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6:25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

【关键词】薄弱学校;校本课程;意义

在教育日益注重多元化的今天,在开设国家统一课程的基础上,不同的学校,应该有适合于自己、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每一所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其中,薄弱学校开发其校本课程,更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一、薄弱学校及校本课程的内涵

薄弱学校,在现阶段有着特定的涵义,即主要指办学条件差,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总体素质差、生源质量差、学校管理水平低、教育质量和学校信誉差。薄弱学校的存在,影响了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儿童少年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平等权利的落实,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从现实国情来看,薄弱学校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校本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涵义:狭义方面,指只有校长或少数行政人员参与决策,产品只是一套教学大纲式的课程计划。广义方面,指凡与学校有关的人员,如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都有机会参与决策而共同开发出来的课程。但最核心的含义是学校在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的资源,组织并实施的课程。它主要追求各学校间的个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在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二、薄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开发校本课程,可以改变过去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增添学校的活力和朝气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

首先,从学生角度看。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既然如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顾及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需要和今后生存的社会的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个性,而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成为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经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才能实现。校本课程不仅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有了选择教学的自,而且爱学、乐学,真正达到发挥学生潜能、形成特长的目的,校本课程开发在注重发展广大学生共性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等不同的个性差异,力求使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培养与发展,力求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优势得到展示与发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需求。对于薄弱学校的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尤显特殊的意义。

其次,从教师角度看。尽管薄弱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不理想,但他们都受过一定程度的高等师范教育,都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兼有教学实践经验。给教师以开发课程的机会,就是向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形成教、研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因为广大教师在编制、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体现、教师的个性人格、意志、情感也必将渗透,体现在情感课程中,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和教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正如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说得好:“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参与教育改革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最后,从学校角度看,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形成更好地切合自己的实际,能较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赋予学校各类课程以鲜活的生命力,并且有助于教师克服自卑心态,学校能逐步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真正能提高教育质量,逐步摆脱薄弱学校的帽子,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娄亚敏.师范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2

论文摘要:统一性是欧美国家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的症结所在,由此,教育研究者提出以校为本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热点。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由人去参与生成,因此就必须要有人去管理、约束。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差异性等特征决定了管理应更加侧重于学校管理的层面。同时不论是在理论认识,还是在实践操作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出现不少错误,这就为我们去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现实必要性。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人的发展需要的,有利于教育的进步,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欧美各国于20世纪60年代伊始推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即"新课程运动"。这场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采取国家课程开发方案,由校外学者专家主导课程的开发,组织了完备的课程材料,以减少课程中教师的介入。这场改革运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产生了不少问题,由此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广大教育理论者的反思结果,这种以国家为首的"自上而下"方式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由此,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是不同于国家课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必定要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并带来不同的课程实施效果。

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校本课程开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推行后,校本课程更以国家教育政策为保障的方式确定下来了。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等人士自主参与,灵活多样地开发课程,这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是校本性,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更注重学校层面的管理。校本课程有自己的教学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仍存在问题或者遇到了挫折,现实呼吁我们需加强管理课程的开发。本文就从以上几个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课程的开发需要管理是客观规律

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由人去创造、生成、管理乃至评价等组成的。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我们很难预计课程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与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也应遵循这个课程开发的客观规律。

(二)校本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关于校本课程的定义,如同其他教育中学术术语一样,很难形成共识。但是总结所有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校本性。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源于学校优势;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学生等;课程开发的过程要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发课程的评价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决定了我们应加强学校层面的管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需要我们重视对其的管理

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它的特征入手:

1、民主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思路和优势条件等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就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具有自,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成员也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师生的主动新,汲取广泛的意见也有利于促进更好地教学。

2、差异性。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学校和师生等方面给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考虑到本校环境与优势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应突出本校的优势,开设独具一格的校本课程,具备学校自己的特征。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和不同需要,开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适宜课程,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3、人本性。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地体现了教学中对人性的尊重。任何课程的开发与开设都是为了促进教学、实现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更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为弥补国家课程的统一性不足,尊重个体的需要而开发的。在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教学中也是坚持学生具有选择的权利,真正实现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人性追求。

4、补充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为打破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统格局,为办出个性特色的学校,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给予教师课程组织的权利。我国的教育情况比较复杂,各个地区、学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的开发统一性难以照顾到各地的情况。而校本课程开发尊重差异、落实差异,这就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统一性的缺点,因而具有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决定了其可以满足所有参与者对课程的需要,具有开发的价值并受到普遍的认可,因而我们应关注它并加强对其的管理。

(四)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亟待通过管理来解决

自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推行以来,地方和学校作为课程的合法参与者获得了课程决策的权力,所以地方、学校可以结合优势条件,开发适宜发展的、灵活多样的课程。只是校本课程概念引入到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们的研究虽取得不少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中我们仍存在问题。

1、理论认识中的误区

在分析相关文献及研究发现,总结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认识误区主要为以下两种:有限制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

有限制的认识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全面或是片面的。例如很多学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一贯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但基本上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或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构建,但研究角度大多只限制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为深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等层次的深入研究。

错误的认识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概念认识模糊和混淆,或是错误界定了相关理论。譬如,依然有学者认可大教学小课程的关系探讨,所以把"校本课程"混同于"校本教材",认为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只要是有了教材,交给了学生,学校就完成了开展校本课程的错误认识。更多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代替"校本课程开发",这实际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样,类属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而就校本课程开发一词而言,我们就可以问,到底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这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也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校本课程开发是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内的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则是学校自主进行的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的开发活动。

2、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我国教育政策保证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行,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直接领导者,校长的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但很多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欠缺、态度不积极,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缺少监督、指导或缺少认同、鼓励,强制性操控教师的课程开发工作,甚至强行将任务分配给教师,只追求数量、不考虑质量等。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其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进程并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认识不清,缺乏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能力,对学校的资源优势认识不足,无法顾及学生的需求,忽视团队合作等。这就限制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最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对待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也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现实中仍有不少的学生对校本课程认识不正确,因而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或是接受意识较差。学生普遍受到课程就是教材,知识学习才是真理等认识的限制,即使接受了校本课程,也是茫然被动的学习或者是敷衍了事。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致使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与预期设想不符。

三、学校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随着课程权力重心的逐步下移,以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再经理论验证与实践反思,我们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学校的管理。同时我们还认识到学校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表明学校应管理校本课程。

(一)解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如果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将研究重点、立足点放置于哪呢?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应该是解决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最佳场所。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学校管理可以找出其根源并给以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校本课程开发。

