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孝文化的作用十篇孝文化的作用十篇

孝文化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48

孝文化的作用篇1

关键词孝文化和谐家庭赡养老人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1构建和谐家庭的时代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继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家庭美德”和“家庭责任”,倡导“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可见,我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及和谐家庭的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初级单位。恩格斯认为:“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根据这种形态,我们研究文明社会内部充分发展着的对应和矛盾的本来性质”。①其中的细胞就是家庭,他指出要透过家庭来研究社会的构建。孔子和孟子都以家庭和家庭关系作为阐述和推论社会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并且“家国一体”的社会思想,在以后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既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也被内化为大众的行为观念,形成中国文化中难以突破改变的共识。至今,家国观念依然左右着人们的行动。②家庭作为连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对社会有着直接和深邃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情势下,和谐家庭的构建承担着基础作用和承载着必然要求。

2孝文化的发展和含义

孝在夏商和西周时期,是以崇拜祖先为核心,以祭祀为基本形式的含义。从春秋时期到汉魏隋唐时期,孝由孔子的“善事父母”推向到“以孝治天下”的极致状态。而至五四时期,中国的价值观经历了全面的改变和解放,陈独秀和鲁迅等人将矛头直指孝道,强烈地批判父权意识。从20世纪前半时期到改革开放,在战争的促使下,子女开始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的控制;在增加知识、提高技能的催化下,子代的能力逐渐得到国家的认可和重视,而父亲的权威随着思想的落后则逐渐下降。而发展至今,孝文化不仅去除了威严、不可碰触和违反的糟粕,也将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优良品质一并淡化。

孝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传统的狭义孝文化,包括对在世父母物质和精神上的给予和尊崇;祭祀祖先并继承遗志;用孝道侍奉君主。广义的孝则包含了由孝敬父母所推演到善待任何一个人的行为。而如今狭义的孝文化是家庭和社会在赡养老人方面,履行的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等义务时所遵循的赡养观念、行为举止、制度规范、伦理道德等。其中,《说文解字》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就是狭义的孝观念。广义的孝文化并没有过多改变。

今天我们提倡的现代孝道,是由批判继承传统孝道而来,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它能调节与晚辈对待上辈的具体行径,能在父子人格平等基础上充分发挥子女的道德义务,它是子女们的道德规范,也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伦理保障。

3构建和谐家庭对孝文化的迫切需要

“和谐家庭”包含了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多项领域。和谐家庭应是以家庭成员平等、民主为基础,以尊老爱幼为基调,以积极向上的理念为导向,以关爱互助、友好融洽为内容的家庭新模式,在传承家庭文化和道德的同时,能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60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达到1.67亿、1.13亿,占总人口的12.5%、8.5%。③处在快速老龄化时期的中国,面对“未富先老”的情况,安排和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就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但是,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今天,关于赡养老人的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据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调研统计,该院审理老年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近年来以每年大约100件的数量在递增――2009年是1000件左右,2010年1100件有余,2011年截至目前已接近1200件。经过分类,排在前三位的涉老案件分别是赡养、婚姻和房产,其中以赡养案件居多。④这将直接影响到和谐家庭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另外,2005年,黑龙江人大代表翟玉走访了全国10401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结果显示,5%的三餐不保,93%的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7%的吃不起药,86%的自己干农活,97%的自己做家务,吃得最差、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孝道衰落令人心忧。⑤

孝文化的发展是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建构新道德体系的道德资源,能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营造赡养老人的家庭氛围,从而促使和谐家庭的建立。

4孝文化对构建和谐家庭的促进

和谐家庭包括了家庭关系的融洽、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的高尚和家庭功能的高效发挥,而这些方面的升华都离不开孝文化的作用。

4.1孝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代际关系

和谐家庭中至少要有两种融洽的关系,分别是夫妻关系和父母及子女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建立和存在的根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是家庭的支架。从人类学的事实来看,父母给予子女关爱并且抚养其长大,而子女则应为养老送终。这就是传统的孝慈观念。

随着社会功利化的增加、节奏化的加快,父女与子代之间的矛盾逐步升温。家庭矛盾是破坏和谐家庭建立的厉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冲突主要来自亲子冲突、婆媳冲突、生活方式的差异等。在青年心理逐步成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对父母、对子女应尽照顾的责任和义务时,他的第一表现就是要得到父母的认可,要独立自强,甚至会突显出叛逆的心理,这就引发了亲子之间的第一种冲突。随着父母的衰老,经济收入的降低,则婆媳矛盾、生活方式差异就越来越明显,老人在家中的权威会一降再降。这时也是体现孝文化的关键时期。

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所以,我们对于孝文化的传承,可以剔除“愚孝”,可不再传承过去尊老养老中“不平等”的惟命是从的一面,但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去赡养老人。孝文化的熏陶可促使子女等晚辈对老人给予更多的尊敬和照顾,使他们生活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安乐晚年中。

4.2孝文化有助于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的建设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德”是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同时家庭美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家庭建设的必备内容。家庭美德在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首次被提出,继而在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再次提到,其内容就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孝文化可将赡养老人、孝敬父母内置入家庭成员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并以此来调节家庭关系和家庭行为。虽然我国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在逐步完善,但法律是依赖国家的强烈力量来维系赡养的手段,而孝文化则是通过内化过程而逐步渗入人们价值观和道德理念的手段,使得人们自觉自愿地孝敬父母。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通过学习与生活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⑥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始发点,家庭文化建设也是和谐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文化建设包括制度性文化建设、知识性文化建设、情感性文化建设、自律性文化建设、器物性文化建设和娱乐性文化建设,而孝文化对这六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为:孝文化直接影响着家庭赡养老人、尊敬老人等正式家规、基本准则的制定;孝文化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知识性文化建设的主要单元;孝文化是直接维系父母和子女亲情的纽带,也间接维护着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孝文化提升了家庭成员宽容、奉献、不自私自利的自律作风;孝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必备品、设施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体现出来,加深人们对老年人的处处照顾和关心。可见,孝文化全方位渗透在家庭文化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促进这家庭文化的建设。

