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十篇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十篇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32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1

一、举办单位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二、征文内容

(一)教育装备行业文化建设:

1.教育装备行业文化的概念、定义、内涵与外延;

2.装备文化与行业文化的逻辑联系;

3.行业文化建设在教育装备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定位、功能、作用;

4.教育装备行业文化、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建设策略探析;

5.中国教育装备行业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6.政策、法律环境对教育装备文化形成的影响;

7.教育装备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8.中外教育装备行业文化比较研究。

(二)教育装备国际交流:

1.教育装备机构、行业协会、装备企业对外交流工作实践研究;

2.教育装备国际交流历史与发展;

3.教育装备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践研究;

4.国外教育装备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

设、管理发展观察;

5.国外创客教育、Stem教育等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三、征文要求

1.主题明确,论述规范;

2.注重历史与现实考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关注研究教育装备行业文化建设、国际交流工作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可注重微观层面实践研究;

3.文稿形式可根据选题需要灵活设定,可以是理、专业性研究,也可以是回顾性、总结性文章;

4.文章以4000~6000字为宜,征文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5.为便于联系,请在文章最末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单位、职称/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四、评价激励

(一)评选程序:活动组委会将在征文截止后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将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网站、《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公布。

(二)奖项设置。

活动奖项: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

名,优秀奖若干名,组织奖若干名。

活动激励:上述奖项均有证书,并对一、二、三等奖获得者给予稿酬奖励。

五、其他事项

1.征文时间截至2017年5月10日;

2.获奖部分文稿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蓝皮书(2017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公开发表;

3.征文内容如有研究价值,可列入下年度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教育装备研究院课题。

六、联系方式

1.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王瀛

电话:010-59893195传真:010-59893200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2

【关键词】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医学科研事业的飞跃发展,医学专业科研教育教学对专业文化要求有了新的认知。在国际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开展越来越频繁的形势下,跨文化学术交流和专业互动成为重要内容,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思维、意识交流和引导,对本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学专业学生立足于国际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医学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先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关于创新模式的推崇和国际睦邻友好的号召,医学专业研究中面向各国不同文化交流和专业互动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这种与国际医学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的形势,对医学专业人员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跨文化交际研究是二战后在美国首先出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指人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交际互动的能力,分为行为、情感、认知三方面,其中,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流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为进一步研究医学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方法和策略提供依据。

一、资料和方法

(一)实验人员

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以及中药学专业的一年级所有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因故缺席、拒绝参与等不符合条件人员32人,共获得被调查人数222人。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Chen&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interculturalSensitivityScale),包含5个层面24个问题。5个层面分别指: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这5个层面包含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该量表每个问题有1―5个选项,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不确定,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分别对应1、2、3、4、5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试者的跨文化敏感度越高。

(三)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ass19.0对所得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表1显示,在构成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因素中,学生的交际专注度和交际参与度最强,其次是交际信心和交际认同,最弱的则是交际愉悦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多倾向于认知层面,学生的交际愉悦感、交际信心比较弱,则反映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比较严重。

三、结论

通过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学生在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信心方面的敏感度较低。交际愉悦感是指在参与交际的过程中,参与者能从中所获取的满足感和快乐感;交际信心则指在交际过程中,参与者所表现出的交际信心。我们学生在这两方面较薄弱,则显示了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一些内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的过程都过多地注重书本上的文章内容、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特点。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就必定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内容的融入,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多留心,能够主动、自觉地去提高交际敏感度。比如在讲到以“婚姻”为主题的文章时,我们应该让学生课下先了解不同国家的婚姻习俗,然后在课上分享。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也使得课堂学习更有趣味性。其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掌握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学生如果缺乏跨文化知识和交流技巧,会给自身带来焦虑和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交际的信心。学生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跨文化知识,如文化知识讲座、大众媒体、杂志、报纸、谚语、笑话、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和艺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大量的跨文化知识。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充满跨文化故事的电影让学生观看。此外,学生有必要更多地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建立联系,通过互动和观察,学生可以对其他文化有更加具体的了解,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ennettJm,BennettmJ.Developinginterc;ulturalsensitivity:anintegrativeapproachtoglobalanddomesticdiversity[m].BennettJm,BennettmJ.Handbookofinterc;ulturaltraining(3rded)thousandoaksCa:Sage,2004.

[2]GUDYKUnStwB,Kim,YY.CommunicatingwithStrangers:anapproachto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newYork:mcGraw-Hill,inc,2003.

[3]BRiCKJ.China:aHandbookininterctulturalCommunictionnationalCentreforenglish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Sydney:mac;quarieUniversity,2010.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Byramm.teachingandassess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m].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2015.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3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摘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为平台,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开设跨文化课程与举办专题讲座、对口接待与交流、双语环境建设、国际内容专业社团建设及国际化服务能力提升等6种途径,探索了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途径。实践表明,利用高校自身校本资源,创设国际化育人环境,使师生不出国门便可获得国际体验和经验,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32-04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着力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与境外相关院校合作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加强师生交流互访、引进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开展联合培养及互设海外研习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大胆的探索,目的是使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方式、教育资源建设乃至育人环境建设等逐步与国际接轨。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就是把学校的教学、学习、研究、服务、管理等放置于全球教育与文化背景之中。校园环境及其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和环境的建设,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高职学生囿于外语与经济方面的能力,鲜有机会通过出国获得国际体验、扩展国际视野、获得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最大限度地在本土获得国际体验和经验,培养多元文化沟通能力,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面临的挑战,培育国际化育人氛围、构建多元文化校园日趋重要。为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广州)为平台,在国际化多元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与探索。

相关背景介绍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全球知名的职业教育类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和全球竞争力的培养,而且明确提出要有30%以上的学生有海外研修实习经历,在全球设立了许多研习基地,仅在我国就先后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及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地设立了四个海外研习基地。

设立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自2010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运行5年来,已有逾1000名师生前来研习,双方合作满意,效果良好。根据两校协议,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每年分4期,每期约40~60名师生在研习基地进行2~4周的研习,项目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带专业项目:南洋理工学院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自带由新方教师布置的项目。(2)企业认知项目: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企业资源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提供了大量校企合作单位,可以满足南洋理工学院师生研习中的企业认知要求。(3)特色课程项目:在合作过程中,广州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成果向新方师生输出的特色课程,开发的“手工皮具设计与制作”、“时尚配饰设计与制作”两门课程,已被纳入南洋理工学院的通识学分课程中。(4)文化体验项目:为使新加坡师生体验异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该项目的设计组织上,通过学习了解、实地考察、体验展现等多种方式,分门别类安排了社会经济文化讲座、岭南历史文化名胜参观、文化交流体验及参访广州其他高校等活动。(5)对接合作项目:根据每批次学生的专业背景及自带项目的要求,组织安排了两校同类院系师生的对接交流,除学生之间专业学习与文化活动的交流外,双方教师也就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及专业深度合作等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并合作设计开发了双方学生合作的实训项目。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

