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孝道文化内涵十篇孝道文化内涵十篇

孝道文化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47

孝道文化内涵篇1

关键词:新型孝文化;元素;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19-0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每个中国人。而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是对人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管理,现在许多企业弘扬孝文化,将孝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中。这种尝试把孝文化融入企业管理中,探索孝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的做法,对于企业实行人本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孝文化融入企业管理中,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孝文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元素”

(一)孝文化的内涵

孝文化的内涵是孝文化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许多学者对孝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肖群忠[1]认为:孝道是由爱心、敬意、忠德和顺行构成,爱、敬、忠、顺是孝道的伦理精神本质。计志宏[2]认为孝文化的内行包含五个方面:养亲尊亲,善事父母;生儿育女,珍爱生命;慈老爱幼,和谐万物;承志立身,光宗耀祖;移孝为忠,忠孝相通。周淑萍[3]认为孝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对父母生时的奉养,二是对父母死后的丧葬和祭祀,三是娶妻生子延续香火。一些学者根据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发展,认为孝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事亲、敬亲,但在历史的演进中,孝文化进一步演化为对君主、对国家的忠心,对社会的责任,“小孝事亲,大孝事国”成为孝文化的内涵。从不同学者对孝文化内涵的阐述可以看出,孝文化的本质是“养亲、敬亲”,以及在“养亲、敬亲”基础上的拓展。

(二)孝文化的“元素”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孝文化所拓展出的一些极端思想明显具有局限性,需要建立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新型孝文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杨昌江[4]认为传统孝文化要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孝与公德、民主、科学和法律的关系。吴锋[5]认为,传统孝道的最大冲击来自于自由、平等、民主,并认为孝的本质在于对父母的爱。彭淞[6]认为,现代孝文化要回归“孝”的本源,并认为现代孝文化的本质是“家庭式的感恩文化”,周峰[7]认为:新型孝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敬爱、平等、共享、和谐等理念,而其核心是尊老爱幼,是人与人之间的真爱,是建立在人格平等、权利和义务平等基础上的爱与敬。从许多学者的探索中可以看出,新型孝文化就是要摒弃传统孝意识中的极端思想,回归“孝”的本源,建立平等、共享、民主基础上的孝文化,这种新型孝文化包括以下基本“元素”。

1.爱。传统孝文化的本质“养亲、敬亲”的价值基础是“爱”,爱是整个孝文化的基础,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并随着历史的演进,孝文化的“爱”已从爱父母,演延到爱长辈、爱亲人、爱周围的人。在当代,“爱”仍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当代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2.敬。敬与爱一样,都是传统孝文化的基础,也是孝的本源。随着历史的演进,孝文化的“敬”,已从敬长辈发展到敬亲人、敬周围的人。“敬”作为孝的本源,也是新型孝文化的基础,只是新型孝文化的“敬”剔除了传统孝文化的不平等,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敬”。

3.感恩。孝文化的本源“爱、敬”观念是出于对父母“生养之恩”的回报,其精神实质是感恩,孝文化产生于感恩的精神之上,是一种感恩文化,并随着历史的演延,这种感恩文化,已从对长辈的感恩,发展到对有恩的人的感恩。在当代,这种感恩文化仍然十分可贵,也是孝文化需要弘扬的精神,因而也是新型孝文化的“元素”。

4.忠诚。忠诚是在孝的基本价值观基础上演延出来的,是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之一,但“忠”的思想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被极端化,而成为“愚忠”。在新型孝文化中,要把包含在“忠”中的极端思想摒弃,新型孝文化的忠诚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共享、民主基础上的“忠诚”,并把对父母的忠诚扩展到对周围人的忠诚。

5.责任。传统孝文化的本源“爱、敬”体现的就是对父母的一种责任,责任意识是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之一,并在历史的演进中,责任意识已从对家的责任,逐步深化为对家族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国家的责任。责任意识是传统孝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在当代,这种责任意识与时代相适应,因而新型孝文化需要传承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新型孝文化是传承传统孝文化中的合理部分,而摒弃与时代不相符的意识,其文化“元素”表现为“爱、敬、感恩、忠诚、责任”。

二、孝文化对企业的功能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必然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行为,进而对个人、组织和社会发挥独特的功能。对企业来说,孝文化可通过影响企业员工、影响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等多种方式来影响企业,从而发挥一定的功能,具体来说,基于企业的视角,孝文化对企业的功能如下。

(一)教化企业员工的功能

孝文化的元素“爱、敬、感恩、忠诚、责任”已成为中国人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孝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爱、敬、感恩、忠诚和责任”等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素养,形成员工良好的道德观。

(二)和谐稳定企业的功能

孝文化的本源是“爱、敬”,弘扬孝文化,既有利于在企业内员工之间形成相互关心、相互敬重、和睦友好的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又有利于企业形成“仁爱”的企业文化,“仁爱”的企业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此外,企业弘扬孝文化有利于企业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进而有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

(三)凝聚企业人心的功能

孝文化是一种感恩文化,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员工“感恩”于企业,凝聚员工的人心,使员工以企业为家,把企业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从而爱岗敬业,一心一意为企业谋发展。另外,孝文化强调忠诚,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从而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

三、孝文化对企业的影响途径

弘扬孝文化,使孝文化的功能在企业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与其它文化相似,会通过文化的渗透来影响企业,具体说,孝文化可通过三种途径影响企业:

(一)孝文化通过提高员工道德素养来影响企业

孝文化具有教化员工的功能,弘扬孝文化,让孝文化的价值观深入员工的价值体系,既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使员工以企业为家,促进企业发展;又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从而促进企业发展;还能促进员工之间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孝文化通过形成“仁爱”的企业文化来影响企业

孝文化最本质的元素就是“爱、敬”,弘扬孝文化会增强员工之间的友爱、关怀和相互敬重,导致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形成“仁爱”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关键是对人的管理,“仁爱”的企业文化不仅会进一步形成员工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形成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必然促进企业发展。

(三)孝文化通过形成“人本”的企业制度来影响企业

孝文化包含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弘扬孝文化,有利于企业采取人性化管理,进而形成“人本”的企业制度。“人本”的企业制度,既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又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从而有利于企业发展。

当然,上述的三条途径也是相互影响的。以孝文化作为价值观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必然有利于形成“仁爱”的企业文化和“人本”的企业制度。同时,“人本”的企业制度和“仁爱”的企业文化也有利于增强员工的道德素养。此外,“仁爱”的企业文化与“人本”的企业制度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孝文化对企业的影响途径可表述如下图所示。

四、在企业中构建孝文化

(一)在价值层面上,突出培养员工的“爱、敬、感恩、忠诚、责任”等孝文化的价值内涵

在企业内通过弘扬孝文化的“爱、敬、感恩、忠诚、责任”的价值观,在员工、企业、客户、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让孝文化的这些价值观深入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客户之间、员工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通过孝文化价值观的提倡,让孝文化渗入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成为员工的共同信仰,进而成为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仁爱”的企业文化,这样一方面提升了员工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在企业内及企业外构建了和谐的关系。

(二)在制度层面上,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化,形成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要重视员工的需要,鼓励以员工为主,突出培养员工,以员工为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工作,以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同时,将孝道通过制度化引入企业中,建立尊老、敬老、爱老和守孝道的制度,通过制度来保证员工尽孝道。

(三)在行为层面上,将孝行为引入企业中,在企业内提倡尊老爱幼,上级关心下级,高层关心基层

如企业不定期地问候员工的父母;在重要日子以公司名义给员工父母寄去一份礼物;在员工困难时,企业与员工共度难关;引导员工尽孝道,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等等。通过将孝行为引入企业中,形成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的良好氛围。另外,企业内提倡民主协商,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建立起灵活的沟通渠道,通过灵活多样的协商、沟通来处理不同个人、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分歧。

(四)在环境层面上,企业要营造家庭式的工作环境

企业的各种文化设施、活动充分融入家庭元素,使员工对企业有家的感觉,到企业工作有种回家的感觉,激发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夫孝,德之本也”:论孝道的伦理精神本质[J].西北师大学报,1999(1).

[2]计志宏.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社会功能[J].前沿,2010(10):149-151.

[3]周淑萍.孟子的孝道思想底蕴[J].唐都学刊,1994(4):25-29.

[4]杨昌江.谈“孝文化”的现代化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6(4):132-133.

[5]吴锋.孝道精神与普世伦理[J].南京社会科学,2005(2):38-42.

