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十篇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十篇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5:15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措施。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是推进现代植保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病虫害综合防治在新时期的深化与发展。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要突出以作物为主线,针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在优化绿色防控单项技术基础上,集成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形成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在全国建立100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其中,经济作物每个示范区核心示范点面积不少于500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1万亩;粮食作物每个示范区核心示范点面积不少于1000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5万亩。示范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0%以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100%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危害损本文由收集整理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内。

二、示范内容

(一)蔬菜:在北京市延庆县等27个县(市、区)建立27个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健身栽培、土壤消毒、植物诱导免疫、性信息素迷向和诱杀、灯光和色板诱杀、防虫网阻隔、人工释放天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蚜虫、粉虱、蛾类害虫等蔬菜主要病虫。

(二)果树:在北京市平谷区等24个县(市、区)建立24个果树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健身栽培、植物诱导免疫、人工释放捕食螨、物理和化学诱控、诱虫带诱杀、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苹果腐烂病、柑橘溃疡病、害螨、粉虱、蛾类害虫等果树主要病虫。

(三)茶树:在浙江省松阳县等10县(市、区)建立10个茶树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黄板、信息素板诱杀、人工释放捕食螨、生物农药和环保型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白星病、炭疽病、叶螨类、蚧类害虫等茶树主要病虫。

(四)水稻:在辽宁省盘山县等20个县(市、区)建立20个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抗(耐)病品种,秧田保护、带药移栽、性信息素诱杀、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鸭共育治虫控草、翻耕灌水灭蛹、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两迁”害虫、螟虫等水稻主要病虫。

(五)玉米:在北京市顺义区等7个县(市、区)建立7个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抗病品种、白僵菌封垛、性信息素诱杀、食诱剂诱杀、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人工释放赤眼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玉米大斑病、玉米螟、粘虫等玉米主要病虫。

(六)小麦:在山西省盐湖区等5个县(区)建立5个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混作、适期播种、秋播药剂拌种、生物农药和高效环保化学农药、性信息素诱杀、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人工释放异色瓢虫、捕食螨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条锈病、赤霉病、小麦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

(七)其他: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等8个县(市、区)针对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病虫以及蝗虫建立8个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健身栽培、性信息素诱杀、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生物农药以及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油菜菌核病、棉铃虫、东亚飞蝗等病虫。

三、示范工作要求

(一)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各地要高度重视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明确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及时落实示范地点、示范面积、示范内容、实

施目标和工作责任,确保示范区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各地要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强化作物全生育期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加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推广一批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农民欢迎的综合技术模式。

(三)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各地要结合生产实际,加大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要设立统一的示范展示牌,标明核心示范技术、实施单位和责任人。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做法;核心技术;江苏灌南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1-0182-01

灌南县近10年来随着实施蔬菜的的蓬勃发展,蔬菜品种日益丰富,然而由于蔬菜多品种交叉种植、多茬口种植,造成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大。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并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这不仅是植保工作者而且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实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确保蔬菜质量安全[1]。

近年来,灌南县在省植保站的扶持下和市植保站的支持下,连续6年建立33.33hm2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和多次试验,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不仅有效地控制了蔬菜病虫为害,而且提升了蔬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现将近些年的经验做法及核心技术总结如下。

1工作开展措施

1.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可靠保障。为了明确责任,灌南县成立了绿色植保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农委分管领导担任,县植保站农技人员及乡镇农技站长为成员,防控小组组织农技人员围绕蔬菜绿色防控工作积极开展配套服务,搞好技术指导,编制技术方案,明确目标和责任,督促检查,信息上报,确保工作措施确实落到实处。

1.2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

每年年初绿色植保防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蔬菜绿色防控工作作总体部署,安排全年工作。春、秋季在蔬菜种植较多的乡镇悬挂条幅,宣传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好处。在蔬菜生产期间,多次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蔬菜种植大户现场观摩,让他们亲身实地感受绿色防控的良好效益。通过几年的宣传,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了普遍认可。

1.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落实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灌南县多次邀请省、市植保专家对全县农技人员、蔬菜种植大户就相关技术进行授课、培训。灌南县也多次举办培训班,年受训农民约500人。同时还利用明白纸进行技术宣传,使绿色植保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普及。

2核心技术

灌南县植保站根据各类蔬菜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积极开展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既增强了蔬菜的抗病性、抗虫性,减轻了病虫的危害,又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2]。

2.1农业防治

2.1.1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适时播种。首先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可避开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危害盛期,减轻病虫为害。

2.1.2采用嫁接种苗防病。如用黑籽西瓜作砧木嫁接黄瓜,可增强根系,有效防治青枯病、黄萎病、枯萎病等。

2.1.3科学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按各种蔬菜对n、p、K元素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施用化肥,要施足底肥,勤施追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杜绝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2.1.4深耕晒田。深耕可将土表的蔬菜病株残体、落叶埋至土壤深层腐烂,并将地下的病原菌、害虫翻到地表,受到阳光晒死或严寒冻死或天敌啄食,从而降低病虫基数。

2.1.5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不同科蔬菜采取轮作,蔬菜品种的轮作模式可减轻土传病害,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并可闷杀地下害虫。在播种和定植前,结合整地铲除田间及四周杂草,收拾病株残体,及时摘除病虫危害的叶片、果实或全株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2.2物理防治

2.2.1悬挂黄板。示范区内利用蚜虫、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点,在棚内每隔10m左右挂1块黄色粘虫板,引诱虫自投罗网。

2.2.2温汤浸种。用10%的盐水浸豆科种子10min,可将种子混入的菌核病菌、线虫卵漂除和杀灭,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将种子晒1~2d后,用40~55℃温水中浸种10~15min,预防苗期发病。

2.2.3悬挂防虫网。在示范区棚室内的通风口悬挂防虫网,防止外来害虫进入为害。

2.2.4高温闷棚。在高温的夏季,密封棚室,棚室内的高温可以杀死许多病虫。

2.3生物防治

在县植保站的引导下,示范区内优先使用苦参碱、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防治蚜虫、菜青虫、斜纹夜恶、甜菜夜蛾等害虫[3]。

2.4化学防治

在示范区内,严格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使用化学农药首先要求达到防治指标再用药,而且严格要求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防治疫病、霜霉病,选用58%甲霜灵锰锌或72%克露喷雾;防治枯萎病,用25%咪鲜胺1500倍液喷雾。其次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的时间一般不少于7d[4]。

3取得的成效

3.1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各项绿色防控措施,白粉病、霜霉病、白粉虱等病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蔬菜病虫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示范区的蔬菜达到了无公害的标准。

3.2减少了病虫防治成本

减少成本上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减少人工费用,节约人工费750元/hm2左右;二是节约农药,蔬菜示范区用药次数减少3~4次,少用药35%左右,合计节约农药费用1500元/hm2左右。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蔬菜绿色防控工作事关人们健康、菜农效益、生态环境等多方利益,是一项意义重大值得推广的工作,但是因为观念和资金等多方因素限制,蔬菜绿色防控工作还只限于示范区,希望上级部门能在收视率大的媒体上积极宣传蔬菜绿色防控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加大扶持力度,使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5-6]。

5参考文献

[1]刘剑,李小平.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药技术[J].农民文摘,2006(9):32-33.

