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艺术设计定义十篇环境艺术设计定义十篇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7:13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学科属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对艺术设计素描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近些年来,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问题成为这些争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归纳起来,对于环艺设计素描的认识大致具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把传统素描看做环艺设计素描。二是把染织、服装、陶瓷、装潢、环艺等研究方向的素描教学统一于同一教学体系,执行一个教学规范,认为设计素描就是环艺设计素描。三是把结构设计素描等同于环艺设计素描。笔者认为,上述环艺设计素描的认识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并非环艺设计素描科学的认识。

一、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定义

大百科全书把素描解释为:“素描是单色的徒手画;素描是用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素描主要是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艺术形式”。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准确地说是解释了什么是素描作品的问题。参照按照(美)大卫罗桑德在其著作《素描精艺》对素描的理解,素描这一概念还应该包含“素描的动作或事件”。

对设计素描的认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开始的。起初,设计素描是作为对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素描训练课程翻译介绍而提出的一个词语。这种注重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强调用线条来刻画对象的形体结构的方法和形式也被翻译作“结构素描”。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把那些更能为艺术设计教育服务的新的素描形式称为设计素描。并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把过去沿用的素描教学定义为传统素描或基础素描,努力搜寻设计素描和它们的差异性,以此来界定什么是设计素描。经过近30年的争论,现在人们似乎弄清楚了什么是设计素描这一问题,但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设计素描是与传统素描(基础素描)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和手段、思维方式和方法、素描性质和目的等方面与基础素描有着明显差异的素描形式,如表1所示。

这种认识对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笔者更愿意从设计素描一词的多义性来进行理解:(1)设计出来的素描,强调素描是设计思维在设计程序下的一种产物,重在素描的创作过程。(2)设计的素描,强调是记录设计思维创造过程的一种语言形式。(3)设计素描,强调对素描的设计,是指的一种设计形式。(4)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强调了设计素描的目的。(5)设计素描,强调素描,是指素描的一个子系统,一种素描类型。

此外,在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和探索中,人们还发现艺术设计不同的研究方向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学生空间、结构、光影、构造和材质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而染织则需要学生在图形、形态、工艺技术、色彩等方面有过人之处等等。试图把服装、工业设计、环艺、染织、视觉传达等研究方向的设计素描课程按照设计素描的一定程式规范起来不切实际。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却与各研究方向的内在需求和特征不相适应。正是基于上述的这种认识,笔者在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立足环艺艺术专业的内在要求,从学生的环艺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结合设计素描教学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一种观点:即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设计观念;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环艺专业知识中的空间、结构、光影、材质和构造,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要把素描课程看做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素描向专业知识的过渡和桥梁;要使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训练方法和教学目标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点;要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成果来充实和丰富素描教学。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从环艺素描教学的角度把环艺设计素描进行如下较为科学的定义。

定义1: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概念

环艺设计素描是以线条、块面来表现环艺题材的建筑、风景、景观、物体、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素描表现形式,是一种徒手绘制的单色绘画或设计作品,是环艺设计素描动作或事件。

定义2: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素描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是运用一定的素描和设计素描知识,在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素材搜集与整理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观念和专业学习兴趣为目的,服务于环境艺术专业的一种素描训练手段和表现形式,是艺术基础教育和专业设计教育的纽带和强梁,是环境艺术知识体系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层次的内容:(1)素描、设计素描和环艺设计素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素描是母系统,设计素描是素描的子系统,而环艺设计素描又是设计素描的子系统。环艺设计素描必定包含一定的素描或设计素描知识,比如:画面层次、画面空间、画面构图等。(2)环艺素描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环艺专业展开,把环艺专业中的空间、光影、结构、材质等知识和设计素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进行设计素描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有朴素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3)设计观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环艺设计素描的核心。以学生图形创造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为重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素描训练课题而得以展开的。(4)环艺设计素描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起着学生绘画艺术向设计艺术转变的转化作用。(5)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环艺素描具有一定的工程图纸性质,素描所记载的是设计思维的轨迹,体现着明显的过程性和图纸功能。

定义3: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外延

环艺设计素描除了专业设计教学素描这一基础课程主体外,其外延非常广泛。广义的环艺设计素描还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环艺速写、风景素描、建筑素描、构思草图、素描语言表现或具有素描风格的表现图纸和以环艺为题材的素描绘画。

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属性

1.空间属性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要在空间里得以实现。环艺专业设计素描是为专业设计服务的一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是表现环境艺术题材的风景、建筑、物体等的素描形式,无疑带有一定的空间属性。这种属性表现在课题训练中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观察和体验,把它们作为描绘的对象,素材的来源,然后对其进行合乎自己意愿的组合和调整;体现在素描创作过程中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也体现在环艺设计素描作品的透视空间和画面空间当中,也体现在特定素描形式的矛盾空间里……这种属性是由环境艺术内在的空间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素描作品以室内特定空间等为描绘对象,运用设计化了的素描表现语言重新进行了合乎作者意愿的空间再造,即形成了一种素描形式,也体现了素描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自然也让作品带有明显的空间属性。

2.材质属性

早在约翰伊顿执教包豪斯的初步课程时便设计一个特别重要的练习,那就是“让学生把玩各类质感、图形、颜色和色调”,来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练习。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现,材质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材质指的是装饰材料,不同的材料质感与触觉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设计师也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完成设计作品的艺术创造。在环艺设计素描中不但要追踪这些材料特性,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的材质特性,可以把一些材质特性作为素描图形创作的一个题材。在环艺素描教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材质的感受能力和组合表现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作为素描的描绘对象,然后要求学生任意地进行组合并通过具象写实的方法进行描绘。

3.光影属性

在传统基础素描中,我们对光影的概念并不陌生,正是这微妙的光影关系使得我们的素描作品更加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光影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描。对于设计素描而言,光影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借助于抽象的方法把对象概括成单纯的图形,并运用构成原理把这些图形进行重新组合来完成带有装饰性、抽象性、意向性的素描作品。但对环境艺术来说,光影关系是环艺设计的一个基本内容。有了光影可以让人们感受空间、结构、材质,创造空间范围和意境。而在景观照明中,更是把光影当作一个结构形态来加以运用。在素描训练或创作中应体现出对光影的关注和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等的光影进行观察、临摹、表现,运用不同光影来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和图像的创造。事实上,约翰伊顿早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便认为明暗对比是最具表现力之一。他在教学中强调对建筑空间进行明暗素描的练习,他要求学生们专注于建筑空间的明暗关系和亮度层次表达,忽略对建筑形体的勾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重要的练习——“黑卡纸素描”,即是约翰伊顿在包豪斯任教期间所组织的一个课题,他要求学生们用白色的或其他亮色的笔来在黑色的卡纸上单纯勾画光的形态和光的丰富层次,每一笔就代表一个光亮度的状态。时至今日,这种方法对设计素描教学来说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结构属性