孝道文化内涵篇2

关键词新加坡孝道教育精神文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B824文献标识码:a

FilialpietyinSingaporeanditsimplicationsforChina

GUDanying

(SchoolofmarxismStudies,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abstracttheChinesenationhasgreathistory,cultureandnationaltraditions,including"filialpiety"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Chinesetraditionalmoralculture.improveeducationforcarryingforwardthefineChinesefilialpietyisverytraditionalculturetoachievespiritualcivilization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paperstartsfromthecurrentdevelopmentofeducationinSingaporefilial,tolearnadvancedideasandmethodsofeducationinSingaporepiety,combinedwiththe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ofChina'seducationalexperience,soastoenhancethedepthoffilialpietyeducationeducational,spiritualandculturaldevelopmenttoachieveacomprehensive,achieveuniversalmoralcultureupgrade.

KeywordsfilialpietyinSingapore;spiritualandcultural;implication

1孝道教育的现实意义

孝道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而延续下来的精神文化力量,孝道教育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孝道教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内涵。无论是从社会的和谐发展层面,还是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一个人的行为都是这个社会文明的反应。孝道教育的现实意义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将伴随着个人的发展延续下去。以小见大,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中,孝道体现的现实意义总是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建立。

1.1孝道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体现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孝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只看他在社会上取得了多大的成绩,而是应该看到其精神道德的高度。孝道教育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那么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就会存在一定的欠缺,发展就是不完善不全面的。孝道教育是从家庭出发,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对孩子的启蒙,通过自身的行为对孩子产生影响,让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走向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合力,开展对青少年的孝道的教育。

1.2孝道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加深,但是多元化的价值观影响下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规范和负面的价值取向也产生了。尤其是在青年人当中,月光族、啃老族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产生一些“我爸是李刚”等负面的新闻。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产物,家长对于孩子过分的溺爱,有求必应,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对孩子给予过度的财力支持,让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对社会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些负面案例给青年人带来了反面的形象,青年人愤世嫉俗的情绪就会随之产生。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的不良因素,青年人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对于家庭和社会应该有一定的责任,所有的行为都应该在内心形成价值考量。社会的和谐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社会行为是社会总体精神面貌的一个展现,以孝为先,孝顺父母,懂得感恩,在内心树立起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家庭观念,从家庭的和谐到社会的和谐,让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1.3孝道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想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注重精神层面的个人发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孝则是首要的核心文化精神和规范。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①孝道包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孝道的体现展现了一个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道德责任感。孝道包含着奉献、感恩、礼节等非常丰富的内容,这些都是个人实现发展的精神支柱。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人们感受到了物质财富所带来的生活的便捷和改变,人们通过努力合作融入到社会当中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非常巨大的努力,但是这些不足以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精神层面的丰富是人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

孝道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我国的孝道教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需要不断的提升教育的内涵,通过丰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来实现孝道教育的全面开展。

2新加坡孝道教育的现状

新加坡将孝道教育作为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教育特色,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新加坡的孝道教育进行深入的解读和了解,从而指导我国孝道教育的顺利开展。

2.1新加坡孝道教育的教育特色

国家参与是新加坡孝道教育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在社会范围内,孝道教育得到了领导人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重视,将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作为道德规范的内容,让全社会的青年人都能够自觉的遵守孝道,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并且注重礼仪的教育,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活动宣传爱老、敬老的社会会风尚。给予老人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经常深入到老年人的家庭当中,为老年人带来更多的社会关怀。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没有履行子女赡养职责的儿女进行法律制裁和罚款。不仅在法律上进行了规范,也通过舆论手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通过舆论和法律多重的手段对遗弃父母的不道德社会行为进行谴责。

2.2新加坡孝道教育的教育原则

新加坡孝道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与其国情息息相关的,在孝道教育过程中新加坡讲求一定的原则性,这些原则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首先是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对于孝道教育不受到环境和条件的限制。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进行孝道教育,让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受到孝道教育的影响。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很好的社会氛围,将孝道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经常性的举行以孝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家人的辛苦,亲情的可贵。

其次,注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新加坡的孝道教育具有灵活多样性的特点。善于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从而结合本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孝道教育和孝道实践。尊重各自的文化信仰,将道德作为一种力量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中,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最后,坚持具体群体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阶层的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不同的实践对象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发展的特点。孝道问题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都是应该值得关注和重视。不同的家庭面临着不同点的问题,从而形成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如果采取统一的方式进行教育,实践的效果就会存在一定的偏差。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孝道教育能够很好的进行经验总结,从而达到长久的效果。

3新加坡孝道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新加坡孝道教育的经验总结,结合我国发展的具体国情。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探寻出适合我国孝道教育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孝道教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3.1丰富孝道教育的内容,体现教育特色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道教育体现的是一种继承和创新,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以现代化的加工和实践。随着文化的发展繁荣,人们的价值理念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对于道德的力量我们应该积极的引导,实现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教育的特色就体现在创新性,结合时展的新状况、结合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结合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的丰富孝道教育的内容。

3.2完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走出课堂的教学,将教学活动带入家庭和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将家庭作为教育的一个阵地,通过青少年与家长的互动实现孝道的实践感悟。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父母为子女的付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学会感恩、懂得责任。将理论成果的学习转化成精神力量,从而指引青少年进行社会实践。

3.3调动多种教育力量,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

孝道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孝道教育应该渗透到其中,充分体现精神力量的作用,用孝道教育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而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需要各方教育力量的共同努力。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孝道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在社会范围内,通过政府的监督、政策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实现社会监督。对以孝道为首的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引,有重点有步骤的进行孝道教育。

4结论

孝道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塑造都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孝道教育应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赋予孝道教育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内涵,挖掘孝道教育的时代价值,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注释

①肖群忠.传统孝道的传承、弘扬与超越[J].社会科学战线,2010(3).

参考文献

[1]刘永祥.近代中国孝道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肖海.孝文化的承继与学校教育[J].孝感学院学报,2009(1).

[3]罗丽榕.论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0(11).

孝道文化内涵篇3

一、大学生漠视生命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自杀死亡是青少年的前三项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则是15―3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口的2―4倍,高于同龄非大学生年轻人,并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担负着国家发展与建设的重担,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大学生自杀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大学生自杀率的不断上升是对生命教育研究与应用脱节的最好反映。近阶段,网络媒体报道的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经媒体曝光的自杀数据也只是所有自杀事件的冰山一角,这都源于事件发生单位对消息的封锁。大学生漠视生命是与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密不可分的。每一个有自杀行为的人,至少会给周围5人带去巨大的心理消极影响,由此可见,学生自杀的恶劣影响范围是巨大的。据报道,4月30日清晨6点30分左右,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一名女研究生从四楼跳下,当场身亡。5月7日下午3点多,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女生从校园内的知行楼跳下身亡。事故发生后,警察很快赶到现场,死者被盖上白布运走……据众多案件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来看,很明显地说明了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脆弱,而要想干预自杀,最重要的就是开展生命教育。

二、自杀事件原因探析

“应试教育”的过分依赖,以及“生命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的。应试教育所产生的后果,一是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二是忽视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有损学生身心健康,抹杀了大学生天性。大学校园的人文精神缺失,让大学生失去了精神支柱,市场经济繁荣,校园的氛围也在悄悄改变,淡化生命意识、否定生命价值、漠视生命崇高感、抹杀生命成就感,学风不正,人浮于事,膨胀的物质欲望占据了文人的精神追求,现实超越了理想。校园已不再是昔日的象牙塔、灵魂的净土。灵魂、信仰、思想、至高的追求像秋日的花朵一般悄无声息地凋落了,每个人都争抢着成为富议论性的人,歇斯底里地表演着自己,校园活动富于表演性,许多课程带有太强的政治性和说教性,缺乏人文关怀,被学生不屑一顾,在这些燃烧的生命中,我们缺乏太多生命关怀。生命观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它运用生命教育理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本身,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承担生命的社会责任,理解生命的价值,提升大学生生命的质量,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和信仰体系,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健康发展,追求美好的人生。

由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了高校生命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人们应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生命教育是由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方针,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独特性所决定的,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绝大多数学生还在为工作、为生存发愁,处于青年时期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便在此时显现。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也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68年,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已得到迅速发展,在中国,应该像引进马克思主义一样,在实践中将中国特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既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稳定的结构和共同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所以利用《孝经》的思想内涵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不二之选,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命哲学观点与生命观思想。

