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十篇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十篇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26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1

[关键词]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青训体系;培养规划

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86-02

1前言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我国教育实施情况和国情与其他足球先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外国先进的足球青训体系模式并不完全合适我国青训系统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并不能涵盖和试用我国青训系统发展的现象和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俱乐部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针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建立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和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相关文献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专著、报纸、杂志、相关论文等,并对所得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2.2.2访谈调查法

采用了访谈法在调研期间对天津市市委、教育局、足协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多次访谈和交流,获取了很多有关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指导性建议。

2.2.3问卷调查法

对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管理人员、教练员、梯队运动员、家长以及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人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表2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3结果与分析

3.1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足球改革的进行,天津泰达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投资比例减少,社会投资比例增加,改变了过去仅靠国家拨款的单一渠道,调动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后备人才培养越来越依靠市场,实行经济核算,讲求投资效益,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足球协会的管理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组织、协调和业务上的指导。从而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在我国现行的多元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有以下四种体制:

(1)职业俱乐部体制中的后备梯队系统建制。

(2)省级运动会代表队和市级运动会代表队训练体制

(3)各类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

(4)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

3.2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发展规划

3.2.1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原则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市足球水平的迫切要求,教育系统是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不可或缺的主体,体育系统是组织开展各级竞赛的杠杆,职业俱乐部是抓好优秀苗子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的关键。只有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才能结合我市足球五年发展规划的实施,尽快推动我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和落实发展。

发展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推动体育局、教委、职业俱乐部、社会力量参与;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政策上支持、工作上指导、经费上投入。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立足新突破,推动我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全面地发展。

3.2.2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发展思路和方向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的发展,必须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遵循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规律,当前主要一是抓好普及,扩大规模;二是培养人才,提高水平。

只有推动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才能共同发展。通过广泛开展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普及足球运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建立青少年培养体系,在体教结合中,科学选材,严格训练,利用职业俱乐部的优势,加快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竞技能力水平,推动我市足球整体运动水平的提高。

3.3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发展设想和方案

通过对185份有效问卷有关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发展方案信息的提取和整理,得出资金投入51人,占27%;对年轻球员的政策奖励38人,占21%;教练员培养39人,占21%;竞赛体制的完善18人,占10%;培养体制系统的建立17人,占9%;增设培训网点17人,占9%;其它意见5人,占3%。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发展方案问卷调查(3.3―图一)

3.3.1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发展设想

逐步推进体育与教育相结合,职业俱乐部参与配合,带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达到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构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推动我市青少年足球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3.3.2后备人才培养具体工作和任务方案

在未来五年中,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系统、职业俱乐部应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

(1)积极配合教育部门继续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努力扩大足球爱好者队伍。协助教育部门负责竞赛管理和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

(2)推动和完善青少年足球业余训练与泰达俱乐部共同挑选试点校,分阶段选择几十个试点,在2年内逐步建立不同形式的业余足球训练示范网点校。

(3)建立并逐步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为青少年后备人才提供相对环境和锻炼的机会。合理安排市运会、城运会、全运会的足球比赛,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注册系统,加强管理。

(4)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制度、资金、人员培训、场地设施等全面的协调保障。

(5)组织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学习新经验。

3.3.3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措施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到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措施包括市委、市领导支持;俱乐部青少年管理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练员的培养管理;竟训体系的设定;场地、设施的完善;舆论的大力宣传等方面。可用看出高水平教练员、良好的训练设施和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多数受问卷者认为比较重要的措施。

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问卷调查主要措施(3.3.3―图二)

3.3.3.1市委、市政府对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

进一步深化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制的改革,由天津市体育局、天津市教委、天津足协、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在完善学校足球管理工作基础上,成立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工作委员会,设主任和副主任,由各单位主要领导任职,工作人员由各单位负责青少年工作的同志兼任,使我市青少年足球工作方面达到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赛制统一、管理统一。

成立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会,为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发展提供必要的持续性发展的资金,并引入奖励机制,对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教练员、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奖励。

3.3.3.2泰达足球俱乐部足球运动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措施

建立和完善我市足球运动管理机制、管理政策、法规,加强对青少年足球政策的法规的研究。结合实际操作情况,不断对已出台的有关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管理、教练员管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转会的管理、青少年足球竞赛的组织管理,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等相关文件作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以保证我市青少年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地发展。

4结论建议

4.1结论

4.1.1竞赛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各预备梯队将比赛作为衡量训练成绩的唯一标准,违背了青少年体育人才成长发展规律。

4.1.2天津泰达梯队教练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经历但训练观念落后,对世界足球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教练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并且缺乏后天职业培训和主动学习,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能力,但系统、全面、科学把握青少年足球训练规律的能力明显不足。

4.1.3各网点训练学校自身设施不够完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自我生存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普通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情况不理想。

4.1.4天津泰达梯队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知识学习时间较少。

4.2建议

4.2.1以扩大足球人口和提高运动水平为目的,以发现培养足球人才为宗旨,以提高足球整体素质为根本;建立激励机制,调整训竟体系,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4.2.2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4.2.3加强对于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梯队建设,运动技能的培养,文化教育双向培养。从而提高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成才率,为职业足球输送更多的人才。

4.2.4向足球发达国家学习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扩大足球普及程度,加大学校和社区的足球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与新模式。

4.2.5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宣传和引导工作,为青少年足球创造优良的舆论环境。

4.2.6加强教练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定期对教练员进行培训,观看高水平比赛,使教练员及时掌握最科学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三峡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1-0092-03

从1982年中国足球队重新冲击世界杯到1994年职业化,从2001年中国足球首次进军世界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丑陋的演出,中国足球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里不仅没有一点的进步,男足堕为亚洲三流、女足一蹶不振,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球场内外的负面新闻,中国足球不仅没能成为国人的骄傲,反而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市井的笑料谈资。从近几年国内优秀球员逐渐消失,青少年球员数量骤减的情况上看,国内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工作出现问题,是中国足球逐年退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结合中国足球及国内青少年足球培养现状,研究和探讨三峡大学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所提出的设想和进行的尝试。

