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十篇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十篇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22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1

(一)自我意识是一般的创造活动谢林认为自我意识是先验的,就意味着自我意识就要回到原初的状态,“意识到一般的创造活动(谢林语)”,也是“纯粹形式的概念”(谢林语)。这个意思谢林具体表述如下。1.一般的创造活动是自我意识到的创造活动。谢林认为:“这些概念的存在只是以我们的理解作理解,以我们用的那种特定方式作抽象的条件。因此,并不是没有我们的作用,而是凭着一种特别的自由趋向。”谢林认为一般的创造活动就是自我意识的特定天性和特定本能。其表现是活动,不活动就无法创造。2.一般的创造活动是自我意识与存在的原始同一性。谢林认为客观世界与自我意识不是两支表,互不理会,是具有同一性的东西。这个同一性不是何者为先,何者为后,而是两者都处于自我的直观中。谢林认为这种处于自我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由于是概念的表现,最终也只能通过理智而存在,为理智而存在。”

(二)自我意识是原始活动1.自我意识的原始活动是观念与现实的同一。谢林认为自我意识在本源上是纯粹观念的。自我通过自我意识,作为纯粹现实出现。通过自我直观活动,自我直接被限制。被直观与存在是一回事。2.自我意识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同一。谢林认为自我意识的彼岸是自我,限制由自我意识作出,自我意识是限制,自我是派生的,只能是被限制。自我意识就是这个限制与被限制的同一。3.自我意识是两个自我的同一。谢林认为一个自我是自我意识的自我,一个是自我意识本身的自我,后者创造前者。自我意识是这两个自我的同一。自我进行活动的原因就是向内向外的矛盾运动,向外创造无限物,向内回归自我直观自身。自我中的这个对立造成自我的运动。“假如自我中没有对立,那么它里面就根本不会有运动,不会有创造,因而也不会有什么创造物了。”

(三)自我意识是绝对活动谢林认为自我意识的绝对活动包括以下:1.原始活动。谢林认为虽然自我意识在原始活动阶段尚未达到意识水平,但是,这时的自我意识是绝对自由、绝对必然性的活动。“它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根本不是我之外的东西决定的;它又是绝对必然的,因为它是从自我的本质的内在必然性产生的。”2.永恒活动。谢林认为自我之于自我是绝对永恒的,这就是说自我在时间之外,又在时间之内。在时间之外,是因为自我的原始活动不属于时间本身。在时间之内,是因为自我有能力打破时间序列,转移到时间之内,开始从表象到表象的连续的不断过渡。谢林认为自我只要愿意可以随时出现在时间之内,我在每一时刻都可以对我出现。自我的这个能力就是反思和行动,谢林把反思表述为“哲学思考”,把行动称作“保持自我的行动”。3.自由模仿活动。谢林把自我意识的绝对活动以哲学进行说明,认为一切哲学都是从自由模仿开始。“如果说哲学的第一个构造就是对那种原始构造的模仿,那么哲学的所有构造都是这样的模仿。”谢林认为只要自我回到原始进化的起点,就有一个新序列产生,在前一个序列是必然的东西,在这个新序列里是自由的东西。前一个序列是原本和正本,后一个序列是摹本或模仿。“如果第二个序列的内容与第一个序列的内容毫无出入,那模仿就是十全十美的,就会有一种真正的、完美无缺的哲学。反之,就会出现一种错误的、破绽百出的哲学。”谢林所说的第一个序列是现实、客观的、可以限定的活动,指原初无限进展的活动。谢林所说的第二个序列是观念的、主观的、不可限定的活动,指直观自身的倾向。

二、谢林认为哲学作为自我意识的历史就要说明

自我意识的发展史。自我意识在先验唯心论体系里是主观的活动,是不可限定的自由活动。谢林认为观念活动的这种不可限定性是理论哲学的基础,实践哲学则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谢林把自我意识的活动称作直观。直观被谢林认为可以把整个人类的精神活动呈现出来。谢林说笛卡尔宣称给他物质和运动,他可以创造宇宙。那么,只要给他直观“那我就可以由此使理智及其整个表象体系出现在你们面前。”为此,谢林把自我意识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构建了创造性直观的理论。

(一)创造性直观理论谢林认为直观不是感性的东西,是自我本身。创造性直观理论来自一个命题,即:“把超越界限的活动和在界限内受阻滞的活动相互关联在一起,也就是把两者定为互相对立的活动了,前者被定为自在之物,后者则被定为自在之我。”创造性直观理论包括两个核心概念:自我、创造性直观。1.自我。谢林认为自我只是理智和自我的各个规定性的依据。只有创造性的直观才是自我通向理智的第一步。这个自我是不依赖一切表象的原型。在创造性直观理论中,自我是一个不可限定的活动。自我的无限能动性的主体是无限的,自我的无限能动性的客体是有限的。在创造性直观里,自我是无限与有限的结合。2.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创造性直观就是我对我的世界的建立,包括:其一,创造性直观来自自我。其二,创造性直观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其三,创造性直观包括一切表象的起源。其四,创造性直观的条件是:观念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绝对对立。这是创造性直观创造我的世界的条件。谢林认为在自身之外的自在之物的自我是客观的、现实的自我,在自身之内的自在之物的自我也是观念的、思想的自我,即:理智的自我。创造性直观就要创造现实的自我与思想的自我的结合。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从原始感觉到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原始感觉中的观念活动与现实活动产生了第三种活动,即:把这两种活动结合的活动,这就是创造性直观。原始感觉是第一级直观,创造性直观是第二级直观。但是,这两种直观都处于感觉阶段。1.原始感觉。谢林认为原始感觉就是自我完全被固定在感觉里,我们把自己设定在自我之内。这个阶段的自我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主观的东西,是观念的自我,一个是客观的东西,对象的自我。“就自我进行感觉来说,它是观念的,就自我是对象来说,它则是现实的,因此,自我进行感觉的东西借以变成对象的那种活动,必定是一种既是观念的又是感觉的活动。”原始感觉就是对这个主客观的东西的感觉。2.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自我要把主观与客观分开,就要设定两者的界限。这个设定就是自我的创造性直观。在原始感觉阶段,自我在直观自身,没有意识到直观活动本身。在创造性直观阶段,自我不仅在直观,而且意识到直观活动本身,同时,能够把自我直观无限进行下去。“只有我们把自我直观它自身的倾向设定成无限的,我们也就能此解决这一课题。”创造性直观活动既是观念活动也是现实活动,说它是观念活动、界限内的活动指原始感觉,说它是现实活动、界限外的活动指它要超越界限,成为界限外的某物。换句话说,自我只有超越自我才能进行创造性直观。3.创造性直观的产物。通过创造性直观,观念的东西变为自在之物,现实的活动变为自在之我。