三、《孝经》的思想内涵

《孝经》是我国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精华所在,集中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伦理精神,其孝道思想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在历史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孝,作为人伦关系的价值典范,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孝经》不过短短一千八百余言,却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蕴含了中国传统的生命伦理精神,现如今,这种伦理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生命观的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易经》阐述的所有,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道”,中国人讲所有的道,最后集大成者就是“孝”,“孝”是道的表现。走遍全世界,唯有中华民族把孝当做德目来看。现代人过分强调自我意识,造成了彼此的疏离,在孝文化的感染下其可以将自我意识降低到最低,这也是孝对现代人最大的启发。孝不仅是指孝敬父母,更大意义上是要对文化忠、对民族孝。孝道运用在社会各个阶层,能发挥不同的感化。中国人一生下来就有两个字“责任”,而西方人只有“权力、义务”如此度过一生而已,父母爱孩子是天性,而孩子孝敬父母则是一种责任。中国人的责任是无限的,从“事亲”到“事君”再到“自身”,应该做到由“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至“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它论证了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人伦规范。

纵观全文,《孝经》将孝分为三个层次,即“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对于生命的涵养与准则也有三个维度:其一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其二是“能孝于亲,则必能终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后汉书?韦彪传》);其三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孝经》从认识自我存在、生命本源出发,树立生命的责任意识,阐述生命的意义,在实践中指导生命的行为,将人的活动和行为用“孝”贯穿在一起,实现人生命的完整、完满,这就是理想的孝行。

四、运用《孝经》文化思想加强对高校生命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根基,最易被人们所认同和引起共鸣,所以运用《孝经》里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比较合适的。除此之外,《孝经》里的“孝”不拘泥于简单的“事亲”,并没有把“孝”局限在对父母的感情上,而是将“孝”的责任心延伸到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夫孝,始于事亲,终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孝经》把自己与父母、自己与国家、自己与他人以及生命的最终目的都涵盖了进来,处处体现了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这对高校生命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一)运用《孝经》的文化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以树立生命价值意识

改革开放市场繁荣,给我国带来了新空气,同时也刺激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人则完完全全变成了“唯物主义”,一切向钱看,一切以金钱和物质为衡量基础,丢弃了传统美德,孝悌忠信也被抛之脑后。有人完全不在乎父母感受,只要不合自己心意便对父母发脾气,没有一点尊敬之心,还有人虐待父母甚至弑母、弑父,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自杀放弃生命。大学生自杀,对父母在精神上是极大的打击!父母的所有辛苦和美好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随着孩子的离世全部付之东流,这是典型的自我主义,只顾及个人感受,只想到自己的挫折和痛苦,不顾及父母的心酸和悲痛,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足《孝经》思想看来,身体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父母给予的,每个人都不能擅自毁坏。所以不重视孝德教育,只注重智育,这样是不够的。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章》)就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的起始。大学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行事冲动,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缺乏远见。大学生在心智上和久经社会的人员是有差别的,他们往往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草率地结束生命不是解脱,而是更大的悲剧,对家庭、对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孝经》文化思想不仅可以教育大学生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树立理性的生命价值观。

(二)运用《孝经》文化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孝经》一共有十八章,但《孝经》之孝,从来就不仅仅是赡养父母。而是社会责任。《孝经》把人的社会责任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冠礼成人”,社会责任是爱护自己的身体;第二阶段是“成人”,社会责任是建设或保卫国家;第三阶段是老年,社会责任是“立身”――完善人生。《孝经》又把社会责任分出5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孝经》还阐述了运用孝作为社会责任,来实行“孝治”、“圣治”的政策与策略。

孝道文化内涵篇4

关键词:孝道思想;现代转换;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3;D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60-04

一、传统孝道思想概述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础范畴,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在各个阶段都继承和发展了孝道思想。孝道思想得到不断升华,孝的涵义也不断扩充。孝道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孝道思想的产生

在甲骨文中,孝字就像一个长者在庇护一个少年,表现出了长辈与子孙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周朝,孝既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也是对祖先的“祭祀”与“追思”。孔子吸收了周朝关于孝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开创了儒家孝道观。先秦儒学代表曾子、孟子、荀子扩展了孝的涵义,孝道思想由对长辈、手足的关怀,升华到对君王的忠心,孝治国家。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主要内涵

儒家传统孝道思想是源于血缘亲情关系,它反映了在家庭中,亲子间的孝养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家对孝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施行孝道既要在“小家”,也要推及至“大家”。纵观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赡养、敬养、立身、慎终追远。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子女成年后,对父母赡养,保障物质上的满足。对父母生活和物质上的赡养,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道德内涵。

“敬养”是尊敬、孝敬父母,实现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敬养是敬老、尊亲,是子女对父母真情的流露。在基本物质赡养满足后,与父母感情精神上的交流,是更深一层次的道德内涵。

立身既是身体的健康,又是道德的修养。对父母的孝,要求子女严于律己,修身行道,子女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父母的声誉。孝的这一要求,有利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谨言慎行。客观上,促进着后代的积极向上,这有利于道德建设及社会稳定。

古人很重视丧葬之礼,传统孝道思想认为,对父母的厚葬和追思,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孝道。孔子是以“礼”来祭奠父母,而孟子提倡厚葬,认为厚葬是行孝表现,荀子也强调了丧葬是体现礼、孝的重要方面,提倡大葬。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

(一)传统孝道思想现代转换的原因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以孝悌为本,施于仁政,服务于封建统治者,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工具。这决定了传统孝道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封建落后性。在现代社会,传统孝道思想要褪去封建色彩,继承和发扬其真正内涵。我们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批判的继承,实现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形成“新”的孝道观念。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

1.对父母“无违”的转换。传统的孝道思想在子女与父母关系上,提出的是“无违”,一切在无违的基础上,实践孝道,亲子关系是不平等的。而现代,平等是人的基本价值观,父母与子女是平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促进家庭的和谐。

2.孝道对象的转换。封建社会,践行孝道,都是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到了现代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及人口结构的改变,需要我们“推己及人”,对父母赡养、孝道的同时,还要关心其他老人。践行孝道不再是个人的事,所有人都要为之努力,这是社会现实决定的,具有时代性。

3.祭祀、追思的转换。传统孝道中重视对父母的丧葬,孔子提出对先人的祭念是注重精神上的追忆。但随着孝道的发展,祭祀礼仪愈加繁杂,传统的丧葬之礼带有浓重的封建落后色彩。现代社会可以继承孝道思想对父母精神上的追忆,摒弃形式上的铺张。不追求形式,而注重实质的做法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新型”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党在十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3方面内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弘扬新孝道思想可以健全公民人格。孝道思想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人应注重健康,珍爱生命。关爱自己与关爱他人是一致的,身体健康是对社会做贡献的前提,也是健全公民人格的基础。传统孝道宣扬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1}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绩,让父母荣耀,这促进着个人的奋斗。孝道思想是人们积极做事、努力进取的内在动因,推动着个人的发展。

2.弘扬新孝道思想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孝道思想强调对父母行孝,将孝道思想实践于家庭关系中,可以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由对家人的爱,推及至他人及社会,社会就会安宁、和谐,由家庭关系的稳定最终促进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传统孝道思想不仅要求对父母孝敬,还表现为对君王的付出―“忠于事君”。而在现代社会,孝道文化的建构应定义为“服务社会”,我们要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实现社会和谐、稳步的进步。

3.弘扬新孝道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在十七大也提出,发展中华文化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这说明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而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弘扬孝道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内在一致性。“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这都表达了安身立业、为国效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们用孝德精神坚守岗位,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孝道思想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指导价值,孝道思想提出的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国家、社会、公民三方面发展相吻合。孝道思想提出要爱“小家”推及至“大家”,由家庭的和谐上升到国家层面,有利于唤起人们的爱国意识。家即国,国与家的统一,将爱国精神具体至家庭、社会层面的孝行,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意识。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价值

1.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国家的发展致力于教育,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孝道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弘扬孝道思想。孝道思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认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社会道德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孝道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国家颁布了很多政策弘扬传统文化,提出培养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孝道思想又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弘扬孝道文化势不可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孝道思想作为出发点,进行道德、政治教育,而孝道思想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传播。

2.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孝道出发,从最朴素的孝心教育开始,学习和发展传统孝道思想中的优秀部分来培养大学生的孝行,推己及人。大学生的行为会逐渐受到影响,社会道德规范会逐渐内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孝道思想提出对父母的孝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6}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能指引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及法治观的教育。孝道思想具有实践性,由孝道思想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高。践行孝道思想,对父母行孝,既是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由对父母之爱,推及他人,发展自身以显父母,由家及国,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对解决当代养老问题起指导意义

1.为养老问题提供和谐稳定的家庭、社会环境。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养老问题,子女与父母矛盾的激化,多是孝道思想的淡薄和缺失造成的。弘扬孝道思想,用孝道思想引导人们的“孝亲”行为,可以密切家庭成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家庭为主,家庭关系的和谐,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基础。社会、机构养老、对老人的养老保障等都是对家庭养老的补充和替代。家庭养老关系和谐,其他养老模式也才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弘扬孝道文化,能促进家庭关系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和谐推及至社会,就会带来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弘扬孝道思想可以为给我国应对养老问题垫定良好的家庭、社会基础。

