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管理的本质十篇教育管理的本质十篇

教育管理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7:43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1

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各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主要通过教育教学工作来实现。教育教学工作是本科教育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我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

首先,我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在对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教育被视为一种服务,传统的受教育者(学生)及其家长、社会被视为“消费者”,而学校的教职工成为内部“消费者”。学校对内部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及其和谐成为满足外部消费者的保证。在这样的视点下,学校关注和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与需求则成为必须,学校对消费者是一种服务关系成为必然,保证和不断改进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成为学校的核心功能。由此带来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全面的强调。二是由于家长、社会是教育经费的纳税人和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供应者,也是学校“教育产品”的使用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满足和关注上述外部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成为法定的义务,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出适合外部消费者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其次,我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国家赋予本科生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我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符合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和我国本科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21世纪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际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与教育质量的竞争。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必然要与国际接轨。目前,对本科院校进行质量管理认证,在国外比较普遍,但是在我国较少。我国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应尽早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并进行质量认证,这将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其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为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二、全面质量管理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 质量效益的思想和原则。质量和特色是本科院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本科生教育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下功夫,要树立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在确定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时,要充分听取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本科院校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和素质:①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素质和身心素质。②岗位职业技能,包括职业岗位近期和长期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和专业技能。③应变能力,包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学会生存和与人共处的能力。同时,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讲质量不能脱离成本,要讲求质量的经济性。一方面,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需要,不能盲目追求过剩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在保证社会、家长和学生所需要的质量前提下,努力降低办学成本,使社会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2 为顾客服务的原则。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求必然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因此,我们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指导办学。同时,学校也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社会服务。

3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必须建立以下理念: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②学校要不断增加自身价值,就要不断培训员工。③为每一个师生员工创造成功的条件。④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⑤实施具有激励机制的福利和奖励政策。⑥让每个人干的好,让每个人得的多,使学校生存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⑦对待别人就像别人对待你一样。⑧培养团队精神,培育校园文化,并让人知道和分享。⑨让优秀人才得到优厚待遇,并设法把他们留在学校里发挥作用。⑩大力弘扬爱教育事业、爱工作岗位、爱每一个学生的“三爱”精神。

4 不断改进的原则。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要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进而培养出市场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都要求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要有国际意识、素质教育意识、改革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这些都将对本科生教育教学传统的工作理念形成挑战。

5 讲求科学管理的原则。科学管理提倡要有工作标准,使大家都按标准办事。同样,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也要有完整的、规范化的工作标准,使各个系(部)和教研室都能按标准、按程序、按科学、按制度办事,使所有教职工都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工作。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管理模式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 全员参加。上至校领导,下至教师、员工和学生,所有部门、科室、教研室均全体参加。每个人的工作质量对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会产生影响,教学质量人人有责。

2 全过程管理。就学校而言,将tQC借鉴到教学质量上来,可以理解为学生入学前,要进行人才市场调查及需求预测、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质量指标的设计;然后才进行招生、教学过程管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毕业后,要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将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到教学上来,及时修正教学目标,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3 全因素管理。tQC不仅强调产品质量,还强调成本,强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管理上既抓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抓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行政管理上既抓行政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抓后勤人员的服务质量;在经济管理上既抓经济效益,也抓厉行节约和降低消耗。在所有质量中,教学质量是核心,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先保证工作质量。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法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 第一阶段一计划(plan):充分调查社会需求及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制定教学质量监控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2 第二阶段一实施(Do):组织动员、布置计划任务、提出要求;各级教学组织逐级负责,制定措施具体落实,照章办事,做到学校有计划,教务处有安排意见,各学科教研室有执行计划和保证计划

落实的措施。

3 第三阶段一检查(Check):进行质量监督和监控,将实施结果与计划相比,了解效果,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4 第四阶段一处理(action):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将意见反馈到教育教学上来,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加以解决,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级循环。

三、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必须遵循我国本科教育教学的规律

本科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是以培养人、教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其教育教学工作规律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规律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教学遵循社会政治和经济相适应的规律,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等。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质量管理,同企业的物质产品质量管理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①人的质量具有不可储存性。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接受各种客观影响,主观状态也在不断改变。②人的质量具有潜伏性,难以用数量表现出来。③人的质量还有不可废弃性。学生质量不高也不能舍弃不要。

(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提高全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及管理人员的高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高的前提。任何一个部门的疏忽或不负责任都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全面质量管理比企业管理要复杂得多,难于控制的因素也比企业多。因此,加强全校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有激励措施作保证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除了对教育、教学各个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外,还应有与之配套的激励措施作保证,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人们不仅关心奖励的绝对值(奖励数额的多少),更关心奖励的相对值(与其他教师相比较)。教学质量奖不仅要有,而且要拉大奖励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看到干好干差不一样,才能使获奖者感到公平和满足,才能激发其他人的竞争意识。

(四)全面质量管理要抓好内部质量监控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闭环系统:质量策划(即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按程序操作(即按既定的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一质量监控(即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监督与评价体系)一质量改进(即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水平)一下一轮的质量策划(即制定更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这四个环节中,质量改进是对前三个环节的分析与评价,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质量策划打下基础。四个环节只有环环相接,形成一个连续的闭合回路,才能使管理过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功能。教育教学管理受教师、学生、社会家庭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只有认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并研究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才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2

论文摘要:从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产出三个方面对高职教育进行质t分析和成本瞥理的思考,以达成在整个商职教育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有机结合。

在我国高教改革的浪潮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大众化的主力军,但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教育质童问题。例如专业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基础设施难以满足需要,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培养方式落后,管理观念和体制滞后等等。要解决高职教育质量问题,教育投入是必需的,但不是充分的。因此,我们要引进成本管理的机制。对高职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教育消耗,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科学管理工作,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径,减少不合理支出,以最少的教育消耗培养出最佳数量和质的高技术人才。

一、教育投入:质量与成本的统一

教育质量是教育成本实现的关链,没有一定质量的教育其成本是很难实现的:教育成本是教育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教育投入,教育的质量也是难以保证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密切关注教育质量与成本,关注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变化。如果我们能够降低教育消耗成在教育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教育成果,提高教育质,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提高教育投入的收益串.

