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8:44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1

1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

1.1建设目标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到2020年建成学科结构合理、区域特色明显的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农业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专家队伍,实现区域内各要素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显示度。

1.2基本框架

依据山西省实际情况,经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山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具体包括以下五个系统:农业知识创新系统、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其中,农业知识创新系统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依赖知识创新并对知识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是连接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为整个系统的运作提供环境保障[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永葆生机的重要基础。五个子系统环环相扣、分工明确、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畅通无阻、良性循环的整体,以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保障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4]。

2建设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重点领域技术集成创新,围绕山西省玉米、小麦、小杂粮、干鲜果、蔬菜、畜禽等产业需求,加快推进前沿性技术研究;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以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生物种业,旱作节水,经济作物产业化,农产品增值、安全,畜禽健康养殖,设施、观光农业,农、林业中短期气候预报等重大专题的技术攻关,争取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业产业化技术研发和组装、农产品深加工等关键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2)改革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多元化的推广服务机制。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农业技术应用和服务水平。①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合理设置机构,落实中央“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启动全省“一乡一站、一村一点”全覆盖工程,每个乡镇(或区域)建设一个农技推广站,每村建设一个科技服务点;②探索多元化的推广服务机制,构建“一体多元”、“一性三化”的农技推广与服务新体系,即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推广体系[5],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3)整合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平台建设。区域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质内容和物质载体。围绕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既符合区域科技资源和农业生产布局,又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引领农业发展、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①以山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启动实施省、县、村三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省级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县级综合试验站、村级服务点三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②整合科研资源,通过完备的制度管理,构建全省农业科研实验室、试验基地、示范基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平台;③有效整合科研机构与基层推广部门的资源,建立农科院、涉农高校与乡镇农技部门的市场导向产业协作网络,盘活现有的基层农技人员,形成创新体系内部科研与推广的良性运行。

(4)加大现代农作物种业推进力度,全面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种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因此要加大种业创新的力度。①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和一批育种龙头企业的优势,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推进基础材料创制、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一体化,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种业科技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②要积极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和调整种子企业布局,着力培育屯玉、潞玉、大丰、强盛等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龙头。③要加强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种子专业村和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全面提升种子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

(5)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按照全省农业转型发展战略,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优秀、成熟的科技成果,选择对我省影响范围大、增产增收带动作用强、生产急需、覆盖面大的先进农业科研成果,按照专家住村、科技入户、技术到田的组织方式,建设农业技术示范样板,带动全省农业科技全面升级和大面积均衡增产。2009年,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理念和方法,委托山西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项目实施3年来,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的推广示范资金,全院500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全省农业生产第一线实施示范项目,使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年培训农民近100万人。

3结束语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2

1.1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广东省已初步建立起以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三大机构为主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2007年,这三大机构曾在广东联合共建近200家研究基地,开展合作项目达到6000多项[1]。其中农业科研机构7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中科院和国家有关部委驻粤涉农科研机构7个,省属涉农科研机构26个[2]。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广东省农业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前列,其中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全国前50名中占10名[3]。此外,广东省内有4所农业类高等院校、多所涉农院校以及一大批地级市农业学校、水产学校等涉农中等职业院校专门从事农业科技研发、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播工作。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广东共有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8个;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推广机构55个;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899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6650个,成立了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2528个,共有会员89459人[2]。在上述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撑下,2008年,广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1.6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家禽良种覆盖率达85%[4]。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与推广应用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到2010年,有望实现主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5]。

1.2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由于农业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和环境复杂性,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有效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一定缺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这三大科技来源之间缺乏有效的科技管理与整合,因此造成经费耗散、科研与市场相脱节。这一问题是目前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所在。要想突破这一瓶颈,根据国内外先进经验,未来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必将沿着将农业科研机构、政府和农业企业三者有机整合,发挥联动效应的科技发展道路展开,最终形成由国家、地方、企业及民间研发组织构成的多层次、立体式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

2.1建设原则与目标根据农业部《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报告》、《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中的所提出的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率先跨越的指导方针,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实施科技机构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制;加强对外交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紧围绕着广东农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全省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推广单位、农业企业、农民组织和有关社会中介的资源整合,全面建立起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有科技创新体系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与推广,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领域具备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持续供给能力,在农业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降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

2.2基本框架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自主创新战略树立为广东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形成政府推动、科研联动、中介参与、企业带动、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2.1农业科研创新系统该系统负责农业科技新项目的研发、论证、策划、实施。主要是充分发挥农业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核心作用,大力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作,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农业科技储备,形成雄厚的技术源、成果源和知识源。

2.2.2组织管理系统该系统负责建立高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不仅负责对内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而且负责对外合作的宏观控制和规划,协调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民间科技组织关系。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为促进农业科技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2.2.3技术交流系统该系统负责农业科技信息与技术的内外部交流,具体包括内外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农业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发展利用等工作。并涵盖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市场灵活优势,努力开展科研、生产交流活动,通过二次创新积极提高自身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2.2.4农业知识传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各类农业院校与推广机构承担,负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对农民进行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2.2.5技术推广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星火技术产业带、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农业专业镇等产业集群和创新基地等方式推广具有市场前景的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3具体措施

2.3.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一是努力增加投入,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农业科技是公共产品,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要逐年增加资金投入,以满足农业技术创新对财力资源的实际需求,保证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科学技术联合攻关的资金需要。二是要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进行农业科研投入;积极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科技合作与援助,形成政府、企业与单位自筹相结合的多元投资结构。

