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十篇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十篇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15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1

关键词:图形符号象征性多义性原创性个性化平面广告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5-091-02

1图形符号与它的象征性

从来图形和文字就是全人类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图形具有传达信息直观、明了、美感、悦目、大众化等特点而独具魅力。特别是图形具有与其它事物多项关联的特性,这就使得图形符号具备了象征含义,从而也使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大放异彩。

1.1图形符号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符号是不可替代的内容之一。图形符号是现代设计中普遍使用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纹样和标志标识等更注重象征意义的图形。图形作为一种符号,是用以传达某种信息的载体,它代表或者指向某一事物。图形符号不同于记号。记号只是指明某一事实,它不能使人的心里转换到别的对象,而只能被解释为被其所规定了的某种事物或某种状态,它属于一对一的单纯识别关系。但是,符号却能引起观者的连锁反应,能够引起观者举一反三的思维,从一事物联想到多事物。符号包括有:主体、符号、概念、客体,具有概念的功能,能够反映某种意义而且易于识别。

苏珊・朗格曾经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他认为符号分为“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两种类型。“艺术符号”指艺术品整体传递出的符号,而“艺术中的符号“指作品中具体的符号。图形符号用于平面设计中,其艺术性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图形符号从“艺术中的符号”转换到“艺术符号”所产生的作用,而这一转换又是依赖于人脑的联想和想象完成的,这也体现出了图形符号的象征含义。

1.2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性

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性。大多数图形符号被设计时都同时具有审美和寓意的双重目的,即使是完全从视觉美感出发的随意设计的图形,也将会对人们的大脑造成相关的联想而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他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做是代表其它东西的某种东西,”意大利符号学家艾克对它这样定义。用看似毫不相干的符号来表述某一主题或概念,这时它就有了象征的内含。用视觉图形表述抽象概念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用“鸽子”的可视图形表达“和平”的主题,用“几何图形”表述“现代”一类的概念,用古老的“纹样”来表述传统的寓意等等。这正向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所说的那样:“所有的纹样原先设想出来都是作为象征符号的”。

1.3传统图形符号的象征性

传统图形符号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深入民心,丰富广博,多姿多彩。它包括建筑样与建筑装饰,历朝历代的服装样式于服饰,各个历史时期的器皿样式和图案装饰,园林艺术,民间服饰,民间艺术、书法绘画,雕刻雕塑、图腾美术等等。传统图形符号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演化而形成的,具有某种定式。由于历史发展的规定性,传统图形大都具有祈福避邪、祈求吉祥平安等象征意义。比如:牡丹图案象征富贵祥和,狮虎图案象征威严尊贵,梅兰竹菊象征君子雅士,龙形图案象征帝王至尊,就是花生莲子也象征着多子多孙等等。其中有借音寓意的:蝙蝠图案寓意幸福翩翩飞来,双鱼图案寓意连年有余,红枣、莲子、花生图案寓意早生、多生、且有男有女;有借形寓意的:福字倒贴寓意福到家中,五谷图案寓意人寿年丰,二龙戏珠图案寓意欢乐祥和;有借义寓意和多项寓意的:幼芽、大树、荷花、竹子、雄鸡、山形、水纹、祥云、风鸟、喜鹊、梅花、鸳鸯、连理……这些传统的图案纹样承载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情感,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也反映出艺术的魅力和人的某些精神需求。传统图案枝繁叶茂树大根深,是设计中最宝贵的资源,是启发图形设计的极佳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4现代图形符号的象征性

现代图形设计与时俱进,变化无穷,视角独特,形式新颖,包罗万象。现代图形的题材更为广泛,出现了大量的抽象图形,包括计算机随机设计的图形,显微图形生成的图形,太空宇宙宏观图形等等。这类图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具有新的寓意和象征。比如:“几何图形”通过给人造成的视觉心理感受,体现它的象征含义:圆形具有团圆、祥和、柔美、完整、包容等寓意,方形具有稳固、肯定、明确、坚实等的寓意,三角形具有趋势、动态、进取、求变,锐利、不安、危险、等寓意,不规则几何图案有无序、动荡、激越、变态、扭曲、活力等寓意。再如:X光拍摄的人体血管图对于网络时代的象征具有很强烈的现代感和独特的视觉美感。

1.5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多义性

图形符号象征性具有多义性特征,这是由图形与其它事物的关联性决定的。它有形态方面的关联,性质的关联,意义的关联,有直接关联,有延伸意义的关联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关联都会引起观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图形象征的多义性由此而产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传统习惯,,文化结构,民族性格,地域特色,职业等因素的作用,人们对同一图形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角度和看法,存在着很多差异,这也体现出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多义性;再有,由于历史发展,时空变换,观念更新等因素,也使得图形符号的象征性产生了多义的特征。

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性,它有约定俗成的;有通过社会发展,文化交流,新事物诞生等原因不断形成新的象征含义的;也有正待被发现或生成中的。这些特点与平面广告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图形符号必须准确传达广告设计的主题概念,必须巧妙的象征主题含义。

2图形符号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图形符号具有象征性和多义性。一方面,这种基本的象征含义容易形成某种定式,这使得它具有便于认知和解读的特点,但也易于出现雷同和缺乏个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图形的象征含义是通过人的联想和想象完成的,由于人所处的地域文化,社会习俗,职业特点以及关注角度等原因而形成理解上的差异,更形成了图形象征性的多义特征。为此,设计师应当把图形已经具有的基本寓意作为基点,运用联想和创想思维对图形的寓意做进一步的拓展,以赋予图形更多的象征含义,使图形符号能更好地述求于广告创意的主题。

2.1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功能分析

图形符号象征性具有能指功能和所指功能。能指功能指的是具体符号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存在着不同的指向性。它是一种用甲说乙、甲说丙、甲说丁……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要求设计师通过已知的象征去象征未知的主题,或者说用一个符号去象征指涉更多的主题。比如:龙形图案曾经象征皇权、国家、民族、祖先、天、地、水、火、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龙“又被赋予了精神、文化、传统、创造、传承等等寓意。又如:@是网络中的一个符号,它既有有象征电脑、互联网的含义,另外,还象征着现代、交流、信息、跨越、联络、沟通、等等,同时它也可以象征虚拟、空虚、陷阱、黑暗、距离、期盼、愿景等。所指功能指的是,不同的符号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内可以指向同一事物。它是指用乙说甲、丙说甲、丁说甲……的思维模式。如:我国传统图案中,长寿的主题可以用松柏来象征,用寿龟仙鹤来象征,用日月山川来象征等。