(一)理论依据

国际化育人氛围营造的主要目标是:院校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使师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一定的国际体验,具有国际视野,培养和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成为国际化人才。

瑞典学者尼尔森·本尼特认为,要想在全球化世界中站稳脚跟,所有学生都必须“国际化”,而不能仅仅依靠有能力出国的10%的学生。为此,他提出了本土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atHome)的概念,并认为这是为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经验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其实现形式之一,就是利用课外设计的一些项目活动,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在国内外评价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或程度的一些指标中,无不纳入了与校园文化和环境相关的因素,如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国际化指数”、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paige教授建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指标等,都强调了课外活动在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具有一个国际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的国际化活动有重要作用。国内的一些国际化研究学者,如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等人,在课题研究中对北京大学案例的调查分析后指出,出国学习和以高校自身资源为基础的“校本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onthecampus)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国际化相关素质的发展,但出国交流面临费用高、受益群体小等问题,高校更应该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校本国际化促进更多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因此,建议重视国际化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为校本国际化创造条件。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有研究者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之一——教育环境的国际化,将校园教育与文化的国际化氛围营造纳入到了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的八个维度中。

(二)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的独特性

研习基地布点少我国仅在4家高职院校设立了研习基地,华南地区仅有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一家;境外师生人数多,相较于许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以输送学生出国出境为主,研习基地以吸纳接待新加坡师生入境来校研习交流为主,平均每年人数逾200人次,2011年高达270人次,这样的接纳国外学生短期留学的数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都不多见。

运行时间稳定,形式丰富独特有别于一般性的国际学生交流和游学活动,研习基地的运行是每年分为4期,基本固定在3~4月、6月、9月和12月,研习项目既有实质性的教学学习内容,也有广泛的文化认知体验,研习目标明确,内容设计系统。

文化背景多样性特质凸显,校园多元文化氛围自然形成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汇、多民族共存的开放国家,前来研习的师生构成呈现了民族多样、文化多元、语言多种及专业各异的特点:(1)民族多样。研习师生虽然以华人占主体,但也有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及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及民族的学生。(2)信仰多元。包括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师生,且信奉伊斯兰教的师生不在少数。(3)语言多种。统计表明,研习师生的语言以英语和汉语(包括粤语)为主,约占50%以上,但也有学生讲马来语、印度语、泰米尔语和闽南话,绝大多数师生会两种以上语言。(4)专业各异。研习师生来自该院的6个学系,即分布在生命科学系、设计系、工程系、互动数码媒体系、信息技术系和工商系的各个专业中。

这样的群体特点为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条件,是不可多得的校本资源。

(三)实践方式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是通过有意识地组织活动、提供服务等手段,在校园课堂内外营造国际化氛围,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国际化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国际化意识。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这一独特的校本资源,为校园国际化育人氛围的营造,集聚了丰富多样的资源条件。因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校园教育与文化国际化氛围营造的目标,依据氛围营造的几大核心要素,主要通过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双语环境、建设包含国际内容的专业社团及提供国际化服务等六种途径展开了探索和实践。

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文化(跨文化)认知和体验是研习师生的研习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满足研习需求,通过研习基地这一平台,可以有计划、按时令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组织双方师生共度复活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等,或组织游园游艺、民族文化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将双方师生置于直接的文化碰撞及体验之中,体会了解价值观、思维方式及习惯风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与特点。

开设跨文化课程与举办专题讲座以研习基地这一平台呈现的文化差异为起点,开设全校性跨文化选修课程“国际交往素养与礼仪”,并自编教材《跨文化能力构建》。同时,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东西方文化体系、思维方式、语境文化、时空观念、家庭伦理、宗教禁忌等方面的内容,扩大参与师生的视野、扩宽知识面,培养对其他文化的敏感度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理解、包容与接纳。

对口接待与交流根据每期师生的专业背景,安排相关专业师生与之对接,除专业知识技能等的交流讨论外,还挑选学生组成涉外接待小组,参与整个研习期间各个项目的策划、安排、组织及落实,从接机、安排入住、校园导览、文体活动安排、风景名胜游览到企业认知实践、合作完成项目等,全程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并由参与过对口接待与交流的上一届学生指导新一届接待小组完成下一期的接待工作。通过这一实践环节,着重训练参与学生诸如接待、交谈、着装、餐饮、交往禁忌、文化冲突处理等方面的国际礼仪基本素质及技能。

双语环境建设新加坡师生虽以华人为主,但大多数只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无法阅读和写作汉语,尤其是简化字,加之来校研习的学生包括不同的族裔,所以校园内的英语标识及介绍指南十分必要。因此,从教学生活设施指南及使用说明,到研修项目的指引介绍,包括学校网站的相关信息,逐步配备了双语,使双方师生感受到了国际化趋势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际内容专业社团建设随着研习基地的顺利运行,新加坡师生不间断地来校研习及参与交流的我院师生不断增多,国际化的氛围、趋势及学生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对异文化的好奇及了解欲望,使学生了解国际交往及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也使学生工作管理者意识到了学生社团应顺应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必要性。学校学生会、相关院系社团充分利用研习基地这一平台,纷纷争取前来研习的短期留学生参与相关社团活动,并已逐步形成稳定的活动社团。我院团委牵头,结合《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研究》等课题,有计划地组建了相关国际化社团并对活动予以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目前,国际化社团分为三类:(1)相同或相关专业社团,约占70%;(2)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社团;(3)其他健康兴趣类社团。

国际化服务能力提升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是一个常态的、实质性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与人数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全面助推了学院的国际化工作。学院为此专门成立了负责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机构,在统筹研习基地运行的基础上,开展了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竞赛、海外实习研习、出国留学等相关事务的信息服务与指导工作,并在各项事务的办理手续、目的国的人文风俗、涉外法规礼仪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师生出国(境)学习、参与跨文化交流提供高效服务。