2.3.2开辟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一是要建立国家农业自主创新体系。这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必须专注那些对广东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由科研机构和政府联合攻关,自主创新。二是要逐步壮大农业科技企业,使其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让他们在农业自主创新产业化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力军。三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增大其参与重大农业科研项目的机会。

2.3.3开展合作技术创新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三者各有所长,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离不开三者的分工与合作,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农业科研院校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成果储备,夯实农业科技基础;政府则要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制度与政策环境,保护农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与成果;农业企业则需继续在市场反应能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方面发挥优势。如能将三者的优势有机整合,建立“农业科研院校+政府+农业企业”的产学研联合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必能扬长补短,形成更加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3.4强化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因此,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至关重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一是要将科研与市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做到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服务,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要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将来自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进行熟化、二次开发,缩短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要继续完善省市县乡四级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区域性农业试验中心、农业科技园区、专业技术协会等共同构建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拓宽农业技术服务领域,建成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机制。

2.3.5其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两方面。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3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着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着,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4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040-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科技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构建中国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紧迫性

纵观农业发展史,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问题,国家用于农村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进步正在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标志。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高新技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体系日益健全;农业专业化生产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

目前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突破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促进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此问题的研究颇为成熟,中国地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各省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农村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受制于计划经济传统思维的约束,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还处在摸索过程,基本上处在一个“破”和“立”的境地。农村科技创新体系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农村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的联系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农村科研机构体制改革面临困难多;农村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农村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未建立等都严重影响着农村科技创新能力,迫切需要重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吸收、利用和借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们的科技强农措施。尽管这些发达国家的特点、国情各不相同,但他们在构建农村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成功做法,无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以色列及荷兰均是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都建立了科学发达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在美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率中,农业科技所占的比率达到了81%左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了85%;以色列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96%,荷兰超过了80%,虽然荷兰人均耕地和牧场均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但却在农牧业生产方面,创造出了难以想象的高生产率,成为人多地少类型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

二、发达国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模式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建立了多层次、强合作的农村科技创新研究机构

美国的农村科技创新科研体系是根据农业科研的不同侧重,形成了由国家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民间科研机构三大系统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管理方式,并各有侧重开展科研活动。它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互为独立,但彼此之间又相互渗透、依存、合作与竞争。部级农业科研机构重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地方科研机构重点从事应用研究,民间科研机构重点从事开发性研究。

以色列的农村研究机构主要由独立的公益性研究机构、农业教育机构和公司类社会研究机构组成。公益性研究机构主要有农业研究组织(aRo)、魏斯曼科学研究院以及与农业有关的专业研究所。其中魏斯曼科学研究院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研究院之一,该研究院聚集了2500多名科学家,其中农业方面的专家有800多名。以色列和美国相似,有相当多公司类农业科研机构,且数量仅次于美国。其领域涵盖了农业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材料、化工、电子、基因、细胞、医学、生物工程等。

荷兰农村科研由农业实验站、区域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等部分组成,各自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不同,分工明确,并相互协作,研究经费充足,设备先进,许多研究领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研究成果及时推广于农民,很快就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科研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荷兰国家农村科研机构除了上述的隶属农业部外,还有隶属于国际研究组织的国家农业研究国际服务局。

2.进行了巨额、多方位的农村科技研发投入

美国农村科研经费的投入主要来自联邦政府预算拨款、州政府预算拨款和私人企业自筹。在农村科技研究经费的投资方向上,公共研究系统的经费投入主要以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为主、其中基础性研究大约占41%,应用性研究大约占56%。而私人企业的研究经费主要用在运用性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其中应用性研究大约占50%,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大约占40%。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的投入比例一直比较稳定,研究投入占农业部预算的2%~4%,世界平均水平只有1%。美国对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品开发的投入相当重视,越是高新技术,投入越大,例如对生物技术产品的投入大约为55%。

以色列政府每年对农村科研经费的投入上亿美元,大约占农业产值的3%,而中国仅为0.2%左右。在农业部的农村科研经费中,每年有50%是定向拨给国家农业研究组织(aRo),剩余50%和其他政府农业研究基金按分类管理,统称为“竞争性基金”。此外,以色列企业也提供农村研究经费,主要用于引导和补贴应用性研究,如化肥、化工以及农业机械产品等。

荷兰政府对农村科研非常重视,优先支持发展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事业,其农业科研力量非常精干、高度集中。政府每年对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的投入经费约为30多亿荷兰盾,用于农业研究的经费占国家农业预算的25%左右。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稳定的经费投入,极大地促进了荷兰农村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推广应用。

3.建立了层层推进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

美国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分为三个层次:联邦农村科技推广局、州农村科技推广站和县推广办公室,其中州农村推广站在推广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联结联邦推广局和县推广办公室的纽带。联邦农村科技推广局隶属于美国联邦农业部,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执行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以保证高质量地服务于农业企业。县推广办公室大部分人员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推广人员大部分时间是亲自到农场或农户中进行访问,解决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

以色列的推广体系由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中心和区域推广服务中心两个层次组成。这两个层次的组织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有效地将各项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给农民。以色列农业部专设农村技术推广服务局,其中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超过800人,他们工作主要场所是在农场、田间、果园,而不是在办公室或培训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对科技成果的评价非常重视,都要进行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并对一项成果从开发到最终的使用实行全程追踪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而以色列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荷兰的农村科研推广体系实行政府与地方或农民合办的协作方式,即由国家推广系统、农协组织(社会和经济推广系统)、商贸私有咨询服务系统和农民合作社组织四方面的力量组成。荷兰农业领域的推广工作也由农业部提供资助。1997年用于农业推广的经费预算就达2850万荷兰盾。

