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工业化规划十篇建筑工业化规划十篇

建筑工业化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35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1

(一)盲目跟风,规划缺乏本土特色 

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规划时,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建筑空间布局以及外形设计方面,而忽略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化特色的塑造。同时,为了提升城市形象与地位,很多地区盲目规划设计一些地标性建筑,因缺乏统一的规划与设计理念,使建筑与周边环境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违背了城市建筑规划的“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同时,因这些标志性建筑不能体现出本地特色与文化风貌,只能用“标新立异、华而不实”来形容这种建筑风格。 

(二)城市建筑规划企业法对于人文因素的考虑 

对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专业而言,景观建筑学与建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开发商将经济利益放在了首要位置,忽视了服务设施、绿化设施等人文因素的考虑。对于现阶段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而言,应赋予建筑一种亲和力,以在满足人们住房环境需求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对于城市建筑规划难以实施的原因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规划实体的空间实体没有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落实。对于部分城市而言,在城市家主规划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对于实用性、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因素不能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现象。二是部分市民对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缺乏认识。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因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触及到了部分市民的私人利益,使规划设计工作遇到了较大阻力,使规划设计任务得不到顺利贯彻实施。 

(四)规划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上文已经提到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是一项涉及到多种专业与技术的系统工作。对于规划设计人员而言,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应明确与规划设计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地方文化等,这就对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打造出高质量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更新观念,完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 

城市作为社会文明与工业进步的基础,其发展规律也是不易捉摸的。为此,在具体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以适应城市“整体环境”为原则,对城市建筑、建筑用途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且满足城市发展要求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同时,应彻底摒弃传统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只注重“单一规划”工作的开展,而应与城市交通规划、绿化规划等各项规划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在促进城市建筑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促进居住环境的改善。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建筑规划信息系统 

信息化的不断普及给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这样一个控制整个社会经济建设需求以及土地、人力、财力供给的规划设计行业而言,也应加强对于信息化的利用,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建筑规划信息系统,以在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发展过程中获得最为丰富可靠的信息,来作为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础材料,便于今后规划设计工作宏观调控与具体操作。 

(三)强化学科渗透,提升城市建筑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以规划专业课程为蓝本,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强化学科渗透,以交流学习、媒介传播等形式强化不同专业、行业规划设计部门专业人士的协同工作,以此来提升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于建筑规划设计部门而言,还应加强去化管理与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借助先进测绘技术、规划设计以及制图技术来强化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四)注重具体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在该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与城市环境相适应。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将建筑规划与城市的整体结构相联系起来,强化与城市内在秩序的有机结合,实现城市建筑规划与区域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此过程中,应将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地质、水文状况、交通状况等考虑到规划设计因素当中,提升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技术经济合理性。(2)不宜盲目跟风,应该突出特色。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明确规划目的,充分考虑当地文化元素、传统元素等特色,突出本城的特色,提升城市形象。(3)注重人文环境、绿化环境的规划。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文因素的关怀也越来越浓烈。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预留出环保区,重视人文建筑的规划,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实现人们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五)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在适当扩大建筑规划区规模的同时,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方面注重产业结构升级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与旧城中心城市改造。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打造出一座不乏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城市。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2

关键词:工业建筑、总体规划、建筑设计

工业建筑是专门提供工业生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最早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后来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也兴建了各种工业建筑,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国在50年代开始大量建造各种类型的工业建筑。近年随着工业生产技术和建筑科学的发展,工业建筑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建筑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

1.1工业建筑思想观念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工业建筑功能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建筑只是单纯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或者能够改善劳动条件,而现代工业建筑不仅要求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协调,而且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和新型建筑材料,即对工业建筑的采光、通风、建筑造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1.2工业建筑的节能及经济

据可靠调查,工业建筑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占绝大多数比例。当今社会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工业建筑而言应更加注重节约成本、减少投资,杜绝一切不必要的能源、资源的浪费。工业建筑设计有着一个最为基本的要求,即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在此基础上力求在建筑设计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以最小的投资去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3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

对于内部空间环境首先须满足生产功能使用要求,在务需增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统一考虑功能、技术、环保、安全等因素,尽量做到环境优美,明确区分功能,内部空间色彩明快。合理的内部空间设计既有利于生产和安全,还便于科学管理,同时有助于美化室内空间,对提高企业的自身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1.4工业建筑的造型设计

工业建筑造型设计作为艺术形象,表达工业企业抽象的思想内容。建筑造型的处理,如视觉与视差、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等均根据专业构图规律而来。形式美的规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日益变化的,因此建筑的造型设计需在创作中紧跟时代脉搏,及时加入新技术,新材料,对建筑造型不断突破创新,以展现出现代化的企业形象。

以上现代工业建筑的新特点使得工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工业建筑总体规划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2现代工业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的要求

现代工业建筑总体规划和设计应在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总图布局、建筑风格、环境保护、建筑节能、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总图布置方案、建筑方案及结构形式,协调建筑、结构,水、热、电、气、通风等各专业,认真贯彻“坚固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力求工业建筑的最大使用效率和灵活性。现代工业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2.1满足厂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根据全厂总体规划,从生产工艺、建筑造型、物流运输、环境绿化、生产生活配套等方面,统一规划厂区地上、地下的建筑物,保证各建筑物或构筑物塑造完整的建筑群体,达到厂区规划中的要求。

2.2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生产工艺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生产工艺对建筑提出的要求是该建筑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在建筑面积、平面形状、柱距跨度、剖面形式、厂房高度以及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等方面必须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建筑设计还要满足厂房所需的机器设备的安装、操作、运转、检修等方面的要求。

