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十篇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十篇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34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趋势

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阵地。在全国自上而下都倡导课程改革的今天,一线教师更要牢牢把握住课堂这块“主战场”,不断思考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的方法。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师也应如此,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取得大面积丰收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高中英语教师就应该清楚地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究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规律,不断研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为促进高中英语成绩、提升学生英语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教师定位准确,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英馆’

很多英语老师认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让学生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该让学生不断地听。诚然,这种沉浸式教学氛围的创建,对于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它存在的弊端,那就是教师过多地说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教师只看到了自己教学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学生们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课堂的主体。这样的“一言堂”貌似纪律严明,课堂教学有条不紊,殊不知,大多数学生早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根本没在教师的讲解上、没在课堂上。这样的课堂沉闷、压抑,学生被动、消沉,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们这些英语一线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英语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能力。基于此,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要对自己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就像课标中提到的那样“既要重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努力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上做到讲解少而精,要做到只在学生疑难处、重点突、难点理解处进行适当地点拨、引导和讲解,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语境不断地进行说话练习,让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练习场”、“表演馆”。

二、教案设计巧妙,变分崩离析的“板块式”为完整统一的“整体式”

高中英语教学一般由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部分共同组成。一直以来,英语老师在自己的教案设计中总是会设计“学习新单词――学习新句型,指导、讲解语法――通篇翻译全文”三大板块;有的教师干脆就按照课文呈现的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来一遍学单词、学句型、翻译句子,反反复复,没有新意,不但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而且把学生搞得烦闷无比,兴趣全无。其实,现在我们用课标一衡量,这种“板块式”的教学设计方式完全偏离了学生课标的要求。那么,在大课改的今天,我们的高中英语教案到底应该怎样设计呢?我想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怎样设计,英语教师都要有通篇意识,要“从篇入手”,即“整体式”设计。简单地说,就是英语教师要将词汇、语法和句型等基础知识融为一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每次都是一个整体,又各有侧重,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英语课文的综合性、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保持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完整性。

三、听说读写平衡,变残缺不全的“文盲英语”为能说会写的“合格英语”

学习一门语言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听读和说写脱节的现象。很多英语教师带出来的学生听一点英语对话、读一段英语片段还可以,但是要是让他们围绕一个话题自己组织词汇说一说、写一写就“露怯”了。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为“文盲英语”,说孩子们这是患了英语上的“半身不遂”。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作为英语教师,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当然不希望这样的状况出现在自己学生的身上,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达到能说会写的“合格英语”层次。那么,英语教师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来使听说读写这相互依存的四方面平衡发展、相互促进呢?

1.语言基础知识获取与听说能写训练并重。知识和能力是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高中英语教学要做到语言基础知识获取与听说能写训练并重,因为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而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也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

2.遵循英语教学原则。英语学习与我们的母语学习虽然都属于语言文字的习得,但是英语教学在处理方式上与母语教学有着不同。它本身特有的属性要求英语教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站在大英语的角度去对待、分析教学现象。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2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引言: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基础性实践活动,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发展,并决定着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状况。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迅速推展的背景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客观地说,我国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师生课堂生活质量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不可否认,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一、对待课堂教学改革的态度

目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对待课堂教学改革要有明确的意识、正确的态度,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要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的进行。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想法众多,有的人认为教学改革应该加快速度,尽可能快的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有的人认为教学改革应该放慢速度,在维持当下教学现状的同时,一点点进行渗透式改革,其实课堂教学改革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在其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发展、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其次,课堂教学改革要保持连续性。课堂教学改革是复杂的、多变的,在改革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思维共同进行连续性的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要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在明确指思想的领导下,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逐一进行解决,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

再次,课堂教学改革要保持动态形式。课堂教学从古至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细微之处却随着环境时刻在变,课堂教学未有大的变化说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难度系数高,但细微的变化又说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动态变化,课堂教学改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传统、民族特征、考试机制等,课堂教学的细微变革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最后,课堂教学改革要保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也是显著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的改革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