(二)发达国家的农村科技培训与教育体系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农学院系统。美国除了正规教育之外,在农村还广泛举办培训班,利用冬季和农闲对青年农民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办有农民继续教育班,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科技知识。美国大约有5万多个农民俱乐部,帮助农村青年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据统计,25岁以上的美国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在农村科技人才的教育和引进上,美国也有其独特而成功的做法,如对农业教育投资的增加、打造开放的文化氛围、用充足的财力支持独立研究、给予农业科研人员高于欧洲同行的薪水、置备世界上最好的研究设施、科技人员个人的升迁由其取得的成就来决定等等。这些优惠的举措吸引了包括欧洲在内的外国科技人才,并会对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高科技人才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荷兰政府每年用于发展农业教育的经费达8亿荷兰盾以上,其中的51%用于初级农业教育。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是荷兰农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荷兰农业高新技术能广泛应用的基础。荷兰农民多数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还是双学位或硕士、博士,不仅熟悉和掌握现代种养殖技术及农畜产品加工技术,而且会使用甚至会修理各种农机农具和自控设备,及时收集和了解有关的农业信息。基于农业经济对人才发展的需求,荷兰农业人才培养与农民教育培训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体系,由初等农业职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三个正规教育层次组成。此外,还包括各种农业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作补充。荷兰农业人才培育和开发的成功为荷兰现代农业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石,它与发达的市场机制、适度的经营规模和灵活的生产方式一道成为荷兰农业制胜的法宝。

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已经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全民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社会。以色列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教育。“义务教育法”规定5~16岁的孩子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并且一直到18岁均为免费教育,此外,还有“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委员会”、“学校督导法”、“特殊教育法”等对教育做了规定。而以色列对教育的投资比较高,一直保持在9%~12%,政府对小学生的花费为3938美元/(人・年),大学生的花费为11036美元/(人・年),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色列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建国初期,受教育水平最高的是农民,他们大都受到高中以上的教育,甚至大学或专科。现今以色列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到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

三、对中国建立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启示

1.应建立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三位一体、互推互进的政府管理机构

以上发达国家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科研管理机构,而是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三结合的科技体系,其中美国还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该体系固定下来,而荷兰实行的是网络化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三者形成一个互相推动的三角形,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优于中国现行的农业教学属于教育部门、农业科研属于科技部门、农业技术推广属于技术推广机构的分设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的科研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尤其是与市场严重脱节,部分原因是分设模式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运用。而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构有利于确保农业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与此同时,在科研、教育和推广一体化体系中,要推行农业科技成果的全程式追踪评价,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例如,我们可借鉴以色列做法,在培育新品种进程中,产前对公共政策、宏观环境以及组织形式进行分析;产中进行生产成本、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收获等评价;产后对包装冷藏、运输、加工等过程进行管理控制等。

2.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分工明确的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比较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都形成了政府、地方、企业或农民组织相协作的多层次的农村科技创新研究机构,都相当重视农村科技研发投入,并且还发展了层层推进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其中,以色列和美国相似,有相当多公司类农村科研机构,其领域涵盖了农业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材料、化工、电子、基因、细胞、医学、生物工程等。这些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推广组织相互之间互为独立,但彼此之间又相互渗透、依存、合作与竞争。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这种多元化的分工模式有力地提高了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也确保了农村科技创新的潜力。

3.明确农业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科学分配科研投资比重

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农村科技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的竞争。各发达国家都结合了本国的实际情况,发展了不同的农业高新技术,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美国、以色列都把农业生物技术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并出台了多种政策和法规从多个层面上进行鼓励、扶持。荷兰政府扬长避短,鼓励重点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并鼓励这些领域和产业“快步增长”,出口创汇。中国在国家财力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结合国情找到优先发展的农业科技领域,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地分配农业科研投入比重,创造出最高效的科技创新成果。

4.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开辟多元化的农业科技融资渠道

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的投入比例一直比较稳定,研究投入占农业部总预算的2%~4%,以色列政府每年对农村科研经费的投入上亿美元,大约占农业产值的3%,世界平均水平只有1%,而中国仅为0.2%左右,很显然,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既远远低于这些发达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投资强度,也低于中国其他科研领域的投资强度。努力增加投入,是不断提高中国农村科研水平的必要条件。增加农村科研投资强度,要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和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农村科研。

建立完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是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科技战线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胡春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建立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J].新长征,2009,(1).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092-05

一、重庆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的必要性

城乡统筹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加强城乡科技资源扩散,通过城市科技反哺农业,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如美国通过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就以不到全球7%的耕地、5%的人口,生产出占世界农业总产值12,6%的农产品,占全美生产总值的2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加快科技资源扩散体系建设,对于解决重庆农村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需要

重庆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科技资源。重庆市农村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起步到今天,已经形成跨越第二、三产业,囊括建材、化工等多种行业,并在汽车、摩配等行业甚至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局面。但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帮助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提高人员素质、实施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目标。

2 农业经营方式变化的新要求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幅度提高农村生产力需要科技支撑,重庆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促进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迫切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对科技及服务提出了多学科及多功能的需求。

3 农村实现科学发展的新任务

重庆是大农村,又有三峡库区。很多农村地处偏僻:关注和解决不同农村地区中影响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各种问题,包括各类灾害的侵害,重大工程移民,一些地方性疾病,恶劣自然环境侵害,土壤、水体、空气污染危害等需要有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同时,引导区域各类产业实现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贯彻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科学规划村、镇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对江河、湖泊沿线、草原、森林、湿地等特殊区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等也需要丰富的科技资源为依托。

