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十篇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十篇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0:07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1

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对当前的认识通过过滤、选择、抽象等方式,进行整理归类、精确简约、协同组织,建构出一个科学规范的图式,并随之形成良好的记忆.当学习者需要对当前的知识状态作出解释时,图式就会被激活,形成相应的预测和推理,同时可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迁移作用.物理学认知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丰富的组织性,学好物理需要获得规范的认知图式.

1物理模型图式的表征

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客体或事项的一种抽象化、理想化的反映,力求准确地体现物理研究指向的主要内容,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简明近似反映.物理模型分为实物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学习者通过对物理模型中的概念、规律等典型特征信息及相应关系进行科学规范化的认知,便可建构出一种关于物理模型知识的有序组织结构,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表征,获得一个相应的规范图式.

实物模型与自然实体相对应,其图式属于自然范畴图式.自然范畴图式表征对象是自然实体的属性,如物体、静电场等自然界实体范畴的知识点的集合,可表征出相应的自然范畴图式;自然范畴也指由人类文化所造就的一些客观实在范畴,如点电荷、单摆等经过科学抽象简化出的物理实在.自然范畴图式可用槽(属性)与值(内涵)的表征方式来建构.槽与值的一组配对,可以构成某一范畴相应图式的其中之一特征.若干组槽与值的配对构成图式的主要典型特征,通过对各元素(槽与值)的线性排序,可构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槽可理解为自然客体或事项的属性名称,“值”是对“槽”的内涵的具体说明.如单摆图式可用槽与值的结构表征(见表1).

实物模型是对具体客观实体的物理简化,主要关注客观实体在结构方面的物理主旨信息的提取.实物模型图式的物理教学策略以模型的结构特征为主线,以与反映结构特征相关的物理量为认知对象,达到组建简洁明确的模型图式为目的.图式建构的设计程序为:列出若干个典型的研究实体对象――研究各单个实体结构――进行信息加工提炼――确定信息表征的图式内容――组成实物模型的图式结构.例如单摆模型图式,首先要对各类具有单摆特征的同类自然对象进行归类抽象,得到简化的模型图示,列出其若干典型的共有特征,将各知识要点相互关联、组织集合,形成如表1所示的科学的单摆图式.

本图式共选取了九个知识点作为图式的要素,并给出了九个槽(属性)的简洁名称,同时前八个槽采用命题的形式给出了对应的物理内涵,表象这个槽则是用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按物理内涵相近进行线性排序,共分出三个组块,各组块中的槽顺序在逻辑上关联递进,便于学习者记忆,同时也使知识的关联组织有序化,易于理解和学习迁移.模型构成要素反映了单摆装置的实体特点,运动特征要素则反映了单摆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特点.将表象要素纳入图式,可使学生在处理问题过种中能在大脑中浮现出单摆的简洁图象,可从中联想解读出单摆各个知识要点内容.

物理状态模型、过程模型一般是关于物理特征的综合内容结论式描述,其图式可采用汇聚图式来表征.汇聚图式要求将内容的主题汇聚成有组织的简明知识结构,从而使认知者能获得一个明确的认知图式.汇聚图式的结构与自然范畴图式类同,建构方法也相近,但其认知对象是结论式的内容.后面提到的物理量、物理定律和结论性的内容等也常用汇聚图式来表征,另有详述.关于状态与过程模型的汇聚图式建构方法,在此不再讨论.

2物理量图式的表征

一些有关测量与计量的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1993)书中,将物理量定义为:物理量是物理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因此物理量既有质的限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在物理教学中为了认知上的方便,又将物理量归类为可测性的物理概念.

物理量定义式具有测量上的操作性,其量度方法及定量关系能进一步揭示物理实在的内在本质.学习物理量主要关注其测度的数学表征方式和物理本质内涵要点的主旨信息提取.“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据此可将物理量分为物质性质量(简称物性量)、运动状态量、运动过程量和物质作用量四大类.物理量是人类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过程的产物,是一种结论式的文本,其内容的主题汇聚成有组织的简明知识结构,可采用汇聚图式的结构来表征物理量.

物理量的定义具有严密的科学规范性,其形成方式与内容可概括为:引入目的、基本定义及其来源、符号表征,测量规范,量度单位及其换算等六个部分.其中引入目的反映了该物理量所属的研究范畴和方向,为物理量类别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测量规范为物理量确定了科学的量度方法.此外物理量的数学表征有标量、矢量之分.依据上述分析可设计出物理量图式的基本结构,按数学结构、物理内涵和表象的顺序则进行线性排序,综合调整得到物理量图式“槽”的要素集合,即符号表征、测量定义、度量单位、数学性质、物理定义、物理意义等六个结构要素.

这些要素只是物理量图式的共有“属性”要素,对于不同类别的物理量,除了上述共同的属性要素之外,还应有它们独有的能够反映其特点的属性要素.描述物性的物理量一般由物质自性决定,其图式的“槽”应加上“物理特性”项.物质运动状态量与运动过程量在时域上分别对应时刻和时间区域,都存在“时间特性”的表征.故二者的图式“槽”项应外加“时间特性”要素.物质作用量与相互作用机制相关,其图式“槽”项需增加“作用机制”要素.有时为了使物理量的内涵能形象地表征出来,常采用图示的方法来说明,所以还要加上图示表象要素.

建构物理量图式应注意,其一“槽”名称的选取要准确典型,“值”是对“槽”的内涵的说明,其表述务必简洁明了;其二线性排序的逻辑顺序要规范明确,实行分块组合,块间层次分明,块内各要素存在递进关联;其三图式在整体上使物理知识形成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各图式间也可形成有机联系.下面以电场强度为例,给出其汇聚图式的具体内容和表征形式.此图式将槽的要素分成了三个组块,按物理上的逻辑关系与意涵关联递进的方式进行线性排序,其中数学表征组块反映电场强度的量的规定性要点;物理表征组块显示其质的限定性内涵;表象组块可将电场强度的抽象表达直观形象化.

整个图式通过槽与值对应内涵的简明解释,实现了电场强度认知的系统化、组织化和有序化,有利于学生对电场强度的记忆、理解及运用!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建构出其它类型的物理量图式,也可以对那些不能量化的物理概念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式.

3物理规律图式的表征

物理规律是物质相互作用和有关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内在的本质联系,其表示方式可分为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及结论等.物理基本规律一般侧重于用数学公式来表示,有些也运用命题的形式来阐明,即物理规律的在表征形式上有两种――命题式与数学式,命题式表示方式是以言语来综合陈述,如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牛顿第一定律和安培定则等;数学式表示方式是运用若于个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组织成精确的数学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等.,物理规律的内涵抽象深刻,逻辑严密,内容要点的因果关系密切相关,表征形式简洁明了,在整体上可组织成一种协同有序的知识结构.物理规律的表征形式是典型的科学文化活动的内容,其图式可采用汇聚图式的结构来表征.命题式与数学式的物理规律对应的图式在结构上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需要依据具体对象的特征来设计建构.认知物理规律主要关注其原创发现过程所采用的思想、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其物理结论的关系表述和内涵的主旨信息提取.本文以数学式的物理定律为例来建构图式,其它形式的物理规律图式可仿此来设计.

