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学就业前景十篇农学就业前景十篇

农学就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3:00

农学就业前景篇1

关键词: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38-02

1研究背景

失地农民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而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更是许多地方政府争先投资和发展的对象。景区的大规模建设发展,必然会出现征地现象,景区失地农民问题随之成为景区发展急需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陕西省作为旅游大省,近几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全省旅游总收入逐年上升,2007年旅游总收入504.1亿元,2008年、2009年分别为607.0亿元、2767.94亿元,增长幅度逐年提高。西安市长安区辖区是秦岭北麓主要景区(点)集中地,特色自然景观有: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园区、南五台、青华山、嘉午台、观音山、高冠瀑布;人文景观更是数不胜数:兴教寺、西周车马坑、华严寺、翠微寺等。

这些景区的发展都会伴有失地农民的出现,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实现景区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到双赢,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

2长安区景区失地农民现状分析

2.1旅游发展导致景区农民土地意识的变迁

长安区特色景区多为山地,景区失地农民在旅游发展之初,交通不便,生活困难,对旅游的发展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抱有美好的期待。但是受中国传统农民土地意识的影响,旅游发展初期政府的征地工作无论农民支持与否,他们都处于比较被动的接受地位。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家乡自豪感逐步提升,农民的这种场所依赖感使他们更眷念家乡的土地,相比入城的农民工,他们更加关注家乡的土地,更愿意依靠家乡的资源生存。目前长安区景区失地农民即处于这种情况中,他们更加关注社会保障、就业安置、被征土地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利用等问题。

2.2景区失地农民从业多与旅游相关

相对于一般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景区失地农民从业多和旅游相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服务人员和相关从业者,加之多数景区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导致景区失地农民多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3景区失地农民目前所采取的主要安置办法

对失地农民采取多途径的补偿安置,是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长安区景区失地农民所采取的补偿安置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货币安置:货币补偿安置是采取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征地补偿费包括三个部分:被征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2)招工安置:对于失地农民就附近工厂或企业进行优先录取招工录用。

(3)集中搬迁安置:景区农民原多住于山中,在景区发展的过程中,为其在山下集中建房,进行搬迁安置。

(4)土地开发安置:开发方有一定的预留地,将这部分预留给失地农民进行耕种,失地农民身份并未改变。

3长安区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征地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不灵活

货币补偿安置是失地农民主要的安置方式。无论从其核算标准上还是考虑到农民失去耕地后需要再就业,社会保障转向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等,其补偿水平相对于失地农民而言严重过低。

3.2劳动力转移方式单一,贫富差距日趋明显

景区失地农民劳动转移多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是第三产业,旅游市场的波动性导致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景区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景区发展休戚相关,景区开发不合理,发展不景气,失地农民就面临着失业。

与此同时,即使景区发展迅速,不同的从业种类会导致较大的贫富差距。经营住宿、餐饮、照相等工作收入较高,而环保工作、安全工作等收入较低,收入差距的加大导致景区失地农民两极分化,矛盾增加,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3.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景区失地农民在意识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养老问题多停留在“养儿防老”的老观念上,对社会保障体系认识尚浅。其次从国家的征地补偿政策上不难看出多是一次性的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计划。

4建立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4.1完善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政府征地,使景区农民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难免会出现些许不适应现象。政府补偿金和非正规就业形式只是弥补了失地农民的部分经济损失,没有解决其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年纪较大的农民相对于年轻劳动力而言缺乏竞争力,就更要求相应社会保障制度的跟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多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济为辅助,相应的保障项目在发展中不断改进。

4.2建立景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就业安全

景区失地农民的工作性质多为非正式的、临时性的工作,以土地换取这种非正式的工作对失地农民来说有失公平。

另外失地农民的工作多与旅游相关,员工的从业素质直接影响到顾客满意度,影响到景区的发展。长安区山地居多,农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无论从心理素质还是个人能力,从业都需要正规的就业培训。因此从长远看,临时工虽然降低了景区运营成本,却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而景区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造成就业人群的局限性,为了达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对相关就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成为正式员工才是景区和农民双赢的就业政策。

4.3大力发展景区旅游业,充分发挥母产业作用

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给农民更多就业机会。长安区景区为近郊景区,“一日性观光旅游”占很大比例。提高“景区过夜率”,发展休闲旅游、娱乐旅游、体验旅游等特色模式,丰富旅游产品,爱护旅游环境,使景区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母产业作用,真正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5结语

随着景区开发事业的进行,景区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征地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解决好景区失地农民问题成为缓解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举措。社会保障安置问题首当其冲,结合自身特点,在旅游发展中解决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问题对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农学就业前景篇2

关键词:观光农业;旅游业;农业旅游

1观光农业的定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也感觉到了环境的破坏和生活空间的压缩,而观光农业对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创收就业,保护乡村生态景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发展观光农业,可以间接解决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收效,逐渐受到重视,在全国各地均有发展,前景优良。

观光农业亦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观光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定义,不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科学定义,取早期较为全面科学的描述定义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传统的或现代的)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在至少保证基本生产(或生活)功能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赋予其观赏、品尝、购买、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的旅游功能及其组合,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或农村)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形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1]。

因此,观光农业这一概念中包含了生态学、景观学、农学和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值得探讨且组织开设相关课程,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较为前沿的知识,利于未来的就业创业。

2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2.1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

2.1.1萌芽阶段。观光农业早在19世纪便已经初现雏形。

19世纪30年代,欧洲部分城市就有了农业旅游活动。而意大利在1865年甚至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2]在这一时期还没有观光农业概念,在乡村观光游览仅仅是上层阶级休闲娱乐的一个副产品。农村居民并没有把旅游带来的额外收入当做新型的产业,也没有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并没有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融合。

2.1.2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或者农业萎缩等多种原因,陆续出现了具有观光职能观光农园,结合了食、住、游、购多元素经营,并逐渐产生相应的专职人员,这标志着观光农业从传统的农业上产和旅游业中独立出来,并且找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点,成为新型的交叉产业得以发展。

