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债权与债务的关系十篇债权与债务的关系十篇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17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1

关键词:基于假说;所有权与债务期限;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92-02

一、文献回顾

Laportaetal.(1998)研究发现所有权集中度和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力度存在负相关关系。若法律保护的外部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所有权分散的公司,他们会更担心资金被管理者剥夺。所以,在债权人保护法律不健全的国家,集中的所有权结构有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Shleifer和Vishny(1986,1997)认为在债权人法律保护不健全的国度,第一大股东作为平衡因素可以有效缓解股东―债权人的问题。Fama和Jensen(1983)研究发现Jesen(1986年)认为,当企业管理层存在着利用现金流收益从事获得非金钱私人利益的过度投资时,短期债务融资有利于削减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并通过破产的可能性增加企业管理层的激励。

myers(1977)认为,拥有较多未来投资机会的企业应发行短期债务以减少投资不足问题引起的成本;同时他还提出负债与资产期限的有效匹配能够降低债务融资的成本。oarslanandmehmetBahaKaran(2006)年对土耳其的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和第一大股东的存在与债务期限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Datta和Raman(2005)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显著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偏好短期债务融资以获得更好的监督。Datta和Raman(2005)还指出,管理层持股还会对信用等级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成长机会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产生影响。maria-teresamarchica(2008)应用Gmm方法调查了所有权结构是否影响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发现所有权结构和短期债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于再融资风险和短期债务的利益,较集中的所有者较之潜在再融资成本更加担心流动性风险。另外,maria-teresamarchica还发现所有权结构和债务期限的显著关系是非线性的。

中国关于所有权结构与公司债务期限关系的研究比较少。秦常峨(2007)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平行数据应用固定效应回归技术对股权结构与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股东与债权人的问题

Jensenandmeckling(1976)认为,问题是指雇用他人执行某项事务并授予其决策权的一种契约。当委托人和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时,则产生了问题。公司的资金形成主要来源于权益和债务资金,这两种资金提供者的目标不同,因而对公司的预期目标也不同,在二者利益目标冲突下,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问题应运而生。

(一)资产替代

Jensen&meckling(1976)认为,股东在未获得债权人认可的情况下,会迫使管理层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投资项目,特别是当企业负债率较高时,这种动机更为强烈。因为项目成功时股东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收益,债权人却只获能得相同的报酬(利息),若项目失败,则由债权人承担大部分成本。因此股东常以“低风险”为保证发行所谓的“低风险”债务,然后投资于“高风险”项目,以此达到财富从债权人向股东转移的目的。

(二)投资不足

mayes(1977年)在《Deteminantsofcorporateborrowing》一文中提到公司在获得借款后,经理人发现执行投资项目的利益只能归债权人所有,可能放弃一些正npV的项目,而转向次佳投资项目。这是因为如果债务的到期期限在企业作出投资决策后,投资项目的npV大于零但是小于债务的约定支付额时,将使债权人受益,股东不能获得任何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投资不足”问题。无财务杠杆的公司总是选择npV大于零的项目,而有财务杠杆的公司并不总是遵守这个原则。

(三)股利支付

easterbrook(1984)认为,管理层为了避免经营失败,常尽可能保留盈余,以保持较低的财务杠杆,但这却使公司债权人获得利益,对于所有者而言,财富间接转移到了债权人手里,增加了权益成本,为了避免此种情况,股东会促使管理层增发股利并对外举债。

(四)债权稀释

masulis(1980)认为,当公司额外新发行固定利息的债券,先前的债权人会承担更高风险,却只能获按照原先的债务协议获得规定的利息。尤其是发行相同或者更高优先权的债券,债权稀释不仅使得原有债权人的求偿顺位降低,还会因为举债数量的增加承担更大的违约风险。若公司获得债务资金,管理层将此资金用以发放股利而未用于投资活动,未来则不会产生现金流入,债权人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三、债务期限与股东――债权人问题

债务期限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成本假说认为缩短债务期限能有效缓解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短期负债对于降低债务成本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当管理者存在利用自由现金从事获得非金钱私人利益的过度投资行为时,短期债务融资有利于减少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并通过提高破产可能性来增加管理者的经营激励。短期负债有助于减轻管理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问题,譬如投资不足问题.。短期债务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公司的清算与约束管理者对自由现金流的随意决定权方面,而长期债务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主要表现为防止管理者的无效率扩张。

使用期限短的债务迫使管理者定期为债权人生产信息以评价主要经营决策的风险和收益。债权人将根据这些新信息基于期限对债务重新定价。nash,netterandpoulsen(2001)认为通过债务期限的选择可以有效缓解股东―债权人问题。缩短债期可以减少投资不足问题。在较长的债务期间内更有可能遇到数个由于股东利益而放弃的投资机会,所以有较多投资方案可选择时缩短债期有助于减轻投资不足问题。短期债务通过要求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触发有效监督,可以缓解过高股利支付问题。同时,较短的债务期限也能缓解资产替代问题。更大的资产风险会增加股东向债权人买回公司的选择权价值,公司会着手进行资产替代,使财富从债权人向股东转移。由于期限较短的选择权价值不会对标的资产价值的波动太过敏感,所以相对于长期债务,短期债务可以降低股东和管理层进行资产替代的诱因。

四、所有权结构与债务期限关系分析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所有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的根本,决定了公司成本的类型和数量。

(myers,1977;Guneyandozkan,2005)认为,不同债务期限结构选择通过缓解利益冲突能有效降低债务成本。Laportaetal.(2000)认为,公司治理是所有者和投资人用以防范资金被管理层滥用的一系列工具。所有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所有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公司治理效率,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它决定着股东结构、所有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着较大的区别,进而会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产生的影响,所有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并且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债权人更愿意提供短期贷款给那些股东与管理者冲突更为严重的企业。这是因为通过监督借款人的投机行为、限制自由现金流量、对短期借款进行重新谈判等方式债权人可以有效防范管理者的道德风险。

成本理论认为,所有权结构过度分散会增加权益成本,而所有权结构集中和在此基础上的大股东监督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拥有众多分散股东的公司,任何一个单独小股东都没有动机也缺乏能力监督管理层行为,这是因为进行监督获得的收益属于全体股东的,但是监督成本却要由单个股东承担。相较与小股东,大股东则更有动机实行对管理层的监督,因为他们更有能力承担监督管理层的高额成本。此外,小股东在对付低效管理层时难以采取统一行动。(Dodd和warner,1983),Fama和Jensen(1983)认为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其经济利益也增大,大股东保护其投资和监督管理层的激励也随之增强,其投票权和影响力也增大,从而使大股东更具有动力和能力控制管理层的行为。所以,在监督方面,大股东比小股东更又效率。此外,公司大股东的存在向市场传递一种信号,即管理层处于有效监督状态(Friend和Lang,1988)。所以大股东持股使得债权人无须大量依靠短期债务监督控制管理层。尽管大股东可能有助于减轻与管理者有关的问题,但有可能增加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当大股东几乎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时,他们就更有能力和动机协同管理层转移债权人利益。如发生投资不足、资产替代、过高股利支付率等行为。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其侵占的动机和能力随之增加,因此,更倾向于长期债务,以降低债权人对公司的监督力度。

当所有权集中程度有限且相对控股股东与其他大股东共存之时,相对控股股东基于其一定份额的公司所有权而对公司存在一般情形之下的经营激励,但由于其所持公司所有权绝对比例有限,其对公司绝对经营损失的承担比例也不是很大,特别是当某个投资项目能为相对控股股东创造收益却有损于公司绩效时,如果相对控股股东所获绝对收益大于其按比例承担的经营损失,其甚至有可能迫使管理层从事这个有损公司整体绩效的投资项目,因此,在促进公司利益的过程中,相对控股股东本人或其人则有可能侵占公司财产、过度在职消费、从事npV为负但对其有利的投资项目以及不顾公司债权人利益而从事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另外,公司其他大股东相关公司经营激励表现亦类似于相对控股股东,差异仅在于程度。因此,公司所有权的相对集中使得旨在促进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一致的经营激励机制及其功能更为有效,却也使得股东――债权人的问题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秦常峨.股权结构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资本运营,2007.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2

关键词:代位权;债权人代位权诉讼;诉讼标的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06-02

民诉中的诉讼标的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法院审理和裁判的对象,更是判断能否再行及确定既判力客观范围的主要根据。代位权诉讼中,识别诉讼标的同样是影响既判力范围、当事人诉讼地位、诉的合并与分立等活动的重要因素。又由于代位权诉讼自身具有的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的特点,研究其诉讼标的就不能只从传统的诉讼标的识别标准出发,而必须从代位权诉讼出发,进行剖析,得出结论。

一、代位权诉讼的基本理论

关于代位权基本含义,我国《合同法》有相关规定。①而理解代位权性质又是研究其标的的前提。关于代位权的性质,有形成权说、债权保全权能说以及管理权能说等不同看法。我国是将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共同放在债的保全权能部分,但是代位权的行使却又会带来债权得以实现的法律效果,是对保全权能的突破。关于代位权性质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带来关于代位权的各个领域的争论,其中诉讼标的的识别问题可以说是其他问题解决的必要前提。

二、关于代位权诉讼标的的学说

关于诉讼标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目前的通说的是,诉讼标的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引起争议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或者当事人所主张的实体权利,(旧实体法学说)即有几对实体法律关系或几个实体权利则就有几个诉讼标的。在这种观点下,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争议标的就是债权人欲通过诉讼追求的债权(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的债权)以及其代位债务人进行诉讼的代位权(诉讼前提),或者说是债权人与次债务人间的代位关系以及债权人主张的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按性质来说,无论是债权人的代位权还是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二者都是基于民事实体法的规定而产生的两种权利,而关于这两种权利与诉讼标的的对应关系,则存在着不同的学说理论。

(一)二诉讼标的说

主张该学说的学者认为,代位权诉讼中有两个诉讼标的,一个是债权人的代位权主张,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另一个是债权人提出的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权利的主张,即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1]。这一学说认为,债权人的代位权从性质上说是一种实体法上的权利,是法律赋予其法定的代位请求权,该请求权应当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诉讼标的。这样一来,该诉中,法院必须对债权人的代位权存在与否进行判断后,才有必要审查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法律关系。

该说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自圆其说:一是该说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同于代位权本身,混淆了代位权的性质。代位权是债权的保全权能,并不是对债务人和次债务人的请求权。二是该学说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即代位权作为诉讼标的,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直接诉讼与债权人代位诉讼就不能并存,但《合同法解释(一)》第15条却规定法院对两个诉讼都应当受理[2]。三是代位权是否成立并不是该诉讼所必须解决的争议事项,债权人提起代位诉讼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享有代位权,而是为证明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切实存在,进而实现自己的债权。四是代位权的存在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是原告适格的要件之一,也是代位权诉讼成立的前提。将其作为诉讼标的来审查极易出现诉讼进行后才发现诉讼压根不成立的尴尬局面。

(二)一诉讼标的说

该说主张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单一的。根据所主张的具体内容的不同,又可将一诉讼标的说分为“法定诉讼担当说”(即传统分类的一标的说)和“一个诉讼标的,两个基础法律关系说”[3]两种学说。

1.法定担当说,即传统的一标的说

该学说主张: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法律关系是唯一标的,而不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代位权关系,债权人则是债务人的法定诉讼担当人。在这里,代位权的行使并非实体权利的实现,因而不能成为代位权诉讼的诉讼标的。因为,在代位权诉讼中,如果法院最终判断债务人与次债务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只需判决二者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次债务人依法向债务人交付财产。诉讼终结后,债权人便有权向法院申请代位执行,法院依此通知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而不需对代位权再进行审查。然而,从诉的声明以及判决效力来看,该学说下,债权人的代位权本身并无诉的声明,那也就不构成诉讼请求,该案唯一的诉的声明就仅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法院关于债权人是否有代位权的判断,不在判决主文出现,仅在判决理由中说明,该判断对债务人就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效力,它本身就无法构成诉讼标的了。

