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十篇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十篇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28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1

【关键词】童心说超越性超越特征经验性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诞生于明代中后期的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童心说美学思想以“童心”概念为核心,其内涵包括:人心的本然状态、思想情感表现的真诚无伪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以此为基础,童心说美学思想强调私心、真情和自由、激烈的情感力度,重视主体意识和情感内容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并把它们作为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标准,肯定了小说这种新文体在美学上的地位,在美学理论内涵和文艺实践现实两方面体现出了童心说的超越性特征。而这种超越性特征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文化根源都是什么,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本质特征显示出来的美学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全面研究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我们实现对童心说美学思想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的真正了解。

一童心说:一种经验性的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显示出来的超越性特征,体现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童心说从“童心”概念出发,重视个体私心、私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真情的真实展现,并以私心、主体和真情为前提,提倡在文艺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激烈的情感。这在“童心”内涵的内在逻辑上构成了一条以“童心”概念为起点的不断演进的脉络,从而形成了童心说美学理论,构成了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晚明美学思潮的重要内容。而这种超越性,作为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一种整体性质,它的特征与文化根源将是我们在本节要进行探讨的内容。

1.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特征:回归原初状态

从超越方式上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在个人与社会、情感与伦理的关系中,选择了以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高度甚至畸形发展的群体和伦理因素的颠覆和超越。具体表现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首先,李贽提倡的“童心”,在他看来是一种最初之心,也就是儿童之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焚书》卷三《童心说》)儿童之心同成人之心对比,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包括思想不受沾染的纯净之“真”和自身欲望情感的天然之“真”。儿童之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是最初的本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同被“闻见”、“道理”所异化的成人之心完全不同,它代表的是更接近于人和人心的本来面目的状态。如前所述,李贽深受道家“初心”思想的影响,《老子》中有“圣人皆孩之”的说法(《老子·四十九章》),李贽吸收并发展了这种思想,把最初之心的价值同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统一起来,在他看来,在认识方面处于原初的真实状态的儿童之心比社会伦理教育熏染下形成的成人之心更重要、更有价值。而认知上的纯净的真实只是儿童之心“真”的含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它的“私心”意味。受到庄子反对“异化”的思想影响,李贽重视儿童那种自然天性和欲望情感的价值。儿童拥有最原初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其生理欲望是天然存在、可以不受道德伦理约束的,具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一个儿童最大的自然就是“穿衣吃饭”,这就是他们的“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邓石阳》),除此之外,再没有成人心中所谓的“人伦物理”。儿童之心的“真”的这一层含义使童心说尊重人的天性自然和欲望情感的合理性,而反对伦理矫饰。针对当时集体审美意识中极端强化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群体一极,以“闻见道理”沾染最初之心,以社会的伦理教化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望的状况,李贽找到了“童心”概念,把它作为整个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起点,以儿童之心那种最初的、本原性的“真”,去对抗强大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突出了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其次,李贽的提倡的“童心”,强调“真情”的含义,重视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处理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时,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伦理礼法对审美情感的压制。“真情”是童心说核心概念“童心”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也是在“真心”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而来的。李贽重视情感真实的审美价值,认为:“盖声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认为文艺创作的动力来源是表现天性自然的情感,而不是可以凭借伦理礼法“牵合矫强而致”的,所以应该“以自然之为美”(《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传统美学注重伦理礼法影响在人心中形成了后天的理智状态,而李贽重视的却是原初状态的先天感性情感的价值。针对当时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以伦理原则压制人的感性情感的极端状态,他试图以强调恢复人“真情”这种原初的感性情感来突破当时以理学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礼法对文艺创作的控制。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感性情感反抗童心说对于前代和当时的美学思想的超越,二者都是以回归原初状态来实现超越的,这就是童心说美学思想选择的超越方式。李贽重视的儿童之心和感情情感,不只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归,他也赋予了它们以新的时代特征,即近代性质的思想因素,这些因素就具体表现在童心说超越性的近代色彩中。然而,就其超越方式的整体性质来和思维方式来说,仍然属于一种回归原初状态的超越方式。

2.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特征的本质:经验性超越

童心说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情感反抗伦理的压迫,这种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是李贽立足于现实生活经验,注重个人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的结果。李贽的“童心”概念的内涵受到了儒家(心学)、道家和禅宗思想以及前代文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然而,这一概念毕竟是李贽以自身的思想架构为基础,并由他第一次提出的,明代中叶以后独特的社会现实背景赋予了李贽关注现实和世俗生活的特点。李贽的思想具有异端色彩,一方面与他狂傲孤高的个性和圣人情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市民阶层发展带来的世俗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感性价值的结果。如前所述,李贽一生思想丰富博杂,晚年甚至剃发,生活在佛寺之中,然而其本人却一直以儒者自居,秉承着儒家关注现实的人生态度。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他也敢于跳出传统礼法的限制,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也使得他有可能从现实的感性生活之中吸收新的营养,建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童心说》中对于文体演变的看法就体现了他关注现实发展,注重新的文艺现象的思想态度。“童心”概念的现实基础是晚明社会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新的时代力量出现的市民阶层的感性生活。对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天性情感欲望的合理性的认同,是李贽推崇“童心”,把“童心”作为其美学理论起点的前提。重视和关注现实生活感性特征,决定了“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感性直观的观照方式之上的,无论是儿童之心还是感性情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性层面,对于它们独特价值的发现,是通过直观感悟的方式实现的。直观感悟不同于理性判断,它不经过逻辑的分析、推理,而是凭借对现实经验的直观把握和概括总结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无法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判别、证伪,而要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它的合理价值。直观感悟的关照方式的结果就是在最终得到经验论性质的结论。童心说美学思想采用的回归原点的感悟直观式超越方式,决定了“童心”概念及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的经验性性质。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来反抗当时的美学现实对于人的审美主体价值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扭曲和伤害,实现了对于前代和当时其他美学思想的超越。

3.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文化根源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性特征,根植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文化精神及其影响下的思维方式的产物。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特征的文化根源,是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建立在这种传统基础上的经验论思辨特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顺从、协调关系”成为了“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历史基础。[1]然而这种观念在天人关系上却因“天”的概念的多意性而显示出了模糊的面貌。这种整体的模糊性特点,在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成熟之后被保留了下来,在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有机整体宇宙图式之后,更是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影响。汉初董仲舒为了适应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统治的要求,以儒家理论为基础,吸收了阴阳家的五行理论,建立起了他的天人宇宙图式,“从而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2]这种具有系统性的五行图式,随着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的确立,不断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对他们的心理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它与人们的抽象思维方式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的宇宙图式具有一种早熟的系统论性质,一方面使得它显示出了功能与结构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长期“满足于这种封闭性的使用理性的系统,既不走向真正的科学的经验考察、实验验证,又不走向超越经验的理论思辨和抽象思维。”其结果是“中国的思维传统和各种科学(甚至包括数学)长久满足和停步于经验论的理论水平。”[3]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影响下,中国人习惯于一种感性直观的认识方式来对事物进行把握,这决定了它的认识结果的经验性思辨特征。就大的文化背景来看,李贽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成熟总结阶段,以儒家为主、兼具道家和禅宗的中国传统思想,仍然是李贽思想体系的重要渊源,这样的文化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李贽美学思想的经验性思辨特征。童心说试图以“童心”概念来反抗伦理教化对审美主体的异化和对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扭曲,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通过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超越,这种超越方式所凭借的直观感悟观照方式,让童心说显示出了经验性特征。这种特征的中国文化气质,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相似理论的比较中,可以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马斯洛作为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因其需要层次说和“自我实现”理论而被人们了解,他在讨论“自我实现”问题时提出的“第二次天真”理论,是一种具有美学性质的思想。这种理论认为在文艺创作中的创作主体的心理过程是二级过程和原初过程的综合,前者处理的是意识到的现实世界的问题,后者则只出现在精神病患者和儿童身上,负责处理无意识、前意识的问题,文艺创作既有成人的理性因素又有儿童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体现了“健康的儿童性”的“第二次天真”状态使文艺创作的主体心境“既是非常成熟的,同时又是非常孩子气的”。[4]“第二次天真”理论与李贽的童心说都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都试图通过它来解决审美主体的异化和文艺作品审美本质的扭曲问题,以实现超越。然而,“第二次天真”理论与童心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提倡儿童心理状态的审美价值是为了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结合起来,从而使人们对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认识更加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而更好地指导文艺创作的实践。“第二次天真”理论在处理文艺创作中非理性的儿童心理状态和理性的成人心理状态的关系时,并不没有偏废现象,它在反对原有的只重视理性现实意识的做法的同时,也要求人们要看到儿童代表的非理性心理状态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是一种批判之后的补充和否定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和完善,体现出了理性上升的超越特征。相比之下,童心说理论对当时审美现状的批判则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直观的基础上的,没能经过理论分析找出它的弊端所在,进而寻找一种更加符合审美活动本质规律的新的概念和理论去实现对文艺现实和前代美学思想的超越。这与当时的时代仍处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晚期,新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仍然不够成熟、无法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新的审美因素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和思想传统及其思维方式对中国人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使人们满足于原始系统论的天人和谐,“模糊”成为了“中国文化理论特色”[5],培养出了中国文化的经验性思辨特征。李贽在《童心说》中对于童心说美学理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童心”概念的涵义和“童心”对文艺创作的价值方面,对于“童心”概念现实和逻辑基础并没有涉及,这显示了童心说理论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同时,童心说把向感性现实层面回归,将感性的儿童之心和情感作为对抗极端强调成人之心和伦理因素的文艺创作现实与美学思想的武器,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经验性思辨特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影响,使得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