2.1.3扩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观光农业得以持续发展。随着各地城市化的加快,游客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赏,而更加倾向于亲身实践,同时,可持续的生态思想为大多数人认知,因此观光农业开始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2国内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2.2.120世纪8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观光农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雏形。在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率先开办了荔枝节,当时主要是为了招商引资,随后开办的采摘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随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的应用,各地结合自身农业特点、资源优势和风俗文化,陆续开始开展相似的、规模化的观光农业产业,这些产业大多设在农业资源基础较好、特色鲜明、交通便利的城郊结合部。

世界各地观光农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也触发了中国本土观光农业的迅猛发展,并且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观光农业规划理论的逐步摸索。

2.2.220世纪9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观光农业以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亮点。到1999年全国已开发观光农业相关的100多个项目、50多个景点,同年我国还首次召开了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研讨会,随后陆续召开相关研讨会,观光农业收到学术界重视。

2.2.3近10年的发展状况。进入21世纪后,观光农业不再局限于大规模开发规划模式,各地又有了新的探索,更加强调生态型、休闲性、科技性,更加多元化。主要的发展方向有2种:

第1种为以休闲体验为主的乐农参与型,这种类型一方面表现在大规模的农业采摘园,同时近年来小型的“农家乐”也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小规模经营直接让农民增收也更具特色。

第2种是以观赏度假为主的非参与型,这类型的观光农业产业大多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同时有可能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与其他休闲娱乐产业相结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3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3.1发展背景与原因

3.1.1休闲时间的增加。观光农业接近于或者可以归类于休闲旅游的一种,观光农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加的休闲时间成正比。据统计,在18世纪前人们可用于休闲的时间只有17%;19世纪为23%,现在人均的休闲时间已经达到40%,预计2015年以后将达到50%。[3]

近年来,中国人的闲暇时间迅速增长,实现了西方国家花100余年的时间才达到的休闲境地。目前我国已经有法定假日114天,再加上国家正在逐步推广的带薪休假制度,一个普通中国人的闲暇时间也有望达到120天。也就是说,我们将有1/3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休闲日渐成为中国普通人的常态生活方式。

3.1.2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公报,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一直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基本保持7%~8%的持续增长速度,这为休闲旅游的发展培育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这标志着中国人已经由温饱型消费转变为生活质量型消费。

3.1.3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必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衡量标志之一。城市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促进交通、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流,促进社会分工的同时使得城市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提高。但城市化同样也以牺牲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为发展代价,城市中充斥着人工景观,人口稠密,拥堵不堪,也使城市居民对休闲放松、亲近自然的短途旅游需求更大。观光农业回归生态,又大多在城市近郊,因此符合城市居民的需求。

3.1.4农耕文化的影响变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很久以来居于统治地位,沉淀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在人们脑中已经是根深蒂同,如同被镌刻在基因里一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思想,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以农为本”的思想[4]。我国的传统文献中有大量农业和农村的内容,有的甚至已经成了中国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因此在我国发展观光农业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近年来,尤其是“三农”政策提出后,农村有了巨大的发展,农民增收,但是相对的人多地少、农村相对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农业发展相对瓶颈需要转型,这就为观光农业这种新型农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转移的手段之一。

3.1.5旅游消费观的转变。近5年来,全国各大景点皆人满为患,出现所谓“井喷”现象。面对庞大的假日旅游群体,景点数明显不足,亟待开辟新的旅游休闲空间。同时,假期景点的拥挤,导致出行者期待假日放松的旅游需求无法被满足,传统的“游山玩水看大庙”的旅游消费观念渐渐改变。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人们乐于周末出游,不一定需要风景名胜,只需要回归自然,就在城市周边地区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农村清新的空气和纯朴的民风,身心就可以得到放松,这些转变为观光农业送来了发展空间。

3.2现阶段发展存在问题

3.2.1主题定位不明,文化深度不足。现在许多观光农业景区,尤其是小户聚集经营形成的“农家乐”跟风现象严重,并没有深度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对自身定位有失偏颇,无法形成特色产业链,相反产生恶性竞争不利于当地的观光农业发展。游客来此除了看看花、打打牌、唱唱歌以外,无所事事,略显单调和枯燥。娱乐设施较为简陋,除了几张用于打牌喝茶的桌椅外,几乎没有别的设施,缺少新意,处下初级阶段的休闲农业旅游形式。

3.2.2市场意识淡薄,后期管理混乱。各地农业观光景区大多坐等游客上门,处于被动接待状态,不善于运用市场营销手段打开客源,而后期往往会因为资金周转不善或者盲目扩张造成混乱。

如笔者曾经走访的陕西西部兰花生产基地,是前期花费大笔资金投资建设的高新兰花生产基地,并且辅以多种高新作物生产,但是在到达该基地前,在周边城市询问当地人,竟不知有此基地,该基地也没有专车能够到达。进入观光园后,发现多处土地由于后期资金周转问题,处于半荒芜境地,管理不善。

而在常熟当地兴福寺附近茶园观光饮茶时,同样也碰到小本经营的“农家乐”,恶性竞争盲目扩张行为,在白天客流量较大时对凉棚进行扩建粉刷,噪音和油漆异味使游客们无法静心休闲,纷纷离开。

3.2.3景观生态观缺失,设施与农村环境不合。目前部分观光农园,前期开发跟风,并没有做合理的景观规划,很多设施人工化痕迹明显,为了迎合城市居民走出“水泥沙漠”的需求,机械地把市区常见的宾馆餐饮设施搬进郊区,反而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景观生态,也无法使居民享受到真正亲近自然的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本末倒置的思考方式使得观光农业发展后继无力。

4结语

在开设观光农业的相关课程时,不仅应该对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教学,还应该结合各地实例,有针对性地探讨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利弊和问题,让学生对这一分支课程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笔者写下这篇论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江山,邹志荣.浅析“农家乐”及其景观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3闻作祥.文化休闲产业有巨大发展空间[J].中外企业文摘:54-55.