2.一个诉讼标的,两个基础法律关系说

该学说认为代位权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债权人得以自己之名义,依债务人的权利而对次债务人主张的权利,这个诉讼标的又包括了债权人自己对债务人的代位权利与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两个基础法律关系,但这两个基础法律关系并非诉讼标的[4],而只是作为单一诉讼标的之下的基础关系。

主张该说者认为,法律赋予了债权人代位权以请求权的权能,根据诉讼标的识别标准的通说,应确定代位权为代位权诉讼的诉讼标的。而代位权包含的两个要件: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都只是该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并非真正的诉讼标的。该学说将债权人的代位权界定为债权请求权,那债权人依该权利提起的诉讼,即为给付之诉,并非代位诉讼了。而且根据诉讼标的的概念,诉讼标的不仅仅是法院审理的对象,更是裁判的最小单位[5]。根据一个诉讼标的,两个基础法律关系学说的主张,直接将该诉讼的诉讼标的界定为包含了两个法律关系的代位权,就出现了一个诉讼标的却对应两个法律关系的矛盾局面,这明显违背了关于诉讼标的最小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

三、本文对代位权诉讼标的的确定

上述观点的主要分歧在于对于债权人代位权的判断,是否构成诉讼标的。结合民诉理论和我国法律规定,笔者认为“一诉讼标的说”即“法定担当说”较为可行,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人的代位权)成立与否,都不应将其界定为代位权诉讼的诉讼标的。这是因为:第一,债权人的代位权实为启动诉讼活动的诉权,程序上指债权人诉权而,启动了诉讼程序,使得自身成为适格的当事人,而成为适格当事人的前提条件便要求债权人有代位债务人的权利基础,即债权人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有效的存在;实体上是指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厘清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确定审判的对象,这也就确定了该诉的诉讼标的。因此,代位权从其本质上讲是启动诉讼的权利,而非诉讼审理的实体争议。第二,代位权从权能上看,与撤销权同是债权的保全权能,债权人取得的代位权仅是获得了保全其债权的可能性,这样的权能并不对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实体法上的效果。

其他学说的排除也并不意味着“以诉讼标的”说无懈可击。该主张下,法院对债权人与债务人间法律关系的判断是判决理由,而根据既判力理论,既判力的效力只及于案件的诉讼标的,不及于判决理由,那该判断就无既判力,也无执行力。那么,针对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法庭上经过当事人的认真争论,以及法官的审理判断,结果却对其没有拘束力且当事人在其他诉讼中可随意将其,这便是对司法权威的践踏,对司法资源的浪费。为解决该问题,国内学者引进了日本学者新堂幸司的“争点效”理论。“争点效”是指,在前诉中,被双方当事人作为主要争点予以争执,而且,法院也对该争点进行了审理并作出判断,当同一争点作为主要的先决问题出现在其他后诉请求的审理中时,前诉法院有关该争点所做判断的通用力,既不允许后诉当事人提出违反该判断的主张及举证,也不允许后诉法院做相互与之相矛盾的判断[6]。“争点效”理论实质上是赋予了那些经过当事人充分辩论的、除诉讼标的以外的、重要事实以既判力。回归到债权人代位诉讼来看,对于“一诉讼标的说”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是否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即代位权存在与否这一争议点,根据“争点效”,只要是经过债权人的极力主张、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充分辩论和法院的实质判断,也能对双方产生拘束力的,这样便克服了“一诉讼标的说”的关于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漏洞。

笔者认为,“一诉讼标的说”,将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界定为是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更为符合当前理论研究习惯和司法实践习惯,至于该理论的缺陷部分――法院对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即代位权的判断,大可以“争点效”理论。这样不失为目前合适之选。

参考文献:

[1]于海生.代位权诉讼既判力理论之探究[C]//诉讼法论丛第10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509.

[2]金新贵,梅晓敏.论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3).

[3]赵刚,刘学在.论代位权诉讼[J].法学研究,2000,(6).

[4]台湾民事诉讼法研究会编.民事诉讼法之研讨[m].台北:三民书局,1990:3.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3

关键词:代位权;债权人;怠于行使

中图分类号:D9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7-0050-03

作者简介:杨建淮(1960-),女,江苏连云港人,中共淮安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所以,债权人的代位权是为了确保债权人债权实现的一种制度,它与债的担保制度、民事责任制度共同构成完整的债权保障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对自己的债权自由支配,即可以作放弃、转让等处分。但是,当债权人同时又是另一债权人的债务人时,如果他放弃自己的债权,则会影响到他对他人承担的债务的履行能力,即损害了其债权人对自己所享有的债权。这时,法律为了保全他的债权,准许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这样,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作为一种债的保全制度被确立下来。《合同法》第73条第1款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这项制度的确立,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活动和交易安全等都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法律特征

1.债权人代位权是以行使他人权利为内容的法定请求权。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之位通过法院向债务人的债务人主张权利。因为债权是请求权,以债权为基础的代为权也是请求权。但是,债权人代位权非直接请求权。债权人必须且只能通过法院来行使代位权,而不能直接向债务人的债务人请求清偿。根据我国《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代位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不能在诉讼外行使;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所获得的利益,只能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才能满足其债权。

2.债权人代位权的客体仅限于到期债权,范围狭窄。《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规定的代位权客体范围是: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第12条同时规定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如基于抚养关系、扶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这些都与债务人的人格权、身份权相关,与债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所以,这些不属于代位权的标的,不能由债权人代位行使。

3.代位权行使的效果突破了传统的“入库规则”。依照传统的代位权理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获财产应归入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然后按照清偿规则请求债务人清偿债务,这项规则被称为“入库规则”。显然“入库规则”对代位权突破合同相对性具有一定的限制。《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出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相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消灭。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代位权制度已突破了传统的代位权制度的“入库规则”,对我国目前的讨债难、三角债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经济、快速的方法。

二、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第11条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应具备下列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这里的“合法”是一般意义上的合法,是人民法院受理时的判断,而不是经过严格审判程序之后的最终定性,至于债权的发生依据则在所不问。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均可。合同之债是基于何种类型的合同而产生的也在所不问。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完成工作的合同、提供劳务的合同等产生的债权,均可成为代位权的基础。若是债权人对债务人不享有合法债权,例如,之债、买卖婚姻之债、贩卖枪支之债等,因合同违法被认定为无效、合同被撤销或者已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就不能行使代位权。但如果合同的无效或被撤销是由于债务人的过错造成的,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返还请求权、赔偿请求权时,应认定债权人仍能行使代位权。关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必须合法,其含义还应当包括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也必须是合法的。否则,即使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存在,因债务人对他人没有合法存在的权利,债权人的代位权也就没有行使的对象。所谓债权必须确定,是指债务人对于债权的存在以及内容没有异议,或者该债权已经经过了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判后所确定的债权。

2.债务人须迟延履行到期债务且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规定:“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仲裁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怠于行使权利,是指应当行使且能够行使而不行使,表现为债务人能够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权利,但一直未向其主张权利。债务人行使债权处于一种消极的不作为状态,而这种状态与债权不能实现有因果关系,即构成怠于行使,而不论其是否主观故意,或有其它原因。少数债务人故意让自己的债权灭失,抱着一种不愿让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心态;还有一部分债务人是抱着懒散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一部分是碍于与次债务人的业务或其他关系,而不愿或没能采取诉讼或仲裁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这就势必导致债权人无法从债务人那里实现债权而直接影响债权人的利益。在这里,是否“怠于行使”是从客观上予以判断,而不管债务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合同法》解释的这一规定,为判断是否构成“怠于行使”确立了一种客观而明确的标准,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债务人及次债务人以种种借口否认怠于行使的事实,从而保证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另外,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必须到期,债权人才能向次债务人行使代位权。同时,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的债权也必须到期,债权人才能向次债务人行使代位权。

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行为须对债权人的到期债权造成损害。代位权是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为保全债权而行使的一种权利。但如果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不妨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即对债权没有造成损害,债权人就没有行使代位权保全债权的必要。即在债务人的怠于行使自己债权和债权人到期债权得不到清偿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因为如果债务人不行使其权利,造成债务人应当增加的财产没有增加,进而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不到全部清偿。此时的损害,必须是客观上已经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害,而不能依债权人的主观判断为标准。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的规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是指“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因此,只有在债务人自身无能力清偿债务且又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使其作为债的一般担保的财产减少,债权人之债权面临不能实现的危险即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才能行使代位权。

三、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1.对债权人的效力。代位权的行使对债权人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债权人以诉讼方式行使代位权,最高人民法院《合同法》解释第20条明确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实体权利,行使这种权利所得利益应归属于权利的行使者。债权人只有请求次债务人直接向自己履行债务,才能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同时,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范围的限制也决定了可以将所得利益归属债权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既不能超出债权人的债权数额,也不能超出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数额。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权利范围做如此限制能够保证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做到了既保障了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又不损害次债务人的利益。行使代位权对债权人的效力还体现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

2.对债务人的效力。首先,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在人民法院认定代位权成立以前,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权利只是受限制,并未丧失。当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如债权人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债务人有权要求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且可以对债权人的债权提出异议,经审查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债权人的。其次,在债权人开始提起代位权诉讼后,债务人如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的诉讼将受到限制,这时债务人只能对超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请求数额的债权部分次债务人。再次,当债权人,代位权成立后,债务人与债权人、次债务人的相应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将全部或部分消灭。如果债权人的债权未能全部受偿,债权人可就剩余部分向债务人行使请求权。

3.对次债务人的效力。对次债务人来说,债务人对其享有的权利,无论是债务人自己行使还是债权人代位行使,次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均无影响。因此,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一切抗辩权均可向债权人主张。如不可抗力抗辩、诉讼时效抗辩、同时履行抗辩、不安抗辩、权利瑕疵抗辩等。但是这种抗辩应以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之前所产生为限。

四、关于完善代位权制度的思考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确立,使我国相关的民法理论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为我们在司法实践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目前的代位权制度在《合同法》中的规定太抽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进一步明确代位权诉讼的适用范围。由于代位权制度仅在《合同法》中确立,所以认为代位权仅适用于合同债权,因而缩小了代位权作为民法基本制度的作用范围,不利于对合同债权之外的其它债权的保护。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代位权的适用范围,即其适用于合同债权、无因管理债权、不当得利债权和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债权等民事债权。

2.进一步明确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为方便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合同法》解释中减轻了对债权人举证责任的要求。表现在:对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的认定,仅以其不履行对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又不以诉讼或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到期债权为标准;而对于其行为是否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也仅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为认定依据。而且,次债务人不认为其债权人有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情况的,应承担举证责任。但是,由于代位权是否成立须先对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予以确认才能作出判断,因而要求债权人对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确切的证据。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除非其行为以登记、批准等方式予以公示,否则将极为困难。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对次债务人和债务人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他们承担彼此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举证责任。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4

债具有对内效力,也具有对外效力,它对外效力即是债的保全。在现代民法中债的保全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其中代位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债务人的责任财产,适用于债务人的财产应增加且能增加,但因债务人的懈怠未增加的情形。代位权发端于法国,首见于《拿破仑法典》。我国在《合同法》中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的,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的从权利,,需要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之位向债务人的债务人主张的权利。它与代位追偿权、权、请求权都有不同。债权人的代位权要求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有合法、确定的到期债务关系存在,并且该到期债权具有金钱给付内容,债务人已陷入迟延履行且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债权人即具有代位权。债权人的代位权行使后,对债权人本人、债务人及第三人(次债务人)会产生不同的法律效力。在我国代位权的实现必须通过诉讼程序,由债权人对次债务人提讼,债务人在诉讼中可以作为第三人出现,认定代位权成立后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关键词:债的保全、代位权、构成要件、代位权诉讼

债是一种特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种特性决定了债权是一种相对权,即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是债的对内效力。但在特定条件下,债权人因与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会对第三人产生关系,这就是债的对外效力,即债的保全。

