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理财保险的功能十篇理财保险的功能十篇

理财保险的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4:32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1

   理财型保险要消除三误区

   误区一:买保险是用来投资的。保险的本义是通过保险给付或者赔偿实现风险转移或者生活补偿,而不是投资理财。

   误区二:收益和保障可兼得。消费者购买保险除了看好投资收益外,还有保障。可是,投资型保险是有侧重的,重在其所宣称的分红或者收益上。在风险保障上,投资型险种作用有限,一般提供意外险保障,且保险金额较低。意外险出险率很低,即使出险给付金也不太多。

   误区三:收益一定有保证。其实,保险公司允诺的收益来自对收取来的保费的运用,没有谁敢保证投资一定会有收益。

   普通百姓对理财型保险的误解,可能也与市场上部分保险销售人员的不当行为有关。“十一”长假期间,一些保险公司销售员仍存在片面宣传理财型保险的“保底”、“高收益”,而对投资风险揭示不足的问题。而且常会把理财型保险产品与储蓄产品做比较,这种推销方式早已被监管部门禁止。

   专家:根据风险偏好量力而行

   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其保障功能各不相同,对资本市场变化反应程度也迥异,理财型保险是否能如消费者所愿成为股市振荡的“避风港”,为消费者真正守住财?理财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择理财型保险时,关键是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需要保障还是投资?同时要根据风险偏好、承受能力进行“对号入座”。理财型保险同样也有风险,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购买时一定要理性。

   业内人士都不支持靠保险来赚钱。业内人士指出,保险理财要注意几点:一是一定要以保障为前提,保险的本质是保障,在此前提下再考虑理财投资;二是可为理财方式之一,但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三是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来选择。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2

【关键词】保险理财业务;保险意识;功能

0引言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同时金融改革和开放也在加大,人们的投资理念逐渐转变,对投资的需求在日益提升,需要有更多的理财工具提供给人们选择。随着保险业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规避风险、保值增值的效果,人们开始更多的去了解、选择保险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与传统的险种有明显的区别,它是集保险保障和理财于一身的新型险种。自从1999年平安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就拉开了保险理财业务在我国的推广序幕。后来各家寿险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如分红保险、万能寿险等险种,为保险理财业务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开创了新气象。与储蓄存款、国债的低风险低收益和股票的高风险高收益相比,保险理财则兼顾保险保障、储蓄、投资的特点,所以保险理财业务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

1我国保险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财富在渐渐积累,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也在走向开发、成熟,人们的理财意识在提高、理财需求在增加。保险理财以其自身的保障、投资理财的多元化特点,在我国必然会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行业。在2007年资本市场异常繁荣的环境下,保险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费总量急剧提高,但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我国保险理财业务也受其影响,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下降,可分红型理财产品以其稳定的投资性、可靠的保障性,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就保险理财业务的发展道路来看,保险理财产品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保障合理的特点,同时人们的保险理财意识显著提高、家庭财富数量的不断积累,未来保险理财业务必然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促进寿险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另外,就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居民保险的密度和深度还有较大差距。据调查,当前全世界商业保险人均投保的比率已经超过了50%,而我国居民的投保率还不到5%,这足以呈现我国商业保险的保障度还处在相当低的水平。当前国家对金融业管制严格,对保险行业的限制较多,加上人们对资本市场缺乏理性认识,我国的保险市场一时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理财产品的社会经济基础,随着国家的金融改革的深入,对保险限制的放宽,这一现状将有所改善。届时各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将退出大量的理财产品,以便争夺这块巨大的潜在市场,那必将引起一场激烈的竞争。但就目前我国保险理财业务还存在不少缺陷,有待我们去不断的完善。

2我国保险理财业务存在的缺陷

就国外发达国家的投资理财发展历程来看,相比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是投资理财的主力军,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他们的个人金融资产结构是:保险占23%、银行存款占8%、金融债券占14%、基金占40%、股票占15%。我国保险理财发展较晚,人们对保险理财的了解和信任有限,有时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纯属“从众心理”或被动购买,即便自己主动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也有许多的误解。我从以下几点来说明存在的问题:

2.1保险公司自身的不足

由于保险公司经营领域受到国家主管部门严格的监管限制,以及自身投资水平有限,使得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运用渠道单一,投资在有价证券的方面很少,更乐于把资金放在比较安全的银行存款、现金上,造成保险资金的综合收益较低。在国外发达国家保险资金的运用注重的是,将收益与风险进行有效的匹配,形成较为合理的投资结构,基本是以有价证券投资为主,实现资金使用的多元化。可见,我国保险公司自身在投资领域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我国保险理财业务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

保险投资涉及到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它包括了投资的所有方向:股票、有价证券、不动产投资、风险投资等。正因为投资范围广,才显得风险控制在保险资金运用中的至关重要性,当然其难度也非常大。针对不同的理财产品具有不同的利率和偿还期限,所以需要有不同的投资方式、利率和期限与其相互搭配。显而易见,依据保险投资的特性要求,就需要有具备高素质的投资管理人才,以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满足保险资金收益的需要,以便保障投保人的权益,实现保险投资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使得保险资金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具备熟悉投资业务和较强投资意识的高素质投资人才,是保险资金运作的关键。当前我国保险公司正因为缺乏大量符合要求的投资人才,没有科学、有效的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直接导致其投资水平偏低。

2.2人们歪曲了对保险理财功能的认识

由于人们在进行个人理财的过程中,在心理上产生对收益的片面追求,没有正确认识到保险理财产品的功能,导致在实现保险理财目标上存在一定偏差。我们都知道,经济补偿是保险的最基本职能,保险理财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保障作用,想通过买保险来实现发财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投资或分红在一些保险理财产品中只是一种附加功能,许多投保人对这一点并没有意识到。有的人比较喜欢盲目跟风,购买一些当时热销的分红险、万能寿险等,却忽视了理财中最重要的保障功能,等到知道收益与期望值有较大差异时,不顾损失要求退保,这样既没有获得理财带来的收益,又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甚至从此对保险理财产品失信,产生抗拒。导致这样的后果当然离不开保险展业人员片面强调产品投资的误导,但在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时只顾收益,而忽视保障功能的投资理财心理也是关键。

2.3社会大众的保险意识低,缺乏需求

当今世界商业保险人均投保率超过了一半,而我国居民商业保险投保率还没有5%。据一项调查报告发现,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但人们对保险理财的认知度比较低,需求非常有限。在针对上海、大连等几个城市的25-45岁中等收入以上的已婚女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8%的人对保险公司缺少信任;23%的人缺少对保险公司产品、服务的了解;37%的人没有购买保险产品的意愿,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富余的钱。另外一项是针对中国寿险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保险并不熟悉,人们对保险的保障、理财功能认识比较有限,特别是对保险理财产品的认识不详,造成保险理财业务缺乏有效需求。

3促进我国保险理财业务发展的措施

3.1保险公司要加强自身的建设

不仅要充当保险理财产品的提供者,还要树立良好的理财顾问形象,这就需要强化保险理财的认识,深刻理解保险理财的内涵,搭建好与投保人之间的桥梁。一是要根据不同投保群体的需求,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开发出与之相应的新产品;二是针对不同投保人的需要,帮助投保人制定出客观实际的理财规划方案,为投保人树立起科学、合理的个人理财意识。营销人员在展业的时候,要让客户认识到投资理财需要有合理的风险规避方式、稳定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理财产品要具有及时应急支出和变现的能力,这样客户的财富才能够更加牢靠,通过保险理财让客户享受到自己的利益,以及感受到保险在理财中的真正意义。同时需要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加强与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优秀保险投资人才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我国保险业投资管理水平偏低的局面。

3.2正确认识保险理财功能

投保人首先要明确自己或家庭面临的哪些风险,然后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出一份适合的保险理财规划。保险是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预备的经济补偿,它在理财中起到的是规避潜在风险的作用,这是它不同于其他银行、证券等金融产品的最大特点,即保障功能。投保人在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时,需要认识到它具有其它金融产品不可替代的内在优势。这样投保人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购买合适的保险理财产品,如分红险、子女教育险等。