2.3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

工业厂房的坚固性及耐久性应符合建筑的使用年限,由于厂房静荷载和动荷载比较大,建筑设计应合理选择厂房建筑参数(柱距、跨度、柱顶标高等),为结构设计的经济合理创造条件,使结构设计更利于满足坚固和耐久的要求,并且使厂房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改建扩建的可行性,同时应采用标准的通用的结构构件,使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从而提高厂房工业化水平。

2.4满足建筑的经济要求

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合理减少结构面积,提高使用面积,在满足使用要求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建筑造价。同时设计方案应便于采用先进的配套结构体系及工业化施工方法。

2.5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

工业建筑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的设计规范、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建筑物采光、通风、防日晒、隔音降噪及消防,保证厂房内部工作面满足职业安全及卫生要求,为生产人员提供舒适的生产工作环境。

3现代工业建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3.1现代工业建筑的总体规划

现代工业的厂区规划不仅能描绘反映现实,又能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是工厂建设所依据的蓝图。合理的规划不仅对初期建设投资及续建资金的准备与投入具有明显节约作用,也对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产品可信度大有益处。

1)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总平面布置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最佳物流路线的前提下,结合场地特点力争做到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生产管理方便,并符合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节能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生产车间在符合防火、卫生的条件下,尽量组合为联合厂房以节约土地,并应考虑工厂有发展的余地。建筑大小体量搭配适宜,形成了一个高效的、高雅的、科技与人并重的现代工业建筑组群。竖向设计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土石方填挖平衡,降低工程造价,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道路交通

道路是厂区交通的基本载体,路网规划应适应厂区发展的需要,路网布局的优劣是决定路网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厂区道路网布局时应有全局观念,路网结构要力求均衡,发挥整体效益。道路规划依据不同生产路线应能达到生产流程通畅,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路线短捷和方便,避免频繁的货流和人流交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厂区路网规划中,存在主干道比例相对过大,支路比例不足干道交通难以迅速分流,而造成交通梗塞的现象。

3.2现代工业建筑的设计

为保证工业建筑的使用功能,工业建筑在设计建造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主要生产设备布置及生产所需水、电、气、风、动力的配套设计,由此增加了工业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及难度。目前工业建筑设计主要从建筑结构、采光通风、节能环保、安全防火、节约成本等方面考虑,对工业厂房展开优化设计。

1)建筑结构

工业厂房内普遍生产设备多而且尺寸较大,并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因而厂房内部大多具有较大的开敞空间。较大的开敞空间对厂房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一定要求,大多数单层厂房采用多跨的平面结合形式,由于屋顶重量大,且多数吊车的荷载作用在骨架上,包括吊车制动的水平荷载和起吊荷载,因此要求厂房骨架的承载力较大。

2)采光通风

工业厂房长宽高尺寸较大,由此使得厂房的采光及通风效果较差。为提高厂房的内环境质量、改善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的能源消耗,工业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厂房的采光和通风。通常情况下,工业厂房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可通过设置组合式侧窗、天窗、屋顶采光带实现,自然通风可通过设置屋脊通风器和侧墙百叶窗实现,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可辅以机械排风。

3)节能环保

工业建筑的能耗在整个工厂全部能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建筑的节能非常重要。工业建筑节能必须首先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做好建筑的布局、日照遮阳、自然通风等工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扩大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条块、多功能轻质墙板、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和新型墙体及屋面材料。

4)防火安全

建筑防火设计是工业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建筑师和项目审核人员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整个工程中都必须严格控制的内容。工业建筑的防火设计主要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正确定义建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按要求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合理划分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对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进行严格的控制,控制每个分区的疏散口数量及疏散距离大小,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做到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5)节约成本

在工业建筑设计阶段,合理的选择材料及结构类型可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工业建筑的造型结构对成本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筑的层高、面积、平面布置、外观和内部结构体系。建筑的层高增加不仅使内外墙的面积增大,同时基础设施随上部载荷的增加发生变化,使得工程总造价增加,建筑的平面设计和结构形式对成本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一般形状越复杂造价也就越高,因而在满足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注重建筑设计的简洁化、实现成本的降低。

4现代工业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

4.1工业建筑设计的高科技化趋势

工业建筑的发展本质上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业建筑领域广泛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工业建筑环保、节能、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新结构的应用在满足现代生产工艺的同时,达到结构美和建筑与空间形象美的统一。同时,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可合理设计物流、人流及信息流。高新技术使工业建筑成为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科技化将成为工业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

4.2工业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趋势

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建筑中去。一个工厂的“质量、品种、效益”依靠工艺、设备、材料的先进程度,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掌握工艺、设备、材料的人。人是生产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力。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重视并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工作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

4.3工业建筑设计的文化趋势

工业建筑在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的同时,需要努力创造宜人、优美、时尚、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充分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实现工业建筑与文化环境的整体协调,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建筑的新形象、新趋势。

4.4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是耗能大户,全球能量的50%消耗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工业厂区规划和工业建筑设计的主旋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厂房,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二、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厂房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运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三、洁净设计,洁净设计是工业厂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强调对建设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调等资源、能源的节约、循环使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循环、再生使用。因此,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满足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造“负责任的”、具有生态环境意识的工业建筑将成为必然。

结束语:工业建筑与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的兴旺与强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用地的迅速扩张,为使工业建筑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不断探索、创新、更新工业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以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工业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克飞.工业建筑设计新思维探讨[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4,(03)

[2]林萍.工业建筑文化实践与探索[J].江苏冶金,2008,(06)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谐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和谐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也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中,有绝大部分城市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彼此脱节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有碍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总结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和谐融合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概念解析

1.1城市规划概念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城市布局的前瞻性、综合性思考,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城市管理的依据。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把控城市发展方向和实现预想中的城市发展目标,从而达到现代化城市发展应有的城市布局和质量要求。从中国的城市发展规划效果来看,城市规划的质量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例如到2030年,南京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是“迈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都会”,[1]其城市必当呈现出由综合交通、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城市架构、古城保护、住宅建设、商业发展等城市职能组成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1.2建筑设计概念

