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十篇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十篇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34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专业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60-01

1巩固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性

正确牢固的专业思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习中医药的兴趣,还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基础业务素质紧密相关,是在校大学生根据培养方案主动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掌握中医技能的内在动力。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是在我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等本科专业二年级在校生中,通过自愿报名,学校考核(结合平时成绩、统一考试成绩、集中面试)等环节,选拨出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热爱中医药事业、对中医学具有较高悟性的优秀学生进入该班。由于该传承班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需要进一步巩固其专业思想,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2在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方法

2.1使学生明确仲景学术传承班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

设立仲景学术传承班是为了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中医职业信仰、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传承人才而做出的积极探索。该班的培养模式坚持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借鉴名中医成才之路,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的规律,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配备,加强课外实践及辅导等“精英化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在该传承班的学生选拔和入学阶段,我们重点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该班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在初始阶段建立起继承和发扬中医精髓,传承仲景学术思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专业思想。

2.2树立相关教职工全员、全程参与教育的理念

仲景班学生虽然是选拔自不同的专业的优秀学生,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任务减轻了,从培养目的上看,而是更重了。需要相关的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全员、全程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强化了本科生导师制,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的专家和社会上的知名学者共同担任班主任,选聘各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在日常学习中分组带教。注重做好教室、宿舍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中,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能接触到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医思想。

2.3划分不同阶段,提出专业思想教育的侧重点

将大学五年统一规划,按照专业学习从易到难、从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将专业思想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在低年级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引导其坚定自身的职业信念;在中年级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引导其提高自身对专业的执着追求;在高年级实践技能锻炼阶段,引导其强化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事业心。通过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切入点,使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和专业思想树立相辅相成。

2.4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方面的内容。仲景学术传承班的教育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知识结构体系来设置课程,加强中医基础课程、中医临床课程、中医经典课程、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技能课程的学习。与同专业普通本科相比较,仲景班中医基础课程模块学时为504,占总学时比例的13%,普通本科为414,占13%;中医临床课程模块学时为420,占总学时比例的11%,普通本科为368,占11%;中医经典课程模块学时为770,占总学时比例的20%,普通本科为342,占10%;传统文化课程模块学时为342,占总学时比例的9%,普通本科为162,占5%;传统技能课程模块学时为572,占总学时比例的15%,普通本科为326,占10%;同时掌握好中西课程的比例以及西医课程开设的时机,将必要的西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学习安排在中医教育的后半个阶段,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整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2.5创新培养模式,促进管理、考核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仲景学术传承班的日常管理由教学师资力量较强的基础医学院主要负责,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第三临床医学院协助管理,选派学校教学督导团的资深教师担任该班学生兼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和管理;教学模式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不再实行弹性学年和自主选课;教学内容方面:理论课程突出精读,临床课程突出案例分析,实训课程突出实际操作;在学业考核上:增加了诵读,读书心得,中药的认、采、制、用等实训技能,跟师见习心得、医案整理和临床经验总结等环节的考评。

2.6注重师资选配,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现代化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中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上,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唯一载体,而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路人。我们选聘校内、外基础理论、临床水平有一定造诣的中医师担任仲景学术传承班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导师;同时,建立名家讲座学术平台,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中医对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开展中医讲座,在课堂教学、实习教学、课外讲座的过程中,以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骄人的业务成就、高尚的个人品质、独特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示范作用,筑牢学生的专业思想。

2.7增加实践教学,突出实践的强化作用

中医起源于临床实践,传承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更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只有让学生尽早走进临床实践、尽早体验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专业思想教育才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把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分为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临床实践以继承和熟练掌握中医传统理法方药为主,以师带徒作为临床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从学生入班即开始实施边教学边实践的模式,施行导师制。将学生2~3人编为一组,由一名导师带教;2~3个月进行一次轮换;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跟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学习,协助导师处理部分临床工作。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感悟中医理论、观察中医疗效,从而对中医药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牢固的职业信念,继承中医药学术精华。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人文课程隐性课程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人格、气质和修养方面的内化,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医学人文素质是人文素质在医学行为中的体现,其内涵核心是对医务人员的品德和对其医学知识及诊疗技能的正确认识和运用,两者不可缺一。加强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教育,增强他们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医学生将来踏入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加强学科建设,构建有医学特色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一)促进“两课”与其他人文课程的整合互补

“两课”即马列主义理论与政治思想教育是高校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但是“两课”和其他人文课程在教学中常常处于割裂状态、各自为战的局面。因此要对“两课”和人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使两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的良胜发展态势。要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哲学课除了培养医学生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外还要重视培养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课除了引导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外还要注重培养医学生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其他两课课程除了对医学生进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宣传外还要教育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加强显性课程模块建设,以规范管理提升课程品位

显性课程建设应从教学质量控制、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核心课程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不断增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术基础,提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品位,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对必修课,由教务处组织教学督导组听课及进行学生评估,对质量不高的课程要停课整顿。对于选修课,一方面应积极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另一方面,加强对课程的质量监控。所有教师申报开设的选修课程都必须经过人文素质教育专门机构的审批。

1.丰富教学方法与内容。医学生10人为一组,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有的就在病人床边进行。医师是主要角色,他要帮助提出伦理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善于就特殊案例做出总结,如老年病人,器官移植病人的案例。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把问题学习法和临床实践学习法引进人文教育课程,以课程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因此,应根据人文课程的性质,结合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采用诸如观看视频资料、课堂情景剧演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开展网上教学讨论区,扩大人文素质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教学内容也是影响人文课程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脱离实际的枯燥理论是学生抵触人文课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应借鉴国外的经验,特别注意结合临床和医学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强求向学生全面讲授相关学科的系统知识。同时,坚持人文教育的一贯性,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采取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穿行的方式,把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

借鉴国外的课程经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明确规划人文社会医学核心课程体系,将其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其学时应占总学时的15%左右。同时加强人文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建设,除必修的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外,开设多层面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以及一些能够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素养的通识课程,并且要要求学生所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时应不少于规定选修课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2.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国外人文教学的内容比较广泛,但重点是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和医学哲学方面的内容。因此,应投入较大的财力和物力,加强对核心课程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并吸引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授课。

