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的发展史十篇科技创新的发展史十篇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8:42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1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教学;选修课;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1、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招生已经达到10多万人,占工科本科生总人数的11.7%。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大批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严重“同质化”,出现了大量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计算机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端创新人才却又极端缺乏。

与计算机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计算机产业规模大但是创新性不强,大量的企业正处于吸收和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模式的阶段。在过去的20年,由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企业对中国的市场环境还不够熟悉,本地化工作做得不好,我国有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企业如联想、腾讯、淘宝等脱颖而出。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环境不断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这样的本土化优势愈来愈不明显,把国外的优秀技术和管理模式直接拿来应用的方法越来越行不通。各类媒体和行业人士都不断地追问为何中国不能诞生谷歌、苹果这样极富创新性的企业,为何不能原创性地发明谷歌地图、iphone手机这样极具标志意义的创新性产品,为何中国不能诞生出行业的创新性领军人才,为何美国总是能够主导计算机产业的升级换代?为了在未来的全球化产业格局中占领一席之地,我国的计算机产业急需形成一批能开发原创性产品的计算机类企业。这就需要计算机教育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使他们能够成为产业的旗手,创新团队的领导者。

面对计算机本科教育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国内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效法欧美的先进经验,增强学科的宽度,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化建设,突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开设灵活的跨学科必修课以满足多样性需求等。文章主要讨论在计算机相关类本科专业中开设计算机发展史的相关课程的必要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产业发展的宏观意识,为计算机产业创新领导人才的培养奠定一些知识和观念基础。

2、计算机发展史对学生培养的作用

2.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技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与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科技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因此,科技史实际上是思想史。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中开设计算机发展史课程,形式上是将人类关于计算机历次发展所遇到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学生,实质上是将计算机发展的创新思想潜移默化给学生。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可谓“各领三五年”,面对产业变化,唯有创新,唯有不断寻找人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新结合点,才能在急剧的产业变化中发展起来。

2.2开拓学生的宏观视野

在计算机发展的短短60余年中,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类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公司的兴衰成败此起彼伏。计算机发展史融合了国际各类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计算机与人类社会的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与各类学科的交叉融合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教训。计算机发展史不仅包含计算机技术革新的历史,也有产业发展中企业营销管理的历史,还有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推动的历史。因此,计算机发展史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单纯的计算机专业课学习中放眼整个计算机产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长远而开阔的宏观视野。也就是说,这会使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产业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跳出理论和技术的小范畴,从大的宏观背景中理解计算机技术和产业。

2.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产业发展却极为迅速,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相应的信息产业也出现了多次兴衰转变。计算机发展史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单薄,反而十分丰富。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逐步深入社会生活,计算机几乎已和人类社会的所有学科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作为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发展史无疑能够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2.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发展史的故事性、趣味性很强,学生听起来会津津有味。而计算机发展史中所涉及的各类计算机发展的案例和知识,又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代入感,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

3、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3.1内容安排

计算机发展史课程的内容安排应该贯彻人物、技术、企业、产业4条主线。由于计算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课程内容也要不断更新,大约需要每3年更新一次,特别是最近10年的技术和产业方面的内容要占到1/4~1/3的篇幅。需要指出的是,内容选取要突出产业和技术史,简略科学史。题材可以多样化,甚至诸如企业的管理形式、技术的演进过程、天才人物的杰出成就等都可以选取为课程内容。

这是由于,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工科专业,要更多地突出其工科技术背景,从而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工科技术思维,毕业就能从事产业环境下的创造性工作。

人物主线主要讲对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标志性人物,选取大约10~20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人物。学术界的人物要选取在思想上做出过重大创新的人,同时该人物的生平要具有一些传奇色彩或引人思考的经历故事,例如冯·诺依曼和高纳德。产业界的人物要选取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包括在企业界的重要领袖人物,例如乔布斯和马云。这样安排内容,学生的代人感就会很强,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努力成为学术界或产业界的领袖人物。

技术主线主要讲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大技术革新,也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应用领域中的技术革新,例如鼠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物联网等。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应突出每次技术诞生的背景、作用和思想,使学生能够懂得技术创新离不开思想的创新,技术创新要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

企业主线主要讲那些适应了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需要或采用了先进管理方法,从而成长为大企业的案例,可以选取10个左右的知名企业或科研单位。案例中要突出创新成就伟业的观念,要对企业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例如iBm、苹果(可以和乔布斯合并来讲)、谷歌等。以iBm为例,不仅要讲其如何不断地突破计算限制,突出其技术不断突破的创新动力,从而为产业和社会带来的变革,其发展史几乎就是半个计算机产业史,还要讲它在市场开拓方面的失误,失去了市场机会,重点分析其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会失败,使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特别要明白创新的目的是要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条件。再例如讲苹果公司时,可以讲其紧紧抓住了社会对个人电脑的巨大需求的历史性机遇,并不断创新出适应人们喜好的各种杰出产品,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此外,还要讲苹果因为管理不善和战略误判导致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低谷,由于后来乔布斯的重新回归,以娱乐元素和技术创新相结合,重新获得了iphone、ipad等产品的巨大成功。在讲授苹果案例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思考,并突出讲授技术革新和人类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是企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之一。

产业主线主要介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变革,例如,个人电脑、互联网、无线网、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重点是通过对产业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启发学生理解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关系,以及产业变革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人物、技术、企业、产业这4条主线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割裂的。领袖人物往往是技术创新的带动或推广人物,企业的成长也依赖于领袖人物的带领来实施对技术的创新。而这些创新,无不是在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最终的目标都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人与社会的需求。因此不能完全分开来讲,而是要在内容上相互呼应甚至共用一个案例。最终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计算机发展史对创新的各方面要求,为将来成长为创新性人才做好思想准备。

3.2形式安排

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不同于专业课程,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一门知识,也不同于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一些课程的个别理论或技术的回顾,不是让学生仅对计算机发展中的个别问题有个简单的了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史中各种变革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因此其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化,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少占用专业课程宝贵的授课时间,另一方面要寓教于乐,富于启发性。笔者建议对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形式安排如下:

①安排10~20课时,通过对人物、技术、企业、产业的讲解,重点阐述计算机产业发展史中的30~40个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②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各方面知识基本掌握,此时开始计算机发展史课程正好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激发创新动力。随后在毕业设计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寻找有价值的课题去练习。

③可不开设固定的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自发组织、自发搜集题材交流讨论。

④充分利用影片、图片、网络等电子资源来丰富案例,可放在网站上供学生自行浏览学习并交流讨论。

⑤建议多个学校联合开设课程,共享资源库。

⑥尽量利用课外活动进行,如辩论赛、讲座等。

3.3教学方法

由于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式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mBa的课程形式,突出趣味性、辨析性、启发性。课堂内容要让学生独立分析历次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学生对当前产业界的形势有个总体的把握,启发学生对当前产业界形势进行思考。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2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才能未雨绸缪,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中关村发展的历史,是依托区域创新资源、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不断开拓奋进的历史;是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第一推动力,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时俱进、引领潮流、波澜壮阔的创新发展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双重推动下,以陈春先、王选、柳传志等为领军人物的一批科研人员走出大院大所,以“四自原则”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率先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创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先河。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异军突起,第一家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推动了科技、经济、市场等各方面体制和机制的深刻变革。

近年来,大批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异军突起,以邓中翰、李彦宏、张朝阳、韩永飞为领军人物的一批海归形成了一派创新创业的热潮,使中关村作为全国人才高地的形象日益突出,同时也加快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历史进程。今天,中关村在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海淀园技工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企业连续八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全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先行者和探路人!

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使用知识始终是中关村创业的主流模式。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群体的出现正是中关村精神的演绎!

回顾历史,创新已经成为中关村的灵魂,成为中关村发展的精髓,成为中关村进步的不竭动力。展望未来,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3

摘要:高职院校校史馆,“以史育人”,培养新生爱国爱校情怀;“以文育人”,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以精神育人”,激励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以创新育人”,提高新生科研意识创新能力;“以网络育人”,拓展素质教育阵地。高职院校对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导向作用,深人挖掘校史文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高职院校校史馆在大学新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素质教育校史馆文化精神创新

高职院校校史馆,凸显高职院校的精神,优化校史文化环境,体现时代特征和校园文化特点。校史馆既应展示高职院校的办学历程,也应展示高职院校一脉相承的文化特色、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社会贡献等。通过校史馆,让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体会爱国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创新钻研,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校史馆作为新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野以史育人冶袁培养新生爱国爱校情怀

新生带着满腔的热情走进校园,对于学校的一切,他们都充满好奇,一方面他们渴望了解学校,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尽快融入学校。对于新生来说,参观校史馆,这是他们进入校园的第一课堂。通过原始、客观、真实的资料、图片等素材,校史馆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办学特色、杰出的校友群体,以及辉煌的成就等,在一定程度上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新生面前,进而对刚入校的新生进行直观、现实的教育,其教育效果是一般的说教难以比拟的。校史馆通过优秀的人物事迹、典型事例等,在潜移默化帮助新生形成和发展理想、道德、人格等,为学校组织开展素质教育工作起到“以史育人”的作用,通过对新生进行引导,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新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爱国爱校情怀。[1]新生从心里认同学校,充满自豪感和激情,能更好地去学习、去融入学校、去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野以文育人冶袁丰富新生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指学校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它包含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而校史馆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总结了学校办学经验和成果,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精神内涵。[“1]以文育人”,让新生感受到校史馆蕴含的学术文化底蕴。利用校史馆的平台,进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校史学习,如开展以校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摄影大赛;选出优秀的学生,学习校史,担任校史讲解工作;在不同时期举行校史图片展、校史影视展;开展校史文化宣传、参观校史馆感受征文等,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丰富新生文化生活。新生有丰富的文化生活,生活丰富多彩,人际交往顺畅,心理更加阳光快乐,综合素质更强。

3野以精神育人冶袁激励新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新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运用校史馆,为新生展现了学校不平凡的历史,“以精神育人”,激励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学校发展的道路上,不全是平坦大道,常常会面临艰难险阻。这时要依靠勇于进取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坚定地前行。校史馆凝聚着学校所有人的汗水与智慧,集结了优秀校友的风采,总结出学校的办学经验与成果,体现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校史馆可以定期邀请学校领导、老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进行校史、校情专题讲座,邀请知名校友结合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体会和走向社会后的成长历程,开展专题讲座。[2]新生看到学校艰苦蓬勃的发展、优秀校友的成功事迹、老师的辛勤成果,从学校、校友、老师身上,学到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新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精神支柱,为新生成长成才提供了精神支持。

4野以创新育人冶袁提高新生科研意识创新能力

利用校史馆,向新生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科研成果,学生和教师在科技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对新生开展专业和科技创新教育,激发新生学习兴趣,培养新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科研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校史馆为了进一步增强新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帮助新生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并且对今后的规划方向、学习目标等进行明确,展出各专业的发展历程,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并且展示教师、学生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另外,通过与团委进行合作,展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创业团队的事迹,以及科技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新生的创新热情,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学生根据校史馆提供的信息,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使得自身的各项潜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激发。比如校史馆中的各种知识,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科技类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设计精美的布局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

5野以网络育人冶袁拓展素质教育阵地

校史馆可以加强网络建设,将实体校史馆以另一种形式进行传承,展现内容可以更丰富,克服场馆和内容的限制,更加节省物力和人力。网络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更具有灵活性的优势,而且网络传播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可以弥补传统校史场馆的不足,在展览的内容上更具有开放性、成长性和包容性。[4]现在的学生掌握新技术,喜欢新鲜事物,对网络等关注,运用也十分普遍。利用好网络校史馆,如建立网络3D校史展厅、校史馆资源库、校史馆展示网页、微博等,让所有新生能随时运用网络、智能手机等了解校史馆动态,熟悉校史馆的所有信息,将一时一地的教育,变为每时每地的教育,拓展素质教育阵地。

跻身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感受到时代大潮的涌动,知识的储备,增加综合素质,是学生迎接一波又一波考验的必要准备。大学生是国家宝贵人才资源,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专门人才,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5]大学是一个集中训练营,大学新生在这里努力、坚持、蜕变。大家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经受挫折,全面成长,学生要在学校顺利发展,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对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导向作用,深入挖掘校史文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高职院校校史馆在大学新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琴.高校校史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探讨[J].科学管理,2010.2.