1 三峡大学在足球人才培养i-的尝试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根据我国近年来足球人才培养方面所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尝试,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积累了一些经验。2005年8月,三峡大学体院整体收编湖北十运会足球队成立三峡大学足球队,并在2007至2009年连续3年夺取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09年5月,在这批队员即将毕业之际,三峡大学体院与武汉康天新源电力公司合作,整合资源并全新组建“三大康天足球俱乐部”。俱乐部拥有近20名本科生、接受了4年大学氛围熏陶的三大康天足球队,也成为了中国足坛整体学历和综合素质最高的一支球队。以这次尝试的成功为突破口,三峡大学体院已经研究出一套理论上适合中国国情的青少年球员培养方案,并即将开始新一轮的尝试。

1)在群众中普及足球运动,使足球运动植根基层,有效提高足球人口数量。足球人口基数大,选材面才会广,选材面广了,就有更多有天赋的青少年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来,才能选拔出真正能够代表国家的足球运动员。

2)通过广泛开展足球运动,多交流多切磋多比赛提高整体竞技水平。群众对足球的兴趣高了,从事足球运动动的人多了,才能组织起更多的比赛,比赛多了交流多了,全民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足球的氛围也会更浓,而国家和职业队也会从中受益。

3)真正实现“体教结合”,改变中国目前“踢球不读书,读书不踢球”的畸形现状,彻底改变中国足坛恶劣的生态环境。由于三峡大学所设计的方案是将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嵌入到传统学校教育中(主要指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将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良性嫁接,有别于现在俱乐部梯队与足校的体教分离,因此青少年球员本质上仍是普通学生,应该进行文化学习,接受学校教育,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也将因此得到很大提升。

4)实现两条腿走路,使球员不至于面临淘汰率过高和淘汰后一无所能的双重风险。因为这些青少年本质上仍是学生,因此即便经过逐层淘汰后不能顺利成为职业球员,也会有基础的文化知识作为将来就业的保障,依靠其他知识和技能实现就业。

5)降低培养成本,改变足球人才培养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由于该模式是依托于正规的公办学校进行,完全借助学校的各项现有资源来实现,因此办学成本将大大降低,办学的目的也将完全定位于培养人才而非纯粹的赢利,因此培养人才方面的综合成本也将大幅降低,普通家庭完全可以接受。

2 三峡大学高水平足球队建设的设想与做法

三峡大学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方案一共分为3个阶段,即青少年学习阶段;大学实践阶段和俱乐部成熟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有针对性的安排。从年龄上看分别为7至18岁,19至22岁,以及22岁以后,这3个年龄段的划分也基本与球员培养的3个层次相吻合。通过3个阶段有针对性内容的培训,实现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最终目标。

1)“一贯制”模式培养方案。

前文所提到的3个阶段并非完全脱节或者各自为战,而是由教育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及中国足协青少部共同牵头,通过体制和教育资源上的衔接,使之形成一个“一贯制”的有机的整体。从小学一直延伸到大学,在保证人才的正常成长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淘汰率,从而使一部分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能够在后两个阶段顺利成长为具有综合素质的职业球员,另一部分被淘汰的球员也能按照正常的方式顺利完成学业并实现就业。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教育部主要负责“一贯制”体系的推广和建立,训练比赛制度及考核考试、升学制度的制定;中国足协青少部则负责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如教练员的选拔任命,训练、比赛、专项考试的组织及安排等等。“一贯制”中所需经费则可通过学校资金支持、教育部拨款、合作俱乐部拨款、社会筹措等多种方式来解决。

在一贯制培训系统中,大学是整个培训系统的核心部分和组织总机构,同时也是业余与职业的重要衔接点。大学通过与所在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小学、初中、高中联合开办足球特长班,招收在足球方面有兴趣或者有特长的学生,在与其他学生一样进行系统正规教育的同时,进行足球方面的培训。同时借助培训系统内各级学校之间的一贯制关系,在文化课达到既定要求的情况下,能够逐级完成升学。在足球特长生的升学的过程中,宜由上一级的学校球队教练员负责选拔下一级学校的小球员(初中选小学生,高中选初中生,大学选高中生),大学球队教练员也可参与到每一个选拔环节,以保证选拔的专业性。被选中的学生在文化成绩基本有保障的前提下,获得升学的机会。至于高中升大学所涉及的高考门槛问题,宜通过教育部的扶持政策来进行协调解决。

2)青少年学习阶段的组建模式及培训主要内容。

青少年学习阶段主要包括小学、初中、高中3个时期,年龄大致在7~18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前半期(7至13岁)主要为青少年的兴趣培养、基础学习阶段和人才发现阶段,后半期(13至18岁)为技战术学习,以及足球相关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快速提高阶段。

在这个阶段前半期,主要依靠在小学中设立的足球兴趣班来进行,招生及选拔由大学与小学联合完成,这一时期由于尚未进行完全专业化的训练,主要以兴趣培养和基础练习为主,因此招生规模可相对稍大,也可具备适量的流动性。待到这一时期结束即小学毕业时,产生第一批淘汰球员,保留有培养潜质的球员。

在后半期,主要依靠在初中和高中里设立的足球特长班来进行。这一时期是青少年足球技战术和身体发育最突飞猛进的阶段,因此学校应专门制定兼顾文化教学与足球训练的教学方案,在正常进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将专业的足球技战术训练纳入到体育教学

中来,使青少年球员的能力得到迅速成长。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球员已经开始逐渐趋近于普通学生与专业运动员之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球队应该多参加各年龄段的比赛,通过实战的方式积累经验,提高技战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依据足球强国的经验,这一时期的训练内容应以个人技术和想象力的提高为主,鼓励球员临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应为了取得竞技成绩注入太多整体和套路的内容,扼杀球员的天赋。

3)大学阶段的组队模式和训练比赛的主要内容。

这个阶段球员的年龄大致在18~22岁之间。大学阶段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阶段,而经过初中及高中阶段近6年的专业训练,青少年在足球技战术方面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部分能力和素质已经初步定型,天赋较高的球员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因此在高中升大学时,可完成第2次淘汰。至于高中升大学的门槛,可通过特招或其他教育部的扶持政策来灵活进行。

