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十篇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十篇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8:52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1

关键词 小儿 肺功能受损 肺炎 呼吸功能训练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的特点,发生肺炎后,渗出物较多,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但是气道与肺功能仍需进一步修复,因此,加强对小儿肺功能受损肺炎呼吸功能训练至关重要,下面就如何加强呼吸功能训练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中度肺功能受损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男25例(610%),女16例(390%),男女之比156:1,年龄6~13岁,平均98岁;对照组男24例(585%),女17例(415%),男女之比141:1,年龄7~12岁,平均10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肺功能判断标准[1]:以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正常预测值的百分比作为判断标准,FeV1>85%为肺功能正常;70%<FeV1≤85%为肺功能轻度障碍;50%<FeV1≤70%为肺功能中度障碍;FeV1≤50%为肺功能严重障碍[2]。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3]。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通过示范讲解教会患儿与家长吹气球和抱枕咳嗽法,将吹气球练习3分钟、咳嗽训练5分钟作为1个呼吸训练标准。①吹气球法:向患儿统一发放厚薄、大小相同的气球(容量500ml左右),演示吹气球方法,即先深吸气,然后含住气球进气口,尽力把肺内气体吹入气球内,直到吹不出气时为止,每天练习3分钟。②抱枕咳嗽法:嘱患儿抱枕,先缓慢吸气,同时上身向前倾,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收,1次吸气,连续咳3声,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每次持续5分钟。此方法避免餐后或饮水后进行,以免引起恶心和食物反流。③呼吸体操:包括上肢扩胸、提臂呼吸、上臂旋转、上步展臂、“啊”音呼吸、3步出拳、前推后拉、下蹲呼吸、腹背呼吸等。

结 果

两组患儿2周、4周时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2周正常35例,治疗4周正常38例(927%),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2周正常25例(610%),治疗4周36例(878%),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讨 论

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肺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小儿由于气管、支气管管道狭窄、纤毛运动差、肺泡数少等特点,易被痰液阻塞诱发肺炎。而且,由于小儿代谢比成人快,体液丢失多,使痰液更加黏稠[5,6],再加上多数患儿不会有效咳痰,进一步减少了气体交换的面积,加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等[7]。吹气球法是呼吸功能训练中人工阻力呼吸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使肺内压增高,肺内空气向低压的支气管挤压,促使不张的肺得以复张,在肺自主膨胀的同时,加腔内压力,使胸腔内压力由负压变为正压,从而排出胸腔内残留气体,进一步促使肺复张[8~10]。

呼吸功能训练可缩短肺炎患儿肺功能的恢复时间,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康复是一个缓慢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呼吸体操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从而促进肺功能的康复。呼吸功能训练降低了肺部疾病的复发率:肺功能受损后的肺炎患儿出院后由于肺部弹力纤维组织功能未恢复,且小儿肺黏膜血管丰富,黏液腺分泌不足,使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排除微生物,较易导致感染。因此,患儿在出院后再次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例较多。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呼吸功能训练是肺康复治疗中的一种,它可缓解肺受损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增加呼吸肌的运动能力,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对肺功能受损肺炎患儿提供呼吸功能训练应严格掌握其方法、频率和时间,护士应有效指导和督促患儿严格按照呼吸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避免因方法不到位、频率不够和时间缩短等因素影响训练效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2周正常35例,治疗4周正常38例(927%),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2周正常25例(610%),治疗4周36例(878%),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小儿肺功能受损肺炎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缩短其肺功能的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洁,赵建琴,高茹,等.潮气呼吸分析参数评价儿童气道阻塞的意义和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9,37(12):724-726.

2 林剑,张海邻,蔡晓红,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4):285-286.

3 郝春丽,张建华,郭盛,等.表现为节段性炎症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4):259-261.

4 江文辉,邓力,温惠虹,等.用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评价婴幼儿肺炎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8(2):96-98.

5 沈丽韫,丁飚,伍爱群,等.呼吸功能训练减少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J].上海护理,2008,8(6):40-41.

6 陈煦艳,季伟,顾国英.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

7 林世红,韦成信,刘永春,等.呼吸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7):656-657.

8 马丽菡,曹建平.不同疗程的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及哮喘的预防作用[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4.

9 李络畅.吹气球呼吸训练法在肺癌术后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0,8(4):1039-1040.

10John Kp,faff mD,waync J,et al.pulmonary func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Respiratory medicine.padiatr Clin north am,1994,41:401-423.

11韩文军,冯苹,叶文琴,等.术前呼吸训练对脊柱侧凸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25-26.

12张皓,肖现民,郑珊,蔡映云,佘红英,王立波.1002例4岁以下小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正常值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6,6:486-488.

13Steele a,Stenzler a,Steinberg H,et al.tidal flow volume loop in newborns and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ped Res(part 2),2000,14(4):652.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2

[关键词]现代心肺康复;二级预防;心肺康复评定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4)10(b)-0165-04

implementacomprehensive“modern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

YanGLihuawUZhanrong

Healthoffice,XiaotangshanHospitalofBeijing,Beijing102211,China

[abstract]"modern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coversthe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system,belongstosecondarypreventioninthebroadestsenseoftheconcept.thisarticlemainly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athomeandabroad,discussesaboutthephysiologicalbasisof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emphaticallyintherealizationofimplementationof"modern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emphasisonrehabilitationevaluation)andtechnicalmeanstogetacomprehensivereview.

[Keywords]modern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Secondaryprevention;Cardiopulmonaryrehabilitationevaluation

心脏康复是一门涵盖心血管医学、康复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学的治疗体系[1],广义上的心肺康复是指通过康复评定、在生命体征监测下的各种运动训练、生活方式指导和接受健康教育等手段,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心肺康复是慢病管理的一种方式。

1心肺康复背景知识

1.1国外心肺康复的现状

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并且经历了由被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心脏康复已成为一项蓬勃发展的学科,发达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死率的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许多国家已将心脏病的康复纳入医保,有些国家甚至规定心脏病患者如果未接受康复治疗,再住院的费用保险将减少支付比例[2]。

1.2我国心肺康复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每年超过30万例次,病变的复杂程度和治疗的成功率并不低于国际水平。但冠心病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药物和支架手术,其实,科学的心脏康复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研究显示,适宜的心脏康复能够使总病死率降低20%,心血管病死率降低30%~35%,并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和再次血运重建(再支架)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回归到社会、家庭和工作岗位[2]。但目前我国心脏康复体系基本属于空白,心脏康复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康复治疗项目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纳入医疗保险,从事心肺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还为数甚少,这些实际情况,造成了患者在接受高昂的手术治疗后难以实现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康复管理,疾病继续进展,目前的医疗模式能够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但难以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因为这种医学模式缺乏对健康的维护和对疾病的预防措施[3]。因此,普及和推广心脏康复理念,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肺康复模式势在必行[2]。

2心肺康复的生理基础

心肺是一个整体,一损俱损。肺功能康复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及小儿麻痹症引起的呼吸肌麻痹。心脏功能康复则起源于冠心病的康复,有40余年的历史。起初,由于西方医学的专业性划分,心脏病属于心内(外)科,呼吸系统疾病属于呼吸科,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心肺康复应该是心脏康复或者肺功能的康复,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后来发现心脏和肺的功能密不可分,于是提出了心肺单元的概念,把心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康复治疗。心脏和肺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肺康复,我们从名字上以为就是心脏和肺脏,但其实不然,它还包括了全身肌肉系统的康复训练。