数学式的物理定律的研究及形成要涉用到如下内容:建立模型,选取实验或观察对象,确立寻找定律的方法,确定因果物理量,得到因果关系,给出数学表征,进行相应的物理解释.据此可选取物理模型、有代表性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适用范围、数学公式、物理内涵、实例解读、表象实例等九个要点,组构出物理定律图式的基本结构.按照这一建构的策略,我们建构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认知图式如表3所示.

此图式分成了三个组块,第一组块将物理定律的实验考察要点提炼出来,槽的要素顺序依照实验操作的先后过程排序,符合认知规律;第二组块对物理定律的数学显示与物理解释的精致化说明,按照思维的认知顺序排列,符合物理逻辑关联特点;第三组选取得三个典型的物理运动,将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内涵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抽象的内涵形象化.总体而是对“槽”与“值”的提炼遵循精准简明、科学规范的原则,知识要点的集合符合组织化与有序化及形象化的要求,达到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建构出其它类型的数学式物理规律图式,也可以对那些命题式的物理规律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式,只要对图式的基本要素作恰当的修改即可.

4结语

在图式理论中关于事件图式和文本图式也有详细的论述,其特点也可以方便地用于教学.事件图式是人对所从事的文化活动按先后次序所做的有组织的认识,其认知对象为自然或社会中发生的事件.该图式对于某一事件要从中分解、概括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各项活动,用命题的形式表征关键信息,按活动先后来组织排序,形成规范图式.如物理实验过程就可以按照时间先后建构成一个操作简明的事件图式.文本图式的认知对象为各种体裁的文本,建构图式要求将各段文本内容特征点进行提炼,对关键信息实行分块组织排序,形成规范的文本图式.如教师的教学设计规范格式就可用文本图式来编排.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2

[关键词]观众认知;电影叙事;故事/情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典叙事学研究开始朝着多元方向发展。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从观众认知出发,结合形式主义叙事理论中故事/情节的划分,从过程与建构的角度将电影叙事予以重新理解,突出了观众的接受与意义构建,对电影叙事层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思考。

电影叙事:基于观众认知与情节风格系统作用的推论建构过程

波德维尔的理论将观众的能动构建故事提到了电影叙事的一个显要位置,把电影叙事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陈述。他认为传统的叙事理论让观众以更复杂的方式思考电影,但实际上电影与口语活动缺少“最基本的对应”,于是转向采取从观众的活动出发来发展叙事理论,并认为观众会依照理解规则来进行影片中建构故事的相关活动。影片所起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模式来提示、引发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观众是主动的。因此,在其电影叙事系统中有两个核心部分:一是观众认知对故事的建构;二是文本的模式对观众认知的提示与引发。

在观众的感知与认知方面,波德维尔首先从探讨心理活动的构成理论(Constructivisttheory)寻找到支撑。在该理论中,感知与认知关系关系紧密,感知成为一种主动的假设—试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图模(schemata)主导主体作出假设、进行推论,它在理解故事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构成理论认为观众观看影片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控制着感知能力、先前的知识经验以及影片本身的内容与结构。从感知能力看,依靠人类视觉系统生理特点决定了电影的幻觉媒体特征,观影中视觉系统自下而上(如颜色的感知)和自上而下(如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的过程影响观众的感知;其次,我们理解电影所凭借的图模来自于日常生活和其他艺术作品;而影片本身的内容与结构的作用是鼓励观众进行建构故事,完成叙事过程。在阐释了观众是能动的思考以后,波德维尔转向理解叙事的研究,通过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所探讨的人类理解和回忆故事方式的探讨,他认为:“对于当代西方文化受教育的读者而言,理解和回忆叙事最主要的目标,是由材料内容中创造有意义的故事。”①观众在观看影片时,集中精力并且积极运用来自环境和过去经验的图模来构建故事。认知过程中意义的寻找使观众利用图模和提示来制造假定、对故事进行推论,并对先前的接下来的时间拟定、测试假设。这个过程取决于叙事本身、观众的感知两方面。总之,在观看叙事电影过程中,观众是有准备的:他们以建构影片的故事作为自己观影目标。

波德维尔的理论将叙述视为形式活动。形式系统对观众对故事的建构既有提示也有限制作用。波德维尔将影片分为情节风格两个系统和剩余物质所组成的结构。在该理论中,叙事研究的故事(fabula)指的是将行动具体化为一连串发生在一段时间、一定空间及有着时序与因果联系的事件。情节(syuzhet)是故事在影片中实际的安排和呈现。风格则是指影片对电影手法有系统的运用,代表整套的媒介要素。对其电影叙事理论叙述概念中“故事”“情节”“风格”的阐释明显受到形式主义理论思想的影响。波德维尔这样言道:“俄国形式主义者对叙事理论贡献甚大,这主要是由于对故事(包含在顺时序—因果—空间关系中的事件)与情节(叙事体实际表现这些事件的方式)所作的区分。”②而这一部分的概念的借鉴成为其叙事理论构建的一个基石。他从与形式主义者的论述中找到共同点,“泰尼亚诺夫表示,情节是‘故事的动态形式,由所有材料的联结互动构成(包括由动作连结的故事)——风格的连结、故事的连结等’。这段话虽然隐讳难解,却暗示着情节包括了‘故事连结’(storylinkage)和风格,就这些方面来看,泰尼亚诺夫的观念和我具有结构的一致:我和其他人成为‘情节’的,他称为‘故事连结’,而他称为‘情节’,我则称为叙述”③。通过故事/情节的划分,其叙事理论从传统叙事理论里故事/话语的划分中独立出来,同时也有着跨媒介的特性,在这种划分中故事成了一种积极建构的结果,而非被陈述的“讲”出物。通过故事/情节的划分,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避开了作为负责机制的叙述者叙述的问题,而从观众认知建构的角度来理解叙事。同时,波德维尔主张情节会依据特定的原则组合故事情境与事件。情节和故事的关联基于叙述逻辑、时间、空间三原则。情节和风格系统互相作用,影响观众进行故事建构。基于此,波德维尔对叙事的界定成为影片情节和风格互动的一个过程,该过程不断提示观众并引导其进行故事的建构。