债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或者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的法律制度。债的保全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而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不当损害,确保债务得以清偿,责任得以承担。它与债的担保制度及违约责任制度一起,共同构成了保护债权人债权的稳固的三角架。

在现代民法上,债的保全表现为两种制度,一是债权人的代位权,一是债权人的撤销权。其中代位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债务人的责任财产,适用于债务人的财产应增加且能增加,但因债务人的懈怠未增加的情形。本文仅就债权人的代位权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代位权的历史、概念和特征

(一)代位权的历史和概念

代位权制度出现的较短。依通说,其发端于法国。《拿破仑法典》第1166条规定:“但债权人得行使债务人的一切权利及诉讼,权利和诉讼权专属于债务人个人的,不在此限。”其后的《西班牙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及我国台湾的民法典中都设立了这项制度。《日本民法典》将代位权规定为实体权利,规定:“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行使属于其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专属于债务人本身的权利,不在此限。”“债权人于其债权期限未届至间,除非依裁判上的代位,不得行使前款权利。但保存行为,不在此限。”

在传统民法中,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依法享有的为保全其债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实体权利。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或者放弃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害及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时,该债权人可依债权人代位权,以自己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

我国《合同法》中对债权人代位权的规定有所不同,只规定对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的可以行使代位权,对放弃到期债权的只能行使撤销权,而不是代位权。《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债权专属于债务人的除外。”根据这一条的规定,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的,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二)代位权的特征

债权人代位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的从权利,随债权的产生、转移和消灭而产生、转移和消灭。债权人代位权不能独立产生,也没有独立存在的可能,只能依附于合同债权以及其他债权而存在。债权转移,其随同转移;债权消灭,其随同消灭。因此,债权人代位权不同于代位追偿权。代位追偿权不随债权的产生而产生,只有在债权因保证人或其他连带债务人等履行了债务而消灭的时候,保证人及已负清偿债务责任的债务人才对原债务人或未负清偿债务责任的债务人产生代位追偿权。因此代位追偿权是利,二者性质不相同。

2、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之位向债务人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点不同于权。权不是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利。也不同于代位追偿权。代位追偿权所指向的一般仍是原债务人或共同债务人之一,以及有过错的致害人,而不是债务人的债务人。

3、债权人代位权在内容上是为了保全债权,代债务人行使其权利,而不是扣押债务人的权利或就收取的财产有优先受偿权,因此属于实体法的权利,目的在于保全债务人的财产,增大债权的一般担保资力,具有为强制执行做准备的作用。在这点上也与代位追偿权不同。代位追偿权目的在于填补因替其他债务人清偿债务而造成的损失。

4、债权人代位权不是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请求权,在履行期到来之前,债权人为保持债务人的财产也可以行使代位权。也不是纯粹的形成权,而是以行使他人权利为内容的管理权。与代位追偿权也不同,代位追偿权是请求权。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债权人代位权是随债权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合同法解释》中依照《合同法》第73条对代位权的构成要件作了规定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有合法、确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存在。

由于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的从权利,所以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就不可能产生债权人代行债务人的权利,代行权利人如果与被代行者没有债权债务关系,则代行权利人即没有代行的基础。

在这里“合法”应是显而易见的合法,是不需经过严格的审查后确定的。同时“合法”还应包括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合法的,否则债权人的代位权就没有行使的对象。

(二)、债务人有到期债权的存在且该到期债权具有金钱给付内容。

债务人有到期债权存在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条件。如果债务人对他人没有权利存在,或虽存在但未依法成立并生效,或其权利已行使,则都不存在行使代位权的问题。至于债务人的到期债权发生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之前或之后,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没有影响。如果债务人行使其对他人的权利时侵犯了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而不是代位权。

从传统民法理论和各国民法实践角度,一般认为代位权的客体并非仅限于合同上的债权,还包括债务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和诉权,如基于无因管理或不当得利而生之偿还或返还请求权、物权及物上请求权对重大误解等民事行为的变更权或解撤销权、合同解除权、违约或侵害财产损害请求权等等,但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从《合同法》的规定来看,基本采用了以上观点及做法。但《合同法解释》的第13条显然对此作了限制解释,将可以代位权的客体限定为“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这种规定,将那些以非金钱给付为标的债权,如不作为债权或者以劳务为标的债权,排除在代位权的客体之外。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诉讼的繁琐与麻烦,增加了代位权诉讼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对于以非金钱给付为内容的债权,原则上债权人除因债务人的违约而请求损害赔偿外不得行使代位权。

(三)、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即债务人应行使并能行使而不行使其到期债权。怠于行使表现为既不履行又不以诉讼方式或仲裁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它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或放纵。少数债务人是故意让自己的债权灭失,抱着一种宁肯让与第三人也不让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心态,而部分债务人则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债务人是碍于与次债务人的业务或其他关系,不愿或没能采取诉讼或仲裁行为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这就势必导致债权人无法从债务人那里实现债权,直接影响债权人的利益。在这里,是否“怠于行使”是从客观上予以判断,债务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在所不问,债权人是否曾经以其他方式催告债务人行使其权利与否,亦不过问。《合同法解释》的这种规定,为判断是否构成怠于行使确立了一种客观而明确的标准,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债务人及次债务人以种种借口否认怠于行使的事实,从而保证债权人权利的实现。

(四)、债务人已陷入迟延。

附有条件的债权在条件成就之前不发生效力,就没有代位权成立的可能;已发生的债权,在债务人迟延履行之前,债权人的债权是否能得到满足不确定,代位权的行使也无现实的可能。只有在

债务人应履行债务而未按期履行,自身又无力清偿债务时,即发生履行迟延,债权人的债权就存在无法实现的危险,才有行使代位权的必要。

在传统民法中,对于是否以债务人履行迟延作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各国立法规定不尽一致。在《日本民法典》和我国台湾民法中有规定:如果是专为保全债务人权利的行为,其目的在于防止债务人权利的变更或消灭,如果有履行迟延的可能时,可在履行期届满前行使代位权。我国的《合同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两相比较,以履行迟延作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有利于协调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关系。因为在债务人迟延履行之前,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实现难以预料,如果在这时允许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则对于债权人的干预实属过分。法律应当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其平衡点就是履行期。在履行期届满之前,债务人拥有活动自由,可以从容地行使权利,或筹措其他方法,以备届时清偿债权,此时债权人不得随意干涉债务人的活动,而履行期届至,经催告债务人仍不为履行,又怠于行使其权利,且无资力清偿其债务,致使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此时则不能再一味强调“债务人活动的自由”,而应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赋予债权人代位权,以保全其债权。

(五)、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即有保全债权的必要。

代位权是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为保全债权而行使的一种权利。但如果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不妨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即对债权没有造成损害,债权人就没有行使代位权保全债权的必要。根据《合同法解释》第13条的规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是指“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因此,只有在债务人自身无能力清偿债务且又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使其作为债的一般担保的财产减少,债权人的债权面临不能实现的危险时,债权人才能行使代位权。

(六)、代位权的客体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从理论上讲,代位权的行使,有因法律特别规定或因代位权性质或债权性质而受限制而不得行使的情形。即不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不能行使代位权,在《合同法解释》中第12条明确指出:“……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这种不得行使代位权的权利具体来说包括:(1)债务人的期待权。史尚宽先生认为:“得为债权人代位权之物体者,为债务人现有之权利。”依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可行使代位权的债权,必须是债务人现有的债权。债务人的期待权或取得权利的权能如对要约的承诺,均不能代位行使。(2)债务人的专属权。债务人基于亲属关系、身份关系的债权,如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债务人以人格、精神利益为基础的权利,如因生命、健康、名誉、自由等受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以上权利不能代位行使。(3)法律禁止扣押的权利。如劳动报酬、养老金、退休金、救济金、抚恤金等的请求权。(4)禁止让与的权利。不得让与的权利大致有三种:依权利性质不得让与,以公益理由不得让与,以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得让与。对前二者债权人不能代位行使,后者则不妨碍行使代位权。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实现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

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主体是债权人,除了不适于代位保全的以外都可以独立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当一个债权人已行使代位权时,其他债权人不得就同一权利再行使代位权。行使代位权时,债权人应以自己的名义,不能以债务人的名义来行使。行使时债权人必须尽到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否则因违反该项义务而给债务人造成损害时,由债权人给以赔偿。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的客体是债务人现有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对于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债权人并无代位权。对此,《合同法》第73条第一款、《合同法解释》第11条第四项作了规定,《合同法解释》第12条又作了进一步明确,即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这些权利,往往是与债务人的人格权、身份权相关的债权,这些权利与债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故对这些债权不能由债权人代位行使。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范围以保全债权的必要范围为限。在必要范围内可以同时或顺位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数个债权,对一项债权行使代位权已足以保全债权的,债权人不得再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其他权利。如果代位行使债务人权利的价值超过债权保全的范围时,应在必要限度内分割债务人的权利,以满足代位权的需要。如果该权利为不可分割的,可以行使全部权利,将行使的结果归于债务人。

对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不是毫无限制的。行使时原则上不得处分债务人的权利,擅自处分的其行为无效。如果其处分的行为可以使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增加的,不在此限。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效力。

债权人的代位权行使后,其效力及于债权人本人、债务人及第三人(次债务)。

1、对债权人的效力。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得超出债务人权利的范围,债权人也不得擅自处分债务人的权利,债权人不得请求第三人向自己履行给付义务。因为第三人对于债权人本无给付义务,债权人也没有受领清偿的权利。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受领代位权行使的效果时,虽然可以代位受领,但受领的财产利益不得专供自己债权的清偿,也不得自行抵销自己与债务人的债务。如欲以所受领的财产利益清偿自己的债权,需经债务人同意;在有多数债权人的情形下,则只能依强制执行程序受偿。

我国《合同法》第73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支出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同时因为这笔必要费用,对于所有的债权人而言是共益费用,所以由此而形成的债权应优先于其他债权而受清偿。

2、对债务人的效力。代位权行使后的民事效力,直接归于债务人。在债权人着手行使代位权而且通知债务人时,债务人不得再为妨害债权人代位行使的权利处分,即不得再为抛弃、免除,让与或其他足以使代位权失去效力的行为。如果债务人怠于受领第三人的履行,债权人可代位受领,但债权人不得以该受领物全部抵充清偿自已的债权或者优先受偿,而必须与其他债权人平等受偿。同时,债权人代位受领后,债务人仍有权向债权人请求交付所受领的财产。

3、对第三人(次债务人)的效力。债务人对于第三人的权利,无论是自己行使还是由债权人代位行使,对于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及其利益均无影响,因此,凡第三人具有的对抗债务人的一切抗辩,如诉讼时效届满、抵销、同时履行等等,均可以用以对抗债权人。但此种抗辩仅以代位权行使之前所产生的为限。

那么代位权行使以后或者行使通知债务人以后,第三人对于债务人才取得的抗辩权,能否以之对抗债权人呢?对此应区别不同情况对待:(1)代位权行使后,第三人因债务人的处分行为而取得对债务人的抗辩权,不得以之对抗债权人,因为此时债务人已丧失了处分权;(2)第三人因对债务人已清偿而取得的债务消灭抗辩权,可以以之对抗债权人。

第三人对于债权人的抗辩,则不得于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对抗债权人。

(三)、代位权诉讼

债权人是否必须通过诉讼形式行使代位权,在国外法律中采用了两种形式。即直接行使的方式和通过诉讼的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代位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不允许在诉讼外行使;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所获得的利益,只有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才能满足其债权。从另一个角度看,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弥补了强制执行及一般担保的不足,对债权不能获得补偿起了预防和补救作用。承担民事责任基础的财产被不当处分,民事责任将无法执行。代位权制度补救了这一问题,当出现规定情况的时候,可以依照法律,对其不当处分的财产进行保全,以保证债务的履行和债权的实现。代位权的作用在于保全作为承担民事责任基础的财产,以为将来的执行作好准备。