(二)发挥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积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类型,它的积极作用是广泛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校本性、民主性、差异性、人本性、补充性等特征,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就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学校优势、完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实现教育公平等主要意义。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素质教育中个性化的要求,因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人的个性化发展。当然这些都是有良好的学校管理才得以保证的。

参考文献:

[1]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的要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周?F.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

[3]刘静静.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3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要充分认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性,把握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层次,注意解放思想,努力开拓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途径和渠道。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学者们也发表了多篇论文,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这些意见和见解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目前,这种讨论正在深入。本文就这个问题中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问题,其意义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论证:

  第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动因。

  中央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是从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特别是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出发的。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也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要求紧密联系的。应该说,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的重要动因。从另一方面说,有关材料显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联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要求统一考虑的;并且,正是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改革的文件中正式提出来的。因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关系着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大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根本宗旨是为了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全国人民的重要方面。现在,在高校学习的本专科生、研究生数量大、分布面广,这一代一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将成为党和国家各方面的栋梁之才。这些青年的思想理论素质如何,社会主义觉悟的高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程度,对共产党的信任状况,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历史和现实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个局部的小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充分认识它的意义。

  第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关键历史时刻的迫切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中央组织编写的四门课的高质量教材已经全部出版,2007年秋季,全国高校都将全面启用新的教材。这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四门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观点、科学方法有效地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这涉及多方面的工作,但我们以为这里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质,使之适应高质量教材的教学要求;二是对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进行科学说明,把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分析、科学论证、科学认识同教材中的原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向青年大学生作出有力度、有深度、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阐释。不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即使有高质量的教材,仅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仍然难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而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责任。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的改革、"98方案”的改革,应该说都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当时的一些设计也不乏有创新思想,但是后来都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状况不适应改革的要求。鉴于历史的经验,这一次改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度来改进和推进这项工作。

  这里要说明的问题是,我们强调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意义,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等同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说,一个是学科,一个是课程,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不赞成把一个学科特别是一级学科等同于一门具体课程。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综合的课程,展开来,它包括四门具体课程,但毕竟它只是课程,不同于学科。从学科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它担负着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任,其理论内涵和承担的任务远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和承担的任务要丰富得多、宽泛得多。然而,不能因为这两者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就可以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注意从两个层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自己的重要建设任务,并以自己的建设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要注意从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贯穿、渗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建设的全过程中。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层面说,各二级学科都应有高度的自觉性,把为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当作自己的任务,不能认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仅仅是别的学科的任务,与己无关。关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认识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有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证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不仅仅是某一个学科的任务。

这种内在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其它四个二级学科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轨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展相结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学科,其主要内容仍然是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推进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由此可见,各二级学科都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紧密联系,因此各二级学科都应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都要充分注意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把有关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规律的探索、教学中的难点热点以及如何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等问题,纳入学科建设整体工作之中加以研究。用研究的成果武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丰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如何将中央组织编写的高质量的教材内容和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研究,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第二,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对应关系上,明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任务。

  我们强调不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单等同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等同于某一门具体课程,强调要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上认识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但这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某个二级学科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某门课程有某种对应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对应关系是存在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联系就更直接一些。因此,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某门具体课程有比较直接对应关系的二级学科,就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为有对应关系的课程服务的问题。认真研究有关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典型案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学形式,用新的结论、新的观点、新的知识、新的材料、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提供直接的学科支撑。

  我们以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尚无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比较直接对应的二级学科。这当然可以从一级学科的构成上考虑和解决问题,但就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构成来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作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较明显对应的支撑学科是合适的。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在吸取“85方案”开设“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进行社会历史发展的教育,以及“98方案”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进行理论历史发展教育的基础上设置的新课程。它把历史发展教育和理论历史发展教育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统一,构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教育。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正是专门研究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为背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它设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方向能够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三、解放思想,努力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途径和渠道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设置以来,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论文,充分肯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定位,注意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学科点上的导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线的教学,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问学者等。现在要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探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方式和渠道。

  要根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要求,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等方面作相应调整,培养能胜任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办专业培训班,培养在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提高其综合素质,特别是理论素质。

  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特别是难点、热点问题,将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写成教学参考资料,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考,或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吸收他们参加课题的研究,或者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以提高其理论素质,提高其对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科学认识,提高其教学水平。

  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我们党一贯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积累了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同时,其它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上积累了值得重视的正反经验。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要求,认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为当前和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具体的理论指导。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4

论文摘要: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逐渐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学校各主体在课程决策中地位的改变。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其校本课程权利主要包括知情权,主张权,选择权,课程设计权、参与实施权和评价权等。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的缺失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同时关注的热点,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学校各主体在课程决策中地位的改变。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之一自然需要获得更多的课程权利。同时,校本课程又是学生课程权利得以实现的最佳平台,但是在实际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很多课程权利得不到实现,本文拟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权利缺失的表现及成因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的重视。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要探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权利,首先就必须明确“学生权利”。然而,国内很多学者都把学生权利和学生权力相混淆。因此,有必要先对二者进行一下区分,本研究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本文首先对权利和权力的基本涵义作一个大致的介绍,为接下来对学生权利和学生权力的分析提供一个概念平台,以免引起混乱。

(一)权利和权力

1.权利。权利概念是西方文化下的产物,在法学界,对“权利”的界定存在着诸多分歧,主要流行有自由说、意志说、利益说、法律上之力说、尺度说、法律原则说等六种学说。本文采用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权利是“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与义务相对应,指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权利由法律确认、设定,并为法律所保护。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国家应依法施用强制手段予以恢复,或使享有权利者得到相应补偿。离开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无所谓法定权利的存在”。简言之权利是由法律规约的一种利益,或权益人有权获得的利益。

2.权力。权力的概念由来已久,但至今仍无定论。“权力”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ntorias",指权威、法令和意志等。本文采用经过博采众家之长所形成的定义:权力是指某种强制力或影响力,这种强制力或影响力由力量、价值和权威构成,即权力主体拥有相对较大的某种力量、相对较多的某种社会价值或相对较高的权威,因而权力客体必须自愿或不自愿地对权力主体所发出的指令加以服从,如果权力客体违背权力主体的旨意,那么前者就有可能受到后者的惩罚。