通俗的“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学”范围内的本职工作。广义上讲,“建筑设计”是指一切与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体相关的设计工作。其中涉及建筑学、结构学、给排水、园林绿化、自动化控制、内外部城市景观效果等等。[2]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内外部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各个细节构件的构造方式,建筑技术设备的功能需求以及以最低成本实现最优化的经济利益。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使得城市建设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经济性、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等多元化需求,并且能够对城市建筑工程施以相关要求。例如《2007-2030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草案公众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提出了对建筑环保功能设计和建筑外立面景观设计的相关要求,[3]同时还指出要将建筑的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进行良好的应用。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建筑功能、建筑经济利益等建筑本身所需要具备特有价值要求,充分满足开发商对建筑经济利益或者利润空间的最大化之外,还要满足城市规划中对建筑所在区域、街道以及特定的点的相关要求。[4]这就使得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经济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实践发展来看,城市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施工条件和区域环境,而建筑设计需要根据施工的成本、施工环境和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运作,使得建筑设计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从结构功能上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生活的必然需求。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化需求,在建筑设计中也要充分满足城市经济、文化、环境、艺术等各方面的要求,二者相互依赖,互为前提,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性和谐发展

3.1在城市规划中采用多选择性的强制性指标组合

借鉴先进发达城市的城市规划经验,形成一套或者多套控制目标组合,使得建筑用地的功能性更加灵活,预防建筑用地过于死板,实现城市的多元化发展需求。[5]同时,还能够通过预防建设用地等方式促进建设工程的良好发展。

3.2建筑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各种可行方案的论证研究来最优化建筑设计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这一方面能够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对于城市规划相当完善的城市。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对设计要求、施工重点进行进一步细化。

3.3加强城市规划的时效性

从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来看,短的三两年长的几十年。这就使得城市规划会出现某一时间出现不适应城市实际发展需求的问题。[6]因此,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阶段特殊性和城市的独特性来实时补充、完善、变更城市规划,使得城市规划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城市建设、更具有操作性。同时,使得建筑空间和城市功能都得到最优化的处理。

3.4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体系

建筑设计一门艺术,是科学与创新思维的融合。因此,其评判标准不一,需要采取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来协调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问题。即除了建筑本身的功能之外,还需要考虑建筑艺术的呈现。这就要求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时不仅要组织建筑设计专家进行建筑自身功能的评审,还需要组织城市规划专家从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来对其进行评判。只有建立系统的评审标准,才能满足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和谐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要从专业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协调,而且要注重二者人文性、社会化的发展需求。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姜治年.关于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关系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2011(7):79.

[2]王红.论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10):142.

[3]刘学华,孟颖,王艳.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31.

[4]解建秀.试论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及解决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1(4):42.

[5]海米旦・吾甫尔.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65.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4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本刊全文刊登,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天津、上海、深圳、青岛、无锡等地开展了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并启动了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

(一)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绿色发展的理念为社会普遍接受,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基本形成,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基本实现城乡建设模式的科学转型。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农房,引导农村建筑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

 

“十二五”时期具体目标如下:

1.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选择100个城市新建区域(规划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划、建设和运行。

 

2.政府投资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2014年起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3.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2015年起,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市城镇的新建房地产项目力争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4.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节能示范住宅40万套。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紧紧抓住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绿色建筑发展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为抓手,引导我国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低碳、生态、绿色转型;以绿色建筑发展与公益性和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旧城更新等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相结合,促进城镇人居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以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引领传统建筑业的改造提升,占领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促进低碳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三)发展战略

在理念导向上,倡导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理念,以人为本,以维护城乡生态安全、降低碳排放为立足点,倡导因地制宜的理念,优先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充分利用通风、采光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全生命周期理念,全面考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施工、运行及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内的综合性能。在目标选取上,发展绿色建筑与发展绿色生态城区同步,促进技术进步与推动产业发展同步,政策标准形成与推进过程同步。在推进策略上,坚持先管住增量后改善存量,先政府带头后市场推进,先保障低收入人群后考虑其他群体,先规划城区后设计建筑的思路。

 

(四)发展路径

一是规模化推进。根据各地区气候、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和建设,逐步推动先行地区和新建园区(学校、医院、文化等园区)的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二是新旧结合推进。将新建区域和旧城更新作为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新建区域的建设注重将绿色建筑的单项技术发展延伸至能源、交通、环境、建筑、景观等多项技术的集成化创新,实现区域资源效率的整体提升。旧城更新应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统筹规划进行老旧小区环境整治;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老旧建筑的抗震及节能改造。

 

三是梯度化推进。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资金充足、产业成熟的有利条件,优先试点强制推广绿色建筑,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中部地区结合自身条件,划分重点区域发展绿色建筑。西部地区扩大单体建筑示范规模,逐步向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过渡。

 

四是市场化、产业化推进。培育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开发应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装备、技术与产品,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应用,培育绿色服务产业,形成高效合理的绿色建筑产业链,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化发展。在推动力方面,由政府引导逐步过渡到市场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加大市场主体的融资力度,推进绿色建筑市场化发展。

五是系统化推进。统筹规划城乡布局,结合城市和农村实际情况,在城乡规划、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因地制宜纳入低碳、绿色和生态指标体系,严格保护耕地、水资源、生态与环境,改善城乡用地、用能、用水、用材结构,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

 

二、重点任务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5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