争议与评价

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对经典叙事中故事/话语理论产生一定冲击。焦点之一集中于关于叙述者(机制)的争论。基于从简原则,他认为在自己的电影叙事理论中叙述者并非理论基础,因此无须设置这个多余的机制。对此他言道:“无论如何,我认为了解叙述的最佳方式,是将它当作为了建构故事而形成的一套提示系统。它预设了信息的接受者,而非发送者,此法让叙述过程多少可以完全模仿传播的情境。”④对“叙述者”的否定激起了诸多经典叙事学家的论争。其中也包括处于经典与后经典交界的叙事修辞理论家西摩•;查特曼。然而直到在2008年写作的《电影诗学》,波德维尔再度探讨“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其他剩余问题”,重提自己叙事理论原则并坚持原有观点。波德维尔认为给电影以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做法是“要沉溺于一种神人同形的虚构之中”,而叙述则与隐含作者正是来自经典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波德维尔看来,叙述者无论在文学中所居地位如何,在引入电影叙事时“没有必要误导性地人格化了一部电影的叙事动力”。他反对概念的抽象和累积,认为如无必要,实不应创造新概念,而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概念对描述和解释电影叙事时并无助益。其次,他认为电影文本中出现的显在或潜在叙述者多带来的“声音”其作用是在于引导观众进入观影过程之中,而且电影人格化的叙述往往淹没于整个电影叙事过程,是电影制作者对这个电影叙事过程进行创造。电影制作者创造出一个提示系统,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构建故事。波德维尔认同的叙事不是语言交流模式,而是认同玛丽-劳拉•;瑞恩的立场:“叙事是一种独立于媒介的现象,尽管没有媒介比语言更适合创造明确的叙事逻辑结构,还是有可能在其非语言的表现形式中研究叙事,而不需应用言语叙述的交流模型。”⑤波德维尔认为不应当去搜寻一种电影的“语言”,而是要为了引出能导致理解的各种认知活动而对电影进行组织的方法。简言之,电影不是被“解码”,而是被“构建”的。

波德维尔电影叙事理论有着认知主义的理论背景,同时与其于诺耶•;卡罗尔所主张的中间层面研究一脉相承。对于认知主义,波德维尔和卡罗尔倾向将其视为一种立场,而非一个理论。该立场试图通过诉诸心智再现的过程、自然化的过程和理性的动力,以理解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认知主义倾向灵活的思考构建,因而往往同其他理论结合。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就是认知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而这也影响着其电影诗学的构建。虽然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认知主义者都对观众能动地通过文本了解事实和叙事意义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从观众认知出发与建构使得认知主义的电影叙事理论往往避开传统的电影“隐喻”为其他事物的做法。认知主义者拒绝电影的语言类比,也不能接受传统叙事理论中观众被动的位置,对此,波德维尔就认为电影并“没有‘安置’任何人,而是引领观众完成诸多‘运作’”。对电影理论的隐喻做法的批判,罗伯特•;斯坦姆认为认知主义者有失偏颇,似有些极端,如麦茨强调电影和语言的非类比与类比,有些问题麦茨在一开始即已经考虑,而其“从不把类比等同于身份”,对此他批评道“隐喻(例如‘电影语言’)已经给了我们它所能给的,而我们应该继续前进或改变方向,是一回事;说它(隐喻)完全‘错误’,那又是非常不同的一回事”⑥。此外,认知主义者对心理分析的作用不完全否定,但仅将其作用局限于情感和非理性的层面。认知取向使认知主义者们专注于可以处理的问题之上,而将一些诸如种族、性别、意识形态、文化环境等问题不纳入考虑范围,但观众进入影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查询、了解与测试假设”,在反对知识宏大与膨胀的同时,“有时也冒着化约论风险,认为电影经验‘只不过是’生理反应和认知过程而已”⑦。其实,电影语言学和认知理论都有着科学化和标准精确的追求,由此也往往虚弱于对文化、种族、阶级等的分析,其理论的不同在于电影语言学主要诉诸语言学与精神分析学,而认知主义则主要诉诸认知心理学和布拉格学派美学,都有其自身的偏安之处。

波德维尔叙事理论是其所建立电影诗学的一个部分。在其诗学程式下,艺术形式被看成作用于材料的一种组织原则。从观众认知到材料组织,他的研究从自下而上的中间层面对电影叙事过程进行了研究。强调观众建构对电影叙事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叙事理论基于文本自足的看法,但由于其研究范围的限制,又不能穷尽对观众观影情境以及对电影叙事的理解。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和波德维尔基于认知的电影叙事理论有着明显冲突,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不同模式建构之间概念的对抗与对话。经典的叙事理论是基于文本自足的论证与分析,而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则是从电影的观众认知与意义构建来思考的,故而会在某些焦点问题上产生分歧。双方对文本和对观众认知的强调无可厚非,但不应成为叙事理论构建研究中的沟壑。其实,不论在时间空间的论述以及某些具体问题的探讨上,分歧之外两者也有着共同或相近的论述。

注释:

①③④[美]大卫•;波德维尔著:《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事活动》,李显立等译,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第147页,第144页。

②[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3期。

⑤[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3

《政治》考试大纲总要求共三项,具体内容如下: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批判。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大纲》规定,政治试卷的题型有:选择题(实为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类型。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四种题型在一份试卷中的题量和所占分数的比例是:

"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约占总分的53%;

"辨析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约占总分的13%;

"简答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约占总分的20%;

"论述题"一个,共20分,约占总分的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在试卷中分数的比例是:28%:28%:37%;"时事"约7%。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约28%

毛泽东思想概论约28%

邓小平理论概论约37%

时事约7%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53%86%

辨析题约13%

简答题约20%

论述题约14%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8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20%

三、题型特点

(1)选择题

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它的考核范围广,考点多,几乎遍及各章各节甚至到目。这种题型既可以考核考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史实和基本原理的记忆、理解、辨别和掌握的程度,又可以考核考生对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

单项选择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两部分构成。题干描述并给出考题的已知条件和回答问题的范围、层次、角度、方面等要求;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其他三项或明显不对,或似是而非,通称干扰项,能起到检测考生对问题是否准确把握的作用。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辨析题

辨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它的命题范围广,考点多,几乎遍及各章各节甚至到目。凡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可以作为辨析题考试,也可以说简答题都可以变成辨析题考试。例如,"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可变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又如"简述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可变成"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从政治课来看,也是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观点的理解能力、辨别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这种题型通常由一个完整的判断句出现,要求考生辨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辨析题比简答题难度稍大些。因为,在题目中没有为考生提供选择的内容,答案完全靠考生的理解、辨别、判断和分析能力来完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辨析题的类型可参考简答题的类型。

(3)简答题

简答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它要求考生按照考题所提要求,作出简明正确的回答。

简答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属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回答。例如:"简述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或什么是社会进步?怎样理解社会进步?等)。又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是什么?"(或简述毛泽东思想及其基本内容)。再如:"什么是按劳分配?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②属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相互关系的问答。例如:"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又如:"为什么说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再如:"为什么经济发展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③属于某个基本概念及其意义的回答。例如:"简述质、量、度及把握它们的意义。"又如:"简述正确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重要意义。"再如:"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④属于某个基本原理的问答。例如:"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又如:"简述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再如:

"简述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4)论述题

论述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它重在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论述题同简答题相比,它回答的内容比较复杂,难度也比较大。它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联系某方面的实际,思考和解答问题。

论述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专门论述基本原理的论述题。例如:"试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又如:"试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再如:"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②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例如:"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并用以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又如:"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其意义。"再如:"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③以基本事实为根据说明某种理论结论的正确性。例如:"根据我国人口问题的实际,说明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又如:"根据时代的特点和我国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矛盾的状况,说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再如:"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说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