呼吸病学家wasserman提出“单独给心或肺增加负荷是不可能的,所有的运动均需要心脏功能和肺脏功能的协调,以及周围循环和肺循环的协调作用”,即肺-心-活动肌群的概念。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和体内的气体交换。前者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后者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他们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运动可改善气体交换,改善肺功能;运动过程中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心功能;运动提高机体能量储备,改善和维持体力,增强运动耐力。

3实现综合性“现代心肺康复”

“现代心肺康复”是指通过康复评估、运动训练、生活方式指导、定期监测和接受教育等,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1从肢体康复走向脏器康复

一提起康复治疗,很多人都会想到外伤,脑梗塞患者在疾病稳定以后对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这是传统的肢体康复治疗模式。

如果一个人的心脏或者肺脏出现了问题,一动就累,一动就喘,而且这个人平时不是躺着就是坐着,长此以往,他的心肺功能只会越来越差,以至于精神不振,手脚无力,肌肉萎缩,一些日常活动可能都无法完成。研究表明,卧床休息的不利影响极大,如患者卧床1周,肌肉体积和肌肉收缩力降低10%~15%,卧床3周,体力工作能力下降20%~25%,大约1/3的心肌梗死患者卧床休息时,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肺活量降低,肌肉体积和肌肉收缩力降低,长期卧床还会产生焦虑和压抑等心理反应[4]。所以康复治疗模式应该从单纯的肢体康复走向科学的脏器康复[3]。

3.2运动训练对正常冠状动脉的影响

3.2.1运动训练改善冠状循环的运送能力经过训练的冠状血管床血流增加、毛细血管弥散能力增加,心肌细胞代谢得到改善[4]。

3.2.2运动训练使冠状动脉的结构发生适应性改变运动训练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研究资料报道,从事耐力运动者冠状动脉较粗大;目前研究表明,运动训练能够提高冠状动脉的扩张能力,这一点比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变化更为重要,由于运动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增大,硝酸甘油试验表明,服硝酸甘油后,出现冠状动脉横切面在运动组比不运动组增大[4]。

3.2.3运动训练可预防和改善心肌缺血慢性运动训练后,运动促进心肌缺血区的侧支循环血管生长,至今已有上百篇论文论述了运动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侧支循环血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心肌缺血[4-7];

慢性运动训练后,自主神经在降低安静和运动时心肌耗氧量上起重要作用。运动使得迷走神经张力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循环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心率减慢,心肌舒张期延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结果表现在心肌耗氧量或亚极量运动负荷时较运动训练前降低。由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脏病患者能够耐受的工作强度增大和工作时间延长,这在预防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8]。

3.3康复运动延缓和改善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

临床各项研究说明,冠心病患者参加运动训练,可防止支架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使心肌灌注得到改善,并且运动促进支架术后冬眠心肌的修复;同时,运动可消耗脂肪、降低体重,达到降低血脂、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4-10]。

4心肺康复的临床实施方案

4.1心脏康复包含五方面内容

①康复评定;②心肺储备功能指导下的运动训练;③心脏危险因素管理:包括血脂、高血压、体重、糖尿病管理和戒烟限酒;④药物治疗;⑤心理咨询与管理。其中运动在心脏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1]。

4.2心肺康复评定

运动训练是心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训练之前,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及时发现运动中危及生命的各种危险信号,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2.1心肺运动试验心肺运动试验是在负荷递增的运动中反映人体的心肺功能指标,通过对各项参数的综合分析,了解心脏、肺脏和循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储备能力。运动中气体代谢指标的测定使其在提供心肺功能信息方面优于常规运动试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在心脏康复中仅用来评估心肺储备功能,并制订运动处方,而不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工具。运动负荷试验的仪器有许多种,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平板、踏车及上肢测力计。进行心肺储备功能的评估多选用功率车的Ramp10方案,其运动负荷以10w/min连续增加,直至达到患者的峰值运动或者出现运动试验的终止而结束[12]。

4.2.2心肺运动试验的监测内容包括患者的主观症状,静息和运动血压,静息和运动12导联心电图,常规肺通气功能和用力肺通气功能,运动气体代谢分析等。

监测主要参数及其意义:①心率(HR)、最大心率(HRmax)、心率储备(HHR)、心排量(Co)。②摄氧量(Vo2)及最大摄氧量(Vo2max)、动静脉氧差(aVDo2)。Vo2max是指人体在极量运动时的最大摄氧能力。根据Fick公式:Vo2=Co×aVDo2。由此看出,达到Vo2max时,心输出量也达到最大值,最大心搏出量是最大供氧量的保证。所以,Vo2max反映了心脏的储备功能[13]。③无氧阈值(at),也称为乳酸阈值,当运动负荷增加到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超过了循环所能提供的氧,组织细胞必须通过无氧代谢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其表现是机体需通过增加通气来代偿运动所诱发的乳酸中毒。因此at是反映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机体利用氧能力的一个良好指标[11]。康复医师在为心血管病患者开运动处方时必须非常谨慎,因为心脏疾病与其他疾病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它对运动负荷很敏感。在开运动处方之前,必须要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做出心肺储备方面的综合评估,即通过测定无氧代谢阈值来确定运动的安全极限。根据患者的运动Vo2结果可进行weber运动心功能分级[14],它是定量评价心力衰竭的最客观的指标。④呼吸交换率(VCo2/Vo2,ReR)。VCo2/Vo2的比值叫做气体交换率或呼吸交换率(ReR),ReR>1.1后结束试验的患者,通常认为是亚极量的运动试验;如果患者在1.1),Vo2max

5心肺康复方案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三期

运动训练原则: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1住院期康复

是指严密监护下的住院期康复计划,其目的是尽快让患者从急性心血管事件或心脏手术中安全地恢复,主要集中于医疗护理、体力活动的恢复及评估、危险因素和心理因素的评估及教育[18]。持续5~14d;分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急性期: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住心脏监护病房和所有冠脉介入手术后的时期[19]。训练强度:急性期活动强度极低,一般1~2代谢当量(mets),主要为床上被动训练,包括被动的关节活动(rangeofmotion:Rom),上肢的Rom约1.7mets,下肢的Rom约2mets。可使用床上便盆(约4.7mets)或床边入厕(约3.6mets)。应避免等长收缩运动(可增加心率)、Valsalva运动(促进心律失常)、抬高下肢的动作(可增加心脏前负荷)。

亚急性期:指离开心脏监护病房转至普通病房的时期。训练强度:活动强度有所增加,3~4mets。主要为心肌修复阶段,床上、床下的适应性康复训练,可进行低强度的柔软体操;Rom的运动强度可逐步增加速度或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增加低强度的阻力运动(1~2lb)。活动范围可从床边到病房内,逐步扩展到病房的走廊。完成出院前心肺储备功能测定,决定患者参加下一期的康复方案。

5.2出院早期门诊康复

本期是紧随出院后的康复期,需要心电监护,运动时限由危险分层和所需的监控来决定,一般3~6个月,可以定义为康复治疗的紧密监护期,多在康复门诊或康复医院进行,此期以有氧训练为主,以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开始,然后制订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并进行阶段性调整,可从循环训练开始,逐渐增加抗阻训练。最终确定最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此期须加强监护及强化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具体的训练强度需要随时监控和调整,安全尤其重要。

