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十篇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十篇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26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1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体育锻炼;效益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8-0108-03

aResearchontheeffectoftheDailyonehourSportexerciseofmiddleschoolandprimaryschoolStudents

maSiyuan,LiQiuhuai,mengtao

(BeijinginformationtechnologyCollege,Beijing100070,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quadrennialinvestigationonthephysiqueconditionoftheyouthinChinasince1985,itisconcludedthatthephysiqueconditionoftheyouthinChinaisdecliningintherecenttwodecades.thefactthreatsthenationalsecurity,socialstabilityandfamilyhappiness.thepaperstartsfromthestatusquoofthedailyonehourexercisesofmiddleandprimaryschoolstudentstoanalyzethefactorsaffectingtheeffectofthedailyonehourexercises.italsoproposesstrategiestostrengthentheeffectoftheexercisestoenhancethephysiqueconditionofthemiddleschoolandprimaryschoolstudents.

Keywords:theyouth;physiquecondition;sportexercise;effec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文件第十条规定,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有1h体育锻炼的时间(含体育课)。[1]学生体质能否得到保证甚至提高,体育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观能否养成,关键在于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锻炼所取得的效果。因此,落实中小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提高其体育锻炼的效益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抽样对北京市丰台、海淀和大兴三区的部分中小学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施情况及影响体育锻炼效益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访问调查法笔者对以上各学校74体育教师和近2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和部分体育学者进行访谈,了解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施情况、影响因素,以期获得一手资料。

1.2.2测量法抽取三区的18所小学、初中、高中(每区各两所学校)的54个班(每校两个班)的2160名学生,对他们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的测量,了解各学校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锻炼效果。

1.2.3定量分析法通过对所调查的中小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时间、运动强度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分析影响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

2对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实施情况的调查

2.1从学校体育工作计划调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统计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如下。每周三节体育课(45min/节)时间为135min,每周四次(周一升旗)课间操(25min/次)时间为100min。每周两次课外体育锻炼(45min/次)时间计为90min,除此以

外没有其它形式的体育锻炼了(没有把学生运动会时间统计进来,考虑到参与运动会的学生较少)。这样统计下来,每周共计325min体育锻炼时间。每周按5d计算,学生平均每天有65min参与体育锻炼。

2.2对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有效时间的调查为了统计学生参与运动的有效锻炼时间,对18所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54个班的2次体育课和2次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分别进行统计。每节体育课45min,除了老师整队、点名、组织安排、示范、小结、学生休息等时间外,学生每节体育课参与体育锻炼累加平均时间为18.3min;每周两次45min的课外体育锻炼,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累加平均时间为17.6min;课间操的有效锻炼时间更少,实际为4.75min;这样统计下来,学生每周只有109.1min的锻炼时间,如果合计到每周5d中去,学生每天只有21.8min体育锻炼时间。学生在校期间不是每周都有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绝大部分学校每学期有21个教学周,除去学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复习周、期末考试周、风雨雪天气、机动周等外,实际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只有17周左右,这样把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统计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每周5d中去,学生每天只有17.7min有效锻炼时间。

2.3对学生运动强度的测量运动量是从事不同运动项目所消耗体内能量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量。[2]运动时间上述已作调查统计,因此,影响运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运动强度。

为反映学生的运动强度,基于条件的局限性和学生体育课运动强度相对不大,笔者采用面积计算法对18所中小学的54个班的2次体育课学生参与运动时间的心率情况作为测量对象,测量学生的平均心率结果如下表1。

从测量学生平均心率结果来看,学生的在体育课上的平均心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下降的趋势,虽然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率频率基本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的特点有关系,即学生在安静状况下,心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即男、女生从7岁的心率每分钟平均88次、89次到18岁的心率每钟平均79次、81次而趋于稳定,到19岁时趋于稳定状态有关。[3]但主要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减小有关。因为男生的从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平均心率的129.1次/min到高中三年级的109.1次/min与女生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平均心率的131.7次/min到高中三年级的93.7次/min,所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青少年学生心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的特点的降幅。

女生93.7低40%以下很轻松从表2看出学生平均心率主要集中在110~130次/min,这说明学生在体育课上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也主要集中在中等运动强度和低等运动强度,最大摄氧量也只有50%~60%和40%以下,主观运动感觉基本为轻松和很轻松。学生在体育课上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少且运动强度中等或低等,说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量也较小。

3影响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效益的因素分析

体育锻炼的效益指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所获得的效果和利益。对学生而言就是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所获得的锻炼效果和益处,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和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同时教育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

通过以上的实际调查发现,落实到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只有17.7min,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大多为中等或中等偏下。这说明,学生通过每天1h的体育锻炼并没有获得很好的锻炼效果和相应的益处。影响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效益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就学校体育工作而言,主要与体育教师等因素有关。

1)落实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学生每天有1h体育锻炼,关键在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者,体育教师的教育素养、思想观念、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能力是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保证。[4]通过近200名学生的访谈了解到,有27.4%的学生认为自己喜不喜欢参与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师的教育素养、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等方面非常有关,有17.9%学生认为比较有关,有12.5%的学生认为有关,只有28.1%的学生认为与体育教师的教育素养等方面无关,而认为有关的学生为57.8%,占访谈学生总数的近六成。这说明,体育教师的教育素养、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能力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喜好程度有重要影响,当然也就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阻碍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益。