四、解题方法

1.单项选择题

解答单项选择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单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选对得分,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仔细审题,弄清题干的内容和要求。选择备选答案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而不是以选项本身是否正确为依据。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下,走自己的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观点体现了()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B.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C.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这个选择题是考查考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前三个答案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只有D项答案是符合题意的。只有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运用,才能选定这一选项。

(3)以题干要求为依据,仔细审查各个选项,排除似是而非的干扰项,正确选项也就确定下来了。

例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指()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D.民权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

这个选择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的。其中民主主义又在BC、D三项中都有,用以作为干扰。细心记忆并准确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含义的考生,很容易地选择a项为正确答案。

(4)要仔细审察完四个选项后再确定选项,切忌看完一两个选项就确定答案。

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个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答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别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则如D项所表述。

2.辩析题

解答辩析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一定要弄清题意要求,准确回答问题。

例如:"毛泽东思想科学内容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这个辩析题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核心"是什么。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这个问题最容易产生的错误是,理解为"实事求是".其实,"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或"活的灵魂".可见,要正确回答本问题,一要仔细审题,不要疏忽大意;二是平时学习时,就要记住"核心"和"精髓"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2)熟悉教材或辅导材料,全面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内容。

例如:"社会进步就是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应该回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并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注意相似原理的本质区别。

例如:"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特殊性的总和。"

这个判断当然是错误的。它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相混同。然后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内容。

(4)辩析题虽然有一定难度,命题形式也比较灵活,但只要准确地、全面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就不难辩清正确和错误,并完整简明地说明理由。

3.简答题

简答题在《政治》试卷中占30分,仅次于单项选择题(80分)的比重。这是考生应当在考前复习中加以重视的。

回答简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题意,与题目要求无关的东西,绝不浪费笔墨和时间。

(2)答题要论点全面,观点正确,文字简洁。

(3)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既不要过多分析,也不能不作任何说明。一般说来,简答题三四百字即可。

(4)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叙述清楚。

4.论述题

回答论述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能认为论述题就一定是难题。因为,通常的论述题就是基本原理和分析实际问题两部分构成,所以答论述题只要先把基本原理讲清楚,然后分析实际问题即可。切忌基本原理还未回答就联系起实际来了。

(2)由于论述题通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所以既不能只讲理论而不联系实际,也不能只讲实际而没有理论指导。并且,理论和实际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不能离开理论讲一些毫不相关的所谓实际。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4

培养学习者们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是物理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为了能够在相对有限的时间之中提升学习者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物理学习中值得加以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围绕该问题,可以探索在物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使用图式理论,切切实实地改变固有的题海战术,全面提升学习者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在概述图式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图式理论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

图式理论;物理;教学

图式主要是指围绕着某个主题加以组织的知识表征以及储存形式,通常表现为部分观念与关系之集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组织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图式在知识要点上要求精炼而又准确,属于陈述性知识综合表达方式,通常是由命题、表象以及线性排序所组合而成的。近年来,已经有心理学实验证明,指引学生们自觉建立起合理的图式,能够明显地提升学习的效率。学习者在其认知之时,对现实的认识是通过进行过滤、选择以及抽象等形式加以整理和归类,从而建构起规范化的图式,进而形成记忆。一旦学习者要对目前的知识状态加以解释之时,图式即可被激活,产生相应的预测以及推理,而且还能同时发挥出触类旁通的迁移作用。因为物理学的认知内容具备了极高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组织性,所以学好物理学迫切需要得到规范化的图式。

1图式理论概述

所谓图式理论,主要是一种涉及到人的知识如何被表征和所表征的知识如何加以运用的理论。这一理论的观点是,知识在人的头脑当中并非是单一地加以存储的,而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加以存储的。在解决问题之时,从对于问题情境所进行的知觉到对问题如何加以理解,再到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之获取,均会受到图式质影响。如果人或者计算机程序明确了解决该问题需要的相应图式和各图式需要的相关数据,其后就会将该图式加以综合变为全新图式,也就是解决问题之图式。所以说,图式与问题解决之间是一种彼此影响的关系。

2图式理论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与思考

2.1物理模型图式的应用

物理模型主要是指对于物理客体或者事项进行抽象化或者理想化之后的反映,能够尽可能地准确地展现出物理研究指向的各项内容,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一种简明反映。物理模型主要有实物模型、状态模型以及过程模型等。学习者们可通过对于物理模型之中的概念和规律等诸多典型信息和关系实施科学化、规范化之认知,以求建构出涉及到物理模型的科学化组织结构,这样一来就能够产生稳定化心理表征,得到一个合理的、规范的图式。实物模型是和自然实体加以对应的,其图式为自然范畴之中的图式,其表征对象为自然实体之属性,能够表征相应的自然图式。自然范畴主要也是指通过人类文化而产生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范围之内。比如,点电荷和单摆等通过科学抽象而简化出来的物理实在。自然范畴图式可以使用属性和内涵表征方式加以建构。实物模型主要是对具体客观实体所进行的一种物理上的简化,重点关注客观实体在结构上的物理信息提取。实物模型物理教学将模型结构特点作为其主线,以和结构特征有关的物理量为主要的认知对象,以实现组建简洁型模型图式之目的。图式建构之设计程序是:先列出数个典型研究对象,再探究各单一实体结构,其后实施信息加工与提炼,再确定信息所表征出来的图式内容,最后组建起实物模型图式结构。

2.2物理量图式的应用

物理量主要是指物理现象、物体或者物质的能够进行定性区别与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所以说,物理量不仅有质上的限定性,而且还有量上的规定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之中,为了在认知上能够更加方便,往往又会把物理量归到可测性物理概念之中。物理量的定义式具备了测量之中的操作性,其主要量度方法和定量关系能够全面揭示出物理实在之本质。物理量教学的重点是要关注其测度所具有的数学表征方式以及物理本质内涵之主旨信息。可以把物理量分为物质性质量、运动状态量、运动过程量以及物质作用量等四种类型。物理量是人们在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之产物,属于结论式文本,其内容主题汇聚为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可以采取汇聚图式结构来表征出物理量。物理量的定义具备了严格的规范性,其形成方法和内容主要可以概括成引入的目的、定义及其源头、符号表征和测量规范等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引人关注是反映了这一物理量所属之研究范围以及方向,从而为物理量类别之判断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要规范地测量为物理量所确定的量度方法。同时,物理量数学表征存在标量和矢量的划分。按照以上分析,可以设计出物理量图式所具有的基本结构。依据数学结构、物理含义以及表象顺序需要实施线性排序,从而得到物理量图式之要素集合。