(四)实践成效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这一校本资源为平台,目标明确,途径清晰,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理念培养(多元文化理解意识)探索了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培养师生了解多元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价值、规则、风俗与惯例的敏感度及对不同文化接纳、宽容、尊重意识的有效途径。

行为规范(跨文化交际行为)探索了培养及提升应对多元文化的策略能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与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协同合作、处理冲突的能力,以及能以国际规则和惯例规范自身行为能力的有效途径。

环境建设(多元文化环境与氛围)探索了基于视觉识别系统(Visualidentity)的可视环境、网络环境及硬件设施建设等环境建设,打造国际化的校园基础环境,为师生提供不出国门的国际体验的有效途径。

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如民族多元化、社会经济多元化、信仰文化多元化等等,越来越多元的文化涌入一个语境内,我国也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与挑战。文化多元化最大的价值在于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包容的环境。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创新与发展,需要有一大批懂得尊重文化差异、能够应对并处理文化差异、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素质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正日益崛起的大国,需要吸收世界其他文化,实现文化多元化,更需要让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因此,培养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在给予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时,创造条件,创设环境,营造国际化的育人氛围,培养高职技能人才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是一个亟须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徐颖.浅析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102-105.

[2]刘伟.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的校本探索与思考[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4):56-60.

[3]刘伟.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程度的八维坐标体系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65-68.

[4]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07.

[5]丁笑炯.本土国际化:国外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理念[J].世界教育信息,2008(9):67-69.

[6]刘伟.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81.

[7]陈昌贵,曾满超,等.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4

关键词:高校教育境外交流激励政策

近年来,各国政府均加强了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医学院校实施教育“走出去”战略高度重视,通过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支持校内师生赴国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和优势学科国际竞争力,增进与各国高校在学术研究、资源互动、学科共建等方面的交流[1]。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等国,鼓励学校以学院为单位与境外高校建立合作,互派师生进行至少一年的学术访问,不仅丰富了学术交流的渠道,而且为校内人才创造了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提高了科研能力,开阔了国际视野,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医学院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1.国内高校开展境外交流合作项目现状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与世界各国优秀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尤其在加强同境外高校交流合作内容、实行模式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笔者认为,医学院校派学生赴境外高校进行交流是基于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校际合作、助力国际会议举办等各方面因素考虑的,如国内医学院校在原有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基础上,开设了国际化学术交流项目,支持本专业学生参加赴境外高校学习,同时,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同国际组织、跨国公司联系,积极申请并举办高端的国际论坛或峰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会[2];另外,部分高校组织校内教职工组成访问学者团,赴境外优秀高校考察学习先进教学、管理理念,就学校优势学科探索、发展与国外高校专家、教授进行深入交流,促进校际间的学科专业合作交流。近些年,医学院校学生赴境外学校学习、交流人数增多,频次增加,进一步显示了我国医学专业国际化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

2.学生赴境外交流项目存在的问题

笔者收集了近十年国内医学院校学生赴境外交流项目情况,通过研究交流信息、考察项目类型及分析报告数据等,认为医学院校学生境外交流项目存在政策设计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项目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2.1项目管理体系需完善

当前,医学院校仅按照项目时间划分为长期、短期项目,长期项目是学校派遣部分学生赴境外合作院校进行课程学习、专业交流,而短期项目是高校与合作院校利用假期开展“暑期学校”,使交流学生感受境外教育理念和文化,但仅以时间划分项目是不科学的,没有全面考虑境外交流项目的目的,应增添学位授予、学分获取、学术科研等划分依据,完善项目评价体系。

2.2项目筛选机制需改进

医学院校对外交流项目实际参与学生人数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校对项目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多数学生无法通过更多渠道了解项目信息;二是学校选择参与交流项目的学生的筛选条件过于严苛,如考查学生课业成绩占比过大,无法突出学生特长,导致选择覆盖面过小。笔者认为,学校一方面应略微降低学生参与项目的“门槛”,让更多学习努力并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参与境外交流项目,另一方面扩大项目宣传覆盖面,增加项目参与人数。

2.3责任部门需职责明晰

目前,同其他高校相同,医学院校设置了负责校内学生赴境外交流项目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甚至部分学院为联系、协调与境外高校交流项目专门设立国际交流机构[3]。笔者认为,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是负责联系、开拓境外交流业务,代表学校同合作高校商议具体项目事宜;帮助学生统一置办出境、出国手续,制定赴境外交流、学习过程的有关事宜,如行程确定、食宿安排等,为学生赴境外学习提供必要保障,学校教务处等教学部门负责同境外高校商议制订定学生在交流期间的学习计划、学分安排甚至学位授予事宜。但当前,某些学校的国际交流机构与教学部门出现职责不明确、越界管理等问题,使项目在进程过程中造成校际间沟通不畅、协调不顺等情况,对对外交流合作造成不利影响。

2.4对外合作思路需拓宽

国内医学院校在选择境外合作高校时,会选择经济发达国家院校,如美国、欧盟等国家,以上国家拥有优越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很多学生前去交流学习、开展社会实践的最佳选择。但国内部分高校仅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合作高校的必需条件,忽略对自身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校专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合作思路过于狭窄[4]。同时,在选择境外国家或地区方面应拓展思路,如学校需提升其口腔保健专业水平,可以选择亚洲口腔医学护理技术先进的日本,一方面与日本高校合作的项目成本低,另一方面适应当地文化不存在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先进医学知识,获得更多实践锻炼机会。

3.当前学生境外交流激励政策分析

目前内的医学院校以专业学习内容、投入资金、学分互换制度及学院和校内学生组织的涉外优势等方面,制定学生赴境外参与交流学习的激励政策。

3.1专业学科内容

目前,部分院校为进一步加快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建设,如临床医学类专业,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双语教学”,如北京、上海部分高校,让学生学习国外高校使用的权威教材,同时聘请国内访问学者或国外专家教授讲课,既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开阔其国际视野和培养利用国际化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学习环境和教师执教思路,为日后学生赴境外交流时进行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3.2学分互换机制

部分院校同境外合作高校或科研机构在专业学分设置上达成一致,在校期间,赴境外交流学习的学生所获专业学分和成绩可以与国内高校进行置换[5]。实施过程中,境外合作单位会严格按照本国对该专业学习的要求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国内院校准许学生在就业简历标明该专业成绩是合法、有效的。学分互换机制可鼓励学生在更高水平的国际教育平台上挖掘个人潜力,创造更好成绩。

