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十篇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十篇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45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1

关键词: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一、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创新需要有金融的大力支持。实践经验表明,从企业科技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科技创新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投入,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2016年7月28日我国公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金融支持作为推动全面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扩大创新投资规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可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已成为了当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

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King和Levine(1993)认为,金融系统能够选择最有前景的项目和企业,优先对这些项目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促进其科技创新[1]。卡萝塔・佩蕾丝(2007)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金融资本与新技术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金融资本对重大科技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的重要意义[2]。国内学者多来研究。孙伍琴(2004)从金融结构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认为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比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更有效[3]。姚耀辉(2010)认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侯晓辉等(2012)认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5]。赵丹妮和任晓怡(2015)认为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互为因果关系,而北京市金融发展是科技创新的原因[6]。

体来看,已有文献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或区域层面,以省市为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金融某一方面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较多,将金融发展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较少。天津是我国金融较发达,科技创新比较活跃的地区,研究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对提升天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天津金融体制及完善金融服务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将协整理论运用到天津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中,分析二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将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分解为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并由此选择观测指标,全面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最大限度的还原天津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关联互动的现实表现。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能够被市场认识并接受是从该项技术的市场成交价值来体现的,因此本文选择技术市场成交额作为科技创新指标。金融发展水平主要通过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等三个指标进行评价。其中,金融规模指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金融结构指标FS用直接融资占间接融资的比值作为衡量。金融效率指标Fe用储蓄与贷款的比值来反映。

鉴于数据的可获性,我们选取1993-2014年的年度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天津统计年鉴》。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减少异方差和共线性等现象的发生,对科技创新、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进行了取自然对数处理,以变量Lntm、LnFiR、LnFS和LnFe来表示。

三、实证检验结果

(一)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eViewS8.0,应用aDF检验法对时间序列Lntm、LnFiR、LnFS和LnFe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可以看出,Lntm、LnFiR、LnFS和LnFe均存在单位根,都是非平稳序列。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Lntm、LnFiR、LnFS、LnFe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确定Lntm、LnFiR、LnFS、LnFe均为一阶单整序列i(1)。

(二)协整检验

应用Johansen检验方法,对服从i(1)过程的4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由于Johansen协整检验以VaR模型为基础,协整检验之前,首先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本文根据aiC和SC最小标准,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选择数据有确定性线性趋势,协整方程只有截距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被检验的四个变量之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如以下方程:

Lntm=15.15012LnFiR-0.481284LnFS+0.783300LnFe(1)

(2.10387)(0.14876)(0.87072)

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天津市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科技创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天津市科技创新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显著正相关,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每增加1%,引起的科技创新产出将分别增加15.15%和0.78%,相比较而言,金融规模的增加相比较与金融效率的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表明长期以来,金融规模在天津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而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显著负相关,说明当前天津的金融结构不利于金融创新水平的提升。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虽然反映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和科技创新指标都是非平稳的,但由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由表3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金融规模是科技创新增长的Granger原因。在5%的显著水平下,科技创新是金融规模增长的Granger原因,金融规模与科技创新互为因果关系。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下,科技创新是金融效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金融效率不是科技创新增加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20多年来天津市科技创新的发展主要由金融规模的增长推动的,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没有对科技创新产生显著影响;而天津市科技创新的发展也促进了天津金融业总体规模的增加和金融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通过对天津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从长期来看,天津市科技创新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金融规模的扩大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对天津科技创新均可产生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金融的规模扩大较其的效率提高对科技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2)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天津市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不仅可以促进金融规模的扩大,也能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衡量天津市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中,只有金融规模的扩大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金融结构和科技创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究其原因,虽然过去二十年多天津市金融业发展速度很快,金融规模扩大明显,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增加,但这些并没有带来金融结构的明显改善,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在金融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与科技创新的发展并不相适应。总体来看,推动金融发展是促进天津科技创新的长期战略选择。未来天津应在充分发挥金融发展中的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KingR.,LevineR.Finance,entrepreneurshipandGrowth: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3(3):523-542.

[2]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孙伍琴.论不同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4(2):182-186.

[4]姚耀军.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J].财贸经济,2010(4):26-31.

[5]侯晓辉,王青,冯宗宪.金融生态与中国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J].产业经济研究,2012(3):59-78.

[6]赵丹妮,任晓怡.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比较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2):97-100.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2

关键词:科技中介机构;结构洞理论;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C912;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7-0138-04

科技制度推进的力量使我国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理论引导的不足也使科技中介机构在较快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功能欠缺、定位不清及角色缺位、发展不均衡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不仅关系到科技中介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从结构洞理论的视角来探讨如何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以期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一、伯特的结构洞理论

社会网研究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在格兰诺维特关于弱关系讨论的基础上,罗纳德·伯特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又是对社会网分析的经典贡献之一。伯特认为,所谓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者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象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因而称作‘结构洞’”[1]。例如在aBC网络中,如果aB之间有联系,aC之间有联系,而BC之间没有联系,则BC是一个结构洞。BC如果要发生联系,必须通过a。在aBC网络中,a作为BC之间的第三方,BC结构洞的存在为a提供了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如图1所示)。

围绕结构洞这一概念,伯特提出了其结构洞理论的一系列观点:第一,在社会网络中,结构洞能产生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因而占据结构洞的第三方可以获得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成为齐美尔所说的渔翁得利的第三方,第三方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偏好和利益而谈判[2]。第二,“如果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玩家这端没有结构洞而关系的另一端有丰富的结构洞,那么玩家就具有了结构自主性。这些玩家位于获取网络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的最佳位置[2]。”第三,从结构洞理论出发,优化网络应遵循效率及有效原则。所谓效率原则,就是通过最优化网络中非重复关系人的数量来优化每个关系人的结构洞产出,为存在更多非重复关系人的网络提供更多的利益。所谓有效原则,即应区分初级关系人与次级关系人

初级关系人(primarycontact)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重要而关键的人,二是表示关系人之间联系较多,关系的亲密度较高,往往与次级关系人相对。而通过非直接关系发生联系的那些人属于次级关系人(secondarycontact)。参见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

,以集中资源发展与初级关系人的关系。这样,通过集中维持与初级关系人的关系,就能构建有效的网络规模,网络利益也由此得以增强[2]。

此后,伯特运用结构洞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经验研究。首先,他将理论检验放到经济交易领域。利用美国商务部自1963年以来所提供的二手数据,对美国77个生产市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果结构洞的分布给生产者带来与供应商或消费者进行谈判的优势,生产者就会为自己的利益而谈判。如果市场的生产者拥有结构自主性,那么该市场的边际利润就应该增加[2]。其次,伯特又对美国一家高科技领军公司中高级经理的成就及其网络数据进行了分析,他发现,结构洞的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给经理人带来优势,拥有丰富结构洞网络的经理人有升迁得更快的趋势,他们也倾向于比别人更早升入当前的职位[2]。

伯特的结构洞理论及其经验研究展示的巨大解释力,不仅丰富了社会网的理论探讨,同时也被应用到科技中介机构的经验研究中,推动了科技中介机构研究的进展。

二、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科技中介机构研究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创新过程中的第三方、经纪人、信息中介[3]在创新过程中,主要以人或经纪人身份连接创新的双方或多方[4]。科技中介机构在创新网络中的位置与伯特结构洞理论的第三方暗含亲和,因此,结构洞理论对第三方的分析也被运用到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研究中。

例如,Hargadon和Sutton通过对美国最大产品研发企业iDeo进行了研究认为:跨行业网络中,技术中介组织通过占据结构洞的有利位置,起到了技术桥梁和资源整合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虽然iDeo与国内现阶段主要从事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还有不同,但两者均能起到技术桥梁和资源整合的作用却是相似的[5]。tiwana对于创新搜寻项目联盟的研究也发现,跨越结构洞的桥梁连接为获取多样化知识提供了机会,因而提供了创新潜力。ahujia在《合作网络、结构洞与创新》中,也以国际化学工业为样本,从企业中心网络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间关系对焦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6]。分析表明,当企业处于行业内合作网络中的经纪人位置时会获得更多的专利产出。同时,ahujia的研究还表明,对结构洞作用的分析要考虑特定的网络背景,在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结构洞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负面影响,即结构洞越多,企业获得的专利就越少[7]。

