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设计的定义十篇环境设计的定义十篇

环境设计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49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1

(1.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为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针对软件定义网络实验课程存在的实验科目匮乏、硬件实验环境尚难规模化部署和灵活性不足、学生上手难度大等问题,依据体现最新研究进展、增强差异对比实验、设计模块化实验科目等建设思路,阐述如何基于mininet软件模拟环境配合poX、Kinetic、pyretic等控制器开设SDn网络环境搭建、SDn网络特定拓扑绘制、网络分割、防火墙编写等实验科目,最后说明取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mininet;openFlow;poX;实验课程设计

第一作者简介:张连成,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应用,liancheng17@gmail.com。

0引言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SDn)是一种基于可编程网络的新型网络体系架构,本质上具有“控制与转发分离”“设备资源虚拟化”和“通用硬件及软件可编程”三大特性[1-2],可实现全网流量行为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SDn被普遍认为是it界的第二次革命。

1软件定义网络实验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1)SDn属于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实验科目比较匮乏。

SDn从2012年成为研究热点,业界和学术界已开发和提出一些SDn网络交换设备与搭建方案,也有一些介绍SDn相关技术的书籍(如《软件定义网络:SDn与openFlow解析》《深度解析SDn:利益、战略、技术、实践》《SDn核心技术剖析和实战指南》等)面世,但高校很少开设软件定义网络相关课程,实验科目更是不多,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可借鉴的教学成果,增加了软件定义网络实验课程设计的难度。

2)硬件交换设备较贵,难以大规模部署用于实验教学。

作为SDn网络的主要南向通道协议,openFlow协议尚在更新发展之中。购买支持openFlow协议的硬件交换设备搭建环境,虽然环境真实,但openFlow协议更新较快,大概每半年就会更新一版,如果随之更新硬件设备,会需要消耗大量经费,目前条件下尚难以用于大规模实验教学。

3)硬件实验环境的灵活性不足。

大部分SDn网络硬件交换设备所实现的openFlow版本是1.0,而对于1.1、1.2、1.3和1.4版本的实现则较少,另外,满足1.3版本所要求的安全传输层协议(tLS)支持则更少,因此采用其所搭建起来的SDn网络环境不够完整。另外,在硬件实验环境下,学生做特定网络拓扑绘制、网络分割等实验时不够灵活,需要分批次开展实验,且实验环境构建与切换较为复杂,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4)学生上手难度较大。

SDn本身就是新兴技术,另外,在实现各类SDn技术时,用到了大量不同的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C++等),存在不同的控制器实现(如poX、Kinetic、pyretic等),需要网络协议分析、虚拟机操作等相关基础知识,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难度太大,不易上手,很多时间花在环境搭建和基础知识更新学习上,不但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且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软件定义网络实验科目设计思路和方法

从SDn、openFlow等公开文档与资料中搜集适合用于SDn实验科目的素材,借鉴已有教学成果[3],软件定义网络实验科目设计的总体思路为体现最新研究进展、增强差异对比实验和设计模块化实验科目。

1)体现SDn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实验科目的针对性。

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目的,解析课程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SDn网络公开资料和开源工具,在硬件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开设SDn实验科目,另外,实验科目要体现SDn网络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使实验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增加与传统网络的差异对比实验,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SDn的优势和不同。

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依据学生所具备的传统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族)的相关知识,为使学生更好掌握SDn网络相关知识,增加与传统网络运行方式的差异对比实验,这样不但使学生可以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并且针对同样的网络通信问题,让学生理解需要设计新的网络架构的必要性,使得学生掌握创新思维,为后继开展创新型研究奠定基础。

3)模块化设计实验科目,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

因本课程面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所有层次、所有类型研究生开设,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培养需求,拟构建模块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可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利用不同的实践课程模块化组织实验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针对学习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增加难度较大的实验科目,而针对学习和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使不同的培养对象都能有所收获。另外,针对那些只是想了解和学习SDn前沿知识的学生,则适当降低难度,减少实验科目的难度和数量,使得他们也有信心学下去,而对于希望对SDn网络技术有强烈兴趣的学生,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则可布置更多的授课内容与难度较高的实验科目。

3mininet模拟环境介绍

斯坦福大学nickmcKeown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基于LinuxContainer架构,开发出了一套进程虚拟化的平台——mininet[4]。在mininet的帮助下,你可以轻易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搭建一个软件定义网络,对基于openFlow、openvSwitch的各种协议等进行开发验证且所有的代码几乎可以无缝迁移到真实的硬件环境中。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就可以搭建一套媲美真实硬件环境的复杂网络,并轻松进行各项实验,一行命令就可以创建一个支持SDn的任意拓扑的网络结构并可以灵活地进行相关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后,又可以轻松部署到真实的硬件环境中,因此mininet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非常优秀的SDn网络研究与测试平台,而无需使用昂贵的专业级硬件实验平台,也避免了使用传统虚拟机搭建复杂网络环境的负担[5-6]。

mininet作为一个轻量级软件定义网络研发和测试平台,其主要特性包括:

(1)支持openFlow、openvSwitch等软件定义网络组件;

(2)方便多人协同开发;

(3)支持系统级的还原测试;

(4)支持复杂拓扑、自定义拓扑;

(5)提供pythonapi;

(6)很好的硬件移植性(Linux兼容),结果有更好的说服力;

(7)高扩展性,支持超过4096台主机的网络结构。

4软件定义网络实验课程设计概况

软件定义网络实验课程可设3种实验类型(基础型、验证型和综合型)和11个实验科目,可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的不同培养需求,模块化组织实验教学内容。

1)基础型实验科目。

基础型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后继实验所必需的实验基础环境及基本使用方法,主要是mininet实验环境的搭建与mininet基本使用,详见表1。该部分实验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学时数。

2)验证型实验科目。

验证型实验主要使用mininet模拟环境对mininet与SDn网络的特色与优势功能进行试验与验证,如特定网络拓扑绘制、二层防火墙编写、网络分割等,详见表2。该部分实验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学时数。

3)综合型实验科目。

综合型实验主要针对学习兴趣浓厚、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其设计更复杂、更实用的实验科目,也可根据技术的最新进展引进一些技术小课题作为实验科目,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查阅文献资料、寻求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8],详见表3。该部分难度较大,授课时不做硬性要求,由感兴趣的学生选做,既可抵消前面的学时,又可额外完成。

5结语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实验课程存在的实验科目匮乏、硬件实验环境尚难规模化部署和灵活性不足、学生上手难度大等问题,依据体现最新研究进展、增强差异对比实验、设计模块化实验科目等建设思路,通过mininet软件模拟环境配合poX、Kinetic、pyretic等控制器开设SDn网络环境搭建、SDn网络特定拓扑绘制、网络分割、防火墙编写等实验科目,涉及不同的培养难度和层次,充分考虑不同培养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未来,我们准备依托已成功搭建的openStack云平台及其支持SDn的neutron组件扩充SDn网络实验科目。

参考文献:

[1]nickF,JenniferR,ellenZ.theroadtoSDn:anintellectualhistoryofprogrammablenetworks[J].aCmSiGCommComputerCommunicationReview,2014,44(2):87-98.

[2]manarJ,taranpreetS,abdallahS,etal.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stateoftheartandresearchchallenges[J].Computernetworks,2014(72):74-98.

[3]Feamstern.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eB/oL].[2014-05-26].coursera.org/course/sdn.

[4]卢冀,李艳,郝志安,等.基于mininet的SDn架构仿真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4,40(5):57-59.

[5]韦世红,卢威.基于openFlow的未来互联网试验网[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5):21-24.

[6]尹雪蓉,宋耀光,倪巍.云计算环境下openFlow网络研究与实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122-125.