4.3孝文化的发展有助于家庭赡养功能和感情交流功能的有效发挥

现代社会仍然延续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养老。在传统时期,孝敬父母是一种制度,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在逐步萎缩。思想在解放中,严厉的父权、“尚齿”、“尊老”的尽孝观和重视家族生命受到了限制,子女和父母之间逐步向平等、尊重的模式发展,家庭情感功能的发挥有了滋润的环境,但交流的成效越逐渐下降。

家庭养老由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交流这三个部分组成。随着我国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的完善,满足了他们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和生活的需求,承担了对家庭赡养老人功能的部分责任,但在情感倾述和交流方面,社会则是无法保障、甚至是爱莫能助。这就需要家庭的力量。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领域的基础,并且“家庭有提供情感满足,产生亲子之情的功能”。⑦但人们越来越忽视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和子女被远离居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和严重。老人的孤独感逐步增加,始终想保持被关心的状态,渴望得到内心的慰藉。

孝文化可加强人们心中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加孝敬和赡养父母的行为,常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恐惧,抱着“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的态度。不断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不断满足父母对经济和情感上的要求。

在由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忽视对老人的赡养问题。虽然法律在保护着老年人的权益,例如宪法第49条指出:“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婚姻法第15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扶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但这些都是法制手段,是客观的、辅助的。只有通过发扬传统的孝文化,从主观上提高人们的认识,才能加快建设和谐家庭的进程。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邓伟志,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③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④老年人诉讼案件逐年上升赡养案居多.新华网.http://.cn/c/2011―11―14/165523464122.shtml,2011―11―14.

⑤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孝文化的作用篇2

一、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意义

第一,孝文化与物质文明建设。人的活动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统一体。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中秋等,无一不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精神享受和物质消费的融合。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形成孝文化消费,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第二,孝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以孝亲、感恩、仁爱、忠诚、责任、和谐为思想核心的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孝文化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能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孝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几千年来,孝文化为维系政治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孝文化中感恩、仁爱、忠诚的思想,对于维系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稳定依然发挥着作用。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对于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孝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农业、工业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但从狭义角度讲,是与前“三个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孝文化以感恩为基础,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使人类常怀感恩之心,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

第一,孝文化特色旅游业。随着旅游热的兴起,现代旅游已上升到文化的高品位。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发展孝文化旅游产业,是开辟特色文化旅游的新路径。抓住孝文化的特色,围绕旅游消费中的行、游、住、食、购、娱等内容做文章,孝文化特色旅游就一定能打造富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第二,孝文化产品包装业。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孝道,在今天看来,精神上的“孝”更重于物质上的“孝”。在物质上赋予“孝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发展孝文化产品、包装业的一种创意。具体有三种思路:一是将孝文化产品开发与本地特产相关联;二是将孝文化产品开发与敬老礼品相关联;三是将孝文化产品开发与旅游购物品相关联。当然,孝文化产品的开发,离不开孝文化产品的包装,其必将带动孝文化产品包装业的“火热”。

第三,孝文化影视出版业。影视出版业作为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孝文化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近年来,我国表现家庭伦理的影视剧《孝子》、《咱爸咱妈》、《家有爹娘》等影视资源的开发就展现了孝文化的时代魅力。除了孝文化影视剧,关于孝文化的研究丛书、动漫作品、网络游戏、流行歌曲等也是孝文化影视出版产业的开发对象。孝文化影视出版产业与现代新科技相结合,以新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更能增强孝文化的时代魅力。

第四,孝文化敬老服务业。当前,人口老龄化对我们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依托孝文化资源,研究和开发孝文化敬老服务业,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让晚辈参与敬老服务消费成为一种“孝”的象征。加快发展敬老服务业有以下途径:一是建立一批各种档次的养老公寓、养老医院等,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养老需求;二是开发敬老服务公司,照顾老人饮食起居、陪伴老人休闲娱乐等;三是培养一批专业化的老年服务人员,学习敬老陪护技能及培养敬老精神,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四是围绕敬老服务业,开发“孝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商机无限。

三、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措施

第一,合理开发,提高效率。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要合理、科学、有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粗放式的开发行为,反对竭泽而渔的急功近利做法,特别要避免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的弯路。另外,必须把握好孝文化产业发展与资源供给、资源条件与市场需要的关系,提高自身开发能力和市场开发效应;必须坚持孝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符合资源再生能力的孝文化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开发保障体系。

第二,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要创新体制,使优势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与利用。整合孝文化资源要搞好两个融合:一是孝文化与经济、旅游、生态等的融合,使孝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开花”;二是要跨区域融合,依据共同点,打破各地资源不一、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跨区域集成优势、资源共享。此外,要搞好孝文化产业开发的协调与管理,对一个地域内的同质文化资源,实行捆绑开发、整体营销。

第三,聚合力量,打造品牌。彰显孝文化产业特色、打造孝文化品牌重点在于聚合力量。一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搞好规划、政策和工作对接,推动上下联动、政企联动,形成攻坚合力;二要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推动投融资体制创新,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新机制;三要创新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开发机制,形成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第四,加强领导,形成体系。孝文化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形成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议在党的领导下,成立由省、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省、市县(区)一体化专门从事孝文化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科学分析,合理规划,形成有领导、有机构、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孝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的良好局面。

孝文化的作用篇3

1.孝文化的内涵

孝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子女承受着上面的老人,是一体的。教化,即是“孝文化”。什么是孝?一辈说给一辈听,一辈做给一辈看,没有啥大道理,全凭的是良心。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具体说就是养父母之身、之志、之心、之慧。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是每个人该行该守的第一重大义务。因此,修德,要从孝道入手,因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说,孝是德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切的教育都是由孝道产生的,修德先修孝,教人先教孝,做人先行孝。《孝经》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人的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2.如何理解孝文化