国内运用结构洞理论也进行了相关的经验研究。比如,谢一风等就对产业开放式创新平台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产业创新平台的管理者处于经纪人的角色,一方面,他们可以及时地获取信息,为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与创新相关的信息与资源,从而降低成员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实现知识的转移与整合,促进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与权力,有利于制订产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的运行规则和对参与、利用创新平台的组织进行监督与约束,从而降低参与或利用平台进行合作的企业间的监督与执行成本[8]。

对科技中介机构或具有技术中介性质企业的经验研究表明,结构洞能够产生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因而科技中介机构通过占据结构洞能获得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进而推动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的进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重网络结构的优化,否则就会出现ahujia所遇到的情形,网络成员的异质性不高,拥有丰富结构洞的主体并不一定能获得较高的收益。总体而言,国内外的经验研究展示了结构洞理论对科技中介机构研究的强大解释力。

三、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视,我国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成立技术交易服务机构2万余家,常设技术交易市场近200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4家,从业人员近50万人[9]。但是,科技中介机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技中介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定位不清及角色缺位

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多脱胎于政府[10],带有浓厚的体制色彩,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政府参与机构设置、人事任免、经营管理、利润分割的现象。比如,是否需要设置科技中介机构,在哪些领域设置,其服务范围如何界定,诸如此类的问题往往受到政府过多的干预。于是,科技中介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其定位不清及角色缺位。一方面,对于本应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服务内容,科技中介机构却过多依赖政府的干预与投入,“等、靠、要”思想严重。另一方面,即使对待长期从事的服务,科技中介机构也往往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与创新主体互动沟通,未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样的局面使科技中介机构不能很好发挥桥梁的作用,进而导致其市场生存能力较差,其结果不仅会妨碍自身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创新的有效推进。

(二)科技中介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导致供需失衡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机构应具有信息沟通功能、资源整合与组织协调功能、增值服务功能及成果转化功能[11]。然而,从我国科技中介机构近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数量得到较大增长,但功能仍然较弱。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没有构建服务信息系统,没有实现与创新主体的良性互动,专业人才缺乏,服务内容差异化不明显[12],没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使是在发展情况较好的北京,许多科技中介机构的规模也较小,服务技术落后,内容单一,服务功能上多处于技术创新下游,而进入技术创新上游的还较少,主要业务仍局限于简单的、低层次的技术信息服务,缺乏面向特定行业的多功能服务。[13]

功能上的欠缺,体现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又进一步导致了科技中介机构的供需失衡。一方面,大量科技中介机构由于未能展现功能优势,其生存与发展难以得到创新主体的普遍认同;另一方面,创新主体的有效需求也难以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得到很好的满足。当然,供需结构的不平衡又加剧了科技中介机构的竞争,使其发展在市场压力下陷入尴尬的境地。于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与推进创新之间就难以形成有序的良性循环。

(三)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不均衡,创新网络亟待完善与优化

从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历程来看,世界各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出现与发展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中介机构则都孕育于成熟和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14]。正因如此,国内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也使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呈现出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即发展态势呈现从东到西的梯度下降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和地区,其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程度远远高于经济较落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即使在同一地区,发达城市和发达地区也往往集中了科技中介机构的大部分,其他地区则数量相对较少,发展较落后[15]。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不均衡以及条块分割造成的信息交流壁垒,使科技中介机构未能形成网络化协作局面,从而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整体发展,制约着我国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

四、结构洞理论对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启示

(一)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应以结构洞的存在为条件

在创新过程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研发能力不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社会网络也不够完善,在各创新主体之间往往会存在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情况,即伯特所说的“结构洞”。结构洞的存在制约了创新主体之间的良好沟通和良性互动,对于整合创新主体的资源、实现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无疑都是一大障碍。因此,在创新主体间存在结构洞时,就需要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或者发展现有科技中介机构,以填补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之间的结构洞,将关系间断的创新主体联结起来。这样,科技中介机构就能以人或经纪人身份,在创新过程的各个方面联结创新的双方或多方,为潜在的合作者提供信息,为双方或多方交易担当经纪人,为正在合作的项目充当交流媒介或中间人,为合作创新的结构寻求建议和资金支持[4]。于是,就能促进创新主体融入创新网络,达到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功能的目标。

当然,如果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已经建立起强关系,或者现有科技中介机构已将创新主体联结起来,即存在较多冗余关系、缺乏结构洞时,就应认真审视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布局和区域布局,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否则,科技中介机构覆盖范围、专业领域的过多重叠,较多冗余关系的存在,将加剧科技中介机构供需失衡的矛盾。因此,正如伯特所说:“结构洞是第三方活动的条件”[2],只有以创新网络中结构洞的存在为前提,结合创新主体间存在的结构洞数量,合理设置科技中介机构,才能较好地解决科技中介机构供需失衡的问题,也才能使科技中介机构凭借占据的结构洞优势,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服务于创新主体。

(二)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应遵循效率及有效原则

在创新网络中,科技中介机构跨越结构洞将各类创新主体联结起来,构建起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心的网络。要使科技中介机构在这一网络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就要在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过程中尽可能实现网络优化。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应遵循效率原则和有效原则。

一方面,从效率原则出发,应使科技中介机构所联结的各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更多非重复关系或非冗余关系,即存在更多基于异质性基础上的结构洞;同时,当创新主体之间存在较多冗余关系时,应适度调整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布局和区域布局,减少服务对象、服务领域的重叠,使科技中介机构的设置更为合理化。另一方面,从有效原则出发,应在科技中介机构联结的创新主体中,区分初级关系和次级关系,集中精力维持初级关系,并在初级关系的基础上借助次级关系扩展网络,进而形成一个既枝蔓横生又相对集中的网络结构。比如,科技中介机构C可以通过与a和B建立初级关系,进而与a和B联结的创新主体形成次级关系,以此将a和B所联结创新主体的资源整合进C的网络中(如图2所示)。再如,对于科技中介机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果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中介机构受资源制约,自身发展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创新主体需要时,可以通过与发达地区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初级关系,进而把发达地区科技中介机构所联结的资源整合进自己的网络中,从而扩大自身网络的有效规模,起到促进欠发达地区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改善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现状的作用。

(三)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应发挥其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

伯特认为,“知道一个机会,或者处于一个可以发展机会的位置上,与将它利用起来是两码事[2]。”同理,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如果仅仅流于形式就偏离了初衷。因此,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重要的不仅是组织形式,更在于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这才是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目标所在。

结构洞理论认为,信息利益的实质是信息通路(access)、先机(timing)、举荐(Referrals),而一个能提供信息利益的结构洞也能衍生出控制利益[2]。也就是说,如果科技中介机构的设置是以结构洞的存在为前提,这样的位置就能使科技中介机构获取网络提供的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给科技中介机构带来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能够及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且知道谁可以有效地利用它;另一方面,凭借信息优势,科技中介机构又能够获得控制优势,即选择让谁使用它。正如伯特所说,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是相乘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与增长,从网络的结构洞中喷涌而出[2]。因此,从结构洞的理论视角出发,要实现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目标就要充分发挥其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

首先,要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信息优势。面对创新信息的广泛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科技中介机构要将各创新主体的创新需求、创新成果汇集起来,构建服务信息系统,及时、有效地沟通创新主体的供给和需求,为科技与经济的对接提供通道,达到强化信息沟通功能的目标。其中,涉及到需要政府建设与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由政府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予以解决。

其次,要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控制优势。在掌握丰富信息的基础上,科技中介机构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的流向,将分处结构洞两端的创新资源供求方联结起来,较好地解决创新资源供求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顺利转化。同时,还可以针对供求双方的信息及需求,通过赋予现有信息新的价值来实现增值服务,达到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在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的基础上,就能强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使其获得立足市场的能力,进而在此过程中明确自身角色,摆脱角色缺位的困境,并因此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应注重提高其结构自主性

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应注重提高其结构自主性,尽可能减少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结构洞,使其居于获取网络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的最佳位置。否则,一旦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结构洞,就可能导致科技中介机构无法提供企业所需的创新资源,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也无法通过科技中介机构顺利转化。这样,科技中介机构的不可替代性就会受到质疑,其立足市场的基础就会动摇,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要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结构自主性,就要在集中精力维护初级关系的同时,不忽视次级关系,因为次级关系能形成对初级关系的替代,而这类替代对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结构自主性同样不无益处。