1、代位权的诉讼请求。有人认为债权人可请求次债务人对自己直接履行,这更加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和保全债权的目的,否则,债权人辛辛苦苦一场得来的财产仍然为债务人的财产,成为债务人对其所有债权人的的债权共同财产担保,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但如果债权人因为代位诉讼而直接取得行使代位权的利益的话,就违背了债的相对性规则和债权的平等原则,也突破了债权的性质,将债权转化为一种物权。因此,债权人只能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判决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履行债务,而不能要求直接向自己履行

2、诉讼管辖。这在《合同法解释》中有明确规定。第14条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确定了代位权诉讼只能由次债务人住所地法院管辖,而不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合同是否约定有协议管辖的内容。但依照法律规定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由专门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除外。即使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合同订有有效的仲裁条款,次债务人也不得以仲裁协议为由对债权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提出管辖异议。

3、在代位诉讼中债务人能否再行

笔者认为根据诉讼标的理论和一事不再理原则,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确定或者争议正在处理中,两诉当事人、诉讼标的都相同,法院应以重复为由不予受理。如果允许两诉并存,将使次债务人因同一纠纷遭到两次诉讼,对次债务人是不公平的,假如次债务人两诉均败诉的话,还要承担两次诉讼费用,而债权人可以选择有利判决,相比之下更显不公,也与诉讼经济和防止矛盾裁判原则相矛盾。另外,债务人的诉权已由债权人行使,债务人没有理由再行使诉权,尽管其诉权是直接诉权。债务人的诉权由债权人行使也是对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的惩罚。但如果债务人自行在别的法院,且次债务人也未进行抗辩,次债务人可以违背一事不再理否认后诉的效力,但对此造成损失(如诉讼费用等)应自行负担。但如果债务人就代位诉讼之外的债权另行,由于法律并未规定这部分诉权也转移与债权人,那么,就不受一事不再理的限制,该部分诉权仍由债务人行使。

4、债务人在诉讼中的地位

《合同法解释》第16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这决定了债务人在我国的代位权诉讼中的地位是第三人,但有无独立请求权则未加说明。

将债权人列为第三人,是因为债务人毕竟不是代位权诉讼的当事人,考虑到保障诉权自由和尊重债权人的选择的需要以及与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的要求。债务人的加入有助于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因为债务人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联结枢纽,对于查证两个法律关系的事实和代位权诉讼能否成立,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代位权诉讼成立的情形下,人民法院的裁决会直接影响到债务人与债权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5、债权人可否直接受偿问题

依照传统民法的理论和有些国家的立法例,代位权诉讼的效力只能及于债务人与次债务人,而不能及于债权人,即代位权行使的效果直接归于债务人,而不能由债权人直接受领,即使在债务人怠于受领的情况下债权人虽可代为受领,但其受领后,债务人仍可请求债权人向其交付受领的财产,这一原则被称为代位权诉讼的“入库规则”。

《合同法解释》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根据这一规定,债权人有权直接受领通过代位权诉讼取得的财产。

我国的《合同法》中放弃了“入库规则”,主要是考虑到代位权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果规定债权人不能直接受领通过代位权诉讼取得的财产,代位权诉讼取得的财产只能由债务人受领,会使得债权人丧失提起代位权诉讼的积极性,债务人坐享其成,进而使代位权制度的设立失去意义。同时,如果规定债权人不能直接受领代位权诉讼的财产,代位权诉讼取得的财产只能先归于债务人,债权人再以债务人为被告提讼,则会徒增当事人的讼累,浪费司法资源,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甚至还可能会产生人民法院对本诉和代位权诉讼作出不同判决的情形。既然作为原告的债权人已主张权利,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未主张权利,则保护已提讼的债权人的利益并无不当,其他债权人不仅事前有权主张,事后仍可向其主张权利,况且债务人并未破产,代位权诉讼属于个案的普通诉讼,有别于破产程序,故并不存在对其他债权人不公平之虞。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未主张,人民法院就难以保护。

参考文献

1、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版

2、杨建华《民事诉讼法问题研析(三)》,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

3、王利明、杨立新、郭明瑞《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王利明、崔建成远《合同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5

关键词:代为清偿;法定代位;任意代位

中图分类号:D9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262-02

1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概述

(1)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渊源。

代为清偿制度,古已有之。罗马法上,清偿一般是债务人,但这不是必须的,任何一个第三人均可代替债务人清偿,只要他有履行能力和使债务人摆脱债务的清偿意图。第三人甚至可以不经债务人同意乃至不顾其禁止而代为清偿。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法理论的发达,各国立法、学说、判例更是普遍地承认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并使之日益完善。《法国民法典》第1236条规定:“债务得由任何利害关系人清偿,例如共同债务人或保证人。”同条还规定:“债务亦得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清偿”。《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也分别确认了连带债务人、保证人、物上保证人及其他第三人的代为清偿。代为清偿制度在美国称之为义务代行,在英国则叫替代履行。而在我国,没有明确规定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最为相似的法条只有《民法通则》87条、第89条,《合同法》第65条。但这些法条都没有明确地规定了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缺陷。

(2)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构成要件。

由于代为清偿是由合同关系外的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行为,这就决定了代为清偿并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适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一是依合同的性质,可以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如果债务是专属于债务人的,在性质上就不允许代为清偿。二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不存在不得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约定。如果存在这样的约定,第三人就不能代为清偿,但这种约定属于事前约定,即必须发生在代为清偿前,如果已经发生了第三人的代为清偿才有这种约定,则这种约定无效。三是第三人代为清偿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如果第三人的代为清偿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规定,或者违公共利益的,则债权人或债务人都有权拒绝。四是债权人没有拒绝代为清偿的特别理由,债务人也没有提出异议。五是代为清偿的第三人必须有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第三人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即愿意向债权人清偿本属于债务人的债务。如果第三人由于认识的错误,误以为是自己的债务而清偿的,不发生代为清偿的法律效果。

2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与合同法第65条之规定相混淆。

我国《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条是规定了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合同法第65条应解释为涉他契约中的第三人给付的契约。本人持后一观点,认为这是第三人负担合同即由第三人履行合同,而不是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意思表示一般是通过与债务人订立债务履行承担合同来体现的,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的缔约主体却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合同的订约主体,第三人是否参与其中是其自由。因此,在由第三人履行的情况下,由于第三人不是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的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当事人,故其约定当然不能约束第三人。所以,由于理论上的不统一及立法上的不明确性导致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出现混乱,在遇到适用合同法第65条的时候究竟是用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还是第三人负担合同制度还不明确,这就给我国司法实践带来麻烦。

(2)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与债务承担制度相混淆。

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第三人单方表示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即在没有法定和约定义务的情况下,第三人自愿做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行为,在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与日本民法中称任意代位。二是与债务人达成代其清偿债务的协议,也就是订立债务履行承担合同。债务履行承担,也称“清偿承担”,又称为对内的债务承担,是第三人(承担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一种合同,依该合同承担人对债务人负有履行债务人债务的义务在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与日本民法中称法定代位。

所谓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或者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第三人承担的现象。债务承担按照原债务人是否免责为标准,分为免责的债务承担和并存的债务承担。在免责的债务承担中,由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的地位承担全部债务,原债务人脱离债务关系;而在并存的债务承担中,原债务人并不脱离债务关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

从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清偿承担”与并存的债务承担有着相似之处,在司法实践中经常把两者混淆。其实第三人代为清偿与债务承担制度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1)在合同债务承担中,债权人或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且在由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的债务承担合同中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在第三人代为清偿的情况下,第三人只是单方面表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或与债务人达成代其清偿债务的协议,无论哪种情形,均无须获得债权人的同意。(2)在债务承担中,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成为了合同关系的当事人;而在代为清偿中,第三人不过是债务履行的主体,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只是在其求偿权的范围内取得债权人的地位。(3)当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救济途径不同。在债务承担中,债务主体发生了变化,应由第三人(适用于免责的债务承担)或者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适用于并存的债务承担);而在代为清偿中,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而不能向第三人请求承担责任。

3构建我国第三人代为清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1)债可以由第三人代为清偿,但当事人有约定或依债的性质不得代为清偿的除外,约定违反强行法的无效;与债的履行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违反债务人的意思进行清偿的,债权人可以拒绝受领。

本条系关于债务可以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第三人可以代为清偿债务人的债务,无须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同意,在下列情况下,第三人不能代为清偿债务人的债务:①根据债的性质不得代为清偿的,这主要是指以下方面:第一,一些与人身密切相关的债是不能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如基于相对方的信任订立的合同,如委托合同等。这些债务是属于债务人自身,是不能转让给第三人的。第二,在有些债务中,债务的转让会实质性地改变债权人的权利或增加债权人承担的风险。②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代为清偿,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债务人的债务不能由第三人代为清偿,如果有这样的约定,那么第三人未经债务人和债权人同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得代为清偿的。③只有在约定的情况下,与债权人、债务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才能代为清偿,如果其履行符合债务人的履行意思时,债权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受领。如果其履行违反了债务人的意愿,债权人有权拒绝受领;如债权人已经受领且受领损害债务人的利益的,债务人有权向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请求赔偿。

(2)就债的履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为清偿后,为当然代位债权人。就债的履行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为清偿后,基于约定,也可以代位债权人,但应当以适当的方式通知债务人,否则不得对抗债务人及其他第三人。

本条系第三人代为清偿后关于代位债权人的规定。与债的履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当然取得债权人的地位,第三人不但取得了合同规定的利即债权,而且同时也取得了与利有关的从权利。与债的履行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的,第三人并不是当然取得代位债权,而是要经过与债权人进行约定并以口头或书面等其他能让债务人知道的方式通知债务人,通知要在履行前到达债务人才为有效通知,否则第三人的代为清偿就不能对抗债务人及其他第三人。如无约定,有两种情况,一为第三人以赠与意思进行清偿时,则无代位权问题;二为第三人可以不当得利或无因管理的规定求偿,亦无代位权问题。

(3)第三人代为清偿后可以在其求偿的范围内行使债权人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债务人在第三人代为清偿通知或债权发生移转时,所得对抗债权人的事由,可以对抗代为清偿人;债务人对于债权人有可供抵销债权的,对代为清偿人也可主张抵销。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6

「关键词不真正连带债务、终极责任人、按份债务、效力、法律规则

一、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基本范畴

不真正连带债务(theunrealjointobligation),又称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数个债务人分别基于各自立场对同一债权人负填补同一损害之义务。[①]亦即每个债务人分别因侵权行为、债务或法定义务不履行、合同违约行为等与债权人形成独立的法律关系,并为填补债权人的同一利益损害之内容而承担各自的全部给付义务。不真正连带债务的产生,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所引起的独立法律关系,但是又在事实上造成了同一损害结果。不真正连带债务在主体特征上表现为债权人的同一性与债务人的多方性以及各债务人间的互相独立性;在内容特征上表现为债务人各方与债权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分别独立性,即各个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与其他各债务人和同一债权人的法律关系相区别;同时,就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而言,各债务人都分别承担全部的填补责任,债务人之一履行全部债务,则债权人对所有债务人的债权即告消灭,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有权向终极责任人(theultimatepersonliable)追偿其赔偿损失。终极责任人,又称直接责任人,是指对数个债务的发生应最终负责的人,如保管人基于受委托保管他人财物,而其所保管之财物被他人盗走,其中保管人对财物所有人的违约行为是由于盗窃人的侵权行为所致,故盗窃人应对整个事故最终负责,盗窃人就是终极责任人。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多数情况都存在终极责任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终极责任人不能或不能及时履行终极债务。

不真正连带债务广泛存在于民商法的各个领域,即便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或不存在债务人间的互为约定,只需符合不真正连带债务构成特征即可成立。不真正连带债务不同于同一债权人与债务人间对同一法律后果享有数个请求权的请求权竞合。如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请求权竞合而是指债权人就同一给付对于数个债务人分别单独享有请求权,因其中一个请求权的满足而使其余的请求权均告灭失的责任形式。如旅馆客人在旅馆内遭到他人的非法侵犯,旅馆未尽到保护义务,受害人既可以对侵害人亦可以对旅馆请求赔偿,但是侵害人与旅馆其一满足受害人之请求后,受害人之请求权即告消灭。

