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十篇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十篇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3:05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1

   GiS是集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科学、测绘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综合学科。GiS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在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处理问题中的共同应用,而数据库管理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进行管理、分析和应用,从而提供了认识地理现象的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强调空间分析,通过利用空间解析式模型来分析空间数据,GiS成功应用依赖于空间分析模型的研究与设计。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行为有关,而且还与道路环境条件、交通流量、天气状况、路政设施等诸多因素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S-t”,是建立在海量的道路信息和交通事故信息基础之上,采用自动评判与人工交互法相结合,通过引入安全评价规范、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等评价手段,对研究的道路或路网具备信息采集和分析、事故分析、预测和安全评价功能的信息系统。GiSS-t的智能性,将道路事故及道路属性数据合理地分化、分析,并用一些易于观看、简练的表达方式,将道路交通管理者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事故发现能力、增强处理事故的客观公平性和科学性。

   2GiSS-t系统的总体设计

   GiSS-t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等组成(图1)。

   2.1数据库子系统

   决策系统的数据库包括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数据库是GiSS-t的基础,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者提供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和数据。GiSS-t突出以空间数据为核心,数据库与模型库相结合、数据库支持各种模型的原则。属性数据库是GiSS-t数据库的重要核心。主要包含:道路等级、道路编号、道路名称、等级长度、车道宽度、车道数、道路平纵断面指标、路面类型和状况、道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沿线地形地质描述、最大通行能力、设计车速、年平均日交通量、立体交叉情况、沿线平面交叉、出入限制情况、道路沿线桥梁、涵洞、隧道及其他结构物分布情况等公路基本设施数据;包含省界、行政区划、边界线、公路界、荒漠、绿洲、湿地、山区、海拔高度等道路环境数据;并含有历年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数据(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时间、天气状况、照明情况、事故形态、驾驶员驾龄、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属性数据的编码是实现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匹配的关键,通过一系列的标识码(该系统采用事故iD为关联),将属性数据与相应的空间数据连接。空间数据库是GiSS-t数据库的另一核心。它包括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片。以aRCGiS软件为依托,通过智能扫描识别系统在屏数字化输入。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基石,它完成对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连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输入所必需的信息和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满足交通部门日常的交通事故以及道路的数据维护和更新,实现对各种数据文件的查询、检索、增删、编辑和修改等功能。

   2.2模型库子系统

   模型库是GiSS-t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前提,模型库子系统的设计成功与否是GiSS-t成功的关键。模型库子系统包括模型集、解释说明和管理子系统,模型集包括事故统计模型、成因分析模型、事故预测模型及安全评价模型等。解释说明部分主要用来对模型的参数、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做出解释性的说明,用文本文件的形式建立。模型库管理系统具备对模型进行查询、调用、增删、检索、参数修改等功能。

   2.3方法库子系统

   方法库为决策模型的求解提供程序和算法的支撑平台。方法库管理系统可提供不同的决策所需的不同算法,模型库间、数据库间和模型库与数据库之间通过参数传递和函数调用来连接。

   2.4人机交互系统

   人机交互是GiSS-t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将模型库、数据库、方法库集成在一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录入、查询、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和各种模型,从而进行事故黑点分析、道路安全评价分析及事故预测等。而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递多采用可视化程度高、界面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记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对道路安全的管理变得简单、直观、易操作,为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3GiSS-t系统的实现

   GiSS-t系统采用经过某城市国道的道路属性数据和近3年由公安交警提供的数据库导入的道路事故数据,采用aCCeSS2000数据库,应用aRCGiS二次开发实现。采用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C++开发,采用对象连接和嵌入自动化技术启动aRCGiS在后台执行,aRCGiS软件利用回调技术动态获取其返回信息,实现程序中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开发的GiSS-t系统除具备基本的事故查询、数据管理、事故地点显示功能外,还具有事故致因分析、事故预测、事故安全评价功能。

   3.1GiSS-t事故致因分析

   GiSS-t可直观显示事故在空间的位置情况并且方便系统使用者统计、查询,并打印输出图表。系统按照事故致因理论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车辆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的道路环境、不良的天气、不良交通条件下引发的交通事故,分别做出统计并在电子地图中显示,显示可以选择1年或者几年的事故统计,由系统使用者自主选择。图2表示统计年内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即由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原因的分项统计,并且各类因素在人、车、路总统计中排列以柱状图显示。

   3.2GiSS-t事故预测

   GiSS-t系统采用改进的数量化理论方法建立事故预测模型。该模型如下:设n组定量的随机变量y1,y2,…,yn依赖于p=h+m个随机变量xi(1)。

   3.3GiSS-t事故评价应用

   系统采用当量事故次数法作为区域安全评价指标,以2km作为统计标准,计算每一路段的平均当量事故次数,安全级别共分10级,用当量事故次数模型计算路段的安全指标,根据指标将安全等级分为10种安全级别,并以深红至深绿10种颜色来表示。本文来自于《中外公路》杂志。中外公路杂志简介详见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2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汽车已成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类在享受其带来的舒适、便捷等优越性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有关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3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1200万人受伤或致残,相当于每年一个米兰市被从地球上抹掉。因道路交通事故而受重伤的人数每年达到五百多万人,受伤总人数达三千多万人。多年来累计死于汽车轮下的人数已超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数。它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惊人的,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180亿美元,许多国家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其国民经济总产值(GDp)的2%,因此人们把道路交通事故称为“现代文明病”和“永无休止的战争”。中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亦十分突出,交通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是世界之首,万车死亡率比号称汽车王国的美国高了近百倍。尤其是近几年全国范围内重特大交通事故和群死群伤事故的不断发生,给交通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城市建设部门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但目前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率仍高居不下。近年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编制逐渐开始被各级政府和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重视。本文结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编制经验,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内在含义、技术思路以及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1现状概况目前交通安全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不足主要包括①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全;②路口的渠化和信号设施交叉口质量有待提高;③城区交通组织有待优化;④慢行交通设施需要加强;⑤驾驶员培训、交通安全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⑥交通管理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需要提高,交通监控和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增加。

2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功经验国外发达国家经历了单一因素的研究、系统化的研究和信息化研究三个阶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各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目前形成了三种比较典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即美国式、日本式和瑞典式【5】。美国式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种综合式管理,他们提出交通工程学的三大支柱即:法规、教育和工程。他们的交通工程学者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是由多因素交织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应注重从安全的源头和法律的角度认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与实践形成“3e”工程(education、engineeringandenforcement)。日本式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除了在综合管理和信息化上与美国相似之处,其特点还主要体现在:第一、注重驾驶员的管理;第二、注重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教育。瑞典式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零观念管理。零观念之父——瑞典交通部门道路安全局长克拉斯·廷瓦尔说:“我们已经不能接受一个仅仅由于犯了驾驶错误就要用死亡和终身痛苦来惩罚我们的交通系统”。零观念管理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宣传教育和行驶标准细化;第二、加强多方面的合作。

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技术思路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交通事故特征,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事故分析,提出具体的安全对策和措施;其次针对不同等级道路从总体上作出一个分析和事故归类,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安全对策和措施;然后对提出的安全对策和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最后形成对整个道路交通事故防范具有指导性的推荐规划方案。