农学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农业旅游;广州;对策 

 

1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旅游业不但是一项经济事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利用农村资源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手段。为此,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要求各地加强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农业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为各方人士所关注。而在我国,特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农业旅游最为发达。本文以华南大都市——广州为例,研究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原则和对策措施。 

 

2.农业旅游的特点与发展动力 

 

2.1农业旅游的特点 

(1)休闲性:农业旅游景点以乡村风情为背景,集观赏、娱乐、科普教育、餐饮、住宿、参与性活动于一体,动静结合、老少皆宜,因而有着很强的休闲性。其消费群体也主要以本地市民为主,市场辐射范围不大,但总体市场规模却很大,非常适合市民的近程、短期出游。 

(2)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农业旅游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淡季、旺季的区分较为显著。 

(3)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常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旅游的吸引物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农业旅游产品类型也因此有着强烈的地域差异。 

(4)依托性:农业旅游景点主要依托城市和旅游景区。农业旅游景点多分布在城市的近郊、远郊地区以及大型旅游景区附近。这是因为一方面本地城市市民是农业旅游景点的主要市场;另一方面因为在大型旅游景区附近发展农业旅游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前者所带来的“溢出”影响。 

 2.2农业旅游的动力 

近年来农业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其根本动力在于:一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急需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而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开发成本较低,“门槛”较低,回报率较高,从而促使农民、农业企业以及旅游投资商纷纷投资开发农业旅游。二是近年来农村环境正在迅速改善,交通日渐便利,从而为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农业旅游特色鲜明。在全球化冲击之下,城市的文化特色已经越来越淡,而相对来说,农村的文化特色保护得越好,农业旅游对城市人来说就越有吸引力。 

 

3 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3.1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投资规模的扩大,广州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旅游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多样。农业旅游是广州1990年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旅游产品,但其时规模尚小,进入新世纪后,农业旅游景点数量迅速增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旅游已成为广州份量越来越重的一个旅游产品。最早的广州农业旅游景点可能是1990年中期兴起的化龙农业大观园。此后,番禺的横沥度假农庄、亲亲农庄等相继开业。2000年后,广州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水果世界、宝桑园、金颖园等集农业科研基地与旅游景点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旅游景点也纷纷出现,一改前一阶段农业旅游小打小闹发展的局面。 

 

3.2市场特点 

广州农业旅游景点的市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中小学生春游、秋游、科普教育市场。广州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中小学生数量上百万,一般来说,每到春、秋季节,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乡村进行观光游览、学习农业知识,进行科学教育。因此,这一旅游市场规模巨大,且非常稳定,是农业旅游景点很重要的客源市场;二是节假日、周末的家庭出游。近年来广州市民热衷于在节假日、周末到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玩,既可以在清新的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品尝到新鲜的蔬果,还可以参与农作,体验农村生活,教育子女,联络家庭感情,而且花费不多,出行方便。

广州农业旅游市场存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农业旅游市场以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且潜力巨大;二是散客所占比例较大。团队客主要是中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而由旅行社组织的其他团队客较少;三是农业旅游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广州农业旅游的旺季是每年的4~10月份。因为这一时间段是农作物长势最好的时期,新鲜蔬菜、瓜果较多;四是家庭游客较多。许多家庭到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览、玩乐时,一般都是全家出动;五是自驾车游客增长较快。近年来由于私人小汽车增多,农业旅游景点接待的自驾车游客越来越多,六是农业旅游景点的游客主要为广州本地市民,来自市外的游客所占比例不大。 

 

3 3发展意义 

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第一,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随着广州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和市民机动化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走出城市、走向农村,体验农村生活、学习农村知识,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第二,促进了一些大型农业科研基地从单一的生产科研功能向生产科研与综合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转型,使丰富的人力资源、产品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经济收益。第三,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第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许多农业旅游景点的生产服务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一些农业旅游景点的成功发展,还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如从化大丘农业庄园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兴起了多个以火龙果为主要水果种植品种的农业庄园。第五,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目前,广州的旅游产品以商务、会议、展览、美食等城市旅游为主,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则明显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因此,农业旅游的迅速崛起,有助于丰富、完善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使得广州的旅游吸引物更为多样化。第六,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及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达到繁荣农村、“旅游扶贫”的目的,二是有利于改善农村社区环境、道路设施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相对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三是保护农村中的古老文物、建筑、风俗、传统工艺文化等,并促进农村文化的提升和新农村文化的建立。 

 

3.4 问题与挑战 

(1)农业旅游景点大多缺乏特色。广州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农业景点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农业旅游景点缺乏特色,多数景点是对农业资源的简单利用,如采摘、品尝、餐饮等,而缺乏对农业活动、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缺乏品牌塑造意识,缺乏较高的项目组织、设计、创新能力。这样就使得农业旅游景点的项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从而也就缺乏持续的吸引力。 

(2)农业旅游景点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广州农业旅游景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民或农村集体自发开发的农庄、农业果园等旅游景点,如瀛洲生态公园;二是由科研基地、农业基地发展而来的旅游景点,如广州水果世界、金颖园、从玉菜业有限公司等;三是旅游投资商投资开发的农业旅游景点,如百万葵园、祈福农庄等。前一、二类,旅游人才都很缺乏,即便是象金颖园这样的大型农业科研基地,虽然有着非常好的农业旅游资源,在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但是旅游专业人才却十分缺乏,因而使得景点的项目设置、市场促销、景点管理都没有充分发掘潜力,旅游接待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导游解说人员达不到专业要求。从而导致宝贵的旅游资源被浪费,旅游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 

(3)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不是很合理。主要是农业旅游景点的分布较为零散,既不方便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也不方便游客出游,还不利于形成集聚效益。而在我国农业旅游最发达的成都市,最为知名的几个农业旅游景点都具有较大规模,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 

(4)对农业旅游管理较为滞后。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点多、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等情况,而相关的管理没有跟上。但是,农业旅游的管理却不容再忽视下去。因为,它一方面关系到农业旅游产品的长远发展,只有形成规范的管理,这一行业才能够真正吸引有资金、技术、市场实力的商家进入其中,也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广大游客的身心安全。农业旅游涉及到品尝、采摘、耕作、住宿、娱乐等活动,都有可能影响游客的身心安全。在过去,由于农业旅游接待的游客规模不大,这些问题尚不突出,现在随着农业旅游接待的规模日渐扩大,一些游客与农业旅游企业、从业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应用而生,一些安全事故也会出现,而用一般的法规政策无法对它们进行规范,因此,急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也急需要有关部门承担起管理职责。 

 

4 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则 

 

4.1原则 

(1)特色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注意突出特色,特色即吸引力,特色即竞争力。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企业。依靠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发展不同特色的农业旅游景点,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关键。而名胜古迹和名优特产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无形资产,与之结合,可提高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和社会知名度。 