2.1把孝与敬结合起来

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

2.2把“孝”与“悌”结合起来

《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子规》也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到社会关系中去,要移悌顺长。

2.3把孝与礼结合起来

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2.4把孝与忠结合起来

移孝作忠。孝所使用的对象由子女对父母的孝已经变成社会中的人对于君主的忠诚,不忠君就是不孝。孝和忠都是人的爱心表现,孝是小家之爱,忠是大家之爱,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尽忠,也就内含了为父母尽孝之德。

2.5把孝与“五常”(仁义礼智信)结合起来

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智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得到;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

2.6把孝与“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结合起来

孔子的弟子曾子受孔子孝道思想的启示,由事亲之孝,扩展为五伦之孝,认为做人之道,除尊敬父母师长、供养侍奉外,还要洁身自爱,力争进取;上则尽忠报国,下则爱人以德。否则:“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要把五伦之孝,推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

2.7把孝与谏结合起来

孔子提出了“几谏”的原则,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2.8把孝道与个人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曾子认为,提高修养的方法,在于孝的实践与内心的反省,“吾日三省吾身”,讲求用内心的反省来检验自己的举止是否合乎道德的原则。

3.孝文化主要作用

总的来讲,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至孝治世。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1修身养性

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人可以分为六种人:大公无私是圣人,要尊崇圣人;公私兼顾是常人,要赶超常人;公而忘私是贤人,要争做贤人;私字当头是小人,要不当小人;先公后私是善人,要当好善人;徇私枉法是罪人,要远离罪人。做常人、善人、贤人、圣人必须从孝道入手,才能达到目的。

作为领导干部来说,践行孝文化,要做到四条,一是以孝事亲。按照《孝经》要求,带头做到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也就是《孝经》讲的“五备”即“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二是以孝做忠。《孝经》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认为:“忠”可以作为家庭伦理观念孝的组成部分,而与血缘关系密切相关的孝又适用于事君。曾子说:“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在这里,表示忠君的忠已成为孝的一部分,不忠君就是不孝,因此忠孝是一不是二。作为领导干部忠的表现在于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把员工视亲人及兄弟姐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三是以孝治企。《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把这个思想运用安全生产中,倡导并践行保证安全就是孝,互保联保就是悌,制度落实就是忠,规范操作就是信,知法明理就是礼,尽职尽责就是义,公平公正就是廉,造成事故就是耻等理念,保证安全生产。四是以孝为镜。俗话说,诸事不顺皆因不孝,孝能感动地和天。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事业、家庭、婚姻等出现问题,根源都在是否懂孝,行孝。孩子打骂父母,不孝顺,造成家庭不和,是因为你就不孝顺父母。孩子的问题永远是父母的问题。是因为不孝顺造成的。你不孝顺父母,你怎么能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呢。

3.2家庭和谐

实行孝道,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养亲敬亲是一种反哺方式,养亲是物质反哺,敬亲是精神反哺。不增父母之累;不陷父母不义;不添父母之忧。

3.3孝心治企

孝道是人道,人道也是天道,不孝不人,不孝逆天。孝道不仅可以作为管理者激励员工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也是最适合东方“家文化”的激励方式,这是最伟大的激励力量。当员工提升了孝心的时候,你的事业、企业管理才有了根。家文化四要素:家道(五论之道);家风(孝悌之风);家学(孔孟之学);家业(利民之业)。家规是家风的关键,在企业要讲究孝道,保证安全就是孝,遵章守纪就是善;违章作业就是恶,制止“三违”是行善,排查隐患是积德。

3.4科学发展

孝悌是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以利益人民为本)全面协调(物质和精神)可持续发展(一代接一代)落实孝道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孝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落实。

4.如何学习践行孝文化

4.1学习践行孝文化必须下大力气来抓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人心就会堕落,社会就会倒退。乌鸦尚有反哺(用口衔食喂其母)之孝;羊亦知有跪乳(小羊吃奶时要下跪在地上)之恩;雄企鹅孵卵64个昼夜,可以看出父爱的伟大。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用12个字来表示,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而孝处于首位,所以在企业要把学习践行孝文化作为重点来抓,努力践行孝道,正确处理“五伦”关系,真正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

4.2学习践行孝文化必须家庭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学校教育(教不严,师之惰)、社会教育(治不够,国之错)、圣贤教育并重

家庭教育是根本,是龙头,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提升。

4.3学习践行弘扬孝文化从现在做起

“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孝养以竭力为真情”(南怀谨),“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孝心不能等待。友爱、至爱、慈爱、博爱,为了不再有爱的沙漠与荒原,孝心不能等待。家庭中行孝,其乐融融;单位倡孝,尽职尽责;社会有孝,安定和谐,孝心不能等待。平凡不过亲情伟大不及孝心,“人无孝心不如兽”,“百善孝为先”,孝心不能等待。孝不是累赘,而是做人的本分、美德、责任和习惯,人人都能尽孝,孝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我们的需要,孝心不能等待。孝是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乌鸦反哺拳拳意,羊羔跪乳意长长。孝敬父母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以孝侍亲,以孝立业,以孝立德,孝心不能等待。忙碌不能成为不尽孝的理由,钱少不能成为不尽孝的借口,无太大能力不能成为不尽孝的敷衍,父母因一时误会(憎恨、虐待)子女不能成为不尽孝的砝码,子女多互相计较不能成为不尽孝的推辞,孝心不能等待。

孝文化的作用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传统孝文化;新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1]

忠孝悌廉耻,仁义礼智信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古训云:“孝者人之本,德以孝当先,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孝道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推崇并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纽带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孝道教育的形式、内容、侧重点会变化发展,但作为道德准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问题突现,个人和社会道德的缺失,传统孝教育缺失,当前,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仁爱之心,对家庭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什么是“感恩”和“孝道”。