2.3物理规律图式的应用

物理规律为物质彼此作用及其相关的物理现象、过程在相应条件之下的发生以及发展之必然趋势和内在联系,主要表示方式可以分成物理原理、定律和定理等。物理基本规律通常可以使用数学公式加以表示,还有一些也可用命题形式加以阐述,也就是说物理规律在表征的形式主要有命题式和数学式之分。前者主要是用言语来进行全面陈述,比如,牛顿第一定律与安培定则等。后者主要是应用数个物理量间的因果关系以形成精确化的公式,比如,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物理规律所拥有的含义都是抽象而深刻的,逻辑相当严密,而且内容上的因果关系紧密联系,表征的形式简洁而又明了,在总体上可组合成协同而有序的知识体系。物理规律所具有的表征形式属于典型的科技文化内容,其图式主要是汇聚图式结构。命题式和数学式物理规律所对应之图式在结构上不仅存在相似性,而且还存在差别性,这就需要按照具体对象之特点进行建构。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当从物理认知对象自身的特点抓起,有计划、有目的地依据图式理论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方案,指导学生们依据图式之要求来记忆与理解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切实帮助学生们自主创建科学化、规范化的物理学习图式,使其在学习时能迅速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为简明、内涵更能直观加以表达的知识体系,进而实现能够让学习者们合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之目的。

作者:许湘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5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例如,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认知观点——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广为流传,都是建构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了解上述理论是深刻理解建构主义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其实现的具体机制是通过物质工具,如刀斧、计算机等,以及精神工具,如各种符号、词和语言等实现的。

高级心理机能不同于低级心理机能的特点是:(1)它们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2)它们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机能由于有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3)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4)它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5)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为此,维果斯基特别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另外,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在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认知信息加工论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奈瑟(neisser)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一个最重要的术语是“建构”(construction),即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它包括两个过程:首先是基本过程(primaryprocess),它是在受到外部事件或内部经验刺激时马上发生的。这个阶段只是粗略地转换信息,以便根据贮存信息形成想法,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自动发生的。其次是二级过程(secondaryprocess),它涉及有意识的控制,是比较精致地转换和建构观念和映象。相比之下,这一过程受贮存信息、个体的意图和期望的影响程度较大些。

认知信息加工学说认为,思维有一种执行控制的机制,就像计算机程序中有一种执行程序一样;认知建构过程中的二级过程的认知运演是习得的,尽管它们部分地受遗传的影响。其中记忆的内容,以及转换和重建内容的策略,也是习得的;同时可以通过对视知觉的类推,来描述和解释记忆和遗忘的过程。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皮亚杰(piaget,J.)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具有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儿童认知形成的过程是先出现一些凭直觉产生的概念(并非最简单的概念),这些原始概念构成思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加工形成新概念,建构新结构,这种过程不断进行,这就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的主要方法。

皮亚杰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方面。其中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它们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会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所谓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所谓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个体就是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平衡的。图式最初来自先天的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本质不同的认知图式(或结构)。每一种新的图式的出现,都标志着儿童认知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此,他提出具体地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2岁左右)。此时语言还未形成,主要通过感知觉来与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观的关系;第二,前运算阶段(2岁~7岁左右)。语言的出现与发展,使儿童能用表象、言语,以及符号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但其思维还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第三,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左右)。思维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但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以及过去的经验,缺乏抽象性;第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15岁左右)。能够把思维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已经进入到了抽象的逻辑思维阶段。

皮亚杰认为,任何人的认知发展都要经历上述四个连续的阶段,且这种连续发展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在任何文化社会中都一样。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虽然,在两个相继发展的认知阶段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思维发展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四、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布鲁纳(J.S.Bruner)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布鲁纳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认为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适于迁移;能够缩小知识间的初、高级水平层次的间隙。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为实现上述目标,他特别强调教育过程中直觉思维的价值。直觉思维的训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所谓直觉思维是与分析思维(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的以一次前进一步,以仔细的规定好的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为其特征,步骤明显,常常能由思维者向别人作适当的报道的思维方式)不同,直觉思维以熟悉所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但是以后需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不论演绎法或归纳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

同时,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布鲁纳提倡采取发现学习的教学方式。他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五、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通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显然,这种知识观是对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巨大挑战。照建构主义看来,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3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主要有: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6

论文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建构主义全新的学习理论以及受其理论影响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其基本理论阐述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文章认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离不开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的教学理论和观念提出了挑战,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传统的中国外语教学主要建立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操练和强化以及传统认知主义的语言知识的传授上(戴炜栋,刘春燕2004)。这种以传授一强化一记忆为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范琳,张其云2003)虽然为学习者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却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因为这种模式从根本上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及应“重视教师的面授辅导作用”。从《课程要求》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表述可以看出,我们一方面要强调个性化学习,一方面也要求学习者与他人协作。语言学家Halliday(1985/1994)对语言功能的叙述说明我们使用语言既是为了表达思想,也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课程要求》倡导的“个性化学习”(individual—izedlearning)和“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learn-ing)的理论根据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开始受到重视,现已非常流行。它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teaching)被广泛运用于语言课堂,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学习理论之一。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学者(如:庄智象,2003;莫锦国,2003;张殿玉,2004等)介绍和讨论了建构主义思想,并力图使其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离不开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信息爆炸时代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建构主义全新的学习理论及其倡导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其基本理论阐述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期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互动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papert(1993)曾对pi—aget的有关理论进行实验,证实人们从其已有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这里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习的协作性,认为虽然理解由个人建构,但是理解和学习应产生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中,即在交互协作中激活旧图式,建构更加准确的语言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学生的学习具备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和反思性等特征,而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一个环境因素,对意义建构起着不可或缺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这对我们全面地认识学习的性质和学习的过程有重要的启示。

三、建构主义学习论倡导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只能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让学习者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Scaffold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比喻一种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邻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来建立。“邻近发展区”的思想是Vygotsky的理论核心,它指的是儿童学习或通过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所决定的真正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协作下解决问题能力所决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学习者一旦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2.发现教学

Bruner在piaget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学科结构论”,并主张“发现教学”。他认为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资料,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外语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语言现象提出各种假设,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验证假设。教师应该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式”和“探索式”学习的环境,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交往与合作。在Vygotsky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建构主义(Lantolf,2000)认为,意义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的协同努力而获得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或对话过程被看作是教育的核心。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就是达成社会建构的最好形式。互动式教学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影响不只是认知信息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情感方面的交流与互动,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学习。建构主义的合作学习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为根本目标,是一种很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杨翠萍,刘鸣放2005),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互相之间缺乏互动。这种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少创新实践的空间,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发展,同时,学生也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成功使用语言所带来的愉悦感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观和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吸收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的过程也是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反馈。为使学生能真正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验证自己的假设。在英语教学中,要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能力培养型”转变。教师要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针对要学习的内容提出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建构新的知识,将学习变成学生主动参与和自我发现的过程,而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教师传授的知识或课本知识的过程。

2.语言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与互动的过程

Little(1991)认为,教育是互动的社会过程。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要记住重要的学习经验,至少部分要用我们与他人或更多人之间的关系,或与老师的关系来说明。语言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者不仅要学会听别人说话,也要把话说给别人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互动和合作的重要性。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也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鼓励、互帮互学等。要创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能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当他们为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时,他们的观点可以得到互补,因而他们可以学得更多。同时,他们因合作成功而体验到的愉悦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合作学习和互动教学也可以通过人机互动来进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尤其适合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为实现《课程要求》规划的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原来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必须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可借助于网络技术的交互功能,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机制,可以是生生合作,也可以是师生合作。在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构成多角度、多渠道的互动。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7

abstract:Knowledgerepresentationisoneofthecentraltopic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ConceptualStructureisanewandeffectiveknowledgerepresentationmethodandConceptualGraphisaconcretesemanticmodelsupportedConceptualStructurethoughts.thispaperdiscussedtherelationbetweenConceptualStructureandConceptualGraph,themethodandfeaturesofKnowledgerepresentationaboutConceptualGraph.Finally,itelaboratedtheapplicationofConceptualGraphinChineseinformationprocessing.