〔一)投入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我国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是比较低的.传统的高等教育投入,一直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投入方式,只注重投入量的增加,并不注重投入产出的比例变化.这使本来就投入不足的高职教育,产出就更少了,鉴于我国高职教育粗放型投入方式造成的巨大的资源浪费,改变粗放型投入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最迫切的问题了.

〔二)投入方式转变的可行性

改变旧的粗放型投入方式,采取提高“投入产出比率”的集约型投入方式,关键在于高职教育投入方式上引进市场机制,用市场手段来科学地瓦置教育资源,国家则对其保持有效的宏观调控。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投入的来源方面.改变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型投入方式,采取多种投入方式并存,实行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即不仅包括政府和社会的公共投资,也应包括企业单位和个人及其他方面对高职教育的非公共投资.同时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投资主体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以形成一种多渠道筹集资金,多种力量投资办学的新体制和新格局.

2在教育投入的管理体制上,应合理发挥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投入调节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强化高等教育内部的管理,引进竞争机制.采取聘用制,提高教师的实际收入水平。

3在教育投入的利用上,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努力实现高职教育产业的规模效益。提高办学规模的方法,一是各类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势互补,精简机构,减少冗员.提高师生比例,充分发挥现有学校的教师和校舍、仪器设备、图书资源等方面的潜力:二是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基础好的重点扶持,对一些办学效益极为低下的学校,分别采取“关、停、井、转”的方式,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二、教育过程:多元主体的统一

教育过程是保证教育质量的中坚环节。在这一复杂峋系统中,要把握来自各个方面的力.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理顺各个环节的关系,以避免出现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成本的增加.

(一)办学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所有制成分的多元构成、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高职教育的多元办学主体地位日渐明朗。以政府办学为主,政府、企业、学生家长共同投资,共同参与办学,分享教育投资利益的多元办学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政府是投资办学的最大受益者.教育的产出最终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企业只有参与到投资办学中来.才能更好地把学校人才的培养纳入自己的轨道,以缩短岗位适应期.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而学生家长参与办学,更加增强了学生与家长的一种主人翁的贵任感和自豪感,使学生以更积极的面貌投入到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更大地获得投资回报。因此,办学主体间关系是平等、互利、互动、协调的社会伙伴关系。而这种关系的产生,不但使教育的成本大大的降低,而且积极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的质.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理顺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才能逐步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1.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院教务部门必须制定一套完整、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关于专业、课程建设的意见,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等等。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保障有章可循,遥免出现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以增强教学的质,减少教育的成本.

2.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

由于管理工作策杂,信息量极大,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一些程序性工作如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等都应借助计算机辅助管理予以解决。管理人员可以集中加强非程序性工作,解决非程序化决策问题,这样既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又能降低教学管理成本.

3.师资队伍

在高职教师的培养上,到底是学校自己培养,还是到企业去聘请?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走出去,请进来”.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教师到企业、到工厂、到第一线去培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聘请专家、工程师、高级技工等企事业单位一线的优秀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口号是喊出来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有许多的问题和阻力.如“走出去”后使本来就紧缺教师的高职院校如何城补缺漏?“走出去”后教师的待遇和职称与未“走出去”的教师如何进行区分?“请进来”的教学人员教学水平如何?如何协调好“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中间环节?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应如何解决提高教学质量与加大教学成本的矛盾?我们认为,政府在教育投入和确定学费标准时,要考虑到高职教师培养的成本.在这样的前提下,学校理所应当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的制度和完善教师评价、聘用、报酬制度.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3

[关键词]高校内部管理外部监控质量保障体系

日本高等教育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日本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与社会监控构建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日本高等教育实现稳健发展强而有力的保证。日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是日本高等教育的基石,而大学评价制度评估、监督内部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起到外部监控作用。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两者的有机结合构建的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了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当前,中国正处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阶段。“教授治校”、“高校自主化”、“去行政化”等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可以从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

一、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历程中,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产品质量的管理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生产部门外部对产品质量发挥监控作用,生产部门与外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笔者认为: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如同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高校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两者不可或缺。如何将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有机结合?以下是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作法。

1.“以人为本”的日本高校内部管理制度

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高校内部管理,管理行为的本质就是人的管理。日本高校管理及其改革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中,两会制度和人事制度具有代表性,值得中国高校改革借鉴。

(1)日本高校两级管理制度(两会制度)――“评议会”和“教授会”

日本高校内部管理实行两级管理制度。评议会是日本高校内部管理的指挥中枢,教授会则是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管理机构。日本高校两会制具有权威性、民主性、代表性、规范性等特点。它们都是根据《日本教育法》和《大学设置基准》的相关规定设立。

评议会由校长领导,其成员包括各学部部长、事务局长、教学学部部长、学生部长、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各学部选出的两名教授组成。评议会负责审议学校重要事项,统领和监督各学部教授会。评议会议员实行任期制,各学部推选上来的两名教授任期两年。

教授会是各学部的权力审议机构。各学部的学部长担任会长。由学部的教授、副教授和其他学部成员构成。教授会负责审议学部的一切重大事项,比如,制订学部教学科研计划、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计划、分配教师的科研任务和授课、制订学生管理方案等。教授会重要职权还包括对教师的选拔、考核、职务晋升以及选举学部长并监督其工作。

(2)21世纪的日本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其内部管理制度

人事制度是高校内部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效果。2005年,全国六所公立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标志着日本高等教育人事改革正式启动。此次改革的关键是公立大学法人化转变,改革后,教职员从公务员转变成非公务员,他们的权力和义务不再受到《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的保护,而是全面适用国家的公务员《基准法》。

此次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日本传统的职场终身雇佣制,对教员及职员都采取工作业绩考核下的聘用制,其涉及的层面不仅是教员,也包括在高校管理机构就职的职员。

