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图书管理个人总结十篇图书管理个人总结十篇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3:24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1

一、打造图书馆三年远景规划,使图书馆发展有方向。

我校图书馆阅览室和藏书室面积较小,不符合上级文件精神,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进入合格图书馆行列就有困难。我上任之初认识到重新规划图书馆的重要性,决心要用合理的制度管理带动起我校图书馆的发展。

二、建立图书馆档案资料管理,力求完整明确。

我校图书馆原始资料很少,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我认真地研读了《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检查的内容及指标》,针对评估内容我仔细划分,建立了图书馆评估资料分条档案。这样就可以把平时积累的资料及时装入档案袋里,如果上级检查就不会手忙脚乱了,以求方便资料的查阅和积累,做到未雨绸缪。

三、把图书馆工作物化,更好地服务师生和教学。

图书馆的工作千头万绪,为了建立井井有条的工作环境,我把图书馆主要工作进行物化,设计了登记簿,借此加强管理。

四、把图书清理、清洁、分类,使电子化管理前的图书能够流通。

清理—把全部图书架清空,为图书合理排架做好准备,使藏书合理,老师更容易查找到需要的图书。

清洁—把所有能阅读以前的图书,用毛巾全部擦干净,使师生便于查阅。

分类—分为四类:适合班级阅读课使用的图书;适合班级图书箱传阅的图书;适合教师查阅的图书;适合低、中、高不同年级中午来阅读的图书。

其中适合班级图书箱的书籍又分五个小类别:文学类(小说、散文)童话(童话、神话、寓言)知识类(科学、自然、百科知识)小学生作文类;卡通漫画类;拼音读物。

五、人文化管理,让师生体会到诚心、热心、爱心“三心服务”。

诚心—在图书馆工作中,我力争为师生做到全心全意地服务。平时注意关心老师,推荐书籍时做到心中有数,各有偏重。

热心—老师们借书,我从不嫌麻烦,先了解老师的需求,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协助找到需要的书。

爱心—在老师需要的书实在找不到时,我采用:或牢记在心;或登记在册,日后购买;或推荐同类书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让老师空手而归。

六、建立校图书管理员组织,设立班级图书箱,使图书能周转起来。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2

一、转变服务理念—-以读者为先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向读者提供服务是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途径,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服务理念是实现该价值的前提。图书馆传统的工作理念是侧重于对图书的收藏与管理,重书而非重人,这与图书馆的现代价值理念极不相称。实现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书向人位移,从重视收藏、管理图书向重视读者、重视图书利用转移,从重视馆藏到重视服务转变,关键是要树立以读者为先的服务理念。结合创先争优,图书馆在服务工作中就是要时刻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在任何细微的地方都要体现以读者为先,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便利、快捷、准确的服务,满足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作为一名流通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我牢固树立了以读者为先的服务理念,且以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一理念。当读者有疑问或需要帮忙时,即使我在忙着,我也会立即停下手边的事,正视读者,认真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给予指导或帮忙查找。这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认为这正是以读者为先的体现,哪怕他只问你一句话,作为工作人员也不能只顾忙自己的,漫不经心,似听非听,一定要快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读者身上,务必要让读者感觉到工作人员对他的尊重。每当见到读者那种焦急之神因自己的及时帮助而得到缓解时,一种为读者服务的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

二、优化服务品质---以服务唯优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3

姓名:XXX

一、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正常开展借书、阅览活动,对新进的图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整理,为每本书登记建卡,为每位老师、学生办理做好图书和资料的出借工作。

2、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馆规程》,增强了服务意识,使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嬴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3、及时为教师编写好各种图书和资料索引,一有新书及时提供新信息,以便教师查找、查阅,全面提高学校图书室资料的流通率,利用率,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

4、培养班级图书管理员,加强了爱护书籍的教育,指导学生合理地保管书籍:注意防潮、防折、不涂划、不污损,一学期来,图书室的图书完好无损。

二、开展活动,发挥育人功能

为了适应学生乐读这一目标,图书管理员能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新书,这一年中,我校共增添图书上千册,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读书方法。

一学学期来,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能力、写作能力、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师生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广泛地增添各种书籍,加强管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把图书室办得更好,使之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学期,我校图书馆围绕为教学工作服务,为学生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引导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用好图书馆的目标,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逐步完善图书馆图书的借阅管理工作。由学生图书管理员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借阅,学生自行选取图书,然后由学生图书管理员配合管理老师在登记借书日期、书名、价格。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阅读所借图书,并且保管好。学期生均借书达到10册左右,图书的流通率比较理想。

2、做好图书采购工作,使年进书量和图书质量能符合学校发展需求。采购的新书,按采编制度进行验收、分类、排架等工作。

3、积极开展阅读辅导,继续做好新书报道,开展期刊推介服务,引导学生阅读,发挥现刊作用。

4、培养一支懂管理的图书小管理员队伍,提高素质。对各班的学生图书管理员进行上岗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分工,介绍馆藏结构、图书分布体系,开辟书报栏,流通过程中的登记与索赔、查重等。

5、做好图书馆网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更新网站中相关栏目的内容,及时报道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

1、更新的图书在数量上和内容上还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还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重点书目推荐、新书推荐工作还不够及时、有效,很多时候只是将书目的名称告诉大家,而没有相关的内容介绍,没有起到应有的推荐作用。

3、部分书籍破损后没有及时修补,复本过多的书籍没有及时注销,空间的利用不够合理。

4、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不高,班与班之间借阅图书的次数差距较大。表现在:每天大课间和下午活动课本该是借阅图书的时间,而有的班级却忙于做作业,根本无暇顾及借书。

教务处

审批意见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4

中国农村图书馆事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才真正具有一定规模成体系地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图书馆随着经济的繁荣建设迅速的发展起来。在农村,乡镇图书馆能更好的发挥其提供书刊资料、传递信息情报的功能,并能在培养人才和直接为工农服务的社会教育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版权所有!遵循图书馆工作的一般规律,依据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结合乡镇图书馆工作特点,乡镇图书馆的管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图书馆的职能部门设置及管理

乡镇图书馆职能部门包括事业行政和业务活动的具体工作部门,直接关系到乡镇图书馆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加强职能部门的组织管理与建设,是乡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谈到乡镇图书馆的职能部门设置及管理,就必须说一说乡镇图书馆的管理结构,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个人认为二级层次结构比较适合乡镇图书馆的情况,就是说,馆长直接领导若干个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结构。乡镇图书馆的部门设置如下图所示:

乡镇图书馆··········一级层次

行政工作部门业务工作部门

长采外阅

办编借览······二级层次

公室室室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工作部门示意图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综合考虑所形成的乡镇图书馆部门设置的一般模式。目前大部分乡镇图书馆还远没有达到示意图的要求,即使达到的也比较含混,职责不明。另外,从乡镇图书馆长远发展考虑,工作部门的设置也将随着乡镇图书馆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调整扩充,下面对各职能部门分别论述。

乡镇图书馆的行政工作部门是从事全馆行政事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是属于全局性的综合管理,是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馆长办公室主要实施这样一些职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确定本馆的具体任务和具体工作方法,不断健全和完善本馆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组建本馆的各个工作部门,明确划分工作范围和职责权限,制定全馆性的管理工作条例和各种规章制度等;经费管理、总务后勤、统计报表等工作。现在,由于绝大多数的乡镇图书馆是属文化站管理,因此这些工作职能都分散到文化站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去了,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因为,图书馆有自己独特的工作规律,即使它属文化站也应有专人协调管理这方面工作,至于单独建制的乡镇图书馆则更应设立专门部门来实施这些职能。

乡镇图书馆是专业性机构业务管理是日常的大量工作,各业务工作部门各有特定的工作范围与职责。

、采编室:这是乡镇图书馆业务工作部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门。形象地说,采编室如同人的心脏是一个“供血”部门,尽管目前只有极少数的乡镇图书馆建有专门的采编室,而且在我们呼市地区还没有这样的乡镇图书馆,但是,从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长远着眼,建立采编室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一俟建立了乡镇图书馆无论藏书多少离不开采购和编目这两道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程序。采购工作就是根据本馆性质、任务和读者对象的需求,在原有藏书的基础上补充馆藏,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科学藏书体系。它主要通过采购、交换、征集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本馆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编目工作主要是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第四版和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完成对进馆的每一种文献的分类和编目等加工整理程序,并负责组织目录。乡镇图书馆的目录组织一般不分公务目录和读者目录,重点组织好分类目录,有条件的应建立书名目录图书资料的分编工作,使图书从无序到有序,为读者利用图书创造了条件,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馆藏图书的利用,为此,必须强化对采编室工作的科学管理,必须采用科学的、标准化的加工整理方法。

、外借室:这是将馆藏图书直接提供给读者利用的重要部门之一,所谓外借,就是满足读者将部分藏书借出馆外自由阅读的方法。读者根据需要借出自己挑选的书刊,在规定的期限内,享受使用权利,承担保管义务,自由安排阅读时间,充分利用所借书刊,不受馆内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要,成为传统的基本服务方法之一。外借室的管理,首先要做好读者借书证的管理,书卡一致、排列有序、查找方便是借书证管理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做好外借图书的管理;最后是外借手段要多样化,如集体外借、预约外借等,从多方面满足读者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外借服务的功能。

、阅览室:这是乡镇图书馆利用一定的空间设置,组织读者开展图书资料阅读活动的服务方式。阅览室具有服务读者的特定功能,如有适宜读者阅读的良好条件和学习氛围,有配备齐全、丰富新颖的各种书刊等。阅览室管理的重点,一是书刊整理有序,二是推荐图书、指导阅读、咨询服务,三是环境氛围的营造与保持。

二、乡镇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办法

乡镇图书馆科学管理方法随着乡镇图书馆发展的实践而不断完善。现结合乡镇图书馆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种:

、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是今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和其他领域中已经广泛应用并获得成功。笔者认为,目标管理法也同样适用与乡镇图书馆。

目标管理法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年所著《管理者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其重要内容是先从制定特定阶段内整个组织的总目标开始,最高管理层一旦确定总目标以后,这些目标便成为这个组织各级管理部门必须达到的目标总和,换句话说,在特定阶段结束时,各级管理部门达到的目标相加在一起作为最初制定的总体目标的最低目标。目标管理的核心是目标,特点是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前述乡镇图书馆的管理结构为二级层次结构,其目标管理法应用于乡镇图书馆则图示如下:

乡镇图书馆馆长(负责人)··········全馆总目标

保证措施

反馈交流

馆长办公室采编室外借室阅览室部门目标

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个人目标)

如图所示,首先制定全馆总目标,然后分解成部门目标(个人目标),各分目标均以总目标为根据,各个人目标,都服从于全馆总目标,由馆长负责,馆长通过具体措施、信息反馈等手段确保全馆总目标的完成,二者紧密相联,丝丝入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目标管理法特别提倡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强调利用个人目标的实现来激励工作人员的行动,所以特别适合由人组成的乡镇图书馆。新城区的几家乡镇图书馆运用目标管理法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新城区文体局每年都和各乡镇、办事处文化站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各文化站又将总目标分解,与各图书馆(室)制定部门目标,尽管在层次上略有不同,其实质量是一致的,在新城区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大区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限时完成目标任务,从而保证了新城区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大区这一目标的实现。版权所有!

制定特定阶段的总目标,主要依据所在乡镇的实际情况,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任务,乡镇图书馆的具体性质、要求等。目标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挑战性。目标的实施主要通过逐级授权、分解目标,落实措施,信息反馈,评定成果等环节来完成。

、经济管理法:乡镇图书馆的经济管理,实质上是把经济规律运用于乡镇图书馆管理之中。乡镇图书馆是最基层的公共图书馆,无国家财政拨款,又要担负向亿万农民提供精神食粮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尝试运用经济管理的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运用经济管理法,首先要充分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源。乡镇图书馆藏书资源少则几百册,多则千至万册。我国乡镇遍布全国,星罗棋布,总数相加,数量可观。数以亿记的图书资料,是一笔丰富的知识和情报资源,是一笔宝贵财富。充分利用这笔资源,可以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经济建设,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开发好这笔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是乡镇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要讲究经济效果。这是经济管理法中的核心内容。就乡镇图书馆而言,讲究经济效果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合理使用经费。乡镇图书馆无国家财政拨款,经费全靠自筹,开支却很大(诸如购书、订报刊、添设备、发工资等),要合理安排经费,充分考虑经济效果,以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第二要开展“以文补文”创收服务工作。乡镇图书馆开展“以文补文”图书出租、有偿服务等工作既可克服购书经费不足的困难,又为图书馆搞活图书流通、增加创收开辟了一条新路,类似这样的创收活动能够增强图书馆的工作活力,从而使整个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状况。第三要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大部分乡镇图书馆工作人员很少,要担负如外借、采编、阅览、行政等多项工作,所以,强调提高工作效率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实行兼职、定额管理、奖惩等措施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再者要厉行节约。厉行节约关键是工作要有计划。乡镇图书馆要特别注意在图书采购上的计划性,避免重复采购、盲目采购,节约每一分钱。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5