(二)学生权利和学生权力

1,学生权利。当代学者对学生权利的认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把学生权利等同于公民权,要求给予学生同社会公民一样的两大类权利,一类是实体性权利如生命权、人格权、隐私权等,另一类是程序性权利如告知权、申辩权、起诉权等。另一种认为学生的身份是特殊的,学生除了拥有社会公民的一切权利外,还具有特殊身份的身份权,即学生权。笔者认为,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国家公民,另一方面,他们是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公民。因此本文所称的学生权利主要是指学生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其基于其受教育者的身份在教育活动中应该享有的权利。

2.学生权力。从现有资料看,国内学者还没有给学生权力作过明确的界定。在少有的几篇专门论述学生权力的文章中,大都谈论给予学生权力的必要性和意义等,而且很多都把学生权利与学生权力相混淆,有的学者干脆认为学生权利就是学生权力,如“学生拥有的权力,也是学生享有的权利。在笔者看来,目前国内恐怕只有李福华教授的文章中涉及到学生权力的实质。该文章认为学生权力是基于自身资源、法律或学校组织体制的一种权力形式。除资源性权力外,学生权力只能通过法律或学校组织体制加以保障,而在现阶段,资源性权力是比较弱小和隐蔽的权力形式,这就是人们常常看不到学生权力甚至把学生权力当做学生权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权利

现阶段,对于学生而言,赋予一定的课程权利较为可行,而授予相应的课程权力则稍欠妥当。权力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一种支配力量,其相对的是责任,而权利一般是指一种能力、资格、利益或自由,相对的是义务。就贯彻落实或操作性而言,享受权利要比获得作为“支配力量”的权力更为现实。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把文章题目界定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权利浅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权利可以界定为“学生对于校本课程(或学校教育内容)进行决策、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与资格”。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应然权利研究

新课程改革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尊严和价值,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价值就在于它“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其中,又以发展学生潜能的多样化为终极追求。只有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让学生、教师、学校得到充分发展。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应环节,学生都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来积极参与。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原因在于:其一,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其二,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可以促进学校生活民主化,自主化的进程。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寻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用的。同时,校本课程又是学生课程权利得以实现的最佳平台。因此,赋予“学生课程权利”便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亦是学生课程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笔者看来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权利应该包含两种层级:首先是参与权;其次是个人话语权。参与权指学生要有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机会。个人话语权是指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要有言说的权利,即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基于自己的体验,表达自己对校本课程各方面的理解和建议,并且他们的话语能够真正地被发出、被听到并被重视,最终发挥应有的作用。个人话语具有自由性和有效性,但应该注意到自由是在体验基础上产生的自由,有效要在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有效。在校本课程中,参与是学生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学生不能参与其中,个人话语就没有产生的空间;个人话语是学生权利的实质,参与其中,却个人话语“失声”,这样的“权利”充其量只能说是从形式上的“学生权利”。所以,参与权与个人话语权是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享有权利的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权利产生。就内容而言,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情权。即对校本课程和相关信息了解的权利。法律既然赋予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那么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对于要接受的校本课程中的教育当然也就有了解的权利。《教育法》第42条中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而要参加这些活动,首先就必须了解这些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性质。另外,作为缴费上学的消费者,学生也有权了解学校所能提供校本课程的的内容、质量及范围。

主张权(或要求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权利就是一种主张,也就是说即权利主体可以通过意思表达或某种行为,有效地去要求、去坚持拥有某种权利。是当其利益可能或已经受到他人干涉与侵犯时,可以寻求法律途径给予保护、提出终止侵害。学生对校本课程运作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拥有一定的主张权或要求权,如对校本课程开发及运作的建议权或话语权、对充足和优质校本课程资源的要求权等。

选择权。选择权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规定范围内对课程和任课教师选择的权利。权利就具有可选择性。也就是说,权利主体可以按照个人意志去行使或放弃该项权利而不受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预或威胁。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之一的学生,不仅应该有选择课程的权利,而且应该有选择教师的自由。

课程设计权。本文所指的课程设计是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即在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范围基本确定后学生参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其编排顺序,课程形式的选择,教材的式样、类型、规格及各科内容的联系、配合和照应等的权利。

参与实施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学生而言,实施权不仅表现为学习权,也可以表现为教学权。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要实现这种建构,校本课程的实施就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更不能完全由教师决定,学生也应该有参与实施的权利。

评价权。即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的权利。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也应该享有课程评价的权利。学生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自身的评价。

三、学生校本课程权利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应该享有以上各种权利,然而,在实际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很多课程权利都得不到实现。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权利面临严重缺失,这已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一)表现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的缺失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对校本课程信息及相应的师资状况不了解。由于学校未能实行应有的公示制度及相关的设施条件滞后,导致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所开课程及任课教师缺乏应有的了解,从而影响他们学习计划的制订,并使得他们在选择课程与教师时具有盲目性与随意性。

2.选择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由于校本课程资源匾乏和选课制的不完善,致使学生一方面选择范围有限,另一方面在选择时束缚太多。学生的选择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兴趣、爱好和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

3.课程设计权和参与权得不到满足。受传统的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由学校和教师支配,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学生的声音很少出现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仍得不到体现。而且实施中经常是“独白式”或“一言堂”,很难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4.评价权不充分。虽然不少学校也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评价,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学生的评价结果很难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制约作用。

(二)原因

综上所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只享有部分的课程选择权和有限的教学参与权和评价权,甚至有时因为课程资源的匾乏和对学生评价结果的漠视,这些仅有的权利有时也难以落到实处。造成这种现状存在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这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权利得不到真正实现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权利的实现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主要体现在:首先,传统文化和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而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过分重视书本知识强调智育而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方式等,这一切并没有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而消失。其次,学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很多学校的管理者依然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管理对象,这同样不利于我国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培养,从而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2.学生权利意识薄弱。随着教育法制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课程权利意识有所增强,但对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又应该如何维护却颇感困惑。尤其是对于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权利没有明确的意识,大多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国家、学校和教师的事,与学生无关,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可能也无能力享有或行使课程权利,从而导致社会不重视,学生自己也不主动主张或要求,其校本课程权利缺失也就不足为怪了。

3.课程开发能力缺乏。权利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体现为一种能力,即权利的行使必须以相应的能力为基础。学生之所以未被赋予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他们的能力缺乏信任,担心授权给他们也未必能够行使,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而学生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缺乏的现实又反过来佐证或加深了人们原有的判断。

4.相关法制法规不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很少对学生的校本课程权利进行具体可行的规定,大多是间接或原则性的表述,缺乏实际操作性。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又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而且很多制度尚不完善,如学分制、选课制等,从而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的实现。