1.中职学生孝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500名90后中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83人,女生317人。从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自己的行孝行为,对孝文化的认同以及如何发扬孝道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对孝文化的理解不尽如人意。有超过67.29%的学生不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只有23.05%曾主动送过父母生日礼物,有将近30%的学生不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34.57%的同学知道父亲和母亲的身高、体重、穿多少码的鞋,49.61%的学生不了解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13.38%对父母让步,37.55%的同学冷静下来,与父母沟通;43.12%的同学觉得对待父母做得不够,13.01%的同学觉得愧对父母;只有50.9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与“孝”有关的活动;只有7.06%的同学经常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国孝道文化,在发扬孝道的最佳方法上,40.16%认为,继续按照传统来做,历史流传下来的必是精华,39.03%认为废除传统中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观点,新孝道,9.29%认为完全抛弃传统孝道,重新建立一种孝道的模式,11.52%认为学习西方,将外国的孝道文化引入,中西合璧。由此可见,中职生的对孝道、孝文化的认识不容乐观。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现象,有少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懂感恩;只知索取,不愿奉献;对孝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认识不清。因此,在职业学校开展传统孝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而紧迫的。

2.中职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2.1家庭教育不到位

来自城市的90后中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从小就受到几代人百般宠爱,在家庭中具有较大权威。然而长辈的溺爱使一些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畸形成长,自我意识较强,凡事总喜欢从自我角度出发,变得自私自利。他们觉得自己就应该是家庭的中心,长辈为他们服务是应该的。至于父母的想法,他们很少考虑,甚至有时性格暴躁,对长辈大发雷霆,自己的无理要求达不到满足就对父母心生怨恨。

来自农村的90后中职生,家长的以身作则的示范性不足。有些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看管,父母只有春节才能和家人团聚,学生无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敬老爱老的示范作用;有的农村家长,甚至起了相反的示范作用,他们嫌弃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让年迈的父母住在又小又黑的房间里,分灶吃饭,病了无人过问,脏了无人打理,甚至死了才被发现。

2.2.学校教育的缺位

在中国古代,孝在传统教育中位居首位。而中国的现代教育中小学至大学一直都未将孝道教育作为专门的课程开设,孝道教育成了学生道德教育的薄弱环节,当前,很多学校认为孝道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认为孝道教育有德育工作者做就够了,从而没有把孝道教育系统的实施。导致了德育老师随苦口婆心的讲授孝道的相关理论,但无法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演练,学生上课听、下课忘。德育工作者在中职生孝道教育方面只能唱独角戏,无法形成体系。另外,学校孝道教育内容、方式有所缺陷。孝道教育的内容基本在德育课程里体现,偏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更适合应试教育。讲授时也只注重学生是否听得懂、愿意听,而不关注在生活中是否做得到、愿意做。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为主,互动较少。

2.3社会孝文化教育氛围不浓厚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孝文化产生一些片面看法,尤其在“”期间,传统孝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批判和否定,影响了国民形成孝意识,导致整个社会孝文化淡漠,使得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孝道渐渐疏远民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各种浪潮尤其是西方亲子关系的特征对当代青少年的孝道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西方亲子关系中尊重个性自由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相对独立淡漠极易造成关系不和谐以及父母晚年的凄凉,这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友爱,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3.中职学生传统孝文化教育新路径

3.1编写适合中职学校的校本教材《中职学生孝文化教育读本》

完整的孝文化教育教材是开展孝道教育的基础,因此,应该从学孝理、明孝德、践孝行三个维度选材编写,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孝文化教育的素材,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四书》和《五经》等著作列入其中,挖掘收集值得借鉴的孝亲故事如《磐安孝子陈斌强拳拳之心感动中国》《台湾6旬男子抱行动不便母亲就医》可通过德育课、选修课、公选课等形式,重新唤起学生崇尚孝道的良好风尚,真正实现孝文化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鲜活入头脑。

3.2大力营造传统孝文化的教育氛围

中职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崇尚孝道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这种积极向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染。一是开展孝道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学校可以创设一些有利的教育情境,组织设计一些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行孝。比如:要求学生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和父母生日,给父母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进行问候,还可以通过“与父母分享生活”、“我为爸妈做过啥?”等有意义的活动,强化学生敬亲爱老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伟大的养育之恩,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来回报父母。二是加强校园内的舆论宣传,营造积极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广播、板报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学习先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崇尚孝道的良好风尚,改进孝道教育的方式,深化学生的孝道实践。

3.3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主战场在孝文化教育的作用

学校要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和改进,把孝道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的分额,开展孝道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孝道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课程的建设,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空洞说教、枯燥死板的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如微课和翻转课堂、小组学习、模拟孝行、拍微剧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讨论、实践过程中逐渐提高对孝文化的认识。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不可能会真心诚意地去对待别人。第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孝行实践是孝道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孝道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要靠实践来检验,孝道实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边学边做,知行合一,比如:开展以“我教爸妈玩微信”,“给父母洗脚”等实践体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孝道意识。第三,最大限度的发挥各学科在孝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比如,语文课的老师可以结合相关课文开展孝文化教育,在讲授《我的母亲》、《父亲的手提箱》、《一碗清汤荞麦面》、《点亮爱心奉献青春――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等课文时都可以将孝文化贯穿其中。学生管理部门、团委、班主任、所有任课老师都应当是孝文化的传播者和宣讲者。

3.4联手家长开展孝文化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要收到较好的成效,我们必须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家庭共同牵手做好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指引工作,同时更好地发挥家庭在孝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学校要建立家长联系制度,适时地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邀请专家有针对性地为特定的家长群体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正确指导,主动加强对这部分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引和感情倾注,开展合作和交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孝文化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沟通,适时调整、改进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在教育指引过程中,应该把孝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和帮助父母料理家务能力等相互结合起来,并做好及时反馈和考核等工作,以便在教育中总结经验,及时纠正失误,达到理想效果。二是家长发挥孝敬父母的模范表率作用,父母的言行将对子女产生巨大的影响。三是评选孝文化教育好学生和好家长,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孝文化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关联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青少年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职业学校应该为孝文化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将学生培养成能对父母尽孝,能对社会负责的人。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卫生学校)