[2]崔岚,刘长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延伸———论高校校史馆教育资源的利用[J].煤炭高等教育,2013.9.

[3]包西萍.校史馆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作用———以三峡大学为例[J].学习月刊,2010.5.

[4]詹衍玲,朱玉玲,何江,孙学政.高校校史馆建设及其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探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4.

[5]李冰.高校校史馆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4.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4

【关键词】党史研究党史档案创新举措情境教学法

党史档案工作作为党史资料保存、党史研究、宜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正受到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档案管理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强调管理、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党史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档案管理部门也应进行各项创新,这既是党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又是党史档案更好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客观要求。

党史档案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党史档案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是引导社会进步的主导性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化、信息化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反映到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档案管理部门,就表现为档案载体由纸质逐步向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发展,档案管理流程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转变。针对社会对档案事业的新需求、新期望,党史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敢于和善于不断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应用不断进步。

创新是党史档案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党史档案工作是党的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总结历史、指导现实、开创未来的重要事业。在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思想教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面向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等活动日益频繁,这些活动离不开丰富的党史资料、党史档案等物质载体,更离不开党史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社会功能的发挥。用创新来统领党史档案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这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提升竞争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创新是党史档案工作转变服务方式的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党史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资料丢失、资料损坏、查询不便、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时常存在。党史档案工作要想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功能,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档案管理部门就要走出传统的工作模式,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观念,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档案服务机制与服务理念,开创党史档案工作新局面。

党史档案工作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创新工作理念。目前党史档案工作创新面临着传统思想障碍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导致许多党史档案工作者满足于对党史资料进行简单机械的归档、存档,不去运用新的思路深入地探求党史资料的本质属性,这将使党史档案工作停滞不前,严重影响着党史档案工作的发展。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只有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党史档案工作思想,才能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对党史档案工作宏观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进行创新。我国党史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传统的服务机制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被动管理、消极服务的宏观机制严重与社会发展脱节。党史档案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创新:一是定位上的创新,即走出党史档案工作是党史研究部门或党史档案管理部门一家之事的误区,倡导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二是工作意义上的创新,即党史档案不应满足于保存好,为小部分人服务,更应该利用好,为全体人民群众服务。三是工作质量上的创新,即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倡导科技进步与服务升级,提高党史档案工作质量,尤其是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以实现这一目标。

党史档案工作具体业务的创新。党史档案具体工作包括对党史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编研等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党史档案沿袭纸质媒介归档和传统的业务流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带、磁盘、激光视盘、电子文件以及数码图像数据库的出现和应用,使档案管理的手段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介。这就需要党史研究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强调具体工作的科学性、程序性、技术性,强调现代科技、网络技术及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运用。广泛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电脑、扫描仪、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建立及时、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化系统。

服务理念和服务机制创新。党史档案工作的终极意义是其具有服务社会和群众的服务功能。服务理念和机制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理念的创新。党史档案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服务的重要意义,牢固创新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观念贯穿党史档案工作全局。二是服务外延的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服务的外延和内容也应坚持创新发展,除去传统的归档待查、开具证明等服务内容和范围外,党史档案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积极配合全社会的爱党爱国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运动。三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党史研究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应摒弃传统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主动服务,采取“服务进基层、服务进学校、服务进单位”等多种活动,还应坚持开放式服务,自觉与社会、与时代接轨,深入群众掌握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工作。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文化民生;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86-03

文化民生是以全体人民的文化幸福为中心的民生思想。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鼓励人民发挥各自的改造世界的能力,追求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文化民生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也是民生建设的根本内容,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民生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创新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的科学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重大课题。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也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对文化民生及其建设具有重要的阐释价值和指导作用。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文化民生问题作了如下几点探讨。

一、文化民生根源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坚持以民生为导向,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文化民生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文化民生产生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一)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是文化民生的历史根源。文化民生扎根于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就是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是对以前愚弄人的意识形态进行的一场彻底革命。文化民生首先是满足人们的吃、喝、住、穿等物质资料的民生。

(二)坚持以民生为导向,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然后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进行物质产品的分配。物质产品分配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社会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因此,发展文化民生必须首先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必须首先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构建民生主义的上层建筑。物质生产决定着思想意识的发展变化。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进行着物质生产,思想意识领域也自然反映着文化民生的内涵。民生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和生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只有构建民生主义的上层建筑,才能真正得到全体人民的真心拥护,使人们真学真信真懂真会。

(四)建设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文化民生。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全世界各民族不分大小、不分强弱一律平等,认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人们生产生活资料的彼此交换活动所构成的经济关系。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制约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实际上民族、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文化民生,首先要确保各民族经济状况的共同繁荣。建设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文化民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二、文化民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世界历史性,要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的战略高度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化民生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不仅推动了经济的世界历史进程,也使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了世界历史性。文化民生是关于人的民生,也同样具有世界历史性。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的战略高度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化民生。

(一)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世界历史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各个人的全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劳动的形式,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对人民群众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自己。所以,需要用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使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和发展的力量转化为对资本主义扩张带来的异己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

(二)文化民生是关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和发展的民生形态,同样具有世界历史性。文化民生是反映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民生形态。人的物质生产的变化发展状况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文化民生的变化发展状况和水平。当今世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使人们的普遍交往建立起来,并且伴随着普遍的市场竞争,使每一个民族的变革和发展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和发展,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也由原来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人的思想观念由原来较为狭隘的地域性的思想观念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思想观念,文化民生也将由原来的较为狭隘的地域性的民生形态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民生形态。

(三)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的战略高度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化民生。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都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代表着全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和发展。这就如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事业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需要相应文化民生的支撑,这就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民生。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程。追随世界历史前进的潮流,跟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成为很多先进人士的共识。欲建设世界最强大的中国,必须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的高度来观察中国、分析中国,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文化民生建设同样需要站在这个高度。