[7]徐朝辉,秦杰,梁义涛.学生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20):40-43.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2

一、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人文主义的诞生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需求、人的发展等方面,萌芽和发展与文艺复兴时期。首先,人文主义肯定并认可人的精神是自由的,是可贵的,通过环境设计,将这样的思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环境,人文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有积极作用。

(二)环境艺术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兴学科,为了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社会建设需求,环境设计作为新兴学科,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环境设计是建立在城市环境优化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学科。环境设计是一门科学,主要对人类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休闲生活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以便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环境设计包含的学科内容很多,例如建筑学社会学、文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行为学以及环境生态学等诸多学科。

(三)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让人们见识到了更多的新鲜事物,对自身的生活要求和精神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在社会生活中提升新的高度。环境设计正是应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的融合,更是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二、人文主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类的真实和切实需求,根据人类的需求完成设计工作。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需求都会对自身的提高,也是人类生活与社会中的发展步骤,只有具备真实的需求,同时能被满足,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对建筑、环境等需求设施融入人文主义,是体现人类重要性的重要表现。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化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没有一项内容能离开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体现文化价值的手段,必须是以体现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设计,从施工角度来说,是保证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但从社会环境营造来讲,必须保证能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设计过中,重视人在所处空间内容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协调好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融入人文主义后,让环境变得更有人情味,这才是环境设计价值体现的目标。

(二)环境艺术设计要重视文化特色

技术是客观的,同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会出现较大差异,所以,在做环境艺术前,设计师应该先了解清楚当地的风俗人情,以及当地的居民喜好,并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多方案、多设计的方法,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最后确定一种最适合本地人文主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对当地环境设计的充分理解和认识,凸显本土特点,使得该地城市环境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地区较明显的特征,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展现风俗风貌,还能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三)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主义等科学的交叉

作为环境设计人员,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范围广,有文化上的,艺术上的,所以,环境设计要融合人文主义,所要了解的知识体系是很广泛的,而各个知识体系又会有所交叉,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本地风俗文化知识,还要能掌握设计理念和环境工程。例如,人体工程,看似与环境艺术设计无关,但要为居民一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体工学不可或缺。此外,设计师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对除了本地之外的其他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多了解,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设计经验,从而更好地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

(四)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虽然与其他学科有所从何,但设计人员应体现其独立性,才能有效展现你的设计理念。作为设计师,要坚持本门学科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环境建设、优化的特点和优势。只有高超的环境设计,才能经久不衰,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积极与其他环境建设科学、人文主义科学融合在一起,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3

论文摘要: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要借助情境思维,要把产品、使用者以及使用环境等各种要素放在一个情境空间中进行分析,将设计要素体现在产品与使用者及环境的交互中,从而发现和确定用户的需求及新产品的设计定位,获得产品概念设计方案,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

产品的存在,是产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产品系统的要素和特征,正是产品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的需要而产生的。设计师需要将产品系统向产品之外进行扩展,将产品系统与系统之外的人、环境一起研究,从产品内外交互产生的产品特征需求出发设计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将所要开发的产品置于人、产品、环境中进行观察、预测、想象和情境分析,为企业决策人寻找商机、判断概念产品能否进一步开发生产,提供更好的依据。

一、情境与情境思维

1.情境

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在于满足需求,包含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自然的需求。产品设计不仅是需求的物质转化,同时也是需求的关系转化。所以,不管是产品设计的目的还是影响产品设计的因素,都离不开人、物、社会、自然等组成的大环境系统,这个大系统就组成了广泛意义上的情境。通俗的理解,情境即情形、情况,指事物呈现的样子、所处的状况。本文中所指的情境(situation),与产品联系起来,简单理解就是产品与使用对象、使用环境相联系时所呈现的样子和所处的状况,包括产品存在的大环境背景以及相互之间的动态交互。情境不仅仅是具体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与主体发生作用而构成的特殊的主体——客体的关系状态,是人、物、环境构成的系统中,要素及其要素之间互动而形成的交互情境,以此给设计者启发促成设计的进展。

2.情境思维

情境思维(situatedthinking),就是在人、物、环境系统中进行产品设计思考.而不只是如传统的单纯的只对产品对象的设计思考。从需求的提出、产品功能的要求、产品形态的设计都遵循人、物、环境的需求。情境思维下的产品设计,改变了以往“以物为主”的观点,成为“以活动为主”的情境观点,设计也由一个静态的过程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设计的过程所考虑到的焦点也就不仅仅在物品上,而是在人、物、境的活动所构成交互作用下产生的情境。产品设计也从“造型随物品机能的理念”反省思考到“造型随使用者生活意义”的层面。

二、情境思维的重要性

当今消费者购买产品,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希望体验在使用产品时产生的某种情境。所以,工业设计的产品,除了基本的物质功能,然后是一定要包含“情”的。没有“情”的产品,不是好的产品。“情”灌注于设计.赋予了设计以灵魂。当一个产品被赋予了“情”,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形态,它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精神体,它可以和用户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它可以轻松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间去,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有益组成部分。产品中的“境”是承载在产品物质形态上的虚拟场景,这个场景包括可以引起人们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等等,能够触动人们情怀,“情”也就随之产生。比如,苹果电脑的设计,其圆滑的造型、透明的眩彩外观就是通过经验丰富的果糖设计师,通过研究生活趣味十足的水果糖情景得到的具颠覆意义的设计。完全改变以往电脑刻板、毫无生机的形象,传递出一种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生活趣味。所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有情境思维,把“境”当作手段,把“情”作为目的,从产品本体向产品之外进行扩展,将产品与产品之外的环境一起研究,达到以“境”传“情”获得个性化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情境思维的实现

产品、使用对象、使用环境、使用方式构成人——产品——环境系统及其交互情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定用户群体在特定的环境中会产生特定的产品需求,特定的产品满足特定人群在特定环境中的需求,而特定环境促进或限制了特定人群的产品需求。因此设计师要把情境思维贯穿整个产品设计始终,做到以下几点:

1.用户群体细分化

不同的产品一般会针对不同的目标组群。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生理特征(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人体尺寸等)、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特定群体社会角色.家庭结构和工作模式中的地位,进而演化出不同环境下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的病患特征乃至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性格特征等都可以成为划分不同类型组群的依据,将人的不同的物理特性、生理心理特性以及思想行为习惯等区分开来,其间注意理解人们的行为思想、信仰、价值观等,用于引导新产品的发展方向。

在“顾客细分”营销观念主宰的今天,这种划分越来越必不可少。因此对目标组群的特点研究是产品设计情境分析的前提,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采用设计人种志的方法,做特殊交互活动的描述说明,通过实地调查来观察群体并总结群体行为、信仰和生活方式,深入研究用户,进而分析用户与产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情况,从而来了解行为系统的演化形成。

2.产品使用方式情景化

产品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创造合理的使用和生存的方式,产品作为融合了精神意义的物质载体其生命周期包含“从产品的形成到产品的消亡,再到产品的再生”的整个过程。使用方式规定了产品的功能文化意义的实现,“使用”是一个过程,其意义包括物的运动,人对物的作用关系和物的信息反馈,即由此产生的人、物、环境以及物质与非物质等多重内容相互协调的设计文化。“方式”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使用动作,而是使用时一系列动作之连贯的系统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人的连续行为与各相对应的物与物或物与人组成的情景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之为“方式”。