2.以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外部监控体系评估和监督高校内部管理制度

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设置基准》的修订标志着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翻开全新的一页。新修订的《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为了提高教育、研究水平,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高校必须建立自我评价机制,成立自我评价机构,高校自我评价机制对高等教育改革最大的贡献在于促进高校改进教育现状,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但是,高校自我评价制度也存在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高校内部缺少评价专家、评价结果在各高校之间缺少比较。于是,对高校实施自身与政府之外的第三访评价称成为21世纪日本高校改革的任务之一。2000年,日本成立高等教育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主要工作是每隔五年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进行评估。评估过程是:首先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制订评价指标,各高校根据评价指标开展自我评价,然后将自我评价结果报送第三方评价机构,最后由该机构根据实地考察得出评价结果并通知学校。

自此,由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大学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构建的日本高校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起来了。

二、日本高校内部管理与社会监控构建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

1.依法治教,健全高等教育法律保障体系

评议会、教授会作为日本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代表性、民主性的特点,是日本高校教育质量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近两年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效仿日本高等教育两会制,实行“教授治校”的观点被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但是,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律保证制度的权威性,那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流于形式。日本高校的评议会和教授会不仅没有形同虚设,反而在学校内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与日本社会教育法规的健全息息相关。明治初年确立高等教育制度以来,日本制定了二十几部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并逐步形成了高教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不仅体现在它由横向的各法律组成,还表现在它是纵向的,是由上位法、下位法(国家制定),实施令(内阁制定)、实施规定(文部省制定)组成的法律网络。无论是人事还是财务管理,所有与高校管理有关的事项都可以在法律体系中找到依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两会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两会的地位是由相关法律确定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脱离了法律,它在高校管理中的绝对权威性就失去了保障。

由此可见,如何做到“教授治校”?如何避免“教授治校”流于形式?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立法、健全法律保障体系是重要前提。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作为高校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已经率先向深圳市政府提交申请,希望两所大学的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通过后,成为深圳特区的法律,真正做到依法办学。这样做不仅使“教授治校”有了法律保护,也可以避免政府直接与学校打交道造成的行政干预。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改革试点的不断摸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法律保障体系将逐渐完善。依法治教保障下的教授治校一定能够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2.以“法人化”改革为依托,实行高校领导层、行政层、教学科研层的综合性人事制度改革

日本公立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是以法人化为特点的综合性改革,不是以教师为改革对象的单项突进。法人化后,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都面临着从公务员到非公务员的转变。这个过程中,受到冲击不仅是教师,而且包括高校的行政人员。改革对各行政岗位设置的必要性、职员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新的整理,并引入以能力、业绩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实行以能力等级制度为基础的任用制和工资制,代替以前的出勤工资制度。日本的人事制度改革为什么把高校的行政人员也纳入其中,而中国的历次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却只是以教师为主要改革对象?原因之一是政府主导的高校评估,以及具有社会效应的“中国高校排行榜”,其各项评价指标都与教师和科研有关,这使高校领导层认为只有加强对教师的严格管理才能提升竞争力,忽视了对行政人员的管理。但是,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综合体,各个部分的共同参与是它良性运作的保证。因此,人事改革必须是以“法人化”改革为依托,实行高校领导层、行政层、教学科研层的综合性人事制度改革。目前,中国的高校普遍存在行政人员办事效率低下、组织结构臃肿、工作内容不饱满等诸多问题。一线教师作为学校的支撑力量,其地位和待遇反而比工作相对轻松的行政人员低。如果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人事改革与教师人事改革不同时进行,那么改革势必引起教师的强烈不满。高校法人化后,现代大学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精干而又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因此,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同等重要。

3.建立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外部监控体系,有效评估、监督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构成和运行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再是高校内部的事情。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政府关注下的公共事业。在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前提下,引入第三方评价的监控体系,能够有效发挥评估、监督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作用。处理好两者关系,将直接带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如何使外部监控在高校质量保证体系中发挥作用?日本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首先,要加强高校评估法制建设。日本的大学评估、学位授予机构是依据《国立大学法人法概要》建立的,权威而又充分的法律依据使评估工作得以正常运作。其次,要建立政府、社会共同构建的高校评估体系。2001年,在高校自我评价制度实施十年后,日本政府设立了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大学评价机构,即第三方评估机构。所谓第三方评估,是指文部省承认的独立于政府的实体,按照文部省公布的标准和组织方法对高等教育进行的评估。作为独立于政府和教育界的认证机构,它能够真正做到不受政府和教育界的影响,提供公平的认证结论。最后,为维护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自,不根据评估结果对各高校进行排名,分出三六九等,只是将评估结果以易于明白的形式公布,希望国民对高校办学理解、支持,从而促进其发展。

三、结论

在进入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从制度上保证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分析与借鉴日本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能够加速改革速度。在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内部管理制度是前提,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它与外部监控制度的协调发展一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晶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高效性的对策研究.[n].商情,2009(12).

[2]关正夫.日本的大学教育改革――历史、现状,展望[m].日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8.

[3]殷晓东.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6,(24).

[4]袁本涛.面向未来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4

一、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本质要求

在人类认识史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是相对于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的观念提出的。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主要区别于物本思想,是在人类生活世界中相对于自然和社会而言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坚持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了把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高校的本质属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相比,学校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精细的社会活动,教育者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智慧,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在由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三者构成的群体中,人既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同时也是客体,学校管理过程的起点和重点都是人。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等学校是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适应这一需要,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层次的学历,还需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需要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高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教学环境,需要更加人文的管理方式。

(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本质属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管理是个人或团体通过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沟通、决策等职能,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和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效能,高效率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涉及到学校办学中人、财、物的各个方面,其中教学管理是最基本的管理。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实施的全面管理。适应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本质要求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就是以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为本的管理,就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积极主动全面发展为本的管理。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实需求

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努力突出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目前以人为本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真正解决,人性化缺失现象还比较严重。