(2)文化原则。旅游与文化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具有较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才会有持续吸引力。农业旅游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才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提升知名度,而且做到经久不衰。农村地区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因此,应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民俗艺术,如风俗传统、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提升农业旅游的品位。 

(3)环境原则。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农业旅游,顾名思义离不开农业。但仅有农业而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也就无法成为农业旅游。因此环境是首要的条件。在发展农业旅游时,应以不得妨碍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前提;同时,旅游景点的项目设计、解说服务、配套设施等都应体现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游客在休闲旅游的同时,还获得环境保护的教育。 

(4)市场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例如,可以借重要的旅游景点,统一品牌,促进农产品外销。各个农业景点还应注意瞄准特定的细分市场,确定好自己的发展定位,做好产品设计,形成竞争优势。 

(5)乡村性原则。农业旅游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活动,就要明显区别于城市旅游活动,因此,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注意突出乡村的特点,也就是自然、生态、农业活动应是项目设计的主题,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持乡村的特色,在建筑的体量、用材、造型、采用的服务设施、绿化、道路等等方面都应有乡村风格。 

(6)体验性、参与性原则。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一定要注意突出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性、参与性。现代人的消费,特别人是旅游,有着强烈的体验意识、参与意识。人们不再愿意被动地接受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而是更期望自己能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农业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就可以创造条件让游客得到各种体验,得到稳定的、明确的、独特的并有价值的体验。而景点的吸引力、品牌形象在游客独特的体验过程中,将深刻地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农业旅游景点有着很好的条件为游客提供体验服务,如菜场让游客自己采摘蔬菜,在果园可以让游客自己采摘水果,在茶园可以让游客摘茶叶、做茶叶、学习茶艺,在奶牛场可以让游客挤牛奶,等等。农业旅游景点让游客参与到农事活动当中,不但可以提高游客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

4.2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对农业旅游景点的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制定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发展观光农业规划书”等政策规章规范,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四川省成都市也曾制定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等地方标准,效果都非常不错。广州也应该制定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对农业旅游景点提供旅游服务,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强制性要求,是指景点在某一方面,如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一定要达到的标准;指引性方向,是建议农业旅游景点发展的方向。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的重点是建筑、道路、绿化、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住宿设施、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安全保险、争议投诉处理等方面。其次是可以建立起“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制度。先期确定几个“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对它们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促销扶持,以它们的良好发展、示范影响,带动其它农业旅游景点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也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吸引力的增强。再次是探索建立起农业旅游协会、农业旅游基金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的互利合作。 

(2)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完善旅游项目结构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精心设计各种旅游项目,不断注重项目的创新,注重项目的特色和品味,例如可以请旅游专家、农业专家策划设计一些特色项目;二是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将地方民俗、戏曲等作为农业旅游景点的吸引物融入到景区发展当中;三是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适量开发一些游乐项目,但不能喧宾夺主;四是项目的发展要注意细节、要有一定的深度;五是重点发展一些体验性、参与性强的项目。 

(3)优化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 

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布局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的地方。另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集中分布,或者依托重要的旅游景点分布,形成几个农业旅游景点较多、占地规模较大的农业旅游片区。如促进白云山、帽峰山地区的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这两个大型景区之间相隔不远,周边地区主要是农田、果园、菜园等,目前,这一地区已有不少的农业旅游景点。近期,广州应进一步推动这一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在这一地区的适度集中。 

(4)搞好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农业旅游市场促销 

农业旅游景点大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有限,因而,自身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旅游市场促销较为困难,在市场促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办农业旅游景点展销会,在有关媒体上农业旅游景点信息等方法促销广州的农业旅游景点、补贴企业或无偿帮助企业在道路上设立旅游景点标志牌等。还可通过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加强对城市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介绍,在广州旅游网上设立农业旅游专题,介绍全市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详细情况,并注意及时更新资料、增添新的农业旅游景点资料,以反映农业旅游景点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联系方式、交通方式等;精心组织制作编写、绘制广州农业旅游指南、导游词、农业旅游景点分布及交通图等书籍、地图,并在市内各酒店、旅行社、旅游咨询问讯中心和有关的旅游展销会等场所免费向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发放。此外,还要进一步促进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合作。旅行社在收客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各农业旅游景点应利用好这一渠道,通过双方收益的合理分成,提高旅行社开发农业线路、开拓农业旅游市场的积极性。 

(5)鼓励乡(镇)村积极开发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不是一个高利润的产业,因此,很难吸引到大规模的社会资本,很少有大型工商企业会投资开发农业旅游。因此,农业旅游景点的规模一般较小、实力较弱。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农业企业的投入和农民的投入。而农业企业和农民的组织、协调能力、影响力、可利用的资源都是很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乡(镇)村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组织农业企业、农民开发农业旅游。可以在五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引导、帮助农业企业、农民树立起旅游发展意识、积极开发旅游项目;二是配合有关方面,加强本地区的旅游官传促销:三县编制建设发展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改善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四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形成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较大规模的集聚,如“荔枝村”、“杨梅村”、“香蕉村”等,使之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五是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农业旅游市场,促进有序竞争。 

 

5 结论 

农学就业前景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社区营造;方略

一、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当时只是个别种植户为适应个别的市场需求而单独经营的生产模式。至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生态农业在全球多数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普及。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14年全球已经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在耕地面积上,2020年前后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在销售额上,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1]“生态农业”一词首次在我国使用是在1980年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此后,生态农业在我国有了新的定义:生态农业就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为基本手段,以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在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建立的集约经营,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2]研讨会结束不久,我国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在300多个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其中部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这些示范县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生态农业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论述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生态农业自身优势强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自身有多重优势: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能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生产回报效益高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第一,生态农业是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传统农业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改变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导致突然板结的情况;另外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的河流、湖泊和海水中会导致水藻营养过剩等环境问题,传统农业中的化肥使用问题会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损害。[4]据估计,每一立方米土壤的形成过程,需要328年。而生态农业是一个主张采用开放、平衡、综合、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在种植上,生态系统认为不能滥用化肥,种植业中的所有能源都是可以循环利用,能够平衡转化的,重点关注环境和人类生产的平衡、可持续发展。[5]在我国,已经有稻萍鱼共生、茶胶相依、桑基鱼塘等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这些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还进一步缓解了传统农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第二,生态农业能够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我国农业种植的地域条件差异明显,加之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在我国研发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根据地形和相关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城镇近郊可以发展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村可以进行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可以开发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能够根据农业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产业组织发达程度等相关条件的差异从本地农业经济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制度、农业产业组织去发展具有循环、集约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第三,生态农业的经济回报效益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表示:通过11年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收益的明显提高是传统生态农业无法匹敌的。[7]第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明显。相对于传统农业更关注当下利益,没有顾及现在的种植方式给土地等自然资源带来的伤害,给未来农业大战带来阻碍。生态农业就以集约、绿色、环保、循环利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宗旨在未来的农业大战中能突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人的传承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传承,生态农业就能凭借绿色环保等可续持发展的优势将各类资源永久地传承下去。