2.为养老相关问题提供思想指导。现代社会,孝道对象已由自己父母推及至他人,养老模式也是多元化并存。不管养老对象是谁,以哪种模式来养老,都要以孝道思想为指导。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依托他人来分担养老责任的养老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更要以孝道思想来指导行动。弘扬孝道思想,可以增强服务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弘扬孝道思想,还有利于完善我国养老法律法规。我国养老法律法规与现实已脱节,弘扬现代孝道观,以新型孝道观为指导,能够制定实际、可行的法律法规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嘁妫促进养老的实现。我国现在是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坚持多元化养老相结合的道路。传统孝道思想为我国养老相关问题提供思想指导,可以促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制。

3.可以提高国民道德修养,促进养老体制的完善。弘扬孝道思想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在养老问题上大力弘扬孝道思想,可以提高人们的孝道意识,促进道德品质的提高。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现代老龄化社会,以弘扬孝道为突破口,对人们进行“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立场和观念,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修养。人们道德素养的提高,让子女养老成为主动行为,人们的自我约束力和规范性更强,避免了辱骂、殴打老人情况的出现,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养老服务意识的增强,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的进步和养老体制的完善,这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供了服务上的保障。

四、弘扬新型孝道思想,促进社会发展

在现代社会,必须从社会现实出发,扬弃的继承传统孝道思想,实现孝道思想内容的部分转换,树立社会主义孝道观。新型孝道观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对解决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要树立孝道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孝道思想应该从小树立。孝道思想的继承也是道德素质的体现,培养孩子的孝道思想也是健全孩子的家庭认知。

现在社会多是“四二一”家庭结构,家长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要注重程度,不能溺爱,要给孩子制定相关规定。父母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首先就要让孩子认清家庭关系,知道要尊敬长辈,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同时,家长要孝敬老人,满足老人衣食,还有精神的愉悦,给孩子做榜样示范。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长辈尊敬孝道,随之,孩子的道德修养也会不断提高。

家庭树立孝道榜样,让孩子在孝道氛围中成长,懂得规矩,尊敬老人,这是继承孝道思想最早也是最好的方法。

(二)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

孝道思想具有时代性和永恒性,孝道思想需要学校教育来继承、发展。学校应将孝道思想贯穿整个教育阶段,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孝道教育都要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

孝道思想也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发展,以孝道思想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孝道思想中,学生汲取其它优秀思想道德内容,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道德素养会不断提高,言谈举止也会受到正面影响。

学校还要多开展孝道实践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感恩父母”等活动,这可以增进子女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也能让子女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如:定期给孤寡老人、社区、养老院等义务服务,了解老人养老现状,体会老人的精神渴望,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孝道学习风气,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孝道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的积极引导加上学校良好的孝道环境建设,学生在不觉间就会形成良好的孝德品质。

孝道意识的树立及对孝道思想的继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前提。

(三)社会加大弘扬孝道

我国目前关于养老的法律法规,对子女的不孝行为没有明确处罚。孝道的践行及养老的顺利实现都是靠自我约束和道德规范。而道德行为规范,不能起到严格的控制作用。道德主要靠舆论来维持,要实现道德对养老行为的规范,就要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

社会舆论要强调、弘扬孝道思想。如开设更多关于孝道的亲子节目,对尊老敬老的行为进行宣传;对于辱骂、殴打、不孝道行为要曝光,谴责。开展“道德模范家庭”“文明养老院”“孝道社区”等评选活动,将孝道行为作为评判内容,营造良好的孝道氛围,形成重视孝道品质的社会大环境。

社会形成践行孝道的舆论导向,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鼓励、动员全社会来关爱、孝养老人。发挥模范榜样带头作用,激发人们的孝道意识。

――――――――――

注释:

{1}{4}{6}洪霞注译.孝经・忍经・忠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4,4,4.

{2}{3}宗穹注译.孟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02,11.

{5}{7}董旭注译.大学・中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1.

{8}程明霞注译.论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20.

参考文献:

〔1〕朱岚.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巴蜀书社,2007.

〔3〕吴荣华.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孝道文化内涵篇5

论文摘要:我国孝文化内涵丰富,经历了不断变化,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指出对待孝文化应抛弃糟粕,吸取精华,进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尤其是青少年中,发扬孝文化,宏扬传统美德,促进现代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研究孝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一、我国孝文化的来源及涵义

    (一)孝文化的涵义

    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据记载,孝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点》,“克谐以孝。”《尚书》以后的文献中对孝的记载很多,最早对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可解释为奉养和服从父母。孝在西周至春秋之前,其初始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善事父母一经产生便成为了孝的基本涵义。狭义的孝即孝的基本含义,是指子代对父代和祖先的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这里的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和顺从,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父母子女之间的伦理规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含义却远远超出家庭伦理的范围,它有一个由家庭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过程。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中国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当代孝文化是对传统孝文化批判性的继承。

(二)孝及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

    “孝”应是由周人先提出,在周展。西周时期,“孝”扩张为伦理政治范畴,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周代的“孝’,字从“考”、从“子”,强调父子相承,表现了男子在生育中的独尊地位。在周代孝的发展步入了成熟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念。春秋战国之际,“孝”的含义有一个重大转变,这就是由西周春秋之尊祖敬宗,向善事父母的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接过了“孝’,把它作为自己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孝”之所以能得到儒家的看重,是因为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就是原始的男性生殖崇拜文化。儒家经典论及“孝”时,几乎都以“善事父母”为核心。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而著名,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并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孝观念渗透到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孝道发挥着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双重功能,以及协调两方面关系的功能。可以说,汉代的孝道思想,通过对前代孝道思想的继承、改造,完成了由奴隶制型向封建制型伦理观念的转变。如果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看作是由传统家庭人伦思想向社会政治思想在理论上的完成的话,那么以“孝治天下”成为汉朝统治者实现这种转变在实践上的完成。《孝经》的推广、传播,成为实现这种转变在教育上的完成。

    魏蜀吴晋等王朝仍“以孝治天下”相标榜,孝治为各朝治国之本。统治者以封建法统对忠君孝亲加以维护,法律规定“存留养亲”、“冒哀求仕”以强制力量鼓励、约束人们尽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伴随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封建宗法专制的加强,封建经济和文化得到高度的发展,统治者继续用政治手段强化孝道。隋场帝继续实施“举孝廉”的制度。唐代还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化孝道。

    宋明时期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宋中期,张载、“二程”大力阐发孔孟孝道观。张载对孝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人都是天地的子女,百姓万民都应看作兄弟,万物应看作朋友。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是长子的管家人。孝的原则被说成宇宙的最高原则。一切违反孝的行为都是不忠的。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与家长为核心的小农经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君权神权合一,宗教与政治合一,从而完成封建社会宗教神学体系。理学强化维护忠孝之封建纲常给社会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人们的忠孝意识和民族气节,宋元时期确实得到发扬。另一方面理学给孝道加入了很多分裂人格、窒息人性的观念,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父子、君臣、夫妻关系由最初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提,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这说明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孝的内涵被严重异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儒家“忠信孝梯”道德观念逐渐深入各民族中。辽太祖建孔庙,金章宗命臣下学《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并以孝义作为任用官吏的标准。元代重视孝道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在孝道的宣传上有所成就。在民间影响巨大、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始成于元代。《二十四孝》流传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起了重大的良性作用,但也扭曲了人们“孝”的观念,从而导致了“愚忠”愚孝”现象的发生。自元代之后,由于“二十四孝”的广泛宣扬和提倡,不近人情的愚孝行为,在民间社会也时有发生。

    五四时期对孝道的基本态度是批判,批判主要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对于反封建和思想解放,发挥它的历史启蒙作。批判的同时,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们对建立现代新型父子关系提出了关于父子平等、解放子辈、变恩为爱、变权为责等建设性意见,这些关于新型代际和父子关系的新的伦理观,奠定了现代代和亲子关系的思想基础。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解放,男女长幼平等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后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系统地清理了“文革”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实行拨乱反正,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学说的正确认识。进入了真正科学认识与评价儒学的新时代,对重建新型孝道开始了探索。