进入大学阶段后,剩下的人员已是大浪淘沙后的精英,这部分人员除进行更加强化的专业训练以外,应以比赛和专业化的实战为主,大幅提升比赛经验和实战能力,为将来跨入职业门槛做准备。这一时期的球员已经完全介于专业运动员与普通学生之间,同时又具备双重身份,其中的部分优秀球员已经可以开始往返于职业俱乐部与学校之间,因此大学可以对这些学生实行弹性学制,以鼓励其通过自己努力进入职业赛场。至于学习、考试、训练、比赛之间关系的处理,可考虑在正常参加高水平训练和比赛的基础上,利用训练比赛的间歇期返回学校进行学习和考试,以做到踢球学习两不耽误。如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已成为中超和中甲球队主力的三峡大学球员谭斯、姚翰林等,便是利用联赛间歇期,返回三峡大学参加学习和考试。

另外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参加各种比赛所需要的经费较多,因此在“体教结合”进入尾声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尝试“校企结合”来解决,通过有实力的企业注资,在更高层次上运作已经成型的球队。在这个阶段,企业甚至可以赞助球队并组建职业足球俱乐部来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联赛,再通过其他的商业运作方式实现部分赢利。这样的一支球队事实上已经成为一支俱乐部球队,但由于其具有的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背景,又有别于其他的职业俱乐部球队。这支球队组建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培养和输送人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上,争取获得好成绩和实现赢利。同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球员综合素质低下的现状,其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以及对球员成长过程中所做的各种保障,也是青少年球员培养中一个大的趋势。

4)俱乐部阶段的组队模式及球员的出路。

这个阶段球员们的年龄大多已超过22岁,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均已基本定型,提高空间已变得十分有限。俱乐部阶段是整个方案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但由于在第2个阶段中球队已经具有了俱乐部的性质甚至已经是一家俱乐部,因此这个阶段实际上与第2个阶段是无缝对接且相互融合的。在这个阶段中,球队里的成员可以是还未毕业的在校学生,也可以是已经毕业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仍留在球队中的队员,另外也可以编入一些对球队有益的高水平职业球员。对于这支球队中的大部分队员而言,留在球队中多参加高水平比赛,进一步提高实战能力和经验仍是最主要的。在这个阶段,部分水平已经掉队且提高无望的球员可以拿着大学文凭到社会上找工作;具有一定水平的球员可以职业球员的方式选择留在球队中奋斗,与球队一起参加联赛;水平较高且仍有一定上升空间的球员则可谋求转会,自己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还可为俱乐部带来一笔可观的转会收入。总之,这个俱乐部的存在将为球员毕业以后的出路提供比较可靠的保障,使球员不至于陷入被淘汰后便一无是处的尴尬境地。而对于俱乐部而言,则可通过转卖球员等商业运作方式,使俱乐部在人才培养上的收支达到平衡甚至略微赢利。

另外,有些大学如果没有能力组建俱乐部形式的球队,也可通过与其他职业俱乐部建立人才输送关系的形式,由职业俱乐部向大学球队拨款,或者签订球员买卖合同,由该俱乐部优先挑选有天赋的球员。这样既提升了俱乐部球队的文化层次,也保障了大学球队的健康运营,同时也保障了优秀球员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Z]2004

[2]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王建,侯斌,体育原理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三峡大学,三峡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管理条例[S],2006

[5]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S],2007

[6]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考试大纲(试行)[Z],2008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3

一、准入条件

(一)申报青训机构名称:**市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

(二)申报主体:俱乐部所依托的普通中小学校(申报表必须加盖学校公章)。

(三)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依托普通中小学校,并在学校支持下,利用学校场地对该校及周边地域青少年儿童进行足球技能培训;

2、申报单位必须有固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俱乐部名称、队徽;

3、申报单位必须明确申报俱乐部负责人(挂靠学校负责人),并申报俱乐部办公地点、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4、申报单位在每年度申报时注册青少年运动员不得少于18人,并能组成两个年龄组的俱乐部队以参加**市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的竞赛训练活动。

5、申报单位至少拥有一名C级以上(含C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经历的教练员,并完全接受**市足球协会组织的教练员业务培训和考核;

6、有可用于主场比赛的场地及必须的竞赛器材。

二、申报办法

(二)申报接收单位:**市足球协会

(三)申报程序:

2、申报单位应随同书面申报要求一同报交符合本办法第一章第三条第四、第五款规定的运动员、教练员注册资料,以便审查;

3、申报单位在办理申报手续时提供与所属教练员所签署的工作协议,以及与所注册青少年运动员所签署的培训协议。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运动员必须由其法定监护人(父亲、母亲或特定的亲属)签字;

4、申报单位所注册的教练员和青少年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适宜于进行足球竞训活动,其注册表必须盖有市级以上医院的体检合格章;

5、**市足球协会在接到规范的申报材料后,应立即安排进行检查评估,以确认是否符合申报要求,并于10个工作日之内以书面形式对申报单位予以回复(是否批准其申报)

6、获批准的申报单位应在每年2月15日前详细填报并向**市足球协会报交《中国足协业余俱乐部注册表》一式四份,交纳注册费50元整;

7、**市足球协会接到申报单位的注册申请后,应以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身份进行初审注册,报中国足协批准后,所报交的《中国足协业余俱乐部注册表》由中国足球协会备案一份,**市足球协会存档一份,批复一份给申报成功的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

三、享有权利

(一)**市所组织的年度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联赛、**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赛只允许在**市足球协会办理了注册手续的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球队报名参加;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4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素质;培根教育

1前言

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金志扬教练曾执教过国家队、俱乐部队以及大学生队,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清醒的认识:“年维泗、陈成达这一代的球员都是大学毕业,是大学生。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高中生,我的学生沈祥福是初中生毕业,而现代队这批球员连初中文化都不具备,”反映出中国当代球员的文化素质过低。在每年的球员转会市场上,摘牌后都有400~503名球员下岗,他们过早地接受职业化足球训练,从而在成年阶段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缺少必要的9年义务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国足球在青少年的早期专业化违反科学的教育观。因此,体教结合,提高文化素质是今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之路。