(二)生态农业外部支持力度大

除了内部优势之外,生态农业也得到了国家和其他学科的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8]生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形成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农业系统,有赖于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原理等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大学术力量。另外,因为生态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很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对农业的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视,对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我国农业部选取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等涵盖南北东方和农林牧业全方位大范围的十大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是国家农业部对生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并且付诸行动的有力证明。

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生态农业在系统论、生态学等学科支持下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社区营造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科学的帮助。现在社会的治理规划中,社会系统的最基本、最底层的组成部分就是社区,社区不仅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主要载体。因此,社区治理创新就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所以国家在政策层面为社区营造提供支持,社会工作机构也积极普及社区营造。在我国,社区营造是指通过外在的资源引入和主体介入,结合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建构和社会资本培育,既形成了社区运作实务的关系联盟,又培植了社区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能够促成社区整体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局面的形成。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发展方式,其关注的是整个社区包括“人、文、地、产、景”等五大方面,因此除了社区营造本身的发展优势之外,本文还将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区性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吻合以及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两大方面论述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可适性问题。

(一)社区营造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创新”概念以来,围绕“何谓社会治理创新、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而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的实践场所,更好地经营社区,提高社区的自助治理和发展能力成为国家更好完成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区营造不断得到学者重视和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社区工作方法之一。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的社区营造模式,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区营造的实践。在社会上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就有:2005年江苏旧村改造社区营造经验;2008年浙江聚集发展社区营造经验;2012年安徽古村保护社区营造经验和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社区营造经验。[9]四川省在2016年社区营造取得巨大成果后又在2017年招标了107个社区营造项目,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社区营造给成都市带来的效益使得成都市能坚持并且加大对社区营造的投入。社区营造在我国从零开始,到成为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法,为具有特色的社区进行社区营造,使得社区可持续发展,最后受到国家的重视去配合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力量。这一步步的发展都见证了社区营造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未来的社会快速发展,社区迅速整合形成的情况下,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呈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

在地性特征吻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约程度高,即资本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三个方面。所谓资本集约就是指产业像集中化经营,产业经营所得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劳动集约主要是对生态农业劳动的集中讨论,即是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于生态农业经营的技术;技术集约主要是指集中精力研发生态农业高效模式,通过技术提高转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10]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征与社区营造的在地性特征吻合,社区营造中的一大主旨就是限制地域进行集约化营造。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对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和资本进行清点,明确社区的优劣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把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资本集约进行营造,集中社区的资本向农业生产倾斜,促进农业生产。另外,社区营造前期也会进行社区走访和社区访谈,主要是了解社区内居民的情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登记有技术的社区居民,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集约要求的支持;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劳动集约也是社区营造中期的重点,在社区营造关键的中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集合社区内全体人员的力量推进社区营造。同时,社会工作者会针对营造需要技术技巧进行集约培训,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技术技巧以便社会工作者日后撤出社区时,社区能够正常维持营造中的良好状态。这一点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劳动集约要求相吻合。

(三)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

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观念无论在行动上还是主旨上都是一致的。在行动上,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需要兼顾不同系统间的运转情况,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社区营造中,这三个系统刚好与“景”“产”和“人”相对应。生态系统对应的是“景”,即是独特生态景观和社区生活环境营造;经济系统与“产”相对应,即是生态农业的产业经营造,实现系统性经济创收;技术系统则与“人”相对应,即是增强居民发展生态农业意识,提高居民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生态农业通过社区营造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发展;在主旨上,生态农业的主旨是绿色、环保、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为了能够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友好相处而形成生态友好型农业,这一点与社区营造的观点是相吻合的,社区营造同样主张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究其根本,社区营造就是一个认识社区、改造社区、稳定社区和发展社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前期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中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营造和后期巩固社区营造成果。其重点是要稳固社区营造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一个社区营造的全过程都是基于该社区可以接受为标准进行营造。社区工作者会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向进行社区营造,提升社区在这五个方面有活力和吸引力,维持社区的长久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观点上,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不谋而合。

三、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

社区营造本身的迅速发展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首要基础;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相吻合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点睛之笔;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高契合度是社区营造可以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上文论述了社区营造可以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三大原因,下文主要是通过社区营造的营造前期、营造中期、营造后期和营造结束的四大阶段融合“人”“文”“地”“产”“景”的五大营造重点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探析,为更好地结合社区营造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营造前期把重心放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人”的身上;在营造中期则把生态农业中的“产”放在关键位置;在营造后期明确“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在营造结束期重点关注“文”和“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可持续作用。由此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来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营造前期:协调人的发展意识是重心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是在农村社区进行,但一直以来,农村社区居民被认为是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11]在生态农业兴起前,农村社区居民为了提高产量和“美容”农产品都会进行大量的化肥耕种,没有经过处理的化肥和过度使用化肥都会伤害土壤的循环再利用、打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要对生态农业进行推广使用,营造居民的人与环境的协调意识十分重要,也是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心。社会工作者在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后,第一步就是进行社区内的基本情况调研,通过接触社区的领袖人物和社区内的居民掌握一手资料,因为社会工作是承接政府项目而进驻社区进行工作的,所以社会工作者比起一般的生态农业建设的专家更加容易被居民接受;并且在社会工作者走访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为载体,对居民进行相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潜移默化居民的协调发展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居民环境行动技能、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社区氛围、促进居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12]最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前期会通过相关的小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同时通过小活动间接了解社区的相关情况,因此,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营造前的小活动引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概念,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优势。通过营造前社会工作者的走访社区和领袖人物、接触居民了解社区一手资料和通过营造小游戏这三步帮助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和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促使居民接受和践行生态农业。