三、坚持人民民主,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使文化民生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建立建设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和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生,要坚持人民民主,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使文化民生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理论为指导,发展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地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阶级斗争推动着一切社会历史的前进。因此,无产阶级的历史重任就是建立一个新生的国家政权,进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这个国家政权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和捍卫,确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在继承前人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二是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三是无产阶级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最终的目标是在无产阶级下,建立无阶级社会。我国政权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指导,就是要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

(二)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马克思看来,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四个时代是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开启新社会形态的历史先河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文化民生作为历史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决定因素归根结底也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主义形态是当今人类社会历史演进形态的最先进的形态,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当今人类社会历史演进形态的最先进的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显然,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当今人类社会历史演进形态的最先进的文化。所以,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文化民生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政权与其他政权不同的地方是:一方面,在不同的民族发展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通过共产党人的行动,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具有的资本属性,它们的社会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实现。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由的主人,真正自由的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社会存在变成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共同体,文化民生也随之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邓小平强调了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只有发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进作用,物质产品才能极大丰富,民生才能极大改善,文化民生才能极大发展。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的学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但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论述不是很多。历史发展证明,马克思的论断是正确的。20世纪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的事实证明了科技革命,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从来没有过的信息时代。邓小平审时度势,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的世纪,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造就强大的中国。

(二)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们要加快科技进步,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实际上是靠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来支撑的,而发展高新技术,要始终突出自主创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全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在当代中国,我们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民生建设根植于社会历史的进步。科技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推动着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也推动着文化民生的繁荣与发展。

五、文化民生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科学发展观引领各种发展思想的潮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可持续地推动文化民生科学发展

任何真正的文化民生都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前进方向。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文化民生是一种发展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民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可持续地推动文化民生的科学发展。

(一)文化民生要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各种社会思潮的前进方向。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社会政治文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以前的任何的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形态是高度文明的广义上的历史形态,完全改变了以往任何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起到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文化民生完全改变了以前的任何的整个社会的文化民生形态,体现出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前进方向。

(二)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哲学,是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思想的引领力量。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在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程度。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哲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望和需求。人民群众变革的实践逐渐使经济社会的改变和人的活动具有一致性。这将彻底改变“物本经济”和“物本社会”形态,把它们转变为“人本经济”和“人本社会”形态。这就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思想的引领力量。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可持续地推动文化民生科学发展。文化民生实际上也是民心工程。只有切实改变民生,才能深得民心,全面地、可持续地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党一贯主张,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是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之策,也是长远大计。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可持续地推动文化民生科学发展。

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坚持群众史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实践性和发展性,形成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合力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合力。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文化民生建设的雄厚伟力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单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着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人民群众是由无数个人构成的整体概念。从总体上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文化民生建设的雄厚伟力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二)坚持群众史观,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历史哲学的迫切任务就是揭穿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祛除彼岸世界的真理,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使人摆脱神灵的束缚,成为真正探索和发现真理的人。这世间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能够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力量就是人本身。科学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旧的物质力量只能用新的物质力量来摧毁;新的物质力量将要被更新的物质力量所代替。所以,我们要坚持群众史观,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6

1.1乌克兰科学学研究出现的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大规模的科学学研究。1964年世界科学界为纪念贝尔纳的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发表25周年,出版了著名的论文集thescienceofscience:societyinthetechnologicalage。两年后,又出版了这个论文集的新版本,英文版为thescienceofscience,也出版了俄文版本《科学的科学》――Наукаонауке。作者多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如物理学家布莱克特、卡皮查、鲍威尔、化学家辛格、斯诺,还有在科学学领域成就卓著的普莱斯、贝尔纳,他们对科学学形成的初始阶段做了总结。

1966年对于苏联科学学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年5月,苏联杂志《哲学研究》发表了苏联科学院莫斯科自然知识和技术史研究所所长米库林斯基(МикулинскийС.Р.)和罗德诺(РоднойН.И.)共同撰写的论文《科学也是一种专门研究的对象》(Наукакакпредметспециальногоисследования),该论文论述了把科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年6月,在利沃夫召开了“苏联-波兰关于科学发展综合问题研讨会”,热烈讨论了科学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意义。从此,“科学学”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被学界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随着科学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在苏联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科学学流派,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以下几个学派:罗斯托夫国立大学自然科学系的卡尔波夫(КарповМ.М.)学派;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兹沃雷金(ЗворыкинА.А.)学派;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和技术史研究所的米库林斯基学派;自然科学和技术史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的库格尔(С.А.Кугель)学派,还有就是乌克兰基辅的多布罗夫(ДобровГ.М.)学派。

1.2多布罗夫及其《普通科学学导论》

随着苏联大规模的科学学研究,在乌克兰形成了以多布罗夫为首的颇具实力的基辅学派。多布罗夫是乌克兰科学院的通讯院士、经济学博士。1966年,多布罗夫出版了专著《普通科学学导论》,这部专著所阐述的内容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在这部专著中多布罗夫提出了科学学是综合性的科学,提出了科学学研究对象,如科学的效率问题、科学潜力问题、科学进步的趋势问题、科学预测问题、科技潜力评估问题。书中几乎涵盖了科学学的所有问题:科学的过程、科学的性质、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科研工作的效率、科技规划、科技预测等。归纳起来,多布罗夫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极为深入的研究。

(1)提出科学学研究的新的方法论

在《普通科学学导论》中,多布罗夫侧重科学学研究的方法论,侧重科学学研究的手段与工具问题,即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科学学,或者说科学学研究的数学化。他认为,科学组织的系统性决定于科学知识根本的和必然的系统性,这对科学知识的产生、储存和传递来说是必需的。这两个知识系统的组织水平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们是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形成的。分析科学的系统方法与科学学需要数学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科学的数学化,多布罗夫指出,在任何一门学科的语言中都存在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的两个部分:信息部分和计算部分。计算部分是指比信息部分发展得更快的那些学科,如力学,其数学化过程开始得要早。某些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语言(例如,某些语言中的计算部分只有通过某种很长的式子才能求出精确的结果)不可能得到实际运用,因此也就得不到发展。语言中计算部分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各种图表,因为图表的鲜明性可以把人的十分灵敏的视觉器官纳入推理过程。