    二、当前孝文化的缺失

    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样交融碰撞之际,不少人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些青少年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有些青少年缺乏感恩的心,有些青少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所谓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过渡或转型时期所出现旧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日趋崩溃,而社会所需的新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真空状态。照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看来,养老的问题必然落在子女的身上。然而正是在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目前社会中存在种种不孝的劣行,如不奉养父母,老人孤苦伶仃,无家可归;剥夺父母,不仅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现象,在全国各地仍不时发生。近几年来“遗弃双亲”、“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数千年来始终以孝文化著称的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竟出现了这种儿女随意遗弃年老父母的与孝文化大相径庭的现象,确实让人吃惊。

    三、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

    赡养父母是现代家庭美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家庭中,有的成年子女以反对封建孝道为借口,虐待父母,遗弃父母,这是极端错误的。封建社会曾把赡养父母涂上一些神秘色彩,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剥去“孝”字上的虚伪的外衣,发扬亲子间真诚的爱。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尊亲敬亲是现代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家庭格局的核心化、小型化发展趋势,养老敬老问题更加突出。敬亲,并非顺亲。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亦不例外。我们今天讲尊亲敬亲是以平等为前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做为晚辈,不是绝对的服从长辈意志,而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为人子者不仅要在物质上自愿地赡养父母,而且基于多数老人有自己的物质保证,更应注意精神上的赡养,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敬重,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在现代家庭中,做子女的应该使父母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精神赡养”是“孝”的较高层次的内容。敬爱父母应该是子女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老人最需要的是子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因此,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子辈对老年人最大的人文关怀。即使将来生产力发展了,敬老孝亲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家庭美德。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丰富了公民和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公民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与培育当代孝文化良好氛围提供载体。儒家孝道强调孝是道德之本,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和关键,认为个人道德的提升除了外在的教化外,还应在实践中通过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公民通过“内省”提高自我修养。有助于推动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以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要求以儒家孝道来规范家庭成员,让家庭中每个人特别是子女知道自己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溺爱子女,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包下来,要让子女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让他们知道自己对家庭同样负有责任和义务。,当孩子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与他人合作,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敬老尊老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

    (三)发展孝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孝道文化内涵篇6

关键词:和谐;孝道;孝道文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119―04

前言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孝道在当代社会逐渐淡漠,传统社会中孝道在维系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削弱。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孝道的缺失或衰落,正在摧毁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也使得孝道在农村遭遇了多重困境。许多农村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正在成为关系整个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社会问题。因此,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就成为关乎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由于文化在经济、社会与人自身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就成为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应当明确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社会功用和当代价值,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以期推动传统孝道文化与时俱进,恢复和重建农村孝道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中国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对孝道的强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孝是规范父子关系的准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概念。“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孝”被视为万善之本,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和起点,是修身齐家治国的根本,因而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

文化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程序规范系统,蕴含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认知图式、思维方式、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渗透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维系着人类的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孝道文化是人们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伦关系模式。农村孝道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区分尊卑长幼,规定各个家庭成员不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其基本内容包括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孝立身、引导子女传承孝道,等等。

农村孝道文化是农村家庭稳定、和谐以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文化根基。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孔子则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养则致其乐,更要居则致其敬”,认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因此传统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满足其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心理健康,并且能感受到幸福。“孝”作为待人之道,不限于自己父母,这其实是一种更深刻的、由敬爱自己的父母推及所有老人和长辈的道德内涵。

传统的孝道文化是家庭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的产物,很大意义上要服从封建专制统治。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转变,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家长专制、传宗接代、忠孝合一的道德内涵为现代农村孝道文化所扬弃。

现代农村孝道文化是在继承传统孝道文化基础上,既满足世代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系着农村社会生活的秩序,也滋养着民族文化的发育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当代农村孝道文化的社会功用:基于和谐社会视域

农村孝道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渗透在农民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包括认知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信仰、也包括农民创造的表达情感的民间技艺和留存文化记忆的建筑等。因此,农村孝道文化也在各个层面上发挥着其社会功用。

首先,农村孝道文化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国家、人与制度、人与组织的和谐。

文化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在历史中自动发生作用的非人格力量,而是多元的人类共同体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实践中为了维系自己的有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来的多层次、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生命有机系统。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重要精神力量,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是符合文化效能机制的必然要求。农村孝道文化是农村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其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实践中维系家庭、社会有序延续和自身发展的文化,是农村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任何文化都是发展着的,农村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以时代内容,在新的条件下恢复和重建农村孝道文化。

其次,农村孝道文化有利于维系农村家庭的和谐和发展。孝道文化是中国宗法制社会以道理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是传统中国社会中规范和约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手段。孝道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它长久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作为一种现实的文化形态,农村孝道文化维系支撑着农村社会的有序运行,支配、规范、引导着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农村孝道文化的状况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的文明建设,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村,农业大国的发展现状仍然没有完全改变,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村转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基础,农村家庭的和谐和发展是其不可动摇的根基。在这种意义上,农村孝道文化仍然是维系农村家庭和谐的重要力量。

孝道文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尊老敬老。“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由于有这个由来已久的深入民间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总的讲,在我们社会里还是有尊老敬老的风气的。”Ⅲ这种孝道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发扬,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农村孝道文化的现状及其衰落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文化的冲击使得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孝道文化在农村不同程度缺失,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

农村有所淡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婆媳关系不和、邻里纠纷不断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案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被儿女赶出了家门,冬天里也没人管,原因竟是为了老人名下的一亩耕地。司法部门和村委会介入调解,却被各个子女断然拒绝。无奈之下,老人只好将儿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给予主持公道。

这样的事例在《道德与观察》节目中并不少见,这也折射出我们的传统孝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的“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不同程度的孝道伦理缺失,影响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孝道文化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结构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是农村孝道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原来农村社会普遍的家庭权力(经济权力或者称为财权)掌握在家长(老人)手中,具体来讲就是土地、牲畜、农具、房产等资源都由长辈配置,家长处于家庭全权力的核心和最高位置,子女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服从家长的安排,其中孝顺是衡量子女的重要指标。而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农村每个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即使是多子女家庭在各个子女结婚后都“分家”,形成各自的小家庭,家长权力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对子女的约束机制作用消失。另外,随着农业收入的减少或者增收空间越来越小,更多的子女选择进城务工来贴补家用或者自用,这同样改变了农村家庭中资源的配置情况,改变了子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也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农村孝道文化的纽带和凝聚作用。

第二.现代的农村居民缺乏传统的代际互惠观念,年轻一代的农民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家庭教育中的孝德教育缺位和家庭结构变化。一方面,农村社会的生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多生多育,子女也不再是劳动力的补充,更多的年轻一代走出乡土社会,家庭教育中孝道文化断层;另一方面,家庭结构不再是几代同堂,而是小家庭结构成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孝道文化在代际之间的维系作用被削弱。

第三,社会转型的冲击,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孝的批判和市场经济对其的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孝道遭到批判,但在这种批判中,却忽略了对其中优秀道德传统的选择和继承,相反,传统孝道文化被贴上封建主义的标签被全盘否定和抛弃。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生长环境,青年人甚至不知中国传统孝道的道德内涵,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不能自觉承担赡养扶助老人的道德责任。

第四,学校孝道教育缺失,缺乏培养孝道的方式。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使其实现社会化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与社会教育相对应的学校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学校教育更多的承载着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功能,加之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批判,孝道教育一定程度上缺失,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孝道文化的方式,这也是农村孝道文化式微的一方面原因。

四、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现实出路及其当代价值

1、加强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道德教育。我们必须重视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民风民俗建设,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养老习俗。“通过经常性地开展‘五好家庭’、‘当代孝子’等评选活动,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范,基层组织像对待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一样对这些典范予以表彰,社会给予他们崇高的荣誉,从而在农村社会形成一个实践孝道的激励机制。”民风民俗是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切实引导农村民风民俗建设,树立尊老、敬老、养老的典型,形成榜样的力量。

2、建立农村孝道规范。孝道文化需要有体现孝道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应合理地、有选择性地借鉴传统孝道,建立与我国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村孝道规范体系。

3、加强农村孝道文化教育。家庭教育是孝道文化得以实现的微观载体,学校教育是农村传统孝道文化升华和传承的有利渠道,把孝道文化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积极开展孝道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村形成孝道文化风尚。

4、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保障,可以使农村孝道文化超出传统养老主题的局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乡村社会也发生巨大变化,人的自我发展、完善和追求个人享受的观念增长了,孝道文化的物质承载功能过强必然削弱其精神功能,导致孝道文化负荷过重和无力承担其功能。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村真正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中,孝道更多关注敬亲,成为维系农村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纽带,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途径。

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不容忽视。借鉴传统孝道文化,重构与时代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对正确处理农村家庭问题,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化解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满足农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农村孝道文化的状况不仅决定着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农民生存方式和发展形态的转型。因此,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实践课题。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整体才能和谐。农村的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环,务实求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9.