5.3维持期门诊康复

继续进行最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康复训练,此期心电监护仅在康复治疗出现症状时进行。维持期患者的运动耐力已进入平台期,其危险因素的管理已基本达标或稳定。

6心肺康复需要持之以恒

心肺康复的核心是运动训练,它是一项与你终生相伴的事业。无论是在医院住院期间,还是回归工作与家庭后,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因为持之以恒的运动训练会增强植物神经的调整能力,使你的生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饮食、心理、睡眠、生活习惯等方面都要保持一个很好的平衡状态。只有保持这种平衡状态,身心才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这个平衡状态出现失衡,心肺疾病就会复发,所以说心肺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7小结

心肺康复项目的启动和持续运行,是实现综合性“现代心肺康复”这一目标的过程,广义上的心肺康复,应该是在生命体征监测下,进行早期的康复评定,依据心肺运动试验的运动指导,循序渐进地开始多种康复训练,如早期坐位呼吸肌训练、过渡到坐位全身运动训练、主体训练(即有氧运动阶段),这阶段要再次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订个性化的运动处方,阶段性调整,循序渐进到抗阻训练,最终确定最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维持这样适宜的运动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并持之以恒,同时做好各项二级预防措施,如饮食、心理、生活习惯、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方面达到一个良好的健康平衡状态,使患者回归工作和家庭[20-23]。

8实现综合性“现代心肺康复”的现实意义

冠心病溶栓药物、介入手术和搭桥手术等再灌注技术的划时代的发展,使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及时得到再通,从而挽救了大量濒临死亡的心肌,使得我国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最新数据已初步看到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拐点”[24]。目前的现实状况是,一方面出现心血管病死率的下降,而另一方面却表现为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提前的流行趋势。分析原因主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相关,如缺乏运动(使患病率高2.5~4倍)、高热量饮食、长期精神紧张及生活不规律、吸烟等因素,导致超重肥胖、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数增加,所以目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对冠心病的治疗仍存在“重治轻防,重技术轻模式,重躯体轻心理”的现象[25]。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程,心血管疾病带病生存人数将会剧增[20,26],如何对大批高危患者群进行管理?这就是实现综合性“现代心肺康复”的现实意义。

9展望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心脏康复的获益意味着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目标的实现,即通过心脏康复实现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24]。虽然挑战重重,但是心脏康复已经呈现好的发展态势,希望建立更多的康复门诊和康复医院,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康复医师,提高康复医师的工资待遇,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心肺康复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像目前冠心病支架手术一样,在全社会得到重视和推广,康复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医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worldHealthorganizationexpertCommitteeondisabilitypreventionrehabilitation.rehabilitationofpatientswithcardiovasculardisease:reportofawHoexpertCommittee[m].Geneva:theorganization,1964.

[2]高炜.普及和推广心脏康复理念,积极探索适宜的心血管疾病康复模式[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9):1-3.

[3]胡大一.积极推进心脏康复结合二级预防的综合医疗模式[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6):481.

[4]张宝慧.运动对心脏康复的有益作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z1):499-503.

[5]陈文华.前言――心肺康复治疗是改善心肺功能的可靠手段[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3):179-180.

[6]梨明江,江洪,刘昌慧,等.康复运动疗法对冠脉成形术后侧支循环及再狭窄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90-92.

[7]梨明江,王跃龄,江洪,等.运动疗法对冠脉成形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侧支循环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0):915-917.

[8]朱慧楠,霍勇,张岩,等.心肺运动试验应用于冠心病康复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5):470-472.

[9]康晓凤,李峥,梁涛,等.康复运动对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5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2):922-924.

[10]梁玉芝.运动疗法对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或支架术后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9):2529-2530.

[11]SmithSCJr,BenjamineJ,BonowRo,etal.aHa/aCCFsecondarypreventionandriskreductiontherapyforpatientswithcoronaryandotheratheroscleroticvasculardisease:2011update:aguideline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nd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Foundation[J].Circulation,2011,124:2458-2473.

[12]BaladyGJ,arenaR,SietsemaK,etal.Clinician'sguideto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inadults:ascientificstatemen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0,13,122(2):191-225.

[13]arenaR,myersJ,williamsm,etal.assessmentoffunctionalcapacityinclinicalandresearchsettingsascientificstatemen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committeeonexercise,rehabilitation,andpreventionofthecouncilonclinicalcardiologyandthecounciloncardiovascularnursing[J].Circulation,2007,116,329-343.

[14]weberKt,JanickiJS,mcelroypa.Determinationofaerobiccapacityandtheseverityofchroniccardiacandcirculatoryfailure[J].Circulation,1987,76(6pt2):Vi40-45.

[15]CorraU,mezzania,Bosiminie,etal.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andprognosisinchronicheartfailure:aprognosticatingalgorithmfortheindividualpatient[J].Chest,2004,126(3):942-950.

[16]GibbonsRJ,BaladyGJ,BrickerJt,etal.aCC/aHa2002guidelineupdateforexercisetesting:summaryarticle.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CommitteetoUpdatethe1997exercisetestingGuidelines)[J].JamCollCardiol,2002,40(8):1531-1540.

[17]FletcherGF,BaladyGJ,amsterdamea,etal.exercisestandardsfortestingandtraining:astatementforhealthcareprofessionalsfromtheamerci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01,104(4):1694-1741.

[18]刘江生.冠心病患者的康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z1):503-535.

[19]车琳,王乐民,蒋金法.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6):1820-1823.

[20]滑丽美,邱建宏,刘晓军,等.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改善及抗氧化作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9):99-102.

[21]潘显玉.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2):97.

[22]吴霞.全方位护理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34):112.

[23]温飞飞,丁进京,孙高洁,等.脑卒中家庭康复200例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121-122.

[24]胡大一.用康复医学带动中国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1-122.

[25]胡大一,丁荣晶.转变理念,重视做实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5):857-861.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3

关键词:脊髓损伤;肺康复;呼吸系统并发症

脊髓损伤是多由外伤引起,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打击伤,砸伤,高处跌落,车祸等,是一种较常见的严重致残的疾病。脊髓损伤患者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又危险的并发症,也是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无论在脊髓损伤急性期或是稳定期,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下呼吸细菌性感染经常是困扰患者及医生的突出问题。

脊髓损伤患者(尤其是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由于肋间肌肉失去活动而靠仅存的膈肌运动来完成呼吸动作。因而呼吸和咳嗽力量减弱,痰不易咳出,久而久之,痰堵塞支气管、气管造成肺不张、肺炎、而产生呼吸困难,甚至病情恶化。肺部感染是脊髓损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肺康复训练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状况,预防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02月~2012年02月收入康复科病区所有脊髓损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16~80岁;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12~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配合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康复科护理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对照组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每日行物理治疗,给予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相关知识宣教。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增加1组肺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2.1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呼吸时腹部放松,经鼻缓慢深吸气,吸气时意念将气体吸往腹部。呼气时缩唇将气缓慢吹出,同时收缩腹肌以增加腹内压,促进横膈上抬,把气体尽量呼出。卧位吸气时可用双手置于腹部,随吸气双手随腹部膨隆而向外扩张;呼气时腹部塌陷,同时双手逐渐向腹部加压,促进横膈上移。