2)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是否能够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益,主要在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科学安排与组织。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过多的把该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放在对集合、讲解、示范、小结和学生自由活动上,学生真正参与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样的每天1h体育锻炼,实际只有十几分钟时间的锻炼。因为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锻炼效果就无从谈起。研究表明:运动时间过短,对机体不能产生作用,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每次运动持续20~60min对于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和有氧工作能力较适宜。[5]

3)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严重性和提高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效益认识不够。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并非受到很好的重视,实际是被边缘化。所以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过程中,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有53.6%体育教师对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体育工作条例不关心,有21.3%的体育老师不知道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事。可见,学校体育被边缘化严重影响体育教师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体育教师把体育教育片面理解为体育实践教学,忽视体育健康观念教育。在被访谈的74名体育教师中,有76.1%体育教师把体育教育仅理解为传授体育技术技能的实践教学,忽视学生体育健康观念教育,导致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认知不够。通过对学生访谈了解到,有13.6%学生认为健康不重要,有15.9%的学生对健康无所谓,也就是说,近三成学生对健康淡漠。同时,也了解到,有近一成的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与害怕受伤有关。这都与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健康观念教育有关。

5)营造校园良好的体育氛围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学习氛围有余,而体育锻炼氛围却很冷清。谈起原因,体育教师理所当然把责任推给学校抓学风、抓升学率上,但体育教师难辞其咎。营造校园体育锻炼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从对体育教师访谈中了解到,他们不开展多种体育竞赛原因比较多,就体育教师自身而言,开展体育竞赛酬劳较低或者没有,担心学生打架、受伤是影响其组织学生活动的主要原因。

另外,影响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效益还与学校领导对待体育教育的态度、学生自身的素质、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等条件、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实施监督力度和缺少有效评价机制等有关系。通过访谈部分体育学者了解到,教育主管部门缺少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不力,是目前制约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外部原因,并且,现有的一些系统的评价多以自主评价为主,然后验收缺乏“刚性”,不能起到评价和监管的作用[6]。

4提高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效益的对策

1)加强体育教师素质教育、培训力度,更新其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其地位,是提高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效益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师是实施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直接执行者,其整体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实施效果。在学校教育中,学校体育往往被边缘化,体育教师的地位也往往被忽视,体育教师很少获得再培训机会,其教育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为了提高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效益,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地位,尊重其劳动成果,实现其与其他教师同工同酬;其次,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更新其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整体素养,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体育课、组织好每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运动强度,实现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益的愿望。

2)注重学生的体育健康观念教育,变学生被动参与体育锻炼为主动,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是提高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效益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学注重体育实践没有错,因为体育技术技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载体。但不要一提到体育就仅注重学生体育锻炼的实践,而忽视学生体育健康观念教育。体育是一门文化,体育的技术技能仅是体育文化器物层面上的东西。[7]体育教师要让体育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健身方法和终身体育观,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意义,从而变学生被动参与体育锻炼为主动参与、消极参与体育锻炼为积极参与,建立提高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效益的长效机制。所以,体育教师在加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实践的同时,更要注重体育思想观念教育、体育安全教育和体育宣传教育等,从观念上确保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益得到提高。

3)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运动强度、频率等量的因素不断积累得以实现的。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只有在运动量超过原来的水平时才能导致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显现运动效果。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训练安排的强度愈大、次数愈多、持续时间愈长,则收效也愈大。[8]最近20多年来,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在持续下降,这也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应试教育面前仅充当鸡肋的角色,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过程中,以“糊弄”的教学心态,浅尝辄止的教学方式,对待学生的要求得过且过,致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益了了,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9]为提高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效益,体育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好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练习次数和运动强度,使学生运动量超过原来的水平,导致学生身体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实现锻炼效果。

4)把学生体育锻炼进行课程化是实现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保障。除体育课外,把学生每天锻炼1h变成学校的课程,并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运动量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规定他们在不同学期需要完成的学分,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5)提高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的效益离不开学校建立学生体育锻炼效益的评价机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的监管机制。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最终能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质要求,学校必须要有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的监督,没有评价和监督,学生通过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效益就无法衡量和得到保障。因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督促各学校建立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效益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到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看是否达到既定的标准和最终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益。同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完善程度、体育制度是否健全等方面的监管也要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3,12.

[2]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编.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8.

[4]蒋敦杰,等主编.高中体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4.

[5]邓树勋,王健.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6]张大超,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76-80.

[7]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7.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2

【关键词】全民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1前言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

2.1体育锻炼能延缓机体衰老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起到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提高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体育锻炼能提高自我感知和自信心

体育锻炼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体育锻炼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感知。同时,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锻炼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笔者通过对江西省随机抽取的200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锻炼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

2.3体育锻炼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交往的最佳手段。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是人们团队作战,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缓解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锻炼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

2.4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锻炼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适当的强度的活动量,就有利于消除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有利于消除疲劳。因此,体育锻炼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2.5体育锻炼能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能带来集体的温暖和在比赛中获胜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协作精神,这些效益是其他的许多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抑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疲劳和抑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