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新期盼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使生活在这个区域中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依靠科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社区管理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科技手段。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依靠科技,提高收入,满足消费需求;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水平,降低发病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进农村社区环境,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二、重庆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的可行性

重庆作为一个市情特殊的直辖市,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十分明显。但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重庆的城市技术创新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已经具有强大的供给作用,已经具备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的基础条件。

1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过多年的努力,重庆已经形成以工业为支柱产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工业体系,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和固定资产规模均居全国前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11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88.6亿元。增长4倍。

2 科技人才不断丰富

截至2006年底,全市科技活动人员达到77616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4147人。全市现有科技机构715个,科技机构中科技人员36717人,科学家和工程师25300人。2002年至2007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增长15.2%,引进外国专家1.1万人次。与此同时,重庆各高等院校为创新输送了大量的后备人才。

3 科技经费逐步增长

2006年全市科技经费筹集总额达到了85.23亿元,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9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从经费筹集来源看,企业资金占69.9%,政府资金占15.8%,金融机构贷款、其余来源分别占8.3%、6%。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全国第。3位,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81%,位居全国第2位。

4 创新能力日益提高

截至2007年底,全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到11个,取得了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混合动力汽车、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近五年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50件。王鸿举市长在08年3月举行的全市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过去5年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提高到全国第12位,高于我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三、重庆构建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的主要障碍

1 财政税收政策不配套

财政税收政策对新技术,特别是农村新技术应用的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阶段支持不够、针对性不强。针对乡镇企业和农村市场的风险投资,贷款担保工作滞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扩散贷款难。农村技术创新融资渠道狭窄,商业银行对创新特别是农村的技术创新的支持有限。

2 中介服务市场不发达

经过多年的发展,重庆市科技资源扩散的中介服务机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规模小、人员少,投资小、资源少的状况。除西南信息中心、重庆市科技信息中心、重庆市高技术创业中心及其他少数中介服务机构外,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则相当小。正由于其规模小、投资少,因而基础设施、服务资源较差,从而难以形成区域性科技资源推广的“发动机”。

3 农技推广机制不健全

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由于组织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交叉、重复研究过多,相互渗透、协作不够,研究工作的同水平甚至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普遍,难以集中资源解决急需的农村技术创新问题。由于缺少有效的密切合作,在城市科技供给与农村技术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机制,导致农村研究领域与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不完全相适应。经济脱节的局面不能得到根本改变,农村技术供求上存在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同时农村技术推广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严重滞后。由此造成多数基层农技推广难、经费来源缺乏。

4 村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借贷体系不完备,致使农民使用新技术资金严重不足,阻碍了农村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政府对农村科研和推广的投资强度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对农村科研的投资强度不及发达地区平均数的60%,推广科技资源的强度也仅为发达地区的60%~70%。项目选择和资金配置呈现出愈来愈离开农村,向上级部门和城市集中的趋势。

5 农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致使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差、愿望低。目前,全市劳动者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62年,仅列全国第20位,2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列全国倒数第4位。农村整体较低的文化素质严重制约了其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而且全市农村的各种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很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农民参与受到限制。

四、着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支撑体系

重庆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常规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要有区别于传统的新型资源观念,要有立足城乡的新型发展理念,要有支撑起城乡科技资源流动的扩散体系。为此必须建立起主城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的三级科技资源扩散体系(图1),以重庆主城九区作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的中心源:以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等6个区域中心城市为科技资源扩散的二级源,分别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带动和辐射周边县乡的产业升级和新技术应用,以铜梁,开县等25个县域中心城市为科技资源扩散的三级支撑点。

通过科技资源的扩散,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形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功能是城市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这些功能的运行,即形成了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而它的支撑体系则包括政策、中介和社会三个层面(图2)。

(一)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政策支撑体系

科技扩散政策体系,是政府为了影响或者改变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的组合(图3)。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激励企业、农村、农业组织、农户对科技资源的利用,来实现技术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实现科技资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1 优化财政税收政策

实施乡镇企业新产品开发扶持政策。针对全市乡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强、技术使用和开发率低的情况,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优惠扶持政策的力度,对乡镇中小企业的新技术开发、新技术应用等,采取企业申请、相关部门联合认定方式,按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适当比例予以补贴。调动企业引进消化吸收的积极性,引导促进乡镇产业等的发展。

设立农村产业技术、应用技术研发专项资金。确保资金额度逐年稳定增长,并适度加大基数。增强政府对农村产业升级的引导导向力度,促进农村的结构调整。参照部分省市的做法,设立引进农村产业吸收再创新专项资金。建议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农村产业新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计划,强化对其中的关键新技术的研究掌握及提高,为我所用,加快提高我市农村产业技术水平。

支持乡镇重点企业研发体系的建立。推动乡镇企业技术应用中心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真正成为农村技术推广的主体。设立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对乡镇重点企业的技术应用项目给予引导支持,促进重点企业优化完善技术应用基础设施。促进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和交流,加大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打破两者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将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精简办理优惠税收政策的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2 调整金融支持政策

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使乡镇企业能够真正得到优惠政策的支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创立多种担保方式,改善乡镇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企业优先进入全市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充实完善市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功能,支持开展对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的保险服务。加强农村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建设,强化信贷指导,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为农村产业升级和乡镇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一是由政府牵头设立农村技术信贷担保基金,向农村的技术型企业提供信贷担保以帮助它们获得发展资金,从而促进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的增长。二是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创新灵活的机制,吸引多渠道的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投融资体系。