4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方案设计规划方案主要涉及以下环节【4】:

(1)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与政策。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综合协调机构;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报和公告制度;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督察制度、提高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交通安全执法装备水平,改进交通安全执法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等。

(2)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规范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提高事故黑点判断能力;建立交通安全管理数据库;开发交通事故决策支持系统等。

(3)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部署,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并尽可能改善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完善道路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等。

(4)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针对不同交通参与者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注重宣传手段的多样化。

(5)交通事故快速反应。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抢救联动机制;提高事故伤员现场急救护理水平;建立交通事故“绿色通道”等。

5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性评价在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评价中,交通事故是安全水平的直接表现,而道路条件、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交通环境等则是反映交通安全水平的潜在因素,它通过影响交通事故进而反映交通安全水平。因此,在综合评价时应加强各潜在因素的分析,进而研究各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程度的大小,以了解道路交通安全的薄弱环节。

6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实施保障

(1)规划方案实施保障体系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实施的工作量大、难度高、涉及部门众多。保证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重点在于:①统一规划、加快安全设施建设;②加大对安全宣传的力度;③确保稳定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资金;④交通安全设施投资政策建议。

(2)规划的调整滚动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中的大多数管理设施(标志、标线、包括部分硬件设施)都可以根据变化了的交通状况进行调整,因此规划滚动有利于提高交通安全管理的效率。并且城市交通安全信息变化很快,

(3)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交通管理部门为防止和应急处理各类交通安全事故而预先制定的应急方案应作专门研究、编制并组织演练。重点在于①制定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②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

7结束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作为现代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一课题的复杂性和未成熟性也给研究带来了许多挑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对于解决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结构性的根本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为例,对规划过程中的理念、规划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未来希望更多的规划人员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技术内容及系统评价做出更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南通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2010

[3]赵黎武夷山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研究

[3]牛学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4]童赣生,任刚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的若干思考.交通标准化,总146期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3

第二条联席会议由镇政府召集,镇政府分管镇长为第一召集人,主持召开联席会议。

第三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各村委会,镇宣传部门、镇安监委、财政分局、交巡警中队、交管所、综治办、建管所、城管中队、工商分局、镇文教、农机站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成员名单附后)。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交警中队,由中队长任办公室主任,镇安监委等部门领导任副主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指定一名联络员为办公室成员。

第四条联席会议职能是分析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题研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长期规划;总结、交流、推广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工作经验,研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参与道路工程规划、改造项目的综合评价,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决策;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实施监督、考核,并实施奖惩措施;在对事故多发区域、点、段潜在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性整治意见;协调落实各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通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调查情况;落实上级领导机关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任务。

第五条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因工作需要或应成员单位的要求,经召集人同意,可临时召开联席会议。

第六条联席会议办公室可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收集成员单位提交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认真做好联席会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印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各类文件。

第七条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经会议主持人审定后,印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应按照会议要求结合部门职能分工,认真贯彻落实。

第八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主动研究涉及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承担工作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切实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年底,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内容。工作职责如下:

(一)各村委会: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村内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经常性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交巡警中队:负责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交通安全的源头管理,并在驾驶员的考试、发证、交通违法处罚、记分等环节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进”等工作;组织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取缔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做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的排查工作;科学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提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对策,向政府报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参与完善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救援机制,依法办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严惩交通肇事犯罪;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特大事故的查处和追究工作。

(三)交管所:负责对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努力提高公路等级;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交通安全隐患路段、桥梁的排查治理力度;加快公共客运发展,加强客运管理,把好运输企业市场准入、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强化客运站场安全监管;加强运输车辆驾驶员的教育培训;加强路政管理,整治和规范公路广告设置,对机动车超限超载运输进行整治,取缔公路占道经营和乱摆乱卖等行为;加强对化学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对化学危险品运输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对机动车维修项业加强监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工作。与公安部门共同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公路道路交通环境。

(四)建管所:负责镇级道路的规划、建设和养护工作,保持路面完好,及时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道路、桥梁,对事故多发点段采取工程防护措施;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五)文教部门:负责对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学校校车和学生外出活动的交通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使用报废车、农用车等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协助交警中队共同做好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小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大纲,积极开展创建“交通安全学校”、建立交通安全知识场景教育基地等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习惯,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素质。

(六)工商分局:负责机动车生产、经营企业和交通运输单位或个人的注册登记;整治规范道路广告和取缔马路市场,净化道路环境;配合有关部门对因管理不善而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运输单位进行整顿;依法取缔非法生产、拼装、组装车辆以及擅自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等违法行为。

(七)农机部门:接受公安部门的委托和监督,负责上道路行驶农机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核发牌证和农机驾驶员考核发证等工作,配合交警部门调查处理农机车辆交通事故和开展农机车辆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加强与公安部门的信息沟通,互相通报农机车辆交通事故、驾驶员违法及农机车辆驾驶证信息及保有量情况。

(八)城管中队:清理整顿城市道路违章占道行为,监督检查道路开挖的安全工作;负责规范道路广告和取缔马路市场;加强停车场(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范镇区停车秩序;查处镇区道路运输的抛、洒、滴、漏违章行为等。

(九)财政分局:本着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坚持把道理交通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体制,统筹安排全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及其维护费用。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4

不久前报载:在北京、广州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路况好了,却车祸多了”的状况。仅2006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190270起,造成41933人死亡、22183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1亿元。平均每天死亡二百多人的严峻局面,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我国的交通事故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交通事故死亡率高。全世界60亿人口每年死亡5200万人,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的5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排在人类死亡原因的第10位。中国年交通事故死亡9万人,所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为1.5%。交通事故致死率是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伤亡总人数之比。国外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大大低于我国。如日本的致死率为0.9%,美国的致死率为1.3%,我国的致死率平均为27.3%,位于31个国家中的第三位。

(2)交通违章愈来愈多,为逐利而不顾安全的实例愈来愈多,致使交通事故持续增长,并愈演愈烈。

(3)应急能力差。东京100%的交通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因此,东京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只有0.7%。据统计,交通事故在30分钟之内死亡的占85%。这意味着在30分钟之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能够挽救大部分伤员的生命。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为9万,如果急救及时有效,可能少死6万人。

(4)交通事故每死3个人,有两个是违章驾驶所致。违章主要有超重、超载、超车和酒后驾车。据统计,在因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的司机中,16至40岁的年轻人占一半,其中主要是3年以下驾龄的司机。

(5)交通事故每死亡4个人有3个是交通“弱者”,司机的死亡率占13.4%,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占死亡人数的45%。而在国外,交通事故死亡的人主要是司机,法国占63.5%,意大利占55.5%,德国占61.4%,美国占52.4%。

(6)交通事故每死5个人,有4个死在郊区县。每死3个人有两个人死在高等级公路上。高等级公路每年死亡6万人,占死亡人数的67%。另外,我国交通事故每死亡8个人有7个死在路段中,而国外,每死两个人就有一个死在路口上。

面对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定时期内,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将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交通事故为何居高不下?

