添(海淀区政协委员,海淀区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最近,中央召开的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堪比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它反映了总书记对当下文化状态的高度关切与重视,并以其鲜明的文化态度为今后十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方向。座谈会让整个文化艺术界为之大振,我想,未来的十年,文化文艺工作将是思考的十年、积淀的十年、扎实奋进的十年,而不是表面喧嚣、虚假、低俗的十年。

结合我区的文化文艺工作的特点与优势,我认为在强调维护和保护、光大三山五园这几朵前人留下的固有的大丽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花朵的间隙,把枝与叶的魅力也能充分的展现出来,把真正属于海淀地方所属的文化积淀传承下去,使它们浑然一体。大力加强对基层在文化文物保护意识、态度上的影响与疏导,真正实现海淀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双轮驱动,以体现一个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文化核心区的独特魅力。

建议各艺术协会走基层,深入人民生活,普及艺术教育

叶宏奇(海淀区文联副主席、作家):

最近我受炎黄基金会的委托,筹备黄胄先生的专题片。通过做这次专题片,我认真地研究了黄胄,现在我对他非常敬佩。从他的作品中我发现,无论在什么时候,哪怕当初他因吴晗事件被打成,打成“黑文人”,他的作品却依然传递着温暖,传递着一种美。

而我们当下的一些作品,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和现在颇为流行的宫廷剧等,把中国最肮脏,最丑陋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关键的是,这些内容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还流传到了国外。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中国人妖魔化的原因之一。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结合海淀文联的工作,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艺术家应该走到生活中去。黄胄的作品中反映过新疆、海南、四川、甘肃,等等。他深入人民,深入生活,所以才创作出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第二,海淀区一定要打造属于我自己的艺术品牌。其实之前卫主席倡导的艺术中关村博览会就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这个活动应该恢复起来。

第三,艺术家应该走基层。我建议以海淀文联为主,文联下的各个协会可以分管不同的街道,给老百姓带来一些艺术课。并且每个协会之间还要不断轮流交换,这样,当百姓的生活充实之后,一些组织自然就会减少了影响力。

艺术追风现象何时休?

杜希贤(海淀区美协主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近些年,在书画界出现了很多坏习惯。其中一点就是“光复制,不创造”。现在,很多人共同模仿一位名家的字,诸如毛体字,以此赚钱。山水画也几乎到了分不清你我的程度。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反观国外,梵高的作品那么值钱,而国外有靠模仿梵高的作品赚钱的吗?几乎没有。

未来,我们要往前看,不能一味的往后看。我鼓励一些新的思维和新的创作方式。美术大师梵高活着的时候,也没人看好他的作品,但时间证明了一切,后来他的画价值连城。很多时候,艺术应该鼓励创新性的“试错”,不要一概反对。

影视作品应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题材来展现我们这个时代

焦宏奋(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现在,我们文艺界出现了很多乱象。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最核心的一条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创作导向,如果艺术家不深入生活肯定不行。

曾说李雪健老师塑造的焦裕禄和杨善洲,就是一个时代的号角。我作为电影人,我认为王选这个题材也非常有代表性,不仅能够彰显我们海淀的特色,也能代表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在影视方面多选择一些这样的题材来做,这才是一个时代应该留下的宝贵财富。如果大家共同努力把这样的题材做好,一定会对后市有教育意义。

文艺工作者应抓住文化艺术的根

刘恪(海淀区政协副主席):

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和艺术家,都是我们海淀文化艺术界的优秀代表,我们要借这个大好的契机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抓住海淀未来发展的方向,紧紧抓住海淀文化艺术的根,让在海淀生活的人爱海淀,我们一起建设海淀。如果真的能做到的话,也会浓墨重彩地写下我们各位艺术家对海淀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我们今天选的地方非常好,来到志高美术馆为我们提供的这间典雅的房间,让我们不受任何拘束地谈论我们海淀文化艺术的未来。我们会充分思考大家提出的意见,并会作出实质的努力和工作。

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是总书记对文化艺术界做的一次总动员

彭兴业(海淀区政协主席、博士):

正如大家刚才所讲的,总书记的这个讲话讲得很及时,很到位,他讲出了我们的心声。比如总书记讲到,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又讲到,要产生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这句话讲得太好了,首先是有筋骨,有筋骨就是有个人风格。但艺术创作光有筋骨还不行,还要有道德,这就是“德艺双馨”了。此外还要有温度,作品应该是温暖人心的,是积极向上的。这三个词其实就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树立了一个标准。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7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方法;教育艺术