2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大连实德、山东鲁能等国内7家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l5—1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在培根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2.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9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8%;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运动会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即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1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o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只有2572人,绝大部分青少年业余球队教练员没有经过岗位培训,总体水较低,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效益型发展体系。突出表现为,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心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看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因此,足球从业者首先要提高文化素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把培养兴趣和技术作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日本和韩国足协每年都要派出大批教练员到世界足球先进国家,主要是近1——2年青少年足球发展进步较快的国家学习和交流,根据教练学习所带回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编写进足球教学大纲,这种教学与训练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习足球的兴趣和基本技术,打好基础,而不是通过比赛来取得成绩。

4.2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

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凼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3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建议

5.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关键,这已被世界足球发展先进国家的成功所证明。中国足协应出台一项规定,即没有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队员不允许在俱乐部注册踢球。同时应建立…套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的大纲,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

5.2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规范足球学校以及预备队等不规范的教育、培养体系,本着对中国足球未来负责,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人生负责的精神,建立合理的健康的培养体系和社会环境,真正使青少年足球运动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5

【关键词】校园足球教练员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88-02

我国足球教练员培养自1989年开始,至1995年共举办了5届a级(高级)培训班,1996年在亚足联的指导下,统一规划为a级(高级)、B级(中级)、C级(初级)三级教练员培训体系。2005年以后培训体系逐步完善,为提高职业队水平,加强精英教练员的培养,中国足协开设了职业级培训。如今,随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中国足协增设了D级(入门级)培训和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班,以此来提高校园足球教练员水平,规范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为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笔者就校园足球开展一年多教练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教练员配置,为校园足球活动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全国44个校园足球布局城市选派出的132名教练员(每个城市3名)。他们是来自不同学校的教练员,大部分是校内的教师,其中有21人是学校外聘的教练员。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查阅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官方文件,登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网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与分类。

第二,专家访谈法。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负责人及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领域专家进行访谈。

第三,问卷调查法。(1)问卷的制定。根据研究需要初步制定了问卷,经重测法检验,本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3,采用专家调查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在所调查的5位专家中,有93.3%的专家认为本问卷“很有效”,6.7%的专家认为本问卷“有效”。(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参加201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的132名教练员发放问卷132份,回收122份,有效问卷101份,回收率92%。

第四,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第五,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收集的资料和访谈的内容进行逻辑分析,得出可行性方案。

二结果分析

1.2011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培训班教练员的现状分析

从表1、表2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合理,拥有老中青三代教练员,其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练员占有很大比例,达到70%,并且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占78%,可见年轻气盛的中青年教练员是开展活动

从表3、表4可以看出,教练员98%拥有足球教练员证书,达到国际足联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指导的条件,但职称普遍偏低,中级以下的占7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工作会议文件汇编中提到获得亚足联和中国足协颁发的a、B、C、D级足球教练员证书的教师,在评定职称时可作为重要条件之一。这个鼓励政策希望得到真正落实。

通过表5、表6可以看出,教练员大部分是有专业经历的,可分为体育院校毕业和专业队退役两类,其中有3人既是专业队退役又在体育院校进行了进修的复合型人才。95%的教练员有带队的经历。这支教练员队伍具备了开展青少年科学化训练的条件。

第四,教练员带队的动机。

通过表10、表11、表12可以看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对教练员的职称晋升没有帮助的比例达到85%,67%的教练员训练是没有补助的。其中只有33%的教练员得到了训练补助,然而对于训练补助只有18%的教练员认为是满意的。这种现象势必影响教练员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影响校园足球活动的正确导向性。所以必须对职称评定方式方法进行改革,把课余训练纳入教学工时,通过发放、提升教练员的训练补助等措施来激发教练员的积极性。

2.硬件条件的现状分析

从表15、表16分析得出,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当前管理机制上下不对应,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设在中国足协,各地方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缺乏管理的约束力、执行力。相关指令、政策难以真正落实。评估体系不健全,教练员为开展活动、训练等,增加了工作量,在职称晋升、训练补助上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有待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激励、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场地器材和训练时间不足,要增加提高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改善训练条件;要规范训练的时间与次数,开展科学化的训练,合理调配学训时间,缓解学训矛盾。

三建议

第一,完善管理机制,须统一规范管理机制,建立由上级主管领导牵头,以教育部门为主、体育部门为辅的国家、省、市的三级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二,制定奖励与惩罚制度,把教练员平时的训练纳入教学工作量中,落实、提高教练员的训练补助。改革职称评定的方式方法,把教练员证书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

第三,以足球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为龙头,构建形式多样的校内校际比赛体系,形成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的制度。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传播体育知识与技能,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改善学校体育现状,探索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S].体群字[2009]54号

[2]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方网站.省略/

[3]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3):107~108

[4]董众鸣、龚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91~94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6

 

足球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动。当下,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员极少、足球后备人才匮乏。要想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无疑要依靠青少年这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队伍。校园足球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最喜爱、影响力较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其目的在于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却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作为一名体育教育的教师和一名热爱足球的球员,试就如何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普及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性

 

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故有世界第一大运动的美称。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适宜的运动刺激,促进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体质,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礼仪礼貌,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有利于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中国足球要走向世界,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面向现实,从长计议,从娃娃抓起。开展校园足球就是开拓希望之路,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国脚、球星,但却可以给他们带来欢乐和健康。所以,在校园中普及足球文化格外重要。

 

二、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在全校普及推广足球文化后,校园足球教练员的作用不可小觑。首先,校园足球教练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抓好运动员的常规建设。有些学生认为足球踢得好,其它什么都无所谓,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行为无拘无束。这时教练员就要教导学生,以免学生误入歧途。其次,要懂得与队员交流,懂得通过什么来激励运动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足球训练计划。必须了解青少年训练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各年龄阶段的不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并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形式、方法的储存体现了教练员的业务能力,是教练员灵活机动安排训练的前提,是提高队员足球思维的关键。因此,校园足球教练员要多参加各级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从而科学的训练运动员。

 

在此基础上,教练员应有计划地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要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或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然后向全校师生宣传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与学校领导、班主任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最后,按照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去部署各项有关活动。这样做,就是让全校师生了解了校园足球的意义,进而鼓励学生接触足球,为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做好铺垫。