5.学校、教师未能履行应有的职责和义务。从现实来看,校本课程开发中中学生权利的缺失与学校和教师未能履行应有的职责和义务密切相关,如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保证充足、优质的课程资源,不能保证必备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条件,不能保证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不能保证采纳学生的话语。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中中学生权利的实现。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概略 新课改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已进入由试验到推广的新阶段。梳理和总结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三、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与问题研究

初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集中在概念、价值、类型、条件、评价各个方面。目前已深入到管理、文化等方面。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999年颁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目前提得较多的是“校本课程”,不是“学校课程”。对此,一种意见认为校本课程与原来的学校课程有所不同:学校课程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而校本课程最核心的含义是学校在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实施课程。甚至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这一术语就背离了三级管理的分类标准。三级管理的课程范围应该更确切地被称为国定课程、地定课程和校定课程。另一种意见认为,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基本同义,都是为了扩大学校和教师自主管理的权力。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确定国家、地方、学校为不同权力主体,从而相应出现三级课程的提法。三级课程首先是一个管理概念。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框架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三级课程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在概念问题上,还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概念。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我国很多人在更多的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来替代“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一个口头用语或不规范的书面用语。还有论者认为,“校本课程”是静态意义的理解,容易导致课程开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倾向;“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理解,但忽视校本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环节。所以赞同使用“校本课程发展”这一术语,认为它既可涵盖课程实施、评价环节,又包含决定和决策及强调课程决策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动态的过程。

还有学者提出,从字面上,校本课程开发可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成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个“课程板块”,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之内。“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从这个大家较为认同的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来看,并没有严格区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应放在鼓励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目前还难以实施。国内大多数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应该只能算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少部分具备相当课程开发技能和经验的学校在实施“校本的课程开发”。有学者分析了“校本”含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强调使用哪个术语,内涵上是基本相通的。都强调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决策,强调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从课程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过去以高度统一为标志的课程管理体制,无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制约着课程自身的进步。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反映了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理念,即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代社会进步对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紧迫需求,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受教育者的当代特点、个体及群体之间的差异。真正使受教育者得到自主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是课程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来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尝试,意味着下放部分课程决策权,是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分配,肯定了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

对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有利于素质教育。

以上说法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需要,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创设的客观环境,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改革实践基础,课程资源的保障。从内部环境方面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从开发主体中的校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看,教师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师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保证教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傅建明以伦敦教育当局下属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探讨了校本课程支持策略。校本课程支持分两大类:对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支持,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支持。就前者而言,这种支持来自教职工、校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中心等;就后者而言,需要给校本课程开发者提供课程领域的信息、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的参照系等。简言之,成功的校本开发需要由人力、信息(包括课程理论)、技术、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

对校长而言,应该履行的职责在于:确定明确的办学宗旨(学校教育哲学)、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网络、协调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具备的素质有:领导能力、规划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交际(合作)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需的所有条件当中,教师的认可、支持是最重要的。任何教育变革,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无法成功。那么,是不是要具备所有的条件之后才能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答案是否定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不断明晰的过程。

(四)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程序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涉及的课程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完全校本课程开发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教师个人、教师小组和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个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来看,则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活动。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与程序,崔允漷介绍了四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斯基尔贝克的程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程序、塞勒等人的程序和托马斯的程序等。在此不一一介绍。有几点值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僵化的、线性的行动步骤,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采取一种甚至多种程序,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

又有学者认为以下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其它说法如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也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阶段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前一轮校本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后一轮校本课程的依据。在必要的时候,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

还有人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包括:确定开发任务──开发人员组成与培训──编写计划的制定──可行性论证──提纲、内容和体系的确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编写分工──初稿的讨论、修改与形成──试用初稿取得反馈信息──评估、初审──修改、完善、送审等。实际上,是对上一程序较为详细的阐述。

(五)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每个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一至两门有特色的课程,吸收家长或社区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并兼顾当地社区发展需要,确保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原则有适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于对课程质量、学生选课、上课常规及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程序主要有四阶段: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与管理。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远不止上文所提到的这些。还涉及到对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历史演进、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等各方面。总的说来,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非常有意义,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课程内部深层次问题,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但不足之处在于泛泛而谈者多,真正有价值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还太少。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如是否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完全归结为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适应性或评价改革的问题?现行学校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何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怎样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学校文化的挑战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较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南京师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并通过评估学生需求、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确立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结构,撰写了《课程纲要》。锡山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典型的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过程。南京师大附中从开发学生潜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开展了“必修课程分层教学”,形成新的课程实施方案与策略。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特点在于:所有教师都参与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学校的全部课程几乎都是校本开发的课程。南京师大附中取得的经验十分宝贵。为升学预备类的普通高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示范。上海市大同中学从国外引进《知识论》这门全新的课程。它不是追求新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发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探求其合理性与可靠性。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开发是以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课程开发的一种典型。

以上学校的经验可以为其它学校提供借鉴。随着国家三级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进,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且成功的典范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有些学校为了“赶时髦”,或者是因为迫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而去开发校本课程,有可能导致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还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看得过于神秘、艰难,根本就没有尝试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等等。转贴于

三、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源于西方国家,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非常有意义。对于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如何依据我国国情与教育传统,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均有重要意义。但是,仍有不足之处。

第一,在理论研究上,很多学者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在研究方法上基本是思辨的。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而在理论的构建上,又多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角度去分析,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的研究还不够。

课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文化由一元到多元推动的结果。它适应青少年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文化变迁在学校课程领域的反映。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文化开发。而我国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太重视学校文化重建。长期的应试教育之路,使大多数学校的文化成为考试文化、应试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功名化的教育价值观表现鲜明。升学率的高低是评判一所学校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有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急功近利,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缺少政治和文化的思考,没有学校新文化的建构。所以,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建构、社会文化支持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那些试图把新的课程发展机制潜入到旧有的‘学校文化’中去的做法,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另外,传统的课程管理机制是一种僵硬的、分层制式的领导类型,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领导外部监控、注重统一,教师孤立隔膜、消极被动。显然,这种管理方式不适于校本课程开发。所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课程管理的革新,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第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还面临很多困难。(1)校本课程的推行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很大。(2)教师缺乏课程观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学校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缺乏;学校缺乏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家长缺乏课程决策的意识和素养。(3)高考压力的负面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有效的指导与评估。(5)很可能会出现因课程管理不善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或者流于形式或者陷入困境。(6)农村中学面临的困难更多。包括隐性难题──观念问题、显性难题──经费问题、难中之难──观念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如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保证这支队伍获得校内外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建立新课程观,由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逐步过渡到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评价者;提供课程资源保障;设立课程指导和咨询机构;建立学习共同体等。不可否认,以上建议是合理必要的。但这些还只能算是很好的设想,要真正切实有效应用到实践中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可喜的是,有些学者正倾向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探究可行的办法。如在教师培训这个问题上,针对传统培训效率低下、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的缺点,提出推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这种以校为本的培训方式,重心下移到学校,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校本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好方法。