(二)营造中期:建设产业品牌优势是关键

经历了社区营造初期的意识传播,居民对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接受,下一步就是进行社区营造了。由于社区营造的营造点不能面面俱到,要以特色营造点为主其他营造点为辅来进行具有特色的社区营造,因此社区营造会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选出该社区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面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营造点进行社区营造。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科技问题、资金来源问题、规模化问题、市场竞争问题和产业品牌优势问题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一环,但是社区营造要做到的是精准。因此在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关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业品牌优势问题。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品牌优势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的农业势力和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营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农业,提高居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山东按照“唱响昌乐特色农业,打响昌乐西瓜品牌”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昌乐西瓜”品牌,体现了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的重要精神。[13]巩固生态农业产业品牌优势这是社区营造在介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一环,有了产业品牌优势才能使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亮点,为生态农业提供长远发展的动力。

(三)营造后期:整合地区农业资源是核心

生态农业的主要大前提是改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其能够依靠系统论、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系统研发经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可见,生态农业更加关注将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综合开发经营的生态农业体系。同时,除了生产之外,生态农业系统还牵涉对生态农业产品进行加工、营销和品牌建设等一条龙生产经营线。[14]所以,在社区营造后期,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运用生态农业发展的大前提,对社区内的全部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效益,提高居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获得,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可以借鉴学习的有:稻萍鱼共生的发展典范;茶胶相依的成功模式;桑基鱼塘的和谐生态系统;[15]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营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例如可以在适宜牧业的地方,放弃粮食种植,进行人工种树、种草,发展棚舍畜牧产业,将畜牧业与抗风、抗荒漠化的生态防护林业建设相结合。[16]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应时刻遵循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的原则。基于此,他们才能够在社区营造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链接整合资源的作用,将其与综合农业资源技巧相结合从而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平衡发展。

农学就业前景篇5

关键词:旅游视角;乡村景观;吸引力

1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基本理论

关于乡村景观吸引力的理论有很多,比如景观美学理论、旅游美学理论,景观感知理论,旅游者感知理论,推拉者感知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乡村景观的美学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发现乡村景观的多重价值,避免单一化和趋同化。在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过程中,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但乡村景观却越来越商业化和无序化,传统地域性景观却遭到人们的冷落,对一些传统文化保护也不够,这是因为大部分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长期贫困导致。所以需要我们将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基本理论进行推广,为促进乡村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作贡献。

2对乡村景观新引力带来的意义

2.1有利于贯彻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乡村景观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重要道路,它加快了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

2.2以城带乡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调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农村和城市之间人口流动,不仅增加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内消费,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先进技术和信息向农村流动,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3乡村景观吸引力提升途径

乡村景观是具有一定美学特质,特别是一些别具风格的乡村景观对人吸引力非常强,能够促进乡村景观吸引力提升的主要是吸引力生成平台、吸引力转化平台和吸引力生成平台。对这三个吸引力平台分析我们发现,一般自然性、乡土性和民族性的乡村景观对游客有巨大吸引力,这就需要我们加强非物质景观的保护,要将带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发扬光大,将推动乡村景观吸引力提升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乡村景观多样性奠定基础。

3乡村景观吸引力的优势

3.1全国各地景观多样性

我国拥有广大国土面积,经纬度跨度比较大,各地受气候地形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再加上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又是农业国,安土重迁思想也让许多的景观能够长时间保存,这就为乡村景观多样性创造了良好前提基础。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又有自己不同文化,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发展乡村景观的独特旅游资源。

3.2具有广阔市场

由于城市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压力也逐渐增大,让人们越来越喜欢传统和自然美,这就为乡村景观吸引力不断增加奠定了经济基础和人群基础。国家也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农村旅游业发展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途径。再加上我国乡村旅游景观多样,各地旅游景观独具特色,而且很多地方处于为开发和开发不完全状态,这就意味着我国乡村旅游景观拥有巨大资源优势,市场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4乡村景观开发会给当地带来的问题

第一,旅游项目单一,缺乏特色。许多农村景观往往是一个名人故居或者是一个自然景观,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当地往往从事观光和餐饮项目,缺少与当地文化结合,这就缺少趣味性和文化气息,很难吸引人们第二次到来。第二,政府缺乏引导,乱开发现象严重。一些政府在乡村景观开发时经验不足和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完全依赖资源进行开发不能形成规模效益,这就限制了乡村景观深度挖掘,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不能对整个景区进行合理规划,单纯为了利益进行乡村景观开发,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进而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活。第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水平较低。许多农村景观开发的比较早,所以景观比较粗糙,娱乐和住宿条件也不高,这样就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甚至使游客产生厌恶影响客源。所以在开发农村景观时,要注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质量。最后,过度商业化和破坏生态环境。随着农村景观不断开发,无论是政府还是当地居民都将乡村景观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手段,这种心理让乡村景观的文化气息越来越差,商业性越来越明显,让乡村景观吸引力变差。过度商业开发以及游客增加,造成景区环境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环境和生态平衡。

5结语

乡村旅游业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探究,为我们科学分析乡村景观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发挥乡村地域特色和提高景区质量有指导意义,让我们在乡村景观开发中更加科学和合理。

参考文献

农学就业前景篇6

第一站,茶博园

在去往茶博园的路上,我望着窗外的景色,这充满农村的气息。看到被分成一块块的稻子已经成熟,农民在一旁为它们浇水,等到那成熟的时候,便是丰收的时候。看到那金黄的稻子在风中摇曳,让我对处于这的茶博园更加充满对它的渴望,渴望早点来到茶博园。一进茶博园就看到一处美景:以玻璃钢制作的茶壶直径大约3米,垂直于水面上,壶嘴水流喷涌泻入茶碗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导游还介绍了“因茶壶的直径和悬挑难度,在世界上还没有相关报道,现在茶博园正积极向吉尼斯世界记录英国总部申报‘天下第一壶’称号。”我很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在茶博园内,我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走在路上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茶树,浓绿的叶子上面还挂着水珠,不知是露水还是早上喷洒的清水。远处的茶树周围有雾包围着,那里的绿是朦朦胧胧的。一眼望去,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有一种飘渺的美,那种美就如仙境一般。继续前行,看到的是53平方米的茶情高尔夫练习场,这里的风景也很美。整齐的草坪铺盖在地上,高大的树木将高尔夫练习场包围,又是一幅绿色将绿色包围的美景,这种美景只能亲身体验,言语是难以描述出它的每。再往前行进就到了校园,坐落有致的教学楼,图书馆与公寓。这到处都是绿色,绿色的树木,绿色的草坪,绿色的竹子......大面积的绿色,让人放松,忘却了学习的压力......茶博园成为旅游中的又一颗独具特色的璀璨明珠。