使用方式包含着物、人和环境及其动态过程等多重涵义,其“合理”性的观念是在对各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情景的协调过程中实现的。“使用方式”是在由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所组成的特定情景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过程。产品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目标的人为符号系统,其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使用者在借助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进行系统广泛的“符号联系”来完成的。符号的意义解释对情景具有决定性的依存作用,随着情景的变化,使用者将对产品符号进行不同解释,用户的情感和行为都会发生变化,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功能的实现。也就是说新产品将在什么情景下使用,丰富的情景各具特色,产品必须与情景相适应,在一个地方受欢迎的产品,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可能会遭到抵制,就比如家庭用得成功的个人电脑未必适合办公室使用。所以抽空了情景的产品符号是空洞的、无意义的,只有将它们放到一定的使用情景中,产品才可能发挥其功能。

3.环境因素多重化

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以外的产品依赖存在的状态关系,是与产品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空间环境、市场经济、技术发明、文化审美、制度伦理等综合起来的多重因素。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如气候、地理、空间等自然环境和社会风俗、观念、习惯、规范以及经济、技术等会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要求,人们也就会有一定类型的人的行为和心理,包括活动、行为、态度或情感、要求、愿望等,从而构成了一定的环境与人的文互,产生一定的产品需求。可见,环境与人与物的情境分析是将某种环境下的某一事件的过程分解成了细节,使设计师能够注意到使用者所没有留意的问题,从而发现产品的相关原则与机遇。

产品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出色的使用功能、工程性能,尤其在今天,围绕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品系统必须要面对大量的周边环境要素带来的问题,目前的社会经济、社会潮流、文化规范、制度法规(如安全标准)、市场状况、技术条件限制、用户期待、品牌形象、美学价值、产品所在的微观环境要求等等,都对产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是产品系统必须考虑的内容。如克莱斯勒的airflow轿车是按照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具有极为出色的工程性能,它甚至能够经受住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破坏力,然而它的销售却是20世纪的典型失败案例,充分说明了市场中产品不能单靠性能生存。如不全面的分析产品与多重环境的交互,而去片面地为一个设计特点争论不休.或者错误地增加功能、目标,不全面理解其他市场需求,那么就会导致失败的设计,造成企业的损失。

因此设计师在在设计过程中要全面的分析与人与产品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空间环境、市场经济、技术发明、文化审美、制度伦理等综合起来的多重因素,从中确定产品存在的可能性与意义。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4

三是继续沿用“持续经营假设”(刘明辉,1996)。笔者认为,在环境会计基本假设中引入“可持续发展”假设和用“可持续发展”假设代替“持续经营”假设都不甚妥当,“可持续发展”不宜作为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理由如下:首先,从形式逻辑的层面而言,“可持续发展”不符合作为会计基本假设的形式要求。其次,根据《新会计大辞海》,会计假设是指“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的判断,而形成的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定。”①再次,葛家澍、林志军在《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中也提到“会计假设(accountingpostulates)又称会计假定(accountingassump2tions)。根据西方会计学者的解释,由于会计实务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在会计处理时难免运用判断和估计,这就需要先做一定的假设”。②由此可见,会计基本假设来源于“存在一些无法正面予以论证的事物”,也来源于“科学的发展,实践经验的积累尚未达到确定的程度,或达到确知可以另一事物来代替它的程度”③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求会计作出连续、稳定、确切的反映,进而对经济事项发生的环境加以估计,形成判断,最终成为会计工作的公理或前提。这个过程如下图:上述过程在形式逻辑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会计假设在形式上应该表现为“判断”,会计假设的这种形式是“假设”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衡量一条语句是否属于“判断”有实质的和形式的标准:实质上,看该

语句是否对思维对象的性质、关系等给予了肯定或否定;形式上,看该语句是否具备“主项”(反映被断定对象的概念。例如,“玫瑰是红色的”中的“玫瑰”就是主项)、“谓项”(反映被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如“玫瑰是红色的”中的“红色”)、“联项”(表明主项与谓项联系情况的概念,一般用“是”与“不是”表明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可以省略)和“量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如“所有”,“一切”等,可以省略)。

借用陈今池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中对财务会计四项基本假设的表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的四项基本假设比较完美地符合了“判断”的实质与形式的要求(以下量项可以理解为“一切”、“全部”等,在表述时已经省略):会计主体假设:会计所反映的(主项)是(联项)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谓项),而不(联项)包括其他企业或业主本人的经营活动(谓项)。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肯定和否定并列的两个判断。连续经营假设: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主项)将(联项)无限期地经营下去(谓项)。连续经营假设是一个肯定的判断。会计期假设:可以(联项)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主项)分割为若干较短的时期(谓项),据以结算帐目和编制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会计期假设是一个被动的肯定的判断。货币计量假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主项)可以(联项)通过货币予以综合反映(谓项)。货币计量假设是一个肯定的判断。在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基本假设的学者中,大多使用了如下含义:“‘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①使用“判断”的两条标准衡量,如果将“会计核算”作为主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作为“谓项”的话,问题出在“保证”上,“保证”是否对“会计核算”这个主项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这个谓项在实质上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断定,从而在形式上成为这个判断的量项?“保证”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含义为“担保,担保做到”,即主观努力以确保达到某种状态,实现某个目标,换句话说,这是个动态的过程。而量项所起到的作用是对某种既定状态的确认,“是”与“不是”,已经存在。二者间有质的区别。同时,在这个“但保”达到某种状态的过程中,目标的实现与否仍然存在疑问,可能“做到”,也可能“做不到”。

因而,“保证”不能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予以肯定或否定的确认,也不具备量项的功能,这使得“可持续发展”在形式逻辑层面不符合“判断”的规定,进而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要求。

其次,“可持续发展”与生俱来的“目标性”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在属性。上面的分析并不是在单纯地玩文字游戏,也不是说找出一个词语来替换“保证”就可以使“可持续发展”变成“判断”。形式是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方式,“可持续发展”形式与会计基本假设形式的矛盾源于它们内在属性的不一致。

学术研究之所以需要假设,是因为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时认识是有限的,于是需要在认识的某个阶段根据已知道的事实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从而形成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或基础。因此,假设必然具有基础性,它是起点,不是终点;是起跑线,不是归宿。基于这一点,假设才是一句看似简单的“是”与“不是”。根据徐泓教授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可持续发展”包括如下的内容和特点:

(1)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以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其中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导;

(2)“可持续发展”强调两个持续性:一是当代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代人要对过度耗用的资源进行补偿,不能蚀本;另一是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界定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权利和义务;

(4)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现代经济社会建立在环境系统的基础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如此广泛和深刻的内容及要求,显然难以要求环境会计作出全面的反映”,②也就是说,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要求,很难,甚至不可能形成环境会计假设要求的那种一个点,或一条线的前提。而上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是希望使用会计核算反映这种经济的方法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是在会计中引入“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的初衷,换句话说,如果“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内容都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惯例甚至“公理”,我们还“夫复何求”!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一出现就具有强烈的目标性,与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在属性相矛盾。

最后,“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中缺乏推导功能和指导意义。假设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或基础。这一点在我们重新整理“持续经营”假设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时能够再次得到印证。

根据《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持续经营”假设又名连续性,继续经营,非清算性等。其涵义是:除非存在明显的“反证”,否则,都将假设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下去的。

上面的表述完备地涵盖了会计主体面临的两种情况:一是不存在“反证”(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将会中止的证据)的时候,都应该假设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可以连续下去。从而会计主体应该在可以持续经营下去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会计原则,如权责发生制、费用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进而在这一系列会计原则的指导下,会计主体的会计实务中产生了正常经营活动下各种如待摊、预提等会计处理方法。