(三)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从创造性直观到反思谢林认为随着自我提高到理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自我的现实活动和自我的观念活动合二为一,客观活动也变成自我活动。谢林认为这个时期的自我包括下列内容。1.三个自我。其一,单纯活动的自我。其二,复合活动的自我。其三,区别两者又能够使两者互相关联的自我。第一个自我进行单纯的直观活动,第二个自我进行复合的直观活动,第三个自我进行通过创造产生观念的活动。2.外在直观和内在直观。谢林认为单纯的自我直观活动只是把自我本身当做对象,复合自我直观活动把自我和事物都当做对象。复合的自我直观活动在界限之内又在界限之外。自我只有在界限的彼岸才是自我。超越界限的直观超越了自我本身,表现为外在直观。单纯的自我直观是内在直观。3.创造性直观的产生。谢林认为自我要把自身变成创造性直观的条件是:其一,内在直观与外在直观在自我之内相区分。其二,内在直观与外在直观相互关系的产生。这就是观念的活动。谢林认为这个观念活动就是自我的“内在智能”、“有意识的感觉”。自我创造性直观就是这个有意识的感觉的出现。4.时间与空间。谢林认为内在直观把自己变成对象的直观是时间,外在直观把自己变成对象的是空间。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内涵与外延、实体与偶性的关系。“时间只是变成自己的对象的内在智能,空间只是变成自己对象的外在智能。因此,如果两者应当再次成为对象,这就只有借助于一种上升到更高级次的直观,即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只有理智才能让时间和空间并存在自我之中。5.绝对理智与相对理智。谢林把绝对理智也称作“纯粹理智”“,对这种理智来说,同时就有一切,或者说得更贴切一点,这种理智本身就是一切。”相对理智被谢林称作“特定理智”,是理智在现实中取得的一个点,理智就在这个点上开展直观。这个点是一个连续序列,谢林把这个序列称作“原始综合的绝对进化”。绝对理智与相对理智的区别是时间。谢林认为这个时期自我受到三方面的限制,其一,“自我处于第一种被限制的状态时自我一般地变为理智的状态,自我处于第二种被限制的状态时自我必须从现在的一个阶段出发的状态,或自我只能衔接到连续序列的一个特定点的状态……第三种受限制状态就在于,理智不能不把它自身表现为有机个体。”自我在第一种被限制的状态中的原始界限被设立在自我一边,这是通过自在之物限定的客观、现实的自我。自我处于第二时期则既是现实的也是观念的,可以进行创造。创造的最高成果就是产生了机体。“机体的根本特点是它仿佛摆脱了机械过程,它不只是作为机械过程而存在,而且是独立自主地维持其存在的,因为它自身本来就同时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当自我进入第三种被限制的状态就开始了反思阶段。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2

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是因材施教。因为创新意识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它和学生的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相应,而这些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之前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为他们的思维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主要分为四个层面:创新的动机、创新的兴趣、创新的意志和创新的情感。他们层层推进,相辅相成。

创新的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

在教授2005级舞蹈班学生的时候,我在选择教材时尽可能遵循由易到难、有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要想激发她们的创造动机首先要让她们对舞蹈课程感兴趣。因为低班的基础课程是十分枯燥的,这样会让学生对学习舞蹈产生抵触心理,没有了学习的欲望何来创造的动力?因此,我并没有刻板的照搬教材,而是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上激活教材、丰富教材,让学生能在快乐当中学习。

创新的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有了学习动机,学生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老师就要适时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她们的创造兴趣。我适时的通过一次朗诵比赛,使我班学生对舞蹈创作有了最初的认识和兴趣。在2006年12月,我校举办了一次朗读比赛,体裁不限,可自由发挥。这时正当我班学生对舞蹈充满兴趣与期待之时,我紧紧抓住这样一次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难逢良机,引导他们通过舞蹈小品的形式来表现朗诵的内容。我的这个提议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通过引导,唤醒了她们的创新兴趣,完成了她们的舞蹈“处女作”,并取得了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我们还专门开了一次班会,讨论这次创作的心得。大家一致表示创作的过程是快乐的,创新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此后,我班学生对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动手的能力有所增强。产生了创造的最初兴趣后,我又把握时机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带着她们进行即兴编舞。在即兴过程中,主要为她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她们展开翅膀自由大胆的想象。培养她们掌握音乐风格、节奏的能力,自由创作,使得她们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

创新的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

意志创造奇迹!要在创新上有所成就,就一时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是创新的支柱。学生往往在创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前行时,会变得意志消沉,甚至对创造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时的我也很焦急,怕之前的努力会付之流水。于是我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来磨练她们的创造意志。

要找到学生的意志弱点。于是,我以《坚持的价值》为题,通过班会的形式,讨论了这件事。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从中发现学生们在创新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所学知识的局限和编舞技巧的缺失。如今,中专的舞蹈教学主要是打基础,学习的舞汇仅限于教材。因此,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大脑里的新想法无法用新颖的舞蹈语汇来表达,从而也就局限了作品的质量。同时,在课程安排上也缺乏对于编舞技巧的学习。有创新想法但缺乏技术的支持,创造也是无法很好完成的,到最后只会影响创造,甚至使创造之人失去信心,意志消沉。找到了阻碍创造的根本原因后,我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安排了现代舞基训和当代编舞技法两门课程。在这两门课中,学生们学到了新的知识,身体得到了解放,思维进行了一次彻底刷新。并且也掌握了大量的编舞技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兴趣,增强了创造的信心和创造意志,使创新的行为能够持续进行。

创新的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也就是说,创造情感贯穿了创造活动的的整个过程,是维系创造活动的重要环节。

如今,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呆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条、注入式的教法形成了学生思想上的依赖、创造力的凝固。而舞蹈教育本身就需要大量动作、肢体训练的重复,乏味的教法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造情感就是要突破呆板的教育模式,贯穿情感,创造引人入胜的形象化氛围,使学生用“心”去学。那么如何能将情感教育贯穿于传统教育之中呢?