(一)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片面化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是促进教师和管理者的专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得到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是学校管理永远追求的目标。现实中,一些高校的管理者经常谈论的是评估、升格、申硕申博和争创名牌等,关注的是设备更新、多媒体教室和楼堂馆场建设等。当然,这些都是学校发展中的大事,应该抓好。但是,相比之下,学生的教育、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等显得弱化和虚化,特别是对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发展目标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化的倾向。对待教育教学,重教学轻教育,简化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往往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忽视在教学过程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和习惯的养成。在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忽视了教师的培养和引领。对待教师和管理人员,重教师轻管理人员,认为管理人员是辅助人员,与教师队伍相比可以退而求之。以人为本关键在于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发展人,高校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所有管理人员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场所。

(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行政化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直线式管理,强调上级领导下级,统一指挥,绝对服从,整齐划一,以行政性管理替代学术性管理或弱化学术性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和机制,重使用轻评价,重约束轻激励,既不利于充分发挥各层级教学组织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僵化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各高校形成了一整套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在促进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但是,在日常管理中,由于条条框框限制较多,使得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探索突破教学程式、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的积极性常被压抑,学生探索创新、发展个性的自由空间常受限制。在这种约束下,教育教学活动缺乏活力,教育教学管理效果受到影响。我们还应看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快速发展起来,其中有相当一批院校还没有形成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还不够规范。

(四)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老化

近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教育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与高校信息化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相比,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教学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运行和人才培养需要。尽管大多数高校在教学计划、学生选课、教学任务安排等方面已经实现了网络化管理,但由于网络设施及教务系统软件功能开发还不够完善,不少事务性管理工作还需手工操作,教学管理工作量较大。另外,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管理习惯影响,一些教育教学管理还缺乏创新和特色,还比较呆板和僵硬。

(五)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弱化

与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相比,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从教学管理人员构成看,其素质与能力普遍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受行政管理本位思想影响,在管理理念上缺乏主动为师生服务的意识;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来源于非教育管理专业和教师岗位,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知识和教学经验;由于教学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偏低,数量不足,并且更换较为频繁,新人较多,事务庞杂,工作量较大,外出进修学习机会较少,职称晋升困难等。这些问题制约着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三、以人为本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发展

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发展,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的管理队伍。

(一)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应实现以下五个转变:一是由行政型转向学术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学术管理。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为基本职能,不同于一般的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高校应淡化官本位和行政权力,坚持专家治校,保障教授在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中坚作用,保障他们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基本权力和相关权益。二是由权威型转向民主型。学术机构本质上要求实行民主管理。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主体,享有基本的教学自由和自利。大学教师工作的这种特点决定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应采用民主方式,尊重教学规律,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尊重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应由权威型转向民主型。三是由约束型转向激励型。管理包括约束和激励。激励是更自觉、更内在的约束。由约束型转向激励型不是不要约束,任何组织中的任何个人都不能没有约束。管理的核心在于变被动约束为主动约束。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会减少管理的随意性,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有序高效进行的基本保障。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型管理相比,激励更适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高校应该在不断修订并完善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约束型管理与激励型管理的结合,并逐步实现由约束型管理向激励型管理的转变。四是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传统教育教学管理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特有的优势,但是面对现代信息化管理,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些过于繁杂刻板和低效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必须以现代教学管理理论为指导,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和取舍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教学管理部门应下放管理权,扩大基层管理部门的管理自,加强对教学活动指导和监控力度,提高信息反馈功能,实现信息管理的专门化和规范化。五是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管理就是服务。只有理解“权力就是责任”,才能理解“管理就是服务”。由管理转向服务,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和服务都不是目的,管理好和服务好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在高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和发展人,教育教学管理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手段和过程。在管理中育人也就是在服务中育人。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强调的是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落实管理,将服务理念贯穿于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管理就是服务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

(二)建设服务型的管理队伍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5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育标准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215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教学管理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随着《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标准》在我国高等护理院校认证工作的开展,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质量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护理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保证。因此,建立高等护理教育质量管理标准,完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是高等护理院校迎接“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注重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拟建设一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的质量管理制度与保障体系,并确立一种完善的质量文化来规范质量行为。管理过程中采用系统化管理,强调过程控制与持续性质量改进。并且在改革中探索研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研究的思路与目标

本文主要从“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引导性问题”入手,在质量保障体系中关于侧重研究体系建设、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和教学质量改进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主要依据高等护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中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关内容,结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质量监控要求,同时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完善和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织落实等方面,全面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围绕我国护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中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依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质量监控要求,并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完善和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教学质量保障模式的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织落实等方面,全面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四、研究的过程和途径

本文主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中围绕“质量保证”的要求开展研究。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

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并保障运行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从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结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等,结合教学管理实际,在建立符合高校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对一些新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式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研究。

(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

对教学关键环节即课堂教学、实验与实习、毕业考核、考试等设置质量控制点,以质量控制点为重点,制定质量保证流程和实施条例[1]。形成从学院领导做起、各职能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教研室教师及学生参与的“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机制,形成既有教学管理人员又有广大教师和学生,既有校内专家又有校外专家参与的管理监控队伍,进行听课、评教及专项检查监控机制。

(三)搭建教学质量信息管理平台

教学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汇总、处理各类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的教w质量论证与决策系统提供决策依据[2],也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提供重要保证。因此,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技术,搭建方便、实用、高效的即时的教学质量信息管理平台,有效开展自我评估、专业认证和教学质量监控,定期更新教学状态信息,及时收集教学信息,对教学信息收集及统计分析,实时通报教学反馈,监督改进教学工作。

(四)形成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负责制度,加强教学质量改进工作;探索推进质量改进的合适途径和有效方法,使改进工作得以落实,使质量保障体系能够完整有效地运行,形成质量保障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护理专业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特别是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效果的评价,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改进工作。质量改进主要针对评估专家对我校护理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达到持续改进质量的目的[3]。

五、研究结论

“通过建立普遍接受的专业教育最低标准,规范专业教育[4]”。教学过程监控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标准的建设为我国护理专业指标体系建设形成专业示范作用,在此基础,针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的引导性问题的深入探索,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保障指标体系,聘请相关管理专家进行论证,在结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审核评估项目、要素和要点提示深入研究,使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为教学管理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提供服务。

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途径、改进的效果与评价等,总结和提炼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施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积极探索高等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规律,进一步推动高等护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标准.2013年.