不真正连带债务类型多样,具有复杂性,具体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一)一人的债务不履行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发生竞合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二)一人的债务不履行与他人的侵权行为发生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这种类型则较多存在,如寄存保管之财物被盗所引起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等。

(三)因合同约定的债务不履行与其他债务不履行行为或侵权行为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如保险人与侵犯被保险人的第三人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四)数个独立的侵权行为因偶然的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这类情况一般是数人因分别的侵权行为使他人遭受同一损害,又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各人对此损害负全部赔偿责任。

在上述各种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类型中,对不真正连带债务在认定上最为复杂的是数人侵权所致不真正连带债务,在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时,极易将其与共同侵权行为尤其是共同危险行为以及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相混淆,笔者拟将三者进行简单比较分析。

1、共同侵权与数人侵权所致不真正连带债务

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的行为。共同侵权行为要求具备以下条件:(1)主体的复数性;(2)结果的一致性;(3)意思联络或行为关联。[②]不真正连带债务亦符合上述条件的主体复数性和结果一致性,即数人侵权所致不真正连带债务与共同侵权行为具有主体条件和损害结果的一致性。但是不真正连带债务不要求具有意思联络或行为关联,即共同的故意或过失,且各自行为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共同侵权行为的行为人应承担连带责任。

共同危险行为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未加以规定,它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有侵害他人权利的危险的行为,对造成的损害结果不能判明谁是加害人的情况。[③]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各加害人的行为具有共同危险性,且加害人具有不确定性,法律要求各加害人均负连带责任。

不真正连带债务各个侵权行为则是互相独立的,只具有损害结果的竞合,这是在认定此类不真正连带债务时与共同侵权、共同危险行为的主要区别。

2、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与数人侵权所致不真正连带债务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指数人行为事先并无共同意思联络,而致同一受害人共同损害。[④]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各行为人主观上既无共同故意,又无共同过失,客观上各行为人又不存在行为共同,只是数个单独行为因偶然的外在客观原因介入,而导致同一损害结果,即只是各行为的偶然结合。于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之情形,各行为人中之任何一人,均不能对损害承担全部责任或连带责任,而仅应对自己的后果负责。即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之各侵权人承担按份之债。在加害部分不能单独确定的时候,有学者提出各侵权行为人应连带赔偿责任,认为此种连带责任系为补充举证困难而设,与共同侵权之连带责任有性质上的区别。[⑤]也有学者认为在加害部分不能单独确定的时候,应该适用“过失轻重分配责任”原则,即依各自过错轻重程度合理确定各行为人所应负之责任范围。[⑥]笔者同意后者之意见,按照过错轻重承担相应的责任具有合理性。

需要指出的是,数人侵权所致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的竞合,不同于成立按份之债时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之侵权行为的偶然结合,或者说间接结合。前者仅指在损害结果上存在一致性,即数个独立的不同行为造成了同一损害后果;而后者既指损害结果的一致,又还存在虽无意思联络产生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但具有行为的相同、相通甚至同一等情况。

不真正连带债务学说来源于大陆法系判例学说的民法理论,并为各国的立法、司法实践所采用,特别是在各民事实体法中作出详细规定,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如在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中,都有相关的规定。[⑦]不真正连带债务作为一项优秀的民法成果在我国的民商事司法实践中屡屡出现,我们也经常地运用这一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我国的《民法典草案》中,不真正连带债务也有所体现。[⑧]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相关研究颇多,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应用,对于指导我们的司法实践、更好地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稳定都有着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二、不真正连带债务与按份债务比较分析

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的异同比较分析,学者们的相关论述较多,意见基本一致,笔者不欲赘述。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权请求和债务履行过程中,不真正连带债务有着与按份债务(accordingtothesharedebt)的雷同和相似性,即便是在司法判决中,往往也会出现误将两者混淆使用的情形。以下笔者将试对不真正连带债务与按份债务进行比较分析。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按份债务的相似之处表现在:第一,两者之债务人都为多数,各债务人对相同的债权人承担给付义务;第二,按份债务之债务人的债务总和应为债权人之债权,不真正连带债务债权人之债权亦对所有债务人有效,即若视债务人为整体,则存在债权的同一与整体有效;第三,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有权向终极责任人追偿,在表象上具有按份债务的给付特点;第四,不真正连带债务之债权人通过诉讼或其他调解方式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时,若同时对多个债务人提出请求,则可能获取多重赔偿,虽然超额部分债务人有权请求返还,但在事实本身则是多方债务人共同承担了对债权人的给付义务,也在表象上具有与按份债务的相似性;第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中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⑨]其中对于按份承担赔偿责任发生缘由的规定,即前文所述之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构成特征具有相似性,即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不是共同侵权,但数人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造成同一损害后果,在损害事实上具有同一性。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按份债务的区别表现在:第一,不真正连带债务各债务人应对债权人的全部债权承担给付义务,债务人之一履行债务,则所有的债务人之对债权人的债务都随之消灭;按份债务之债务人只对自己承担的债务额负责清偿,债权人亦无权请求各债务人清偿全部债务。第二,在按份债务中,任一债务人履行了给付义务之后,与债权人及其他债务人均不发生任何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如有终极责任人存在,在其他债务人履行债务后,虽然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之消灭,但是,履行给付义务的债务人可向终极责任人请求追偿,即存在债务人的内部对终局责任的承担问题。第三,不真正连带债务之债务履行人向终极责任人的追偿请求,表面上是各债务人内部对同一给付义务的分担,如同按份债务的按比例份额承担债务,虽然都有协调利益平衡之意味,然实际并非如此,而是基于对终局责任的承担。因为终局责任人应对债权人与各债务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发生负最终责任,履行债务之债务人向终局责任人进行追偿,事实上是终局责任人对终局责任的承担,而不是与其他债务人的按份分配。在没有终极责任人的情况下,履行了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务人并不能够对其他的债务人进行请求补偿和分担。第四,在连带债务中,债务人内部实际上是按份债务,这与不真正连带债务明显不同。第五,按份债务之债权人对某一债务人之债务予以免除,并不及效力于其他债务人;而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债权人对债务人债务的免除,对其他债务人都有同等效力(对终极债务人除外)。第六,对于前文提到的不真正连带债务与按份债务的第五点相似之处,笔者认为其中亦有区别,不真正连带债务存在同一损害结果,但其产生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所引起的独立法律关系,各个行为具有独立性质,这是认定不真正连带债务的重要条件;而按份债务的各个行为则是间接地发生了结合而产生同一损害事实。比如两家工厂向一条河道排放污水,致使一养鱼承包户的鱼全部死亡的例子,有的学者认为成立不真正连带债务。[⑩]但笔者认为这是典型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所致按份债务,而不能用不真正连带债务或连带债务的规则进行处理。此案例中两工厂的侵权行为虽非共同侵权,但也并不独立,而且符合间接结合造成同一损害结果,应根据《民法通则》第86条、第124条等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按照比例份额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效力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效力涉及两个方面: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债务人相互之间。我们相应拟设为对外效力和对内效力。以下分而述之:

(一)对外效力

不真正连带债务产生的前提是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即各债务人因各自不同的行为偶然竞合而产生同一内容的债务,在债务的履行上,也仍然坚持各债务人对所有债务的赔偿义务。这表明各债务人在地位上是相互独立的。因而,发生于某一债务人身上的事项原则上并不及效力于其他的债务人。但是,若债务人之一履行了债务,则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填补,其债权亦随之消灭,那么其他的债务人对于原债权人的债务亦即消灭。若不然,债权人则可再请求其他债务人履行债务,获取多重赔偿。

不真正连带债务之债权人与各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独立性质,各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全额的赔偿给付责任,也就使得债权人对各债务人都享有独立的请求权。这说明债权人同时分别向各债务人请求赔偿亦能成立。各债务人分别履行给付义务,这使得债权人可能获得多重赔偿,构成不当得利,对超出债务额的不当得利,债权人有义务向债务人返还。债权人同时分别行使请求权是可以的,因为首先债权人因此的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同时,各债务人(特别是非终极责任人)亦可以依法追偿。[11]

同时,对于债权人对债务人债务的免除的效力问题,由于各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独立性,原则上对某一债务人债务的免除,也只应具有单方面的效力,即只对该债务人有效。然而,各债务人对债权人给付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即债权的内容是一致的,这却使得债权人之债权对某一债务人的免除,必然要使得债权相对该债务人而言消灭殆尽。此种情况下,若债权对其他的债务人继续有效,则不符合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基本规则,即某一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消灭。故而,对某一债务人债务的免除,亦应及效力于其他的债务人。当然,若债务人中存在终极责任人,其他履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务人,有权向终极责任人请求追偿,即债务人对终极责任人享有追偿权。如果对某一债务人债务予以免除,及效力于终极责任人,则既不利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也不能确保和维护公平。然对终极责任人的债务免除之效力,必然及于其他债务人。如若不然,其他债务人在履行债务后就不能向终极责任人追偿,这就剥夺了其他债务人的追偿权,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

(二)对内效力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对内效力是指履行了全部债务的债务人可否以及如何向终极责任人进行追偿。对内效力是对终局责任的承担实现方式。我们认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是可以向终极责任人追偿的。至于不真正连带债务如何进行求偿,则见解不一。一种主张认为追偿关系基于让于请求权,指履行了债务的债务人可以请求债权人让与其对终局责任人的请求权(债权)。另一种主张则认为,追偿关系是基于赔偿代位,指法律直接规定履行了债务的债务人当然地取得债权人向终极责任人的请求权(债权),不需经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采前者如澳门民法典第562条:“如损害赔偿因任何物或权利之丧失而产生者,则应负责任之人在作出支付行为之时或其后,得要求受害人向其让与受害人对第三人所拥有之权利。”[12]采后者如日本民法典第422条:“债权人收受了作为损害赔偿的债权标的物或权利价额的全部时,债务人就该物或权利,当然代位债权人。”[13]在一般的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应当采用让与请求权的方式,这有助于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实现。

让与请求权的要件是:(1)受让与权利者为对债权人履行了债务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务人;(2)让与权利者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权人;(3)让与请求权之客体为债权人对发生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终极责任人的请求权(债权)。

让与请求权在何时让与问题上,又存在两种意见:先让与后赔偿和先赔偿后让与。债务人之一履行了债务之后,债权人与各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告消灭,如有终极责任人的存在,就只有履行债务之原债务人与终极责任人之间的追偿关系存在。让与请求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而且也还关系到对债务责任的承担。对让与请求权问题的处理,联系着债权人、债务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消灭的全过程,因而应慎重对待。有学者认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规定和立法采纳让与请求权的本意在于防止债权人获取双重赔偿。[14]笔者认为,在保证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前提下,采用让与请求权的本意并不仅仅只在于以上的目的,而更在于在保障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同时使债务人之间对债务的承担达到有效合理的配置,从而达到各方利益的协调均衡,这才是不真正连带债务调整的价值和目标所在。先赔偿后让与的方式,客观上有利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有助于缓解债权人的经济压力和负担,但是假如债权人索赔的债务人对债务无法独力承担的话,则也会使得债权难以实现,当然,债权人基于对各债务人的请求权,可以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的考虑,选择有利于实现债权、履行债务可能性更大的债务人进行债务请求。而先让与后赔偿,很明显的,如果受让与请求权人嗣后不能履行债务,则债权人的债权就难以实现。笔者认为,我们的立法和司法的实践以及债权人与债务人间妥善处理债务纠纷,应该适用先赔偿后让与的方式。