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中教授的内容只有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兴趣是一种使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内在力量,因此,调动和运用这种东西能使学生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这种兴趣主要是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在艺术教学中贯注情感,就会使学生激起强烈的心理活动和求知欲望。

第二,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因为个性和创造力来自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用情感激发学生追溯教学内容的本源,感受其产生的原因、形态和环境,就会使学生深浸于形象之中。而这种形象化的再创造过程,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和目的对象化,增强独立性和意志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述自己的情感理解,进入内心的探索。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3

一、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教育价值

(一)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众多研究表明,四岁儿童的创造想象力达到最高水平,五岁是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下降时期。人的才能发展“递减原则”决定了幼儿阶段是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只有当更多的幼儿接受富于创造精神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发展。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创造性想象和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成为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幼儿会在美术活动中大胆而自由地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用富有创造性的造型语汇,解决内心的矛盾,使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发挥,情绪情感得以释放,思想观念得以表达,人格得以和谐发展。日本幼儿美术活动专家板光彦说:“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取向。

(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是学前儿童健全发展的必然需要。

创造力是个人成才的工具,自我的价值主要是由创造成果表现的。特别是在未来,要想成才,必须具备相当高的素质,尤其是创造素质,而人的高创造力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幼儿时期是人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由于少有传统和经验的限制,常常运用自己的符号系统反映生活印象,表达思想认识,宣泄情感。他们的这种表达事物的符号系统就是发明创造,是想象的结果。这些创造的背后隐藏着孩子的认识和情感的发展,表面看是一幅图画和手工作品,实际上表现的是儿童纯真的心灵,严肃的思考,强烈的欲求,情感的平衡。这些创造来源于幼儿潜意识的表现,它的价值在于满足幼儿心理的平衡,促使幼儿的人格健全发展。而随着幼儿语言和推理在幼儿生活中的增加,幼儿的创造性渐渐退化。因此,从个人成长、成才角度看,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是学前儿童健全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教育策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强调:“人的创造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只有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园美术教师才能造就出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只有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园美术教师才能用创造性的教育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学习,用创造性的方法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使教与学合理地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一)幼儿美术教师要树立创新价值取向,转变传统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幼儿美术教师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前提。因此,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美术教师首先要形成全新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和质量观。要认识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美术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科学选择美术教学内容,意识到对艺术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为重要。要灵活地运用多种美术教育方法,增强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要正确评价幼儿的自由表现,尊重幼儿富有个性色彩的创造行为,保护幼儿的原创力,让幼儿成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健康和谐人格的人。要认识到创造力是与生俱来、自然产生的,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欲望与权利,教师要小心地呵护。

(二)幼儿美术教师要营造新型师幼关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源于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育过程。鲜明的情绪是激发幼儿强烈美术创造需要的基础。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民主师幼关系。要确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鼓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美术知识、运用美术知识的性格。要创设积极的课堂文化,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形成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

(三)幼儿美术教师要重视园本文化建设,创造个性发展环境。

首先,要重视幼儿园园本美术文化建设。幼儿园园本美术文化是一个育人的特殊环境,是一种潜在课程,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幼儿有意无意地在美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受到影响,实现着对幼儿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所以幼儿园要建立多元化的园本美术文化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如江苏省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在门厅屋顶设置了“天空的涂鸦”,是由每个幼儿绘画作品组合的“畅想2028”,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艺术在生活中创作的趣味性;长廊内是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大师的杰作,孩子们每天徜徉在“艺术长廊”里,置身于艺术世界中;班级内张贴、摆放着孩子自由创作的作品,成为幼儿艺术才华展示的窗口,交流互动的通道;“美劳创意屋”的创意柱上悬挂着颜色鲜艳的油画作品,搁架上摆设着特色鲜明的艺术作品和种类繁多的绘画工具及材料……这种特殊的氛围、浓郁的艺术特色激发了幼儿的艺术情感,点燃了幼儿创作的火花,满足了幼儿尽情挥洒的需要,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其次,要丰富园本美术文化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幼儿园美术活动,能够扩大孩子的美术视野,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丰富幼儿的美术实践经验,促进幼儿创造性地发展。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改;创新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新课改理念已经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科,这个问题答案不尽相同,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遵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得独特,就属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实行民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上要营造好创新氛围,让学生和老师一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彻底破除师道尊严,师生相互尊重。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反对意见,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轻松愉悦中获取数学知识。

二、启迪激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所以教学上凡事要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把课堂讨论引向深人,产生创新意识。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讨论,思维非常活跃,始终处于主动出击状态,为自己的创造感到惊喜,为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而积极努力,畅所欲言。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三、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探究欲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内驱力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应当经常向他们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索的新异情境,要善于提出难易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是点燃知识之火的燧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创造发明的萌芽。我们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明确:教师应随时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之有较多的机会发现、去研究、去探索,以形成积极向上勇于合作交流的浓厚氛围。另外要培养学生的寻疑意识。所谓寻疑意识,是指学习者在头脑中始终带着寻找问题的意识,以怀疑的眼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捕捉可供设疑的细节,挖掘疑点。寻疑可以在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寻疑,肯定结果,从而激发寻疑兴趣。其次,寻疑贵在主动。只有具有主动积极的精神品质,才能寻找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乐于寻疑,让学生填表产生疑惑,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求知,在讨论中找答案。

四、温故知新,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所以教师教学要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教师要理顺学生的思维思路和知识的顺序性,使知识自然迁移,为学生发现新知识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并适时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温故知新,承前启后,为新知识的发现做铺垫,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波澜。

五、拓宽思维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灵魂是求异思维。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是学生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想象力是涌现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性活动的关键,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在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由椭圆、双曲的几何性质进行迁移、拓展,总结归纳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因此,在教学中,若教师从知识的顺延、从属、引伸、互逆、相似等方面考虑和发掘类比因素,进行类比创新,就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六、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

开放题的多样性、探索性、层次性等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这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开放性习题改变了学生原来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其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思考,其思维方向和模式的发散性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把开放性习题融入课堂,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敢于思考问题,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等良好数学品质。在编制开放性习题时,要十分重视试题的设问方式,不同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设问方式,提出不同的解题要求;要注意问题的可发展性,给学生一个提问题的机会,也许比解题本身更重要。开放性习题往往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能引起学生思维发散。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训思维发散,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既要针对学科特点,做到适时、适度、自然结合,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有趣、有力,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5

一、培养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

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的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培养、发展主体的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或者说现代德育应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

认识这个问题,可从创造性的本质说起。创造性是人在创造活动中的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特有的创造活动的特性。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就是类生活。这是创造生命的生活。生活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i]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就是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性活动与活动的创造性是密切联系着的。“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己本身看作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ii]而人也就在这种创造和改造活动中获得创造性,形成了类的特性,或者说也创造和改造了自己。人创造和改造外部世界与创造和改造自己是同一个过程。不过在概念上对“创造性活动”和“活动的创造性”还是应当作一些区分。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活动的创造性则是活动的特性也是主体的特性,是主体性的表现,具有主观性。人的创造性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化,创造性活动是创造性的外化。二者和德育都有着内在联系。