2.2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动态性

图形符号会随着时空的变化必然的不断的产生出新的象征含义。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中,图形符号象征性也是如此。它既有约定俗成的一面,又有不断被赋予新意的一面。时空的变化赋予了事物新的含义,而代表或象征事物的符号也在发展变化中适应着事物新的含义。这种旧事物的不断变化和新事物的相继诞生,就要求设计师去关注图形符号象征性的动态特征,挖掘其新的寓意和新的指向。比如:2001apC会议使得“唐装“走向世界,08奥运使得“中国结”、“方块字”、“太极拳”风靡世界,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孔子学院”,当下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将“中国建筑”等一批批中国元素不断地推向世界。象征中国,象征崛起,象征腾飞的寓意在这些符号中尽显无疑。同时这些图形也成为了国际语言的一部分。

2.3图形符号的设计与创新

创新创意是一切设计的灵魂,是一切艺术活动中最鲜活最具感染力的因素,图形符号的设计更是如此。创新创意是思想的火花,是智慧的结晶,它每一次新的独具美感的、传达着强烈象征含义的有特别指向的设计,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审美理想。平面广告的图形设计是有明确主题指向的,利用图形语言准确巧妙地寓意主题概念,可谓设计中的设计,这种创作中的创新是依托创意实现的,它的定位是准确、新颖、巧妙。既指向明确清晰,表达婉约含蓄,机巧幽默。有如常听到的赞誉词:妙笔生花、妙趣横生、妙不可言、奇妙无比,都是对艺术的肯定和欣赏,又如对另一类作品的“恭维”:索然无味、平淡无奇、牵强附会,好的设计会使观众得到赏心悦目、引人入胜,浮想联翩之效,在美妙的联想与想象中享受艺术体会意义,而面对那些平庸之作时,则会有隔阂隔离之感,不屑一顾或近进而远之。

图形符号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创想和创新的过程,首先是观念创新,题材创新,图式创新,图形符号象征含义的创新。图形符号设计中的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旧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融入新的概念,新得的结构,图形符号的象征要有新的指向和内含。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设计师需要具有先进的理念,宽广的视野,新鲜的角度,有对新事物的敏感,对原有符号的充分了解,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深刻挖掘图形设计中从视觉形象到象征内含的原创性和独特性。比如对“沟通”这一主题的诉求,可以用几何形、音乐、email、@、短信表达,可以用江河、空气、道路、桥梁、植物、建筑、绳索、栅栏、梯子、交通、管线、水进行表达,可以用太极图形、文字符号、古装甩袖、中式盘扣、茶具、民族符号、会址、标志物、旗帜来表达,还可以用肢体动态、拥抱、手、嘴、血、等等进行表达。在图形符号的设计中,对旧的题材审视时要有新视角,新创意;对新事物新题材要勇于开拓,勇于涉猎。

2.4图形符号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图形、文字、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基本语言,由于图形符号具有的独特的象征含义,使得图形语言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应用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着广告设计的成败得失。平面广告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于图形符号的设计与创新。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下,图形符号象征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这也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全球眼光世界意识,必须紧随时代与时俱进,必须贴近生活关注时尚,必须善于收集信息发现趋势,必须拓宽思维努力创新,必须设计出富有新意的图形符号,使其能够更合理、更准确、更巧妙的指向或述求于广告的主题,从而获得具有原创性和个性化的创意设计,使图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

注释: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创新/维度

【正文】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他从民族、国家、政党紧密联系的3个方面精辟地阐明了创新的价值目标和重要作用。当前,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同志要求,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因此,创新观念、创新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必将涉猎、渗透、凝结在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理论、体制、科技等领域或层面。其中,理论创新则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对此,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几个维度及其关系问题谈点浅见,以达共勉。

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思维发展“轨迹”的“链条结”、逻辑纽结维度来看创新和“扬弃”超越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其孕育、创立之日起,其理论思维发展的“轨迹”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随着时代的特征、历史的条件、实践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等情况而与时俱进,并紧紧和上述情况以及形成创新思想的“源”和“流”凝结在一起,呈现为理论思维发展“轨迹”不同性质和同一性质的“链条结”、逻辑纽结。而凝聚在其“链条结”、逻辑纽结的思想营养、思想精华则是创新,从而内在必然地形成创新和“扬弃”超越的关系。马克思理论的创立本身是一种创新,而且是根本性质不同的革命变革。它“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扬弃”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预测的有价值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革命的改造;同时又溶入了新的发现,从而进行理论创新,以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创立了以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部理论基础的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从其根本性质、历史地位、价值目标、伟大作用诸方面,都远远超越了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及其理论。这种超越是不同性质理论思维发展“轨迹”的“质”的飞跃,是“突变”。从科学理论思维发展的逻辑连续性分析,除上述不同性质的质变、“突变”外,仍然存在着同一性质理论在不同条件下的“量”的扩展、超越。这种理论创新的“量”的扩展、超越,是在坚持整体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对某些局部或个别的结论,因实践条件的变化而作出的某些调整、修改或改变,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的体现。譬如:处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拟从资本主义很高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冲破其狭隘的生产关系,从而使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尖锐化,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逻辑推理而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因此,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1页,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取得胜利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列宁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并由此得出了社会主义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于1915年在《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写道:“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第554页,第3版)上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取得胜利的理论在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是符合逻辑思维发展规律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一性质理论思维发展“轨迹”上的“量”的扩展、超越、丰富和发展的范例。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根基点、生长点维度来看创新和求实求真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其理论来源于实践,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实践是孕育、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肥沃土壤”,因而其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这就决定创新和求实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成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中轴线”。其中,求实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求实的必然和结果。没有求实的创新,不是科学唯物论的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没有创新的求实,是死板的机械唯物论的求实,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发展前途的。这里所说的“求实”是求实的“静态”和“动态”的辩证统一观,它包括3层含义:一是指坚持一切从现存的事物的实际出发;二是指坚持一切从事物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三是指坚持一切从不同时空、不同条件下事物的实际出发。这是创新的前提,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求是”。求是是指探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它也包括3层含义:一是指事物某一层面的规律性;二是指不同层面的规律性;三是指较深层次、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这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第三阶段是“求真”。求真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即指在人们的头脑里包含着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客观内容,是客观真理,而且是已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客观真理。这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人们获得认识的成果即获得客观真理阶段。人们获得客观真理,只能说是处在“客体主体化”形成人们的正确思想阶段。那么,要实现人们的正确思想,以其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变革客观事物,以实现人们的价值要求、价值目标时,就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第四阶段,即“主体客体化”阶段,它也是求实和创新辩证统一关系在其运动、辩证发展的一个周期的最后阶段,即落脚点。从求实和创新这一辩证逻辑思维运动分析,“求实”、“求是”、“求真”以及实现其价值目标各个阶段,都是紧紧和创新联系在一起。由此可知,求实思想和创新思想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思考的两个侧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一对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纽结。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提特征的科学性、真理性维度来看创新和继承坚持的关系