[2]何添锦.责权合一的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构成及运行.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5期.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6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课题主持人黄宜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课题组成员去实施,都要课题所在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因此,课题研究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体系。

本课题试图以系统科学作理论支撑,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和ipmp项目管理系统理论)为具体指导,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

要研究对象,探索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管理的规律,建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探索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我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最新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结合教育科学规划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引入、消化、应用这一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宝成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纪云、王健、张作功副厅长、张学军院长是本课题组顾问。主持课题的是教科院分管科研课题工作的副院长,能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校长,有省、市、县教研管理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有网络计算机专家,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部级、省级多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有的已有不少科研成果。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及特点。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

2、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研制(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信息管

理系统开发(包括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5、试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7

关键词:基础教育;质量;质量管理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在我国转型性社会变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被极大地凸显出来。并日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的中心话题。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管理,教育部于2007年11月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组建成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艺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六个方面对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纲要还对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质量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以及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评价问题作了一系列纲领性的阐述,这也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的质量管理指明了方向。

基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提高质量的时代挑战和政府在实践操作层面对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重视和加强,我们迫切需要对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以便对这些问题时刻保持一种开放式的思考态度,甚而形成一些清晰的认识,借此不断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本身的质量,唯其如此,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获得坚实的认识基础和可靠的管理保障。

一、基础教育质量内涵上的认识不足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这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质量”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的,因此,任何质量管理工作的起点便是对质量内涵的界定。内涵不清,整个质量管理工作就会方向模糊甚至偏离方向。而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的认识不仅应包含对“质量”这一概念的一般性含义的理解。同时更应该重点厘清“质量”在基础教育这个具体领域所特有的含义。

什么是质量?不同的学科和语境之下的理解是不同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可以通过天平来进行测量并用具体的数值表示;从哲学的角度看,质量是由质与量两部分组成的,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其中质是指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而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或形状表示的规定性。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理解主要来源于质量管理学中对质量的界定,是指实体所固有的一组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可以有高低、好坏、优劣之分。综合这些理解,对于“质量”概念本身的理解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质量同时包含着一定质的标准和一定量的标准;第二,质量总是与某种主体的需求相联系的。对质量的理解不能抛开具体主体的具体需求去谈。

因此,当把对“质量”内涵的理解拓展到基础教育这个特殊的具体领域时,我们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基础教育质量所蕴含的“质”和“量”的标准有哪些?基础教育是为了满足哪些具体主体的需求?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重点思考的是:基础教育质量在这两个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什么地方?反观我们现在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现状,从基本理论层面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进行思考和讨论的文章非常少见,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我们对于基础教育质量内涵认识上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基本停留在等同于用一系列传统的测试所得分数的高低,在我国主要是通过考试的优秀率、升学率等指标衡量质量,而对这种考试所蕴含的质量内涵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改进。第二,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中“质性标准”的思考很少。例如,“素质教育”虽然作为一种重要的质性标准要求提出来了,但对于素质教育,“尚未清楚区别以提高民族素质为价值的教育和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素质是什么,当代学生素质与以往有何不同……对可被称为‘素质’的理解之基本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在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质量管理中对于素质教育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化和肤浅的执行。更为重要的是,当前还必须把基础教育置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它的质量内涵,并把这种新的内涵融入到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第三,注重从社会和政府这类宏观和抽象主体去思考基础教育的质量内涵,而忽视从家长、学生、基础教育学校这些具体主体的具体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基础教育的质量内涵。有论者提出:“教育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这种服务有其自身具体的服务对象如家长、各类接受基础教育学校生源的学校和学生(在质量管理中,不能仅仅将学生视为进行质量评价的载体,还应充分认识和发挥他们作为质量需求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反映自身规律和特性的服务质量。因此,我们还应从服务的角度去思考基础教育工作本身的质量,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的质量,这也应该是基础教育质量内涵中的应有之义。只有从这些具体主体的具体需求去不断明确质量内涵,质量管理才会有更为具体现实的目标。学校才能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基础教育的质量改进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具体支持。

二、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思维弱区

长期以来,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的完成,得益于依靠法律和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手段,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政府强势推进,不断追求各项硬性数量指标达成的方式逐步实现。当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重心开始逐步转移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时,我们发现,“普九”过程中形成的管理基础教育的惯性思维在当前以质量为中心的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使得质量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的思维弱区。归结来讲,这种思维弱区主要体现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三强意识和三弱意识”。

质量口号意识强,惯量管理研究意识弱。“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然而,“普九”过程的中心任务主要是外延式解决基础教育在数量、规模和基本标准上落后于人民需要以及各地区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为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对于大多数的地方政府来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体上流于一种口号。随着“普九”工作的节节进步,“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种口号仍然被不断地提出和强化,但是真正在实践中把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的,则少之又少。在中国知网上以“基础教育”并含“质量管理”为主题进行搜索,仅能搜索到95篇文章,

如果去掉各种年鉴和关联性不大的的文章,专门论述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的文章不到10篇左右。如果把“基础教育”换成“高等教育”,可以搜索到1509篇文献。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感到惊异的现象,这种理论研究的缺乏,必然会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在当前质量问题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任务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

终结性质量管理意识强,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弱。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主要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受终结性管理意识的支配,依靠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权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础教育学校的各类已有成果进行阶段性的督导、检查和评估,以此来确定基础教育质量。从质量管理模式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典型的终结性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讲简单易行、省时省力且能充分体现行政权威,但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改进来讲却收效甚微,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总体来说还处在这样一个阶段。这种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渐受到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挑战,这种思想主张对质量的管理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设计,通过全面设计、全程跟踪、全员参与才能真正保证高质量的产生。西方许多国家将这种思想引入到教育管理领域,形成了一种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在赵忠建教授的大力推广和辅导下,上海市不少学校通过运用这种管理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绝大多数地方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中,这种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依然十分薄弱。