二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局限性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使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独特的文化根源既赋予了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很大合理性,也使它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1.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合理性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以“童心”概念为理论起点,重视私心和情感在文艺创作主体心理结构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超越宗法伦理对人心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异化,它的理论建构是基于直观感悟的观照方式之上的,其超越性具有经验性特征,而这种经验性超越方式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普遍的经验论思辨水平有关。童心说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模式下带有中国文化精神和思维特征的美学理论,它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因素,也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合理性的体现。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造就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一方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及文化的连续性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美学能够在二元对立世界之先,在更为始源的状态下思考美的本质问题。”[6]李贽以直观感悟方式把握的“童心”概念,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更为始源的状态”的。对于儿童之心的原初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视,造成了童心说以人的生命本体为美学本体的独特面貌,使它思考了审美活动之于人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在内容上更加切近了审美活动那种融合了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和思维等审美感受心理形式的复杂面貌和本质规律,显示出了“简单”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作为这种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行宇宙图式,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中的具体思想理论呈现出模糊的面貌特征。“模糊性就是不能用公式定义表达出来,不能给予形式化,不能让人明确地检验其对错。”[7]这种理论和思维上的模糊面貌,主要体现为轻工具、重心灵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宇宙图式的系统性和超前性使中国人较早地认识到了工具的局限所在,而没有走向重工具的技术之路,因而也就避免了西方文化中工具理性的局限。同时,与轻工具相适应的就是重心灵,即“强调经验、体验和直觉,对外物仰观俯察,用整个心身体验,指导悟出最精微处”。[8]不依赖具体工具的中国人选择了用整体的心灵去把握天人合一的世界的奥秘,试图使人的心理在最深的层次上与宇宙万物相通。这与那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融合而产生审美愉悦的状态是相通的。童心说就是以直观感悟式的整体心灵和情感,去挽救审美主体心理的异化状态和解决文艺创作的非审美化问题的,它的经验性超越性质的直观感悟和整体心灵的把握方式,是一种中国式的审美观照,强调以整体心灵去把握复杂的宇宙万物,以有限的审美体验去获得超越时空的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在这种注重心灵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影响下,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特征,而没有把文艺创作的价值简单地降低为传统的伦理教化功能。“童心”概念,体现出了李贽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把握能力,使童心说比起强调文艺创作的伦理价值的前代美学思想,乃至强调明晰的同时代西方美学思想,都更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虽然选择了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童心说却因为它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而在美学思想领域显示出了一种“简单”的深刻性和原初意义上的合理性。

2.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局限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造就了童心说美学思想直观感悟式的认识方式和经验论的思辨水平,使它选择以归原初归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当时审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拨和超越。这也造成了这种美学思想在经验性超越方式上的局限性,使它在超越了前代及当时其他美学思想,启发了当时和后世的审美实践的同时,也缺少了一种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超越态度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它由文化根源及其思维特点决定的历史性晚出和理论性“浅薄”上。首先是它的历史性晚出。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特征,坊市制度解体,商人地位开始上升,市民阶层出现,他们倾向于提出自己的精神文化要求。然而,至明代中叶李贽提出“童心”概念,开始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群体转向个人、从伦理转向情感,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这种新动向才得到了确认和肯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童心说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胜利,然而却是一种迟到的胜利。用于指导和引领文艺创作的美学理论的晚出,限制了新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美学中的发展,也就限制了中国美学本身的发展。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历史性晚出,正是其文化根源造就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结果。农业生产、宗法血缘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的着眼于整体功能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思想理论的模糊面貌。模糊的理论思想不重视认识明晰的意义和工具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不会把事物从整体系统中孤立出来加以考察,避免了形而上思维方式无法把握整体的缺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们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及其思维模式的长久遵从,无从反抗,只能在这一思想传统之下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做“表层的超越”[9],由此引起的对文化发展中的新因素的不敏感,或不能对这种新因素的意义进行及时、合理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思想理论在诞生时间上的滞后性。美学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代表的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的童心的“人欲”涵义的历史性晚出,就是受到了这种模糊理论面貌限制的结果。其次,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造成了它在理论性方面的“浅薄”。李贽所处的时代,市民文艺繁荣发展,然而这种现实并没有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他们仍坚持以封建正统的诗学理论规范当时的文艺创作,甚至在面对文艺创作萎靡衰颓的状况时,主张以复古的方式实现超越。李贽的童心说同他们相比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却也没能最终摆脱强大的传统文化根基的影响。“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李贽对于现实生活进行的直观感悟基础上的,直观感悟的把握方式一方面使童心说更加适应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征,帮助它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实现了对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超越;另一方面,童心说美学思想也因为这种符合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性思维特征原则的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经验论思辨水平的限制。这种局限,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美学史中的现象学美学理论的对比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具体。“现象学是代表二十世纪西方哲流的三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10],它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了美学领域,对当代西方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的奠基人胡塞尔主张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来弥合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割裂,现象学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现象学美学和童心说美学思想都重视事物的感性现实,试图通过对事物原初状态的把握来获得的最终的真实,实现对事物审美本质的把握。然而现象学美学又与童心说美学思想不同,它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辨高度发达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是对形而上的思维方法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割裂整体、遮蔽真相的局限的反思和反抗,目的在于克服它们的缺陷,达到真正的“真实”。现象学重视的感性现象,强调的原初状态是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更高的感性的否定式上升的结果。而童心说则是回归到感性的情感和欲望、童心和人的原初心理状态,以童心对抗成人之心,以感性对抗理性,以对混沌一体的整体的直观把握来现实对审美本质被遮蔽的问题的“超越”。缺少理性反思往往会削弱反抗的力量,缺少明确的新美学要素的理论建构也常常显示出不够明晰和深刻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童心说美学思想,因模糊的思维惯性而形成了历史性的“晚出”,因缺少理性反思和新要素建构而显示出了理论性的“浅薄”,这些共同造成了童心说美学思想在超越性方面的局限。

三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意义

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内涵和超越性特征进行特殊性考察,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认识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于美学史研究和观照当前文艺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具有美学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美学史意义: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特征,有助于通过它来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这也是研究童心说超越性特征的美学史意义所在。在独特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与文化根源,以及这三者影响下的李贽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的共同作用下诞生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拥有独特而复杂的超越性特征,在晚明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都拥有独特的地位。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熏染痕迹和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使人们对于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理解,具备了重要的美学史价值和意义: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美学史的本质特征,进而更好地处理民族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经验性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具体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二者共同造成的天人合一宇宙图式和思想传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美学思想,使它更加倾向于关注人的生命本体、心灵和内在超越,不同于西方美学“出于理论体系的需要而非生命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11],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美学呈现出了注重人的整体心灵内在超越的面貌。中国美学思想没有像西方美学思想那样拥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选择了一条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的关注天人关系中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之路,试图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实现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获得无限永恒的愉悦的心灵体验。因为重视心灵的美学倾向,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传统的整体模糊的理论思维特色,中国美学思想对于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复杂性的把握,比起西方美学更加全面深刻,它在动态的系统中,以整体的直观感悟和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的方式获得的认识,更加符合人类心灵的复杂和深邃的特点,切近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中国美学的独特价值,启发我们在认识中国美学同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关系问题时,不能一味地以西方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逻辑范式来强制规范中国美学思想,将它们作为判断中国美学思想价值的标准,而是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美学的独特性,既认识到它基于自身文化特性而体现出的系统性、超前性和合理性,也看到它的模糊性、经验性和局限性,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2.现实意义:观照和指导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观照和指导当代的审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童心说美学思想对于文学艺术本质和创作主体心理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启示我们在面对当代美学和艺术实践时,采取一种重视审美意识的原初状态、更符合文学艺术本质和独立自足性的审美态度。当前的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这些文艺创作在内容方面体现出了现实化和娱乐化的特征。这与“童心”概念诞生的晚明时代市民阶层地位上升,表现市民阶层情感欲望和文化要求的市民文艺蓬勃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的小说和戏曲创作繁荣的状况具有相似性。在这一前提下,关于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遭遇的娱乐化的市场原则与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或许可以从童心说美学思想中得到启发。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到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对文艺创作审美本质的回归,与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它带来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个人情感欲望的尊重,以及对文体创新的肯定,都符合市民文艺发展的要求,自李贽开始并影响到金圣叹的小说点评就是证明。童心说对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提示我们在处理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的市场原则与审美本质的矛盾问题时,将注意力返回到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和文学艺术的本体上来,重视文学艺术的现实性,以坚持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本质为前提,兼顾娱乐性和市场原则,而不能为迎合或者采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艺创作。其次,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的认识,也提醒我们重视创作主体的自我完善和理性反思的作用,从创作源头上赋予文学艺术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提高它们的审美价值。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所造成的理论模糊性和经验论思辨水平。这种文化特征通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既使在今天的文艺实践中,也常常能见到它的影响痕迹,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缺少理性反思和自我超越意识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审美创作主体重视自身思想的丰富、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自我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由此可见,全面、理性地认识童心说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根源,挖掘它们的合理内核,反思它们的局限,用以观照和启发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正是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2][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02、137、161页