本文系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90后”中职学生传统孝文化教育的新路径――以赣州卫校学生为例,课题编号:JXZJJG-13-044,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魏红卫,孝道教育――高校德育的切入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114-117

孝文化的作用篇5

论文摘要:“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一、中国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一)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即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4】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

(二)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

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家思想体系独尊地位的确立,孝道对于维护君主权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更加凸显,"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孝经》、《礼记》以及"三纲"学说集中体现了孝治理论的风貌。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并实施了一些举措,提倡和推行孝道。例如,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对朝廷的政治追求。除此以外,西汉也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

魏晋至隋唐五代七百余年,孝道观念虽然时而淡薄时而强化,但各朝统治者都坚持汉代孝道的基本精神,比如:"举孝廉"作为察举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致为后世所承袭沿用,清代的"孝廉方正"仍是进宫入仕的重要途径。其间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孝道向法律领域的全面渗透,凭借法律力量推行孝道,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这也是"以孝治天下"的重要方法。

(三)宋元明清:孝道走向极端化、愚昧化

宋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理学家认为孝道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伦理属性,儿子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不可违抗的,与此同时孝道的专一性、绝对性、约束性进一步增强,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成为世人的普遍信念,孝道进一步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在实践上走向极端愚昧化。族权的膨胀和愚孝的泛滥,就是孝道畸形发展的具体表现,如"族必有祠"、"家法伺候"等等。后来的"割股疗亲"就是愚孝发展到极致的产物,这时孝道被异化到面目全非的地步。

(四)近代:孝道的变革与社会适应

近代社会,尤其到了晚清明初,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的渐渐侵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孝文化融入时代的内涵。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绊,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曾以儒家忠孝道德作为动员、团结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1939年3月12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布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中指出:"唯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五千年来先民所遗留于后代子孙之宝,当今国家危机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1939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指出:"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和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在这里,孝成为民族团结、兴旺的精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现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5】

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孝文化在促进国家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尊君爱国的动人事迹,在今天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不休,成为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母本。但是,从封建社会一路走来的孝文化,毫无疑问带着封建的糟粕性,所以,和对待所有传统文化一样,对传统的孝文化,我们应该辩其真伪,学会扬弃。

二、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不论时代如何进步和改变,作为根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孝",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中国历代人们的思想,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的标准,虽然它的内容、实现形式及作用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作为道德准则却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认为,对于作为社会伦理的孝道,应加以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的界限"【6】必须看到,如果我们把孝道和封建主义的扭曲影响加以区分和剥离,作为社会伦理观的孝道,在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孝"的观念和行为中的合理成分,还需要继承和发扬。

首先,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还不够完善。这一切就决定了我国社会还需要家庭养老的传统,最为子女必然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同时,在物质生活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境况下老人也需要儿女对他们的精神的赡养。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基本的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明确的提出弘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解决当前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会文明、实现社会的安定祥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传统孝道是一种扩展性和开放性的伦理规范,它体现出中国传统伦理始于家庭而伸展向社会、始于私德而扩展为公德的特点。孝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是人自幼就有的一种朴素感情。作为人们调整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有利于建立民主和睦家庭生活,如果孝由小到大,由爱家推而广之去爱社会,爱天下,爱世界万物,则孝文化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整个世界就会少了许多战乱、冲突和纷争,而多了团结、和谐与温情。

社会在进步,人的意识也在进步,要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应使传统的东西与时具进,做到传统文化的时代化、社会化,使孝文化永远散发灿烂的光辉,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32页。

[2]《论语学而》【m】.湖北:崇文书局,2007年。

[3]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16页。

[4]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167页,第173页。

孝文化的作用篇6

孝文化有利于家庭中基本道德规范的遵守孝道可以算是我国古代社会家庭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所谓的孝道文化,就是敬老养老,关爱父母,关爱长辈的一种文化传统。其中,敬老养老是孝道文化的核心。敬老养老是每一个家庭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对于晚辈来说,敬老养老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但在当下的许多家庭里偏偏出现了一些不愿敬老养老的家庭成员。比如,公务员打骂父母,家有三个儿女却没有一个愿意照顾孤寡的老人,故意杀害亲生父母等等。这一个个让人心寒的事实,归其根源就是对于孝文化的缺失,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孝道精神,不能体会孝的真谛而做出过激行为。所以,家庭需要较早地让孩子接触孝文化,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强化他们的孝道意识,让他们理解孝的真正含义。“孝”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是很重要和必要的一部分,对孝文化的弘扬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一项任务。我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从古到今就被很好的保留继承下来,发展弘扬我国的孝文化就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和任务。我们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孝文化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就需要大力的发展和弘扬孝文化,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理解并体会孝文化的真谛,最后再到实践中去,在生活中细细体会孝道带给生活的温馨。弘扬孝文化可以使我们的基本道德规范更具体更完善,个体只有在具体、完善的道德规范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体功能,更好地适应和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弘扬孝文化对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弘扬孝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孝文化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同时还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更多的积极作用。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步入了一个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发展进步的时代,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正需要全民的努力营造。我们要努力地营造和谐的新风,实现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大力弘扬孝文化,让孝文化为现代社会服务。

1、孝文化有利于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正是形成当今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根源,也可以说孝道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弘扬孝文化,让全民参与到孝文化的了解中去,理解、体会孝文化,只有全民认识到了孝道精神的重要性,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才会有所提升、有所发展,社会才能越发展越和谐。

孝文化的作用篇7

【关键词】孝;和谐社会;建设

一、孝及孝文化

正如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阐述它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同样,孝也是人的德性之根本。回望中国社会的文化历史,一定能够找到孝的发展痕迹。可以这样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

对于孝文化的概念界定存在几种说法,笔者较为同意台湾学者杨国枢在其《中国人之孝道的概念分析》中指出:“传统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农业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的确,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菁华成分。肖群忠先生也这样说过:“孝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文化,种种家庭中自然生长的伦理意识,与我国自古以来以家庭为本的宗法制社会相结合,顺理成章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意蕴的传统孝道,沿袭后代,逐渐演化成一种社会规范和政治规范。自今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所以说,国家将孝道立法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强调与尊重。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是的,孝悌乃人之根本,如果一个人连孝都做不到,其他的品格也就无从谈起。