(五)培育与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应避免信息壁垒给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社会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第三方可以获得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但第三方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偏好和利益而谈判。科技中介机构在促成创新主体双方或多方合作时往往也会从自身的偏好和利益出发,而基于这样的偏好和对利益的追求有时会造成人为的信息壁垒,给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作为科技中介机构而言,随着市场化转型的推进,必然要从中介服务中获益。当然,作为占据结构洞的第三方,它可以获得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正因如此,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思考,科技中介机构在联结创新主体双方或多方时,往往会尽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而不是从如何对技术创新更为有利的角度来运作。这样就可能导致创新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甚至有可能造成人为的信息壁垒,进而影响创新的推进。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3

abstract:ChangzhouisanimportantcityinYangtzeRiverDelta,whosetechnicalinnovationpolicysystemhasevolvedfor20years.itsevolutionroadincludesfourphases:buildingprototypephase(1984-1988),initialdevelopingphase(1989-1991),modulatingandsystemizingphase(1992-2000),developingandperfectingphase(2001-).policyevolutionhastakenonfivecharacteristics:numberandobjectshasraised,meansandtargethasdevelopedasystemandprojectshasbecomemorescientificandreasonable.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策;演变历程;民营科技企业

Keywords:technicalinnovationpolicy;evolutionroad;privatetechnicalcompany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001-02

0引言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1]。由熊彼特的观点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上世纪90年代,我国把“创新”一词引入了科技界,形成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各种提法。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教授李正风认为,目前,“创新”一词在我国存在着两种理解,一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创新,二是根据日常含义来理解创新。日常含义的创新简单说来就是“创造和发现新东西”,而经济学角度的创新指的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2],其实等同于科技创新的概念。从实践中看,在“科技创新政策”中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具有经济意义的新的创造,即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贡献[3]。由于科技创新比科技运用能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4],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首要内容都是创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科技政策几乎等同于科技创新政策。从常州市所实行的科技政策来看,对于科技创新(尤其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是其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总体来看,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的演变经历了雏形建立、初步发展、调整与体系化和发展完善四个阶段。

1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雏形建立阶段(1984-1988)

1984年常州市科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下达《关于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办法的意见》,明确了在科技发展方面实行基金制,为常州市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常州市开展创建“科研型工厂”活动,旨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成效。1988年1月,常州市科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革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稿)》,同年,针对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常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创建科研型工厂工作的意见》,对原有的关于科研型工厂的政策作了改进。这一阶段,常州市在科技基金的设立及改革、“创建科研型工厂”活动的不断开展中,明确了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确定了科技政策的服务对象,并且系统的规定了对于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的激励措施,常州市科技政策体系的雏形显现了出来。1988年6月,常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与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关于加快和深化常州市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全面而系统的就快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执行措施,为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常州市科技创新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标志着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雏形成功建立起来。

2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初步发展阶段(1989-1991)

1989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常州经济的决定》(下称《决定》),并相继推出了《决定》的若干政策措施。上述《决定》被认为是常州市“科技兴市”战略的首次提出。1989年8月,市政府了《常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优惠办法(试行)》。从1989年起,常州市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科委提出的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为宗旨的火炬计划,1991年5月,国家科委批复《关于建立苏锡常火炬带的复函》,同意苏锡常地区建立火炬带,这是我国的第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带。至此,常州市的科技创新活动与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相联系起来,科技创新政策的针对性也更强了。1991年8月,为了充分发挥专利工作在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和产品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常州市颁布了《关于贯彻国家四委一局,全面开展我市企业专利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在保持国家政策延续性的基础上,对常州市企业发展专利工作提出了多项指导和具体要求,体现了常州市对企业专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推动了常州市专利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地推进了常州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在这一阶段,常州市提出了“科技兴市”战略,并与之配套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思路清晰、主线分明,但是政策数量不多、涉及范围窄,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调整与体系化阶段(1992-2000)

1992年4月,常州市颁布了《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施细则》,确定了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范围和认定条件,该实施细则加快了苏锡常火炬带常州开发区常州城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促进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92年5月,为了促进和鼓励常州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实施“火炬计划”、“苏锡常火炬带常州开发区的火炬计划”(以下统称“火炬计划”),《常州市关于促进和鼓励“火炬计划”实施的暂行规定》颁布实施,该文件规定了“火炬计划”的支持重点与范围、银行贷款、税收、奖励等等。1992年10月,为了确立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常州市出台了《关于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有关问题的意见》。

上述三部文件的政策对象都是“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件的指向、内容都非常具体,且出台频度高,在当时我国“开发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环境下,常州市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此外,1992年4月,常州市还出台了《关于企业提取科技开发基金的规定》。1992年8月,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当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国家科委审定,正式成为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加速发展阶段,同时也为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更上新台阶,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带来了契机。1995年4月,常州市颁布《常州市民营科技型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同年10月,《常州市民营科技型企业互助基金章程》颁布。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改变了过去鼓励科技创新政策以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为对象的状况,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地位和政策保障。1995年8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1997年8月,常州市科委制定了《常州市关于加速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该意见提出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各级财政应努力增大高新技术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的优惠政策、对科技人才的奖励等等。

这一阶段,常州市的科技创新政策宗旨由“科技兴市”战略调整成“科教兴市”战略,更多的考虑了社会整体对于企业及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的影响,使得政策思维更加科学。在具体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方面,成立了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并与之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概念及相关政策;对科技人才的奖励形成了制度,等等。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调整和政策的体系化,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框架就构建起来,并沿用至今。

4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发展完善阶段(2001-)

毫无疑问,任何一项政策体系都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由于其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发展日新月异,与其相配套的科技创新政策也就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2001年至今,是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发展完善阶段。在这一阶段,在前一阶段的科技创新政策框架下,政策体系的每一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4.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成果显著2000年后,常州市及辖下各行政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频度高、成果显著。这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动向如下:2001年,常州环保产业园、常州电子科技产业园、常州软件园开园,其中常州环保产业园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立并重点扶持的国内首家特色园区;2002年新增省级钟楼经济开发区,年末全市共有1个部级和9个省级开发区;2003年,市科技局出台了《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意见》,武进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2个省级、8个市级科技示范园区,进区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达36家,常州“三药”科技产业基地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常州软件园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完成了《2004~2007年常州新型涂料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和《2004~2007年国家火炬计划常州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常州软件园通过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验收;2005年,成立了常州市科教城,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意见》和《关于鼓励和扶持动画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常州软件园区内建立了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006年,了《科教城引进研发、科技中介服务等机构若干优惠办法》;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常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认定考核管理办法》、《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常州软件园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10年,制定了《常州市绿色产业创新型园区建设方案(2010-2015年)》,致力于将此园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要载体。

4.2常规科技创新政策涉及方面更多,更加完善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着力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建设。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了知识产权的管理。颁发了《常州市促进科技经济国际化若干规定》,以及《常州市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暂行规定》;2003年,修订了《常州市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办法》;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及《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实施意见》;2005年,颁布了《在常高校与企业“科技兴企行动”实施意见》、《常州市企业品牌建设管理办法》、《常州市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常州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常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2006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意见》及与其相配套的《若干实施管理办法》和《若干奖励、资助办法》、《关于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常州市专利申请资助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企业登记操作规程》、《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实施细则》、《关于促进担保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常州市企业技术开发费奖励实施细则》、《关于加快推进技术标准工作的意见》、《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税收优惠若干操作规程》、《常州市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等等,这一年政策力度极大,成果最为丰富;2007年,出台了《关于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奖励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创新创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出台了《常州市专利申请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常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操作规程(修订)》、《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探索政产学研合作的“常州模式”。

由上可见,2001年至今,常州市出台的常规科技创新政策囊括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中介机构、保护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联合、对于高新技术的各种奖励优惠等各个方面,科技创新政策得到了空前的充实和完善。