控制性和惩戒性意识强,服务性和促进性意识弱。在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由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的组织实施、评价结果的认定都由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所掌握,同时这些部门又掌握着学校发展所需各种资源的分配权,而教育质量评定的结果与学校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往往紧紧联系在一起,于是各种质量评定便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奖优罚劣的杀手锏,因此学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动作在运转。主要的精力放在致力于实现管理部门所指定的显性质量标准上,甚至为了结果,采取各种非正常的竞争手段。这种质量管理体现出明显的控制性和惩戒性的意识特征。而基础教育质量的改进,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尊重学校的自主办学的权利,学会放权。通过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学校发展营造和提供一个富有支持性的外部环境,这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转换角色认识,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管理者还需要充分意识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而非通过简单的奖惩就能获得直接的改进,即使惩戒性措施使学校获得了质量改进的动力,但学校未必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管理者通过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手段去帮助学校发现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帮助学校去逐渐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必须具备这种促进性的意识。遗憾的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这种服务性和促进性的意识总体来讲还依然薄弱,未能形成气候。

三、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评估失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保证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的热潮。从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来看,构建一个科学、公平、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已经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围绕着这一体系的构建,各国确定自己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研制科学的评估技术、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监测机制、完善本国的质量保障机制。我国近几年来已经充分意识到质量评估在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例如教育部在2006年和2007年在上海和北京分别成立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2010年的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等。但由于我国在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上起步较晚,还存在着诸多有待发展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为评估体系构建中的几大失衡状态。

评估机构类型的失衡。从质量评估机构的类型上来讲,主要有五种:由国家立法确立的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门机构,如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项目(naep)、英国的英格兰独立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等;政府委托的各类研究型的中介机构,如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的职能机构,如日本文部科学省下辖的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niepR);完全独立的社会评价机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如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的timSS项目和经合组织的piSa项目。从性质上来讲。这五种机构又根据与政府的关系可分为政府主导性质的评估机构、政府委托性质的评估机构和独立自治性质的评估机构。由于文化和体制上的惯性,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一直被视为教育行政工作的一部分。由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来组织实施。这种单一化的评估机构极大地影响了基础教育质量评估的专业性、权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国可选择通过立法成立独立的专门机构、委托大学中的专业评估机构、支持培育社会评估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评估项目等多种途径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的多元化,形成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分工合作的良性运作机制,从而不断提高评估的效率和质量。

评估中的主体地位失衡。从对基础教育质量的需求来看,政府、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相关的社会团体都是这种质量需求的主体。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群体在质量评估的过程中理应成为评估的主体,能够通过稳定畅通的渠道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对质量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估。这样才能够提升质量评估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然而,在我国现实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中,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是被视为评估的对象和客体,因而在面对各级各类的质量评估活动中总处于一种疲于应付的状态,主体地位严重缺失。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家长和相关的社会团体这类社会力量在质量评估中主体地位基本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他们的声音和态度很难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和获得经常性的反馈。我们必须重视质量评估中这种主体地位缺失和边缘化的状态,研究能够保障这些主体主动参与质量评估的形式和方法,制定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富有实效性的制度和程序,这样的质量评估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高质量的评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评估标准和内容上的结构失衡。首先,在质量评估标准上。结构失衡的突出表现是重视量的标准而忽视质的标准,正如耿申所说:“当前,基础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重量轻质,并把量当成质,是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所谓质的标准,就意味着质量评估关注的根本点在于是否完成教育目标和任务,达到教育标准。这是一种国家为保证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强制性标准。而量的标准则是关注把不同的教育

结果进行量化比较后评出优良中差等各种等级。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质量评估中首重质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关注量的标准的逐步提升。我国的质量评估则首先强调的是量的标准。导致的现实就是使得我国的质量评估往往异化成对地区、学校、班级、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排名分等。其次,在质量评估内容上,同样表现出一定的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往往重视对学业质量本身的评估,而忽视对学业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估,如上海通过参加piSa2009的测试后反思发现,这个测试不仅评估阅读成绩本身的质量,在设计中还评估了导致这些差异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政府因素。第二。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中往往重视各种“硬基础”,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估,而忽视对各种终身学习所需的“软基础”,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责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评估。第三。我国的质量评估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往往重视对办学硬件、学历水平、成果数量、分数排名等各种显性指标的静态评估,而忽视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管理者领导能力、学校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方式、学校文化建设等更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隐形指标的动态评估。这些评估标准和内容上的结构失衡,都是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去努力加以改进的地方。

四、结语:为了公平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质量内涵上的认识不足,管理惯性所形成的思维弱区,质量评估中的种种失衡是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中目前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只有通过在管理实践中的不断反思和反思之后的不断改进,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不断得以提高。然而,基础教育的质量管理对我国发展的现实意义还远非如此。

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从我国目前的现实发展阶段来看,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又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开始了从追求以规模、数量和物质标准为核心的外延式均衡向追求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历史转向,只有实现这种以质量为基础的内涵式均衡发展,才能为教育公平进而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基础教育的质量管理,不仅关乎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关乎着亿万儿童和青少年的愉快成长和终身幸福,还关乎着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里公平与正义的实现。为了公平,应该始终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5][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1-11-25].http://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百度百科[eB/oL][2011-11-25].http://baike.省略/view/58026.htm

[3]叶澜,“新基础教育”论一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9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8

论文摘要:我省高职院校目前的职业教育的竞争异常激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优胜劣汰成必然趋势。借鉴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运用到我省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领域,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对提高我省的高职教育的质量水平,增强高职院校在职教领域的核心地位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也很激烈,优胜劣汰成必然趋势。怎样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呢?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出路又在哪里呢?道路只有一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水平,增强竞争力。“管理出质量、质量是生命”。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的质量管理尚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概念比较模糊。