一、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a+4C”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例图)略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与相关工程的配合配套情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相关工程配合表系统名称相关技术、知识配合工程配套与监管楼宇自控自控、建筑设备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电梯、装饰安保电子、电视、安防知识安装、装饰、消防报警、门禁公安技防办消防报警与广播电子、控制、消防知识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装饰消防局综合布线通信、计算机安装、装饰卫星电视接收与CatV电视土建、安装、装饰音像管理处门禁电子、自控、安防知识安装、安保、装饰背景音响音响、广播安装、装饰程控交换机通信综合布线、装饰电信电话通信综合布线电信无线直放站通信安装无线电管委会停车控制自控安装LeD大屏电子、计算机安装、装饰、综合布线BmS计算机Ba、消防报警、安保、综合布线等办公自动化网络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

1规划设计阶段

(1)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

(2)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3)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

(4)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2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1)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

(2)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3)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

(4)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

(5)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

(6)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3施工准备阶段

(1)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

(2)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3)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

(4)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5)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

(6)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

(7)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划

(8)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4安装施工阶段

(1)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

(2)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

(3)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

(4)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

(5)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

(6)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5系统调试阶段

(1)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

(2)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3)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4)调试计划进度控制

(5)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6系统试运行阶段

(1)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

(2)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

(3)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

(4)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

(5)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7系统验收阶段

(1)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

(2)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

(3)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

(4)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5)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

(6)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随着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如何在一些投资大、技术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中实现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包括业主、承包商之内的各方人员都提出了极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概念和模式的引入,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6

因为建筑行业对市场经济有着深远影响,近年来我国对建筑行业开始有了极大的投入建设,一系列鼓励性投资计划后,在建筑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大的同时建筑企业税务收益也存在各种问题,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工程,开始以压价进行税务方面的筹划,研究方向以如何通过合法科学的税收筹划方式来减轻建筑企业的税负,降低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作为主要目标。

1、税务筹划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及各税种筹划策略

1.1税务筹划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空间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有了完善的法制化系统化及稳定化的税收制度发展方向,为税务筹划提供了极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建筑行业企业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颁布了许多政策,纳税人在合法情形下有很多的纳税方案可选择。建筑企业如果想做到使税负降低,可以利用把建筑企业的不动资产折旧来达到这个目的。而建筑企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招标方普遍存在拖欠工程现款的现象,那么建筑企业可以以坏账提前预备计提的策略来缩小企业的经济损失。

1.2建筑企业不同税种的筹划策略

建筑企业筹划时,应根据不同的税种制定不同的税务筹划。

(1)营业税的筹划。营业税是建筑业中在整个经营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税种,而我国建筑业政策规定的营业税率比较低。而建筑分为工程承包公司与施工单位,他们各有不同的合同条款,因此产生了建筑业营业税及服务业营业税两种税种。建筑企业可充分利用政策中营业税率较低的特性。

案例1:建设单位乙的工程在承包公司甲的安排下由丙施工,乙与丙签订承包合同了金额为600万元的合同金额,甲企业收取乙35万元的服务费用。

1、如果甲方作为中介,安排乙和丙签定合同,并得到25万元中介费,则甲公司应该缴纳营业税为25万×5%=1.25万元丙公司应纳营业税600万×3%=18万元。

2、但是若甲首先筹划,并与丙直接签合同,合同金额420万,然后甲再把该工程转包给丙完工后,甲向丙支付价款400万,则甲应缴营业税为:(420-400)×3%=6000.这种营业税的筹划策略可使甲节省少营业税4000元。

建筑施工单位包括了营业额中工程用到的原材料和各种相关东西及动力价款,施工企业可以利用环保节能且可以使材料费用降低的合格材料来节约营业额的损耗。建设单位可采取由施工企业来提供材料的方法,购入优惠的原材料,降低营业额。而建设单位可自己提供给安装施工企业所应用的相干设备,施工企业负责安装来取得安装劳务的收入,从而达到降低营业额的目的。

(2)企业所得税的筹划。筹划建筑企业的所得税可以从三方面下手,固定资产折旧、改良维修支出费用、筹资方法。建筑企业施工时对固定资产需求量较大,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后续费用的支出及固定资产的折旧两种方式来调整所得税应税所得额。为了改变应税纳税所得额,建筑企业可采用银行借款还本付息的方式,或者可以采用债券折溢价发行的方式来实现。

(3)增值税的税务筹划。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两项条例并实施推行,在新政策的规定中,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筹划从本身税收利益转化到了客户考虑角度。由原来的生产型增值税该变成了如今的消费型,这种条例规定建筑企业的客户需要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才能扣除增值税。当建筑企业作为纳税人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给客户提供发票,客户就会因利益损伤而流失。但这种政策并不是针对所有建筑企业,如果建筑企业不是纳税人就不需要发票了。建筑企业提如果提供不动产或房屋建筑物,也就不再属于要缴纳固定资产进项税。而建筑企业将自身部分或全部变成增值纳税人也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获取增值税抵扣凭证的需求。

2、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改善方法

2.1政策对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的不安全影响及改善方法

建筑企业税务筹划极易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为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需要依靠税收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所以,会不定时的对税收法规进行各方面的调整,因为企业的税收筹划要完全依据税收法规来进行才能合法,所以政策调整时,企业的筹划方案将面临失效风险。这种情况就要要求企业提高税务风险意识,积极与政府进行沟通,避免错误理解政策与税务部门产生误差,正确理解和掌握政策发展方向。

而建筑行业跨地区施工则容易出现建筑单位与工程所在地的税务机关产生所得税如何征收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无法让其中一方承担征税成本,另一方获得税收收入。这种时候就应对税收法规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外出施工时,为了保障建筑企业的发展,应在施工前对涉税问题进行初步筹划,再和当地政府沟通,让当地政府和工程所在处政府也进行协商,避免发生争议等问题。

2.2企业经营变化时对企业筹划的不安全影响及改善方法

如今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容易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影响方案的顺利进行,这种现象极易对经营状况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企业经营状况。严格要求财务体系,使财务信息透明化,防止账簿混乱造成被征税的现象。