4.3民营科技企业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2002年,先后颁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州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办法(暂行)》,对先前的民营科技企业政策进行了补充和完善;2005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对2004年度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优秀民营高科技企业进行了表彰,这是常州市历史上第一次把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表彰作为政府文件列出,体现了常州市对民营科技企业这一企业群体的重视。

4.4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政策更加具体和具有吸引力

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和激励绝大部分包含于前述提到的各项政策中,此外,2001年至今,常州市还出台了一些专门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政策措施,总结如下:2003年,常州市政府颁布了《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常州市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资金管理办法》、《常州市人才柔性流动管理暂行办法》,常州高新区(新北区)随即制定了《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05年,实施“人才强市”战略,2006年,出台了《人才开发资金管理规定》和《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常州高新区还制订了对进区留学生企业的优惠政策;2007年,出台了《常州市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意见》[5];2010年,出台了《常州市新一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意见》,新政策进一步拓宽了引才范围,打破了地域、资历、身份等限制,加大了政府扶持力度。目前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重点是以加快以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的急需人才队伍建设,目的是支持各类海外英才来常州创业发展,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动力。

5结论

常州市的科技创新政策经过二十多年、上述四个阶段的发展,具备了以下五方面特征:政策数量由少变多、政策对象由窄到宽、政策手段由单一到体系、政策目标由松散到形成自上而下的系统、政策方案不断趋向科学和合理。总之,1984年以来,常州市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为常州市的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活动这一宗旨,极大地推动了常州市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周燕.对北京高校科技管理未来工作体系框架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4):124-128.

[3]刘国雄.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4

关键词: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运行方法;战略地图;平衡积分卡

1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新常态时期的天然气行业,面临着市场供需、地企关系、价格机制、替代能源竞争、国家政策、市场改革、同业竞合、合资合作风险等交互影响[1],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提出了新挑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油气科技评估要突出创新导向,将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人才评估作为重要指标,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挑战和新要求下,建设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绩效评估方法与考评体系,解决现有绩效评估在不同类型指标体系、计算方法与流程等多层面间的离散性问题,从单一评估方法向体系性、总结性评估方法转换,是适应天然气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举措。

2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内涵

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是基于战略视域对天然气科技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及相关要素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管理的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实践性和全员性特征。其立足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管理、绩效与系统效率耦合等相关思想,将管理放置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评估与激励、技术价值化等现实环境需求下,运用平衡积分卡等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分解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关键要素并转化为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机构、项目与个人维度的逐层分解与剥离,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服务于绩效激励。该模式强调天然气科技研发、应用与实际生产的有机结合[2],保证天然气科技创新方向性、系统性、实用性与价值性,促进天然气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发展。研究构建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3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过程

3.1明确企业创新战略目标

3.1.1明确天然气科技创新总体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中央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发展理念,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和产学研结合,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研发应用、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提升公司发展内生动力。3.1.2明确天然气技术集成创新战略目标突破制约公司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构建满足川渝、服务全国、支撑海外的具有“油公司”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变,打造天然气特色研发体系;加强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和综合研究,打造天然气发展的技术中心。3.1.3明确天然气技术生产应用战略目标通过相关勘探配套技术研究,解决勘探开发相关技术难题;开展优质快速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实现钻井提速增效;提高单井产能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实现单井稳产增产;完善已开发气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提高采收率并降低综合递减率;完善标准化设计,缩短工期降低投资。3.1.4明确天然气科技研发体系战略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为重点,建设以专业技术研发体系、实验基础平台、博士后工作站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3.1.5明确天然气科技保障体系战略目标建立完善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建立技术合作联盟,构建多渠道的制度化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开放式科研环境;优化科技人才梯级结构;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3.2分解战略目标关键要素并转化为绩效指标

3.2.1以平衡积分卡为工具绘制战略地图战略地图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原理[3],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基于当年度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因果相连的多项战略主题,制定与每项战略主题相应的目标与措施,再把战略主题分解到相应的部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方法能使管理者从战略整体的4个维度来考察公司。西南油气田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4],结合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绘制出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地图(图2)。3.2.2分解战略主题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战略主题由战略地图引申而来,是实现战略地图的关键战略任务、战略措施及战略活动的总称。战略主题服务于战略地图,是对战略地图的进一步细化与分解。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则是对战略主题进一步分解,用以检测战略主题的执行效果。Kpi建立了一种将战略主题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的运行机制,使绩效考核体系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因此在研究战略地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战略主题并制定出了关键绩效指标(表1)。

3.3构建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指标与方法体系

3.3.1基于机构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机构维度的战略主题包含公司科技进步与科技贡献以及科研院所创新科技能力提升两大类指标[5]。公司关键绩效指标细分为天然气科技投入—产出绩效、管理提升、社会贡献三大类。其中,投入—产出绩效基于公司整体视域主要考虑经费、人员、资源等投入以及降本增效、社会贡献、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产出;管理提升绩效主要考虑管理创新投入与产出、管理创新分析能力、研发能力、组织与营销等能力[6];社会贡献绩效主要考虑天然气安全供应、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利用、节能减排、天然气经济效益、低碳化发展保障等[7,8]。科研院所关键绩效指标细分为科技管理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三大类。其中,科技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基础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指标;科技研发能力包括科研计划完成、科研成果应用、科研经费控制、科研质量控制情况、科研水平提高情况、科研能力提高情况、eRp及内控管理等指标;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科研质量、科研水平、自主创新、实验室水平、科研人才、国际学术会议、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等指标。在指标选择与权重设置过程中,对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经验法估算和德尔菲法,对能够直接以财务管理数据计算的采用加权平均等方法,保证指标的价值性与权重的客观性。3.3.2基于项目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项目是天然气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基本对象,也是天然气科技发展战略落实的载体。基于项目维度的绩效管理,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1)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了对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突破,从而发现新的经济可采储量、增加企业资产。(2)通过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延缓了老气田产量递减,维持和提升了老气田的现有产量。(3)经过科学论证优化了新井建设和布局,大幅度提高了新增天然气产量,贡献了新的价值。(4)天然气科技创新体系对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影响。因此,天然气勘探科技项目主要考虑天然气储量、天然气工作量及探井、钻井等综合指标;天然气开发科技项目主要考虑储量、生产能力与产量、工作量及相关综合指标;天然气利用与经营主要考虑产量及销量、天然气价格等相关指标。上述指标都可以通过生产运营数据进行直接量化和测算,基本上能够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参考价值。3.3.3基于个人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各院所单位从事科技研发与创新的人员,按岗位性质可以分为技术研发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两类: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岗位以知识产品、新型产品的智力价值和社会效用价值为目标;技术支持类员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较具体。基于西南油气田科技人员岗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比对多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对偶加权法设置科技人员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由于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主要具备严谨性、创造性等特点,绩效评估要突出工作能力、创新性、工作业绩等;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具有重复性、技能性等特点,绩效考评需突出工作业绩与工作态度等。

3.4实施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

3.4.1组织管理成立公司科技战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分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公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审查分公司科技战略绩效考核办法及其他重大事项;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制定考核办法并执行考核;公司核心业务部门提出本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与目标值,落实考核工作并反馈。3.4.2评估流程管理公司科技绩效管理流程是:下达计划完成评估及报告审查验收。绩效计划的制定是指在考核周期开始,绩效考核办公室按照公司科技战略的要求对被考核对象在考核期内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计划过程,包括绩效考核指标、结构、考核周期和目标值,以及绩效合同等。根据所构建的科技战略绩效管理指标与方法体系所规定的指标计分方法、权重型等相关内容,对被考核对象进行评价打分,并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实行分级制度。对被考核对象建立以绩效跟踪和信息反馈为基础的过程控制,双向沟通考核信息。3.4.3结果反馈与绩效激励公司及各级各单位应根据反馈的评估结果进行绩效激励。公司层面,通过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创新战略绩效投入—产出整体水平,分析科技战略执行与落实情况,为下一阶段战略调整与深入推进提供依据。科研单位层面,通过关键绩效考核,得出各单位绩效管理水平,作为年度绩效奖励等重大奖励的依据。最后,应当着力推进5个方面的工作:(1)完善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2)持续完善业绩考核体系;(3)落实工效挂钩机制;(4)充分发挥油气田企业总经理奖励基金等专项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5)实行科技人才双序列制度。

4结束语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5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目的