[4]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5]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6][11]刘方.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m].巴蜀书社.2003年.第27、30页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2

【关键词】童心说超越性超越特征经验性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诞生于明代中后期的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童心说美学思想以“童心”概念为核心,其内涵包括:人心的本然状态、思想情感表现的真诚无伪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以此为基础,童心说美学思想强调私心、真情和自由、激烈的情感力度,重视主体意识和情感内容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并把它们作为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标准,肯定了小说这种新文体在美学上的地位,在美学理论内涵和文艺实践现实两方面体现出了童心说的超越性特征。而这种超越性特征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文化根源都是什么,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本质特征显示出来的美学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全面研究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我们实现对童心说美学思想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的真正了解。

一童心说:一种经验性的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显示出来的超越性特征,体现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童心说从“童心”概念出发,重视个体私心、私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真情的真实展现,并以私心、主体和真情为前提,提倡在文艺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激烈的情感。这在“童心”内涵的内在逻辑上构成了一条以“童心”概念为起点的不断演进的脉络,从而形成了童心说美学理论,构成了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晚明美学思潮的重要内容。而这种超越性,作为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一种整体性质,它的特征与文化根源将是我们在本节要进行探讨的内容。

1.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特征:回归原初状态

从超越方式上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在个人与社会、情感与伦理的关系中,选择了以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高度甚至畸形发展的群体和伦理因素的颠覆和超越。具体表现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首先,李贽提倡的“童心”,在他看来是一种最初之心,也就是儿童之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焚书》卷三《童心说》)儿童之心同成人之心对比,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包括思想不受沾染的纯净之“真”和自身欲望情感的天然之“真”。儿童之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是最初的本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同被“闻见”、“道理”所异化的成人之心完全不同,它代表的是更接近于人和人心的本来面目的状态。如前所述,李贽深受道家“初心”思想的影响,《老子》中有“圣人皆孩之”的说法(《老子·四十九章》),李贽吸收并发展了这种思想,把最初之心的价值同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统一起来,在他看来,在认识方面处于原初的真实状态的儿童之心比社会伦理教育熏染下形成的成人之心更重要、更有价值。而认知上的纯净的真实只是儿童之心“真”的含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它的“私心”意味。受到庄子反对“异化”的思想影响,李贽重视儿童那种自然天性和欲望情感的价值。儿童拥有最原初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其生理欲望是天然存在、可以不受道德伦理约束的,具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一个儿童最大的自然就是“穿衣吃饭”,这就是他们的“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邓石阳》),除此之外,再没有成人心中所谓的“人伦物理”。儿童之心的“真”的这一层含义使童心说尊重人的天性自然和欲望情感的合理性,而反对伦理矫饰。针对当时集体审美意识中极端强化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群体一极,以“闻见道理”沾染最初之心,以社会的伦理教化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望的状况,李贽找到了“童心”概念,把它作为整个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起点,以儿童之心那种最初的、本原性的“真”,去对抗强大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突出了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其次,李贽的提倡的“童心”,强调“真情”的含义,重视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处理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时,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伦理礼法对审美情感的压制。“真情”是童心说核心概念“童心”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也是在“真心”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而来的。李贽重视情感真实的审美价值,认为:“盖声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认为文艺创作的动力来源是表现天性自然的情感,而不是可以凭借伦理礼法“牵合矫强而致”的,所以应该“以自然之为美”(《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传统美学注重伦理礼法影响在人心中形成了后天的理智状态,而李贽重视的却是原初状态的先天感性情感的价值。针对当时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以伦理原则压制人的感性情感的极端状态,他试图以强调恢复人“真情”这种原初的感性情感来突破当时以理学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礼法对文艺创作的控制。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感性情感反抗童心说对于前代和当时的美学思想的超越,二者都是以回归原初状态来实现超越的,这就是童心说美学思想选择的超越方式。李贽重视的儿童之心和感情情感,不只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归,他也赋予了它们以新的时代特征,即近代性质的思想因素,这些因素就具体表现在童心说超越性的近代色彩中。然而,就其超越方式的整体性质来和思维方式来说,仍然属于一种回归原初状态的超越方式。

2.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特征的本质:经验性超越

童心说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情感反抗伦理的压迫,这种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是李贽立足于现实生活经验,注重个人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的结果。李贽的“童心”概念的内涵受到了儒家(心学)、道家和禅宗思想以及前代文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然而,这一概念毕竟是李贽以自身的思想架构为基础,并由他第一次提出的,明代中叶以后独特的社会现实背景赋予了李贽关注现实和世俗生活的特点。李贽的思想具有异端色彩,一方面与他狂傲孤高的个性和圣人情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市民阶层发展带来的世俗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感性价值的结果。如前所述,李贽一生思想丰富博杂,晚年甚至剃发,生活在佛寺之中,然而其本人却一直以儒者自居,秉承着儒家关注现实的人生态度。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他也敢于跳出传统礼法的限制,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也使得他有可能从现实的感性生活之中吸收新的营养,建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童心说》中对于文体演变的看法就体现了他关注现实发展,注重新的文艺现象的思想态度。“童心”概念的现实基础是晚明社会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新的时代力量出现的市民阶层的感性生活。对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天性情感欲望的合理性的认同,是李贽推崇“童心”,把“童心”作为其美学理论起点的前提。重视和关注现实生活感性特征,决定了“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感性直观的观照方式之上的,无论是儿童之心还是感性情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性层面,对于它们独特价值的发现,是通过直观感悟的方式实现的。直观感悟不同于理性判断,它不经过逻辑的分析、推理,而是凭借对现实经验的直观把握和概括总结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无法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判别、证伪,而要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它的合理价值。直观感悟的关照方式的结果就是在最终得到经验论性质的结论。童心说美学思想采用的回归原点的感悟直观式超越方式,决定了“童心”概念及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的经验性性质。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来反抗当时的美学现实对于人的审美主体价值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扭曲和伤害,实现了对于前代和当时其他美学思想的超越。

3.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文化根源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性特征,根植于

二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局限性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使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独特的文化根源既赋予了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很大合理性,也使它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1.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合理性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以“童心”概念为理论起点,重视私心和情感在文艺创作主体心理结构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超越宗法伦理对人心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异化,它的理论建构是基于直观感悟的观照方式之上的,其超越性具有经验性特征,而这种经验性超越方式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普遍的经验论思辨水平有关。童心说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模式下带有中国文化精神和思维特征的美学理论,它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因素,也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合理性的体现。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造就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一方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及文化的连续性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美学能够在二元对立世界之先,在更为始源的状态下思考美的本质问题。”[6]李贽以直观感悟方式把握的“童心”概念,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更为始源的状态”的。对于儿童之心的原初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视,造成了童心说以人的生命本体为美学本体的独特面貌,使它思考了审美活动之于人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在内容上更加切近了审美活动那种融合了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和思维等审美感受心理形式的复杂面貌和本质规律,显示出了“简单”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作为这种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行宇宙图式,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中的具体思想理论呈现出模糊的面貌特征。“模糊性就是不能用公式定义表达出来,不能给予形式化,不能让人明确地检验其对错。”[7]这种理论和思维上的模糊面貌,主要体现为轻工具、重心灵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宇宙图式的系统性和超前性使中国人较早地认识到了工具的局限所在,而没有走向重工具的技术之路,因而也就避免了西方文化中工具理性的局限。同时,与轻工具相适应的就是重心灵,即“强调经验、体验和直觉,对外物仰观俯察,用整个心身体验,指导悟出最精微处”。[8]不依赖具体工具的中国人选择了用整体的心灵去把握天人合一的世界的奥秘,试图使人的心理在最深的层次上与宇宙万物相通。这与那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融合而产生审美愉悦的状态是相通的。童心说就是以直观感悟式的整体心灵和情感,去挽救审美主体心理的异化状态和解决文艺创作的非审美化问题的,它的经验性超越性质的直观感悟和整体心灵的把握方式,是一种中国式的审美观照,强调以整体心灵去把握复杂的宇宙万物,以有限的审美体验去获得超越时空的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在这种注重心灵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影响下,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特征,而没有把文艺创作的价值简单地降低为传统的伦理教化功能。“童心”概念,体现出了李贽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把握能力,使童心说比起强调文艺创作的伦理价值的前代美学思想,乃至强调明晰的同时代西方美学思想,都更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虽然选择了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童心说却因为它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而在美学思想领域显示出了一种“简单”的深刻性和原初意义上的合理性。