创造性活动是价值性范畴。创造性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社会性的体现,是创造性的外化。创造离不开社会对其所作的品质评价或价值判断。目前,心理学界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发明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说是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iii]所以创造性活动是“有价值的”的。创造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所以具有人生或文化价值。创造是“具有建设性,而非破坏性或衰退性的蜕化”[iv]“一个江洋大盗或许他有他为盗的创造力。他从小盗而成为大盗亦是人生一种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对己对人终无长期的价值,似可将之排出创造之外”。[v]可见,我们今天所言创造是从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社会发展而言的。因此,创造活动作为价值性活动,理应是道德教育关心的课题,培养创造性不能没有德育的参与。

创造性活动应当包括“道德的创造”或“道德文化的创造”。当下,人们论及创造性活动多指“知识的创造”或“技术的创新”。然而,21世纪,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包括道德观念、道德准则不断变化,原有的某些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有可能过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提出一些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例如在科学道德、信息道德、经济道德、网络道德、生态道德等领域特别需要具体的规范,在这些领域特别需要道德的创造。现代德育不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既有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是要指导受教育者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活动的创造性是具有多重属性的品质。创造性既是优良的精神品质(心理品质),劳动品质、学习品质,也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它表现在物质生产活动和各种精神活动领域。作为精神品质,包含着创造意识、创造的热情、创造的意志等精神因素,创造是“智情意三者前所未有的表现”,[vi]它对于我们在各个领域做出优异的成绩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发明家的重大科学发现或创造发明,都是他们充分发挥了开拓创新精神取得的成果。科学劳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创造性。创造性又是一种学习品质。创造性学习是对继承性或维持性学习的挑战,是真正的“学习革命”,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作为一种价值范畴,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的道德生活中,必须学会创造。这在下面我们分析创造性的心理结构时,再予以说明。

活动的创造性是人的类特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这种类特性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说:“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对他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副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vii]这里的关键是“有意识”。“有意识的生活活动”使“人”成为人。亦如卡西尔所言:“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viii]

现代德育是以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为基础,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中心,进而促进社会的现代化的德育。现代德育必然要反映现代社会中人自身德性发展的要求、反映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把培养创造性纳入德育目标、内容,要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或培养道德主体的创造性为己任。德育的转型就是要从禁锢人的头脑、抑制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灌输性德育,转向开放性的、激发人的自主创造潜能的发展性德育。

二、德育在培养主体创造性方面的任务

主体创造性发展的价值引导是德育的首要任务。创造性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我们要有效地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又使人们的聪明才智用到对人类、对社会有价值的创造中去,不做对人类、对社会没有意义的事,更不能做对人类、对社会有害的事。2000年8月5日,在接见六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充分肯定了知识创新的巨大作用,同时强调指出:21世纪科技伦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国内有学者提出,创新人才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共同特质是:“应有着多元的价值观、注重自我实现的人生观、民主化的政治观、强烈的竞争意识、紧迫的危机感、开放灵活的处事态度。换言之,创新人才不应有单一的价值标准,不以个人利益和需要的获得与满足为人生理想,不以极端的权力为政治追求,不拖沓,不懒散,不麻木,不呆板,不自我封闭。”[ix]因此,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过程中,必须坚持价值观的引导,以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影响青少年,培养他们关爱人类、关心自然界的品质。

在培养创造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德育承担着特别重要的任务。创新精神包括开拓进取精神、求真精神、探索精神、挑战精神、冒险精神、负责精神、献身精神等等。进入21世纪,在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特别需要这样的开拓创新的精神。如同贝弗里奇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创造者应有的开拓品格是:“事业心和进取心;随时准备以自己的才智迎战并克服困难的精神状态;冒险精神;对现有知识和流行的观念的不满足;以及急于试验自己判断力的迫切心情。”[x]培养这样一些精神,是很复杂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对此,《学会生存》一书说得非常好:“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xi]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增强自己的创造意识,坚定自己的创造志向,具有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的欲望。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无事业心、无责任感、无使命感、消极被动的精神状态,决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可言。

培养创造感,德育有着自己的优势。因为德育是人的思想情感交流、沟通的过程,它的一个特定目标就是要培养情感方面的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称作创造感,“生产革新者、发明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教师、运动员、象棋手、作曲家等等都有创造感”。[xii]由于创造过程的进行和创造活动的成功,可能产生安慰感、愉悦感,以及精神振奋、欢欣鼓舞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贝弗里奇在描述了科学发现中所可能产生的创造感:科学上的新发现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它产生一种巨大的感情上的鼓舞和极大的幸福与满足。不仅是新事实的发现,而且对一些普遍规律的突然领悟,都能造成同样狂喜的情感。正如克鲁泡特金所写:‘一个人只要一生中体验过一次科学创造的欢乐,就会终身难忘。’”[xiii]当然,创造感也包括一些消极的情感。例如,当创造活动遇到挫折、困难、失败时,也会产生失望、紧张、不安、沮丧等各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强大动力。俄国科学家包特金叙说自己的创造热情道:“新颖的工作方法、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工作本身的教育意义是那样吸引了我,使我从早到晚与青蛙打交道……。我几乎忘记了生活中的一切。”[xiv]培养创造感,要重视体验学习。而体验学习主要应当通过各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行,对学生而言,就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反思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体会自己对待活动的情感态度。

创造性活动也是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德育要帮助、指导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包括目的性、独立性、坚持性、耐挫性等意志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明确的目的是首要的意志品质。独立性就是要不屈从多数人的压力、敢于冒犯权威的见解、不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受成规的暗示。坚持性就是能够长时间地、毫不懈怠地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处理好创造活动与生活、娱乐的关系。在创造性活动中,耐挫性就是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有这些意志品质的养成,既需要进行心理教育,又需要依靠道德教育,依靠实践的锤炼。

三、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做贡献

1.改变我们的德育及整个教育的行为,建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德育。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儿童观或学生观,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能。30年代末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创办的育才学校里开展了“育才创造年活动”,1943年,他发表了《创造宣言》,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xv]

其次要全面地看待学生。日常把语、数或理、化等成绩不好的学生叫“差生”,这是极其片面而有害的。加德纳的研究认为:人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这七种智能同等重要”。七种智能都是“生命的心理潜能”,都应当开发。又说,“每个成年人只有一种智能可达到辉煌的境界”,“每个人的身体本身都具有非凡的创造性”,[xvi]如果把一个语、数成绩不好但爱好体育的学生叫做“差生”,那为什么不把一个身体运动智能差,仅语、数成绩好的学生叫“差生”呢?又为什么不把那个数、理好,但不善交往、自我认识差的叫做“差生”呢?这公平吗?在衡量品德问题上更难以说清楚什么叫“差”。一本《美国教育学基础》中曾指出:“能够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常常被他们的教师看作是不努力,无进取心,不能令人满意的学生。”[xvii]而有一些所谓“调皮”、“淘气”的学生品质并不坏,却往往是创造潜能高的。这类学生常常精力很旺盛,爱动、爱捣乱,应当引导他们把精力用到正道上来,给他们运用和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差生”的说法,是一种社会标定。被标定为“差生”的学生,往往丧失自尊、自信,走向自暴、自弃,真的向着差的方面发展。而如果教师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正确地引导、积极地鼓励他们,就会促进他们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罗森塔尔效应”。

