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艺术创作方法十篇公共艺术创作方法十篇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5:14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1

现代陶艺是伴随着西方现代科技文明和现代艺术的发展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是艺术家思想感情流露的物质载体。在习惯了传统材料与创作手法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余,艺术家们都在寻找一种能充分表达艺术情感、返朴归真、融于环境的材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环境陶艺应运而生。

环境陶艺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内的公共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室内外陶艺,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陶艺走出室内,脱离了文人墨客把玩观赏的束缚,成为人民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公共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其本身就是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

在众多公共艺术形式之中,环境陶艺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语言,使公共艺术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元素。与其它公共艺术一样,环境陶艺具有永久性,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不管你喜欢与否,它都会永久地立在那里,因此,环境陶艺又具有强迫性。环境陶艺决非是仅仅为了装饰和丰富公共空间而存在,而是一种纯粹的人文艺术表达,是与城市共同生长、与市民共同生活的艺术。国外一个艺术家利用两年时间邀请小学生用废砖和马赛克塑造小城堡,既有娱乐性,又有艺术性,使孩子们从小就有一种参与艺术创作的自豪感。通过系列的具体的陶艺制作实践,参与者体会了环境陶艺的内在价值,提高了自身的审美,在参与中拉近了人与环境和艺术的距离,产生了互动性。

现代繁忙的生活越来越使人感到压抑与紧张,高楼大厦笼罩下的都市环境越来越使人渴望有一个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场所。环境陶艺使用的是最远古的陶土材料,其本身就与人有一种亲和力。尤其是经过水的洗礼、火的熔炼之后的质感,更让人产生想去亲近的欲望。而陶艺质朴粗糙的质感和返朴归真的精神内涵是其融入公共环境的先决条件。

环境陶艺已逐渐走进公共艺术领域,但它还不能一跃而成为公共艺术的主流形式,这需要一个过程。在现阶段情况下,为环境陶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进行工艺革新以及拓展环境陶艺制作新途径是环境陶艺成熟发展的关键。

1、解决工艺问题

现在比较流行的制作和烧成工艺大多适用于室内小型陶艺,对于室外陶艺而言并不太合适。在室外陶艺创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艺问题。首先,室外陶艺在体量上较大,成型和烧成都较难,安装也是问题。其次,在设计上要考虑适合环境,不能以小型陶艺的理念设计室外陶艺。另外,在色彩及釉的使用上也要讲究。这些问题都是要靠工艺来解决的。要达到室外环境陶艺的设计要求,要对现有的工艺进行革新。

2、环境陶艺的装饰手法要适当

室外环境陶艺要适应大环境,它的装饰手法及处理方法有别于室内其它艺术。环境陶艺基本上都较大,体积感很强,而室内陶艺的技法较为平淡,体积感相对较弱,形式多为浮雕、壁画。有些看似很有体积感的作品放大后放在室外,明显感到与小稿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室外环境艺术作品是要靠环境来“养护”的,它不是简单地把室内艺术品放大摆放于室外环境,而需要环境的衬托,空间的融合,色彩的润泽,要实实在在地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因此,用高浮雕的形式制作浮雕式的陶艺,用雕塑艺术的成型方法加工环境陶艺,结合釉料的衬托,会有突出的艺术效果。

3、注意环境陶艺的地域性

地域性简单地说就是指地方特色。我国各地区的信仰不同,陶艺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环境陶艺既要体现出陶艺的美学因素,又要符合本地区的审美习惯,文化信仰、民俗风情等因素,也要与本地域的建筑环境相适应。在建设现代化的地域文化同时不忘与世界文化接轨,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4、注重环境陶艺的民族性

民族性就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具有独特价值的那些因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20世纪以来,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旨的强势文化正影响到我国的民族性文化。在陶艺界,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在环境陶艺创作中,提倡民族性,不能只停留于借鉴传统的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的简面上,而应体悟本民族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艺术观念,创作出能体现高尚的民族品格、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环境陶艺。笔者曾参与创作了环境陶艺《华夏故事柱》,作品由8根陶柱组成,它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故事,例如《孔融让梨》、《闻鸡起舞》、《曹冲称象》等。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于庆成擅长在民间生活中汲取营养,他的多数作品夸张地表现了生命的特征,具有原始的天真和质朴感,带有强烈的民族气息。

5、要考虑城市的人文文化因素

许多大城市都在建设大型公共广场,其目的不仅在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更重要的是市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个释放心情的空间。环境陶艺要进入公共环境,当然要考虑到人与环境的这种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到陶艺应适合人们的审美情趣,符合大众的心理状态。而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又与其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紧密相联,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状况正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文化历史背景的集中体现。因此,陶艺进入公共环境,除了自身要美观,更重要的是符合人民大众的文化层面问题以及城市的人文文化因素。这就要求陶艺家在创作前对城市历史状况、公众的受教育状况、审美趣味等作充分的调查分析,创作出符合公众的审美品味和文化层次的环境陶艺作品。

6、良好的经费保障制度

西方公共艺术发展迅速的一大原因是主办者多元化,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艺术机关、慈善福利机构等都能自觉地投资建设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多,并有法律保障。资金一般由社会名流组成的基金会协调,创作公开招标,鼓励创作新观念,并在新闻媒介上展开公开的艺术批评。政府设有专门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了“百分比艺术建设”的做法,以立法的形式有力地保证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建设的经费投入,为环境陶艺介入城市公共环境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法国规定把建造公共建筑费用的1%拨给艺术家进行环境艺术创作。宗教组织更有专款,还有相当数量的公共艺术作品属于私人捐赠。许多企业有艺术基金,日本就规定企业周边的环境公共艺术由企业负责。

7、拓展环境陶艺制作新途径

陶艺的成型和烧成工艺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成型方法也要看烧成方法而定,窑的大小又决定了不能烧制很大的陶艺。于是国内外陶艺家就大胆地尝试了一些新的制作和烧成方法,在拓展环境陶艺创作新途径方面做出了成就。

第一、堆砌成型。堆砌成型是把烧成的陶质单元个体按照设计好的形状一个个堆砌而成。按照不同的需求,它可以堆成各种各样的造型,简单又有规律,而且整个作品十分完整。日本环境陶艺家土门邦胜的作品《strata》就是利用各种色彩的单元陶片堆砌而成的,作品生机勃勃,自由奔放,充满了神秘感和韵律感。

第二、室外整体烧成。室外整体烧成就是直接在放置环境陶艺的位置创作并烧成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解决了陶艺无法做大,成型困难的弱点,是陶艺进入公共环境的新突破。它的创作过程是先在将要放置陶艺的位置成型,等干燥后在其下面堆满干柴烧成。也可用高温棉将陶艺包围起来,形成窑的气氛,保温烧成。整体烧成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也保证了作品色彩的统一性,而且由于火焰的不稳定性形成的色彩十分自然。整体烧成省去了搬运、安装的麻烦,公众可以观看并参与到整个成型和烧制过程,使他们对环境陶艺有更深的了解。

第三、陶艺装置的介入。“装置艺术指通过错置、悬空、分割、集合、叠加等手法对现成物品进行重新建构,放置到特定的展览场所,同时赋予新的意义指向的一种艺术形式。”装置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受到“波普艺术”、“极少主义”等观念的影响,装置艺术发展迅速。从80年代开始,很多陶艺家开始了装置艺术的创作,使陶艺成为装置艺术重要的语言。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了以成品的陶瓷、工业废瓷、综合材料和不需要烧制的粘土制作的装置作品。陶瓷装置作品需要考虑光、声、色等诸多因素,通过新的形式增强视觉的效果,以便得到公众情感上的共鸣。在装置艺术走向兴盛的时期,环境陶艺中还同时出现了录像装置、数码装置、行为装置等。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创新,陶艺家们把许多材料融进了陶艺,扩充了陶艺内涵。比较常用的是把石头、木头、金属和玻璃与陶艺有机地结合,解决了陶艺自身不好解决的问题。装置艺术与现代陶艺的完美结合可能会成为今后环境陶艺进入公共艺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日本的中村锦平以使用成品陶瓷而闻名,其陶艺装置作品《东京陶器探索》使用了多种生活中常用的瓷砖、工艺品以及废弃的个人作品,给公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中村锦平的作品以色彩鲜艳的设计符号和日用物品为视觉传达元素,既体现“日本趣味”,又传承了日本文化的民俗特性。