[2]吴娟.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2(5):35-36.

[3]陈恩霞,梁晓青.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11(4):94-95.

[4]王荣雨.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66-67.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安徽泾县;云岭镇;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2-0134-01

泾县云岭镇处于县城西南23km处,面积192.23km2,辖19个行政村,土地面积3266.67hm2。农作物种植模式以一季中稻为主,是全县重点产粮农业乡镇。2012―2016年被县农技推广中心列为县级水稻病虫害绿色示范防控示范区、病虫害基层监测点,在水稻上实施了生态调控、物理控害、生物防治、总体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使泾县水稻绿色增产,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1-2]。示范带动全县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规范化管理,确保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示范区实施应用的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1.1生态调控

推广选用优质抗病良种,合理轮换种植,如徽两优898、深两优5814等;水稻播种前实施吡虫啉、强氯精、咪鲜胺等药剂浸拌种技术,预防苗期发生恶苗病、稻瘟病、稻蓟马等;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努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合理施用磷钾肥、有机肥、氮肥,增强水稻植株的抗性;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技术,示范区内水稻生长前期放宽防控指标,尽可能不使用化学农药,在稻田周边或沟渠埂上种植花期长的作物,可以显著提高螟虫的寄生率。在田间种植引诱植物,可以减少稻田虫口密度。充分利用扑捕食性、寄生性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隐翅虫防治害虫。

1.2物理控害

10hm2稻田设置太阳能杀虫灯3盏,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采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基数,减少危害。

1.3生物防治

根据县植保站和基层测报点的田间调查实况,确定防治适期,做到_标防治、安全用药。采取用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取代化学农药的防治技术。推广稻鸭共育生态环保种养模式,利用鸭子在水稻田间的取食穿行活动,通过捕食害虫和杂草、粪便排泄物还田等,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显著降低病虫害以及草害发生的目的。

1.4总体防治

在水稻破口期和穗期开展病虫害的总体防治技术,防治重点以二化螟、稻飞虱、穗颈瘟、稻曲病为主攻对象,同时做到兼治其他次要病虫。

1.5科学用药

为有效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保障粮食、生态环境安全,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推行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做到科学精准对症施药、安全用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云岭镇政府积极扶持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相结合,目前全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8家,种田大户家庭农场29家。2016年8月4―5日组织3家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在示范区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统一防治面积66.67hm2,辐射带动周边村组防治1000hm2,控制了水稻重大病虫危害。

2示范区取得的成效

2.1病虫害危害情况调查

通过定案调查、数据分析,2016年云岭镇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示范区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明显比农户自防区低,较好地控制了病虫害,赢得了当地农户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表1)。

2.2稻田有益生物增加,控害作用明显

通过合理施用生物、仿生农药和保护自然天敌等技术,使稻田有益生物增加,全程绿防与节药示范区稻田蜘蛛为125头/百丛,稻飞虱数量45头/百丛,益害比2.78∶1;农户自防区稻田蜘蛛43头/百丛,稻飞虱数量75头/百丛,益害比1∶1.74。控害作用明显(表2)。

2.3稻鸭共育控病虫草害示范的防控效果

2.3.1对病害的防控效果。通过对无效分蘖的观察,稻鸭共育示范田因田内通风透光,纹枯病发病程度相对较轻。

农户自防区平均病株率31.70%,稻鸭共育田平均率株率仅6.56%,明显低于农户自防稻田(表3)。

2.3.2对虫害的防控效果。2016年,四(2)代稻飞虱在本地中等偏重程度发生,稻鸭共育田块在未施用任何防治药剂的情况下,较好地控制了稻飞虱,稻飞虱百丛虫量始终控制在1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百丛幼虫只有3.2头,明显低于农户自防稻田(表3)。

2.3.3对草害控制效果。通过调查,稻鸭共育田块除恶性杂草大龄千金子和抗性稗草外,直至收获基本无其他杂草[3]。

2.3.4有益天敌数量明显增多。由于稻鸭共育不使用化学农药,稻田扑捕食性、寄生性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隐翅虫等有益天敌数量明显增多。农户自防区百丛天敌数量仅46.8头,稻鸭共育示范区百丛天敌数量187.5头,是农户自防区稻田的4倍,天敌增多对害虫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4],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水稻重大病虫害作为主攻对象,综合实施生态调控、物理控害、生物防治、总体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科学精准对症施药,提高病虫防治效益,有效控制减少化学农药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4参考文献

[1]谢其洲,张传根.泾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行动示范与推广[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78-80.

[2]谢俊峰.泾县桃花潭镇水稻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规律[J].现代农业科技,2016(4):145-147.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4

制作《小麦条锈病防治》、《稻瘟病防治》、《药剂拌种》电视病虫防治专题片4期,完成小麦、水稻等各类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培训159期,培训农户3036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8.2万份,生动形象地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

在市农业局组织下,与其它兄弟市县区植保专家共同进行了小麦条锈病、水稻螟虫预报与防治两次病虫会商;在县内组织病虫测报员、农技人员及示范基地农户进行病虫防治信息交流31次。

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

2月中旬,我局向县委县政府及时报告了今年条锈病发生及为害情报,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列出病虫害防治资金60万元,用于防控药剂采购,2月下旬至4月中旬,全县共计出动病虫专业防治队伍80个,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20个,机动喷雾机2430台,手动喷雾器56500台,对条锈病及其它病虫害进行了大规模药剂防治,完成病虫防治84.1万亩,其中专业化统防统治34万亩,挽回损失15934.38吨。

7月下旬,申请县财政病虫害专项防治资金80万元,利用农业保险赔偿付资金30万元,集中采购110万元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治药剂,发放南华、、广福、等水稻稻瘟病及稻飞虱重点发生乡镇,指导农户开展了大规模统防统治工作,7月30日至8月11日,全县出动95个专业防治队伍和12个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人员2765人,机动喷雾机1290台,在水稻病虫害重点发生乡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同时农户自行出动手动喷雾器18.6万台次,实施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5.1万亩;7月—8月在南华、南山、、东北、继光、永兴等乡镇实施水果、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2.5万亩,共挽回损失7125.3万吨。