虽然教学改革以来,中小学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但课堂教学中较普遍采用的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特征的传授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关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常常是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因此,他们获致的知识常常是简单的、僵化的,不利于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养成。

(一)培养学生的课堂思考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对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校逐渐实现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在逐渐实现,并朝着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趋势进行着,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将逐渐实现一体化教学,在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将逐渐实现一体化教学,将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环节进行重新整理与安排,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将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多样的交流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实现,教师将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辅助完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意识、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策略的不同将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多种策略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将运用多样的交流方式,实现课堂交流的积极作用,并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突出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反映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进步与发展的程度,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即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参与的全体性。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既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又要避免由于对主动参与的片面理解而导致盲目追求形式参与、表面参与的倾向。由于每个学生对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会因各自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的不同而表现明显的差异,因而全体参与实质上是一种有层次的差异参与,即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分类、分层地对待,在目标、方法、评价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两类学生的参与:一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二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两类学生因容易被忽视而成为课堂教学的“局外人”,而如果长期使他们处在旁观者的地位,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其自我反思意识的强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我反思,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它不仅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要使学生成为具有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能力的主体这也是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适应学习化社会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一个重要能力。

结语: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课堂教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不断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待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意识指导行为,科学的思想意识将促进我国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要有明确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改革内容,保证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稳步前进,最终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

参考文献:

[1]黄旭玲.求真・求实・求趣・求效――再议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2,02(12):9-11.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3

一、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明确当前的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现状和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工作改革和创新的关键点,是切实的实现相关工作不断改革的核心环节。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但顶岗实习在实际运作中却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现在很多企业接收中职学生多数是作为一线技术工人培养,很少会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岗位安排。另外,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商业秘密也日益增多,学生在实习岗位根本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性工作。

二、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现状和教学工作的主要趋势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今后工作的改革原则。下文将针对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政策等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相关事业的完善。

1.创新教学理念

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学生的课程学习为主,但是在实践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较少关注,在当前全新的发展时期之中还应当重点的对教学改革的思想和理念进行革新,以更好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践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应当很好的结合当前时展的现状制定出科学化的教学方案,同时还应当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学习过程当中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措施,实现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工作质量的不断向前发展。在实践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不断的改良,进而得到今后实现市场营销教学质量发展和创新的关键点,得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广泛的实践和深入的探索,使得市场营销教学质量可以得到切实性的改进。

2.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行为引导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这个项目,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确认角色,学会了解角色内涵,从而进入角色,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并圆满完成角色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岗位及至适应今后的变更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当中的关键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在实践的市场营销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大力的强调师生互动教学,对于后续相关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效益的增强均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实践当中广大教师还应当勇于创新和发展,采取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活动,深化实现教学改革,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教学的主导效应,将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外在的需求和内在的学习环境紧密的衔接起来,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一种平等的教育理念环境,在其中促进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当前教师应当保证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建立起较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在教学中创设出丰富的情景,围绕教学的内容,师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沟通,学生之间也应当通过互动和合作的方式,为教学事业的发展创建出一个自主的空间,同时对教学过程当中的关键思想理念和基本的教学指导对策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同时对改革的对策和基本的应对方案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营造出活动的学习氛围,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整改,更好的促进相关事业迈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中。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输入理论听说教学对策

商务英语听说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商务角度实施英语教学活动,为学生走向岗位工作做好前期准备。输入理论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新思想,其倡导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目标,从多个方面实施教学活动。因而,教师要懂得灵活转变教学方式,为专业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课堂。

一、输入理论内涵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可见,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新时期,本科学校英语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从职业化角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锻炼学生掌握职业英语学习要点。“优质教学”是现代职业英语教育体制改革要点,其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输入理论指导下,教师与学生要转变过去的学习思维,及时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创造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优质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方向,依据师生课堂学习需求调整原有的授课模式,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力。