环艺设计中的结构是体现设计风格和满足功能需要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对于环艺专业的素描训练而言,不但要理解什么是结构,还要清楚结构的组合方式和集合构成。学生对建筑结构、室内局部结构等内容的观察和临摹,对结构为题材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提炼、变形、整合出新的结构形态或二维图形,并把这些过程用素描语言记录下来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和事件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环艺设计素描的结构属性。而对于素描绘画而言,环艺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多的迷人的结构形式和组合样式,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有趣味的素描图形或绘画作品,从而让这些艺术充满结构特征。

此外,因为环艺素描是设计思维过程或设计创造过程的具体素描体现,具有记录的功能。再加上广义的环艺素描还包括了设计草图、素描性表现图纸等类型,使得环艺素描更多具有图纸属性而不是绘画属性。

三、结语

试图给环艺设计素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一个痛苦的事情,我以专业教师的身份进行了环艺素描的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形成了我对环艺素描的上述认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黄作林,杨悦,李育,邓旭.设计素描[m].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马克辛,吴成槐.环境艺术设计手册[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

[3]弗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包豪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韦永明.高校院校建筑类专业素描教学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增刊):457-459.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2

一、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人文主义的诞生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需求、人的发展等方面,萌芽和发展与文艺复兴时期。首先,人文主义肯定并认可人的精神是自由的,是可贵的,通过环境设计,将这样的思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环境,人文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有积极作用。

(二)环境艺术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兴学科,为了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社会建设需求,环境设计作为新兴学科,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环境设计是建立在城市环境优化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学科。环境设计是一门科学,主要对人类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休闲生活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以便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环境设计包含的学科内容很多,例如建筑学社会学、文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行为学以及环境生态学等诸多学科。

(三)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让人们见识到了更多的新鲜事物,对自身的生活要求和精神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在社会生活中提升新的高度。环境设计正是应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的融合,更是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二、人文主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类的真实和切实需求,根据人类的需求完成设计工作。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需求都会对自身的提高,也是人类生活与社会中的发展步骤,只有具备真实的需求,同时能被满足,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对建筑、环境等需求设施融入人文主义,是体现人类重要性的重要表现。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化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没有一项内容能离开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体现文化价值的手段,必须是以体现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设计,从施工角度来说,是保证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但从社会环境营造来讲,必须保证能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设计过中,重视人在所处空间内容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协调好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融入人文主义后,让环境变得更有人情味,这才是环境设计价值体现的目标。

(二)环境艺术设计要重视文化特色

技术是客观的,同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会出现较大差异,所以,在做环境艺术前,设计师应该先了解清楚当地的风俗人情,以及当地的居民喜好,并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多方案、多设计的方法,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最后确定一种最适合本地人文主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对当地环境设计的充分理解和认识,凸显本土特点,使得该地城市环境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地区较明显的特征,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展现风俗风貌,还能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三)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主义等科学的交叉

作为环境设计人员,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范围广,有文化上的,艺术上的,所以,环境设计要融合人文主义,所要了解的知识体系是很广泛的,而各个知识体系又会有所交叉,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本地风俗文化知识,还要能掌握设计理念和环境工程。例如,人体工程,看似与环境艺术设计无关,但要为居民一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体工学不可或缺。此外,设计师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对除了本地之外的其他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多了解,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设计经验,从而更好地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

(四)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虽然与其他学科有所从何,但设计人员应体现其独立性,才能有效展现你的设计理念。作为设计师,要坚持本门学科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环境建设、优化的特点和优势。只有高超的环境设计,才能经久不衰,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积极与其他环境建设科学、人文主义科学融合在一起,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从人出发,这样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不谋而合。所有工作的展开都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文主义更是要人的需求出发,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出来,不仅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意愿和需求,更展现了社会对人的重视,有利于社会和谐。其实,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我国积极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科学表现,作为设计人员,要不断创新,研究和总结,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吉。试谈绿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河南建材,2010(06):130-131.

[2]刘慧琳,张珉。从以人为本谈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7):58-60.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3

[关键词]电影;空间环境设计;室内场景;影响;效果;色彩

一、空间环境设计的定义

空间环境设计是空间的艺术,它的原始定义主要指的是在建筑设计或者是在景观规划过程中,除了包括场景环境设计的“艺术小品”外,还包括“偶发设计”“地景设计”的环境设计和建筑行业那些所谓的“景观艺术”等等。这些环境设计都是由人类生存的环境元素构成的,是人类生活中、现实环境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比如说,大自然、山、水、草、木、市政设施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等等。

而如今的空间环境设计定义更加广泛,它正逐渐延伸到电影行业。电影作为一种空间设计,它在时时刻刻不展现着它的空间立体概念,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同样是借用现实环境中存在的人、物等来进行表达电影空间环境,来描述电影影片的情节发展,来展现影片中人物的情感以及人物的塑造,为整部影片的情感内容奠下基调。在电影中,影片的剧情是以空间环境设计为背景进行展开、并将构建剧情构架的,使得人物的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在空间环境中得以更好的依存和发展。但是,我们说,电影中的空间环境设计是不同于之前我们说的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环境设计的,影片中的空间环境设计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电影对它的设计和再创造,所以,这也就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电影影片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艺术气质以及强悍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影的场景设计是对除角色以外的一切对象的造型设计,包含了对电影主体起主要衬托作用的动态和静态相统一的时空环境艺术设计。而电影的室内场景设计则主要指的是时空环境设计中的内部空间设计。电影的主题制约着电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形式、色彩、道具等设计元素的表达,那么同时,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也对电影主题的表达、人物的情感、电影影片中环境的渲染起着反作用。

二、空间环境设计在电影室内场景中多层次地应用

影视艺术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主要包括了三种时空的艺术(即诗歌、音乐、舞蹈)和三种空间艺术(即建筑、绘画、雕塑),影视艺术是一种混合型的艺术,是一种对传统艺术上的再创造和再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艺术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影视艺术是集合了之上三种时空艺术、三种空间艺术的视觉艺术和其他的单独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优势,这也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和超越的。那么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则主要是在于塑造电影的视觉艺术效果。这种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态,丰富并完善了电影的层次感和艺术内涵。