2.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局限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造就了童心说美学思想直观感悟式的认识方式和经验论的思辨水平,使它选择以归原初归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当时审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拨和超越。这也造成了这种美学思想在经验性超越方式上的局限性,使它在超越了前代及当时其他美学思想,启发了当时和后世的审美实践的同时,也缺少了一种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超越态度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它由文化根源及其思维特点决定的历史性晚出和理论性“浅薄”上。首先是它的历史性晚出。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特征,坊市制度解体,商人地位开始上升,市民阶层出现,他们倾向于提出自己的精神文化要求。然而,至明代中叶李贽提出“童心”概念,开始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群体转向个人、从伦理转向情感,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这种新动向才得到了确认和肯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童心说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胜利,然而却是一种迟到的胜利。用于指导和引领文艺创作的美学理论的晚出,限制了新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美学中的发展,也就限制了中国美学本身的发展。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历史性晚出,正是其文化根源造就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结果。农业生产、宗法血缘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的着眼于整体功能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思想理论的模糊面貌。模糊的理论思想不重视认识明晰的意义和工具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不会把事物从整体系统中孤立出来加以考察,避免了形而上思维方式无法把握整体的缺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们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及其思维模式的长久遵从,无从反抗,只能在这一思想传统之下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做“表层的超越”[9],由此引起的对文化发展中的新因素的不敏感,或不能对这种新因素的意义进行及时、合理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思想理论在诞生时间上的滞后性。美学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代表的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的童心的“人欲”涵义的历史性晚出,就是受到了这种模糊理论面貌限制的结果。其次,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造成了它在理论性方面的“浅薄”。李贽所处的时代,市民文艺繁荣发展,然而这种现实并没有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他们仍坚持以封建正统的诗学理论规范当时的文艺创作,甚至在面对文艺创作萎靡衰颓的状况时,主张以复古的方式实现超越。李贽的童心说同他们相比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却也没能最终摆脱强大的传统文化根基的影响。“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李贽对于现实生活进行的直观感悟基础上的,直观感悟的把握方式一方面使童心说更加适应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征,帮助它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实现了对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超越;另一方面,童心说美学思想也因为这种符合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性思维特征原则的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经验论思辨水平的限制。这种局限,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美学史中的现象学美学理论的对比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具体。“现象学是代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潮流的三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10],它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了美学领域,对当代西方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的奠基人胡塞尔主张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来弥合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割裂,现象学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现象学美学和童心说美学思想都重视事物的感性现实,试图通过对事物原初状态的把握来获得的最终的真实,实现对事物审美本质的把握。然而现象学美学又与童心说美学思想不同,它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辨高度发达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是对形而上的思维方法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割裂整体、遮蔽真相的局限的反思和反抗,目的在于克服它们的缺陷,达到真正的“真实”。现象学重视的感性现象,强调的原初状态是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更高的感性的否定式上升的结果。而童心说则是回归到感性的情感和欲望、童心和人的原初心理状态,以童心对抗成人之心,以感性对抗理性,以对混沌一体的整体的直观把握来现实对审美本质被遮蔽的问题的“超越”。缺少理性反思往往会削弱反抗的力量,缺少明确的新美学要素的理论建构也常常显示出不够明晰和深刻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童心说美学思想,因模糊的思维惯性而形成了历史性的“晚出”,因缺少理性反思和新要素建构而显示出了理论性的“浅薄”,这些共同造成了童心说美学思想在超越性方面的局限。

三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意义

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内涵和超越性特征进行特殊性考察,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认识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于美学史研究和观照当前文艺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具有美学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美学史意义: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特征,有助于通过它来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这也是研究童心说超越性特征的美学史意义所在。在独特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与文化根源,以及这三者影响下的李贽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的共同作用下诞生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拥有独特而复杂的超越性特征,在晚明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都拥有独特的地位。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熏染痕迹和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使人们对于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理解,具备了重要的美学史价值和意义: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美学史的本质特征,进而更好地处理民族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经验性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具体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二者共同造成的天人合一宇宙图式和思想传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美学思想,使它更加倾向于关注人的生命本体、心灵和内在超越,不同于西方美学“出于理论体系的需要而非生命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11],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美学呈现出了注重人的整体心灵内在超越的面貌。中国美学思想没有像西方美学思想那样拥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选择了一条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的关注天人关系中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之路,试图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实现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获得无限永恒的愉悦的心灵体验。因为重视心灵的美学倾向,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传统的整体模糊的理论思维特色,中国美学思想对于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复杂性的把握,比起西方美学更加全面深刻,它在动态的系统中,以整体的直观感悟和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的方式获得的认识,更加符合人类心灵的复杂和深邃的特点,切近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中国美学的独特价值,启发我们在认识中国美学同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关系问题时,不能一味地以西方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逻辑范式来强制规范中国美学思想,将它们作为判断中国美学思想价值的标准,而是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美学的独特性,既认识到它基于自身文化特性而体现出的系统性、超前性和合理性,也看到它的模糊性、经验性和局限性,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2.现实意义:观照和指导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观照和指导当代的审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童心说美学思想对于文学艺术本质和创作主体心理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启示我们在面对当代美学和艺术实践时,采取一种重视审美意识的原初状态、更符合文学艺术本质和独立自足性的审美态度。当前的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这些文艺创作在内容方面体现出了现实化和娱乐化的特征。这与“童心”概念诞生的晚明时代市民阶层地位上升,表现市民阶层情感欲望和文化要求的市民文艺蓬勃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的小说和戏曲创作繁荣的状况具有相似性。在这一前提下,关于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遭遇的娱乐化的市场原则与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或许可以从童心说美学思想中得到启发。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到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对文艺创作审美本质的回归,与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它带来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个人情感欲望的尊重,以及对文体创新的肯定,都符合市民文艺发展的要求,自李贽开始并影响到金圣叹的小说点评就是证明。童心说对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提示我们在处理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的市场原则与审美本质的矛盾问题时,将注意力返回到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和文学艺术的本体上来,重视文学艺术的现实性,以坚持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本质为前提,兼顾娱乐性和市场原则,而不能为迎合或者采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艺创作。其次,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的认识,也提醒我们重视创作主体的自我完善和理性反思的作用,从创作源头上赋予文学艺术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提高它们的审美价值。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所造成的理论模糊性和经验论思辨水平。这种文化特征通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既使在今天的文艺实践中,也常常能见到它的影响痕迹,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缺少理性反思和自我超越意识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审美创作主体重视自身思想的丰富、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自我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由此可见,全面、理性地认识童心说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根源,挖掘它们的合理内核,反思它们的局限,用以观照和启发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正是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3

关键词:超验主义思想美国文学独立发展影响

一、超验主义思想及其基本主张。

超验主义是美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哲学思潮,是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也是以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为领袖的文学和哲学运动,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外,通过直觉得以把握。其思想观点如下:(一)强调精神,或超灵。超灵是一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在、扬善抑恶的力量,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它存在于人和自然界内。(二)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因此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而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三)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此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有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客观上加强了美国文学的象征主义传统。

二、超验主义思想掀起民族意识的高潮,推动了民族文学走向独立。

爱默生是美国文学本土化的积极推动者。1837年8月31日,他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发表了演讲《论美国学者》宣告美国文学已经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他指出了美国文学独立的必要性。他说:“我们依赖于人的日子,我们心智向其他大陆智慧学习的学徒期,这一切就要结束了。全新的事件和行动正在发生,这一切需要被歌唱,它们也要歌唱自己。”①在他看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做到自助自立。做到自助自立有两件事十分重要,这就是他在《论自立》中指出的:一是不能去“迎合”,不能不顾自己的实际,国家的国情,民族的不同而一味地削足适履,修剪自己,适应他人。二是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伟大之处,要发掘自己的伟大潜能。不要相信权威,要执著地、切实地着眼于当今。这些思想在美国文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映。受此影响,美国文学界出现了许多独立、有个性的作家如霍桑、惠特曼、狄金森,他们为了建立独立的美国文学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三、超验主义文学运动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其鼎盛,也标志着美国文学真正的独立。

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文学一个主要特征是对18世纪理性至上的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反叛。超验主义文学对新古典主义的第一个背叛就是强调“直觉”。爱默生在《论自然》的序言中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也跟宇宙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呢?为什么不能有一种不是依据他们的历史传统而是直接启示我们的宗教呢?”②他呼吁人们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依赖别人或已有的知识,赞同个性发展。另一个背叛是反对作品只强调秩序而忽略了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爱默生认为美的艺术目的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创造。他认为:“形成一首诗的不是韵律,而是由韵律所组成的主题,是一个如此热情奔放和生气勃勃的思想。”③他主张树立美国的风格,描写美国的主题。他以一个新民族所特有的口吻说:“我们为何要在历史的枯骨堆里胡乱摸索,或者偏要把活人推进满是退色长袍的假面舞会呢?今天的太阳依然光照人间。田野里有了更多的羊群,更多的亚麻。世上发现了新的土地、新的人与新的思想。让我们来呼唤我们自己的著作、法律和崇拜吧。”④这实际上是在宣布新大陆的精神文化的独立。他还为创造民族化、具有独立性的民族文学大声疾呼。“过去的水槽已被喝光,美国人渴望一种更好的,更丰富的食物”。⑤“我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工作,我们要发表自己的意见”。⑥这些强烈反映出美国人民追求民族文化和文学的炽热愿望。

四、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学发展的影响颇巨,这里集中讨论它提倡的自然象征主义对美国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代表作家的影响。

作为同时代的作家,麦尔维尔在《白鲸》中运用的象征主义手法就是一例。白鲸是上帝的象征,是正义的化身,或者说它就是大自然本身。它又是对人怀有敌意的神秘力量的化身,进而被理解为一切恶的化身,最后甚至等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白鲸的白色,象征它本身的无辜,同时也象征着无情,它是善与恶的统一体,也是真实和永恒的体现。

美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在其作品中非常娴熟地运用了自然象征主义的方法。例如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他用密西西比河象征大自然,用它代表自由、无拘无束的理想生活,而河岸上贫穷、衰落的村镇不仅是对当地贫困景象的如实表现,更象征了美国文明社会的精神衰落,象征了文明社会的自私、残忍和人情的冷漠。

以自然中具有灵性的动物来象征自然力量,表达人与自然地关系是海明威对自然象征主义的阐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象征大海,也象征大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捕鱼的过程,是人对自然认识的加深和情感的转变的过程。老人对鱼的情感从纯粹的现实功利目的转向精神上的审美。他佩服大鱼的力量和英勇,欣赏它的美,为它的死亡叹息,并最终感觉到自己与自然的息息相通。

五、结语

总之,作为美国人民精神独立宣言的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学的影响颇为深远,它不但造就了真正的美国文学,而且推动了美国文学不断前进。学习其精神,研究其思想,意义非凡。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赵一凡等译.爱默生集[m].三联出版社,1993:62,6,499,6,79,84.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2]姜涛.爱默生思想与美国文学发展[J].北方论丛,1997.6.