多布罗夫提倡更新研究科学史工具,使用数学和技术手段分析科学技术史信息。他认为,在科学史研究过程中使用技术手段可以显示出增长点,确定新的科学发展方向和评估科技进步潜力,还可以从质量和数量方面评估科研人员的状况。1969年,他与同事完成了专著《研究科学史的技术手段》,1972年又完成了《用技术手段分析科技发展经验信息》。

多布罗夫强调使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科学,并将科学看成是一个信息系统,解决科技预测、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2)提出了科技预测的思想

多布罗夫倡导用技术手段研究科学史信息并为科技预测服务。1966年,多布罗夫组织了全苏第一次关于使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科技进步史讨论会,这个讨论会的论文集以《科技进步趋势分析和预测》为题出版。这个论文集的开篇文章便是多布罗夫的《使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预测科技进步的趋势》。在文中,他系统论述了使用数学方法研究科技史与预测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多布罗夫指出,预测科技发展趋势应该形成一种机制,应该在国家层面上重视科技预测。1969年,国家科技委员会做出决议:苏联乌克兰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科学学问题研究部将制定“开发预测科技工作方法”,多布罗夫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工作。

1970年,多布罗夫的专著《普通科学学导论》再版,专著再版后对“科技预测”进行了重点论述。《科学学导论》1966年第一次出版时对科学预测还只是停留在笼统的非具体的描述和解释,把科技预测称为“科学的预测”;再版时对科技预测已经具体论述科学预测的方法,把科技预测称为“预测是一种科学知识”,“科技预测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结果及途径的科学评估体系,科技预测是‘计划前’工作的一部分,是一种预知未来科技发展结果的手段。多布罗夫论述了“预测、规划、管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渐进的关系。

多布罗夫把科技预测期限分为3种预测期:第1预测期为未来的15~20年。这期间,科学著作的总数要翻一番,科学家的人数翻两番,工程技术人员翻3~4番;第2预测期为未来的40~45年,概念、理论、解释的数量翻一番,世界人口的数量翻一番,科技进步创造者全部更新了一代;第3预测期是一个世纪以后的未来。这种预测带有纯假设的性质。

马利茨基担任中心主任后继续在科技预测方面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他发展了多布罗夫关于科技预测的思想。马利茨基指出,科技预测具有政治意义。科技预测像社会预测和经济预测一样已经超出了其科学范畴,因为进行科技预测不仅需要众多的专家参与,也需要国家的权力部门的参与,已经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借助于科技预测,科学可以提高自身的地位,并对权力部门产生影响,并向全社会表明科学的重要作用。他指出:20世纪以前,科技预测只是科学家个人行为;20世纪上半叶,科技预测成为一些个别企业受利益驱使而发生的行为,对个别科技领域进行预测;20世纪中叶以后,科技预测已经成为国家行为,已经成为国家制定科技政策的一种手段;20世纪末期,科技预测已经具有全球性。马利茨基强调,任何预测都是建立在关于过去的信息基础(趋势),现在的信息基础(资源、关于规律的思想)和未来的信息基础(需求、可能、预见)。按照时间可以分出15~20年、35~40年、40年以上,15~20年是创新周期的平均期限,这个期限对于进行数量统计极为方便。根据功能,马利茨基对划分出的3种预测做了分析:研究型预测,规划型预测,组织型预测。研究型预测是建立在所了解到的趋势和规律之上的,是具体学科和整体科学发展经济的积累,这种预测可以确定比较紧迫的科技发展方向,即能预测成功的方向。规划型预测为发展有前景的方向指出具体应该做什么,有哪些行动方案,并为此制定出规划。这种预测必须要考虑到科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紧密联系的。这种预测是建立在研究型预测基础之上的。组织型预测是预测的重要部分,是与科学管理和国家科技政策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实践中将这3种预测整合才能做出决定,预测才能在科技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才能被认为是有质量的预测。

还有其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科技预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如扎耶茨(ЗаецР.В.)撰写了《预测向可持续发展过度的前提条件和问题》;布尔津(БулкинИ.А.)撰写了《乌克兰科学院发展趋势预测下改革任务》;谢尔宾(ЩербинВ.К.)撰写了《综合性的科学学预测是国家科技政策的手段》。

1993年,多布罗夫创办的杂志《科学学与信息学》改名为《科学与科学学》,成为国际性季刊杂志,乌克兰语为Наукатанаукознавство,英文为ScienceandScienceofScience。改刊名之后,这个杂志的页数由原来不到100页增长到现在的近200页。杂志《科学与科学学》创刊的宗旨是了解科学和科学学过去、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揭示科学对文化教育的影响,分析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该杂志设以下栏目:经济社会中科学和创新的发展;科技潜力发展问题;科学与教育;科学社会学及方法论;科学家及科学团体;科学史。

现在,中心稳步而有效地进行着理论和实用问题研究,在科学学理论、科学组织和科学史方面进行开发性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心制定了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中心对乌克兰科学融入到欧洲及世界科学体系做着大量工作,研究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科学体制的转型问题,研究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创新预测以及科技政策的制定,在传统领域特别是在科学史领域做着深入的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从5个部门的名称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史部、科学社会学和方法论部、科技潜力系统研究部、经济创新发展问题部、乌克兰科学院发展战略问题部。

中心在科学学发展中奠定了科技力量形成和评估的理论基础,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提出了科技体制转型的理论和科学作用的学说,为打造国家创新型经济提供理论支持。中心还与国家不同层次的权力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现在对于中心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和为后备力量创造科研条件的问题。

2.2注重与世界科学界交流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7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提出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为保持社会主义的活力而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这都是21世纪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新贡献。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科技生产力;社会制度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西方文明的产物,在20世纪的中国引发了一场伟大的变革,作为有效的理论武器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的理论体系,一经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并随着社会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发展

在新旧千年交汇之时,英国BBC和路透社等国外媒体所作的民意测验中,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随着如德里达的名著《马克思的幽灵》等类似著作的出版,国外西方思想界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潮。中国学术界更是把这两件事情作为代表“马克思思想当代复兴”和“马克思哲学世纪性凯旋”的标志性事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的确是马克思莫大的荣耀和成功。那么,马克思的荣耀和成功究竟体现在何处呢?