3.3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

通过保险公司与相关部门加大对广大社会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一是,要依据投保人对保险保障的需要,针对不同的保险理财产品的功能、权利和义务等,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介绍,使人们都能意识到自身所处的环境中面临的风险,打破承担风险的传统模式,将保障作为保险理财产品规避风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便扩大人们对保险理财的需求。二是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提高自身的信誉度,消除人们对保险的偏见,通过承保、理赔等环节为投保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并且组织成立专业化的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的宣传,同时也要利用保险监管部门的优势资源,加强对保险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例如承办大型保险活动、为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提供赞助等。相关信息要实现充分的公开,让人们充分了解相关法规、保障政策等。

4结论

综上所述,保险理财业务在我国曾高速发展,甚至成为一些保险公司获利的主要领域,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我国保险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促进保险理财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可以展望,在未来竞争激烈的保险理财业务发展中,保险理财如何能够把握市场机会,赢得客户认同,才是其真正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赵立航《保险理财规划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1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涵义

大量案例表明,陷入经营危机的企业很多是以出现财务危机为前兆的,对防范财务风险来说,一个较新的概念就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风险控制系统,它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寻找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简单地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充分应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企业或集团可能或将面临的财务危机实现预测预报,同时通过信息系统的运作、分析、预报信息,做出及时有效处理的一种预警系统。

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监测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其中前两项功能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后两项功能则属于其衍生功能。

2.1监测功能

对风险预先做出警报和防范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监测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跟踪,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标准、计划进行对比,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和考核,从而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并采取对策。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能够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少损失的程度。

2.2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也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找出导致企业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以及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所在。

2.3矫正功能

通过监测和诊断,判断中小企业财务上存在的问题,找出病根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更正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经营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一旦出现财务危机,经营者就能够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下去。

2.4免疫功能

也就是预防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中小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化解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反馈得到的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参考借鉴。这样,中小企业就能将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避免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免疫能力。

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构建

3.1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要采取任何一项措施,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更不能缺少可行性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健康运行,离不开企业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诚信的企业文化的强力扶持。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后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诚信的企业文化是风险预警系统得以预报真实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的保证。

(1)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洗礼后,其管理者已意识到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管理者们有的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的引入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有的企业更是通过导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由此可见,一个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这一切都将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2)企业内部信息化已比较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广泛通过信息化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小企业实施的信息化内部管理,为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供了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的平台。

(3)诚信企业文化已确立。我国中小企业打造“以诚信立业,以诚信经商”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预警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确保预警决策处理的科学性。

3.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有力措施。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3.2.1明确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类型,确定预警范围

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前提是要明确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类型,以确定预警范围。从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环境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其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筹资风险,也就是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及时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二是现金流量风险,也就是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所需防范的主要财务风险是筹资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当然也不能忽视对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担保风险、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等的控制和防范。

3.2.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实现筹资风险预警

中小企业要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进行筹资风险预警。筹资风险预警要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独特的发展特点和财务风险的现状,通过分析有关财务指标来进行。一般说来,可以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企业发展潜力和财务结构5个方面来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标虽然可以预测筹资风险,但是企业发生筹资风险主要是由于举债导致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股权性融资方式往往受到限制,因而大多使用债权性融资方式,其债务资本所占比重较高,所以在运用上述指标分析预警的同时,还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比对,只有后者小于前者,才能保证到期归还本息,实现财务杠杆收益,避免大规模举债所引发的风险。同时还应考虑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的合理程度,考核指标主要有资产留存收益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中小企业只有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才能提高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促进自身平衡稳健发展。

3.2.3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加强现金管理,实现现金流量风险预警

现金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即使是盈利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也可能陷入财务危机。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自身的筹资能力往往较弱,资金使用受缺乏现金预算和有效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现金流量风险。为防范该风险,中小企业应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加强现金管理等途径来实现短期财务风险预警。

为实现现金的动态管理,中小企业应将现金流量、预期未来收益、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由于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因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现金流量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预算制度的有效实施,中小企业应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不断调整执行偏差,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另外,现金管理只是一种行为,最终还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中小企业应特别注意诸如现金持有比率、现金短缺率、经营现金比率等现金状况预警的敏感指标,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状况和程度。

3.2.4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设立预警指标的临界值

财务预警系统的临界值,是指企业正常运作情况下,有关指标不能突破的数值或临界区域。临界值是判断财务风险的数量标准,临界值的确定是预警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即便在同一行业其经营规模也不同,其财务风险预警的临界值自然也会不同。所以,财务风险预警临界值的确定,不能简单以某行业“平均值”来代替。在确定预警临界值的过程中,企业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企业的历史水平、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行业内优秀企业的现有利润水平、企业自身的长期规划目标等,据此确定出适合于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临界值。另外,在确定临界值时,还要体现政策性和科学性,要关注整体性和协调性,要保证可调性和稳定性。

3.2.5预警信号报警与处理机制

在日常财务风险管理中,企业应定期或动态地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预警指标临近或突破临界值,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及时调控企业的财务资源分配,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状况得到控制,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可以始终运行在合理的置信区间内。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财务风险报警系统来实现对警情的预报。在预警指标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发出警报,通知到有关部门和个人。报警方式可以多样化,如用指示灯:红——巨警;黄——中警;蓝——轻警;绿——无警等,也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危险的程度。财务风险警报发出后,企业就应立即发出财务风险控制指令,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始终很大,就会威胁一个企业的生命。企业要想摆脱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预先制订预处理方案,从而削弱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甚至可以杜绝或避免类似财务风险再度发生。

3.3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配套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危机的预防提供了保障,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起来以后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采取以下配套措施来完善和确保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

(1)树立风险防范观念,强化风险预警意识。树立风险防范的观念和意识是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所以,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预警意识,加强风险管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观念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财务风险预警是以准确真实的内外部信息资料为基础的,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化、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又能为预警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时掌握真实可靠的财务活动信息,并对收到的预警信号做出相应的对策,将财务预警真正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成本核算、财务清查、财务收支等基本制度不健全,或者基本制度虽然健全但未认真执行。因此,为保证风险预警系统的真正实施,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造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审慎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4

提到理财,人们大多会认为是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管理从而通过有效的投资使其增值,但却忽略了一点:在追求财产增值的同时,应合理规避因一些意外事故或疾病给家庭或个人造成较大财务影响的事件,即财务管理的首要原则应为保证财产的安全。而这正是保险理财的独到之处。

保险理财,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同时使资产获得保值和增值。由此可以看出,保险理财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家庭或个人的财产安全,亦即保证在疾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家庭或个人财产的平稳性,防止产生过大的账务波动给家庭或者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以此做到资产的保值;而近年来为顺应市场的发展与客户的需求,市场中出现了如投资连结险、万能险、分红型保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这又使得在购买此类保险后资产能够增值。

(一)丰富了产品结构

不仅仅是在银行个人理财中增加保险服务者一项,保险理财本身就具有很多种选择,如目前市场流行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资连接险。还有正在崛起的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不仅仅符合亚洲人还本的理念,更具有保障功能。

(二)扩大了银行理财的适用群体

投资人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在了解金融产品风险属性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的金融工具,设定理财目标,追求安全稳健的财务增长。谈理财,不能只谈收益。很多金融理财产品虽然收益很高,但风险也是成正比的,而理财的首要一点是财务安全,如果“财”都没有了还怎么“理”?因此,学习“守财”、做好财务保障是投资者的必修课。从这个角度来说,“保险”作为理财工具,在理财中应扮演更多的角色。

保险理财是分层次进行的,从收入水平角度,对于低收入家庭或个人,最主要的是能够保障正常的生活状况,一般没有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抗风险能力最弱。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应在能够承担的情况下,购买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并且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购买意外伤害险,使其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同时保证其他家庭成员生活上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对于中收入者,在保证了日常生活开支的情况下,还会有少量的闲置资金作为应急资金以及投资资金,其承担意外事故或疾病带来的额外支出的能力较弱,更倾向于风险较低、收益较平稳的投资,这部分家庭或个人可以通过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理财产品进行理财,在能够减少意外事故的冲击之外,还可以得到较平稳并且可观的投资收益。因此,保险理财产品更多的适用于中低收入家庭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又能够得到平稳的投资收益,为中低收入家庭或个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