第四、现代科技在陶艺创作中的综合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为现代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创新的机会,高科技手法丰富了现代陶艺的表现效果,拓展了现代陶艺的创作领域。

目前,通过数码技术和计算机处理与陶瓷丝网印刷相结合,开创了陶艺创作新的表现形式。将釉料借助于丝网印刷技术在陶艺作品上装饰是较为先进的现代技术,也是近几年许多陶艺家热衷使用的装饰手法之一。利用摄影技术把画面转移到陶艺作品上的一种新潮装饰手法,也是近几年流行的陶艺装饰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将照片底片加工成贴花纸,然后装饰于陶器之上,逼真而有趣。还有一些艺术家研究出了烧成后呈现金、银等质地的各种陶瓷泥料,极大地丰富了环境陶艺的表现效果。挪威、日本等国家的环境陶艺壁画表现形式多采用陶制含有平面彩绘和浮雕相结合,许多作品就是利用了丝网印刷技术以及摄影技术和其他现代科技手段。

环境陶艺虽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公共艺术形式,但它自身的材料优势及其文化底蕴逐渐融入了公共环境。环境陶艺对公共艺术的介入,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何把二者完美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陶瓷材料的优越性,创作出独具风格的环境陶艺,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艺术家应该充分发挥丰富的艺术创造能力,融合各种艺术的精华,为环境陶艺和谐的融入公共环境寻求更加宽广的途径。

*本文受2009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公共环境中的现代陶艺研究”资助。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2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设计

前言:

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与一般环境雕塑不同,其与城市发展存在密切系。交互原本与艺术无关,但将其引入到艺术当中,其与艺术数字化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凭借着数字化先进性、现代性优势,使得这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导致以往艺术神圣性黯然失色。

一、我国公共艺术设计应用现状

建国初期,当代公共艺术开始于人民英雄纪念碑,改革开放后,以首都机场壁画为主的公共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雕等公共艺术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当时,公共艺术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区,缺少互动性设计。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对公共艺术需求量也随之增加[1]。上个世纪末期,国内城市公共艺术以城市雕塑为主,其次为壁画,题材非常丰富,如英雄人物、神话传说、生活场景等,表现手法多元,这些公共艺术放置在某一固定地点,呈现给大众。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出现并应用,对城市雕塑影响明显,以往城市雕塑设计是艺术家先用雕塑泥做初稿后,确定方案放大比例,通过石膏、铸铜等材料完成设计。而数字化技术支持下,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使用三维立体雕刻设备,能够将作品直接输出。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公共艺术发展与实现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无论是材料、还是手法都更胜传统公共艺术一筹。

二、基于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分析

交互概念具有广泛性特点,存在于不同主体逐渐。艺术创作中,作者与观众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种互动。传统艺术创设中,作者与受众之间处于单向传输,缺乏参与性。而交互性艺术鼓励客体参与,作者形态的转变会随着参与者的需求发生变化。

(一)机械式互动设计

机械式互动,是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之初,给受众的空间,使得人们能够零距离触摸,甚至可以“动”它,从原来的架上艺术,与公众真实走到一起。作为交互的开始,机械式使得艺术家将创作目标头像了受众,而非视觉艺术开始,更多的是与人发生交流,更加人性化[2]。如《1986公路游行圣歌》,是为世界博览会场馆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群,作者将人们生活常见的交通工具按照既定比例转变为雕塑,给人们一种非常亲切的感受。机械式互动设计方法难度较低,且与传统艺术形式结合最为密切,大众接受度高,较为适用于经济、科技不够发达的地区。

(二)体验式互动设计

体验式互动较机械式互动有了巨大的突破,拆除保护围栏公共艺术互动形式,更多的是让公众参与到作品中,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它,使得普通公民能够感受到艺术的乐趣,进一步深入理解公共艺术互动内涵。体验式互动需要现代技术的大力支持,运用空间来营造、烘托的气氛,使得观众能够在此情境中产生无尽的想象,感知视觉、声音等[3]。体验式互动艺术创作的作品,对受众包容度更高,这种互动不但要求观众要用眼睛去看,还要充分调动受众全部感官,打破受众惯性思维,在交互过程中强化受众对作品情感的感受。

(三)创作式互动设计

创作式互动,是公众积极参与到作品创作当中,而非单纯的体验作品创作结果。作者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法融入其中。这种设计方式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如在布鲁斯瑙曼创作的《录像走廊》中,作者以人体工学作为基础,当观众进入后,作者将受众作为变量纳入到作品创作中,使得作品与受众充分融合,将装置作品互动性提上了日程。创作式交互方式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充分体现,如杭州举办的“感恩之乐”等主题大型公共空间互动创作活动,吸引了大量具备美术基础的少年儿童及美院教师共同参与,在公众参与的同时,鼓励公共艺术真正进入公众群体当中,实现良好的交互目标。

(四)虚拟式互动设计

虚拟式互动设计,是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操作后,从环境中获得相应的反馈程度。该交互设计体现在视觉层面,艺术作品能够随着人的视线、动作变化而变化,不断随机地产生全新的图象,使得受众能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变化情况,好比真实世界一般,如公共艺术作品中,喷水、外形、颜色等要素的变化,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渗透》作品中,作者采用虚拟式互动,创建了交互环境,受众通过虚拟现实装置,根据布满传感器的背心实现导航,捕捉受众呼吸、运动等,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受众能够感受到自身身心状态,且交互性更强,是受众自身反应产生的结果,更具独特性,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目前,我国公共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鲜明风格。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给予了足够关注。新时代,在城市公共艺术交互设计中,要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将受众与作品充分整合到一起,从而促进城市艺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沈海晖.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应用前景探讨――以江西城市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4,(06):242.

[2]舒悦.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J].包装工程,2016,(12):93-96.

[3]张爽,曹仁宇.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J].美术大观,2017,(01):136-137.

作者简介:

韩鹏飞(1985.6),男,山东,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3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定位改革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飞速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以不断增长的教育要求为导向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承载着崇高的文化使命,统摄着大学生人生之意义、道德之完善、生存之价值及心灵归宿的精神文本,理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这一形式的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生存空间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教育的整体目标才能最终实现。然而,当我们置身教育大发展的宏观环境中客观地看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时,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在明确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定位后,探讨其改革发展趋势,不仅对培养和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全面文化心理结构的大学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战略意义。

1.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法国著名史学家丹纳(1828―1893)认为,[1]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即主要特征、显著属性、重要观点、主要状态。艺术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人类摆脱动物性,开始一种高级的生活――关心人自身和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无任何功利目的地静观默想。公共艺术(publicart)泛指在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造型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着重对人们进行的情操教育,是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渗透,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发展人的创新思维,培养人的感知性,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其主要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展开。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的艺术教育是有区别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和谐健康的审美观,提高人的感知力,激发人的创新思维。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是传统概念中的智育所不可替代的。艺术创造中的主动性、自创精神和求异思维,直觉的敏锐性以及内在的理性逻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因此,许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开设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书法、影视、篆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课程,对大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运用模糊性与主观性的思维探索、理解、接受新事物,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创作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以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可以定位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1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1897―1896)认为[3]: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对具体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它能引起我们精神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深深地启示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艺术是心灵的体操”,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可以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到矫正。艺术具有情感宣泄的功能,人的多种本能和欲望由于受到社会道德、宗教、世俗信仰以及纪律等因素的制约,更多是处在压制的状态。显然,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使他们保持饱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心理医疗的实践也证明,艺术对于治疗某些心理性疾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等有特殊疗效。

大学生处在思想、心理变化最为重要的时期,其压抑的心理能量可以通过音乐等艺术的形式得到宣泄,在艺术世界中得到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满足,并把他们本能的欲望升华为社会所允许、可接受的文明形式,把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使人的情感和心灵得到净化,实现对人性的改造。显然,通过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心理。

2.2促进大学生个性价值的实现。

在艺术创作和表现这类外化的建立美的活动中,其中有审美心理活动的参与;在艺术的鉴赏和评价这类审美体验过程中,也有内化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美感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艺术创作中综合运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及言语艺术等,从而提升自已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注重人体感官与自我情感不断走向身心协调,并能将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使人脑能协调发展能自觉地将道德品质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内美升华,促进道德境界的健康发展。