二是存在“反证”(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限即将到期,资不抵债已宣告破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要求停业清算等)的时候,否认会计主体将继续它的经营活动,从立足于持续经营向停业、清算(破产)转变。进而在持续经营假设下适用的权责发生制、费用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应让位于收付实现制、可变现净值等原则,由此产生在清算(破产)重组中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如清算财产估价中的帐面净值法、重估价值法、变现收入法。如果将存在反证与否看作自变量x,将由此适用的会计假设、原则、方法看作因变量y,“持续经营”假设可以用以下分段函数清晰地表示出来:会假设的推导功能和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相对于“持续经营”假设,“可持续发展”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是指“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其与生俱来的目标性使“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因此从逻辑上分类,一般来说存在目标实现和目标未实现两种情况:如果目标实现,即实现了“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作为会计假设,这是公理,是前提,那么环境会计的使命已经完成,环境会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如果目标未实现,即没有实现“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那就需要环境会计来实现这一目的,这又回到了环境会计创立的初衷和环境会计研究的起点,这个假设的存在也毫无意义。在目前的环境会计实务中,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对外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务操作中,“可持续发展”也没有在具体操作层面体现出推导的意义。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假设的诸位学者,给予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会计基本假设极高的地位和评价:“除了上述四项假设外,环境会计还必须基于自己的特性增加一个新的假设,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所包含的内在要求是环境会计得以建立的基础前提,是我们构造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根本性制约条件。我们相信,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会计就失去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坚持“可持续发展”,需要用会计这个特殊的经济工具来改善环境和资源状况,是环境会计产生的灵感源泉,是环境会计发挥作用的原始动力,更是环境会计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根本所在。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本质,决定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环境会计,也是其他环境经济学所涉及学科的共同目标和高屋建瓴的指南针,其地位和作用之于环境经济学及相关学科有如“资源稀缺性”之于经济学。环境会计从产生开始,其理论体系和实务操作无不浸透、贯彻、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会计就是一门“可持续发展”的会计。

因此,我们不适宜也没有必要单独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会计假设之一,只要坚持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持续经营”假设就可以很好地满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否则,生硬地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假设,除了起到意义不大的重复强调作用外,遗留下的就将是逻辑混乱和体系不清等诸多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葛家澍、余绪缨、侯文铿、陈荣凯.《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

[3]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5

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看,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维度: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对各自现实利益的追求总是打垮了人类的伟大理性,各利益集团的争斗总是以牺牲人类的总体利益为代价。而由此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长期以来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全球环境的恶化危及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存时,直到社会的动荡造成社会发展的停滞时,人类才在面临的巨大灾害面前惊醒:没有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人们在经济发展中不顾一切地毁灭了自然生态。人类最终也要被毁灭。

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人类深深陷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困境之中。面对严峻的生存困境,各国目前的现实、紧迫选择更着重于对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更着重于对危及全人类和某个国家、某些区域人们生存环境的治理。由此,人们对环境会计展开了深入研究。

二、两种生态伦理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教训使人们重新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自身才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高目的,因而忽视大自然的规律、权威与尊严,仅仅以人类自身的价值作为惟一尺度来衡量自然的价值,根本不考虑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这就是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灾难性生态状况的认识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在三种人性观的基础上:1、人是理性动物;2、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贵者;3、人千方百计满足自身欲望。有学者认为,人作为理性动物,导致了人类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狂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贵者,误以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满足欲望的动物,疯狂、猖獗地掠夺自然,使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演出了一场摧残大自然的惨烈悲剧(曹孟勤,2002)。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是人性的危机,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危机。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生态学研究证明,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地球的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员。这一科学生态观的出现为人与自然的平等性奠定了基础。非人类中心主义正是根据这一现代生态科学的成果,谴责了传统人性观中的理性主义、人类贵族主义、享乐主义,提出人应尊重自然的价值。既肯定自然不仅拥有工具价值,还肯定其拥有不可剥夺的内在价值,并且让自然按其自身的规律和存在方式成长与发展;应赋予自然以权利,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维护大地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强调应该把人际之间的伦理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对人的道德关怀延伸到对非人类存在物上,从而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生态伦理观”。

显然,人们应当反省“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并且用新的伦理规范来制约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

三、环境会计开展的现实背景

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人类对生态的认识是基于“经济发展——环境破坏——不可持续增长——危及生存”的现实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会计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管理活动,其基本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会计是基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被破坏生态进行恢复而发展起来的会计新学科。它是人类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急迫的体现,是人类对只核算经济发展的传统会计的修正和革命。同时。它也是具体进行环境资产核算、环境消耗补偿,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传统会计学只服务于经济发展,未能涵盖环境保护的相关业务。不能收集和提供有关环境数据,这不仅造成环境管理信息缺失,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失误。因此,传统会计学显然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而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被破坏生态进行恢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会计(或称绿色会计),从会计学的意义上讲是一场革命;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讲是对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批判和忏悔;从现实的意义上讲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进行的补救。

四、传统会计与环境会计的要素与基本结构比较

(一)传统会计要素与会计基本结构的缺陷分析

传统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是: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等式1)

收入-费用=利润(等式2)

在等式1中。对资产只承认是某主体拥有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只承认经济资源而不承认生态资源的缺陷。这既是对传统经济运行方式的现实反映,也加深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千方百计把一切变为“经济资源”;而对权益只承认债权人和所有者拥有权益,不承认社会权益,导致各个主体漠视和践踏社会权益,尤其是社会的生态权益。

在等式2中,只承认收入是企业资产运作的结果,只将费用定义为自身资产价值的耗费,既漠视环境带给企业的效益,也把破坏环境的成本统统推给社会承担,世界环境和中国环境的现状正是传统经济运行的后果。而传统会计一方面反映了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对环境的加速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环境会计基本结构

环境会计的基本结构可以用以下两个等式表述:

生态资源=社会权益(等式3)

生态收益-生态成本=生态利润(等式4)

等式3的意义在于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的认识在两个方面的飞跃:一是生态资源被承认;二是生态资源是为社会所共有的,社会应该维护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如社会只指人类社会,这仍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反映,只是视觉的开拓和认识的扩大。

等式4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人类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的大方向:一是生态资源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效益,这个效益能够为人类所认识和确认;二是人类对生态资源的耗费构成生态成本,不仅生态成本要求被反映。还要求必须得到补偿;三是只有生态成本被生态收益全部补偿,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如果补偿不全或不能得到补偿,将进一步减少生态资源并使环境进一步恶化;四是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只有生态成本被生态收益全部补偿后的剩余才能形成生态利润,生态利润可以用作:改善生态需要增加的投入及人类由生态利润得来的福利,由此人类可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五、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除环境会计基本结构外,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也是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一)生态资源的有限存量假设

这是建立环境会计的首要基本假设。资源是有限的,越开采就会越少。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对已被过度耗费的存量资源要进行不断的补偿。生态资源的有限性还决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对比等。

(二)生态资源的社会权益假设

生态环境资源应当被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包括所在地权益、影响地权益和国家权益。而不仅是所在地的权益。这是由生态资源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生态资源都既对当地产生影响又对全局产生影响。由于生态资源的地理属性和发挥其作用的迁移性(如上游的森林状况影响下游的水流量、内蒙的草场退化造成北京的沙尘暴等)。使其对生态资源开采的影响、生态成本的补偿、生态收益的确认都大大超过了地理属性的范围,从而使环境会计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展,并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

(三)效益相关性假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任何经济效益获得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产生良好的效益。但由于其生态效益与赖以存在的经济活动效益的普遍联系性和不可剥离性,从而导致人们虽然认识到它的存在却很难单独准确地计量它,因而其生态收益不能靠单个市场交易确认,而要靠建立起多个生态资源变动与效益相关性的模型,通过大规模、多指标、多时点的测定、评估、比较、计量,并通过全国财政补偿机制的建立来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会计持续运作模式。