一、新时期对总编室的重新定位:总枢纽和窗口

大学出版社改制前,总编室只是传统事业单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内容是一些编务档案的保存、作者来访的接待、相关文件的收发等。随着体制改革的渗透,总编室的定位已经由原来的服务管理部门演变为图书出版机构“对社内管理的枢纽,对社外工作的窗口”。在出版社内部,一方面,总编室是图书出版机构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另一方面,它起到承接、联系编辑部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有些运用智能化软件进行业务管理的大学出版社,总编室是该软件中一个重要的信息终端,是其他部门人员参考、决策的重要依据。总的来说,新时期大学出版社总编室身兼数职,其定位大致可以概括为:作为编辑业务管理机构和社长、总编辑的办事机构;承担着管理选题汇总、统计上报、书号管理、合同审核、稿酬审核、成书上报、样书发放、档案存档、编校费、外审费结算、公文的起草、查办、落实、来信来访接待与处理、维权打假及版权贸易等工作;处理和完成大量的、临时的、突发的、繁杂的工作任务。

二、新时期总编室工作的主要内容

鉴于新时期总编室在图书出版机构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管理者,应明确工作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总编室的职能作用,保质完成总编室的岗位职责。具体日常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选题上报工作。具体是对选题进行量化管理、定期公布。选题数量和到稿情况按月公布,选题成书情况按季公布。②Cip的管理工作。总编室专门人员按时收发Cip,定期催发Cip,避免Cip未到影响成书(要求编辑二校时上报Cip数据)。③统计编校审稿情况工作。每季度公布图书出版机构各策划部编、校、审稿情况(包括外审)。④样书管理工作。图书付厂印刷后及时催印刷厂交送样书,尽量一周内样书到手,并按季度上报新闻出版总署、北京版本图书馆、省新闻出版局等。⑤书稿档案整理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障著译者的权益,督促各策划部将已编辑出版图书的流程本及相关材料按季度上报总编室签收。⑥费用结算工作。总编室根据每季度各策划部成书情况、合同签订情况及书稿归档情况,配合财务部门及时结算、支付稿酬,并公布稿费及外审结算信息。⑦评奖和重大项目申报批复工作。按照要求,及时通知图书出版机构相关人员按要求申报奖项。获奖结果,重大项目申报及批复,及时向全社人员公布,充分体现民主、公平、信息透明。

三、新时期总编室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如前所述,总编室是图书出版机构的重要服务部门,因此搞好服务是总编室工作的“主旋律”。在工作实践中,总编室的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服务对象广,笔者总结出“服务到位、协调到位、把关到位、参谋到位”的工作原则。在工作中,只有坚持原则,才能使得总编室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才能保证图书出版机构这台大机器的正常运转。

首先,严格按照书号管理办法管理书号,做到书号不漏用、不重用,一书一号,杜绝买卖书号等违规情况发生,根据书号实名申领要求,书稿完成三审后方可申领书号。

其次,严格按照印章管理规定管理出版社合同印章及总编室印章,杜绝出现不合理使用印章的情况。

再次,及时起草、催办、查办总编室的各种文件。按时间规定上报,决不拖拉。

第四,热情接待与处理读者来信和来访人员,杜绝出现“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现象。

第五,完善资料室管理,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买费用,每年计划更换及购买一批新的工具书,以适应编辑查阅要求。

第六,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多听听业务人员的心声,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社领导提供工作建议,做好参谋和助手。

第七,配合社内严格管理软件使用,按要求使用编务系统,稿费支付申报程序等。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分馆建设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分类号]G258.2

公共文献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是当代图书馆在更广泛更深层次实现其社会职能的体现,是近年来城市公共图书馆追求的目标。构建一个以“总分馆”制为基本模式,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和统一标准的覆盖全社会的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厦门市图书馆在构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分馆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多种类型的总分馆制模式,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市范围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厦门市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实践出发,总结探讨其总分馆建设模式及实践体会。

1 建设实践

1.1合理布局,逐步推进

厦门市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可追溯到1953年,当时厦门市政府把接管的私立图书馆――鼓浪屿中山图书馆交由图书馆管理,成为厦门市图书馆的第一家分馆。2005年,厦门市图书馆与杏林街道办事处联合创办了第二家分馆――杏林分馆,标志着其总分馆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1月,与灌口镇政府合作创办的灌口分馆正式开放。随着分馆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布局,逐步推进”的建设思路,根据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和读者阅读需求,科学制定分馆发展计划和实施进程。2007年,厦门市图书馆搬入新馆后,把原来位于中山公园的旧馆辟为分馆,并先后与73152部队和厦门海警支队合作创办了2家部队分馆,杏林园博苑中华教育园古籍文献分馆也于当年底建成。2008年3-4月,同安工业集中区分馆、火炬(翔安)产业区分馆和同安区图书馆分馆等3个分馆相继建成并开放。到目前为止,已在社区、工业集中区、农村和部队创办了1o家分馆。这些分馆的馆舍面积在300-1600平方米之间;专职管理人员2-4名;藏书5000-20000册;馆内设置借阅区、电子阅览区、儿童阅览区,有的还设有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播放厅。

1.2统一标准,规范管理

规范化的管理和标准化的服务是提高分馆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为有效地发挥分馆的作用,总馆制定了分馆建设标准和分馆服务规范,明确各分馆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对分馆的文献资源实行统一采选、集中编目、按需配置并实时流动;对工作人员实施统一聘用、专业培训、集中管理;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服务程序,包括统一的读者数据库,统一的图书识别代码标准、统一的业务处理标准和即时在线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环境;建立统一的计算机文献信息网络管理平台,除部队和古籍分馆外,其他分馆均通过Vpn组网方式与中心馆连接,实行“一证通用、通借通还”。分馆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检索、咨询、电子阅览、读书活动和学习培训等多元化服务,每周开放时间达40-76小时,服务运作与总馆的全开放模式同步,服务质量和效果也与总馆不相上下。

2 建设模式

根据合作方的现实条件和服务对象,在分馆建设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建设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直管型、托管型、联办型和加盟型等多种类型分馆并存的总分馆建设模式,初步建立起适合厦门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2.1直管型分馆

直管型分馆实质上是公共图书馆的直属机构,其馆舍、经费、人员、藏书全部属于厦门市图书馆所有,如鼓浪屿中山分馆和公园分馆。直管型分馆服务场所较大,馆藏图书丰富,管理机制完善,服务效果显著,是建设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最佳模式。然而,在目前体制下,要建立布局合理的直管型分馆难度很大。因此,只有拓展多种渠道,创新办馆形式,因地制宜地建设各种类型分馆,才能构建起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2.2联办型分馆