对于高收入者而言,主要的理财目标是获得资产的增值,其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更倾向于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高收入者无疑也需要保证财产的安全,只是其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会忽视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而只是将其投资收益与其他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作简单比较就将其否定。

(三)保险理财是一种长期投资

保险理财产品同时也是一种长期投资,从建立家庭购买房产时建立的住房按揭贷款保险,到孩子出生时购买的子女教育保险,再到盛年时购买的医疗、养老保险等都是延续几十年的险种,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险种。

二、银行个人理财服务中保险理财的现状及原因

虽然保险理财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实际中保险理财发展不足,尤其是银行理财服务中,保险理财的地位相当薄弱,其原因如下:

(一)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不对称

在简单的销售模式中,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是不对称的;且保险公司之间“价格战”比较严重,保险公司处于低利润的处境

(二)银行保险产品无法满足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多为以寿险产品,另外加上储蓄分红型或投资连结型,消费者缺乏选择;同时,虽然银行是我国居民最经常打交道的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的经常联系中,银行可以利用更加详细的资料库为客户提供更合适的产品。而实际情况是,各网点没有理财专柜,银行员工虽然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但对于保险专业知识和保险产品的了解很不够,远不能满足保险业务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个性化服务的要求。

(三)保险业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及人们对保险认识的偏差

自从保险业恢复营业,保险业进入了原始资本积累期,由于这时期一些保险公司采取了不规范的运作行为,使得保险公司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了重投保、轻理赔的印象。由于引进保险人制度,加上规范和教育的不严谨导致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经常发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夸大保险作用,诱导购买,误导客户,承保与理赔“两张脸”等失信行为因此保险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社会大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不够。

(四)信息技术共享平台缺位

由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各自出于对行业资源的保密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与要求不同,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平台不能实现共享,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够完全对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客户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了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客户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增值。

三、保险理财产品的前景

(1)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金融产品综合已经成为趋势,中国的一大金融控股集体----中国平安已经开始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不仅在产品开发、销售支持能够运用统一的管理和技术平台,而且具有较强的开发银行客户能力,真正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金融危机使消费者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资本市场波动也让消费者进一步认识到风险的危害与保障的重要性。

(3)消费者风险保障个性化需求增强。消费者群体分化,中产阶级的崛起可能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最大因素。如麦肯锡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居民大致拥有约35亿元财产,并且今后每年还将以16%的速度递增。其中,有120万个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2亿至6.12亿。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对一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

(4)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龄社会中人们对于长期的保障产品的需求提高,而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将更受欢迎。

参考文献

[1]张龙清,孟倩,江姗.经济下行期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特点、问题及建议[J].金融发展研究,2009(6):65-67.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5

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高度共事和深度利用,是核算型的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electronicdataprocessingsystem向基于网络应用的决策管理型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computerized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发展。同样,笔者认为,社会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就是基金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管好、用好基金的必由之路。

一、基金的会计核算特征

基金会计核算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会计核算主体是基金本身,而不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基金会计核算的这一特征是由基金的性质所决定的。其所说明的内容是:1.基金既不属于政府,也不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而是用于全体参保人员;2.基金财务会计工作首先是要对所有参保人负责;3.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必须具备开放性;4.基金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海量的数据;5.基金的安全管理及保障支付能力必然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应地,其对基金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子系统(以下简称“财务会计于系统”)建设的要求是:1.必须满足管好。用好基金,确保基金安全的需要。2.必须满足明细核算到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收入、支出、结余的需要;3.必须满足参保人员缴费情况、待遇享受情况的历史查询需要;4.必须满足安全、快捷、甚至实时地处理海量数据的需要;5.必须满足为政府部门制定社会保险政策提供预测、决策支持的对要;6.必须满足接受社会各方监督的需要。

显然,要做到这些,财务会计子系统必须与社会保险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业务子系统”)实现无缝连结、数据共享、互相支持和监督,并能提供决策支持。也就是说,基金财务会计必须实施信息化管理,是由基金会计核算特点决定的。

二、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

社会保险业务从单位、个人参保登记到享受待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基金财务会计从价值方面核算反映基金收、支的财务状况,反映社会保险事业的管理工作成果,从而形成了社会保险业务部门和财会部门之间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的工作关系,并决定了财务会计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建立一套与业分子系统互联直通、资源共享、互相有效支持和监督、电子化数据处理,并提供预测、决策管理支持的快速、高效的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干系统,才能满足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

但是,基金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从一开始就是与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互相隔绝,不相往来。这与基金财务会计核算特点扼要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首先,对于社会保险财务会计来说,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只是部分地减少了会计人员记帐、自制报表的工作量而已。而对于大量的社会保险会计核算数据资料仍依赖人工逐笔输入,特别是成千上万张社会保险费征收、拨付单据的到帐处理仍需手工进行逐笔确认计算,并要在业务部门和财会部门之间进行传递,既重复劳动,又容易增加出错的机会,造成收、付信息的不真实。

其次,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基金会计核算海量数据的需要。例如,《社会保险舍计制度》规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应按社会保险对象个人设置明细帐,核算每一个社会保险对象的个人帐户收入、支出和结余憎况。经办机构财务部门的总帐上不单独反映的,应以建立个人帐户台帐的方式,单独反映个人帐户的缴纳及积累情况。对于这些以十万、百万计算的会计核算数据,比如,参保单位的缴费数据,个人帐户的收入、使用、结存情况,离退休个人应付台帐等大跨度的历史查询,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本没有能力处理,也无法向有需要的社会保险对象提供开放性的信息查询需要。

再次,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无法实现财务会计与业务部门的相互监督。由于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与社会保险业务干系统两者互不相通,财会部门无法监督业务核定的每一个单位、个人的收、付数据与会计收、付数据是否一致,而业务部门又无法监督财会部门是否按业务收、付数据进行收、付款处理。财会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相互脱节、无法监督,不能满足基金的规范管理需要。

最后,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是财会部门级的系统,与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没有数据联结口,信息仅限于财会部门使用,电算化系统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孤岛。财会电算化系统进行预测、分析时,无法取得业务数据的直接支持,直接削弱了财会电算化系统参与决策管理的能力。

可见,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软件无法满足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

三、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面所述,基金会计核算的特点决定了基金财务会计必须实施信息化管理,社会保险财务会计信息化就是社会保险财务会对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一方面要向业务干系统的互联互通横向扩展,另一方面也要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决策管理纵向延伸,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基金财务会计的信息化。

(一)与业务干系统无缝连结,数据完全共享和高度统一

在网络运行环境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而是与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有着“血缘关系”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负责按照严格的数据生产流程产生基金应收、应付数据源,并存放在中心数据库。基金财务会计于系统则从中心数据库中完整地将业务子系统产生的应收、应付数据(表现为各种应收、应付台帐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提供给外部关联单位,如银行、地税机关等进行收、付款处理,并负责将外部关联单位对数据的处理结果,如成功或失败原因等信息反馈给业分子系统。这个信息的反馈是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对数据的到帐确认处理来完成的。

从业务子系统到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整个数据处理流程中,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进行到帐确认时,只是将数据的到帐标识、到帐时间等更新到中心数据库的应收、应付台帐数据表中的相关字段,并从中心数据库的应收、应付台帐中直接读取相关数据,生成会计记帐凭证,进行会计核算。

从业务产生应收、应付数据的金额,到产生会计的核算金额,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工的介入点,会计的核算金额与业务最初的数据源金额保持绝对一致。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通过共享一个中心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实现两者的无缝连结和数据的完全共享及高度统一。