2.把培养创造性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

创造性人格包括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心理学说,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创造性、创造精神是创造性人格的本质方面,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以及对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教育的根本。进行一些思维创造技法训练、传授一些具体的创造方法,也可能暂时显示一些效果,但是不能舍本求末,抓住了枝节,丢掉了根本。这可能与理论上的误导有关,即误以为创造性就是创造力,创造力就是智力,智力就是思维能力,于是满足于搞些思维训练和小发明、小制作。创造性是人格内在的整体性特征,如果忽视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从长远说或从根本上说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要培养创造性人格就要培养各种创造性人格特征。这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研究。例如吉而福特的研究认为,创造性人格特征有八个方面,其中除智力因素外,如自觉性和独立性、求知欲、好奇心、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兴趣、幽默、意志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又如麦金农对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共400人的研究表明50%以上的人都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品质:智力、独创性、坦率、直觉性、理论和美学兴趣、掌握造就命运的感觉。不同领域内的人才,其人格特点又有所不同。国外的许多学者分别研究了不同领域创造者的人格特性如艺术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建筑家的人格特性,其中包含了许多智力品质,但更多的是情感、意志、性格方面的品质。我国学者王极盛研究了学部委员们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他经过大量的资料分析,认为创造性人格中的非智力因素有情绪、兴趣、意志、性格四大类52种。他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发挥创造性作用大的因素,前五位是事业心、进取心、兴趣、勤奋、求知欲;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创造性的人格因素发挥作用大的前五位是事业心、进取心、求知欲、勤奋、意志。[xviii]在人格特性中也有一些不利于发挥创造性的因素,较突出的如从众性、褊狭性、刻板性等。培养创造性人格应该包括形成和发展人格结构中那些积极的、有利于创造才能发挥的因素;防止和克服消极的、妨碍创造才能发挥的因素。

3.解放儿童的创造性,德育自身应是解放的。

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任何人。”《学会生存》一书提出“教育即解放”,“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xix]早在1944年,陶行知先生就呼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xx]他针对固有的迷信、成见、不准小孩自由活动、不准小孩提问、用频繁的考试占满儿童的时间,等等,提出了“六大解放”。这些对德育培养创造性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是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因此,现代德育应是解放的德育。

解放儿童创造性的德育自身应是富有创造性的。创造性的德育革除传统模式中的陈腐的、僵化的东西,创造和运用先进的德育思想、德育内容、新颖的方法技术和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如果德育自身是有创造性的,就会是富有魅力的,就会创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为了改进我们的德育,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

(1)解放的德育,其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和谐的、合作的关系,即“我?你”对话关系。解放的德育不是道德权威对受教育者的道德驯化,而是在教育者的组织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正如保罗?弗雷尔在其《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一书中所指出的:“在驯化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总是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的‘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当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这是一个往来不绝的连续过程。这是一个谦逊的和创造性的运动,在这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必须参加。”[xxi]

(2)解放的德育要求形成友善的、宽容的集体氛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培养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友善的、宽容的、鼓励创造性的集体氛围,学生有“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xxii]是学生创造性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

(3)解放的德育,其实施方式是生动活泼的。

它不是物化的、模式化的,而是人格化、多样化的德育。学生是人,不是物;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装“美德”的口袋,学生是精神主体,是道德的主体,是有思想感情的人。教育不是物的标准件生产,也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教育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过程。解放的德育实行人格化的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实现《学会生存》一书提出的教育理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生活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xxiii]

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德育。在开放中吸纳新的时代精神,锻炼受教育者的思维批判力、道德选择能力、创新能力。

它不是只重视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而是道德的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创造性不仅仅有智的因素,尤其是要有创造的精神,包括创造感、创造的热情和创造的意志。解放的德育不是单纯的说理教育,而是把理性的传授和指导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学习、形式活泼的道德践履结合起来的德育,是完整的德育,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德育。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6

在我国,创客运动方兴未艾,创客队伍日益壮大,创客社区和创客空间遍地开花,创客的创新成果亦纷至沓来。值得注意的是,创客运动正在成为国家意志。国内外学者对创客运动的研究多着眼于其对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而对创客运动之于知识民主化,尤其是我国急需的知识创新民主化的意义研究尚未受到重视。

近现代社会之前,创造知识的主体长期被宣称为上流社会,包括君主、贵族和广义上的士大夫阶层。广大民众通常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的创造者而存在。尤其荒唐的是,他们即便有所创造、创制、创新,也总是被嗤之以鼻。在知识面前,广大民众毫无知识话语权。然而,创客运动正在改变这一切,其根本原因是它为广大民众打开了知识创新民主化的大门,让普通人成了知识创新的主体。

知识创新民主化的工具

创客运动使用的技术为知识创新的民主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美国一些创客运动研究人员早就注意到了创客运动的民主化、大众化本质。他们发现,创客运动借助价廉的硬件,便捷的数字化制造,便于分享的软件,设计创造出新的产品。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马丁(Leemartin)教授提出的创客运动的三要素中,列第一位的就是数字工具,包括迅捷便利的原型设计工具和低成本的单片机平台。

知识创新主体民主化浪潮的涌动,不单单得益于现代技术。万众之所以能创新,成就自己为知识创新的主体,还在于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中外各地的创客实践表明,创客运动的基础性活动大多源自于长期的爱好、日常技术和传统的工艺制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近年来得到了数字制造技术工具和在线网络的强劲推动,使得那些原本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而难以成为知识创新主体的普通百姓也能进入创客空间,分享点子,切磋技艺,创制产品。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知识的历史传承和知识的创新两者之间相得益彰、交相发明的互动,才有力地推动着广大的公众进入“艺术、科学和工程等方面的创造性的生产,在那里,不同年龄的人们将数字技术和物理技术相融合,以探索点子,学习技术性技能,并创造新的产品”,创造着“实用的、能与之互动的,并能展示的东西”。

知识创新民主化的客观环境

创客创建的创客(空间)社区为知识创新民主化提供了客观可靠的环境。作为创客文化的载体,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的创客所创建的创客社区,其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发源于欧洲的“黑客空间”,其中最著名的是赫伦德(wauHolland)创建的以揭露重大的从芯片到pin再到智能手机等技术安全漏洞而闻名于世的“混沌电脑俱乐部”(ChaosComputerClub)。创客的领军人物奥特曼(mitchaltman)参观了欧洲的“黑客空间”以后将这个概念带回美国,在旧金山建立了noisebridge创客空间。