3 构建产业扶持政策

要加速科技资源扩散,就必须解决城乡产业脱节的问题。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重点扶植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在财政、信贷及其他政策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要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村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将城市与农村市场融为一体,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逐步建立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农业综合开发系统。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支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以配送连锁、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市场流通业态为先导,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让市场信息“自由流动”,使农民方便快捷的获得及时和全面的市场信息。

(二)构建城市科技资源中介支撑体系

由于我国尚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特别是针对农村市场的创新中介机构缺乏,政府在创新中介机构发展中的宏观管理、政策法规体制体系建设、市场培育、规范运行等方面,还必须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建设服务城乡统筹配套体系的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图4)。

1 建设城市科技资源扩散技术转移中心

为了更好推进全市科技资源扩散,建议在主城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并在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等六区设立技术转移工作中心,其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内容包括:加强对技术交易人员和民间技术转移机构的登记、支持和管理,组建常设的城乡技术交易市场,从事技术转移中介和仲裁业务,提供、收集、分析技术交易和评价信息,加强区域之间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易,构筑与技术交易机构\评价机构和转移机构的综合联系机制等(图5)。

技术转移中心应该是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企业和相关组织共同打造的市场化运作平台。其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促进技术扩散和技术商业化,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降低城乡技术转移扩散的交易成本,让城市的科技资源能够方便快捷的在城乡流动,在城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科技资源扩散通道。为了推动城市科技资源通过技术市场的转移,政府应在程序和方法上提出具体方案,以确保成果公证、有序地向农村市场转让,并保护有关研究机构及个人权益。通过减免税收和融资的办法,促进城市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输出。

2 加快推进城乡科技信息平台网络化

政府要尽快解决城乡信息渠道不畅、供应不足的问题,打破信息封闭,整合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信息、研究分析机构的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性公共信息网络,并制定实施科技资源的共享制度,降低收费标准。建立起有利于知识、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交流的网络组织结构体系,鼓励城乡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合作。发挥重庆市对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建立完善区域双向资源信息库和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建设,以重庆的几大城市为中心,创建辐射全市、服务区县农村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积极拓展与其他地区的科技合作渠道,建立和完善科技合作网络和中介服务体系,为区域吸引人才、资金、项目创造优良条件。

3 努力实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

应按照“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服务的市场化进程。首先,政府应该在资金投入、业务骨干培训、宣传和业务指导等方面要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重点支持一批专业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已经树立服务品牌和信誉的中介服务机构。其次,加强对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内部改革,促进它们往企业化方向发展。对现有中介服务机构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做到产权明晰,要真正与政府分离,使之成为真正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机构。最后,大力发展民营化中介服务机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各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一批科研院所向服务性企业发展,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开展业余咨询服务活动。通过建立一批民营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带动和促进我市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组织方式。

(三)构建城市科技资源扩散社会支撑体系(图6)

1 建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重庆农村人口比例大,而且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是由近600万个农户组成的,处于分散状态下的小农户无力承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只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来了,农民共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步伐才能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才能建立起来。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探索建立“支部加协会”的工作模式,这一模式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种养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兴办和合办专业合作社,不断健全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和机制。引导有能力和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农产品行业技术协会,把同类农产品的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组织进来,发挥其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加大技术集成,提高产、加、销能力,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

2 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的人才战略

设立专门的科技人才到农村的激励基金,鼓励科技人才到农村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应用等,建立经常性的人才输出机制,为农村的产业化升级持续不断的提供技术人才。通过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加快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校(所)门,领办、创办涉农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必要资助、管理培训、融资服务等多种扶植手段,壮大农业创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中介人才队伍,通过培养造就一批农业学科带头人和一流农业创新型人才,培育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为农村提供科技人才支持。以农村信息员、农村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农产品经纪人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人员队伍。

3 着力打造农村科技信息推广平台体系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6

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包括学科理论、科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与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产生的“摇篮”和新技术发展的“起爆点”。对地方科研单位机构,学科既包含学术维度,还包含区域维度,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新形势下调整学科建设发展思路,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方式,既符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总体方针,也顺应农业科技发展新潮流,更是提升地方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基础。

1.1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应对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务院正在全力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着力解决现有科技计划重复、分散、封闭、低效、资源配置碎片化等现象,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层面的科技计划将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面向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如何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层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科建设如何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发展重大问题,是应对新一轮科技计划改革的关键所在。

1.2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新变化的重要途径

建国以来,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调整、区域产业发展的持续变迁和国内国际科技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已经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和具备一定优势的学科群。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创新材料等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升级,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学科体系建设呈现2个特点:一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种类越来越多;二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在加速分化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成为十分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逐渐涌现出一系列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学科体系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对于农业学科来说,研究对象复杂,影响因素多,更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实现创新。

1.3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支撑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核心纽带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许多地方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耕地、水资源制约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困难和挑战。传统的农业科研体系、单兵作战的科研组织方式、单项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农业“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科技进步需要通过强化学科建设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集聚科技资源,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1.4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依托

学科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工作的基础,是组织科研的基本单元,科研单位的人才、团队、项目、资金、平台等要素都需要依托学科建设而发挥作用。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发展活力决定着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地位和水平。当前,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国内外许多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机构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拥有一批一流学科,占据某些学科领域制高点,才能吸引和积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基地和取得一批一流的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学科,促进科研质量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中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地方各级农业科研单位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以支撑全国、省域、生态区域农业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方向,建立了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我国已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部级-省级-地市级三级农业科研体系,拥有近10万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至2014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069个,其中部属农业科研机构59个,省属农业科研机构462个,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548个。部属、省属、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52%、43.22%、51.26%。从行业来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9.68%、12.44%、10.48%、4.96%、12.44%。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职工数量最多,占总从业人员的64.48%,而农机化科研机构职工最少,仅占总从业人员的5.85%。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已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于一体和覆盖绝大多数产业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农业科技国家队相比,我国地方各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竞争力还不够高,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