创新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间接体现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要素。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既包括其内部环境,也包括其外部创新环境。外部环境是一切有利于促进大学科技园开展创新活动,并对大学科技园内部结构产生作用与影响的外在因素与条件,如大学科技园所在区域与创新行为相关的软、硬件因素,以及对待创新的态度、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大学科技园的内部创新环境,指的是对大学科技园的整体创新行为发生影响的各种互动关系、价值规范以及情感态度的总和;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体,是在大学科技园各行为主体彼此之间、以及同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它影响着园区成员在创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并且能够被全体成员所觉知和描述。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机构、运行体制机制与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还会影响到大学科技园的内部人员的行为方式与行为倾向。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吸引、集聚、优化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将各种创新资源要素予以合理配置,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显示出大学科技园对创新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并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水平。

加强和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根本目的在于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型示范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关于大学科技园区的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无统一认识。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导向去观察、分析,比较我国各大学科技园之间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度评价,以反映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与发展状况。

随着“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研究”课题探索的逐步深入,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我们设计出一套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测评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状况。通过测评,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科技园自身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实际水平,从而发现自身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基础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立足于我们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实践认识。结合“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的调研需要,课题组分别对北大、清华、北航、北工大、西南交大、四川大学、北邮、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农大、华北电力大学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等10余所大学的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此作为设计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设计所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指标的评价范围

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涉及到大学科技园的内、外环境,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外环境因素。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研究,是顺应大学科技园社会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代表着对大学科技园的关注重心,从园区自身发展向园区与特定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转移、从单纯关注园区现有成就向兼顾可持续发展潜力转移的努力。因此,其最终评价指标不仅应体现园区发展的现况,还应体现出其发展潜力。这样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与单纯地对环境予以评价有明显的区别。

把握指标评价对象的环境特殊性

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研究,关注的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背景下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问题。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壮大,必然受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影响;同时,还因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和开放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加权设定上,必然体现出国家(区域)发展的特殊性。

区分指标评价对象的不同区域性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都与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环境是影响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对资源吸引力的强弱。比如,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明显与所处的区域有紧密的关联。因为,大学科技园具有强吸引力的区域环境对中小型企业的孵化、成长和提升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大学科技园对中小型企业吸引的重点既不同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在于对外资的吸引,也不同于传统产业那样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是侧重于对高水平人力资源、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的集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良好环境。例如清华大学科技园就是依托北京中关村这样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而发展迅猛。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创新环境是指由大学科技园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其中硬环境主要是由大学科技园区的物质环境与刚性的管理体制以及人员组成,软环境则是由大学科技园区的创新文化环境与弹性的企业管理文化和人文组织活动组成。从创新环境的内涵看,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客体。因此,设计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以保证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且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

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出大学科技园进行创新活动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规律性。因此,我们要考虑到尽可能从相关要素中选取最能体现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本质、企业孵化和创业等各项衡量指标,并且各指标要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指标设计的理论基础正确、指标设置的完备和指标评价方法的严密。总的来说,评价指标越系统、越具体,评价结论才能越全面、越科学。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指标设置需要少而精、突出重点,评价方法简便且易于操作、掌握和运用。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不仅是针对现实状况或结果展开,还应兼顾其发展潜力、资源要素的流动状况等,这是对其是否具有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反映,是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的实质表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价值观、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仅用定量指标难以准确把握,因而在设计指标体

系时,应以定量指标为主,辅之以定性指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影响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定量的指标更能够客观、精确地说明问题,但有些因素是非常重要但又不能进行量化的,例如国家的政策法规、大学科技园的创新文化等。

系统性原则

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的评价必须要有系统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的指标既包括大学科技园内创造价值的生产企业、产业,也包括为大学科技园服务的各种机构和法人机构。既包括大学科技园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包括大学科技园未来发展的潜在市场。既包括大学科技园内部条件、环境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也包括大学科技园区外部的条件、环境和资源等要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评价应是全面和客观的。

促进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把优化创新环境作为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必要条件,优化环境仍是今后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继续增加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投入,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大学科技园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根据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实际,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调整和优化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结构和力量布局,形成一批高水平、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社会公益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基地;加强大学科技园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园研究的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构建网络科研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加大力度完善开放共享、绩效考评等机制和政策,尽快形成完整的科学数据和资料共享标准规范体系。

推进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和科技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推动科技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及其评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科技园自身发展规律的创新环境评价体系,创造一个公正平等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以面向市场的应用开发研究主要以市场实现为评价标准,基础性研究主要以国际学术水平和原创性贡献为评价标准,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冒尖、甘于寂寞的大学科技园创新文化氛围。

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间接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顺利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顺利推进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必须从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人手,对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积极引入为大学科技园高技术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银行。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在促进和扶持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发展方面,中小银行发挥着重要又独特的作用。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中小银行应由政府出资创立,并通过颁布专门立法,明确中小银行的功能、业务范围、审批权限等具体内容,特别是应界定中小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与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的关系。

2,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使稀缺的资金资源流向大学科技园内高成长、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大学科技园内高成长、高回报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推行利率市场化,合理配置资金,使资金资源流向高成长的高技术企业,此外还可以把民间借贷市场纳入有组织的金融体系内,规范化的融资市场可为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来源。

3,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使用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进行预测,测出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未来几年的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对无形资产特别是科研成果、专利等进行科学的评估,综合得出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评级,使银行能够正确地掌握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的贷款风险。

正确看待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位置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作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主体机构,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积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力度,保证我国的电力行业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前景,彻底扭转我国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困境。

1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雄厚的知识产权和高端的科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我国现有的一些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昙花一现,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1]。

“十二五”以来,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呈现加速配置和流动的趋势,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不断加快,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能源资源型企业的重要一份子,电力企业也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落实和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十三五”是我国电力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键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电子企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加快构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逐步形成国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有利于实施行业领先战略的体制机制好文化环境,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2电力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

电力科技是指在整个电力工业生产运转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电力科技创新是指由科技创新主体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电力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将科技创新的设想作为引入起点,经过研究与开发,从而进一步改变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社会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对现有的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技术上的创新。

2.1面临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状况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科技创新的技术不够,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科技创新困境。以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为例,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在国内拥有25家分支研究所和检测中心,分布于全国8个省市,虽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然而由于各分支研究所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营业务种类繁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渠道不畅,从而导致部分分支研究所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追求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电力科技创新在人才的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电力科技创新是需要较多的科技创新人才。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应届毕业生,对其后续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这也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的缺失。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现阶段企业没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力科技创新建设中,尤其一些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重大电力技术项目的科技创新存在投入资金甚少的现状,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仍然有待提升。我国对于电力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比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发展。三是科技创新管理松散。基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一些控制和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很难对整个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进行统一管理,因此难以将先进的电力技术攻关形成产业规模,也难以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进来。这种分散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导致了电力行业存在难以跨越式发展的困境[2,3]。

2.2发展趋势

在现代电力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作用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出持续性且稳定性的发展趋势。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工业发展的有效性,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规模性、经济性方向发展[4]。

一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高度重视,正是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视,使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电网继电保护以及调度自动化均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升。从安全性角度上来说,电力科技应当从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技术、电网安全防御技术、电网事故恢复技术以及多回直流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入手,提高电网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二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规模性方向发展。国民经济在持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着电力需求的持续提升,电力需求的增长态势将呈现出显著的快速性与稳定性,由此也使得我国未来的电力科技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性特点。通过展开对大型水电开发技术、大型核电站建设技术、综合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三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经济性方向发展。在我国电力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性发展趋势的体现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之上,电力技术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契合性与适应性。因此,从经济性角度上来看,二次系统的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一次设备,通过对各种投入少、产出高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输电能力。

3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近年来,科技管理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从组织机构、科技人才、制度机制等多个要素建立符合自己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由电力企业牵头进行的科技创新项目,各电力企业对于此类项目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储备,在研发过程中也是以企业作为主体,可以将研发人员从产品开发部门独立成立单独的研发部门,或者使研发人员的工作独立于产品开发部门的生产技术支持工作。对于以研究院所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将研究院所作为一个整体,扮演研发部门角色,组织开展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其下属的依托企业建立的各分支研究所继续承担工程技术部门的职责,向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如图1所示。