1.驾驶员整体素质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驾驶员队伍呈现多元化的明显特点。汽车驾驶员正从专职化走向大众化。近10年来,我国汽车驾驶员培训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现有的汽车持证驾驶员中,既有通过严格专业训练培养出来的,也有短期“速成”的,更有通过“人情关系”弄来的。由于我国汽车驾驶员构成的复杂性和培训的“多样性”,使得我国汽车驾驶员整体素质不高的表现不胜枚举:

(1)争道抢行。

(2)。

(3)故意不让。

(4)开车斗气。

(5)以强凌弱。

(6)蓄意报复。

(7)乱行乱放。

(8)唯利是图。

(9)违章随意。

2.公民的安全意识淡薄

广大民众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但诸多小城镇的部分居民和农村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与了解还很有限,这既与我国国民受教育的整体程度不高及广大农村的许多群众对汽车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多有关,同时也与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及交通安全教育措施不力有关。从已发生的大量道路交通事故实例看,许多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就是因交通参与者不懂道路交通法规或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所致。如行人因强行翻越交通护栏横穿马路、非机动车因违反交通规则强行闯红灯等,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例证极为普遍。

3.管理尚存薄弱环节

目前,我国原有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管理手段又没有及时形成。因此,有关部门在对承包、转包、租赁客车或跨省长途客运管理上,存在较大的漏洞。在一些特大事故中,从事公路运输企业的驾驶员占有一定比例;其次是个体运输户。他们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违章超速超载、病车出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比如由道路收费引起的超载运输,由车辆承包引起的疲劳驾驶,对行驶违章现象以罚代管等。这些新问题的产生,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现有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存在着许多空白点,亟待交通管理部门充实、完善与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正面临挑战,一些沿用多年的道路交通管理方式已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性。虽然上述问题正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严重戚协,但我国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目前并未找到十分有效的管理对策。

4.管理体制政出多门

导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的根源,在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1)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虽经多次调整与改革,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现象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彻底地解决。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所涉及的人、车、道路环境三要素分别由交通部、公安部、建设部、经贸委、农业部5个部门共同管理。由于各部门仅从各自管理的特定对象和范围出发制定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政策和法规,致使至今未能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完整、科学的法规体系。这样既不能对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全局考虑,也没有国家统一的道路交通安全策略框架,从而使各部门和地区各自为政,各行其事。

(2)缺乏统一的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体系:由于目前涉及到对道路交通安全中人、车、道路环境3个基本要素进行管理的管理部门(交通部、公安部、建设部、经贸委、农业部)多,各个部门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的政策和法规缺乏权威性、统一性、规范性。因政出多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中不仅有疏漏和重复,更严重的是政策和法规之间相互冲突。这种相互冲突既给基层交通管理部门增加了难度,又有损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形象。

(3)职能划分欠科学:按照我国现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的划分,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内容仅为公安交通部门的“交通秩序维护、交通事故处理、车辆安全检测、驾驶员考核、安全宣传教育”等,这实际上大大缩小了道路交通安全实际涵盖的内容与范围。从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看,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的划分尚欠科学。其问题主要为仅仅只在表面层次上就人、车、路的安全与管理来谈论道路交通安全,严重忽视了道路环境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及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关系。

(4)管理越位现象严重:鉴于道路交通安全多部门管理的现实,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各部门在本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均存在重本部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倾向。受利益驱使,一些管理部门在道路交通及安全管理中,对本部门有效益的事争着管,对本部门不利的事疏于管,从而加剧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职责不清的混乱局面。

三、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及对其他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可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将依然严峻。原因如下:

1.人车增多,事故发生概率大

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000万辆左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使得人与汽车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密切。人们在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和使用汽车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汽车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从数学概率论的角度讲,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现阶段民众交通安全意识整体不高及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不完备的条件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将随着人车的增多而相应变大。

2.运量增长,事故将迅速增加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及汽车运输快捷性、方便性的突出优点,汽车运输正成为我国中、短途距离客货运输的主要运输形式。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发展越快,道路客货运输量的增加速度也越快。这一特点在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得到较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公路运量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密度的增大,道路交通事故正快速增加。

3.司机增多,驾驶员素质不高

由于驾驶员人数的迅速增长,尤其是非职业驾驶员越来越多,增加了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据调查,在因驾驶员责任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中,相当数量的个体驾驶员和新驾驶员盲目驾车,随意违章,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道路条件改善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并没有增强。明知故犯、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随处可见。主要表现为:驾驶技术不精,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淡薄,随意违章行车等,这也是我国近年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管理对策有的放矢

为了解决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使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逐步降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必须尽快建立起与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形成整体有效、运转良好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这是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基础。从我国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看,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应主要解决好组织保证、法律保证、资金保证及科学研究支持系统等。

为彻底消除多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应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目标,并纳入国家道路交通发展规划范畴,同时列为国家道路交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确立明确的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近期与中长期目标。为保证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的近期与中长期目标得以落实,必须大力开展道路安全对策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技术研究等,并从组织、资金、人力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

除了前述的尽快建立起与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相适应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外,还需加快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政策和法规体系,既可保证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也可彻底消除目前事实上存在的多部门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要打破国家立法与执法机构高度集中统一的局面,实行立法与执法的有效分离。在保证统一立法的前提下,各部门可根据其管理职能分别执法。要尽快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以纠正执法偏差,规范执法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5

道路交通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公安工作中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项业务工作,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民生问题之一。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支持藏区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全县交通运输业将进一步迅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和机动车及驾驶人员数量会成倍增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势必日趋繁重。近年来,全县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占到了70%以上,已成为新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县经济水平低、城市规划滞后、路网结构不合理、广大交通参与者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公安交管工作执法力量不足、经费保障不够、技术装备落后、安全设施匮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是摆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和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全县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全面加强和改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决定》(甘政发[]31号)和州政府《关于贯彻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州政发[]77号)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改进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置于突出位置来抓,用科学的理念、改革的思维、发展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抓好省政府《决定》和州政府《意见》的贯彻落实,努力破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推动我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完善道路交通管理机制,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一)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提升综合管理的合力。县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主抓的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成员由宣传、监察、司法、公安、财政、发改、安监、交通、运管、教育、卫生、住建、农牧、林业、气象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政策规定和规划,深化和拓展“五整顿”(整顿驾驶员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三加强”(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工作措施,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监督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协调解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道路交通安全实行综合治理,努力提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城区交通安全管理,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要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市”活动为抓手,组织城建、交警、交通等相关部门对城区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旧城区和峰迭新区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逐步打通断头路,增加道路利用率和路网密度,建设具有合理层次序列的城市道路网。在乡镇和峰迭新区主街道安装交通信号灯、电子监控器,通过信号灯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进行动态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科学施划道路交通标线,调整和完善交通标志,对部分路面狭窄,冲突点较多的路口实行单向通行或者建设必要的商业步行街,禁止机动车通行。研究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停车场(库)建设管理规定,抓好大型公共建筑物、住宅小区、繁华商业街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停车场配建工作,合理调控停车需求,改善静态交通,缓解交通拥堵。针对城区和重点乡镇交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行多部门联合行动,综合治理,推动畅通工程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三)加强省县道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省道313线是我县的主要交通干线,要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道路交通标识和监控设施。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防护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在事故多发等重点路段,安装道路通行信息可变提示板,完善远距离、多点提示预告知设施,通过增设测速、监控等措施,逐步建成集指挥调度、卡口拦截、车流检测、超速抓拍、数据传输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安全预警、事故防范、治安案件先期处置和应急管理能力。