第三,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广阶段,在那些偏远的、条件很差的农村地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来说难度更大。怎样调动起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怎样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特别是本土的教育资源问题,有待所有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行动。

参考文献

[1]王建军,黄显华.课程理论研讨班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3]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6

[5]崔允漷.略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改革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6]鲁艳.校本课程:概念必须正确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7]张艳,洪俊.关于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3(10)

[8]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9]郑金洲.走向“校本”:学校教育发展的取向[J].教育研究信息,2000(3)

[10]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11王而冶.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运作规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1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13]沈兰.课程权力再分配:校本课程政策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14]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15]梁庆.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16]张艳萍.校本课程开发构想[J].青年教师,2002(2)

[17]陈寿强.谈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02(10)

[18]朱士雄.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2)

[19]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7)

[20]傅建明.校本课程支持策略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0(4)

[21]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校长的职责与素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2-77

[23]孙国方.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浅探[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1)

[2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25]张焕珍.校本课程开发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26]董守生.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

[27]田云伏.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4(4)

[28]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1(9)

[29]余进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1)

[30]曾庆伟等.试论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和对策[J].课程与教材,2001(5)

[31]张永谊.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6)

[32]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2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6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经过了初步发展、不断完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四个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不断发展完善,对实现高校育人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了大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始终坚持与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课程教育教学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特点,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完善。笔者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历史沿革以及改革发展的梳理,可以将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沿革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总体来说,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实践经验和现有条件,在目前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可试开科学社会主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解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8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要求从1984年起着手准备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按照教育部对于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山西省各高校积极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工作,在教学中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彻底清除林彪、“四人帮”的瘤毒,拨乱反正,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山西大学、太原机械学院等高校开设了“中共党史99、66政治经济学”、“哲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等必修课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不断完善阶段(1985—1997年)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以及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心理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改革。198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在新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大学生能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鉴别各种社会思潮和观点,对错误的思想观点进行进行分析批判;必须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理论实践的教育,使大学生能深刻体会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

1986年3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指出,从1986年起,要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改革,逐步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9966马克思主义原理99%66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这四门课程。从1985年以后,山西省教委和各院校组织广大教师对政治理论课积极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得到了不断修改和充实,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山西省还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本着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原则,坚定、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改革,到1986年暑假后,山西省各高校开始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必修课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分成“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几门课程,并增加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容。

1988年7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和召开法律基础课研讨会的通知》,将“法律基础”课列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必修课,为此,从1988年新学年开始,山西省各高校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从1991年起,山西省各高校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1993年8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意见》,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两门课调整为“思想道德修养”一门课,作为必修课从1994年秋季开学实施。“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仍为必修课,其中“形势与政策”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采取报告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每学期集中进行五次左右。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健康发展阶段(1998—2004年)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下大力气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1998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教育委员会了《关于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课的通知》,从1998年秋季开学,山西省各普通高校都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了“邓小平概论”课程。转贴于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反映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98方案”形成。按照上述要求,山西省各高校进一步推动“两课”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作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等高校把“两课”列为重点课程,加强了课程的建设。由此,山西省各高校“两课”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3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山西省各高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开设这一课程,并重新编写了这一课程的教材,从总体上贯彻了十六大精神。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科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是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产出教学实效的积极回应。信息化条件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思政课翻转课堂的举措应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既敢于突破常规,以变促变,同时又基于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注意处理好主导性与主体性、思想性与学术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在“变”与“不变”的交互实践活动中保持合理的结构张力。

关键词:信息化;翻转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Doi:10.15938/ki.iper.2016.05.01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5-0069-05

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作为一项基本的教育活动无疑具备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质,同时又兼具自身特殊的价值本质和学科特性。为此,推进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需要树立协同创新的辩证思维,既遵循高校教学改革自身内在的运行逻辑和特殊规律,又敢于突破常规,以变促变,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主导性与主体性、思想性与学术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在“变”与“不变”的交互实践活动中保持合理的结构张力。

一、柔性设计: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实践的“以变促变”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因此,我们可以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就是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1]信息化条件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无疑是“以变促变”的明智之举。

1.柔性设计教学内容以彰显其思想性和学术性

教学内容无疑是当前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对象。一般而言,柔性设计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和尝试。

(1)专题教学所谓专题教学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依据教材内容,有效整合教材体系和构架,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规则,灵活取舍并设定彼此独立而又有一定内在逻辑关联的若干议题进行教学。举例来说,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设定为“大学篇”、“思想篇”、“伦理篇”、“法治篇”、“综合篇”等五个专题,每个议题之下还可以再次细化为若干个小的议题。再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妨划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论”、“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本质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论”、“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论”、“中国国家安全与外交格局论”等若干专题。实施专题教学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组织教学的主导性优势。而且,专题教学让多位教师共上一门课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思政课教师“包教天下”的先验错误假设,思政课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主选择教学专题进行专门教学。事实上,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胜任讲授每一门思政课的要求。

(2)问题教学所谓问题教学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意识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以系列的问题域开展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敏锐的政治辨别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问题教学为中心而展开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对时下信息化网络与高等教育深度联姻与融合的自觉回应。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高度契合了大学生思维活跃、关心时政、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基本现状。问题教学的高效率性还在于满足了大学生期盼有意义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心理预期。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奥苏贝尔在关于“意义学习理论”中认为,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意义的问题符号和信息比单纯的强制灌输效率更高。问题教学的优势恰恰在于以问题为纽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差异性和层次性,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可以有效规避和克服把高校思政课教学异化为一种书斋里的文字游戏、概念叠加、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