3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中的30位老年人,分为三组:甲组服用400毫克氨基甲酸酯镇静药。乙组不服药,但愉快地参加一些喜欢的体育锻炼。丙组不服药,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体育锻炼。结果表明乙组的效果最好,轻松的体育锻炼,胜于服用药物。而丙组的效果最差,不如吃镇静药的效果好。这说明:体育锻炼中心理因素对健身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的运动员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动作迅速准确,有利于竞技能力的高水平发挥;反之,则不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全民体育锻炼活动中,人们如何在体育锻炼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

3.1要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和强烈的健身欲望

在体育锻炼前要有一种积极参与的锻炼情绪,要有积极参加锻炼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3.2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协调身体各部分的关节和肌肉、如何掌握正确动作方法等方面上来。

3.3要尽力使体育锻炼轻松有趣

可以在体育锻炼前听听音乐,也可找自己亲人和知心朋友一齐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相互鼓励,共同创造欢乐的气氛。

3.4要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

特别是注意多参加一些户外野游、爬山、划船、滑冰、跳舞等体育活动,尽量使体育锻炼与娱乐相结合。

3.5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不断地调节心理。心理调节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心境和意志。比如我们要跑步前,在屋里镜子前照一照,整理一下头发、衣领。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模隆起的肌肉块。当看到自己脸色很好,肌肉强健时,马上精神振奋起来。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苍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时,这时就心里想:“一到户外,就会有良好的感觉。我不是那种精神不振,易受情绪制服的人”。于是挺起胸、毅然出门跑步去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

4小结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的锻炼效果;利用体育锻炼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参考文献:

[1]高春东.体育锻炼需要好心情[j].家庭医学,2002,(1):42.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3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现代生理科学研究提出: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有机体,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这个有机体中,有物质的同化与异化、神经的兴奋与散发、细胞的形成与死亡等。人的生命必须依赖蛋白质而存在,并与其周围的自然界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由于新陈代谢的同化和异化作用,使体内不断累积生活物质和能量,同时消耗体内的生活物质和能量。这种同化和异化作用是相互依存不断进行的,而体育锻炼则有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对人身体发展的作用

人的身体发展要经历从儿童到老年的五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生理特征。体育锻炼必须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发展,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1.体育锻炼能使人头脑发达,思维敏捷

人的大脑的重要生理活动,主要通过反射的方式进行。而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大类。非条件反射是遗传的,属于本能性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是反射活动的最高级形式。体育运动中的各种技能动作和多变莫测的技战术配合,是通过感受器不断地对大脑皮层进行复合型的强化刺激而产生应激效应,从而使大脑皮质的兴奋不断集中加深。

例如,打排球接发球时,一瞬间大脑皮层所进行的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球员发球的姿势,球的飞行方向、飞行高度和弧度,球的旋转速度和落点的选择等,在相应的感受器接收后传入大脑皮层,引起皮层不同的细胞活动,依靠暂时的神经联系把所有的这些活动联成一个整体,使得接球者能进行综合和分析,最后确定接球战术。

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可以使机体与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结合起来,建立其相应的条件反射,进而达到使人的大脑发达、思维敏捷的作用。

2.体育锻炼能使人的身体各部分功能都得到最佳发挥

在体育锻炼时,由于身体能量物质消耗的加大和代谢物的增多,身体就必须加快血液的流通,及时满足机体各部位能源的供应和代谢物的排泄。激烈运动时,运动员脉搏输出量能从安静时的100mL激增到180mL,向全身输送的血液每分钟可高达3500mL。由于血液需求量的激增、血液循环的加快,促使心脏机能提高,进而对身体的形态、机能和功能上产生良好的效果。

体育锻炼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最大,体内的一切活动均需要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来源于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通过体育锻炼能不断地提高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最终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体育锻炼还能提高运动器官的机能,使骨密质加厚,骨壁增厚,骨管增粗。而附着的肌肉也会随着运动的加强变得更加结实有力,从而更进一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3.体育锻炼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生命力,对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情绪、心理状态都是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强健体质、延年益寿,而且还是一种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要,还具有磨炼意志、调理情感之功效。而体育锻炼多数在室外进行,这能把人们带到大自然之中,在灿烂阳光、清新空气、青山绿水、诗情画意的环境下进行锻炼,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无穷乐趣,更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二、体育锻炼对人心理发展的影响

体育锻炼是一项以人体自身运动为媒介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既受社会规律影响,也受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约,与人的心理的直接关系表现为相互作用、双向影响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有效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条件。所以,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提高人的心理功能和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1.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心理功能

(1)体育锻炼能促进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它需要参加者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的感觉器官来建立完整而又正确的运动感知。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运动能力等均得到发展与提高,有利于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有利于挖掘人的思维潜能。

(2)体育锻炼有益于人的情感控制和调节。体育活动内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能激发人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使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保持乐观、稳定、健康的情绪,又能不断改善、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使之服从活动的需要,进而培养情感的目的性和深刻性。

(3)体育锻炼能强化人的意志,促进个性的发展。体育锻炼是人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必然充满着失败、胜利与挫折的经历;体育锻炼不但能强化人的意志,而且也能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体育锻炼能增进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体育锻炼能使人不断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体育锻炼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奇特作用,它表现为群体的文化娱乐活动,是人与人交往最密切、最广泛的交际活动之一。因而,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人与人交往的和谐协调关系的建立,都大有益处。奥林匹克精神是“重在参与”,奥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强”是鼓励参加的运动员要继续不断地参加活动,努力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突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由青春、美丽和力量三者结合而成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最辉煌的体育盛会。