(四)加强农牧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优化交通基础条件。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专业管理队伍,在全县各乡镇、社区成立由乡镇政府牵头,维稳办、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队等为成员的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每个乡镇、社区配备3-5名专职交通安全员,明确工作职责,在县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维护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协助开展交通事故现场保护、抢救伤员、损害赔偿调解等工作。加强农村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管理,提高机动车辆纳管率。同时,进一步规范通村道路建设,提高农村道路设计标准,增加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标志标牌,加大道路养护力度,及时修复损毁路段,提高乡村公路安全性能。

三、强化事故预防工作措施,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能力

(一)加强基层交警中队建设,延伸管理触角。乡镇交警中队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交通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因此,要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管理有序”的原则,参考辖区公路里程、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交通安全状况、管辖范围人口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在近几年辖区交通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居前的重点乡镇、地区或县市交界处且车流量较大、交通安全状况复杂的乡镇新建2-3个中队,确保道路交通管理的触角基本延伸到辖区每个乡镇,形成全方位的道路交通管控网。切实把中队基础建设放在优先发展、重点加强的位置来抓,努力做到“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流、物往基层用”。同时要着力解决基层中队数量少、警力不足的问题,积极争取编制,合理调配警力,将基层中队的警力扩编到5-7人。

(二)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营造和谐交通环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把整治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交通安全形势研判,认真分析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在时间、空间、对象、行为等方面的特点,科学调控警力,周密安排整治,大力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提高路面的管控能力,从而实现道路交通环境的逐步改善。坚决遏制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交通运输、公安交通管理、安监、建设等部门要协调联动,实施多部门联合整治。坚持以省道为主,兼顾县乡道的原则,将警力向农村延伸,不断加大对乡村道路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载人、报废车上路、无牌无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把“五种”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降到最低。

(三)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逐步将公路安保工程列入财政预算,按照“减少存量、遏制增量”的总体要求,制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划,在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中,交通部门要按照《省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和《公路安保工程技术标准》等技术规范要求,将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严要求验收,确保不增加新的道路安全隐患。对现有的道路,安监、公安交通管理、交通等部门要定期深入排查治理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确定隐患等级,制定治理措施,分级治理,挂牌督办,确保治理到位,从根本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四)加强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严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第一道防线。公安交通管理、交通、农机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各自职责,严把驾驶员培训关、考试关和发证关。加强对驾驶员的日常学习培训和违法驾驶员的再教育工作,及时清理不合格驾驶员,保持驾驶员队伍的健康发展。严格机动车安全检测机构的资格管理、计量认证管理和监督管理,规范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对不合格车辆坚决予以报废。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评估工作。落实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驾驶人员从业资格关。加强对汽车客运场站的安全监督,进一步深化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鼓励在大型营运客车、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上安装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在客车、出租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校车等车辆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强化动态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架设道路通行“绿色通道”、缩减车驾管业务办理流程时限等方式,将交通管理各项业务尤其是车驾管、事故处理业务主动延伸到基层一线,将一些办事群众吸引到社区、企业和农村,既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又方便群众的出行。同时,要严把机动车辆检测和驾驶人考试、审验关,把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第一道防线。

(五)扎实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以运输企业驾驶人、农村群众、中小学生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抓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义务,切实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各新闻媒体要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紧密配合,开设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定期宣传报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动态,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行车常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经常性地开展单位职工的交通安全常识教育,积极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场所开辟宣传专栏,制作免费的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要依托交通广播、交通信息等媒体平台,采用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媒介,向社会定期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开展网教化交通安全宣传和社会化交通信息服务,进一步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六)完善交通事故救护体系建设,强化事故救援工作。制定和完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协同处理交通事故。建立110、119、122报警服务台与120急救平台间交通事故信息通报、反馈制度,实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与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同步联动。协调有关部门制定下发《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并建立管理机构,尽快启动实施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工作。按照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全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工作。会同县人民法院制定下发关于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建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简化诉讼程序,方便群众及时申请法律救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司法调解效率。根据《省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建立区域性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理赔中心,健全完善交通事故处理快处快赔机制,拓展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和简易程序处理的适用范围。

四、加强交通管理基础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一)狠抓硬件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管理基础设施。由于受县情限制,公安交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警务保障特别困难,因此要抢抓机遇,通过实施项目建设,落实公安部《交警队标准化建设》要求,不断改善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公办案条件,提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快速反应能力。要根据全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二级中心建设、驾驶员考验场建设、交警大(中)队营房建设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纳入政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从中央及省级项目资金中解决。各相关部门应在项目审批、土地划拨、资金拨付、人员配备、技术指导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加快科技信息化建设,提高科学管理交通的水平。实施科技强警,打造信息化交警,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全县交通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城区交通监控系统、道路卡口监控系统,实现交通信号控制、视频监视、交通诱导、停车管理、公交优先在城市交通管理的集成应用,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县交通管理信息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80%以上的公安交通管理业务工作信息的采集、使用、维护实现信息化流程,进一步充实和拓宽社会资源的共享利用,使全县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实现全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

五、切实改进执勤执法方式,努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一)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树立执法公信力。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有关规定,适时开展公路执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执法行为。监察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促进规范执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教育民警理性、文明、规范执法,严格规范交通协管员的工作职责,禁止交通协管员直接从事执法工作。要积极适应执法环境的新变化,改进执法方式,用规范的言行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执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公安交警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准确把握道路交通管理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交通管理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以社会期待为努力方向,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道路交通管理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密切警民关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不断深化车管所“一窗式”综合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限时服务工作机制,推行网上审批、网上登记、网上监督等工作模式,为群众办理车辆牌证和驾驶证提供方便;要加强案件办理工作,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完善道路交通违法处理系统,逐步实现交通违法异地处罚、异地缴纳罚款。积极探索新的执法告知途径,开通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等交通违法信息查询业务,扩大告知服务范围。

六、加强交警队伍建设,完善经费保障和使用管理

(一)加强监督管理,打造高素质的交警队伍。加强交警部门领导干部的考察、选拔、任用等管理工作,交警大队大队长进入县公安局领导班子(不占职数)。建立健全交警大队主要领导定期交流工作机制,交警大队长、教导员不得在其原籍、出生地、生长地任职,已经任职的要进行异地交流,在同一地方同一职位任职10年以上的,也要进行交流或轮岗。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品质优良”的公安交警队伍。

(二)合理增加编制,努力解决警力匮乏的问题。结合道路里程、交通流量、人口、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等综合因素,按照国省道及县乡道路交通民警配备标准,制定全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警力编制计划,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根据全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政府批准的城关交警中队再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地方编制,提前谋划峰迭新区交通管理机构建设及人员配备等工作,不断满足当前及今后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加大经费投入,努力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继续实行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坚持道路交通违法罚款罚缴分离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严禁将罚款与保障经费挂钩。人事和财政部门要参照省编公安交通民警经费保障标准,合理制定地方编制人员经费保障标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警服装备、公用经费等保障标准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管理任务的增加和本地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不断合理增长。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6