在绿色防控方面,3月,我站与省植保站签订了《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目标责任书》,并编制了《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在镇响滩村及人和寨建设油菜上推广黄板诱杀蚜虫1000亩,在、东北、南山等镇大棚西瓜及其它蔬菜上推广黄板诱杀蚜虫示范2000亩;在镇明星村、新店村及东北镇白梨村、南山镇三马村及南华镇苏坝村园艺作物上推广太阳能杀虫灯和频振式杀虫灯5000亩;南华、集凤、富兴等23个乡镇推广纹曲宁防治水稻稻曲病及纹枯病15000亩;在11乡镇推广甜核.苏云菌防治二代水稻螟虫17000亩,在辑庆、南山、通济等镇推广“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3000亩;其它生物农药防治水稻、小麦等作物病虫害8万亩,全年共实施绿色防控示范12.8亩,其中粮油10.3亩,园艺作物2.5亩。

,全县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477.09万亩次,防治492.82万亩次,挽回粮油及经济作物损失11.8万吨。在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方面,全县共计出动175个专业防治队伍及32个农民专业植保合作社,机动喷雾机2430台套,人员7625人次,,完成小麦、油菜、水稻等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51.6万亩,实施绿色防控4.8万亩,挽回损失23059.68吨。

三、搞好鼠情监测及时开展全县春季灭鼠工作

今年1月—2月,我站开展了农村鼠情监测工作,2月中旬我站将今年农村鼠害发生向县政府领导进行了情况汇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农村灭鼠工作,及时安排专项资金15万元用于采购灭鼠药剂,3月下旬,通过政府采购,将灭鼠药剂发放到全县各乡镇,并抽派专业技术人员督促各乡镇农村灭鼠工作,鼠害重点发生乡镇,农户鼠药投放及时,全县防治面积达78万亩,通过灭鼠全县挽回粮食损失3.5万吨,农村统一灭鼠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县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四、有害生物检疫与监控

8月中下旬,我们对青市、、杰兴等水稻制种基地2000亩种稻进行了产地检疫,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我站对县城及部分乡镇种子经销商进行了植物检疫联合执法检查,规范了种子市场,保障了我县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五、2013年工作计划

1、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利用通济、两个县级病虫害监测站点和继光、龙台、、辑庆、通济五个群众监测点对我县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进行全程监测,并及时作出预测预报,《植保信息》8期、《农业》2期,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会商30期。

2、搞好植物检疫

对出入我县的农作物种子、种苗等进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加强以稻水象甲为主的重大有害生物的监控,防止有害生物侵入和传播。

3、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发挥农民专业植保合作社、各类协会、专合社的作用,对条锈病、稻瘟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面积55万亩。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5

论文摘要阐述造成黑加仑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黑加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即: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和化学的防治措施,以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病虫害蔓延危害。

黑加仑(RaicbesnigrumL)是一种适合逆温带生长的浆果经济林树种,生长期20~25年,一般栽后第2年即可见果,第3年就可进入盛果期。黑加仑成熟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种子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生物活性最强的Y-亚麻酸含量高达12.9%,广泛用于降低血压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

伊犁巩留县位于伊犁河谷上游,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适合黑加仑浆果的生长发育,是黑加仑原产地之一。以黑加仑为主的小浆果种植业成为巩留县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农户的栽培管理技术落后,产量较低,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特别是平原乡镇栽培的黑加仑病虫害发生严重,制约了黑加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黑加仑病虫害防治较为随意,农药残留量大,价格上不去,经济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因此提高全县范围内广大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无公害持续控制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造成黑加仑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

一是预防为主的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调动果农预防的积极性;二是缺乏有效的虫情监测手段,不能及时掌握病虫情的发生发展动态,致使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三是缺乏生态学观点,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有害生物产生抗性,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森林自身调控功能严重失调;四是缺少有效的施药工具及技术,对受灾面积不能做全面、快速有效地处理。

2综合防治措施

黑加仑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品种都是高抗白粉病品种,无需防治。黑加仑的主要虫害有透翅蛾和大芽瘿螨2种,透翅蛾危害枝干髓部,大芽瘿螨主要危害嫩芽。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和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轻度发生区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强害虫种群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中、重度发生区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害虫种群密度的作用。

2.1农业管理措施

(1)建立较完善的绿色果品生产管理体系。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出黑加仑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并建立黑加仑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2)建立黑加仑无公害防治标准示范园。一是选择优良品种建标准示范园;二是区域化试验,选择山区、浅山区、平原等不同海拔地带进行无公害防治试验,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无公害防治方案;三是示范推广无公害防治药剂、器材的使用。

(3)建立技术服务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引进、推广应用先进的林果栽培管理技术及黑加仑绿色果品基地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4)建立黑加仑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对黑加仑的主要虫害透翅蛾和大芽瘿螨发生、危害等进行预测预报,为黑加仑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5)开展测土施肥、喷防、测报、生物农药配方、基地绿色果品生产等标准“五统一”的技术服务。

(6)建立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查询、培训、示范、推广体系,推广生物农药统一防治技术。

2.2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采用人工措施防治,此时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效果较佳。对于透翅蛾的防治,每年将春季剪下的枝条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防治大芽瘿螨可于秋季或春季开花前掰掉受害的大芽,集中烧毁或深埋。

2.3生物防治

6月上旬成虫产卵,于卵孵化期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用药量为Bt3000亿国际单位/hm2、白僵菌制剂50~70亿孢子/g、阿维菌素5000~8000倍液。卵期释放寄生蜂防治。害虫产卵初期,设放蜂点50个/hm2,放蜂量25~150万头/hm2。

2.4药剂防治

用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可用20%灭幼脲Ⅲ号375g/hm2、1.2%烟参碱乳油1000~1500倍液等。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枸杞;绿色防控;示范方;玉门市

中图分类号:S435.6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2-14-2

枸杞是玉门市近几年新引进种植的药材植物,现已种植面积0.56万公顷,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6.52%。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蚜虫、木虱、负泥虫等,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延长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枸杞病虫害发生在逐年加重,但玉门市近年枸杞病虫害防治仍坚持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农药施用量逐年加大,增强了枸杞病虫害的抗药性,严重威胁着产业安全和人身健康安全。随着国家对中药材科技攻关项目的重视、产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重视和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要求的重视不断提高,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就成为玉门市枸杞产业发展、枸杞产品质量提升、枸杞产销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关注焦点和应用重点。笔者通过对玉门市枸杞病虫害实施绿色防控的思路浅析,探讨其防控的有效对策。

1工作思路

玉门市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总体思路是:采取引进技术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示范基地建设与大面积推广相结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绿色防控为主要措施、低毒药剂防治为应急措施的防治原则,达到节本增效、低毒高效、提质持效的防控目的。按照“监测点上报动态,示范点上出数据,推广面上抓措施,试验研究寻依据、样板引导推技术,典型引路抓规模,监测指导促服务”的运行理念,大力开展预防、绿控、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引导,以辐射带动全市枸杞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