二、孝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孝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孝”的作用。首先,孝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大部分家庭的和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另外,传统孝文化对于整体和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关系的和谐需要孝文化进行调和,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家庭关系的发展,都需要以孝文化为理论依据进行传承。只有每一个家庭中的诸多关系得到和谐发展,整个社会关系才能有序发展,家庭关系的融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文化为其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及伦理依据;其次,孝文化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提供道德规范。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出现的问题就是——“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子女长大成人外出打拼事业或是组建自己的家庭后,“空巢老人”随之出现。这类人群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给予空巢老人心灵上一个温暖的家?这时,利用孝文化缓解“空巢老人”这一问题,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道德层面上的规范,是孝文化的特殊作用。最后,孝文化为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文化参考。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不可以回避的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很多年,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凸显。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解决,而孝文化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提供了文化上的参考。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培养人人尊老、人人敬老、人人养老的孝道观念,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想内容之一。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老龄人口的增加,对于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影响,如果不能保证老龄人口的生存问题,就会产生尖锐矛盾,一旦矛盾发生,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利用孝文化规范这一问题,变得十分必要。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没有停歇的发挥着它的作用。孝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同时有利于克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的侵袭,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树立和谐社会风尚。孝德、孝道和孝行的长期持续的推广和弘扬,使中华民族成为和谐、和睦的文明之邦的代表,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才能顺利、有效地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年1月.

[2]张云风.漫说中华孝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3]张树骅,宋焕新主编.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年9月.

[4]孙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孝文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孝文化的作用篇8

[关键词]伦理规范;社会转型;孝文化;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G122;B8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9

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被称为“百善之首”,也是中国社会伦理的脊柱。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曾说过:“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孝文化是家庭关系有序的保障,是调整氏族内部关系的重要工具,千百年来,它极大地巩固了中国独特的血缘宗法体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血缘宗法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牢固地位,也使孝成为中国道德伦理最重要的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准则和自我规范。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转型促使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及社会伦理规范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基于此的社会思想文化自然也会发生转变,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重构。1980年以来,孝文化逐渐引起学界及社会的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文化进行了研究。总的说来,国内学者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孝文化的较多,而从社会转型角度研究孝文化的较少。关于社会转型,学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本文拟从社会结构变动的角度出发,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社会转型对孝文化自身引发的问题及孝文化历史演变进行厘定,对孝文化进行历时的分析和共时的考量,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适应时代需求的孝文化,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孝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一、孝文化的产生及演变

刘德忠[2]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而产生的亲亲关系,这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感情,氏族社会就是靠它来维系的;二是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家庭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出现。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的生产方式,在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中,社会需要有一套相应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孝文化就是顺应这种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孝文化最初是伴随着父系社会与父子关系的确立而产生的。西周时期,统治者在权力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孝就是保障这一制度得以实施的伦理法则。《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3];《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4];《辞海》对孝的注释是,“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5]。可见,善事父母、尊老敬老、崇敬祖先、传宗接代是“孝”字最初的含义。

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中国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和以血缘宗法的家庭为社会组织个体的国家体制,而家庭和家族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原本只限于保障家庭内部稳定的孝就被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把孝纳入到了儒家思想之中,认为推行孝道就是“为政”,因为“孝慈则忠”,子孝于父可使臣民忠于国家和君王。这样,“孝”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就被融入了社会伦理,融入到以小农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社会体系中。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从实践上把孝的概念政治化,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统治的工具。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关于孝的代表作就是《孝经》。随后,孝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不断被强化,并被掺杂入一些统治者的意念而逐渐扭曲。

肖群忠[6]认为,孝文化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前者是基于人类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是人类情感的需求,体现的是一种永恒、广博的价值取向;后者内含于孝文化之中,具有封建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封建统治者不断将其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和愚昧化,从而使全社会形成愚孝,以利于其统治。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孝文化逐渐被异化。在宋朝,程朱理学通过对孔孟孝道观念的阐释将孝的理念与封建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把忠、孝混同起来,并且对孝的含义进行了改造,将“善事父母”改造为父权思想,并将其与忠君思想进行捆绑,提倡把“忠孝”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孝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逐渐走向极端化、愚昧化,最终形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愚孝思想。

在封建社会,孝文化从最初的产生、发展与完善,到最后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而逐渐走向极端化、愚昧化,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孝”的异化。孝作为宗族社会的伦理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一方面,它满足了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需要,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尊老敬老的道德观念,强化了社会成员的家庭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在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把孝与“忠君”思想捆绑在一起,使之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其愚昧腐朽的部分严重束缚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束缚了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并由此滋生出许多腐朽的封建糟粕思想与传统,从而窒息了近代中国的发展。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刘梦林:社会转型与孝文化变迁研究二、社会转型对孝文化的影响

随着欧美诸国相继完成产业革命,世界科技获得巨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中国社会也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这些都促使中国孝文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三次巨大的社会转型,在这些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之间产生了激荡与交融,而长期以来被中国人视为伦理文化支柱的孝文化则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孝文化基本上是作为封建文化的糟粕而被批判的,孝作为一种文化,其普遍意义被忽略了。[7]因此,社会转型对中国孝文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资本主义进入中国市场,大量的新兴科技被引入中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遭到冲击,以传统小农经济为产生基础的孝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孝文化开始缓慢瓦解。一方面,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更多的家庭成员走出家庭聚居地,走进城市与工厂,孝文化生存的基础单位(家庭)受到资本主义伦理的破坏,传统孝文化对家庭成员亲密关系的约束力被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民主、独立、自由的思想观念被奉为拯救中国的精神宝典,传统的旧道德观念受到质疑与批判。特别是以来,有志之士把主要矛头直接指向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中心的伦理道德和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及专制主义,开展了“打倒孔家店”“破四旧”等各种反封建的运动,儒家思想体系被全盘否定,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与孝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工人和农民是受封建思想压迫最为严重的阶层,也是孝文化生存最为广阔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在工农阶级中的广泛传播,全面地解放了封建愚昧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精神束缚。在这一时期,孝文化最根本的尊老敬老的孝道观念虽依然存在,但被封建统治者所异化的愚忠愚孝观念受到了彻底的否定。