就其与教育界知识创新联系的密切性而言,创客空间首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格森菲尔德(neilGershenfeld)教授创建的知识接受与知识创新的一体化的FabLab。本质上而言,与其说它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创客空间,倒不如说它是一个新颖的教育环境。在这里,工程原理、机器人原理以及设计原理构成了核心,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自行生产而不是购买或外包他们所需要的工具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今天,在创制基金(theFabFoundation)的支持下,遍及全球各地的FabLabs得到了包括培训和局域网开发等在内的多样化帮助。随着mit的FabLab网络的不断延伸,创新2.0时代的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激发了全球的创客实践。换句话说,创客空间的延伸使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FabLab探索真正从mit的实验室网络脱胎换骨地走向了社会大众。

在走向大众的趋势下,作为由创客们志愿发起组建的创客空间已经成为创客们交流创意、实现创意创制分享和操作的平台。只要步入这样的平台,人人都能成为知识创新主体的思想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因为创客空间为广大公众提供了成为知识创新主体的四大现实可能性:空间的开放性、创客种类的选择性(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与一定的支付能力,你可以加入多个不同种类、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的创客空间),创客思想的分享性和创客创制的合作性。

除了教育机构、企业和民间自发组成的创客社区之外,非政府组织、独立的公益性的非盈利机构等也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创新的民主化进程。这些准教育机构极大地激励了来自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创客空间的能量,将之汇聚成流,注入认知和创新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正如瑞思尼克(Resnick,B.)所认为的那样,创客理念的引入,迫使人们必须重新界定什么是图书馆。如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认识上,“图书馆正从信息的仓库”转变成“一个社区工作坊,一个充满着知识经济所需工具的中心”。事实上,图书馆不仅仅是工具,以位于芝加哥的哈罗德华盛顿图书馆(HaroldwashingtonLibrary)为代表的图书馆与创客社区的结合还使得图书馆成为手动制物的空间和知识创新的社区。

总之,正如创客运动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在以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代表的非正式的学习环境领域中,创客运动和创客实践如火如荼的开展,不仅有效创造和补充了旨在帮助创客创制的工具、物料和程序,还促使那些原本不把自己看做创客的人们一夜之间转变成了创客。事实正是如此,在这些空间中,认知与创新齐头并进。公众首先是作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认知主体进入其中,在经过历练之后,逐渐成为正式的完全的参与者(Fullparticipants),即认知主体与创新主体合二为一的创客。

知识创新民主化的文化品格和生活方式

创客运动创造了以“知识创新民主化”为标志的文化品格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创客运动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参与其中的个体,即创客;二是作为实践的社团存在的创客(空间)社区;三是创客式认知与创新的一整套活动。就创客运动与知识民主化的关系而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马丁教授等学者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上述第三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他指出:创客运动推动的知识民主化进程不仅关乎技术工具和创客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其之所以成为民主化进程,关键之处在于实践活动。

创客运动,特别是其中的创客的实践活动,本质上表现为认知主体、创新主体与应用主体的三位一体化的主体性活动。广义说来,创客一般都是基于网络的新建构主义者。他们的创客实践表明,他们将学习与创新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主张将学习、应用与创新三步并为一步。

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创客,其实践活动本身创建了一种围绕创客空间的崭新的生活方式。虽然创客活动是创客社区的核心部分,但它绝非创客活动的全部。创客实践和创客研究均表明,创客实践社区之所以在创客空间形成,是因为其成员协同、合作式参与一系列活动。例如:创客空间同时容纳作为生活平台上的活动,包括散步、打游戏、关爱宠物等;创客空间同时作为思想交流和信息分享平台上的活动,包括组织读书会、开设主题论坛等。

毫不夸张的说,上述这些创客实践不仅孕育、培养和造就了日益壮大的知识创新主体队伍,还创造了崭新的创客型生活方式和创客式社会历史文化。创客型生活方式还不断凝练出一种促进知识创新主体民主化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其中包括:

生命意义在于创造的信念:创客并不十分关注他们到底能做些什么,令之兴奋、亢奋而持续为之不懈努力的是“能创造什么意义”。对创客而言,创造物质产品、工件、器具乃是意义的创造,或者是意义的最具体的表达,至于其创制是否具有商业价值,或者能否立刻帮助人们等,往往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创新就是美本身的美学观念:创客不仅对创建美好生活寄予热望,他们还把创新本身视为美的活动,所以,作为最有意愿、活力、热情和能力在创新时代为自己,同时也为全体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的广大创客,乃是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是痴迷于创新之美的人。

以需求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知识创新立场:奉行这一立场,创客不断激发和增强。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所言说的“生存力”,创造能针对特定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不断扩展的创客经验,创客个体的图式亦会不断进化,日渐成熟和完善。

乐于分享思想、技术(工具),善于合作建构产品对知识的创新态度和精神:广义来说,创客是指那些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自然、创新、实践、分享和合作就成为创客的共同特质,从而,它们不仅成就了“通过创造某一可以分享之物的行为来建构知识使然的学习”,他们还在学习的同时,通过取长补短、相互协调,爆发巨大的知识创新活力。

创客运动之于知识创新民主化的根本意义

创客运动之于知识创新民主化的根本意义包括三个方面:大众成为知识创新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形成;大众作为知识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知识创新主体地位之上的大众知识创新精神的不断发扬和力量的逐渐壮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知识的垄断和知识的暴政将广大民众抛弃在知识的创造者世界之外,其创造知识的梦想长期处于沉睡状态、被压迫的境地,成为创造知识的主体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创客们掀起的革命所带来的工具和促发的精神,极大地培养了民众的酷趣(hardfun),形成了广泛的从“想做”到“能做”的态度(‘can-do’attitude);而“能做”这一态度本身又激发创客深入挖掘和建构大的想法、观念、创意,让科学变得手能摸、手能做,而且趣味十足。结果,广大的创客民众唤醒了创建知识的梦想,唤醒了成为知识的创建者的梦想。这样的梦想具有神圣的性质,根本原因在于创客这一概念自创客革命以来成了人类的(潜在)普同性。换句话说,在知识创新这一民主化过程中,知识创新主体随着梦想的成真,逐步建构了知识创造“主体”(agency)的身份。

广大民众作为创客,其知识创造精神的发扬和力量的壮大,既是知识创新民主化的产物,又反过来促进了知识创新的民主化,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界共享知识话语权。笔者认为,创客运动推动的知识民主化的进程,不仅怀抱一个宏大的知识愿景,它还承诺:波澜壮阔的创客运动必将孕育深刻而广泛的知识以普及民主以机会和权利。当然,这一民主化并非指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而是指人人都可以创造知识,成为知识创造的主体。