(一)电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建筑艺术

正如著名的意大利建筑大师布鲁诺·塞维利亚所写的《建筑空间论》中对空间建筑的明确阐释和分析,他在这本书中大致是这样说的,“空间,空的部分,建筑应当是主角,这是极其合乎我们的建筑规律的”。他还指出,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是一种对艺术生命的理解和对生活的享受,它所反映的已经不再是基础的艺术形式而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展示,对生活环境、对生命舞台的展示。在电影影片中,建筑空间、门、窗户、柱子、墙等作为建筑元素的一部分都可以也应该融入电影的空间环境的设计之中,当然,这并不是指我们不需要考虑到电影影片的剧情、电影影片的主题等方面,相反,我们更需要的是再仔细斟酌电影影片的剧情、电影影片的主题等方面之后再对电影影片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的。

(二)电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环境艺术

电影场景设计仅仅就艺术设计的意义来讲,它主要说的是空间上的视觉艺术设计和环境艺术的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展览展示空间设计、装饰艺术、娱乐空间和其他设计元素和语言。那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影的关注度的提高,我们对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上的研究和实践也在日趋增加,例如,我们在设计以及材料上的应用方面,我们使用光和空间在互动的角度上的环境艺术设计电影影片的室内场景,我们还在多变的、可变的空间上来创造一个具有视觉设计影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人类活动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现代的电影影片的空间环境设计已经相当的丰富和完善,这就为我们在电影影片中应用这些电影空间环境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直接、间接的有利影响。

(三)电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现代美术艺术

毫无疑问的说,在电影影片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用艺术造型是明智而且深远的。艺术造型这种物质表现形式,是构成一个物质世界的形式。艺术造型不仅仅是指物体的形状、轮廓以及外观等,它还包括测试对象的结构。我们说,在电影影片中,舞台的造型和造型艺术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随着目前艺术设计创新的发展以及现代美术造型艺术设计的改革,不断地有新的艺术运动深入到电影影片的空间环境设计中来,比如说,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建构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艺术运动。那么作为电影影片的室内场景设计,我们就需要更好地结合之上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运动所产生的革新产物,将它们之中的精华和优越之处尽可能地融入电影影片的空间环境的设计中来,同时结合建筑、绘画、音乐、装饰艺术等来进行空间环境设计,这样的空间环境设计既有了在平面上的视觉效果,舞台上的美学效果,又有了在立体上的空间环境效果。

三、电影空间环境设计在室内场景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第一,将电影影片场景的布景设计等同于空间环境设计。

第二,只注重视觉效果,却忽视了电影影片场景布局的合理性。

第三,创意思维场景情节不够完善和完整。

四、空间环境设计对电影室内场景效果的影响

电影影片的场景空间包括两个空间,即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或者称之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我们所说的室内空间包括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比如说,房间里的客厅、卧室;监狱、钢琴;地下室等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而室外空间则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室外空间,比如说,街道、市政建设、公共汽车站、船舶、雕塑等建筑物之外的东西。

就电影影片的主要表达来看,我们发现电影中的室内空间环境还是具有很大的表现空间的,较之室外空间而言,因为,电影影片中主人公等角色的展现和表达大多数都是在室内进行或者是完成的,所以,我们说,室内空间也就是室内场景设计对电影影片的场景空间环境设计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正如我们说熟悉的电影影片《非常完美》,那是一部讲述完美爱情的浪漫喜剧,其中不乏有很多的稀奇古怪、光怪陆离的幻想场景和内容在其中。这部电影影片《非常完美》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苏菲的美丽阳光且非常可爱的女孩,她就像一个机灵鬼一样,有很多新奇的鬼点子,所以,在电影影片中为了配合苏菲这一女主角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就把苏菲的起居室设计成了一种童话般的、小公主般的空间,她的卧室是由一种有很强对比差的红色和绿色组成的,整个墙体呈现出一种大胆又活泼的基调,同时也暗示了电影影片的整体风格——诙谐幽默喜剧。苏菲卧室中的双人床又宽大又舒服,充分展现了苏菲这一人物的乐观和开朗的性格;在苏菲家的厨房中有一扇通透的壁窗镶嵌在厨房的墙壁上,并且在这种通透的壁窗上挂满了金光闪闪的亮片和很有金属质感的小饰品,完全给人一种热爱生活的细腻之感。可见电影的空间环境的设计对一部影片的室内场景效果的表达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起着多么深刻的影响。还有一部影片名叫《恋爱假期》,这部影片当属空间环境设计对室内场景效果影响巨大的代表之作。《恋爱假期》是一部融合了美国和英国两国风情的大片,整部影片完全是在美国和英国两国取景进行的实地拍摄,整部影片的画面构图完美、美轮美奂,电影镜头的应用也是流畅完整的,总之,从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部空间环境设计对室内场景效果影响典范之作。两个女主人公的家一个雍容华贵,一个朴素精巧,一个明亮清明,一个温馨柔美,二者形成了一定的互补,同时也暗合当时两人的身份和环境,两个人互换房间后产生的一系列美妙的事情也是和电影影片中的房间环境和造型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当然,在电影影片的空间环境设计中,除了建筑、物品等对电影室内场景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外,色彩也是对电影影片室内场景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

例如,国产的影片《无极》中色彩的应用正可谓是大胆而深远,空间环境中黑色和白色的强烈反差,黄色和红色的精湛应用都对电影《无极》的室内场景有着深刻的塑造,对电影人物的情感有很强的渲染作用,同时也对电影情节的发展和深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随着电影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电影时代的出现、进入,我们日趋意识到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对电影影片的影响,所以,深入了解电影影片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些知识,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很是重要而且值得进行做进一步的分析。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对刻画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展现人物的千姿百态;对烘托出人物的情感,更好地塑造出人物的个性形象;对实现在视觉和塑造造型上的鲜明和感觉器官上的逼真;对丰富电影影片文化、人文气质、精神层面;还有对渲染环境,对补充深化室内场景效果的内涵和深度等方面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和重要影响。为此,我们说,空间环境设计对电影室内场景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空间环境设计在电影室内场景效果的影响方面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金旭东,韩洁.浅议电影场景中的空间环境艺术[J].电影文学,2011(22).

[2]陈晓云,李娴.革命历史·阅读记忆·影像表达——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一种阐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6).

[3]何清.电影摄影中实景的选择与艺术表现[J].电影艺术,2005(03).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6-57.