艺术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历来都是以人的“主体创造活动”探寻生命意义的,其所显现的形象、精神、情感、思维与审美等具有很强烈的个性取向,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的独特性,为学生的个性价值实现另辟了途径。

2.3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公共艺术教育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在联想、想象,甚至幻想的基础上无拘无束地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艺术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美的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表现为创造的行动,而公共艺术教育正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共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勇于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与色彩,以及在施行技术时的构思和表现方法上突破技术的极限。

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各种艺术媒介,使全体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达到一种美的境界。而感受和领悟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教师通过营造一种平等、开放、自由的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促使大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感情,以使其思维的独立性、变通性、流动性得以尊重。

2.4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艺术内容、审美情趣和创新源泉,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内容。我国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经根据艺术的审美本质与对象及其物态化的程度,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表情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等。种种艺术,都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与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艺术作品的概括,以及艺术思想的升华。正是有了这种类繁多的艺术门类,才使得校园文化在色调上显得多姿多彩,在内容上显得充实饱满,在表现上显得青春美感,在气息上显得充满活力、蓬勃向上。也只有这样的校园,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支持,吸引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参与,体现出和谐的氛围。

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大加强,很多大学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公共艺术课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公共艺术课程普遍存在着课程不被重视、缺乏设计、杂乱无章、质量不高等现象。具体表现为设置随意性大,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除了本专业以外基本都把它们列入选修课的范围,并且对于课程的名称及其相关内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都是各校自行其是,而有些高校的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配置不够合理。很多专业课不只涉及本专业的范畴,还会和其他的艺术种类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公共艺术课程,却并没有真正实施,因为其在经费投入、必要的教学条件和课程设置上都还远远没有到位所致;在课程层次上,公共艺术课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忽略了课程内涵的提升和实践的延伸。这样的现状无形中造成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畸形发展。

3.2法律不健全、培养模式功利化。

为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权利,应开设多门艺术类选修课配合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现在国内很多高校明确规定大学生必须完成艺术类选修课的学分,用相关规定要求学生参与,以达到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普及性艺术教育的效果。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学校艺术教育的法规文件①,应该说,教育部系列规程要求的颁布对各高校具体实施艺术教育提出了法规保障和政令要求。但是由于各种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督导机制的缺失,各省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甚至有的高校至今对教育部的文件仍然拒不执行。

当今教育的市场化、功利化、大众化趋势,使得艺术教育无法确保在自身功能、本体规律上运行延伸,从而失去了其理应担当的文化意义和现实责任。其后果是基础教育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培养;急功近利的培养模式使大学生艺术素质普遍滞后,艺术知识与创新能力严重地“贫血”,艺术审美鉴赏力浅薄低弱等。这导致高校学生与艺术的情感疏远,主体精神审美情感的欠缺与个性审美取向的迷离,价值标准与生活品质的不和谐,这些结果客观上直接制约着大学生综合心智、健全人格的形成。

3.3评价体系单一化。

目前,高校在设立的公共艺术选修课中理论性偏多,与学生今后工作学习联系紧密实用性更强的艺术类选修课较少,评价体系不合理,任课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学生存在混学分的倾向。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减弱了教师教学的激情。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

4.1理顺“审美感知”与“艺术创新”的辩证关系。

国家教育部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地阐述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差,智商不低,但他们对艺术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为此,应使他们对各类艺术的载体、形式,以及各类艺术的历史、源流、特性有大概的了解,知道各类艺术之间的共性和特性,从而使他们在把握艺术外部形式的同时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感悟、想象,对艺术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从感性到理性、从浅层次到深层次,达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美的创造能力。创造即创新,是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唯有“创新”才能激活。艺术教育要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活跃思维,要引导他们联想、思考、探索,把他们打造成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完整人格的新一代。艺术教育对建立人的全面文化心理结构,培养和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5]

4.2设置交跨的公共艺术课程。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6]美国当代著名音乐艺术教育家(BennetReimer)贝内特・雷肤说:“以若干人文艺术学科的结盟是对艺术境界的最好说明,也是进入艺术境界的最佳途径。”[7]可见,实施学科交跨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对公共艺术学科。西方的很多大学早已实现了学科交叉,尤其艺术课程实行学科综合,跨系、跨专业选修学分更为普遍。我国很多教育专家也纷纷发表己见,提倡学科交跨机制,这样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互补融合,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科学的方法和精神,将各自的单一目标融合到总目标中来,达到教育的完整性要求。显然,开发、设置、实施高校艺术课程的综合与学科交跨,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应大胆地探索开办“艺术与教育”、“艺术与健身”、“艺术与心理”等各类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艺术素质与其他素质的融合,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8]

对于艺术类专业,可采取与姊妹艺术相互交叉或与非艺术学科相链接等多种教育形式。如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可相互交叉选择一门基础课或有代表性的专业课,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共性和不同的表现手法,使他们懂得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不仅体现在各门艺术之间的艺艺相同,更重要的是把这个相互通达的艺术整体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紧密联系起来,以拓展想象空间,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与诊释。[9]在课程层次上,公共艺术课应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其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人格陶冶等不同层面的作用。注重课程内涵的提升和实践的延伸,不仅能够弥补各自学科的缺陷,而且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刚开始进行艺术普及教育时,学校应开设赏析类课程,但随着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我们开始把赏析课向两头延伸,即向上往美育、艺术理论方向延伸,提升课程的深度和内涵;向下往艺术实践和技巧课延伸,让学生亲身参与艺术活动。

4.3组建各种大学生艺术社团。

在高等学校加强艺术教育,不但要开设艺术选修课,让大学生掌握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要积极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等文艺社团,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以歌咏比赛、舞蹈比赛、器乐比赛、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提高成员的艺术素质,活跃校园文化。但在高校开展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应该把握本校的艺术教育的定位,在基层艺术活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再通过它的示范和宣传作用,促进大学生艺术活动的普及,绝对不能以社团活动代替艺术课程;不能将课外艺术活动作为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场所,而应该在保护并不断提高学生艺术兴趣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艺术知识技能的训练。

4.4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法规建设。

大学生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综合的艺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他们的艺术能力和个人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加强和完善艺术教育政策法规建设,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高校的艺术教育不是教育的“附属品”,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各种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管理。为了确保高校艺术教育的顺利推进,高校也要转变以往僵化的思想观念,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艺术教育法规,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认识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使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还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02)》提出的要求,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从辩证法看,和谐既表现矛盾的同一性,同时也体现矛盾的差异性。学生年龄结构有差异,兴趣爱好有差异,个性价值取向有区别,所来自的地区文化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接受程度不同,评价方式也应该不同。但是差异性中也存在同一性,那就是对自身价值与个性展现的尊重。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要讲究“和而不同”,在大同中存小异,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多元归于一体,一体包涵多元,让多种评价方式共同存在。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专业化倾向,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开阔、是否有创新,教师知识是否渊博,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又要对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五、结语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将其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并确保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得到发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新成就,综合现代教育模式研究的精华,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传统教育模式上突破、创新,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把艺术的学习型课程转变为研究型与实践型紧密结合的新型艺术教育模式。

注释:

①教育部2002年7月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一栏里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要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开设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法制性规定。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1.

[2]苏玲,曾艳,贺才琼.深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9-101.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

[4]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5]黄小明.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J].艺术百家,2004,(1):116.

[6]李政道,杨振宁.学术报告厅――科学之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2.