在有终极责任人的情况下,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有权向终极责任人追偿其债务履行之损失。然在不存在终极责任人的情况下,由于债权人与各债务人的法律关系具有独立性质,且债务人之间不存在连带关系,故不存在债务人相互之间的按份额承担,也就不存在债务人相互之间的求偿问题。

四、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法律规则探索

由上,笔者认为,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履行和执行过程中,应该要坚持几项基本的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处理中,这一原则又显得尤为重要。诚实信用也是对权利义务关系各方的基本要求,当事人各方都应该要本着诚实信用的态度来对待和积极参与债务纠纷的处理。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享有请求权的一方依法行使其权利,要求债务人或终极责任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受求方理应本着积极配合的态度,尽可能履行给付之义务,以保证他人之损害获得相应赔偿和他人权利得以实现。如若不然,整个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权债务关系都将陷入长期的纠葛状态。失去了各方的真诚协作,无论债权人之债权,还是债务人对终极责任人的追偿,都将陷入不能正常实现的境地,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极为不利。

(二)促进和保护债权人债权实现原则。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关系中,就效力而言存在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关系里也存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及债务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纠葛,整个不真正连带债务问题的全面解决,关键在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这是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的主要矛盾。“债的关系自始即以完全满足债权人的给付利益为目的,无论债的发展过程如何辗转曲折,始终以充分实现债权人的给付利益为目标。”[15]不能使债权人债权得以及时有效地实现的处理方式,都将不利于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妥善处理。

(三)对损害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与协调利益均衡相结合原则。各债务人不论是因侵权行为还是合同违约等等原因造成债权人损害,都应当依法对债权人承担损害赔偿给付义务。无论是法定之债,还是意定之债,都是如此。这就要求造成损害的债务人必须对债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债权人有权对各个债务人或者多位甚至所有债务人同时行使债权请求,就是基于各个债务人都依法对债权人负有赔偿义务。同时,虽然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各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债务人追偿权的存在和行使,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债务人之间的利益纠葛,如果因为债务人履行债务,使债权人之债权得以实现,但又造成在债务人之间的利益纠纷,就没有达到妥善处理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效果。在处理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应该让债务人之间的利益也协调好。保证债务人行使追偿权与终极责任人给付对履行债务的债务人的损害赔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效力和相关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法律规则可总结为几点:

第一,债权人可向债务人之一行使请求权,债权人可以出于促进自己债权实现而选择履行债务可能性更大的债务人进行债权请求,此债务人应对债权人履行给付义务,债务履行后债权人对所有债务人之债权即告消灭,债权人不得对其他原债务人再请求赔偿。

如有终极责任人存在,该履行债务的原债务人可以向终极责任人请求追偿,终极责任人得向该债务人赔偿其履行债务之损失;若无终极责任人或终极责任不确定,履行债务之债务人亦不得向其他债务人请求分担赔偿负担。

第二,债权人可直接向终极责任人行使请求权要求其履行债务,如果终极责任人不能满足全部赔偿给付或不能承担赔偿责任,债权人可向其他债务人请求,此债务人对其所履行之债务可请求终极责任人承担其赔偿之损失。这既保证了债权人债权的有效实现,又充分确认了非终极责任人对终极责任人的追偿权。

第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债权人亦可同时分别向多位或所有债务人请求赔偿,各债务人都得履行其债务,对于债权人因此而得多重赔偿之不当得利,应返还债务人。债务人依然享有对终极责任人的追偿权。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实践别是侵权责任所致的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债权人一般应该首先向终极责任人求偿,而终极责任人不能满足其全部请求或不能承担赔偿责任或终极责任无法确认甚至终极责任人不能归案等情况之下,才应请求其他责任人承担债务赔偿责任。[16]这有利于司法程序的简化和司法资源的节约。

五、结语

不真正连带债务是一项具有相当优越性的民商事法律制度,与之相关联的司法实务很多,而且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理论和规则在司法实践尤其是在处理众多民商事纠纷案件上得到了充分而广泛的运用。作为一项具有积极实际意义的法律制度,不真正连带债务应该在我们的立法中得到肯定和确认,应在立法中充分赋予其法律效力。我国《民法典草案》“侵权行为法编”第65条中规定:“旅馆、银行的客户以及列车的乘客,在旅馆、银行、列车内受到他人侵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无法确认侵权人或侵权人没有能力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旅馆、银行、列车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尽到保护义务的,不承担责任;未尽到保护责任的,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其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也是符合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的。立法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进步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只有在立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只有在法律规范中进行系统完备的规定,真正实现有法可依,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和法律价值也才会真正得以体现和发挥,也才能更好地展示出其优越性。

注释:

[①]龚婕:《试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程序处理》.

[②]张新宝、李玲:《共同侵权的法理探讨》,2002年1月载于北大法律信息网。

[③]杨立新:《试论共同危险行为》,《法学研究》1987年第5期。

[④]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⑤]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⑥]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责任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⑦]如《德国民法典》第421条、《日本民法典》第422条、《中华民国民法》第228条等。

[⑧]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典草案》“侵权行为法编”第65条等。

[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3年12月4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并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⑩]孔祥俊:《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确认和承担》,参见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债权篇),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1]龚婕:《试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程序处理》.

[12]赵秉志主编:《澳门民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13]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14]孔祥俊:《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内部求偿》,参见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债权篇),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7

关键词:债的保全制度;代位权;构成要件;法律适用

与物权相比,债权具有相对性。其权利主体即债权人具有特定性,其义务主体即债务人也是特定的,权利主体权利的实现,必须有特定的义务主体的帮助。债权的这种相对性,决定了债只发生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但债的效力并非只及于债的关系之内,债除具有内部效力之外,在特殊情况下,为保障债权人的权利,法律亦当确认债权可以产生对第三人的效力,即债权也具有对外效力。债的这种对外效力集中表现在债权的保全上。

债的保全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而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不当损害,确保债务得以清偿,责任得以承担。考察我国《合同法》制定以前的我国民商法,不能不说我国的民商立法在债的保全方面存在重大的立法漏洞。

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条,规定了债的保全制度即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和债权人撤销权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称《合同法解释》)更对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做出了详尽的解释,确立了我国的债的保全制度。该制度的确立是对债的相对性规则的突破,是债的对外效力的体现,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规则和制度。债的保全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使其与债的担保制度及违约责任制度一起,共同构成了保护债权人债权的稳固的三角架。

债的保全,其方法有二:债权人的代位权和债权人的撤销权。本文试就债权人的代位权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代位权的概念和特点

代位权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正式确立于法国。《法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债权人得行使债务人的一切权利及诉讼,但权利和诉讼权专属于债务人的,不在此限。”《西班牙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意大利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日本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三条及我国台湾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二条也有代位权的规定。所谓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债务人应当行使却不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权利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又称为代位诉权或间接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债权人的代位权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代位权是债权人代替债务人向债务人的债务人主张权利。即债权人的债权的效力不仅及于债务人,而且及于与债务人发生债的关系的第三人(次债务人)。

第二、债权人代位行使的范围应以保全债权的必要为标准,且代位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所获得的利益,只有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才能满足其债权。

上述保全债权的必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债权人的债权具有不能实现的危险,才能行使代位权;另一方面意味着若债权人行使债务人的一项权利已足以保全自己的债权,则不应就债务人的其他权利行使代位权。

第三、债权人在行使代位权的过程中应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能以债务人的名义行使代位权,并且不能随意处分债务人的权利,否则应对由此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二、代位权的性质

(一)、代位权属于实体法上的权利,它具有为强制执行准备的性质。

代位权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非当事人的约定,它是债权人享有的实体权利,它规定的是债权人在债权债务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它是由法律规定而产生并依附于债权的一种从权利,它随着债权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债权的转移而转移,随着债权的消灭而消灭。

债权人是否必须通过诉讼形式行使代位权,国外立法采用了两种形式。即直接行使的方式和通过诉讼的形式。[1]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代位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不允许在诉讼外行使;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所获得的利益,只有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才能满足其债权。

从另一个角度看,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弥补了强制执行及一般担保的不足,对债权不能获偿起了预防和补救作用。承担民事责任基础的财产被不当处分,民事责任将无法执行。即或国家依强制力作为保证,如果对不当处分的财产不予采取保全措施,民事责任的强制执行也无从实现。代位权制度补救了这一问题,当出现规定情况的时候,可以依照法律,对其不当处分的财产进行保全,以保证债务的履行和债权的实现。代位权的作用在于保全作为承担民事责任基础的财产,以为将来的执行作好准备。

(二)、代位权是债权的一种效力,并非从属于债权的特别权利。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权的法律效力的体现。尽管债权人与次债务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法律赋予了债权人直接向次债务人追索债务人债权的权利,它体现的仍然是债权的法律效力。

依据传统民法理论和部分国家的立法例,代位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债务人怠于行使的债权。在行使代位权过程中,债权人代替债务人行使权利所获得的一切利益均应归属于债务人,债权人不得请求次债务人直接向自己履行义务。行使代位权后果归属债务人,而且因行使代位权而增加的债务人的财产,只是作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一般担保。换言之,因行使代位权而增加的财产只能作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担保,各个债权人不管行使代位权,都应依据债权平等的原则,有权就债务人的财产平等受偿。因此,无论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以后还是次债务人自愿向债权人给付,在多个债权人中,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均不能优先受偿。

但依据《合同法解释》第二十条的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显然,此规定表明了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获利益可直接归属于债权人而非债务人。笔者理解,法律设立代位权制度的目的是就是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作为保证债的履行的一种特殊制度,它扩张了债权人行使债权的范围,使债权人能够在法定条件下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从而更有效的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这种制度突破了债的相对性的限制,体现了债的对外效力,有利于保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建立良好的商业道德。况且如果将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获得的利益归属于债务人,只能是增加诉讼程序上的繁杂和不便。因为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获利益归于债务人后,债权人还必须再向债务人行使请求权以实现自己的债权。这就人为地使诉讼程序变得愈加复杂,徒增当事人的诉累和诉讼成本,既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也不利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将行使代位权所获利益直接归属于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可以大大简化诉讼程序,减少中间环节,便于及时清结债权债务。

(三)代位权是债权人的固有的权利,而非权。

代位权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的一种法定权利,是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债的履行制度。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实体权利,它不同于以他人名义行使权利、且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他人的权,也不同于其他程序性权利,如代位申请执行权。[1]因此,行使这种权利所得利益应归属于权利的行使者。债权人只有请求次债务人直接向自己履行债务,才能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行使代位权的主体是债权人,行使权利的内容是债务人的债权,义务主体是次债务人。由于行使债权的主体是债权人而不是债务人,受偿的主体也只能是债权人而不是债务人。

三、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合同法解释》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对代位权的行使要件作了规定。现分述如下: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必须合法、确定。

由于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基于债权人债权的保全权能而产生的一项从权利,所以债权的合法、有效存在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存在、债权被撤销或非法债权人均不存在代位权。这里的“合法”是显而易见的合法,是人民法院受理时的判断,而不是经过严格的审判程序之后的最终定性。[1]

这里规定的“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其含义还应当包括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也必须是合法的。否则,即使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存在,因债务人对他人没有合法存在的权利,债权人的代位权也就没有行使的对象。

同时,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还必须是没有行使处分权的。如次债务人已将所欠之债清偿,则不存在行使代位权问题。债务人处分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如侵犯了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但不能再行使代位权。

(二)债务人须迟延履行到期债务且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合同法解释》第十三条此要件作了详尽的规定:“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

1、债务人须迟延履行债务且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债权必须到期,债权人才能向次债务人行使代位权。同时,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的债权也必须到期,债权人才能向次债务人行使代位权。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和债权人接受债务人履行的时间。债务的清偿一般都有明确的约定。《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债的主体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债务和接受履行。对次债务人来说,如果其债务不到履行期限而被第三人行使代位权,容易导致因次债务人没有足够的责任财产来履行债务而制造新的不公平,损害了债务人期限利益。如果那样,将制造人为的混乱,有碍法律建立正常社会秩序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未到期的债权即使其直接债权人也不能主张权利,债权人更无权要求次债务人偿还债务。