孝道文化内涵篇7

一什么是传统道德

中华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是指周公整理和倡导的、被孔子及其后世发展了的、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伦理观念并被劳动人民认同和实践的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为准则。其中包括活动行为的规范(道德行为)和对于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道德观念)。经历时代的自然淘汰和选择之后,其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美德。传统道德不可否认的存在封建统治阶级为控制民众思想、施行愚民统治的糟粕,但是其中包含的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亲爱、社会和谐有序、人际的双向义务关系等的传统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其中如孝悌观、仁爱观、“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等精华应该延续至现代道德体系中,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继续提供着启迪。

二传统道德教育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包涵着古人的处世哲学与智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瑰宝。传统道德教育强调整体思想和为国家民族利益献身的思想内核,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其强调人伦关系中的角色责任的定位与双向运作关系,其合理内核对于保证现代社会秩序有序运作和良性循环是极为重要的;其强调仁爱精神和推己及人的人际原则,强调道德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重视道德的修养践履,同样对和谐现代人际关系起着推动作用。传统道德教育的精髓可以浓缩为“四维”、“五常”、“四字”、“八德”等几个字,包含了孝悌、礼仪、廉耻、忠义等全方位的道德内容。

(一)孝悌观

忠、孝道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基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善事父母曰孝,敬弟与兄曰悌,孝悌为行仁之本。古代社会正是将孝悌观念作为个人品德的基础,将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深植于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一种永久的社会美德,被公众共同奉行和尊重。孝悌观念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形成了从古至今的传统社会规范意识,养成了中华民族守礼温顺、仁爱敦厚、热爱和平、崇尚个人修养的性格特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养亲:奉养父母是孝悌观最低层次的要求、最根本的道德问题,《论语》有云:“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对传统孝道的最好陈述。

敬亲:孝悌观念不但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养亲、侍病、送终,而且特别提倡在精神生活上要“敬亲”,要求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明孝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敬重,而不是一种表现有供养。此种孝悌观念不仅限于父子、兄弟等直系血缘关系之中,传统道德还要求将这种行为扩大到家庭家族之外,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养家庭中的老人的行为,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的长者和老人,衍生出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去对待社会其他老者的行为。

事亲:《礼记·祭统》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吕氏春秋》亦云:“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这是说自己的身体与父母的身体是相关联的,所以子女应从保护自己入手,以免去父母惦念之忧,使父母心情恬静,生活安适。还要“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社会上做一个好的公民,让父母能得到更大的满足。

谏亲:《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对待君主要敢于阐述真情,如果君主坚持错误,臣下可触犯而不要盲从。君父有过,臣子皆可进谏,所以“谏”也是一种对尊长的爱护。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基本的社会单位,进而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意识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敬长孝亲的根本原因。因此,孔孟所提倡的孝悌观要从解决家庭关系入手,进而扩充到社会关系,进而使之服务于政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这就是传统道德要把孝悌观作为最为核心、重要的一部分的原因。

(二)仁爱观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五常”,形成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基本的道德元素,可以说是传统道德观中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是中华仁学的创建者,其所提倡的仁爱观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内涵可分为几个层次:

仁即爱人,孔子所谓的“仁”,是对人平等和尊重的观念,“仁者爱人”的本质就是将真诚的爱心和关怀波及到全人类,建立一种儒家所说的大同世界,故《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其实就是仁的最高表现。

《论语》有云“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还作为一种自身的道德建设的标高,使古代学者们在追求学术高度的同时,还要将自己的道德建设作为一种追求,要毕生追求“仁”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

《论语·雍也》有云:“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和利益,这就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这说明仁者不仅要做到在家庭里“孝悌”,并且要有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道德追求,要把对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全社会的友爱,从而构建出全社会的博爱环境。这就是对“仁”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对“仁”的内涵的重新建构。

(三)和谐观

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就是精神世界与政治现实调和而一的社会,和谐构成了古代社会理想的核心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正是这种理想的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三个部分。传统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和衷共济的关系,重视“顺应天时”、“随遇而安”,强调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从属地位,也强调人与自然保持着服从又顺应的天然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上,传统道德提倡宽容处世、德治天下,并且将自然之“和”的理念引入到社会政治领域,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儒家思想的中心都包含有“人和”的理念,“人和”的理念要求正确处理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将“和”与“中庸”上升为最高道德标准,并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克已复礼”的礼治天下的目的。因此,传统和谐观内涵可概括为:社会和谐应当既包含着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和谐,还包含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富裕的物质生活,还包含着社会的发展和精神建设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里,不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也是安宁祥和,万物同一平衡,协同互补,于是自然生生不息,文明万世永继。

三传统道德教育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迪

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孝悌、仁爱与和谐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也正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基点。孝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最广、内涵最深、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传统道德,因为孝悌观包括了尊敬、诚信、慈善、恭让、仁和、礼谦、宽恕、贞廉、正直、勤俭等美德范畴,因而对现代的道德文明的建设同样适用。从现代道德角度说,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正是孝悌观的有效延展,在现代道德教育之中,孝也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孝悌观可以看成是培养青少年尊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礼貌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儒家仁爱观的精华是“博施于众”,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宽容待人的理念和追求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核心道德理念。具体到现代道德教育之中,仁爱观可以使现代人更具有爱心,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进而培养出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它可以教育青少年从参与社会活动、帮助别人入手,端正自己的社会角色,一步步攀登仁爱的高峰,正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总之,将传统道德教育吸收入现代道德教育中,是时代的要求,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要求。在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之下,凸显以“和”为要义的中华传统道德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伍雄武.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孝道文化内涵篇8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孝道;德育教育;态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5-0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为了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我们对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逐步提上日程。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之中应该充分重视传统孝道文化教育,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让大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孝道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实际行动学习传统孝道,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古代传统中的“孝”

(一)“孝”的起源及内在含义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相关理论研究指出,孝的观念形成时间很早,其萌芽阶段在父系氏族社会,原始部落的人们逐步意识到孝的理念与价值。孝字的文字结构也表明了孝的基本含义,孝字是由一个老子头和一个子两部分组成,这象征着人老了之后行动不便由儿子背着走,这就是最初的孝道理念,当时的孝道就是子女对父母奉养的一种准则。

对于孝道,我国封建社会是十分重视的,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孝道作为德之根本,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极大重视,到了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文学家孔子写了《孝经》,这是对孝道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部专门著作,也为孝道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孔子不仅在《孝经》之中对孝道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论语》中也对孝道进行了论述,《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除此之外,很多文人骚客都对孝道进行了论述,为孝道的起源与传承奠定了基础。

(二)“孝”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

孝的含义从古至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都是指子女应该对父母进行赡养与侍奉,再进行细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顺从长辈、赡养长辈和祭祀先辈。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孝道所展现的是一种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对于家庭稳定与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孝道在最初的意义层面反映在对长辈的尊敬,之后逐步发展为对长辈的赡养、报本返初、生儿育女,这都是家庭伦理范畴的事物。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之中家庭文化都是遵从孝道,以孝道为核心组成了家庭的伦理文化。可以这样说不仅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孝道文化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三)传统孝道观

孝道在最初的意义上仅仅局限于家庭伦理和家庭宗法的范畴,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兴盛逐步将忠孝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对孝道的内涵进行了衍生,孝道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道德的基准与纽带。汉代以后,传统的孝道文化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通过孝道来治理天下,并通过孝道来进行官吏的推选,孝道也因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在后来的发展之中,一些封建王朝为了更好地控制百姓,对孝道思想进行了扭曲,愚孝成为当时道德社会的典范。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传统的孝道观主要分为随侍奉养、敬爱祭念、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四个层次。

二、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孝道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

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应该积极地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其中传统孝道文化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传统孝道的学习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德育目标,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二)传统孝道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我们应该为祖国和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传统孝道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研究

(一)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表达方式更为广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生活的背景与基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表达方式有了更为广泛的方式,这对于传统孝道是一种继承式的发展。

传统孝道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尊亲与养亲,但是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之下,这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已经被逐步地细化。在大学生看来,现代的孝道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节日问候、假期陪伴、外出度假等方式都成为新时期孝道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具体,但是其核心思想仍然是尊亲、养亲与悦亲三个方面。

(二)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内容认同发生变化

传统孝道的内容主要随侍奉养、敬爱祭念、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四个层次。在古代人们对于这四个层次的重视程度不分伯仲,但是现代大学生对这四个方面的认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调查研究表明,现代大学生对于随侍奉养的认同程度最高,这也是现代大学生认为表达孝道最为直接的方式。由于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对于荣亲留后这一内容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对传统孝道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三)大学生在孝道观念和孝道行为上存在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