2.3企业人员筹划水平对企业筹划的不安全影响及改善方法

税务筹划是一项考验企业人员长远眼光的任务,法律法规经常改革,如果不能及时解读政策导向,预测建筑行业市场,使企业受到税收政策的突然影响,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而如果企业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并了解政府的优惠政策,则会错过对企业收益带来好处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强企业人员科学化的管理,及时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将企业财务会计能力提高并规范、让企业人员明确了解税收筹划的主心思想。税收筹划对人员水平及素质眼光要求较高,需要精通税法及相关法律、了解企业自身情况、熟悉外部市场、并能敏锐察觉市场动向准确定位自身企业,合理规划筹划税务,才能保障建筑企业税务筹划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7

关键词:制约因素;综合协调

一.问题的提出

在实践中,随着社会建设活动愈来愈系统化、组织化、专业化、工业化,工程设计也不断向集约化、大规模化发展,与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结合日益紧密,继而设计活动要解决的各种制约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而具体,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所涉及的领域从社会、文化、经济信息、资源、环境、技术、心理等等几乎无所不及,建筑学逐渐成为一门交叉学科。现代的建筑学科被不断细分,原来的学科理论和体系已不适应这种分化的需求,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总平面设计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化独立出来。总平面设计,是场地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技术性、功能性、工程性应用,过去一些建筑师往往注重于建筑方案设计,对总平面设计既没有足够的重视,也缺乏实际的综合协调能力,往往变成了建筑方案的总平面化,导致的的直接结果是与城市规划和总平面使用功能的矛盾,同时反过来降低了建筑方案的质量,使方案出现结构性矛盾,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总平面设计的制约因素

总平面设计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从城市规划到相关法规规范、场地现状、使用功能要求甚至风水理论。实际设计中要从各种制约因素入手,综合解决各种矛盾,反复推敲、调整、比较,才能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规划对总平面的控制体现在对用地性质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上,具体体现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以规划条件书等形式制约总平面设计,包括用地性质、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停车位、建筑高度、日照系数,建筑物后退红线以及场地交通出入口等内容,影响和决定着场地布局形态。

(二)相关规范的要求

规范是一些具体的功能和技术上的制约,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场地内建筑物的布局、相邻关系、道路设置、对外出入口、绿化、管线、竖向设计、建筑防火间距、通风采光、消防等问题均有严格的限制要求。这些实际上也是总平面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

(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设计任务书是总平面设计的直接依据之一,也是总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工作目标。总平面设计的成果实现了场地内各种使用功能需求,并进一步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使用功能。

(四)相关专业的要求

结构专业(结构形式、柱网尺寸、基础形式、地下室工程)、水电设备专业(如各种管网、场地排水、空调机房布置、室外架空管网),这些专业都影响着总平面的布局。

(五)场地条件的要求

基地的自然条件、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现状条件都客观的影响着总平面的布局。。

(六)业主个性化的要求

在一些地区客观上还存在地理风水方面的要求,甚至有的业主还有个人属相相生相克的迷信要求等等不一而足。

综合上述种种制约因素,反映出总平面图设计工作需要以理性客观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加以对待,在具体设计中应予以高度重视,是整个设计活动中相当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总平面设计的具体步骤

总平面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场地内落实后与建筑方案设计前期的衍接阶段,反映了城市规划和建筑方案总平面化两方面的成果,在充分考虑到以上几点制约因素的前提下,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设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局

它包括场地功能分区及实体布局,从宏观上进行大块安排,是总平面设计的核心工作,它确定了各构成元素的各自形态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了整个场地的基本形态。

1.首先根据场地的使用功能进行分区,采用集中布置、分散布置或均衡布置的手法落实各项功能内容,并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粗略地把场地分为几个功能块。

2.然后进行实体布局,在已经划分好使用功能的区间内布置其所需的各种建构筑物,这需要建筑、结构、水、暖、电器等专业的配合,明确各建构筑物三维形体体量,形成设计方案的空间雏形。这一步是设计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步,往往花费设计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须反复修改、反复调整,甚至推倒重来。为保证设计成功率,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首先要与业主进行充分的解释交流,理解设计任务书具体内容,尤其是关于业主对整个场地的功能要求。业主总是想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场地,但又缺乏规划、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早在取得土地以前就有一套自己的总平面布置方案,加上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不连续、不健全,业主往往会拿已建的同类工程(有些是违章的建设工程)作比较,争取尽多地安排使用功能,这时作为为业主提供设计服务的设计师一定耐心解释规划条件书和规范规定的相关条文,从保障社会和业主两方面利益的角度陈述利害,在保证不违反城市规划和规范规定的前提下,从业主的角度出发,尽量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既是业主权衡利益的过程,也是设计师深入调研思考、调整设计思路、修改设计方案的过程,过程复杂而漫长,需要耐心与认真的对待。通过这一过程,完善和充实了总平面设计,提高了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成功率。

(2)形成总平面设计后,预先与规划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把规划条件书目中尚未明确的因素确定下来,调整和充实设计,争取得到规划审查部门对总平面设计意图的理解和支持。保证设计不与规划发生矛盾冲突,审批时能一次通过。

(3)与勘察、结构、水电设备各专业设计人员沟通交流。这一过程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与各专业发生大的、结构性的矛盾,造成设计上的先天性缺陷。这一过程能避免造成下阶段方案图、建筑、结构、水电设备等施工图的重大修改和返工,客观上提高了方案的设计质量,整体加快了设计进度,设计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执业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对这一阶段的控制能力。

(二)详细设计

它是总平面布局的充实和延伸,也是修饰和完善场地细部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有场地道路骨架布置、停车场布置、竖向布置、管网布置、园林绿化布置等,这一阶段多是具体性和实在性的工作,偏重技术性和规定性,是总平面布局的细化过程。设计师应用专业知识,与水电设备和环境园林设计专业密切配合,最终完成总平面设计。