(3)实践教学所谓实践教学是指高校思政课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和实践安排,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国内外实际情况进行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促进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翻转课堂理念下,高校思政课依据教材内容,积极调整教材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是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具体而言,就笔者所处的湖北理工学院,从2010年起就大胆尝试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比如,从学校层面将实践教学置于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安排专门的学时、划拨专门的经费支持思政课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把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搬出教室,走向广阔的工厂、农村、城镇、历史博物馆、法院、机关、企事业单位、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红色记忆”展板、“革命圣地”ppt,鼓励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红色经典电影配音比赛、历史题材话剧排演等。每两个学期安排一次大学生“红色记忆”征文比赛、辩论竞赛。此外,我们还定期邀请企业、政府、文化名家等人走进思政课堂开展协同育人活动,与大学生分享人生感悟和就业、创业经验。实践证明,我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成效十分明显,效果非常显著。

2.柔性设计教学方法以彰显其主导性和主体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恰当的方法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曾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是瞎说一顿。”[3]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然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变革。具体而言,柔性设计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和改进。

(1)依据学生专业目前,高校的思政课基本上都是采取把全校各专业的学生按照一定人数(120人左右)进行大班教学的方式进行。全校所有教学院的各专业学生按照通行的标准和方法编入各个思政课教学班级。一般来说,一个120人左右的思政自然班级学生的专业基本上在4―6个左右。众所周知,高等院校的文科、理科、工科、农科、艺术学等学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同一门知识和技能方面,基于知识背景和专业兴趣的差异,在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成效方面会呈现出较大的区别。为此,在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构建一整套依据学生专业不同而采取迥异的教学方法体系。比如,针对理科和工科学生,教师应着重运用工程逻辑的授课思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科技伦理,做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情感的大学生。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教师宜采取说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养成。对于艺术学专业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分层次教学方法,尊重艺术学专业学生普遍追求个性张扬、注重自我的心理需求,采取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中国的故事。

(2)依据学生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新知识最好的老师。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最有效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从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入手。教师的知识渊博、谈吐文雅、平易近人是学生主动接受思政课教育的第一要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高明的思政课教师会依据学生对象的不同而自觉调整授课计划、授课内容、授课方法甚至授课语言。另外,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兴趣还必须观照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今95后的大学生,外表光鲜亮丽、个性鲜明,但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内心世界极为脆弱,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严重不足。主动走进大学生中间,与大学生畅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聆听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和真实声音是吸引大学生真心喜爱高校思政课的有效举动。“在一次又一次的聆听与倾诉中,人与人之间获得了一种和谐。”[4]在师生愉悦的交流沟通氛围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话语力量,这种力量会自然而然转化为课堂上的高效率学习参与和自主性学习的努力。

(3)依据学生发展精神成人、专业成才是高校最终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幸福和生命意义不断赋能和增值,使人的生命之树焕发生机活力。”[6]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理应回应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价值诉求。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智慧启迪、思想碰撞、生命相遇的特殊场域。然而,在今天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无视大学生独特生命存在的现象并未完全退场,无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事例时有发生。“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5]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需要。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调整心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大胆质疑,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独特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它对大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创新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7]

3.柔性设计教学考核机制以彰显其导向性和前瞻性

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必须重建教学考核反馈调节机制。高校思政课教学考核反馈调节机制的建立是依据教育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运用一定的评估反馈指标体系检查和评定教育实效的重要环节。考核评估的实质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活动的价值评价过程。

(1)教师“教”的效果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活动。长期以来,高校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都是采取“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学院督导”综合打分的模式进行的。应该说,这种考核评价机制有合理的成分,但亦存在以偏概全的巨大风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因其理论性、思辨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有别于其他课程。单纯依赖翻转课堂理念下的慕课教学平台既无法透彻地给大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精髓,[8]也难以凭借一堂课的效果来判定教师的孰优孰劣。所以,在推进教学考核的改革中,必须着手进行考核的顶层设计,建构一套既有教育教学共性特征又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考核体系。尤其重要的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考核要坚持动态考核和过程考核协同统一的考核评价机制,切记“一刀切”、“一锅烩”、“一锤定音”大而化之的简单模式。

(2)学生“学”的成效考核评估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成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因素不一而足。任何急功近利、断章取义的心态和举措都将极大挫伤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代哲学和伦理学已经揭示出,人的品德不但是理性的,还是情感的,甚至是有理性和潜意识成分。这说明人的品德结构非常复杂,我们目前对品德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冰山一角’。”[9]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一张试卷考遍全校”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和检测。这种简单化的考核方式缺乏基本的科学依据,是一种典型的“知性德育”培养倾向。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效果并不能在一张试卷中得到完整呈现的。为此,可尝试“社会实践+小组讨论+小组发言+结业论文+志愿服务”综合评价的模式,而且可以以一个完整学年度为考核周期,逐步取消以往以学期为考核时间段的做法。以学年度为考核周期将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建构道德模型,拉长学生道德知识内化、外化的周期,激活学生内在向善的道德转化动力机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无论课堂上所学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识的目的放在第一位。这个目的越是被置于有限地位,它就越是有力地占据了学生的内在力量,而思想也就越来越退居次要地位,从而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有效系数就越来越低。”[10]

二、刚性规定: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实践的“变而不变”

“教育结构和德育结构总是处于永恒变化和发展之中的。”[11]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动力植根于不断发展的转型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殷切期待。然而,在求变、思变、促变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基于高校思政课程的特殊性,有若干原则是不能盲目取而代之的。

1.意识形态性:高校思政课本质内容的规定性

目前,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政课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体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渗透在每门课程的各章节之中。高校的思政课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场域,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熏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的那样:“你们应该是千百万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者的带头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成为这样的建设者。不吸收全体工农青年参加共产主义建设,你们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12]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能否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故而,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决不能无视思政课本质内容的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规定性,要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形式的淡化思政课意识形态、思政课意识形态中性化或者去意识形态化的错误做法,确保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内容生命之树常青。

2.教师理论素养:高校思政课实效的重要依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是开启人的心智,改造人类灵魂的事业,对教育者自身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很难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也很难把思政课这种充满复杂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做好。在此意义上,教育者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于高校思政课而言,着力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变的追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哲学书籍。“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13]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提高理论修养的要求是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关键。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了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正确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和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思想认识问题,不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感性经验层次上,进而为青年大学生的一路前行点亮人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14]