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门实用性语言,加强本科阶段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性意义,也是培养本科人才的关键课程。为了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本科学校需引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向学生构建更具多样性的学习平台。专业教育对国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贡献,搞好本科教育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对象之一。为了适应时代教育发展趋势,专业学校英语教学也要注重信息化改革,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现代教学平台,进而满足不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需求。因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课程,对提升学生个人英语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动力。

三、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我国对英语专业教学给予普遍关注,从多个角度开设英语教学课程,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一体化利用,帮助学校建立更为多样性的授课模式。面对专业化发展趋势,专业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更为科技化的应用学习平台,从兴趣培养、技能教学、教学创新等方面提升英语知识水平,促进专业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面对日趋更新的英语教学准则,本科学校必须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实效性为核心准则调整教学平台,这些是当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基于有效教学思想引导下,本科英语教法改革将朝着多样式方向进行,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转换方式,均是有效教学思想改革重点,对学生未来职业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

四、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为了避免早期教学平台造成的不利影响,职业学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教学思想应用的实效性。树立科学的教学原则,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实现教学形式创新化,这些都是有效教学思想的新方向。基于输入理论指导下,商务英语教学可呈现多元化模式,对同一事物的比喻或引申意义不同。例如,在翻译“挥金如土”时,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比喻意义理解应该翻成tospendmoneylikeearth,那就错了,正确的应该是:tospendmoneylikewater。而“thankGodmywebsitehasnotbecomeaturkeyyet”不能译成:感谢上帝,我的网站还没变成只火鸡。在英语里,turkey除了火鸡之外,还有“失败的东西”的引申意思,所以此句应改译为:感谢上帝,我的网站还没跨掉。“实效性”是衡量英语教学的硬指标,体现了课堂教学实效与质量水平。随着种植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与调整,职业学习英语过程中更加重视有效性原则,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具高效率的教学平台。教师可结合有效教学思想内涵,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提出职业学习英语教法调整对策,为本科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指导。

五、结论

总之,输入理论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新思想,基于新理论引导下,教师要懂得转变早期的教学模式,转变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从实际教学来看,阅读教学、词汇教学、翻译教学等,均是商务英语理论教学的新方式,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蓉.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探究[J].英语教师.2015(23).

[2]刘德军,郭庭军.输入与输出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

[3]梁慧.基于输出理论的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04).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54-01

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改变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切。具体表现为:问题是由教师提供的,学生无权主动提出问题;一切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数据由教师提供,不是由学生自己获取;所有作业、练习的评价依据也是由教师一手操办,根本无视于学生自己的意愿和评估。课堂教学的形式,往往表现为教师向全班学生“满堂灌”为主,不存在教师学生间的多向交往,学生间的交互式交往更是严重缺乏。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学活动的道具,主体性得不到发挥,社会性发展受到抑制。

2.以传授知识为本位,忽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不外乎为:“复习旧知――传授新知――巩固新知”。该模式反映了我国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的又一弊端――以传授知识为本位。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其它方面的教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论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问题的设计也都是一些记忆性的陈述性知识问题,学生只要略加思索就能回答,在数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教师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轻视整个运算过程的推导。

3.以完成教案为目的,忽视教学方案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案中,往往是只写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的安排,至于学生的起点能力,中间需要哪些使能目标,并没有展开分析。这就使得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或通过模仿别人的经验撰写教案,至于怎样从学生的角度衡量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教者心中无数,缺乏必要的钻研。这就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不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二、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鉴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如人意,所以,我们有必要谈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些想法:

1.强化目标意识,清晰阐述具体目标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前者是显性的要求,可清晰地加以阐述,并分解到每节课完成,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课一得”;后者是隐性的目标,较难在课堂上清晰阐述,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点滴渗透。

2.增强时间观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在课时里,面对有几十名学生的大班教学,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引领意识,恰当讲解示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必要的讲解示范,尤其是小学生。作为教师,讲解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尽管新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先试后讲,但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主同样重要。很多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确立的,没有引领,自主学习便会失去方向。