结束语

建筑领域由于忽视总平面设计而导致出现不合理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应重视总平面设计,使其在工程设计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满足人们多方面功能需求,更应精益求精,运用适当的手法造就更完美的总平面,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8

2013年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积极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突破口,以项目建设支撑发展、引领发展。2013年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以上,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3万人;绿地率达到37%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6%以上;大力加强乡(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好新户型推广工作,提升乡(镇)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争创省优工程1项,市优工程3项;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实现20亿元,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不发生一起建筑责任安全事故。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1、加快规划编制进度。对已编制完成的各项规划抓紧做好公示、评审及报批工作。组织编制好规划区内重点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教育网点布局、中心城区住房建设、供水、交通、防洪等专业规划,汉仙岩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南至高速出口城市设计,城区路网及安置小区施工图设计。

2、建立“阳光规划”体系。坚持开门搞规划,多形式、多途径对关系百姓利益、民生的规划进行公示,做到批前、批后全过程公示,并注重收集和听取公众意见,强化规划编制的群众基础。

3、强化对规划审批及监管。保障规划编制经费,争取县政府继续将必要足额的规划编制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杜绝“三边”(边规划、边审查、边建设)现象发生;加强城区规划监察执法,建立“巡查发现(举报受理)—调查核实—依法处理”的工作流程,建立巡查日志及管理台帐,将新发生的违法违章建筑打击在萌芽状态。

二、坚持项目带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4、如期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对照《县城规划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任务分解和考核实施方案》,做好本局的征地拆迁工作。各拆迁工作小组要以坚定的决心、超常的力度和有效的措施,用心用情,克难攻坚,强力推进并按时完成局里的征地拆迁工作。

5、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新区、城南、城北等城市综合体,拉大城市框架,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加强75个城建重点项目建设的统计、监管、督导、服务工作。尤其要重点推进规划建设局牵头主抓的新区安置小区、路网建设、河堤建设及城区路网畅通工程、环城南路等续建项目;行政中心、展示中心、接待中心、市民广场、城北出入口道路整治改造、城东城南农贸市场、城区管道天然气以及城北、城北二、城南、城南二、城西、城西南、二安置小区等新建项目。实施好本局认建的百里湘江绿色通道建设工程(西线工程:K10+950—K13+900段);统筹谋划好县工程检测中心(城建大厦)建设。

6、妥善处理好城建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梳理排查尚未处理到位的城建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动,并重点结合县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有效推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坚持疏堵结合,严格把握政策,扎实稳妥地做好县城规划区内个人危房改建工作,切实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三、坚持统筹城乡,建设和谐秀美乡村

7、实现乡村规划编制全覆盖。全面完成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引领农村人口形成“1/3进县城、1/3进乡镇、1/3在农村”的分布格局。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建制镇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全面完成19个乡镇的村庄布点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优先完成百里湘江沿线村庄、国省道公路沿线村庄、县乡结合部和乡镇圩镇周边村庄、以及其它大型中心村为重点的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建设点的村庄建设规划。重点扶持筠门岭、西江等乡镇建设中心示范镇。积极推进筠门岭镇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羊角古堡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工作。

8、推进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按照“节点先行、绿道贯通、环境整治、美化优化”的思路,高标准推进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形成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工业区、生态旅游区和“十里果香、十里稻香、十里烟香、十里蔬香、十里花香”等农业产业带,加快建设成为全省城乡统筹示范区。

9、强化乡镇规划监察工作。加大对镇、乡、村的规划执行力度,整合现有乡镇规划所的人员,组建一支乡镇流动规划监察队伍,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规划监察制度,抓紧并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联合执法方案。

10、加大农民建房质量监管力度。进一步整合系统和社会的技术力量,健全工程质量安全巡查制度,积极做好2013年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技术服务指导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积极会同县人保局做好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工作,有效缓解农村建筑工匠严重短缺问题,为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加强对农民建房的引导和监管,严格执行规划建设许可制度,并结合土坯房改造及新户型推广工作,大力提倡建设新颖、美观、价廉、实用的新型农民住宅,形成新的村镇风貌。

11、加强乡镇规划所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做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招录、引进、选拨工作,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拟新建部分乡镇规划所办公楼。

四、坚持监管并重,强化建筑行业管理

12、强化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严格实行建筑业百分制考核,对建筑行业进行常化、量化管理,做到管理有序,奖优罚劣。严肃查处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在招投标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招投标市场“黑名单”制度。加强对建设、施工、监理企业行为的监管,严禁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等不正当经营行为。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强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出厂检测及使用过程中的监管。转变监管方式,由单纯性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指导并重转变,并对县重点建设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实行重点监管。同时,要进一步放开建筑市场,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升级发展,积极引进外地建筑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代建筑业。

13、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措施,加强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检查,积极开展工程质量创优活动。在各建筑企业及建设工地大力开展“建筑安全伴我行”活动。狠抓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落实工程建设监理和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加强工程档案的规范管理,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到实处。对200万元以上建筑工程项目,在工程验收前进行工程实体结构检测,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

14、做好建筑节能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节能的宣传推广,举办建筑节能知识培训班和建筑节能现场学习活动。实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制度,对工程项目实行先节能验收合格后再总体验收。在新建房屋建筑工程图审备案和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对建筑节能设计和图审结果进行专项审查和严格把关,将建筑节能监管工作列入质量监督计划中,定期、不定期对建筑节能措施的实施现场监督。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积极组织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15、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廉政建设。认真遵循和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继续深入推进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加强规划建设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做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监管,确保每一个工程都成为“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五、坚持凝心聚力,提升队伍发展后劲