【摘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现在市区道路建设速度已经跟不上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道路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城市主要道路和交通节点已经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并有逐步扩散的趋势,市区停车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各大城市的车辆出行交通尤其是在市中心发展停车场,以便车主找停车位时少花时间,这样就能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我们交通管理部门要明确,建设市区停车场配建标准和管理水平。在城市小区建设中减少地面停车,开放商要开发小区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在市中心停车场,管理部门要引入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提示司机停车地点和车位数量,提高车位的利用率。既能方便出行者,在停车位供给充足的条件下,利用价格杠杆机制等手段缓解供需矛盾。

城市交通发展也正面临着关键选择,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控城市交通现状、避免交叉管理和无人管理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立足于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双赢、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双赢、加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可靠的交通环境,为构筑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交通体系指明方向。满足居民的出行选择需求,给居民营造安全、高效、舒适的出行环境。

对于现在国家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来说,我们的运输企业不仅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还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同时,督促、指导运输生产经营单位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根据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依据及相关法规规定,对运输企业和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者及其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使道路交通从业的人员在从事交通运输生产活动中,能够遵守交通运输安全的各项法规、规定及规章制度,我们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在努力营造道路交通安全环境。那么,就请大家“保护生命,拒绝违章”,生活中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们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们的身边,教育我们,劝戒我们。发现交通隐患问题,交通管理部门必需当即责成整改,下发整改通知单。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我们应该爱惜生命。注意交通安全也是爱惜生命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政府及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执行各项交通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文件的同时,提出对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要求。我们要落实安全监督和生产经营制度健全、措施具到位,健全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道路交通运输的职工要有安全意识。这种安全意识一方面来自教育。干部要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全方位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每时每刻对职工灌输安全思想。我们现在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会议和监督检查,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因此,当前频繁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日等活动,如抓好上级安全文件的学习给员工灌输事事想安全,人人为安全的观念,营造一种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来自职工自身的素质。职工自身应明白其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要对道路交通运输安全负责,为此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7

全国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现场会,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天就要结束了。

这次会议是公安部、交通部首次联合召开的全国性现场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梁嘉琨副局长到会指导,、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司法部、建设部、农业部等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同志应邀参会。会议期间,刘金国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大家实地考察了广西玉林市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的建设成果和先进经验;听取了广西、江苏、河南、浙江省宁波市、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等省(区、市、县)政府和广东、贵州两省公安厅、四川、湖南两省交通厅的经验介绍。

与会同志反映,这次会议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工作任务更加明确。大家普遍认为,金国副部长所作的重要讲话,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贯彻国务委员的重要指示和“3?26”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对近年来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科学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加强对人、车、路等道路交通安全诸要素的管理,进一步推进“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成果的集中体现。二是经验交流富有指导性。这次会议安排的7个现场参观点,9个单位所作的典型发言,各有特点,值得借鉴。特别是广西自治区北流市、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等地的经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会议印发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验,也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些单位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如金国副部长所讲,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坚持统筹兼顾、科学管理的工作方法,坚持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的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就能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开创了部门间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来自各省公安、交通两部门的领导和具体从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同志们齐聚一堂,相互交流推进“五整顿”“三加强”各项工作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加快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开创了部际间加强协作、携手共建的工作新格局。分组讨论中,有的同志说,两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性会议、共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大计,本身就是一个工作方法的创新。有的交通厅长给我说,金国副部长在讲话中,以较大的篇幅充分肯定了交通部门的工作,又设身处地地体谅交通部门的难处,言辞恳切,语重心长,使交通系统的同志们很受感动,很受鼓舞。我也深切地感到,在交通工作的成绩中,公安机关的同志们同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在养路费征收、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驾校管理与驾驶员培训、道路运输管理、打击“黑车”非法营运等诸多领域,两部门互相配合、通力协作,没有公安机关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交通发展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环境。与会的交通厅长们表示,尽管两部门工作分工不同,但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使命相同、目标一致,落实好“五整顿”“三加强”工作,全面推进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交通部门责无旁贷。

总的看,这次会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组织周密,富有成效。这不仅是一次推广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先进经验的现场会,也是一次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座谈会,更是一次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动员会、部署会。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开得很成功。在此,我代表交通部、公安部,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会议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向全体与会代表为会议成功召开所做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把这次会议贯彻好落实好,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是我们下一步必须完成好的重要任务。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

建制县、县级市和市辖区,既是连接城市与乡镇、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桥梁,又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县区道路交通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关系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县区的道路交通综合管理水平,改善交通安全环境,已经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成为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道路交通作为大众化的出行方式,安全状况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当前,县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高、责任大、任务重。既面临县乡道路交通参与者整体安全意识淡薄,车辆技术等级较低,道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水平不高,交通安全管控能力不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又面临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客货运输需求旺盛,居民出行趋于多样化,农村公路里程逐步延伸等新挑战。县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抓好了、抓实了、抓到位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就能得到根本好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能得到有效保障。

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丰富了“五整顿”“三加强”工作的内涵,深化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部署,是加快实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综合治理环节的重要举措。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的深入开展,必将为实现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下降的工作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也必将为增强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公安、交通两部门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负有重要职责,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围绕部际联席会议的工作部署,按照《平安畅通县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关要求,细化考核指标,量化工作任务,千方百计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扎实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建设,自觉服从和服务于道路交通安全目标的实现。

二、进一步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努力实现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步好转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面广、因素复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与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准、地域特征、气候条件、车辆装备、运输供给能力等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又与一个地区的公民素质、文化程度、安全监管体系、应急救援能力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受道路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自身特点所决定,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有赖于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有赖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不断消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做好攻坚克难、长期努力的各项准备,有重点、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是基础,提高靠创新,关键在落实,成效看合力。一是要在基础工作上狠下功夫。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没有特效药,必须遵循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律,要关注细节,精细管理,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驾驶员培训与考试、车辆技术结构调整、安全知识普及和宣传等基础性工作,强化安全源头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加快建立源头治本、政策治本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在工作创新上狠下功夫。要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更快地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协调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突破硬环境的约束,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多重手段,加快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立超速、超限超载等交通违章行为监控网络,健全费税、保险等经济引导机制,建立并完善具有长期、稳定的安全监管、考评及奖惩体系。三是要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赖于制度的逐步健全、措施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执行力和规范的基层工作做保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强化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把心思用在抓落实上,把精力投入到求实效中。四是要在形成工作合力上狠下功夫。欲谋成功,先谋人和。要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的框架内,切实加强公安、交通两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力度,既要尽职尽责,又要通力合作,还要互相补台,形成1﹢1大于2的放大效应。诚如金国副部长所强调的,交通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公安机关加强协调配合,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建立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提高打击违法违章行为的治理能力,提高为社会公众安全出行的服务能力。