3.体育锻炼对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球类运动员需要有敏捷的反应能力,控制球的协调能力;体操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感、速度感、力量感以及情绪控制能力等。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于活动的组织、活动中所发生问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解决、活动的改进措施等这些问题的处理,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能应付自如。有计划地从事体育锻炼,对一个人良好性格的形成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体育锻炼能培养人的自制力、果断、顽强、纪律性,使人的性格达到“自我完善”的新境界。体育锻炼能丰富人的生活,改变人的心境和思维方式,培养人乐观、稳定、健康的情绪,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不但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也可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体育锻炼,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铸造人生的快乐,人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杨灼芳,梁丽辉.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4

【关键词】全民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1前言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

2.1体育锻炼能延缓机体衰老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起到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提高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体育锻炼能提高自我感知和自信心

体育锻炼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体育锻炼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感知。同时,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锻炼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笔者通过对江西省随机抽取的200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锻炼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

2.3体育锻炼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交往的最佳手段。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是人们团队作战,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缓解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锻炼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

2.4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锻炼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适当的强度的活动量,就有利于消除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有利于消除疲劳。因此,体育锻炼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5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兴趣 质量

        在施教和培养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片面的或倾向性的误差,使其成效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中学是学生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得十分迫切。体育教学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其根本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如何正确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学生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当前,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足,主要原因是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或是由于基础较差对体育锻炼缺乏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待体育的兴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成效。教育实践证明,使学生感到有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只有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训练的整体作用,实现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中学生体育教学应紧密围绕学生兴趣开展,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展开的核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育锻炼需长久坚持,只靠区区几个课时无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体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锻炼习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求学生达到无限的时间所能达到的成果是不可能的,但使学生获得使之不断锻炼的内在动力(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兴趣)是可能的。要达到如此的效果,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切实围绕学生兴趣,将体育教学推向新的局面。

        学生们更为广泛的参与和组织体育活动。体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人们的广泛参与,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这一重要的原则。应该说体育活动以它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参加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并适当地坚持体育锻炼,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加强心理素质。但也有个别学生,因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对待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有恐惧、厌烦和逃避的现象。如何想方设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这部分学生渐渐扫除心理的障碍,在体育锻炼中逐渐树立自信和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考察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重点。 

此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十分重要,就是说离开教师的硬性规定要求,学生们能否自发组织和开展广泛、健康、安全、合理的体育锻炼与活动,这是衡量学生体育兴趣是否广泛与积极的参与标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育成绩是体现身体素质好坏最直接的指标,我们所普及的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达到体育健儿或运动员的标准,而是通过体育训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

在锻炼和竞技的过程中感悟体育本身所带来的精神意志品质,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单凭体育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学生对待体育教学的热衷程度,即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是片面的。我们在评价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时,应该注重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待体育训练的兴趣。通过积极、适当的参与并取得综合的成长效益,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加强和锻炼,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精神状态日趋好转,各科成绩协调提高。使学生在感受通过体育锻炼带来的综合效益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加深体育锻炼的认识,这是检验学生体育兴趣科学提高的自身素质标准。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6

【论文摘要】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对体育运动对运动员、大众健身者和大学生心境影响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争议和需加强的方面,以期对该方面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1心境概念及测量工具

心境是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的某种情绪状态,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影响心境的因素是不可知的,人们往往觉察不到某种心境产生的原因和它所发挥的作用,但心境作为情感,具有对其他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监视作用和控制效果。目前,心境的研究工具大部分采用BFS、maaCL和pomS。

2体育运动和心境

2.1体育运动与运动员心境

2.1.1运动成绩和赛前心境

运动员赛前保持理想心境状态被认为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morgan的冰山模式被用来特指优秀运动员赛前或赛中的良好心境状态模式。Gutnan等人(1984)用pomS对奥林匹克速滑运动员、Silva等人(1981)对国际重量级摔交运动员的研究都支持morgan的冰山模式。但Durtschi和weiss(1986)在一次重要比赛前对马拉松选手进行测试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用pomS得分预测水平相似的运动员成绩方面的研究并没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Hanin提出个人最佳功能区(iZoF)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功能区,当个人的主观情感经验落在这个区域内时,其成绩表现会最为理想。terry(1995)曾报道,若考虑比赛持续时间、类型、对手及测量手段等具体情景变量的影响,用赛前心境预测成绩的效果会明显增加,但目前并没有发现在此方面所做的定量研究。有关赛前心境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明确结论,而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在此方面的研究者能考虑到运动类型,持续时间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得出的结论会更令人信服。

2.1.2比赛结果和心境

体育比赛胜负之分的结果都会对运动员心境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比赛结束后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兴奋性、运动能力及沉思度都有所下降,疲劳感则增加,胜利者快乐感、安静感增加,愤怒感、抑郁感减弱;失败者则相反。但总体来说,比赛后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心境都有朝平和方向变化的趋势。

2.1.3运动疲劳和心境

运动疲劳往往使个体产生各种消极体验,是大强度训练或比赛引起的生理心理症状。Feigley(1984)发现,具有运动疲劳症状的运动员带有焦虑、抑郁、愤怒、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体验,Barron等人(1985)发现,与无运动疲劳的运动员相比,运动疲劳的运动员更为冷漠,缺乏动机,多厌倦。杜震城等人(2002)发现大负荷训练周,随着负荷增加,运动员“抑郁”“愤怒”和总的心境状态分显著增高,随运动量的增大,运动员的“抑郁”“愤怒”“疲劳”和总的心境状态分显著的增加。良好心境状态有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需要在了解运动员个性基础上,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通过调整战术和专门的心理训练方法来调节心境,保证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充分发挥。