关键词:知识表示;概念结构;概念图;语义

Keywords:knowledgerepresentation;conceptualstructure;conceptualgraph;semantic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145-02

0引言

知识是人类智能的基础,知识的表示是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之一[1]。人工智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研究出了多种知识表示方法,如一阶谓词逻辑、规则、框架、语义网络等。这些方法对于描述特定领域的问题求解已足够了,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知识表示方法就不能确切地表达语义问题。因此,传统的知识表达方法能力还很有限,知识表示仍是很久以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课题,还需要相当深入的研究。概念结构理论的出现为知识表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概念结构(ConceptualStructure)是一种以语言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和数学为基础的新的知识表示方法,是由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JohnF.Sowa在1984年首先提出的,己被从理论上证明了优于其它传统的知识表达方法。它扩展了人工智能的知识表达方法,对于信息时代从以数据处理为主的低级阶段向以知识处理为主的高级阶段的转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

概念图(ConceptualGraph)是支持概念结构思想的一个具体的语义模型,概念结构理论及应用就是基于概念图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概念图是概念结构思想的载体,通过它来发展、传播、带动知识表示领域、乃至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进步。概念图的发展经历了二十几个春秋,“ConceptualStructures:informationprocessinginmindandmachinereading”(sowa1984)揭开了概念结构的序幕,“conceptualgraphsforadatabaseinference”(Sowa1986)奠定了概念图应用的基础。随后,iBm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潜心研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国内从90年代开始,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2]。

1概念图的知识表示

概念图是一种描述复杂对象结构的知识表示工具,其思想来源于C.S.pierce的存在图和菲尔墨的语义网络,是以图形表示的一种有向连通图,它包括两种结点:概念结点和概念关系结点,弧的方向代表概念结点和概念关系结点之间的联系。概念结点表示问题领域中的一个具体的或抽象的实体,概念关系结点指出一种涉及一个或多个概念结点的关系[3],如动作(aGnt:aGent),对象(oBJ:oBJeCt),材料(matR:mateRiaL),具有(poSS:poSSeSSeS),地点(LoC:LoCate),状态(Stat:StatUS),部分(paRt),方式(manR:manneR),工具(inSt:inStRUment)等。在概念图中,概念结点用一个矩形表示,概念关系结点用椭圆表示,有向弧标出了概念关系结点所邻接的概念结点。每个概念图可以表示一个命题,典型的知识库将包含大量这样的图。例如:agirl,Sueiseatingpiefast.其概念图如下所示。概念图上可以进行拷贝、限制、连接和化简操作,产生新的概念图。

概念图是基于语义网络的逻辑系统,用它来进行知识表达不但直观易懂,而且易于操作,通过对概念图进行各种操作,能产生新的概念关联和推理规则。此外,概念图还能直接和自然语言建立映射关系。概念图所具有的这些优点使它更适合于表达概念结构。

2概念图的特点

概念图使用带标号的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间的带标号的弧表示知识,属于语义网络的范畴,其理论建立在谓词逻辑上,能完全与自然语言相互翻译,表示出自然语言的语义[5]。概念图同其他知识表示方法相比,具有更直接的同自然语言之间的映射,图形化表示、可读性更佳,比逻辑公式更直观的特点。概念图具有结构简单、易读、表示范围广、能够确切地表示自然语言的语义、数学基础严密等优点,代表了知识表示的发展趋势。

概念图与经典的知识表示方法相比,更符合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习惯,但是它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概念关系,并不适合于表达包含复杂概念结构的常识性知识。用概念图进行知识表示需要分析知识的结构,所以其获取过程要有领域专家的参与,还不能通过一个智能系统自动获取。此外,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求解而言,这种基于概念图的推理容易产生冗余或者导致推理结果的不一致。因此,基于概念图的智能系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问题求解,而对于包含大量的复杂概念关联的常识性问题求解,概念图还不能胜任。

3概念图的应用

概念图的理论自从被提出来后,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睐并将它应用到不同领域,例如知识工程、信息检索等,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尤其语义理解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不少研究者基于概念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殷亚玲[4]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图的相关反馈技术,采用概念图的知识表示方式描述概念之间关系,从语义的层次上进行相似度判断,扩展查询式。朱海平[5]以概念图作为语义表示,研究了基于概念图匹配的语义检索。杨选选[6]提出的基于语义角色和概念图的信息抽取模型,是在语义层面上对信息抽取的尝试。它将浅层的语义信息应用于场景识别和抽取模式两个层次上,并通过概念图将句子的语义形式化、可计算化。刘培奇[7]结合主观题中简答题的人工批改过程,提出以概念图理论为基础的模糊含权概念图知识表示方法;从汉语自然语言理解的语义分析角度研究了特定课程主观题自动阅卷问题。

4小结

人工智能领域中绝大多数知识表示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概念结构,概念结构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来源,现代的知识表示方法会越来越重视概念结构。概念图是一种有力的知识表示工具,能完全描述自然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实现与自然语言的互译。我们相信对概念结构和概念图的深入研究必将对解决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难题产生重要贡献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仰森,黄改娟.人工智能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3.

[2]张蕾,李学良.概念结构及其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1.05.

[3]贺文,危辉.概念结构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1):156-159.

[4]殷亚玲,张蕾.基于概念图的相关反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07.