(四)复合计量单位假设

传统会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一切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但环境会计却不能被限制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一个流域或领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如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等级、草场质量、水土涵养量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度、水资源的含沙量、充足度、沙尘暴强度、频率等。因为一个流域或领域的生态资源状况一是很难用货币计量;二是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在财政转移支付量和对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方面,却又不能不用货币计量。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两种计量方式统一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里,如何使两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上述环境会计的四大假设,相互关联,形成体系。第一个假设为其奠定了存在基础;第二个假设界定其空间范围;第三个假设保证其持续运作;第四个假设指出其计量特征。

六、环境会计的支持系统

实施环境会计必须首先建立环境会计支持系统。笔者主张建立以两大体系为支柱的环境会计体系:

(一)建立起以生态资源、生态效益、生态成本及生态资源变动与经济效益变动的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并以此作为环境会计的计量及计量支持基础

例如:一公顷某一品种的林地,在一定高度、一定直径、一定密度、一定年限的条件下对水的涵养力、土的保持力、造氧度、对废气的吸纳力到底能值多少价值?上游的治理程度对下游平均利润的增长的相关性如何等,就需要由生态科学家与会计学家、生态资源评估师、工程师进行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起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

(二)建立起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环境会计的运行支持基础

环境资源是一个社会的公共品,理应由国家进行保护、维护。国家维护生态资源的财政转移支付资源的来源一是对生态资源的直接耗费者收取生态资源耗用税;二是对生态资源的受益者收取生态资源维护费等。而对于生态资源所在地的农户则要为其创造新的生存手段,变靠开采资源谋生为靠建设生态谋生。

除以上两大体系外,还应形成以全国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为支持和诱导的机制,以企业资金运作为中心进行多重会计循环,并在此体系运作上形成资金市场和投资中心。财政的转移支付可分为两大用途:一是对治理公司(特别是指以生态林建设为主要业务的治理公司)的支付,包括对治理公司的治理成本补偿及对公司治理成果的投资回报(即让治理公司得到生态利润,这样才能既形成完整的环境会计循环,又诱导更多的公司投资于环境治理工程);二是作为对治理区社会发展的投资,如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及教育、文化、卫生发展等。

七、结论与启示:对于生态伦理学的认识与会计要素的理性选择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6

关键词:场所;隐喻;景观;情感;人本主义

abstract:metaphoriswidelyusedinliteratureasaneffectivewayofexpressingone'semotions.Similarly,itcanhighlightlandscapedesignifusedskillfully.themetaphorisconveyedtotheinhabitantthroughthelocation,thebridgebetweentheinhabitantandtheenvironment.mydissertationthereforefocusesontheroleofmetaphorinlandscapedesign.analyz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metaphorandpsychology,onewillfindsubstantialelementsofemotionandartthatwillenrichthetraditionalwayofdesigninglandscapeandinterpretingart.

Keywords:location,metaphor,lancscape,emotion,humanity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1-0072-04

在环境景观设计领域里,尤其是在国内环境景观理论比较落后的当今,有相当长的时间里停留在对场所应该满足使用者具有的物质功能分析和研究上,很少对环境场所具有的精神功能作细致的分析和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场所的精神需要不断增多,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注意到环境的宜人性和情感性方面。注重场所本身所反映的情感特征,和使用者的情感、心理反映,因此景观设计除应当具有一定功能满足外,更应当注重整个环境带给人们的精神满足,反映更多的是景观作为人生存和向往的人文关怀。

隐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样在景观设计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景观的隐喻是通过场所传递给人的,是人和环境情感交流的桥梁,是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的结果。场所的隐喻也是人通过认识环境本身,显示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实际上,隐喻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需要更多人文关怀的今天,隐喻在设计中的应用尤其显得重要和多样。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给予了设计者更多发挥场所隐喻的空间,将其拿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设计来说在新的时代下也同时具有现实意义。

1场所应具有隐喻的特征

1.1场所的概念

在二维世界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协调好平面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深化设计的概念,要集中注意力向功能的转化,每一个容积或空间要素要从尺度、形状、材料、色彩、质地和其他特征上考虑,以便更好地调节和表达自身用途。三维的构思形成了,属于设计领域的场所概念也就产生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场所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或动态的城市空间形式。场所可以成为物体最佳的背景或成为特定用途的环境;场所可以支配物体,使事物融入它独特的空间特性中,也可以为事物所主宰,由物体获得某些自身的本质;场所可以设计用来激发既定的情感反应或产生一系列预期的反应,这是场所的特性。

在景观设计领域里,场所的概念在不断地得到扩展。人同环境间的场所设计不是直接改进对象的物品,即景观场所的设计对象不是以往的“物”,而是基于现代生活中,人同自身、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关系所产生的新的关系设计。这些关系将成为景观设计者在创造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和环境景观之间的场所特性也在随时展而发生着变化,高情感和高科技的今天,景观的场所设计也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a.人与场所表现为一种互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信息进入人们的生活,作为人们身边的环境也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实现人和场所交流的手段多样性

人和场所交流的手段呈现多样性,人们可以通过视、听、嗅、触来使用各种感知能力来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

c.更加注重情感的特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环境场所性角度中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人和环境之间的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从感性的角度来揭示。人们对环境的接受不仅要舒适自然,更要有趣,有个性,注重场所的这些特征,在设计的再现表达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环境景观的场所起着传递环境景观和人之间桥梁的作用,要取得人的感情共鸣,那么场所就应该具备丰富的感性内涵。现代人们需要的是情感的环境,而隐喻作为感性情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情感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在场所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把它拿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2隐喻的概念

隐喻一词是属于语言学范畴的,它最早是语言学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从词的语言修辞上看,“隐喻”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意义的转换”,即赋予一个词它本来并不具有的意义;或者,用一个词表达它不能表达的意义。在语言学中,隐喻首先被看成是对语义、语法、逻辑正常规律的违反,目的在于产生新的意义。在设计领域,景观设计中场所的隐喻并非像语言范畴内讲的修辞意义,而应当纳入景观场所系统的分析中。景观设计有着自己的设计语言,景观的隐喻是建立在对场所的认识基础之上的,隐喻在景观中的意义必须依附于场所的概念。

1.3环境景观的场所应具有隐喻的特征

作为环境景观与人感知反应之间的关系场所,其提供的信息是复杂的,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隐喻性的两大类别。

功能性一般常见于整个场所的各种标志或与整个景观使用功能联系起来的某些部件,这些单元具体而形象,没有什么意象可言,因为它就是要一下子把信息全部告诉给人们,毫无保留。有些带有指示性的也借助文字或抽象图形与其一道作用,使意义更加明确,更容易让人理解。如整个环境中导向系统和休息的座椅,简洁容易让人接受,在环境景观在供人们使用时,给人们的启示不仅局限在对含义或参与方式的引导,它同时用隐喻的方式向参与其中的人暗示着设计师对美的诉求。这尊名为《色彩景观》的雕塑中,建筑和艺术合力创造了一个子宫状的场所,椭圆形的开口连接了近百个鲜艳的小室,在日光下形成一个色彩和空间的迷宫,更启发着人们对生命和美好的思考,这种有丰富隐喻的空间场所必会受到人们的喜爱。暗示着整个环境的人文关怀。景观场所的暗示由环境的构成和参与的方式说明环境景观本身以外的东西,它所反映的通常是文化内涵、意象、心理感受、价值取向等较为高层次的信息,也就是所说的隐喻。在设计过程中隐喻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借助隐喻,景观的灵魂由景观本身存留下来。设计师对世界的认识、人类思维的特性、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都会通过隐喻呈现在设计作品中。

美好的生活是因为由人们身边美好事物的集成让人们获得体验,让人们愉快地接受和欣赏到设计师的思想,参与到景观中来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这些场所有着丰富的隐喻特征将会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这些都需要设计师对场所认知做出充分和适当的表达。