2.2体育运动与大众锻炼者心境

体育活动会对心境产生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和强度有所差别,大量研究表明,锻炼活动具有平衡效益,可产生“情绪改善”现象。性别对体育活动中心境变化无明显影响,年龄在体育活动中对心境变化有影响,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后其心境都趋于向积极方面转化,但主体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其心境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外在刺激,如训练或锻炼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可能导致一些消极情绪的变化,这与个体认知和个性有关。

2.2.1锻炼方式和强度

有氧运动与心境改变有关,重复性、有节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心境,因为这类锻炼方式不需要参加者太多的注意力,参加者常将注意力集中于孤芳自赏和脑力恢复上,而这种注意力的集中对心境的调节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游泳可有效降低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同时感到精力增加。中等强度比高强度的锻炼对增加心境更有效,有一项研究认为,8分钟高强度锻炼后,心境状态量表测量发现紧张感和疲劳感短时间增加;低强度锻炼活动后会感到精力和活力方面的积极变化,似乎表明低强度比高强度对心境更有积极的作用。

2.2.2运动时间及频率

虽有研究发现5分钟步行运动就能提高心境,但大多数研究认为产生心理效益的运动需20-30分钟,也有认为40-60分钟的持续时间可能更好,因此持续时间少于20分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产生心理效益的,在某一强度下活动时间过长,可能有疲劳厌倦感,不利于心境的改善。关于运动频率与心境的产生目前有许多争议。有研究认为每月锻炼一次就可产生一定心境效益,也有人认为每周3-5次,但大多数研究认为,每周2-4次可降低抑郁水平。关于运动频率对心境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加强心境和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心理、生理特点,提出适合他们的体育活动项目,并且能进一步研究,结合个体人格差异、生活方式及心境激活间的关系,制订符合个人的心境效益运动处方,并可结合传统或民间体育锻炼项目对心境有何特殊影响进行研究。

3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境

目前,体育运动与心境的研究大多数在竞技体育和大众锻炼方面,学校体育方面研究较少。近几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达10%-30%,并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体育课作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如何充分发挥其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值得深思。

4讨论与建议

体育运动与运动员心境有密切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应抓住心境和体育的相互关系,并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及比赛具体情景等各种影响因素;在体育运动对大众锻炼者心境影响方面,能进一步探索研究制订个人最佳心境效益运动处方,并能探索传统或民间体育锻炼方式在改善心境方面的独特作用;最后,应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改善学生心境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建辉,姒刚彦.心境与体育运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1).

[2]叶冬茂,郭戈.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心境及自信心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3]何颖,季浏.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及验证中介模型[J].体育与科学,2003(4).

[4]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5).

[5]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2006(4).

[6]李今亮.体育运动心理学中的情绪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学生;终生受益

onthepecurriculumgoalsthinking:Studentslifetimebenefit

weiQianZip530022Guangxiartsinstitute

【abstract】peClassinthestudentsalifetime,becauseitistheneedsofsocialdevelopment,humansurvivalneeds,theneedsoftheChinesenationstrong.First,establishalifetimestudentofsportsconcept,onceagain,withtheguidanceofLifelong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Reform.

【Keywords】collegephysicaleducationstudentsalifetime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1

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应该加强使学生终生受益能力的培养,但在当前高校普体课教学中仍存在着重技术轻体质的倾向,把传授运动技术看成授课的主要任务,对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理论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特别是将来走向社会,不能随年龄的增长,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来找出自我锻炼的方法进行身体建设。

1终生受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类生存的需要,中华民族强盛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资料逐步得到满足。到本世纪末达到多层次的小康水平,虽然生活资料占主体,但发展资料逐渐占有更多比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用于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增多,这就更加需要用体育去满足人体和精神上的需求,以克服体力劳动逐渐减少,脑力劳动越来越多给人体带来的弊端。据资料统计,我国的十七八岁的的青年,处于身体发展最旺盛时期,然而许多人却表现出体力和运动能力不足的现象,壮年时期,许多人都表出“未老先衰”的现象。由此可见搞好学校的体育教学,使学生终身受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强盛的需要。

2树立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观

高等学校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如何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精力充沛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业以及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健康地工作,让学生懂得如何掌握锻炼手段和如何自觉使用变化的手段,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2.1立足现在,着眼于未来。从现在高校普通体育课的类型来看,无论是普修体育课,还是选项体育课,内容大体上是篮、排、足球、田径里的跑、跳、投、滑冰、游泳、武术也占一定比例,其中有不少对抗性项目符合青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把上述内容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所以我们认为高校体育必须为未来社会需要打下身体基础。

2.1.2培养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养成自觉的锻炼习惯。

2.1.2.1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多数教师只重视跑、跳、投,讲进攻与防守知识,连学生上体育课也只是活动身体,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2.1.2.2学会制定锻炼方案。只有学会自觉执行锻炼方案,才能使身体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最佳的效果。制定方案如同医生开诊断处方一样,一是内容的选择得当,二是学会掌握用量标准。在内容选择上,通过体质测定有目的地进行。如果心肺功能不好应选择长跑或游泳,神经衰弱可选择气功、太极拳作为锻炼身体的项目比较合适。