二、建设富有人文底蕴的隐性课程,提升医学院校的文化品位

1.规划设计隐性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仅仅依靠显性课程或隐性课程中的任何一个都行不通,必须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撑。隐性课程应围绕所开展的一些活动,事先有意识地进行规划设计。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隐性教育。校园文化包括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布局文化、校风、制度体系等。在基础设施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挖掘教学设施、办公设施、教辅和后勤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网络等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如增设人文景点,树立医学先驱人物雕像、医学生誓言碑、象征生命的跳动心脏艺术雕塑等,使学生与人文精神相融相伴,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此外,利用橱窗、宣传栏、校报等开辟人文专栏,刊载人文作品、争鸣,进行人文宣传。在环境布局文化建设方面,应加强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校园绿化、楼堂馆所的美化等。同时营造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风,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使校园环境的主题充满人文教育的人文品位,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3.加强素质拓展课程。在加强人文素质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实践是理论之母”,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将医学人文课程与实践活动紧紧相结合,加大临床培训的范围及规模。在学生快要步入社会时,应重点考虑如何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并让学生参与解决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医学难题和社会难题,同时由于此阶段的教学并不集中,所以要求学生在重温医学知识、人文素质课程的基础上,由不同专业相应的代教老师来共同完成启发、点拨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应变的能力,让医学生更能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方铁红.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探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1,(2).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3

古代,医学被宗教神学束缚,自然哲学与神灵相结合的医学模式成为医学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早期模型[2]。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对人体结构的深入了解使得医学逐渐转成专业性的自然学科,但以技术至上的理念基本上泯灭了人们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追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20世纪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理论知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医学表现出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自然学科与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形式。医学模式也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3]。医学人文素质成为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能力。

二、国内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伴随全球经济化资本主义浪潮的影响和医疗现状的严峻,加之新型医学伦理问题的不断涌现,医疗资源紧缺、医疗费用高涨、医务人员思维功利化,人格地位降低、医患关系疏远、医疗纠纷增加[4-5]。国内一些医学院校提出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者并重的教学模式,开展了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研究,开设了医学人文系、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医学伦理学课程和实践活动,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三、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教育受功利思想侵蚀,重专业轻人文。随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渐扩大,实利原则严重侵蚀我国教育制度。学校偏重学科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熏陶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医学人文教育严重不足。据统计,其中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2.医学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人文教育流于形式。某些院校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相关课程偏重于政治信念方面的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占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总课程的86%,医学人文教育缺乏其应有的空间。医学教育缺乏对医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对生命伦理的思考。此外,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内容偏重于概念与理论原理,学科的内在联系不紧密,与社会脱节较为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传统化、应试化。3.文、理、工分科以及医学专业化,及教学资源不足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人文素质依赖于终身的培养。但现在高中、高校的分科制度,文、理、工泾渭分明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医学专业的老师对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的老师缺乏医科背景,导致课程趣味性或专业性不强。相关课程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及再评价体系。同时,作为人文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师资队伍薄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四、以中山大学为例,谈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

结合目前国内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山大学创新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我校医科教育质量。1.成立医学人文教研室。充分利用中山大学人文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2015年10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与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建中山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将医学人文正式列入教学大纲,成为一项课程,定期组织教研会议,讨论制定课程计划等,使医学人文教育走出了由讲座、报告等短期教育模式所造成的困境。2.大力开展“心系社会,医路同行”科普宣教。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学校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医学标本馆展厅为中心,以爱心网站为对外窗口,依托医学模拟中心互动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提升中山大学医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使培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到“心系社会,服务大众”。组织青年医学生进行义诊服务、健康咨询以及生活急救技能的教授,把优质的服务、前沿的知识带入广东各社区街道、中学高校,使医学生能够早期接触医学与社会,培养医者的博爱之心与挚诚情怀。联合地方医院,组织医生下乡义诊,开展身体检查、中医诊疗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知识缺乏的状况。将纸面上的医学人文教育转至现实生活中,将课堂上的医学专业知识移步到课外,参与度高,受益范围广,医学人文教育成效显著。3.开展“医心遗意,爱满人间”科普活动。2012年4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成立广州市首家遗体捐献志愿者服务基地,创建了“医心遗意”遗体捐献志愿者协会,通过宣传遗体捐献志愿活动,向社会普及相关信息。在校园组织“感恩大体老师、践行医者使命”的横幅签名活动,在学校人体解剖课室张贴感恩标语、建立爱心纪念园区,为每一个大体老师打造一个专门的纪念盒,并设置图文展、留言墙,开展清明祭扫纪念活动,举办以遗体捐献为主题的科普之夜,充分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青年志愿活动中。中山大学师生共同编撰出版《生命华章》一书,切合医学人文主题,总结了遗体捐赠志愿者活动,提升了公民的医学科普素养,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作用。4.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安排医学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宣读医学生誓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坚持“三基三严”教育传统,结合“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模式,积极开展寒暑期预见习活动,充分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五、总结与展望

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应完善课堂建设,在成立医学人文教研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进第一课堂工作,引进优秀的医学人文教育师资,拓宽教学思路,充实教学大纲,打造医学人文教育精品课程。与此同时,各高校仍应着眼于第二课堂建设,以公益志愿活动、预见习等形式为载体,结合目前医学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开展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普查及临终关怀活动、针对如今医患纠纷频发的现象,开设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针对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日益提高的需求,提供康复医学治疗与心理疏导服务等。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门贯穿职业生涯的课程,高校应将医学人文素养纳入毕业及规范化培训考核之中,并引导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坚持人文关怀,勇于自我反思,成为德才兼备的理想医生。各高校应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医科学生与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的方针,在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道路之上鉴往知来,培养出一批批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科研能力与临床素质于一身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作者:徐睿朱琳单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恬.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江苏高教,2013,(01):71-72.

[2]刘震雄,孙盈盈,黄裕新,闻勤生,王旭霞.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5,(05):479-481.