联办型分馆是由社区提供场所、人员和设备,图书馆提供书刊资料和专业指导,双方联合办馆,共同管理。这是全国各地较通行的一种模式,其优点是联办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方提供场所、人员和设备等基础条件,图书馆以文献资源和经验、技术等作后盾,投资小、上马快,立竿见影。厦门市图书馆在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洪山外来员工分馆和现存的一些社区流通点即属于这种类型。但这种类型的分馆也存在一些缺点,即双方的约束机制不强,开放不正常,管理不到位;合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随意性,影响其正常发展。如洪山分馆就因合作方领导更换,图书馆的运营费用得不到落实而关闭。

2.3托管型分馆

托管型分馆是由举办单位与厦门市图书馆签订协议,将其所属的图书馆委托给总馆筹建与管理,从而以规范化的管理形式,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办馆模式。其创新之处在于“委托管理、分馆运作”。

所谓“委托管理”,就是分馆的举办单位把所属的图书馆委托给厦门市图书馆筹建创办管理。在托管期间,分馆的馆舍、设备等财产的所有权仍属于举办单位所有,而其管理使用权则归厦门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运作经费等则根据预算由举办单位一次性或分期交付给厦门市图书馆,由图书馆严格按预算管理使用。依靠这种委托关系,分馆的办馆经费和管理责任得到了明确,馆舍、藏书、设备及人员等办馆要素得到了落实。

所谓“分馆运作”是图书馆在获得管理权限后,将受托管理的图书馆纳入分馆管理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提供标准化服务。托管型分馆既有联办型分馆优势互补的特点,又有直管型分馆的专业化管理;既建立了良好的办馆保证机制,又改变独立建制图书馆“小而全”的模式,确保了分馆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一种理想模式。

2.4加盟型分馆

加盟型分馆借鉴图书馆联盟模式,以一个中心馆为主导,实行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全面合作。各自独立、规模完备的公共图书馆,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通过签订协议参加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接受这个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指导,成为其成员馆之一。近期厦门市图书馆与同安区图书馆签订合作意向,两馆之间实行文献资源“一卡通用、通借通还”,使其成为“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系统”的第一家加盟分馆,并于2008年5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根据同安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经费不足的现状,总馆一次性调配2万册流通率高的书刊,有效地缓解了同安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匮乏的局面,受到当地居民的

欢迎。加盟型分馆的特点是加盟馆按照联盟章程签订合作协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合作的权利与义务,各加盟馆受协议制约,共同履行协议规定,构成一个整体,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厦门市图书馆正积极引导本市各区级公共图书馆加盟“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系统”,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托管型和加盟型分馆是厦门市图书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综合图书馆业务发展的需要、分馆的合理布局以及合作方的办馆理念、经济实力、阅读群体需求等多种因素探索出来的更加行之有效的新型分馆建设模式。

3 实践体会

3.1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构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要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关键是要把分散的、隶属关系不一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包括社区图书馆)整合成以总分馆制模式为基础的图书馆网络组织。由于厦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行政隶属不一、财政分级拨款,公共图书馆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点稀少,在这种环境下,要构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立法的形式,从法律层面对图书馆之间在构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予以明确,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确保其长久持续发展。

为了使“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系统”的建设方案能够实施,厦门市图书馆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公共文献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重要性,积极呼吁政府牵头推动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厦门市政府已把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一证通用、通借通还”服务纳入了厦门市信息化建设工程之中,采用“厦门市社会保障卡”作为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系统的通用借书证,市民在任何一家分馆申请,都可以开通社会保障卡的借书权限,从而方便市民利用图书馆。总馆还争取厦门市信息产业局的投资,用于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系统的软硬件建设。笔者发现,只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民共享文化资源的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3.2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近年来上海、杭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在总分馆建设中已探索出许多成功的模式,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作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和特殊因素的制约,在实际操作上,其他城市行之有效的模式在厦门暂时还难以铺开。总分馆建设是在厦门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存在差异、管理体制上的瓶颈还没有疏通的现实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来的一种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途径。与其他城市相比,总分馆建设步伐可能相对滞后,但却是符合厦门地方特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自2008年起,我们启动了市区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系统建设计划,并且获得了政府经费上的支持,许多区级图书馆争先要与厦门市图书馆签订协议,成为联盟分馆。但是根据目前厦门街(镇)、村(居)图书馆网络建设不健全的现状,未来几年总馆仍然要不遗余力地在街(镇)、村(居)创办多种类型的分馆,通过与区级图书馆构建联合服务系统和创办基层分馆两种途径协同推进厦门地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3.3要提高总馆的辐射功能

构建以总分馆制为模式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加强总馆建设,提高总馆的示范与辐射功能。首先要提高总馆在服务上的示范作用。厦门市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后,坚持以开放性和公益性为指导,构建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新馆开放以来,总馆年接待读者128.96万人次,流通图书160.4万册次,组织各种免费读书活动294场,成为厦门市最受市民欢迎的文化活动场所,对各分馆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其次要加强对分馆的管理,总馆成立了专门的分馆管理机构馆外流通部,并由一名副馆长具体分管,确保分馆管理规范有序。第三要提高总馆的文献保障能力。为保障分馆的馆藏,总馆设立了馆外流通调配书库,配备了11.7万册图书,保证各分馆的基本馆藏。总馆还根据各分馆的服务对象调整馆藏结构,每月补充和更新文学类和社科、自科类热门图书,提高藏书的针对性,吸引市民利用图书馆。

3.4要提高社会的图书馆意识

长期以来,公众对图书馆的认识存在偏差,图书馆被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各级政府对创办图书馆兴趣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为增进公众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了解,总馆和各分馆纷纷举办了图书馆服务宣传、数字资源利用宣传、迎奥运系列宣传、读书日纪念活动等多形式的免费读书活动,吸引了26万人次参加,发展了大量潜在读者;并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活动,宣传图书馆,提高市民的图书馆利用意识。为了调动分馆举办单位的办馆热情,还邀请分馆合办单位的领导到总馆参观。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规范化的业务管理、开放免费的读者服务以及馆内读者涌动的读书热潮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与厦门市图书馆联办规范化分馆,一些文化活动中心成了示范点,受到厦门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大量的宣传活动加深了社会对图书馆的了解,显著的社会效果为一些分馆举办单位赢得了荣誉。一些社区、村镇和工业区管委会因此由被动变为主动,已建立了分馆的,及时解决分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未建立分馆的,也积极主动地与总馆接触,要求开设分馆。分馆建设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 结语

探索多形式的分馆建设模式是厦门市图书馆根据厦门现状结合图书馆自身优势,在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方面进行的一些有益探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厦门市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图书馆之间的文献通还通借和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

分类号G259.1

managementmodeaboutmain-BranchLibraryinamericanandBritishUniversityLibraries

YanQiujuan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managementmodeaboutmain-branchlibrariesinamericanandBritishuniversitylibraries,analyzesthecharactersofthemanagementmodeaboutthemain-branchlibrary,andsuggeststhattheuniversitylibrariesofourcountryshouldadheretotheserviceconceptof"Regardingthereadersasthecenter",establishtheglobalmanagementsystem,buildareasonableserviceresourcessystemandformagoodmechanismoftheservicesandthemeans.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ies.main-branchlibrary.managementmode.