从学生来源看,由于城镇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退休金制度、工资制度等,城镇学生较农村学生更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而农村学生更加关注的是父母基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有无保障,其次才是精神慰藉,因为农村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都尚欠缺。从性别上看,男女大学生的孝道态度和行为都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对符合现代社会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孝道观念认同度比女生更高,但在具体践行孝道过程中,除“做出较大成绩不让父母担忧”一点外,其他方面都不如女生将孝行落实到位。

(四)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认同程度普遍偏低

传统的孝道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的文化形式,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们逐步地认识并接受了这种孝道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的背景与基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认同程度普遍偏低。

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认同程度偏低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策略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认同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价护航。

(五)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的行动较少

传统孝道不是简单的内容与文字,更不是一句空话或者一句口号,传统孝道需要实际行动来践行。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这样,大学生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践行传统孝道,但是,调查与研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的行动较少。

造成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行动较少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较为主要的原因为:首先,大学生求学在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对父母尽孝;其次,大学生自身践行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较为落后;最后,现代家长过分地宠爱孩子,让大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爱护的环境之中。

四、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态度的措施

(一)将传统孝道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与态度的改变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内容,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转变就必须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入手,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将传统孝道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样可以最有效地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之中,应该设置相应的孝道内容与目标,德育教师应该对传统孝道的起源、内涵以及意义等方式进行科学的论述,通过这种方式来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积极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的意识

大学生端正对传统孝道的认识需要依靠大学生自身,他们的思想意识只有首先接受这一现实问题,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自身的学习,掌握传统孝道相应的知识。

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意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可以利用相应的孝道文化影片来刺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通过对影片的观赏提高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其二,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总而言之,只有切实提高了大学生自身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才能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

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是一个过程,其结果和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传统孝道,这样才能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孝,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子女在践行传统孝道的过程之中也会逐步体会出传统孝道的深刻内涵,端正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更为科学地认识传统孝道的深刻内涵。践行孝道的方式很多,高校可以引导学生对父母进行节日问候、生日祝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对于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结束语

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时代精神的构成因素。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应该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认识与态度,逐步推进大学生传统孝道教育,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获得更好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孝道文化内涵篇9

任何道德规范都需要通过人的自觉性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道德自觉是人们对自身道德的“自知之明”,能够了解自身道德的始末,并主动地去遵守。它是行为主体的道德水平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也是目前各学术界高度呼吁的人文风范。在这种语境下,大学生的孝道意识、观念、行为等教育范式也开启了新的篇章。孝道是自古既有的人伦道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秉承的,它体现了人的感恩情怀,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目前,在各高校内并没有出现专门的有关孝道教育的课程,有关此方面的主题教育也很少。由此,大学生的孝道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各种违反孝道的案例,大学生不懂得感恩,不孝敬父母,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却不知道回报。要从根本上解决孝道问题,必须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关键词:道德自觉;大学生;孝道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却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方面。在这种道德语境下,大学生的孝道问题也被凸显了出来。目前,大学生的孝道现状不容乐观,除了不知道感恩父母等外,更有甚者弑杀父母和亲人等等,此种案例层出不穷。我们认为,要彻底的根除孝道疾患,必须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一、解读道德自觉

1.自觉性的内涵

自觉在汉语语义上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亦指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自觉性,是人的意志的一种基本品质,也就是意志的自觉性。哲学意义上的自觉,指的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性自律和反思能力。从心理学范畴讲,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社会意义,并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该目的的意志品质。在这里,人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有坚定的信仰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自觉性越明确,对人的各种活动的约束力就越强大,人的思想和行为就越有规律、越不含糊,就越有坚定的信仰追求,就越能够坚持原则和遵守道德规范。

2.道德自觉的内涵

任何道德规范都需要通过人的自觉性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最早对道德自觉思想进行阐释的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公元12l-180年),他是一位骑在马背上的哲学家,在其撰写的笔记(后世命名为《沉思录》)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自觉思想。此外,我国儒家思想也对道德自觉思想有过系统的阐述。所谓道德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道德中的人对自身道德具有“自知之明”,明白自身道德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并为了加强对道德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道德选择的自主地位,自愿主动地去加以遵守、维护和反思[1]。

道德自觉的自身特征,一是道德的内容上具有自觉性。也就是说社会制定的道德条目和行为规范要能够自觉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承担起提高精神境界的使命和责任。道德规范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只是一种冷冷的理性法则,必须对现实生活具有亲和力,必须能够自觉承担时代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二是道德的主体具有自觉性。人是道德行为的主体,具有独特的理性,是人类发自内心对道德的一种追求,它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没有功利意识的驱动,也不存在外界压力的逼迫,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求。三是道德行为选择上的自觉性。它不是社会规范的结果而是较强的道德判断力和自决力使然,是一种从道德强制到道德自觉的转变过程。[2]

本文所指的道德自觉是行为主体的自觉,也就是在道德实施的过程中,行为主体――人是应该有自觉性的,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二、孝道:自然的伦理情感与自觉的道德责任感之融合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孝道已深深地融入到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之中,在当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对培育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审视贴近人性需求的传统孝道。不能一讲到“孝”,就认为是“封建”与“落后”。孝道作为自然的伦理情感,理应成为人们的自觉责任。

在语源学意义上,孝的基本含义是敬老养老、事亲善行。《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母为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子女善事父母的责任与义务。这也是人们最通常的理解,也是孝道的最基本内核。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孟子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第二,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即孝统率其他道德规范。“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三,强调“爱民”的伦理公德。子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狭指统治者对天下子民之爱,推而广之,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仁”、“爱”是最大的孝行。[3]

从以上对孝道的阐述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孝道既是自然的伦理情感,又是一种道德,一种责任,这种情感理应成为人们的自觉情感,而不应该用法律、制度来约束,一旦孝道用法律条文来约束,也便失去了孝道的本意。道德自觉,是人们对道德的“觉解”和“觉悟”,它是人的自我约束与超越,是人自觉提升人性的特殊社会存在方式,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伦理道德的体认与坚守。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让孝道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才能引发孝道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孝道问题;只有让孝道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才能协调好各种关系,让孝道真正地成为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真正地把孝道作为自觉的责任,那么其便会自觉地认同孝道,并能够自愿地内化为行为准则,在社会生活中能安然地依靠理性、内心信念和道德良心,而不是靠外力强制来行孝。

三、道德自觉下大学生孝道观的培育策略

1.加强孝道的认同教育

孝道认同教育,指的是大学生对孝道观念的共有和共享,并最终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大学生只有认同自己的孝道,才能够主动地去了解孝道的来历、形成和发展。道德自觉,关键在于是否深刻把握和真切认同自身道德的本质所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因此,道德自觉体现在孝道自觉上,首要就是学生对自身孝道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了解和继承,或者说要对自己的孝道行为有“自知之明”。

2.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要深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如果要使学生从根本上认同孝道,实践孝道,那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在培养学生的孝道观念和践行孝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3.塑造学生的反省内求品质

反省内求,即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实际。它是儒家提出的自我教育的方法,也是道德自觉的一种重要方法。反省,就是反思自身的德行,领悟其中的道理;内求,是以领悟到的道理为指导,从自身求取善良美德的本性,并落实到道德的行动中去。围绕“反省内求”,孟子提出了一系列自我修养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带有先验主义道德观的倾向,并不是科学和全面的,但它强调发挥主体自我修养的能动作用,经常反省自己,追求“严以律己”的道德品格,对当今许多“以自我为中心”、“严以责人,宽以待己”的大学生无疑具有积极的德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升臻.道德自觉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唐都学刊,2012,(3).

[2]黄成忠.论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4).

[3]肖海平.孝文化的承继与学校教育[J].孝感学院学报,2009,(1).