 

三、开展校园足球的途径和方法

 

1.建设足球场并配齐场地训练设施

 

这是保证校园足球活动和校队日常训练开展的重要保证。学校要从训练时间、教练、经费保障等方面对足球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为其普及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同时,在学生中灌输快乐足球的理念,保证所有在校学生每周有一节足球专门课程或不少于一小时的足球活动时间,让学生充分接触到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兴趣。

 

2.组建足球队

 

学校要挖掘具有足球天赋的学生,组建男女足球队各一支,并根据其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专业训练,代表学校参加足球比赛。

 

3.把校园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管理

 

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的体育课程,排入学生的体育课表,注重提升学生的足球品位和体育修养。例如:在足球技术、战略学习和比赛中,一方面要倡导和发扬团结拼搏、努力进取、集体合作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足球比赛的规则,做到文明踢球,杜绝拉人、撞击对手等不文明的行为。

 

4.教学手段要创新

 

学校的足球教练员必须要有一定经验,懂得青少年的心理,把足球运动的实质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足球运动中,提高对足球的认识,增加足球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一切必须以保证文化课的学习为前提,突出足球运动的教育功能,达到以足球促进文化课学习的目的。

 

5.突出和体现农村校园足球的特色

 

在农村中小学推广实施校园足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生热爱和从事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向广大青少年普及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体育教师不必拘泥于正规比赛场地、规则等条件的限制,适当对传统的足球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农村中小学的设施条件,更能调动农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大幅度提高足球的普及率。

 

6.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相结合

 

在搞好足球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指导和设计好学生的课余足球锻炼,让学生将在课堂中学到的有关足球的战略战术运用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提高足球技艺。

 

四、淡化比赛成绩重在培养素质

 

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宗旨是广泛普及、大众参与,不能用足球是竞技运动、学生必走专业足球运动的思维去开展工作,要淡化比赛成绩,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比赛,从根本上杜绝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等不良行为。学生本身是争强好胜的,教师应该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获得胜利,但要告诫他们,获胜不是足球的全部,踢球的快乐、队友的合作才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足球比赛的规则,做到文明踢球,杜绝恶意犯规等不文明的行为。

 

五、激发学生快乐足球的兴趣

 

开展校园足球关键的一点,是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让他们在训练中感到快乐,有兴趣去了解足球,愿意接触足球。同时,训练的方式和方法很重要,应该抛去传统的专业队的训练方法,多以游戏、竞赛为主。足球游戏有很多种,传统的训练如颠球、运球、传球、射门,都可以结合游戏来完成。比如:在基本功颠球练习中,给学生设定一个可以超越自己的目标,让学生在一个规定范围的圈里面,每个人都有一个球,脚下运球,可以随意地带球,教练员在圈外面喊口令,让学生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停球,可以是头、脚、膝盖、臀部等,反应慢和停不住球的学生就会被淘汰出圈,最后剩下的是获胜者。这种结合游戏的快乐足球不仅要体现在教学训练中,还要让学生感知到足球是一项团体配合的运动,要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六、训练必须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很多校园足球教练员都受过专业的学习,也知道青少年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但在实践操作中有时难免会偏离,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一味地想出成绩,违反运动规律开展训练。目前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方面,很多教练员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从小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最优秀的足球人才。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正确,而且违背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目前在欧洲一些足球水平较高的国家,青少年的训练体制基本相同,即从10~18岁之间,有一个指导思想明确的总体性培养大纲。而这一指导思想就是“培养”,所以他们的足球训练并不注重成绩,而是制定了各年龄段详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内容。青少年在其所处的年龄段训练中,必须达到同时也只限于完成此年龄段的训练大纲要求,如果哪位教练超出这个年龄段大纲的要求,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与具体情况,这位教练都会被解职,从而在客观上杜绝为成绩而训练的现象。

 

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的逐步推开,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责任也更加重大。我们坚信,只要怀着一颗热爱足球的心,尊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让足球真正走进校园并形成一种文化,并非一件难事。有优秀的后备人才做基础,我们期待着中国足球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7

摘要校园足球作为中国足球发展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甚至一度被人们视为振兴中国足球的核心而备受关注。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近年来关于校园足球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当前校园足球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及举措,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足球发展可持续措施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简称“校园足球”)的发展是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的,其动因来源于我国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历史回顾与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实践危机。科学构建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不仅可以揭示社会发展对校园足球发展的影响和规律,而且有助于明确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思路、重点和政策等,推动形成校园足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合力,提高发展质量,同时也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健康长远发展提供参考。一、校园足球发展相关政策解读

2003年9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在北京宣布,即将实施为期15年的《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计划》,拉开了中国校园体育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青少年足球普及活动的序幕。

直到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并公布了与之配套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校园足球在国内发展计划正式启动,校园足球在国内发展迅速。

2013年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2013年5月,完成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草案,校园足球发展进一步升级。

2015年01月28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要求,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牵头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国校园足球逐步回归教育的理性发展道路上来。

2015年3月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方案中多处提到校园足球,校园足球与中国足球事业的关系愈加密切。二、校园足球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势头良好,在相关部门指导下,通过全国上下近几年的努力,校园足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体制的变革

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推行“校园足球计划”的分工中,比赛组织、业务培训、训练监督等工作由中国足球协会来组织进行,而参加校园足球相关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训练组织则由各自所在布点中小学校来实施。理论学者普遍认为这种足球业务指导归属体育行政部门和具体组织实施落脚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相互割裂管理体制阻碍了校园足球推行的实际效果,且实践证实效果差强人意。自2014年底,校园足球管理体制进行了较大的变革,由教育主管部门为主来推进校园足球开展。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在遵循教育规律、体育训练规律的前提下,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科学开展校园足球,实现了真正以教育为主的教体结合培养方式。(二)课程的重视及四级联赛的建立和完善

从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正式推出和实施校园足球发展规划以来,短短几年间,校园足球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足球课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设,并开展校园足球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等比赛,全国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2014年教育部在制定新一轮《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2015―202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校园足球定点学校要达到2万所,每所学校要有1块足球场,有教学训练专项经费保障,配备至少1名专职足球教练,每周至少保证1节足球课;每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足球活动的人数达到2000万。(三)重视基层教练员的培养