1.1引进植物源农药和特异性无公害农药

通过引进植丰宁、烟碱、苦参碱、藜芦碱、苦皮藤素、杀确爽等绿色无公害药剂,开展试验研究,观察不同使用方法和不同使用剂量对枸杞不同病虫种类的防治效果,检测其对枸杞产品的质量提升效果,进而探讨既有利于提高枸杞病虫防治效果的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又有利于提升枸杞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措施。

1.2建设示范基地和示范区

在玉门市柳河乡蘑菇滩村建成1个示范基地,建立7个示范方,主要有:试验研究方、药剂防治示范方、植物源农药防治示范方、杀虫灯诱杀示范方、黄板诱杀示范方、综合防治示范方、病虫定点监测调查方,每个示范方面积不小于2公顷。分别在花海镇、独山子乡、下西号乡建成3个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建立5个示范方,主要有:药剂防治示范方、植物源农药防治示范方、黄板诱测示范方、综合防治示范方、病虫定点监测调查方,每个示范方面积不小于1.5公顷。探讨单个示范方与综合示范方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集成枸杞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1.3建立监测检测体系和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体系

全市建立一个枸杞产品质量监测检测机构,枸杞种植乡(镇)各建立一个枸杞病虫发生动态监测点、枸杞种植村各建立一个枸杞病虫害专业化防控队。

2防控对策

针对玉门市枸杞种植时间短、监测检测体系不健全、专项资金短缺、部分农户对绿色防控认识不高、种植管理经验不足等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2.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绿色防控意识和应用水平

通过以会代训和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枸杞无公害产业的发展前景、开展枸杞绿色防控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以及增强玉门市枸杞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举办技术培训班,给农户系统讲解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治知识和防控措施,并深入田间,掌握农户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现场指导防治。通过采取组织动员会、防控现场会、示范观摩会、技术交流会等形式,提高基层领导、枸杞种植户及相关社会群体对绿色防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支持或投身于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中。

2.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保障绿色防控设备条件和应用经费

通过立项和引技,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结合多渠道广集资金、跨行业协调资金、经销商扶持资金、业主间筹集资金,加大对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扶持力度,保障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专项经费足额及时到位。资金重点用于引进先进适用的枸杞产品质量监测仪器,改善防控设备条件,保障绿色防控的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建设、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及物资补贴等经费的投入,以推动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加强监测、监管、检疫和检测工作,提高产业安全和产品质量

2.3.1勤调查觅发生动态,搞预测供防治依据按照五日一查,十日一报,特殊情况随查随报的病虫监测制度,组织市乡测报人员及时开展定点调查和全面普查工作,详细查看枸杞植物上发生的病虫种类、各虫态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危害特点,随时掌握发生动态,系统探讨发生规律,全面指导防控工作。

2.3.2设机构开展工作,勤检测保质量提高设立专门的枸杞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执法机构,配备先进的检测检验仪器,使之正常运行工作。重点监测枸杞产品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成分的残毒量,按照检测数据对照残留有毒有害物质成分等级标准确定产品等级,粘贴相应质量等级标签,形成“按质论价,劣质禁销”的市场准入体制,提高绿色防控者的积极性。

2.3.3查产地明检疫对象,搞检疫堵疫情传播认真查看调进的枸杞苗木是否有原产地的《产地检疫合格证》和《调运检疫证书》,发现疫情及时进行销毁,发现可疑性疫情,立即扣留,及时报告本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并聘请专家进行鉴定。鉴定为疫情的及时销毁,鉴定为非疫情的给予放行;认真开展本市枸杞苗木和枸杞产品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及时扑灭,并销毁疫情中心点3000米以内已植枸杞植株,防止检疫对象传入传出我市。

2.3.4重监管降药品毒性,搞绿控减产品残毒加强农药监管工作,监控农药的经营种类,检测农药的毒性,监管农药的经营行为,坚决查处危害性大、隐蔽强、屡禁不止、随禁随犯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案件,以堵截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市场流入和大田施入。在病虫发生程度相对较重,不得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的情况下推广与环境相容性好、不影响天敌安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上年病虫发生较重、越冬基数较高、普发机率较大的病虫害,以早春涂抹低毒药剂预防为主,尽量拉大农药施入期与枸杞果实收获期的时间间隔,最大限度地降低枸杞产品残毒量。严禁在枸杞上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产品;严禁在枸杞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甲拌磷、氧乐果、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等剧(高)毒农药产品及其复配制剂;指导农民在农药使用中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和枸杞绿色防控用药规范标准理性用药、科学施药,防止枸杞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其他特异性高效无公害农药,开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工程技术防治措施,在不降低防治效果的前提下,逐年降低农药使用量和农药毒性等级。

2.4加强试验研究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广进程和扩大应用规模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7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是减灾保丰收的关键举措。麦蚜、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穗腐病是影响主要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大病虫害,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切实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遏制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重大病虫危害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贯彻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要求,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强化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突出统防统治,实现病虫综合防治、农药减量控害。同时,抓住关键时期,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二)行动目标。确保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跨区域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关键孳生区和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加快推进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示范推广,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6%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打好小麦防病治虫攻坚战,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麦蚜、吸浆虫、红蜘蛛等病虫监测预警,健全信息周报制度和病虫害预警制度,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汇报及时。抓好防控关口,组织发动农民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伍、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民等各方面力量,适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保证小麦生产安全。

(二)做好玉米穗期病虫防控,保障秋粮提量提质。重点开展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桃蛀螟,玉米穗腐病、玉米褐斑病监测预警,突出抓好玉米穗期病虫防控工作,解决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穗虫、穗病、穗腐难题,实现玉米生产“一控双提”(控制穗期病虫害,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三)统筹做好其他粮食作物病虫防控,实现安全生产。农区蝗虫要加强对蝗区重点区域东亚飞蝗监测防控,在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防治。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切实加强测报工作的基础地位,充实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队伍,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用农民植保员,保证测报工作的顺利完成。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准确掌握发生消长动态。根据部、省要求实行一周一报制度,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漏报。提升监测预报信息化水平,通过“河北省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平台”定期报送相关数据。通过病虫害情报、周报等多种形式,及时病虫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积极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全国“统防统治百县”创建活动,积极参加省级统防统治先进县创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大力推广高效新型植保机械,提高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植保技术和规范管理水平,提升统防统治效率、效果和效益。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宣传和交流,形成利于统防统治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统防统治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三)全面推进科学安全用药。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指导,推广高效环保型农药品种来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提高对症选药水平,强化适时、适期、适量用药和交替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切实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指导服务。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力争做到每户有一份防控技术明白纸,每村有一位防控技术明白人,每乡镇有一名技术员,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三)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行动安排 

(一)制定行动方案。3月初,制定印发《2021年霸州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并组织实施。 