科学性、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根本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此,160多年来,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感召力、无法估量的震撼力影响着全世界,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着科学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矛盾观点”、“辩证唯物观点”、“实事求是观点”等一系列基本观点永远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科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交织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一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将灭亡的特殊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和雇佣劳动剥削的本质,揭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的“症结”。“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某些新的变化,诸如:通过发展合作制、股份制、基金投资等手段,使部分财产权在社会层面得到扩散;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有效地运用计划经济的调控等手段,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通过跨国公司,以科技领先地位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得到相对稳定的发展。但这一切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因而说,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整体上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并不因其某些条件的变化而“过时”,也不因其某些局部性或个别结论的改变。而失去其科学理论耀目的真理光芒。正因为如此,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必须要在继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是可靠的、坚定的、坚持正确方向的科学创新。

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指导实践的社会功能维度来看创新和“结合”发展的关系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3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构想;工艺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应用

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顺利展开的一个基础,建筑设计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而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这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良好的基础。

1现代建筑设计概述

1.1现代建筑设计的进步

为了更好的体现出建筑设计的改善,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设计的对比分析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如果从设计方式来说,传统的建筑设计通常是对以往的设计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将设计的规范当做是设计的主要根据,但是当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个比较重视的是对信号的预测和分析以及对空间中不同元素进行合理的组合,如果站在设计的性质上来讲,传统设计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的是对技术的应用,而现代的技术当中更加重视的是对技术水平和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实际需求的综合考量,这样也就充分的体现出了其工程性的特征。

1.2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

当前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建筑的设计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现代的建筑设计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需要,比如建筑企业可以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充分的借鉴来自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和城市设计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使用更多的现代化和先进技术,从而使得其功能性和艺术性得以充分的结合,这也使得数字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些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也将电脑软件当中的设计能力进行充分的应用和发展,在空间和形体设计的过程也有非常好的成效。

2应用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意义

2.1提高了设计产品的科技含量

为了对设计思想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人员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思想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产品身上要体现出时代的特征。首先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和与之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工艺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也是对传统造型工艺的一种巨大的冲击,在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工艺美术设计创新的思想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建筑物本身的科技含量大大的提升。

2.2提高了建筑设计的水平

当前的一些比较主流的建筑设计思想是在传统的设计思想当中加入了一些全新的设计思想,充分的利用了这一过程中所发展出的先进技术,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科技的含量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在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了更多不同的因素,所以它是更有现代特征的一种方式,在建筑设计发展史上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建筑的设计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使得现代建筑设计质量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3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

工艺美术设计在当今的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实现了完全融合,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新的环境中,工艺美术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完善。

3.1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特征的应用

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实现对设计思想的创新,主要是指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应用创新思维,促进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对工艺美术设计思想进行创新之后,一般会具有一些特征。例如,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思想,会体现出的特征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在这些不同的思维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属于一种直觉性的思维,主要是用具体的形象思维内容作为主要的工艺美术设计状态。在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实现对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可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历和一些特殊的感受,捕捉一些具有深刻意义和特点的形象事物,完成对建筑物的创新设计。如果建筑物的设计缺乏形象,没有一定的思维状态和语言表达,整个建筑物看起来就会缺乏生气。

3.2工艺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应用的具体表现

创新思维在工艺美术设计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对图形和色彩的创新。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实现对设计思想的创新,主要模式就是通过建筑物传达出设计的含义和内容。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增加其他的设计元素进行创新和渲染,使视觉效果更加完美。在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实现对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应用,可以在建筑设计的图形和色彩等因素上实现。例如,在工艺美术的设计中,图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设计的灵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很多产品设计,一般都是通过造型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图形是建筑设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视觉语言,在建筑设计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可以体现出设计师的感情。

3.3工艺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应用的作用

建筑设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标志,在新的时期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工艺美术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完善。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实现对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增加了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构想提供了一些灵感和动力,促进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建筑不仅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空间,还是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实现对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为建筑造型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理论技术支持,有利于建筑设计的现代化发展。

结束语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为了更好的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我们必须要对工艺美术设计不断的创新和应用,只有这样,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才能融入越来越多不同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建筑自身的时代特征,这种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会使得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和水平得以充分的提升,现代建筑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爱民.浅谈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4

1、图形设计语言

图形作为设计的语言,要注意把话说清楚。在处理中必须抓主主要特征,注意关键部位的细节。否则差之百,失之千里。比如苹果、西红柿、桔子等在体量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有很大不同,这就要在处理中住它们各自不同特征。

创意的图形表现是通过对创意的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将想象、意念形象化、视觉化。这是创意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从怎样分析、怎样思考到怎样表现的过程。由于人类特有的社会劳动和语言,使人的意识活动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人的思维是一个由认识表象开始,再将表象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而后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普遍化加以固定,从而是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维世界的各种对象和过程均在大脑中产生各自对应的映像。这些影响是由直接的外在关系中分离出来,独立于思维中保持并运作的。这些印象以狭义语言为基础,又表现为可视图形,肢体动作,音乐等广义语言。

“奇”、“异”、“怪”的图形并非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图形语言,才是达到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必要条件,以便于公众对广告主题的认识、理解与记忆。

在一定的艺术哲理与视觉原理中,创意通过上下几千年纵横万里想象与艺术创造。作为复杂而妙趣横生的思维活动的创意,在现在的图形创意、广告设计中,它是以视觉形象出现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意形式。