2人对景观场所的基本心理需要

2.1人的心理需要

隐喻一词的作用是引起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如果单纯谈场所是没有意义的,必然流于空洞,对场所的研究必须以人为本才具有意义。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自身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人有感觉和情感。人的精神世界是十分丰富的,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是变化和永无止境的。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地产生,同时也应当不断得到满足,新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也不断地出现。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四十年代就提出人的“需要层次”说,这一学说对行为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人有生理、安全、交往、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需求,这种需求是有层次的。最下面的需求是最基本的,而最上面的需求是最有个性和最高级的。不同情况下,人的需求不同,这种需求是会发展变化的。当低层次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不得不放弃高一层次的需要。虽然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而常常同时出现各种需求,也并不是绝对按照层次的先后去满足需求的。但这种学说对我们认识人的心理需要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环境景观的参与者在不同阶段对环境场所有着不同的接受状态和需要。对景观来说,首先起码是人在场所的使用功能上得到需求和满足。然后从整个场所的精神层面上得到审美、心理上的人文关怀。景观是研究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艺术,因此,满足人的需要是设计的原动力。

在Showememorial公园中,大部分的区域是为儿童设计的,可见地面上是一个复杂的迷宫图案,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玩耍,这是个为儿童精心设计的原始空间,有些地方像一个洞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捉迷藏或玩耍,我们可以看到其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

2.2人和环境场所之间是一个满足与平衡的过程

满足人的心理平衡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随时代的不断进步,不仅物质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社会文化、人的精神世界等上层建筑的发展也与其同步。在现代社会,技术越进步,这种平衡的愿望越强烈。人是需要高情感的,我们的社会高新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创造更多的人文关怀,这种满足和平衡作为引导人类生活环境的设计来说,更是责无旁贷了。

当然,如何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人文感,随时展设计师也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事实上,当科技刚给人带来巨大生产力的时候,人们对科技无比的崇尚,高技派以夸张的隐喻来表现高科技的魅力。但随生产力的进步人们更喜欢一种创造诗意的场所。未来的社会环境,景观的发展必然是高科技和高情感并重,高情感的体现也同时体现了设计师对参与者生理、心理需求的全方位关怀。设计大师DavidStevens设计的金字塔形雕塑,他将不锈钢、水和郁金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水流过金字塔地表面,与纤细地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并给不锈钢的硬边及高强度的反光表面赋予了生机。

虽然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不一定通过自身环境来实现,但作为人来生活环境的主要载体--场所,它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而隐喻作为一种场所人文化的手段,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也充当着环境和人之间的平衡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隐喻的特征

设计应该超出纯粹的形式和色彩的表达,表现的更应该是环境场所中对生命和灵魂的揭示。设计应该成为连接技术和人文文化的桥梁,我想诗意情感的表达是优秀作品中共有的特征。在景观设计中应该追求的是“具有生命力的,应该是人性化的,有生机与温暖,反映人文特质的。”这样一种境界。而这样的景观设计应当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Shunmyomasuno设计了位于tsukuba市的国家金属、科学及技术研究所的广场。这本是科学家聚会的地方,但Shunmyomasuno设计景观的用意远不止于此。这是一个能激发工作灵感的地方。凸显该广场精髓的是那些散落在白垩质景观上的大石头,并对这些石头进行重新的布局,这处景观成为传统禅宗的现代揭示,但这里的多层大岩石蕴涵的并非日式景观,而是喻意了个人的生命。设计师认为每块岩石都“坚固而锋利”,这代表着研究者的精神与鉴定的意志,并让所有的岩石指向建筑,该景观的主旋律是纯洁的。石头经雨打风吹,逐渐地被“净化”。这种变化过程要经过一段时间,暗示着艰苦环境可以净化人的精神。该景观的主色调白色在佛教文化中是纯洁的象征。在佛教哲学中,自然的力量使旧的思想重新焕发生机并恢复精神的纯洁,暗示着研究者能在这里实现精神上的更新。

在设计中,探求形象和表达方式以求得意义,意义是我们追求创作表达所要求达到的境界,古语中“象生于意,立象求意”我想是很形象的表达。具体的形象我想是设计者从事创作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在具体中创造一个什么样造型的问题。对于景观设计来说,这种形象也是场所的概念,造型虽然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环境、材料、技术等,但总会含有本质的东西,即设计品的内涵。意义是我们追求创作具体造型的最终表达,是设计的外延,意义和造型是相互辨证的关系,如“象生于意”即立意为先,形体为最后的表达。“立象求意”,不管具体形象是什么,最终都是为意义服务的。

在文学作品中,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么去探究它都是探究不到底的,我想它同样适用于设计领域。

4场所的隐喻性

4.1场所隐喻的经验性

隐喻是从日常生活中取出的。除了用已经知道的东西当作蓝本外,没有其他方法想象不知道的事物。

场所的对象是人,所以隐喻的产生全赖于人的感受,也只有人能够感受到。人能够理解产品的隐喻必然存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当场所的参与者遇到某个有着丰富意境的场所时,自己本能地会构成一副直觉的画面,隐喻的意境在表面上会直接而轻松的表现出来,但是在它背后却隐藏着观察者全部的生活体验,包括他的信仰、偏见、记忆、爱好,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情感、理解、想象。日本设计师川裕子在京都文化中心设计的遮阳造型,是对树和人的全新诠释。给人一种新奇而美好的回忆,能给人一种舒适轻松的感觉,是优秀的设计作品。

人从诞生开始,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并通过自己的感受,不断地达到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人的六大感觉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神经感觉。景观的场所是如何传达信息,人们又是怎样接受这些信息的?这里完全依赖人们的感知经验。这些感知受外界映像以及听觉等影响,引起人们的大脑达到不同程度的记忆,成为一种潜意识,并会不断的积累,有一天会成为判断审美的标准。当一个人的感知经验得到扩展,具备了一定审美知觉时,从环境中的视觉形式中所得到的就越来越多,他才可能理解场所形式的内涵和意义,才可能感知到环境场所中的隐喻。可见隐喻是更深层次的表达方式,直接与人的内心相连,所以也成为“旨在能够唤起诗意”设计的主要手法。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许多带有隐喻的作品,有人也称这些为真正的艺术品,因为它能够唤起人的二度思考。

4.2场所的隐喻的文化性

隐喻的文化性是对景观场所人文特质的重新解释,它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并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延续。象这样的优秀设计很多,巴黎特拉维特公园,在总体设计上背离了传统的公园布局,但它是同巴黎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由美国景观设计师丹・凯利设计的喷泉广场,其布局模仿了17世纪法国庭院的形式,由于该设计融入了现代派建筑的细节,因此它在形式上不折不扣地拥有20世纪的风格。在这里也表达我对他深深的敬意。

对于设计师来说,带有某种主观或客观的能动感觉和意识,以及个人思维的背景,自然会在设计作品中流露出多种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对环境景观场所设计来印证自己有限的价值、观念等。用隐喻来强调参与者个人的文化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使景观成为意义深远的设计。好的设计能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梦想,它应给人心灵的震撼和美好的情感回忆。说明隐喻是有一定的文化环境为基础才能发挥作用的。隐喻具有这种文化属性,它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具有传承民族文脉的特性。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更多的表现语言,将自己的设计作品纳入特定的文脉中去考虑,对各种表现语言了解的越深入和全面,对形式的应用才会得心应手。这样的使用隐喻才能被接受,意义的作用才能发挥。

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景观环境中得到极大的体现,从壮美大地的自然风景、迪斯尼乐园的幻想王国到日本禅林寺院中的枯山水、德国莱因河畔的丛林中古堡。现代景观设计,深刻反映出人们的自然观念和生存状态,对自然的各种不同认识理解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完全不同的景观产生。日本过去一直深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影响,但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孕育了大和民族独特的文化。从传统的城市格局定式到市民的生活场景的多样,都反应了他们对自然的感悟,纯净与禅宗和茶道有着一种契合。敏感与细腻自然景观的相对单一,造就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腻的表现,把平凡的自然景观的变幻投射到精心组织的园林景观中,使景观的艺术得以升华。