2.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在立法上明确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地位,确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平等互助的社会交往模式受到提倡,这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义。其次,经济体系的转变使“父权压迫”失去了可能。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力图使我国尽快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科技的进步促使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而青年人接受新兴科技知识的能力较强,这使得家庭权威向青壮年阶层转移,传统的“父权压迫”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铲除了思想压迫滋生的土壤,但同时也削弱了孝道的约束力。再次,多次文化革命冲击着传统孝文化的思想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革命的胜利果实不被窃取,国内开展了一系列对旧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的批斗,建立了以马列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新型思想体系。但是,随着的开展,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思想斗争走向极端化,不仅封建的腐朽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受到批判,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多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孝文化的生存空间和作用发挥被再次压缩与替代,传统的孝文化体系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加速崩解的态势。

3.改革开放后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增长被提到国家发展目标的首位,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发展被排在了第二序列。这一时期孝文化的发展是危机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社会转型给孝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给孝文化的重构提供了机遇。制度上,孝文化产生的基础――家庭――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家庭呈现内部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关系密切、大家庭数量骤减、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淡化等趋势。而且,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虽然密切但代沟加大,沟通不畅。尊老、敬老、养老观念的淡化与传统家庭伦理的混乱等现象,使得“啃老”“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出现。经济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养老压力开始从国家转移到个人身上。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养老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养老成本不断增加,现代养老面临着经济压力加大的困境。文化上,在经过近代社会的疯狂批判与带来的思想冲击之后,传统文化表现出疲软无力的状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丰富的物质满足的同时,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在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悄然兴起,这无异于又给虚弱不堪的传统孝文化狠狠的一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迈向老龄化,老年人群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老年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现代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孝文化由于其文化根源的特殊性,在解决家庭关系与社会情感问题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性,因此重构现代孝文化无疑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重构新型孝文化的路径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促进的一面,还在精神文化层面影响着社会的风俗、风气,对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现状,孝文化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实现其现代转换。具体说来,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溯本求源,明确孝的本质内涵

要重建新型孝文化,我们就必须溯本求源去探寻“孝”的本真含义。因为,只有继承传统才能推陈出新,构建起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的新型孝文化。新型孝文化提倡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坚持平等互助、诚信宽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坚持公平和民主原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等的。孝的概念产生于家庭,它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回归于家庭。社会是由家庭所构成的,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孝的本质是爱和善,是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是对家庭成员血缘感情的维护。当代社会的发展理念虽更为重视平等与自由,但对父母的尊敬依然是最基本的伦理观念。对待孝文化,我们要抛弃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传统的不一定都是腐朽的,也不一定都是无法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理性地分辨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去之糟粕,真正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2.弘扬孝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优秀的孝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8]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功用。政府应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通过公益广告、敬老基金、社会表彰等多种途径,在全社会对尊老敬老的淳朴孝道予以褒奖。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每一个孩子的故事都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对孝道的不同诠释,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孝的核心内涵是爱,是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回报,人们从父母那里学会爱、感受爱、传递爱,从爱的传递中学会承担责任。这种责任一开始是对父母的责任,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这种责任会演化成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应强化青年人的养老意识,强调其责任,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教育,通过科学的互动方式传承孝文化

开展孝道教育与优秀道德文化宣传活动,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是青少年获得知识与社会意识的主要渠道,学校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教育也包括道德教育。西方社会的“亲子课堂”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家庭情感建设途径,它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利用团队合作的方法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因为家庭成员情感的建立不仅存在于言语中的爱与尊重,更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互助。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浮于言表,情感互动匮乏,这不利于孝道文化的传承。单一的语言教育无法使青少年对于孝道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学校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与互动,加强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向沟通,引导并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

4.健全法律制度,为孝文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孝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关乎道德层面,又关乎法律层面。对父母的尊敬孝顺,是孝文化对子女提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的执行,则是法律对社会伦理道德与公平的维护。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是平等的,在权利平等的条件下,父母给予子女的是关爱而不是恩情,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尊敬而不是报恩。互尊互敬,才是和谐社会的家庭相处之道。社会转型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扶与不扶”“老年人养老”等,这些问题既属于道德问题,也涉及到法律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些特殊的社会问题,是新型孝文化发展的关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面对当前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问题时,要做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以德为教,以法作保,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我们要加快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以保证在处理涉及老年人问题时有法可依,以保障老年人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举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四、结语

新型孝文化可唤醒人们对长辈的尊重与敬爱,强化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对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养老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新型孝文化的构建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07.

[2]刘德忠.简论孝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3):88.

[3]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6.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8.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78.

[6]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37-338.