孝道文化内涵篇10

【关键词】善行河北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中国拥有上千年的文明,孕育和滋养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愈加散发着人文价值和独特魅力,弥足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而“善行河北”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而且对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善行河北”主题活动的基本内涵

“善行河北”是始于2012年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主要目标是在社会上形成互助友爱、诚实守信、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并以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弘扬正能量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依归。

2012年1月31日,河北省文明委在第十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对“善行河北”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具体来说,“善”指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吸收丰富的养分,以“厚德重义”的河北历史文化为主要理论载体,形成知荣辱、懂兴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鼓励大众提高道德水平,形成秩序井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行”是指注重实践,让公众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的事情出发,从平凡的小事出发,积极践行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终的目标是鼓励大家做乐于助人的河北人、做诚实守信的河北人、做孝老敬老的河北人。通过活动的开展,将在全社会形成以助人为乐为荣,以冷漠待人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实践承诺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瞄准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确定了活动的重点方向,倡导理想道德,尽力架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热心帮助别人,互助友爱,反对不闻不看,置之不理;二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能够遵守承诺和信用,反对坑蒙拐骗,危害大众;三是倡导人们尊老敬老,懂得报答父母恩情,尽力赡养,反对视而不见,冷漠对待。

在开展“善行河北”活动中,为了将其贯彻得细致、扎实,将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以“互助、诚信、孝敬”为活动内容和行动标准,从活动内容出发,践行“善行河北”教育实践活动。同时还做出规定,在进行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城市的评选活动中,要将“善行河北”主题内容作为评测标准与选择条件。要求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和对外服务窗口,都要做到有约必践,讲究信誉,坚决杜绝缺乏诚信的职业道德问题。围绕该项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人群参与进来,发扬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独特作用,营造引导活动有效开展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善行河北”主题活动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

乐于助人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乐于助人指一个人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并将这些事情当作快乐的事情来看待。对乐于助人行为的提倡,是社会对人类这种高尚行为与思想的肯定与褒奖。具体来说,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反映了中国人的“仁义”之心。仁义,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一种美德,这种美德表现在圣人的演说与著作中。中国古代的文化流派很多,但是不论何种派别,都将其作为本派理想的重点思想进行宣扬和发展。

乐于助人的本质是“爱”人。首先看儒家代表人物的仁爱思想与乐于助人的内在联系和传承。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主张“仁义爱人”,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述要点是在将爱广施于人。孔子的仁爱,有一个逐步发展的阶段,由开始对家人、朋友的爱扩展至对他人、社会、国家的爱。而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表现为“亲亲”、“仁民”、“爱物”。“亲亲”的意思是指人要爱护和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只有以对亲人的感情作为基础,才能够养成博爱之心,逐渐扩展而关爱和帮助其他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护,更别提对别人的爱护了。除了儒家,墨家对于仁爱待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兼爱”、“非攻”。“兼爱”的含义指对待社会大众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要在平等对待他人的基础上实现广泛的爱,这种理念与孔孟的主张如出一辙。只不过孔孟将这种博大的爱作了层层递进和细化。《礼记》中记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仁爱,不仅指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关爱的感情,还将其扩展为对于社会大众和国家的关爱之心。而当每个人都能够以仁爱之心对待别人时,以帮助别人为快乐,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互助友爱、和睦温馨的大家庭,这是中国人千百年孜孜以求的完美社会理想。

由此可见,“善行河北”中乐于助人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与发扬,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仍旧需要乐于助人的精神广泛传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人文氛围,因此,该理念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诚实守信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诚实守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诚实而不欺骗,这个集中在个人的自我修养和内在品德方面,是一种内在的修为和道德境界;二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这是一种外在的和谐关系,即对他人具有基本的信任感;三是信守诺言,即许诺人严格遵守对他人的承诺,表现了许诺人对自身行为规范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个人品质的体现。诚实守信,指一种做人的品德,即真诚实在,信守诺言,心口如一,没有欺骗。我国从古至今,针对诚实守信,有很多的名言警句流传下来,如“一言九鼎”、“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均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诚实与信用两种品格的重视和推崇。而我国文献中关于“信用”的最早记载,则是商汤伐桀时,所说的“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商汤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人们相信他对诺言的重视和遵守。之后,儒家圣贤孔子发表了“言必信,行必果”的言论,认为在与朋友交往时,言而有信是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更别提能交到朋友了。而孟子提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为信。”只有一个人有信用,才能说他具备善德。在儒家圣贤的眼中,诚实守信是值得提倡和遵循的道德标准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根基和灵魂,被传承至今而不过时。当前,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依旧需要人们对信用的遵守和诺言的践行,这是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而诚实守信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应该遵守的商业理念,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国民经济良性有序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孝老敬老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孝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对于“孝”,在古书《尔雅》中这样解释:“善父母为孝。”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善待父母是为孝。在中国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儒家将其吸收并阐发为非常规范完整的有关孝的伦理道德,主要内容为:子女要在平日的生活中要对父母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要考虑父母的饮食是否习惯和周全,要尽心竭力地伺候父母,当父母生病时,要积极地延请名医,开具药方,抓药,知道父母身体恢复健康。而针对照顾和关心父母一些细节的问题,古人也做出了重要的规定和阐述,比如,在《礼记・曲礼上》中,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凡为人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醒。”也即要对父母的居所、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务必让父母生活舒适愉快。而还有一些人对父母的恩情也表达了时不我待之意。如《诗经・小雅・蓼莪》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段话是说,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情,子女做好了报答的准备,却没想到天降灾祸,难以再报答,表现了无尽的哀伤与悔恨之意。而对于人们那些不孝顺的行为,古人也非常痛恨。孟子曾指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列举了五种不孝的行为,说明了赡养、照顾父母,让父母安享晚年,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果人们做出了以上不孝的行为,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和批评。除了儒家学者在义理中重点强调和阐释“孝”的重要性,很多朝代的帝王也将孝作为立国治国之本,以孝治理天下,甚至将孝列为国家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之一。“孝廉”是汉武帝时为选拔人才而开设的察举考试,以“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为主要考察目标,主要将孝顺作为官员选拔和任命的标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对孝的推崇和重视。而当前社会处于改革关键期和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生活压力增大,在繁忙劳碌的工作和奔波中,忽略了对家庭、亲情的呵护与坚守,减少了对父母的牵挂,这些都违背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孝老敬老理念,亟需得到改变,“善行河北”主题活动则提供了一个改善与扭转的契机。

推进“善行河北”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

“善行河北”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下转256页)(上接185页)道德的实践活动,也是对河北人文精神的重塑与建构,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更是认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内涵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将思想与行为统一于外在实践中。该活动着重强调善与行的统一,认为人心中的善念必须与行动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善行河北”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其中,“仁”是最基本的理念,它的含义是止于至善,最终归结为“善”字,由此可见,善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价值观。“善行河北”理念的提出,是从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善的根源和内涵,与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尚德重义、古朴厚重”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传承了历史文化的精髓,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实践出发,准确定位了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善”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体系。这是从河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而提出的人文理论,对净化人们的心灵,肃清社会风气,提高公众对社会的信任感,调节人际关系,提高公民整体道德素质水平,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善行河北”明晰了社会价值导向,有助于纠正不良风气。“善行河北”是对社会风气的规范与修正,具有明确的示范作用。社会风气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价值取向,直观地反映了公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塑造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而不良的社会风气,则会使人们滋生消极的负面情绪,摧毁人们对社会的希望和信心,破坏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腐蚀积极向上的社会机体,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和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多种价值观的出现,人们失去了心中的信仰,忙于追逐现实利益,迷失了本心,逐渐放弃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包括乐于助人、诚信、孝道等中国传统思想和伦理均受到了现实的冲击,被一些人抛弃和淡忘,出现了道德滑坡、人们期盼道德良知的社会氛围。善行河北是在全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善行河北”活动的提出和推广,对于匡正社会风气,荡涤污泥浊水,营造正确的精神文化价值和舆论氛围,提高河北省内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关键意义;“善行河北”凸显了新时期河北的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思想引领作用,鼓励全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理念,激发潜能,抢抓时代机遇,努力拼搏奋斗,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内在的文化驱动。

“善行河北”是一种文化建设行为,有助于河北文化健康发展。“善行河北”从思想道德出发,落脚于日常行动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是需要全省人民齐心协力、积极行动和践行的文化建设工程。作为河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有力载体,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提升全省的文化内涵。善是人心之初,并无大小,更无止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一直在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成长,有助于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与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断积累、反复实践的活动。只有将这项道德实践活动长期坚持下来,才能充分发挥其文化熏陶、文化影响和文化制约作用,督促公众以良好的品性、积极的行动推动和维护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促进河北文化建设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善行河北”实践活动内涵丰富,是河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纠正目前存在的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在长期的实践中,其思想文化内涵将得到充实,系统完善的道德建设机制将得到确立,从而使河北省的道德建设呈现常态化与长效化的局面。

结语

“善行河北”活动中所提倡的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孝老敬老等内容及理念与中华传统美德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我国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对于营造良好、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一项利在当代、泽惠后世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需要全民行动起来,广泛参与,才能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在践行“善行河北”活动中,只有准确把握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努力宣扬其独特的人文价值观,才能在推广过程中收获丰硕的成果,形成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道德品牌和价值体系,树立健康而充满活力的河北人民形象,以德动人、以善感人,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