发展校园足球,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基层足球教练员作为保障。基层足球教练员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水平将决定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甚至对中国足球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配合校园足球对青少年足球选手的培养,中国足协自身及在国际足联的帮助下,就举办了多期教练员培训班。各级地方足协在中国足协的带动下纷纷效仿,举办了多期教练员培训班,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将有力地提高基层足球教练员的数量和专业水平。三、校园足球发展遇到的瓶颈(一)理念上的误区

校园足球指导思想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普及足球知识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校园足球的推出是多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后的一次理性回归,让体育回归到教育上来,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正确的,也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然而由于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期望导致在校园足球开展实施中,重视校园足球比赛和成绩,认为这样就是为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忽略了多数学生的参与足球活动和学生体质问题,而其他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却不十分如意,其实是对普及和提高的一种曲解。(二)部分地区对校园足球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

校园足球开展对个体来说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从校园足球对中国足球的作用来看,校园足球开展之初就对普及和提高提出了目标,以普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足球竞技水平。在具体实施中各级学校却更多以注重比赛和提高为重点,对普及为主的校园足球活动、学校体育课中的足球教学等基础性工作重视不足。以抓比赛、抓成绩、拔尖子为模式的校园足球会影响了学校的普及,不仅提高做不好,普及也发展不好。校园足球在中国足球发展总体上的作用应该是打基础,因此校园足球应该以扩大足球人口为主要目标,因此校园足球的工作重点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清晰,各级学校要老老实实地做好校园足球的普及工作。(三)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

文化是校园足球的本质属性,而以人(学生)为本是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足球文化是校园足球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由它们构成的文化统一体。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方向,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规范。在校园足球文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专项经费到位率低,总费用不足;场地基本满足条件,但标准化程度不高;校本课程及课程设置的创新性不高;宣传不够、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四、小结

校园足球一经推出就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振兴中国足球、实现足球强国的梦想寄托在校园足球,人们对校园足球对中国足球崛起所起的作用期望太高,也使校园足球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把中国足球发展全寄托在校园足球显然是有问题的,从一个时期来看,足球水平的提高是需要时间的,期望校园足球的推出在短期对中国足球有较大的改善作用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足球发展的规律。因此,校园足球重在普及,应该强调参与人口越多越好,打好足球基础,增加足球人口。通过普及实现强身健体、掌握技能、塑造品格的育人目标,同时要尊重足球人才培养的规律,随着普及程度的广泛和深入,足球苗子的涌现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参考文献:

[1]何强.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J].体育学刊.2015.3(2):5-10.

[2]贺新奇,刘玉东.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11):108-113.

[3]古文东.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1(1):124-128.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8

每逢中国足球队兵败如山倒之际.总有绝望的球迷发出这样愤懑与不解的质问。

但是,一些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官员和教练表示:这种算法是错误的,中国这13亿人口当中,有多少足球人口?

答案是:足球人口极少,而且这些年来越来越少。

“愿意踢球的孩子真的不多了。就在几年前,还不是这样子的……”采访中,不止一个基层足球教练如此叹息,很有些“白头宫女说玄宗”的苍凉,繁华已过,空余寂寞。

上海,中国足球重镇,输送过大量国脚。上海市足协青少年部主任玄刚表示:在上海市足协注册的青少年业余足球云动员人数,今年1400多个,去年1600多,职业联赛开始前,上海这个数字曾达到8000人左右,“按上海人口比例来算,现在这个数字是差得远了。”

重庆,西部足球重镇,曾经人才辈出。重庆市足协技术部主任马渝昌说,2005年,重庆的注册青少年球员有1039人,到去年,下降到750人,今年可能只有600多人。

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在《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一文中写道:“据有关方面统计,在1990年到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5年至2000年,下滑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降至仅仅18万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5万多。”

相比之下,邻国日本人口仅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日本有60余万注册在案的青少年业余选手。

新千年前后,足球学校如雨后蘑菇,遍地冒出来。如今,足球学校的热潮已退,能够支撑到现在的,也都不太景气。

“重庆青少年足球在鼎盛时期,有四五所足球学校,400多人,还不包括几十所普通中学中的足球重点学校。但是这几年呈剧烈下降,足球人才基础空前缺乏,”重庆市足协技术部主任马渝昌叹道,“现在,重庆已没有一所足球学校,全部倒闭了。”

马渝昌在十年前曾经担任重庆渝海足球俱乐部主教练,他回忆说,当时暑假计划招300人进行培训,结果一天之内有500多人报名,“场地和教练不足,我们不敢招了,还要找熟人,走后门,才能参加培训班。”

但是到2005年的时候,重庆市足协在奥体中心招夏训班,搞了三期,最多的一期20多人,最少一期只有10来个人。

生源短缺,已经成了国内足球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无论是公办的。还是民营的。

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主任、中国足球学校校长郭洪峰介绍说:中国足球学校最鼎盛的时候是在1998、1999年,那时候在校学生有1000人左右,现在只有300人左右了。

在上海,即使足球基础一向雄厚的普陀区与杨浦区,也面临招生难的困境:

五、六年前,普陀区足球学校招生,从幼儿园大班到高中三年级,每个年龄段至少有30多个学生;如今,每个年龄段只能招收到十几名学生,而且70%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白洋淀足球场是杨浦区足球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阵地,火的时候,想进来要通路子托关系;冷的时候,两个年龄段凑起来也组不成一支队……“冰火两重天”――普陀区足球学校校长隗礼让如是形容这些年的变化。

足球学校招生困难,仅有的生源成为争抢对象,而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市场的无序,使这种争抢在混乱中进行,又造成仅有的一些足球人才的流失。隗礼让说:不久前上海一个球星办了一所足球学校,利用其知名度从普陀足球学校“挖”走了四五个好苗子,“这几个人在我们这里已经练了好几年,快要出成绩了,结果一下就跑了,我们几年的心血全部白费了,成年队员还有转会费呢……我们毕竟是正规的事业单位,不以赢利为目的。如果那个球星办的足球学校倒闭了,这些孩子不就是白白浪费了?”