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不同机构之间学科重复设置现象普遍,甚至同一单位内部的学科建设同质化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特色学科基本都是从传统粮棉油、增产型技术研究等衍生而来,学科基础比较薄弱,造成对学科的发展脉络、服务面向、成果积累等方面基础相对较差。不少特色学科发展定位比较模糊,很多都在被动适应市场,缺少学科建设的引导性和前瞻性。有的特色学科自身研究基础薄弱,同时又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导致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2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总体来看,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导致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一方面,部分学科尚未凝练成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明显优势的研究方向,有的学科仍然围绕各级各类项目指南设定研究选题,学科自身发展及研究方向关联度相对较低,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缺乏科学思考和系统规划,导致学科难以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部分学科协同创新不够,难以形成合力。纵向看各科研机构内部研究单元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横向上学科间的相关支撑与融合不够,学科内涵和外延还须进一步明确。目前,虽然不少省份都在推进创新联盟建设,但这种协同创新机制仍然存在“拉郎配”、流于形式等问题,学科内“个体户”现象仍然存在,研究成果难成体系,学科集成创新优势难以形成。另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参与部级科技计划布局谋划的程度不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有限,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

2.3学科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但总体上看学科领军人才都集中在部级科研机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战略型、领军式的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尤其是省级以下农业科研机构缺少具有组织学科和带动学科的领军人才,在部级重要学术团体和有关学术机构中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人物不多,某些学科后继乏人,缺乏学科稳定传承,学科带头人优秀后备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还较为缺乏,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科团队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地方科研机构主动设计学科梯队较少,人才成长和培养以自我发育和自主发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科研机构学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4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较慢

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落脚点在学科,技术系统的集成与配套落脚点在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设施农业、食品安全等新兴学科在省级及以下科研机构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上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缺少新的增长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支撑平台还显薄弱。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协同攻关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导致新学科的研究工作多以自发性和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多局限在一般性技术集成层面,使学科产出的成果难上水平。

2.5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水平持续增高,不少省(区)如江苏、广西、湖北等省(区)财政还划拨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持续性的自主创新,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学科资源配置、经费投入较为分散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科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投入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学科建设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分解不够明晰,学科整体的统筹规划、调控不够,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亟需进一步优化。

3进一步强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的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区域性、全国性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实行与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同类型农业科研机构差异化的学科发展道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导向这一根本,强化学科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学科发展设计,强化农业科研组织方式转变和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高效配置自主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全力扶持新兴学科,着力培育特色学科,把学科建设的重点由学科数量扩张转移到学科内涵发展上来,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发展定位清晰的学科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合理的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现代农业学科布局,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提出如下举措:

3.1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

根据不同区域科研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依托优势软科学研究团队,组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队伍,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需求调研,科学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选题、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精心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和目标,科学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梳理把握学科基础和优势,切实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3.2注重区域性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紧密围绕区域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这根主线,确定自身学科布局、选定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确保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回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建设形成与高校、部级农业科研单位差异化的学科建设发展道路。

3.3注重重大科研项目设计

围绕重大农业科技需求,主动策划重大科技选题,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同时,以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强化大联合、大协作和“多学科集团军作战”方式,系统整合系统内外不同学科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和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提升特色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学科特色,加强与国内外优势单位的联合协作,共同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借势提升学科发展影响。培育一批新兴学科,坚持全球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态势,密切关注新兴学科的兴起,敏锐地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研究方向在国内独一无二的研究领域进行攻关,以求取得突破。

3.4注重成果产出引领和实际贡献导向

从重大成果产出角度谋划学科建设工作,通过遴选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科研选题,建设重大项目库,争取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的支持,不断提高项目占位水平和份额。建立学科内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咨询论证制度,对技术路线设计、阶段性产出、目标方向调整进行严格论证考核。突出产业引导和学术引导,提升学科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通过推进成果要素建设,将成果培育落到实处,实现重大成果的连续产出和持续突破。

3.5注重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和学科团队建设

把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事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继续强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能干事、愿干事、做成事的人事制度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交流。围绕协同创新的重大科技任务,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高素质的专业支撑辅助人才,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6注重强化条件能力建设

加强平台建设与学科布局紧密衔接,充分考虑地域和多学科综合发展,通过鼓励联合建设和推进资源共享,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合作充分、运转经费充分保障的科研基地。加强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设,按照“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放大已有资源效益。重视新建和已建平台的共享,明确平台共享的范围,保障平台共享运转的经费,建立将平台共享纳入考核的机制,提高基地与平台的利用效率。加强各级科研平台的申报力度,力争在国内有影响、区域有优势的平台申报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

3.7注重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创新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1-0100-01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制约的决定因素。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农产品质量差,农业市场风险较大。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资源,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提高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物化,促进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战略高新技术不断超越生物固有的生产潜能,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精确性的特点。农业科研综合实力不强,农业科研的调整还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常规技术研究多,技术引进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的问题.过去的农业高新技术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新技术竞争要求。必须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力度,重点发展农业科技整合能力,扩大发展规模。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资金不足,政府对农业技术成果的的支出不断减少,而且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不断下降,现代信息手段缺乏,缺乏高新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科技成果有多个,但转化率不高,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3.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创新体制主导模式自上而下,无法满足农民的真正需求。科研的一个通病还没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些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对科研投入经费有限,一些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还没有在科技创新进一步节约成本上节省资金,目前的各农业科研机构研究效率低、浪费大、推广之间不协调、创新过程不畅,农业新技术的供给与需求脱节严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落后,绝大部分依靠政府农业科研院所,工作性质不明确,导致农技推广人员人心不稳。