2、平面图形设计与符号的本质联系

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教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在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一个记号X代表并不在的Y,成语“雁泥鸿爪”生动准确地表述了符号的概念,鸿雁在泥沼与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使人们得知曾有鸿雁经过这里的事实,并且可由此推断出鸿雁的大小多寡等信息。爪印,是记号X,而鸿雁是并不在的Y。符号学,正是研究符号规律的科学。

赛车场地中,设计者将转弯处的墙壁涂成黑黄相间条纹的图案,借以提醒车手集中注意力,警惕发生意外。这是因为每当人们看到黑黄相间的条纹时,都会不自觉的产生畏惧感和警惕性,这种感觉或不仅仅来自于图案色彩本身具有的视觉特性,可能也与黑黄色条纹使人们产生对虎或是蜜蜂等可能给人带来危险的动物的联想有关,人们对这样的图形的畏惧与警惕是人们共同生活经验中对老虎或蜜蜂的畏惧与警惕的延续;相同的绿色,却常会使人们产生心旷神怡的愉悦感,仿佛置身于茂密的丛林与清新的空气之中,而生命在自然的环境下也得以健康的生长。因此,绿色,被更多的运用于医药,环保等关于生命领域的设计课题中。

平面图形设计本身是符号的表达方式,设计者借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作为中间媒体的平面图形设计作品,这时就充当着设计者思想感情符号,而这个符号所需表达的信息是否可以被观者准确的、快速的、有效的接受与认知,就成了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正是由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中对图形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把握的准确有效程度所决定的。由此可以说,符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训在这里得到了新的诠释。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庄子在其著作《庄子外篇》中就已提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语言的任务是事物信息的被传达,语言的角色是传达信息的媒体。符号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

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平面图形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字体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无疑,这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但同时,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

符号的三个类型和层次

从符号与它指涉对象(即其指向与涉及的事物或领域)的关联上,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是符号的三个层次

图像符号(iCon)图像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的相似而构成的。如肖像,就是某人的图像符号。人们对它具有直觉的感知,通过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认出来。

指示符号(inDeX)指示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具有因果或是时空上的关联。如路标,就是道路的指示符号;而门则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

象征符号(SYmBoL)象征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内在的联系,它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比如红色代表着革命,桃子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长寿的象征。

版面图形设计本身是符号的表达方式,设计者借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作为中间媒体的平面图形设计作品,这时就充当着设计者思想感情符号,而这个符号所需表达的信息是否可以被观者准确的、快速的、有效的接受与认知,就成了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正是由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中对图形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把握的准确有效程度所决定的。由此可以说,符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训在这里得到了新的诠释。

把握符号的变量思维,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范畴

作为狭义的个人思维,具有与生命等长的长时间性和对不同生活空间的探索性;作为更广义的人类社会的思维活动,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永恒性与对所有涉及空间的适用性。作为思维的主体,符号在时间与空间的变换中也是可变的。

■不同的时间空间,使某一具体符号有着不同的指涉物;■不同的时间空间,不同的符号指涉同一事物

a.不同的时间空间,使某一具体符号有着不同的指涉物

河南安阳殷商遗址出土的大量龟甲兽骨上,刻有大量象形文字,称为甲骨文,这是我国可考的最早文字。这些文字当时是用来记录占卜结果的,也就是记录事件的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数千年后的今天,除了在考古工作者的眼中它还保留有记录事件符号的特性外,在绝大多数的人心目中,这些难于辨认的文字,已成为几千年前那个时代的象征。在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中,甲骨文的形象反复出现,它所传达的信息已不再是古人询问命运的结果,而转变为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追思,在这里这些文字已经成为数千

年中华文明荣耀的提示符

“卐”字符,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火或是太阳的象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出现。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卐”是一个佛教符号,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认为它是出现在释迦牟尼胸前的瑞相,用作为“万德吉祥”的标志。

B.不同的时间空间,不同的符号指涉同一事物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变化,变化着的时间和空间赋予事物以新的含义,事物也都在不断的变化着代表它的符号来适应它新的含义。生活在这样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在变化,建立在大脑中的映像-符号,自然会出现差别。时尚,也许是社会中变化最快的事物,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会有所不同。代表时尚的符号,也在随之不断地更新变化。

2002年,流氓兔的造型风靡京城,它以其精彩的情节与令人瞠目的视觉效果征服了广大的观众。很多朋友在见面时都会互相问道“看过流氓兔吗”,无疑,观看这样的一部动画,是时尚的体现,已成为代表“时尚”的众多符号之一。如今市场上很多商家,受到了这部动画的启发,创造了一群在形象上类似电影中主人公造型的形象。目的就是希望借此传达给观众,购买和使用这样的产品,是一种同观看动画流氓兔一样的时尚行为,是你永远紧握时尚脉搏的生活方式之一。

没有什么问题像与符号有关问题那样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此复杂如此基本的了,符号与人类知识和生活的整个领域有关,它是人类世界的一个普遍工具,就像物理自然界中的运动一样。

3、平面图形设计与文字相通的。

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凯勒先生所说:“字体应该是图形要素。字体图形就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文字的图形化特征,历来是设计师们乐此不疲的创作素材。中国历来讲究书画同源。其文字本身就具有图形之美而达到艺术境界。以图造字早在上古时期的甲骨文就开始了。至今其文字结构依然符合图形审美的构成原则。世界上的文字也不外乎形象和符符号等形式。所以说,要从文字中发现可组成图形的因素实在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图形文字则是在发展了几千年的汉字基础上,进行字体的再图形再创意。利用一些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创作的素材,同时用这种创意来表现现代社会中的某些行为。制造一

种现代的气氛,使文字创意有现代感。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所要表现的内容,是一种意象化的图形文字。在开始的创作中我寻找了现代最有表现力的创作素材,从字形出发,研究了许多文字的字形、间架结构。从现实的视觉生活中,发现了最容易表现和被人们理解的行为符号""。于是我就围绕着""去找各种与它有关的文字,这种有关结构的相似性、语言的延展性和局限性以及新的结构赋予这个汉字特定的含义。