3.3设立资金项目

笔者了解,国内高校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赴境外交流学习项目,联同境外合作院校,设立奖学金[6]。同时,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医学院校为赴境外交流项目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帮助学生分担参加生活成本,让学生将更多时间投入学习。同时,部分高校专门设立对外交流项目基金,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筹集更多资金用于进一步加强与境外院校联系、合作,进一步为参与境外交流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3.4学院与学生团体优势

一方面,部分医学院校鼓励学院响应学校教育“走出去”战略,积极同境外院校取得联系,进一步搭建学科专业共同合作研究平台,如学校可以同国外先进医学实验室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联合研究、攻克当前医学难题以造福人类健康,另一方面,学院可自主申请承办专业领域的高端会议或论坛,可涉及医学领域不同门类专业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表现[7]。另外,部分院校已成立从事对外合作交流的学生社团组织,学校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联系境外高校有关学生组织,搭建互动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的途径。

4.针对高校学生赴境外交流的激励政策设计建议

如今,国内医学类院校积极探索、改进赴境外开展交流项目运行与管理,拓宽与境外高校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合作,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赴境外学习知识、感受异域文化的机会,不断创新、健全高校人才教育、培养体系[8]。因此,建议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校园师生参与教育国际化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

4.1进一步完善交流合作顶层设计

国内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强化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识,认清国际医学教育竞争、发展形势和学校在学科建设存在的短板,同时,将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科研人才作为加强高校对外交流目标,继续完善对外交流项目管理体系,健全监管制度以明确责任部门间职责划分,充实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而使学校国际化进程提质增效。

4.2联合多所高校成立对外交流协会组织

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议国内医学院校成立区域性的对外交流项目促进协会,协会成员可包括实力强的“211”、“985”高校,也有区域性的重点高校及实力较弱的院校,这样可以集合、分享优资源,实行“抱团”发展,如共同承办高端学术会议,统一分配赴境外交流学习的学生指标,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制度与评估体系,有效促进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共同发展。

4.3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建议在增加奖学金类型的基础上,高校应积极同政府教育部门联系,申请对外交流项目专项资金,进一步强化学生参与境外交流项目的资金保障。同时,高校需增加对外合作项目运行的财政预算,可划拨部分基金会资金用于支持对外交流项目的洽谈、运行,促进交流项目顺利开展。

4.4强化高校学生国际化意识

高校通过丰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如开设英语课程、使用权威理论教材等,不仅锻炼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而且激发学生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热情。建议除筹备国际学术论坛外,还可组织学生与国外访问学者、在校留学生一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校园国家化氛围,同时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国际化意识,为高校进一步实施对外交流合作项目打下基础。

5.结语

医学院校的学生参与境外高校交流学习是其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教育竞争力水平的关键。笔者认为在对外交流项目开展过程中,学校需正视激励政策设计不足、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和引入项目有局限性等问题,需从学科设置、资金投入、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改进。相信,随着国内医学院校不断探索、完善对外交流政策和项目管理制度,会真正实现教育“走出去”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陈晓晖.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2]进清.跨境高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彭辉.高校教师工作国际化的调查分析[D].湖南大学,2012.

[4]陈雪芬.高等学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研究[D].厦门大学,2009.

[5]康立华.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

[6]黄雯.高校学生赴境外交流管理模式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0:110-112.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5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由于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等环境不同,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众多国家在文化交际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尤其要注重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遵循一贯谦虚谨慎的作风,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西方人则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比较关心细节,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常使用劝告的表达方式,会告诉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自由,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关切有时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造成交流障碍。再如,打招呼时,中国人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会问”去哪儿?”,”吃过了吗”,‘,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等(可译为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个人隐私,所以会感到困惑、茫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他们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一些不会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话语,如”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areyou!","howdoyoudo?","it’salovelyday,isn’tit?”等等,纯属客套的lb]候语。因为”haveyoueaten?"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邀请。"whereareyou,going?"更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反感,他们会想"it’snoneofyourbusiness."同时,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中国人为此并不生气,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而西方人听到’’youarefat,youaresothin’,则会感到尴尬,认为很不礼貌。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靠,密不可分((fraise,2000)。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即引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知识,不但有益于学生的外语综合知识的习得,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说明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通讯方式的普及,跨文化交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从仁世纪80年代起,以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商业联盟保险公司、ibm公司、雀巢奶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相继设立了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培训机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同时,在外交官、跨国工作人员、和平组织志愿者的培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庄恩平,2006)。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己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三、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教学与反馈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英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已日趋重要,这不仅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不容忽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更多地选择了在公司或企业就职,他们有的从事技术工作,有的从事研发工作,有的搞营销,有的搞人事管理等等。工作性质各有不同,然而不管哪项工作,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一定的英语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显示其优势。因为就职于公司或企业的人,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前景。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可避免的要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每个专业的同学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一定的交际原则。假如你是位技术工作者,你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拥有这项先进技术的国外工作者进行交流,或参加某项活动,那么此时你就应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怎样问好,如何友好地进行交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礼仪等等,交流的顺畅与否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合作。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如何避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交际的差异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竞争实力和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我校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起初,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很高,期望值不大。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己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就足以证明自己己经掌握了足够的英语语言知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检验的就是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通过测试的同学,说明其英语水平相当不错,综合能力也很强,对于一般的交流不成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对他们英语能力的提升空间并不大,选读《跨文化交际课程》纯粹是为了几个学分。然而,随着课程学习的循序渐进,学生不断地发现自身在外语交流与沟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听说读写方面竟然都出现瓶颈。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除讲解一些交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外,还会结合社会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无论是课堂上口头表达,还是课后是书面论述,都让学生看到了不足之处和学习方向。他们的外语学习欲得到了激发。过去所表现出来的自满厌学情绪现在完全被渴望求知所取代。第一次做书面作业时,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所写的文章不错,传达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可是,经过老师课堂上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英写作特点进行比对分析后,他们翻然醒悟。自己的文章原来是破绽百出一立意不清、组织不严、结构有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顺,逻辑性差。不仅不足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很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误解。对照所学内容,分析病因,他们发现自己所写的英语文章之所以不地道是因为自己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从而文章不够连贯,篇章结构散乱,整篇文章缺乏洋味。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感觉到英语知识的无限和自己英语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已深得人心,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强烈要求1)提前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2)延长该课程的学时,以此来帮助更多的学生更早地接受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渐渐复苏,我国对外交往的幅度也会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超强的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综合课程,是训练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实践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其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礼貌待客、文明出行、尊敬他人、规范礼仪。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6