4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举措

在科技创新管理上,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更多的关注于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变各企业科研活动自己负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科技管理方式转变等等一系列管理举措手段,使企业的科技发展规划与国家和集团战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激发各企业的创新活力。

4.1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科技创新活动既有连续性又有超越性,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对于电力企业科研院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研发人员招聘时,除了考核应聘者本身专业技能的高低,同时更应注重其个人品质的考核(例如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人才聚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发部门工作的整体氛围;在研发人员培养时,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应专门制定,研发人员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研发人员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更多的关系到动机和主动思考等个人品质相关的因素;在研发人员的激励上,引入“能上能下”的考评约束机制,建立与创新贡献和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把研发人员的收入与研发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相挂钩。

4.2打造协同共享平台,凝聚科技创新资源

以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面加强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对外部优质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在国家电网的影响力。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信息化平,统筹人才、成果汇编、试验研究等资源,推动科技资源在公司系统内的充分共享;二要建设开发型重点实验室,优化实验室布局,健全实验室协作组功能,建立有偿共享和对外开放的商业化模式,提高整体试验研究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建立产学研联盟,可以针对专项科研项目建立流动研究院工作站或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5]。

4.3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研发时间,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及早抢占市场高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各类项目发展迅速,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应该改变以往“自下而上”的自发管理模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项目经理制,企业和研发部门不必要对研发项目投入过多的关注,项目研发的进度可以通过定期的项目汇报会确认。此外,还应加强项目统筹策划,培育预研型科技项目,形成储备项目梯度,同时抓好科研工作的两头管理,分别在项目立项和项目成果管理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企业科研成果向高层次、原创型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李立峰.论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J].经济视野,

2013,12:364-365.

[2]白云.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解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5,32(5):275-276.

[3]刘松波.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中国人,2014,19:91.

[4]陈奕琴,范乃军.我国电力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3-5.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1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1.1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理论的价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研究科技创新的热潮。科技创新是提出新观点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统称,包含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站在新的角度对已知事物进行再认识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统一体[2],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潜能,使体系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1.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其产品生产的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具有单次性、固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使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增大,从而使科技创新的组织与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缺乏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筑产品生产的特性造成了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比较困难,增加了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而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改造新工艺的积极性。缺乏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受行业分割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建筑企业多限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生产活动,导致其科技创新活动只不过是针对某一工程项目的工艺改造或管理改进,而缺少一些原创性的科技发明。

2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2.1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中原地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主性的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缺少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科技贡献率比重较低,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多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缺乏创新意识。

2.2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

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受到建筑产品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建筑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建筑产品生产产地的绝对唯一性和作业区域的相对扩散性,对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沟通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业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负担各自的创新费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从而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2)受到支撑条件匮乏的制约。资金、人才与信息是建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资源。目前建筑企业利润普遍较低,缺乏转化资金,没有可靠的投融资渠道,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被闲置,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信息市场的建设比较落后,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实施。3)受到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的制约。建筑产品交易与其他商品交易的区别在于:建筑市场是先有商品交易而后才进行商品的生产,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单个工程项目往往被肢解成几个工程,由多家建筑企业同时承担施工作业,扰乱了市场秩序,打破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影响了工程质量,限制了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4)受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严密的行业管制和具体的操作规程限制,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这些限制和约束同样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型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创新,将企业转化成创新型企业,使研发制度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3]。因此,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观念与知识、制度与管理、研发与技术等各种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而构成的有机整体[4](见图1)。

3.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1)观念创新是一种思维和理念的综合性创新。建筑企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企业多年以来形成的陈规陋习,克服旧的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科技创新观念,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建筑企业观念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层需要进行观念创新,要善于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应围绕如何更好地开拓市场,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好的管理实践,研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流程,合理使用新材料,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2)制度创新是在建筑企业现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建立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员工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5]。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激励,使其固化。建筑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宏观层面上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由企业制定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从调研中发现,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建筑企业中仍存在产权结构混乱、组织机构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等现象,这些已经严重阻碍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3)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激励方式共同对科技创新人员起到作用(见图2)。4)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建筑企业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建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应该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将工程项目做为媒介,持续不断地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协作、科技培训等过程[6]。5)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个系统(见图3)。6)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应该以企业的管理者为核心,形成合理的决策,建立周密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职工紧密协作开展创新活动。建筑企业应建立明晰的权力层级,明确的决策主体,妥善处理好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决策的形成过程,利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适度分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决策的及时有效性。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建筑企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获取较高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尽早地整合优化企业的核心文化,改善组织结构和建设科技战略,强化管理创新体系的指挥和协调,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

4建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4.1发挥企业品牌与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

建筑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要将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发挥二者的整合效应。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树立起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为此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爱护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品牌。可以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增强建筑企业社会影响力,做好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经营,使企业品牌打入多个相关领域,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2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

1)建立开放式的用人机制。目前建筑企业的员工普遍面临着工作环境苦、作业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因此需要企业将人才引进与攻关课题研究相结合。2)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才使用机制,对每类人才进行跟踪管理,让员工时时处于一种良性竞争的动态环境中,使每个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持续不断地自我挖掘和开发。3)建立以贡献大小和能力强弱为考评标准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各类创新人才,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以工程业绩为考核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系统,制定客观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奖惩严明,发挥创新人才评价的真正作用。4)建立真正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激励机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激励措施,积极寻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专利技术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方式,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模式。5)建立能够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的人才培训机制。把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强化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建筑企业。要健全创新人才交流制度,可以采取轮岗互换的形式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4.3创建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

科技创新信息系统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地汇集和共享而建立的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使科技信息资源能够充分高效地进行共享与交流,为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方位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7]。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及手段,加速工程项目的科技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开发与管理效率,为企业开展异地项目研发、扩大经营范围提供强大的科技信息支持。综上所述,该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建筑经济学、科技创新学以及企业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探讨了在中原地区应该如何构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关措施与建议。

作者:王颂刘汉州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金维兴,陆散弘,尚梅,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64-166.

[3]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叶建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战略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8:26-28.

[5]熊巍.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31-36.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金融市场;依存结合;完善制度;多层次体系。

科技推动世界进步,科技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融入了生活,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都起着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技创新带来的技术改革不断推动者金融市场的发展。科技创新带来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的深化发展,支持着金融体系的健康茁壮发展。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逐渐趋于一体化,坚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的最关键竞争要素。这也是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紧密联系的必然结果。只有把握了科技创新,才能在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一、科技创新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和金融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一)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认为,现代科技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因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实验过程,结果未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即使实验成功了,还需要进行市场开发,这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当然,如果成功了,最后带来的收益也是不菲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展了企业的市场份额。而金融市场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附带不同程度风险的市场主体在这里进行资产的交换,风险的组合,契约的订立。金融市场的这种特质和科技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的研发初期,还是成功后的市场开拓时期,都存在大风险和大收益,传统的融资渠道大多都在观望,而金融市场特质表明金融市场有这个魄力支持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作为出资方,金融市场更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受益者。而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改进,产业改革,都为金融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扩展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驱动着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完美结合。

(一)增强对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认识。

金融科技创新也是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一类,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这方面,人们对此的意识不足,同样,保护也不足。所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完美结合,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理念,促进其重新认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的意义。然后对于金融科技创新进行记录造册,保护其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为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打开新局面。

(二)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限制条约较多,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多,金融市场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市场自动调节功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金融市场中各色机构业务,金融工具等都有诸多限制,这些都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需要放宽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给予金融市场一个自主调节机制发挥功效的机会和平台,让市场活跃起来。其次,应当鼓励金融市场的科技创新。比如,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比较优惠的贷款或者优惠政策等,大力促进科技的创新活动,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最后,应当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平台,避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决策错误,同时,强化信用担保机构,补充市场中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三)结合科技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金融市场进行科技创新,构建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市场的组成元素。国家应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应该大力扶持。构建一套科技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帮助符合规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同时,对于此类企业之间的再次融资以及市场化的并购重组都给予支持和一定优惠扶助政策。和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发展也避开了大开大阖的路子,而是小步跑,这其中诚然有国家政策管理严格,政府部门干预较多的因素在内,但是也有金融市场自身体系单一,中小型科技企业势单力薄,经不起风浪吹打。所以,对于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帮扶,同时也是在加快多层次、多元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速度。只有不断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严格交易市场的制度和监督,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不论是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都应该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科技创新与金融互融,互动,更新金融工具,完善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机制,并且简化发行流程。

三、结语。

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完美结合是近年来金融与科技创新逐渐趋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虽然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国家对于金融业的管制也比较严厉,但是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在金融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逐渐丰满的由各色科技企业带动发展构建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以及强化的外在制度环境和人们对于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结合的再认识都促进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互动互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维地,孙可娜,刘娜。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2)。

[2]黄蓉。科技创新与金融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1(12)。

[3]周剑初。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改革良性互动[n].金融时报,2007,3.