文字图形,就是将文字作为最基本单位的点,线,面出现在版面编排中。使其成为版面编的一部分,甚至整体达到图文并茂,别具一格的版面构成形式。

汉字的意象化图形创意的思想是源于图形创意的思想而发展的,就是把文字本身当作一种图形来对待,再加上其本身的文字内涵进行图形变化含义的延伸。但这种图形文字与原始的文字图形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图形,后者是文字。文字是在原始的图形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的文字图形又是在现有的文字基础上发展变化的,要比原始的图形文字更具深一层的文化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象形文字只是对事物表面形体上的认识,是一种传达信息的简单语言符号,是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中产生的,还称不上文字。而且现代汉字发展已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统一和规范化了,汉字的意象化创意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的再创意,利用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化的元素符号,在汉字结构上的再图形化,再创意化,让人们对已有的汉字熟悉的基础上想象变化后的另一种含义,也就是"旧字新意"这个概念吧。把图形符号与文字结合在一起,重新构成字的新的概念,缩小了字本身的内涵,赋予它特定的含义,或重新来诠释它的字面意义;把字进行图形化的处理,把文字的形作为图象来对待,把文字的意作为创意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形变来拓展意,以意来限制形的蜕变,进行文字的意象化处理。

Longislandaquarium是一个现代的水族用品公司,该公司的司标是由香港的设计师蔡永耀为其设计。因为是水族公司,所以标志的基本形便考虑为“鱼”的造型;又因为该企业是香港一家现代型企业,所以设计师便采用了公司名的首写字母“L”。

汉字设计再创意而言,必须要求构思到位,准确,不能影响汉字本身的主体形象,更不能发生误导,设计者必须抓住创意设计的重点,强调对字面意义的理解设计,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

1)是根据文字的意义及结构进行情节化、心理化的空间布局,借用图象化,符号化的处理。

2)汉字的创意设计必须重视汉民族在长期运用汉字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心理一一望文生意和依形联想的审美观。后者是汉字创意再设计的重点,使设计者的意图和观者心灵得到沟通,将汉字的音形意高度融合统一起来。

4、图形在广告作品中的表现

人们接触广告,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作品中图形的表现是否能抓住消费者,并引起消费者共鸣。相对于文字而言,图形具有动态画面构成要素。从运用三个方面考虑:

1)图形的使用数量宜少而精。对大多数广告作品而言,图形运用的多寡,其传播效果绝对不同。一两幅质量高精的图片,形象鲜明突出,一针见血地突出主题,可以一当十;而超过两个图形之后产生的视觉冲击力相对减弱,画面气氛显得平淡。

2)图形的面积因素取决于图形的重要性。大面积的图形往往用来渲染气氛,可以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尤其是室外大型的广告招贴,更需要形象生动的图片来抓住读者的视线,以达到瞬间传达信息的目的,小面积图片用于帮助和加深读者的印象。邮寄广告,报纸广告因其读者有大量时间阅读广告,其图形部分可相对减弱,而文字加强。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5

【关键词】地域化;建筑;创作

前言

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但是在目前建筑创作多元化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本身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繁乱趋势。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2)“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6

建筑设计作为施工阶段主要的执行依据,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作用巨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水平水涨船高。下面是笔者对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些简述。

(1)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发展。为了体现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成果,笔者对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做出对比。基于设计角度来看,传统设计主要依靠历史经验总结和国家或行业设计规范完成工作任务,现代设计则于设计过程中更多地强调预估、信号分析和不同类型建筑的中间创造性因素的协调与配合;基于性质角度来看,传统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施工技术层面,而现代设计则将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作为侧重点,具有显著的工程性特征。

(2)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性。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设计水平也应相应提高。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才是满足当前社会建设需求的唯一途径。比如说,为实现具体某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应该重视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并立足创新;建筑设计工作与城市设计工作的联合;积极引进与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等等。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应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推广与应用视为重点。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中,有电脑辅助设计和拓展各项涉及功能,特别是空间设计与形体设计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应用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作用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建设取得快速进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和前提条件。因此,建筑设计工作者应该在设计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理清设计思路,不断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孜孜不倦提升自身设计实力,从而良好适应现代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方能积极推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长足进步。当下,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

(1)增加建筑设计产品的技术含量。为达到建筑造型美术设计思路的创新目的,相关设计工作者应积极获取新兴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思路,主动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切实提升建筑造型设计的改革思路。建筑设计中,倘若要求建筑物具备时代特征,必然需要我们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理论原理。这一点,也作为现代造型美术设计思路创新应用的主要标识,也是对传统造型美术设计的改革与挑战。由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处理,造型美术设计创新思想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尤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造型美术设计思路也可以增加建筑设计产品的技术含量。

(2)提高现代建筑设计的水平。现代建筑设计思想是基于传统设计结合新型设计思想并引入先进科技手段,使得建筑设计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而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往往体现于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应用过程,也是设计工作者自身设计水平和知识能力的体现,对设计产品注入更多的设计元素,极具当代特色,也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发展历程,对于提升我国建筑设计水平具有利好。

3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造型美术设计在当代社会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新社会环境、新技术条件中,造型美术设计的应用逐步趋于完善。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的实际需求,设置工作者往往要对造型美术设计进行创新。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拥有规律性和很好的价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

(1)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特征的良好应用。造型美术设计思路的创新主要体现于造型美术设计的应用思维的创新,极大程度推动造型美术设计发展。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创新的产品特征往往具有现在特征。例如,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会呈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等。以上思维特征,应用最为常见的是形象思维,它是一种直觉性的思维方式,主要将具体形象思维特征作为造型美术设计的实际状态。现代建筑设计思想中,可以实现对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引入与应用,基于形象思维并融合自身工作经验和设计感受,捕捉部分有价值、有意义的形象事物,从而顺利完成对现代建筑工程的创新设计。倘若我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缺乏具体形象的定义,且没有特定的思维状态与表达能力,那么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将缺乏必要的活力和人文气息。

(2)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应用的实际体现。造型美术设计中应用创新性思维主要囊括图形创新和色彩创新两项基本内容。造型美术设计中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模式应该是以建筑物来表达设计含义和设计内容。设计阶段,可增加更多的设计元素实现创新与渲染,增加更好的视觉效果。现代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应用的实际体现为图形表现和色彩表现两个方面。比如说,造型美术设计中,图形作用不言而喻,应该是整个设计产品的灵魂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的设计产品往往都是以图形或造型方式来表现的。图形也作为建筑设计产品较为常见的视觉化语言形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拥有宽泛的应用空间,通过图形和色彩表达设计工作者的自我感情。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能力的根本。