三、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1.动态和发展趋势

更加突出了一个共识,即更加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通过形形、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内外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目的。创造性志向要从小培养,培养学生改造环境,勇于参与健全的人类活动,自愿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为祖国的繁荣强盛,建设发展而创造的意向和理想,并从小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培养。

2.学习方式

更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正确途径是什么呢?国内外为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形成多样、效果不一。但在有一点已经达成了共识,即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必须改变。

3.教学内容的选择

更加强调现代化更加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逻辑体系与心理体系结合起来确定教学内容及进行教学实验已经形成一种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特点、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德育与智育,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的关系。其次,注意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在份量与要求上又具有一点的弹性。第三,强调提早进行科学启蒙,重视新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和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四、小结

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已越来越强调理念向实践转化,课程向教学转化,教材向教师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教师的日常教学势必会遇到形形的新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矛盾。面对这些问题与矛盾,需要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学实践的情境中,通过研究分析问题、破解矛盾,使教学实践呈现出新的状态和水平。

随着生命科学和知识革命时代的到来,数学教育教学观念、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小学数学每一位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改变观念,将一些新的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发生质的变化。

作者简介: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6

1.1综合性特点

综合性发展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旅游又是一项各个学科相互交叉结合的活动,所以旅游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在他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包括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同样要求旅游专业的人才需要具有较为综合的文化素质和理论知识基础,并且在实践操作上也要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性操作能力。

1.2发展性特点

旅游课程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就是对原有的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我国的旅游行业也发展得十分迅猛,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也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发展形式也朝着多样化的发展而前进。旅游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风景观光和休闲度假了,而是发展出了较多的分支,很大程度的拓宽了旅游的含义,因此旅游课程的专业内容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另一个方向就是要对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应当注重引入一些新的、前沿的理论内容,如将一些新的管理学概念引入到旅游管理中等。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属于旅游课程专业教学内容发展性的特点。

1.3实践性特点

实践操作是旅游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专业职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旅游行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因此他具有较强的务实性,学生在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时也需要较多的实际应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多和相关的企业进行联系,让学生们多一些实践的机会,将所学到的理论内容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2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教育的综合化改革模式

旅游课程教学的正逐渐向综合化的趋势发展,并且旅游教学的综合化发展趋势与当今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也是紧密相关的。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都要求员工,尤其是专业型人才不仅仅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知识体系。因此,旅游教学就不仅仅是旅游知识的教授,已经成为了一种复合型的旅游专业,根据这种发展趋势,本研究探讨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教育的综合化改革模式。

2.1校企共建旅游教学课堂

旅游教学属于一种较为职业性的培训,所以在旅游教学中学生不像普通教学内容中学生作为一种产品的形式只需要就接受知识的灌输,旅游教学中的学生更像是客户,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授,还要知道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他们想要学得什么。旅游学实际上也是锻炼和提高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一个方法,他不仅仅是教导学生怎样的具体去完成一件事,而是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的思考和独立的完成一件任务,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创新而不是盲目的跟随。理论和实践结合是旅游教学的理想模式,旅游教学的发展也需要企业给与更多的关注,和相关旅游企业进行联合共建达到双赢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引入更多的专业人才,如旅游专业教师等参与到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用实践所学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条件。最后,将旅游教学和企业实践进行结合,可以将专家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家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科学的旅游课堂教学。

2.2整合旅游教学课程体系

传统的旅游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因素都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们无法充分理解和领悟知识点。所以,必须对旅游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进行教学引导进行多模式、多手段、多方法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情景教学、疑问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应该一直采取传统的教授方式,应引入如多媒体等较为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们更具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也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结语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21世纪,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张燕南、赵中建曾在《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中指出,大数据时代下,教育的及时性、全面性,决策信息的可利用性等得到了有效提升。Schoenberg也曾在《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决策与发展质量的改善。因此,对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时代具有的特征