(二)与外部关联单位的数据信息实行电子化处理

基金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涉及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经办机构、税务机关、银行、邮政、医院等众多部门。不但数据处理的环节众多,而且数据量庞大。其中,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卡注资数据、养老保险的离退休金社会化发放数据往往是以数十万、上百万计算的。要做到成千上万条数据处理得既快捷,又安全准确,靠人工传递、处理是绝对做不到的。在社会保险事业蓬勃发展,需处理的征收、拨付数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行电子化数据处理才是财务会计人员安全、有效、准确地处理数据和进行会计核算的惟一出路。

要实现数据信息的电子化处理,就要将财会部门需要对外处理的数据进行合理、细致的分类,然后按分类数据的处理方法提出相应的电子化处理数据程序开发要求,并与数据对应的外部关联单位约定统一的电子数据处理及结果反馈格式等,从而实现磁盘文件或网络电子数据交换。在成熟份电子化数据处理条件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银行、地税机关、邮局等外部单位交接的数据资料可以简化为一张软磁盘,一张汇总表、一张支票或进帐单。

另外,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可以与外部关联单位进行网上的实时数据信息交换和核算。实时交换应收、应付数据信息和核算征收、拨付到帐数据,不仅是为了提高社会保险设的征缴效率,缩短社会保险状的征收到帐周期、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足额和按时支付的必要技术手段,而且是社会保险制度内在的要求。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社会保险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先缴费,后享受待遇。这也是社会保险制度得以存续的基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参保人持旧时,必须先确认参保单位、个人已经缴交了社会保险员,才可能准确计算其所享受的各项待遇。比如。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注资额,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金额,失业救济金额等等计算都与其实际的缴费年限、徽记额多少直接挂钩。必须实时进行核算。记录参保单位、个人已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特别是计算待遇当月缴费的实时到帐,才能准确计算其享受的待遇,最终解决社会保险待遇的实帐计算和支付问题。否则,在未见其缴费的情况下,就按参保年限来足额计发参保人的待遇,必然会造成基金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与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互相支持和监督,形成一套有效的系统内部控制制度

毋庸置疑,基金无论是对参保人,还是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内部监督,是基金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基金管理监督机制的基础环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基金收支管理的主体,必须加强财务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形成财务和业务相分离的自我约束机制。但是,在社会保险收、付数据量十分复杂、庞大,以及数据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下,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非易事。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面对基金收支发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实现基金财务会计的实收实付金额、到帐标识、到帐时间与业务部门经办的应收应付台帐的金额、到帐标识、到帐时间保持一致,、防止重复、甚至虚假收入和支付的情况发生。显然,靠手工操作来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有很大的困难,必须借助电子化监督。况且,社会保险收支业务,并不像一个生产企业般有看得见的生产流程、产品实物、产品数量等。业务部门又是凭财务部门对参保单位、个人的缴费记录来办理其社会保险待遇。只有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和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实现相互间的有效监督,才能有效堵塞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的漏洞。为此,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必须精心设计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严格业务和财务会计的数据处理操作流程,使之环环相扣。互相监督。

具体来说:l、财务会计部门所要征收或拨付款项的应收、应付数据必须取自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形成的应收、应付台帐资料。2、财务会计部门对实征的数据和实付的数据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进行到帐确认和会计核算处理时,在共享数据库中直接取其对应的数据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也就是说,会计核算的收、支数据首先是业务办理产生的,其次是会计核算的每笔收支业务只能在共享数据库中取数

一次性生成会计凭证3、若有重复收、付处理,系统则自动会报警。3、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自动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的时候,将会计的到帐时间、记帐凭证号、财会操作人等信息反馈到共享数据库中,并能在共享数据库中查询到上述信息。4、业务部门通过统计报表的基金实收、实付金额与财务会计的基金实收、

实付金额进行核对和监督。其中,通过常设会计记帐凭证金额与业务数据应收。应付金额的唯一性的对应确认,是堵塞基金收支业务漏洞,实现严格的系统内部控制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进行应收、应付数据到帐确认处理时,直接由成功收付款的业务应收、应付台帐数据自动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另一方面,由纸质会计原始凭证创新出电子化会计原始凭证的概念。即,凡是涉及基金正常收付(指有业务应收、应付台帐)的会计记帐凭证,都必须附有一张电子原始凭证,列示该张会计记帐凭证的明细组成资料。这些资料是电脑直接在共享数据库取数生成,没有人工介入点。因此,如果会计主管审核某张会计记帐凭证金额的真实性,只要点击出该张会计记帐凭证的电子原始凭证查看便可辨别出来。再一方面,会计记帐的信息也会同时反馈到共享数据库中,业务部门可以看到会计部门在何时做实收实付处理和进行会计核算,或者收付不成功的原因,并对会计部门的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可以这样说,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基金管理成败的关键;不建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管好用好基金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基于网络应用

网络平台是基金财务会计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是基于社会保险机构局域网lan或内部网intranet的应用,并可向internet延伸。

首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总部本身要建有一套网络系统,包括中心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server、应用程序处理服务器transactionserver、webserver等。数据和应用程序集中存放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总部各专用服务器中。

其次,下属分支机构通过宽带网、光纤网,或者是帧中继、拨号上网等方式与上级机构联网。下属分支机构财会人员可以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查询打印、到帐确认、填制记帐凭证、记帐、结帐等并发操作。

再次,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还可以为webserver提供开放性信息,通过intranet接入internet,向外界可开放性的信息。例如,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应收、实收、余额资料,参保单位的应缴、已缴、欠缴资料,单位和个人的应付待遇和实付待遇资料等。参保单位、人员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参保情况的网上查询、打印、对帐和办理有关业务等。

最后,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还可以与外部关联单位网extranet连接,如银行电脑系统、地方税务部门电脑系统(如果实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保费)等进行数据信息的加工、交换和查询。

(五)支持决策管理

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最主要特征是数据的高度共享和信息的深层利用。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利用财务和业务各种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基金的收入、支出走势分析。找出基金收支的盈亏临界点,为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首先,要建立财务预测模型和财务预测功能模块。在定量预测分析法的基础上,按照财务预测的目的和项目,根据可利用数据信息与预测目的之间的数理和逻辑关系,建立财务预测模型,并据以组合成财务预测功能模块,通过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预测功能,而且可以进行反向预测。

财务预测功能模块有效运行的前提是比较全面地占有历史数据,要求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有足够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在与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数据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很容易从中心共享数据库中准确地取得各时期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参保人员年龄分布、平均缴费工资、平均缴费比例、征缴率,待遇享受人数、享受待遇人员年龄分布、平均待遇水平、待遇标准等指标数据。同时,人工可以输入必要的宏观政策变量指标和调整、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等。预测的结果包括输出预算报表、基金收支的未来走势、某个时间的基金收支平衡点、达到某个基金收支规模需要的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支付的政策措施等等。通过建立测算模型进行财务预测的好处是比较科学,避免人工预测的主观随意性,精确度较高。

其次,要建立社会保险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就是将财务分析的专门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程序化,系统地对社会保险财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可以准确对基金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反映财务管理、预算执行中的成绩、问题、差距,从而分析原因,掌握规律,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完整的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必须包括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说明书、财务指标体系、财务分析报告等内容。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可以输出社会保险各种报表,计算基金各种财务指标,提供各种一目了然的图形分析图等。通过财务分析模块,建立一套完整的基金财务历史指标数据库,随时为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提供决策支持的关键,就是利用财务和业务各种历史数据信息,建立合理的测算模型,对基金短、中、长期的收入、支出走势进行分析,找出基金收支的盈亏临界点,为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制定社会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人为主观意志的决策行为。

四、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方案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信息化的实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技术人员根据社会保险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自主开发;一种是与专业财务会计软件公司合作,进行二次开发。

第一种实现方案,功能设置、操作界面等完全按财会人员的要求量身订做,应该说能够按照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进行开发。问题在于,一是多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进行自主开发;二是就算有技术力量进行开发也会因为经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程序实际运行不稳定,要经常进行小修小补,操作用户使用并不满意。三是在通用会计核算功能和操作界面的友善性上,更难以达到通用财务会计软件的性能指标。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6