[5]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24.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4

美术的深刻内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辉煌发展。美术与环境艺术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美术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艺术,而环境艺术设计融合现代建筑的多重元素。美术元素的质朴与光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情感的宣泄,环境艺术的人文色彩是通往人们的心灵之源。环境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就是它用独特的存在方式传达了一种人们的心理需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造就的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与美术元素的结合能够发扬古老的传统,也能创造现代的灿烂。美术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是互为基础,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美术功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美术学可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

美术功底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一个建筑物的产生,与美术是不可分离的。设计的基本理念一般都源于美术功底。没有好的基础是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的。美学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很多学科中,都有美学修炼。环境艺术设计是美学最高体现,是一门综合美学艺术。美术学理论中,关于美学的基础训练是非常严格的,美学理论从形体、结构到文化、态度,都是要服务于人的基本思维观念。美术学涉及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例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四处充满了中国元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民族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西方环境艺术中,到处充满了当地的宗教主义色彩,一个地域的文明和文化,在环境艺术上能够得到最美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文化融合带来了艺术的融合,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国家建设行业的龙头产业,贮存了丰厚的力量。

2.美术基本功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相通性

美术基本功包含了多种内容,绘画是基础,雕塑是必备学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是一种升级。美术基本功在这些基础学科基础上,融合了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所以美术基本功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基本功。美术通过色彩、线条解释物体,环境艺术也是通过这些手法进行表达。美术功底与艺术功底在很多方面是重合存在的。美术基本功中的明暗、事物剖析、结构、体积都是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美术艺术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表现创作是同一根基。

3.美术价值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在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对设计风格的把我。设计风格是环境艺术的核心价值。一个建筑体系的建立,一般都是为了纪念或者弘扬某种精神。美术价值植根于厚重的文化传统,每一种色彩和每一个构图都承载着民族的使命。在环境设计中,把握和确定一定风格,决定了建筑体系的成败,同时也决定了这个环境体系的价值。环境艺术价值是可以永久流传的艺术珍品,既是有形的物质保留,也是文化内涵的永久传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美术价值,就是丰富了各种文明的符号,用理想和神韵表达物质的最高境界。在环境设计中运用美术设计,可以完整的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意味、自然主义。美术功底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特征;影响因素

1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将作品融于环境氛围中,通过材质肌理、空间体型、比例尺度等造型来使得艺术得以表现。在环境艺术作品中,强调作品与环境相互依存和融合的关系,以及对于艺术观念的表达。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十分广泛,涉及到人们所能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包括地区及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广场等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雕塑、壁画等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和设施设计等内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活方式、行为、生存环境以及社会行为的整体协调设计和引导,是一项蕴含人们生存环境各个系统工程的综合艺术。

从表现意境上分析,环境艺术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自然环境是山川、湖泊、空气、阳光和水等因素构成的自然特定环境。而在人居环境中,经济、商业、休闲娱乐环境由人与环境互动共同创造,是富有生活情趣和活力的空间环境。在人居环境中,人类本身的素质和生活经验、审美观点和情趣、对环境的判断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为实现人们生理、心理享受需求的满足,需要这三种表现层次能够相互统一。因此,环境艺术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居住在某一特定环境的人与某一特定的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连动、相互感应,从而使得人与环境产生共鸣。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环境艺术的媒介作用有利于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对审美需求的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体整体和谐美、动态美、特色美等审美特征,强调个体在整体中不容忽视的地位,重视在不同环境下同一环境艺术作品的不同效果,并要求将环境特色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因素。具体分析来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它本身具备服务性的功能,所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完成一个作品的过程是一个必须要尊重人的根本利益的过程。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性是指现代环境艺术作品需要表现出正面的、肯定的以及歌颂的主体。而无害性主要体现为环境艺术设计应当是一种科学的规划以及对审美的创造,它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是有利无害的。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满足不同对象或者人群的需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材料将越来越多样化,这也对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条件。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又具有整体性,需要具有统一的、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现代环境艺术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也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它需要通过构造意境或者氛围来给予人们更好的审美体验。

3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设计问题的概述

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是对环境艺术设计中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存在的照抄、照搬等现象的深入反思,需要设计者在结合多年设计实践和丰富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形成自身的设计特点和风格。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个性化设计是对整体设计构思中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设想与把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对于激发思想解放、摆脱传统羁绊有着重要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启迪。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为了打破大工业生产给社会留下程式化、概念化问题,人们开始对曾经存在的个性化设计进行某种新的认知,从而重新认识个性化设计的意义。对于个性化认知的方式,一是把大自然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室内或室外人造空间中;二是打破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整体大环境与局部环境中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直线条、水平的造型设计,用优美的曲线、丰富的色彩造型艺术来体现我们的环境空间设计。

4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是对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形式的创新,主要来源于设计师的主观意识,强调理性设计中人性力量的重要性,对于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对于个性化设计活动开展有着较高的要求。针对环境因素个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化的制约。个性化设计是设计师对自然界认识过程中一种本能的反映,有条件的把握着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在城市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注意的是城市设计的理念,这是改善城市居住空间的有效方法,使整个城市的规划更加有规律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格化是设计家创作个性的发挥,直接制约着个性化设计。

(2)空间使用功能提高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要求,必须注意环境质量的提高。环境意识的渗透是环境设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从空间使用功能上对个性化设计做出要求。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相同空间不同风格的个性化设计都会提高空间的使用功能。

(3)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从某种程度上看,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强调人生活的空间与环境的互动。不同文化艺术的内涵从一开始构思到设计、装饰、陈设,包括每件艺术品的摆设都应是思考元素,优秀的设计师都会很好的把业主的最初想法加以润色,进行艺术处理。

5结语

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也这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现状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通过环境因素设计的媒介作用来实现,更需要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来丰富人类的视野,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环境艺术设计与美的形式法则[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彭小青.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表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3]赵慧宁.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J].艺术百家,2007(01).

[4]樊明辉,陈崇成,池天河.基于克里格法的定点监测数据连续空间化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09).

[5]张敏.略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构想[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03).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6

[关键词]电影场景;空间环境设计;文化品质;设计元素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空间的艺术,是指在建筑设计或景观规划中,除了包括景观环境设计的“艺术小品”外,也应包括“偶发艺术”“地景艺术”的环境设计和建筑行业的所谓的“景观艺术”等。这一切都是由人类生存的环境元素所构成,是人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如:自然、山、水、草、木、人工创造的建筑、城市雕塑、市政设施、海报招贴,甚至人的日常行为,如购物、休闲、运动等都是环境艺术的一部分。统筹考虑周边环境设计要素,其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元素,使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呼应,让它更方便、更舒适,并提高它们的综合艺术价值。这一观点,更是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观点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电影场景中空间环境设计元素的作用

从电影场景视觉效果来看,创作的电影场景和现实生活中环境设计景观相差甚远,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特征和情趣所创造的画面,利用视觉元素的组合来创造一个虚构的景观场景。胶片电影场景元素的组织设计,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片段的剪辑及视觉愉悦的安排。它在功能性和美学之间寻求平衡点。影视解决艺术性的作用在于表达务实态度,是常常叙述接近现实生活或反映历史场景的片段,就像是实用设计。电影场景中的元素更多的是为了烘托气氛、渲染环境,为更好地表达场景画面的震撼力,往往为了满足情节的需要,在场景的细节设计中利用特殊技法进行表达。其在遵循自然规律与视觉审美艺术规律的前提下,主动去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这便是电影所展现给观众的魅力所在。