尽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很重视教育质量管理,但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性,更使管理者们很难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概念模糊,导致管理落后,同普通教育一样,考试成了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实施结果不容乐观。

2.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有待提高。

目前我省大多数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的思想还停留在“生产观念”上,考虑“用户”、“市场”较少,没有把“经营”等理念引进高职院校管理中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存在着双重质量问题,其一是教育教学服务的质量,其二是学生作为产品的质量。

3.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方法、技术还比较落后。

当今质量管理从初级到高级,走过了末端检验阶段、统计检验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等。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仅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主要以考试、考察为主,事前控制差,质量成本高。从这个方面看,高职院校的质量管理水平已落后于企业的管理水平。

4.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标准不够规范。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检查与评价的依据主要停留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静态的文本上,可操作性不强,标准不够规范、科学;其评价主要是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即以行政评价为主,缺乏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激励机制,使被评价者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通常导致为评价而评价。

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异军突起,呈现出“欲与公办院校试比高”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由于省外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发展,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机制、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上面临机遇和挑战。

2.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

按照全面的教育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实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方针,做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在这四方面中,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

3.满足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有的行业已强制要求其所属的教育培训机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其教育培训服务。如国家劳动部要求技工学校应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教育部的有关人员也已就高职院校建立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到国外进行交流调研。在教育部立项、有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研究的“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与实践”课题中,大家共同认识到高职院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对其进行有效实施,可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开展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具有通用性,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领域。iSo9000族系列标准覆盖房地产、信息技术等39个行业,教育列在第37位。可见1S09000族标准在制定和实施中就已包含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2.高职院校教育组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可以引入高职院校管理领域。

例如我国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有权对学校任何事情做出决策,有权选聘教师,同时要对学院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负责,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负责,等等。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思想与高职院校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存在契合之处。

(1)iSo9000质量管理思想与高职院校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质量观。iSo9000质量观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由顾客决定”。可以说它是iSo9000族质量标准的基础和灵魂,它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组织依存于顾客。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必须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满意,使产品畅销,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而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的要素与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要求是一致的。实施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②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③尊重学生个性,增强服务意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要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满意服务。④坚持不断改进。一方面,要不断纠正教育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使教育不断取得更好效果。这些要求与iSo9000质量管理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系统管理”、“全员参与”等要素是一致的。

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用于高职院校管理顺应了时代要求。

(1)时代呼唤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学校管理。办学主体和教育经费的多元化,对我国的教育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即顾客和社会都会选择自己满意的教育服务。

(2)“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开始成为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追求。“以人为本”是教育界近来年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开始成为了人们对教育的追求。而“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管理如何得以体现和实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由顾客决定就包涵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并能提供一个让“以人为本”得以落实的程序和手段。

5.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把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运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实践来看,把iSo9000引进高职院校管理的实践,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浙江行知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是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学校。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使该校管理得到质的飞跃。

四、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作用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管理理念。如“教育就是服务”、“以人为本”等观念。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学校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有利于规范教育质量评价和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提高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产品责任意识。

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有利于全体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推进民主化管理进程。

5.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市场意识,维护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运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是可行的,但是高职院校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①高职院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共同之处,学校组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可以借鉴企业领域中的iSo9000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但是要考虑到学校与工商企业的区别,借鉴必须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②我省高职院校管理与省外职业院校管理有共同之处,我省高职院校组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可以借鉴省外学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但要考虑到我省情况的不同,借鉴必须与我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中国大学教学,2004,(1).

[2]李志宏,王伟,李津石.健康有序地推进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03,(18).

[3]杨德广.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教探索,2003,(3).

[4]于晓霖主编.质量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第1版.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9

关键词:西部农村教育;小学教育;规范化管理

小学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有目、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要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就必须依靠管理过程。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育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和管理,即教育的规范化管理。而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化管理;二是以教育过程为主要内容实行制度化管理;三是健全检查、评价、激励机制,实行效率管理;四是以民主和科研为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一、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化管理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的观念和全面管理的观念,因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而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因此,教育质量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因此,教育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心和关键所在。而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这就通过全面教育管理来实现。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的一大原则。

所谓全面管理,就是“教”和“育”两大系统要素共同构成的管理过程和结构的综合体现,教育质量由“教”的质量和“育”的质量决定,因此,全面管理就是既要抓“教”的管理,又要抓“学”的管理,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以教育过程为主要内容实行制度化管理

制度是教育目标在教育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教育机构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引导教育工作者日常工作规范,约束教育工作者个体工作行为,明确教育工作者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励惩罚措施,保障教育机构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对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事实证明,任何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对制度执行的跟踪管理不是对职工的不信任,而是基于执行过程信息沟通的需要,避免出现理解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偏差的需要。跟踪执行管理实际上就是执行的信息反馈办法。实现对制度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的制度化管理内容涉及诸多层面,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方面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我们必须不断改变个人主义式的教育方式,事事力求以制度办事,以制度办教育,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就会成为品质,这种品质最终将决定个人、单位和事业的命运。

三、健全检查、评价、激励机制,实行效率管理

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教和育两方面,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把教的质量和育的质量相结合。部分教育机构在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视教师教的管理,备课管理、上课管理、辅导管理、作业管理、成绩考评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细则规定非常详细,但教育质量却没有丝毫进步。其实,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健全的检查、评价、激励机制,没有实行效率管理造成的。

在现代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人治”成份大于制度管理成份,教育管理中的一些规定、细则相当部分是领导在会议后出台的,很少征求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意见,因此主观性强,随意大。但在教育过程管理中,教育者是教育实施过程的主导因素,没有他们的参与,制定的制度就缺乏民主性和有效性。也必能在实施过程中受阻或致使教育工作者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的生命线,是实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要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健全教学管理中检查、评价、激励互相联系的三个环节。奖励和评价应依据三项原则进行:首先是明确的目的性。奖励是为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机构要把奖励的项目设在教育的重要部位和环节。奖励向薄弱环节倾斜,引导去解决教育上落后的部分,使全面工作平衡发展。