[3]蔡志刚,林丽.医学人文教育困境之根源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04):50-51+5.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提升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载体。中央颁发的有关思政课相关文件均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了整体部署和要求,而且近年来,各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如此,目前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一些中医院校与综合性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上存在同质化的现象,部分中医院校存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不明显甚至特色尚未形成的情况。因此,中医院校亟需在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规律的前提下,构建突出自身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搭建多元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校须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多元实践育人平台,使学生及时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疏解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一些困惑与迷茫,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一)课堂实践平台。课堂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之一,既无安全隐忧,又可全员参与,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实践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可以通过对《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经典文献的研读,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及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通过对中医四诊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通过观看《百年中国》《辉煌中国》等历史记录片,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人民“四个选择”正确性的理解,使其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结合近代中国“中医存废之争”,理解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可借助一些医患关系等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及时回应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在思索之中探求真理,进而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可以通过学生讲思政课的模式展开,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更深刻,从而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并为之而奋斗。当然,上述几种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门思政课之中,而且可以相互采用。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也不只局限于以上几种,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演讲比赛、情景剧等形式展开。(二)校园实践平台。校园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这一窗口展开。中医院校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现大学文化,如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缤纷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活动等。思政课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用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将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不同校园文化活动之间的联动并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之能将抽象的基本理论和价值观念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在参与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精神洗礼。当然,要想取得理想的实践教育效果,思政课教师需要在前期进行周密设计与安排,并与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以保障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形成独具特色、内涵深刻的校园文化品牌。(三)社会实践平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社会大课堂”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意义重大,必须利用好高校所在地的资源,搭建好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大学生到博物馆、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使学生深刻了解党史、国史并领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英勇奋斗史和艰苦探索史,培育并深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组织大学生到社区、街道、村社等地进行义务诊疗、医学科普、中医药文化宣传、公益劳动、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服务,使学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的优秀品质;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义务支教、西部服务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四)网络实践平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实践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可能性。思政课实践教学可在微信、微博和QQ等互动平台上设置专属账号,或在网络上开通实践教学网站,使仅局限于线下的实践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实践教学、实践任务,学生亦可随时随地上传实践素材,并针对社会热点展开讨论,学生还可将自己的实践作品投放到平台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又可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构筑协同实践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欲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并非思政课教师或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己之力就可办到的,它需要方方面面力量之间相互配合、协作推进。(一)课程之间的协同。一是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同。为推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央和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强调高等学校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所有思政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并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实现实践育人。理论教学固然相当重要,但是单纯的理论教学缺乏社会实践的生动性与真实性,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并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和一,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因此,理论课必须与实践课相协同。二是思政课实践与专业课实践相协同。指出“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中医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学人才的摇篮,责任重大,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但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全过程之中,还要加强思政课实践与专业课实践之间的协同。陕西中医药大学制定了《陕西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导意见》系列文件,使“课程思政”贯穿于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同时加强思政课与专业之间的协同性。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性,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时需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注重价值导向,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上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同向同行,达成协同育人之目标。(二)部门之间的协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际上是将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其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也就是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过程。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落地、落实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一是校内各部门之间相协同。学校教务处、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通力合作,针对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方面的短板制定实践教学培训体系,尤其是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的着力点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深化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并将实践教学成效与思政课教师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要密切沟通与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宣传部、团委、学生处经常举办许多学生活动,如暑期“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等,而这些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和某些重合性,因此,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同时为避免学生重复活动,防止他们为完成任务而出现实践走过场的情况,这几个部门之间应当协同配合,制定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以提高其实践活动与实践教学的效果。二是学校、家庭、社会相协同。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广阔的校外实践空间,因此,除需要校内各部门间的协同外,还需要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相协同,为实践教学提供宽松的实践环境。然而,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3]。学校应当加强与家庭及社会各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社会也应尽全力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实践基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真切地感知社会、深入地了解社会,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使高校不断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质过强、家国情怀深厚的优秀人才。

三、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同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具有环节较多、程序繁琐、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等特点。而思政课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总设计师”,担负着整个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过程的沟通、组织及指导、实践教学后期的考评与总结等工作,因此,为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及达到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实践能力。但当前思政课教师大多存在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的现象,所以,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势在必行。(一)加强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专题培训是非常必要的。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考察调研,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赴国外调研,拓宽国际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坚定‘四个自信’。完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三级培训体系”[3]。强调思政课教师在广泛的实践中坚定信仰,注重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而目前思政课教师培训多以理论为主,为满足教师的实践需要,从供给侧入手,加强对教师实践教学相关专题培训无疑相当重要。国家、省区及学校要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培训,通过实践教学培训,深化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使之能真正地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从而达成实践育人之目标。实践教学培训可以采用“云”工具,如雨课堂、智慧树、蓝墨云等,有助于加强研修教师与培训专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解决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达到培训目标。(二)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广阔的实践锻炼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功用。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需要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思政课教师可到校内外相关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参加边远地区支持活动、参与地方扶贫工作、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国内外考察调研、加入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队伍等。使广大思政课教师从实践中汲取养分,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坚定理想信念,并将实践之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能力。当然,要想使广大思政课教师能够切实地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高校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还是十分必要的,如通过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将实践锻炼与业绩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以此激励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升个人实践教学能力。(三)思政课教师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思政课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政课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递价值、传播真理,同时还要担负着塑造灵魂、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十八般武艺”。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有扎实渊博的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仅仅依靠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无法完成重任的,必须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储备,并不断充实提升自己,处处学、时时学,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关注现实,把握最新的理论成果,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及鲜活的真实案例针对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问题和思想困惑及时答疑解惑。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思政课实践教学走出“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需要教师有序地组织好学生,控制好教学环境,维护好教学秩序,处理好突发事件,做好方方面面的协调沟通工作,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再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媒体技术。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记录片、情景剧、微电影、微视频等,这就涉及到剧本和拍摄器材的准备,制作过程中的布景、取景、拍摄,制作后期的视频剪辑、配音、配字幕等工作,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如果思政课教师媒体技术相当匮乏,就无法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媒体技术。最后,思政课教师还需要储备一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思政课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中医院校专业的特殊性,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之中,同时指导学生从人文视角调研考察专业实践与校园医学活动实践,提升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使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之目标。