4.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投入产出不合理,农产品劳动生产效率低,很多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实现机械化作业,农业耕作手段落后,在农村农业必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利用市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较少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不断促进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实力的提高。

二、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1.建立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建设农业综合区划内优势。必须进一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加快农业把农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逐步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农业研究中心。通过建设新型机构,建立起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

2.推进农业产业化

科技创新体系从实际出发,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加速其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从而农业科技运行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改变农业科技模式和内容。发挥每个农业科技岗位的作用。把推动农技推广为重点,逐步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拓宽和推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3.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主体,推进科研单位与地方合作,构建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农业知识的顺利推广。重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要真正营造起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环境氛围,改进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特点的新活力。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具有长期性、区域性的基本特点。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其余技术推广体系转制为企业;建立咨询与中介机构,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机构的职能。

4.强化市场的主导地位

在农产品由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改革农业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发展的运营机制,将科技成果作为资本或股份投入,应以市场规律作为运行的准绳,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解决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才能为农民创造价值。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8

1研究政策体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现代农业是相对与传统农业而言的,其实质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生产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服务体系的建立使传统农业转变为新型农业的过程[2]。但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政策体系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如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农业创新性发展滞后,农业市场经济立法保障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其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依赖政策体系的支撑,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对于农业政策支持方面的研究涉及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本文旨在分析政策支持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状,探讨实现政策体系与现代农业经济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解决方案。

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体系的现状

2.1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目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

2.1.1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受人、财、物和观念、体制、机制及经济发展基础、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主要以跟踪模仿和引进、消化国外技术为主,不注重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导致农业科技发展较为缓慢,创新能力、储蓄能力、转化服务能力教低,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例如,目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8%,与美欧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贡献率相比差距甚远。

2.1.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

由于体制和观念的原因,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视不够,各系统科研单位各自为战,缺乏体制和机制上的有机联系。农业科技缺乏系统管理,造成分散、重复,科技资源浪费,形不成整体合力和优势。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管理不专业;学科和研究力量布局不合理,科技覆盖面窄;农业科研单位职责不明、事企不分、公益性淡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整体效率的发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日趋突出[3]。

2.1.3农业科技队伍素质不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

我国农业科技队伍的整体现状与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不相适应。一是总量严重不足。而目前世界平均每百万人口中农业科研人员为337人,发达国家为6458人,而我过每百万人口中农业科研人员仅为105人。二是结构严重不合理。农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省级科研机构,市(州)、县、乡科研人员少。三是地理空间分布不合理。农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种植业领域,农业产中环节,而在高新技术领域、农业产前、产后及产品加工领域的人才太少。四是高层次人才缺乏,队伍不稳,流失严重。

2.2我国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滞后,落实不到位,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2.2.1资金投入不足。

现代农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实现传统的资源再利用、再循环和污染性排放物减量化的目标,从实质上讲,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并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形态,它与知识经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激励科技创新与应用需要有良好的财政金融投入。特别是在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如沼气池的建设、节水工程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的建造以及优良畜种的引进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中国的整体情况来看,目前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由于自身积累不足、地方财政收入及投入有限,均难以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给予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4]。

2.2.2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有大量的下伸网点外,其他金融机构下伸网点较少,金融机构覆盖面不广,制约了农村经济主体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和互利合作,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农业经营者难以获得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针对农业发展分散性、资金需求较少等特点的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还未建立[5]。

2.3我国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的立法保障不足。

现代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保障必须完备。然而我国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是滞后的。目前,虽然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科技进步法》等法律,但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并不理想。由于法律法规的配套性、互补性不够,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受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短期行为惯性等影响,普遍存在“绕开走”、“打擦边球”、过分强调法规本位主义[6]。

3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构建政策体系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不完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农业市场经济立法保障不规范。对此,现代农业政策体系的构建,必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别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具体对策,我们建议:

3.1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部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区划,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组建10个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50个左右部级、30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研综合试验站,以跟踪模仿和引进、消化国外技术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改进并加以创新[7]。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效整合知识、体制、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重组整合农业科研机构,整合资源、理顺管理关系,建立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职责明晰、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布局,形成合力,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活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路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2加快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和相关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进科技事业进步的关键,也是科研机构加快发展壮大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要素。要加快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一支适应国内外竞争的农业科技管理人才、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技推广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吸引人才。创造能够留任人才、更能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实现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充分保障农业科研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实现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服务岗位,并建立能上能下的科研院所长公开招聘制度和领导干部聘任制,实行目标管理。

3.3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我国政府提出加快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这些技术推广后既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又能减少对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产生良好的外部经济效果。比如,为解决农村垃圾再利用问题,需要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研究农村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发电、垃圾填埋供热、制造化工原料等循环利用技术;此外,农村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来解决农用地膜再利用、废水循环再利问题,也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进行研究。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现代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及技术研发的补贴[8]。具体来说,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种植业中,给农民适当补偿,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同时鼓励农民保护林业资源和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植物以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对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处理等方面给予环保补贴,减轻企业承担治理环境污染费用的负担;三是对环保设施进行转移支付,特别是集中整治工业、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的目标。