1.2.2咳嗽训练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双手置于患者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嘱患者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将这些动作结合,指导患者做深弹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

1.2.3呼吸肌训练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作挺腹练习,增强腹肌力量,开始为1.5~2.5Kg,以后可以逐步增加至5~10Kg,腹肌练习5min/次。同时用一抗阻呼吸器(为一具有不同粗细直径的内管),在吸气时产生阻力开始练习3~5min,3~5次/d,练习时间可逐渐增加至20~30min,以增加吸气肌耐力。

1.2.4叩击、震颤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置于患者胸背部,运用腕关节摆动轮流轻叩30~45s,患者可自由呼吸。叩击拍打后用手按在患者胸背部,嘱患者作深呼吸,在深呼气时作胸壁震动,连续3~5次,再作叩击,如此重复2~3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

2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随访两年,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例数,见表1,数据采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是脊髓损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人体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由肋间神经支配的胸间肌来完成。而腹式呼吸由膈神经支配的膈肌收缩来完成。脊髓损伤患者(尤其是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胸式呼吸消失,呼吸非常费力,呼吸表浅,无力咳痰,易发展为坠积性肺炎,其结果导致呼吸道感染难以控制或浓痰堵塞窒息而死。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呼吸肌神经传导障碍,引起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困难。呼吸功能障碍[3],排痰能力下降,加上长期卧床,抵抗力下降因素,加重肺部感染。因此,加强肺康复训练,辅助患者排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是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可预防呼吸道塌陷,促使更多的肺泡参与交换,促使肺内血液循环。同时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动作训练,有利于膨胀肺部,改善通气和供氧,使患者能主动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由于膈肌受累,使膈肌运动发生障碍,加强膈肌力量训练,可增强膈肌收缩力,增加膈肌活动幅度,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叩击、震颤可促使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在患者深呼吸时,将痰液等分泌物移向大气道,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肺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脊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延缓病情发展,该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易接受,易掌握,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值得在住院期间及家庭生活中推广和实行。

参考文献:

[1]叶添文,贾连顺.颈椎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其处理[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17(6):330-332.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4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09-02

肺癌是肿瘤外科临床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1]。目前临床上对该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常通过挤压肺叶扩大手术视野,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引起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笔者对肺癌手术患者实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住肺癌手术患者98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9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34±23)岁;左肺手术28例,右肺手术2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37~66岁,平均年龄(545±24)岁;左肺手术29例,右肺手术2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影响肺功能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入院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包括:①腹式呼吸:患者直立位,引导患者全身放松,分别将两手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深吸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胸部不动尽量鼓腹;呼气时腹肌收缩,通过腹部的手向上、向内挤压,使腹部内陷,帮助膈肌松弛,呼吸频率6~9次/min,每次训练15~20min;②缩唇呼吸:患者取半卧位,指导患者闭嘴用鼻子吸气,呼气时缩唇呈鱼嘴样,让气体缓慢地通过狭窄的口形呼出,吸气与呼气比例1∶3,呼气时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尽量做到深吸慢呼,每天锻炼3~5次,每次训练15min,以减少肺残余量以及增加潮气量[2];③有效咳嗽训练:指导患者用力咳嗽2~3声,通过膈肌及胸腹肌收缩,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排除;同时护士协助患者取坐位,引导患者做深呼吸,吸气时用拇指稍用力向内按压胸部上窝的气管,以横向滑动刺激气管,可引起咳嗽反应[3];④术后呼吸功能护理干预:积极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患者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后,协助患者取斜坡卧位,并引流术腔积液,便于呼吸;术后48h鼓励患者进行床边活动,便于呼吸功能恢复[4]。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

14统计学处理对收集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单位以百分比表示,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观察组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5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1(c)-0068-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effectofrehabilitationtherapy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duringstablephase.methods80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duringstablephasetreatedinourcommunityfrommarch2014toSeptember2016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eachgroup40cases.patientsincontrolgroupweregivendrugtreatment,while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drugcombinedrehabilitationtherapy,curativeeffect,improvedpulmonaryfunction,qualityofsurvival,breathingimprovementandactivityendurance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treatmenteffective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92.50%,significantlyhigherthan82.50%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tablephase;Rehabilitationtherap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复杂、易反复感染、呈进行性加重趋势,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本病急性期以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为主,缓解期主要以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延缓病情进展为目的[1]。但药物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而综合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改善生理及心理功能、减少药物用量有积极的作用[2]。本研究通过CopD患者康复治疗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析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2016年9月在我社区治疗的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7~82岁,平均(61.4±5.7)岁;病程6个月~8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9岁,平均(60.8±5.9)岁;病程6个月~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轻重、肺功能、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近30d内无急性发作,现处于稳定期,临床分级Ⅱ~Ⅳ级;所有患者治疗前肺功能FVC(2.01±0.31)L,FeV1(1.21±0.34)L;排除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者、整体状态不能配合完成康复训练者。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o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止咳化痰、扩张支气管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康复治疗:①运动训练。采用散步、慢跑、打太极、八段锦、骑自行车等进行全身耐力训练及局部肌肉训练,有氧运动1次持续15~30min,2~3次/d,运动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由轻及重,循序渐进,6~8周为1个运动周期[3]。②呼吸训练。采用中医养生呼吸操,包括双手捧日运动,前者用鼻做深呼吸,边吸气边鼓起腹部,抬头挺胸,缓慢抬起双手向前上方;后者相反,用鼻做深吸气,边吸气边内陷腹部,抬头挺胸,缓慢抬起双手向斜上方举[4]。还能采用西医特异性呼吸肌训练法,用吹气球、吹蜡烛、缩唇-膈式呼吸等;患者取坐位,轻闭口唇,用鼻做缓慢深吸气,吸气时放松腹肌,收缩膈肌,腹壁隆起;深吸气后稍屏气,再缓慢呼气,口唇张开缩小,呈吹口哨状,收缩腹肌,松弛膈肌,腹部凹下,徐徐吹出肺内气体,一般呼气略长于吸气,5min/次,3~4次/d[5]。③氧疗。有指征的患者每日夜间吸氧15h,采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方式,争取用最少流量达到最大的效果;起始以1~2L/min的低流量,睡眠时可适当增大流量[6]。④营养支持。采用中医膳食疗法,根据个体情况给予补肺肾、健脾胃、平咳喘等药膳,如五仁鸡蛋羹、当归羊肉蛤蚧汤、健脾润肺粥等,或食用猪肺、冬虫夏草、川贝等补肺食材[7]。⑤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每月开展1次CopD疾病知识教育或讲座,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提升康复训练配合度。同时,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1.3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咳、痰、喘等症状完全控制,肺部哮鸣音消失,肺功能接近正常;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咳、痰、喘等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肺功能改善显著;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咳、痰、喘等症状有所好转,肺部哮鸣音有所减少,肺功能较治疗前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仍有明显咳、痰、喘等症状,肺部哮鸣音明显,肺功能无明显改善[8]。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情况,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其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采用CopD生存质量评估量表评分评价康复治疗后生存质量,采用6min步行试验(6mwt)评分评估患者活动耐力,采用StGeorge呼吸问卷(SGRQ)评分评价生活质量,采用Borg量表评价呼吸困难的程度[9]。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FeV1%、FeV1/FV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CopD生存质量评估量表、6mwt、Borg量表、SGR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opD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使得肺通气能力下降,运动功能受限,造成骨骼肌萎缩,而骨骼肌肉萎缩又会反作用于肺功能,使其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10-11]。因此,在稳定期的治疗中以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为首要任务。本研究中通过整体运动、呼吸运动、氧疗、营养支持、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给患者设计整体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肺通气量,促进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改善膈肌功能[12];同时,促进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提高运动耐力,改善气短、气促等症状;再者使用中医呼吸操,能够调理肺、脾、肾、三焦等生理功能,使气机调畅,机体经络舒展,从胸-手-头,到手-头-足,形成环形循环,从而达到调气血、养脏腑、通三焦的作用[13-14];最后,整体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增加机体防病抗病能力,达到延缓CopD进展的目的[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后CopD患者病情稳定,有效缓解通气功能障碍,改善临床症状。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FeV1%、FeV1/FVC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康复治疗可缓解呼吸困难,提高心肺运动的耐力,显著提升肺功能。观察组治疗后CopD生存质量评估量表、6mwt、Borg量表、SGR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动耐力被认为是评价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效果的高灵敏指标,SGRQ用于评价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而呼吸困难是影响慢阻肺患者生活存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这四项指标的改善提示肺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提升机体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能够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增强运动能力,提升营养状况,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康复治疗简单易行,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减少药物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瞿波,董守金,蔡林丽,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西医肺康复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4,29(2):385-390.