[7]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97.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4

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同时具备三个特征:首先,公共艺术必须脱离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建立在法定艺术机构外的时间、空间。其次,公共艺术必须能直接与公众联系并融入公众。再次,公共赞助艺术创作。20世纪80、90年代,抽象艺术家的艺术观念逐渐开始向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和表演艺术转变。艺术家热衷于公共建筑和艺术设计,将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理念融入生活,向大众灌输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内涵与设计的结合,逐渐成为公共艺术的一种主要发展趋向。公共艺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艺术创作者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加强艺术教育,提高人们的素质,努力将公共艺术推向正轨。

二、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公共艺术与一般艺术相比,既有与一般艺术相同的特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其公共性和当代性是其他一般艺术无法比拟的。公共艺术家所具有的公共知识和心态,以及融入群众的思想观念,都形成了公共艺术设计的特性。现代人们生活的城市,似乎缺少点历史、人文文化。城市正日渐发展,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能够体现生活、融入生活,使人们周围充满艺术性设计。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公共艺术设计必须立足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才能符合人们的思想意识,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公共艺术设计目标

其一,代表区域。公共艺术设计的前提是充分了解该区域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地区,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特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期生活在某一地方的人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人。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当地文化特色基础上,结合当地的人文文化,代表该地区的一个特色。其二,纪念事件。作为一名公共艺术设计者,其要有一种社会责任。好的公共艺术设计能够警醒人们的生活,融入生活各方面,推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如革命烈士纪念碑,设计者了解了这些革命烈士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安定的生活环境,就想到设计一个纪念碑,以此警醒人们不要忘记前人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积极生活、努力奋斗。其三,提高公众艺术修养。公共艺术设计不仅具有文化功能,而且具有艺术功能,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公共艺术设计趋向完美。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和当代性,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向人们散发艺术气息,能够提高全民的艺术文化修养。

四、公共艺术设计形式

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就是对设计形式进行创新,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推进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要求,都需要公共艺术设计不断进行创新。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新取决于设计者本身的社会认识、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当前,公共艺术设计形式丰富多样,设计者需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引领公共艺术设计形式创新。我们知道,公共艺术设计最终将融入公众生活,接受人们的认可或批评,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完善。

五、结语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5

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起源于欧洲国家,发展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多年的发展历史让它在艺术上、社会上都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公共艺术是以公共空间为基础,在公共空间中创造出来的艺术,该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既具有艺术性,又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它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环境的美观度,更增加了环境的协调度和可观赏性。该艺术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末期,1965年伴随汉代石阙的出土,我国出现了第一件公共艺术品。由于公共艺术具有公开、开放的特点,因此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创作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场所等地方放置了各种公共设施设计,其中不乏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设施,它们本质是属于公共艺术,但公共设施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在出发点和表现形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过去科技生产力都不发达的时候,人们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渠道都是纯手工,可供创作的载体相对单一,这种单一的载体和简陋的工具限制了人们思维的发散和创作能力的激发。公共艺术建立在环境空间的基础上,它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的存在必须满足群众的要求,对人们有启示意义,对社会的和谐要起到积极的作用。公共艺术的出现不仅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其中更蕴含着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因此公共艺术对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和各地特色也都一定的帮助。公共艺术是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因此,它的设计和意义都要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它不能只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品,应该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取向,才能在精神和心灵方面都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要展现的不仅仅是审美观和作用,它更注重的是艺术在人们情感上的满足。一件作品被设计出来,要能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传递创作者的思想,需要引起观众的共鸣。在我们生活当中就有很多这种实例,如候车站的电子导向器、马路上的盲道、公厕外的风干机等这些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在设计造型上多变,增加了观赏价值和生活的趣味性。二、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设计理念淳朴、自然一直是我国追求的品质,这种品质既可融入到我们的价值观又可融入到人生观。在现代人看来,淳朴、自然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和状态,因此又被称为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建筑物的设计,还是诗画的创作无一不是以追求自然淳朴为最高境界,因此自然、生态对我们生活还是存在一定的引导意义的。公共艺术表现的形式是通过各种介质构成艺术性景观,出现的位置是各种公共场合,如火车站、码头、机场、地铁站、广场、街道等;与农民雕塑家邬良英追求的通俗、朴实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让生态环境的思想与公共艺术紧密结合,而这结合的过程是每个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生态环境和公共艺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是把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设计的目的,因此,在设计一件作品时,不仅要考虑作品与环境协调度,同时还要考虑该作品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满足大众的心里需求。若把这个作为创造公共艺术的理念,那公共艺术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原生态艺术设计理念是一种追求,一种对美、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它重在突出自然,和谐环境。原生态艺术设计最早出现于民间,由于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地理气候的差异,其产生的生态艺术也是千姿百态,各具风格。无论生态艺术的形状、风格如何多变,它必定是与周围环境相互融洽的,只有与自然和谐,公共艺术才能展现自身的美。在现实生活中从不缺乏这种实例,如我国首都的奥林匹克公园,它的中间部分设计了一个下沉广场。这个广场主要用来展示我国特色文化,若把某个部分进行特别展示,这种展示方法不仅无法传扬我国的特色文化,反而会让作品显得突兀,其主要原因是作品与环境之间不和谐。从上述实例分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公共艺术作品创作的前提都是与环境融洽,只有融洽才能被大众和环境所接受。其次,作品本身蕴藏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是吸引观众的手段,只有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作品才会在公共场合保存较长的时间,但前提是与环境和谐。汉字是我国特有的符号,它本身具有的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都让人回味无穷,将这些特点融入到公共设计当中是一项不错的创意,不仅改变了公共场合的美观程度,还传播了我国的汉字文化。原生态艺术设计理念重在突出人、自然和文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看重的是艺术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传播的效果,艺术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为了改变观众的视觉,让艺术的存在更有意义。比如说“深圳人的一天”,这就是一种公共艺术活动,本次活动的宗旨是艺术来自群众,从广大的民众中获取艺术作品,这不仅增加了活动的感染力,也丰富了参赛作品的风格特色,不再只是单一的由艺术家创作,其思想、文化和价值都来源于市民,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心理需求。三、原生态理念对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启示公共艺术可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对环境的看法,加上现代技术的协助,让公共艺术的形式逐渐走向多样化。公共艺术设计中可融入文化、历史和地方特色,让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突出公共艺术的主题思想,让作品与现实环境相符合,把理想艺术转化成生活艺术,让生活艺术中带有古香古韵,让城市的整体环境更加和谐,文化更加丰富。面对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若一味地用历史来塑造艺术,恐会让人生厌,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用时尚现代的艺术语言来阐述历史文化,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发扬,呼吁人们在关注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城市公共艺术的感染力。(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阐释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频率越来越高,而随着交流的增多,照搬照抄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为了改变常用的题材,许多艺术家直接从西方获取素材,导致民族素材的缺失。有位名人曾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习俗都反映着某个地方特有的文化沉淀,这种文化沉淀是某个地方的代表,其中蕴涵着特别的情感,因此,它与其他地方的文化是存在一定区别的,把这种文化融入到公共艺术设计当中,在翻新艺术的同时,还传扬了我国特有文化。如图1所示为严威创作的“中国风”,这件作品是把戏曲脸谱作为创作元素,用雕塑的形式对脸谱的结构进行塑造,而该元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以此作为创作素材一下就突出了我国特有的文化,该作品的出现让周围环境充满文化气息的同时,还激发了我们的民族热情。从这件作品看来,公共艺术的展示不应局限在生搬硬抄上,应该用另外一种艺术语言来转换,让作品富含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p#分页标题#e#(二)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要求与装饰物的和谐交融由于公共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它反应的大多数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状态,它挖掘的是自然生态中存在的美,讲究的是作品与环境的协调度。如图2所示为背景地铁奥运支线站内设计,它是把我国特有的青花瓷作为设计主体,青花瓷花纹造型多样,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产物之一,把它应用在公共艺术中,让搭乘地铁的人感受到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事物的推动,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味地搬取、套现会让公共艺术越来越衰败,独立思考、不断创新、体验感悟和自主创作这些都是促进原生态公共艺术发展的动力。(三)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时代需求公共艺术品是放置在公共场合的,那么它所接触到的人和物是各种各样的,如何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这需要做一定的调查。首先公共艺术来源于生活,它要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必须具有市民的情感思想,其次它要服务于大众。公共艺术是把传统文化作为创作基础,再融入现代的生活和时尚的语言来反映这个时代的社会状态。每个时代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都不相同,因此,每个作品都具有时代的特色,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状态和生活水平。人们对于事物的追求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另一个是精神方面,当物质得到满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于是就产生了原生态的公共艺术这一说法。总之将原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审美的心理需求,但这个程度还是处在一定范围内的,为了尽可能地增加这个范围,需将这种理念变成一种无意识,就是不做作、不限制,随意发挥,让它自然渗入,形成一种自然潮流,才有利于艺术魅力的散发。对原生态公共艺术的喜爱,要像我们对原生态环境的追求一样浓烈,这对原生态公共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原生态设计是一种理念,是理念就需要实践来证明,而一种理念的证明需要有载体的展示,公共艺术就是原生态理念设计的最好载体,二者的融合对艺术家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开拓视野的机遇。伴随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艺术追求上也有所改变,不再是单一的追求美观,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即精神方面的需求。艺术家把传统文化作为创作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在生活状态、当代语言进行处理,让公共艺术中包含多种元素。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民族性,还具有国际性,作品的表达能力变强,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更好。四、总结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生产力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大,而改变后的环境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钢筋水泥中呆久的人们,开始想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此,对于各种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增加了更多的需求。首先公共艺术作为一门艺术须具有艺术特色,要有观赏价值,看起来要赏心悦目;其次它要有文化价值,要具有人文特色,发扬各地民族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这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比如说价值观,人生观等。李乐山曾说过,以人为本,是指在不影响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使用机器,彻底清除机器那是不可能的。李乐山这句话是在提倡自然设计,把生态融入设计,作品与环境和谐,这都是在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因此,从思想上来说,李乐山的话是在提倡原生态和公共艺术的融合。所以,公共艺术的发展不仅要具有艺术性,更要满足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公共大众共同意志审美情调人文关怀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也在不断发展,虽然有一些可喜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问世,但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缺少管理机构和制度的保障