16、注重思想引领。把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作为贯穿今年党建工作的主线,深入推进“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形式载体,凝聚发展合力。制定和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攻坚克难、推动工作、狠抓落实的能力。加强党总支自身建设,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tH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52-01

导言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就需要从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下手,从每个环节对其进行精细的管理,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加上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故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含义与作用。

1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及影响原因

1.1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有许多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即是受制于较多的影响原因,从图纸到施工,从施工到检测,甚至材料、工期、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等方面都将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正是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子将多,覆盖面较广,所以建筑工程无时不刻都在经受质量与危险的检测,这就更需要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精细化管理与控制,防止出现难以弥补的质量问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局势。可是许多工程质量的影响原因很难被发觉,再加上影响原因许多且彼此有关,这样极其容易导致影响因子之间彼此影响与作用,造成恶性星环,进而无法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然而建筑工程的周期较为绵长,在工程施工时期存在有些难以发现的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追求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仍是应在施工前与施工中做到预防作业,才可以防患于未然。

1.2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原因

综合来看,影响工程质量重要由人为、材料、设备、技术以及施工环境这些原因影响。建筑施工项目从计划、安排、管理等都需要人的参加,各项作业都需要人来主导;其次,材料是全面工程所赖以保持的物质基础,那么材料的质量会极大的影响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所采取的技术、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也都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原因。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1管理不到位

在经济迅速展开的当下,许多施工公司对施工时的宣传标语只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实在注重工程施工的细节与质量控制,也就没有把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每一个影响质量的施工过程中,这种管理松懈,不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的施工不但影响了工程的质量,也难以确保施工进展。

2.2质量认识薄弱

在许多施工公司中都存在着只注重眼前建设,不考虑后期质量的问题,只管眼前利益,将社会效益弃之于不管,这样质量认识淡漠的现象在施工公司中出现,会使得这些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在各个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危险。

2.3注重进展而忽略质量

在社经济迅速展开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速度视为重点,而不再对注重工程的质量问题,而这样盲目追求进展的现象往往会发生捉襟见肘的问题出现。除此之外,施工公司对施工人员的薪酬发放标准是按劳作量计算的,这也导致了施工人员为了薪酬收入只看速度不看质量的状况发生。而对于施工的质量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将会大大的增加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欲速则不达。”说的即是这种现象,如果只管施工进展不管施工质量,会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3.1建立质量管理认识

建筑工程的操作人员应当建立激烈的质量管理认识,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控制作用,因为质量管理在全面建筑工程中表现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把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作业顺利进行,就需要建立准确的质量管理认识,清楚地区分质量管理责任,如果建筑工程出现任何问题,要及时的与其有关负责人联络,然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2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关键工序的断定:依据工程的特点及结构特点,断定工程的关键工序,建筑工程的关键工序一般为:独立柱基、墙体施工、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分部工程以及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和特别工序共同编制作业指导书,如钢筋焊接、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以及防水工程。

3.3做好规划环节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是规划环节的质量管理,要对规划期间的施工计划进行科学化管理,提高规划计划的合理化程度,依照施工的实际状况进行规划计划,控制工程质量。规划环节作业做的不到位,就会对建筑工程全体质量发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应当对规划期间进行严格的管控,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然后提高规划计划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全面建筑工程的质量应当由规划单位负全责,规划单位也应当注重规划环节的作业,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

3.4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部分严格依照材料收购作业程序执行计划进行收购供应。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应有材质书和合格证,有必要通过现场施工、技术、质检、材料各部分人员查看认可,且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建设单位或规划指定厂家的材料,设备配件时,有必要附有出厂合格证,质保书及有关技术材料。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一起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要先挑选样品,经甲、乙两边及监理单位一起看样后再收购,且按计划一次备足,防止原材料发生色差和尺度差别,影响观感和质量。

3.5加强人员的管理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得质量管理作用愈加显着,需要提高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对施工人员进行强化管理,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责任认识和质量管理认识,确保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从质量管理请求。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和技术能力训练,定时展开工程质量安全攀谈会,然后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安全认识,终究完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突出作用。

3.6强化监督管理作业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作业离不开监理部分的支撑,所以应当做好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作业,提高监督管理部分的位置,使其表现重大的作用,对监理单位人员进行资历检查,提高人员的素质能力,然后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不标准的问题和现象,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可是因为工程的参建单位比较多、准则管理不完善、有关管理部分没有有效地进行监管等不完善的问题,导致许多的工程施工单位没有依照有关的工程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严重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针,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展开。

参考文献

[1]刘广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90.

建筑工业化规划篇10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3-1021-03

ontheintelligentBuildingtechnologySupervision

LiUJian,maYue-qiu

(JinhuaCollegeofprofession&technology,Jinhua321017,China)

abstract:nowadayssupervisorofprojectconstructionwithintelligentbuildingsystemismorespecializedandforconceptjob,it'sperfectionwhiletosupervisorofprojectconstruction.thearticletoanalyzedinstallationfeatureofprojectconstructionwithintelligentbuildingsystem,putforwardwaysandmattersneedattentionofSupervisorofprojectconstructionwithintelligentbuildingsystem.