[2]杜舒婷,丁连明.康复治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414-4417.

[3]王成祥,刘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2):520-523.

[4]刘萍,王永斌,高天霖,等.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与生存质量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8):884-888.

[5]张丽秀,王檀,仕丽,等.中医肺康复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10-1611.

[6]范良,孔壮.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425-1426.

[7]徐毓华.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504-506.

[8]李阳,钟小红,邱恒,等.我国稳定期CopD患者社区健康照护需求研究[J].现代医院,2016,16(11):1702-1705.

[9]赵莹楚.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社区康复程序的临床效果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1-39.

[10]何顺平,黄江,刘志锋,等.定量步行运动和呼吸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5):371-374.

[11]李群,陈锋,王晓霞,等.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2):130-135.

[12]o丽,黄惠雪,白雪,等.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4):434-438.

[13]薛广伟,冯淬灵,姚小芹,等.健身气功八段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中的疗效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2):139-144.

[14]胡皓,张炜.中医呼吸导引康复技术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2):414-417.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6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7.082

Studyonvalueofpulmonaryrehabilitationnursingimplementedinstable-phas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patientsZHonGLiu-fang.FoshanCitynanhaiDistrictFifthpeople’sHospital,Foshan5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pulmonaryrehabilitationnursingimplementedinstable-phas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patients.methodsatotalof60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with3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nursingmeasure,and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pulmonaryrehabilitationnursingmeasure.nursingeffectwascomparedintwogroups.Results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hadhigher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FeV1)percentageofexpectedvalue(FeV1%)as(66.60±12.81)%,FeV1percentageofforcedvitalcapacity(FeV1/FVC%)as(65.82±12.30)%thanthisgroupbeforetreatment[(55.98±14.62)%and(56.82±13.50)%]andthe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58.15±18.60)%and(59.80±10.10)%].alltheirdifference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

【Keywords】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table-phase;pulmonaryrehabilitationnursing

研究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日益恶化,并且病情越严重,其呼吸功能衰退越严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3]。对患者进行肺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本研究采用肺康复护理对本院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干预,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为稳定期,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病情控制良好,较为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6.5±4.6)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5.5±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采用肺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

1.2.2.1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包括缩唇训练、腹式呼吸和有控制的深呼吸训练[4],以加强患者的呼吸功能。呼吸功能训练还有助于防止气道陷闭,减少呼吸功耗,改善通气效率,并可帮助排出痰液,改善肺功能。

1.2.2.2有氧运动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举哑钤、爬楼梯,然后根据自身的耐受度调整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注意避免运动过度导致气促、气短、眩晕,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

1.2.2.3呼吸操训练指导患者开展肢体伸展运动,包括下蹲、扩胸、旋转上臂、旋转手腕和颈部等[5]。可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适当调整训练的时间和次数,监测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如有则停止增加负荷。

1.2.2.4营养支持指导为患者制定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高能量、易消化的营养方案[6],保证患者身体营养的需求,并且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控制摄入的总能量,控制各个营养素的比例。

1.2.2.5氧疗护理指导氧分压

的患者进行氧疗[7],吸氧>15h/d,氧流量保持1~3L/min。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肺功能、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心境状况。肺功能指标为FeV1%及FeV1/FVC%。生存质量采用SGRQ[8]评价,运动能力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swalkdistance,6mwD)[9]评价。心境状况包括紧张、抑郁、疲乏、愤怒迷惑、精力及自尊感。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GRQ评分、6mwD值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6mw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6mwD值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的心境状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紧张、抑郁、疲乏、愤怒、迷惑、精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尊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患者肺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其生存质量和运动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期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病情已经获得有效的控制,并且生命体征进入稳定期[10,11]。但是患者的肺功能尚处于较弱的时期,需要通过有效的训练增强自身的肺功能和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12]。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重要措施[13]。

本研究采用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肺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玉宇,周春香,郝建凤,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肺康复中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6):463-467.

[2]江月娥,张向群,陈少娟,等.连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BoDe指数的影响.护理研究,2014,28(8):923-926.

[3]邵佳,庞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实施肺康复护理的价值评估.世界临床医学,2016,10(5):166.

[4]于洁.综合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141-143.

[5]刘福兰.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5(30):266.

[6]关丽惮,陈美珠,赵娟娟,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333-334.

[7]韦海燕,王卫红,唐兰蔓.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BoDe指数的影响.护理研究,2010,24(22):2025-2026.

[8]青壹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内科,2016,11(1):39-42.

[9]孟聿,陈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出院康复护理指导.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25(3):344.

[10]韦海燕,唐兰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护理概况.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186-1187.

[11]葛云云,孙林,吕红利,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康复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7,21(31):2835-2837.

[12]潘玉嫦,蔡G铃,黄玉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49-50.