我国现在很多城市已建立了不少的管理机构,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管理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公共艺术需要提升到更高更深的层面。由于我国管理机制的缺乏已给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发展带来了很多方面的损失。制度都对一个国家的艺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缺乏制度保障,缺乏保障那么公共艺术就就很难进行下去。好的管理制度可以吸引大批的艺术家来进行创造,来进行发展我们国家的公共艺术作品,这样也可以创造出高品质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我国的公共艺术市场并不健全,因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建设发展不一,很多艺术作品得不到资金保障,艺术作品融入城市环境的多少取决与政府给予的空间多少,所以很难进行下去,以至于作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样就给我国公共艺术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二)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不协调性

公共艺术设计始于欧洲,工业革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进程来分析,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缩影,他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设置一些公共艺术是为了使城市文化更加丰富有内涵,但在当下的环境中,很多城市的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并不能很好的结合,只是一味的模仿与摘抄。城市公共艺术讲究具有公共性,要求与环境相协调相互动,与人产生关系,这不是单一的艺术创作,而是一种与大众合作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缺乏特色。国外西方先进文化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不断冲击我们的思想,在很多方面我们在模仿与照搬国外的先进文化,但是却忽略了国外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不兼容性。国内每个城市失去自有特色,穿梭在每个城市之间,仿佛都有一种相似性,相似的建筑,相似的街道,相似的公共艺术设施。这种情况导致城市的历史特性消失,很多城市的结构模式相对单一。

(三)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混乱无序

城市想要发展必须要有规范的城市规划,而不是随意规划。城市公共艺术是放置于城市中,必定与城市产生一定的联系,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一点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如果城市规划与城市公共艺术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那么城市的发展一定会受到阻碍,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还没有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之中,这样就导致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滞后。在我国这样的规划并没有受到十分的重视,所以也导致我国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城市公共艺术若脱离了城市规划,那么就会引起城市公共艺术的无序性、随意性。集中开发,大量建设,盲目照搬西方的模式,与环境格格不入造成艺术作品质量差水准低,这些都是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城市公共艺术观念陈旧

我国城市公民缺少参与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积极性,这方面有待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缺少与人的互动,所以城市公共艺术需要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一些原先的设计并不注重环保,一味追求外表上的标新立异,只顾眼前的利益,给城市环境带来污染。当代设计师的设计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设计,而是要设计出更有创新的设计,在材料、功能上更符合当下环境的一种设计。我国现在设计一直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念,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对环境产生的因素,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对城市公共艺术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还没有相关的法规,不过在《城市规范法》《建筑法》等一些法律中有相关涉及,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中有对雕塑的管理有一些要求,但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建设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政府也是有一定责任。我国应该尽快将城市公共艺术纳入相关法律中,尽快将一切走向正轨,减少杂乱无章的秩序,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制定正规的法律文献,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建造、设计、规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保障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是法制国家,有了法律的保障,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继续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健全的管理机构。每个城市也应该强化政府的职能,去建立像城市雕塑专门的管理机构。现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城市雕塑管理办公室,但是城市雕塑只是城市公共艺术的组成形式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已经不能满足综合的、全面的等等方面的艺术建设需求,需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一个优秀的管理机构可以确保城市公共的主题和题材的确立、方案的确立、选址的确立等很好的实现。这类管理机构体制的运行模式应该可由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及新闻媒体、民间协会以及公众代表等共同参加组成。这样,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专门性的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有利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城市公共艺术的日常建设与管理,以有利于保障公共艺术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城市历史文脉延续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故事,自己历史。我们要将自己的文化历史延续下去,这样每个城市就仿佛拥有了自己的名片,拥有自己的个性。将历史元素与城市公共艺术相结合,尊重城市文化的特色,设计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符合城市空间属性。一些小细节,比如一些小的文化景观、公共设施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城市的文化。每每来到一座素未谋面的城市,五彩缤纷的霓虹灯、高高耸立的商业大厦并不能让我们与城市发生亲密的关系、但是往往是一些落魄的老城区,一些散漫的休闲小店,一些安静的小剧场,以及一些略显落寞的故居更能吸引我们。这些历史的元素都是我们可以打造独特城市可以利用的素材。公共艺术对城市空间中的名物、名人、名事的表现,都可以构成城市记忆中最为鲜活的元素。就像自然界的生命体之间相互依赖、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样。

(三)提高担任桥梁作用的公共艺术家整体水平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8

公共艺术・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首先表现于一个独立的领域空间,即公共空间。通常人们认为,公共艺术所在的公共空间是包括商场大厦、博物馆、街道、广场、咖啡屋、餐馆、火车站、码头等等在内的,公众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出入、自由交流的场所或领域。然而,公共空间有其赖以存在的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从社会政治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公共空间以及公共艺术产生的必要条件,首先必须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的提出和产生,在世界近代史上,社会政治民主化的提出和产生的突出标志是18世纪中晚期西方“市民社会”价值观念的确立,和政治及社会“公共领域”的开辟,直至20世纪中晚期西方当代民主和福利社会之“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实践。

只有首先在政治含义上的公共空间的存在,才能产生文化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可能;若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也就无法立足。

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家

公共艺术出现以后,便有了公共艺术家这一称谓。

在艺术史的历程中,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艺术为统治者服务,为信仰服务,为封建道德服务,有着强烈的社会功利的目的。这个时期艺术所突出的是为其在社会所扮演的工具性的角色,而不是艺术家的个人创造,艺术家的地位也很低下。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的启蒙之后,艺术逐渐开始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希望摆脱各种社会功能束缚成为一种独立的表达个性的精神形式,此时强调艺术与社会的区别、与生活的区别,突出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力。

现代主义阶段的艺术,其独立性的趋势发展到了极端,最终导致艺术离社会和生活越来越远,很多内容成了艺术家个人内心的呢喃或艺术家无意识的显露。随着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不断被拔高,现代主义的艺术也成演变成为个人主义、精英主义文化,公众则被处于一种艺术强权之下,艺术家及其艺术与公众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如图1)

“人人都是艺术家”、“生活就是艺术”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宣言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催生了当代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时代的公共艺术家,其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而不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他们和普通公众共同交流和沟通关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感受,因为能够构成我们所谓“公共性”的内容是需要不同共同体之间通过彼此不断对话,不断互动来实现的。

作为当代的公共艺术家,他们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素质:

第一,感染力与创造力。公共艺术家树立在公共空间的作品,能够与环境产生对话,能够使公众从作品中读到有关此环境场所寓意的精神信息,从而使公众产生共鸣、联想。(如图2)

第二,对公共空间使用者的性质与诉求的认知与处理能力。公共艺术家的创作是公共性的,对公众是开放的,公共的诉求和话语权是公共性的基础,公共艺术家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考虑。

1979年,艺术家贺曼・史都兹曼在德国布莱梅市的奥斯雷普斯毫瑟区创作了一幅壁画《贺塔》,本想作为战争的醒世纪念碑,结果却引发公众争议,当地人认为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无疑是把战争的罪过丢给他们,同时质问,为什么不把壁画放在有钱人居住的地方?他们才是战争的获利者。最后,经过艺术家与公众代表的沟通,这件作品被改放在葛洛朋凌恩区。公共艺术时常会面对有差异的公众,在每一次的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对公共空间使用者的深入认知,对突如其来、不可预测问题的处理等等,都考验着公共艺术家智慧与能力。