[3]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屹.爱默生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1997.3.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4

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37-02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中最早关注大众文化的人,也是最早提出“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人,他对大众文化有自己一套独特并且完整的文化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大多从哲学和现实两个维度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梳理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阿多诺“文化工业”思想提出的背景研究

阿多诺集中体现“文化工业”核心思想的著作是《启蒙辩证法》,它写于法西斯主义盛行猖狂的日子里。很多学者对于阿多诺“文化工业”的研究都强调他提出这个概念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纳粹德国的极权主义和战后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脱离这两个典型的语境去研究他的思想是片面的。有的学者对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与纳粹极权主义批判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他们都是异化的产物,实质上并无什么本质的不同。二战期间,为躲避迫害逃亡到美国的阿多诺,“一方面他以饱受心灵创伤的目光打量着美国的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就不可能不反动;另一方面当美国的大众文化成了他流亡生涯中的一个生活内容后,他又不得不时时带着打量大众文化的目光来反观法西斯主义,于是心中的创伤就始终无法愈合。这一切决定了阿多诺不可能对当代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有辩证的看法,也无法预见现代文明的最终走向”。赵勇教授在谈到大众文化与法西斯主义之间的联系时这样说:“在法兰克福人那里,法西斯主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存在下去,它就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法西斯主义的替代形式——极权主义,而大众文化又是孕育、催生极权主义的巨大温床。”

2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的理论基础——哲学思想的研究

很多学者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社会批判的理论基础——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不同的学者对阿多诺的哲学思想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研究的关键词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对阿多诺辩证法中反同一性研究、启蒙思想研究和自由思想研究。

2.1学者对阿多诺“反同一性”辩证法的研究

阿多诺强调辩证法的否定性,他的否定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反对同一性。夏莹副教授从阿多诺的辩证法思想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联系出发来研究,指出“阿多诺所发现的这种同一性矛盾显然经过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洗礼,如果没有黑格尔对康德的形式主义所作出的深刻批判,特殊性、个别性,或者说作为认识内容的现实事物本身,在认识(即思维的同一性活动)中是不可能获得其自身的合法性的。这样一种改造的结果,直接导致了他者存在的合法性。逻辑的普遍性被阿多诺从逻辑之内打破了。这种示范显然具有相当的说服力”。有的学者将阿多诺辩证法思想的否定性与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否定性异同点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他只是在理论哲学领域对否定性的一种彰显,而马克思是在实践哲学领域对否定性的诠释,最后得出结论是,由于“否定的辩证法”还是一种理论哲学,所以它强调的否定终究还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的否定。仰海峰副教授对阿多诺非同一性的新哲学基础的探索——星从结构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并且认为阿多诺将批判理论的逻辑推向了极限,同时也更加揭示出批判理论的内在困境,即在激进的哲学批判背后,缺乏走向现实实践的理论中介。就在较多学者认为阿多诺将马克思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天国到人间”的实践批判理论又转回了天国,只是对现实苍白的斥责时,有的学者就提出事实上,阿多诺的这一转换,背后蕴含的是他对“实践”这一概念的重新审视。“他所提出的‘否定’概念,也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否定,同样是对于一切物化现实的“技术上的实践”的否定。但这一“否定”并非否定一切实践,更不是放弃一切实践,恰恰相反,对于被物化的技术世界(被知性分析和整纳的世界)的否定,是为人类不受外界所决定的内在自由开辟出道路,从而真正的、自由的实践才成为可能”。

2.2学者对阿多诺启蒙思想的研究

有不少学者针对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一书引入启蒙思想这个中介理论。有的学者论述阿多诺认为“随着社会的演化,科技的发展,理性日益嚣张,以理性为其内在支撑的启蒙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自身的反面——对自然、对人、对人类的统治与压迫。这样,启蒙不但不能承担解救人类的职责,甚至还将人类推向了异化的深渊”。也有的学者指出,“在神话——启蒙——真理的启蒙历史结构中,阿多诺认为启蒙倒退为神话一开始就蕴含在以启蒙为中介的历史结构当中,启蒙与神话在最初的同一并不全是和谐的,而是蕴含着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这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与矛盾,必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辩证地展示出来”。刘森林教授根据对《启蒙辩证法》这一文本分析,提出“国内很多相关论文都把《启蒙辩证法》一书的启蒙观解释为,启蒙已经倒退为神话、欺骗和堕落,而没有注意到,该书作者说这种话本身就是启蒙话语,就意味着启蒙对自己身陷囹圄的清醒认知和提醒。这一说法本身就是启蒙精神和力量的体现”。还有的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分析阿多诺的辩证文化观念,从文化的起源谈起,对于文化和启蒙的发展过程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阐述。

2.3学者对阿多诺辩证法中自由思想的研究

有的学者将阿多诺的自由思想与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指出“马克思强调要把个人的自由和解放与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统一起来”,而“阿多诺把自由同社会压抑联系起来考虑,把自由视为对压抑的抵制”。有的学者认为,阿多诺之所以批判大众文化却捍卫高雅文化,其真正兴趣不在于文化形式本身,而在于文化作用下的作为解放力量的人的阶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存亡可能,其实争取人类自由才是阿多诺建构文化工业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对文化工业具体内容的研究

3.1对“文化工业”特征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都提到了“文化工业”是1944年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先使用的概念。阿多诺在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时,“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这两个术语是没有区别的。由于阿多诺没有给“文化工业”下一个具体的定义,所以许多学者在总结他的思想后给出了自己理解的“文化工业”内涵。虽然具体定义各不相同,但实质内容大同小异。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还指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化、欺骗性、操控性和统治性特征。对于这些特征,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赵勇教授认为,“文化工业的商品化特征是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形式,文化商品被抽去了所指(使用价值)而变成了没有实际意义指涉的空洞能指,从而进一步具有了马克思所谓‘幽灵般的’特征”。有的学者就从马克思对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内容具体展开来分析商品为何具有神秘特征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而有的学者从操控性和统治性特征入手,认为“文化工业”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维持其统治现状的软性策略,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其中还对文化无论是艺术还是反艺术形式都与幸福有关进行了探究。有的学者就只指出了商品化、标准化和欺骗性质这三个特征,因为他们认为操控性和统治性特征都是通过欺骗性特征表现出来的,都体现出意识形态的渗入。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工业是一个具有意识形态控制功能的商品化、标准化、技术化的文化工业体系,并且指出文化工业是从技术理性的角度对科学技术作为工具理性进行了批判,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张和平教授还提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呈现出单向度性,并且广告化了,欺骗启蒙正是通过这一广告化,实现对人们的操控。

3.2对“文化工业”特征产生的原因研究

也有不少学者对“文化工业”这些特征隐藏在背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这个原因就不仅仅是阿多诺“文化工业”产生的原因,更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产生的原因。他们看到了现代启蒙理性已经堕落为工具理性。有的学者将阿多诺强调的文化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人的异化联系起来研究,并提出“我们需要将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批判转换为是一个解放的机制,也就是在启蒙的背景下,以构筑一个理想型的文化形态来深刻揭示出社会本身的非合理性”。有的学者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家们在吸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韦伯的工具合理性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当代的资本主义异化现象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科学技术的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人们已经摆脱了维持生存的劳动异化状况,而变成一种日益遭受现代启蒙理性统治和奴役的异化个体。有的学者还指出,如果说在马克斯?韦伯这里,工具理性还成为了人类进入现代性社会的推手,那么在法兰克福学派这里,工具理性则成为了人类社会异化的根源。

4对阿多诺思想存在局限性的研究

有的学者对阿多诺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概括成以下四个方面:过分强调技术和技术理性的作用;没有对新的文化生产形式产生的必然性给予必要的肯定;无法解释新的文化现象;存在对大众文化的歧视。赵勇教授认为,“阿多诺在特殊语境下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同时也打上了他本人那种‘上流文化保守主义’的烙印。这样,此种理论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某种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色彩,这也正是它后来遭人质疑、为人诟病的地方。”但也有学者从阿多诺的后期文本分析,认为他的思想还是存在着积极性,并且从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阿多诺大众文化具有历史性特征;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否定、超越的特质;大众文化自身存在着“解毒剂”;大众不易控制并且有选择能动性。有的学者指出,“一般认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主张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大众已被大众文化牢牢控制。然而,自早期《启蒙辩证法》到后期《论闲暇》,阿多诺又在多处论及大众文化转化及大众反抗的可能性。与他对大众文化及大众的悲观判断相比,这是阿多诺悲观文化工业思想中的积极性判断,是穿透社会水泥的希望”。