(二)准确监测预报。2月下旬开始积极开展病虫害越冬基数(春季)调查,结合作物布局、历史数据和气象因素等进行科学分析,对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准确预报。在全年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展小麦条锈病、蝗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做到监测调查全面,分析预测准确,信息报送及时,预报广泛,科学指导防控。

(三)严格信息报送。做好病虫害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报工作,通过国家和省级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平台,实行重点病虫发生防控信息“周报”制度,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天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

(四)及时防控重大病虫。在准确监测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病虫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方案,积极开展宣传,普及科学防治技术,组织和协调社会力量特别是要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及时控制危害。

附件:1.2021年霸州市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2021年霸州市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3.2021年霸州市农区蝗虫防控技术要点

 

 

 

 

 

 

 

 

霸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3月1日

 

 

 

 

 

 

 

 

 

 

 

附件1

2021年霸州市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重大病虫,兼顾麦蜘蛛、纹枯病、根腐病、赤霉病、茎基腐病等。防治处置率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6%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降低,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45%以上。

二、防控策略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绿色防控,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抓住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关键时期,实施科学防控,注重用药安全,实现小麦生产安全与农药减量有机结合。

三、防控措施

(一)分区防控重点。针对我市实际,小麦病虫害防控要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为主,兼顾麦蜘蛛、白粉病等。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明确主攻对象,兼顾次要病虫,综合防控。

(二)主要技术措施。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明确主攻对象,要统筹兼顾,全程谋划,综合防控。在小麦生长全过程,严密监测和及时防治小麦条锈病,防止大面积流行危害。

1.小麦返青-拔节期。

重点防控纹枯病,兼顾白粉病、蚜虫、麦蜘蛛、茎基腐病等和麦田杂草。一是农业措施。清沟理墒,合理施肥,科学化控,控旺促弱,培育适宜群体数量;二是生物防治。提倡人工释放异色瓢虫、蚜茧蜂等天敌控制蚜虫;使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苦参碱、耳霉菌等生物农药控制纹枯病、蚜虫。三是药剂防治。推荐使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等高效低毒低风险化学农药以及生物农药,用足水量,确保效果。

2.小麦孕穗期-扬花期。

重点防控赤霉病、吸浆虫,兼顾麦蚜、白粉病、条锈病等。坚持立足预防、适期用药的防控策略。一是适期用药。掌握小麦扬花初期这一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预防赤霉病;针对吸浆虫,重点应做好成虫期防治;二是对路用药。选择氰烯菌酯、戊唑醇、高氯等高效对路安全药剂,防治赤霉病要尽量不使用效果差、用量大、抗性水平高、易刺激毒素产生的药剂,如多菌灵;三是精准用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作业效率高、农药利用率高、防治效果优的药械,用足药量和水量,保证防治效果。

3.小麦灌浆成熟期。

重点控制麦蚜、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等。一是针对病虫害发生种类,实施“一喷三防”措施。选用氟环唑、噻虫嗪等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杀虫剂,并与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科学混用,药肥混喷,综合施药,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一喷多效。二是适时抢收。小麦成熟收获期,及时收割、晾晒,如遇阴雨天气,应采取烘干措施,防止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大,导致赤霉病菌再度繁殖,造成毒素二次污染。

四、重大病虫防治技术

(一)条锈病。加强病情监测,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等。

(二)赤霉病。在调优种植结构、推广抗性品种的基础上,做好病害的适期预防工作。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在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的麦区,停止使用多菌灵,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并注重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提倡使用自走式宽幅喷杆喷雾机械、机动弥雾机以及自主飞行的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同时,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沉降剂等,提高施药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三)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抽穗至扬花期可与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病害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

(四)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

(五)茎基腐病、根腐病。重发地区实行轮作换茬或改种非寄主作物;采用戊唑醇、咯菌腈、氰烯菌酯等药剂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茎基腐病在返青拔节期,选用戊唑醇、丙硫菌唑对准茎基部喷施防治。扬花初期叶面喷施丙环唑、戊唑醇等防治根腐病。

(六)蚜虫。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500头时,应进行重点挑治。穗期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耳霉菌、绿僵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控制。

(七)吸浆虫。提倡小麦穗期成虫防治。即在孕穗期田间设置黄板(10cm*15cm)监测,黄板顺麦垄双行设置,行间距20cm,行内板间距10cm。当孕穗或抽穗前期,每10块黄板诱集到1-2头成虫时,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尽早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药剂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再施1次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八)麦蜘蛛。在返青拔节期,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控制。

五、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小麦条锈病全程防控技术。采取“加强监测、及时防控,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的技术措施。对发病区应全面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严格控制病情,防止条锈病大面积爆发危害。

(二)小麦赤霉病预防技术。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如天气预报未来2天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应于小麦扬花初期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

(三)穗期病虫“一喷三防”防治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科学混用,综合施药,药肥混喷,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

“一喷三防”常用农药种类如下: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辛硫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噻呋酰胺、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氰烯菌酯、丙硫唑·戊唑醇、丙硫菌唑、氟唑菌酰胺、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

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腐殖酸型或氨基酸型叶面肥、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等。

 

附件2

2021年霸州市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一、防控目标

草地贪夜蛾虫口密度达标区域防控处置率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其它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46%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针对我市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优先选用抗耐病虫品种,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行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种子处理、深耕土壤、播前灭茬、苗期害虫防治、成虫诱杀、赤眼蜂防虫、穗期“一控双提”等技术,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春播玉米重点防控玉米螟、地下害虫、二、三代粘虫、双斑萤叶甲、大斑病、茎腐病、线虫矮化病等。夏播玉米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三代粘虫、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褐斑病、穗腐病、小斑病、粗缩病等。

(一)草地贪夜蛾。

1.种子包衣。选择含有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同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等提高防效。

2.理化诱控。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物诱杀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发生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3.生物防治。提倡采用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充分保护利用天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可持续治理。

4.科学用药。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重点关注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推广应用茚虫威、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风险农药,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二)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可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可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

(三)棉铃虫。利用生物食诱剂诱杀成虫,可有效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虫源基数。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卵孵化盛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

(四)玉米蚜虫。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通过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进行有效防治。

(五)粘虫。一是控制虫源基数。在粘虫卵孵化初期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注意临近桑园的田块不能使用。二是成虫防治。为减少有效卵量,成虫发生期在田间安置杀虫灯,集中连片使用,傍晚至次日凌晨开灯。三是幼虫防治。要注意及时防除田间杂草,突出早查早治,低龄幼虫可用灭幼脲。抓住幼虫3龄暴食危害前关键防治时期,在幼虫3龄之前施药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二代达30头/百株和三代50头/百株以上时,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雾防治。

(六)二点委夜蛾。一是农业措施。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或在播种机上配置清垄器,播种时直接清除播种沟上的覆盖物。二是种子包衣。利用含有溴氰虫酰胺等药剂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三是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进行防治。