1创新和创新思维

1.1创新

(1)创新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创新”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一种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的本质目的: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创新的主体:人。

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

创新的关键:就是改变。

创新的结果:两种:其一物质的。其二非物资的。

(2)创新与创造的区别:

创造:就是人产生新的精神或物资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强调的是新颖性和价值性,着重指首创,是一个具体结果。

创新:是创造的过程和目的性的结果。

1.2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的概念。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实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2)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创新思维是企业竞争的法宝;2)创新思维对我们每项工作都有作用

(3)常见的思维障碍:1)思维定势(从众思维、权威型思维);2)思维惯性(习惯性思维、刻板型思维)

(4)突破思维障碍:第一,顺向思维。第二,改变思考的顺序(逆向思维)。第三,转化思维方式:1)相互联系的事物相互转化;2)直接思维转化间接思维。

1.3创造力

(1)概念: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成果,这种能力叫创造力。

(2)如何充分发挥创造力?①要充满好奇心②无知者无罪③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2创新能力

2.1创新能力含义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变革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即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新事物推向社会使社会受益的系列变革活动中,创新主体所具备的本领和技能。

2.2创新能力的特征与作用

第一:特征:(1)综合独特性;(2)结构优化性。

第二:作用:(1)教人学习创新思维;(2)教人如何进行创新实践;(3)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2.3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1)遗传因素;(2)环境;(3)实践;(4)创新思维。

2.4创新能力的构成

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整合多种能力。

3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

3.1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界定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和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以创造性劳动为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社会服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作用和生产人员等各类专业专有技术人员。

3.2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8

关键词:图形创意;信息传递;视觉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R33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图形创意

(一)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

图形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实现艺术设计的传达,通常好图形都离不开优秀的创意,而优秀的创意和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在设计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实现,所以说创意是图形的灵魂。人类的思维活动是由抽象思维、意象思维、形象思维及具象思维等几项思维交替进行。图形创意思维方式除以上几种外,还包含逆向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方式。

逆向思维是把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构产生顺序的倒置,从事物结果向原因进行推演。例如在许多公益环保广告中,经常使用干旱的沙漠或干枯的河道等一些自然灾害后产生的可怕画面,意在提醒大家过度的破坏大自然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进而号召大家保护大自然,爱护水源等,此广告使用的的逆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即依照事物的表面现象联想本质,运用因果关系的习惯性发展,来推理、概念和判断的方式所表现的思维活动。越多的思维路线能够引发越多的创意方案,可选择性就越强,所产生的质量效果也越好。

(二)图形创意的设计

艺术设计的特性,导致图形的创意性成为图形设计的核心主体。无论任何方面的设计,都要求设计师有优秀的创意。创意是理性思考以及感性认识的结合过程,是由许多专家、前辈的归纳、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程序。

图形创意的前提是了解原本的信息内容,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种形式:(1)想像出一定事物的原形或原状,赋予相应的意义。(2)想像出特定的意义(原意),让你采用与之相关联的其它形象进行准确的表达。(3)想像出事物的特定原形并限定意义,让设计师进行有创意的组织、整理,做出准确表达。

二、图形创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一)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图形创意的标志设计中,一般包括具象型标志、抽象型标志、综合型标志、文字标志和吉祥图案等,具体内容如下。

(1)具象型标志是通过客观存在的认识、经验而反映的事物,通常以插图的方式在标志设计中出现。具体的图形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的对事物进行理解,因此具象型标志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设计形式。这种标志具有直观、便于记忆、识别等特点。

(2)抽象型标志主要指利用几何中点、面、线组成的无机图形、有机图形。通过符号、图形构成的抽象事物来实现意念和感觉的表达。抽象图案具有鲜明、间接和易于复制等特点,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和抽象意义,能够使特定的内容和深远的意义得以体现,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3)综合性标志是指通过结合多种手法所设计的标志,同时它具有多者的优点,在现代标志性设计中广泛的被应用,可读性和可视性强,具有听觉传达和视觉传达的优势。

(4)我国早期的文字是对图形创意的最好体现,但是随着文字的抽象性、简化性变化,现在人们已经很少能够准确地通过文字本身来推断其真实表现的大概含义。但当代文字标志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形化来赋予图形新型的含义,是文字和图形的综合运用。

(5)吉祥图案是运用我国传统图形中的精神元素与传统图形中的标志进行设计,二者相结合使设计语言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一起融为设计艺术的主流。

(二)图形创意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图形创意主要分为综合图形、、写实图形、意象图形和变形图形等。

(1)综合图形是把多个具有不同含义的物象相结合所产生的图形,综合的过程就是图形的创造过程。这种图形综合了所有物象的特征、意义,其具体又可分为拼置图形、集结图形、矛盾图形、同构图形等。

(2)写实图形主要利用写实立象方法进行装帧的设计,是一种日常运用中较常见的表现手法。在装帧设计中,写实形象语言不仅局限于油画、国画和版画等接近现实形貌的形象,并且包括不同的摄影作品形象。在运用写实形象语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从生活中寻找生动的依据;所表达形象应具有笔墨意味。若没有达到以上要求,其写实的表现手法就会限于平庸或拙劣。

(3)意象图形是装帧设计中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意象主要指艺术家们对客观物象及主观情感的结合,在脑海中形成意象,并且物化成有形的艺术作品的形象,意象是体现艺术家审美的观点,主要强调艺术家达到物我相融的艺术境界。

(4)变形图形即利用物象本身的变化而产生出的一种蕴含较丰富内涵的图形。在变形过程中,物象不仅具有本身的含义,还可以赋予物象新属性的特征,能够使物象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变形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拟人、肖形、异面图形、混维图形等。

(三)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广告设计是指利用视觉语言来表达广告的主题,使广告得到形象化表现,把画面的构成以恰当的视觉角度,以直观的、美观的法则形式以及一定的表现方法来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从而达到平面广告的宣传作用,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纯真形象

纯真形象重点是以直接的对话、可信的无声语言作为形象的主体,运用个别具有诱导力的形象来展现某个中心形象,可信可靠的形象采用陈述的方法进行表述,醒目而又单纯。例如某公益广告中:一片干涸的土地,一滴水,这种不加任何修饰的意境,很直观的反馈给受众信息:提醒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同时给人强大的,卓尔不凡的视觉与心灵冲击。