5对阿多诺思想现实性意义的研究

学术界对阿多诺文化工业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学者就从这些评价中进行研究。他们中有的认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一贯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哲学思辨与经验研究的二者结合,并指出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局限的超越只能是立足于此二者基础上的对当代文化现实的具体的内在的批判。有的学者认为,“即使在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壮大的今天,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论批判,仍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们提出的许多关于大众文化方面的问题,比如人的物欲享受与意义世界的对立,不但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而且变得越来越严重。如何让大众从大众文化产品中摆脱出来,既享受大众文化产品所带来的精神欢愉,又不当其奴隶受其左右,仍然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并阐明了具体的启示。有的学者认为,“分析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对现代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理论反思,其审视的视角不单纯只是文化领域的,也不单纯是政治经济领域的,而体现为一种复合的视野而从现代文化研究的历史路径来看,这种研究方式的建构,极大程度上开拓了我们对于现代文化以及社会的理解”。

从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来看,对阿多诺思想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可以说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显著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阿多诺“文化工业”思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个领域的研究,文章涉及领域不广、综合性不强;二是以前的研究重在阐释性研究,阐述阿多诺“文化工业”思想,将其思想进行对比的研究较少。它具体表现在: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比较研究不够,以前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对比研究涉及的不全面;“文化工业”发展与各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比较研究不够;阿多诺与他同时代的社会批判思想家的思想所进行的对比研究不多,例如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其他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的比较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姚明今.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历史语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李俊.阿多诺的大众文化理论评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

[3]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23.

[4]夏莹.回到黑格尔:后马克思主义的隐形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1,(6).

[5]王成.马克思与阿多诺辩证思想的比较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仰海峰否定.的辩证法与批判理论的逻辑终结——阿多诺《否定辩证法》解读[J].学习与探索,2010,(2).

[7]李宁.阿多诺的“否定哲学”与批判理论的思辨转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8]陈春敏.否定性批判:阿多诺“文化工业”观[J].重庆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12,(1).

[9]吴亚南.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的神话与启蒙的倒退——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4).

[10]刘森林.启蒙与焦虑:以《启蒙辩证法》为核心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1,(6).

[11]谢永康.文化与启蒙——阿多诺的辩证文化观念[J].求是学刊,2010,(3).

[12]王开智.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中的自由元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7-190.

[14]赵勇.阿多诺《文化工业述要》的文本解读[J].贵州社会科学,2011,(6).

[15]李博.关于“文化工业”本质的再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12,(1).

[16]唐文娟.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再思考[J].文学界,2010,(11).

[17]李讯琪.浅析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J].文学界(理论版),2011,(5).

[18]何海华.浅谈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5).

[19]张和平.单向度是西方文化工业的典型特质——霍克海默、阿多诺“欺骗启蒙”所展现的西方文化工业[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0]贺翠香.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

[21]魏艳芳.阿多诺论大众文化及大众的积极性[J].唯实,2011,(12).

[22]魏艳芳,姚燕.社会水泥中的希望——阿多诺文化工业中的积极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5

摘要: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后,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步确立起来的新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发展建设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不断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逐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随着社会现实与时代需求的不断深化,想要持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需要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支撑,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展的更深层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条件

历史是分时代的,不同的时代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都各具特征,这种特征基于时代的实践需求凸显,不同的时代条件也为一定社会在某一阶段的发展设定了要求,符合时代条件、解决时代之问才能顺应时展趋势,在相对的时空中促进社会的发展,历史性的谋篇铺排之中必须树立时代意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紧扣时代条件,突出时代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跨越中,把握社会主义矛盾转变和全面决胜小康的时代条件,瞄准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指向,回答在文化领域应当如何应对和解决这样的突出时代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国家发展整体框架上的一个高度概括和总结,力图通过对各方面变化发展以及现实情况的把握去瞄准社会问题的“靶心”,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建设时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瞄准了这个“靶心”并针对这个“靶心”做出适时的调整与安排,就能实现新的发展。主要矛盾的认定带有全局性和整体性,但是主要矛盾同样也展现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于文化板块而言,相较于之前较长历史时期内我们精神文明的缺乏,目前所呈现的状态则是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的混乱,中方的和西方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进步的与落后的、一元的与多元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不断在同一片土地上交汇和碰撞,文化的不均衡发展也是区域不协调的重要表现,面对纷繁复杂的文

化产品,人们当如何摒弃盲目从众的选择也是问题的突出表现。在这样的矛盾表现下也就需要新的文化思想指导,去开展在新的主要矛盾变化之后如何解决新的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发挥的作用己与过去的某个时期完全不同,必须在把握时代条件之中厘清各方的关系,破除各种认知上的障碍与误解,真正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文化领域的各方面问题,力求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气质和风格。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重点阐释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指出目前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性。在“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以关键词搜索“意识形态”,截止2018年8月共有108条搜索结果,也就是自2013年以来,平均每月都有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社会生产力水平越发展,社会形态越高级,越需要重视意识形态的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定不移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去指导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建设。

信仰问题是核心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围绕意识形态问题的核心内容,对存在的反映不断形成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断形成社会意识,一国的文化在形成的社会意识中不断形成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的交流融通日益紧密,中国融入世界浪潮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各国之间经济上的联系日渐紧密,文化的碰撞也随之而来,商品流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物品,更是物品背后携带的文化。在中国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购买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本土产品竞争力后劲不足的情况下,高性价比的舶来品日渐为人们追捧,西方的思潮和文化随之而来,有些人在这样的浪潮中开始去信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不仅在商品上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更在评判标准上一律向西方看齐,西方的意识形态不知不觉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这样的威胁之下

必须坚守阵地、坚持信仰,用信仰的力量去教化人和影响人。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己经悄然越过了四十年,当前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打破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唯经济指标一家论的观念和局面,力求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背后蕴藏的是文化发展方式的问题,当前的文化思想是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命题的新思想,它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凸显时代价值,引领和主导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思想的延展服务于未来,而科学预判未来需要先对现状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基于现实才能避免盲目地展望未来,当前我国社会的文化发展格局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兼容并蓄。

开放、包容、并蓄的时展趋势决定了在文化方面绝不可能是一元当道的局面,当今的社会在文化上更加的多元、复杂,人们强调个性,重视自我价值的实践,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日趋多样,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风格多样,变幻复杂的特点使文艺作品更加大众化、普及化,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同时文化的传输与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信息的爆炸和堆叠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受到多种文化及思潮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本就是伴随社会存在而存在,因此文化的多元状况不可避免,可能将其归纳为一种具体时代条件下的特征,但这一特征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强调文化的多元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要引导多元的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并且有意识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评判一种文化所起作用是积极或消极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及在它与我国相结合产生的文化思想中,对文化的性质、特征己有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形态都可以接纳和吸收,并且积极推广,满足大众对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但违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与本质特征的文化形态则必须剔除和抛弃,由于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不可控性,当一种有害的文化传播开来时,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是无法预估且威力惊人的。

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文化发展需求中的中心位置,同时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这呈现出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格局,基于对文化现状的把握,是对未来文化发展趋势进行合理推断的一个重要参考点。

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繁荣的方针也仍将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对它进行的研究成果是阶段性、条件性的,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用创新态度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论断,用理论的眼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方法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殷忠勇.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04):17-23+91.

[2〕陈锡喜,桑建泉.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3(03):22-30.

[3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21-24.

[4邸乘光.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2):7-21.

[5刘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四个维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o1):49-54.

[6〕洪晓楠,周婷.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04):1一5+90.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6

一、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一)对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对其他文化思想批判的吸收

1.理论体系的承续性和渐进性

(1)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

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其次,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足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承续性特征。

(2)从发展历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性表征的概括。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和不断完善的,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2.理论体系的本土性和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土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作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以德治国,把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统一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作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同志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都来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择优性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理论体系自身在不断接受和丰富新的内容。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吐故纳新,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质。无论是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一)科学性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符合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色,离开国情特色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把握时代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方针。理论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与时代同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最后,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二)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三)群众性特征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7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11—0130—02

2008年9月,第一批“90后”开始步入校园并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作为一个新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科技高速发达、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他们有其独特的思想特征,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分析“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张扬,呈现出有别于“70后”“80后”的思想特征。

1.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理想趋于功利化。在改革之风的沐浴下,“90后”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丰衣足食,接受较好的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坚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的伟大的理想。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规范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推动着自己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的奋斗前行。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西方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正处于青春期的“90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也是极为重大的。在物质利益冲击的时代,他们的理想趋于功利化,更注重实用主义。对于择偶的标准,他们中大多数更看重彼此家庭的金钱和社会地位;对于当前的道德援助行为,他们有支持的呼声,亦有害怕自已利益受损而持反对意见。可见,特定的环境造就了“90后”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趋于功利化。

2.主体意识较强,缺乏协作精神。“90后”大学生大多数生长于独生子女家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家庭氛围造就了他们更注重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尊重别人,却又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只重索取,而不懂回报,不愿融入集体分享协作带来的成就。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自身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90后”大学生更注重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强调独立性和自主性。但这种主体意识不成熟,还有诸多的弊端。他们追求个性独立,但却标新立异;他们追求自我发展,但却忽视团队力量,集体观念、奉献意识淡漠,缺乏协作精神。因此,他们被戏称为“非主流”的一代。