3.学生批判性思维:高校思政课价值的目标指向

教育与思维紧密相关。高等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指向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思维模式。而批判性思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批判不等同于批评,哲学意义上的批判关涉独立性、思辨性、建设性、取舍性的理性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倾向和能力,更是一种质疑、反思、解放与重构的精神品质。当代大学生身处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时代。面对各种良莠掺杂的浩瀚信息,如果缺乏独立的反思批判能力,就很可能会淹没在信息的大海之中。试问缺乏基本的信息取舍思维能力,何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获取?批判性思维是大学生批判旧知,获取新知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知识的传递并不是对旧有知识的不断累积,而是对旧有知识的批判反思与重构升级。高校思政课强调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可能的空间,鼓励大学生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让大学生自主判断、辩证取舍,促进和提升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大学生的反思批判性思维能力只能在批判性教育中不断生成。而这种教学改革的价值目标和指向决不会随着翻转课堂的改革而改弦更张。

三、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

反思和批判是生命超越的工具,本身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超越意识和超越能力。[15]

高校思政课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批判思想,理应把培养大学生反思批判精神视为己任。因为“人在‘批判’中否定着世界,生成为人,升华着人性,寻找着人的意义。”[16]高校思政课力图通过教学改革来搭建师生彼此沟通的场域平台,在师生双方以知识信息符号为媒介的邂逅相遇过程中,彼此敞开心扉,交流情感,分享经验,于是,思想在此碰撞,智慧在此启迪,情感在此升华,灵动生命因此而得以充分舒展。

伟大教育家、思想家雅斯贝尔斯(K.Jaspers)呼吁:“教育,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当前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的价值指向并不仅仅停留在大量“知识化的信息符号”层面,而是要用这些符号信息引申出遮蔽在其背后的“意义和智慧”。所以,思政课教师应逐渐由“在场者”过渡到“不在场者”,由“在场者”引出隐蔽的“不在场者”,力图还给大学生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自觉发现、自由生成思想和情感。

当然,目前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涉及到的因素异常庞杂。所以,在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程中,首先必须遵循教育改革的一般规律,遵循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不能以行政命令取代调查研究和循序渐进,对那些借思政课教学改革之名,片面追求信息化教学的普及率、刻意迎合炒作新奇时髦古怪教育概念的错误做法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其次,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处理好主导性与主体性、思想性与学术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审慎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决不能为单纯迎合学生的偏好而肆意更改教学大纲并降低教学要求。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尤须要坚守课堂阵地,树立阵地意识,合理选择现代多媒体辅助设备,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有序互补、稳定多元的教学手段支撑体系。在设计教学专题、教学内容时注意导向性和学术性,要在坚守政治导向性的基础之上,力争把思政课讲出“学术味”。

总之,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是“变”与“不变”的协同统一。在变中思变,在变中求变,在变中促变,树立创新求变的新思维,摈弃抱残守缺的旧心态。“求新求变”与其说是一种进取的教育姿态,倒不如说是一种进取的教育理念。“唯理念引领未来”。与此同时,基于高效思政课的特殊性,在统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中,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明确哪些可以“变”,哪些“不能变”,在“变”与“不变”的交互实践中保持一种合理的结构张力。

参考文献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杨钋林小英编.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朱磊.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33.

[7]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3.

[8]朱磊.逆序创新: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校思政课的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2.

[9]高德胜.不是什么都能考的――对思想品德课考试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1):4.

[10]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11]魏贤超.德育课程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12]刘德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8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校本课程;教师

一、后现代主义

作为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出现,盛行于80年代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文化及其孕育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解构。后现代主义远超出文学艺术领域,渗入到哲学、心理学、宗教、法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终形成一种研究问题的哲学视角。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衍化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名词开始出现和应用的阶段。此时对于后现代的概念主要是在一种否定的意义上使用的;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的概念开始出现了肯定意义上的使用,概念的使用仍然主要集中于语言文学;20世纪60-70年代末,正式出现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并广泛传播逐步向全世界蔓延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后现代主义正式进入哲学论坛的前台。[1]

现在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60年代激进政治运动失败的反应,是一种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近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取向与基础、思维方式等为基本特征,以新的话语和形式解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2]

以法国哲学家福柯、利奥塔和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倾向,其共同的特征是:反同一性、反中心论、反二元论、反总体性。换句话说,就是主张差异性、多样性、离散性。

二、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过去,我国的课程改革采取国家课程开发方案,由校外学者专家主导课程开发,同时开发出完备的课程指南等课程材料,以减少教师对课程的介入[3]。然而这样的课程缺点是不能顾及到地域特征和当地的教育环境,也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及当地对教育的需求。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的条件下,实施由中央统一的课程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具备可能性。因此,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6月8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是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同时,教育部也颁发了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合法地位。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行)》又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的实现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校本课程以课程权利的下放为前提,其开发主体由传统的专家和学者转变为长期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进行的场所是具体的学校。具体地说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4]

那么,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中,能否给我们带来一些新鲜的血液呢?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开发

(一)反同一性,打破课程的中央集权制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内容就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统一考试,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考什么学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在教材上,不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习的内容大多相同,无论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是否有所帮助。现在,国家倡导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将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新观念运用到教育学领域,从而打破这种课程上的同一性,给地方和学校一个宽松的教研环境,创造一个多元化的课程文化。各个地区和学校可以组织当地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编写相适应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确定出来的教育内容是脚踏实地的东西,是能够用实践检验的理论。这样的教育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生动直观的感觉。

(二)反中心论,由教学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以往传统的教材,都是由本专业的专家和课程教法方面的学者来编写的。在编写的过程中,大多只注重理论的正确性和知识量的充实,并不重视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对于学生的可接受度更是难以把握。现在引入校本课程开发后,教材内容的组织和编写者大多是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这些教师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整合教育内容,对于每一部分内容的难易、需要的课时数以及学生的反馈都十分熟悉。与此同时,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进行讲授,对于每个知识点以及所要求的掌握程度了然于胸,更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这对于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情景教学形成多中心、多方位、多视角,进而产生出多功能——“十个人就是十个哈姆雷特”。这是后现代主义反中心论思想在教育改革中的又一呈现。

(三)主张差异性,课程开发的具体场所转移到学校

校本课程把课程开发的场所转移到学校,满足了各地根据发展水平不同来选择教材的问题,为教材的选择提供了多元化的方向。这样,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是他们感兴趣的,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具有当地特点的多元文化。这种多元化的课程选择与当今开放的社会相呼应,一方面扩展了学生的本土知识,另一方面为社会培养了各级各类、术业各有专攻的人才。这种主张差异、鼓励多元的理念,又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支撑的。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教师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参与在其中的教师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自身的精神素质和专业素质。然而有调查结果表明,有43.9%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由教研组或年级组开发,28.3%的教师认为是由教师自主开发,21.3%的教师认为是学校指定专门人员开发,也有6.5%的教师认为专家学者开发。说明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还有待提高。[5]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要求就更为严格,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过硬的专业素养及求真务实的教育境界。首先,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时,至少要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校本课程有所了解,如果教师根本就不涉猎新的教育理念,不理解什么是校本课程,那么开发就无从谈起。其次,过硬的专业素养。只有一个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才能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做到烂熟于胸。同时也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才能准确地把握所教授的课程,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最后,求真务实的境界。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在向学生传递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而不是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主观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教师作为具有主观意识的个体,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在传授大众文化的同时,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展现独创性,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迎合主流,更不能成为政治的传话筒。

现在,课程开发的接力棒已传给了教师,教师就应该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转化为教育理念渗透在其中,将校本课程开发做真实、做精彩、做全面,使课程真正实现本土化,成为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要求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屈菲.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演进及影响[J].北方论丛,2007(3).