总而言之,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中医院校在推进此项工作时,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充分发挥中医文化优势,搭建多元实践平台,构筑实践协同机制,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以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4).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基地;课程建设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不是具体的一门或一类教学课程,也不是某一类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教学体系,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做好课程思政必须在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指引下做好顶层设计,探讨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和实施步骤。

1筑牢课堂阵地,推动理论创新融入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为坚持“立德树人、德才兼修”,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观,提升学生岗位核心技能的水平和综合素养,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程建设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1.1寓课程思政于课程标准的建设中,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

始终树立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的航标与准绳,舍此难有优质的教学质量可言的理念[2-3]。2017年根据教育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分委会组织高等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调研工作的机遇,集全国11个省市21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专家、行(企)业专家的集体智慧,历时3个多月对国内25个省市89所医院(三级医院47所、二级医院27所、一级医院15所)及19所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业岗位转型升级趋势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新需求及学校教育的专业现状进行广泛调研[4],共获得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放射、磁共振、核医学、超声检查技术四大核心岗位学生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8大项561个小项数据,研究结论提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总体需求及其变化中,优秀的专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诚信、心理素质、服务态度、人际沟通等职业素质已上升为第一评价要素。同时结合此次新冠肺炎防疫中钟南山院士、陈薇院士及无数逆行而上的医务人员、普通群众的先进事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标准建设中。将“立德树人、德技兼修”的理念及不同的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标准建设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质量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2以教材建设为抓手

深刻理解“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础资源,也是反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要求载体”的内涵。坚持行业专家主导、院校合作的教材开发机制,目前主编的《超声诊断学》《超声检查技术》《超声设备及检查技术》教材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双方合作确保教材编写切实反映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对接临床操作流程,符合医院用人需求[5]。坚持贴近岗位、服务学生、引领学习、强化思政的教材编写原则,将《中国超声诊断60周年历史回顾》《海上影像百年辉煌》《医学与人文交响曲》等专著及思政教材中行业专家服务祖国、献身医学事业的优秀事迹与呼唤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医者精神融于教材内容中,强化教材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坚持课程标准引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指导的内容取舍标准,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调研工作中获得的材料充分融入教材编写内容中,很好地体现了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的岗位任职特征。

1.3以思政教学案例为载体

课程思政注重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将上海健康医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武近百篇比赛资料的案例融入专业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成绩评定中,使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素质教育、理想信念、人文关怀等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强化课堂育人功能。

1.4以创新教学方法为突破,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虚拟仿真全覆盖。推广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互动讨论教学,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暑期社会下乡送医送教、防病健康教育宣讲贯通;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小橘子”品牌活动贯通;与学生党建工作贯通,发现培养优秀大学生,以“三贯通”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录制完成一批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微课视频,使学生能更好地拓展思维、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其参与兴趣,多维度营造良好的大思政课堂。

2弘扬中国精神,构建思政教学基地资源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强调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的基础上,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创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想引领和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构建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大思政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2.1以“立德树人、行医育德”为主要标准,遴选实践教学基地(见图1)

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该院超声医学科终身教授周永昌主任是中国超声医学诊断奠基人、中国超声医学教育家、中国超声名医大师。一代代六院超声人始终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立德树人、行医育德”,为超声医学人才培养及全国超声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学生在那里学习掌握规范的超声检查操作方法和流程,提升岗位胜任力,同时在基地的工作中接受价值观的教育,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服务患者的工作担当。

2.2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才兼修”育人的主要目的,进一步挖掘职业精神的内涵,并内化成为学生的医学素养

学校教师与六院超声科医师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共同开发思政案例、制订课程思政实践评价标准,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培养医技工匠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心中有患者、岗位有奉献、操作有标准”的医者,将“立德树人、德才兼修”的育人观根植于心,践行于行。

3抓好理论武装,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增强专业教师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推动专业课教师自觉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为切入点,开展“教、研、评、学、导”的师资培养,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新教师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培训,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增强师资队伍育人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1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开展“以老带新”系列活动,从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备课等多方面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培养青年教师既要把课备好,把专业知识讲清楚、讲明白,也要认识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是育人过程,不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养德修身,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3.2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通过劳模采访、基地实践与调研、社会志愿者服务、院校集体备课、教师试讲、示范授课等方式,探讨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立足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建设示范课程,从育人维度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发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示范课程的引领,指导其他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

3.3强调学习教育

为实现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增强思想认同,使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正领悟到国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强调理论武装,教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相关文件的学习,明确课程思政融入素质教育、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4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4.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办公室,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并开展各项管理及监督工作。

4.2完善教师评价及管理制度

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6]。评价原则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质量,将育人置于首位。评价方式采用校院两级评价,重视同行评价及学生评价。评价制度围绕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开展,学院制定课程思政制度,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等。

4.3建立实践基地制度保障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及制度保障条例,实行基地主任负责制,直接负责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医院临床见习、实习及专题讲座等,例如宣讲中国超声医学诊断奠基人周永昌教授行医立德70年,一生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勉励继承周永昌教授“一要爱病人、二要有技术”的人生信念,做一个对超声医学事业发展有用的人。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4.4建立报道推介制度

强化价值引导,专人负责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特别报道,加强微信平台、学院网站等宣传阵地的建设。

5探索评价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最终要落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上。课程育人是系统性活动,本研究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教师队伍、育人阵地、学生评估和保障措施的“五层次”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队伍建设等13个方面,构建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专业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详见表1。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6

一、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医疗环境的现状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医学生肩负着未来救死扶伤、济命扶危的神圣职责,与其他学科大学生相比,以医德教育为核心的医学生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由“两课”,“两课”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许多不足之处,学生对“两课”的反映平淡,逃课、旷课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照本宣科、形式单一等弱点,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也给医患关系造成某些不和谐的因素: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介入,使得医患之间缺少正常的人际沟通,病人来到医院就诊,见到医生,几句话后,便是一大堆检验单、化验单,然后,像机器人一样去做各种检查,不用说话,无须表情。而医生往往只见病,不见人,对患者的痛苦漠然置之,麻木不仁,缺少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更有甚者,有些医务人员受利益动机的驱使,开大处方、滥检查、滥收费、开单提成、处方提成、药品回扣甚至向病人家属索要红包、擅改患者化验结果、推委拒治病人等,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矛盾日益加深,医疗纠纷日益增多。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和内在灵魂,是一种崇高的文化精神,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善化。具体到医学院校的教育层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崇高的道德理想与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