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国家的大政方针,紧紧抓住“城南行动计划”战略机遇,按照丰台区强势崛起的战略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确立了“立足经济,服务民生,谋求示范,优质立校,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国际化发展之路”的目标,努力打造部级改革与发展示范校。

健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

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助力经济发展和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国外优秀的课程体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以重点专业为突破口,加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自2007年以来,我校先后与法国黄房子西餐厅、韩国忠清大学机械学部、奥地利“巴德·格来辛贝尔旅游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意向书,并与韩国骊州大学结为姊妹学校。2010年11月,学校正式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项目校,2011年先后参与aFS教师赴比利时派出项目等,aFS国际总部及16国官员访问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为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与水平,学校认真分析自身问题,并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学校专门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加强对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统一领导;各专业组制定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制定《外国留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外国留学生手册目录》等相关文件,在制度上确保国际交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完善运行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充实外事人员队伍,确保国际交流项目的顺利进行。学校每年设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制定人才境外培养计划,有重点地培养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国际化人才;每年拨专款,根据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聘请国际学术研究前沿的专家来学校长短期授课、讲学和开展科研合作等活动;加强现有国际部人员的业务学习,扩充国际部人员队伍,为国际交流工作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第三,创新教学与管理工作,促进留学生工作的良性循环。不断加强外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互学活动,提高外语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尝试建立国外、国内和校内三级培训制度: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制订留学生教学培养方案,将留学生校内学习与国内相关用人单位的岗位实践结合起来:加强留学生教研教改研究工作,进行留学生教育中的精品课程建设:创建集课堂教学、情景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四位一体”模式,对留学生开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

打造双语师资实现国际人才强校

国际化办学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自2007年至今,已先后派出近30名教师到法国、韩国、德国、泰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学习培训。这些参加国际培训的教师不仅锻炼、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且学习到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2011年赴比利时参加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李佳老师讲,“欧洲国家的学前教育已延伸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幼儿园中教师是课程的主宰者。而在我国,完成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往往是专家,教育部门仅提出幼儿教育的方向、理念”。参加aFS国际及16国官员“跨文化交流”的英语教师施丹也感慨,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总是把我的注意力放在英语教学的具体任务上,我的希望和目标就是让学生学好英语。通过活动,我认识到仅仅会说英语是绝对不够的,老师应该做更多的工作”。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以专业需求引进重点专家”的原则,认真做好外籍教师、外籍专家的聘请、管理与服务工作,逐步引进高技能的行业专家。同时加大教师出国前的培训力度,积极鼓励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申报国家公费留学,积极派出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去国外访问、学习及合作研究,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围绕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双语教学、人才培养工程等,采取长短期出国考察、学术访问、合作研究、交流学习等方式,逐步造就一批能够真正与国际同行开展对话、沟通与交流的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青年骨干队伍。

首先,学校鼓励和组织为外国学生授课的专职汉语教师进行培训,考取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资格证书;其次,对部分教师(以英语教师为主)进行英语口语培训,并使其掌握相关专业的专业术语,提高国际交流人员的外语水平,加快双语教学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第三,对国际部的管理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涉外法律法规、常规办理程序等内容的培训,全面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第四,争取在2015年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师境外培训基地,培养大批适应教育国际化要求的教师队伍。

当然,这些先后出国学习交流的教师都将变成学校的双语人才,不仅拥有流利的外语交流能力,并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这就自然而然地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同时也为学校顺利开展国际交流服务、吸收留学生来我校学习等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实施国际人才强校战略的中坚力量。

加强交流互动促进校际互利双赢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要求,学校根据这一要求,不断抓住历史机遇,努力运用自身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

多年来,学校探索了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多种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拓了许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与加拿大布鲁克林学院协商并达成合作意向,签署了中加教育合作办学协议书,以重点专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两校在联合办学、学历对接、师生交流、共同举办冬令营、夏令营等方面的合作。今后,学校国际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学校重点专业教学与国际接轨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立足学校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强与境外职业院校的交流与互动,促进新一轮校际互利互惠局面的形成,将不断完善深入“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学校在吸收学习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的同时也将不断加强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工作。同时有效利用现有国际资源,以冬令营、短期学生交流、短期语言培训等形式,积极促成校际交流和学生互换留学事宜,努力研发1-2个学生交流或教师交流项目,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学校至今已接待意大利职业教育教师代表团、意大利职业教育学生代表团、新加坡代表团、荷兰职教专家团、泰国学生等到校交流学习,并计划于2015年开始尝试开展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和学历对接等与境外高校的深度合作。

广泛而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的影响,甚至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增强世界人民的友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如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李熠超参加完为期半年的aFS“印度全额奖学金交换生”项目后,在总结报告中写道:“在印度我待了5个月零9天,这对我来说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我过得也很快乐,虽然有些地方有点差强人意,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印度的,现在我也是很想念印度接待家庭,想念印度的朋友们”。在我校留学的泰国留学生们也纷纷表示,在这里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学校在“十二五”时期还将依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完成3-4个aFS项目以提高来华项目的接待能力。同时积极为学校主办和协办的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提供相关协助。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7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世界汉语热的呈现,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很多高校在传统的中文系下设置了汉语国际教育(以前称对外汉语)专业。“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对外汉语教育,既蕴含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对外汉语专业是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专门培养能够在国内外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师资,以及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专门人才。”[2]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双语、双文化基础,并拥有能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思考的能力;具有对新问题进行综合和表达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对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进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系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也是一门必修课。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其相对来说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更强的专业,因此在这一专业特征下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本身内容庞杂多元,线索和思路丰富多样,且还是在发展和延续中的学科。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选择深化和拓展的内容,建立一套更符合这一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授课内容及方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利探索和多维拓展。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说:“在整个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现当代文学课程如何适应当前中文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这门课的功用是否应当有所变通,这个定位的调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3]