三、进一步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道路运输安全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运输业的安全发展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当前,我国道路运输需求旺盛、车辆运行频繁,加之运输装备种类繁杂、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数量众多、素质良莠不齐,决定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别是营运客车载客量大、运行频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就是重特大事故。这就要求各级交通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常思百姓安危,常怀自警之心,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就当前而言,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实施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抓诚信奖惩。加快实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核和教练员教学质量排行榜制度;二抓质量监督。加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的贯彻实施力度,严格驾驶员培训机构市场准入,督促落实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建立“驾校经营、学员监督、部门监管、市场引导”的四位一体的驾驶员素质教育保障体系;三抓严格考试。加快落实《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严格考试标准,规范考试程序,进一步完善培训记录审核制度,健全公安、交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明确责任,共同筑牢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四抓教育整改。要彻底纠正行政管理部门参与经营驾校等违法行为,对培训教学和考试发证不规范,教练员、考试员队伍素质不高等现象,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

(二)着力加快营运驾驶员动态监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力度,加快推进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在全国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内,推进道路运输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立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监管平台。同时,要建立健全交通违法信息和事故信息通报制度,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要研究建立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制度,健全道路运输驾驶员退出机制。通过加快科技应用和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对道路运输驾驶员的安全监管能力。

(三)着力构建运输企业安全激励约束机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快实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督促运输企业对其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细化,逐步提高运输市场主体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建立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体系,并通过安全生产评估与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等级制度的有机衔接,将评估结果与客运线路审批或招投标、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结合,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同时,要积极推广承运人责任险招投标制度,降低保费,提高赔偿限值,增强运输企业抵抗安全风险能力。

(四)着力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能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要严格市场准入。对新申请进入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企业,交通部门要组织人员深入现场,实地检查企业人员、车辆、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情况,对达不到资格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严格从业资格考试制度,督促企业加强对危险货物从业人员安全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组织企业开展应急突发事件的演练,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三是要加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严格执行运输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和定期检验制度,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达到一级技术等级;四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采用GpS或者行车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动态监控,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水平。

(五)着力加强农村客运安全源头管理。要在加快农村公路、完善农村客运站点、发展农村客运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保障农村地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统筹考虑。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为切入点,全面构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严把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关,严防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经营者、车辆、驾驶人员从事农村道路客运;要共同研究引导和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提高农村客运车辆标准化程度和整体技术水平;要密切配合,加强对赶集、庙会和其它大型集会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超载和非客车载客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统筹解决好农民群众出行难与出行安全的问题。

(六)着力构建超限超载治理长效机制。要在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治超工作。以治超检测站为依托,继续保持交通、公安治超的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全国治超监控网络;要规范治超站点建设,落实违法扣分制度,推广计重收费模式,特别是要加大推广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力度,依法严厉处罚非法改装车辆,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真正从车辆生产改装、车辆注册登记、运输市场准入、货物装载等环节上严格把关,切实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等综合管理手段,开创治超工作由集中治理走向长效治理的新局面。

(七)着力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各地要进一步增加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资金投入,逐步扩大安保工程规模。要将公安、安监、交通三部门共同研究确定的事故多发路段,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纳入到交通部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范围。力争到“十一五”末,基本完成国省干线和重要旅游公路的建设任务,并创造条件逐步向县乡公路延伸,稳步开展公铁立交安全整治工作。同时,继续推行公路气象信息和出行信息服务制度,提高公路应急处置能力。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8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开阳”的高度,认识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积极研究解决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推进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进程。针对我县道路基础薄弱、安全设施缺乏及农民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的实际问题,要把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彻底改变“交通安全管理是公安交警和交通运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交通事故难以掌握”等模糊认识和消极态度,为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二、认清形势,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近年来,虽然我县道路交通事故有所下降,但在全县安全生产事故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大。2008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0起、死亡31人,其中,道路交通死亡事故26起(摩托车9起),死亡26人(含道外),直接经济损失48.11万元。究其原因:一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仍旧薄弱,道路隐患突出。2008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416.035公里,其中,县乡道路1947.035公里,占80.59%,三级以下道路2343.035公里,占96.98%;二是客运车辆少,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安全出行需求;目前全县营运车辆共有306辆,其中出租车124辆,不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三是机动车辆明显增加,特别是摩托车增加较快。全县有近9万辆机动车,其中农用车2千多辆、摩托车6万辆;四是道路交通管理力量依然显得薄弱,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存在失控漏管现象。全县现有交通民警25人,交通协管员29余人,但就2416.035公里且仍在增加的通车里程、基数近9万辆机动车和5.8万名机动车驾驶员而言,道路交通管理力量十分薄弱;五是驾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见人就拉,见车就坐已成陋习;六是大量农用车、摩托车无证驾驶和车辆安全性能没保障。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给和谐开阳建设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强化措施,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创新机制,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网络体系

(一)县政府成立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道路交通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在明确或聘请专职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的基础上,将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明确为本村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形成县、乡(镇)、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网络。

(四)层层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从县到县直部门、到乡(镇);县直部门干部、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到驾驶人,层层签订安全管理、安全驾驶责任书,各级有关部门实行“一车一档”、“一帮一”、“一盯一”等管理办法。

(五)明确乡(镇)人民政府、派出所、交警大(中)队、安监人员、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形成既分工、又协作,横到边、纵到底的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六)将行政村交通协管员经费补助按《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纳入县财政预算。

四、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堵塞漏洞。建立完善乡(镇)包村、村包组、乡(镇)干部包片、单位包职工的管理机制;建立农村“红白喜事”、传统节日、赶集(场)交通安全“打招呼”制度,安全管理人员跟集(场)等制度,及时消除农村群众搭乘低速汽车、拖拉机、三轮汽车的严重违法行为,杜绝由此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派出所、交警大(中)队、农机安全管理站、行政村要建立健全农村客运机动车及驾驶人、低速汽车、拖拉机、三轮汽车、摩托车的台账,实行“一车一档”“一人一档”管理,并督促无牌无证车辆完善车辆相关手续,全面落实监管职责。

(三)县公安局要按照公安部《关于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市公安局《关于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基层派出所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依法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交通安全宣传、机动车入户登记、建立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台帐、开展道路隐患黑点排查等作用,加大在县、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特别是事故多发路段的监管力度。协助有关部门清除占道、黑点排查治理工作。协助驻村(片)民警、治安联防队员、村支两委、村民组长加强源头管理和交通安全宣传以及交警对辖区内机动车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

(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要全面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一是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和安全形势研判制度;二是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管理主力军作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管理,努力形成严管长效机制;四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路面管控,加大打击违法行为力度;五是维护辖区内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辖区内道路畅通有序,不断组织开展专项行动,采取打突出、打重点的形式,达到带动一片的效果;六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源头管理,抓好驾驶员的考试、考核工作和监督各类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七是重点整治客运车辆超员、超速,农用车、报废车及二、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未戴安全头盔、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并从县城中心辐射到乡镇到村。

(五)县农业局要加强对农用车驾驶培训机构和驾驶员发证工作的全面检查,严格查处违法发证行为;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并采取定期下乡和预约上门等多种便民、利民措施,实现车辆管理业务向农村延伸,解决农民群众办牌办证难等问题,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办牌办证率、定期检验率。

(六)县交通局要加大对全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对“村村通”公路建设、管养的投入,完善乡村道路安全设施和标识标牌,逐步改善乡村道路通行条件。对存在严重交通隐患的重点路段和危险路段,明确责任,抓紧整治;制定和组织实施农村客运方案,构建覆盖农村所有集镇、重点区域、重要路段的四通八达客运网络,逐步解决农民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等问题。