(一)加强人文教育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我国现阶段社会道德观出现片面强调功利,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和美丑界限混淆、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现象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的思想道德。这种情况下,加强融入人文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医学生们通过所掌握的人文精神和医德概念来把握未来医生职业的本质特点和义务要求,提高医学生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能动性,这是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大实际,也是医学生立足社会,自身成长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的现代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

现代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是提供学生一个认识和解决自身内在的,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道德冲突的框架,用这种方式提升个人工作的满意度,促使个人持续、富有成效地就业;也是提供学生一个养成自觉遵守工作道德品质的机会。所以现代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方法,以引导激发为主,有效融入人文精神教育,要求医学生理智和思维参与,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决策,从而促进自身道德行为的发展。

(三)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医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精神

医学是人学,是关乎人的生命的科学,因而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现代医学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对人类的关怀。对于在校的医学生来说,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应该并重,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有对他人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教育内容相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医学教育之中,探索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重视医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统一

医学院校,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科学上求取真善美,还要通过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发展和人文关怀上求取真善美。在医学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种关系的协调,树立尊重生命、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理念,树立保护个人权益和以人为本的医学道德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二)在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

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在医学生的学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习中,使人文精神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培养融为一体。人文精神不是无形的,把它浸润在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会使医学专业课更丰满,更富有生机,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三)改革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统一

由于医学专业课程的任务本身就非常重,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的开设总量较少、比例偏低,所以应认真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正确处理好医学专业课、公共教育课与人文关怀课程的关系,适当增加人文关怀教育课程的比例和数量,建立各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扎实学习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使人文学科真正成为新课程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会对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产生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医学院校由于专业知识难懂,课程单一,学业繁重,相对于非医学类高等学校文化活动相对较少。医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相对较弱。医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很大的程度上靠养成,是在所处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而成。良好的医学学术氛围和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营造一个和谐、宽容、活跃的人文环境氛围,不仅有利于推动医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追求,还会推动医学生对人文关怀精神的追求,使医学生在一种健康、和谐、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增强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

教师是人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各学科教师都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还要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有高耀的学科造诣,高尚的人文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三者的有机结合,自然会使专业课程含有丰满的人文精神。教师对科学的极太热情,独到的见解与创新的思想,坚持真理的决心,教学方法的改进,高度的敬业精神等等,无时不在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其次,从总体优化的思路看,应当把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联系起来落实,在加强人文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支队伍的作用。第三,专业课教师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六)加强医学史教育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课堂总结;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6-0117-02

课程总结是教师在即将结束某一教学内容时,通过归纳总结、提问、讨论等方式回顾概括课程的主要内容,使授课内容系统化的行为方式。作为以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总结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对课程的深入理解及兴趣,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一、课堂总结对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意义

医学统计学是将统计学的原理及方法与医学实际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医学生从事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及卫生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课程。作为一门以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医学统计学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概念抽象,很多基本概念例如t分布、p值等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十分生涩难懂的;二是知识点既分散又相互关联,例如方差分析与秩和检验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但是应用起来需要同时掌握这两部分的知识,以便根据数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三是方法选择容易出错,在卡方检验中,不同的计数资料数据应该采用不同卡方检验方法,甚至有些计数资料不能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因此,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已经把概念讲解得十分清晰,学生的知识体系可能仍然是零碎的,甚至可能出现学生越学到后面越糊涂的现象。[1]所以,及时利用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抓住知识要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

二、课堂总结的设计要点

要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就不能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而应该通过对课堂总结进行精心设计,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升华。对课堂总结进行设计,首先是要设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重点和难点的再次强调,及时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问题。其次,要设计课堂总结的时间。课堂总结是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总结,它并不一定在整个课堂结束时才进行。再次,课堂总结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其知识背景不一样,教学需求也不一样。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不同的设计,使得课堂总结既能涵盖本次授课的重点内容,又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要注重课堂设计的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不同的授课对象改变课堂设计的形式,使学生能及时吸收和消化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达到对授课内容进行“画龙点睛“的目的。笔者下面对常见的课堂总结形式进行总结。

三、课堂总结的形式

(一)结合哲学思想,启发学生思考

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医学研究中很多知识都体现了哲学的思想。[2]在授课内容结束之际,将统计知识与哲学思想结合,让学生体验医学统计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理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是一种有意思的课堂总结方式。

假设检验是医学统计学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别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对所研究的总体作与待研究问题相反的某种无效假设,在该无效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由实测的样本计算出统计量的值,根据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在一次抽样中发生的思想和预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做出是否拒绝无效假设的判断。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假设检验是学生公认的难点,而很多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既然已经从样本数据中看到了差异,为什么还需要进行复杂假设检验?利用哲学中的“现象与本质“原理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检验的概念。

以下面的例子为例:欲考察某种疾病对男性血红蛋白的影响,收集了20名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值(g/L),算得均数为104.4g/L,标准差为19.48g/L。当地健康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40g/L,问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与健康成年男性是否不等?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既然104.4g/L与140g/L是明显不同的,为什么还要做假设检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质”揭示的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在本例中,欲回答的是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与健康成年男性是否不等这样一个关于本质的问题,而所观察到的104.4g/L与140g/L只是一种现象。因此,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就必须借助假设检验来做出判断,这样才能回答关于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与健康成年男性是否不等这样一个关于本质的问题。

(二)巧用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思考

医学统计学的很多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孤立地学习某一章节必然会导致“学用脱节”的现象发生。在一个章节学习完毕时,及时利用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将已经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关联或者区别,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完参数估计、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秩和检验等知识后,可以询问学生要证明两地高三男生的身高是否不同,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鼓励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将学生的不同回答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总结相互有联系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知识点之间的对比、归纳,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传统的课程小结往往强调知识点的罗列,教师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对课程的重要概念及理论进行简单的总结。这种总结忽略了前后知识点间的关联性,从而使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变得孤立、零碎,这样不利于学生从整体及全局的视角思考问题。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通过构建系统完整的思维导图,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综合,进而呈现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完整的统计知识框架,使其避免局限于若干抽象概念的机械记忆当中。而图像的使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把有关联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掌握理论知识,对教学有积极的作用。[3]下面以计量资料相关知识为例。