景观设计只有扎根于人类根本的传脉和各种传统文化当中,才能产生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我们发现,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人们都有一种追求美好的情感,真和善都是为了美,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过,所以人们才渐渐明白了高尚和完美的含义。这种感觉和感情构成了人类的传脉。我们所说的“天人和一”的思想,就是把人的有限认识投射到更广泛的范围中,自然的“天”和人造的“物”,就被赋予了肯定的价值和意义,也包含了人的道德和丰富的情感。这种思想是我国文化传统的精髓在环境景观中的体现。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里,信息语言、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设计如何反映文化,如何引导文化,如何延续文脉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环境景观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更应该需要的是人性化和情感的表达,“以人为本”的环境景观必然要渗入更多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特色,蕴涵人类文化传统的理念和价值观。因此将文化传统重新诠释于现代社会的景观设计中将有利于国内景观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4.3隐喻在景观场所设计中的理解

我认为每一种视觉样式,一副绘画、一座建筑或者一个茶杯都可以说是一种表述。它们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做出说明。景观设计的场所形式也是一种视觉样式或一种使用方式,也是一种表述,有着丰富意义的作品本身是有性格的,让人感受到它的意境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领略到这种意境,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个人性格、情趣以及生活经验的返照,而每个人的这些又是不同的。所以,场所的隐喻具有多种的理解。也会造成不同参与者对隐喻所产生的意境的不同认识。这种现象也是由很多因素所决定的,如时间、地域文化性等。但我认为好的设计所提供的情感并不能用个词汇来解释,而且对于人们产生情感的环境场所中变的更为复杂,环境景观中的隐喻应当具有多种理解。

5隐喻在景观场所设计中的应用

场所中的隐喻是对设计思想的增强。

隐喻作为一种观念必然应当作用于具体的景观设计中才具有意义。把隐喻体现在景观设计的场所中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过程。我们如何将设计前的立意最终在整个场所性中体现,如何将最终意图体现出来,是我们设计最需要解决的。我们设计者的想象、实际作品中的意象和参与者的最终感受是设计的三种不同形态。如何做好设计对象的隐喻是对设计思想的增强。在新幸桥广场中,参观者在体会生命时,更领略到设计者深厚的设计底蕴。象征生命的雕塑环境,是设计师精通设计手法的体现。

通过上面的论述,反映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有着一个共同的标准。隐喻是连接环境与人情感之间的桥梁。通过对人心理满足的分析,得出环境和人之间是一个平衡过程,需要隐喻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来平衡。

现代的信息社会中景观的作用在改变,但都反映在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本文是对景观设计方法论的思考,对现在设计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设计者来讲要不断的演练、比较与洞察,学习交流其他的信息与经验,具备创作美的能力。才能创作出更能体现人本主义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维勒格,苏柳梅编著.德国景观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杰墨克,梅兹等编著.场所设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柯尔编著.物理与头脑相遇的地方.长春.长春出版社出版.2002.3

[4]徐洁,龚华编著.美、日、德景观设计比.时代建筑.2003

[5]朱宁嘉撰写.隐喻与设计.2001

[6]汪晓春撰写.界面的隐喻.2002

[7]西蒙兹编著.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普莱曾特编著.景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王立山编著.建筑艺术的隐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7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一)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二)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三)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四)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二)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三)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8

关键词:景观艺术设计价值取向目标实践主体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是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词。从学科分类及组合结构来看,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科与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它有别于景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今全国各高校很多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都增设了这一专业方向,并在传统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了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嫁接,学科结构中融入了部分景观设计的内容。客观地讲,目前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笔者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学科价值取向的目标定位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学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的英文对应词是landescape或者称为landscapearchiteture,“景观”一词早期源于风景绘画,1885年丁·温默将其引入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术语,指特定区域或者类型单位的统称。

景观学是一门跨越了多个领域的复合系统学科,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地学、农学、生命、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学科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之上的环境应用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将景观学这一复合系统加以归纳,那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建筑环境系统、人文社会环境系统所构成的并且跨越了三个环境系统的空间层次关系体。从景观艺术设计反观景观学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景观艺术设计是作为景观学系统的视觉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是景观学展现其构成系统的手段,借助这种手段将各景观要素组织起来,以期最终获得与环境和谐统一高品质的景观形象。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两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1.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2.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3.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4.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以生态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艺术设计

广义上讲,景观艺术设计同样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艺术设计是由多个与艺术有关的设计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它涵盖了当今所有与艺术有关的设计活动,其中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染织服装设计等。景观艺术设计就艺术本体而言,与其他艺术设计门类一样,是按照艺术设计学科规律而运行的。但是,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的设计门类,因此,它有着明晰的景观学特征,景观学的学科内涵决定了景观艺术设计的独特性。景观艺术设计在具备了艺术设计学科特质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将景观学系统中的生态学所涵盖的内容作为学科环境系统的基础,将生计之中,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从某些方面讲景观艺术设计也可以称为生态景观的艺术设计。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设计目标是景观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它不是单纯的学术思潮的流变,而是源于人类对生存状况的担忧,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矛盾所激发的环境形态的演变结果。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在帮助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拓宽研究范畴的同时,也使景观艺术设计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在生态为先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新确定健康的生存观,逐渐认识到生命与美的相互依存性,健康的生命是美的形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观艺术的必要支持系统。逐渐确立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为目标的生态景观艺术之美,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景观视觉空间形式之外崭新的美学标准。生态学的内容包括对生态系统外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元素、直观与精神、情感与理性等多层面的生命体验与创造,当代景观艺术之美实质上,在包含艺术设计所拥有的艺术性、实用性、多元性、创新性的同时,更多的是融入了生态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它是一种健康、质朴、理性的生命之美。景观要素的健全之美,生态系统的秩序之美,生态要素的多元丰富、生态结构的有序运行成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表现与再现的对象,成为超越外表形式,区别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审美要求。

另外,生态价值取向也改变着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评价标准。对景观艺术设计成果的考察不仅仅是在形式、形象上,而是对景观空间系统内在品质的评价,更多地关注景观功能、人文、效率、生态等多种价值的平衡。除了景观艺术设计成果的艺术性之外,景观的可识别性、舒适性、心理满意程度,对活动行为的支持程度等都成为新的景观艺术设计评价标准,特别是景观生态现状的健康程度、生态景观的安全性等评价标准的引入都使景观艺术设计有了更新的评价标准,并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支持。

四、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上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纵观景观学科的实践范围,不难看出景观学科涉及到自然生态、城市环境、人文社会的全部内容,包含着从宏观景观到微观景观的各个层面。可将其归纳为宏观层面——景观策划;中观层面——景观规划;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1.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2.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3.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建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以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通过以上景观学科实践范围分层及各层次完成的主要任务,可以看出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主要体现在景观学科的微观层面的内容上。它主要应包括: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针对建筑环境、庭院环境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公园、园林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景观的改造与更新设计等。

当然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层次相融的关系体,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不可能截然分开,尤其是中观和微观景观有着交叉联系,直接作用于景观艺术空间内容的生成。之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认识景观空间不同层面的渐进关系,较清楚地说明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范围。

结语

近年来,景观艺术设计伴随着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城市景观艺术形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设计门类,然而与“遍地开花”的景观艺术实践工程项目相比,其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显得相对滞后。正因为这一缘故,景观艺术设计面临着许多课题,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主体,都有待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毕竟它已经成为当今设定该专业培养方向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景观教育的发展与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郑曙旸.景观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9