三、环境艺术在电影场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将电影场景的布景设计等同于环境艺术设计

很多人认为电影场景设计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设计,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电影场景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三维空间聚焦组成和空间对人的影响,以及场景设计也必须用一系列的环境艺术空间的设计方法。但两者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向,这里有很大的不同。环境艺术及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和谐的人性化的空间为目标,寻求更客观的表现。周围环境艺术设计从正常人的视角来看大部分建筑和空间环境设计,是为了创造意境空间的正常标准。而任何电影的场景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大差别在于,从电影里表演的场景,它是以故事情节的发展过渡,通过渲染背景的作用来营造气氛。电影情景设计都受强烈的主观影响,可以适时地根据人所处的空间位置来设计,比如影片《秋天的童话》有一个场景中所描绘出的是周润发饰演的船头尺默默地看着十三妹远去的背影,黯然神伤,整个人邋里邋遢,有种无可奈何和心有不甘的感觉。这便是在角色发生身体和心理变化同时,通过调节气氛来表达环境艺术的相应颜色,创作清新洒脱的基调,演员也进入了一种轻松状态,自然、本色。为让角色拥有一份愉悦的心情,设计人员常常将环境空间设计得更明亮宽敞、色彩更加丰富。空间环境的处理是一个主观的电影场景的元素的综合设计,也是一部故事片集景的设计。此外,在电影场景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从电影里的故事需要的角度来看,环境设计元素在场景设计变化中将变得更为丰富精彩。

(二)只注重视觉效果,忽略场景布局的合理性

良好的影片场景设计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设计电影场景时,设计人员应该将电影片段的场景设计给观众一个新的视觉经验。但是现在,很多电影的场景设计过程中片面地追求新颖、奇特、奇怪的情节,片面地追求震撼的视觉性能,也许整个场景令人震惊了,似乎每个场景都很“经典”;理想主义色彩很浓的陈凯歌在他那部极度奢华的《无极》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暂且不说这部片的投资多少。其中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片段堆积是否合理,能否塑造出让人深思的场景元素和造型,却很少有人去思考。电影场景设计中除了电影片段本身有内在逻辑,它要求有合理的电影角色、场景和情节,很多好莱坞导演的世界观中均融入了这些环境艺术元素,而在电影场景创造中来描绘和执行这样的世界观理念。电影场景所表达的真正的世界观,是电影遵循客观规律的现实反映,如果一部影片充分表达了现实意义,那必须提出以下的特性,世界观和游戏规则,每个观点应该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这要求电影场景设计应依照其独特世界观,考虑各种场景元素的影响,结合情节的发展来实现其革新的、与众不同的设计元素。即便其视觉审美够大胆新颖,却不能承受观众的艺术审查,那么这个设计注定是失败的。

(三)创意思维场景情节不完整

看过许多国内的影片,我们将会发现许多熟悉的场景设计,会看到许多拼接的成分。在某部电影中哪一处场景添加一个钟楼建筑,或者把电影场景里面的建筑减去几层,改变颜色或材质,等等。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设计环节的丢失。大部分影片场景上对场景概念设计理解力不够。往往都停留在后期效果制作上。概念设计应具有设计的前瞻性以及对整个设计具有纲领性意义。

四、环境艺术设计在电影场景中的多层次结构设计

影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包含了三种时空的艺术(即诗歌、音乐、舞蹈)和三种空间艺术(即建筑、绘画、雕塑)集成在一起,是一个混合体传统艺术的再创造。所以就某种意义而言,影视的优点在于它们综合了视觉艺术和其他单独的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环境艺术的元素在于塑造了视觉艺术的空间效果,是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态,能够丰富影视的层次和内涵。

(一)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建筑艺术

在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塞维里亚的《建筑空间论》对空间建筑进行了诠释,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空间,空的部分,建筑应当是主角,这毕竟是合乎建筑规律的。建筑不仅是艺术,它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并反映出来,它不仅是一种反映生活方式,建筑更是我们生活环境的生命展示的舞台”。建筑空间与空间的形式,电影场景空间与三维空间语言常常是辩证的统一。建筑空间、门、窗、柱、墙和楼梯作为最基本的要素,它们是重要设计中的场景画面在影片中一个重要的元素符号。因此,理解这些基本元素的建筑空间设计对电影空间场景设计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二)电影场景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场景空间的设计就艺术设计意义而言,是空间上的视觉艺术和环境设计。它包括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展览展示空间设计、装饰艺术、娱乐空间和其他设计元素和语言。在设计、材料上的应用,使用光与空间在互动的角度上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场景,对扩大场景设计和创造突破方法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和实施,极大地扩大了设计研究及应用范围。在多变、可变空间上来创造一个空间具有视觉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人类活动关系,现代艺术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已积累了丰富的结果。

(三)电影场景设计的现代美术

艺术造型对空间场景设计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造型这种物质形式,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形式,它不仅指物体形状、轮廓、外观等,还有测试对象的结构。舞台和造型艺术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创新也随着场景设计的浪潮,促进现代运动造型艺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建构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艺术运动,迅速渗透场景设计。作为电影场景设计,结合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和其他操作形式的视觉艺术。在三维空间中,场景环境显然有雕刻和建筑的特点。平面上的视觉,舞台空间画面的美学特征,场景是有能力把控这个折中派的风格和特征的,而设计的工具与现代艺术的变化也变得更多样化。

五、结语

随着数字电影时代来临,打造优秀的视觉景观变得更便利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会很容易感到现代影片中电影场景的唯美,追求更多的优秀场景令人震惊。然而,似乎在环境艺术可以让人印象深刻的同时,但更少的总是一些传统艺术不绝于耳。这是数字电影艺术的出现,为早期磨合过程,是一种新的技术的掌握实验期,现代的设计师更乐于使用虚拟技术来创建虚拟景观环境是想告诉你这个技术是多么强大。但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忽略合理性,许多创造性的景观场景不具连续性和人性化的片段集景,成为可有可无的环境设计元素语言,自然就不会令人印象深刻,当然,仍然有典型的视觉景观是合理的。笔者相信除去数字技术,电影将集中在电影制作的合理的设计和连续性的脚本上。因此,随着影片里提取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场景,它们就会自然地成为肉和血,但不再是简单的审美。