(四)融入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讨论也是课题总结中常见的方式。在授课之后,由教师根据此次授课内容,准备一些综合性的统计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修改意见。案例结课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案例结课可以使用导课时的案例,这能使授课内容首尾呼应,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新知识,又照应了开头,使一节课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记忆。案例结课也可以采用错例辨析的形式,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让学生在辨析中消化知识难点,建立正确的统计思维。例如,在学习卡方检验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本该使用校正公式进行检验而未使用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找出案例中存在的方法误用问题,进而总结卡方检验中不同公式各自的适用条件,让学生在以后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准确做出判断。

四、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方式外,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总结方式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实践。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表明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课堂总结就是一种积极思考的方式,它使得学生由单纯地接受知识到综合地吸收知识。在总结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思维框架,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学习过的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如果说精彩的教学如同乐曲,那么课堂总结则恰似一首乐曲的“终曲”,要做到“余音绕梁”。授课者要充分重视课堂总结的作用,对课堂总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做到艺术化的课堂总结。

[参考文献]

[1]金丕焕.中国生物统计学的现状与挑战[J].中国处方药,2002(9):62.

[2]贺幸平.论统计学的哲学意蕴[J].统计与决策,2007(13):31-33.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卓越医生;全科医学;岗位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031-03

教育部于2012年启动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该项目总体思路是坚持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强化医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3-5]。岗位胜任力[1,2]的出发点是符合岗位需求,契合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全科卓越医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与素质,优化全科卓越医生的培养模式,提升全科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我校有幸成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首批试点院校。2013年9月,我校正式启动“卓越全科医生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计划,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卓越全科医生培养为目标,着力培养全科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通过采取改革与完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学生职业素养与人文教育,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基本能力培养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5]现报告如下。

一、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现代医学模式从“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环境―社会―心理―工程医学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医学服务对象从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与社区转变,医学服务重心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或人)为中心转变。在卓越全科医生班,我们强调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逐步实现由单纯的医学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强调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辩证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临床基本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团队意识,为卓越医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优化完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卓越医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基本要素,我们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基础―临床―实习”传统三段式医学课程体系,逐步实现从“诊断―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模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基层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新增健康教育学、常用中草药、社会医学等作为必修课程,增加了全科医学、康复医学、诊断学、内科学等必修课程的课时,取消了系统解剖学、高级生理学等课程,增加了地方病防治、临床流行病学、中医养生与大学生、女性健康生活常识、家庭生活、意外急救、护理基础与技术等基层实用的选修课程课时;实施基础与临床整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预防保健见习、实习;培养学生与病患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理念,强化职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病谱变化及新型医患关系,做到慢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并重,全科医学生实习通过“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阶段进行,以强化学生基层全科医疗服务能力。

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式

1.教学方法改革。依据岗位胜任力基本要素和卓越医生计划要求,在各届卓越全科医生班,我们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第一,医学部出台文件要求医学主干课程必须拿出总课时的10%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二,独立设置pBL课程,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基础医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问题进行有机结合,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树立了团队协作意识;第三,在教学及考核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病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与沟通交流意识;第四,强化临床实践环节,不断探索早期接触临床、情景模拟教学、课程见习、病案讨论、床旁教学等实践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模式及方法改革,培养了学生岗位胜任力,促进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考核评价方式改革。过去的考核评价方式是采取较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即: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主要考察学生对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体系的缺点是形式单一、随机性强,并只重考试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逐步构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规范形成性评价,除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评价外,也对学生平时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品质进行评价;重视过程评价,平时成绩的比重由原来20%增至40%―50%。革新终结性评价方式和内容,比如,课程考试要求情景题、应用题和病例分析题不少于卷面分值的50%,切实做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毕业等3a段的综合性考试,积极创造条件,临床能力考核实施oSCe考试。在pBL教学模式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及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维度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述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强化职业素养与人文教育

医者德为先,救死扶伤自古以来就是医生的天职。我们充分利用井冈山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凸显红色教育与职业精神交融,将医德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贯穿于医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是将校本特色的课程《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和与医学相关的人文课程加入教学体系中,如医学伦理、社会医学、医患沟通、医学心理学等,把医德与人文教育融入课堂中;二是通过以井冈山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典型活动有“音乐舞蹈史诗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红色励志班培训课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小井红军医院系列故事”,还有以“红、古、绿”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三是通过以医药文化节为代表的专业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如“医学宣誓”、“最美乡村医生故事会”、“大医精诚征文”等活动,坚定学生从事医学的信念和服务基层的决心;四是通过以“暑期三下乡”为代表的志愿公益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党员去农村义诊、健康宣讲等,培养学生的志愿意识和促进健康教育意识;五是在临床教学阶段,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将职业道德,医患沟通技巧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人文素养;六是通过制订人文实习大纲,要求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人文实习训练和考核;七是以宿舍文化节为代表的行为养成教育,通过内务整理、寝室装扮、走廊文化和宿舍人际互动等活动促进医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上述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职业素养与人文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为培养未来医德双馨的卓越医师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一项对2012―2016年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生在思想品德、职业态度、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很高。

五、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

我们高度重视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具体措施有,第一,优化临床教学课程体系及内容。从第一学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及名医系列讲座进行专业导读,到周末及大一、大二寒暑假期间安排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环节,再到大三、大四实验室模拟训练和课程见习,最后的毕业实习与毕业技能综合考核,构建了全过程的临床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了“服务基层”的培养目标,选择能满足地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所需知识能力的课程搭配,如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学基础、常用中草药等农村基层实用性课程。第二,强化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临床思维,是一个医生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再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并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决策来帮助患者进行诊治的一种能力。临床思S的过程是应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对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总结分析,以提出正确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为此,我们实施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策略,同时,全面开放临床技能中心,为学生提供临床技能训练的平台,增强对学生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利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采取临床能力综合考试模式,以此考核学生临床能力水平。第三,通过制订并严格执行临床实习大纲、实习手册和学生出科考试规定等临床教学系列制度,对实习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保障学生实习质量。