教师应在掌握学生制定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监督和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晓之以理的去完善自己,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安排自我锻炼的应变能力。

2.1.2.3加强理论知识的考核。目前高校体育课成绩主要是技评和达标,理论知识考核范围较小,我们认为高校体育还应加强体育理论,在理论课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体力和体质测定,如何制定锻炼方案。

3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不能只满足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还应把一些影响人体健康长寿的不利因素列入教材。

3.1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点:

3.1.1心理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过度的精

神刺激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失调,人体机能活动失去平衡,抵制癌症免疫系统削弱,过激的情绪变化其后果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那些高血压、动脉硬化、溃疡疾病与这些情绪变化有直接关系。

3.1.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功能的强弱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改善和加强心血管系统功能也是我们体育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3.1.3现在大多数青年学生对自己所患的“职业病”有所不知,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帮助他们怎样预防和恢复,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完成学习任务。

3.2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应该讲究一些实效性较强的锻炼方法,并能让学生付诸于实践,达到终身受益目的。首先从既能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上的需要,也能养生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3.2.1在体育课教学实践里,从竞技项目里可选出一两种自己喜爱的项目,我校属于沿海城市,可根据自然条件,夏天开设游泳,冬天开设滑冰,这样既满足学生的心理、生理上的要求,同时也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2.2在竞技项目中,中、长跑也是重要的选择项目,教学中课时不多,对加强心脏功能收效显著,但要自己掌握运动强度、负荷,无论什么体育项目都应贯彻这一原则。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8

论文关键词:体育锻炼: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改善和调理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在物质生活上一天比一天好.可却感到一天比一天“活的累”。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可总是感到烦躁、焦虑、沮丧、羞怯,表现为急躁易怒、忧郁多疑、孤僻自负、忧柔胆怯,甚至心理失衡、难以自控:再加上我国特有的人口众多、独生子女。以及上学、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使得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患心理障碍的机会只会增多,不会减少。因此,在加强预防和监控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同时,开展对他们心理障碍的改善和调理的研究、探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青少年学生,理健康的现状

人们在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心理上的困扰.威胁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一起故意杀人案震惊全国.案犯马加爵因琐事与同窗三年多的同学积怨.并处心积虑采取其残忍的手段连杀四名同学后出逃:还有近来连续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因学习任务繁重不堪重负、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跳楼的恶性事件.均作为极端案例而引起媒体舆论的普遍关注。而这些极端案例的背后.是日益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隐患;在学生家长、老师的一般经验中。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心理特征。据报到:“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达20%以上。”然而,有上述心理特征的青少年,若能正确面对且进行有效自我调理。这些心理问题就能得以解决.否则,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以致出现异常的行为。故此.心理障碍酝酿着悲剧.成为违法犯罪的主演诱因透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恶性事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敲警钟.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关于广州大学生的一份调查材料显示:“4675个被抽查的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55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1.79%。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共36人,占凋查总数的0.76%,其症状包括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强迫、焦虑、偏执、抑郁等。这些症状都可能导致这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偏差,有些症状隐含攻击性和残忍性.甚至可以说是产生马加爵事件的土壤和温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全国普通教育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就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中明确的提出:“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从而,必须高度重视体育与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而健康发展的心理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运用体育的各种途径、方法与手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对于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克服心理障碍,调节心理状态,预防心理疾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各种适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体育锻炼改善和调理心理障碍的基本原理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即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多.大脑的兴奋水平就高,情绪就会高涨反之.肌肉愈放松,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愈少,大脑的兴奋性就降低.情绪就不会高涨。运用体育的方法与手段之所以能有效的改善和调节人的情绪.也就是有效的运用和遵循了这一基本原理。

有关研究也早已证明:心理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便会通过一定途径导致生理疾病。例如。好激动或性格过于内向、比较固执的人.易发生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一个人如老是处在压抑的性格和失望愤怒的情绪中.也常常是癌症的诱发凶素。然而.生理疾病,若久病不愈也会导致一些因性格缺陷而引发的心理疾病例如.结肠炎患者常伴有依赖、受压抑、情感受挫、争强好胜:心脏病患者常伴有忙碌、急躁、缺乏自控等。由此可见,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预防和调理治疗.就会有可能相互转化,导致病上加病。所以,加强学校体育.使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对预防和调理治疗生理、心理疾病.确保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极为重要。

三、体育锻炼改善和调理心理障碍的独特优势

研究与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益脑增智,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和提高他们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能力.而且能有效的愉悦身心,调节情绪,发展个性,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善人际关系;况且科学而合理,适宜地体育锻炼没有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故此,体育锻炼对改善和凋理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

1、能有效的增强和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利于预防和调理治愈学生的生理、心理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人们身体活动的方式,直接改变其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的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人积极而良性的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系统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水平.把安静时处于长时间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的激活起来。因而.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体各系统的器官从血液中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且能使其在形态和技能上得到有效而良好的发展,从而强身体魄.增进健康。而健康的肌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机能系统又是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利于预防和调理治愈一些常见的生理疾病.同时.也有利于有效的预防和调理治愈.如神经衰弱症.焦虑症和抑郁正等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疾病