步骤一:明确自己的理财需求,审慎对待保险理财

无论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还是国家,作为不同规模的经济体都离不开资金运用,均需科学理财。一般意义上讲,理财就是赚钱,但是每一个经济体的理财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为了赚钱,有的为了省钱,有的为了合法洗钱,有的为了规避风险和税收。理财或资金运用的出发点不同,就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理财,受不同的法律来调整。譬如银行、证券和保险是传统的三大理财模式,但其功能还是不同的:银行是专业理财机构,可以通过储蓄、中间业务、放贷和结算等方式为通过银行理财的人们获取收益;证券是高风险、高收益理财渠道,可能利润很高也可能血本无归;保险是风险管理行业,并非让你赚钱,而是让你通过转嫁风险来省钱。其它还有房产理财、邮票理财、古玩理财等等不一而足,均有其不同的内涵和法律要求。

选择保险理财是对的,也是科学理财的表现,在转嫁风险的理财需求下首先应选择保险理财,但在获取高额利润方面则不宜选择保险理财。保险的主要功能是风险管理,通俗讲是让你低投入高保障,而非低投入高收益,这是有区别的。

步骤二:明确优质公司标准,选择依法经营的保险公司

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保险公司也不例外。确定优质公司标准,选择一个依法规范经营的保险公司是必要的,不是危言耸听。一个优秀的保险消费者不能因为大众的跟风而成为保险理财的盲流,而应该更高一筹地去选择自己的保险理财受托人,具备30年保险经营经验的公司是首选。

具体到优质公司的标准,虽然多样化但主要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构建了优质的保险公司文化。领导层是否具备较高的经营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否具备长远和稳健的经营风格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公司股东实力和保险素质较高。股东是保险公司的法律父母,股东素质的优劣和资金实力将决定保险公司的成长速度,较高的注册资金和可能的追加资本都会延伸公司的寿命,具备丰富保险经验和良好业绩背景的股东是值得信任的。其三,公司依照法律稳健经营。自投资保险的整个流程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规范程度,产品开发的准确性和效率、销售的专业性、核保过程的严谨性、服务的耐性和专业性以及理赔的准确性等等,这一系列环节可以观察出公司的内在实力和规范程度。

步骤三:规划保险理财方案,选择高素质保险顾问

不同经济单位对保险的需求大同小异,主要是财产和人身风险的转嫁和稳健的投资收益。规划和清晰切合自身需求的保险理财方案是必要的,譬如针对财产风险可以投保家财险、企财险、责任险,并且明晰其中的保险责任、免责条款以及纠纷解决方式,不能仅仅听从保险顾问的解释,还要研究具体的条款。很多企业投保企财险是为了规避地震等重大风险,但很多条款中地震风险是除外责任,到头来事与愿违;再譬如人身保险理财中,应该按照意外险、重疾险、养老分红险、万能寿险和投资连结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而不能一味地去想通过保险赚大钱,只投那种无保证的分红险。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保险意识不错,他每年投保1万元,30年后可回收100多万元,这种情况要么被误导,要么急于发财,丢了风险意识,是可怕的。

因为保险理财的长期性,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表现除了保险公司的综合服务水平,还有具体保险顾问的综合素质。实践中,尽管保险行业和银行一样是金融行业,但保险顾问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国内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还是保险中介的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国内保险顾问的素质有所提高但远远不够,哪怕是市场上较为优质的保险公司,其人员素质也应快速提高。选择保险顾问,一要看其保险展业的法律资质,包括展业证书、展业资格证号等,必要时通过保险监管机构了解,实践中已出现不少无合法资质人员骗取个人、企事业单位保险费的案件;二要看其保险专业素质,素质无定规,但从其对保险的认识、讲解条款的到位与否、服务水平和能力等方面可以判断出其程度的高低。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7

在Cpi高企的环境下,谁将会是2008年战胜Cpi的保险理财潜力品种?

2007年,在繁荣的资本市场带动下,保险理财产品也大大“火”了一回。投连险顺应牛市扶摇直上,传统分红险也力挽狂澜,收益颇丰。保险产品在理财市场中占得了一席之地,让在震荡股市惊心动魄的投资者重新审视保险投资品种。一项中国中高端消费者的生活现状的调查发现,被誉为“有钱无闲”的中高端消费者,尽管其目前资产组合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集中在房产、股票和储蓄,但已有31.3%的人意识到保险的重要价值,并拥有保险投资组合。

在2008这个国民期盼已久的奥运年中,无论资本市场的走向如何,投资理财都将继续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议题。2008年资本市场震荡依然成为一种可能,理财的关键已不仅是高收益,更在于低风险,这必将对保险理财提出巨大的市场需求。那么青睐保险理财的投资者将有哪些保险理财产品值得期待呢?理财专家认为,投连险、分红险、万能险首当其冲成为2008年最值得关注的3种投资型保险。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在被显性的高投资收益吸引的同时,更应注意到保险理财产品隐性的保障性能和潜在风险。“先保险,后理财”仍将是2008年您最明智的选择。

投连险:对抗Cpi主力军

进入2008年,投连险市场一片繁华。

中国平安携个人寿险投连产品回归、联泰大都会获批新投连账户、海康保险紧随其后推出新年投连险产品……

而这一切则源于2007年股市、基金的火爆所造就。作为一种投资和保障相结合的险种,投连险的确是2007年的宠儿。在这一年,投连险几乎成为“投资型保险”的代名词,其扩张速度如日中天。据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20日,保险市场共有21家保险公司销售投连险产品,投连险产品超过130个。追逐原因显而易见,与纯保障型保险不同,投连险的保费收入一部分用于购买风险保障,一部分用于投资,投资渠道包括股票、基金、银行存款等。牛市背景下,投连险不仅在于提供风险保障,更重要的是尝到了股市高回报的甜头,即使在市场震荡调整期间,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截至2007年11月底,投连险收益率前5位的产品涨幅均超过80%。

一般情况下,投连险设有不同投资风格的账户,投资账户一般为3〜4个甚至更多,投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积极进取型、平衡稳健型和低收益低风险型。业内人士表示,投连险之所以在震荡市场中表现得如此优异,主要在于它可以实现不同风险账户之间的转换,即在市场低位时将资金从高风险账户转移到低风险账户,从而体现出优于股票等高风险性产品的抗跌性,避免更大的损失,市场行情向好时,将资金从低风险账户转回高风险账户,获取更高收益。

既然是保险投资,投连险保障功能也值得关注。从保障功能来看,目前,投连险产品保障功能继续得到强化。例如,除了传统的意外和身故等保障外,友邦和联泰大都会都推出了附加少儿成长和教育的投连险产品,这类针对少儿市场的投连险之前比较少见,填补了家长在少儿成长过程中的财务需求。不过2007年,这些创新型保障功能的投连险产品多是来自外资寿险,中资寿险公司表现并不突出。

多数银行理财师认为,作为个人投资者,在Cpi高企的环境下,2008年投连险市场值得期待。这种投资渠道随着2008年股市的持续飙升得到保险公司、中高收入投资者的追捧。不过,理财师建议,由于一些投资账户价格2007年都已经实现了利润大增,因此购买相同份额的投连险产品,2008年将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其投资风险也将相应增加。2008年投资投连险,需要做好适时从进取型账户转换到平衡型或稳健型账户的准备。

分红险:分享牛市“蓄水池”

作为投资型保险的分红险,在2007年投连险强大攻势下,一度受到冷落甚至出现退保潮。不过这种颓势状态并未持续,在投资市场风险加剧之际,分红险的优势凸显,重新得到投资者的关注。

保险专家认为,作为具备“蓄水池”功能的分红险,在市场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可以坐享前期收益。相比较纯储蓄性业务的存款,分红险是一种具有储蓄功能附带投资风险的业务。其优点是能够抵御利率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迎合了稳健投资者的需求。据了解,目前分红产品已是国际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在北美地区,80%以上的产品具有分红功能;在香港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90%;在德国,分红保险占人寿保险市场的85%。