环境艺术是空间的构成艺术,影片中所反映的这类空间是人在现实生产活动中的空间要素,因此,环境艺术所涉及的大多数场景空间内必然有各种实际功能性。在电影场景环境艺术设计中始终要充分尊重空间的功能性,这也是视觉艺术设计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电影环境场景设计中,有一种设计的类型属于环境创意工程,首先要重新整理空间环境的功能,这是电影场景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因此,要求导演及场景设计师必须掌握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空间的实际本领。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7

生态文明是我们在社会活动与发展中产生的一种观念和思想意识,来源于我们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发展实际,同时对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又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生态文明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要尽可能的进行资源、能源的节约,同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2)生态文明要求在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的前提下,国家的行政规定与社会监督之间应应当相互协调,共同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避免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破坏问题发生。3)生态文明还是一种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可以进行推广与宣传的社会经济生产与发展的观念意识,推动社会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从上文可知,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在一种观念意识对于生产活动的指导作用关系,而且观念意识来源是生产活动的实践,所以生产活动的实践对于观念意识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影响关系。在以建设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要想实现现代化环境艺术的设计,就需要在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与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实现,这也是当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同传统艺术设计的区别所在。我们从上文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中知悉,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接下来我们将对生态文明与这两种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

1、生态文明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生态文明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起的是指导作用,在这一指导作用下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现。首先,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作用下,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环境艺术部分的设计与实现时,能够利用生态建筑设计模式,进行良好的具有生态文明观体现的室内空间环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一设计是当下生态文明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好的体现点之一。其次,在室内环境空间的设计中,要注意使用生态环保型的材料、注意在设计过程中资源的节约以及资源的二次利用、避免在设计中出现的不应有的施工污染等,这些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都是生态文明观念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对于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生态文明与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在进行室外环境艺术的设计中,生态文明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合理利用土地的生态、自然景观环境设计中,在这些设计中包含有生态、环保观念意识,又有节约、合理思想体现,是生态文明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集中体现。此外,在进行室外空间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如对景观的设计中要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和本土化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景观设计方案,同时要注重进行景观形式合理规划,避免过大、耗费过多等不合理规划情况的景观设计方案等,这些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案,在设计中都包含有生态文明的观念,具有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和意义。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之路

在当下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引下,“和谐”已经成为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发展方向。和谐,不仅仅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只有实现了正在的和谐,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发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就是要实现我们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在满足我们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指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和谐问题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发展问题,我国近年来着力于提倡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发展理念和宣传口号,是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步入忍心,生态文明观念已经逐渐上升到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文明层次。这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一个契机,如何在我国生态文明政策的灌输中通过设计扩大生态文明观的影响,是我们每个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8

【关键词】生态设计公共艺术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公共艺术中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是公共艺术设计者对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反思。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良好生存及生活环境的追求,也让生态设计在人们的思想深处逐步生根,逐渐认识到在公共艺术空间中生态设计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社会的发展现状也要求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到公共艺术之中,从而加强公共艺术的自然魅力、文化内涵等更广阔的空间。生态设计的理念在公共艺术中的引用和共荣正扩展开来。在不同领域的设计,都越来越关注人性化本身的大背景下,公共艺术的发展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功能性,抑或审美上的需要,更是与人们心理上的“情感上化”的转变。是设计者传达最佳设计的表现,是与人们互动,交流情感的桥梁。

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包括对环境、资源、历史、人文以及大众生活的理解。

在创作过程中,设计者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生态规律,对环境或市民大众产生影响,以达到作品各方面的价值要求。各种艺术实践也表明,公共艺术在空间环境的保护、传统文化的继承、生活品质的提高或大众的沟通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中的形成

中国传统道家主张崇尚自然,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道家思想对于中国和西方当代思想的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当下,“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指人类的行为应该融入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公共艺术生态设计上,并不是说要“回归自然”或“回到原始的生活方式”,而是此观点暗合了一个辩证的设计原则,即“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进一步说,公共艺术生态设计与规划应该顺应并合理运用当地的自然节奏和生态原则。通过合理地改造自然,整合各种人工元素,来满足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需求。

生态设计思想已成为21世纪设计的主题之一,这也给公共艺术创作者提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它重在考虑对自然资源、文化的保护,以达到公共艺术作品与大众互动的效果。这种理念与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相统一,人们可以以公共艺术为媒介,表达与大众的情感交流、与环境的相互融合,带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性。人,依附于自然而存在,同时也是自然的主导者,二者为“共生关系”。人们创造能力的增强,使得这种关系逐渐出现问题。如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恶性采矿等等。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为了得到更高的经济利益,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不断出现严重的资源损耗和环境破坏。我们的生活、生存的环境受到影响时,才开始真正反思生态、城市文化等因素的重要性。在欧美等国家,人们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在城市文化和生态设计思想理念中汲取知识,运用于公共艺术实践中,遵循环境生态资源的规律,顺应人们的思想意识发展,实现与大众的交流、互动,并逐渐形成符合现代设计思想的公共艺术生态设计理念。

以往的绿色设计,主张自然的回归,生态设计理念正是从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的内涵远远超过绿色设计。近年来各设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非常深远。可持续发展在其自身的进程中是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对公共艺术生态设计的可持续性实用性定义的关键是:仿效自然的生态系统,构筑可持续的人类社区,在可持续的人类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仅妨碍到大自然内部维持生命的能力,还可以让社区的环境不断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他的生命系统相互影响和作用。公共艺术生态设计的思想使得我们将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要有生态素养,生态素养意味着是与其它的生命系统一样,用最佳的设计语言和途径来完成与生态系统维持生命和谐发展的规则,达到人类的可持续生活。

对于公共艺术设计者来讲,自然的平衡以及和谐发展与城市文化以及艺术品质相统一是公共艺术的重要发展趋势。可以这样说,当大众面对新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设计,首先考虑它给环境或者城市文化是否带来了污染。生态和城市文化问题已经成为公共艺术者们努力应对的重要内容,现代的环境和文化状况,都迫切要求生态设计理念应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中。

2.公众的情感需求、生活方式要求生态设计更多语言上的引用

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审美情感需求的层次要求更好的公共空间艺术的作品。公共艺术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在逐步深入人心,满足城市人们的情感需求,并且创造着新的城市生态文化,从而展示出城市特有的魅力。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中的引用,除了与人们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外,也体现人们传统文化思想、人文情怀的回归,非常有利于公共艺术本土化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消耗,让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公共艺术设计所面临的环境保护、生态特色等方面的问题随之而来。这让公共艺术设计者不得不思考,在这种困境与机遇同在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各种探索集中在生态理念的引用上,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提出以后,理解和探索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合理引入生态设计是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

当公共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环境或大众的情感相统一时,公众可以感受公共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与导向性意义。并且体会到本土文化的韵味,与作品和设计者形成情感上的交流。可以这样说,简单的作品也可以情感化,公共艺术是具有生命感的艺术形态。而最早将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公共艺术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艺术家们。他们提出的公共艺术的基本特点之一的自然性,可以理解为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形态。