一、确立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古老经典又与时俱进的课程,既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承载的强烈的历史感、现实性、人文性、情感性等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健康人格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文学课程又是非功利、审美的课程。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在《文学概论》中提到:“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意识形态。”[4]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讲授中要努力挖掘审美和人文素养内容,从文学史、作家作品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提升这门课程的审美效果。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积淀自身文化底蕴和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对专业性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是走出校园顺利进入职场的前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如何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而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中国文化、礼仪、民俗等会成为重要的交流内容。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突出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学思考和关照自身文化的能力,在文学史、作家作品等内容的讲解中着重分析和比较其隐含的文化内涵,并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比较文化差异,掌握合适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技巧。正如查尔斯・弗赖斯在其著作《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所说的那样:“把文化背景当知识去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背景知识去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5]有针对性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将文学审美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建立一套专业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以顺应国际化市场,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突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针对性教学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是以汉语为本体的,跨文化交流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需要突出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本体性。首先,教师应强调这门课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化等课程的联系。在阅读作品时,向学生强调建立语言敏感,不仅要欣赏语言传达出的美感,更要关注语言的搭配使用、语言的手法运用、语言的文化蕴含等。语言的搭配使用是外国人学习汉语中重要的也是较难掌握的内容之一,而关注语言的文化蕴含便于日后在跨文化交流中解释语言的使用以及语言中隐含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文学语言和应用语言的区别,因为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应用语言,即实用性的对话或口语及书面表达。当然随着汉语能力的提高,留学生会在阅读中接触更多的文学语言。但这两种语言的搭配、使用场合以及所含文化韵味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区分,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减少交流障碍。

其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有针对性地突出和强调文学中的对外交流以及跨文化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端“五四”文学革命就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在这段文学史中文化的碰撞、冲突以及结果都应有针对性地强调,引发学生对文化交流的思考和分析。现代文学时期如老舍、林语堂、张爱玲、钱钟书等作家都有丰富的异域生活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写入作品中,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都相对突出了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强烈的跨文化色彩,同时也描写和刻画了鲜明的异国和他者形象。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当代文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文化,“寻根文学”作家作品凸显了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先锋文学中展示出了更多元、丰富的外国元素,90年代后的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更加显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交流和跨文化书写能力。授课教师在对外汉语专业的课堂内应着重突出和强调这些内容是更符合专业教育特色的,也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力,更容易展开课堂互动,更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最后,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教师注重介绍和强化深入中国作家作品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晚清时期,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后,直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作家及作品走出国门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现。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世界享有盛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用特有的中国思维和世界眼光书写现代中国并影响世界文学。当代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他作品中恣肆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神秘又强烈的东方文化吸引着世界读者。莫言作品被翻译成不同的文字,被不同的文化解释和阐发,这之间有认同也有冲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传播及影响,简要分析这其中的利弊等,便于日后在跨文化交流中有所准备,跨越文化障碍,显示出合适的跨文化能力和技巧。

三、创建具有专业性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

为了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能够有针对性地突出和强调中国语言和文化本体并兼及文化交流内容,就需要教师建构将这些内容能落到实处的实现途径。

首先,需要加强与专业主修的相关课程的联系互动。如,在强调建立语言敏感时,就需要建立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的联系和互动,与相关教师展开交流,提示学生在课堂内外注意现代和古代汉语知识的回顾和延伸,文学语言中出现的语言理论和语言运用情况,作品中方言古语中体现的古代汉语知识等。作品中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和实践意义,以及作品的海外传播路径等内容,这就需要和中外文化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发生联系与互动,产生互文解读。作家作品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和参考,如鲁迅受日本、俄国及弱小民族国家文学的影响,莫言作品中受拉美文学影响而表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特点等,就需要学生有一定外国文学的阅读和了解基础。文学作品中展示的风物民俗等以及隐含的文化就需要在民俗文化课程中展开交流互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大量的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作品本身具有的影视元素以及作家与导演的创作意图,就可以参照影视文学的课程内容,将文学与影视展开互动和互读。

在课堂上开展对外汉语专业的相关课程知识互动与联系,便于学生继承相关专业知识打通融汇,提高课程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和专业培养目标。

其次,在课程中启发学生建立当下意识和现实关怀。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继续发展的课程,没有时间下限,而且使用汉语写作的华人,在空间上也是不断延展的,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当下意识的课程。作家面对如今的中国及世界,在作品中展现了相当多的现实情怀,如底层写作、官场文学、伦理关怀等,海外华人作家更多地站在中西场域用跨文化的视角来书写中国及世界,传达出超越时空的人性呼喊。关注当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把握中国和世界的能力,掌握更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次,注重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作品文本进行细读。文本细读是文学课程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它不仅是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载体,也是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正如有学者所说:“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6]以语言和文化交流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汉语专业,应该在文本细读中感受作家使用语言的敏锐和丰富,以及深入体验不同语言中蕴含的文化意义,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作家作品,如张爱玲、林语堂以及现今的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更要细读,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不同文化的差异,包括地理环境、饮食建筑、和风物民俗等。这些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尊重异文化以及克服跨文化障碍都很有帮助。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本丰富庞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突出介绍一些创作语言有特色的作家作品,并针对学生生源区域介绍一些使用方言的特色作家作品,同时介绍一些地域和民俗文化表现丰富的作家作品,让学生在课下细读,做好摘抄笔记,能在联系和对比中简要分析语言特色以及文化表现及异同,并能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将一些内容进行强化和深化,使文本细读在课堂内外结合起来。最后,要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及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和实践运用相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面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授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知识传授和实践运用相统一。

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对于课时有限、文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来说,很不适用,导致教师花大量时间备课讲解,疲惫不堪,期末考试时学生由于复习内容多叫苦连连。因此需要打破这种一言堂的做法,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每一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然后有针对性地布置课下自主学习作业,比如语言的搭配、方言使用、文化表达等,并组织相关的课堂专题讨论,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作为语料库,探索语言的发展变迁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将知识传授、实际体验与研究探索结合起来。

改革以往期末考试一卷定大局的做法,加大学生平时阅读积累、讨论和探索的成绩比重,重视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收获,同时结合对外汉语其他的主干课程表现,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互动和联系起来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在创作中提升审美情感、语言敏感,加深文化了解,给予参加创作大赛或获得奖项的学生加分奖励等。

[基金项目:本文是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关于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

[2]唐贤清,廖加丰.对外汉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3]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4]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4,(4).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8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日语高职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教育服务,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世界职业市场也呈现国际化趋势。这种国际化趋势深刻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也愈来愈受到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适应国际化要求的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也迫在眉睫。而高职院校中的日语专业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不断研究的课题。

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国际化日语人才除了具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要求外,更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国际化交际能力。

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及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践运用脱节等问题。接下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培养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日语人才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实现国际化人才和国际市场的对接,开设相应的国际化课程。以我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我院是山东山东省最大的旅游专业学校,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高层次的外语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日语导游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直接影响到境外旅游市场的发展。因此我院根据这种情况及日语专业的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开设了导游日语、酒店日语、旅游服务日语、日本商务礼仪等课程,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了国际化交流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化的师资水平是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养、高技能的国际化日语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首先要具备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的国际发展动态。清晰的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能够正确引导教师怎样培养出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学生。