【参考文献】

①徐广林,林贡钦:《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文化与创客空间》,《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2期。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7

人类进入了当今的信息社会,每天都会涌现出新思想、新变化、新发明,其宽广丰富的程度和发展变化的速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相比的。社会要进步,必须有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要想立稳于今天,必须改革,实施创造教育,使学校具有发展生机。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基础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根据学生个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学生的持续发展要有扎实的基础作保障,也就是要让学生有持续发展基本的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立足于语文基础,也就是说,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语文基础的教学之中,把基础与创新辩证的统一起来。

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需要在一定的原则下进行。首先,要遵循个性与共性结合培养的原则,在发展共性中发展个性;其次就是要遵循主导与主体作用协同发挥的原则;第三是要遵循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结合的原则。学生创造技能和心理品质主要还得通过创造实践活动而获得,一些形象、直观、活泼的实践活动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激情,培养创造兴趣,有利于创造能力的提高;第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培养原则;第五是显形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是问题中心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各自的教学实际创造性的运用。

创造教育就是有目的地通过一些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而中学创造教育的任务是: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创造素质,即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创造思维方式和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以及活动内容与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与成人不同,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

课堂教学。学校生活中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度过,因此课堂是学生创造能力形成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培养创造能力主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管能动性,将学习过程有“吸收储备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发现法、问题法、开放式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更是接受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在这一关键环节上要花功夫去抓,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如果说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座恢宏壮丽的大厦,那广博的知识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而“双基”则是基石中的一块块的砖。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最关键。字、词、句、语法要过关,文言文中常见实词、虚词要熟练,听、说、读、写要训练有素。只有胸有点墨、知识面宽才能形成新的观点、理论,才能有“顿悟”的灵感。

创造性课外活动。它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课外活动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形式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课内的天地太狭窄,课外的世界很精彩。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性课外活动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开展“小发明、小创作”为主的各种科技活动;二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活动,如:读课外书、练书法、画画、体育小活动等。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8

[关键词]:创新创新教育体育教育

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发展经济必须依托知识创新,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止让我们必须以新的人才观念审视我们的教育,确立新的教育培养目标。因此,创新知识将由人们的一般追求发展为激烈的集团竞争和国际竞争。

创新即生存,创新是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知识创新源于创新教育,而体育教育将其具有的特殊性将两者结合,这是当前迫切研究的课题。必须从两者的关系说起。

一、创新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涵义及关系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所谓体育教育,是以培养健康的身体,和通过身体活动对身心的培养为目的的教育。具体地说,包括两个含义:一个为身体的教宵,既促进形态的生长和机能的发育,形成健康而美的体格;二为通过身体教育,促进体力、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体育教育在塑造人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着感和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提高素质教育的手段,而体育教育如何和创新相结合呢?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及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它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创新优势。因此,体育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就是体育活动通过它所具有的社会环境和特有的功能,通过教育的过程来培养人的创新个性,开发人的创新智能。要真正体现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应用,体育教师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从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在体育教育中利用创新教育存在的潜力开拓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从而增强个性培养。[2]

二、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发展潜力

(一)开拓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楔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育的创新意识起主导作用,是教学中获取创新成功的第一要素,教师要有创造性的工作,自觉地、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气氛,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主体角色,摆正教与学、师与生的位置,甘愿充当学生的铺路石,为学生提供民好的学习环境。我在每一节体育课堂教学上我都会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立自己的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创新,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问题和练习要求,对于那些较难的问题和练习,允许学生间相互讨论和帮助,也允许学生对答案的回答不拘泥于某一定向性结论,帮助学生寻求多元化的目标、方法,这样创新意识会更为强烈。

(二)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只不过它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劳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3]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禁钢着各位体育教研人员,一味地遵循着“讲解一示范一分组练习一巡回指导一终结评价”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材为中心,将教材比作“图纸”,力求把学生加工成“标准件”,使得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个体差异,与当前素质教育背向而驰,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为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提出的一些奇特问题,不应忽视,而应鼓励他们质疑、引导他们标新立异,,在教学中考虑什么。何不巧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构建一套思维活跃的,具有创新功能的体育教育模式,例如目前试行的“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小团体体育”等等。

2、改变旧的教学方法

方法是研究认识问题的途径。体育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参与知识形式,探索研究知识创新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力求达到知识的创新。例如,发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探索研究开拓思路,去解决问题,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方法原理和有关知识。在情境教学法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像、录像、多媒体再现情景,以语言描述,以音乐渲染情景,例如在游戏“抢救伤员”中配上战场上的枪炮声,战车的轰鸣声,战士的呐喊声,创设出战斗的氛围,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而迅速进入角色。这样,游戏更加形象、逼真,学生兴趣、情绪更加高涨,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3、发挥体育的自身优势

体育对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不但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而且还有更广泛的空间和氛围。因此,应借助体育教学的自身优势,在传授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体、促智、审美、益智等多功能的教育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例如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示范某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去做动作;有的学生心里想去练,但不外露,这样学生就会很被动,作为教师应清醒认识到学生好象在逃避,其实内心深处也想学,因此教师应让每个学生体会冠军乐趣,给予鼓励,这样才会让他们去思索、创新。又例如在练习前滚翻和后滚款时呈圆形摆放体操垫,这样,做前滚翻时如葵花向阳;做后滚翻时如百花齐放。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场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激情。

(三)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求是思维的活跃性。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求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训练其发散思维、启发联想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应尝试着教会学生不断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强烈意识,及时鼓励、肯定,使之爆发出理想的火花。比如在游戏中,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或组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设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活动。大家经过思考、讨论和选择,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快”、“叫号接球”、“击中目标”、“打活动目标”等游戏项目。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发挥“导演”的角色,充分让学生自行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还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或游戏活动缺乏新意的小组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这样,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水平和经验。

(四)培养创造能力

在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注重开展启发诱导,创造性来自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现代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富有刺激创造的环境,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创造能力发展的素材,改革教育方法。不能用硬性的教学安排把学生捆得死死的,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留给时间让学生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学中发挥创造能力。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如在游戏练习中,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为为绕过“敌人的哨岗”、跳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创造能力。又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兔跳”和“蛙跳”的动作进行练习,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

三、依据创新教育的特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势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那么,培养其创造新精神和能力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技能)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2)《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05