3.创新能力较强,欠缺健全的人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90后”大学生接受的知识面更广,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思维更为活跃,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创新能力较强,关心国家大事,但由于激烈竞争体制下的人们更关注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快速实现,而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当前“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调查显示近40%的“90后”大学生出现了人格障碍、心智发育不完善等心理问题。很多“90后”大学生面对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就业问题无所适从,在极小的挫折面前,他们颓废、绝望,甚至以极端的方式解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痛。这也凸显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缺失。

4.坚持主流价值观,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面对或者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矛盾、关系时所持有的基本的价值态度、价值立场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也就是指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价值取向为人们应当追求什么和应当怎样去追求提供了标准、指明了方向。〔1〕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90后”大学生已经不再单纯的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了,他们开始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追求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崇尚多元化发展。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行为选择的自主性、理智性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明确方向,在转型中定准位置,在新的探索阶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二、“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特征成因分析

“90后”大学生在社会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不断前行,必然受到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飞速发展和矛盾凸显的时代,“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征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西方文化思想观念的渗透,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物质利益,过度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导致社会人心膨胀、社会浮躁,严重影响了“90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他们过多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价值的协调发展;他们过多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而忽视了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学校德育工作缺失的影响。物质利益冲击的社会里,学校教育更注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提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只求达到某种管理目标,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做贡献的同时,又倡导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优先选择好的地方好的岗位,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只抓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无视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单向渠道的思想理论灌输抹杀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也丢失了最宝贵的一块德育阵地。

3.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由于独特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较为早熟,但由于人生阅历简单和过分的溺爱、呵护,造成了他们心理素质脆弱。他们对社会问题思考深度不够,容易产生偏激的看法。虽然他们自主意识强,但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受社会现实的负面熏染,一部分学生信奉“金钱万能论”,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容易对社会凸显的腐败、道德滑坡、社会不公等问题产生偏激心理,从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一味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他们自我意识强,但缺乏对自我的深刻剖析,难以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三、“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针对“90后”大学生群体特有的思想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已不能满足需要。如何转变观念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的重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导作用

高校服务于社会的第一职能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才。高校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向学生系统的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自觉的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理论教学主要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而实践教学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个性张扬、自信心强、具有强烈表现欲但人生阅历比较缺乏的“90后”大学生而言,高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是对他们进行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第一,在课内实践教学中,针对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展读书写作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撰写读书笔记和小论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索、用于创新的精神。第二,在课外实践教学中,首先,鼓励们学生根据自己所长,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其次,创造条件鼓励“90后”大学生积极的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和他人。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作用,改变过去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家庭、社会团体等各种力量参与育人,让“90后”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得以磨练,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3.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筑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90后”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交往与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在二十一世纪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2〕如何帮助“90后”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并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高校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切实有效的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教育融为一体,建立一支以心理咨询中心专职人员为骨干,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咨询指导,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挫折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完成心理调适,以健康阳光的心态积极面对大学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以网络为载体拓宽教育渠道。迈入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伴随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90后”打血色灰姑娘,网络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他们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载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时代内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体,结合“90后”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在网络氛围下开展多方面、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在网络条件下还应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思路,着力建设高质量、高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以此为阵地更广泛的传播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8

关键词: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逻辑性文化特征文化内涵概述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时代的面貌,强调从个人的局限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等……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的道路,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二、研究方法

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本文透过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各种纷繁的创作流派和设计手法的外表,从分析建筑的设计语言着手,来探析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从而避免了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所产生的空泛性。

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3)。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时期,它在否定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它的合理成分被后来的各个设计流派所吸收、继承。所以,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具有传承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的建筑设计语言时,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艺术成就为原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以便于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的设计语言产生和演变的脉络有深刻的认识。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在这里,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是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针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建筑与自然形成对立、割裂地方文化,于是建筑师们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并重新确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重新认识地方性文化在建筑中的价值。这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思潮所而对的主要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1996年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最高奖方案“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延续地方性文化作为构思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引发出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的建筑构思,并引用了当地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形态“里弄”作为设计原型。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创作中,引用了地中海民间建筑的外观式样作为其建筑形象构思的源泉;本文在对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的分析中,着重分析了建筑创作领域中“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原型结构”的引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的设计概念及创作手法。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矛盾,它涉及到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创造及空间的界定,并引申到城市设计中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同构关系。从建靴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

、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例如,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所提出的“灰空间”的设计概念;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所倡导的以功能为引导的室内外二元关系的协调。

(2)“原型”的引用

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并正确地反映到建筑作品中,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其创作设计中,把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原型”引入到新的设计观念、新的技术材料、新的价值观念之中,使它融人到现实生活中,使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延续。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英国著名的建筑师罗杰斯曾经说过:“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其展示的建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把光作为一种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的形体构成之中的设计概念。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运用了自然光的特性,塑造出了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建筑大ifi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则融入在自然环境之中,展现了极高的建筑意境。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

在建筑形式的生成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建筑作品以其形式展现出自身的特征,表达了建筑的文化含义。形象思维决定建筑的形象特征和图形品质,它使建筑作品产生出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创造出了建筑独特的意境。同时。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则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另外,相关学科的成就被引入到建筑学科之中。这就使得在建筑形式生成的过程中,设计方法发生了转变。相对于以往的建筑设计方法,具有新的内容。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

“每一文化有它赖以生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通过对于这些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进行对比分祈,可以深刻地揭示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建筑学报,1997.2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9

【关键词】交融思想研究;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主要艺术体裁之一,相较于其它民间文学样式而言,民间故事对民间文化的承载能力以及对民众精神世界的反映力度,似乎更胜一筹。故此,在有关民众价值观念和思想状态的研究中,它往往会成为研究者最为钟爱的切入口。我国的民间故事研究,是与上世纪初兴起的民俗学运动同时开始的,但关于民间故事思想的研究,严格来讲,还是“新时期”以后的事情。虽然,自新时期以来,研究者们利用各种理论与方法,对民间故事所承载的民众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其研究的整体格局而言,依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最为人所争议的,是对有关民间故事“反结构”成分的认识。研究者对民间故事“反结构”成分的认识,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坚持主流话语体系而对这种成分大加批判,并形成了“反智主义倾向”、“扭曲的观念与心态”、“仇富心理”等诸多贬义色彩浓郁的定性表述;一种则往往是抱着某种怀旧心理或者同情底层民众的态度,对这类成分多有赞誉。在笔者看来,这两种态度展示出了知识分子(研究者)与民众之间的隔阂,既不利于民间故事研究本身,也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故事思想研究工作的开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维克多・特纳的“交融”理论,从方法论的层面给我们提供的参考。

一、“交融”:关于生活世界的整体论

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1920-1983)是曼彻斯特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象征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他的“仪式过程”研究在人类学界可谓是相关研究的里程碑,同时,他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社会学家。特纳的社会理论,主要表现于《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一书中对“交融”这一概念的阐述和发挥上,他以“交融”理论摆脱了涂尔干等人的社会理论瓶颈,从而阐述了一种另类的属于交融状态之下的社会关系模式。

在维克多・特纳看来,所谓“交融”,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提供了一个卑微与神圣,同质与同志的混合体”,在这一混合体中,“我们所看到的,是‘时间之内或之外的片刻’,以及世俗的社会结构之内或之外的存在”。①这一状态并不局限于仪式,它同样出现在常态社会之中。社会是一个“结构”与“反结构”同时并存的平面,而不仅是“结构”与“反结构”螺旋前进的线性存在。在特纳的社会理论中,“结构”与“反结构”(或者说交融)象征着社会主流和边缘人之间的关系,这二者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二元对立,但“两方并不彼此摧毁,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彼此催化”②。

特纳有关仪式研究的“阈限”、“交融”理论,不进适用于仪式分析,也能运用到各种社会现象的讨论上。他的这类分析,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崭新的有关民间文学乃至整个文学艺术发生学意义上的表述。他说:“交融还有一个潜在的方面,它总是以虚拟语气出现。在总体性的存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中,能够产生象征、暗喻,以及类比;艺术和宗教就是这些关系的产物,而不是法律结构和政治结构的产物。”③这或许触及到了我们文学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即文学(包括民间文学)对社会现状的反思性。而之所以“交融”能够产生文学和艺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交融状态之下,艺术创造主体从社会结构的边缘区域寻找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分离点”。

二、民间故事的“交融”特征

在分析处于交融状态的“阈限实体”的特征时,特纳曾明确指出其“边缘性”,即这些“实体”处在社会结构的末端或者之外,他们构成了与社会结构相对立的某种力量。在进一步分析“弱者的力量”时,他指出:“在民间文学中,有着象征意义的人物也十分常见,比如‘神圣的乞丐’、‘第三个儿子’、‘小裁缝’,还有傻瓜。他们撕掉了高官厚爵者的高傲嘴脸,使他们降到了基本的人性和道德的层面上。同样,在传统的‘西方’故事中,我们都读到过漂泊不定、行踪神秘、没有财产、没有姓名的‘陌生人’。最终是他们消灭了办事不公、欺压平民的世俗‘暴君’,恢复了道德和政治的平衡状态,由当地的政治力量组织进行事物管理。”④特纳的这一描述是准确的,在民间文学――尤其是民间故事――中,这些“边缘人”或者“弱者”往往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如为某些论者指称为“反智”以及“仇富”的故事中,仆人、农夫、村姑等形象常常能够非常轻松地驳倒或者击败书生、员外、秀才等形象。毫无疑问,这些角色各自有着自己的象征意义,前者象征着社会结构边缘的底层,后者则是社会结构中心的代表。