(七)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来预防。

(八)玉米叶螨。播种至出苗前,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中下部叶背及地头杂草。

(九)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优先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十)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或添加有机硅助剂可减量增效。

(十一)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喷施生物农药井冈霉素a,或选用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

(十二)玉米粗缩病。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小麦与夏玉米套播;夏玉米适期晚播,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玉米2叶1心至4叶1心期田间喷施吡虫啉、噻虫嗪和吡蚜酮等药剂,消灭粗缩病传毒媒介灰飞虱,兼治蓟马和其他害虫。在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三、大力推广玉米穗期病虫“一控双提”技术

近年来,玉米穗期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各地应根据穗期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穗腐病等病虫的发生情况,准确把握防治适期,在小喇叭口期到穗期利用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植保机械,结合生物食诱剂等绿色防控产品,大力推广 “一控双提”(控制病虫、提高产量、提升质量)技术,控制后期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的发生,降低玉米籽粒伏马毒素、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含量,起到增产提质双重作用。

 

 

 

 

 

附件3

2021年霸州市农区蝗虫防治技术要点

一、防控目标

蝗区东亚飞蝗达标区处置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土蝗达标区处置率7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70%以上,生物防治60%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总体目标。

二、防控策略

贯彻“改治并举”治蝗工作方针,协调运用农业、化学、生物和生态方法,狠治夏蝗、抑制秋蝗,把蝗虫控制在不起飞、不危害的水平。应急防控落实属地责任,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强化应急防控演练。扩大秋蝗查治范围,及时防控秋蝗高密度点片,严防造成局部暴发态势。中低密度发生区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绿色治蝗技术;突发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蝗区生态环境,促进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三、防治重点区域

重点防治区域为扬芬港镇、辛章、胜芳镇、王庄子镇等蝗区的国有荒地、苇荒地及沟坡堤埝等特殊环境,对可能出现高密度、群居性东亚飞蝗的区域,实施统防统治。

四、防治措施

(一)重点排查蝗情隐患。

加强监测队伍建设,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保证监测的准确到位。在蝗蝻发生的关键期,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乡镇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合作社、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和农民群众,及时开展大田普查,明确蝗虫发生区域、蝗蝻龄期和密度,尤其要加强国有荒地、苇荒地及沟坡堤埝等特殊环境蝗情的调查监测力度。从5月1日开始到9月份残蝗调查结束,实行蝗虫发生防治信息动态周报制度,重要蝗情和突发蝗情要随时汇报,切实做到及时准确传递,不得延误蝗情。

(二)优先采用生态控制。

通过进行兴修水利和改造蝗区工程、种植棉花和苜蓿等蝗虫不喜食的作物、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深翻土地等措施,开展生态治理,改造生态环境,改造蝗虫孳生地;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

(三)大力推进可持续治理。

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每平方米0.5头、土蝗每平方米5头以下)及生态敏感区(包括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理使用苦参碱、印楝素植物源农药,持续将蝗虫控制在低密度水平。

(四)科学应用化学防治。

在高密度发生区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对飞蝗发生密度每平方米10头以上、土蝗每平方米30头以上高密度发生区可组织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或无人机开展防治。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芦苇、玉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重点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五)加强防范境外蝗虫。

按照“御蝗于境外、备战于境内”的防范策略,密切关注境外蝗情动态,提前储备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对路防治药剂等应急物资,组建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现迁入,立即组织查治行动,及时开展应急防治扑灭迁入蝗群,确保入境蝗虫不二次起飞危害。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8

一、园林植保存在的问题

(一)行道树种单一。传统的行道树种单一性和近些年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中屡屡出现的高密度、大色块、树种单一的绿毯、树阵的同质性,助长了园林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蔓延。(二)检验检疫工作不到位。群众植物检疫意识淡薄,容易导致有害生物迅速飘逸、繁衍、扩散,较难及时彻底地“缉拿归案”。清除局部、个别“疫点”易,清除整体“疫区”难。据统计,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千亿元以上。(三)植物生存环境差。因城市逆变环境对植物的胁迫,促使植物生理性病变和次期性及多种弱寄生虫害滋生和蔓延。植物生存环境越差,有害生物发生概率越高,病虫害为害程度越重,植物生长势越弱。害虫的发生离不开寄主动、植物及其依托的环境,植物种类和结构决定了害虫的种类和发生程度。例如:苹果、海棠、梨如与桧柏、铺地柏等混栽,必然导致苹果锈病和桧柏锈病的连年发生,使树势衰弱,加重病害的为害程度;一些怕涝树种种植在水位较高或低洼地段,将使这些植物陆续烂根而死;阳性树种种植在阴面或阳光不足的林下,枝叶病虫害就会发生严重。(四)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合理。传统植保的预防为主是在植物病虫害范畴内就事论事的预测病虫害,其运作模式是不论有无病虫,统统依赖打药,以大剂量用药、高频率施药为实践特征,是以“宁可错杀、不可错过”为操作依据。着力于除病治虫看得见,摸得着,甚至必须立竿见影的虫死病除,其结果是“预”的力度被弱化,“防”的效果被浅化。(五)园林设计师缺乏系统的植保专业知识。由于园林设计师缺乏植物保护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品种单一,贪大、求新、求奇、乃至种植洋树种,摒弃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造成园林植物长势弱,病虫害猖獗。由于设计种植密度不合理,造成杂草丛生、病虫滋生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绿色园林植保技术应用