1美英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概况

1.1美国

美国高校根据图书馆法的相关规定,图书馆建设采用总馆、分馆制,资源由总馆统一协调[1]。根据网上不完全调查,美国高校分馆建设已经非常普遍,几乎所有高校都以各种方式建立自己的分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哈佛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学校―信息系统办(学校图书馆)―分馆”的多级管理模式;另一种是以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总馆―分馆”的一级管理模式[2]。

哈佛大学图书馆设有100多个分馆,不仅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还有各类专业图书馆。分馆大部分设在哈佛大学校园内,有的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甚至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职能与隶属关系来看,哈佛大学对所属图书馆进行行政、业务的全面管理;而各分馆在重点馆藏、馆藏发展政策方面各自独立,同时在信息技术、数字收藏及保存方面由哈佛大学中心馆信息系统办公室协调[3]。与哈佛大学图书馆有着同样组织架构的还有耶鲁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是以学科为主进行划分,分馆共有50多个,拥有藏书1100万册。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实行“总馆―分馆”的一级管理模式,它不仅设有各个专业的学科分馆,如生物、化学、商业、妇女研究、儿童等38个分馆,而且还依照读者层次,设立研究生、本科生图书馆,从而能较好地为各类读者提供服务。与哈佛大学有所不同的是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总馆对各个分馆的业务、人员、资源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调配,是一种全面管理关系。与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组织架构相似的还有密执安大学图书馆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由此可见,美国的大学图书馆普遍采取分散管理体制,总馆负责该校图书馆主要的工作;各分馆各行其职,但都通过网络连接到总馆,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异地读者对于学校总馆文献的需求;而且各分馆采用借阅藏一体化、咨询检索一站式的服务手段,读者可以尽情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图书馆也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节省了人力资源。此外,所有分馆的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岗位聘用制,凡符合学历、年龄、工作年限等相关条件的皆可报名,参加应聘考试,通过考核的人员分到各个分馆。这样既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又能更好地根据分馆的要求为读者提供服务。

1.2英国

英国的大学,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大学,一般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4],而且传统的“学院制”影响延及图书馆。大学设有大学馆(即总馆),同时所属各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有的专业院系和研究机构也设有分馆。

剑桥大学共有90个图书馆,包括5个大学馆、55个系图书馆和30个学院图书馆。剑桥大学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评议会的理事会,图书馆馆长参与其中。学院受大学领导,但财政、行政及科研自行管理,大学保持对学院图书馆和实验室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指导[4]。

牛津大学现有100多个规模不等、馆藏不一和服务多样的图书馆,分属于不同的学院、学部和大学的某些研究机构。一些专业图书馆在其专业领域内是英国最权威的图书馆,如Radcliff科学图书馆,是英国最大的综合科学图书馆;taylor学院图书馆,是研究中世纪和现代欧洲语言和文学的中心,也是英国该领域内最大的专业图书馆。

综上所述,英国大学的“多级设馆”分散管理模式使得分馆遍布校园,极其便于各院系师生的利用,而且英国大学各分馆均有相当数量的参考咨询馆员从事读者导读、讲座、定题服务、组织学术报告会等工作,可以为读者提供特色化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2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2.1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强调读者在图书馆资源组织与利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中心地位;强调一切工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为读者所想为读者所急,把读者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图书馆服务的最主要条件[5]。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美英高校图书馆实行哪种总分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从图书馆的分布、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方式再到图书馆的人员配备,一切都是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和安排,都是为了能给读者提供更大的方便、更优质的服务。鉴于此,我们也应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读者要友善、尊重,运用各种手段,根据读者需求来建立合理的资源体系,开发与需求相匹配的服务功能,确立与需求相适应的服务机制,由此才能获得图书馆与用户的双赢。

2.2建立全局化的管理体制[2]

美英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等。总馆的主要精力在于对人员、设备、经费等问题的宏观调控,而把职责分解下达给各学科分馆,各学科分馆由于是总馆的直接下属机构,非独立建制,分工不分家,这样的优势可以合理地分配资金和人员,在各分馆的管理上就基本能做到缓急有度、张弛有度。同时各专业分馆打破条块分割的封闭模式,将总馆范围内的各部门密切联系起来,实行全校各分馆间的联网管理,可以“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读者可在任意馆里检索到网络内任何一个数据库中所存贮的文献资料,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我国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采取统一建制、统一规划管理。分馆行政上归总馆领导,业务上服从总馆管理,还应建立专门机构,如建立分馆建设办公室,负责架桥沟通。此外可实行馆藏文献分藏,读者分流,使总馆以本科生服务为主,研究生和教师更多地依托分馆。分馆的文献流通在总馆统一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而文献采购等方面则享有更多的自。

2.3构筑合理的文献服务资源体系

美英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的馆藏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设,是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经费等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采访原则;将读者的利益、需要作为文献资料采集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多种载体文献并存;拓宽采访渠道,从而建成了一个纵有深度、横有广度,主辅结合,交叉渗透,特色鲜明的馆藏文献资源管理机制,满足了读者多层次、多视角、多学科、多类型、多文种的文献需求[2]。

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制定合理的馆藏建设规划,建立“以纸质文献资源为基础,电子文献资源为保证,共享文献资源为补充”的三级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做到“大类整合、突出学科特色、优化馆藏结构”,使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趋于合理,资源丰富,具有特色,从而全方位满足读者对各类文献信息的需求。

2.3.1优化现有馆藏资源结构

新的信息环境发展给图书馆资源结构、馆藏资源获取方式等带来了影响,要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这一服务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就要求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结构方面要有相应的对策。这主要是建立多形态、多载体、多种类的实体馆藏资源与虚拟网络资源相结合的馆藏资源体系,而且还应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对期刊、数据库等资源进行整合,使不同载体、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内整合组织为一个有机的、有序的无缝整体,使用户在同一个平台、从同一个入口就可以检索到所需的馆藏信息,并可获得电子资源的全文,从而使各类馆藏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