第三,运用公共性与独特性的统一与融合的能力是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实践的社会基础。艺术作品的魅力同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密不可分,艺术创作便有独特性、个人情感化等因素存在,因此实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最大难度是公共艺术家们的个人创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结。

法国观念主义大师丹尼尔・布伦曾在巴黎一座古代建筑物中实施他的作品“条纹柱子”,当时约90%的当地民众都对布伦的作品计划提出了质疑。但在10余年后,布伦说起此事时,“如果当年有90%的公众表示反对的话,那么今天如果政府打算拆毁这件作品,同样会有90%的公众出来反对。”

公共艺术家要聆听公众的心声,但并不意味着公共艺术家要被动地迎合公众的趣味,作为把握时代脉搏的思想先行者,他们要通过新创作的艺术作品向公众呈现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不断突破旧审美思维模式,展示新审美变化的过程,从而引领公众一起走向未来。

公共艺术・公众

在公共艺术的概念形成过程中,放置于开放性空间中的艺术品,曾经是宗教势力、贵族势力和权力政治的产物,曾经沦为少众的精英文化,它们反映的对象及表现题材都是凌驾于普通人生活之上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普通大众文化及审美批评话语权力被剥夺,公共艺术所扮演的只是赞美权力政治者和理想人物、教化普通大众的文化角色。

公共艺术时代则肯定了公民参与公共事项的权利,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很大程度体现在它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性、公共舆论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以及赢得社会公众权力之授予的合法性等方面。它展现于一切公开的场合,接纳不同社会阶层公众的共同参与,并为公众社会所检阅、批评和享用。

基于公共艺术与公众的特殊关系,公共艺术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家包办创作,公众被动接受的线性生产、消费流程。在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开始强调公众的参与、分享、交流与沟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人员结构合理的公共艺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们共同决定公共艺术设置的地点、目标、任务以及施行办法等等。比如,1977年,日本仙台市就成立了以植花草、美化环境,提升市民文化修养为宗旨的“绿化都市环境促进审议会”,该组织工作重点就是挑选艺术家、审核作品及选择公共艺术放置地点。公共艺术家与审议会保持沟通,提出数件雕塑小样,再申请审议会做出最终评定。该组织的成员中包括艺术顾问、艺评家、造园家、城市规划专家(或美术工作者)、市议员、政府公务员等等,并对成员数量、成员比例以及工作范围均有细致规定,目的是能够使社会各界的公众代表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来。

许多公共艺术作品甚至是艺术家和公众共同完成的。比如德国发展公共艺术的先驱城市――布莱梅就有着不少有城市居民参与创作的公共艺术案例,艺术家兼建筑师纪凌(eberhardSyring),就曾邀请小学生一起,利用学校周围的废砖块与马赛克,在校园贫瘠的地方塑造小型城堡花园,他们花两年时间建成的这件作品既具游戏性,又美化了环境,同时还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色彩。(如图3)

公众的参与使公共艺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众的艺术。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公共艺术是走出博物馆、走出收藏室、走下架上的艺术,是社会公众的艺术。它的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公共空间的民主、开放、交流和分享的精神和态度上,这种性质使艺术家改变以往的创作态度和模式,使艺术真正成为社会公众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马钦忠:《公共艺术基础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吴玛:《德国公共空间艺术新方向》,艺术家出版社,1997

4刘俐:《日本公共艺术生态》,艺术家出版社,1997

5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深刻层面、城市雕塑、共同表达、心灵宜居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近40年的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成就辉煌,但因曾盲目引入西化建筑和规划,加之曾对所谓现代主义规划及建筑缺乏实质和系统性认识,在建设中因城乡空间泛西化,而忽略了具有独特地域人文的空间表达,对于寄托共同情感、记忆的公共艺术场所的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某些地区将些已有历史文化意义和风貌的公共场所、场地损毁,导致了城乡空间的雷同和城乡空间地域人文、公共艺术精神场所的缺失,形成了城乡平庸空间的堆积,即所谓“千城一面”的状态,造成居住者的厌倦和乏味,阻碍了宜居城乡理想的发展道路。纠其原因虽然是多元的,但优秀公共艺术的缺乏却是形成空间平庸贫乏的重要原因之

。如果城乡空间缺乏优秀公共艺术,必将形成文化生态的缺失和诗意的匮乏,而文化生态的缺失和诗意的匮乏,是许多地方在致力于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部分,正如安藤忠雄先生所言:“世界迅速均质化的大潮使历史培育起来的固有地域文化开始逐渐地失去特色。严重点讲,它夺去了人类真正丰富多彩的生活……

一.关于公共艺术的深刻层面

1.诗意的城乡与心灵宜居

如果我们把社会文化现象看作和自然现象样,是事物之间的有机关联,就会发现文化也具有生态性。公共艺术城是城乡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如自然生态,许多城乡空间的改造因割裂文化而牺牲了城乡空间中有公共艺术价值的部分,埋下文化生态损失的伏笔,只偏重经济性的城市建设做法,缺乏对公共艺术具有系统科学性的考虑,造成了城乡空间雷同平庸,因而失去城乡的诗意与心灵宜居性。

因此,科学处理空间公共艺术问题,以有机的、生态的观点和方法对待诸如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建设中的综合性问题。因而,解决好公共艺术空间新的问题,也是当下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过程中,解决打造诗意的城乡与心灵宜居的深刻层面空间必然面临的课题。

那么现代城市里真正的诗意的城乡在哪里?真正属于心灵宜居的公共艺术在哪里呢?

显然,诗境画意城市的生成离不开公共艺术的支撑,从世界文化艺术历史视角看,“诗境画意城市”无不充分地闪现了时代和杰出公共艺术的光辉,例如,罗丹为了纪念法国加莱城市英雄的6位义民,创作了不朽的公共雕塑《加莱义民》,其所表现的6位义民英勇赴难的精神感动了

代一代加莱市民,为加莱感人心肺的诗意场所空间,成为法国和世界的公共艺术杰作。

2.感动的场所与城市符号的超越

当初曾经流行的“城市名片热”,即利用城市公共艺术项目,速成化提升城市名气,所谓打造“城市名片”,如同当时江湖人士们喜欢在名片上滥加头衔,滥用滥发,而产生社会流行玩笑话:“名片者明骗也,”。其中道出社会普遍的急功近利心态。再如,打造城市“地标”和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等,

系列把公共艺术意义简单的快餐主义做法,由于过于简单和功利,破坏了一个城市发展需要的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科技性、文化性的平衡连续和持久发展性。

今天随着社会科学、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所谓“城市名片”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问题正在显现出来。当下,公共艺术重要作用在于杜绝科学、经济过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人情味和宜居性的缺失的问题,正在渐渐显露出来,背离了“心灵宜居的诗意城乡”的建设理想。

3.关于“深层面公共艺术”

当下谈及公共艺术时,大家喜欢把般意义的园林或户外雕塑,或者般意义的环境景观、园林或景观设施视作公共艺术。例如建立城市符号形象、解决人们应对繁琐环境方位意识、行为暗示等行为层面的需求等,这当然是公共艺术的个广泛的存在的部分,但这犹如骨肉对于身体,不同于般意义的公共户外雕塑与设施,公共雕塑创作的意义更在于“场所的共同精神与情怀的表达”。公共艺术除了承担通常空间作用,更重要的则是有助于建立人群的共同场所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从公共艺术意义的角度看,城市雕塑只作为般的空间附属和简单装饰是不够的,公共艺术意义还需要具有担当表达公共空间场所里共同精神和灵魂的意义。

例如,建立人与建筑、城市内心精神对话场所,形成人与建筑和城市生命的有机空间,实现空间与人的内心、精神、情感共存共生的境界,担当城乡空间里以及个体人的社会共同性关系的梳理,形成城乡空间具体的、有血肉生命的节点,在城乡的功能性和实用空间中,形成深层次精神性的内涵美学空间,形成人与空间心灵层面的对话关系场所。正如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所言:“建筑除了满足人的使用,还能打动人的灵魂。”

如果把公共艺术的公共灵魂性的表达定义为“深层公共艺术”,从这样个从学术角度思考就会发现,把一般的园林或户外雕塑或者般意义的环境景观、园林或景观设施与“深层公共艺术”等同对待,则刚好是个对于普遍性存在的误判。而深刻层面公共艺术应当是人们对共同情感、记忆,共同经历和事件共同精神表达与寄托场所性表达,以及共同认同和钟爱的具有艺术藏品意义的物件。

如果城市雕塑缺少表达城市真情的共同情怀、共同精神表达,就如同做客时面对主人用客气应付的微笑,却看不见亲切的表情,也感受不到主人的真诚。在许多地方,这正是城乡空间人情味缺失的原因之。

4.共同情怀、共同精神表达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每次听起唱起《同首歌》,都会被感动。“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欢乐”,其中道出了同情感表达表现的公共需求性,这刚好道出问题的关键,即公共艺术其具有承担共同精神表达的必要责任和义务。

李泽厚认为,“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然而,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它不会是神秘的集体原型,也不应是‘超我。(Supe-ego)或本我。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人性吧?”