(一)严格控制植物质量。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前提的就是合格的植物的质量。所以在植物的选用上必须选用抗虫害能力强且无病虫害的苗木,对受冻害、涝害、日灼和生理干旱的苗木及营养不良的小老树坚决不进行选用。认真负责的做好植物产地检疫和栽植地的复检,对植物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1]。(二)合理栽植设计。合理的栽植设计已选用的植物,并在栽植设计时加强园林植被的多样性建设。在栽植设计时应对植物生长特性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充分了解,而后根据合理的栽植密度进行栽植设计。在进行栽植设计时还应着眼于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保护,并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合理栽植设计能避免病虫害出现交叉寄主现象,能有效的减小病虫害的范围。(三)增强肥水管理。科学合理的进行肥水管理,不仅能让植物茁壮成长,还能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在园林植物施肥时,应选用适当的肥料进行施肥,这能尽量避免病虫害的出现。在施肥浇水时,应对浇水量进行适当控制,确保所浇洒的水量适宜。浇水少则易造成植物缺水而生长不良,从而引起各种病害的出现。还应在多雨时节注意排水,避免水量过多造成树根腐烂。(四)合理修剪植物。由于园林工程属于人为模拟自然环境工程,通常是建筑在居民区附近,从而导致因建筑物遮挡而造成光照差异。因而应对植物进行合理的修剪、整枝,这样不仅能让植物花叶并茂,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出现,而且修剪、整枝还有通风透光的作用。而后对于修剪、整枝下来的枝条,应及时进行处理。(五)加强防护设施。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均应做好一定的防护设施,这样才能确保其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在冬季低温时节,很多植物会因低温就发生伤或冻死现象,因此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进行防护,比如采用塑料膜覆罩等设施可以有效的起到防寒作用。在夏季炎热时节,许多植物会因高温而出现缺水干枯或死亡现象,因此可以采用遮阴或持续喷水湿等设施,保证植物能安全生长,并降低各类病虫害的出现。此外,在进行大树移栽时,应采用淋微喷、挂吊瓶等设施,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大树的生存所需,更能很好的防止各类病虫害的出现[2]。(六)病虫害防治。由于园林处于人口密集地区,而又是公共的娱乐休闲场所,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园林的使用效果和观赏性,更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如有的病虫害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传染一定的疾病;采用的处理方式不当又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人和动物的健康。因此,对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即能确保园林的使用效果和观赏性,又能保证人与动物的健康安全。(七)物理机械法防治。病虫害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而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捕杀时应以确保人体健康安全问前提。相较于振落捕杀、灯光、色板等捕杀、诱杀方式,物理机械法防治的作用和效果更为显著。因此,采用物理机械法防治已成为居住区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八)生物调控技术防治。采用生物调控技术防治是人们最为乐意的一种防治措施。生物调控技术对人和动物及植物都相当安全,且不会对害虫的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造成伤害,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残留有害物质,并起到长期对有害的生物进行控制的作用。这些优点都使人们十分乐意采用生物调控技术防治方法。(九)化学药剂防治。在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方法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应合理选用防治药剂。由于化学药剂种类繁多,对其的选择应是“对症下药”的选择,结合实际病虫害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如在病虫害防治中通常选用的是植物源药剂、生物制剂、信息素、矿物源药剂等低毒、气味较小又不好不造成环境污染的药剂。②药剂使用时间应合理。在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时,应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使用药剂,这样才能让药剂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应选择合理的用药时间对园林植物使用药剂,将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放在冬季和春季,结合修剪、整枝进行越冬病虫态的剪除,同时配合使用石硫合剂进行防治,这样能有效的杀死各种越冬虫态,降低后面病虫害的出现。

三、总结

严格依据生态链之间的关系进行植物群落规划设计,对植物物种的引进需要经过仔细的生态效应比较,努力营造健康的景观环境。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学习性,给植物设计合理的生长空间,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总之,植物保护是贯穿园林绿化全过程的一个系统工程,单靠植保人员是不能解决园林植保的根本问题,必须各部门有关人员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任冬焕,杨旭照.植保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2,(21).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9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现状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4-0014-02

近年来开始进行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广,有效解决了我区农业劳动力缺少,劳动率人口老年化。水稻病虫防治成本高和效果低等问题,服务组织和服务规模迅速增长。今年,通过有规模种植面积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对水稻病虫害防治采用专业化人员防治作业后,不仅防效好、农药用量减少,而且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符合规模化发展需求,更符合大众对稻米安全性的需求。围绕资金投入、技术培训、宣传报道、管理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根据我镇目前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方向。

1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

1.1防控目标

今年我镇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的目标是:

1.1.1降低病虫害危害损失,并将损失率保持在5%以下;

1.1.2重大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总体防治面积要达到85%以上,

1.1.3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不少于18%,专业化防治面积也不少于27%

1.1.4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次数,最好将其控制在全季使用次数低于2次。

1.2防控措施

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措施是抓紧防控的关键时期,强化分区治理,充分利用病虫的自然天敌来控制虫害的发生,使用药品时,要合理用药,优先选用危害小,浓度低的化学农药品品种,采用健身栽培、抗耐病虫品种及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从而从产量、质量以及稻田的生物链安全上得到保障。

2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现状

2.1种植户的满意度提高了

由于常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种植水稻缺乏专业性知识,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及控制也缺乏相应专业的知识,专业化的防治工作提高了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专业效率以及预防的结果;通过合作社的合作方式,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病虫害防治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极大程度的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运用到实际种植上去。

2.2经济效益的提高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的发展形式是以合作社或者互助组的方式进行,通过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持,使用先进的器械,能及时的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这种发展形式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涉及的相关费用,减少农药的使用率,从而不仅水稻的质量得到保障,也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促进地方上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2.3社会效益的提高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可以将种植水稻的散户集中到一起,对农民群众集中进行病虫害专业知识培训,技术指导15-20次,培训骨干成员,并组织技术培训3次,培训人员450人次,引导广大农民正确使用防治病虫害的专业器械,促进了种植户之间的经验交流,这样能够团结所有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群众之间的友好感情交流,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4生态效益的提高

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对病虫害工作的认识缺乏,导致水稻的产量也不理想,农民的收入低,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匮乏,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的进行,提高了水稻的年产量,很多农民群众对种植水稻看到了希望,农村劳动力缺乏也逐渐得到缓解;在专业防治工作中,减少了使用化学农药的次数,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绿色作物的理念,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3当前我镇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开展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目的主要是解决我镇水稻种植户病虫防治难,实现植保技术难以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其次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再次是保障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现在实施的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就是要切实提高散户的防治专业知识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充分挥发专业防治的优势和作用,切实为农民增产增收、生态环境美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然而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仍困难重重,一是乡镇植保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二是镇村乡镇农技人员工作精力难以集中;三是镇村工作人员畏难情绪严重;四是受农村劳动力结构深刻变化影响,专业防治作业人员难以稳定,高强度的防治作业风险较高,需要更加高效智能的植保机械来提高效率。

4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的发展措施

4.1加强重视

各级领导以及乡镇部门,应加大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的重视;领导上下应该统一思想,先后对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大力检查指导水稻重大病虫防治工作,并深入到水稻病虫害防治田间地头检查指导工作,同时各级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支持防治工作,做到水稻病虫害工作专项资金及技术支持。

4.2准确监测病虫害实际情况

相关技术部门应成立病虫害情况专项制度,并要根据每次的监测情况进行会商,准确的把握病虫害的实际动态,及时重大病虫害预报,与此同时可建立定时汇报制度,落实病虫害监测责任制。

4.3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

4.3.1针对病虫害实际情况,推介主导农药,确保正确使用药剂。相关部门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对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主导药剂进行研讨并会商,从根源上要保障药剂的正确性,使药剂防治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3.2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专业工作期间,相关部门应多次对农药市场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销售假农药的行为,确保广大种植户用上有保障、放心的、有效果的农药,为广大农民群众种植水稻提高保障,从而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

4.3.3主次兼顾,统筹防治

近年来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防治压力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应该以总体防治统揽全局,在做好主要病虫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兼治其他病虫。