2.3.2建立特色文献馆藏

各高校图书馆应依据本校的学科建设进行有效规划,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自身的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对本馆收藏的特色资源进行重点开发与建设,使其具有连续性、系统性、权威性等,形成本校的馆藏特色。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有责任建立大学学术机构仓储来收藏高校中的一些非正式出版物,使之形成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的特色收藏。而且图书馆对大量的一、二次馆藏文献进行深加工,通过系统搜集、分析研究、归纳整理,以综述、述评、课题研究报告、专题总结等形式编撰成三次文献。这类文献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信息资源特色收藏,也应纳入到特色馆藏体系中。

2.3.3开展资源共建共享

广泛开展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是当前社会形势下图书馆的必然出路。实践证明,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间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方式。通过联盟可以实现电子资源的联合采购,有效降低数字资源的价格,共同拥有数据库的使用权,使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无障碍;能够以联盟的名义寻求社会的理解和资金赞助,提高联盟服务项目的覆盖面和权威性;还可切实开展成员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馆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合作协调机制,以网络为媒介,将分散的咨询平台、馆员、图书馆专家和知识库以及各学科专家组织起来开展合作建设、联合服务,达到服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和知识库共享的目标,使各类知识得以广泛地传播、扩散,以便于最需要的人能尽快地得到最需要的知识。

2.3.4深层次开发资源

读者通过图书馆服务希望得到及时、精炼的和新颖的,能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因此,图书馆在做好一般的基础上,应着力于根据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各类知识载体中的信息加以开发和挖掘,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直接提供给读者。图书馆深层次开发资源突出表现在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重组创新上。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信息搜集、处理加工的能力,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如采用智能化聚类手段、知识元链接等技术深入挖掘知识资源中蕴藏的隐性知识资源[6],再经过筛选、分析、归纳后提出综合性的论述和评论,使杂乱的信息系统化、条理化,形成新颖的、有效的、精炼的、适用于读者的信息产品。这是蕴含了图书馆员智力知识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帮助改变读者的知识结构,启发他们的思维,利于读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2.4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与手段

美英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的特色资源与特色服务已逐步健全,各专业分馆可面向院系、面向学科参与资源建设,收藏专业特色文献;对于读者服务、学科咨询等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已经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这都得益于有着良好的服务机制和手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学习借鉴美英高校专业分馆的经验,做到“完善制度、加强沟通、了解需求、注重细节、建立反馈”,为读者提供特色化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2.4.1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已经在美英高校总分馆管理模式中被国外专家学者及广大用户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工作制度。虽然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但由于受人才、管理模式、服务手段等制约,学科专业化服务体现不够,远没有发挥学科馆员应有的作用。为更好地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深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刻不容缓。

实行学科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以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地区或具体到某一个馆实行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以后再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在整个系统中逐步推广实施。另外,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可以借鉴美国分州实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的经验,我国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可以分省区由各图书馆学(协)会分会组织认证和实施。

(2)加强学科馆员工作制度与模式建设。首先要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对组织机构、资源、业务、人员等进行重组,建设一支动态、全方位开放的学科知识服务团队;其次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保障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的主体地位,并加强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学科馆员素质,并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科馆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2.4.2加强沟通,了解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主动服务

有效的联络交流是开展图书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和用户建立一种信任机制,并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国外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联络交流,如牛津大学图书馆在服务2010战略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联络、交流是用户服务的重要措施[7]。我们也应借鉴这一点,图书馆员要有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可以通过正式交流渠道如在图书馆、办公室正式约见,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交往,如喝咖啡交谈、网上聊天等发现、了解、分析用户的需求,建立用户需求档案,从关注用户到体验用户,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融入用户当中,与用户结成伙伴关系,做到让用户“首先想到你,广泛地知道你,方便地找到你,有效地利用你,满意地评价你”[8]。此外,图书馆还应仿效企业运营模式,从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营销理念中借鉴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品牌策略等理念来指导图书馆服务,研究用户的兴趣爱好等,确定图书馆信息产品的开发方向,推荐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给用户;同时对外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将图书馆的各种特色服务项目展示于用户面前。通过这些信息服务,增进用户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的了解,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服务读者。

2.4.3做好图书馆细节服务,提高亲和力,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图书馆的细节服务是用户与图书馆接触的第一印象,是检验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尺度。一些看似细小的方面不但会影响用户以后的阅读心理及行为,还会影响用户对图书馆的看法和评价。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细节服务才能不断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这就要求图书馆从细微处着手搞好服务,图书馆员在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做到“五心”,即细心、耐心、热心、用心、恒心,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增加与用户的亲和力,真正提高用户服务质量与水平。

2.4.4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我国高校图书馆若要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就必须进行服务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以便及时了解读者满意度及用户需求的状态及变化趋势,从而改善和创造最佳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评价可由服务的满足度、服务的便利度、服务的关心度及服务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来衡量。

此外,建立一个服务质量管理部门是图书馆服务评价运行所必须的,它是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检查的主管部门,应受馆长和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负责全馆的服务质量检查、监督;负责各部门服务质量目标的实施、落实和执行情况的考核;负责对用户投诉及意见、评价、用户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等。

3结语

美英高校图书馆实施总、分馆的管理模式虽各不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图书馆更好地生存发展和为读者服务。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美、英两国的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已相对成熟,其管理模式发展已经比较规模化、集中化,而国内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模式不一。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只有对传统管理要求进行扬弃,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起新的管理模式,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读者的需求。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采取总、分馆的管理模式是高校图书馆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美英高校总、分馆管理模式能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立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子牛.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2006(3):16-18.

[2]曹海霞.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3]于静,邹明.国内外高校分馆组织架构模式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8(1):40-43,61.

[4]赵涟漪,宁业高.英国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3):90-92.

[5]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110.

[6]尉迟文珠.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7]牛津大学图书馆服务2010愿景[eB/oL].[2013-03-24].http:///book/list.asp?SelectiD=1

015&ClassiD=406.