第二站,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来到这所大学,感受到它的独特之处。它比茶博园中的校园的规模更大,更现代化一些。品尝完大学的美食,便在大学中四处游览。来到了这所大学的图书馆。图书馆非常大,大到我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这里也十分安静,安静到我都不敢用力呼吸,只能轻轻的呼吸,放慢脚步向前走去。这里的学生都在安静的看书,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他们学习,便离开了。这所大学留给我的印象是大,美,静。

第三站,农博园

农学就业前景篇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风景园林建设己由早年的星星之火而成今天的燎原之势,且发展得如火如荼。风景园林教育相应地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农业类院校中,风景园林专业含园林专业,下同)从以前的默默无闻、可有可无成为今天最受欢迎的热门专业之一。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己有76所高校其中包括理工类、农林类、综合类院校)设立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135所院校及科研院所设立了风景园林及相关的硕士点,18所高校具有相关的博士点。国内现存的30余所农业院校,几乎全部设置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

目前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农林院校,其中,来自农业院校的人才也在行业发展中起到曰益重要的作用,活跃在行业的基层和第一线,成为了园林企业的主体力量。以上海市为例,目前上海市比较有影响的园林企业如上海市绿地集团、上海园林集团、上房园艺公司、上海绿建公司等企业的总经理都是毕业于原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农业院校风景园林教育的贡献毋庸置疑,但与其他院校相比,其发展困难重重,前景堪忧,也面临着业内外的冲击和挑战。

2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的困境

2.1脱胎于农学的专业发端,较短的办学历程

我国的风景园林高等教育最早是在1930年代在金陵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学校开设的造园和观赏园艺课程。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建了造园专业,1956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造园专业调入北京林学院,可以说园林专业是最早在农林类高校设立并发展起来的。国内除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开设时间较长外,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大多是在文革以后相继恢复或増设的,一些农业院校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设置。

农业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多是以农学、林学和园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最早先由园艺专业分化出观赏园艺,进而发展到园林专业;或由城市绿化专业演变而来。风景园林专业一般设置在农学院、林学院或园艺学院之下少部分院校单独成立了园林学院),依赖于一级学科园艺学的发展。

在国外农业类大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美国着名的农业类院校康乃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的风景园林专业成立于1904年,就是设置在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日本东京农业大学(tokyoUniversityofagri?culture)造园专业也是设置在地域环境科学部和研究生院农学研究部,其造园专业的前身是创建于1924年的东京高等造园学校,后移交东京农业大学管理。作为重要研究机构的研究生院造园专业,1990年开设了硕士课程,但还无法独立开设博士课程,而将博士课程教育列入农学专业和生物环境调节专业中,直到2002年才正式开设博士造园学)课程。

2.2众多的办学主体,单一的办学模式

虽然国内的30余所农业院校全部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但大多农业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成立的初期基本以北京林业大学的培养模式为蓝本,照葫芦画瓢。一方面形成了相对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办学方向迷惘;另一方面,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办学规模较小,办学力量薄弱,缺乏林业院校园林学院所具有的相关性学科群体的支撑,形不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国际上,康乃尔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是在常春藤盟校ivyLeague)中唯一具有认证的风景园林学士教育资格的大学,虽然其课程体系与哈佛大学大体相似,但所开设的设计课强调设计过程以及组织原则,包括户外空间的结构利用,机动车与步行道系统,地形、水系、植被等的组织原则。其专业课程使学生在理论和技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工作室和相关课程进行实践。同时与包括园艺、建筑、城市和地区规划以及工艺美术在内的相关领域加强合作和交流。

东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的努力方向是勇于向公园绿地范畴所必需的技术、调查分析、规划设计3方面进行挑战。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园绿地的需求,把造园植物与栽培”环境设施与功能”环境资源与生态”和造园空间及规划”这4方面要素和主要领域加以形象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2]。

2.3综合的学科性质,片面的特色追求

由于风景园林学科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建筑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以及艺术、历史等多门学科,与自然、社会诸多领域相互交融渗透。但是任何一所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也不能同时提供这么众多的学科教育。与林业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甚至综合院校相比,农业院校在自然学科有着强大的优势。但现实中,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与学校的其他学科格格不入,渐行渐远,成为游离于农学学科的一个另类。在如今多学科交流融合、互通有无的大环境下,盲目模仿或独善其身”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2.4招生大户,科研小弟,学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风景园林专业发展势头强劲,社会认同程度大大提高,因此风景园林专业在农业院校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各校纷纷扩大风景园林专业的招生规模,该专业己经成为招生大户。

虽然在招生数量和规模上大幅度増加,但是科研薄弱,学科建设投入不足的状况却一直没有改变,具体表现在师资队伍残缺不全,教学上以一当十;课程体系多年来一成不变;科研经费与成果少之又少;实验室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等方面。

由于农业院校同综合院校、理工类院校相比,生源相对较差;部分院校为了短期效益,盲目扩大招生,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保障;加上社会大环境长期以来对农学专业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学生就业日趋困难。因此这种以牺牲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为代价的盲目扩招是不理智的,对学科的发展无疑雪上加霜。

3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教育改革的思考

3.1拓宽办学理念和途径办学思想

在办学思想上,倡导尊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归本原的精神。采用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提倡开门办学,使学校和社会结合,既可以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为社会和企业参与办学创造条件。同时拓宽办学思路,开展广泛的国际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互通有无,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密切联系,形成学术联盟。