2、能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完善自我

自我教育是个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而进行的教育过程。自我教育中的“自我”.正是形成完整个性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情感丰富,智力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接受能力较好.并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学的能力。因此,结合其兴趣、爱好、特长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征.学习并掌握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并形成一种自学、自炼的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些对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及其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完善自我都是切实可行的。

3、充分利用‘群体竞争’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勇于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健全人格体育活动几乎包括含了人类一切形式的活动(有如:身体的、心理的、认识的、情绪的、意志品质的等等)。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充分表现利己与利他心、协作精神与个人主义、和睦友好与敌视抗争等.究竟倾向哪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集体的氛围因此.具有良好氛围的体育学习集体,才能培养和激发集体成员体育学习的良好动机。所以,在游戏、比赛等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充分利用“群体竞争”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的竞争意识及其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团队精神等。这些都是改善心里障碍,促进心里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形式多样,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各种个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人与人交往及其友谊的需要.以利于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这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学生通过体育比赛的胜与负、成与败的反复磨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意志品质.而且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是学生问的关系亲切和睦、融洽和谐,使学生从中感受喜悦、精神愉快.很好地克服脆弱、孤僻、易怒、焦虑等性格缺陷.从而以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使青少年学生形成乐观的情绪与开朗的性格.健全的人格。

4、科学而适宜地体育锻炼没有副作用.易于被心理障碍患者接受.便于自我监控调理治疗.以利于推广运用

有关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强度、时间、速度、幅度和节奏的体育活动.能有效的达到和实现心理改善转化与调理治愈的目的;而且易于被心理障碍患者接受,见效快,且反弹小、无副作用。绝大多数心理障碍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更不愿意去心理咨询机构或寻求心理医生治疗.但对体育手段的调理治疗较易接受.因为患者接受调理治疗时没有病人的感觉.能避免周围人的议论.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调理治疗。体育手段的调理治疗不仅能有效的调理心理状态,而且能有益于改善生理水平.以利于达到用健康的生理来促进病态心理的调理治疗。因此.科学而合理、适宜地体育锻炼对调理治疗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有其独特的疗效.而且见效快.复发的可能性小.就如同中医治疗是治本,更没有什么危险或副作用;也不受什么医疗条件的限制.简便易行.更不需花费财力,经济实用.即便于学生自我监控调理治疗.也有利于推广运用。从而,充实了学校心理调理治疗的手段和内容.弥补了现有学校心理咨询、调理治疗学生心理障碍之机构人员和设备的不足。

四、改善和调理学生心理障碍的几种运动处方

运用运动处方对心理障碍进行的改善和调理治愈.可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心情放松、情绪稳定。

在青少年学生中患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有:孤僻型、焦虑型、易怒型等。实践证明,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患者,采用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和不同强度、时问而进行锻炼的运动处方,针对性强、见效快、效果好。下面就上述的几种心理障碍改善和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简介如下:

1、孤僻型之改善和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

假若你自我觉得性格孤僻、不大和群,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做事缺乏自信、自尊自强不够时.可选择一些以有氧锻炼相结合,且技巧性较强的集体运动项目:例如:篮球、排球、足球、兵乓球、羽毛球、网球,以及接力跑等。锻炼时应采用的强度为强弱交替.用时稍长,而且幅度大小、速度和节奏快慢相结合的动作练习。有效的锻炼强度其心率可控制在140次,分钟左右;锻炼持续时间为8~15周,每周锻炼3—4次,每次锻炼用时一般不少于30分钟患者应当有意识地参与和他人的合作练习.从而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提高自信.完善自我的同时.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2、焦虑型之改善和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

假若你自己觉得遇事总是情绪烦躁、焦虑不安、心神不定时.可选择一些以有氧锻炼为主、且兴趣性较强或患者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例如:除球类项目外。跳绳、韵律操、体育舞蹈,以及登山、游泳等。锻炼时应采用强度大、用时适宜,而且速度快、幅度适中的动作练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的心率可达160次/分钟;锻炼持续时间为8—15周,每周锻炼2—4次,每次锻炼用时应当在20—30分钟通过此类体育锻炼使患者心神得以改善和调理治疗.情绪趋于稳定:处事稳妥自如.得心应手。然而.要注意的是锻炼后.必须进行充分的放松整理活动,让全身得到充分的放松、恢复,这是该类型心理障碍之改善和调理治疗的关键

3、易怒型之改善和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

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不冷静、性情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甚至易发怒时.可选择一些以有氧锻炼为主.且自己感兴趣或重意念的运动项目:例如:长距离的行走或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极剑,以及气功等。锻炼是应采用强度适中,用时较长。而且幅度较大、速度和节奏缓慢的动作练习。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时心率应当控制在120次/分钟以内:锻炼持续时间为8—15周。每周锻炼3—5次.每次锻炼用时应当在40分钟以上.尚若患者本人身体状态较好用时还可更长一些.可达一个小时。通过此类体育锻炼使情绪的兴奋性降低,把兴奋性控制在适中的水平:患者长期坚持参加锻炼,能有效地陶冶情操、改善性情、稳定情绪,使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作为改善和弥补心理缺陷.完善自我、健全人格的调理治疗形式,不是一般的体育娱乐活动.要想达到有效的消耗因患心理障碍所积累的大量的心理能量.打乱患者已形成的病态心理秩序.最终使患者身心平衡.实现身心健康之目的.就必须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充分考虑选用什么运动项目、采用何种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的长短等诸多方面都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及其所处的环境与条件而定。而且每次锻炼的时问与锻炼的强度呈反比.即:锻炼的强度大,持续的时间相应缩短;锻炼的强度小,持续的时间应当延长。