引进优秀的具有日本留学经历的人才及具备任教资格证书的日本人外教作为专业教师。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海外知识,与日本外教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通过外教举办的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选派优秀教师去海外进行研修和培训及国外访学,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丰富海外阅历,提高学术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化教学。

我院每年选派日语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去日本著名的温泉酒店进行企业实践锻炼,获取企业一线经验和技能,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企业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国际化教学。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教学能力,提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方面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潮流中,学生要树立国际化的学习理念。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技巧。真正的国际化的人才不单单是外语流利,懂交际,会贸易这些华丽的“外包装”,更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根据市场经济及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的学习模式,树立国际化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此外还要辩证学习国外的科学知识,尊重本国传统文化,丰富人文精神素养,充实“内在美”。

四、培养模式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不断改进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采用“日语+一门外语(主要为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日语学习为主,英语学习为辅的双语教学模式。笔者所在的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则是采用“日语+应用英语+海外研修实习”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不仅熟练掌握日语基础课程知识,还要学习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并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即被派遣去日本的著名温泉酒店研修实习。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学生把短期内学到的语言知识迅速应用到实践当中,并且体验和学习了日本著名酒店的世界一流的服务水平和技能,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国际化视野开阔,职业素养高,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

五、多方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

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国际化育人项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派遣学生去日本留学、中日合作办学、校际间的交流、互换教师、互换学生、海外研修实习项目等多种形式,其中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是国际校际之间交流与合作更为直接与密切合作的形式,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院不断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国际交流中心为学生赴日留学提供支持;通过与海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派遣学生去日本著名的温泉酒店实习研修一年。研修期满归国的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服务水平和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就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今后在日语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仍要不断的探索、借鉴、实践,明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专业和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加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出更多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国际竞争力的日语语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盛兵.高职院校国际化框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赵素波.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0.

[3]王玉香.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5(2).

作者简介: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9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没有归宿感,他们普遍认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比,自己的中文素养不足,与外语专业的学生比,自己的外语能力又差距很大。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专业优势,所以有些学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汉语言文学或外语专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无遵循,专业特色不突出。对外汉语专业成为了“四不像”的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留学生的机会很少,能走进对外汉语课堂见习、实习的机会就少之又少。很多人是读完了四年大学,却一个外国人都没教过。这时,如果真的有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会心生忐忑,不敢“应战”。这些问题有专业建设问题,有“教”的问题,也有“学”的问题。但笔者觉得首先是如何确立培养目标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建设就有了明确、醒目的“靶子”,有的放矢,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如果“靶子”模糊不清,何谈命中率呢?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举例及分析

下面就几个不同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加以分析。a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具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专门人才。解读:虽未在文字上明确标注国内或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但应是全包含的,同时还有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培养目标中还包含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B校培养目标: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扎实的双语、双文化基础,能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能够用母语和英语进行通畅交流,以及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能力及跨文化思考的能力;具有对新问题进行综合和表达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对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具备进一步深造为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的专门人才的潜能,能在国内外学校、机关、公司、企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文秘、翻译、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解读:把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放在第一位,国内外学校及相关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放在第二位,还包含文秘、翻译、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人员。C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较广泛的社会与人文学科基础知识与理论,特别是跨文化理论与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够在学校及其他教学培训机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流以及继续进行专业深造的人才〔2〕。解读:同样也是三个指向———国内或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中外文化交流和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D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水平,扎实的外语基础(双语人才,至少精通一门以上外语),丰富的中国文学知识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具备对外汉语教学(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水平测量与评估等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将成为专门人才,就业于国内外各级学校、文化交流传播机构、涉外管理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既可以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外事、国际贸易等涉外政治经济领域方面的工作。解读:除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中外文化交流之外,增加了外事和外贸工作。e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懂俄语并掌握一定石化专业知识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具备汉俄双语会话和写作、俄汉互译、跨文化交际等一定外事活动和涉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市场、石油化工等领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相关工作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解读:最鲜明的特色是俄语。与其他学校外语定位于英语不同,该校立足汉俄双语,这是其他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向俄罗斯及俄语国家输送汉语教师。但把在行政部门、经济部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方在第一位,有舍本逐末之嫌。概括起来上述五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1、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2、海外的汉语教师;3、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4、文秘、翻译、管理、经贸等岗位工作人员。那么,这些目标在实际中是不是可实现的呢?

(一)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这里的学校是指全日制学校。在国内全日制学校中,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主要来自各高校的留学生院(或称国际汉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也有一些面向外国人开设的国际中、小学,但需求量极少。众所周知,当全国只有四所院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时,他们可以走进各高校的对外汉语课堂。而现实情况下,就算北语、北大的本科毕业生也很难进入到高校做教师。因此,可以得出,就业于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只是一句空话。至于社会上的语言培训机构,它们的留学生生源少得可怜,能够系统地开展汉语教学的机构是凤毛麟角。与国内语言培训机构轰轰烈烈的外语培训相比,汉语培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海外的汉语教师。海外确实是一个无限广大的市场。“汉语热”也主要体现在国外。根据汉办的数字,现在海外有4000万人学习汉语,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在200~400万。据笔者在国外做公派教师的经历,国外确实需要合格的汉语教师。而且依西方人学习语言的习惯,他们更喜欢汉语为母语的教师,而不是本土教师。所以这一定位是正确的。虽然现在有很多毕业生,想出国教汉语,却苦于出国无门。这只是渠道不畅通而已,在未来,海外就业一定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就业方向。

(三)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这也是一个很虚的目标,没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也对外汉语专业也不构成逻辑性很强的对应关系。

(四)文秘、翻译、管理、经贸等岗位工作人员。这是一个很不切实的定位。对外汉语专业用什么来保证学生将来可以做秘书、翻译……,可以说,我们培养学生具有胜任不同岗位的素质,但无法教给他们其它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也不是靠一、两门课就能完成的。我们在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还存在着华而不实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影响对外汉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p#分页标题#e#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探讨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遵循两点:

(一)各高校的相同专业应服从专业的基本属性。对外汉语学科的基本属性是汉语和对外教学。对外汉语专业不论是开设在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中央直属院校、地方院校;师范类院校、外语类院校、经贸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其最基本的培养规格,是能够承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这是第一位的。