为了使教育管理科学化、人文化,针对以上问题,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机构应转变观念并实行民主和科研为手段实行科学管理,即健全西部农村地区教育机构的检查、评价和激励机制,实行效率管理。

四、以民主和科研为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决定教的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即教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教学环节质量和教学研究。所以,在教的管理上就紧紧抓住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环节和教研工作三个方面。作为一个现代农村小学的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本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现代教学的理论修养,并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一个学校应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三、是树立典型,指导教学。

抓好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重要方面,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只有抓好育的过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育的管理立足点在于育的长效培养,只有让受教育者学会育的方法,才能够顺利地完成教育过程各环节的任务,取得教育的高效益。

办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两个最根本的东西: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二是教育科研,可以说它们是教育发展的两个翅膀。这是因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全体教育者参与,实行民主科学化管理才能集思广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措施的可行性;才能取得教育者和受教育的认同和支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针对部分西部农村地区小学在教育管理中的现状,提出的四项措施,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它们都是以现代教育管理的有关原理和原则为依据的。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是系统原理、整体性原则的体现;以规范化为内容,实行制度化管理是整分合原理、目标价值原则的体现;健全检查、评价、激励机制,实行效率管理是控制反馈原理、激励原理的体现;以民主、科研为手段,实行科学管理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参与性原则的体现和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的要求。四项管理内部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全面管理的目标靠规范化制度化来贯彻落实,规范化制度靠检查、评价、奖励来推动,最后教育管理的目的要靠群众的参与来实现,管理靠科研来完善和深化。因而,四项管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规律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教育管理的本质篇10

关键词:教育管理现象;批判性;建构

“科学”化的教育管理现象使该现象的研究往往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规律与本质的研究,这种研究却使教育管理现象带来片面性,不能还原教育管理现象的本来面目。因为教育管理现象是集合教育管理现象除实性、批判性、理解性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管理现象。

1“科学”性教育管理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我国教育管理学中通常将教育管理现象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当然,基于一些文本认为教育管理现象的意义十分模糊,往往会在说法上变换一种形式,但是从实际上并没有本质区别。此外,教育管理现象以及对其研究方面更多的是被冠以“科学”之名。这种设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常意义这种教育管理研究都是以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为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往往将研究的目标锁定在探求普遍规律与揭示本质关系上,以寻求或者变换方式的追求教育管理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规律的特征为目的。

(2)该类型的教育管理现象通常以现象与本质二元的视野对具体的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研究,大力提倡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揭示教育管理现象中的普遍规律性为目的。将对教育管理现象的“共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对于教育管理实践中的个体差异、独特环境也作为研究共性中的现象,使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个体特征被淡化甚至埋没。

(3)教育管理现象在研究的过程中被简化,使得在进行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方面不能是人们对因为科学化而引起的负面作用给予足够多的重视,使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陷入片面。

2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特征

在教育管理学研究工作中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研究与理解本质上说是正确的,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认识更为准确,提高教育管理本身的逻辑性与规律性研究,为推动教育现代管理有积极促进作用。所以,科学的对待教育管理学并不是现在教育管理研究方面问题的症结。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科学”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我们知道,教育管理现象并不等同于自然科学,完全按照其科学范式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就会避免不了的产生偏颇。因此,在研究教育管理现象的问题上首先要找出研究对象的性质或特征是什么。从教育管理现象的最原始意义上对其进行研究,即从教育管理现象中的“三性”角度出发,研究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理解性、批判性。

实在性是指教育管理现象中可见的、表象的状态与性质。这种实质性从属性上分为物质实在性与精神实在性。这两种性质都是教育管理现象中实实在在表现出来并且能人们感知到的。认识到了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在进行教育管理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的共性与特性的有机统一,相应的也要从实在性的整体出发,将其一般性特征与特殊性的实在性研究相结合。

3教育管理现象的理解性特征

教育管理现象的理解性是指由于研究主体的个人整体性的经历有独特性,使其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看待中无可回避的带有个体主观意识。尽管许多人将教育管理现象作为一种科学的客观规律看待,但是在具体的教育管理现象研究工作中完全将个体影响抛离却不能充分做到。

可以说,教育管理现象不能脱离个体单独存在,更需要通过与个体发生关联才具有意义。脱离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称之为教育管理现象了。因此,这种教育管理现象中的理解性使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中去除僵化的落后观念,重视人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4教育管理现象的批判性特征

教育管理现象的批判性特征使推动教育管理走到今天的动力性因素。从性质划分上来说,批判性特征也具有两个侧面,即是正面性与否定性。教育管理现象的批判性是由教育管理现象的否定性特征决定的。这种否定在通常情况下会被正面性所掩盖,因为正面性在表现形式上会被夸张放大,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其所吸引。使得否定性所反映的问题被有意无意地掩盖在正面性的光环之下。但是实际上,作为教育管理现象中十分重要的否定性存在,它具有其他特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否定性存在,才促使教育管理现象在发展中前进。

作为教育管理现象中的重要特征,批判性需要教育管理现象研究人员对于自身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建构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再认识。本质上来讲,人们受内隐性思想的影响,管理行为的主动性往往倾向于此。行内隐性观念入手,深层次自我反思是更好的增进我认识与推动教育管理现象研究工作的有效途径。

5结语

通过对于教育管理现象中的三种属性的讨论,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种属性之间不是毫无关系的,而是处于一种内在关联的。他们共同统一与教育管理现象之中,并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教育管理现象的发展,是教育管理现象整体性的一种重要表现。教育管理现象也只有在整体性关照中才能被更为精准的认识。当然,我们国家在教育管理现象研究的“三性”方面都还有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学军.教育管理学研究什么,观点论争与问题转换[J].现代教育管理,2009(11).

[2]杨天平.教育管理学学科概念论[J].宁波大学学报,2008(1).

[3]张新平.价值论与整合论: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