分红型保险表现形式通常为“保障+分红”,保障部分的资金预定利率大多在2%~2.5%左右。不过,由于允许保险公司每年向投保者派发可浮动的“红利”,包括现金分红、保额分红等形式,长远来看,分红险保单实际收益水平通常都能够跑赢市场的通货膨胀率。正基于此,购买分红险的投资者在享有长期保障的同时,也能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分红险不扣利息税,在负利率时代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目前,相比于以往传统的分红险,历经风雨的新型分红险也增加了更多理财的功能。例如,新华人寿保险近期推出的“幸福年年”快速返还型两全分红保险,就具备了将养老、分红、快速返还和高额保障相结合等特点。

当然,分红保险产品在根本上强调的是保障。投保人应调整过分追求高分红率的心态,充分认识保险保障的基本功能并奠定长线投资理念,而不应仅因某个年度的分红不佳退保。想获得良好收益则需要投保人在选择分红险种时,注意了解保险公司实力、相关背景、过去数年的财务报表、投资部专家群体的素质、具体险种过去的实际运作情况等。

万能险:稳健理财兼顾保障

除了以上投连险与分红险外,2008年万能险也同样值得关注。2007年央行6次加息以及股指的持续攀升等利好,直接带动了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不断上升。根据各家保险公司近期公布的信息显示,大部分万能险产品年化收益相较去年有1~2个百分点的提高,部分产品更是突破5%。

显然,相比投连险产品动辄百分之几十的年收益,万能险的收益并不起眼。但投连险产品受股市影响明显,万能险产品的收益则处于稳定状态,对于稳健投资者而言,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

万能险是一种介于投连险和分红险之间的储蓄型险种,既具有保障功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而且还提供最低收益率的保障,缴费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根据保监会的规定,从2007年10月1日后,各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都必须执行新的万能险精算规定。以前困扰万能险市场的初始费用过高、风险保障过低等问题得以改善,对于投资者来说,实际上是提高了万能险的收益水平。目前,平安、新华人寿、合众人寿等都推出了新版的万能险产品。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目前万能险收益普涨,但各万能险产品的年化收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在一些万能险产品收益突破5%的同时,仍有大部分公司的万能险产品维持在4%左右,这相比于1年期存款税后实际利率并不具优势。所以,投保人在选择投保万能险产品时,应了解相关产品的当前结算利率以及历史表现,对比后再进行选择。现在市面上一些新推出的期缴型万能险规定,其保证的最低结算利率为央行同期一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加上0.5%的保证利差之和。在投保时也可关注此类浮动保底收益类产品。

还需要注意的是,投保万能险更多是看好其长期投资的特点,利用复利滚动获得更高收益。一般投资万能险应该至少投保5年以上,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优势。

“钱”途展望

投连险最大的特点就是下挂几个投资账户,比如激进型、稳健型账户。2008年还可能增加如QDii这样的投资账户或者固定收益类投资账户。2008年a股市场再现2006年、2007年辉煌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具备很多结构性和阶段性的投资机会,因此,抗跌投连险收益仍可预期。

适合人群

“投连险”适合于有中等风险偏好并要求一定保障功能的长期投资者。

风险揭示

基于对2008年资本市场的预期,投连险产品尽管能够有效抵御通胀压力并规避利率风险,但不可忽视的是其风险也在不断地累积。需要提醒的是,投连险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持有时间最好在3年以上。

三种人不适合购买投连险

只注重获取保障的人――投连险在保障方面没有纯消费型保险充分,投资者在未做足保障前,一般不建议首选投连险。

风险承受力弱的人――投连险属于投资性产品,一旦市场行情走低,投连险将被累及,经济条件不算宽裕的人或老年人等,买投连险前应慎重。

短期有资金需求的人――投连险更适合长期投资,短期赎回,将为此付出一定的退保费用的代价。根据规定,购买产品第6年或以上,将无须支付退保费。

“钱”途展望

经过2007年市场的洗礼,很多投资者并不理性,最终收益并不理想,2008年投资者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保守投资倾向。对于这种投资者,5年期的分红险将受青睐。因为分红险既有保底收益,也有分红收益,更适合保守投资。

适合人群

分红险较适合具有储蓄偏好、资金宽裕的中老年投资者。

风险揭示

一般来说,分红险收益会高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但理财收益受制多方因素,红利是不可预见和不能保证的。分红险红利的多少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死亡赔付、营业费用是否低,投资渠道、资金运用是否通畅有效等。而且每年的投资情况不同,只有完成年度会计结算之后才知晓结果。

友情提醒

对于短期内需用钱的家庭,不要买分红保险。原因在于分红保险的变现能力较差,一旦投保,如保户急需现金再进行退保,可能连本金都难以保全。如果确实需买分红保险,必须先储蓄一部分资金以备家庭急用。

收入不稳定的家庭也不宜多买分红保险,即使买保险也最好选择一年期短险,一旦发生意外其赔偿金额也较高。而对于有稳定收入来源、短期内又没有大宗购买计划的家庭,买分红保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投资。

“钱”途展望

2007年10月投资型保险新规出来后,多家保险公司在万能险上进行创新。根据新规,保单签发时的死亡风险保额不得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5%,同时在保障方面,规定最低基本保额不低于4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万能险的保障功能。与此前通常只能获取身故保障相比,新版万能险无论是增加主险保障范围还是采取附加保障的方式,将保障范围拓宽了。

适合人群

万能险每月公告一次结算利率,并随着央行加息“水涨船高”,加上其兼具“缴费灵活性”和“保额可调性”两大优势,更适合具有收支不确定性的中青年投资者的投资保障需求。

风险揭示

万能险投资不可能收益很高

万能险具备一定的投资性,它的稳健和无风险决定了不可能有高回报。收益要结合各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实力和信用以及经济大环境。

万能险计划书中高收益不可靠

万能险的一个特点就是客户的个人账户保险公司承诺年保底收益。各公司的保险计划书中在个人账户栏都列出高中低3栏,中高均是保险公司预计的,不一定可靠。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8

关键词: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理财规划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老年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生理现象。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临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时,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1]根据养老保险的保险范围、保险水平、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其中,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职工个人依据收入情况和自身的需要而自愿参加的一种商业性人寿保险形式,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老龄化阶段即将来临,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个人养老保险既是个人理财的重点问题也是关乎稳定的社会问题。本文将着眼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提出相应的理财策略。

一、商业养老保险理财的功能分析

理财是指是根据个人的目标,同时考虑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合理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的过程。在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天,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规划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结合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佳形式。

1.提供了更多种返还计划的选择。商业养老保险丰富了社会养老保险的种类,相比之下,社会养老金只能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缺乏弹性,而商业养老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足按月领、按年领、还可以足一次性领取一大笔资金,如两全保险;有的还可以在按月领取的同时在到一定年龄时冉领取一部分养老金,如年金保险中给付的祝寿金、满期生存金。因此,消费者如果感觉每月或每年领取保险金很麻烦,或希望集中使用资金的话,在选择商业养老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次性返还的。

2.险种兼具储蓄与投资的功能。随着我国居民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不仅注重资金的升值,在通胀预期较为强烈的背景下更重投资。商业保险就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养老的功能,而足顺应市场补充了很多新功能,如:分红功能、最低保障收益、设立投资账户。而且商业养老险在购买的同时还可附带很多其他功能的附加险,如:医疗、意外、健康等,使消费者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规划,在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也可兼顾其它各种可能的风险。使其可以根据白己需求的不同侧重点去选择。

3.提高了养老规划的保障水平。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它需要从大众角度出发,注重保障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因此从总体来看保障水平比较低。只能满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个人理财规划中只能作为最基本的保障,往往不能满足转移更多风险的需求。而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市场行为,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想要的养老保障设计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的缴费水平比社会养老保险高,相应的保障水平也高。并且用户可以灵活的选择保障程度。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当作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及早为老年的生活作好安排。