大数据是基于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下,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随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舍恩伯格与库克耶合著所著)的印刷,大数据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与关注。关于大数据、大数据时代的研究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数据与教育发展、个人生活以及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可知,大数据是借助科学技术分析而形成的数据集合体。加之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数据时代具有体量大、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线上获取等特点。[1]大数据为海量信息中有价值信息的挖掘与利用提供了支持,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有用信息的采集与获取对信息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一种新的思维,它引导人类有目的地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设计或创造,实现数据中有价值信息的挖掘与利用,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在这种思维引导与技术应用下,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应用重要性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例如,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于2009年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美国教育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超过了260pB;2014年云图书馆、翻转课堂、移动设备、移动学习、基于信息技术喜爱的平等教育、创客等成为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技术。[2]而这些教育技术与大数据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大数据时代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就高校艺术教育而言,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艺术教育理念与教学思维得到革新,人们对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侧重于对教育本质的挖掘与回归。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对具备艺术创新创造能力、美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数据应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艺术传播能力等创新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在教学思维革新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如数学统计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数学建模研究方法、计算机技术)实现教育数据的采集、挖掘与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在此过程中,人们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行为、学习效果、学习内容、学习趋势以及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认知与掌握。为高校艺术教育策略与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数据支持,促进了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基于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创客空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法、立体化混合教学体系、多维教学评价系统等应用与推广,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艺术教育策略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3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可知,集智慧教学、服务型管理、个性化学习以及多元化评价为一体的系统化、科学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是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趋势。但从大数据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而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健全、社会实践匮乏是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化发展。[3]对此,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层次性、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即将专业型人才、普通型人才以及精英型人才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应用+综合”三位一体的社会需求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创新,并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服务型的教学管理,用以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在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在认知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现阶段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在此过程中,应把握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价值,依据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资源库,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同时,借助在线远程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具有社会实践价值的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此外,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从多个层面出发,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内容,以及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等方法。

4结语

大数据不仅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能力,也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大数据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实现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及时、准确确立,实现了教学策略选用的科学性,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艺术教育教学中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协同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梅.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94-96+99.

[2]邢丽梅.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32(06):110-114.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以学为主初中重要意义方法

一、如何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背景下正确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也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育发生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更加丰富的、互动性较强的全新的教育方式涌现出来,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在这一边个阶段给予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小小的启发和帮助。

1.建立专业全面的思想品德教材

首先,教材作为课堂教学最基本地工具,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教材编写思路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针对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首先就要顺应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趋势,集中优质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目前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和现实的情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编撰科学、专业、全面、可实施的思想品德教材。

2.加强教师的考核制度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背景下,对思想品德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为了满足教改的趋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生活和学习,进而教师所有教授和解答的问题也越来灵活多变,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而全,因此教师不能再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所以为了保证教师能够满足教改中对教师的要求,则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制度,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丰富课堂情景

进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要想顺应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展趋势,就应该丰富课堂情景,把互动、探讨、竞赛、游戏带入到课堂上去,进而引起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对学生的点播引导

虽然目前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方式趋向于由学生担任主导地位,但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所以仍需要教师来加强对学生的点播和引导,使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思维的形成。

二、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背景下,进行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激励教师不断自我充实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中,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育的主体不再是传统教育中以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师,而是由学生为主导者,因此教师的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也要有所突破,不能够仅限于照本宣科,而应该根据学生提出的灵活性极强的问题联系生活与社会进行解答,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行自我充电,进而可以熟练、准确的回答学生的提问,所以,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背景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有效的激励教师的自我充电。

2.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教育的目的无外乎就是为了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而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被积极的调动起来,课堂学习的内有也有传统的形式主义变得更加贴近现实也社会,而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思想素质也变随之而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变得更为轻松活跃,内容也变得更为有趣,外加频繁的活动环节,都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其可以大胆的进行质疑、提问和探索,,可以有效地、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积极性。