孝文化的作用篇9

关键词:孝文化高校孝文化教育

所谓高校孝文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具备孝道品质的一个过程,它不应是传统说教式的理论教育,而应涉及到大学生品格、身心、学业等各方面的完整性开放式的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各高校要把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把孝文化合理的融入到学校德育文化中去,革新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出适应新要求的现代高校德育模式,努力构建一套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德育体系,以此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现象:

1.1对“孝”的理解不充分

在我国当今高校之中,真正了解“孝”的确切含义的学生并不多。知道一点皮毛的,也无非就是孝敬父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殊不知由孝生爱,要爱父母;更不知道由孝可生忠,要忠于人民,报效祖国。没有弄清“孝”的真正含义,就严重影响到了对学生孝德教育的质量。所谓“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亲人的一种真挚情感的流露,是晚辈对长辈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际之间的一种密切关系。

1.2对“孝”的践行不到位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按理说,个个都应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但是还是有不少同学在这一点上做得差强人意。有些同学思想幼稚,个性刚强,为人处事很少替别人着想,从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着实让父母伤心。譬如,不少城里的同学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发脾气,骂声一片;有些同学对父母态度极为冷淡,爱理不理,更有胜者,竟然对父母大打出手,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还有少数农村来的同学,虚荣心极强,为顾及自己的面子,对从乡下来到学校看望他的父母产生一种默然、厌恶态度,生怕让人见了笑话。在我国东部某学校,就有一名同学将从河北农村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并让母亲将带来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由很简单,就是不想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一个享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居然有如此不孝之举,实乃教育之不幸,国之不幸。

2.当前高校孝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2.1高校忽视孝文化教育

时下,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对学生道德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的现象,“重文轻德”已成不争的事实。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时候高校教育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理论教育上,或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而德育工作,往往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甚至实践高于理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也是极其薄弱的环节,孝文化教育则更容易被人遗忘。

2.2大学生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缺乏

当前,高校大学生动辄轻生,自杀,这样的新闻屡见报端,亲人痛绝,舆论哗然。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大学生们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的缺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正是因为大学生缺少这种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才不辨是非,善恶难分。在孝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自身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认识不充分,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是由于这种自我教育意识的缺乏,使得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大学生只有通过自我孝文化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各种有利条件丰富自身的孝文化理论知识,提升自身修养,才有可能养成这种意识。

3.高校加强孝文化教育措施:

3.1优化校园孝文化教育环境

外部环境的美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校园环境是大学精神载体的一部分,其育人功能不容忽视。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能够起到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校园环境的优化在大学生孝文化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媒介,加强孝文化的传播,积极引导大学生。校报、校园网应该尝试开辟孝文化知识专栏,加大相关文章的刊载量,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孝道的关注度;校园广播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孝老爱亲的歌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孝文化教育;学校或者是学生社团组织也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多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歌赛比赛等等,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受到“孝”文化的洗礼。

3.2加快课改速度,提升德育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孝文化知识的传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孝文化的思考,加深学生对孝文化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孝道意识的提升。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应提高授课水平,既要善于联系实际,特别是结合反面事例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多开展课堂讨论与辩论,采取让学生授课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另外,选用合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也十分重要。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校向大学生传播孝文化知识的唯一教材。书中涉及到的孝文化知识十分有限,深度不够,因此,很有必要重新编写或审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从而丰富学生课本中孝文化知识,为学生更广泛地吸取相关知识营养提供保证。

3.3完善相关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各高校可以把孝道作为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校训设计上,也可以加入孝文化的成分,也可以尝试将孝老爱亲实践情况作为学生品德测评的重要标准,将孝行纳入操行评定。学校应把对孝行定期总结制度化,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要让孝行得到表扬,要使孝义得到传播。总之,学校应该在宣传孝文化,培养学生孝德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晶.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邱伟光,张云.新编大学德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王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西华大学学报,2006.

[6]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孝文化的作用篇10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过父母,缺乏做家务的习惯和主动精神,缺乏反哺意识。另外,不少大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只顾着享受玩乐,生活追求新潮化、高档化,用父母的血汗钱与同学攀比且乐此不疲。学习则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不仅不为自己考虑,也没有顾及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相左,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向父母提出,而是顶撞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甚至发生杀父弑母事件。这些现象违背了中华传统的孝道,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究其原因,既有家庭教育的缺位,也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更有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智力教育的影响。孝道行为的缺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二、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及其可能性分析

自我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又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必然要求。孝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应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教育者实施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孝德,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而自觉进行的思想改进和行为控制的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

(一)血缘亲情是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诗经•小雅•蓼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为什么要“孝”?古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人间的慈爱与呵护都是首先来自于父母。血缘亲情是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二)孝道文化为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课程

基于对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高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等包含孝道文化的课程,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此外,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也成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的良好的隐性课程。孝道是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不仅对中国传统政治、教化等有着深刻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间艺术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大学生的优势为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这为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础。大学生具备独立性、自尊性、成人感、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三、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对策分析

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孝道的知、情、行的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应抓住孝道的知、情、行等环节,系统学习孝道理论,激发孝道情感,养成良好的孝道行为习惯,提高孝道自我教育的成效。

(一)学习孝文化知识,提升孝道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知行统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大学生应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孝道文化知识,引发对孝道文化知识的思考,加深对孝道文化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真正接受孝道文化知识,实现大学生孝道意识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已接触到孝道文化知识。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大学生也会进一步学习孝道文化。但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孝道文化知识十分有限,深度不够。此外,在孝道教育的方式上,学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孝道认知和孝道行为的脱节。首先,可以系统深入地学习孝文化知识,了解孝道的一般理论,具备广泛的孝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孝文化修养。应倡导读经典书籍,如《论语》、《孝经》等;应倡导反思精神,认真反思传统孝道的精华与糟粕,反思对孝道的偏见,用“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观点赋予传统孝道思想以时代内涵。其次,可以采取多样方式学习孝道文化。可以开展对孝道文化知识的讨论和辩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孝道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观点。例如,探讨“大学生孝道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更深刻地认识并弘扬孝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此外,可以开展孝文化知识大赛等。

(二)倡导自我反省,激发孝道情感

孝道是“发乎于情”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血肉之情,是最淳朴、最深厚的亲情。《吕氏春秋》云:“故父母之与子也,子之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这种血肉之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正是孝道得以存在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孝道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催化剂,是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认知基础上,面对父母的无尽的爱,大学生应经常反省自己是否体会到父母的无私奉献,是否懂得照顾关心父母,是否尊重父母,是否严格按照孝道伦理规范的要求监督、约束和克服自己的不当言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父母付出的艰辛汗水甚至血泪,是否满足了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待等。大学生从血肉亲情出发,通过自我反省,不断激发孝道情感,从而促进自己将孝道付诸于实践。

(三)将孝道思想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