(3)《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08

--------------------------------------------------------------------------------

[1]在北大校庆上讲话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9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创造活动中来,是提高本科美术学专业基础美术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课题。但从基础美术教学现状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师讲绘画的基础知识,学生听绘画的基础知识;老师板书绘画的技能要点,学生抄写绘画的技能要点;老师示范作画步骤,学生观看作画步骤;老师示范画结束,静物一摆,学生便开始操作练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极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又是最需要学生主动发挥其创造性的,现代美术教学应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从以传统的讲授知识为重点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教学莫过于师生之间情感的相互交流互动和提高,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在视觉中感受,而且全身心的融入教学的创新思维活动中。这需要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快速进人全新创新思维活动中,教学也就进入了“引人入胜”的境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就是一条达到这种教学境界的有效途径。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从事创作活动的根本动力。创造活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史。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透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因此,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美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以主动的创造性思维为艺术活动主体,把学生对艺术本身的语言和造型的感受力、创造力挖掘出来,让学生置身于创造的时代潮流和艺术氛围之中,去体验和感悟创新,从而增强其创造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

(一)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多思快想,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将创造力分解为边界推移、边界突破、发明与美学组织。边界推移就是扩充材料与工具的固有特性,创造性的运用造型因素。边界突破就是在传统观念与传统技法中发现缺陷,提出新观点、创立新技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价值取向的变化。美术教育开始有意识的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教学观念,开拓学生视野,创设发挥想象的表现空间,运用现代材料与工具发掘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生动灵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思快想,鼓励学生在思维中打破界限,打破工具和材料选择的局限性,综合运用各种技法,进行有广度和深度的开拓。为善于动脑、敢于提出自己看法的学生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创造独具一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二)以特色课程为创造平台,训练学生随机应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又叫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摒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拓新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随机应变、变化多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拘一格,不受消极定势的桎梏,从而产生超常的构思,为创造打好坚定的基础。

德国20世纪初包豪斯学院教学体制创始者格罗皮乌斯是创新教育的先驱,其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基础美术教学的训练,只给学生题目,不给任何工具,不讲解,不给方法,由每个人自由发挥,促使自己思考,不依赖条件,引导探索新渠道,发挥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美术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不少有创造意识的课题设计。如图形创意中形象的发散思维造型、借形想象、借迹造型以及创作中的反常规思维、逆向思维等,这样的课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还需要我们在每块教学领域上广泛而深入地拓展和建立与之配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体系。

(三)打造良好的创造环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思维的独特性

创造性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它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在中国的基础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将技能技巧的掌握看成是创造的理念,而不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

技能是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在文化教育上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创造力是不能教的。但创造力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良好的创造环境,所以美术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环境,开启学生内心的创造灵感,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这是创造性思维最高层次的境界。

为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鼓励他们对已有的知识作出新颖、独特的转换和组织,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篇10

关键词:课外活动创新性素质教育大学生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历史证明,科技强则国强,而科技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高校来说,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其中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

一、课外科技活动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

(一)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瞿姆林斯基说过:“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群众性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际上是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的相互碰撞过程,通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产生均来源于实践活动。因此,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最佳切八点和重要途径。

例如,我校2004级石工专业学生刘辉,利用课外时间在我院实验室协助老师做实验,由于表现突出,多次跟随老师前往油雕单位采集数据,搜集资料。一年以来,该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并于今年参加了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显然,实验室的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学生涉猎其他学科的主动性。

(二)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可靠依托

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以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能够使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得到激发,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爱好、能力和特长,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从而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求解,这就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实践环节,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转化。

(三)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有形载体

应该说。在大学生内心对刨新活动存在着好奇、热情、乐趣与积极性,但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载体来激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质是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索研究负责的精神,它为学生创新活动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探索者。而大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也就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因此,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地积极开展各种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培养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达到以有形的活动培养无形的精神的目的。

同时学生科技活动,尤其是竞赛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拓展性。一个好创意的活动往往可能发展成一系列活动,并带动其他活动的开展。例如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从开办至今,十余年的时间内,已发展成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系列竞赛,并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科技赛事为龙头带动其他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大学生科技活动,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活动。这种大众性和普及性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还很好地推动了整个高校学生各方面创新活动开展,从此意义上讲,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正好满足了学生创新活动的载体需要。

(四)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首先,科技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使得课外科技活动成为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

其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这就决定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创新活动的舞台。

同时,作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龙头,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代表的一些大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近20年的发展,日趋成熟、规范,也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其中,各高校围绕这些赛事,组织了一系列如校园科技节等课外活动,极大推进了高校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使得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为高校校园一道引人注且的风景线。由此带动发展的各类学生科技社团更成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主力。

就我校实际情况而言。是否可以依托各类学生科技社团组织类似于“挑战杯”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可开展诸如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科技社团的主力军作用。

二、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建议

(一)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首先,重视知识积累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大学生求知欲旺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创造性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应有重点地开展一些具有较高知识性和科技含量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能接触新事物,得到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的积累不是一、二次活动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

其次,加强创新思维综合素质的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应该具备以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与进取心为主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求异思维意识为主的科学素质;以具有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以具有良好传统文化素养为主的人文素质;以正确应对挫折能力和健康体魄为主的身心素质。因此课外科技活动不能仅仅看出了多少科技成果,更应注重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最后,强化个性教育是激发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力。强化个性教育,鼓励、支持和促进太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有利于激发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力。大学生与同龄人相比,其优势是能在高等教育的条件下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课外科技活动也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活动中让大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的主要支点,把准自己的志向,塑造自我,发展和促进自身的创造力。

(二)注意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的拓展

创新能力来源干宽厚的基础知识。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在形式上鼓励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组成一定的兴趣

小组,内容上不能一味求”高”求“深”,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上。使学生能更多地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文、史、哲等人文知识的传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更全面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点对工科大学生尤为重要。在我校应多组织文化素质教育类活动,大力倡导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互补,逐步形成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加强对学生科技社团活动的指导和支持

高校应重视学生科技社团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多方面支持和扶植学生科技社团的建设,规范社团工作,鼓励学生社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政策上鼓励学生创建科技社团,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社团群,尤其鼓励学生跨院系,跨高校,甚至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兴建社团,实行各种资源的共享。对现有较好的社团进行重点扶持,如给予必要的经费、设备和场地的支持,配备指导教师等等。还可以把社团活动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索学生科技社团活动的新思路。同时健全科技活动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科技社团要加强考核,严格管理,使学生科技社团活动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正确方向发展,使之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

例如,2001年陕西省水利厅耍举办一次知识竞赛,但缺少电子计分器,经多方联系得知我校大学生科技协会研制的电子计分器非常适用,于是在校团委的帮助下,由大学生科技协会为此次大赛提供了电子计分器,并派专人提供技术保障。赛后得到了省水利厅知识竞赛组委会的好评,对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积极开展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

各种大学生创新类科技竞赛,由于其鲜明的科技性、实践性、探索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的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众多学生的参与,成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而莫中一些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竞赛,尤其对工科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为例,通过要求学生开拓思路,创意制作自己设计的机构或机器模型参赛,大大激发和挖掘了广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