4.加深师生情感交流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便可背景下,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程扭转了传统课堂教师主动地"授"与学生被动的"听"的模式,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进而平等、民主、尊重和和谐开始被带入课堂,而在教学方式导致的频繁的师生活动也是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进而大大的加深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友谊分的培养。

三、总结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背景下,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的参加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师生的情感交流,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分析和论述可以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一小小的启发和帮助,但受到笔者能力和客观因素的限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勤著《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2]孟庆男,冯宝娟,谭咏梅主编《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11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9

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应对改革浪潮,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改革的宗旨,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添彩,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领域都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方兴未艾,大凡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几乎都运用了多媒体,甚至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多媒体俨然承担起了“拯救”现代教育的重任,成为了评价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标准。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有独特优势:拓展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增大了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妨害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中学教学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有两条改革线索:一是语文教材的改革,即语文教材的不断翻新,这是语文教学改革最核心所在。二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即如何将多媒体技术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信息技术革命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改革大潮,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来应对这两股改革浪潮,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改革的宗旨,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添彩,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根据国家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新教材,新教材中的选文不拘一格,以前都是名家名篇,或是过于注重政治的文章,或是过于注重文学的文章,而新教材中选了很多读起来上口,内容有趣,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新教材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思想,让师生耳目一新。综合性学习把游戏的魅力融合到学习中,不断地吸引着学生去深入探索。这种开放的教材和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锻炼,课堂充满了情趣。

新教材选编的课文,使语文课堂可以突破教室的方寸之地,网络、阅览室、书报媒体,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促使学生主动使用图书、网络资料,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推出恰逢信息技术高歌走进课堂教学之时,所以不管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大势所趋,往往谈到新教材就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领域都关注的问题。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乐观,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并不能自动代替传统的自然的教学形式,正像发明了电影时“班级上课形式将被代替”的想法让现代人感到天真一样,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媒体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语文教学是人文化程度很高的语言能力学习形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贴近、突出语言的本质,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和领会学习的内容。所以,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尽量降低“机械化”

新教材更体现人性的关怀,注重人际的沟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语文课堂更需要老师的个性,让良好的气氛感染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而在课堂中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就会削弱教师的魅力。打个比方来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中餐式”的,而被多媒体所取代的课堂变成了“西餐式”的。做中餐如果过多的依赖于程式化的、机械式的手段就不会是地道的中餐了。尽管使用同样的材料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中餐味道不同,而不像西餐的麦当劳,由于是使用同样的机器和程序做出来的,使得世界各地的麦当劳都是同一个味道。培养学生不能使用程序化的、机械化的自动化生产的方式,而是要突出个人魅力。尽管在新教材中体现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知识的思想,但并不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很多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需要我们去慢慢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获取知识,提高语文修养,不宜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

二、必要时才运用多媒体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由于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无法再现某些场景,而通过想象力也无法理解时,这时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形式来展现相关内容。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事物的动态,引导学生赏读内化,还可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

三、使用多媒体时切记文字要简洁

多媒体课件不能变成讲稿,把要讲的所有话都在屏幕上展现是最大的失败,这样教师在上课时会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正确的做法是文字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只需展示提示性的和归纳性的文字。

四、黑板不能被取代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篇10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动;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28-02

在传承教学传统优势基础上,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使教学体系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广大高校发展过程中高度关注与聚焦的热点问题。从2011年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将新教学理念与教育教学模式紧密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传授体系,以构建新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创新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展,为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1]

一、教学改革探索

教学方法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问题的不同角度思维、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

针对传统教学体系中“灌输―接受”单调性的教学模式,人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其共性特征在于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要方式为将诱导引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展示、教师解疑、巩固训练等多环节融合,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兴趣,营造一种平等、热烈的讨论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基于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背景材料,结合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或者,详细讲解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从各方面阐述其内容与意义,解释其演绎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推导和理解其他次要问题,等等。这些方法总的来说,一般可统称为“启发式”教学,旨在打破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2]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多种教学方法或思路也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促进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兴趣、爱好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整合若干不同特色的课程,通过主线牵引,构成有机完整的课程体系,并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互相配合;或者采用课内外相结合,讲授与自学、作业、资料收集、问题研究、调查考察、实验实习、分组讨论、汇报总结等统筹安排的研究(开发、服务)式教学;以及引入企业或服务单位实践经验,促进工程应用类课程产学研结合等。