【关键词】人居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异同

0.前言

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建设方针是:经济、实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注意美观。这也是建筑教育所遵循的方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满足仅仅是经济和实用的要求。这时美学从工程学科的附属物中逐渐的脱离,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艺术学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在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也就呼之欲出。

1.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1.1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在谈到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有两位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张绮曼和郑曙旸。张绮曼被誉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军人物,她是我国室内设计专业公派出国留学日本第一人。而郑曙旸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他认为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与日本环境艺术不无关系。

回顾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室内装饰到建筑装饰,再由室内设计到环境艺术,以至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的传开,经历了不断扩展的过程。但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争议是很大的,直至现在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向更大更广的方向发展,可为什么在一步步扩大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却没有多少呢?直到现在许多的环艺毕业生仍然是做“装饰”而多过于设计。

1.2人居环境设计大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提出人居环境这个学科群的概念的人是中国设计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从100年前城市规划学的先驱酝酿“田园城市理论”与“区域观念”起,1987年2月在“建筑学的未来”会议上,吴良镛院士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然而伴随着认识的深入,吴良镛院士逐渐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学科发展,因此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个众多学科的“学科群”的概念。2001年,发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

通过上述人居环境从提出到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居环境设计或说是人居环境这个概念来源与城市规划的领域,经过不断扩展和完善变成了一个学科群或是大学科的概念,它主要解决的是与人类居住环境有关的一切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园林。

2.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上述两个学科的起源和新时代赋予的契机,我们分别引用两个学科的学术领头人郑曙旸教授和吴良镛院士,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和人居环境大学科分别做出的学科概念和内涵。

2.1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概念

郑曙旸清教授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是扩展到整个的一种设计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的理念。从狭义上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根据建筑提供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一种特性,来进行空间组织。也就把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涵盖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其内涵可表述为在空间限定和时间序列下用艺术手段去处理静态实体和动态虚形的关系。因此,它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就是它的空间的限定。第二个层次就是时间序列的概念。

2.2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

吴良镛院士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广义上来说,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居环境科学从狭义上说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发展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2.3两者概念的交集——园林

从上述两个学科的狭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不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人居环境科学在狭义的概念上包含了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是室内+园林的双重组合,人居环境科学则是建筑+规划+园林三位一体的组合。如果单纯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这种分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3.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

2011年8月下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在文学门类下“蛰伏”多年的艺术学独立门户,升级为门类,即第13大类学科。一级学科由89个增加到110个。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同时升为一级学科。在此我们选用:建筑、规划、园林、环艺四个专业的全国高校前五排名的数据入手去分析两者的异同。

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

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主要以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核心知识,强调客观地、科学地创造理想的人类生存空间,其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主要关注的是功能、技术、经济方面,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注重实践应用。辅助以艺术课程训练、实践,但是占的比重较小,涉及范围较小,掌握最基本的表现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以图形形式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为核心知识,使其成为一种艺术手段,美化人类生存空间,其关注人类行为审美情趣以及美感。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强调造型语言的表现。在清华同济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关系密切,课程设置偏向建筑设计等方向。但是与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划分较为明显,一般不同属一个学院一个系。在各大美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则侧重培养艺术性人才,同时辅助以各类设计基础,但是占的比重不亚于艺术课程。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都十分广泛,都属于快速发展的学科。再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的分析,希望能给广大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同仁以帮助。

【参考文献】

[1]代锋.从“环境”到“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传媒.2009,(03):53-57.

[2]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71-86.

[3]娄永琪.环境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9):8-10.

环境设计的定义篇10

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艺术性可持续发展性

英文当中的建筑(architecture)一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建造房子的艺术与科学”(artandscienceofbuilding),二是“房子的设计或风格”(designorstyleofbuilding)。因此,任何建筑都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结合。室内环境艺术是建筑的主体,因此也决定了室内环境也具有艺术和技术两个基本的属性。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从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如今,随着生态主义日益受到关注,西方理论界提出“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概念。城市处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而城市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单元,需要维持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1987年联合国第三十八届大会上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她在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未来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环保主义”思想。而在此时的西方艺术设计界,一批富有远见的设计师提出了与“环保主义”相一致的“绿色设计”理念,并对设计中“优良设计”的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在不影响设计对象正常功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生态意识”和“以环境保护为本位”的设计观念。它“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去需要的能力”。近年来,环境学科提出“可持续性”的概念受到众多相关领域的广泛响应。在城市设计理论界也掀起了一股新的思潮。芒蒂恩(C・moughti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日城市设计的社会基础。可持续性就是对物质环境没有损害,并有助于城市维持其社会、经济结构的能力。麦克哈格(i・L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卡尔索普(p・Calthorpe)等人的新城市主义。都是城市设计中的生态主义思潮的代表。“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一种理智的方式对待自然和人文的环境,它不但能够确保给我们这一代一个平衡、健康的世界,而且能够保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后代能够拥有与我们同样生活质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甚至能够拥有比以前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以一种合作友好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在肯定建筑艺术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建筑的另一个之前未被发现或强调的属性,即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定义:最初“持续性”这个术语运用在林业学的领域中。它的意思是指某一种培养森林树木的特定方法,即切开树苗的某一个地方,使其自然地生长,在不从未完全清除森林的情况下,使它自己繁殖新生。“持续性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在没有损害满足自己后代需求能力的情况下,去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它包括以下两个核心的概念:“需要”(needs)的概念,特别是世界贫困地区的基本需求,他们的需求是要优先满足的;怎样在国家科技和社会组织状态的外界局限性的影响下,去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求。(Brundtland定义)。保护我们的星球和它的生态环境,在不受任何界限限制的情况下,满足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基本需求是持续性的天职。

建筑室内外的艺术性是建筑历史上一个永久的主题。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后现代主义,以及各种流派,建筑设计上的各种思潮都是以艺术性为中心内容。理性主义建筑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功能至上的主张,但当评价时还是会将其以美学的角度进行定义。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化渗透,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将高于建筑的其他属性,上升为一切建筑活动的根本指针,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而建筑设计将是在有利于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创造出艺术性、舒适性、功能性强的建筑环境。生态可持续性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艺术性将服从于生态可持续性。如果艺术性与可持续性之间出现矛盾,那么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可持续性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一切又背人类持续发展目标的思想与行为都应该是被摒弃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业不例外,只有在先满足其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评价。同样,室内环境设计应该兼顾室内的艺术质量和生态质量,达到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完美统一。比如说,我国西南少数名族的干栏式建筑,就是适应当地炎热多雨,虫兽肆虐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式建筑业是在当地寒冷多雪而又盛产木材的自然条件下从充分利用就地取材,保湿隔热、及时排除积雪等方面因素出发,形成了其特殊的室内外空间形态。然而起初建造这种房屋时,考虑得最多的也许并没有更多是美学原则,而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达到最大程度的室内环境舒适度。还有一现现代住宅业是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满足建筑建筑物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的目标。为保证建筑与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往往会衍生出一些建筑设计的新元素,从而带来建筑形象上的变化,如德国弗雷堡的个人住宅,其形式几乎颠覆了普通住宅的常规表现。建筑的布局,体积,构图等美学因素完全是根据回收材料的特定属性以及建筑的能源策略来确定的,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形象。在这个例子中建筑形式的依据已经不是传统的美学原理。而是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设计,衍生出新的建筑审美方式。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渗透生态理念于艺术之中,技术与艺术是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往往结合色彩学、发生学、信息学、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论,更理性地发现美的规律。可持续发展性的观念促使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社会价值作出冷静的思考。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观念发展的缩影。人既按自然规律,也按美的规律塑造世界,在设计中,技术与艺术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刘宛.城市设计:生态环境的持续与未来学意义.2005.

[2]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