4.使理财主体更加多元化。社会养老保险只对参保人活着的时候有保障,而商业养老保险却在保障人生存的同时也对投保人身故有所保障,这样保障也可使自己的家人和后代受益。因此,如果消费者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或者想在身故后给家人留下一部分资金,就可考虑购买两全、或终身寿险。另外,社会养老保险虽然覆盖面相对较宽,但是一些边缘人群或特殊职业人被排除在社保之外,因此这部分人就需要购买商业养老险来保证自己晚年的生活。[2]

二、商业养老保险规划存在的主要误区

诚如前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赡养危机的认识的增强,使得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得到不断强化,且发展潜力巨大。但其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投保意识仍然淡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加之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时间不长,以至于许多居民对保险认识度及信任度都十分有限。在全球人均投保率超过50%的今天,我国国民购买商业保险率还不到5%。即使是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和保障感,绝大部分居民仍将储蓄作为其主要的养老依托,将投资目光锁定在银行储蓄存款上。和储蓄相比较,居民购买养老保险的现实意愿还不强烈,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存在很大空白。

2.对养老保险认识有误。由于投保人知识有限,对保险了解不够充分,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识极其有限。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混淆不清。实际上,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其主要特征是低水平,广覆盖;有些居民认为自己拥有了社会保险就不再需要商业保险了。实际上社会保险只能提供一个最低保障,而商业养老保险则可以为其提供必要有的有益的补充,二者实际上是一个互补互益的关系;

3.商业养老保险险种规划不当。有些投保人热衷于购买一些投资类、分红类的产品,却忽略了保险最本质的保障功能。若为年老、退休后作打算,首选应是具有养老功能的重疾险等产品;同时,大部分投保人购买时机不当。许多人认为现在还很年轻,认为退休养老是很遥远事情。而实际上,人们年轻时,发展事业,收入在增加,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积累用以养老的资金。当年届不惑时,就会发现事业发展开始缓慢,收入增长趋于停滞,这时再考虑养老,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力不从心。而年老时对于充足养老金的需求就更加突出。当下许多年轻人却缺乏今天为明天做准备,青年为老年时做准备的正确理财思路。

三、商业养老保险理财策略的规划及设计

1.提高投保意识,明确商业养老保险的理财功能。对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老百姓,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应充分认识商业养老保险的理财功能,将社保和商业保险相结合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保险公司也应当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做好对养老保险的理论指导和舆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人们的自我保障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及宣传活动使其产品和服务深人人心。另外,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附加服务吸引投保人,例如养老保险可以为其提供免费体检或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及指导。

2.合理搭配商业养老保险险种。养老险是投保人按期缴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按照约定的领取方式、领取年限开始领取养老金。同时,有的养老险具有分红功能。养老险适合理财风格保守的人群。此外,市场上销售的个人保险产品中,万能险和投资连结险通过设立个人账户金额的领取方式,也能达到定期领取养老金的目的。由于现在进人加息的周期,传统型的低利率养老险已不具有竞争性。[3]

从总体来说,首先用健康保险做好退休后的健康保障。对于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费用才是真正的大宗开销。目前可以重点考虑重大疾病险、长期看护险和终身医疗保险这几类长期险。由于对投保年龄都有着一定限制,年龄越大保费越高,所以需要在年轻时早做打算。其次,可以用分红型养老保险为自己存下第一笔养老金。一来可以强迫储蓄,二是可以拥有部分寿险保障。最后,可以考虑万能寿险。万能险是一种专门设计的满足客户长期投资理财需求的险种。万能寿险偏重账户资金积累,而且部分提取账户资金的手续便捷、灵活、费用较低,因此可以用作个人养老金的积累和使用,较适合收入缺乏稳定性的中高收入人群。

3.合理确定养老保险金额。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养老规划来确定养老险的保险金额。首先,确定实际需求的养老金额,这取决于3个因素:寿命长短、现在的生活水平、通货膨胀的预测。假如某人预计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0岁,每月的支出为1500元,则其将来需要的养老金额为1500×12×20=万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话,就还会多一些。其次,确定老年资金需求缺口。老年的资金需求可以从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养老金、固定投资收益、股息分红等渠道获得。消费者可以根据商业养老金在实际所需要的养老金额中所占比例来确定老年资金缺口。最后,确定实际的养老险保额。收入水平和资金状况决定了消费者所能承担的养老保险水平。

4.选择恰当的缴费方式、期限及领取方式。养老险的缴费方式有趸缴和期缴两种方式。由于期缴的养老险相对来说具有约束消费者储蓄的功能,所以投保人可以选择期缴方式。由于在相同的保额水平下,缴费年限越短,总的支付金额越少。所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尽量选择较短的缴费年限。养老险的领取方式有趸领、期领、定额领取3种方式。趸领是在约定领取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的方式。期领是在一段时间内每年或者每个月定期领取养老金。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喜欢选择期领的方式,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定额领取的方式和社保养老金相同,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直至将保险金全部领取完毕。

总之,从最终用途上看,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一样,都是为了防范因年老带来的种种,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相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养老保险理财策略也将逐步完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必将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史惠茗.商业保险在城乡养老中的作用[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2004(5)48-50.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9

关键词:保险产品创新形式证券保险

一、证券保险

证券保险是为证券市场中的券商和投资者量身制作的保险产品,其作用是降低或化解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证券保险在美国及西方发展国家较普遍,并有完善的产品体系,成为证券市场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在我国,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缺乏较完善的证券法规,证券保险滞后于其它保险产品的开发,只是在1999年9月,大众保险公司推出了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券商责任险”。但市场反映平淡,其主要原因是券商的约束机制不健全,券商在资本市场中有资源垄断的优势。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化改革,对券商的约束会更加规范,券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利用市场行为规避风险。因此,商业证券保险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寿险风险证券化

保险证券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将保险企业的风险转嫁给投资者;三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大资本规模,提高竞争力。巨灾风险证券化为寿险风险证券化提供了可行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寿险债券的形式将寿险产品和年金产品的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由投资者来支付赔金。这样,既可以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也可以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

寿险证券化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npi公司与一家特殊目的公司签订了再保险合约,通过该公司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我国保险的业内人士根据本国的市场情况,对寿险风险证券化进行了设计,香港中国保险(集团)公司王铮在《论保险业在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保险证券化》一文中指出:“第一,年金产品通常存在年金领取人寿命超过预期的风险,为有效防范这种死亡率风险,可以基于一个国家范围的死亡率指数设计一种长期债券。再保险公司通过发行这类债券,可以增加承保能力,接受更多寿险公司和退休金计划的分保业务;第二,基于特定的被保险群体设计一种债券。寿险公司在承保某一特定群体的大额或巨额定期寿险时一般会进行为严格的核保,但对该类业务的承保经验有限,预计死亡率可能存在相对较高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寿险公司可以设计发行一种5年期或10年期的债券为该类风险提供保障。”

三、意外准备金期票

意外准备金期票是指保险人与投资人约定,一旦约定的事件发生或损失达到约定金额,保险人可以向投资人发行资本票据,筹集现金,用于应付巨灾风险赔付。其运作原理是: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设立投资账户并发行股票,投资者获得该账户的所有权证书。帐户资金全部用于购买政府债券,当无险发生时,投资者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当特定风险发生时,发行人在合同约定的权力范围内将资金帐户中的债券卖出,所得资金用于巨灾支付。投资人此时可以获得准备金期票的收益率。因为在出售政府债券的同时,发行人用准备金期票代替了政府债券。通常,准备金期票的收益率高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这是对投资者可能面临发行人违约风险的一种补偿。意外准备金期票的好处在于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意外资本的额度,而投资者可以获得高于国债的收益主,其不足之处在于意外准备金期票的交易成本较高。

四、看跌巨灾股票期权

当发生特定巨灾事故或巨灾损失达到某一程度时,保险公司有权按约定的价格向投资者出售其股票,所得资金用于巨灾支付。看跌巨灾股票期权的好处在于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出售股票的数量来对付巨灾风险,其效果与再保险相同。而投资者可能因保险公司在政策方面获得支持而导致所持保险公司股票价格上涨,从而获得额外收益。其不足之处在于交易成本较高,在交易时,可能出现投资者无足够的现金购买保险公司的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面临保险公司破产的风险。