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中,从人才的培养规格入手,实行宽口径”人才的培养,拓宽学科的视野,建构开放的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适宜性技术的能力等。确立智力、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而且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如情操、理想、道德、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等)的培养,使学生能适应更宽的职业的需求。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方式。强调学术性与职业性并重,采取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办学途径,将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相长;积极参加国内外高规格园林设计竞赛,把学生引到学科前沿;加强实践性环节,通过交替安排的社会调研和设计院实习,促进学生对风景园林师业务的全面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

3.2整合新型教学体系

在原有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完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的架构,强化融贯机制,生成综合基础”学科基础”职业基础”个具有开发功能的平台。

综合基础课程模块主要由公共基础、相关知识、专业拓展等系列课程构成,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领域等方面,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多角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学科基础由专业基础、园林植物、园林设计、工程技术等系列课程构成,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掌握设计原理,具备设计能力。另外,在这一平台中,安排有拓宽理论知识面和接近学科前沿的选修课,使学生在园林创作中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得到系统的强化。

职业基础主要由一系列交替安排的社会调研、实践性环节、风景园林师职业培训、设计院实习等构成。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和初步把握园林设计从前期准备、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到具体实施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充分理解工程设计中各工种间协作的重要性,以及风景园林师的社会职责。

3.3建构特色教学模式主、辅、特”的课程设置体系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将专业主干课程、相关知识辅修课程、重点建设的特色课程有机结合,交叉融贯。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有人文、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交叉学科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旨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并努力在学科交叉点上寻找到突破口。

长、短、快”的课程设计教学单元在园林设计系列课程主线中,以每学期各具侧重点的长、短、快设计课题组成教学单元。明确各设计训练的目标和各具侧重点的教学要求。合理地调节专业学习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专业兴趣和主动钻研的精神。

图、模、机”的创作思维培养手段在园林设计课的教学方法上,重视园林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强调运用徒手草图表达设计原创的构思理念,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来表达空间概念和设计意图,而不仅仅是成果。

中间环节”与“总成环节”的层次阶跃机制在专业培养的各阶段间,设置“综合设计”大题,作为培养过程的中间环节。把毕业设计看作为整个培养过程的总成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提供充分的课时,注重设计过程的完整和深入,全面检验和强化培养目标,形成层次阶跃机制。将相关知识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设计题目中,细化要求,使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得到系统的强化,进而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5]。

3.4加强专业教育评估

建设部己经开展了对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育评估,并建立了完整的评估程序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教育过程,改善教学条件。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下设的风景园林认证委员会,以制定客观评价专业教学计划的标准,并制定设立专业院校的教学体系是否合格为己任,对风景园林教育质量进行倡导、提升和评估。通过评估改善了教学条件,规范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

我国风景园林目前己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学位体系。尽早开展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将有利于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升,尤其对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教育评估作为执业注册制度的首要环节,有利于推动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建立,并可以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标准相协调,从而为相互承认学历创造条件。

农学就业前景篇8

即将踏入大四,面临即将实习找工作问题的我们,对大学生就业知之甚少。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农学就业前景篇9

    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深受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现状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备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实现农业的安稳和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何为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农业经济管理。 

1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即是对农业的发展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进行科学分工、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界定和论述,但其核心是指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和界定当地农村和农业资源,并对当地已有的各种经济社会条件予以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的经济意义在于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了农村和农业资源,促使农村和农业从单个的、零散化的发展走向规范化和集体化的发展。 

2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尽管农业经济管理有着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但需要承认的时,当前农村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具体落实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中,农业经济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所具有的优势和前景。这一方面是受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有限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所涉及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甚至社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被农民所理解和认识。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尽管国家为了农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但在地方政府却没有积极的落实,最终被农民所轻视和忽略。 

二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体制在近十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固然有一些地区在探索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标杆。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农业地区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着不足。

 

三是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存在差异。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其并非是简单的设计一个相关的管理职位就可以,而是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上都有着相当好的学识和文化功底。 

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措施 

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改善策略,并论证相关的可行措施: 

一是加强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进和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现状是地区间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农村区域的大小和地形地势严重的影响到当地农业发展的现状。随着农村行政区的合并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从传统的精耕细作转向集体化的生产,促使农业从一个变动的发展转向不再过分依赖自然气候的发展,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打下相关的基础。促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存活下来,并积极发展。 

二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应是现代化和规模化齐头并进,现代化包括了生产的现代化,如使用现代化生产器械进行生产和耕种。而规模化则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当前比较成熟的一区一品或一乡一品。 

三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的素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农民,其所涉及的管理对象也是农民。因此,在管理学的角度,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主体,即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我们还需提高农民的相关知识文化素质,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行打下基础。

农学就业前景篇10

城镇居民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纷纷开始向往“回归大自然”的休闲、恬静生活。每逢周末和假期,都不约而同地去寻找绿色空间和清新的娱乐场所,以领略、感受、体验田园和乡村的朴实生活,从而获得紧张工作之后的恬静和放松。另一方面,一些居民也渐渐厌倦了游历名山大川后的旅途劳累,且常有“看景不如听景”的遗憾,于是就自然而然地瞄上了距离比较近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而这些园区也非常乐意接纳游人,既可处理产品,又可获得一笔非常可观的门票收入,且可以借游人之口做活广告,传播既快又易为人接受,比在广播、电视上做广告更经济实惠。这样,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很自然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我们将之称为农业观光园。

由此可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它既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

目前,农业观光园的类型划分尚无统一标准,各地大都是结合各自的主营项目和地方特色来划分和命名的。这里根据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特点将其分为三类。观光农园以生产农作物、园艺作物、花卉、茶等为主营项目,让游人参与生产、管理及收获等活动,并可欣赏、品尝、购买的园区为观光农业园。它又可细分为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圃)、观光茶园等。如北京的朝来农艺园。农业公园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旅游、休闲娱乐和园林结合起来的园区称为农业公园。这类园在休闲、旅游、度假、食宿、购物(农产品)、会议、娱乐设施等方面比较完善,注重了人文资源和历史资源的开发。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观光园。。教育农园,既兼顾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又兼顾园林和旅游的园区可称为教育农园。其园内的植物类别、先进性、代表性及形态特征和造型特点等不仅能给游园者以科技、科普知识教育,而且能展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实景;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陶冶人们的性情,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