此外,也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被提出。如情境教学,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即通过生活显示情境,通过实物演示情境,通过图画再现情境,通过音乐渲染情境,通过语言描绘情境,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等,以此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关注度和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等。此外,还有翻转课堂、mooC、SpoC等新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其中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一种大型开放式在线教育形式,克服了可能因人数、内容或时段等因素的局限,而导致师生交流不畅,有利于改善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的实际理解和交流层次,等等。[3,4]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教学改革的重视,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改革时日尚短,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4-6]

1.教学观念滞后。教师的观念没有及时跟上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发展,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意识和风格上,难以及时跟进已经更新的新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1)崇尚家长制。教师喜欢掌控学生,要求学生无条件听从,不注意观察学生的理解力及接受情况,往往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2)不适应角色转化。当代教学观念是要求教师从原来的主演角色过渡到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和教师课堂互动,互相促进,共同学习。(3)不理解“以学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因材施教,因人授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教学形式化问题突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主要围绕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这种启发、互动式的教学当作一件任务,完成一个过程、一道工序。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由于不明白课程主线及逻辑联系,没有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切入点,导致课堂讲授组织无序,如引导讨论匆忙,还未形成结论,就开始进入下一项教学内容了;合作学习或讨论零乱,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各有说词,或因不善于独立思考,不给予互相配合,不尊重别人的意见等。导致教学互动方式只是流于形式,甚至由于形式组织及教学效果欠缺,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

3.教学多媒体的盲目化。多媒体的引入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等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而且多媒体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有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启发想象力,同时多渠道多方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关注度,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高校教学的多媒体化推广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形式化严重。近年来多媒体教学一哄而上,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多媒体的优势,只是在当播音员和解说员,讲授过程机械固执,学生被动去听。而且课件制作的质量参差不齐,或是偏离主题,或是机械复制,整体空洞无物,层次不清,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其次,教学基本功水平下降。许多青年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课堂应变能力差,一旦离开多媒体课件,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再者,很多教学几乎放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学模具以及板书,使得课堂教学缺少新意。

4.教学工作重视度有待提升。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最为核心的两项职能。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仍然十分普遍。从我国高校发展趋势来看,科研在高校教师的考核和要求的比重日渐重要,其工作往往主要是基于科研论文、学术著作和科研项目或科技转化的产值等量化指标进行衡量。而教学工作已经逐步边缘化,导致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迫于经济压力及发展要求,不得不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上,以期在短时间里能够实现由弱势向强势的地位转移,从而导致很多教师只是把上课当成副业,没有足够重视教学工作。

三、高校教学改革设想建议

教学改革是保障我国高校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其关键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完善高校教学改革的政策支撑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推动教学改革实施。教学改革要在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把理想和现实科学地结合起来。在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为教学改革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开展教学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案、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包括任课教师,以及相应的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学管理资源等在内的综合教学配置体系,保障教学改革的无障碍进行;同时高校需要提供组织支持和经费支持,有针对性地抓教学改革,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2.建立教学激励制度。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仍然是核心。鼓励教师自编教材,鼓励校省及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建立合理的整体薪酬及成就动机激励机制等,为教学改革提供动力支持。

3.完善教学监督机制。强化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学习、掌握,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高校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同时,通过教学督促和监督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稳定发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也要注意到,教学改革是一项逐步深化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要注意结合不同高校特色,“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方向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我国的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和实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及教育观念的转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29-133.

[2]房强.启发式教学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0(4):68-69.

[3]陈梅香.情境学习理论与我国当前高校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2008,(2):75-78.

[4]赵瑜,何力,何鹏飞,陈宇超,陈海林.浅谈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