[5]朱海平,俞勇.基于概念图匹配的语义搜索[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6.10.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教学体会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为此,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无疑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正确的方向。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理论上及实践上阐述。

1.建构主义的先导

早在50-60年代,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曾明确地提出了人的认识并不是对外在的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的观点(认识的建构主义观点)。由于长期在心理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巨大影响,使得建构主义观点在很长时期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才获得人们普遍的重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把对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个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化以使其与环境相适应(顺化),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即认识上的"适应"是人类思维的本质所在。

2.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我们的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透视”的影响。数学认识应当被看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即是反映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如果完全否认了独立于思维的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应被看成对于客观真理的追求,则必然导致“极端建构主义”。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这里可以依据建构主义观点作如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如何地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于数学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即我们应让学生通过最能展现其建构知识过程的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

3.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9

[关键词]岑运强;《语言学基础理论》;言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12—0100—02

由岑运强先生主编的《语言学基础理论》(第2版)于200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近年来还被一些高校列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复习用书。多年来,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一直使用它作为语言学概论的教材,使用效果不错,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该书内容翔实、新颖,体例结构完整、合理,在整体布局上体现着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及时地反映介绍本学科近代出现的新概念、新知识以及新成果。通过多年的使用,笔者深感这是一部具有创新特色的语言学教材,本文拟对该书的基本特色进行简要评述,并提出一些内容的补充意见。

一、《语言学基础理论》(第2版)教材的基本特色

《语言学基础理论》(第2版)教材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注重体系建设,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传统的语言学教材,其理论基础框架基本上是按照两个原则编排的,即将索绪尔的“语言语言学”和列宁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理论加以扩展分析后形成的。这种做法的长处在于突出了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功能,在展现语言的自身规律性和客观性上非常清晰。其不足之处在于,对语言的运用问题(即言语问题)重视不够,实用性不强。这已经成为当前语言学界的共识。近些年为数众多的语言学教材相继问世,无一不是试图对此瓶颈问题进行突破。岑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对于传统教材的内容加以合理编排后,重新融入新的理论框架,其创新意识之强,教材体系之新可以说是当前诸多同类教材中仅有的。

该书沿袭并采用了索绪尔“语言语言学和言语语言学”与“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这一双重框架相结合的观点。众所周知,索绪尔尽管在理论上提出了语言、言语、内部、外部等范畴,并指出了区分的必要,但他重语言和内部,轻言语和外部。由于索绪尔1913年去世,没有来得及进行相关的论述,加之后继者多从结构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因此体现在语言理论的构建体系上,是不全面的。这种缺陷,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逐渐为研究者加以批判并逐步修订。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性质的专著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分析。从教学角度讲,高校语言学概论的各种教材在体系建设上是相对滞后的。岑运强先生第一次构拟了一个全新的语言学理论框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举。全书主体部分各章内容的安排无不兼顾了“语言-言语”和“内部-外部”有机结合的双重标准,编排顺序上也是由语到言、由内到外,体例比较完备、秩序井然。

2.注重内容的全面,在引进新成果上加大力度

该书在尽可能地保留以往教材优秀内容的同时,大胆而谨慎地引入了新近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如语音部分的音段、生成音系学、非线性音系学;语义部分的句义、语义指向;词汇部分的言语的词汇内容;语法部分的语序类型分类、主位推进模式;文字部分的文字运用内容;交叉语言学部分的语言类型学、功能语言学等。同时,该书还注重语言新变化的研究。例如在阐述言语的词汇时,对网络上的一些网络语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如“主页、帖子、伊妹儿、下载、掉线”等常用的网络语,“东东(东西)、美眉(网上的女性)、大虾(网络高手)、菜鸟(刚刚上网的新手)”等新奇的网络语,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也进行了简要介绍。这一做法无疑丰富了该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前沿的语言动态,特别是交叉语言学的相关介绍,对扩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较好的作用。由于这些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语言学科的发展脉络,该书还对语言学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时间跨度从上古到现在,可以说其中某些内容的涵盖面已经超过了岑麒祥先生的《语言学史概要》。

3.注重理论与运用的结合,在使用与普及上有新的进展

如前所述,该书是在语言语言学与言语语言学框架下展开的,其中,语言语言学部分注重理论体系的说明与分析,而言语语言学则充分注意到了语言运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语言运用方面,在言语意义中对言语交际过程的简要介绍,对话语结构的深入语用分析,在篇章问题上的英语例证分析与汉语例证分析的尝试性结合;语义方面,对语境中的语义组合及其变化模式的介绍与分析,对语境中句义之间关系的分析,对言语意义类型模式的分析,对语义指向理论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介绍;词汇方面,对文学语言学中的名家、名著词汇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对当前热门的网络语的介绍与定位评价。此外,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诸如文字改革、汉字拼音化、计算语言学等相关内容,均在不同的章节中有所表述。这些内容,无一不体现着编者意在突出“言语的语言学”,寻求全面,注重实用性、普及性的思想。而这些,在当前的诸多同类教材中是独树一帜的。

4.注重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学习过程上力求完美

一部好教材,一定要配备有与各章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习题。我们注意到,从1931沈步洲先生的《言语学概论》开始,直到今天,语言学概论性质的通论教材中,为每一个章节配备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的教材很少。即便配备也是数量很少,该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除绪论和交叉语言学一章外,其余六章均附有数量充足的习题。全书共有习题362个,平均每章60个,最多的一章,附有习题84个。习题的类型全面,有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正误、简答、分析、运用等。这些习题难易层次分明,不仅涵盖了各章的重点、难点,同时对理论阐述进行了必要补充。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难度的习题,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和优秀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尤其是分析、运用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书在编排上也很有新意,在每章(除绪论和交叉语言学一章外)的后面配有本章小结,把一章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归总,便于学生确切了解本章节中哪些是重要知识点。另外,在每章后还列出了与内容密切配合的参考书目与引用书目,这对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是很有益的。

为强调直观教学,该书还采用了大量的插图、示意图和表格。这些图表可以使得枯燥文字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教材变得直观、鲜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正文配合使用相得益彰。例如语音部分的复合波形、语音的声腔调节示意图、人耳示意图等插图,语义部分在阐述语义的生成和理解,以及语音、语义、语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所用的示意图,语法部分对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的举例所用的表格等。据统计,全书共有8个插图,31个图示,58个表格。其中有些图表借鉴了外语专业的教材特点,吸收了一些英语词汇学研究中的内容。正是这些图表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系统性与权威性。图表比较形象、直观,学生通过图表能够快捷、透彻地领悟教材内容,并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二、《语言学基础理论》(第2版)教材的几点思考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该书的某些内容尚需补充或修订。具体表现为:

1.在突出语言和言语理论体系相结合的同时,未能很好地解决内容的交叉问题。

例如在言语意义与语言意义的编排上,对于具有双项内容的风格意义没有明确加以分别表述;而对于具有不同侧重点的主题义则在分别表述的同时,没有说明为什么在语言和言语意义上存在着交叉。相比较而言,我们倒更倾向于将言语意义的主题义称之为焦点义。

2.个别概念定义上的模糊,存在着理解上的不规范性。

如对反义义场概念的描述就缺乏准确性。关于反义义场的概念,岑书是这样定义的:“含有一个对立或相反义素的词义的聚合成为反义义场,也称反义词聚。”(第97页)这样描述反义义场不够准确,“男人”和“男孩”也含有一个对立或相反的义素〔±成年〕,但这两个词并不构成反义义场。教材的作者应该对定义中的义素加以限定,不是符合这个条件的所有义素,而是核义素。再如对异根的阐述也欠周全,该书是这样对异根定义的:“异根又称为错根或增补。它是用不同的词根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181页)按照该教材对异根的定义,只要是不同的词根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都是异根,那么,语言中很多词都属于异根这种语法手段,如:i——her,go——was,bad——better等。这无疑扩大了异根的范围。教材作者应该对定义中的“不同词根”用“表示相同词汇意义”来加以限定,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3.某些知识的内容简介不连贯。