马克思及其理论有着丰富的超越时代的思想内涵。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所留下的经典原著之中,马克思及其好友恩格斯对他们生活的时代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并以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而深邃的思想见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出了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阐述,有的甚至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马克思关注的问题,很多都是蕴涵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这往往使他的理论具有跨超时代的穿透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不断创新的理论传统。马克思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其理论天赋和庞大卓越的理论著述,还在于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以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为视角去看待和解决时代的问题。他立足于实践,以革命性、批判性为重要的理论品格,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理论内涵。我们认为,马克思所开创的乃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和生命力的思想“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为后人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和创造空间,即狭义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一脉相承,使马克思主义传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进入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如何应对知识经济大趋势的新挑战,如何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永远保持社会主义的活力,是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于不败之地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也是作为我们主导价值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的理论课题。

制度对于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和推动作用,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从唯物史观来看,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科学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面向运动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恩格斯在1893年同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谈话时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他还说“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马克思倾注其一生心血,深入研究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科学结论。这一科学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必须指出的是,要真正实现这一人类理想,还必须依靠我们的长期努力,尤其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社会方向的正确把握还并不完全等于制度的正确制定和实施。

马克思关于制度创新的论述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是不同的,把这些相关论述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分别进行研究,然后再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社会现象的钥匙,获得解决当代问题的有益而独特的理论视角。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品格,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思考和制度创新。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制度创新方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定位,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框架的经济制度的创新,坚持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创新,坚持以“四有”和“三个面向”为目标的文化制度的创新,才使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在其著述中多次强调,世界历史的形成也就是现代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过程,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经济全球化不断渗透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普遍性的交往活动中,人类才能在现代化的轨道上谋求共同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在分析印度的历史时曾指出:“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中国以往的历史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互联网的出现,人类交往更加密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更呈现为世界历史的最重要趋势。经济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存在当代世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转贴于

一是生产的国际化。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现代产品的成本取决于世界市场的交往程度。正是在世界经济的普遍交往中,才会使产品的成本效用降低。二是资本的国际化。国际资本已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资本在国际交往中得以优化集中,将大大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国际化。三是世界贸易的比重增强。世界贸易的繁荣是建立在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的基础上的。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反映世界开放的综合性标志。

世界经济全球化并非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化,而应该是建立在各国、各民族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基础上的现代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一方面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抉择,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尽可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持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战略方针,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不断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早在l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工业社会的特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高度评价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指明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洞察这一历史趋势,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科学技术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和驱动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高,并不完全等于生产力水平高。只有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各要素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和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而且和经济体制改革也有着直接的关联。

针对中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现状,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改革思路。一是从科技体制改革人手,进一步明确依靠科技进步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目的,建立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相结合、相配套的新机制,改变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现象。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改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研究和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探索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新思路。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8

秉承历史文脉依托金陵风光

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于1865年9月创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是中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演变的转折点。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所在地即是遗址中心区域,因此而得名。

2007年9月,1865产业园正式开园,由晨光集团和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共同打造。

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是一座反映中国工业建筑历史演变的博物馆。园区建筑共40余幢,包括9栋清朝建筑、19栋民国建筑,园区东部和沿河时尚生活休闲区的新建建筑也是参照民国建筑元素设计而成。

园区地处城南,历代商贾佳地秦淮河畔,与中华门城堡隔河相望。园区周边文化氛围浓郁:西接正在复建的金陵大报恩寺,南连著名的雨花台风景区,北邻南京文化名地夫子庙。园内绿林掩映,鸟语花香,环境优雅静谧。

秉承洋务运动的历史文脉、依托金陵秦淮风光带,1865致力于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高定位、高起点的融文化、创意、科技、旅游和时尚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时尚生活创意展示中心和地标。

五大创意产业功能区各具特色

1865充分发挥园区独一无二的文化、地理优势,全力打造具有显著文化特征的五大创意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意研发区(a区)、山顶花园酒店商务区(B区)、科技创意博览区(C区)、工艺美术创作区(D区)和时尚生活休闲区(e区)。

科技创意研发区位于园区西部,共有10栋民国建筑、1栋清朝建筑、2栋建国后的建筑。科技创意研发区承载高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依托航天科技的背景,洋务运动的创新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新生。

山顶花园酒店商务区位于园区马家山之上,以相对的高海拔地势俯视着周边,独踞整个园区的正中方位。绿树环抱,曲径通幽,空气清新,景致独特,可远眺中华门城堡、雨花台风景区,俯视明城墙、秦淮河。区域内拥有3栋清朝建筑、7栋建国后的建筑,建筑规格考究,出挑简约。商务区着力引进温馨舒适、时尚个性的高端花园酒店,作为高端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山顶商务办公区致力于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进驻办公。

科技创意博览区位于园区的正中偏东处。区域内有3栋体量超大、绝对挑高的建筑。科技创意博览区承载高科技生活创意产品展示博览及艺术品展示,覆盖雕塑、时尚艺术展览和影视制作等创新领域,稀缺的挑高空间为创意产业呈现独特魅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艺美术创作区位于园区的核心地带,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建筑大多历史悠久,其中清代建筑5栋,民国建筑5栋,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1栋,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工艺美术创作区承载手工工艺、实用美术、环境美术、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历史的氛围与现实的创作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时尚生活休闲区位于园区的东北部,林荫葱郁,景致优美,比邻秦淮河,隔岸明城墙,方位得天独厚。区域内现有建筑10余栋,其中民国建筑3栋,各类配套设施齐全。时尚生活休闲区承载具有浓厚文化休闲主题的特色餐饮、酒吧和具有独特时尚气息的零售店、精品酒店等,秦淮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映入眼帘。

市场需求+产业政策+人才储备构筑外部机遇

如今,创意产业在社会大众对创意产品日渐旺盛的需求下繁荣发展,催生了创意经济的雏形。例如,南京已拥有100多家动漫制作企业,但大部分从事对外加工制作,这说明南京的动漫加工业已居国际水平,但也说明缺乏“原创”。1865产业园区内的动漫企业是南京动漫产业的领军企业,他们正致力发展成为民族动漫产业的孵化器。