(二)应体现各自不同的特色。但这个特色不应体现为除了作汉语教师,还可以作文秘、会计,作管理人员等等。因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大学四年公共课、专业课都能够按要求完成,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再把其他专业的课程拿来,那势必会造成“丢西瓜捡芝麻”的后果,而且简单的一、两门课程的学习,不可能达到胜任岗位工作的要求。其结果不仅不能像设计者希望的那样两全其美,而且会两败俱伤。所以,所谓“特色”,应该体现在,依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或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或培养出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或培养出文化素养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人才。像e校突出汉俄双语对比和汉俄双语教学,这就是特色。根据当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形势,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至少要有三个基本要素:应用型、国际化、良好的综合素质。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篇10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就规定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原则,并在大纲中规定了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学时分别占到65%和35%。所以,旅游作为一个涉外行业,也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必须顺应这一改革趋势,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浙江外国语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外语外贸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中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外语外贸大学的办学特色,同时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旅游管理学科是该校省级重点学科之一,在人才培养上,更应突出该校特色,努力为浙江乃至全国输出优秀的跨文化旅游交际人才。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内涵

2.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自美国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交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跨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研究。英国语言学家Belay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构成,很多学者都倾向于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Kim将这三个层面进一步细化:认知层面包括掌握外语语用规则、文化理解能力以及文化认知能力。情感层面包括适应目的语文化环境的能力、灵活性及共情能力。行为层面包括技巧运用能力,即运用具体交际技巧的能力、同目的语使用者和谐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国内则以胡文仲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观点为主导。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即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际时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善于识别文化差异和排除文化干扰并成功进行交际的能力。

2.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包括语言能力及语用能力。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归为跨文化和交际两方面理解,具体如下:首先,在交际能力方面,可继续细化为“会说”和“敢说”两方面:外语语言交流能力、交际意识及交际技能。其次,跨文化的认知能力。通过第一阶段的文化知识的积累,要想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状态,就需进入主动的文化融合,从而尽可能克服文化沟通障碍,消除可能产生的交际矛盾,并将这种互相理解运用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如导游对待中国老年游客和外国老年游客的态度自然地表现出不同,以对应不同客人的文化背景,而自身也并不觉得刻意做作。这种认知能力的体现,通常表现在能使用准确的姿体及行为,表达日常生活的活动,如打招呼、用餐及礼仪等。

3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课程平台建设现状及问题

3.1现状研究

根据对跨文化能力的分析,我们将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分为外国语言课程、交际能力课程、目的和本土语国家文化课程、跨文化交际理论课程以及旅游跨文化交际专业课程等几类。

3.2问题分析

3.2.1重外语交流能力,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案在外语课的设置上,量质都有较大提高,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外语理论及实际运用的能力。但在文化课程方面,除了外语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在中文课程,尤其是专业课中较少体现,且没有专门的跨文化理论课程,唯有公共选修课中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仅有极少数学生选修,培养覆盖面受到影响。表1中涉及的部分专业课程只是笔者根据课程名称的猜想,认为可能包含跨文化交际相关内容,而实际因任课老师理解不同而可能并未补充相关知识。实践教学平台中也只是学生兴趣使然,并无硬性规定或有意识地引导。

3.2.2重改革形式,轻改革内容

最典型的以双语课、国际化课程为例,这类课程在目前的师资情况下开设,实际效果尚不明显,部分甚至使用教材和改革前并无太大差异,如有的双语课,只是用外语ppt,中文教学,只起到中英互译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未能发挥双语课程的作用。而国际化课程很多甚至只是在课程名称上加了“国际”二字而已,教材不变,内容仅在案例上增加了国际案例或者一些国际术语,并无完整连贯的研究体系。

3.2.3重课堂教学,轻第二课堂活动

在学分总体不变的要求下,培养方案增加了大量的外语类课程课时,专业课学分一减再减,在这种情况下,若不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调查,学生大多盲目参加各类活动,且兴致并不高,也没有特别关注跨文化类的比赛或活动,部分对以双语或外语为比赛语种的活动,还有一定的紧张甚至避而远之的反应。

4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旅游本科课程平台建设思路

借鉴其他高校旅游专业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经验,结合我校的教学资源,对旅游本科课程平台的建设提出以下思路:

4.1课程设置方面,从交际能力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导向延伸根据我校本科课程平台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外语教学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及实践教学平台,结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作如下设想:

4.1.1通识教育平台

在该平台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大一课程相对紧凑,加入课程的空间较小,建议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或报名各种比赛,提高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在比赛项目的内容上,多安排跨文化方向的引导。以酒店技能大赛为例,在应对投诉处理时,增加一些因为文化冲突造成的顾客投诉案例,学生扮演客人和员工,可互换角色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

4.1.2外语教学平台

外语教学平台的改革已经历了多个阶段,无论在量还是质方面,均已趋于成熟。根据众多英语教学研究者的建议,应从语言基础、语言技能等多方面,重点提高学生的外语理论水平(考试通过率)和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外语水平)。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提供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了专业教师与外语教师的开放式交流,进一步推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进程。

4.1.3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教育平台的课程近年几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课程名称虽略有调整,但教学内容并无与时俱进,部分新增课程也因计划调整尚未稳定,造成课程建设进展缓慢,所以有必要在专业教师方面多组织交流,就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如何改和怎么改?双语课程和国际化课程应更重视改革的效果,而非形式的洋化,从而避免沦落为英语翻译或英语阅读课。另外,建议开设《跨文化旅游交际学》等跨文化交际类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专业实践能力。

4.1.4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目前还很不成熟,每学期的嵌入式2周实践时间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旅游系通过组织多次讨论,提出应针对旅游各语种方向(目前已开设英语方向和西班牙语方向),对八学期实践作系统规划的设想,以提高嵌入实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内容设计上,充分体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这里可以借鉴对外汉语等较为成熟的本科专业,大一重点培养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大二重点培养跨文化交际理论;大三开始导入跨文化旅游交际理论;大四则指导学生在论文研究和专业实习上进行跨文化交际方向的自我拓展和研究。

4.2师资建设方面,形成一支跨文化交际方向研究的复合型教学团队

师资问题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专业的教师在专业学习中对中西文化有较系统的学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较其它专业背景的教师有一定的优势,是承担“跨文化交际”课程比较理想的人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尽管专业知识丰富,但大多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欠缺系统的知识学习、培训。因此,有必要组建一支跨文化交际方向研究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各取所需。

4.3合作平台方面,积极创造师生协同创新合作的交流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