中国青少年女足更是岌岌可危!这是记者在调查中获得的一些关于女足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中国足球学校女生数量从最多时的150人,降至50人;有“足球之乡”美誉的上海市杨浦区,白洋淀足球场每年只能招到几个青少年女足选手,不少人还是“白板”一块,根本没有足球基础……泱泱大国,踢足球的女性才2000多人,而美国有上百万人。

2007女足世界杯刚刚在中国落幕。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说:2000年到2006年,全球女子足球注册运动员的数量上升了54%。但是,中国呢?

足球人口锐减,让足球界人士忧心忡忡。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9

[关键词]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Swot分析;战略

[Doi]10.13939/ki.zgsc.2017.02.058

1引言

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成立于2011年,由原国安青少年梯队教练何洪光担任总教练,一直以校园足球为依托,开展青少年足球培训。俱乐部目前在通州多地设立培训基地,是京东地区规模最大,师资最雄厚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然而,目前俱乐部大小事项基本由总教练何洪光一人进行处理,部分教练兼顾着俱乐部内部一些比赛报名的事情,这样的状况不利于俱乐部的未来发展;同时俱乐部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合作学校拨发这两种形式,严重影响了俱乐部自身创造资金能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进行Swot分析,提出俱乐部发展鹇裕拟为俱乐部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真正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夯实基础。

2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Swot分析

2.1优势

2.1.1俱乐部发展初具规模

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成立于2011年,由原国安青少年梯队教练何洪光担任总教练,一直以校园足球为依托,开展青少年足球培训。目前俱乐部拥有全职教练员12人,兼职教练员2人,管理人员1人。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系分为小学校队梯队训练制度和周末兴趣班两种形式。在通州运河小学拥有4个训练梯队,通州马驹桥中心小学有2个训练梯队,通州临河里小学有2个训练梯队,顺义李桥小学有2个训练梯队。还开设了多班次的低、中、高不同等级的兴趣班。

2.1.2俱乐部竞赛成绩优异

2015年俱乐部运河小学梯队获得了“捷豹校园足球赛”的冠军,并且前往英国伦敦进行交流学习,获得了国家副总理刘延东、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蔡振华接见。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还多次参加北京市小学各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多次大赛的历练,宏运通足球俱乐部已经在北京地区有了不小的名气,在通州地区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关注。并且有多位队员获得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征召,前往捷克进行足球交流学习,这充分肯定了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的训练工作,为将来小球员们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1.3自身区位优势明显

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位于北京东部地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为主要招生地区,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依托潞城地区城市建设,方便建设俱乐部自己的足球基地,伴随着通州区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学校资源也会有所进步,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继续扩大俱乐部校园足球开展范围,提升通州区校园足球水平。

2.1.4师资力量北京市内一流

作为足球青少年俱乐部,教练员的能力是所有运动员家长所最为重视的,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现有教练员水平处于北京市一流水平,俱乐部教练员们每周进行业务学习与探讨,定期参加由国际足联组织的足球教练员讲师培训班。俱乐部不断向国外优秀俱乐部青训体系学习,由同一名教练带领同一年龄段球员进行为期6年的训练,中途尽量减少更换教练员对于球员训练以及比赛方式改变产生的消极影响,真正为每一位小球员打下扎实的足球基本功和培养极强的团队意识。

2.2劣势

2.2.1俱乐部人才仍然短缺

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作为成立5年的青少年俱乐部,极其缺乏管理人才,管理体系相对混乱,大部分发展协调招生工作全部由总教练一人负责,这对于俱乐部今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青少年俱乐部作为一个对未成年人负责的组织,不单单要让小球员们能有便利舒适的训练环境,更应该及时与小球员的家长进行相关的沟通,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小球员们的进步,减少家长们对自己孩子踢球的担心忧虑。

2.2.2俱乐部资金不足

如今绝大多数的青少年俱乐部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收取相应的训练费用,但是这仅仅只能满足俱乐部的日常开支,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需要更多方面的资金来源,用以吸引优秀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提升服务运动员的水平,乃至于未来修建自己的足球训练基地。随着中国足球市场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为中国足球出自己的一份力,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应该抓住这次机遇,与有意向的企业进行合作,以此多元化俱乐部的资金来源,扩大俱乐部的整体规模。

2.2.3组织机构混乱

俱乐部成立5年以来,一直以何洪光总教练为主要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没有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俱乐部内部管理混乱,无有效的客户后期跟踪机制与训练保障机制。教练员既要保障球队的训练,同时还需要与学员的家长进行沟通,联系球队外出集训与比赛的事项,这分散了教练员的精力,不利于球队训练计划的安排。有效的组织机构建设,能充分发挥每人的专业特长,同时更有助于俱乐部的健康发展。

2.3机会

2.3.1国家政策对于校园足球十分支持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开始着手对足球运动进行全面改革。随着足球界“打假反黑”活动不断爆出新闻,中国足协优化足球环境,已经升级到国家层面。《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强调加强校园足球的组织领导,建立分工合理、运行规范、监督有效的管理体制确保校园足球公平公正开展。这无疑大大活跃了足球赛事,为校园足球人才培养,四级联赛机制良好发展注入活力。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篇10

197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当时称“文部省”)把足球引入到小学体育课程内,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协调和奔跑能力。日本教育界认为,小学生在接受足球训练时会把踢球当作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专注力。目前,在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青少年局制定的体育课教学大纲中,足球与篮球、手球、橄榄球一起归为“进球型”运动,其教学目标为:通过控球和接传球,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和踢球的快乐。可见,在一般的日本学校教育中,均以锻炼体格、培养团队意识为目标,而不是以培养某一项体育运动的专业苗子为目标。日本中小学均不针对足球开设专门课,仅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球类运动的一个项目,因而,也就没有专门的足球教学教材和训练指南。

同时,在体育课外,根据文部科学省体育・青少年局的规定,在各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监管下,日本学校积极响应,广泛开展学生放学后自愿参加的“运动俱乐部活动”(BUKatSU),其中足球俱乐部的活动就非常受欢迎。因此,事实上,日本的快乐教育理念在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掘、输送专业苗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优秀足球苗子的选拔和培养