[2]凯尔纳,贝斯特.后现论——批判性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内部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09.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9

2015年3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这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区而言,是在高中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既是区域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品牌特色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素养发展的需要。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落实我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有利于改变育人模式,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建设“生动课堂、快乐课程、品质教育”。

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扎实实践《指导意见》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

一、我们的思考:坚守与突破

《指导意见》的重点,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是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两大类: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这是按照课程功能进行分类,以前我们习惯按照课程管理权进行分类,把课程分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两类课程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功能

管理权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

国家课程大部分小部分

地方课程一部分一部分

校本课程小部分大部分

《指导意见》要求:“开齐开好两类课程。各地和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认真研读《指导意见》,结合我区课程实施现状,我们认为,开展小学课程改革要坚守,更要突破。

(一)坚守:规范化实施基础性课程

1.坚守常规底线。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就是要以《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鄞州区中小学教学常规》为学校教育教学准则,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坚守。

2.坚守课程底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强化两个领域:一是强化德育课程。树立“大德育”理念,进一步梳理每个学段的德育目标,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二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综合实践活动内部的四大块内容可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可以整合实施,三者的课时由学校根据实际统一安排,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尤其必须保障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时间,课程计划内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3.坚守课时底线。本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既做“加法”也做“减法”,给学校更多课时安排自,今后不同的学校可以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安排表。我们对课时安排设立两条底线:第一,不得增加、不减少周总课时、周教学总时间和学段总课时;第二,不得“挪用”音体美、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此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的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的课时,增加拓展性课程的课时。

(二)突破:个性化实施拓展性课程

个性化实施拓展性课程是落实《指导意见》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尽可能开发多种类型的拓展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和活动,了解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长处,为将来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进入高中后的选课学习打基础。

那么,怎样实施个性化拓展性课程呢?我们应该在差异教育理论框架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课程整合,统筹实施各门各类课程。具体实施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强调整合

(1)三级课程整合。要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内容重复、相通的部分,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

(2)跨学科教学整合。要加强各类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让学生在相同时间掌握更多内容。

(3)学科教学内部整合。学科教学不要面面俱到,建议采用主题教学、板块教学等策略,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统筹实施

(1)统筹学校课程实施。要统筹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实施工作。

(2)统筹设置课程表、统筹安排课时。要统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的课程安排;要统筹安排每一个学期的课时安排。

(3)统筹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开设。要统筹开展体艺特长类、综合活动类、知识拓展类的课程开发与开设,不能随意开设。

(4)统筹教师的配置,培养全科教师。在师范教育没有全面跟上课程改革的现状下,根据教师特长安排课程、课务,在区域、学校内部培养全科教师是当前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

二、我们的行动: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一)探索德育课程横向整合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显德育”太多、“反德育”太多。需要我们对学校德育进行系统梳理、整合。

《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德育课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做到这些要求,就能体现德育工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和原则。

我们可以探索侧重“德育”的整合课,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不能唯教材、唯课堂,要把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少先队课、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地方课程(特别是我区《弘德敬廉》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整合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等,按照主题重组、整合,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对多学科进行梳理后实施教学。

(二)推动综合活动纵向整合

提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两种极端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最前沿,最有活力,最指向核心素养,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有人认为,这是最游戏化,最娱乐化,最空泛,最低效的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没有师资,也没有平时的扎实实施,有的只是应付、应景的课堂教学!

《指导意见》要求:“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确保课程计划内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把各学科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以主题模块的形式,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拓展训练和公益性劳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我们可以构建侧重“实践”、侧重“研究”的综合实践课程。

(1)把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省市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我看宁波》、校本课程活动内容等,以主题模块的形式加以整合,进行校本化的教学实施。如: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学校不安全行为调查主题;校园民谣的利与弊主题;视力与生活习惯关系主题;等等。程序为:选定主题、分组研究、成果展示。

(2)结合周边地方资源、家长资源,借助社会实践学习基地,多学科多岗位协同,实施研究性学习、实践。如:生存学习一周;国防学习一周;农事学习一周;劳动技术学习一周;等等。

(3)安排课程表时可以单独安排。适度集中,3~5天集中有效使用,可以利用每个学期期中或期末的一周左右时间开展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三)探索社团活动课程化整合

在义务教育阶段,社团活动课程主要是指体艺特长类课程。

要以学生发展为社团活动课程的宗旨,以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为社团活动课程的两翼,推进社团招生制度、活动制度、考核制度建设。安排课程表时可以适度集中,2~3节联排,采取长短课的形式。同时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以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1)规范社团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2)处理好兴趣和特长的普及、提高的关系。

(3)尝试开展分类、分项的跨年段走班。

(四)尝试始业毕业教育课程整合

可以确定每年9月份为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研制幼小衔接小课程,打破学科界限,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从课程安排、作息时间、教学方法等方面,着重培养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相应的,六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小初衔接月”“毕业季”等小课程;初中一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初小衔接周”等小课程;初中三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初高衔接月”“毕业季”等小课程。

(五)研究基础学科核心素养。

这是从学科核心思想、学科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等角度出发,对基础学科体系中的知识、能力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进行必要的归并、精简、整理、补充、加工、调整等。建议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要指向核心学习内容,以模块学习等方式实施,教学删繁就简,指向学生基础课程中的核心素养。

(六)探索课程评价方式的创新。

(1)基础性课程评价:可以采用笔试、成绩报告单与描述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免试评价,模块游考评价等方式。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轨迹

[作者简介]李正亭,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5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在“”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