二、雕塑家刘毅的实践

从“深深层面公共艺术”角度看,城市雕塑既不同于般环境设计,也不同于纯艺术。公共艺术要具有市民公共性,必须拥有人群共同精神的共同表达与寄托意义,需要形成感染公众的互动对话环境场所空间,形成城乡空间共同人情味、共同情感、情绪、情怀记忆的表达、共同灵魂牵挂,或者具有共同内心钟爱珍藏场所。下面,我们可以从雕塑家刘毅的城市雕塑创作实践中略见斑。

1.雕塑家刘毅速写

刘毅,一个快言快语,直爽率真的东北汉子,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曾师从郑惠南,曲乃述,杨美应等代大师,后留校任教,曾担任鲁迅美术学院城市雕塑创作室主任,中韩雕塑家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职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刘毅先生创作了相当数量影响深远的城市雕塑作品,

直为社会广泛关注,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雕塑家刘毅的创作直集中在新中国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

2.刘毅的公共雕塑实践

《鲁迅铜坐像》为鲁迅美术学院60年校庆和为北京鲁迅纪念馆所立。众所周知,鲁迅文学成就和他所处的时代,形成了一代人深刻而特有的记忆,正如著名诗人艾青先生的上个世纪最具影响的诗歌《悼鲁迅》诗句:“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有些人还活着,却死了……”成为新文化运动、一个时代追随者最深情和最有力的共同精神表达,这声音虽然已经发出了半个世纪,但至今依然铿锵有力,响彻人心。也曾说:“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最没有奴颜婢膝,是中国人的脊梁!”,所以把鲁迅美术学院创办之初的延安文学艺术院以鲁迅的名字命名。和艾青先生的《悼鲁迅》

样,刘毅雕塑《鲁迅铜坐像》不仅清晰地表现了鲁迅美术学院的代代师生60年追随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里程和风雨历程,表达了60年来鲁迅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和校友对其精神领袖深切的敬仰和怀念,深刻地体现了鲁迅这代表了新文化运动、一个历史时期的卓越历史人物的风貌;反映出在风雨雷电,春风彩虹的时代里,国人对鲁迅――一个时代精神领袖的共同爱戴、敬仰和缅怀之情的共同表达。

《雷锋像》,是为雷锋生前生活工作的第二故乡并在此以身殉职的抚顺的雷锋纪念馆所创作的雕塑。关于雷锋,尽管我们的时生了变化,走过来的人没有谁不晓得、不记得雷锋,其实雷锋作为个时代的象征,给代人留下太多的记忆和情愫,就那个时代所提倡的雷锋精神,诸如“艰苦朴素、崇尚集体、摒弃自私、人心向善、悲悯众生、爱憎分明……”至今依然弥足珍贵。无论今天我们对于雷锋的看法、说法、想法是怎样,作为个时代的共同记忆和情感,雷锋的影响力都是难以抹去的,雷锋和他经历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雷锋留下的记忆和印象,可能是用语言无法说明和表达的。而刘毅恰好运用雕塑艺术语言,表现和表达出了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共同记忆和情怀。

创作《张学良将军铜像》是为了歌颂张学良将军创办东北大学的历史功绩,为祝贺东北大学80年校庆纪念所立。作为

个个人,张学良与那个时代从北洋军阀的大员们,凶险恶毒的日本军国头目,到民国文人泰斗、党魁政要,再到共产党领袖精英们,无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个人章回小说般精彩的传奇人生,国难家仇,亲友情怨,都是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最具牵动共同记忆和情感的人物角色,还有东北人从军阀、土匪,农民,职员,知识分子对张家父子在东北那个特殊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在那个鱼龙混杂、风云莫测的时代共同拥有的深刻、丰富、微妙的情愫和记忆,都可以在刘毅公共雕塑作品《张学良将军铜像》中,看到很到位的表现和表达。

《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共领袖群像》《攻克锦州》《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共领袖群像》,江西瑞金井冈山革命纪念馆大型浮雕,和辽沈战役纪念馆大型历史浮雕《攻克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都是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革命初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动人心魄的历史,成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直至发展壮大到新中国成立,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士最具共同记忆和情感历史意义的深刻共同表达。

3关于刘毅公共雕塑公共艺术性

刘毅的公共雕塑重要特点在于,他深刻地表现出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内在精神,准确地把握了历史人物和事件在代人、

群人心目中共同的形象、共同情感、共同情愫、共同记忆和共同心绪,成功地赋予了城市公共雕塑深刻层面上的公共艺术意义。从刘毅早期雕塑实践来看,为民族精英造像、收藏时代记忆,表达时代共同精神,成为刘毅雕塑创作活动的重要特征,也是他艺术成功和成就的标志。他的成就表现在成功地充当了时代共同精神的表现与表达者,扮演了时代共同记忆收藏者的角色。

刘毅的公共雕塑表现和表达出了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共同记忆和情怀的深层公共艺术性,因此,促使他的公共雕塑体现了公共艺术超越了般户外园林雕塑的意义,而这方面,是许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容易被忽略的。

三,关于公共艺术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和原创意义

深刻层面意义公共艺术,除了共同的形象、共同情感、共同情愫、共同记忆和共同心绪等的表现表达,从艺术高标准衡量,必须具备原创意义,而地域性、民族性则是原创的基础。

前几年去江西南昌,在某文化广场所见颇有感触,广场树立了些世界文化名人塑像,如普希金、达・芬奇、柏拉图、牛顿……。江西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名人,有江西人自己的令人骄傲的艺术大师,例如山人,陶渊明,白居易……我们许多具有自己优秀传统的城市,却在大搞“东方巴黎”和“东方纽约”,这些做法无疑将使其城乡蒙受失去地域文化价值和传统性的损失。显然,公共艺术需要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精神,这提示了我们,盲目和不负责任的公共艺术的存在,会极大地损伤个城市和地域公共艺术的内在精神,需要引起社会的警觉并加以杜绝。

1.关于刘毅新作《风调雨顺》

刘毅新作《风调雨顺》大型建筑雕塑是为安放福建泉州田安大桥桥头所配置,田安大桥系连接泉州新旧城区的要道而成为闽南经济文化重要窗口,对泉州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风调雨顺》取材古代天神之方位四灵;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神之方位四灵,体现了中华民族朴素环境观,以伏羲;西王母;炎帝;后土女神形象,形成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风・龙・伏羲》《调・白虎・西王母》《雨・玄武・炎帝》《顺・朱雀・后土女神》组合。

《风・龙・伏羲》立田安大桥东。塑造了青年伏羲驾驭青龙的形象,采用龙图腾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华夏人文始祖与神明意义。《调・白虎・西王母》立田安大桥西,塑造了西王母驾白虎弹奏琵琶形象。《雨・玄武・炎帝》坐落立田安大桥北,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创始者,该组雕塑塑造了炎帝双手高举河蚌,气概英姿威武的形象。玄武,北方七星宿的总称,其形如龟,称玄武。玄武在四方神尊北方神,喻为雨,雕塑形象中,河蚌意表水,大海、河流,春雨、山泉、滋润大地。《雨・玄武・炎帝》巧妙优雅地表现了水与大地万物关系的寓意。《顺・朱雀・后土女神》坐落立田安大桥南,塑造了后土女神驾驭着朱雀――火凤凰,即后土娘娘与凤凰同飞之形象,刻画出她引领火凤凰,举龙球火烛飞巡,播撒阳光温暖的形象。