1.日本足球协会(JapanFootballassociation,JFa)

日本足球协会是统括日本全国足球运动发展相关工作的最高机构,其旗下包括日本职业足球联赛(J-League)、日本足球联赛(JFL,半职业联赛)、日本室内足球联赛(FutsalLeague)和日本女子足球联赛等。

根据JFa《2005年宣言》,日本足球的发展目标为“2015年协会会员人数达500万人,日本国家队进入世界前十,2050年日本举办世界杯并获得冠军”。JFa以足球运动的普及、足球人才的培养为日本足球发展的两个车轮和自身使命。JFa认为,足球人才水平的提升均通过基层培养(Bottom-up)、选拔培养(pull-up)两种方式进行,缺一不可。日本优秀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主要通过JFa的国家训练中心制度和足球俱乐部青少年梯队制度予以贯彻和执行,包括学校、俱乐部在内的各类组织机构均参与其中,形成合力。

2.从地方到国家的“金字塔”训练梯队

为选拔和培养优秀足球储备人才,JFa设立国家训练中心制度,为日本的足球教育创造了专业的训练指导环境。国家训练中心制度共有4级,从下至上分别为“各地区训练中心”(相当我国的一般城市和地区)、“47都道府县训练中心”(相当我国的直辖市和省)、“9大区训练中心”和“全国训练中心”。(见图1)日本的“全国训练中心”设在大阪府界市,是唯一由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培训基地,其他各级训练中心的具体工作由各地区足球协会负责。各级训练中心设有专门场地组织运动员的集训、比赛以及教练员的进修和研讨活动。

在学校开展的俱乐部活动中发掘出的优秀足球苗子会被输送到各地区训练中心进行训练。训练中心已形成比较成熟的选拔机制和梯队建设。在各地方足协的领导下,从年满l2岁的少年队到17岁青年代表队直至国家一线队,各级别选手都能得到高水平的训练。

3.各年龄段有序衔接的“一贯制”足球培养理念

国家训练中心制度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特点,制定了从6岁到16岁(U6~U16),每隔2岁的训练方针,保证了各年龄段运动员之间的有序衔接。在训练方式上,10~12岁期间主要学习基本技术;14~16岁为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阶段,通过11对11的打法,训练队员对位置的适应性;16岁以后进行成人足球的训练;18~20岁当身体停止发育进入稳定期时,开始综合技能训练。

总之,日本对足球运动员实施的是“一贯制”足球的培养理念。JFa依此制定了统一的足球训练大纲,从小学开始,根据各年龄段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征,分阶段设计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依次往上分别是U12、U15、U18等各年龄段,训练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保证了运动员扎实的技能基础。

4.JFa足球学校

在对足球人才进行普及式培养的同时,JFa分别在福岛(2006年)、熊本宇城(2009年)、坍(2012年)和今治(2015年)开设JFa足球学校,为具有足球天赋的孩童提供寄宿制和初高中一贯制的具有“世界水准”的精英教育,以培养具有足球专长与人文素养并存的日本未来社会的领军人才。

三、裁判员的管理与培训制度

日本建立裁判员训练中心,以帮助提高各地区足球水平的均衡发展。该中心的主要目标为:通过培训和研修,提高2级裁判员的水平并扩充3级裁判员的数量,发掘裁判员人才。裁判员训练中心分为国家训练中心、地方训练中心、都道府县训练中心以及女子裁判员训练中心等四类。

该中心的培训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学习竞技规则;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体能训练和强化;增强技术和协调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各自所属区域足协制定的方针政策。

四、教练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日本对足球教练员资格的规定很严,即便是退役国脚任教也必须要有教练资格证。日本一般通过足球协会培训教练员。

日本足球教练资格分为少儿教练级、C/D级、B级、a级以及S级等五个等级。针对每个等级,足协开设教练员培训班,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培训,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少儿教练级培训主要面向指导10岁以下孩子踢球的教练员或者孩子的家长;C/D级主要面向指导12岁以下孩子并以班级为训练主体的教练员;B级教练需要有C级教练资格才可以参加培训,最高级别的S级教练资格可执教J联赛和国家队。

近15年来,日本已有超过2万名教练员在足球发达国家留学或者进修,在提高执教能力的同时,也将足球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训练方法带回了日本,从而保障了足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能接受科学的培养。目前,日本已不需要大量聘请外国教练员,本国教练员就可以满足国内训练的需求。

五、足球学员短期派出政策

日本为提高本国足球竞技水平,一度将出国留学作为培养年轻运动员的途径。近十年来,先后有一万多名日本青少年去巴西学习足球。从经验上看,虽然日本出现过三浦知良通过留学巴西获得成功的案例,但实际上通过出国留学途径能够参加本国职业联赛获得成功的球员数量并不多,因此日本球员的出国留学热潮已处于下降态势。

2003年,日本开始了U-13/14高水平队员的集训和海外训练制度。13岁年龄组和14岁年龄组的男女运动员每年3次,每次5~6天赴海外进行集训。男选手主要从国家集训中心队中挑选,女选手主要从各地区及都道府县的基层训练中心中挑选。各年龄组的运动员,在每年年初依照惯例与韩国同年龄球员进行合宿训练,以增强适应性和对抗能力。另外,17岁年龄组运动员每年参加aFC等国际比赛积累经验。

六、各级学校足球竞赛

近年来,随着学校联赛的不断壮大发展,日本青少年足球竞赛品目繁多。在少年阶段(U12以下),有全国少年足球锦标赛及J联盟举办的U12足球节。在初中阶段(U15以下),有高元宫杯全国U15足球锦标赛(初中+俱乐部)、日本U15联赛(学校+俱乐部)、全国俱乐部锦标赛(俱乐部)、全国初中学校体育大会、全国初中足球锦标赛、国民体育大会、全国俱乐部东西对抗战、U14J联赛(J俱乐部+其他俱乐部)、U13J联赛(J俱乐部+其他俱乐部+学校)、J联盟U14强化训练(J俱乐部选拔队)在内的10项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