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不仅要有科学性,也要讲究艺术性。班主任工作是艺术的科学,也是科学的艺术;是科学事业,也是艺术事业。班主任工作艺术性,就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各项工作时,在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聪明才智,准确把握教育契机,讲求工作的技巧和灵活恰当的方法,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开展班级工作。

一、班主任的教育艺术

1.1注重班主任自身的形象感染力。首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塑造灵魂的职业,因此教师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之前应先净化自己的灵魂,端正自己的行为。苏联的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此,不允许学生做的,教师应首先不做,并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行、品德在学生面前所起的示范作用。在日常事务中尊重每一个学生,不可使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成为学生的精神贵族,而是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促膝谈心,以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来感染学生。其次,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的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很大的,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引发学生对班主任的敬仰。因此班主任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精益求精,真正做到一个把学生引向知识大门的向导。苏联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就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实践也证明,只有学识渊博的教师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树立自己的威信。

1.2对待学生要多多鼓励,批评时注意分寸。鼓励和批评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常用的两种基本评价形式。而班主任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挖苦,在鼓励中批评,在批评中鼓励。教书育人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如果教师对学生总是严加斥责,甚至讽刺挖苦,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容易使得学生自暴自弃、麻木不仁,产生对立情绪。因此批评学生要讲究一个“欲抑先扬”的技巧,使得学生在一种荣誉的心境中接受批评。此外,在批评时还要尊照“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不对学生进行人身的批评,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些。而鼓励也不可滥用,要做到“因材鼓励”。现在的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因此就不能用一样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务必会使有的学生感到挫折、沮丧。因而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进行纵向的比较,有所进步的就给予鼓励;要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长处,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鼓励。

1.3注重情感因素。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将“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班主任应认识到“爱学生”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如果教师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如果教师缺乏了爱,学生的品格和智慧就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当教师把这种爱倾注到学生身上的时候,就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并且还会唤起学生对教师所教科目的爱及自己的信心。在笔者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刚来的一个插班生,情绪很消沉,他妈妈还说,他儿子在家里经常偷偷地哭泣。笔者听了以后,想想了很久,作为一名男生竟然会这样,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笔者就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笔者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靠前面的座位,让他不会感到有外来者的感觉。其次,根据班级班干部的情况,综合考察他人的表现以及在充分了解了其在校表现的情况下,笔者大胆的决定任命他为纪律委员。在秋季运动会上,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勇夺男子100米第三名。就这样他在班级中逐步树立威信,在融洽的同学关系中树立了自信心,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期末考试中,他进入了年级前十名。这对于一位插班生而言,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这说明,只要教师从心底热爱学生,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就能与学生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从而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敬,也就可使自己在班内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二、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对学生个别谈话进行启发、批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常规途径和方法。善谈者,有的娓娓道来,如和风细雨;有的条分缕析,入木三分,三五句,即让人心服口服,茅塞顿开;不善谈者,越谈两人距离越大,火气越盛,最后不欢而散,或留下“下次再谈”的尾巴,或下达“给我扫地三天”的命令。很明显,问题没有解决,且师生关系越来越不融洽,而造成一这后果的原因,与班主任缺少谈话的艺术是分不开的。一个善于跟学生谈话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把握谈话的火候,能通过谈话揭开学生思想的结,使师生心情愉快,关系融洽。

班主任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既可以说是语言艺术,又涉及到体态、心情、表情、地点等因素。但归根到底是关系到班主任的育人观,如果总是抱着一种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学生服务的信念,那么一个班主任定会把每一次谈话都谈得非常成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班集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艺术

3.1班主任要善于组织、挖掘班集体文艺活动的灵魂。班主任是活动组织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组织学生从实际出发,确定活动,帮助学生选择活动项目,进行必要的组织,为学生参加活动提供条件,师生互动,积极投身到班集体文艺活动中。

3.2班主任要善于指导班集体文艺活动,要有鲜明的教育倾向。班主任是班集体文艺活动的指导者,在活动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鼓励和帮助,把握班集体文艺活动的教育倾向。

3.3班主任要善于在班集体文艺活动中运用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的形象对青少年进行陶冶,有效地塑造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8