[13]李媛媛,赵松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护理体会.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151-152.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7

方法:将20例尘肺患者,分别给予八段锦体操训练、呼吸训练,柔韧性训练及康复教育等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6min步行测试距离(6minwalkingtest,6mwt)、血氧饱和度(Spo2)和SF-36量表测试。

结果:实施综合性康复计划训练3个月后,患者6min步行距离和SF-36量表得分明显提高(p0.05)。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尘肺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使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得以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康复治疗尘肺运动耐力SF-36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16-02

尘肺病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1]。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沛、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佛、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针对并发症的治疗还没有太好的办法,主要以预防为主,我院物理治疗科在提高尘肺患者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方面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尘肺患者20例,通过康复治疗明显地改善了尘肺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广东省尘肺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30-45岁;其中矽肺8例,煤工尘肺8例,其他尘肺4例;长期吸烟者6例,中途戒烟者9例,未吸烟者5例。按照GBZ70-2002分期标准,Ⅰ+期4例Ⅱ期8例Ⅱ+期8例,受试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3个月。

1.2治疗方法。

1.2.1八段锦体操。包括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射大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焦等,并强调注意配合呼吸进行,呼吸即鼻吸口呼,吸呼气时间比例为1∶2。

1.2.2呼吸训练。包括厥唇呼吸法,头低臀高法,横隔呼吸法,呼吸控制法等。

1.2.3柔韧性训练。包括哑铃阔胸训练,体操棒上举训练,下肢牵拉运动(弓步压腿)等。

1.2.4康复教育。①健康饮食一天三餐中饮食均匀。适量的主食、蔬菜、肉、鱼、蛋、豆制品、乳制品以及水果,少油、少盐、少糖。多食萝卜,冬瓜,菠菜,海蜇,海带,黑木耳,白木耳,梨子,蘑菇等有利于化痰热、止咳喘生津、润燥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比较辣的辣椒,高盐食品高脂花椒,戒烟、戒酒;②运用合适的身体力学,掌握节省体能的方法,将活动简单化,适当的安排活动繁重和轻巧的工作交替进行,避免上肢剧烈活动,避免站立时间太久等。以上治疗每周6次,每次60分钟。

1.3评定方法。治疗开始时对患者进行初期评定,3个月后末期评定,作为参考依据。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强调的是主观感觉,而这种主观感觉在观察运动对机体健康影响的过程中往往被忽略,因此,本研究主要是以6min步行距离测试(6minwalkingtest,6mwt),SF-36量表,血氧饱和度作为评价工具,从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的角度评价综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

1.3.1SF-36量表[2,3]。即健康调查简表(moS36items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中心在Stewartse研制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edicaloutcomesstudy-shortform,moS-SF)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SF-36量表目前被认为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存质量测量工具。SF-36量表由36个条目构成,可以测量8个健康维度和1个健康变化自评,详细内容见表1。

评分方法:SF-36的计分方法是根据各条目不同的权重,计算每个维度中各条目积分之和,得到8个维度的粗积分,再将粗积分转换为0~100的终得分,各维度终得分和综合评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健康变化自评不计分,以分类变量的形式进行独立分析。

1.3.26min步行距离。6mwt是一种简捷、快速评价心肺功能的有效方法[4-6],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测试前让受试者熟悉测试过程和环境,了解测试目的,然后尽最大可能迅速在走廊行走,在6分钟内完成他能完成的最远距离。分别在运动测试前、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测试过程中应用Borg量表进行评价病人的基础呼吸困难和整体疲劳程度分级,若量表评分达7-8分,受试者出现气短、头晕等明显辛苦状况,就立即停止测试[7]。

1.3.3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是将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甲床,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

测量Spo2的原则是,虽然距离是主要的相关因素,在多数的评定中,步行距离的增加和相同距离病人症状的下降可以显示病人的进展[8]。测试方法:分别在实验开始前、实验开始3个月后测试患者Spo2(每次测试在6mwt前测试)、6mwt和让受试者填写SF-36量表。两次测试均在上午8∶00-8∶30完成;测试当天排除精神和健康状况不佳者。

1.4统计分析以。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平取p

2结果

实施综合性康复计划训练3个月后,患者6min步行距离和SF-36量表得分明显提高(p0.05)。见表2。

3讨论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临床症状有胸闷、咳嗽、咳痰,随着上述症状加重并有气紧气喘、呼吸困难,并且伴有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下降。尘肺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者多年来研究了一些治疗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9]。从临床统计分析,尘肺病除原发病外,还罹患心脑血管等多系统多器官的病征,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高达50~60%以上。单一的抗尘肺病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治疗原则是尘肺病人应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及其它并发症,以期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其并发症的防治为主的综合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抗肺纤维化治疗,超声气溶胶雾化治疗,静脉输注高氧液体,配合用药如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维生素e、C,麦塞莱茵等[10],而应用康复治疗的方法报道相对较少。目前评价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方法主要有12分钟跑,台阶实验,肺活量测定,6分钟步行;SF-36、eoRtCQLQ-C30、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等[3,11]。

对本组20例尘肺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和评定疗效,其目的是验证现代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如何,也是一次总结,旨在对尘肺病人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探索一条简便快捷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治疗前2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和消化功能减退,以及运动无力、耐力下降,肢体柔韧性下降等。造成患者家庭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患者极度渴望恢复原有的生活。日常活动的减少,导致患者肌肉萎缩和肌力不同程度低下,给患者心理蒙上一层阴影。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八段锦功,能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可以行气活血,导气引体,八段锦的动作柔和缓慢。柔和缓慢的运动能让生命机体充分放松自然,更好地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八段锦第一、二段对心肺疾患有防治作用,第二段还使胸胁部和肩柔韧性、灵活性增加[12]。通过3个月疗效观察表明八段锦体操配合呼吸训练,可缓解呼吸道症状又可改善通气/流比值失调所引发的低氧血症;呼吸训练配合肢体牵伸可以增加躯干肢体柔韧性,扩张胸廓,改善呼吸道症与肺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力,康复教育使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患者主动参与,采用集体治疗,提高患者治疗兴趣和积极性,并传授医疗体操,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成为治疗的主导者,将康复理念和运动体操带给其他尘肺患者。然而本研究仅进行了八段锦体操训练、呼吸训练,柔韧性训练及康复教育等协同应用的组内研究,尚缺乏各治疗方法的对照研究。

4结论

尘肺在原发病治疗缺乏特殊疗效的情况下,实施八段锦体操训练、呼吸训练,柔韧性训练及康复教育等综合性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和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手段。尘肺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恶劣,尘肺病发病率又极高,因此,做好防护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发病率才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做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苏冬梅,梁宏立,赵风.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中国职业医学,2006,12:478-479

[2]李春波,何燕玲.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介绍.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116

[3]吴秦,金先桥,陈文华.生存质量测评中量表、特殊量表及其使用问题.现代康复,2000,4:1140

[4]陈协兴,洪华山,陈良龙,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561-564

[5]KingS,wesselJ,BhambhaniY,etal.Validityandreliabilityofthe6minutewalkinpersonswithfibromyalgia.JRheumatol1999,26:2233-2237

[6]GuyattGH,townsendm,KellerJ,etal.measuringfunctionalstatusinchroniclungdisease:conclusionsfromarandomcontroltrial.Respirmed1991,85(SupplB):17-21

[7]BorgGaV.psycho-physicalbasesofperceivedexertion.medSciSportsexerc,1982,14:377-381

[8]niedermanmS,ClementepH,Feinam,etal.Benefitsofamultidisciplinarypulmonaryrehabilitationprogram:improvementsareindependentoflungfunction.Chest1991,99:798-804

[9]朱贵卿,主编.呼吸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4:58-458

[10]宗淑杰,等.静脉液体供氧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2004:1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8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康复运动处方;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32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00-02

随着环境变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CopD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并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功能为主,而康复运动发挥着重要作用[2]。目前,关于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运动处方制订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比法,观察康复运动处方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Jp2]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9例,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8.4±3.1)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8±1.4)年。对照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9.1±3.3)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9±1.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CopD诊断标准者[3];患者病情稳定,且1个月内未出现CopD急性加重;与本研究配合。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心功能nYHa分级4级者;存在肢体残疾或行动不便者;精神疾病或意识不清者。