(2)夸张形象

夸张形象顾名思义是对形象本身进行变形处理、以倍量夸大,这样做可达到增加受传者的兴趣,并且大大拓宽创意的表达方式,通常这种表现形式是滑稽的、幽默的,也是会意于心、引人入胜的。是一种突破性的,在梦幻和现实、想象和真实间的神秘探索。

(3)抽象图形

首先,抽象图形是单纯而概括的图形组合方式,是一种非写实状态的高度理念化的图形创新形式。抽象图形的表达方法比较自由,脱离于表现技巧和表现对象的束缚,有较强的画面视觉冲击力,能够有效的体现画面的主题特征,在广告设计中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表现题材具有多元素的特征。

如汶川系统广告中的《济汶川》,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首先需要的是重建家园。罗荣设计制作的《济汶川》。巧借救济的“济”字,拆字成“汶”、“川”,借意来呼吁大家救济汶川,用最简单却又最震撼的视觉冲击感动观者,呼吁大家捐钱、捐物,用爱的力量去创造奇迹,用爱的力量来重建家园。这种抽象符号的巧妙运用,虽然没有具体的反映客观事物,但却在第一时间把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观者。达到形式与内容(信息)的最佳结合。

总之,平面广告设计在重视直观表达形象时,也不能忽略其蕴含的本身文化底蕴。正常情况下,优秀的广告作品往往超过了广告本身的使用功能以及表面形式,是一种人类审美趣味和精神生活的演变。

(四)图形创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设计元素主要是运用图形创意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即视觉传达,把指定的商品信息内容直观的传达给消费者,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近而促成购买行为的发生,达到预期的效果。包装设计的图形设计除满足正确性原则外,还应满足以下原则:(1)个性化原则。目前,商品种类五花八门,要想使产品脱颖而出,引起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个性化特征就显的尤为重要。(2)艺术性原则。设计者在设计时应注意的是,包装设计的图形不仅表达商品的信息,更需要表达具有一种文化内涵的产品。包装的艺术性也可以反映国家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欣赏能力。(3)局限性原则。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国家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就造成人们对图形传达的含义产生不用的理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商品所针对的消费群体对象进行设计。

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元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而言可包括以下几大类:(1)装饰图形。此类型主要是设计中运用装饰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介于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之间具有特殊性格特征的装饰图形。(2)具象图形。此种图形的表达方法可以通过写实性绘画或摄影来实现。写实性绘画主要有蜡笔画、油画、水彩画、年画、素描、喷绘画等。(3)抽象图形。此种方法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些缺乏客观性、真实性,但其表现形式仍可以对产品的信息等进行传递。但是抽象图形具有简洁和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能够激发消费者对商品产生丰富联想。

三、结语

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涉及的领域也逐步的扩宽,信息开始被人们广泛的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时代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有着不同的设计条件。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时代因素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观念,对图形设计进行再认识再升级,这样设计富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琮凯.图形创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崔生国.图形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9

关键词:声乐美学;声乐表演;艺术

声乐表演与其他艺术种类相同,都是以审美意识为基础,讲究美学要求。声乐作品在表演中通过独特的风格形成艺术再创作,是一种在声乐作品创作基础上结合声乐表演者的理解而采取的创作手段。可以说声乐表演也就是声乐创作的过程,它是为声乐作品重新赋予生命和内涵的方法,也是对声乐美学、音乐美学再度理解的过程。对于声乐表演而言,它的美学思维主要包含了作者、表演者以及观众对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这也是声乐表演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1声乐表演中美学思维概述

声乐表演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演奏界、声乐表演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表明,声乐演奏者的艺术创造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表现力单纯的凭借声乐演奏技巧是无法解决的,而是在高超的演奏技巧基础上具备丰富的艺术修养、艺术创作能力,能够在表演的同时将两者融合起来形成临场应变能力,这也是这里我们需要探索的美学思维。

1.1声乐美学思维的含义

声乐是音乐的一个分支,这也表明声乐美学与音乐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声乐作为人类诞生之后出现最早的艺术,它同人类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要求表演者具备高超的嗓音,而且具备良好的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作为声乐表演者而言,它在表演中无论是对原始的吆喝声还是当今声乐技巧的发挥,都需要以艺术的形态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经过多年工作总结发现,声乐艺术不管如何发展,都始终同人类社会活动相连,并没有脱离社会实践。声乐艺术的发展史也表明,声乐具备的美是永恒不变的魅力,它与自身构成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同声乐发展规律有着一定关系。虽然声乐在一定程度上与音乐有着极为相似的表现手段,但是它在表现形态、美学构成方面却存在特殊性,其表现得美学主要是声乐艺术内部规律。

1.2声乐美学思维的本质

从创作过程看,任何艺术创作都有一个主观化的过程,而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则显得尤为特殊。它是由主观(作词)主观(曲作者)化的情感表现的多重认识活动。这是声乐艺术创作过程的显著特征。前一个主观因素(作词)是在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基础上形成的主观化了的客观现实,而后一个主观因素所依据的实际上已是主观化了的客观现实,为此,后一个主观意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它必须在尊重前一个主观化选择的同时,按音乐创作的规律来反映它,从而形成一个多环节性的综合的情感流动与再创造的过程。

1.3声乐美学思维原理

对于声乐表演而言,其美学思维的具体原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统一性原理。声乐在表演的过程中每一个作品都是同人类实际生活、历史环境、该时期政治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因此声乐表演人员在表演的同时要将历史色彩逐渐融入其中,分析该乐曲任务的内心活动和行为特征。其次,精彩再现原理。在声乐表演中,任何一部作品都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展现作品精髓和当时环境。而每一部作品在创作之初就将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和含义赋予其中。因此来说,声乐表演并非是一个单纯的艺术表演,它还是历史文字、历史景观、历史文化的载体。

2声乐表演中美学思维的体现

2.1整体美学特征

在声乐作品表演中,首先要对声乐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作品的创作思路、创作背景要做详细了解,并剖析作者创作感受,在表演当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对作品进度进行合理控制。因此来说,声乐表演并非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形式,更是一个综合创作的过程。在声乐创作中我们不仅要将表演者的内心感受融入其中,还要对声乐的整体艺术感进行全面掌握,在演唱中还需要注意艺术与技巧的结合,从而提升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和整体感。