(七)县教育局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师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八)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及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发现的非法营运,非法载人的机动车和摩托车超员、未戴头盔等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同时,加强内部车辆管理和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九)县安监局要加大对有关部门落实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的督促检查力度;并协助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十)公安、交通、农机、安监等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部门间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例会机制和工作协作机制,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及时沟通,齐抓共管,形成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良好格局。

五、坚持疏堵结合,多渠道扶持和发展农村客运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意见》的精神,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和重在治本的原则,多渠道扶持和发展农村客运。一是制定与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有效结合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突出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农村客运线路规划和运力投放规划等重点,加强和规范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二是坚持新建农村道路与农村客运站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方针,力争农村公路发展建成一条,验收合格一条,客车通达一条;三是在确保营运安全前提下,简化农村客运班线审批手续,做到随到随办;四是通过减免相关税费等措施培育农村客运市场,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客运,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五是增加营运车辆(县城增加出租车、乡镇根据实际确定);六是统一营运车辆颜色,区分营运和非营运车辆;七是组建赶集(场)车队;八是统一核定农村营运票价,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等问题。

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驾驶人和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的职责,结合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一是采取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规定列入村规民约,加强人民群众的日常教育和行为约束;二是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在街道、主要路口和客运站点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墙、警示墙,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党和政府解决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政策措施,宣传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以及摩托车超员、超速的严重危害性;四是利用身边案例教育群众,发挥交通安全宣传的引导和警示功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出行观念,增强遵纪守法和交通参与的自觉性;五是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文明村”、“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发挥交通安全文明单位的辐射和示范功能,达到宣传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七、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针对辖区道路上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无牌机动车上路行驶、摩托车超员及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规律,定期与不定期组织乡村干部、交通安全协管员、交警大(中)队、派出所民警、安监人员、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和查处辖区道路上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二)加大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针对全县道路的实际情况,一是组织交通、安监、公安、农机等部门加大对全县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和危险路段排查;二是统筹安排、有效整合各项交通治理专项资金,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辖区内道路通行条件,提升道路等级,改善道路状况;三是逐年加大对公路建设、管养的投入,逐步治理通行公路的交通安全隐患;四是交通部门加大对通乡、通村公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治理力度,并增设必要的交通标志;五是县政府继续将道路隐患治理纳入为民办实事之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特别危险的道路增设1000米防护设施和20块永久通安全警示标志牌。

(三)公安、交通、安监、农机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针对道路上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严防漏管失查,形成严管重惩的高压态势,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失控漏管问题。

八、加强督查,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县人民政府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加大对相关部门和单位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职责的监督检查,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制度。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9

一、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交通工程所涉及的问题缺乏广泛系统的分析、研究。缺乏一个权威的综合性强的研究机构对道路交通工程合理设计布局。

(二)交通管理法规政策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管理手段、方法落后。道路交通发展日新月异,而管理方法则相对滞后。如突击整顿、人海战术等,短期看,不否认其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效管理的角度看,其效果却事倍功半。制定交通管理规定,应以交通工程为理论基础,并进行大量的调查、论证。而目前的状况是,仅仅考虑存在的问题或凭管理者的单方意志,就出台一项管理规定。如部分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指意模糊,自相矛盾,让驾驶员无所适从。有些道路由于管理的需要设置了新的交通标志,而旧的标志仍在原地,致使该路段由于管理上的疏忽造成交通混乱。

(三)交通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道路交通管理从其内容看,主要由道路管理、车辆及驾驶员管理、交通设施与信号控制、交通安全宣传、交通流组织与疏导、交通事故处理与预防、交通情报通信等分支系统组成。这些系统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只有各系统有效地工作,才能达到确保交通安全畅通的目的。但目前交通管理各分支系统结构设置不合理,工作缺乏相互联系,各自为政,出台的管理措施往往单从一个部门、一个方面出发,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四)“堵”多于“疏”。交通管理的最高原则应是创造畅通、舒适的交通,让交通参与者尽快到达目的地。因此交通管理中“疏导”比“限制”更为重要。

(五)交通安全宣传缺乏针对性,方法单一。从交通管理的“三e”之间的关系来看,交通法规是核心,交通工程是基础,而交通宣传教育则是将法规和工程加以具体化、形象化,推广到千家万户的媒介。因此宣传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交通管理工作的成效。目前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在面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发挥提高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的桥梁作用还做得不够。时代的不断变化,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变,对交通参与者的要求、安全教育的目的也要不断更新,交通管理部门对此研究还不够深。

二、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树立现代科学交通意识。作为道路交通管理者,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在指导思想和措施实施两个方面适应新的时代,要彻底摒弃一切旧的工作和思维方式,提高科学管理意识。特别是要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认真地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管理效益,通过艰苦、努力的工作,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交通管理基础工作。交通管理的对策与措施必须以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交通工程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应从研究和掌握道路交通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入手。必须有一个权威的、综合性强的研究机构对交通工程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广泛的系统分析。

(三)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实施道路交通管理。现代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目的、特定功能是由若干个目标或指标组成的,不能单一从某一个部分、某一个指标来思考和解决全局问题。即使每个职能部门的工作都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能保证交通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是最佳的。因此,要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取得系统在确定目标下整体动态的最优效果。在交通流组织与疏导管理中,要从具体工作使对一条线、一个区域直至更大范围内的管理效能达到最优。如处理一起交通事故,全面细致勘查现场,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进行详细拍照、绘图等等,对于事故处理固然重要、有利,但由此也会造成长时间交通堵塞,给一条线、一个区域,甚至更大区域带来严重后果,给全局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在交通管理中必须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来进行管理,建立合理的系统组织结构,提高系统整体的功能和效益。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广泛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道路交通管理,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全面提升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总体目标,通过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以年控制数为基数,实现三年"零增长",坚决遏制群死群伤、影响恶劣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力争年底建成平安畅通县。

具体目标:

(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健全。成立县、乡镇、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领导组织机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平安"考核内容,将事故死亡指标、创建交通安全村作为安全生产指标和综合治理考核内容纳入乡镇目标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善。省道和县乡村道交通标志标线、安全防护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设施齐全,事故多发路段得到有效治理,县乡村道安全通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明显下降,车辆超速、无牌无证、酒后驾驶、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货车超载超限以及客车超员等严重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城区道路交通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四)群众守法意识明显增强。道路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入,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交通守法率明显提高,全社会共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氛围基本形成。

(五)执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执法队伍建设更加正规,执法管理工作更加严格、公正、文明、规范,群众对交通管理执法满意度明显提高。科技装备得到加强和充分应用。

三、任务措施

(一)明确乡镇政府道路交通安全责任

1、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各乡镇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主要领导负责制,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督促辖区有关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单位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人(业主)交通安全责任制。

2、建立乡镇交通管理工作站。未设交警中队的乡镇要在乡镇政府设立交通安全管理站。按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县农村乡镇逐步建立交通管理工作站,今年月份先在新渥、大盘二个乡镇试点,在此基础上,于年底前在没有建驻公安交警中队的乡镇全面铺开。人员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可由县乡镇财政和县交警大队共同解决。