Keywords:intelligentbuilding;supervisorofprojectconstruction;intelligent-buildingsystem

1概述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高科技与现代建筑的巧妙结合。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于1984年在美国建成,随后在欧、美、日及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智能建筑,随即就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近期在中国兴建的大型建筑将占全球一半,而现代大型建筑的主流是智能化大厦,因此智能化大厦的弱电系统研究及实施,成为自动化控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将现代大厦建设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大厦,并保有今后进一步扩展性,是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图形显示技术及通讯技术于一体,成为智能建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正从设施集成发展到系统集成,使资源更充分地使用,功能更齐全,管理更集中高效,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相关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本人在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3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与业主及其它承包商的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各方关系图如图1所示。

3.1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技术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的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的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咨询和监理服务,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3.2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的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因为得到了业主的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哪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3.3智能建筑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的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调试及弱电管道、线槽预留预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和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从土建施工开始,到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一直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机构所不及的。

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4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理主要任务

4.1规划设计技术咨询

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4.2协助业主做好招标投标工作

招标文件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评标定标的依据,招标文件内容要力求完整、详尽,用词准确严谨,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重点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主要包括:总体要求;设计标准和规范;系统包括的内容和功能;主要设备、元件及其技术要求;设备清单;安装调试与验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评标选择一个合格的、最适合本工程的承包商,使业主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合理的产品。同时,招投标阶段除了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外,应该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我们在黄委会的一个会商室网络系统建设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没有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中标的设计方案做得很好,但实施起来,发现视频监控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都不成熟,以至于需要重新设计方案。

4.3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4.4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一个智能建筑工程可能包括很多子系统,即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等,即有很多套系统设计图纸,而集成商只有一家,有的甚至在设计子系统的时候集成商还没有选定。监理工程师要做的工作不但要仔细审查该工程本身的系统流程,现场监测点、监控点、配线规格和布线要求等,还应注意核对智能建筑系统从其它专业引出的信息点、变送器和传感器等是否在其它图纸上均一应俱备,正确无误。另外,智能建功立业筑所需预留洞、预埋件和线槽、桥架的定位与设置和结构专业的协调也不可忽视,并考虑在以后的系统集成上留有一定的余地。

4.5管线预埋

智能建筑工程的预埋与电气工程相比有以下几个不同:1)图纸多。每套图纸单个独立系统的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预埋在楼层里合在一起时不认真检查就分辨不出各自所属的系统。也难以找出不符合图纸的地方。2)走放射线多。智能建筑为减少相互之间干扰,走放射线多,各系统之间以及与电气之间交叉敷设普遍。使管子相互叠上后接近板厚而使混凝土失去保护层,有的甚至超过楼板使混凝土无法浇注。因此,很多情况下,监理工程师要及时对现场的走管路线进行调整。3)管径大。电气的配线以直径的大小来体现,一般在楼层水平配线时根数变化不太大;而智能建筑的配线多以线的数量来体现(除视频馈线外)。故越接近布线的始端,线的数量越多,导致配管直径大,根数越多,结果造成这一块混凝土呈现空洞。因此,由于上述三个不同,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线隐蔽预埋使监理工程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6线缆施工

智能建筑系统的线缆要求较高,品种也较多。仅仅少数通信线缆如RVV或RVVp等可按规范现场抽测浸水绝缘电阻大于20欧兆为验收合格外,其它智能建筑工程线缆在现场进行技术测试还有难度,目前正在按新规范实施。因此,监理工程师验证产品的合格证和说明书并使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楼层水平布线的长度,按规范要求不能超长,否则,信号就会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要求改换光纤或者用中继器进行再次连接。

4.7前端模块安装

在智能建筑工程中,接插件及前端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根据区域信息点的类型和数量设置模块的类型和数量。常用的模块有:数据(计算机)网络模块、语音网络模块、保安信息采集模块,设备监控数字输入/输出模块,模拟输入/输出模块等。模块的类型和数量在系统图上有的说明,在施工图上也有详细的标注。监理工程师要核对信息网络、保安监控、水暖、空调、电气等其它图纸上的元件,以便使设备上的信号能正确地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指令能再送回到控制点,通过执行机构的调节使系统保持在最佳状态。

4.8末端系统集成

从系统集成的考虑出发,智能建筑工程各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与智能设备的界面划分,要有切实可行的接口界面。如高、低配电设备接口界面;空调设备接口界面;自备发电机和锅炉接口界面;冷水机组接口界面;消防报警系统接口界面;电梯监控接口界面以及oaS肉络协议界面等。接口界面的划分是设计的工作,但由于系统集成商只有一个,而智能建筑工程可能有好几个承包商各自负责的系统。对此,监理工程师对于他们之间的管理协调和督促完成各自分内的任务而避免遗漏大量的工作。除了必须掌握智能化工程专业技术外,熟悉国家现行有关智能建筑的设计、技术和质量验收外,熟悉国家现行有关智能建筑的设计、技术和质量验收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4.9进度控制

由于智能化建筑项目的业主大都是政府部门,因此在对待是按照上级领导指示办事,还是严格执行合同问题上,业主往往忽视合同规定,而执行领导的意见。这就给进度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甚至会导致工期拖期严重,威胁到项目能否继续做下去。

面对工程进度目标处于失控的边缘,监理工程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首先,应该肯定建设单位有权根据各种因素(包括领导指示),调整项目内容,提出新的目标;其次,讲究工作方法,说服建设方尽量避免提出较大的合同变更要求;第三,根据项目变化,拿出措施,尽快补充、完善相应的变更手续,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第四,做好承包商的工作,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5智能建筑工程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除了按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中的“3.5分部(子分部)工程竣工验收”要求外,还有如下几个注意事项:

消防验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第30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进行消防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全防范工程验收按照《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建设部、公安部第49号令)和《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许可实施办法》(公安部第86号令)执行;

卫星电视按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国务院第129号令)申请验收;

验收规范中没有涵盖的技术参数,可以采用厂家提供的参数。

此外,由于智能化建筑工程涉及到电力、消防、安全、通信等多个方面,所以前端设备的安装、软件安装调试及监控网络运行等一系列工作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放弃整体验收的方式,采取分阶段验收,待试运行期结束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正式验收。

6结束语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随着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但智能建筑工程起步较晚,相关的监管配套机制不够完善,如何在一些投资大、技术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中实现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包括业主、承包商之内的各方人员都提出了极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概念和模式的引入,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光臣.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张友生.信息系统监理师辅导教程(上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