[8]初景利.试论新一代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1-3.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院校图书馆;分馆制;图书馆建设

一、高校图书馆实行分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合并和扩建使高校由原有的单一校区扩展为多个校区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学校,校区面积不断扩大,通常分布也较为分散,往往一个在市区,另一个在郊区。如云南师范大学,校区占地面积333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40余个科研机构,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10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0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图书资料320余万册。本部在昆明市五华区虹山建设路,主校区则在呈贡县。其下的独立学院师大商学院,当前在校学生接近16000人,校园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主校区海源校区位于昆明市高新科技开发区商院路,新校区杨林校区则位于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职教园区。校区与校区之间距离较为遥远,必须乘车往返。

这种由地域原因所造成的相互联系问题,图书馆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辅部门,是各校区之间无法相对独立的部分之一,为了服务教学,满足师生需求,每个校区都需要设立图书馆。但如何对馆藏资源合理调配,相互流通,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必须进行统一管理。在各个校区的图书馆群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图书馆称之为总馆,其他在行政、人事等方面隶属于总馆的图书馆则称之为分馆。

二、高校图书馆分馆建设的各个要素

(一)馆舍

在高校不断大规模扩招的影响下,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学生人数的成倍增长,相当部分高校教学资源告急,尤其是作为教学和科研重要阵地的图书馆更是面临着严峻考验。由于许多高校图书馆的扩建迫于学生人数的压力而设立,主要是为了方便分校区的读者借阅参考利用,因此馆舍规模相对总馆来说较小,阅读环境相对较差,相应地文献馆藏量也会少很多。

对于图书馆人来说,图书馆的设置如组配分类法一般,可近似看成积木的拆分组合,无论位置如何变化,本质功能不变。但对读者而言,熟悉的环境有助其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做为同一学校的两个馆,在内部环境建设时,应实行内部环境近似性原则,尽量的在整体风格设计上保持一致,以消除读者尤其是初次使用读者的陌生感。同时无论哪个馆,都应该在最明显的地方设置本馆导游图及各部门指示图,以帮助读者更方便的使用两个图书馆及资源。

而随着新校区的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高校已经或者计划兴建的新校区图书馆,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往往超过原有的老馆。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海源校区使用的图书馆大楼约7100平方米,杨林校区没有专属的图书馆大楼,只有教学楼中附属设置的两个图书室,约为1500平方米。但随着正在动工修建的图书馆完成,未来的杨林校区分馆将会超过分馆的面积,相应配套施舍也会更加符合现代化信息服务的要求。

(二)馆藏

馆藏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馆藏结构是否与读者需求相吻合直接影响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高校图书馆的所有电子资源均由总馆统一购买和维护,读者只要通过图书馆门户的认证系统,登录校园网都可以免费查询与下载,分馆与总馆的差异主要在纸本文献资源的收藏和利用。

分馆的文献收藏相对于总馆,更加强调“精”、“专”、“新”,文献收藏要有精品意识,注重对经典的工具书与基础文献的典藏,注重所服务校区的学科设置,强调专业特色,以“用”为主,不断更新,确保最新的文献资源能够及时上架。

有效利用有限的书架、空间为读者合理配置其最为需要的馆藏资源,分馆应定期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对实际馆藏的各种类型图书的利用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类文献的利用率与馆藏结构之间的矛盾与差距,找出读者文献需求的特点,不断调整馆藏比例与结构,提高馆藏质量,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利用滞架时限法重点了解分馆图书的滞架时间,掌握分馆图书运行情况,以便对图书的实际需求与复本量进行合理配置,对图书的更新频度进行合理设定。

在商学院杨林校区的实际借阅中,读者对对文学类书籍的需求最高,其次是专业课程教材与辅导书,再次是经济、艺术、计算机与历史类书籍,随着新学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老师为学生列出专门书单,文学类书籍中的名著借阅量明显提高。而与本校开设专业无太多联系的书籍却是零借阅率,长期滞留在书架无人问津。既表现出学生本身的消遣兴趣,也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教育需求的变化。

(三)馆员

信息时代,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不仅仅是借还书、普通阅览和自习,而是期望能有效地获取资源、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与挖掘等来辅助他们学习、教学和科研等深层次服务,因此,熟悉图书馆资源,充分挖掘和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并能灵活结合读者的学科专业背景为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和目标,而要实现这一职能与目标,就需要有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高素质的图书馆员不仅要精通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以及对文献提取、检索和综合能力。由于分校区一般地处偏远,总馆和分馆存在自身软硬件环境建设、区域、人员、面向读者等方面的差异,分馆的人员配置较为吃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制定合理的机制来推动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最终达到提升服务能力与质量的目的。

(四)管理

图书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分馆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馆在工作上要服从总馆的管理和分配,日常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及图书馆各部门对外开放时间上以总馆为标准。另一方面,分馆也有相对独立性,有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总馆对于分馆有知情权但不强制干涉分馆的内部事务。分馆建设是在一个长时间内与总馆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这个过程也是分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三、图书馆分馆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

(一)服务是根本

“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存在的社会价值,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让读者满意是图书馆服务的最高目标。高校图书馆总馆与分馆建设模式无疑会给广大师生带来便利的服务与有效的信息资源提供。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总分馆制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总馆与分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基于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这一理念,实现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的整体化,消除分校区建立造成地理位置上的分离,所带来的读者利用图书馆时存在的空间障碍。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总馆与分馆有组织的协作机制来实现其规模效益,以提高文献保障能力,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主要功能

图书馆内部工作,如决策管理、分类编目等,主要由总馆承担,分馆则注重对外开放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馆和分馆具有相同管理理念、相同服务理念,在文献馆藏、人员结构、读者类型等方面进行科学的一体化操作、一体化管理。实现联合采编、一卡通用、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及借阅一体化,一个分馆一个借还服务窗口,同时具备外借、阅览、检索、资料回溯等诸多综合功能,读者只要进入一个校区分馆便能基本得到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服务。

四、结语

图书馆的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21世纪是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的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将向学科专业化、课题化、个性化发展,整合和优化图书馆学科分馆,形成了以总馆为中心,多个学科分馆为辐射点的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最大、最宽松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趋势。

当前,和谐理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总馆与分馆的建设也应以人文管理和和谐理念为指导,充分了解师生实际需求,结合图书馆资源配置和分享状况.推动师生需求资源与图书馆现有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树立“大图书馆”理念,坚持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资源共享程度,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效用,完善图书馆分馆制度,保障总馆与分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斌,李娜,魏然.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产生及其在国内的实践――以河北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94-95.

[2]郑丽君.我国高校图书馆分馆研究综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11):77-78.