政工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工程师,为增进团结、减少内耗、凝聚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谈话。每个工程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利器,语言即是政工工程师的匕首。思想政治工作,讲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化人”。情、理、德都是较抽象的,要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语言,作用于工作对象,这时就要讲求语言艺术了。政工在与谈话对象交流后,能否获得认同,能否深入人心,进而取得思想上的共鸣,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政工干部的语言艺术能否起作用。

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政工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呢?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表达粗略看法。

一、要因人而异。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否则,就容易制造对立,带来麻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当面对复杂的听众群体,要选择正确的语言方式,才能事倍功半,效果明显。人的差异一般有文化和性格的差异。当听众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时,讲话的时候首先要顾及的是听众中大多数人的最低文化水平,应该深入浅出,尽量用简朴明了的语言说明一个复杂的道理。当性格、心里具有差异时,要迎合对方的心理,要说不同的话,从而博得对方的好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的人说话不分对象,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罪人,给自己制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还会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工工作者更应适当把握自己的说话方式。所以,政工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工作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对方的个性。如果对方喜欢委婉的交谈,你就应该说得含蓄些;如果对方喜欢率直的,你就应该说得爽快些;对方崇尚学问,你就应该说得富有哲理些;对方喜谈琐事,你就应该说得通俗些。总之,说话方式符合对方的口味,双方就能一拍即合。

二、要学会使用场合语言。俗话说: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宴会、祝寿、表彰、吊唁等场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经常遇到的,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语言艺术对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庆贺的场合,说话要风趣,要多说肯定和赞扬的话,要有较浓的“生活味”。在吊唁、事故分析等使人心情沉重的场合,说话要谨慎,语言要准确、恰当。探视病人时,要劝说病人减轻负担,不要表示怜悯。如果在病人的床边一边叹惜一边说“你真是太不幸了,要是不得这个病”之类的话,这只能造成病人的思想痛苦。安慰别人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以使其感到自己遇到的挫折或不幸无所谓,这样才能让其振奋精神,鼓起勇气,战胜困难。

三、要语言得体。1、使用尊重的语言。放下架子,尊重对方,以心换心,缩短感情距离。比如在称呼对方时,常用老李、小张等,以体现相互平等,让人产生好感,思想政治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2、选择热情的语言。无论面对谁,政工干部在对思想基础较差的人进行思想教育时,要以真诚的态度,笑脸相迎,主动打招呼,用善意的劝导和充满热情的鼓励话语与其交谈,从而拆掉隔心墙,架起连心桥。3、运用文雅的语言。随口讲粗话、脏话,一些不文明的“口头禅”,不仅影响到政工的形象,而且往往会给对方带来伤害,产生反感。谈吐文雅,不但可以展示政工自身良好的修养,更重要的是为对方做出表率,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4、选择入情入理的语言。解决思想问题,首先离不开情和理。所谓入情,就是要准确掌握谈话对象的心理状态,知人知面又知心,让自己进入角色,与对方交朋友。在调解矛盾时,要多听听矛盾双方和周围人的意见,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本质,做出正确判断。只有入情才能感人,只有入理才能服人。入理就是出口之言都在情理中,要以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和法律法规以及伦理道德等为说理依据,要有理有据,才能无懈可击。5、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政工的使命就是试图把政策方针、规章制度、理论思想灌输到职工干部的大脑里。但是一个好的灌输者,不仅仅是会灌鸭子式的把式,而是要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变成简单的、易于理解的东西。

四、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美国钢铁大王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85%取决于口才艺术。”好口才并不是“伶牙俐齿”,也不是“拨弄是非”、“蜚短流长”。我们说一个人口才好,通常夸奖他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言语得体、风趣幽默、有智慧、博学多才。1、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便能够迅速的冲击听众的耳膜,引起听众的注意力。如果声音低靡,含混不清,听众听着都费劲,更谈不上交流了。2、风趣幽默,一本正经在多数情况之下容易产生隔阂,使听众有戒备心理,难怪乎会出现“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的现象。特别是现在的群众年轻化,越来越多的80、90后走上工作岗位,如果拿腔拿调,一板一眼,他们不仅听不进去的,而且可能认为你是老古董甚至会起叛逆心理反。风趣幽默会使谈话变得惬意、轻松,也比较容易被接受。3、引经据典。一般语出有因,语出有史,引经据典,博古通今,善于用学问压人,用才华服人的人是满腹经纶之人。他们才华横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描述事物惟妙惟肖,分析评论娓娓动听。经常可以塑造出真正“此时无声胜无声”的完美境界,获得满堂喝彩。政工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如果能引经据典,不仅使得谈话内容有理有据,而且能丰富谈话内容。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9