[4]李侠。寻求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良性互动发展[n].金融时报,2006,2.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9

关键词:科技产出金融资本科技金融相关性分析

引言

在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中,科技金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科技金融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与金融结合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客观现象与动态过程。从广义来看,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为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机构等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资源综合配置与创新服务,是实现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

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机制

从金融结构来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由主业和环境两部分构成,其中,主业包括科技财政资源、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科技贷款和科技保险五大部分,环境包括人才、政策和配套服务,主业和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循环机制。在科技金融合作机制中,科技财政资源是指国家通过财政预算和科技税收政策,为科技活动提供金融支持,主要支持基础性的研究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是专业投资机构在承担高风险的前提下,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和扩张期的高成长性企业投入权益性金融资本;科技贷款是为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提供的债务性金融支持;科技资本市场是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除创业风险投资之外的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所、新三板市场、创业板、主板和中小企业板;科技保险是针对科技活动风险、高新技术企业运营风险和科技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保险,包括商业性科技保险和政策性科技保险;科技金融环境是指科技金融各种工具运行的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环境,是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科技金融的主业和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循环机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数据选择与方法

本文选取北京中关村2000-2010年的年度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分析,以中关村科技企业总收入(y)来衡量科技产出,以负债性融资(x1)和股权性融资(x2)来衡量金融状况,数据来源于中关村企业数据库和中关村管委会数据统计。本文对以上数据取自然对数,减少时间序列异方差问题,易于得到平稳性序列,同时,在因果分析中,运用对数得到的弹性值比绝对值更有意义。按照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步骤进行实证检验,基于检验结果,采用数据序列的对数形式得出回归模型,进而分析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aDF)

在aDF检验中,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给定时间序列的滞后阶数,采用简易有效的画图法确定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的选择。如表1所示,由于各个原序列aDF检验的t统计量和p值显示不能拒绝该序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科技企业总收入、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的原序列都不是平稳的;而各一阶差分序列aDF检验值显示各差分序列均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所有变量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二)协整检验

用aDF协整方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也就是检验相应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即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的t值为-2.514195,p值为0.0180,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表明科技企业总收入与负债性融资、股权性融资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即科技产出与融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

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确定科技产出与融资之间的因果关系。由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拒绝“X2不是X1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拒绝“X1不是X2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因此,负债性融资是股权性融资的格兰杰原因;在9%的置信水平下,既拒绝“Y不是X1的格兰杰原因”,又拒绝“X1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因此,科技产出与股权融资互为格兰杰原因;在6%的置信水平下,拒绝“Y不是X2的格兰杰原因”,不拒绝“X2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因此,科技产出是负债性融资的格兰杰原因。可见,负债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科技产出与股权性融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产出与负债性融资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四)回归分析

基于以上检验可知,科技产出(Y)与负债性融资(X1)、股权性融资(X2)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用回归分析确定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因为X1和X2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996583,因此应舍去其中的一个变量来构建模型。

回归结果1:

lnY=-0.074827+1.049852lnX1(1)

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0.997549,说明整体模拟效果较好,表明了科技产出与负债性融资之间的关系,即负债性融资上涨1%,科技产出上涨1.05%。

回归结果2:

lnY=-0.786484+1.240156lnX1(2)

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0.990531,说明整体模拟效果较好,表明了科技产出与股权性融资之间的关系,即股权性融资上涨1%,科技产出上涨1.24%。

回归结果3:

lnX2=-0.594919+0.840683lnX1(3)

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0.993177,说明整体模拟效果较好,表明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即负债性融资上涨1%,股权性融资上涨0.84%。

回归结果表明:

第一,负债性融资对于科技产出具有促进作用。当前,中关村科技企业的负债性融资渠道包括传统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信用保险、贸易融资、国家专项贷款、小额贷款和企业债券,其中传统贷款是融资渠道的主体,但是,由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创新性强、风险收益水平高和抵押品少等特征,银行不愿意向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放贷,部分科技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因此,必须完善信用体系并创新信贷产品,拓宽负债性融资渠道,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从而促进科技产出的增长。

第二,相对于负债性融资,股权性融资对于科技产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中关村科技企业股权性融资渠道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和并购重组五类,其中,上市融资是最重要的融资来源,因此,应完善各个渠道的融资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优越的股权性融资服务,从而促进科技产业的增长。

第三,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即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企业在每个阶段的市场规模、成长模式和风险等级等方面明显不同,这就导致其融资需求不同: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倾向于天使投资和种子基金,成长期和发展期的企业倾向于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信贷融资,成熟期的企业倾向于上市融资和银行贷款,因此,整体上,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具有互补性,应构建全面的融资机制。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运用中关村科技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对科技产出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股权性融资的促进作用更强;负债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负债性融资渠道、股权性融资渠道、财政科技资金和科技金融发展环境四个角度,提出促进中关村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科技企业的负债性融资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科技信贷机构体系,鼓励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特色支行等机构,增强对科技企业的服务功能;推进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和“投保贷”一体化机制;实施科技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管理,完善科技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完善信用担保支持体系,鼓励企业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以融资担保为主的信用担保;完善中小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总之,要全面地推进针对科技企业的金融创新,拓宽科技企业的负债性融资渠道,从而增加科技产出,推动经济发展。

二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科技企业股权性融资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参与建设统一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完善制度,扩大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完善资本市场转板制度,建立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兼并重组;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基金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非上市科技企业股权交易市场;研究出台支持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培育天使投资者队伍,引导境内外个人开展天使投资业务;大力支持创业投资集聚发展,完善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机制;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信托投资基金,投资发展长期持有型科技物业。

三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有效缓解科技企业的融资负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向,发挥财政资金对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产业共性技术和中试试验发展的引领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引导功能,促进财政资金、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的联动,形成高效的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完善财政投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市场化的项目发现机制,形成有效的项目后续跟踪和评价机制。

四是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中关村核心区为基础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加快聚集科技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形成聚集效应;全面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政策措施,打造多元化的科技金融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共担风险和讲求信用的投资文化环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品牌”。

综上所述,中关村在科技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要创新金融服务于科技产业的方式,加大金融对于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与科技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科技金融发展的有效机制,从而促进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颖.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和对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

5.陈柳钦,曾庆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0)

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篇10

在成都市“十二五”规划中,依靠科技创新来把成都市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已提上议事日程。加快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已是未来成都的发展方向。加快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全市今后科技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一建设必将要求推动科技与金融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当前,成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既需要系统总结多年来在实践中已经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要加强跨部门的协作,在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国外的科技创新得到金融的大力支持。国外金融业发达,有完整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它们的风险投资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做法对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有一些参考价值。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此也有了初步研究。从国内理论界来看,江世银(2005)也进行了存在风险条件下的资本市场投资预期收益模型研究,获得了一些初步认识;王磊、王淼(2009)进行了高新区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张云(2011)进行了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研究;郭庆平(2011)提出了金融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研究对策建议。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很值得参考借鉴这些研究成果,但必须要在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上深入研究、实现突破。从实践来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个新问题,国内外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比如,符合科技企业创新特点的信贷模式相继涌现,服务于科技企业创新的各种金融机构方兴未艾。特别是诸如一大批适合科技企业创新特点的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产品创新相继出现。可以说,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在形成,这些对于支持科技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广东、江西和四川都进行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北京市科委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借助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以满足企业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使资金要素在北京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在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科技信贷结合、科技金融与科技资本市场结合等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和创新,省科技厅分别与珠海、中山、东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金融综合试点市项目合同书,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道路。江西通过的《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就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四川也在不断地进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成都市进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参考这些做法,如广东大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机制,北京市从多方面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联姻等,但成都市不可照搬。这需要各界共同研究并提出很有针对性的、可供操作性的对策。