南京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扶持。为了促进科技研发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如《市政府关于鼓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南京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市软件企业高级人才专项奖励实施暂行办法》等。在政府政策扶持引导下,南京初步形成了研发创新、孵化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高校、科研院、代表国家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有百余个,这些机构都蕴藏着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可以为周边的创意产业提供大量的人才、知识以及其他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正向影响力。

历史文化+区位优势+产业集聚打造自身发展优势

1865创意产业园有着国内其他创意产业园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很好地继承了工业遗产,成为激发创意阶层创意的灵感和源泉,也为休闲旅游生活创造了理想空间。

以城市工业历史建筑遗产为载体,改造旧建筑空间加以利用来发展创意产业,一方面节约城区空间,顺应了城市产业升级的需要,为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另一方面使工业遗产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永久保存下来,延续了城市的文脉,解决了政府保护历史建筑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规划中,能创新城市文化氛围,重塑城市形象。

坐拥南京著名历史文化景点也使1865创意产业园获得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当南京准备从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时,产业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教育培训、智力服务、商业消费、休闲旅游、工程及科技研究、文化、贸易、金融、信息化等新经济时代出现的新行业领域,都可能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1865产业园通过合理的战略定位,依托区位优势,主动吸收导入科研、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经济增长点为城市经济转向服务。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9

关键词:中国问题创新

所谓中国问题,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长期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就是什么问题才是长期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解决中国问题,其实质就是要找出长期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这个关键因素。

有人说:“穷”是中国问题的关键。但从历史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走的都是由“穷”而“富”的路子,只不过快慢不同而已。从短期来看,或者从某一个时间段来看,穷可能会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从长期来看,制约长期发展的因素,肯定在“穷”之外,还有着更为核心的因素。

有人说,“愚”是中国问题的实质。但从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的杰出表现,以及中国人在国外屡次获诺贝尔奖等各种国际大奖的事实看,说中国人“愚”实属无稽之谈。中国人在美国界的突出表现就是对这一事实的一个杰出例证。有人说,中国人与犹太人是世界是最聪明的两个民族。可见中国人并不“愚”,那种认为“愚”是中国问题实质的命题也就不能成立。这里深层次的问题是,既然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都一样,大家都是“上帝”,聪明的“选民”,为什么有些“选民”先富了起来,而有些“选民”又迟迟脱不了贫呢?所以,结论是,制约长期发展的实质因素并不能用聪明与否作为主要解释因素,肯定还有更为深刻的原因。

还有人说,人多地少是长期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因素,这也是一个假命题。如同是亚洲国家且与中国相邻的日本,其人多地少的矛盾也十分突出,而且其它资源与中国相比,也是十分的贫乏。但所有这一切,都并没有阻止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只能说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但从长期来看,并不是发展的决定因素。

还有人说,长期制约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没有产生近代先进的技术。这里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曾一度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但为什么后来又变为落后?所以科学技术落后本身并不能成为主要原因。这里有的同志解释是封建的科举制度制约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解释也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为什么科举制能得以延续很长时间?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制度,只所以能长期存在,肯定存在着支撑因素,这个支撑因素应当是比不良制度本身更为深刻的因素。

也有的同志说,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关键。此命题笼统地说是没有错的。这里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使中国的工业快速发展起来,因为历史上中国并没有产生强大的工业。所以,从深层次看,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有着比工业更为严重的背景。

还有的同志说,中国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核心是土地问题。但从我国发展的现实看,解放后,农民土地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农民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许多方面的情况表明,解决农民问题实质是一个总体发展的问题。而发展,就得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个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才是中国问题的实质所在。

总之,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始终是古今中外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这方面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其中许多研究成果显示了很高的学术价值。这里笔者认为:从历史的长河来看,长期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是总体性的,但核心因素是缺乏创新的制度保障。

什么是创新?创新既是思想的创造,也是思想的创造成果。创新主要有三种类型:思想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是最广义的一种创新;科学创新是思想创新在科学上的扩展;而技术创新属于实务型创新,其深层的背景是思想创新和科学创新。对于三种类型的创新而言,思想创新是基础性的,科学创新是论的,而技术创新则是工艺性的。三者属于不同的层次和范畴。

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度来看,思想创新是灵魂,科学创新是主导,而技术创新则是工具。如果一个社会有思想创新,则肯定会有能力促进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反之,若一个社会没有思想创新,则科学创新就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时,技术创新可能会局部存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只能是局部的,而不能从根本和长期的方面影响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长期和整体方面来看,思想创新是创新的根本,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社会缺乏思想创新,则这个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失去灵魂的发展,其发展会往往呈现出停滞性、盲目性、破坏性、循环性、腐败性等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近代“世界科技中心”首先出现在意大利,接下来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大约在19世纪末的时候,转移到美国,美国一直保持到现在。把历史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些国家都是思想解放在前,科技解放在后。意大利只所以能够成为科技活动中心,是和文艺复兴运动分不开的。文艺复兴批判旧事物,唤醒民众,促使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使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思想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

国家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凡是能为创新提供较好环境的国家,其发展的水平就高;凡是压抑创新的国家,其发展水平就低。

从中国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创新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稀缺要素。从秦始皇的“楚书坑儒”,到清朝的文字狱,我们可以看出,几千年的中国发展历史,其实是一部对创新肆意摧残和压抑的历史。虽然有局部的技术创新存在,但由于缺乏思想创新和科学创新,所以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只能起到局部的作用,或者只能用到错误的方向上去。如火药用来造爆竹,指南针用来看风水,印刷术用来印封建教义,造出的纸用来为祖先烧纸钱等等。所以,思想创新以及科学创新的缺乏,是长期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创新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已被历史和现实所证实,问题是在中国,创新只所以成为稀缺要素,并不是中国没有创新的源泉,而主要是中国缺乏对创新的制度保障。