1.3方法对照组行基础治疗,给予抗氧化剂、支气管扩张剂、pDe抑制剂等药物,咳痰患者给予祛痰药、咳嗽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并适当给予免疫调节剂,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订康复运动处方,具体内容包括。

1.3.1运动方式通过做哑铃操或拉弹力带增强上肢肌力;通过慢跑、散步或游泳等提高患者耐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肌力训练及耐力训练联合进行。为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呼吸状况,可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左右手分别放于上胸部与腹部,吸气时自觉鼓起腹部,呼气使腹部手稍用力帮助腹部恢复,呼吸按节律进行,保持吸与呼之比为1∶2。

1.3.2运动强度在康复运动中根据指标对运动强度进行掌握,通过检测最大摄氧量、功率、心率、代谢当量及呼吸情况对运动强度进行调整。以最大摄氧量为监测指标,将70%为高强度运动,针对患者情况,一般采用中-高强度训练。

1.3.3运动时间及频率因为尚无CopD患者康复运动时间及频率的相关标准,研究根据中华医学会建议[4],每次运动时间为20~30min,每周2~5次,共持续8~12周,患者根据身体状况及耐受情况酌情缩短或延长运动时间及频率。

1.3.4运动方法运动方法包括间歇运动及持续运动,为减少患者运动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可选择间歇运动方法,以最大运动负荷的50%和10%交替进行,每次运动后休息20min。

1.4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FVC(用力肺活量)及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进行测量,数值同肺功能呈正相关性;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距离同运动能力呈正相关性[5]。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运动能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较对照组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opD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气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该症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可引起肺脏生理功能损伤,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有极大危害。CopD稳定期的治疗以阻止病情发展,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除基础药物治疗外,肺康复运动治疗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6],肺康复运动治疗能对患者心血管功能进行调节,增强患者耐力与周围肌肉力量,增加最大耗氧量,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状况。虽然肺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康复运动处方的具体制订方面,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7]。

康复运动处方的内容一般包括:运动的方式、时间、频率、强度及运动方法等。多数学者认为[8],康复运动处方的制定应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合理选择训练方式。CopD患者一般会出现氧耗量增加,行动困难及呼吸困难等,同时肌力与耐力下降,为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受限因增强其肌力与耐力。运动强度是影响肺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若强度过大,患者不易完成,降低依从性,甚至可引起不适症状;强度过低则无法达到康复效果。因此在处方制订过程中,应充分应用相关监测指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运动强度进行调整。研究发现,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选择最佳的运动频率,能持续改善患者活动耐力,在制订处方时,需考虑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条件,科学选择运动时间。虽然持续运动操作简单,可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耐力,但建议采用间歇式的运动方法,使患者在休息时得到超量恢复,提高依从性[9]。研究指出[10],科学的康复运动处方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康复运动能有效改善未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增强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净,贺正一,刘颖,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下肢运动训练处方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2):3273-3278.

[2]尹淑金,吴一帆,欧爱华,等.运动处方在慢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及运用前景[J].广东医学,2012,33(18):2853-2856.

[3]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84.

[4]王桦,吴晓玲,葛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2013年修订版)指南解析[J].医学新知杂志,2014,24(1):46-50.

[5]赵东兴,周玉民,李风雷,等.改良运动处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疗效[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9):678-682.

[6],菅丽.运动处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1):22-25.

[7]尚画雨,黄玫梅,上官若男,等.五种现代常见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9):882-886.

[8]王俊,冯瑞华,李秀增,等.制定疗养运动处方的要点[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5):410-411.

[9]王新本,周新春,滕志涛,等.运动心肺功能参数对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指导作用[J].山东医药,2013,53(13):29-31.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9

患过肺部疾病的爸妈,肺功能的衰退程度比正常老年人要更加严重,为了让他们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给他们“量身定做”一套肺功能康复方案。

自从今天春天老妈一次重感冒之后,周蜜就越来越担心老妈的肺了。那次感冒就好像打开 一个开关,从那时开始,老妈的呼吸越来越沉重,坐在她身边就能听到缓慢又迟钝的呼吸声,家里住3楼,现在老妈每上一层楼都得停下来歇好一会才能继续爬楼梯,一回到家来就拼命喘气,话都说不上来。医生说老妈的肺功能衰退得厉害,而且这种现象属于慢性的退行性变化,特效药很少而且不能根治,最好在服用维持药物的同时做一点功能性的康复训练,帮助减缓肺的衰退。

先来了解一点知识……

呼吸:把肺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经呼吸道呼出来叫呼,把含氧气的空气吸进呼吸道叫吸,这种一呼一吸有节律的交替运动叫做呼吸。

呼吸肌:

1、膈肌 收缩时膈顶下降使胸腔扩大有利吸气,舒张时膈顶上升,胸腔缩小以助呼气。

2、肋间外肌 收缩时提起肋骨,使胸廓纵径和横径均扩大,有利吸气。

3、胸锁乳突肌 收缩时使胸骨上升,增加胸廓前后直径,是重要的吸气辅助肌。

肺脏的舒张和收缩,是依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实现的,因此,呼吸肌的作用很大,呼吸肌过度疲劳,活动微弱也是构成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们进行肺功能康复的入手点也正是这里。

5种爸妈最需要肺功能康复

1、哮喘的爸妈。

2、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爸妈。

3、做过肺部手术的爸妈。

4、肺纤维化的爸妈

5、肺移植的爸妈

纠正错观念: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爸妈,单凭药物和氧疗并不能缓解肺功能逐渐丧失的问题,由于害怕呼吸状况发生恶化,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爸妈往往畏惧锻炼。可是越不运动,他们的肺功能越差,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国内外的专家研究显示只要身体允许,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都应该制定自己的肺功能康复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肺功能康复根据病人的需要“量身定做”。

最身定做肺功能康复方案

肺功能康复方案包括呼吸方式的改变,上肢体操和呼吸肌肉训练。患病的爸妈需要等病情稳定后再进行系统的呼吸康复训练方案如呼吸体操,呼吸方式的训练呼吸肌肉训练、上下肢体肌力和耐力训练,运动肺功能、膈肌训练、运动心肺,运动处方等。锻炼项目的重点放在有氧锻炼上,包括步行,骑自行车或爬楼梯。

好处:

通过进行医疗体育锻炼,可以巩固疗效,延长缓解期,有利于器官功能的恢复。增强爸妈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减少和减轻哮喘的发作。

条件:

呼吸锻炼在室内室外都可以,肢体锻炼最好选择室外进行。爸妈在室外进行医疗体操活动,能逐渐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避免或减少因受凉而发生感冒的机会,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进体质,减少气喘症状。

康复法初级版: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有助于帮助爸妈改变呼吸形式,提高呼吸效率。在日常生活中,爸妈习惯于以胸部活动为主的呼吸形式,呼吸时用力大,耗氧多,但是效率差,这是爸妈在活动和说话时喘气急促的原因。通过进行康复训练,学会放松上胸部,形成以轻松腹式活动为主的新型呼吸运动,同时强调呼气,这样呼吸耗氧少、效率高,可以减轻气促而改善全身氧气供应。经过训练,掌握熟练也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控制或减轻肺部症状。