因此,公共艺术创作者不应该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还要加入大众的思想情感,兼顾大众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公共艺术才能被大家认可。也就是说,生态公共艺术设计不能仅仅将作品放置于空间环境这么简单,而应该是地方文化传统的标志之一。公共空间环境是大众生活的范围,它不可能专为满足单一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而存在。这就要求设计者充分把握作品与环境的沟通,并从自然环境中得到构建生态公共艺术设计的可能。这样,公共艺术中生态设计的因素就能很自然地与实际空间相结合,并使生态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互动沟通更为合适。

3.公共艺术生态设计理念的特征

公共艺术生态设计思想理念追求设计创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考虑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态设计思想体现的是重要设计理念的转变,提倡设计者坚决舍弃“假”、“大”、“空”不符合真实情景的设计思想,将重心放在与环境的协调、共融,与城市文化的共存、互动上,在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基础上,使作品的永久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从公共艺术生态设计思想的形成来看,生态设计方法体现着与生存生活环境相和谐、与现代设计价值理念相符合、与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永久性相统―等基本特征。中国自古就崇尚“自然”,这种生态设计语言的艺术作品在现代价值观中可以理解为现代“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观念,它对今天我们提倡的可持续生态设计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何把对公共环境的认知以及生态设计里念真正的融入公共艺术生态设计中,这将成为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者的首要任务。

材料的使用是公共艺术生态设计的又一重要的特征。作为与空间生态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的设计,应以传统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指导,在材料、高新技术的使用等方面,设计出与环境和谐交融的设计作品,满足人们审美情感的需求。生态设计理念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为公共艺术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公共艺术设计要求出发,要求创作者寻找符合现代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文化的新理念,并渗透于公共艺术生态设计中,扩展公共艺术设计的介入形式,以及在此之上体现的“生态思想”、“人文思考”,这就要求公共艺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出发,展现公共艺术的生态设计理念特征。

4.生态设计理念对现代公共艺术的启示

公共艺术设计生态思想的引用,是人类在艺术方面对社会生活观念、生态环境理念的思考。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因此,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尽量利用城市生态文化和人文背景等元素,结合生态环保材料和艺术造型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并使其增添城市的生命力,成为活在当下的艺术,同时也让城市逐渐变成充满了生态的气息,注重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的生态之城。

现代设计肩负着唤醒大众对城市文化的记忆,这就要求艺术设计工作者在实践中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传承文化,同时结合当下的前言设计思维,使空间环境变成人们享受乐趣,相互交流的场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能够表现所处空间的特色,与大众产生交流,满足大众的生活、审美、情感需求。公共艺术生态设计具有时代性和传统性相结合的特点。因此,现代公共艺术要不断用设计前沿的艺术语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继承和宣传,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的发展,使现代公共艺术生态设计发挥更大的艺术张力。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9

环境艺术又被称为环境设计,关于它的学科对象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都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说法。按照生活层次的组织关系,环境设计逐渐分化,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建筑、园林、城市……这种现代学科研究的分类是人们的认识由混沌走向明晰的演变结果,也是环境设计不断深化过程的表现。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该定义指出,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在多伯定义的基础上,我将环境艺术的定义概括为: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实际上,“环境艺术”有着其自身的内涵,它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作品强调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以材质肌理、空间体型、光影色彩、比例尺度等造型西言的表现,使作品融于环境的氛围之中。作品形式包括环境雕塑、壁画、装置、大地艺术等。

如果说“环境艺术”是艺术家更多地依托具体环境并通过其作品表达他们的理想和观念的艺术形式,那么“环境艺术设计”则赋予设计师更多的社会责任,其表现形式除具有艺术审美和精神需求之外,具体的功能、技术、经济等因京也制约着设计与创作,事实上它已是跨越艺术与科学之间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的设计分支学科,具有多种专业内涵和属性。

在国家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下的专业,其专业内容包含室内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即以研究和设定室内空间、光色、家俱、陈设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的室内设计,和以研究和设定建筑、绿化、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和设施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的环境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立以来的十多年中,环境景观设计借助于室内设计专业的母体迅速成长壮大,加之风景、园林、景观、建筑等专业学术内涵的渗透与融合,“室内”与“室外”由“环境艺术设计”逐渐走向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也将从单一专业成长为以“环境艺术设计”为名称、由众多相关而又不同的专业组成的专业群。但从历史,世界上最早出现有意识进行绿地经营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经营绿地的意识非常浅显。人们在一些自然条件能满足居住要求,但缺乏与自然山水有更亲密接触的地区,通常利用绿地经营来调节与自然接触的心理需求,获取情感安宁和审美的满足。这是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初始阶段。也发展到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设计形式,主要是“唯美主义”形式。文人、艺术家、设计师们史诗般的意境创作,给大地织上了无比美丽的锦绣地毯。

十六世纪以后,人类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发展,文学艺术思维不断进步,环境艺术环境的艺术性需要自然的要素,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这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同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一样,环境设计以及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功能使用上我们要结合它的科学性,以科学美为前提,表现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完善科学美,以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或艺术境界,从而使环境艺术实用功能与科学审美功能达到统一。可以说随着审美主体欣赏角度和视点的变化,在静态和动态的发展关系中,环境艺术就会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但总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谐调关系却逐渐产生恶化。特别是在现代化的城市,我们的身体和精神被禁锢在我们自己建造的机械的环境中。在现代都市这样复杂的生活空间里,我们不得不重新来审视人类最本能最深层的需要-----。所以环境艺术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针对我国的建筑与环境设计状况早些年就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概念。他认为“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来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融合为一体”。⑴这无疑是对经典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科的整合,明晰了环境设计的理念。换句话说就是要实现涉及环境设计各学科之间交融,以及建筑师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因为只有在这种互动整合的基础上才能使可见的物质环境体现不可见的设计意向,进而达到美化、净化人们生活空间的目的。此外,在一些具体施工的环境设计项目中,往往以盲目选择高档装修材料来掩盖设计的缺陷,甚至为弥补规划失误,而随便添加离题太远的雕塑作品乃至水体,绿化等。这种表面的装点办法,绝非正确之道,只能带来不良的后果。倘若设计没有着眼于或没有体现其整体空间构思意境内在联系的话,则会导致东拼西凑、杂乱无章、乱贴材料等毫无章法的肤浅效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哲理是颇能点破这个因果依存关系的。论及环境空间的创造,就不能不关系到人的参与,弄清人与空间的关系,对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强烈要求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型环境艺术,已必然成为当今设计的主要趋势。因此我们不仅能随时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科技,而且能创造性地组织实际操作,变美好的蓝图为现实的人居环境”。超级秘书网