五、意外资本、银行融资保险再保险

意外资本是指买方(证券发行人)与保险公司约定,当特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有权出售一定数量和价格的证券,其目的不在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赔款,而是为保险公司提供融资渠道。银行融资保险再保险是为再保险人提供分保佣金的融资支持,这种融资主要采用商业票据的形式。意外资本和银行融资保险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开发为保险公司补充资本和融通资金的创新产品。

六、个人财产保险中的投资型产品

1.日本的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

该产品产生于963年,主要品种有长期综合保险、满期返还长期保险和储蓄交通伤害保险。1981年至1986年间新的投资型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主要品种有:储蓄动产保险、储蓄公寓保险、储蓄女性保险、储蓄家族普通伤害保险等。1987年至1990年又开发出储蓄生活综合保险、新储蓄女性保险,1991年至今,推出建物更新综合保险、储蓄生活伤害保险、储蓄自动车保险等。

日本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的特点是既具有保障功能又具有投资功能,与普通财产保险产品相比,不同的地方在于投资型财产保险的保费由风险保费和投资保费构成,而普通财产保险产品的保费是风险保费。在投资型产品设计中,预定的利率通常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和优质企业债券利率。

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在日本曾经有过较大的发展,1985年其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达到50%的水平,现在依然保持在20%-30%的水平。

2.韩国的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

1969年,韩国首次推出固定利率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是长期的家庭综合保险,1984年又推出长期司机福利保险,1990年,推出浮动利率的长期财产保险产品,主要品种有21世纪综合储蓄保险产品、三星医疗保险、最优癌症保障、Safeaged年金保险等。之后,又开发出联动利率型产品,参考的利率有银行利率、国债利率、企业利率等,并保证产品的利率在高出一个固定比例范围内浮动。

韩国开发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产寿险出现了较严重的不均衡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产寿险的保费比达到1:9,严重的阻碍了财产保险的发展。第二,国民的保险意识不强,个人财产保险落后。1960年以前,韩国的财产保险的客户主要是企业,国民对传统的个人财产保险不感兴趣,认为不出险等于白交保费。市面上销售的传统个人财产保险因销售成本很高,商对此也没有积极性。由于以上原因,韩国政府有关部门为改变财险的现状,亲自出面鼓励产险公司进行产品创新,各产险公司便纷纷开发具有投资功能的长期财产保险产品,促进财险的发展。这一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6年,长期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为42亿美元,2000年为56亿美元,增长33.3%,投资型保险的保费投入在财产保险总保费的比重达到了47.8%。

3.我国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80年代初首次推出还本型的家庭财产两全保险,该产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支具有投资功能的财产保险。其设计原理是保费为利息收入,预定的利率为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在投放市场之时,当时国民投资的主渠道就是银行,其他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因此,该产品很受国民的欢迎。2000年,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开始开发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2001年,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问世,称为“居安理财家庭财产保险”,保险期限分别为三年期和五年期两种。之后,天安保险公司也开发出了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

我国开发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韩国财产保险市场相同,我国财产保险的客户主要是企业,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险、企业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个人财产保险占财产保险的比重较小。第二,财产保险的险种单一,不具有市场吸引力。第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为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四,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力增强和开发新险种的技术能力日益成熟,为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财力支持和技术支持。第五,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为投资型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第六,政策环境朝着有利于保险投资的方向发展。

我国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的设计简单,没有日本产品的全损无返还约定,宜适合柜台销售,当销售渠道打开后,居安理财产品出现热销。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的成功上市,为传统的财产保险开辟了道路,也为新公司、小公司开发市场开辟了新的道路。

七、信贷融资保险

随着我国经济以每年高于7%的速度增长,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用未来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消费信贷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信贷融资保险也应运而生,他是连接保险业、银行业、个人及保险业、银行业、企业的桥梁。目前,我国信贷融资保险的主要产品有:房产融资保险、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出口信用保证保险。

参考文献

[1]李红坤.我国保险业产品创新对其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2010(3)

[2]金晶.理性认识保险产品创新刍议[J].中国市场,2009(27)

[3]梁馨文.对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09(8)

[4]张艳萍,陈建超.保险产品创新问题新解[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2)

理财保险的功能篇10

新疆在中央加大西部开发政策带动下,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目前新疆的经济增速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里排在前三强。2011年新疆全年生产总值6574.5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9.02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289.8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145.68亿元,增长15.2%。经济稳固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见图1。

图1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1)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011年新疆保险保费收入为203.6亿元,同比增长6.65%,占全国总保费用收入的1.42%。新疆保险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新疆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对保险的需求,GDp与保险需求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全疆总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大大超过了全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保费收入增长速度。

(2)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映了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一国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截至2011年12月26日,新疆保险业年保费规模突破200亿元大关,保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成为西北五省区第二个年保费规模突破200亿元的省区,人均保费接近1000元。

二、新疆经济与保险业经济补偿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国内保险业务恢复之后,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和保险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带来了保险理赔的跃增。因保险业经济补偿功能,新疆经济发展少了一些前进阻力。举例来看,2010年,新疆阿勒泰地区为减少融雪性洪水灾害给当地民众带来的财产损失,完善灾后重建工作机制,将推行农村房屋保险,受灾农牧民房屋最高可获赔5000元。假如没有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功能,农牧民的损失由谁来赔,天灾人祸,政府压力过大。这没有折断农牧民的希望,不过赔偿或多或少,有了来年经营的本钱,对于经济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

三、新疆经济与保险业资金融通功能

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是由保险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经济学对保险所做的解释是,保险是分摊意外损害的一种财务安排。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为广大公众提供投资、购买保险的渠道而形成大量保费的积聚以及运用由此形成的保险资金。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保险产品,特别是人身保险产品的功能得到了扩展,出现了多元化、与其他金融产品相融合的趋势。保险公司推出的一些集保险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于一体的保险产品,如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和分红保险等就是这样。人们购买这类保险产品不仅可以获得保险保障,还能得到一定的投资回报,这样,保险就成为人们的一种投资手段。

四、新疆经济与保险业社会管理功能

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对社会经济渗透程度的加深,它在管理经济和稳定社会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是在它实现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的功能过程中同时实现的。从如下几方面来认识:①分担国家的社会保障负担。②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性。③提供处理社会应急事件的手段。④作为稳定金融体系的真正的机构投资者。

五、新疆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保险业险种发展不平衡

新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产险项目有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机动车辆险、货物运输险、建筑安装工程及其责任险、责任险、保证险、农业险和其他险种。从近两年的数据看,产险市场上份额最大的是机动车辆险,并呈上涨趋势。随着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强制实施,这块份额还会持续上升。占据第二位的是农业险同企业财产险,但近年来其份额有所下降,这同产险公司开发产品种类较少、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保险需求有关。我们注意到,与其他地区省份相比,新疆的企业财产险占据份额偏少,农业险份额较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新疆GDp总额中农业收入所占的比例相对其他省份更大一些。

(二)少数民族地区保险覆盖面过低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达1096.49万人,47个民族。少数民族地区县城保险市场发展呈现以下特征摘要:投保比例和人口比例不相当,少数民族保险从业人员比例和人口比例不相当,少数民族营销员持证率偏低。以新疆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为例,这两个地区少数民族比例分别为97%和90%,而少数民族投保户比例却为3.2%和20%,持证率分别为20.7%和12.9%。

由于统计数据有限,以往年的情况对新疆的产险深度和密度与其他国家、地区作一比较,可知虽然新疆的保险深度和密度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经济较发达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明显落后于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新疆财产保险深度较高且密度较低的情况也反映了新疆国民经济总量不高对产险业发展的制约问题。为此,要正确制定保险业的发展战略,从而缩小新疆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陈欣美.新疆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05-01.

[2]李相栋.如何开拓少数民族地区县域保险市场[J].金融时报,2005(11):21.

[3]李扬.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J].中国金融,200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