从而,为了有效地改善和调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体育锻炼时,无论是运动项目的选用、锻炼强度的强弱.还是运动量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长短的安排等.建议如下:

1、运动项目的采用应因人而异,最好是选用患者熟悉、喜欢、感兴趣的项目内容,这样,才能使患者全身心是投入。

2、锻炼强度要适中.应以中等强度或强弱交替的强度安排为主.锻炼时心率一般应控制在120~160次/分钟之间为宜。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9

关键词:终身体育;培养;体育娱乐能力

体育教学不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影响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阶段。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

一、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意义

终身体育观念就是以健康为目的,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为争取健康长寿和实现人生价值而主动运动的一种新体育观念,它具有超前性、终身性、主动性等特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还应该学会健身。在学生时代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不仅能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观念具有超越学生时代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对提高学生认识健身的价值和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法、学法上都基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死板僵化,没有给学生留有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学生的个性、特长很难得到发挥。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死板的教学组织形式,目标、难度要求的一致,使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没有较多的机会参与体育锻炼,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限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略了运动方法的掌握,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忽视了学校体育的长期效益,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及体育兴趣、锻炼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确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运动,让学生体验从事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在需求,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

三、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体育兴趣的培养。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培养学生终身健康意识的关键环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或体育活动的设计。体育课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而且能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缓解压力,使学生大脑思维保持敏捷。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其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参与的快乐与满足,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加强体育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起来和表现出来的。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活动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程中运动本体的感觉和认识,提高学生从事运动项目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事该项目活动的能力。

3.加强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形成,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终身需求意识,养成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始终把“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课程的整个体系。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学生练习等方面,要强调重视学生身体发展、心理调解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整体发展,彻底改变过去以竞技运动和技术动作教学为中心的做法,避免体育课程在低层次上重复开设,充分体现体育广博精深和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特点。

4.加强体育理论教学。体育教学往往重视体育技能教学,学生虽然掌握了技术和技能,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自己独立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要重视体育理论教育,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终身受用的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体育理论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是进行健康锻炼的重要保障。通过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锻炼身体。通过学习运动处方的相关知识,懂得体育评价和监督,了解常见体育运动损伤和防治知识,运动医学常识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健康与运动的关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5.加强体育娱乐能力的培养。体育运动的很多内容是从娱乐中发展起来的,但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体育娱乐的作用。学生对单调枯燥的体育教学形式日益显出不满,因此体育运动乐趣中的文化价值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日益显出其生命力。体育教学要把体验运动乐趣、把握运动特点、创设娱乐环境,作为培养娱乐能力的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运动项目,能灵活地运用和改进规则,能够创新项目并在活动中寻求乐趣,获得满足。教师应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克服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现象,力求实效、灵活机动地选择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愉快、有吸引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身心受益。

终身体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体育教育对学生实施终身体育锻炼的培养,能更好地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使其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从而养成并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篇10

关键字终身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意识途径方法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改革,但在总的框架和体系上没有根本突破,普遍采用传统方式、方法和手段,课的结构大体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四个阶段,而且不管什么内容的教学,基本都按一个模式,教学方法都是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动作错误等。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动作技术的精雕细刻上,使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体育教学内容陈旧老化,不适合大学生渴望求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心理,运用当代前沿科学知识,最新信息技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做得不够,忽视对大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开发。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更多的是只注重近期效益,学生、教师都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却忽视了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这个长远目标。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能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已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主要问题。

二、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突击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们的身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他们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等接近成人的成熟程度,但由于地区差异、个体差异及性别差异,他们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明显不均衡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学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强烈,但缺乏生活、社会经验,遇事易受外部刺激影响心理上的平衡,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合态变化。“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通过高校体育教学的多种渠道和体育锻炼,培养大学生具有坚毅、沉着、百折不挠的性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地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

(二)培养大学生对休育兴趣和爱好,养成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属于文化范畴,对体育兴趣和爱好,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养成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大学期间养成的锻炼习惯和形成的每日锻炼的生理节律,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大学生活期间强化对终身体育的认识,普及终身体育的宣传,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三)大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终身受益大学生是人一生中受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

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在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考虑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任务要求和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形成一定的独立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更应考虑毕业后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自我体育和自我保键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必须使大学生掌握今后一生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体育基本知识,以及实用性较强、实用效果较好的体育技能和科学锻炼的原理方法。

三、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

(一)改革传统的体育考试方法

采取学生自由选课,择师自主的方式,给体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为一部分认识不足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机会。在选课时,他们并不是选择那些能够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目的的课程和水平高的教师,而是选择那些上课轻松,考试好通过,教师要求不严的课程。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采用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采取统考制,建立考试中心,教考分离,根据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评定成绩,使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科学准确同时,打消了一部分学生的不正确想法,杜绝了教师送人情分的现象。这样,就使学生通过努力锻炼而获得的成绩,都能得到相应评价,学生付出的劳动都能在分数上得到体现。而无进步或成绩下降者,得到“警告或处罚”,从而促使所有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都不断进步和提高,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原理和精神。从而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