该书力求将近年来较新的知识反映到教材当中,这也是该书的特色之一。但是在具体的内容介绍上,则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例如,在语音方面,对音系学的介绍是好的,但只是介绍了一个音段、生成音系学、非线性音系学的概念片段,令学习者不知所云,而在参考书目上,对相关的权威介绍书籍如:《汉语非线性音系学》、《音系学基础》等,则付之阙如。使学生对后续的学习缺少了明确方向。再如,在语义指向的介绍上,该书只是针对某些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但在介绍的同时则缺少相关的知识铺垫、衔接,诸如:移位理论、语义所指等。

从总体上看,该书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它仍是一部科学性、先进性和思想性很高的优秀教材。它构建了崭新的知识框架体系,优化了基础知识的精华,进行了知识更新,整体布局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这对于语言学概论性质教材的科学编写与编排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以及推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均起着重要作用。

在此,我们衷心希望岑先生再次修订时能对上述问题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以使这部教材更加完善,使国内语言学领域的这一颗明珠更加璀璨。

〔参考文献〕

〔1〕沈步洲.言语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31.

〔2〕岑运强.语言学基础理论(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

〔4〕詹人凤.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王红旗.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01-03

学习理论是探究关于学习的性质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即探究学习的过程及其条件的理论。从古到今,自东方至西方,人们对学习问题都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在西方,自20世纪初第一个学习理论提出到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间联结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获得过程;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与之相应的学习理论可以分别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历代专家和学者对学习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学习主张,也形成了一些相当有系统的理论。本文选取了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试就它们在学习观的三个基本问题(怎样看待知识、如何理解学习活动、怎样看待学习者)上的看法做一些梳理和比较。

一、怎样看待知识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知识的看法

1、知识具有确定性

在中国传统学习理论中,知识往往被看做一种确定无误的内容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是很明显的。教师、课本等对学习者而言,都意味着一种知识上的集中权力与无上的权威,而学生对其是毫无疑问地予以接受的,学生们会不断地去努力学习他们认为教师想要他们从任务中学到的东西。

2、“道”是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

孔子曾说“志于学”,“志于道。”《学记》主张“知道、信道、敬道、尊道”。在传统文化中,“道”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道” 既指天道(自然之道),也指人道(社会人事之道)。在传统学习理论中,“道”主要指“人道”,即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人伦道德知识。在传统文化和教育氛围下,关于天道的知识和书籍或被排斥在学习范围之外,或只是作为理解儒家经典的辅助资料。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狭窄、片面,以伦理为中心的人文知识占有主要地位,构成学习的主要内容,遏制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追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的看法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 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2、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在自己的经验背景上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按照建构主义的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如何理解学习活动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1、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学习理论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孔子主张多问几个“如之何”,以便开动脑筋,活化思维。孟子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说“思索以通之。”所谓得之通之,说的都是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后很多教育家都强调“思”,把“思”理解为“心解、心悟”。他们说“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王充),“学必心解”(郑玄),“学贵心悟”(张载),“学贵得之心”(王阳明)。他们认为,只有“思”才能领悟、把握事物的意义和本质。除“得之”,“通之”外,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需要“思”。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求他们学习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教育家们还论述了记忆与理解(思)的关系。一方面承认记忆是思维的基础,记住了知识才容易引起思考,记不住知识就思考不起来。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他们主张多读熟读,积累知识,为思维准备充足的材料。另一方面,只有经思考的东西才能长期牢记。郑玄认为,“学必心解”,否则,“则亡之易。”他还说:“思而得之则深。”经过思考而深入理解了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持而不遗忘。

2、强调主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先秦儒家十分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孔子认为,“为仁由已”,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见贤思齐”、“主观自省”。孟子主张“自求自得”,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后世教育家都强调这一点。如汉代董仲舒主张“强勉行道”、“强勉学问”、“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朱熹主张主动学习,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 清初颜元更强调“主动习行。”强调主动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构成了中国传统学习理论的精华和优良传统。

3、强调要乐学好学,重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就是说,要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必须笃志好学。好学是搞好学习、获取知识、开启智慧的首要条件。汉代扬雄提出了衡量好学的标准:“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一个人必须依靠学习来获取知识,依靠思考来精通学问,依靠朋友相互研讨共同提高,依靠荣誉来激励学生坚定信心,依靠持之以恒来完成学业。只有做到了这些方面的要求,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好学的人。元代教育家吴澄还论述了“好学”与“乐学”的关系。他说:“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就是说,懂得读书学习的道理,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兴趣爱好,就会产生以学习为快乐的情感;一旦产生对学习的愉悦情感,就一定会自觉主动地专注地学习。孔子是最早提倡“乐学”教育的教育家。他认为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吕氏春秋》则从心理上对乐学进行了分析:“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如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贤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真正沉浸到学习的乐趣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作者第一次把“乐”与“情”结合,揭示了乐学的情感机制。其后,王阳明的乐学思想也特别值得注意。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育学习,只有从个体情感出发,才能收到“进不能已”的功效。古代乐学思想在近代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梁启超、陈鹤琴、陶行知等教育家都有丰富的乐学思想,要求运用兴趣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

4、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熟悉教的艺术

关于教师的作用,韩愈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在传统教育家看来,对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应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应加以牵引和指导。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还要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结合起来,将发展学生智力与培养非认知因素结合起来,将引导学生求知与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在学习上,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朱熹曾说:“指引者, 师之功也”,教师“只是做得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底人”。要有效地指导学,教师除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学问外,还必须懂得教学的规律,掌握教的原则,熟悉教的艺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指导学习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艺术,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学行结合、德智统一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1、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2、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动机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应具备独立思考以及创新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地启发和诱导。知识的构建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

3、倡导教学互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教学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是:以教师为信息资源的单向型互动模式;师生双向型互动模式;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向型互动模式;师生平等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员型互动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构建通过人与环境互动进行,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在进行意义的构建过程中获得的。

三、怎样看待学习者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者的看法

中国古代教育家从教育学习的实践中认识到个别差异的普遍性,并针对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他们不仅把个别差异看成是因材施教的客观依据和前提,而且把个别差异理解为因材施教因性而学的结果。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论述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育家,他对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志向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专长等各方面的个别差异都作过深入探讨,后世教育家也论述了很多关于学习的个别差异问题。《学记》作者把学习的个别差异概括为四种: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失则止。这些差异是由于“心之莫同”产生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及其所以产生的“莫同之心”,才能引导学生把学习搞好。个别差异产生的原因,除《学记》提到的“心之莫同”外,主要是后天 教育学习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与差异论紧密联系的性习论思想。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由于他强调上智与下愚不移,所以这里的“性”是指“中人”。造成“中人”后天发展差别的原因就是教育学习活动。中国的历代教育家都认为,个体的个别差异,既有先天素质的因素,也有后天教育学习的作用,比较而言,教育学习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形成影响更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的看法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当然,在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外部引导两者之间,尽管建构主义着力研究的是前者,但它并不否认后者,它并不是取消教师的影响,而是说不能径直地教。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