考察履行期限是否届满,应当依照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对履行期限的约定来确定;若未对履行期限做出约定或约定不明,则应当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第(四)项的规定来确定,即以债务人向次债务人提出履行要求中所确定的履行期限为届满的期限,自此时开始视为债务人的债权已到履行期限,债权人可以行使代位权。

2、“怠于行使”表现为既不履行又不以诉讼方式或仲裁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怠于行使权利,是说应行使并能行使而不行使,且“不行使权利”表现为债务人能够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权利,但一直未向其主张权利。它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或放纵。少数债务人是故意让自己的债权灭失,抱着一种宁肯让与第三人也不让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心态,而部分债务人则是抱着懒洋洋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债务人是碍于与次债务人的业务或其他关系,而不愿或没能采取诉讼或仲裁行为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这就势必导致债权人无法从债务人那里实现债权,直接影响债权人的利益。在这里,是否“怠于行使”是从客观上予以判断,债务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在所不问,债权人是否曾经以其他方式催告债务人行使其权利与否,亦不过问。《合同法解释》的这种规定,为判断是否构成怠于行使确立了一种客观而明确的标准,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债务人及次债务人以种种借口否认怠于行使的事实,从而保证债权人权利的实现。

3、到期债权应具有金钱给付内容

从民法传统理论和各国民法实践角度,一般认为代位权的客体并非仅限于合同上的债权,还包括债务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和诉权,如基于无因管理或不当得利而生之偿还或返还请求权、物权及物上请求权对重大误解等民事行为的变更权或解撤销权、合同解除权、违约或侵害财产损害请求权,但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从《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来看,我国合同法基本采用了以上观点及做法。但《合同法》解释第十三条显然对此作了限制解释,将可以代位权的客体限定为“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这种规定,不仅将以劳务为标的债权或者不作为债权排除在代位权的客体之外,而且将那些非以金钱给付为标的债权也排除在外。这种规定,有利于减少诉讼的繁琐与麻烦,增加了代位权诉讼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三)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的行为须对债权人的到期债权造成损害。

代位权是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为保全债权而行使的一种权利。但如果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不妨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即对债权没有造成损害,债权人就没有行使代位权保全债权的必要。根据《合同法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是指“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因此,只有在债务人自身无能力清偿债务且又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使其作为债的一般担保的财产减少,债权人之债权面临不能实现的危险即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才能行使代位权。

(四)代位权的客体非专属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从理论上讲,代位权的行使,有因法律特别规定或因代位权性质或债权性质而受限制而不得行使的情形。包括:第一,对债务人的期待权不能行使代位权。史尚宽先生认为:“得为债权人代位权之物体者,为债务人现有之权利。”[1]依照我国合同法之规定,可行使代位权的债权,必须是债务人现有的债权。债务人的期待权或取得权利的权能如对要约的承诺,均不能代位行使。第二,对债务人的专属权不能代位行使。债务人基于亲属关系、身份关系的债权,如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债务人以人格、精神利益为基础的权利,如因生命、健康、名誉、自由等受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以上权利不能代位行使。第三,对法律禁止扣押的权利不得代位行使。如劳动报酬、养老金、退休金、救济金、抚恤金等的请求权。第四,禁止让与之权利不得代位行使。不得让与的权利大致有三:依权利性质不得让与,以公益理由不得让与,以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得让与。对前二者债权人不能代位行使,后者则不妨碍行使代位权。

如前所述,代位权之客体乃债务人现有之财产权即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对于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债权人并无代位权。对此,《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合同法解释》第十一条第四项作了规定,《合同法解释》第十二条又作了进一步明确。即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这些权利,往往是与债务人的人格权、身份权相关的债权,这些权利与债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故对这些债权不能由债权人代位行使。

四、代位权的效力

债权人代位权的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

(一)对于债权人的效力

代位权的行使对债权人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债权人以诉讼方式行使代位权,次债务人应向谁清偿债务,即债权人可否直接受领代位权诉讼所取得的财产。有学者认为应当归属于债务人,因为按照债的相对性,次债务人只对债务人负有履行义务,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能要求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只能要求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履行义务。也有学者认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获财产归属于债权人而非债务人。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合同法解释》采用了第二种观点,即在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

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实体权利,行使这种权利所得利益应归属于权利的行使者。债权人只有请求次债务人直接向自己履行债务,才能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行使代位权的主体是债权人,行使权利的内容是债务人的债权,义务主体是次债务人。由于行使债权的主体是债权人而不是债务人,受偿的主体也只能是债权人而不是债务人。同时,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范围的限制也决定了可以将所得利益归属债权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既不能超出债权人的债权数额,也不能超出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数额。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权利范围做如此限制能够保证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做到了既保障了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又不损害次债务人的利益。

行使代位权对债权人的效力还体现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

(二)对于债务人的效力

债权人提起代位诉讼后,对债务人产生法律效力。

首先,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在人民法院认定代位权成立以前,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权利只是受限制,但并未丧失。当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如债权人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债务人有权要求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且可以对债权人的债权提出异议,经审查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债权人的。

其次,在债权人开始提起代位权诉讼后,⑴债务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的诉讼将受到限制:只能对超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请求数额的债权部分债务人;受理债务人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权诉讼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应当依法中止诉讼。⑵债务人不得为妨害债权人代位行使的权利处分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即不得为抛弃、免除、让与或其他足以使代位权行使无意义的行为。⑶不管债务人是否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对代位权诉讼做出的裁决均对债务人有影响。

再次,当代位权成立,债权人胜诉后,债务人与债权人、次债务人的相应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将全部或部分消灭。如果债权人的债权未能全部受偿,债权人还可就剩余部分向债务人行使请求权;如次债务人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后尚有余额,债务人还可就余额部分向次债务人主张。

(三)对于次债务人的效力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8

   代位权并非自合同的关系发生之时就为债权人所享有,换言之就是并非每个具体的债上都存在代位权。它仅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才能发生。代位权的发生,须具备如下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的债权合法,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须有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2)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对债权人造成损害;(3)债权已届履行期;(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合同法第73条第一款规定的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金、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债务人的效力。虽然债务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但权利行使的结果仍归属于债务人,即债权人对第三人的请求权或有关权利归于消灭,所获得的利益应归债务人。代位权并非是优先受偿权,只有债务人怠于受领时,债权人才可代位受领,但仍将受领的财产列为债务人总财产之列,以作为强制执行之预备。此外,债务人还有请求债权人交付所受领的财产的权利。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9

[关键词]:代位权  效果归属  突破

代位权制度成型于法国古老的习惯法中,最早由法国民法典予以明文规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弥补强制执行规定的不完善,特别是不动产的转让、请求给付债权及其他财产权执行方法的欠缺。由于该项权利仅能在诉讼上行使,故法国学者称之为“间接诉权”。法国民法典的这一规定对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日本民法典及意大利民法典都对代位权作出了规定。[i]

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这表明代位权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终于得到了确立,使代位权制度从以往学者的理论中走进了社会生活。

一、代位权的界定

所谓代位权,指的是如果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已负迟延责任又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权利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ii]可见,代位权人并非债务人的人,代位权也不是权。权人为被人的利益而为行为,则其正常活动的法律效果自然应当直接归属于被人,而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增加债务人财产的效果,但债权人代债务人行使权利的初衷是旨在保护自己的债权不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对次债务人的权利而受损害,并不是单纯为了债务人的利益而行使此种权利。、

《合同法》所规定的代位权以传统的代位权理论为基础,是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孳生的三角债以及债务人逃废债现象而确立的一种新的债的保全制度。代位权制度作为债的担保制度和合同责任制度的补充,得以更有效地保障债权人利益,督促债务人切实履行债务,维护交易的安全与秩序。

二、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在理解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时,应当注意“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和“保护债务人的经济自由”,即维护交易安全与尊重债务人的意思自由这两个价值目标之间的平衡。有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iii]第11条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应该符合下列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务人造成损害的;(3)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从法律上明确而严格限定了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要件。以下对代位权行使的各要件作一番分析: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这是代位权行使的首要条件。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存在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这里的“合法”是显而易见的合法,是人民法院受理起诉时的判断,而不是经过严格的审判程序之后的最终确定性。[iv]在此前提之下,应注意区分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债权人的代位权原则上只应代位合同之债,而不应代位侵权之债,因为大部分侵权之债都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因此不应成为代位权的客体。至于合同之债是基于何种类型的合同则在所不问,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提供劳务的合同、完成工作的合同等均可成为代位权的基础。但如果债权债务关系并不成立,或者具有无效或可撤销的因素而应当被宣告无效或者可能被撤销,或者债权债务已经被解除,或者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是一种自然债权,则债权人并不享有代位权。

有学者提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还必须确定。所谓债权必须确定是指,债务人对于债权的存在以及内容并没有异议,或者债权已经经过了法院和仲裁机构裁判后所确定的债权。[v]而也有学者认为代位权之行使只要求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确定,而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之确定并非必备要件。[vi]笔者以为这种观点较为可取。因为在前一种关系中,如果债权不确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出代位权诉讼,次债务人因难以知道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真实债务情况,而难以对债权人提出抗辩。而在后一种关系中,若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次债务人可以基于自己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确定而将原本对债务人的抗辩事由得转为对抗债权人。倘若要债权人完全了解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待此种债权确定后方可行使代位权,无疑将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设置了相当大的障碍。

(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务人造成损害

首先,如何理解“怠于行使”的含义?

《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作出了相应规定:“合同法73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这表明债务人只有以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才不构成“怠于行使”,仅仅以私力救济方式主张权利,如直接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或向其人主张权利,甚至包括向民间调解委员会或行政机关请求处理都属于“怠于行使”之列。这样的规定不仅提供了一种明确的客观标准据以判断怠于行使的构成,亦可避免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后,债务人与次债务人恶意串通对抗债权人的代位权,使债权人的代位权形同虚设。

其次,如何理解损害的含义?

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的规定,此处的“损害”不同于一般的损害赔偿之“损害”。如果要求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举证证明自己的债权受到了具体的、实质性的损害,则无疑是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设置了障碍。因此,只要债务人未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债权人的债权因债务人的迟延履行而有不能实现之虞,便可视为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

(三)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

无论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还是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都应当是到期的债权,即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一般必须两个债权均已到期。但在特殊情况下,要求债权人所享有的债权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绝对到期也是不合理的。《日本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都规定,虽然债务未届履行期,但债权人专为保存债务人权利的行为,如时效中断、申请登记、申报破产债权等,债权人都可以代位行使。[vii]之所以允许债权人提前行使代位权,主要是出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债权人必须等到履行期届满后才能主张代位权,则可能使债权人原本应有的权利丧失,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再行使代位权已丧失其意义。故在例外之情形下,允许债权人在履行期届满前行使代位权,是合理的而且必要的。

(四)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对于什么是“专属于债务人的权利”,在学界有如下几种表述:(1)认为专属于债务人的权利是指法律规定不得让与或不得继承的权利,这两类权利债权人不得行使代位权;[viii](2)认为专属于债务人的权利包括财产继承权、离婚时的财产请求权、抚养费请求权、人身侵害的是损害赔偿权以及不得强制执行的权利以及不得让与的权利;[ix](3)认为专属于债务人的权利主要是指须由债务人亲自行使方能产生法律效力的权利,如养老金、慰抚金、退休金、执行程序中所保留的生活必需品等等。[x]而《合同法解释(一)》第12条则将“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解释为:“基于抚养关系、扶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费、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此规定是对《合同法》第73条第1款的部分重申和具体化。

同时,《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将作为代位权客体的债权限定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也就是说,不但以劳务为标的的债权或者不作为债权不能被代位行使,而且那些不是以金钱给付为标的的债权(例如物的交付),也不能成为代位权的标的。其理由在于,如果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的债权是以物的交付、提供劳务为标的而非金钱给付,则将导致诉讼的烦琐,在具体操作上也比较困难,甚至出现给付不能的情况。因此将该债权限定于金钱债权,不仅使代位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便于操作,也使清偿关系清楚,程序简单而容易确定。