3、建立农村行政村交通管理自治组织。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各行政村要依托农村治保组织和企业保卫组织,聘用交通安全协管员,建立交通管理自治组织和交通安全协管员制度,把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到(村)居委会和公路沿线企业,做好交通安全基础排查和宣传教育工作,逐步形成道路交通安全三级管理网络,从而使农村道路安全状况得到有效改观。

(二)强化交通安全知识普及

1、建立基层宣传网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在行政村、社区、学校、重点单位和公共场所普遍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在公路沿线的村庄、企业和学校,建立交通安全示范单位。

2、建立交通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司法部门要将《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交通法规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校法制、德育教育中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内容,并将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纳入学生个人操行评定。

3、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宣传部门要指导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信(包括移动、联通)等有关单位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义务将交通安全宣传纳入社会公益宣传范围(不少于公益广告总量的3%),制定规划,形成制度,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和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栏目,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开展交通事故警示教育。

4、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公安部门要结合群众办牌办证、接受交通违法处罚、处理交通事故等业务及日常执勤执法工作中,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车管所、驾驶人考试场及有条件的执勤岗点展出交通安全宣传挂图,播放光盘。要加强对社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指导,建立宣传教育活动的责任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项宣传教育活动。交通部门要指导客运企业等重点单位,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内部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发挥客运企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农业(农机)部门要结合农时特点,采取适合农村特点的有效形式,加强对拖拉机驾驶人的安全宣传教育。

5、建立宣传监督考核机制。安监部门要发挥协调、监督职能,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安全监管和考核的重要内容。监察部门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单位,除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外,会同安监部门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加强舆论监督。

(三)深化道路交通秩序整治

1、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车辆超速、无牌无证、酒后驾驶、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货车超载超限、客车超速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不间断集中整治,齐抓共管,保持严管重处高压态势。加强主干线公路和交通事故多发、易拥堵路段的交通管理,充分利用测速仪、酒精检测仪和电子监控等科技设备,及时查纠交通违法行为,维护正常交通秩序。

2、规范城镇交通秩序。公安部门要定期组织交通安全形势分析,抓住重点车辆、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重点路口路段、重点时段开展专项整治;建设、交通部门要统一道路占用、挖掘审批,加大车辆在人行道上乱停乱放的处罚力度,加大各类违章占道经营、施工、堆放物品的治理力度,保障道路畅通。交通部门要加强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强出租车规范营运管理。要合理调整公交车停靠站站距,科学合理安排公交线路。

3、严格客运班线安全管理。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建立道路通车会审制度,对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严禁客运班车通行。

4、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机动车流量大、事故多发道路的管控。农机部门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农用车、拖拉机上路行驶安全管理,充分发挥交通协管员作用,维护农村交通秩序。

5、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制定完善危重伤员应急救援预案,在年底前建立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急救网络,实现快速联动。全县医院对交通事故危重伤员实行先救治、后付费,不发生因未支付费用而延误危重伤员救治的问题,形成交通事故伤员抢救"绿色通道",降低交通事故死伤比。保险机构要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浮动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增强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要本着方便保户的理念,加快理赔速度,保障保户权益,做好机动车承保与道路交通事故的理赔服务工作。

(四)加强车辆和驾驶人等源头管理

1、加强对驾驶人培训和考试发证的监督检查。交通、农机、公安部门要督促驾驶员培训学校严格落实教学大纲各项要求,增加驾驶人安全知识、实际道路驾驶、紧急救护知识等培训内容,强化驾驶人素质教育。公安、农机部门要严格驾驶人考试、发证工作,增加相应考试内容。对不按规定进行培训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

2、加强车辆运行和维修管理。交通部门要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和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加强汽车客运场站安全监督,督促运输企业建立行车日志,安装行车记录仪,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年底前要全部完成危化品运输车和9座以上客运车行车记录仪或GpS系统的安装工作,严格落实危化品运输车各项管理措施。要加强汽车修理行业的管理,督促其建立汽车维修档案。工商和质监部门要加强对车辆零部件及安全防护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经销假冒伪劣车辆零部件行为的打击力度,与有关部门的配合,规范道路沿线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活动。

3、加强低速货车和拖拉机安全管理。公安部门要加强对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的管理,严格落实车辆和驾驶人定期检验、审验制度。农机部门要把好上路行驶拖拉机,尤其是手扶变型拖拉机的登记、检验关,加强拖拉机驾驶人安全监管。

4、规范学生接送车管理。教育、交通、公安部门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辆的监管,年底前督促中小学、幼儿园落实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建立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制度,指定专人具体指导和帮助学校维护交通安全环境。

5、加强信息管理与报送。公安部门要建立完善车辆、驾驶人管理及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每季召开一次例会,定期相互通报有关管理信息。各乡镇、交警部门要按县委县政府紧急信息报送要求,做好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情况报送工作。

(五)完善道路安全设施

1、对重点路段安全隐患实行集中整治。交通部门要加大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排查整治力度,杜绝违章占用路面行为,逐步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公安部门要加强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定期将交通死亡事故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及乡镇;每年要列出一批重大事故隐患路段,由政府挂牌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布。

2、完善现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财政、公安部门要加大道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主干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对县乡公路、康庄工程道路,尽快完善隔离、防撞等安全设施。

3、加强新建、改建公路安全设施建设。道路建设部门要按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有关规定,做到新建、改建道路时,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监控、防撞护栏及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标准与道路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交警部门应当参与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对无交通安全设施或者交通安全设施达不到安全标准的公路,不得投入使用。

4、改善城区交通设施。建设、公安、规划部门要根据交通实际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对城区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进行调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道路整体通行能力。继续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清晰美观。规划设置公共停车场,加强对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凡新建、增建大型公共建筑、商业区、风景旅游区必须按照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

5、深入开展公路路口和隧道专项治理。交通、公安部门要以省道和城区主干公路为重点,对公路路口和隧道实行专项排查和整治,完善限速、让行、警示等交通安全设施;交通部门对不符合公路建设标准的路口建筑物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视距的绿篱、广告牌(灯箱)等障碍物,要予以清除;电力等相关部门要解决好隧道和夜间事故多发路口的通行安全照明用电。

四、考核评价

由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评价标准,每年12月中旬对创建活动进行考核评价,重点考评乡镇政府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相关部门完成主要工作任务、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畅通水平、公众交通安全意识等内容。要落实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调查、处理。凡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的,辖区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向县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列入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考核规定处理,并对负有监督、管理和领导责任的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党纪政纪和刑事责任。县政府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也将予以表彰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实施平安畅通县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县创建平安畅通县活动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志身担任组长,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徐峰和副县长方宝康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委办、县府办、宣传部、创建办、交通局、建设局、安监局、教育局、农业局、财政局、监察局、司法局、发改局、国土局、质监局、卫生局、供电局、广电台、电信局、交警大队、各乡镇等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交警大队),主任由交警大队大队长担任,抽调安监、交通、建设、交警大队、农业等部门有关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创建工作。各镇乡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道路交通安全创建工作领导机构。

(二)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各乡镇、相关部门要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创建平安畅通县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周密部署,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