1 腹式呼吸

准备:坐姿,也可以躺着或站着练。身体坐稳,腰部自然挺直,两手放在大腿上,肩部和胸部充分放松下垂。

①从呼气开始,呼时轻轻收缩腹部,经口呼气,在呼气同时发出一母音例如“啊……”或“呜……”的声音。

②或者把口唇收缩成吹笛子样,使声门缩小。

③闭口吸气,让空气从鼻孔进入,一直吸到小腹部,呼气的时候要轻而缓慢地呼出,但要深些,时间较吸气长。

④肩和胸部放松,小腹部自然鼓起,每次练习3~5分钟。

注意点:如果练习中感到胸闷、气促或头昏不适,大都由于用力太大,动作不协调或屏气的缘故,可以暂停,休息一会再练。哮喘发作时,气急较显著时仍可进行腹式呼吸。

2 呼吸体操

通过练习帮助胸廓下降和横膈上升的呼吸体操,可以克服肺气肿所致的膨胀的胸廓不能充分缩小和下降以及横膈不能充分上升的弊病,这样可改善呼吸功能,恢复体力和劳动力。

①深呼吸运动仰卧,闭口,双手交叉置于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2~3秒后,双手在上腹部稍加压并缓慢呼气,重复做5次。

②仰卧位腹背运动: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缓缓抬头,抬胸,然后还原。重复做5次。仰卧,屈双膝、双手抱头部后,然后双手用力抱头抬起,还原重复做5次。

③肩腕运动:俯卧,双手和脚尖着地,做俯卧撑5次。

④立位腹背运动:双脚分立和肩同宽,双手抱头部后,上身向左或向右旋转,重复5次旋转,重复5次。双脚并拢,双臂上举,掌心向上,向后倾,然后做弯腰动作,反复5次。双脚略分开和肩同宽,做深呼吸,同时双手臂向上直伸,手掌朝上。然后双手向下交叉于小腹前方,同时耸起双肩,重复5次。以上运动最好在气温35℃以上进行。

1 康复法进阶版:全身锻炼

进行全身性保健运动,广播体操,太极拳和步行都可以。运动量应有计划地增加,以步行为例,逐步扩大步行距离,逐步加快速度和减少中间休息次数。为了增加对寒冷的适应力,预防感冒,从夏天就开始,用冷水洗脸,清洗鼻孔。

2 全身锻炼操

第一节两臂外旋:预备姿势立位,两腿并拢,两臂自然下垂,向外旋转,挺胸,同时左脚向外跨出半步,两脚与肩同宽――吸气:还原――呼气:左右脚轮流交换进行。

第二节单臂侧外展:两腿并拢,两手叉腰预备。右臂向前外后展,右腿向外半步,身体向右后转体――吸气;还原――呼气。左右交换:与肩同高,同时左(左右轮流交换)腿向外跨出半步一吸气;还原――呼气。

第三节两臂斜外展:两腿并立,两臂在胸腹前交叉预备。两臂向外后方外旋外展,右腿外出半步,挺胸一吸气;还原――呼气;左右腿轮流交换。

第四节单臂侧屈体:两腿并立预备。左手叉腰,右手向外上举起靠头,左手压左胸,向左屈体。右腿向外伸出――吸气;还原――呼气。左右侧轮换。

第五节上步扩胸:两腿并立预备。两臂向前平举,外展扩胸,左脚向前迈出,挺胸仰头――吸气;还原――呼气,左右腿轮换。

第六节前俯后仰:两脚开立预备。两臂前上举,身体后仰――深吸气;上体前俯,两臂放下――呼气。

第七节转体呼吸:两腿并立预备,两臂侧平举,左腿外侧迈出半步――吸气;右臂向前下,右手触左脚,弯腰一呼气。还原,左右交换。

第八节拉气呼吸:两腿开立预备,两手抱球。两臂向外拉气――胸腹式吸气,两手向内挤压球,两手重叠,轻轻压在腹部,躯体向前稍微屈体――呼气。康复法终极版:综合康复方案

时间:医疗体操往往要练习几个月,甚至1~2年才有效果,收效后还要巩固,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在呼吸不紧张的时候抓紧时间练习,病情复发或者发作比较频繁,免疫能力较弱的时候减少练习的时间或者步骤,体力更差的时候可以只练习初级版的腹式呼,在感冒或气管炎,尤其在发烧时应暂停练习。

方案:给爸妈设计康复训练方案,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其中运动量要逐步上升,量力而行,不能一步登天,以不引起明显疲劳感为度,不能进行突然袭击,否则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的发作。

肺不张康复训练的方法篇10

[关键词]沙美特罗;吸康复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86-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病程缓慢进行性发展,反复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劳动能力[1]。有研究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呼吸衰竭之前,夜间血氧水平己达呼吸衰竭标准[2],同时支气管扩张剂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较好。同时有调查显示,有研究表明,大约有6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有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障碍[3]。若早期给予及时有效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提高生存质量。本科2009年5月~2011年2月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5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5~69岁,平均(65.6±6.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确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把上述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包括平喘、祛痰、抗感染、使用激素及呼吸兴奋剂、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碟式剂(舒利迭),每次2吸,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积极采用呼吸康复训练治疗:①定时变换呼吸频率:凡不能自行调节呼吸频率,可通过呼吸机协助呼吸训练。②按摩康复:顺序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先轻后重,由浅入深,由慢而快,每天2次,每次15min。③肢体功能训练: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根据患者肌力不同,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较弱的肌群。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分别测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同时采用aDL指分级法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Fma与aDL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运动与日常生活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最突出的后遗症,也是国内外医生感到很棘手的难题。在急性发作期常规药物及合理的机械通气多能使病情缓解[4-5]。

沙美特罗即为一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其与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具有协同作用。丙酸氟替卡松能抑制t细胞的细胞因子和嗜碱细胞组织胺的释放,减少黏附分子表达,刺激炎症细胞凋亡和诱导细胞抗蛋白酶的释放[6]。能够减少炎性细胞渗出,抑制上皮细胞的增生及基底膜的增厚,减轻气道炎症[7];而与沙美特罗的结合可形成有活性的受体-类固醇复合物,以二聚体形式移行至细胞核与特异Dna序列结合,调控不同的前炎症基医的转录,提高抗炎活性。

同时在治疗中,呼吸康复训练能使患者呼吸水平在恢复的过程中逐渐向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发展,从而达到呼吸系统的重新组合。同时有研究表明其在短时间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还有康复评定贯穿始终,避免了患者常有的异常模式和误用综合征的出现,使患者运动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本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药物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皮秀杰,王甲宁,林志国.长期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药,2004,5(9):77-78.

[2]GoreckaD,Sliwinskip,palasiewiczG,etal.effectsofalmitrinebismesyla-

teonarteriaibloodgasesin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ndmoderatehypoxaemia:amulticentre,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study[J].Respiration,2003,70:275-283.

[3]Saaresrantat,irjalaK,polo0.efrectofmedroxyprogesteroneonarterialbloodgases,leptinandneuropeptideYinpostmenopausalfamales[J].eurRespirJ,2002,20:1413-1418.

[4]wagenaarm,VospJ,HeijdraYR,etbinedtreatmentwithacetazolamideandmedroxyprogesterone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eurRespirJ,2002,20:1130-1137.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6]刘延嫒.心肺复苏后患儿亚低温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3):380.

[7]王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