三、代位权行使效果之归属

对于债权人依法行使代位权后次债务人应向谁清偿债务,即债权人代行债务人的债权因此而获得的利益应当归属与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存在两种观点的对立。

以王利明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依据传统民法上的代位权理论,认为代位权行使的直接效果应归属于债务人。因为按照债的相对性,次债务人只对债务人负有履行义务,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能要求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只能要求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履行义务。 如果债权人直接接受履行,不仅破坏了债的相对性原则,而且在存在数个债权人的情况下,也损害了其他未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债权人在行使代位权后,次债务人应向债务人清偿的财产,首先应交付给债务人作为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然后才能用于清偿债权人的债权。[xi]

而《合同法解释(一)》第11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以消灭”。这可以得出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受领代位权行使的结果之结论,而以此结论为前提又可以进一步推导出相对于其他未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而言,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对次债务人的给付享有优先权,即在受偿时具有优先的效力。我国合同法上在代位权制度方面对传统民法代位权理论的重大突破,可谓是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上的独特作法。比较而言其更能体现出现代交易活动所要求的效能原则。

首先,法律赋予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自己到期债权而可能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得以越过债务人,直接对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追索债务人的权利。笔者认为此种权利不仅具有程序意义,而且具有实体意义。表现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仅仅是对债权行使的代位,而且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发生抵销的效果。这样规定的理论依据在于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抵销权,实践根据在于其有利于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的“三角债”问题的解决。基于此,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判令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以抵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并且使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其次,将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获得的利益归属于债务人,只能是徒增程序上的繁杂和不便而已。因为代位权诉讼本来就是基于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而发生的,如果法院判决债权归债务人直接受领,而债务人再怠于受领,则无疑与设置此程序的目的不相吻合。[xii]退一步讲,即使债权人及时受领代位权之行使所获利益后,债权人还得再向债务人行使请求权以实现债权,这显然是人为的使程序变得复杂起来,增加当事人的诉累和诉讼成本,浪费司法资源,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因此将所获利益直接归属于债权人,则可以简化程序,减少中间环节,便于及时清结债权债务。

第三,出于对债权人的激励机制而言,我们应当允许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在事实上得以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代位权诉讼不同于债务人清算程序或者破产程序。清算程序或者破产程序设置的立足点更多的放在使众多债权人平等受偿上,而代位权制度的设立则侧重于保护那些积极行使权利的人,让没有行使权利的其他债权人轻而易举地分享积极行使者辛苦得来的成果,这显然不公。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具有“经济理性”的债权人丧失行使代位权的积极性,进而使代位权制度的设立失去其意义。

第四,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范围的限制决定了可以将所得利益直接归属债权人,而与此同时次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及其利益均无影响。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限制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请求数额既不能超过债务人所负债务数额,也不能超过次债务人所负债务数额,对超出的部分人民法院是不予支持的;其二、《合同法解释(一)》第18条第1款规定:“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即凡是次债务人可以对抗债务人的一切抗辩,如诉讼时效届满的抗、抵销的抗辩、同时履行的抗辩等都可以用以对抗债权人。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获利益归属于债权人而非债务人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使法院在实际操作该制度时非常便利。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崔建远著《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修订版,第380页

[2] 、 陈荣宗《代位诉讼既判力研究》,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三民书局,1996年版

[3] 、以下简称为《合同法解释(一)》

[4] 、徐开墅《论债权的保全制度》,载《中国法学》,1991年第4期

[5] 、王闯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理解》,载《判解研究》第一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6] 、同前引(1) 王利明、崔建远书 第386页

[7] 、同前引(5) 王闯文 第109页

[8] 、刘家琛《合同法新制度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第122页

[9] 、张广兴《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第200页

[10] 、谢晓尧等《新合同法要义》,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 第186页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篇10

【摘要】债权债务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资金运作效率的高低。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还可以显著降低经营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债权债务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接着指出了当下债权债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债权债务管理的能力,促进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

 

【关键词】债权债务管理策略财务管理

企业的债权债务非常普遍,伴随着日常经营活动而产生。债权是企业对外的权利,是对外销售采用赊销方式而形成的日后收款权。债权的产生有助于企业扩大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是企业经常采用的营销策略。债务常发生于企业赊购货物,是企业利用自身信誉而采用的一种无利息购买方式,能够在企业资金紧张时及时备置生产的原材料,防止停工待产的发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债权债务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理念,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应用。企业应当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规范债权债务形成的流程,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也与债权债务管理的好坏紧密相关,后者对企业长期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加强债权债务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的债权和债务是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债权债务的分析可以明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大小。债权债务的绝大部分都属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与资金的联系较为紧密,能体现资金流动状况。企业做好对债务的管理,可以清晰了解到目前企业对外的负债情况,通过分析债务信息,结合企业经营状况,才能做出准确的决策。企业如果缺乏对债务准确的了解,疏于管理,便会面临清偿债务难等问题,为企业的正常经营埋下隐患。企业债务过大,导致资金大部分用于还贷,经营活动资金偏紧,原材料的供应以及购买都会出现延迟,影响生产进度。良好的债权债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率,使得企业在合理结构下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资金得到良性运用。

 

2、消灭不良债权

市场经济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买卖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信用交易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交易方式,应用更加广泛。对债权人而言信用交易可以加快产品的销售,提高营业收入,减少产成品的仓储和保管费用。站在债务人的角度,信用风险不用立刻付出现金,符合财务管理的早收晚付原则,能够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除此之外,债务人在资金紧张却急需产品时,可以通过信用交易及时补足对原材料的需求。信用交易的便利性使得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企业加强对债权债务的管理,可以降低交易中的风险,防止债务拖欠和财务纠纷等问题。不良债权虽然是企业的资产,但是由于回收难,是企业的呆账,企业在对债权债务加强管理后,可以防范和消灭不良债权。

 

3、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科学的债权债务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弄虚作假,能够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通过对债权债务的核实,避免企业虚增或隐去经营业绩,减少盈余管理的可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对形成债权债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能够确保业务的真实性,使得企业内外部决策者真实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债权债务涉及企业往来科目,企业对债权债务对象详细的记录和反映,有助于企业对业务发生的时间、金额、具体内容有较好的掌握,以便及时督促款项的支出和收回,避免违约事件的发生。

 

二、企业债权债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债权债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对债权债务的管理往往不够重视。债权债务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形成,但企业缺少专人对债权债务的管理,使得管理较为混乱,缺乏统一标准。债权债务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只是开始,还应该有债权债务的履行等一系列流程。企业由于缺乏专人的负责管理,使得债权债务在形成以后没有专人对后续活动进行追踪,造成了当下混乱不堪的债务债权关系。比如债权在形成以后,虽然构成了企业的资产,但是疏于管理,企业的相关财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债权的收回需要付出主观的努力,坐等债务人还款的情形比比皆是。这种意识的存在使得企业债权收回效率降低,企业资金面偏紧,营业收入转化为现金流的能力较差。对于企业承担的债务,企业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债务在到期以后企业难以及时偿还,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即便是企业在债务到期后临时筹集资金偿还了企业的债务,但是因为缺少准备时间,临时性调动企业资源必然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节奏。

 

2、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作

债权债务管理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以达到优质的管理目标。目前企业当中较为普遍的思想是债权债务应该由财务部门加强管理,然而这种观点较为狭隘,没有从整体上认识到债权债务的产生与企业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比如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给予客户的信用销售,不仅仅与财务部门相关,营销部门的营销策略也影响着债权的产生。所以缺少了部门之间的协作,光靠财务部门难以有效管理好企业的债权债务。

 

3、财务内部管理粗放

企业债权债务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同其他企业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企业财务内部管理较为粗放,导致债权债务在形成过程中审核不严格,形成后缺乏专人进行后续管理。企业的债权债务持续时间一般在5年以内,5年内未结清的债权一般来说难以再收回,即形成企业的呆账。企业财务人员对债权债务未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类,粗放式的管理缺乏科学性。企业没有以风险大小、时间长短以及对方公司信誉好坏对债权债务进行管理,往来类科目长期挂账的现象较为普遍,并且对坏账计提标准的执行较为随意,没有科学的计提坏账数额,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策略

1、健全债权债务的横向、纵向管理

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完善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当在债权债务管理机制上不断完善,综合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办法,使得企业债权债务合法合规。首先,企业债权债务横向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债权债务的特点建立专门的债权债务管理部门,同时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并且定期由其他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专人进行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对债权债务的后续有效管理,在谁手上形成的债权债务由他进行后续跟踪,可以使得债权债务管理责任明确,便于绩效考核。同时,债权债务管理部门的建立,为债权债务的分类提供了方便。企业对不同性质的债权债务按照风险大小、持续时间、收回难度等进行系统的分类,可以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在债权债务形成后分别使用不同的管理办法,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节约了债权债务管理的时间,并且通过相似业务的处理,不断总结经验,降低企业资金风险。其次,企业债权债务的纵向管理是指建立债权债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机制。债权债务活动持续时间长,企业应该在债权债务持续的时间段内做好内部控制。事前管理时企业应当对债权债务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确保程序不存在漏洞,使得财务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事中管理是指对形成债权债务具体的业务进行分析,对特殊风险点进行控制,改进债权债务的跟踪办法,做好坏账计提准备,合理划分企业往来账的账龄。最后,债权债务的事后控制是指企业对到期后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企业应当做出债权债务是否延期的决策,并且派专人负责延期债权的催收和延期债务的偿还。企业对财务人员应做好奖惩措施,调动专人管理债权债务的积极性,加快债权债务的周转速度。比如企业a销售一批货物给企业b,价值100万元,信用条件为(3/10,n/60),对于a企业来说是一笔应收账款债权,事前控制要求企业对赊销客户进行详细的信用调查,根据对方的信用评级确定给予的信用条件,具体到本案例是b企业如果10天内付款享受3%的折扣,60天内付款不享受折扣。信用条件不能随意制定,必须按照企业的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审批。事中控制强调a企业应当随时对b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评估b企业还款风险的大小,一旦b企业经营发生危机,导致还款风险增大,应立刻制定收款策略,保证应收账款能够及时收回。事后控制是指a企业在应收账款到期后应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款项的催收,根据b企业的还款情况记录b企业的信用,并且总结这次应收账款业务在信用条件制定时的合理性,为下次类似业务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2、建立债权债务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目前电算化财务软件往往只能实现对债权债务业务上的管理,对债权债务的掌握较为片面,使得管理职能发挥有限。企业应当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投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加大对债权债务管理的研究力度,建立相配套的债权债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在具体建立时应关注债权债务管控能力,更好地把握企业资金运行状况,为企业债权债务的清偿提供预决策。债权债务信息系统方便了债权债务的查询,通过对相关模块功能的设定,设置账龄分析系统和坏账准备计提系统,自动提示债权债务的到期时间,为债权债务的清理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以同企业其他管理系统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对其他管理系统的连接,使得债权债务不仅仅停留在企业财务层面,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其他部门业务活动紧密相连,做出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3、提高对债权债务的管理意识

企业应提高对债权债务的管理认识,从债权债务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控制风险。债权债务同企业其他财务管理活动有着较大的区别,对债权债务的管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伴随着债权债务的产生和消灭。债权债务活动不仅仅涉及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还与其他相关部门紧密联系。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协作意识,提高债权债务的管理能力,挖掘企业资金,促使资金使用合理化。

 

综上所述,企业的债权债务管理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管理质量决定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务状况。企业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销售方式的改变促使了债权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应当加强对债权债务的管理,从思想上重视,在制度上完善,有效防范债权债务管理不善导致的经营风险,使得企业健康、长久地经营下去。

 

【参考文献】

[1]伍淑北:加强债权债务管理、改善企业资产结构[j].河北企业,2012(7).