2,《风调雨顺》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和原创意义

不同于雕塑家刘毅早期作品的是,在《风调雨顺》中生动地运用了民族民间精神和元素,具有非常共性的华夏古代民族,民间神明传说,图腾,吉祥文化进行表达,如青龙、白虎、朱雀等。雕塑家刘毅开始注重文化内涵和样式原创性,在《风调雨顺》中体现了民族文化内涵和原创性关系,可以看到他作为艺术家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出艺术成果与共同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互为因果关系,《风调雨顺》创作实践和成果在此开了很好的头。

《风调雨顺》文化内涵和原创性在于植根本土文化传统的彻底性,在《风调雨顺》可以看到好的公共艺术,不同于某种流行流派艺术,它比较某种流行流派艺术更具有时代代表性、地域典型和永恒性的,更具有基于民族传统基础之上的原创性,所谓艺术与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不也在于如此吧。

如果说雕塑家刘毅前期作品在为民族精英造像,这次为福建泉州田安大桥建筑雕塑《风调雨顺》的创作,可谓又开启了为华夏神明造像,书写“诗意的城市”的新历程。

雕塑家刘毅的创作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把目光投向地域文化,运用本土文化土壤、元素和种子,实现求新不失传统,师古而不疏今,探求新形式以培育新艺术精神。他对于民族性和地域文化性的追求,使他的艺术原创性很好地避免了盲目”独创”,传统表达避免了复制和模仿。在《风调雨顺》创作中,开启了表现民族共同心理结构表现、表达的历程和探索。

结束语

好的公共艺术常常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实现“共同精神的寄托与表达,形成深刻层面公共艺术”的打造和“心灵宜居的诗意城乡”,这应该是城市雕塑美好且重要的发展目标。

目前,遗憾的是好的城市建筑和好的建筑雕塑都显得太少,“快餐模式文化”推动着我们经济的同时,也伤害了我们的文化。这种经历值得当下从事公共艺术的学者和艺术家们深刻反思。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篇10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培养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处于发展时期,特别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高校缺乏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缺乏,不能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条件的高校可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满足大学生对提升艺术素质和审美素养的需求,开设特色科目,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积累宝贵经验。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通过艺术知识教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审美、艺术实践等教育,它具有欣赏性、参与性、实践性,是一种将艺术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的教育模式。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其得到美的体验、掌握审美的经验,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和审美情趣,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能给大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往往投入了对生活、对社会、对大自然的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能感染大学生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就是要让他们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使他们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树立真、善、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2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很多大学生最突出的不足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多年来都以“灌输”的教育方式为主,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就是专业课程任务过于繁重,大学生基本只在本专业范围内学习活动,忽视了其他学科、专业的学习,从而导致视野狭窄,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过:“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因此,艺术和科学是相互协调发展的,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也越来越艺术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与其他人文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想象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1.3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也随之加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承受着严峻的考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美”的教育为主,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给予大学生美的享受,舒缓大学生的紧张情绪;通过经典作品赏析,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经历,能激励大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通过参加艺术实践,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重塑自我,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能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得到解决。

2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重要窗口,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信息相对闭塞,但这里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就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西部地区的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地域民族文化优势,切实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2.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具有科学性

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就要将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教育严格区分开。专业艺术教育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公共艺术教育则是培养热爱艺术的普通爱好者和欣赏者,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不强调艺术技能的掌握,而是通过艺术的熏陶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使同学们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教育虽然都是普通艺术教育,但程度上有很大区别。高等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文化基础较高、思想较成熟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将艺术与专业、人生、情感、社会相联系进行理性的思考。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智慧、人格、人文精神全面发展。

2.2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多元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综合性与专门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知识性与体验性等方面的融合。公共艺术课程大致有理论知识、作品欣赏、技能实践、文化史论几大类。高校应根据年级不同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循序渐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分阶段完成教学目标。如:大一开设《音乐理论基础》、《美术基础》、《中外艺术史》、《书法艺术》等课程作为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基础知识,熟悉基本技能,了解中外著名艺术家及一些经典名作。大二以讲授和实践相结合开设不同层次的选修课,内容涉及音乐、美术、影视、设计、摄影、动画、书法等,满足不同专业基础、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为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同学开设唱、跳、演、画等内容丰富的艺术技能课,让他们参与艺术实践,亲身体验艺术美,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还要邀请著名的艺术家到学校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讲解艺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国内外艺术动态,与学生交流演艺经验和艺术心得,充实学生艺术知识,丰富艺术体验。

2.3将本土民族艺术资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

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从狭义上讲就是少数民族地区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艺术资源。我认为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融入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当下一些流行音乐、摇滚、街舞、个性化的服饰等所谓的快餐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教育者就应该用传统经典艺术文化和本土民族艺术文化来引导学生,弥补学生审美主体意识的缺失。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会更加亲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会吸引他们,优美的欢歌热舞会给予他们亲切感,这些艺术就在他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如:贵州的侗族大歌;四川的变脸、皮影、川剧;云南红河的海菜腔、丽江的纳西古乐、景洪的傣族歌舞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民间乐器有葫芦丝、巴乌、芦笙、象脚鼓、笛子,美术有壁画、蜡染、建筑、民族服饰等等。特别是杨丽萍打造的云南本土文化剧目《云南印象》、《孔雀》、《云南的声音》等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少数民族丰富而优秀的艺术资源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出具有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2.4公共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应突出现代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能以灌输书本知识和传授技能为主。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曾说过:“艺术的独创性是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特征又是从创造的主体性来的”。为了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体系、学习艺术技能,教师则处于引导和辅助的地位。要大力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多样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获取艺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实践体验。艺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努力用网上和远程的艺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授课,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更加现代化、规范化。

3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保障和课程延伸

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组织建设、学科建设、制度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实践性教育等方面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全面实施。

3.1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组织体系和教学规章制度

学校应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负责全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各类综合性、多样性的公共艺术实践活动,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学校要及时修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把公共艺术教育适时纳入到本科教学体系中,从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做规范,从而形成科学完备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2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者,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高校要从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上做工作,不能重传统、热门专业而轻艺术教育。在引进和选用人才时要注意老、中、青搭配,使教师年龄向年轻化发展;要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让更多年轻的优秀教师担当起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通过考研、考博,国内外访学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要建立公平合理、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职称评聘机制,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提高其科研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具有崇高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还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团体和社会上的知名艺术家到学校讲学,聘请一些艺术大师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

3.3加强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达到艺术课程的有效延伸

公共艺术教育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拓展公共艺术教育途径。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学校开展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艺术文化氛围浓厚、崇尚真善美、积极向上的良好的育人环境。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地让学生在创作和实践中学以致用,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要以重大喜庆节日为契机,积极开辟服务阵地,丰富活动内容,搭建展示平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结合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举办庆祝演出活动,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举行送文艺下乡,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举办摄影、书法、美术、手工艺作品比赛,开展合唱、校园歌手、舞蹈、诗歌朗诵会、戏剧、演讲、辩论等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适合自身特长和爱好并能很好地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此基础上,选拔艺术水平较高、艺术技能娴熟的学生组成合唱队、舞蹈队、辩论队等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通过艺术展演活动再次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建成学校最高艺术水平的学生团队,带动全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

3.4加强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要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给予学生培训,才能让学生达到艺术知识的内化。要保证实践教学课程的有序开展,就要求学校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如音乐欣赏多功能厅、形体训练厅、多媒体教室、小型剧场,这样才能满足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艺术带来的美的体验。有条件的高校应建造大学生会堂,这样既能满足本校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汇报需要又能满足国内外一些专业艺术团体的演出条件要求,从而吸引他们来学校演出,让大学生走近大师,感受经典,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教育形式。

英国赫本・里德曾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因此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滋养和开发,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又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创新思维等任务,它就像一把金色的钥匙,能开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大门,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开创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典范,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西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691.

[2][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37

[3][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24汤爱芬.高校

[4]黄小明等.高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研究[J].艺术百家2005(5).

[5]傅有明.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6]赵琳.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10(9).

[7]王长喜等.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