为什么在会缺乏创新的制度保障?原因是总体性的。

首先,封建等级官僚制度本质上是阻碍创新的。这种等级制分配财富的基本原则是:级别和权力。级别越高,权力也就越大,相应分配到的财富也就越多。反之,则反之。这种以级别分配财富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正式渠道,即按明文规定的分配原则,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级别越高,享受的待遇也就越高;另一条是非正式渠道,主要是利用手中权力寻租,变相地占有财富。这种等级制最终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两极结构:一级是少数人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另一级都是大多数人只能维持在生存线上。其结果是:对于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少数人,虽然有创新的实力,但他们却没有创新的动力,同时这些少数人更害怕别人创新;对于大多数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们,虽然有创新的需求,但没有创新的能力。另外,由于少数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人在游戏规则的制定中占有优势地位,由于他们本身害怕创新,所以体现在社会制度层面,缺乏对创新的保障制度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其次,家庭本位式的伦理体系也不利于创新制度的建设。这种以血缘为中心的伦理原则直接决定了中国社会另一种财富分配的主要法则:以血缘为中心,接亲疏远近分配财富。当然,这种以血缘为中心的财富分配方式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序的表现,但在中国表现的更为严重。其结果是:由于血缘的作用,创新并不能保证财富的增加。处在血缘中心的人,可能有创新能力,但创新动力很弱,而处于血缘的人,可能对创新即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

再次,由于中国上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从而创新的收益就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这也直接减弱了创新的动力。

第四,由于统治者不喜欢创新,所以,科举制也就有了长期存在的现由。当然,不是出在科举制本身的形式上,而主要是的误导,总之,任何一项对社会的不好制度,只所以能长期存在,主要原因可能与强势利益集团的需要和支撑有关。科举制的存在,客观上加重了对创新精神的抑制。

第五,中国创新的缺乏,主要是思想创新的缺乏,同时导致的创新更为贫乏。技术创新相对科学创新而言,成果更多一些。但由于制度的缺陷,一方面,统治者严禁科学创新;另一方面,统治者对技术创新的利用也是有限的。另外,由于失去了科学精神的统领,技术创新的路径往往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并不能体现为社会最优服务的原则。

第六,上的人治传统混合上落后的小农经济结构再加上儒家文化的作用,整体上使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种机会主义、平均主义、权威主义和血缘主义的四大氛围。这四大主义又使中国的法治化、民主化难上加难。而法治化与民主化的迟缓,又客观上严重制约了创新制度的建设。机会主义提高了中国的立法成本和执法成本,从而使法治本身变的中国比西方更为昂贵;机会主义也使民主化容易陷入困境,最终使民主化本身仅仅成为形式。平均主义一方面直接不利于带来效率的创新;另一方面,平均主义不利于财产权利的有效保护,从而使法治的实现难上加难。同样,权威主义和血缘主义,都是民主化与法治的大敌。民主化与法治化本质上都是反权威和反血缘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坚持的都是平等原则,而权威主义与血缘主义坚持的是非平等原则。

第七,小农经济结构是制约中国科学和思想创新的经济因素。一是小农经济不能为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积累;二是就是有创新,由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也使创新的扩散受到了极大限制;三是小农经济更偏好经验创新和技术层面的创新,而不利于宏观层面的科学和思想创新;四是由于缺乏交流,也使创新不能得到充足的知识供应;五是由于产业的特性,小农经济将更偏好于农业及相关产业方面的创新,而不利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创新。

科技创新的发展史篇10

新生带着满腔的热情走进校园,对于学校的一切,他们都充满好奇,一方面他们渴望了解学校,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尽快融入学校。对于新生来说,参观校史馆,这是他们进入校园的第一课堂。通过原始、客观、真实的资料、图片等素材,校史馆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办学特色、杰出的校友群体,以及辉煌的成就等,在一定程度上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新生面前,进而对刚入校的新生进行直观、现实的教育,其教育效果是一般的说教难以比拟的。校史馆通过优秀的人物事迹、典型事例等,在潜移默化帮助新生形成和发展理想、道德、人格等,为学校组织开展素质教育工作起到“以史育人”的作用,通过对新生进行引导,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新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爱国爱校情怀。新生从心里认同学校,充满自豪感和激情,能更好地去学习、去融入学校、去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以文育人”,丰富新生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指学校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它包含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而校史馆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总结了学校办学经验和成果,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精神内涵。“以文育人”,让新生感受到校史馆蕴含的学术文化底蕴。利用校史馆的平台,进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校史学习,如开展以校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摄影大赛;选出优秀的学生,学习校史,担任校史讲解工作;在不同时期举行校史图片展、校史影视展;开展校史文化宣传、参观校史馆感受征文等,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丰富新生文化生活。新生有丰富的文化生活,生活丰富多彩,人际交往顺畅,心理更加阳光快乐,综合素质更强。

3“以精神育人”,激励新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新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运用校史馆,为新生展现了学校不平凡的历史,“以精神育人”,激励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学校发展的道路上,不全是平坦大道,常常会面临艰难险阻。这时要依靠勇于进取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坚定地前行。校史馆凝聚着学校所有人的汗水与智慧,集结了优秀校友的风采,总结出学校的办学经验与成果,体现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校史馆可以定期邀请学校领导、老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进行校史、校情专题讲座,邀请知名校友结合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体会和走向社会后的成长历程,开展专题讲座。新生看到学校艰苦蓬勃的发展、优秀校友的成功事迹、老师的辛勤成果,从学校、校友、老师身上,学到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新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精神支柱,为新生成长成才提供了精神支持。

4“以创新育人”,提高新生科研意识创新能力

利用校史馆,向新生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科研成果,学生和教师在科技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对新生开展专业和科技创新教育,激发新生学习兴趣,培养新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科研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校史馆为了进一步增强新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帮助新生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并且对今后的规划方向、学习目标等进行明确,展出各专业的发展历程,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并且展示教师、学生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另外,通过与团委进行合作,展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创业团队的事迹,以及科技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新生的创新热情,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学生根据校史馆提供的信息,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使得自身的各项潜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激发。比如校史馆中的各种知识,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科技类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设计精美的布局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以网络育人”,拓展素质教育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