六、教学改革满意度问卷调查

为客观评价“卓越全科医生班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实际效果,我们采用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几项重要指标,对2012级、2013级两个卓越全科医生班的80名学生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满意度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80份,收回80份,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以全科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见表1)。

目前我校卓越全科医生班的教育教学改革仍处于尝试阶段,我们将不断完善“卓越全科医生班”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围绕“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不断改革与创新,最终培养出具备岗位胜任力,并能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全科医学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FrenkJ,ChenL,BhuttaZ,etal.Healthprofessionalsforanewcentury:transformingeducationtostrengthenhealthsystemsinaninterdependentworld[J].theLanCet,2010,(376):1923-1958.

[2]杨锐,贾强,马善峰,刘小粉,高琴,关宿东.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3):120-122.

[3]姜乃强.教育部卫生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2-05-18.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9

关键词 体验式教育 医学生 人文素质

课题名称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8515104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07-02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从而决定了医学本质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被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所替代,使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新的医学模式对现代医生提出了更高的人文素质需求,也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求,它关系到医生能够提供给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因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现代医学教育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修养培养教育、医德素质的培养和品格塑造、医德教育的专业化三个阶段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来实现。虽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与国外医学院校相比,国内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所占比例较少,仅为8%左右,而英国、日本等国家约为10%-15%,美国、德国等国家则高达20%-25%。其次,开课形式以选修课为主。医学生普遍只注重专业知识,加上学生在选课时随意性和功利性较强,部分学生为学分选课,选容易过关的课程,混学分的课程,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收效甚微。再次,课程自身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与医学学科的结合性不强,教学方法以概念课的形式,以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不够,难以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增强。此外,从师资角度来讲,缺乏精通医学、哲学和社会学的通才教师。一方面,医学教师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很少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又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很难在结合专业特色基础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如上所述,寻找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点,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教学之中,做到人文课程不脱离医学实际,将对探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索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传统医学教育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没有人用过多的时间关注作为医生应有的人格力量;医学生推崇的则是技术精湛、专业知识丰富、待遇的丰厚,很少有人去关注生命、人性、精神、心理等人文素质的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推进,体验教育以其有效克服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负面效应的特点而受到重视。体验教育是一种通过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反思利用自身已有经验进行教与学的教育活动。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经验、观念与思想方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而获得知识。人文素质成长是一个由外到内,不断体验和反思的过程,难以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获得提高。由此可见,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体验教育活动,使人文素质教育从书本知识变成鲜活的体验,不失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体验教育模式在东西方教育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以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进取精神与完善人格为宗旨,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体验式活动,使受训者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培养受训者强烈的进取心、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精神;使受训者了解和把握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挑战和超越自己,有效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启发他们的社会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行为。由于拓展训练具有塑造良好人格的效果,使得其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由此可见,拓展训练与体验教育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拓展训练为载体,引发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达到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法的创新。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的实践

笔者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拓展训练、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心理学中“团体心理辅导”这一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采用实训课形式,开展了医学生体验式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的实践研究。第一步,针对教材中可以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的章节进行筛选,本学期选择了团体心理干预这一章节内容。第二步,针对医学生所需人文素质和学生在课间进行了交流,征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主题。第三步,结合师生共同商定的主题,选择适宜的拓展训练活动,开展实训课。第四步,准备开展实训课所需场所、道具等。第五步,带领学生开展实训课,以两学时为一个主题,其中第一学时为活动体验,第二学时为发言谈感受及教师总结,课后上交实训报告。现以“信任”这一主题为例介绍如下:

(一) 课程目标:使同学体验信任他人与被他人信任的两种不同感受,从而引申到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的信任,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二) 课程程序:大家发言讨论信任的内涵――信任之旅活动――学生分享活动体会――教师总结。

(三) 活动设计:两人一组(如班级人数为单数,可有一组为三人),一人充当盲人角色,另一人充当拐杖角色(三人组可选一人充当盲人,两人充当拐杖)。先让班级同学1至2报数,然后单数同学站一行,双数同学站一行。报单数的同学戴上眼罩充当盲人,报双数的同学充当拐杖。因本课程开课为第四学期,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熟悉,为加深活动效果,请报双数同学的队伍绕着报单数同学的队伍走,指导教师下达停止指令时方可停止走动,此时站在同一行的两人为一组,以保证充当盲人的同学不知道自己的“拐杖”是谁。接下来从教室出发,由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一段规定路程后回到教室,全程不准说话,否则视为违规,在活动开始前与全班同学商定违规者的惩罚措施。回到教室后,请“盲人”摘下眼罩,和搭档交流体会。接下来角色互换,由报单

数的同学充当拐杖,报双数的同学充当盲人,完成规定路线,交流体会。

(四) 活动注意事项:按班级人数准备好眼罩;路线设计以室内室外结合为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路线难度,如上下楼梯等;两轮活动的路线最好不一致,以增强学生的感受;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交实训报告,内容为活动体会引发医学过程中相关人文素质的思考,进一步激励学生反思。

(五) 学生感受举例:

1.学生一:当戴上罩后,我的眼前一下子变得漆黑,顿时觉得很害怕,这时我边上的同学用手拉住我,感觉好多了,但我还是很紧张。在他的带领下,我尝试向前走,尽管感觉到他在不时提醒我如何走,但我还是不放心,小心翼翼的用脚试探,结果总是会磕碰到障碍物。后来感觉同学都从我们身边走过去了,我们落后了,就索性不管了,任凭他带领,反而没有碰到障碍物,速度还加快了很多。

2.学生二:第一次我做盲人,深刻体会到了戴上眼罩后的那种恐惧,我的搭档并没有完全带给我安全的感受,我有几次差点跌倒。所以在第二次我做拐杖的时候,我有特别强烈的责任感,希望能够安全带领伙伴完成规定路线,遇到路况有变化的时候我竭尽全力去保证他的安全。