4.3.4做好防治示范田地

建立示范种植田地,重点在施药技术、天敌利用、生物防治和简化防治技术等等开展试验研究。引进自走式大型喷雾器,开展无人机喷药防治试验,以改进施药器械为突破口,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无效流失,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在单项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熟化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做好示范田地的病虫害防治专项工作,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普及率,降低化学防治次数和化学农药用量,从而带动周边广大种植户的防治。

4.3.5积极开展专业化防治

各级部门应利用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及病虫防治经费购置的药械,大力扶持组建多种形式的病虫专业防治组织,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外出务工户、无劳力户和困难户农民治虫防病难的问题。

4.4合理安排防治指导

4.4.1阶段安排部署

首先在年初下发今年水稻重大病虫防治预案,7月份召开2次全省电视电话会议,8月初召开全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治现场会。

4.4.2强化组织领导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小组应成立专门的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协调指挥辖区范围内的水稻防治工作。同时,建立健全防治工作责任制、虫情测报和技术服务目标任务制、工作督导制、情况通报制等。

4.4.3技术人员应到防治田间指导种植户防治工作

在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相关技术人员和农技人员应进驻乡、村,包组、包片、包户,病虫防治不结束,人员不撤回,现场指导农民科学防治。

4.4.4强化培训与宣传

加强与电视台、报社、网络等主流媒体合作,宣传专业化防治推进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主要成效和经验,对水稻重大病虫发生动态与防治技术宣传给予了全方位支持,还应利用手机短信、语音电话方式为农民提供病虫信息、防治技术信息。在示范区内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树立示范牌,进一步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的示范效应,提高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的影响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的应用面积与范围,扩大我市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影响。

加强宣传与培训,不仅可以外在树形象,内抓管理,为规范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还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和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对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服务组织进行严格考核,严格规范服务组织运营,对考核合格的服务组织才进行物资和资金补贴,不断的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效率,促进统防统治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4.4.5加强督查力度

相关督查组应巡回到分工区域进行督查,各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听取各组督查情况汇报,并形成督查情况通报和会议纪要。

由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显得远远落后,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种植户的需求,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能够切实解决种植户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这项专业工作必定会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水稻作为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水稻病虫害的专业防治工作显得更加的尤为重要,大力开展专业防治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学技术的指导,也提升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因此我镇加强病虫害专业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一民;.马均.金洪.廖晓.侯太平四.川丘陵地区水稻害虫无公害防治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篇10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措施

abstract:Citylandscapeconstructionhasbeenchangedfromthesimpletreetoplantconfiguration,differentspecies,differentcolor,well-proportioned.theoccurrenceandcontrolofpestsintheproblemaccordingtothegardenplantdiseasesand,discussesthetechnicalmeasuresofprevention,comprehensiveprevention。

Keyword:CityGarden;plant;plantdiseasesandinsectpests;preventionandcure;problems;measure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着。物质的满足使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城市园林建设也由原来的简单种树发展到了植物配置,树种不同、色彩不同,错落有致。在如今园林绿化工作中,要达到绿化和美化的效果良好,只重视种植和造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绿化植物的有效管护,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意义

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自然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段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通过改进园林绿化植物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及其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而不利于病虫害滋生和发展的环境,直接、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建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长效机制。坚决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生态城的环境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二、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1、园林植物品种繁多,生长周期长短不一,小环境、小气候呈现多样化。加之其周围人为活动较为频繁,这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2、随着国际之间的贸易或国内地区问贸易的发展,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跨地区、跨国传播日趋严重。

3、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影响,使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或废水,影响着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削弱园林绿化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给病虫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园林绿化植物多栽植于庭院、公园等人口稠集区附近,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1、重视植物检疫

在自然情况下,病虫害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可以借助人为因素的传播,由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由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随着我国城镇园林绿化的发展,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常常引进些本地尚无的花卉、树木、草坪、种苗等,给各种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渠道。某些危险性病虫一旦传播到新的地区,原来制约其发展的环境因素被打破,条件适宜时,就会迅速扩展蔓延,猖獗成灾。例如,葡萄根瘤蚜由美国传入法国后,经过25年,就有10万公顷的葡萄园归于毁灭;白锈病、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由日本传入我国,使我国许多园林景区蒙难。在引进或输出花卉等园林植物种苗和繁殖

材料时,对一些本地尚未发现、适应性广、繁殖力强、危险性大、又能随着种苗及园林植物繁殖材料传播的危险性病虫害,作为重点检疫对象,发现传入,须及时采取措施就地封锁或消灭。

2、加强养护管理

提高园林绿化植物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改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改变病虫害的适生条件,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栽培上要使园林绿化植物的特性与栽植点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从而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树势,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树种搭配方面,应避免有共同病虫害的树种、花草配置在一起。而且树种单一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大面积危害。在园林设计时,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美化效果,还应考虑病虫害的问题。

3、做好监测预报,掌握疫情动态

针对各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制定监测方案,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和定期疫情普查,一旦发现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

4、采取综合治理,提高防治水平

一旦发现疫情,要综合运用人工、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并辅以生物药(制)剂防治,采取诱杀成虫、剪除网幕、药防幼虫和收集虫蛹的方法,抓住幼虫为害期的三个重要时期,以及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关键环节,组织多形式、多环节灭杀。

5、其他预防工作

1)中耕除草:进入夏季雨水较多,绿地内杂草生长快,与其它地被植物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影响其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因此要及时修剪和清除杂草,防止杂草结籽和蔓延。

2)施肥:除施氮肥外,根据季节和不同植物生物学特性,适时适量追施磷、钾肥料,保证植物的营养与生殖生长。

3)松土保墒:雨后和灌溉后及时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保墒力,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肥力,满足树木生长需要。

4)汛期排水防涝:对低洼地块植被,根据雨水情况及时排涝,防止积水烂根。

5)修剪:对部分花灌木及时疏稀、截短;球类和绿篱类植物及时整形修剪;草坪植物适时修剪,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

6)扶直:汛期对发生倒外倾斜的树木及时扶正,必要时设支撑。

7)维护巡查:及时对绿地进行巡查、维护、看管,对树木外斜、病虫害情况等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园林公司配备打药车和防治药剂,以预防生态城区域内大范围的虫害疫情的发生。要求各施工、养护单位准备打药设备和有关的生物或化学药剂,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打药防治,对重点已经发生的部分要求进行检测,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相的防治方法,杜绝任何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2、科学防治,综合治理

全面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准确虫害信息,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将疫情区封锁,防止疫情扩散,并采取以人工、无公害药剂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成效。

3、联防联治,统一行动

防治责任按属地管理落实防治主体,坚持“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用药”,部门联动,建设部门与各施工、养护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防治局面。

4、信息畅通,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各防治单位应固定专人管理,发现虫情,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应及时组织防治,阻止虫情扩大蔓延。

总结

城市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才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