在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计划,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能使学生快乐,符合学生认知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用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师掌握教学技巧的多寡;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更多的了解学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第二、必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如果美术教师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精神面貌与常人无异,何以证明美术对人内心感悟的作用,又怎能诱得学生渴望成为象你一样的人。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美术教师的言谈必须幽默睿智,举止必须大方得体,装束必须高雅和谐,面貌必须饱满热情,处事必须宽容豁达;时时处处体现美术教师的不同风采,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学科。

第三、要给学生以希望,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因为学生幼小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时间的关注一件即使经过艰苦努力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事情,任何太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复杂的教学过程,都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况且,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学生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一门人们还普遍不重视的学科;愉快和轻松是美术学科赢得学生喜爱的法宝。

第四、要学会宽容和等待。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亲睐。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篇10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工作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39-01

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心理走向成熟的前期,渴望独立、自我意识较强,而且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多数中职学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面对学生的不听话、叛逆等行为常采用“高压”政策或“置之不理”政策,最后往往都得不到较好的效果。严厉的说教和批评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与抵触,放任的策略最后往往使许多学生自暴自弃,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现,在班级管理中合理运用沟通艺术,长期坚持后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所谓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者,应当重视有效的沟通对于班级事务的管理作用。沟通如果顺畅必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与指导,服从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方法,纠正班级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和不良习惯[1]。

一、中职班主任应当具备的沟通素质

班主任管理着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因此,班主任与本班学生的关系是最广泛、最密切的。中职班主任要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者,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体。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政治性、思想性有重大的影响,班主任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水平,能够区分政治问题,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素质还要求班主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中国教育家一贯主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亲身示范作用。班主任为人师表,必须坚持奉献精神,同时应当具备心胸开阔、坦荡无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道德素养。良好的道德水平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沟通的基础。再次,班主任应当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水平,言谈举止大方得体,能够倾听他人意见,也能够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沟通的意义。

二、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艺术

1.尊重学生是提高中职班主任沟通效果的法宝

中职学生学习成绩偏差、自律性差、学习习惯不好,然而即便如此,班主任也决不能因此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相反应当更加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更加尊重学生,恢复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长期以来,我们的班级管理普遍采取高压政策,班主任往往在班级管理中树立了绝对的、不容侵犯的权威。尽管这种高压政策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但这种绝对权威式的沟通行为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甚至让学生在心理造成恐惧学校、恐惧老师的阴影,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创造能力的养成。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本道德,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向班主任或教师敞开内心世界[2]”。因此,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经常跟学生打交道,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对手机、ipad等上网工具兴趣浓厚,且运用自如,在网络平台中,学生不但愉悦了心情,还从中找到了自信和骄傲。班主任对此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借助网络平台中的QQ、微信、微博等媒介加强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如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开通班级微博等。班主任应该把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和正当的要求等摆到正确的位置上,真正尊重学生,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愿,通过让一部分学生分担班级工作的形式建立“信任”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中建立的“尊重”关系,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学生才会乐于与班主任进行交流与沟通。

2.合理运用语言交谈艺术是提高中职班主任沟通的捷径

语言交谈艺术在社会的沟通、谈判、对话、磋商等活动中有广泛应用,语言艺术运用得当不仅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语言交谈的艺术对于沟通同样重要。认真倾听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也是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和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想法和思想动态的最有效的渠道。例如在同学生谈话时眼神注视学生,不时点头赞许以示对学生谈话的认可,并可以适时发问,引导学生继续话题,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倾听,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此外,班主任要想取得良好的师生沟通效果,还要学会赞美学生。赞美必须发自内心,应注意赞美学生的具体的行为和变化,而不要笼统地夸某个人好。适当的赞美与表扬会使学生更加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往积极的方向努力,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堕落的心态,甚至“破罐子破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理智与学生进行沟通,避免情绪化沟通是谈话沟通艺术性的组成之一,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要讲求正确的批评教育方式,不能情绪化。学生犯了错误,适时、恰当的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使错误及时得到改正。班主任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有效沟通不仅仅是一句空话。避免情绪化带来的班主任收集信息断裂,沟通障碍,难以对学生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处理等不良后果[3]。

三、结语

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工作中除了应当具备以上沟通素质和沟通技巧外,还应当根据班级管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素养,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并做好班级管理与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卞友江,张勇.谈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J].职业技术,20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