3.学生三:说实话,活动结束了,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但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我想到了我做拐杖时,并没有照顾好我的搭档,以至于他几次都碰到了障碍。而我做盲人时,我的搭档却十分努力地保护我,使我没有遇到任何障碍,让我觉得很惭愧。

总结:今天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训课,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体验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体验了“信任”这两个字的涵义。今天我们是走一段路,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了我们的搭档,虽然你不知道搭档具体是谁,但你知道他(她)是你的同学,至少彼此是熟悉的。但当我们成为一个医生时,病人对我们并不熟悉,却把他(她)最重要的健康和生命的交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不辜负病人的信任,希望大家能够深思。在活动中,我们扮演盲人这个角色时,因为看不到,同学们谈到了紧张、害怕、担心、无助等感受,这如同病人在就诊时,因为不了解自己病情,病人也会产生担忧、害怕、无助等情绪,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病人的感受,尽我们所能为病人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

四、效果评估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编问卷对参加体验式教学法研究的173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了无记名调查,相对于理论讲授、视频播放、案例讨论,90.8%的学生更喜欢体验课的形式;75.7%的学生认为引发了自己关于医学生所需人文素质的思考,57.2%的同学认为这种授课形式及理念应贯穿课程始终,而不仅限于实训课。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较为公认的效果是这种体验教学法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学习的主动性较强。同学在课程结束后,仍然会主动谈论自己的体会及反思,使课堂上所学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做了学以致用。

五、注意事项

(一) 结合学科特点设计活动项目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拓展训练与专门开展的拓展训练活动不同,在设计拓展活动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医学专业特点及学科特点,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拓展活动,否则将失去医学专业教育的根本,顾此失彼。活动设计之前应和学生交流,广泛征集意见后再进行设计,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做到有的放矢。

(二) 注重学生的体验分享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活动结束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体验非常重要。在分享过程中,大家踊跃发言,集思广议,即使有个别同学在活动中没有特别感受,在相互交流中会被激发进一步的自我反思。有些时候同学的交流可以使主题更加深化,事半而功倍。

(三) 授课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积极引导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不尽相同,授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尤其是一些在活动中表现较为游离、在分享中较为沉默的学生,必要时可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单独沟通。在课程结束前的感受分享环节,授课教师应认真聆听,详细归纳,并在课程结束之前总结此次课程效果,引导学生反思,确保课程设计主旨明确。

六、总结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篇10

1说课程

1.1《预防医学》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21世纪新型医生的重点课程,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医学院校15门主干课程之一。《预防医学》课程实际上是一组公共卫生课程的整合,是一门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研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的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和联系,要求临床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及相关临床专业课后必修。

1.2《预防医学》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我校的办学定位是“走下去,走出去,创特色医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主要面向基层和农村培养实用型技术性高等专门医学人才。《预防医学》课程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医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依靠多种教学手段保障教学各环节质量,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逐步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和“群体观点、大卫生观点、概率论观点和多病因观点”,认真落实疾病三级预防的原则,特别强调在不同医学环境下都要重视实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该课程由于内容的广泛性和技术的通用性特点,决定了它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群基本职业能力。

2说教材

2.1教材特点与内容分析:本门课程在教材选用上坚持与公共卫生发展和专科层次卫生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力求使学生学有所用。本门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以我校预防医学教研室成员为主要力量编写的“十一五”国家精品教材《预防医学》,这是一部高等医学专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验教材,具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新形势下的鲜明特色。其最大特点就是以新的健康观和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案例教学。全书分3个部分,分析了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介绍了寻找人群健康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控制影响人群健康危险因素的策略与措施。每章或每节均以案例开始,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介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满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教材所选用的案例具有新颖、经典、有趣的特点。

2.2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基层岗位设置需求和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教3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教学重点突出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突出预防医学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解决办法是加大这部分课程学时,强化案例教学,加大实习指导力度和频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难点。解决办法是大量练习,手工的或计算机软件的练习并举,并强调人人参与,当堂检查,重教学过程的实际参与。

2.3参考教材:主要参考教材有黄吉武主编的《预防医学》(3版)、李立明主编的本科教材《流行病学》(5版)和马斌荣主编的《医学统计学》(4版)等。同时为了更好做好实践教训,教研室组织补充编写了《预防医学实习指导》和《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等教学讲义,强化实习内容的教学。3

教法

3.1理论教学教法:实行以案例为中心,综合问答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多元化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布置思考题,课堂提问,课中强化,提高学生预防医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正确的预防医学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3.2实践教学教法:基本思路是以课堂实习和实验为主,社区参观考察和调查研究为辅,引导利用好业余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有代表性的预防医学典型实验、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数据处理及分析卫生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教学内容体现联系临床、联系实践,学有所用的思想,并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安排学生分批到基层医疗机构见习基地进行不同形式的社区实践性学习,进行疾病防治的实践和参与卫生服务的工作。

4学法

4.1学情分析:我校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高中起点三年制普通专科,学生生源质量较高,文化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较强。《预防医学》课程要求临床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及相关临床专业课后必修,此时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

4.2具体学法:《预防医学》课是操作性较强的课,因此要教会学生应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方法,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在新课之前认真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通过教材介绍,借助教师讲解内容信息和对内容的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可随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课下及时复习巩固,认真总结,整理出知识框架。并积极引导学生自学和学习方法总结。

5教学过程

5.1案例驱动,激趣导入(10分钟):先是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来组织教学及复习旧课,然后用5分钟时间介绍案例导入新课,这样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学知识点。

5.2初步尝试,探究新知(10分钟):针对案例内容初步分析原因,引入新课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学,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再与实际情况相对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预防医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5.3教师引导,学习新知(50分钟):教师用ppt课件文本,结合教材介绍,对新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向映象。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以教师教授为主,穿插提问,适时组织讨论,实现师生、生生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这是我校预防医学教研室目前大力推行的重要而实用的适合专科层次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有效预防医学学习方法,效果良好。

5.4解决问题,形成技能(15分钟):完成新知识的教学后,教师指导学生就前面介绍的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结合标准答案给予适时评价。随后利用每章或每节课后习题进行当堂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