总之,环境的艺术性需要自然的要素,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这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同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一样,环境设计以及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功能使用上我们要结合它的科学性,以科学美为前提,表现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完善科学美,以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或艺术境界,从而使环境艺术实用功能与科学审美功能达到统一。可以说随着审美主体欣赏角度和视点的变化,在静态和动态的发展关系中,环境艺术就会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但总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注释:参考文献

马国馨,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周干峙,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城市规划。

沈蔚等,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屈德印/李慧玲,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扫描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

环境艺术设计定义篇10

1.1可持续发展观概念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2可持续发展观解读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的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具有可持续性,它包括两个概念:可持续性和发展。所谓的可持续性,在生物方面的解释为维持或提高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为了当代和后代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应当为将来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包括提供:一是足够的措施以保持生物多样性。二是保护和合理使用生物圈的大气、水和土地资源,并保持其完整性。另一种对可持续性定义的基础是保持生态系统的潜力,即为了使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同过去一样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发展意义之传统狭义的发展,指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成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为了实现经济成长,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改革,然而,这种改革也只是实现经济成长的手段。随着认知的提高,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发展是超脱于经济、技术和行政管理的现象。另外,在现在的观念中,保护也是发展的一部分。正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所定义的,是人类对生物圈的利用、管理,以便它能对当代人产生最大的持续效益,同时维持其潜力以满足后代的需求和追求。因此,保护是积极的,包括保护、保存、持续利用、恢复和自然环境的改善。所以,目前发展的涵义包括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及保护的观点,不但有量的成长,而且有质的提高。

2.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2.1环境艺术设计概念

“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2环境艺术设计解读

环境艺术设计对外部空间环境进行规划、整理及再创造,对建筑提供的内部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专业内容涵括了城规建筑设计、园林广场设计、景观艺术、壁画、雕塑艺术品的配置、室内设计,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设计。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也是与一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

3.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3.1环境艺术设计三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开发、建设与人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从世界范围看,专业和行业的发展进度很快,大规模的环境艺术设计开发成果引人注目,各国设计师都在积极探讨摸索,运用已经掌握的高新科技探求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已被国际社会承认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三条:(1)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2)有利于使用者身体健康;(3)有利于使用者的精神和谐,身心愉悦。这三条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设计原则都是有利于“人”这一主体的从使用功能到精神需求的最根本的人性要求和生存要求。因此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主题——“人文关怀”必然是今天广大设计师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

3.2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型建筑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真正意义的生态住宅,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使用到废弃整个过程都做到无害化。把这种绿色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福斯特设计的德国国会大厦就是典型的高技术生态建筑。其自然采光通风联合发电及热回收系统的广泛使用,不仅使新的大厦能耗和运转费用降到了最低,而且能作为地区的发电装置向邻近建筑供电。被视为柏林新象征的玻璃穹顶不仅有助于采光,还是电能和热能的主要来源,自然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技术的使用使整个大厦设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4%。近年来,覆土种植、庭院化中庭、呼吸型幕墙、太阳能集热发电板日益成为生态建筑常用的手段。生态型的建筑形式将是越来越多的人的必然选择,也将是越来越多的人为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指导的21世纪的人居环境不仅是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而且应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应保护和发扬已有的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地区性、民族性。在建筑的功能与情感,在自然的保护与人类的发展之间找到一种美妙的平衡是当代环境设计者的使命。

建造生态城市,营造绿色生活,是人们追求的现代生活方式。环境保护是21世纪永恒的主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节约能源的重视,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各类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环保节能建筑将更加受到大众青睐。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在人类利用自然的同时,请记住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环境设计这一最重要的人类与自然沟通的方式将在21世纪找到它新的出路,为了自然,也为了人类自身。

4.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4.1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缺乏

我国环境建设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20多年的教育已经培养了十几万学生,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依旧缺乏,尤其是业内优秀人才更是奇缺。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室内设计师存在20—30万的缺口。在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相应的供需矛盾更显突出。

4.2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不高

深圳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虽然已经有2万余人,但设计水平不高,多数设计水准尚不能满足需求,“垃圾工程”随处可见,既浪费了国家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4.3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素质不高

城市环境建设与高素质设计人才的积累密切相关。在我国,由于高素质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还很缺乏,使得一些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只能是一些摆设,缺乏艺术性和美感,而成为失败的设计。有一些城市进行改造建设时,仅仅是把国外的作品直接拿来,而没有考虑到中华民族自身的民族特色,没有考虑到当地的风土民情。结果只能是生搬硬套,失去了作品本身的韵味。这也使得很多城市“越长越像”。

4.4与国际环境艺术设计水准差距较大

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很高的水平,对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也向其学习,但是很多设计师并不是掌握真正的学习要领,只是一味地简单模仿,使得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不能体现国外建筑的精彩,反而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国内环境艺术界在文化和哲学的领域里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反思。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有归属的需要的,它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文明,如果割断传统,割断与历史的联系,则环境艺术设计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陌生的环境,而无法带给人心灵上的美感。

4.5环境艺术作品将现代与传统割裂

从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断裂的,当然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继承、发展、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传统文化必然受对现代文明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必然是由传统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文明来自对传统文化的扬弃,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相互整合和融合,使得现代文明得到更加趋于完美的发展。同理,我国环境艺术的发展一样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出符合本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是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应该峰持的真理。

5.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5.1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维持全面的生活质量,维持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持续的环境损害。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时,要创造舒适健康又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就必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贯穿于环境艺术设计创作的始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考虑未来、考虑生态平衡及子孙后代的利益。

5.2以人为本

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按人的理想和需求,按人的特点、按人的模式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照也应从过去多注意对人的生理的需要发展到对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方面。从过去的设计的重心在建筑或环境转向人,从对环境的单相思考转向对人与环境的整体和全方位的思考。

5.3人与自然和谐

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原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之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一切建筑都是以使人与自然相对分离和隔绝来保护人,避免人“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但凡人造环境,都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环境艺术设计正是要在这种改善与破坏中,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5.4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工作者更需要不断地发现,并且找到它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平衡点。设计时,充分考虑文化的渐进性、指导性、差异性、创造性、历史性及大众性特点,做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

6.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单单靠技术并不能造就一个更好的社会。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也越来越以“绿色”为重点。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对设计作品和所处的环境做深层次的思索,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加健康、便利,使我们的建筑不仅利于当世,还要造福子孙后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朝着更高级的方向前进,中国的环境艺术也将随着文化的发展而趋于成熟、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娜,徐丽爵.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现状探讨与分析[J].大家,200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