[3]石建华.浅谈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03-204.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服务型图书馆基本内涵服务理念重要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31-01

一、服务型图书馆的基本内涵

对于什么是服务型图书馆,学术界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结合服务是“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服务型图书馆就是图书馆根据时展的需要和自己的性质,改变那种过去以“图书管理”和“盈利为目的”的管理思路,确立以读者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从而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职能的图书馆。

从笔者的总结可以看出,建设服务型图书馆最关键的就是变“管理”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自觉为读者提供积极、主动、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二、构建服务型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实现图书馆管理方式的转变,构建服务型的图书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笔者看来,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当前在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图书馆不重视读者需求,其对于读者的吸引力日渐下降,这样就导致图书馆日渐衰落。因此要实现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推动其转型,而服务型图书馆建设可以适应这种转型需要,为实现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有利于读者更好的借阅相关图书

建设服务型图书馆,树立服务理念,图书馆管理就会实现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在这样的服务模式下,读者到图书馆来借阅图书就会享受到更加体贴入微的服务,就可以更好的借阅到相关图书。

三、构建服务型图书馆的具体策略

鉴于“服务型”图书馆的重要性,要搞好服务型图书馆建设,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人们习惯于把图书馆比作知识的殿堂和社会文明的结晶,并且是喜欢读书的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图书馆就必须要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对此,一是要做好图书馆的卫生清洁工作,保证图书馆里桌明机净,空气清新,读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就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图书馆对于读者的吸引力;二是要积极做好图书的整理工作。对此,一方面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及时的把收回的图书放到其原来的位置,把新购置的图书按照中图分类法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分类;另一方面也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定时的对图书进行检查,把摆错位置的图书及时的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把损坏的图书及时的进行修补。这样就能保证读者及时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刺激读者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三是要积极实施刷卡制度。在这个方面图书馆应该向大学学习,人员进出图书馆必须要通过安装了感应器的通道,如果要借出图书,必须要刷卡,这样就可以借助高科技的力量减少读者与图书馆管理员之间可能发生的摩擦。总之,要想建设服务型图书馆首先必须要加强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2.树立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图书馆馆员素质

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馆的主要管理者,他们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的总体水平,最终将影响到服务型图书馆的建设。因此,要建设服务型图书馆还必须要敦促图书馆管理人员树立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理念最根本的就是从“管理”图书馆和“管理”读者的思维中解脱出来,积极的树立“服务”读者的理念,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而不是为了管理读者建立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二是要加快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依靠图书馆管理人员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图书馆方面的努力。具体来说,图书馆要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图书馆管理人员尽快的熟悉服务型图书馆的要求,并且明确如何按照服务型图书馆的要求改善工作;同时要加快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通过服务规范建设来规范员工行为,积极建设服务型图书馆。

3.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建设服务型图书馆最关键的是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说,一是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在每一个桌子放置一杯水,放置一张意见卡,让每一个读者感受到图书馆对他们的关心。二是对于读者开展专题化的知识服务。我们知道到图书馆来读书的人一般是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其他喜欢阅读的市民。对于这些读者我们应该分门别类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对他们提供不同专题的知识服务。同时对于一些立项的科研项目还应该主动的与他们接洽,为他们提供全过程的知识跟踪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通过学科馆员制度把单个的读者凝聚成包含大量的读者的学科群,变图书馆为单个读者服务为为一个一个的学科读者群体服务,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对于读者的吸引力。四是积极做好为弱势群体服务工作。在我国弱势群体主要是残疾人、老年人、城乡贫困人口、农民工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等。这些人员对于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残疾人由于身体行动不方便,我们可以为残疾人提供专门的通道以及专门的阅览室,保证他们可以方面的舒适的阅读知识。

做好青少年读者服务工作也应该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具体来说,第一,做好服务青年读者的工作,要针对他们的阅读需求调整图书结构,保证他们可以及时的借阅到自己喜欢的图书。第二,要做好幼儿读者的服务工作,针对幼儿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图书归类,并且及时的与幼儿园联系,邀请小朋友集体到图书馆读书。同时也可以针对母亲举办学习班,向母亲传授一些带孩子的知识,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

结束语

总之,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建设服务型图书馆顺应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同时也顺应广大读者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服务型图书馆建设,从而实现图书馆事业更加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构建图书馆服务系统之我见[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01)

图书管理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图书馆;改善;管理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极大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成为研究者关心的话题。

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

我们应该看到在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的。

(一)图书馆管理方式封闭保守。我国的图书馆一直存在着开放性不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许多图书馆却并不面向大众,而是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方法,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长期发展。由于我国的图书馆大部分都隶属于国家事业单位,这使得我国图书馆在管理上不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市场的需求往往不能及时地进行把握,从而造成我国的图书馆与读者的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在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许多图书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既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又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获得自身的发展。

(二)我国图书馆管理理论和实际的操作联系得不够紧密。我国曾先后引进国外多种管理理论,如:例如:古典管理学派理论、系统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等等。但是,当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被引进后,我国的图书馆管理者往往不能迅速地运用到实际的管理中去,使得我国图书馆管理事业理论和实践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状况。而且,许多管理上的研究成果往往只是纯理论的探讨并不具有可行性。

二、改善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方法

(一)继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创新图书馆管理体制。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是新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起来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的新形势了。所以改革旧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已经势在必行。为此,要总结我国图书管理经验和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管理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管理的自身特点,在国内图书馆管理方面应该实行管理主体协会化,脱离对各级行政机关的依赖和附属,各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对图书馆的发展、管理和改革在宏观层面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进行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图书馆自身首先应该需要加强并完善图书馆管理各个系统的建设,成立专门类型的图书馆管理协会,比如公共图书馆管理协会和高校图书馆管理协会等等,最后在各个类型的图书管理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图书馆管理协会,并使中国图书馆管理协会成为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的独立运行机构。

(二)科学划分管理职权,建立合理、高效的图书馆管理运行机制。总的来说,科学划分图书馆管理职权,建立合理、高效的图书馆管理运行机制应包括:

1、建立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代需求的图书馆自身管理机构。这就要求每个图书馆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间的调整、业务流程的优化、岗位的设置,并且完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聘用和退用流程。

2、尽快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目前,教育部对各个高校的图书馆考核指标体系做得比较好比较完善,可以成为国内公共图书馆进行考核、建立标准体系的参考物。国内每个图书馆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就应该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全员全面或是随意随机考核。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的人员,应该进行奖励,而多次考核不达标的应该予以退用解聘。

3、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其中,要做到能力强的上,能力平平的调开,能力弱的下,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总之,通过对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改革,不断完善图书馆的管理,保证图书馆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三)加强图书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等良好的素质是创新型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其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都具有可塑性,所以应该重点加强图书馆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体包括:

1、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健康人格的培养。健康的人格应该具有奉献的精神,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一个不具有奉献精神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是不可能成为图书馆创新队伍中的一员的。健康的人格还要具有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性。健康的人格应该具有敢为人先、敢于创造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敢于打破常规模式,敢于破旧立新。奉献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缺失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其人格是不健全的,而如果缺乏敢为人先、敢于创造精神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是不可能充满创造活力的。鉴于此,必须培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奉献精神、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性和敢为人先、敢于创造的精神。

2、调整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简单地说,认知能力就是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图书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而只有当图书馆管理人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时,他们才有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认知能力,合理调整他们的知识结构就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时应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既要培训他们的专业管理能力,又要培训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及终身学习的意识,还要紧跟时代潮流培训他们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

总之,市场经济下的我国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双重选择,市场经济体质在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将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挺.图书馆业面临的重要课题[J].光明日报,20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