三、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历程

近年来,根据科技和金融发展基础,成都市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抓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成都高新区在科技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四川仍至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国内,成都市从理论上率先提出了具有创新探索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从实践方面来看,成都市不仅初步搭建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而且不断健全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和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一)初步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成都市积极探索各区域的金融资源共享模式,旨在提升各区域企业在担保贷款、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方面利用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能力。可以说,成都市初步构建了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例如2010年3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县区签署了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如《关于彭州工业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成都高新区—郫县合作发展框架协议》等。事实上,这些协议就是在为科技创新而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与彭州工业开发区管委会、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签署的《推进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彭州市和郫县作为金融服务的拓展试点区域,以推进双方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的方式来促进科技创新。成都市还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转移服务公司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2011年,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增设了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首期投入2亿元,今后逐年增加。成都市还成立了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构建涵盖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并提供项目中介和投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创新企业创业投资体系

成都市设立了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成都市还率先在国内设立了创业投资风险补助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股权资金支持力度,改变了政府单一的投入格局,推动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创业投融资新格局。作为成都高新区的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成都高新科技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还与四川鑫和实业有限公司等签署了《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一框架协议,成都市充分发挥了高新科技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融资担保和市场化运作优势,通过对园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担保融资,大大促进了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使中小创新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中小创新企业创业投资体系的完善带动了成都市各市县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三)不断完善中小创新企业的梯形融资体系

自2005年以来,成都市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针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所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纽带功能,初步构建了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组成的梯形融资体系。成都市不仅整合了以成都银行科技支行为代表的科技银行资源,而且也实现了它与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对接。2009年,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成功首发。到2011年底,成都高新区不仅协助1600多家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上百亿元,而且还帮助上百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贷款30多亿元。获得了融资和风险投资贷款的中小创新企业因此加快了创新步伐。此外,成都市还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设立了15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帮助96家企业完成股改。其中,已有23家科技型创新企业成功发行上市,约占成都市上市企业的一半。与此同时,成都市还依托高新区全资公司——高投集团,对30个初创期项目进行创业投资3亿元,对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进行产业投资54.5亿元。梯形融资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

(四)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成都市非常重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全力打造的西部一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集政策、产品、中介和信息服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于一体,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针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条件,成都市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发挥科技综合服务优势,努力整合银行、担保、保险和创投等资源。通过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多层次的科技银行体系、科技担保体系、科技保险体系、科技创投体系。通过集合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和集成创新金融产品,为成都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提供了一站式、个性化的融资服务。作为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盈创动力”在金融服务企业、金融服务产业、金融服务发展方式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打造的“盈创动力”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与200余家投融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吸引60余家专业机构入驻,注册资本超过150亿元,管理资金规模超过330亿元,完成了上百个投融资项目的成功对接,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技金融应用示范基地。成都市科技金融的服务机制、服务体系特别是服务平台方面的积极创新是一种较好的探索。(五)建立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了建立市场机制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都市加大了财政投入,有效引导了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创新。成都市设立了创新创业种子基金,为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了打造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等产业载体而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成都高新区通过制定出台金融产业优惠政策以此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平台职能和金融服务体系功能,建立了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它为扶持全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发展、推动成都市自主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保障。总之,成都市的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和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较大的示范效应。

四、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成都市加大了科技、金融改革力度,在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如组建了成都科技银行,建立了成都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了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创业投资等。可以说,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金融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二者结合的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目前,成都市所引进的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总规模还不大,专利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步伐缓慢,适应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直接融资渠道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

(一)缺乏多元化的资本参与体系

由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大,仅靠单一的投资主体和渠道是难以解决的。特别是由于科技创新的投入风险较大,政府由于支出有限不能加大投入,各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投入积极性不高。国有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的比例较低,特别是上市融资的企业较少,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缺乏有效的收益风险机制

科技创新既有机遇也有风险,特别是企业的科技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成都市还没有找到解决这种创新不确定性与金融安全性之间矛盾的有效办法。如何让金融资本分散企业创新的风险和分享创新成果还需要建立相配套的收益风险机制。成都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仅缺乏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体系,而且也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和良好的服务环境。正是如此,目前由于各种金融资本还难以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所以大量科技创新企业没有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而缺少创新的积极性。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收益风险机制,成都市的科技创新必将获得更大发展。

(三)缺乏高效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由于科技创新和为科技创新服务的融资都是较为高深的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就需要具备这些知识和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复合人才。对于地处内陆的成都市来说,许多科技领域的经营管理者不懂金融语言,而金融领域的经营管理者又不懂科技创新,他们没有很好地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自在自我的系统中运行。目前成都市十分缺乏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更没有形成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四)缺乏全面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投资者创办科技创新企业的流程不熟悉,对相关政策掌握不够,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不知申办各类金融服务的条件、类型、内容和承办的机构,缺乏科技金融企业的跟踪服务,也没有相应的信用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这些都制约了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正是缺乏多元化的资本参与体系,缺乏有效的收益风险机制,缺乏高效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缺乏全面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尚处于建立和完善中。如果从现在起就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那么成都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自主创新必将获得飞跃发展。

五、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下一步,成都市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和更好地利用科技产业园区等重要平台,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如何有效整合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资源,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融资难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建立吸引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

第一,积极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开拓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化发展新路。成都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有计划地推动成长性好的企业获得国有资本的支持是促进成都市科技创新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第二,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成长期科技企业实现向成熟期顺利过渡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拓展以股权投资为基础的债权融资渠道,有计划地推进成都市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到国内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海外上市。推动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及高增长的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尽量为它们多融资搞好服务。第三,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投入,努力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政府既要引导各类股权投资、科技小额贷款、银行、保险、信托和科技担保等机构的广泛合作,又要鼓励并支持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创司、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等开展“投贷联动”、“投贷保联动”、“保投联动”等创新服务。第四,积极扶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型企业投入。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规范发展,制定和实施鼓励风险资本直接投资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通过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的提高而努力把成都市建设成为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和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集聚区。有了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成都市的自主创新就会获得较快发展。总之,通过完善各项融资服务体系,包括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和搭建企业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获得多样化的资金提供金融支持。

(二)加快完善科技金融配套政策体系

第一,建立政府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协商决策机制统筹协调科技金融资源,优选优育科技企业资源,政府重点围绕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目标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府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引导,奖励科技金融创新企业,补偿科技金融创新企业的信贷风险。建议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负责对高新科技企业提供直接性资金投入、财政性资金补贴、政策性风险担保、优惠税收政策等科技金融辅助工作。第二,发挥财税对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继续加强财税部门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财税优惠政策的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研究制定贷款贴息办法,设立成都市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引导资金。对处于探索阶段的科技信贷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直接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的财税政策扶持。建议制订《鼓励科技金融发展的奖励政策》,重点对新设立的科技贷款机构给予重奖;对新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给予一定奖励;对创投企业投资于中小科技企业项目给予适当奖励。第三,完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新增科技贷款风险补贴比例。建议制订《开展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的有关政策》,对成都市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放小额科技贷款的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按照其经认定的信贷投放损失额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依法及时核销科技创新类贷款损失。第四,成立专门为科技创新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建议市政府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局,提供担保贷款,直接贷款,协调贷款,解决科技企业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难的困难。适当放宽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条件并不断提高其补贴比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参保投保。第五,创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的良好环境。强化创投项目的专业评审,控制投资额度。信贷投放要更多依托投资机构的风险评估体系,在股权投资的基础上跟进;要强化信用体系的应用,培育良好的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三)建立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既要培养又要引进。第一,加快培养成都市急需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增加财政投入,加大与人才培训机构合作,对经认可的股权投资人才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努力造就一批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成都市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尽快培养相关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切实加强各商业银行专业化科技信贷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熟悉科技创新又懂信贷管理和服务的人才。中小科技企业成立高端的金融专家顾问组,培养这方面的经营管理者,开拓投资者眼界。第二,大大引进成都市急需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在积极落实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股权投资领域的管理人才,着力壮大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和投资管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