2.2演唱中的个性美

声乐作为音乐作品的一种,它也是通过聆听、体验等方式让人们从精神、思想上产生一种愉悦感,这也是音乐艺术体验的一种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演唱者需要通过对作品的能解和分析,在演唱中不断创作和完善,进而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对于声乐表演而言,它不同于音乐,它随着演唱者的不同而演绎出各种不同的风格,从而形成各种独特的个性美。

3声乐表演中美学思维原则

3.1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寻求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必须把乐谱作为基本根据加以认真看待。另外,对于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和风格范围的研讨也同样主要。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创造,仅仅忠于原著,具有真实性是不够的,它还必需与表演者的创造个性相联合。富于个性是音乐表演走向成熟的标记,但是要在忠于原作的根基上施展表演者的创造个性。

3.2历史性与时期性的统一

即音乐作品特定的历史作风与表演者所处的时期精力的统一。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存在物。任何声乐作品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是他原生的基础,也是它生长的基本土壤。就如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与舒曼的歌曲作品,印象主义时期德彪西的歌曲作品,民族乐派的柴可夫斯基与格里格的歌曲作品,以及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为宋代诗人苏轼做谱曲的《大江东去》,刘半弄作词、赵元任作曲的《叫我如何不想他》以及抗日时期出现的大批抗日歌曲等,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并且体现着这一历史时期的风格和特征。所谓时代性,指表演者所处的时代特证与历史作品之间的辩证关系。时代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并存在时间有相对持续性的特点。

3.3技能与表现的统一

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互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没有表演技巧根本谈不上是艺术表现,反之,脱离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的存在价值。在艺术领域,技巧是艺术表现的基础和前提,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无一不是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技巧是声乐艺术表现的基础条件,但技巧并不是表演成功的唯一条件。因为,声乐表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展示单一的技巧,而是为了表现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过程,技巧则是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手段。声乐艺术表演,从概念上讲,它既是声乐艺术,又是舞台表演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声乐表演是有情感转化的听得到看得到的艺术形式,是演唱者运用声音把感情转变成人们知觉的东西,并将情感呈现供观众感受欣赏的艺术。因此,声乐表演更多的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结束语

总之,思维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对于歌者的完美艺术表现,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当代声乐演唱中单一化风格的成因和改进策略[J].音乐时空,2015(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装饰;后现代艺术观念;装饰形态

前言

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平台,装饰艺术的设计和创作是从事各类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当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构建“大装饰”的理念,对培养学生设计意念、设计素养和原创能力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人类艺术诞生之时,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沃林格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装饰在原始社会是艺术的审美核心。各种彩陶纹样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标本。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

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从装饰的角度出发,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有关后现代装饰语意的教学,应当从以下二个方面人手,才可确保“‘大装饰”思想富有艺术设计的当代性。

一、装饰的观念问题

把握后现代的艺术观念,是确保艺术设计当代性的根本因素。后现代艺术是当代艺术及艺术设计的热点,它泛指现代工业社会大工业流水线生产以后西方出现的一些艺术思潮和观念,是当今西方学者对当代文化研究所做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生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些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带有后现代的特征,而后现代艺术观念也正在被国内学术界接受与认同。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而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后现代艺术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部分,而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又表现出古典的回归。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同时作为一种更加具备人性倾向的设计观念,后现代设计致力于消除工业生产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设计更加富有温彩。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人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像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后现代给我们带来的是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因此学生面对装饰观念的学习和把握上,不妨采取“两端深人”的方法,即一端深人研究传统的古典样式,详尽地了解东西方在装饰领域的不同艺术思想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另一端深人研究当代文化时尚的发展趋势,用兼具时代性和大众性的艺术眼光来审视和评析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审美取向,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装饰观念,并具备引领和培育大众审美走向的能力。

二、装饰的形态和语言问题

在后现代设计中,装饰是通过材质、肌理、声光、色彩以及运动等综合手段传递信息,对所装饰物进行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审美创造活动。装饰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语言中的形态表现。因此,现代设计越来越重视对装饰形态的研究,其中包括形态的基本特征的研究和形态与设计表现关系的研究。

1.形态的多维性。作为装饰表现中的形态语言,不论设计图(或模型)是怎样的,设计的形态都是多维性的,也就是说,设计的形态至少是二维或三维的。从人的生理与心理来说,还有四维或五维的可能性。所谓四维构形是以四维空间观念组构装饰形象的方法。“四维空间”借鉴了西方现代画派中“立体派”的艺术观,指在三维度造型空间中加入时间因素。形象的四维空间揭示了时空综合体中时间与空间的相互依附关系,因而使用假定的手段把不可视的时间过程理解为可视的细小空间组合,把不可视的时间形象变化为可视的空间形象。因此更重视物象的运动变化及全方位、多视角观察过程。五维构形是根据意念将客观世界中不相邻的物象与不可能相邻的物象在同一形体中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装饰形态。五维构形使各种物象摆脱了在客观世界中的固定位置和本来机能,并以某种崭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从而探索和表达了客观物质世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特殊感应,唤起读者某种情感律动与理论飞跃,散发出浪漫新奇的装饰异趣。对装饰维度的拓展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审美视野的不断扩大,也反映出现代科技媒体的不断发展对装饰艺术的新要求,这种要求既是范围上的,也是观念上的。

2.具象形态与意象形态。具象一般是指客观存在的形态,如人物、动物、植物、风景、静物等。意象形态(或抽象形态)是装饰造型的意象化、理想化样式,它是在装饰艺术传统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是主观意念程式化的装饰形象。具象形态与意象形态相互依存,貌似分离,实为一体。因为许多抽象形态本身就是具体物的形象,只不过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缺乏体验而已。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明白有些抽象形态虽非具体物之形象,却可以使人会意或联想到某种事物。表现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意象形态和具象形态是相互交替转换的,永远共存的。意象来自于具象形态在主创者头脑中的长期积累,以及对具象美感的归结、冥想等等,是形象思维以及造型艺术的更高级形态。认识了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的辩证关系,能使我们艺术设计者在面对意象物与具象物时,有着更多的选择与组合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