3.4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扩大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其他机构下伸网点,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覆盖面积更加广阔,并建立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性保险机构。完善农业保险,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多种主体经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调动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走多元化道路。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可以将相关的保险业务纳入综合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开展一切涉及农业经济的财产险、责任险及人身意外伤害险等商业性保险业务,用商业保险业务盈利来弥补政策性亏损,从而实现政策和市场两种手段的结合、两种优势的互补。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9

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规律。区域性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最本质的特征,成为全世界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有效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依据。如,美国农业研究局按照农业区域特点和行政区划,把全美划分成8大区域并在每个区域设置了由农业研究局直接领导的科研服务机构,每个机构根据本区特点下设不同数量和规模的试验站、示范点或研究所,试验站共计达到100个。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立,而不是按照自然资源、农业生态和农业区划设立,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很多农业科研机构设立在大城市而不是农业优势区,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总体运行效率不高。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明确各级功能定位,构建协调高效的创新体系。一是明确省、市、县3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主要功能,构建上下协调互补、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及高校主要围绕本省主要粮食和其他主导产业,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的研究,做好对全省农科系统的规划指导工作。地市级主要立足于本地产业优势和科研基础,开展应用性研究,特别是开展育种、施肥、植保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县级主要是推广应用适宜的成果和技术,做好农民培训,推动本地农业科技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二是按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互支持、农业科研上中下游相互衔接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创新组织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确保农业科技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能够得到有效支持,使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机构设置和布局更加合理。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科研系统的优势,构建全省一体化、紧密型农业科研集团,形成全省大农业、大联合的科技创新格局。三是分析和梳理每个产业、每个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薄弱环节,整合科技资源,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并尽快取得明显突破,形成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整体健全、相互配套的农业科技创新产业技术体系。2.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一是增加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具有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农业科研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始终是主渠道。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的投资规模,按照不低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提高农业科研政府财政投资强度。二是优化项目投入结构。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物联网、作物育种及其他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研发支持。3.提高科研装备水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一是针对农业科研基础条件薄弱、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大型科技设施、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改善农业科研条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物质平台。二是围绕主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在品种选育、耕作栽培、土肥、植保及饲料等领域,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公共研发平台和试验基地,创建省级和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三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加强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及其他地区的战略性合作,创新科技交流合作机制,集成国内和全省的科技资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一是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紧跟世界农业科技潮流、锐意进取的科技领军人才。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切实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向农业科研人员作适当倾斜,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调动他们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在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品中试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宽松的扶持政策,以使收入分配激励向重点、关键岗位和作出突出贡献人员倾斜的原则切实得到落实。5.健全示范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一是设立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专项经费,形成农业科技成果长效支持机制,调动科技人员投身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促使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充分地转化。二是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新机制新模式。继续探索“院地合作”、“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有效联系渠道,鼓励各类科研教学机构开展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总体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完善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培训力度,以此带动广大农民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本文作者张亚婕工作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篇10

一、辽宁省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现状

1.政府层面

当前辽宁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领导和主导力量就是政府和其延伸机构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业主管部门、政府科技局系统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包含在服务体系中,其中主体就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肥料的试验、咨询与培训农业新技术等都是服务体系中主要的内容,国家财政的事业拨款是其主要的经费来源,其服务方式的主要就是项目计划。

2.公共层面

大专院校以及农业行业协会等是公共层面主要的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当前辽宁省已经有56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有种植业、畜牧业以及花卉等,已经有将近10万的发展会员。大专院校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主要是科技扶贫。从发展情况来看,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力量就是公共层面的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3.个人层面

以盈利为目的进入农业科技服务领域的组织,如社会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等使个人层面农业科技服务的主体,其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比较快。其在运作过程中主体的调节方式主要是利用合同契约等,要自己解决运行经费。

二、构建辽宁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策略

1.将农业科技服务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创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辽宁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就是法制化的农业管理。辽宁省为了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合理构建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法律法规,如《农业技术推广法》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从而为农业科技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农业科技服务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投入。当前政府的财政拨款是辽宁省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由于农业科技本身的性质,随着农民科技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政府的投资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因此辽宁省在发展农业科技服务的过程中,要与其本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但要使政府的投入力度加大,同时要在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当中纳入更多的社会力量,从而使农业科技服务经费的多渠道投入的新机制得以建立,进一步加快辽宁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的进程。

2.将科技主体的服务能力提高

在辽宁省农?i科技服务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多元化。可以从以下几点将农业科技主体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1)要改革公益性的服务机构,改革的要求是将公益性只能不断强化,从而使职能定位能够明确,服务质量和效率能够提高;(2)对各类新兴的服务组织要大力支持和培养。(3)对科研院校开展和参与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形式要进行鼓励。(4)将龙头企业的创新与农户的利益结合起来,使其带动服务的作用能充分发挥。

3.将农村科技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农业科技和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就是农业科技人员,因此要对农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对各种技能培训的参加大力支持和鼓励,要将多层次的承认教育发展起来。要将农业科研人员下乡服务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为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使辽宁省农科科技与其它省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进而为辽宁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吸引更多高素质和专业性强的人才。

4.将农业科技服务理念不断创新

传统的贯彻式是辽宁省主要使用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其在经济计划时代推动了辽宁省农业技术服务的发展,但是随着辽宁省积极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这种方式逐渐不适用,因此一定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理念。将辽宁省农民的实际需求作为突破口,对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合理的设定,用以人为本以及参与式等方式代替传统的贯彻式,从而为农民生产和农户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