如果民间文学的产生,的确与这种交融状态密切相关,或者说民间文学的总体特征可以被定义为“交融”的话,那么,我们对待民间文学的态度,就应当有所改变。正如特纳所指出的,“没有身处低位的人,就不可能有身处高位的人;而身处高位的人必须要体验一下身处低位的滋味”⑤,民间文学所要展示的或许并不是某种价值观念,而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允许交融状态存在的结构。故此,民间故事的意义,最初或许只是实现“交融”的一种途径,而所谓批判或者讽刺,也许只是研究者的过度阐释。

三、民间故事思想研究何去何从

民间故事的内容往往牵涉到“身处高位的人”与“身处低位的人”之间的对立,这种简单关系模式的设计,其功能可能并不在于宣扬某些论者所谓的“仇富”、“反智”思想,而是在于训诫、娱乐等内指性调节。但是,这些成分(反结构成分)却能够让那些以社会结构权力中心自居的人感到惊心动魄。

民间故事所展示的,是民众的生活世界,它不需要太多的抽象观念,首先关照的是人的存在意义,或者展现某个层面的生活世界。通过田野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民间故事的讲述者或听众,他们所关注的不是故事所反映出来的批判性或讽刺意味,在他们而言,讲故事与听故事近乎游戏,主要是为了娱乐。研究者对民间故事进行思想研究本身并非坏事,但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往往容易采用经验实证的所谓科学方法,将研究对象从具体情境中抽离出去。研究者在挖掘和阐述民间故事的思想和意义时,所碰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区分研究者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民间故事的本然意义。

笔者认为,任何尝试按照研究者自身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观念来试图赋予民间故事以某种意义的企图都是徒劳的,这是“因为人的存在意义是一个自在主体超越历史性和现实性文化条件限制的先于经验的自由选择,因此存在者主体所自主选择的超时、空存在意义不可能是由存在者主体之外的另一存在者主体做出的任何任意性、逻辑性规定,即使这一规定是如何地合乎历史性、现实性的文化逻辑-经验知识”⑥。或许,当我们真正接受特纳从“交融”理论角度对民间文学的论述后,我们能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更易于接近民间故事的本然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真正理解了民间文学的意义所在。

注释: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篇10

[关键词]古汉语;词语活用;形象性

词语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词语活用包括词义、词类、词的色彩等方面的活用。……显示了作家高度的语言修养和汉语词汇的巨大的艺术张力。”[1]“对于词类活用,仅从语法角度认识它的组合配置规律是片面的,肤浅的,只有从修辞方面进一步研究古人为什么‘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功能’,才能全面地、实质性地把握其意义。”[2]本文所探讨的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就属于修辞角度方面的研究。形象性是指文艺创作和语言交际中,用形象的特殊形式反映生活时所具有的具体而生动的能唤起人们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属性。那么,事物形象性特征的形成势必跟形象思维有关。“形象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内部也具有特殊的操作方式,其中联想和想象活动就是形象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的操式。”[3]想象和联想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活动。“联想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的其他相关的概念。”[4]“想象是一种对形象性表象加工处理的高级意识活动……想象指通过对记忆中的形象性表象的改造融合活动。”由此可见,想象和联想是理解事物形象性特征的主要方法。本文拟从词语活用中抽象语义的形成、修辞手法的运用、内外语境的烘托等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

一、抽象语义的形成

古汉语词类活用后有时会形成抽象语义。抽象语义和具体语义相比,其空间特征较弱,人们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且发挥自己的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才能正确理解。那么,抽象语义的形成就导致了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的产生。1、名词活用为动词。《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句中“肘”由名词活用为抽象动词。“肘”字既具体交待了动作行为的部位名称,又生动地描绘了连续发出的二个动作。“肘”这个活用词的作用具有“撞”、“碰”等动词都无法概括的意义。那么,“肘”的抽象语义就需要我们通过想像和联想才能体会。2、动词的使动用法。《汉书・武帝记》:“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句中“朝”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诸侯王朝见”。我们需要运用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想象“朝”的抽象语意关系的改变。从而更加明确句中主体和客体,主动和被动,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也更加明确“朝”的抽象语意的义界。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孟子・尽心上》:“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句中“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是一个抽象语义,生动传神地表达了古人的主观认识。“小”这个抽象语义也需要我们通过想像和联想才能体会。其他如数词、动词、形容词活用后的语义也可能是抽象语义。活用后产生的抽象语义激活了我们的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对活用后的抽象语义展开发散的、辐射状的语义联想,使我们对活用后的抽象语义有更深刻地理解。因为抽象语义为古汉语词语活用形象性特征的形成作了铺垫,那么反之,抽象语义也是古汉语词语活用形象性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古汉语在词语活用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词类活用中的辞格运用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特别是把辞格同词语修辞、语音修辞配合使用。造成了一种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使其更显示出汉民族语言的独特风格。从而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而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给我们形成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而形成了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就设有“转品”这一辞格。“说话时把某一类品词移转做别一类的品词来用的,名叫转品。”[7]“词语的转品在古汉语中早已有之,且用例不鲜。只是以前尚没有‘转品’这一说法。只称作‘词语活用’罢了。”由此可见,词语活用实质上就是一种修辞手法。古汉语词语活用中经常运用的辞格有比喻、借代、对偶、排比等。张炽先生在《论词类的修辞效应》中涉及到了很多常用修辞格,且详尽地论述了常用修辞格在词语活用中对活用后词语形象性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本部分就张先生暂时没有涉及的两点修辞格略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1、复辞。“……隔离的,或紧相连接而意义不相等的辞格。”如《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句中第一个“老”由名词活用作抽象动词“赡养”、“孝敬”;第一个“幼”也由名词活用作抽象动词“抚养”、“教育”。又如《论语・颜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二个“君”、“臣”、“父”、“子”都是由名词活用作抽象动词,意为“君主”、“臣子”、“父亲”、“儿子”都必须尽自己所在地位的责任,不能越礼。“老”、“幼”、“君”等词活用后的语义的形象性因复辞辞格的运用更加凸现出来。2、回文。“回文也常写作文,是讲究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10]如《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句中第一个“信”是动词活用作抽象形容词。第一个“美”是形容词活用作抽象名词。又如《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句中第二个“言”是动词活用作抽象形容词。我们亦能通过感受回文辞格来体会词语活用后的形象性特征。古汉语词语活用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由此,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形成古汉语词语活用形象性特征的又一主要原因。在运用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想象和联想的同时,我们也能更好地体会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

三、内外语境的烘托

修“语境,可以分为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言内语境指的是上下文。一个词,一个句子,是否合适,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取决于它在上下文中的地位。”“言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时间、空间等物理因素和社会坏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心理因素。”那么,言内语境能使活用的语义指向更加明确;而言外语境为活用后词语的语义的理解起补充阐释的作用。那么,内外语境的烘托可以使语活用后的形象性特征更加明显。1、言内语境的烘托。如《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句中“安”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安定”。结合言内语境,“安之”指的是“使远方人”安定。又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而未废也。”句中“目”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使眼色”。“之”根据言内语境来确定指的是毛遂。明确了语义指向后,“安”和“目”活用后的语义的形象性的特征就更容易理解了。2、言外语境的烘托。言外语境跟历史事实、历史典故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关。a、跟历史事实相关的言外语境。如《左传・僖公三十年》:“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又如《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贰”本为数词,在句中活用作抽象动词,意为“两属,同时亲附对立的双方”;“东”、“西”本为方位名词,在句中活用作具有抽象意义的状语,意为“向东”、“向西”。我们或许不太容易理解其活用后的形象性特征。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当时(僖公三十年),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且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这一历史事实,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句中“贰”、“向东”、“向西”等活用后词语的形象性特征。B、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言外语境。如《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句中“兄”名词活用为抽象动词,意指“像对待兄长一样”。为什么刘邦提出要视项伯为兄长呢?这也跟我国古代的社会文化有关。孟子《跬道》曰:“理亦无所问,知己者阕砻。良驹识主,长兄若父。”可理解为:“长兄如父。”这就揭示了兄长在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中受尊敬的社会地位。了解这些社会文化之后,我们就知道刘邦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项伯,实质上是想拉拢项伯。由此,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兄”活用后语义的形象性特征。内外语境的烘托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范围。也是古汉语词类活用形象性特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总之,抽象语义的形成、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古汉语词类活用形象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内外语境的烘托是古汉语词类活用形象性特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充分理解古汉语词类活用中的抽象语义、修辞手法和内外语境,不仅能使我们充分理解活用后的语义,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活用后语义的形象性特征。

参考文献:

[1]孔昭琪.《红楼梦》的词语活用[J].泰安师专学报.2000(04)

[2]张帜.论词类活用的修辞效应[J].锦州师院学报.1995(01)

[4]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